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曹操得以纵横于三国乱世,创建大魏根基,他凭借的就是手中的军队。那么曹操军队的发展和特点是怎样的呢?
           曹操起兵始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在他死的前一年,建安二十四年还亲自领兵南征关羽。可以说曹操的这30年就是戎马三十年,大小战无数,和他的“曹家军”形影不离。




                                   1。起兵陈留,血战兖州。
           我们从曹操起兵算起。曹操“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1)“陈留孝廉韂兹”,用自己的家产资助曹操,“觽有五千人。”(2)又说“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3)说明曹操当时起兵,从被董卓把持的朝廷角度讲是反动的非法武装,但是从天下诸侯到天下百姓来讲却是名副其实的“义兵”。而曹操的祖辈由于“家道殷富”,以及“邻里资助”,给予了曹操极大的支持,可以说曹操在起步之初,他的家庭背景给了他腾飞的资本,相比之下,刘备就寒碜了点。
             曹操这时有兵“五千”,看上去算一个民间武装组织,但这五千人并不都是从四面八方招募来的。
           “夏侯惇字元让。。。。 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4)
             "夏侯渊字妙才。。。。 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5)
            “曹仁字子孝。。。。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6)
             另外,还有其他曹氏宗族“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7) “曹休字文烈。。。。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8)
              可见曹操这边一树旗,他的族弟,族子包括族长们,有钱的帮钱场,没钱的帮人场,都来响应。振臂一呼,曹氏宗族应者云集。从记载中不难看出,他们来也大都不是“空手”来的。都带来了自己的兄弟,其实就是他们的子弟武装。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所以被镇压的如此惨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豪强地主们都拥有自己的武装,他们在自己的乡间土地上筑有壁垒,抵抗起义军,如果实力允许还会主动协助官军围剿,他们在自己的所辖范围都有的大量亲属和私人武装,这些组织也就构成了维护他们对农民的统治。曹操的家族作为豪强代表,当然不能免俗。所以说这时曹操的“曹家军”实际是一个地方豪强地主武装。
             起步之初的这段时间对曹操,曹家军,乃至曹氏天下都有非凡的意义。曹操早年喜兵法,曾为《孙子兵法》作注,可以说是个军事方面的天才。在镇压黄巾的过程中他又有了实践的机会。这样一个人生在曹家,就是曹魏莫大的机缘,他们实在应该感谢上天。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上天同时赐给了曹操左膀右臂。曹操培养的诸夏侯诸曹,大多数都成了后来曹魏的支柱,个个独当一面。尤其是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曹家的几个大将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参与起兵的这几个人,更是居功至伟。可以说这几个人与曹操在早年形成的亲密,默契的将帅关系,是“曹家军”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首倡义旗”的人物,自然也就成了“曹家军”的中流砥柱。这些人构成了“曹家军”的统帅核心。
             有了一定的资本,曹操就开始会诸侯,讨董卓。但这期间“曹家军”遭受了惨重的打击。这就是“荥阳大败”。
           “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9)可见这一战对曹操的造成了很大的危险和损失。
            但是成功的人都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的,曹操又何尝不是?他并没有因为联盟军的解散和自己军队的溃败而气馁。“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干人,与太祖会龙亢。”(10)曹操得“庐江上甲二千人”,原本可以作为重振“曹家军”的资本,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还到龙亢,士卒多叛。”(11)“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12)看来曹操起家绝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劫难重重。曹操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屯顿丘,击匈奴,小有名气。终于,他的机会来了。
          “青州黄巾觽百万入兖州。。。。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13)曹操成立“青州兵”部队,可以说是名震天下,所谓“魏武之兴始于此”是有一定道理的。曹操所得“青州兵”,可以归为“曹家军”,后来于禁“修理”青州兵,青州兵就直接找曹操诉苦。但是他们的实际战斗力呢?“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14)可见青州兵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所以说,骁勇善战的还是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青州兵在声势上使“曹家军”占据了优势,我们不应对他们估计过高。从兵数上算,按“十里选一”的精锐原则,曹操这时应该有三万左右的人马(这个可能有点臆断嫌疑>_<)。“曹家军”初具规模。
             紧接着就发生了曹父被害的事情,曹操率领“曹家军”血洗徐州,屠杀无辜百姓,无论怎么辩解,这一行为是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错误,同时反映出“曹家军”残忍的一面。
             这时吕布袭击了曹操的“老窝”,于是曹操被迫率领部队回师兖州,大战吕布。这里要说明一点,留守兖州的夏侯敦被部队叛乱劫持,无论是哪支部队这样做,只能说明当时的“曹家军”还不是十分统一,曹氏对军队的领导上也不是绝对的号令整齐。所以说这时的“曹家军”和其他群雄的部队比并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之所以曹操能够平定中原,他的指挥艺术和人才的灵活运用是主要因素。
             在与吕布在濮阳的一系列战斗中,曹操经受了考验,“曹家军”也经历了磨练。这无论对曹操本人军事能力的提高,对曹营诸将带兵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部队作战经验的提高都是不容忽视的。
             吕布败往徐州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从曹操“首倡义旗”算起,到这一年底平定兖州,整整六年。这期间曹操又收了乐进,于禁等将军;以及郭嘉,旬域,程昱等战略战术专家;还有许楮,典韦这样的猛将。曹操无论从“爪牙,羽翼,心腹”等各个方面都具备了。这六年也是“曹家军”建立,初具规模的一段时间,从兵力上增长,从素质上逐渐完善的时期。这中间曹操和他的将军们,顶住了初期极其困难的一段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曹操坚韧的意志和积极的精神,已经注入了“曹家军”的血液中。




