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柯国臻:灯谜法门100种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7: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4、【归纳混扣】

  谜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成联合词组,谜底句依这些词语的数目及其共同含义进行归纳说明,这种谜法叫“归纳法”,也称“混扣法”。如:

  鳏寡孤独(猜凭证)四联单
  《孟子·梁惠王下》有:“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此谜撮其“鳏寡孤独”四词列作题面。谜底“四”概括词数,“单”字归纳此四词之义。与此谜取法相同的还有“函札信简”猜契约名及数“一式四份合同书”。

  上游、中游、下游(猜无线电名词)三波段
  “三段”概括题面词语数,“波”归纳说明三词的义。

  题面用并列词组成联合词组,易被精细人看出破绽。有些谜人便注意巧拟谜题,力求弥补行谜的缺陷。如有一谜用两个电影演员的名字挂面:

  陈述白云(猜电器名词)四声道
  陈述和白云虽是电影演员名,也可理解为四个单独的词,并由“四声”概括,与“道”通义扣合。此谜用了藏词方法,比前例就显得乖巧。

  这类谜中,也有不用数词归纳说明题面的,如:

  点横撇捺(猜四字常用词)总而言之
  点、横、撇、捺四种笔画构成了“之”字的形体。但谜中没有举出这些笔画的数目,而以“总而言”加以概括。

  下面再附录一些归纳混扣谜例:
  期期艾艾(猜《三字经》一句)三百载
  大饼油条豆腐浆(部队用语)早点名
  无偏无颇无反无侧(猜字)罡
  “赤橙黄绿青蓝紫”(猜国名)以色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5、【击面双义】

  凡“以底说面”的谜,越能说得透彻,谜趣越足,越见巧妙。击面双义法是谜底对题面的句义,用两种不同的意思进行解释。故用此法成谜,常见佳构。如有一则旧谜:

  闻(猜《孟子·尽心下》十句)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
  谜底的上句释“闻(wén)”为听闻,意谓耳闻为声;下句释“闻(旧读wèn)”为臭(同嗅)闻,鼻闻为嗅的意思。这两种解释从人体两种器官所产生的感觉来反击“闻”的含义,说得入情合理。今人也有一例:“白”猜《前赤壁赋》二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上句说听见的是“说白”之声,下句说看见的是“白色”。其扣合方法与上例相同,成谜各有千秋,一样讨好。又如:

  鹊(猜《西厢记》二句)果然是神针法灸,难道是燕侣莺俦
  “鹊”,一作“扁鹊”解。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的医学家,故谜底上句说“果然是神针法灸”。下句“燕侣莺俦”,是补述“鹊”与“燕、莺”同为飞禽。两句各自作不同的释义,可谓备说周详,自不空泛。其中尤以“难道是”三字出语空灵。此类谜中的佳作,正如《评注灯虎辨类》说的,其“神妙处,直如双管齐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6、【双义扣底】

  题面扣谜底,一般的谜都是一次性互释词义。双义扣底法是“以面说底”的一种方式,其题面说底必成两句,即对谜底中某个字要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含义进行解释。试举例说明:

  或说属狐,或言类犹(猜陶潜《移居》诗一句)疑义相与析
  题面语两句,似乎在分辨“狐”和“犹”两种动物的形。实际上借二兽性情来释“疑”字的义。《埤雅》:“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说文通训定声》:“犹豫二兽皆多疑。”故谜中以“狐”和“犹”释“疑”义,并由“相与析”笼括题面“或说”、“或言”两个句意。

  你说你的事,我走我的路(猜交通宣传语一句)各行其道
  谜底上的“道”,本作道路解,此谜题上句释它为“道白”,下句才按本义释。因有“道”的不同解释,底中“行”字也随着变成“行使”和“行走”两义。

  受得十分义,相酬必力争(猜数学名词)互为补角
  题面上句的“十分(的)义”,从币值上与“(一)角”相同;下句据《后汉书·隗嚣传》:“角力,犹力争也”,把“力争”释作“角(斗)”之义。“角”的两义,因为“受得”和“相酬”提示其互为相补,使谜得以全扣。

