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五十四年的轨迹—诸葛亮的一生, 大坑一个,慢慢填……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7-19 17: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化甲驽于2005-07-19, 17:38:54发表
呵呵,所以俺就不说了,省的让兄弟文章的主题越偏越远

说得也对~
:)以后还是很欢迎兄弟多提意见~
获益良多……

偶向来对历史是半懂不通……
hoho~
向来文章处错漏还是很多的~
:)……
以前偶有写文~
也得到了很多意见~
希望这次也是如此~
那么花时间也是值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7-21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志励甥。
前文提到诸葛亮有一妹夫(一说为姐夫)庞山民仕魏,有子名涣。而诸葛亮并没有因为双方阵营不同而与庞家断绝联系,其公私分明的作风又再一次展示于世人之前。
在给外甥的书信中,更是体现了诸葛亮的人品与其重志的思想。其文如下: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在给外甥的书信中,再次提到了立志的重要性。可见诸葛亮对志向的建立,很是重视。以什么为目标,将赌注落在何处,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一切都在于决定立志于何方。诸葛亮对于其子侄,都抱有很深厚的期望。而其自己,也是一生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诸葛亮认为,立了志向就是成功的一半。不早立志向,便如墙头草一般两边摆,很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抬头。
(平曰:从《诫子书》到给外甥的书信,乃至与诸葛瑾所通的书信之间。诸葛亮与诸葛瑾对子侄们的教育都很注重品德的培育以及选择前路的教导。而从诸葛亮教育后辈的方式之中,其高风亮节便很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10 17: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自律纳谏。
刘备死后,诸葛亮肩负了蜀汉的命脉,也同时将自己的志向定为北伐中原,光复汉室。在刘备死后的12个年头里,诸葛亮无时无刻不为完成自己的大志而努力。这一刻的孔明,对自己的要求,可以说是比常人还要严格数倍。
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违反诸葛亮的规定而终告失败。照理说,诸葛亮既已斩了马谡,一伐失败也就有了承担罪名之人,诸葛亮不必过于自责。然而诸葛亮本人却不为此深深自责,正史记载其: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把三军失利的责任归在己身,深切地责备自己,可谓勇于承担责任。而在回到汉中之后,更深刻反省了作战失利的原因,亲力亲为改进。同时在申明蜀军必须精兵简政以及自己的职责重大之后,要求部下积极谏言:“自今已后,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
其实早在章武元年被任命为丞相的诸葛亮在开府的时候便曾要求过副官们积极谏言,其间便提到了在与徐庶、崔州平相交的时候,他们屡屡指出自己的不是。而其中又提到部下官员董和:“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又言:“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可以说,诸葛亮不单单对自己要求严格,更希望部下众人都严格要求自己。
诸葛亮严于律己,军法面前连自己都不留情面,这足以在军中立下威势。而私底下的孔明,由于宽以待人,不摆官威,从谏如流,在国中也有很好的民众基础。
由于诸葛亮勇于承担责任而又善于纳谏,使他本身既拥有了为帅者的资本,也拥有了宰相必备的胸襟,有效地凝聚了整个蜀国的力量。难怪蜀国在其治下,将帅效力上下一心,举国欢声雷动。
(平曰:唐太宗以从谏如流闻名于世,对谏之一事极为看重。也因从谏如流终成大业。诸葛亮的严于律己,从谏如流。从谏如流不只是说说而已,真正身体力行,诸葛亮的确值得一赞。加上在其字里行间,也显露着其诚实的一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10 17: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勤奋清廉。
诸葛一生勤奋,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成都,每日都早出晚归,忙于各种事务。
刘备死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政事上不分大小,诸葛亮都要亲自处理。在军中更是凡杖刑超过二十,都要亲自处理。到最后辛劳成疾,病死军中,或许都是因为其勤奋不懈吧!
如此勤奋,一方面可以说是体现了诸葛亮认真的处事态度;另一方面,蜀国初立,百废待兴,诸葛亮身负重担,责任自然不能推脱,勤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蜀国边鄙之国挑战魏国,诸葛亮既在上位,部下人才自荆州、夷陵二役更是越见稀少,更兼有刘备托孤之责任,自然也得废枕忘餐。
“不爱尺壁而爱寸阴者,时难遭而易失也。故良将之趋时也,衣不解带足不蹑地,履遗不蹑。”
诸葛正是这样勤奋,一刻也不放松之人。
诸葛勤奋为政,当然也有鞭策下位的作用。在诸葛上梁带动下,下梁,又怎会不正?
(平曰:诸葛批评者在批评诸葛的时候向来喜欢在这个地方着手,批评诸葛独揽大权、不让部下历练等。其实诸葛既为认真之人,自然希望样样事都作得完美。加上蜀国初立,人才间,难免有些不足以信任的人,诸葛这么做也值得原谅。而在政局稳定之后,诸葛也将权力下放,交由合适的人选处理。若将诸葛勤奋而负责任的品格评价为独揽朝廷大权结党营私,那诸葛恐怕在九泉也难瞑目。)
诸葛亮虽居高位,其私生活却是十分朴素。在最初上疏便提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死后,史书亦提到:“及卒,如其所言。”
历来为世间称道的政治家,无不是死后身无余才,父母清官两袖清风。诸葛亮能做到这点,难怪一直以来都得到世间的爱戴。
(平曰:孔子曰:“其身正其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或者说,这一句话,也是对诸葛亮一生清廉勤奋为政的写照。由于其勤奋清廉,以身作则,蜀国在其治下,方能兴盛。后世多称颂包拯等清官,然却甚少人赞扬诸葛亮的勤奋清廉。诸葛亮,也是清官廉吏的一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10 17: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将之道。
诸葛亮死后遗留了《将苑》这一部兵书,其中对于为将之道、治军要领以及行军作战有很深层次的揭露,更加是诸葛亮人品的一大揭示。
《将苑》共二卷,相传诸葛死后传与姜维。其中所谈所论,皆是诸葛毕生精华所在。
《将苑》卷一之中谈到的诸如将才、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吝、将强、将诫等篇中,与其说是说行军布阵之道,倒不如是说为人之道,讲究德、仁、义、礼、智、信。说的大多都是为将之道,身为将军必备的素质等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诸葛亮身体力行的道理。写《将苑》,也是以修身为基本,逐级而上,最终才达到军己合一的境界。如此方能百战百胜,能及此者方为大将之材也。
而之后的诸篇如兵势、胜败、后应、地势、情势、击势、整师、和人、威令乃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说的方才是行军布阵,作战取胜之道。
以为将之道为主,作战之道为辅,可以说是《将苑》此书的特色。