                                  2。逐鹿中原,曹军扬威。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立汉帝于许都。拜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可以说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曹家军”从此由“诸侯军”变成了“中央军”,曹操在征兵,治军上更加名正言顺。对于手下的将军们也封以朝廷大员身份,这在对军队的节制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以后的出兵,曹操的军队是站在“正统”的一面,师出有名。随着曹操控制了朝廷,他在军队扩建和建设上的余地也更大了。
            曹操先后平定宛城的张秀,淮南的袁术,徐州的吕布,。“曹家军”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赫赫战功。这一时期是曹操部队成熟的时期。
             下邳攻坚战,“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劝布出战,战又败,乃还固守。”(15)可见曹军战斗力产生了一个飞跃。比较濮阳之战,“曹家军”再也没有让吕布的骑兵占到便宜。
              同时而且涌现出一批骨干部队。统军大将也在这一时期快速成长。
            “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16)
           “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迁为校尉。”(17)
           “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18)
              可见“曹家军”如论是规模还是素质,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至于将军的成长,可以参见各类史书,有详细记载。比如“(曹仁)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19)“(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20)“(于禁)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复从攻张绣于穰,禽吕布于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21)“(曹仁)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22)其他的不一一列举。总之曹军指挥官随着战斗的增加,在军队的威望提升,对战术的运用熟练,这对军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反之,优秀的指挥官可以最大程度释放军队战斗力。“曹家军”从上到下,结束了初期的稚嫩,真正成为了有资格称霸天下的军队。
             “曹家军”跟随曹操在中原南征北讨,东战西杀,浴血四年。无论是讨伐袁术时的恶劣环境,围攻吕布时的恶仗,都没有难倒“曹家军”。而且又有张辽,徐晃这样的优秀将军加入了曹军。当然也有宛城之败,典韦之死,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失败,使“曹家军”汲取了经验。这四年“曹家军”的经历,为以后的“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3官渡铁军,河北飞骑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既并公孙瓚,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23)
              袁绍动用“十余万”大军,而曹操究竟用多少人迎敌,历来都有争议。有的朋友认为曹操的兵力在官渡与袁绍持平,甚至在兵源上超越袁绍,这是十分荒谬的。饱经战乱的中原尚没有恢复元气,在对河北的战争中,无论兵力和资源都毫无疑问的处于劣势。
              我们评估不能是个人臆断,还要以记载为主。裴松之的注里也对《三国志》记载的8000VS100000提出了三点疑问。从正面记载没有明确答案,那么其他方面的记载呢?
            “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24)
            “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25)
            “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26)
             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27)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曹操在战略要地延津只留兵两千,以此推算,臧霸的“精锐”不会超过五千,增援鄄城曹操也只能调动两千人,那么钟繇只能送来“战马”两千,也就是说他镇守关右的兵力不会超过一万。同时曹操还要防刘表,防孙策,地方和中央也不可能不留一点兵。还有,“两千匹”战马就使曹操有了底气,大大夸奖钟繇,可见曹操主力配这两千匹马是步骑基本得当的配置。那么曹操在官渡的兵数不可能是接近袁绍“战马万匹”的兵力。那么曹操在官渡的主力数量,根据战略要地延津,臧霸进青州,钟繇镇关右,以及增援程昱的兵力情况分析来看,两万人左右是可信的。
             究竟曹操主力兵力有多少呢?“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28)可见,曹操的青州兵其实并不是很多。
          “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29)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30)
            这些当时人的言论也说了“10VS1”的说法。