  双义扣底法吸取了“分扣切底”和“合咏谜”的某些特点,但不完全相同。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猜成语“各行其是”,形式上似为双义扣底;从内容上看,题面的两个“有理”,并没有以“双义”去解谜底中的“是”字。所以,此谜形似“分扣切底”,实是一则“合咏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7、【面为底圆】

  凡将谜底句作为某个字或人物、事物来联想,又感到句中少了某些因素的,再由谜面申明添补来自圆其说的,叫“面为底圆”。如:

  更加便利(猜字)俐
  如将“俐”作“便利”看,尚缺“更”字。故谜面上申明“更(字)加(入)”,才是“便利”。这是为底字补明圆说的例。又如“不置可否”猜“呵”,“或说多子为好,或说少生为妙”猜“女”,也都是用此法成谜。

  有了儿子便是老子(猜食品名)木耳
  此谜把一般称呼“老子”,别解为专指古人李耳。如将谜底“木耳”视作“李耳”,则缺“子”这一字素。故谜面用“有了儿子”申明当补进一“子”,这样便适成老子李耳了。这是为底假设人物的补明谜例。

  以上两例都是为底补字素圆谜,另举一补字圆谜的例:

  此公后至,乃鹿门隐士也(猜《三国演义》的名)庞德
  三国庞德,乃陇西名将,人称“白马将军”。谜面说的是后汉庞德公,荆州刘表屡次请他出山,他却甘愿与妻子同耕不仕,后隐居湖北襄阳鹿门山,人称鹿门隐士(唐孟浩然亦隐于此)。而后“鹿门山”便成为诗人咏栖隐的代名词。谜面前句为谜底提示,后面来“公”字,即是“庞德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8、【底为面圆】

  “面为底圆”是谜底缺字由谜面申明补缺的自圆其说谜法。而“底为面圆”,恰正相反:题面上的词假定作某字、某事物或某人物名联想时,其中缺少的字或字素,由谜底来补缺圆谜。如:

  余(猜财会用语)存入一笔现金
  题面“余”字,若假定作“金”字,尚缺“一”这个字素。于是谜底为谜面的“余”圆说:如果存入“一”笔便出现“金”字。这是为假定补明字形的谜例。另如“尹”猜“进口连衣裙”,“吧”猜“加(+)纳、古巴”,都是用此法成谜。

  至于“一”猜“此日登临曙色开”,谓此“日”登“一”上成“旦”,再以“曙色开”提示“旦”的义,则类同以下两例。

  八十五(猜电影片名)月到中秋
  “八十五”是个数字,这里将它假定作中秋节“八月十五”来联想,中间还缺个“月”字。谜底申明“‘月’到”才是“八月十五”,即“中秋”。这是为假定事物补明的例子。

  太公(猜《水浒传》人物二)史进、时迁
  “太公”是一般称谓,暂将它假定作“太史公”(汉司马迁,人称“太史公”)时,中缺一“史”字。谜底“史进时/迁”,意谓:“史”进入时,便成了“(司马)迁”。通过谜底补缺、谜面的普通名词“太公”被变作专有名词“司马迁”。

  “底为面圆”的扣合方法与“面为底圆”相同,不论底上、面上那一方有假设词,必须与另一方联想的字、事物、人物形成通义,以便两厢呼应。有此基本条件,才能有目的、有对象地申明补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9、【反复补底】

  凡谜面句从各个侧面对谜底反复扣合,补明其义的,叫“反复补底”。用此法成谜,一般多是双句式,并用增法补字说底。如:

  居心不善,有口难言(猜字)亚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猜字)覃
  用心还是记不牢,抬目反而看不见(猜字)亡

  也有用多句式,或以形,或以音,或以义说底的。如:

  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走天下。(猜字)也
  此谜用题面四句说谜底字“也”。有“水”成“池”字,就可养鱼虾了。“可养鱼虾”是对“池”的作用的提示。以下有“土”成“地”字,有“人”成“他”字,有“马”成“驰”字,都是以字形增补说字。各句里还分别用“可种庄稼”、“不是你我”、“能走天下”作提义说明。

  羊来羊叫声,狗来狗叫声。虎来吓一跳,马来象牛声。(猜字)口
  谜底“口”字,如加“羊”成“咩”字,“咩”是羊叫的声音;加“狗(犬)”成“吠”,即犬叫声;加“虎”成“唬”,与“吓”同义(这句用义释);加“马”成“吗”,“吗”借作牛叫的象声词。这是以音补义的例。另一则是以义说底的例:

  小时叮人,长时咬人,大时吃人(猜字)虫
  题面的“小”、“长”、“大”三词都是形容词,用来表示“虫”的形状。小虫,指蚊虻类,会叮人;长虫,指蛇,会咬人;大虫,指虎,会吃人。

  以上三例中多句式的谜,类同民间谜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0、【先擒后纵】

  凡将谜底或谜面词假设作某个事物或人物,因感其尚有缺义,便先取词外文义补足,而后再申明舍去他义,重归本词释义,这种谜法叫“先擒后纵”。如:

  伲(猜《史记》一句)折中于夫子
  “伲”如假定作“仲尼”(孔丘字仲尼,儒家尊称孔夫子),则缺一“中”字。因而谜底先求“中”字外援,往“伲”字里补进,使之成“仲尼”,与“(孔)夫子”对应。这是“先擒”。而后以“折”字说明“仲尼”折损“中”字,重归本题。这是“后纵”。此谜是谜底为面申达亏缺字素(“中”)的谜例。

  诸(猜古官名)太子中舍人
  “诸”字假定为“储”(储君,即太子),缺一立人。因此“诸”加“亻”成“储”(先擒),才与“太子”通义;“中舍人”由官名别解,指在“储”中舍去“人(亻)”(后纵),重成“诸”字本形。

  上引两例,均是“以底说面”。另举“以面说底”的谜例如下:

  慰亭去世(猜明代人名)袁凯
  此谜先把“袁凯”联想作近代军阀袁世凯(缺一“世”字)。题面的“慰亭”是袁世凯的字,与名通义;再别解“去世”,以“去”作消脱词,申明排除“世”字,重成原来的真底“袁凯”。

  “先擒后纵”与“面为底圆”、“底为面圆”两法的不同处是:一是用消脱解谜,一是添补说谜。其共同处是:都于谜底或谜面用联想事物或人物入谜,都必须经过通义借代互为扣合。因而,底和面上的通义借代词,便为此类谜定下的基调。如无这个关系,消脱词和添补词便会成为无目的的闲词。如有一谜,以“兴青苗,倡新法,介而推之”猜《三国演义》人名“王甫”。其中“兴青苗,倡新法”是王安石(字介甫)做的事,本指事物非指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1、【逆转顺扣】

  题面词直扣谜底不顺,须经谜底词转捩运动,才能使题面词义有序地顺从谜底词义相释,这种谜法叫“逆转顺扣”。《评注灯虎辨类》称之为“转捩法”,并说此法:“以谜底字句,读之如辘轳旋转,运动自如。”如:

  武昌(猜《诗经》二句)颠之倒之文王孙子
  题面词本是湖北地名。上字“武”别解作春秋时孙子的名,下字“昌”别解作周文王姬昌。此顺序扣底时与“文王孙子”不一致,故用“颠之倒之”申明二词转捩,才得逆转顺扣。

  程婴(猜《论语·微子》一句)使子路反见之
  程婴,春秋晋国人。谜借此名分扣“子路”,次序不顺。以“使……反见之”申明转捩,才使“程”与“路”、“婴”与“子”顺序相扣。

  前两例都是“以底说面”的例子。另举“以面说底”的谜例如下:

  还看今朝(猜国名)日本
  题面系撷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末句。“还(hái)”异读“huán”后,与“看”配搭成斋志异》篇目“小二”,也同此运法。

  又如,“谈心”猜常用词“反对意见”(求凰格),“贿赂不收货币”猜成语“各有千秋”(卷帘格)之类,也有“逆转顺扣”成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2、【前后取形】

  前后取形是示形法的特殊谜法。它在谜底或谜面的一方,用两个方位词分别对另一方的两个核心词(字)的前部与后部字素作提示,即以两字的两头示形。如:

  台湾始终归一体(猜字)弘
  此谜以“台湾”二字作核心词立在题面作为取形对象。方位词“始”与“终”,一指“台”的上部字素“厶”,一指“湾”的末部字素“弓”。由“归一体”提示“厶”与“弓”组合成“弘”字。也有不用提示语的,如“前呼后合”猜“吕”,此类谜是题面取形解谜底的谜例。