(平曰:诸多批评诸葛的文章当中,多有提及诸葛虽写《将苑》,但是其中却以为将的素质、治军的要领等为主要内容。可见行军作战,非其所长。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将者如空有满腹作战学问而无治军为将之能,又岂能百战百胜?军威不严、恩德不明,赏罚不信,用人不能,上令而下不效,如此这般,军队素质又岂能应付大战?更不用说取胜。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作战之策略,只不过是一时的需要,而治军的策略,却能解决千日的问题。诸葛亮正是深明主次之分,才以为将之道、治军之道为主线。修身、治军既成,又何愁作战不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10 17: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出师表。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上千古闻名之《出师表》,其人品志向,表露无遗: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此段先是明确指明了蜀国所处的状态地位,点明蜀国在三国环境中的劣势。其后也向刘禅言及为政之道。宫中指皇宫,府中指理事衙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是多么伟大的政治理想。东汉外戚、宦官轮番执政,互相仇杀,岂不是宫府各自为政所产生的恶果?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杜绝言路,不作奸犯科,公平与赏罚必信,这是诸葛亮所期望,也是诸葛亮所实行的政治。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为刘禅举荐贤能,辅助刘禅理政。而刘禅在这些贤臣的协助下,的确没有出什么乱子。倒是后期出了黄皓小人,方才乱了国政。由此可见,刘禅虽然是一个平庸之人,但是绝对不是暴君、昏君。只要有相应的人协助,刘禅还是能处理好国政的。而刘禅唯一值得赞扬的地方,或许就是他遵守父亲的遗言,对诸葛亮绝对信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也在此简单回顾了自己出山以来的事迹与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正正是这一份情,诸葛亮为了完成大业,可谓奋不顾身。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也如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谨慎用以形容诸葛,也是绝对恰当的。也正正因为这样的品性,只要诸葛亮负上责任,就会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将北伐兴汉的责任推在自己身上,不惜以生命作赌注,勤奋自律,尽心尽力。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虽然是诸葛亮表明心迹的文字,但是其中对刘禅的期望、担忧之情也是溢于言表。诸葛亮对于刘禅这一式微的后继者,也只有常常告诫,尽力辅助。这里面又提到了刘备的遗诏,当中一句也是深得我心,如今也写上:“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万民皆能如此,何愁国家不定,不兴?
(平曰:纵览文字,感受到的是一股悲壮和苦心。悲壮来自于诸葛亮出师前上此文,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苍凉。更兼以蜀国之资本攻魏,蜀国是没有优势可言。一开始就处于劣势的作战而因为复汉乃蜀国立国之本,有了这个大义名分所以不能不战,不是悲壮又是如何?而苦心来自于诸葛对刘禅以及蜀国前景的担心而做出的精心安排以及对刘禅的不断教育。这一份悲壮、苦心,足以令人动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20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后出师表。
历代最能表达诸葛亮的文章,莫过于一篇传诵千古的《出师表》。而《出师表》有两份,一份是一伐前所上,是为《前出师表》。而另一份,则是出兵包围陈仓的时候交到刘禅手中的,这就是《后出师表》。
关于《后出师表》,因为有不少疑点,所以历来都有说是后人伪作的。关于此点,我们已经无法证明。但是《后出师表》的确颇能表达诸葛的内心世界和其人品。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或者说,对于北伐与否,诸葛亮也是反复思量才作出北伐的决定。而这一段文字里面,也很深刻地说明了北伐对于弱蜀的重要性。不单单是为了巩固作为蜀国立国根本的大汉旗号,更是为了为蜀国,打开一条出路。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如果说第一段是说明出兵的必要性,那么这一段,便是诸葛亮对反对者的反驳以及对北伐带一种消极的批判。
第一,以汉高祖的能力与其当时的智囊团,对付实力强横但缺乏智谋的项羽,尚要经过这么多磨难才能成功。而以蜀国当时的根本,不但不足以与高祖时期相比,更难望魏国项背。因此坐等时机,绝非良计。
(平曰:批评诸葛北伐者,无不着眼于屡伐屡败,耗费国力,倒不如等待时机,运用智谋一举而下。其一,诸葛亮的北伐只能以平局来论。其二,耗费国力是在无从说起。其三,在君王、谋臣皆不如人而考虑用智谋破敌,是否自欺欺人?)
第二,这里面诸葛亮举了孙策统一江东的例子。当其时江东的军阀刘繇、王朗实际上都有称霸的资本,但是空有实力而不思进取,空让孙氏坐大而覆灭。这个说明了蜀国这个时候如果不进取点,只会步刘、王后尘。
第三,这里诸葛亮说明了以魏国的高祖武皇帝曹操的才能,尚且需要冒险去作战才能取得统一北方的成就,更何况自己以及弱蜀?曹操的才能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但是曹操生平虽然风光,但是所遭的败绩也是很多,最终取得成功,无非是勇于尝试以及其才能、部下之功。而蜀国若果不尝试北伐,怎能统一中国?
(平曰: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计策是错误与过于谨慎的。而看了以上文字,平也相信很多人会觉得,既然诸葛亮举了曹操勇于尝试的例子,自己怎么不去尝试?其实不然,曹操时期群雄都是初初起步,就算失败了,只要努力点还是能追回来。但是蜀国当时只要一失败,就只能沦为魏国蚕食的美味,从此流散在历史的洪流里。因此,蜀国不是不能尝试,而需要适当、有组织性的尝试。)
第四,这里也是以曹操为例子。以曹操的才能尚且出现这么多用人、用兵的错误,而今日大家都推崇曹操。为什么诸葛亮不过是用马谡失败,便成大罪人?实在有点讲不过去。圣人尚且有错,诸葛亮北伐,既然如同赌博,赔钱本来就是预计之中的事。
第五,人才的流失,不同于魏国因为地处中原而坐享人才之源,蜀国边鄙之地,人才原来就缺。老者去矣而新者未来,蜀国的前途,从此多了不少迷雾。
第六,这一段诸葛亮继续说明北伐的重要性。当时蜀国国力不足,如果不伐,而与魏国进行持久战,这是极为不利的。北伐,无论多么艰辛,也是一定要走。而诸葛亮走出的八年的北伐路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坦的。起码在不耗费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勇敢而又谨慎的北伐,还是比较成功,这也是诸葛亮了不起的地方。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世间之事难以预料,纵使才如诸葛,尚且感叹自己在命运的大洪流中只不过是孤舟一叶。读了《后出师表》,不但是延续了《前出师表》的悲壮,更是带着一丝绝望感,让人不禁叹息。叹息蜀国基础的不利,叹息诸葛的辛劳,叹息北伐的失败。
(平曰:十岁初读三国,而对诸葛亮最有深刻印象莫过于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20 13: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意,我沒有站在演義立場上寫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漳水枭枭
(小熊)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1
帖子 1092
编号 31655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8-21 17: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songye999于2005-08-21, 11:18:49发表
诸葛亮在被老罗夸张之前就已经很神了!你还是多看看陈寿的<三国志>吧