           “袁绍围太祖于官渡”(31)《孙子兵法》十倍则围之,五倍则攻之。,既然用了“围”,袁绍兵力至少至少是曹操的五倍。
            后汉书袁绍传也提到袁绍兵力强盛,对曹操形成“十围五攻”之势。《三国志》说8000或许是少了点,但袁绍是压倒性优势是可以确定的。
            综上所述,我估计曹操在官渡是集结了自己的嫡系和精锐部队两万人左右,来对抗袁绍的大军。
           “曹家军”在奇袭了徐州刘备之后,兵锋北向,全力对抗袁绍。
             在白马和延津,曹操十分灵活的运用了“声东击西”和“诱敌”战术,成功斩杀颜良,文丑。
           “公乃引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32)
           “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33)
             从这两场战斗可以看出,“曹家军”在服从指挥,战术运用,综合战斗力上,是绝对凌驾于袁军之上的!
            但是袁绍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34)
           “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35)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36)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37)
           “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38)
             当时形势是西有马腾韩遂,南有刘表,外患不断。袁绍十倍之众直指许都。汝南刘备尝怀暗心。军粮不济,官员不安。地方上有煽风点火之人,朝廷中有暗结袁绍之辈。可以说曹操稍微挺不住,那就立刻土崩瓦解。
             这时尤为重要的是在官渡苦战半年的曹军主力。如果这支部队的意志不够坚强,如果这支部队的号令不够整齐,如果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能维持,那么曹操即使再英明,也无济于事了。但是这是身经百战的“曹家军”,他们在官渡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半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服从命令,这可以说就是“铁军”素质!他们的顽强为战役争取了转机时间。
              战役进行到最最关键的乌巢之战。“曹家军”的五千精锐跟随曹操奇袭乌巢,成功烧毁袁绍的屯粮重地。在官渡留守的部队也顽强的抵挡了张合,高览的进攻。曹操的战术超越袁绍,曹军的素质超越袁军,袁绍纵有百万之众又何能为?
              官渡大捷使曹操和“曹家军”信心暴棚,士气高昂。在以后的战斗中,曹操指挥军队更加得心应手。“曹家军”也成了中原大地的神话。“曹家军”坚信跟随曹操可以天下无敌,曹操也相信,自己的“铁军”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逐刘备于穰山,击袁绍于仓亭,破审配于业郡,斩袁谭于南皮,西取壶关,攻之能克,北逐乌桓,千里急袭,斩蹋顿,收张燕,逼袁尚。所向披靡,席卷河北,曹魏根基,自此建立。
              这中间涌现出“虎豹骑”这样的精锐部队,张辽,张合的卓越表现。还有“原从”人马的再接再厉。“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39)艰苦的环境也说明了曹军经受的磨练。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40)从建安四年到建安十三年,这九年间,是曹家军威震天下,耀武扬威的九年。曹操是有远见的,他志在夺取天下,开始编练水军,平南之战,势在必行。








                             4。赤壁惨败,潼关鏖兵。
              在统一北方之后,曹操在军队的建设上余地更大,这时“中国”的部队都在他掌握中,如果统称“曹家军”有点牵强,但他的那些中原人马仍然是他的骨干力量,所以这些部队称“曹家军”是合乎情理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刘表亡,其子刘琮将荆州拱手送给曹操,“曹家军”的王牌虎豹骑,又在长坂击溃刘备军。曹操“兵陈百万,将列千员”,大有平吞三江,席卷吴越之势。
             《江表传》记载“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也就是说曹操兵力是15+7=22万,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是比较可信的。左右差不了两万人。
             东吴“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41)“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42)
             刘备“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43)            
             可见实际参战是3+2=5万人。
             兵力对比22VS5。曹操占绝对优势,为什么会输?原因很多,曹操的轻敌,北军的不习水战,还有军中大疫。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44)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45)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46)
             可见“曹家军”受病疫的非战斗减员是失败的一个原因。古代一旦发生瘟疫,就很难制止,而且影响很大。
             魏志司马朗传:“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土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牢,时年四十七。遗命布衣幅巾,敛以时服。”



             魏志王粲传:“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王粲传:“(阮)瑀以(建安)十七年卒,(徐)干(陈)琳(刘)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连这些高官都没有免除,普通士兵可想而知。荆州兵好歹是当地人,比起水土不服的北方人要好得多,所以最惨的肯定是北军。
             而且在面对水战能力突出的吴军,“曹家军”那些旱鸭子就惨拉,所以才会被“破于赤壁”。
              总之“曹家军”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曹操平天下的梦想也破灭了,赤壁一败,引军北还。这是“曹家军”的噩梦!
              但他们不能就此停息,因为他们下一个对手是强悍的西凉兵。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韩遂奇袭长安,进驻潼关。
            “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47)可见“关西兵”不是浪得虚名。
              但是“曹家军”并不输于他们,“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48)“天下骁锐”,岂是浪得虚名?
              在韩遂投靠曹操后,“曹家军”开始总攻西凉兵。“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49)
               这里的“轻兵”是功劳最大的,他们可以和西凉主力“战良久”,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战斗力和军队纪律素质。为骑兵的致命一击奠定了基础。这一战,也是“曹家军”步骑混合战法的成功范例。
               曹操大破西凉兵,天下震动,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但是马超深得羌人之心,又反,这回是夏侯渊震住了他。魏书曰: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率领关垄“曹家军”狂飙猛进,追亡逐北,彻底把马超赶出西羌。夏侯渊带着这些虎狼之师“虎步关右”。




                                5残阳如血,血流成河。
              建安二十年,曹操平汉中张鲁,留夏侯渊镇守。同时这一年还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他的那“八百死士”后来都成了“虎贲”,成了“曹家军”嫡系部队。
              建安二十二年,“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50)刘备进攻汉中,“曹家军”面临自赤壁以来的最大考验。
             刘备有张,赵,马,黄,魏之勇,法正之谋。蜀军的山地作战举国闻名,不同于张鲁部队。
            “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51)
             本来凭险据守,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主帅夏侯渊死了。
             “ 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52)
              “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53)
              夏侯渊身为主帅,轻兵冒进,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54)可惜他不听,碰到了比他更勇的蜀将黄忠,即使是“渊众甚精”,也没有避免失败的命运。“曹家军”的一方支柱倒塌了!
              夏侯渊的死导致汉中“曹家军”的混乱。
              建安二十四年“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55)
              占据险要的刘备闭关不战,“积月不拔,亡者日多。”(56)于是曹操被迫带着垂头丧气的“曹家军”回师长安。但是“曹家军”的惨烈还远没有结束。
              