  芯(猜黑、贵地名各一)萝北 思南
  “芯”字上面的“艹”在“萝”字的北部,下面的“心”在“思”字的南部,恰好互为照应。这是在谜底取形的谜例,它没有附加组合两种字素的提示词。

  此法的提示词,一般都在题面,如果出现在谜底,就会成为“以底说面”谜。如后例的“萝北 思南”若加“同安”(福建的县),释作:“萝”之北的“艹”与“思”之南的“心”,一“同”“安”排。其语意便有以底解面字(芯)的意思。又如“不去上头,只去下头”猜《周礼》一句“谓之王公”。题面“不去”二字的上头“一”、“土”合成“王”,“只去”的下头“八”、“厶”合成“公”。因有“谓之”附着提示,也同样成了以底解面的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4、【审辨字形】

  《评注灯虎辨类》:“鱼目混珠,珷玞乱玉,故天下之物往往有形属类似,因疏忽而致失真。如是辨之不得不审也。”“审辨字形”法门故意利用字的形似寓谜,但又要审辨清楚,申明并校正其“指鹿为马”之误。如:

  同焉(猜古人名二)司马相如、司马错
  “同焉”是同也的意思,这里只借二字与“司馬(马)”形似来成谜。谜底中先以“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来肯定两者字形相似,继而以“司马错”(战国秦将)校正“司马”非“同焉”之“错”。

  恩准(猜文学名词)形象思维
  此谜不取“恩准”是天子准允的本义,而仅借其同“思维”二字形似入谜。同时,由“形象”申明辨误。

  辨形法的题面词,只表达一种潜形的存在,并不与谜底发生义扣关系。谜底上除有词与题面上的词彼此作比照外,还要有鉴别、矫正、辨误语意的词,以便说明成谜关系。审辨字形常用的词,有“如”、“似”、“若”、“类”、“比”、“形”、“象”、“依稀”、“仿佛”、“莫非是”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5、【勘校误字】

  勘误,本是出版用语。《评注灯虎辨类》将它作为法门之一,并说:“运法务从题面上字部,或用类似,或稍参差。其措词先作正误语气,然后以底句扣之,确得正误之证。”如:

  奏字误作春字(猜谚语)有天无日头
  题面语申明本是“奏”字,误排成“春”字。因“奏”与“春”的上部同形,误在下面的“天”与“日”字,故谜底以校正口气说明:当勘误作有“天”而没有“日”。

  环字误作珂字(猜成语)不置可否
  将“环”字误排作“珂”字,误在“不”排成“可”上。谜底校正作“不”置“可”否。

  勘误法的底必须作勘误语气,要明确地指出此为正字,彼为误字。前两例的谜底说面就比较清楚。有一则谜,“将杭字写作航字”猜成语“木已成舟”。虽然拟面大同小异,但谜底“木已成舟”只说明“杭”与“航”二字的变换,未有勘误的意思。此例仅是说明字的某部变换,可作为更形法成谜来看。

  勘误谜的题面句子千篇一律,选用的两个形近字除了互为比照外,也只取其差误的一半说谜,其相同的一半仅在虚位上作陪衬,成谜不够严谨。因而,此类谜中很难出佳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6、【故意犯底】

  《评注灯虎辨类》把“故意犯底”也列为法门之一,并说:“制谜于底面相犯者,犹之有干例禁,见者无不指为瑕疵。”“何竟有故意违犯而破格为者?其法须先审读底句,然后悬挂题面,击动侵犯处,由底句一一叫明。灵活显豁,有如画龙点睛,破壁飞去。”该书还在此法下,附有一例说明: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猜《孟子·尽心下》二句)二之中,四之下也
  题面句撷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此谜不在谜的文意上扣合,全在句中六个“之”上立谜。由谜底指出它:二“之”(在句)中,四“之”(在句)下也。谢会心先生评此谜时说:“可谓别具只眼,独运匠心。运法如斯,直为谜学界开一新纪元。”此谜虽能巧合妙扣,但还须标“露春格”,否则谁敢猜底?我也仿拟一例:

  南枝才放两三花(猜词牌三)雪梅花、疏影、花犯
  题面系宋代葛长庚《早梅》诗的首句,其下句为“雪里吟香弄粉些”。两句是说“梅花初放而遇雪,雪方见而见花”,本为诗人写吟香弄粉徘徊其下之情。谜仅依“两三花”句义扣出“雪、梅花疏影”。因“花”字在底面对露,故在谜底补“花犯”,暗予提示。

  此法与谜规抵牾很大,纵有现成句子相互谋合成谜,总为制谜者所避忌。在此备存一例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7、【为面注音】

  为面注音是根据“本无其字,依声托借”原理,将谜面上的字通过“同音假借”,由谜底解注字音。此法虽属谐声法的一种,但谜面上不使用提示语来说明此字即底上的某字。只取其音谐,无训字之义。试看谜例:

  54(猜家具名)沙发
  “1234567”在音乐上叫唱名。这里谜底的“沙”和“发”,是“54”的同音(或近音)假借,注出其发音。

  zhě(猜报刊栏目)读者之声
  题面的拼音“zhě”,读成“者”;读“者”之声是同音假借,恰切题面之zhě。注音法成谜都比较简单,底面扣合也直遂平淡。因而有人改用提示方法,婉转地来说明此字读来与何种音相似。如:

  处得以狂(猜成语)紧锣密鼓
  题面句取《诗品·豪放》中的一句。此四字如果快速读之,就很像锣鼓紧密相催的声音。谜底“紧锣密鼓”,就是从“处得以狂”四字的谐音上说解的。

  上举三例,前两例是直谐,后一例是曲谐。曲谐谜比较隐晦,题面如无提示“据音谐猜”等字,是很难猜得的。曲谐谜,对制者来说,谜材狭,制作难;对猜者来说,谜路生,不易猜。所以,制者、猜者问津的人不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8、【组音释义】

  《文虎摘锦》总第十四期上刊载了李长春同志构思的“多音多义谜”,即“同形异读谜”。这使我回想起童年时曾听说的一条谜。如今谜面记忆不真,谜底是“乐(yào)乐(yuè)乐(lè)”。据说它是神庙戏台上的匾额题词,因三字读音互异,连义释作“玩爱音乐之乐”的意思。如果重新为它拟一“玩弄丝桐心喜悦”的谜面,当作多音字猜一个“乐”,便与李长春同志设想的“多音多义字谜”恰巧相同了。

  “多音多义”是谜的新品种,也是新谜法。按照《多音多义字谜初探》一文的阐述,以“多音义字”作谜底,利用它能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连成词义,与谜面文义扣合,这就是“多音字谜”。由于这类谜的底字虽能变读多音,歧生双义,但都是从观念上成谜,实没有字的形骸存在,所以将它归入底面扣合法门类中,作为“组音释义”介绍。兹释谜例如下:

  顿号使用法(多音字谜)读
  据国家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旧时叫“句读”的“读”,即念文章过程中语意未尽处的停顿。按谜法,把谜底“读”字读成“读(dòu)读(dú)”二种音,并以音组合成词,正好切合题义。

  星球大战(多音字谜)斗
  谜底读成“斗(dǒu)斗(dòu)”,前“斗”字作星斗解,后“斗”字作战斗解。两音组合成“星与星相争斗”,切题。

  此法只能用一个多音字作底,其异读的音又要能组合成词,制起谜来吃力又难讨好。下面另录几则“组音释义”谜例,以供参考。

  十勺(多音谜)合(hé/gě)
  本蚀光(多音谜)空(kòng/kōng)
  一吐为快(多音谜)说(shuō/yuè)
  万紫千红开更丽(多音谜)华(huā/hu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9、【点化传神】

  唐人司空图论诗时认为: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酸咸,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酸咸之外者何也?味外味也。味外味者,神韵也。凡能传达这种神韵的,便叫“传神”。

  传神作为谜法,全在一“传”字。在谜中如何传达神韵?同昌韩振轩论“传神格”时说:“此格与会心、拢意不同,彼以事体言,此以动作言。”这说明“传神”是在谜意中从事理上作点化,动之以情,达之以理。这种点化有从一字上传神与一句上传神情之别。

