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司马懿的老师--三国时期的另一个“孔明”胡昭
性别:女-离线 梁红玉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8
编号 30711
注册 2005-1-21
来自 辽宁沈阳


发表于 2005-6-29 09: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时期,我国曾出现了两位智慧超凡、才华横溢的“孔明”。一个是广为人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魏国隐士胡昭。


  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朝廷腐败,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时期。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他因厌恶仕途生涯,为避免无休止的郡县察举(察举,东汉王朝选用官吏的方法之一,即由地方官吏察求“贤材”,举为官吏),公府辟召(辟召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启用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属员),就客居冀州,醉心于经史书法.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权臣干政 ,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在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招揽人才。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满天下”之称的袁绍,闻知胡昭乃颍川名流,才华盖世,韬略过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但由于他厌恶仕途险恶,因而对袁绍之邀“坚辞不就”。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胡昭看出袁绍嫉贤妒能。他为防不测,就悄悄地逃离冀州。果不其然,未过几日,袁绍命人缉拿胡昭,可是胡昭早已如闲云野鹤一般,躲进了深山老林。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不愿做官,“信然不起”。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

   当时胡昭所居住的陆浑山,绵延三百里,散居着许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百姓。由于散居,他们的子弟都无缘读书。这些居民之间,常常由于一些琐屑小事而发生争斗。胡昭看到这种情况,就开馆办学,教他们识字、读书,使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对山中居民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化解,很快使这些居民之间平息了争斗。因为胡昭得高望重,教化四方,所以他居住的三百里山川,逐渐消除了诸如侵害斗殴等不良现象。


   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南温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当他听说阳翟名士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后,就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因此他与陆浑周生结怨,当他得知胡昭从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胡昭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9年),才从陆浑山迁徙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居住。魏国朝臣频频上书,请求魏帝召胡昭入仕,胡昭都婉言拒绝。嘉平二年(250年),魏帝曹芳再次派公车特征胡昭入朝,闻胡昭在这年病逝,这才作罢。

  胡昭一生,由于隐居不仕,因此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动天下。然而胡昭躬耕办学、施教乡里而功在四方。胡昭在书法上,师承刘德升并推陈出新,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并称“钟胡”。胡昭的行书书法广为当时的士人学习推崇,以至于“尺牍之迹,动见模楷”,成为人们学习和临摹的榜样。


   纵观以上史实,可以看出,胡昭与诸葛孔明,两人虽因境遇不同而各有千秋,但都不愧为一代英才,世代为人称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ldym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10371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5-6-29 10: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鲁卡德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0
帖子 428
编号 22343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5-6-29 11: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mil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2107
注册 2005-2-6


发表于 2005-6-29 11: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各有志,当时儒学虽已兴盛,但也并非人人都抱有积极入世的想法,一身才学而又隐于山野的大有人在,不过称其为孔明似有不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n_sky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5129
注册 2005-3-25


发表于 2005-6-29 12: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ldym于2005-06-29, 10:53:38发表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人各有志不可以说他们因胆小而不出任,也许隐士觉怀云游四海是人生乐趣这样又何必因出任而挑起另一场风波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5-6-29 12: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纵观以上史实,可以看出,胡昭与诸葛孔明,两人虽因境遇不同而各有千秋,但都不愧为一代英才,世代为人称颂。

一个隐士,不赞成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要不然就不是隐士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6-29 20: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出处何在,麻烦达人指出。

过去对胡昭的认识,一是书法,二是关羽北伐时,陆浑地方贼盗孙狼闻风响应,但也忌惮于胡昭的美名,故而避开不敢去骚扰胡昭所在的地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吳下阿蒙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2
编号 40539
注册 2005-6-8


发表于 2005-6-29 23: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和诸葛亮的初衷很象,只是人各有志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Rank: 18Rank: 18Rank: 18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社会功利化果然够深入人心的....

