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田中的评论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0: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田中芳树(日本)
      
一、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

--------------------------------------------------------------------------------

在中国,有一本叫做《百帝图》的图文集,在里头除了描画有中国历代的无数帝王中所选出的百人身像外,也叙述了其生平的书籍。如果能够仿效这本图文集,从中国历代名将之中选出一百个人,加以列表,做出我等的名将百选,想来也必是一件乐事。于是我便将企划提交给负责的编辑,同时展开公开征求。当然,要做这样的事是有些耗大,不过,我认为一旦在杂志上公开,就比较没有可能参杂个人的好恶,而能够更客观地选择。结果,在新年假期结束后,出版社便交给了我被提出的名单。当然,由于“百选”的缘故,在无数候选人之中自然有许多人被惋惜地舍去,因此为了公正起见,我等设定了许多条件,现将这些条件列于其下:

一、将登上帝位的人物除外。因为我想这些人应该是被选入“帝王纪”中的人才对,故将同样身为杰出武将的他们除外。像是后汉的光武帝(刘秀)、南朝宋的武帝(刘裕)、唐的太宗(李世民)、后唐的庄宗(李存勖)、后周的世宗(柴荣)、宋的太祖(赵匡胤)、元的世祖(忽必烈)、金的太祖(阿骨打)、明的大宗洪武帝(朱元璋)、明的成祖永乐帝(朱棣)、清的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清的圣祖康熙皇帝等人均是。

二、将身为文官,在政治上的实绩较军事上的业绩来得更大的人除外。因为这些人应该是列在“名宰相列传”、或是“名臣列传”之中的。如齐的管仲、晏婴;赵的蔺相如;秦的李斯;前汉的陈平、萧何;后汉的寇恂;蜀汉的诸葛亮;前秦的王猛;南朝宋的刘穆之;北魏的任城王;隋的高颎;唐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宋的赵普、韩琦、范仲淹;辽的耶律隆运;完颜宗幹;宋的文天祥、陆秀夫;蒙古的耶律楚材;元的刘秉忠、脱脱;明的李善长、刘基;以及清的林则徐、左宗棠等人均是。

三、将清朝灭亡之后,近代的人亦除外。因为这样的人物已非属于武将,而应该称为军人。我们也不可能把骑兵队与航空战力拿来相提并论。这些人包括了蔡锷、蔡廷锴、朱德、陈毅等。

四、避免特别执着于某些特定的时代。也许是我个人管得太多,但是从日本人的眼光来看,由于对中国历史知识的关心有所偏向,因此几乎是只对在某些特定文学作品中登场的人有印象而已。如果我不注意这点的话,那这份名单就还不如让对某个时代有专门兴趣的人去找这个时代的其他资料好了。

在依照以上四项条件进行考选的过程中,最后还是发现超过了原先所预计的人数约八十余人,因而一度陷入了困难。像是在有名的楚汉争霸时代,自项羽举兵至其死亡为止,前后总共也不过只有七年多,然而却选出了三人;再如清朝自康熙帝至乾隆帝的一百三十余年中,有力的将军武将共有十人以上,要从其中挑出一、两名也都十分困难。结果,最后就只能再从这些具有相似功绩的武将,依其个性做为取舍的基准了。

先撇开这些不谈,其实,对于中国的历史,依中国人的眼光,能够称为名将的条件又是如何呢?根据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确认后的结果,主要可归类出下列两点。

A、抵抗北方强大的异民族侵略,守护中国人的自尊和独立性的人。

B、在现实上成功地统一天下,以及重新让和平恢复的人。
(C和D是在写李广的时候补充的)之前已经有了A和B,因此接下来就是C。这个C呢,我认为是对部下及兵士仁慈,并受到兵士们的爱慕,获得他们深厚的信赖,甚至愿意为这个人而死。

再接下来的D,我认为是不犯秋毫。在读了中国的历史书后,我发现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掠夺以及虐杀等有害民众的行为。我认为中国的军队其实并不限于中国,只要是军队,就可能会出现掠夺物资,以及虐杀非战斗人员的行为,而D的条件就是不做这些行为。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得到民众的信望,因此C和D两个条件也是不可分的。

如果不是满足了上列两个条件的人的话,当然在评价上就不会是属于最高级的。因此,中国人本身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反而就不如日本人想得那么高了,这就是因为诸葛亮他并没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的缘故。也因此,在这一回我们所编纂的列表之中,大半的人都必须满足以上两者中至少一个的条件。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些身为异民族,却在中国树立了征服王朝,并以独创的军事行动改变了历史动向的少部份了。

