不进来一天,居然惊动斑竹了 看来得再澄清一下。
既然大人您能以江油在史料中出现次数少来说明它不为人所知和不为人所重视
我当然就能以白水关在史料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少来说明它也一样不为人所知和不为人所重视啦~~
说过,景谷道、桥头、白水、马鸣阁是同一条路,这几处使用频繁,史料中出现的几率够多了吧,指的是这一条路。
哈哈~~
大人您这是干什么啊??装傻啊??
那伏兵都被田章给破了,还怎么伏击邓艾啊???
莫非那田章是卧底???
实干说邓艾5000大军吓的人尿裤子不妥。3校伏兵一事可以说明历史上蜀汉就是在最后腐败时期,也没沦落到演义所说的那样荒废了小道上的诸葛营盘。
3校兵不少了。假使还是诸葛或者四相时期,假使指挥的不是瞻大少而换成王平马忠之流,尿裤子的极有可能是邓艾。
有人就是装傻还不看书,能理解。想不到廖化都竟然不知道?
“冬十月,(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汉朝廷闻讯大惊,急遣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率兵抵御。“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诸葛瞻)住绵竹,为守鹿头关。上引《钟会传》所谓‘蜀军保险拒守,(邓)艾遂至绵竹’者是也。涪距剑阁二百里,仅隔梓潼一县,两军易于并力。而瞻退绵竹者,盖与 (姜)维、(张)翼、(董)厥、(廖)化等商为保据险阻困敌于平之计。翼、化等盖亦已分军出马鸣阁与江油等处截击田章,断艾后援。上引《钟会传》云‘破蜀伏兵三校’可证。”
看看,田章破蜀伏兵三校是在什么时候啊?作为钟会部下的田章总不能越过姜维把守的剑阁先破蜀伏兵三校吧。
这不是废不废话的问题~~
谁先说“废话”的问题的?
既然大人您认为诸葛所说的:‘全蜀之防,当在阴平’的意思是指从阴平往白水剑阁的话,当然就得说出个所以然来啦~~
烦请解释一下,对于从阴平武都汉中都可以下的白水剑阁一线,为啥诸葛单单强调个阴平呢??
类似问题你问过很多次了,我仍然这么回答:
诸葛亮为什么不说‘全蜀之防,当在剑阁’、‘全蜀之防,当在白水’这个你问我干嘛?问他老人家去。我也可以问你,诸葛亮为什么不说‘全蜀之防,当在江油’、‘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小道’之类的话?
最后这个问题,就烦请司马大人先解释一下您的这句:
反观江油小城,在邓艾偷袭之前,什么时候在史料中出现过?
是什么意思吧~~
找不到说江油重要的,麻烦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