              建安二十四年秋,刘备称“汉中王”,在声势上与曹操分庭抗礼。这对曾经纵横天下的曹操而言,无疑是个挑战。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57)
              “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58)
              “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59)
               呜呼!关羽真“世之虎臣”!他率领荆州兵把“曹家军”的襄樊主力逼至樊城。又根据天气情况,发挥自己的水军特长,使于禁的“曹家七军”皆没于水中。“曹家军”在襄樊战役中已经“血流成河”。而关羽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猛攻樊城,“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把堂堂“征南将军”打得败鳞残甲!
                但是“曹家军”越是危机时刻,越是显示出强大在官渡表现出来的韧劲和坚定的意志。“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60)主帅的激励,使他们顽强的阻击了关羽。
                终于,他们盼来了援军。
               “ 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61)
               徐公明破“鹿角十重”固然是他的胆略,但没有曹操拨给他的“曹家军”,他是做不到的。“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太祖前后遣殷署、硃盖等凡十二营诣晃。”(62)
               “曹家军”疲于西又务于东,先有合肥,濡须之战,又有汉中之失,连年撕杀,往来奔波,在襄樊又碰上关羽率领的荆州兵,他们一度要崩溃于樊城之下。但顽强的传统,钢铁的纪律,让他们挺过了这最艰难的一年。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奸雄曹操归天。同年,曹丕称帝,国号“魏”。追谥曹操为魏武帝。
              “曹家军”从此统称魏军。
                "曹家军”其实是曹操的统治资本,也是他称为“魏武”的主要原因。曹军善战,天下闻名。即使是敌人也不讳于此。这固然是曹操这个军事家的指挥得当,但同时也是部队本身的过硬素质。曹操以宗族,名将为核心组建的曹家军,见证了曹魏建立的全过程,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6。曹操对“曹家军”的影响
               “曹家军”能如此强大,与曹操治军,带兵,指挥是密不可分的。(1)治军:曹操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乃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
律为基本准则。
                在治军上十分严格,曹操颁布《军令》,《船战令》,《步战令》,《严败军令》,《重功德令》,<存恤令> 等一系列法令。
               《军令》中具体到部队对武器的使用原则,旗帜金鼓的保管和使用,在行军中的每一里,每一步都有严格规定。并且具体规定了对士卒的惩罚条款,以及上级对下级负责不力的惩罚。可以说是号令严明,其他的《船战令》,《步战令》也与此相仿。比如在《船战令》中对擂鼓几通,分别怎么样做的规定,“违令者斩”。《步战令》更是具体规定了逃跑士卒的惩罚条例“卒逃归,斩之。一日家人弗捕执,及不言于吏,尽与同罪。”可以说在群雄并起,强者生,弱者死的后汉,严明的纪律是“曹家军”所向无敌的关键因素,也是“曹家军”成为铁军的主要原因。
                 同时对有功者的褒奖可见《重功德令》“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木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对阵亡家属的抚恤有:



                 "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存恤令)



                 士卒效命无后顾之忧.
                (2)带兵:光有条文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实施情况。
               “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三国志曹操传)还有白马,延津之战,奇袭乌巢等关键战役。曹操无一例外的身先士卒,亲冒矢石。身为主将“自不往,谁肯向前?”在这一点上,他比诸葛亮强。
                 魏书言“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功赏过伐,同甘共苦。
                “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於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於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魏书)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也是曹操军队号令整齐的原因。
                  3指挥:一般认为曹操长于战术,短于战略,这不是没道理,但是曹操作为“超世之杰”,他手下战略大师们很好的弥补“短”。用“群智”取天下。
                  而在战术上,曹操灵活运用,料敌机先,百年不遇。这也成全了“曹家军”几乎百战百胜,败“十之二三”。
                 “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三国志诸夏侯曹传)合肥方面明明有张辽在那,为什么又搞出来个“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仅仅是协助?恐怕不这么简单,还有监视嫌疑。



                   其实监军制度在"曹家军"已经形成了制度,例如韩浩,史涣,赵俨等人皆是监军.



                   "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硃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三国志赵俨传)



                    这些监军并不是毫无作为:"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於犬城,斩固,尽收其众也。"(三国志史涣传)



                   而这一制度后来也成了魏的一项重要军制,称护军将军或中护军.
                   可以说综观“曹家军”,无处不渗透出曹操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3)三国志曹操传(4)~(10)三国志诸夏侯曹传(11)三国志曹操传(12)魏书(13)~(15)三国志曹操传(16)(17)三国志许典传(18)三国志吕虔传(19)三国志曹仁传(20)三国志乐进传(21)三国志于禁传(22)三国志曹仁传(23)(24)三国志曹操传(25)三国志臧霸传(26)三国志程昱传(27)三国志钟繇传(28)三国志程昱传(29)三国志张范传(30)三国志荀彧传(31)三国志贾诩传(32)~(37)三国志曹操传(38)三国志诸夏侯曹传(39)曹瞒传(40)三国志曹操传(41)江表传(42)三国志孙权传(43)三国志诸葛亮传(44)三国志曹操传(45)(46)三国志刘备传(47)(48)魏书(49)(50)三国志曹操传(51)(53)(54)三国志诸夏侯曹传(52)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55)(56)三国志刘备传(57)(58)三国志于禁传(59)(60)三国志诸夏侯曹传(61)(62)三国志徐晃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世语:沮授"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瓚坐受围者也。"
他不是故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吧?