那么,以下就将这份列表公开:

春秋时代(四名)

一、孙武
  二、伍子胥(名员)
  三、范蠡
  四、赵襄子(名无恤)

战国时代(八名)

五、吴起
  六、孙膑
  七、乐毅
  八、田单
  九、廉颇
  十、赵奢
  十一、信陵君(姓名为魏无忌)
  十二、李牧

秦时代(三名)

十三、白起
  十四、王翦
  十五、蒙恬

楚汉争霸时代(三名)

十六、项羽
  十七、张良
  十八、韩信

前汉时代(七名)

十九、周亚夫(父为周勃)
  二十、李广
  二十一、卫青
  二十二、霍去病
  二十三、赵充国
  二十四、郑吉
  二十五、陈汤

后汉时代(八名)

二十六、邓禹
  二十七、冯异
  二十八、岑彭
  二十九、马援
  三十、班超
  三十一、曹操
  三十二、关羽
  三十三、周瑜

三国时代(三名)

三十四、司马懿
  三十五、陆逊
  三十六、邓艾

东西两晋时代(五名)

三十七、杜预
  三十八、王濬
  三十九、陶侃
  四十、祖逖
  四十一、谢玄

南北朝时代(六名)

四十二、檀道济
  四十三、韦睿
  四十四、杨大眼
  四十五、斛律光
  四十六、兰陵王(姓名为高长恭)
  四十七、萧摩诃

隋时代(三名)

四十八、韩擒虎
  四十九、刘方
  五十、张须陀

唐时代(十二名)

五十一、李靖
  五十二、李勋
  五十三、秦叔宝(名琼)
  五十四、尉迟敬德(名恭)
  五十五、苏定方(名烈)
  五十六、薛仁贵(名礼)
  五十七、王玄策
  五十八、裴行俭
  五十九、高仙芝
  六十、郭子仪
  六十一、李朔(父为李晟)
  六十二、李克用

五代十国时代(二名)

六十三、王彦章
  六十四、周德威

宋、辽、金时代(十三名)

六十五、曹彬
  六十六、杨业(小说中称为杨继业)
  六十七、耶律休哥
  六十八、穆桂英(女性)
  六十九、狄青
  七十、宗泽
  七十一、岳飞
  七十二、韩世忠(妻为梁红玉)
  七十三、宗弼(女真名为兀术)
  七十四、虞允文
  七十五、孟珙
  七十六、完颜陈和尚(名彝)
  七十七、张世杰

元时代(三名)

七十八、伯颜(八怜氏族)
  七十九、郭侃
  八十、扩廓帖木儿

明时代(十名)

八十一、徐达
  八十二、常遇春
  八十三、姚广孝(法名为道衍)
  八十四、郑和
  八十五、于谦
  八十六、王守仁(号阳明)
  八十七、戚继光
  八十八、袁崇焕
  八十九、秦良玉(女性)
  九十、郑成功

清时代(九名)

九十一、多尔衮
  九十二、明亮
  九十三、杨周春
  九十四、李长庾
  九十五、关天培
  九十六、僧格林沁
  九十七、李秀成(太平天国)
  九十八、石达开(太平天国)
  九十九、刘永福

         ※       ※       ※

在上面的列表中,共整理出了九十九名,至于第一百名则留空,希望由读者自己来选出。笔者个人的候补名单,包括有蜀汉的赵云;隋的沈光;唐的王式;宋的刘锜、吴磷,金的宗望;以及明的李文忠等人。其中隋的沈光兼具有骁勇、侠义、以及洒脱,是“中国快意男儿列传”中所不可或缺的人物。然而由于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指挥过大军的经验,因此这次只好割爱。而蜀汉的赵云,无论在为官的见识和战术指挥的能力上都可说是五虎将军中的佼佼者,与被民众神格化、祀奉于“关帝庙”中的第三十二人关羽是不遑多让的。此外,身为宦官,然却以骁勇善战之武将而知名的人物,则还有前秦的张如,以及宋的秦翰等。

在同属乱世的五胡十六国、以及五代十国等时代,上榜的人却意外之少的原因,则是因为这些时代杰出的武将几乎都自立即帝位的关系。此外,虽然有着乱世出名将的观点,然而往相反的方向思考,如果没有统一天下的力量,只是让战乱持续下去的话,那对民众绝对是没有益处的。

因此,前述名将的条件B看来就确实有其必要性了!当然,历史的状况如果全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有所改变的话,虽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但这人一定若非名将即为大军师,必定会留名后世的。