阁下何意?愿闻其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ngye99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4
编号 8487
注册 2004-6-19


发表于 2005-8-21 18: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陈寿虽然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未大加赞扬,却是暗含极高敬意.而糖果兄却贬斥诸葛能力平平,令人可发一笑.如果能力平平,那也混不到他那一步,蜀国也不会撑那么久,还能以小国之力屡凌强国."能力平平"?只是"被老罗夸张了"?
我就是这意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钱尘往事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7
功绩 169
帖子 2413
编号 3319
注册 2003-12-14
来自 军旗升起的地方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8-23 21: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岑平于2005-08-23, 16:01:54发表
之前萨相爷的帖子全不见了……哭

小平平指的是萨相在哪里的帖子?以前的大话么?虽然可惜,也只得接受了。不过你也可以到镜公的海天三国里去找,那里应该还有一些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8-31 12: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慎与不慎。
诸葛亮的谨慎,无论在军事、政治的领域上既为不少人所称道,却也为不少人所批评。无论褒贬,卧龙其人以谨慎作为对其的评价最为贴切也很少有人会反对。
《出师表》中有这么一段话: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前出师表中诸葛亮说了刘备托孤与他的缘故,也是单单一个谨慎而已,不但说出了谨慎的重要性,更说出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优势。《古文观止》的编者在所收《出师表》的“谨慎”二字下评曰:“孔明一生,尽此‘谨慎’二字”,岂不如此乎?
(平曰:因为诸葛亮谨慎,所以刘备托孤于他。是否寄予大事,却单单以谨慎为唯一条件。是优是劣,岂不一目了然?)
俗话说“不怕一万,最怕万一,”很大程度凸现了小心行事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决策上谨慎、力求有把握的重要性。且不论古代千百年的帝王基业需要绝对的谨慎才能行得万年船,但讲如今这个商业社会,一个集团只要稍不谨慎,也很可能会沦为昙花一现,短命皇朝。
或许在如今这个走偏门、走险的年代,诸葛亮的谨慎很多时候会被认为是消极的小心,不能决断。但是事实上的诸葛亮,他的谨慎却是建立在赌博、走险、决断之上。
其实作为蜀国的当权者,自从选择以挑战强大的魏国以及统一为最终己任并且将之付之于行动,展开北伐开始,诸葛亮便已果断地将蜀国的国运、以及自己的前途放在了赌桌上面。
两篇《出师表》中,诸葛亮无不提到蜀国面临的危机。《前出师表》提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国偏安西南,面对强魏以及东吴的反复,危机是随时会出现的。而将赌注落在北伐之上,便是因为这是蜀国唯一有可能摆脱危机最终达到统一目的的出路。北伐无论胜还是负,都会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胜则出兵中原,弃蜀国山战之优势,与曹魏的大部队战于平原,不但丧失了兵团的部分优势,更使蜀国国力不足的情况凸现。败则蜀国元气大伤,不但难以再北伐,更面临魏军大举而来的覆国威胁。
后出师表提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纵使北伐前途渺茫变数重重,但是对于蜀国、诸葛亮来说,这也是唯一的出路。
孙子曰:“无胜算不战。”北伐的胜算以及难度,的确是难以完成,理论上说诸葛亮应该不进行这样的北伐才是。但是不但从蜀国的发展来说抑或是从蜀国正统理念来说,北伐却是必走的道路。可以这么说,从一开始诸葛亮选择进行北伐的时候,已经是一种冒险的行为,他就已经在赌了。至于怎么样去处理这一个赌句,诸葛亮的方法便是“谨慎”二字。
伐与不伐,在这样左右为难的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应该是抱着若不能获胜,起码也不打败仗的理念进行的。这个理念,完全是建立在蜀国的先天不足之上。或者说,在这一基础上,诸葛亮必需谨慎地应付战事。
诸葛亮不打没把握的仗,或许这是很多人所认同的。只要形势稍微对蜀军的生存构成威胁,诸葛亮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撤退。这也就是我国很多经典上一再强调的“作为领导者,必须准确地作出撤退的准备。”前进固然艰难,但是巧妙地决断地处理撤退,却是难上加难。诸葛亮的谨慎,既不是一味地小心翼翼,也不是宁愿保存性命。他的谨慎,建立在倾蜀国全力作出的赌博之上。
一生谨慎作为诸葛亮的优点。正因为他战略上的过于冒险导致了其战术上不能不谨慎以确保战略可以较为安全地运行。“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或许如陈寿所说,在战术的应变上,诸葛亮的确有不足之处。但是诸葛亮保守的战术,一切也是因为其大胆的战略造成。
(平曰:剑有两面刃,一样物品有其利处必然有其弊处。评价一个人的性格是利是弊,只能比较利弊孰轻孰重,从而判断是利还是弊。诸葛亮的谨慎作为其被赞扬的优点,也作为被批评的缺点。其实赞与贬双方并没有错,只不过在当时的环境底下,诸葛亮的谨慎利大于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太常寺