其实光看看曹军的历次战绩和兵力对比就能看出其战斗力,当然除了那次"不习水战的赤壁".
文章最后也说了,曹操对曹家军的影响.
强将手下无弱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沮授那是拿曹操与公孙瓚对比
而他沮授是袁绍的人,怎么灭自己威风了??
彼时袁强曹弱,沮授不过是要提醒袁绍不要轻敌而已~~

与此类比的就是荀彧说的那番话了: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荀彧传)
就从这段话看的话,曹操简直就是完人,而袁绍则是废物一个!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人家袁绍好歹也是平河北的英雄人物啊!
其实是因为敌强我弱,为了坚定曹操的信心与提高手下将士的士气,而说出这番夸大曹操,贬低袁绍的话而已.

再说了,庞统还说过:"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的话呢,难道他是在灭自己威风或说明刘璋的军队很强?
但实际上刘备可是'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的啊!!

至于'强将手下无弱兵'这话就更不必了~~
刘关张等人也算是'强将'了吧?是不是也说明了X家军也怎么怎么样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赵哪个云于2005-06-08, 13:24:16发表


至于'强将手下无弱兵'这话就更不必了~~
刘关张等人也算是'强将'了吧?是不是也说明了X家军也怎么怎么样啊??

也可以这样说呀,其实刘备手下的兵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曹操是靠号令严明,士卒精练.刘备带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久经杀场",所以称"刘家军"也未尝不可.
但是由于刘备手下只是一部分"久经杀场",跟他日久,整体素质其实不如曹军.
而且刘备和在军事建设上的能力比曹操还是有差距的(虽然刘备也有两把刷子),所以从影响上,曹军比刘军要大.




当然后期蜀汉军队在诸葛亮一手调教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可估计是即使那时的蜀军整体战斗力也未必就比魏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呵呵~~
那什么样的兵才叫曹家军呢??
有多少呢??
什么样的兵又叫刘家军呢??
又有多少呢??

至于说后期诸葛亮调教出来的兵,我倒是觉得整体上要比魏军要强点~
蜀军的武器装备,如弩等是比较精良的
而诸葛治军连司马懿都称'天下奇才'
在武功水那次,司马都出动'万骑'去扁蜀军被洪水隔断的那几千人
结果诸葛一搭好浮桥后就灰溜溜得跑回来了
我实在看不出强在哪里~~
^_^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曹家军数量从起步5000到后来200000都能称为广义的曹家军.因为曹操的军队从号令到训练上已经形成了体制.
刘家军就不太好说了,鼎盛时期的那100000都可以说是刘家军,但总体上有多少新兵,有多少真正的"刘家军"没有详细记载.
至于后面,兄台这样认为偶也没话说,那是魏军问题了-_-!!




最后一点可参见<曹魏禁卫武官制度考论>一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6-13 23: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支持曹家军的虎豹骑,对青州并则印象一般。

不过青州兵虽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对魏国还是很忠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06-13, 23:41:16发表
支持曹家军的虎豹骑,对青州并则印象一般。

不过青州兵虽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对魏国还是很忠诚的。

豪强臧霸在曹操的官渡之战期间,为曹操稳住了半壁江山.
听一位高手说,青州兵还是有战斗力的,但是匪气难改.
和吕布在兖州就是青州兵被当地豪强控制,差点坏了大事.
臧霸也是豪强,所以曹丕后来把臧霸召到许都,并以"东征"的名义,把他的部队给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6-14 13: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家军的确应该是三国时期最强的队伍,可惜的是乱世出英杰,当时人才辈出,三国各有各的当家人,曹操有心,却无力统一全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ken_sky于2005-06-19, 9:41:03发表
赤壁惨败曹操可不只带了22兵马。单凭攻克袁绍 就已经得了20多万兵马,当然其中数字有点出入。。可是总数绝非可以轻视的。。。更何况平定冀州之后招兵买马就更自然不过。。等到出兵南下谁敢说曹操会有少于50万军马呢。。。如果真的如楼主所指的兵马可以直接用7+5。。这些数字计算出来。。我看三国的战役也只不过是三条村相争罢了。。真是可笑的计算方法。。

7+5等于12吧?我算术不太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秋月枫舞
(花之庆次)

东襄侯
谏议大夫

Rank: 17Rank: 17
护军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7
功绩 491
帖子 6522
编号 1977
注册 2004-9-23
来自 云的彼端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9 17: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恩,不错。曹军之前最强的好象就是董卓的西凉军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金蛇郎君于2005-06-19, 17:31:48发表
恩,不错。曹军之前最强的好象就是董卓的西凉军了吧。

这个我不好乱说,公孙赞的“白马义从”也NB~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8-9 17: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些概念值得商榷啊:

1、可见青州兵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所以说,骁勇善战的还是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曹家军”初具规模。
      
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从何而来的?有依据吗?有的话和这个事件恐怕有矛盾了:丹杨龙亢哗变。”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这时曹操身边就剩了这500不叛的吧?是曹操大意,孤身去募兵,没把“骁勇善战的还是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带个千八百的在身边?