  ※       ※       ※

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西历**七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尔裘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了玛卡达。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玛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儿,他与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借用了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在激战之后,王玄策终于获得了胜利。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尔裘那军战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大大地惨败。据推断,其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

王玄策在俘虏了阿尔裘那、回复玛卡达国的和平之后,就率领尼泊尔军回到其母国。当然,这时也救出了其他留在牢狱中的部下,最后回到了大唐。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欲望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本稿的讨论就此打住。

背靠着万年冰雪的喜玛拉雅山、立于尼泊尔骑兵先头、在辛都斯坦平原上奔驰的中国武将之姿,我等可以想像。只是归国之后的他,并没有再度出世,而是在宫廷的一个房间里默默地写作《中天竺行记》一书。冬日长安,停笔望向窗外,铅色的天空粉雪无声无息地飘落,一面哈着热气的王玄策心中在想此在么呢?而到了老年,他是否又会对着孙子们道往昔,说说那永不会落雪的遥远南国的故事呢?可惜的是,《中天竺行记》一书至今几乎完全没有残留下来,其活跃的史实也唯有从《旧唐书》、《新唐书》,以及从印度出土的铜版文书研究中探索了。

王玄策是往南行,那么,在中国的武将中,向西行到达最远的人又是谁呢?走海路的是第八十四位的郑和,他所率领的大船队横断了印度洋,一直到达非洲的东岸。至于陆路的话,则是第七十九位的郭侃。

西历一二五二年,大蒙古帝国的皇弟夫拉可汗率领大军开始了往西方的远征,其中有位汉人的年轻将军郭侃,他乃是第六十位郭子仪的子孙,自祖父那一辈以来就一直出仕于蒙古帝国。

西征军沿着丝路进军,于一二五六年渡过阿姆阿。侵入波斯领土的第一个关口为鹫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间威猛席卷全西亚的回教伊斯玛伊教派暗杀教团的根据地。当时,五万兵力死守绝壁上的要害,死斗之末,郭侃陷落了鹫城阿拉莫德,歼灭了暗杀教团。而也以此事为开端,当其转往东南准备征服喀什米尔时,竟然不战而胜,被称为不费一兵一卒即可陷城的常胜将军。依据《元史》的记载,他是个有时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展开奇袭,有时则布下伏兵,除了是位纵横无尽的兵略家外,在攻城战方面也相当拿手。直到巴格达的攻防战为止,他总共陷落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

一二五八年二月,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达在决死的防卫战中陷落,结束了近五世纪的回教教主政权。激烈的攻防战中,郭侃于底格里斯河上以浮桥勇敢地在敌前强行渡河,而当教主企图乘舟逃出巴格达时,就被郭侃手到擒来了。

在攻陷了巴格达后,夫拉可汗并没有停止西进。郭侃率军进入叙利亚境内,准备讨伐富浪。所谓的富浪,指的是当时占据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欧洲人基督教徒之骑士团或是小国家群,这时的西方世界正是处于十字军东征的时代。

中国的武将与十字军的骑士展开了作战,这并非幻想情节,而是实际存在于史实之中。郭侃一共攻陷了一百二十座左右的富浪城池,在地中海岸策马,然后北上侵入了小亚细亚半岛。当时,富浪的首长兀都算滩、加叶算滩、阿必定算滩等人相继降伏,他们名字的原文发音究竟如何我们不知道,唯一所知的,乃是他们都把身为敌方的郭侃称为“神人”。

随着小亚细亚的平定后,西征可算是告了一个段落,郭侃回到了夫拉可汗的阵前。这时虽然发生了侵人埃及的蒙古军为单眼猛将拜巴尔斯所败一事,但东边也传来了忽必烈汗即位的消息,郭侃在拜别了夫拉可汗后东归。回到蒙古本土谒见忽必烈汗则是发生在一二六○年的事。

蒙古的大远征并不需要过度美化,然而中国的武将能够见到地中海的落日,并且策马攻略十字军骑士们做为根据地的城塞,则确实是件如画一般不可思议的事。

         ※       ※       ※

关于郭侃,书上记载他“所向无敌”,现代也是这么使用来表现这样的情况的。不过,史上最初被如此称呼的勇将又是谁呢?那就是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他是后汉光武帝时代的人。

历史上,叫嚷着要“再兴汉室”的人不少,但几乎都是彻底惨败,成功的就只有光武帝一个。他在前汉灭亡后,以二十八岁之姿起兵,并以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手腕统一了天下。统一后,他也没有肃清任何一位功臣,这点倒是超过了其先祖前汉高祖。之后,他还提出了前所未见的奴隶解放宣言,在一代之中集创业(以实力统一天下)与守成(确立新的秩序、安定民生、振兴文化、并育成后继者等)两者,简直可称为中国史上最棒的名君。在他的手下,有所谓“光武二十八将”之称的名将群,岑彭就是其中之一。常胜不败,而且军规严正,从不做危害民众之事。