太常卿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47221
注册 2005-8-29


发表于 2005-9-11 10: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经太常审议,此文加推荐鼓励,希望作者再接再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9-12 14: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类权臣。
诸葛亮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成为总领国事的人物,史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以说,此时的诸葛亮,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峰,掌握了蜀国的实权。
关于诸葛亮在蜀国所担任的官职,正史有以下记载: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而诸葛亮集也记载刘禅曾经下诏曰:“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讬以天下,以勖朕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
丞相作为百官统领,总理政事,在某一程度上甚至可以插手军事。录尚书事这官衔则是超越了尚书台,《通典》评价录尚书事为“公卿权重者为之,职无不总。”可以说两汉之间,居大位者多是录尚书事。而司隶校尉则具备了弹劾,监察百官的权力。假节则使诸葛亮有了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的权力。由于益州便是蜀国全土,所以担任益州牧更是让诸葛亮的权力从中央直达到蜀国的所有领地。而在刘禅继位后蜀国的军事情况看来,虽然诸葛亮并没有担任诸如大将军一类的武职,但是其权力已经渗透到军事范畴,成为蜀军的总司令。
从文到武,从中央到地方,诸葛亮可谓总揽了蜀国全部的军政大权。
或许从权力方面看来,诸葛亮的确如同曹操等人一般专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但是其根本意义还是不同的。相对于曹操这种不臣的专权来说,诸葛亮的专权,更似伊、霍。古书有云:“有伊尹霍光之志则可,无伊尹霍光之志则篡矣!”诸葛亮,应该是有伊、霍之志,全心全意为蜀汉办事而不谋私。
而实际上,蜀汉朝廷对于诸葛亮的专权,还是十分支持的。
(平曰:专权而无异心,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在此再次展现。)
实际上,诸葛亮的专权,其实是很符合蜀国当时的境况。
由于之前刘备东征败亡,不但导致蜀国国力衰竭,更导致与吴关系陷入僵局。荆州、上庸的失守导致了益州本土的孤立。魏国依旧强大,而国内却爆发了南中的叛乱。种种不利因素接踵而来,蜀国的境况可以说是稍有不慎,便会立刻亡国。
而这个时候,蜀国最需要的,便是一个有能力而且能够决断的人为蜀国指点迷津。外忧内患,蜀国朝廷当时应该是很乱的。而这个时候如果处理政务的人多,反而会导致意见的分歧,如此一来政令不能贯彻上下,国力不能集中,原本就弱小的蜀国就更为危险了。
而在这一刻,唯一能够排除万难的,就是诸葛亮。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或许是希望冷静谨慎的诸葛亮,能够带领蜀国渡过难关吧?
而临危受命的诸葛亮并没有辜负刘备乃至整个蜀国的期望,充分发挥其领导才能,把蜀国从危难中带出。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建兴元年接受托孤重任,先是控制叛乱的范围,继而立刻与吴恢复邦交,稳定内部之后出兵平定叛乱。然后便是整顿军政,等候机会北伐中原。仅仅三年时间,凭借诸葛亮冷静的处理手法以及出色的战略眼光,将蜀国从危乱带到安定,是诸葛亮专权的原因。而其后的成效也充分证明诸葛亮专权的正确。
(平曰:三年内联吴平叛安内定外,一切从无到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确地面对与吴关系可以说是诸葛亮能够如此快捷地走出困局的原因。千百年内历代不断强调的先内后外,虽然正确,但是如果盲目地在内部自相残杀而遗忘了在身后虎视眈眈的外来隐患,只会导致渔翁得利。而诸葛亮正确面对与吴关系,首先就能稳定天下三分大势不至于偏移,从而稳定了蜀汉朝廷在益州的霸权性,限制了南中叛乱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其后的平叛便变得十分顺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9-12 14: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西狂杨过于2005-09-11, 11:18:22发表
     