2、官渡倒仓亭,破业郡,逐乌桓。中间时间相隔多久?这中间涌现出“虎豹骑”这样的精锐部队。来的突然了不?

3、赤壁:“曹家军”受病疫的非战斗减员是失败的一个原因。赤壁的曹军参战将领名单拿来看看,都谁在前线啊?真有所谓曹家军,恐怕该跟着诸夏侯曹走吧?我觉得如果真有所谓曹家军,那也压根没上赤壁去。

总之,个人愚见楼主是先框定思路,再收罗证据,这些证据的引用显得片面了,立论也显得主观了。

我也可以这样看待:

曹操募兵能力从一开始就不行,这方面不如刘备。所以首倡义旗,却在酸枣灰溜溜的跟在二袁张邈后面当部下。而刘备很早就在丢失高唐的时候不但不降职反升成平原相(平原是国,相是大官),此后介入徐州并在徐州地主中得到支持,其“拓荒”能力显然是突出的多的。就说丹扬兵吧,这些词本来是泛指当地土匪,曹刘孙三家都用过,而唯有陶谦刘备的丹杨兵出采,在孙权手上默默,在曹操手上添乱。

曹操起家的子弟兵,荥阳有可能就输光了。

曹操的起家,说是青州兵,其实不确切。曹操拿什么本钱去收30W青州兵啊?是陈宫给他游说的东郡地主吧?注意,这些地主的私兵才是关键本钱。还有鲍信的泰山兵。

吕布的铁骑,这个说法有点偏演义了,吕布是流浪来勾结张邈跟曹操翻脸的。张邈是酸枣之盟时期拥本地兵数万的地方军事领导人。而陈宫一度说服了东郡地主支持曹操,在事实上,曹操以流浪孤军寡人的身份一政治手段潜移默化张邈的势力。和袁绍入主冀州的情况雷同。

张邈不服,再掺杂多种复杂因素,终于演变为和曹操的军事冲突。吕布和曹操的争斗,其实是东郡乃至整个山东领导权的争斗,双方的军力都是山东原驻官兵与山东地主私兵。吕布能带多少人来投张邈啊?看看记载吕布过来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终,曹操取得了山东的领导权,并有时间军训,军队也有了实战的磨练。吕布崩溃后,泰山贼的加入是一只比较强的小精锐,值得一说。可参考鲍信当年赴泰山募兵以及臧霸在曹军中的特殊地位。

所以曹操的起家是这么一个过程,其中几乎完全看不到曹家军。只看到原张邈控制的山东军队。

再往后,曹操军力的扩充就更是靠的挟天子的政治手段而不是什么亲族训练亲兵。比如官渡的马是长安的钟老头送的,可跟曹家有半点关系?人家是帮助汉朝廷呢。又比如我前面质疑楼主虎豹从何而来?那个更可能就是以朝廷名义朝廷经费编成的羽林军。曹操自己就是作过骑都尉的,当年他大哥袁绍还是虎喷中郎将呢。都是京中羽林军头子(这里取羽林军的广义含义,狭义的羽林军只是京城南北军的一小部分,这里泛指全部)

再往后就更不说了,都是朝廷兵马。

个人拙见:刘备是募兵创业能手,曹操不是,曹操也就起家募了点兵,去向不明,很可能早灭了,此后曹操展现的是他政治上兼并势力的能力,并不见什么曹家军的存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8-9 17: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三国志诸夏侯曹传)合肥方面明明有张辽在那,为什么又搞出来个“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仅仅是协助?恐怕不这么简单,还有监视嫌疑。

其实监军制度在"曹家军"已经形成了制度,例如韩浩,史涣,赵俨等人皆是监军.

这个不是协助,也不是监军。张辽空领了个征东将军号,曹操从来没给他督当地诸军事的关键权利。

这个权利给谁了?我找了半天没找到明确的说法。呵呵。反正夏侯惇都督了二十六军。其他的不重要。当时臧霸在山东,官衔虽小过张辽,却是下了督军事的权限的哦。夏侯惇在居巢,张辽在合肥,臧霸也在居巢呆过。曹操封的官很有意思的,官衔、权限、驻防地,3项本该一致的元素,被他全拆开了。

就是说,夏侯惇去做张辽监军是不可能滴,人家带了好几万甚至可能更多兵马,去监几千人啊?不过倒也没资料显示夏侯惇领导张辽。尤其是臧霸,有都督地方权限的,夏侯领导不了他的。应该是臧霸带其所部兵马去乌巢参加由夏侯领导的屯田军训吧。曹奸雄应该是这样子把他们堆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协调,这样分析比较合理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aumche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40936
注册 2005-6-14


发表于 2005-8-10 0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青州黄巾应该只有十余万,详见马植杰的《三国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8-10 10: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赵哪个云于2005-06-08, 10:22:37发表
呵呵~~
那什么样的兵才叫曹家军呢??
有多少呢??
什么样的兵又叫刘家军呢??
又有多少呢??