  侍儿扶起娇无力(猜食品名)玉环酥
  题面句出《长恨歌》,紧承前两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是写杨贵妃出浴时婀娜乏力的娇态。谜底三字回解题面。“玉环”仅作当事人交代,平淡无奇;独“酥”字点化全谜,“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此即一字传神,像顾长康画人点睛一般生动。

  惊倒珍珠,吓坏琥珀(猜《诗经》一句)鸳鸯在梁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中写:丫环鸳鸯在贾母死后,也上吊了。珍珠和琥珀两个丫环来找她,一见鸳鸯悬梁,一个被惊倒,一个被吓坏。题面语据此情状拟谜,已尽把谜底整句神韵传达出来。

  传神之作称“神品”,即“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上述两例,都是在事理上“以动作言”,从动中点化其神;欲窥其巧者,只有从味处体味出它的神韵来。

  附“点化传神”谜例:

  捉蟋蟀(猜《西厢记》二句)侧着耳朵听,蹑着脚步行
  “伙伴皆惊惶”(猜七言唐诗一句)看花犹自未分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猜《孟子·告子下》二句)
  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
  “邑有流亡愧俸钱”(猜时人)焦裕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5 18: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00、【空灵超逸】

  空灵,本是国画技法之一,留着空白以寓情寄意,妙在无中。谜借“空灵”为法,指谜底有词虽未受题面句义扣合,却能超脱逸越,主动为谜渲染物外之情,来衬托谜的轻灵、活泼气氛。如:

  裹足不前(猜《西厢记》一句)应料他小脚儿难行
  “裹足”本谓止步不前,这里别解作旧时女子缠小脚。因而,题面句入扣谜底“小脚儿难行”,已尽解其义。“应料他”是曲律中正字以外的衬字。它可以入谜,也可以删去不入谜。(这是选用曲句作谜底的特殊情况)。如民初郭仁钦作的“囊扑二弟”猜《西厢记》二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便是删去“兀的不”,留着“人”入谜的例子。前谜留着“应料他”三个衬字入谜,既为“小脚儿难行”抱语势,又能主动反击“裹足不前”。居间灵动超逸,尽得活动。在空白处起了“寓情寄意,妙在无中”的作用。

  禾(猜《焚书》二句)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谜底本是赞颂秦始皇语,取作谜材后,便成了对“禾”字结构的分解。其中衬入的“犹可想”三字,虽未入题,却也能逼出“人”字,抒发了谜外之情。

  空灵往往体现在实义扣合以外的衬句上,这种衬句依附谜句间要能增添情趣。空灵有时与“传神”混为一谈,今举一例,以资区别。

  不得到辽西(猜《西厢记》一句)我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
  唐人金昌绪的五绝《春怨》诗,写闺中人正在做梦,被那春枝上的黄莺啼声惊醒,不能与在辽西远征的亲人在梦中相会。“不得到辽西”是诗的结句。谜底“梦里成双觉后单”尽传个中之神韵,“我为你”正从空白处补述闺中人对远征人的情感。两者虽各以情动,一从情中见,一从情外见,便是传神与空灵的区别。

  附“空灵超逸”谜例:

  葉(叶)(猜《西厢记》一句)世间草木是无情,犹有相兼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5-10-12 12: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已收藏,重阳兄转贴辛苦了。

问题1:
第4法“并字法”所例举的2条谜,是不是说明谜底的字素可以不受顺序的限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10-13 17: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字素顺序,其实所有的拆字类谜都有这个问题吧。
说起来肯定是次序不乱最好,不过真要严格要求起来大概谜也就没法做了。象暴雨在大擂台里做的那个杜牧谜,看上去象是顺序错了,应该加秋千格,但真还没见过拆字谜加这类谜格的。象这个谜第一句扣第二个字,第二句扣第一个字,还能感觉出是反了,那些胡乱组合的又怎么说呢?

大概次序不乱只能做为一种理论上的要求,实际很难做到。话又说回来,如果次序不乱,评分的时候还是会加上一点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5-10-13 18: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次把帖子下载打印出来,问题写在上面。不小心搞丢了,只好慢慢回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19 2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非常值得好哇
顶上来大家有空好好学习一下  ^0^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团团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71917
注册 2010-4-26


发表于 2010-4-26 15: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93呀???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 10: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80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