没有想到平在这里也有大作。
写诸葛亮这种焦点人物,没有真才史学是不可能做到了,平年纪轻轻,加油  
说到他的北伐,应该也是无奈吧,攻守都不容易。
不过他毕竟付出了,尽力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谢谢杨兄的支持~~
:)~

ps:~谢谢轩辕的鼓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4 17: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仁法并施,诸葛亮的政治理念:

•从政经历。
关于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出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关于军事家这个头衔,一直以来存在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诸葛亮六伐最终失败证明其没有成为军事家的实力,有人认为诸葛亮一生少有败绩,作战能力也的确很强,一定是军事家。两派一直以来争论这个问题,各执一词,难分胜负。
而对于政治家这个头衔,却少有人有异议。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的政治能力的确有目共睹,从跟随刘备开始,诸葛亮更多的时候是担任内政的官员。
史载: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其实自从投效刘备以来,诸葛亮从政的时间远比领军多。刘备死前诸葛亮并没有多少领军的纪录。赤壁之战诸葛亮只是担任外交官,而赤壁之后诸葛亮更是负责荆南三郡的政务长达五年之久。而入蜀之后的任务依然是处理政务。之后蜀国成立,诸葛亮更是担任丞相的职务至死。虽然其间有一段时间因为北伐失利贬官,但是其职务没变。
而刘备在公元214年入蜀之后直至公元223年病死的十年间,常年在外征战,无法处理政事安抚国内,而诸葛亮此时的任务便是负责处理内政方面的事务。
公元215年刘备率五万军队赴荆州与曹操争夺荆州的所有权,其后返回江洲,再北上攻打巴西、巴东。然后在公元217年到219年之间与曹操争夺汉中。其后公元221年到222年展开夷陵之战。次年病逝。
十年之间连番征伐而无暇内顾,而诸葛亮作为一个新兴之国的内政首长,一方面要致力于稳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支撑刘备在连年的战事。诸葛亮处理的时候能够不出乱子,不能不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而诸葛亮选择的继承者蒋琬费伟也的确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诸葛亮过世后,蒋费二人都担任大将军尚书令达十年之久。二人的政治有点像萧规曹循,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只是沿袭了诸葛亮理政的作风。
诸葛亮所开展的治政理念,可以说是影响了蜀国长达几十年之久,而关于诸葛亮的治政成效,正史评曰:“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平曰:诸葛亮、蒋琬、费伟、董允,是为蜀中四相。这四位丞相在蜀中可是有一定地位,不能不说是因为他们执政时期蜀国歌舞升平的景象导致了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超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13 12: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政治理念。
诸葛亮作为统筹蜀汉军政大权的人物,研究其政治理念、思想对于研究其政治的手法极为重要。
其实诸葛亮的政治理念以及政治思想,是很难把它归纳于哪一家的,可以说是集百家之长,儒、法兼备。
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分为两种大主流:一种为孔子、孟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即仁治。儒派政治主张以德服众,减轻刑罚,希望通过思想的教育从而使国家得到大治。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派政治是希望在上位者必须是仁德服众以便感化在下位者。但是这个理念在实行中却往往遇上了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如同孔子般的圣人并不多,另一方面是人本身存在欺软怕恶的心态,儒派政治很多时候是很难在现实中实行。
而另一种政治思想是韩非子所开创的法家思想,即法治。韩非子认为,以德服人的确是大道,但是花费的时间以及资源相当大,同时也是很难取得成效。而用严刑规限国民的言行,便能在短时间内使国家焕然一新。由于刑罚十分严厉,因此国民都会从心里对刑罚产生恐惧,从而减少犯罪,促使国家大治。这是十分现实的政治理念。但是在实行上问题却也不少。秦开国功臣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秦的刑法是相当严厉的。由于严刑峻法,使秦在统一之后很快地巩固了统治。但是最终促使秦灭亡的一大因素,却正正是因为过于严厉的刑法。
儒、法之道,其实与水火是极为相似的。火是人人害怕不敢接近的,因此因火而死的人并不多。而水看上去十分软弱,却是杀人与无形。儒家的政治理念如同水一般,如果驾驭得好当然如同顺水推舟般顺利,但是如果驾驭失误,则会影响大局。而法家的政治理念如同火一般,虽然因为严刑峻法促使国民不敢以身试法,但是如果刑法的火候过猛,也是极有可能引火自焚的。
中国古代的帝王术,一般都是以儒家理念为包装,以法家理念治国,可以说是以法家为重。而诸葛亮的政治理念,应该是两者兼备,以法家的严厉手法为治理的基础,再配以适当的儒家政治,顺水推舟火候适中,可以说是完美的政治观念。
三国演义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使诸葛军师定拟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自此军民安堵。”
诸葛亮的政治是严厉的,但是由于诸葛亮公正严明、体恤百姓、赏罚必信,尽量平衡了儒法两家的政治理念,致使“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平曰:中国的太极上面的阴阳两面,既是相克,却又相生相融。其实儒法两家的理念,与阴阳、水火是极为相似的。如何将儒法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融汇成一个如同太极般相生相克相融的圆,是一门治世的大学问。诸葛亮的政治理念能包容这两种思想,成功是必然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20 19: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公平之政。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政治最终成效定位为“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诸葛治蜀以严著称,如果说国民畏惧之,那是正常。但是诸葛亮能够做到为国民所爱戴这一地步,能产生这一效果,不能不说是其儒法政治的巨大成功。
陈寿分析道:“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诸葛亮所推行的《蜀科》是极为严厉的。实行严厉的政治而能做到无怨者,是因为其公平无私,赏罚分明所致。陈寿还说道: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对国家时政有利的人就算有仇的也必定按功奖励,而有罪的,就算是亲属关系也必定依罪惩罚。致使有功者不需要担心无奖。有罪受罚者,也都甘愿领罪,毫无怨民。
在平定南中立下功勋的李恢、马忠等人,在回到成都之后都获得了奖励:
如李恢因功高而“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
而吕凯、王伉二人因尽忠保守州郡,诸葛亮到南中后也立刻上表,将二人封为亭侯领太守之职。
其他诸如王平、马忠等蜀书上记载的人物,大多受过诸葛亮明里暗里的提拔。提升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功于国。而在第三次北伐中因没有完成运粮任务的托孤大臣李严,诸葛亮也毫不徇私,废李严为平民。正史记载:“平常冀亮当自补复。”(平即李严,建兴八年从李严改为李平。)从正史的记载看出,李严并没有怨恨诸葛亮,反而十分希望有朝一日诸葛亮能再次信任他而用他。
(平曰:平观不少文章,多有谈及李严的死是因为与诸葛亮争权被诸葛亮视为政敌所杀。平认为这是没什么可能,一方面虽然两人同是托孤重臣,但是两人原来的官阶就不同,李严是诸葛亮绝对的下属,也就没有争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正史很详细地记载了李严被废为平民的经过,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诸葛。)
而就算亲如马谡,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还是依罪下狱处死。马谡是诸葛亮十分喜爱的一个参谋人员,史载:“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其权力绝对足以将马谡救出来的。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因为喜爱马谡之才而徇私,很公平地对马谡以及自己做出了处分。
正史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可见诸葛亮对马谡的死是极为悲痛的,同时感到十分可惜。但是一个国家的的制度无论定得多么好,如果执政者不能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贯彻政令,那还是没用,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这个道理,有点像“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如果因为个人喜好而徇私,之前所累积的成果就会全部付诸流水。而诸葛亮正是明白这一点,因此没有在这件事情上面做出任何不公平的决定。
诸葛亮从掌权开始便开展了公平的政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正因为其公正严明的理政态度,最终导致了蜀国百姓畏而爱之,真如陈寿所言:“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20 19: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ntimes于2005-10-13, 17:44:39发表
也没什么特别的~~~~只要稍有点名望的人
都可以写这么一大堆