至于说后期诸葛亮调教出来的兵,我倒是觉得整体上要比魏军要强点~
蜀军的武器装备,如弩等是比较精良的
而诸葛治军连司马懿都称'天下奇才'
在武功水那次,司马都出动'万骑'去扁蜀军被洪水隔断的那几千人
结果诸葛一搭好浮桥后就灰溜溜得跑回来了
我实在看不出强在哪里~~
^_^

这种说法实在有些无理。
怎么不说诸葛亮数万人马围攻陈仓的仅仅一千人?那诸葛亮后来不也是灰溜溜地跑掉了吗?强在哪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呵呵~~~
做类比的时候,最好举一些情况比较相似的例子哦

诸葛出陈仓,本来就是没做好准备,只是与东吴协同一下
要么是做做样子,要么就看看看有没有机会占个便宜的
根本就没打算拼命去拿下个用处不大的陈仓,要诸葛真的拼命了,陈仓那千把号人累都累死啦~~
况且对方是守城,守城本就比攻城占优势这个不用说了吧??
而好象看过某文曾经说过,陈仓古城是三面峭壁,只有一边是平缓而可以上下的山坡的,如果此考据是真的话,那诸葛的兵力优势就被抵消很多了~~

而司马呢,一边是万骑,一边是被洪水隔断了的几千人
本来一直做乌龟的司马突然就做出如此规模的出击,那可是摆明了心思要吃掉这落单的蜀军的
而且过万的骑兵对并无城郭防守的几千步兵,这个相对优势可就不可同日而语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8-09, 17:02:07发表
有一些概念值得商榷啊:

1、可见青州兵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所以说,骁勇善战的还是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曹家军”初具规模。
      
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从何而来的?有依据吗?有的话和这个事件恐怕有矛盾了:丹杨龙亢哗变。”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这时曹操身边就剩了这500不叛的吧?是曹操大意,孤身去募兵,没把“骁勇善战的还是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带个千八百的在身边?

2、官渡倒仓亭,破业郡,逐乌桓。中间时间相隔多久?这中间涌现出“虎豹骑”这样的精锐部队。来的突然了不?

3、赤壁:“曹家军”受病疫的非战斗减员是失败的一个原因。赤壁的曹军参战将领名单拿来看看,都谁在前线啊?真有所谓曹家军,恐怕该跟着诸夏侯曹走吧?我觉得如果真有所谓曹家军,那也压根没上赤壁去。

总之,个人愚见楼主是先框定思路,再收罗证据,这些证据的引用显得片面了,立论也显得主观了。

我也可以这样看待:

曹操募兵能力从一开始就不行,这方面不如刘备。所以首倡义旗,却在酸枣灰溜溜的跟在二袁张邈后面当部下。而刘备很早就在丢失高唐的时候不但不降职反升成平原相(平原是国,相是大官),此后介入徐州并在徐州地主中得到支持,其“拓荒”能力显然是突出的多的。就说丹扬兵吧,这些词本来是泛指当地土匪,曹刘孙三家都用过,而唯有陶谦刘备的丹杨兵出采,在孙权手上默默,在曹操手上添乱。

曹操起家的子弟兵,荥阳有可能就输光了。

曹操的起家,说是青州兵,其实不确切。曹操拿什么本钱去收30W青州兵啊?是陈宫给他游说的东郡地主吧?注意,这些地主的私兵才是关键本钱。还有鲍信的泰山兵。

吕布的铁骑,这个说法有点偏演义了,吕布是流浪来勾结张邈跟曹操翻脸的。张邈是酸枣之盟时期拥本地兵数万的地方军事领导人。而陈宫一度说服了东郡地主支持曹操,在事实上,曹操以流浪孤军寡人的身份一政治手段潜移默化张邈的势力。和袁绍入主冀州的情况雷同。

张邈不服,再掺杂多种复杂因素,终于演变为和曹操的军事冲突。吕布和曹操的争斗,其实是东郡乃至整个山东领导权的争斗,双方的军力都是山东原驻官兵与山东地主私兵。吕布能带多少人来投张邈啊?看看记载吕布过来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终,曹操取得了山东的领导权,并有时间军训,军队也有了实战的磨练。吕布崩溃后,泰山贼的加入是一只比较强的小精锐,值得一说。可参考鲍信当年赴泰山募兵以及臧霸在曹军中的特殊地位。

所以曹操的起家是这么一个过程,其中几乎完全看不到曹家军。只看到原张邈控制的山东军队。

再往后,曹操军力的扩充就更是靠的挟天子的政治手段而不是什么亲族训练亲兵。比如官渡的马是长安的钟老头送的,可跟曹家有半点关系?人家是帮助汉朝廷呢。又比如我前面质疑楼主虎豹从何而来?那个更可能就是以朝廷名义朝廷经费编成的羽林军。曹操自己就是作过骑都尉的,当年他大哥袁绍还是虎喷中郎将呢。都是京中羽林军头子(这里取羽林军的广义含义,狭义的羽林军只是京城南北军的一小部分,这里泛指全部)