入世固然可以建功立业,受人景仰
然出世的人不应该受到抨击----何况胡昭用"英才"来形容并不算过誉
胡昭即使其不问世务,也还是颇有贤名
<<三国志>>中单列一段在<<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就是以其贤才而收入的
比起很多徒有虚名的泛泛之辈,这样的评价还不高么??

没有谁说儒家就一定要入世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因为毕竟道之不行,责任不在孔孟这样的圣贤
学无所用,非退避而何? 比起荼毒的人来,不是强过千万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Rank: 18Rank: 18Rank: 18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QUOTE:
原帖由yldym于2005-06-29, 10:53:38发表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一听就是个还没真正体验过社会的人
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就是因为实现起来有难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n_sky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5129
注册 2005-3-25


发表于 2005-6-30 20: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铁木新哥于2005-06-30, 13:11:28发表

QUOTE:
原帖由yldym于2005-06-29, 10:53:38发表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一听就是个还没真正体验过社会的人
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就是因为实现起来有难度

一听就知道是个过于现实的人  可以患有一个理想的人代表着她/他以成功了20%加如负之行动以无愧了。。。总好过没有理想的活着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Rank: 18Rank: 18Rank: 18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我不满的是后面那句话

因理想不能伸张而退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理想?
但如果一味斥之为胆小,则明显是不明白什么叫碰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n_sky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5129
注册 2005-3-25


发表于 2005-6-30 2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铁木新哥于2005-06-30, 20:54:30发表
我不满的是后面那句话

因理想不能伸张而退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理想?
但如果一味斥之为胆小,则明显是不明白什么叫碰壁

和我想法一致隐士隐居但求不一说不上什么胆不胆小,也只能说人各有志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olicem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24223
注册 2004-11-13


发表于 2005-7-1 17: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空有才华,而得不到施展,如同锦衣夜行,旁人又怎么能知道他到底是块什么料?
楼主言过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奉孝
(東望洋生神仙)

琅邪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09
帖子 2865
编号 65
注册 2004-11-3
来自 東望洋山


发表于 2005-9-12 19: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開眼界。

一個人生的人生要怎過,只是自己的問題。有人喜歡兼達濟世,有人喜歡獨善其身。表面看來似乎不大樣,但實際上都不過是做著同一件事:"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自己喜歡,過得快樂,我管他是隱士還是乞兒?

當然,胡昭一生不仕,其才學並沒有施展的機會,實在很難證實其才學的程度。當然,樓主也不用改變觀點,只需在對其評價中加上"可能"、"或許"、"個人覺得"等字眼就沒人會反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斯理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5
编号 46179
注册 2005-8-21


发表于 2005-9-13 01: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庞德公还一早就知道司马微.诸葛亮.庞统,评价他们齐名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魑魅魍魉魈魃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9
编号 48007
注册 2005-9-6
来自 西安


发表于 2005-9-13 21: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yldym于2005-06-29, 10:53:38发表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隐士是看穿了世间的丑恶
厌倦了世间的罪恶
诸葛那个孔明不也是不愿出山
迫于刘备三顾无奈才相助的吗?
所以君此一言
不禁让人想到一句秦时就有的古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魑魅魍魉魈魃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9
编号 48007
注册 2005-9-6
来自 西安


发表于 2005-9-13 21: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cmfan于2005-06-30, 0:08:06发表
凭什么和孔明相提并论?没有可比性。他又比司马懿高明在何处?没有根据认为老师必定比学生强。

大哥看清楚原文好不好
胡昭,字孔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心
(周公梦)

太常丞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31
帖子 1611
编号 1857
注册 2003-11-7
来自 Montreal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风起云涌于2005-09-13, 21:17:27发表
怎么好象在讨论隐士的价值?