前面我比较注重写一下诸葛的人是如何,或许因为这样会有点重复了前人观点……
之后的篇幅会比较着重案例分析……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6-7-3 09: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民为本。
历代政治家对于一个民字是十分看重。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书经•五子之歌》也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也有俗话说“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反过来说,就是先填饱了百姓的肚子,国家的肚子才能最终被填饱。
而诸葛亮作为蜀内政的最高官员,为蜀制定内政蓝图的时候,也确实以民为本,处处为百姓着想。只因为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最终才能让国家受惠。少年简朴的民间生活见闻应该对诸葛亮日后的施政有了很深刻的影响,而因此最终形成了其亲民的政治作风。
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早就提到:“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而达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父母官之心,以民为本。百姓是很奇妙的,他们是一班弱者,往往会在强权压制下艰难地忍受着,不吭声、不反抗,默默地承受着。但是他们又是一班强者,只要他们爆发,往往足以颠覆天地。历朝历代,多是葬送在农民起义之手。
可是无论怎么样,百姓永远是淳朴的,他们会为了一件小小的恩惠而铭记一生,会将有恩于己的父母官传诵千古。老百姓生存在世上是为了生活,实行仁政,也正是如孟子所说的“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国家与百姓,是处于一个互惠互利的境况,付出多少,收回多少。如果出现了不平均的情况,这个平衡被打破,也就产生内乱了。
诸葛的亲民,主要体现在了解人民疾苦,解决民生所需,大力发展蜀国内部经济民生,促使蜀国在其治理之下大治。“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国内大治其国民的生活质量才能有保证,而正正因为如此,方可以举国用命,对抗外敌。
《管子•牧民》有云:“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诸葛亮认为:“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因此在其文集中也多次提到了了解民间需求的重要性,他说:“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群下之言,”又说:“治人犹如养苗,先去其秽。”他赞扬了经常劝谏的董幼宰,希望大众能够指出自己的不足。从下层得到咨询,了解百姓的疾苦,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诸葛亮的亲民,正是建立在这么一个基础之上。
入蜀之前,诸葛亮批评刘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而诸葛亮着手治理蜀国之后,他主张治世以大恩不以小惠。他认为,单单是小恩小惠,经常颁布大赦并不是安抚百姓、治理国家的良方,反而会导致百姓有恃无恐。当时蜀汉不少人都认为诸葛“惜赦,”而诸葛亮的回答正正体现出他的理念:“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他认为,要真正做到安民富民,必定要赏罚分明,“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如果单单是小恩惠,随意颁布赦令,那么赏罚不明,也是无益于用。在他看来,国家大治,民生丰足,治安良好,方是对人民最大的恩惠,而他一生,也都朝着这个目标进发。
(平曰:中国历代统治者,看起来也是颇为轻贱人民的。就算是如同孔子、管子等人,也称治理人民为“牧民,”汉朝州之首长称为“州牧,”意思即是将百姓当作牛羊般放牧。不过其实仔细分析,统治者如此说,也未必不对。百姓辛辛苦苦,为的只是一张嘴的满足,这一点倒是有点像牛羊,只要供给食物,牛羊倒是甘心情愿将自己的身体奉献。百姓着眼的是生活,但是作为统治者,他们必须着眼于国家的未来。如同一个农庄的主人,如果希望能够收入丰厚,购置更多的牛羊,必先要把现有的牛羊养得肥肥白白。因此说牧民牧民,其实这个比喻是恰如其分,始终统治者与人民的着眼点不同。只不过作为老百姓,看到如此比喻,还是不免有点生气罢了。诸葛亮,也是相当明白“牧民”当中的深刻含义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6-7-20 17: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治蜀措施。