再往后就更不说了,都是朝廷兵马。

个人拙见:刘备是募兵创业能手,曹操不是,曹操也就起家募了点兵,去向不明,很可能早灭了,此后曹操展现的是他政治上兼并势力的能力,并不见什么曹家军的存在。

廖化兄别来无恙?小弟有理。
    试答:
    1。我第一个提法是有点欠妥的。“骁勇善战的是曹操的地主子弟武装”,“子弟武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廖化兄所说,其实应该把“子弟”去掉,应该是“地主武装”,至于是谁的地主武装,其实都是归曹操指挥,当然,此时的“曹家军”并不牢固。这样廖化兄应该没有异议了吧?
    2 。虎豹骑的成立时期我没有找到记载,是不是属于“羽林”我也没有找到,不知廖化兄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兄说它属于朝廷兵马,而实际上,在名义上,所有“曹家军”都是曹家兵马。看看虎豹骑的历任指挥官“曹纯,曹休,曹真”,至少在我的理解上曹操是把这支精锐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至于曹操与汉朝问题,历来都有争论,我是这样理解的:“曹即是汉,汉即是曹”,除了少数“有心无力”的拥汉派,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谓“降汉不降曹”,不过是自欺欺人。
    3。赤壁之战“曹家军”是否参战?
    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无论记载如何,周瑜打跑了曹军主力是可以确认的,否则曹操不会轻易北还,也不会容忍日后刘备在荆南做大。讨论前线将领,其实大可不必。《武帝纪》那点字记载了几十年的后汉大事,同理,《三国志》记载后汉三国百年大事,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只言片语是不可能“还历史真相”的。联系历史前后的趋势,“真相”也就有了脉络。
    4。“吕布的铁骑,这个说法有点偏演义了。”
    我没有说“铁骑”,只是说吕布骑兵。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
    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
    我只是根据记载。
    至于吕布是不是有骑兵,廖化兄如果有实证我愿洗耳恭听。
    5。“总之,个人愚见楼主是先框定思路,再收罗证据,这些证据的引用显得片面了,立论也显得主观了。”
    “所以曹操的起家是这么一个过程,其中几乎完全看不到曹家军。只看到原张邈控制的山东军队。”
     呵呵,在下并没有要立什么论,只是概述了一下曹军的历程,当然,还有很多缺漏。
     至于第二点,呵呵,那在下写这篇文章岂不是没有意义了?
    6。个人拙见:刘备是募兵创业能手,曹操不是,曹操也就起家募了点兵,去向不明,很可能早灭了,此后曹操展现的是他政治上兼并势力的能力,并不见什么曹家军的存在。
    每个人是不断进步的,刘备前期和曹操比起来一没家族背景,二战术才干较弱(相对曹操而言),即使他赖以起家的“人和”,前期也很不到位(具体看陈登的张昭)。
    募兵是一方面,治军是另外一面,在治军上,我认为曹操在刘备之上。
    我把曹操的嫡系武装归为“曹家军”,不知道合适吗?
    7。“曹操拿什么本钱去收30W青州兵啊?”
     全部是“三十万”,还要挑选精锐呀,估计不足十万。
     丹阳兵在吴国的地位和影响可以看看诸葛恪的变迁。
    8。“这个不是协助,也不是监军。张辽空领了个征东将军号,曹操从来没给他督当地诸军事的关键权利。”
     这个确实不是监军,合肥的监军是“薛悌”,我只是说监视,后面突然加了“监军”制度是显得突然了点。
     至于有没有监视的可能?我认为有!因为臧霸和张辽都不能让曹操真正放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赵哪个云于2005-08-10, 12:28:53发表
呵呵~~~
做类比的时候,最好举一些情况比较相似的例子哦

诸葛出陈仓,本来就是没做好准备,只是与东吴协同一下
要么是做做样子,要么就看看看有没有机会占个便宜的
根本就没打算拼命去拿下个用处不大的陈仓,要诸葛真的拼命了,陈仓那千把号人累都累死啦~~
况且对方是守城,守城本就比攻城占优势这个不用说了吧??
而好象看过某文曾经说过,陈仓古城是三面峭壁,只有一边是平缓而可以上下的山坡的,如果此考据是真的话,那诸葛的兵力优势就被抵消很多了~~

而司马呢,一边是万骑,一边是被洪水隔断了的几千人
本来一直做乌龟的司马突然就做出如此规模的出击,那可是摆明了心思要吃掉这落单的蜀军的
而且过万的骑兵对并无城郭防守的几千步兵,这个相对优势可就不可同日而语罗~~

魏与曹,蜀与刘不能完全划等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8-30 18: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恩,老不看三国朋友说的有理,廖化投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8-30, 18:14:48发表
恩,老不看三国朋友说的有理,廖化投降了。

大人虚怀若谷~~~~~~~~“投降”二字万望收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QUOTE:
原帖由老不看三国于2005-08-30, 17:46:01发表
魏与曹,蜀与刘不能完全划等号。

老兄想说什么??
还请明言,俺看不太懂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赵哪个云于2005-08-31, 12:28:49发表
老兄想说什么??
还请明言,俺看不太懂啦~~
  

就是说前期刘军对曹军与后期蜀军对魏军,不是一个概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楼主有心是好的,但是在下也觉得硬要套X家军其实没什么必要,统治者当然都会有自己的亲信部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呵呵~~~
我只是针对你说的后期蜀军与魏军的对比而言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75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