因为大部分人都被题目所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翼堕天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3
编号 40941
注册 2005-6-14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9-21 18: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铁木新哥于2005-06-30, 13:11:28发表

QUOTE:
原帖由yldym于2005-06-29, 10:53:38发表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一听就是个还没真正体验过社会的人
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就是因为实现起来有难度

如果个个都要做隐士,那这个社会又怎么会进步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翼堕天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3
编号 40941
注册 2005-6-14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9-21 18: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铁木新哥于2005-06-30, 20:54:30发表
我不满的是后面那句话

因理想不能伸张而退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理想?
但如果一味斥之为胆小,则明显是不明白什么叫碰壁

因理想不能伸张而退隐,那就更是胆小鬼所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pzjl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6
编号 48978
注册 2005-9-15


发表于 2005-9-24 17: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各有志”,胡昭想过隐居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对,但是又怎么能拿他去和诸葛亮比呢?从哪一点可以看出胡昭的治国治军才能?不要一把刀远远看上去闪闪发光就说它是宝刀,你怎么就能断定它不是用来演戏的模具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aojiwe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44750
注册 2005-8-1


发表于 2005-9-25 09: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魑魅魍魉魈魃魋于2005-09-13, 21:13:33发表

QUOTE:
原帖由yldym于2005-06-29, 10:53:38发表
大丈夫应当以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为以任
隐士说白了,就是一群胆小鬼,看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隐士是看穿了世间的丑恶
厌倦了世间的罪恶
诸葛那个孔明不也是不愿出山
迫于刘备三顾无奈才相助的吗?
所以君此一言
不禁让人想到一句秦时就有的古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如果有另一个“刘备”也许这个“孔明”就大放光明了!!!  
姜子牙不也是80岁才出仕吗!!!胡昭应是怀才不遇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兲下人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4
编号 53503
注册 2005-11-19


发表于 2005-12-7 20: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要以为叫‘孔明’的就很就才华,水浒里也有个‘孔明’,难道也说智慧超群吗,既然把他和钟繇齐名,他们的才能应该差不多,也许胡昭比钟繇强一些,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有节气的书法家,众多评价里也只说他堪称一代名士,乔玄也堪称一代名士,难道有诸葛之智吗?
袁绍这个人是只要有名气的人都召来,曹操也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要。凭这两点不能说明他们智慧过人吧?  
而且司马和胡昭的关系也很神秘,是不是真的还有待考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仇雠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9408
注册 2005-5-22


发表于 2005-12-7 20: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没遇到志同道合的明主.
与其出山被当作一个幕僚看待,还不如归隐.
孔明也是遇到刘备才出山的,之前曹操请他,他也没有出来.
和胡昭应该是一样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虽然是人各有志,但是道家的那种无为的态度我还是不赞同,避世有点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斩杀大将
(坐底以望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03
编号 34444
注册 2005-3-12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丐帮


不管投身于任何势力,都要为此势力出谋划策,即使是杀人的计策,不管用任何借口,结果都是会有人因此而死,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要么杀人,要么被人杀,不如隐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斩杀大将于2005-12-08, 20:41:03发表
不管投身于任何势力,都要为此势力出谋划策,即使是杀人的计策,不管用任何借口,结果都是会有人因此而死,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要么杀人,要么被人杀,不如隐居

还不如早早结束乱世,让百姓安泰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斩杀大将
(坐底以望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03
编号 34444
注册 2005-3-12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5-12-08, 21:36:02发表
还不如早早结束乱世,让百姓安泰好

乱世就是因为有人有这种想法,或是想功成名就,却投身于不同势力,造成大家势均力敌的局面,一直将乱世僵持下去。当然我也不否定楼上的看法,毕竟这是结束乱世最好的方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斩杀大将于2005-12-09, 19:57:52发表
乱世就是因为有人有这种想法,或是想功成名就,却投身于不同势力,造成大家势均力敌的局面,一直将乱世僵持下去。当然我也不否定楼上的看法,毕竟这是结束乱世最好的方法。

为人民尽力,人民虽有时会误解,例如曹操,但这才是我心中的真英雄,敢站出来,不做胆小鬼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6: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86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