诸葛亮的政治作风,可以说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公平公正,而他自己,也勤奋地贯彻着自己的理念。作为一个身处高位的大臣,私生活甚至可以说是略显寒酸,至少相比于其他时代的丞相,诸葛丞相似乎善治国不善谋家。死后并无余财,仅是薄田桑树,供家人自给自足。他所福荫后人的,并不是家财万贯,而是一个万世流芳的美名。

史载:“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能够在蜀地人民的心中留下如此不能磨灭的深刻印象,就算直至现在,诸葛亮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留下了相当美妙的传说。能够做到这一步,诸葛亮爱民、亲民,正确的施政方针以及出色的政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略为说说,诸葛亮以及刘备在进入益州之后实行的一些政令。

1,  大力发展蜀锦。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蜀锦在当时可以说是名产,诸葛亮在蜀之时即大力发展。左思蜀郡赋有云:“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籝金所过。”及至蜀汉之亡,府库所藏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也足以证明当时蜀中纺织业的发达。而这个完全是得益于诸葛亮重纺织的政策。

2,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如此一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乃天府之国,很是适合农业的发展。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益州相对来说远离中原,在战争期间受到的损害较为低。不同于曹魏因为中原农业受到严重破坏而需要加强屯田开辟荒地,蜀汉的屯田仅局限于在汉中一带,而且相对来说不是十分发达。蜀志吕乂传提到:“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总的来说,蜀汉所实行的屯田几乎是为战争而准备。诸葛亮传道:“亮每患粮不继使已志不伸,是以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以看出,诸葛亮如此的做法纯粹是为了减低国内的负担,尽量做到北伐而保存国力。虽然蜀汉并没有在屯田方面下太多的功夫,事实上也没有这个需要。事实上,诸葛亮在其文字里曾经多次提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闭境劝农,育养民物,”“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3,  诸葛亮在蜀汉并没有大肆开展水利工程,更多的是守李冰之业,保护水利设施。水经注:“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水旱从人,世号陆海。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发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保护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了,保护水利设施,实际上也就是保护了社会底层农民的利益。“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再到“有堰官,”足以看出诸葛亮对于水利事业以及相关的农业方面的重视。

4,  蜀汉在盐铁方面也由于刘备集团的入主得到了更为系统化的管理,盐铁方面的收入,促进了整个益州的发展。下面几段史料均记载了蜀汉在盐铁方面的管理。蜀志张嶷传:“定笮台登卑水三县,去郡(越巂郡)三百馀里,旧出盐铁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领夺取,置长吏焉。”蜀志张裔传:“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蜀志王连传:“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蜀志吕乂传:“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後校尉王连请父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都是专门为发展盐铁业而开创的官职。而事实上,盐铁业刘备、诸葛亮统治下的逐步发达,也导致了“利入甚多,有裨国用”的局面。

(平曰:诸葛亮的一生,自从进入益州开始,对于益州的行政管理,他就从来没有放松过。甚至乎严重到他的侍从也觉得诸葛亮实在是太操劳了。或许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会在五十四岁之龄病死在阵前吧。从诸葛亮时期蜀汉大治,再到诸葛规蒋、费循的时期,再到亡国时期,蜀汉的政治、人民的生活状况,总的来说还是清明良好的。这还是得益于诸葛亮栽的前树,才有了后人的乘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6-9-24 20: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人才是德行还是能力?诸葛亮的用人:

•教育传统。
对于诸葛亮的政治评价,陈寿以“管萧之亚匹”来总结。管仲是春秋时代助齐桓公称霸的宰相,而萧何则是帮助刘邦建立汉政权的贤相,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政治家。而诸葛亮能与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可以说是很高的赞扬。
若说后世对于诸葛亮的政治没有任何批判的话,那是不正确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人才的任用、培育方面。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在人才的任用、培育方面,显得十分不足,具体体现在马谡事件,以及蜀汉后期人才缺乏之上。
而这些批判,大多都是出自现代,而古代关于诸葛亮的评论,对于诸葛亮用人方面的批判都是少之有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或许这跟古代、现代的教育机制、理念不同有很大的联系。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目前提倡、实行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全民性的义务教育。也就是全国的人民,普遍都可以在幼年、少年、青年时期获得接受培养、接受教育的机会。
可是在古代的中国呢?纵使自夏以来中国已经开始有了教育史,可是要说健全发达的全民义务教育,还要到近代才有。古代所有的教育体制一般分为官学、私学两种,官学则是由朝廷开办,一般只是接收一些宗室、大族的子弟,或者招募各地能人授予博士称号。可是由于规模的问题,影响范围相当有限。而私学,春秋时代的孔子是私学的鼻祖,历代也有一定的私学在民间举办,可是如果希望凭借私学来支撑国家教育的大局,还是未免过于渺小。既然古代对于教育机制方面的重视性并不算是重视,那么古代如何吸纳人才,传统的人才培育观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从汉朝施行的人才招募、培养的主要机制来看,不难看出,古代中国人才培育的传统究竟是什么样子。汉代的人才招募,主要有察举、征辟、孝廉。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是由侯国、州郡的长官考察人才推荐给中央。而征辟则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到朝廷任职。再说孝廉,也是一个举荐的机制,也就是举荐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的意思。统统都是人才招募的举措而不是人才培养、教育的做法。就算是在三国,虽然魏是建立了学府,可是三国还是热心于人才的招揽,依靠的还是从各地招募而来的人才。这跟中国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联,因为中国古代并不提倡培养人才而主张招揽人才。中国传统的人才观应该是“真正的人才必须是自学,靠自己辛苦而来的。”不同于现代教育机制的模版式生产人才,古代是让人才自行苦练,自成一家后再出仕。因为这个缘故,因此庸碌的人,是特别的多。可是有性格的、有才能的人物,也有相当多。无论如何,在古代的社会,一般都是以自学成材为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现代的教育观念之最大不同。
(平曰:其实中国的文化之所以能这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人才观的影响。由于没有一个模式的规限,人能得以自由发挥,自由思考,自由创造。正因为这样,学术才能蒸蒸日上。其实就算近代的很多著名的人物,真正因为普通的教育而成就非凡的还是少数,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行努力去思考,去学习。如何在让国民拥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留一个空间让人们去创造、发掘新思维,这应该是世界教育界永远的课题吧。)
由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的教育观念不同,而去猛烈批判诸葛亮没有重视培养人才,无疑是有点苛刻的。当然,在我们现在的角度看来,诸葛亮做得,的确是不足。可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理应理解诸葛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6-9-24 2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为历史上的诸葛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就可以概括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8-26 08: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身为人臣,支撑一个小国,与魏国争锋,确实不易。从战争的无常的角度看,如果诸葛有一次胜,天下形势又会变化,可惜,终其一生,抱憾而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6 09: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何去非对诸葛亮的评论.:蜀论节选

备之既死,举国而属之孔明。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夫蜀之为国,岩僻而固,非图天下者之所必争。然亦未尝不忌其动,以其有以窥天下之变,出而乘之也。虽然,蜀之与魏,其为大小强弱之势,盖可见也。曹公虽死,而魏未有变,又有司马仲达以制其兵。孔明于此,不能因备之亡,深自抑弱,以盈怠共心,使其无意于我。励兵储粟,伺其一旦之变,因河、渭之上流,裹粮卷甲,起而乘之,则莫不得志。乃以区区新造之蜀,倡为仁义之师,强天下以思汉,日引而北,以求吞魏而复刘氏。故常千里负粮以邀一日之战,不以败还,即以饥退。此其亟于有功,而亡其量以待之也。善为兵者,攻其所必应,击其所不备而取胜也,皆出于奇。孔明连岁之出,而魏人每雍容不应以老其师,遂至于徒归。而不以吾小弱而向强大,未尝出于可胜之奇。蜀师每出,魏延常请万兵趋他道以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愤惋。孔明之出者六,盖尝一用其奇矣。声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关辅大震,卒以失律自丧其师。奇之不可废于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务此也。此锐于动众而无其智以用之也。呜乎!非汤、武之师而恶夫出奇,卒以丧败其众者,可屡为哉?虽然,孔明不可谓其非贤者也。要之,黠数无方,以当司马仲达则非敌故也。
   范蠡之谓勾践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范蠡自知其所长,而亦不强于其所短,是以能济。孔明之于蜀,大夫种之任也。今以种、蠡之事一身而二任之,此其所以不获两济者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8-26 14: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余仁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207216
注册 2007-8-26


发表于 2007-8-26 16: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廉洁之臣
忠贞之臣
慷慨之士
英勇之士
------赠送诸葛亮
想送点礼物给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8-26 17: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6-9-24 22:12 发表
一直以为历史上的诸葛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就可以概括的

人的能力表现有个历史机遇的问题,也许还有个我们常说的“RP”问题,也就是运气。也许诸葛亮北伐运气真的不怎么好,碰到个司马这个死对头。要是运气好点,仿照汉高祖统一天下也未可知。高祖也是仅凭蜀一地夺天下的,只不过他的对手项王虽然勇猛,但少谋。
对于诸葛亮,尽人事而听天命,他人事尽的很彻底,以至于累死军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7-8-26 17:2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5-10-1 1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赤壁刘备兵力不足两万是必然的,首先把樊城给刘备做大本营也不知道出于何典,第二刘备派关羽驾数百艘船走,刘备根本就没有水军,哪来的五十兵一条的船?也就是二三十人的小船,一两百艘船也就几千人,刘备自己的兵几乎全灭
孔明对刘表说刘备有一万人,刘琦有一万人,因为刘表熟知荆州军情,所以不能骗孙权?那鲁肃在关羽面前说刘备只有一校之众的时候,关羽干嘛不对这一点进行反驳,只说刘备亲冒矢石以作战?刘备如果是名义上的主帅,他有必要亲冒矢石作战吗?实际上刘备这时候让关张二将带两千人,或者各带两千人去准备后路,他自己身边的兵已经没多少了,当然要亲自上阵了
另外刘备兵一万,刘琦兵一万,这是分开来的,虽然后来刘备兼吞了刘琦的一万兵,但在这个时候不能把刘琦视作刘备的下属。
还有,刘备最后进驻的是樊口而不是夏口,而樊口是孙权的地盘,刘备要是还有几万兵,用得着跑到孙权的地方呆着吗,就在夏口与孙权结盟就是了。实际上刘备就是基本上没有力量了,所以去孙权的地盘上等着,一边向孙权表示低姿态,另一边向曹操示威,你来打我就是打孙权了。
至于打江陵,刘备让张飞带一千人助周瑜,又向周瑜要两千人给关羽去绝北道,要是刘备有两万人,至于这么一千两千地跟周瑜讨价还价么,事实上就是他没兵了
再看他遇到鲁肃时说的话,他准备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是投奔,不是结盟,吴巨是个什么货色,能有多少兵,刘备都要去投奔而不是说要去结盟,说明他的兵力已经少得可怜了。
刘备要是有两万兵,江夏怎么可能轻易落入孙权之手,事实上他就是没兵了,江夏才会一下子就易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31 02: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57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