光武帝在平定天下,只余下陇和蜀两地之时,位于前线的岑彭收到了光武帝的亲笔书信。光武帝本就为富有文才之人,这时的亲书也以名文而为世所知:

“人因不知足而苦,既平陇、复望蜀,每发一兵,头发为之白。”

这就是“得陇望蜀”的语源。两百年后,因被第三十一位的曹操所引用,因而更为出名。

在平定陇地一年之后,岑彭准备从长江中游前往上游,也就是进入蜀地之中。这时与之对峙的乃是在蜀称帝的公孙述,他率领大军沿长江而下,出三峡而在长江中游筑了一座大要塞。他先在南岸的荆门山与北岸的虎牙山之间以浮桥连结起来,在荒乱的激流中立起数千支的木桩以防敌船人侵。接着又在两岸的断崖之上筑楼,列上箭弩,以数万松明照亮夜空,不让一名汉兵有可趁之机。

看到这样的阵仗,即使是岑彭都不得不在第一时间考虑是否要退却了!这时,光武帝激励的亲书来到,接下来便展开了全面攻击。在某个强劲东风吹袭的日子,数千只汉军军船的船帆满载着风,溯着急流迫近蜀军要塞。水里的木桩阻住军船的进路,加上左右两岸如雨般的箭矢,在一进一退的攻防之中,汉军的先锋部队终于立上了浮桥,放出了准备好的火箭。火势在强风之下一发不可收拾,笼罩了浮桥以至于城楼。在猛火之中,岑彭发动了突进。就这样,有了《后汉书》中“所向无敌”的表现。

在一日中陷落了水上要塞之后,岑彭虽欲一口气攻下蜀国,然却被公孙述派出的刺客所暗杀。在此一年之后,汉军终于将公孙述击毙,报了岑彭的仇,并因此达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这是发生在西历三十六年的事。

在中国历史上,自力成功地统一天下的皇帝,自秦至清也不过大约十人,因此光武帝与二十八将的事绩应当让更多人所知,并给予更高的评价才是。汉武帝虽为一位英雄君主,然却有滥刑酷杀的倾向,常以无实或轻罪致人死于狱中。此外,他对民政也几乎无甚关心,竟让黄河的堤防决溃二十年以上而不闻不问,造成两百万的民众流离失所、家屋农地流失也不救济。宋太祖赵匡胤则是自先帝手中继承莫大政治遗产的幸运儿,而明太祖朱元璋则以流血肃清,杀死了不少朝野的人才。光武帝完全没有这些人的所为,他之所以被日本所无视,乃是因为和楚汉争霸时代或是三国时代相异,并没有一本广为流传的宣传文书来大吹特吹。像是《三国志》的读者,应当都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将敌本阵中的文书加以烧毁,用以安定人心之事吧?其实,这乃是模仿光武帝在讨伐了群雄之一的王郎之后,在其阵中烧去文书的行为。

         ※       ※       ※

好了,这次的列表并不是“圣人君子列传”,因此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如问题儿童般的人物,第二十五位的陈汤就可说是其中的代表。他趁总司令官卧病在床的时候擅自动员官兵,而且还假称受命欺瞒部下。当得知事情的总司令官于吃惊之余命令其军队解散时,却被顶了句“事到如今怎能停止?这个没有用的东西,还不赶快下出动命令!”,同时还以剑相逼,甚至在作战结束之后,不但穿上了战利品,还要求朝廷尽快给予恩赏,真是个乱来的家伙。不过,他在用兵方面倒真是个天才,决断力和行动力亦非寻常,在前汉末期当上了西域副校尉一职。当时乃是匈奴的黄金时期,郅支单于在西域一带威猛无敌,陈汤领了四万兵力对之全面攻击,在天山山脉周边激战之后,大败匈奴军队,讨伐了郅支单于。也因为这场大胜利的缘故,西域也暂时回复了和平。

在接连下来的战斗中,陈汤曾有与奇妙的敌人作战的经验,那就是以密集队形作战、带有红或金色毛发、青蓝眼睛的重装步兵团。本来匈奴即为骑马民族,但全军皆为轻装骑兵,说到步兵的话,则是由匈奴将支配下的绿洲都市居民或是俘虏所集结编成。因此,陈汤也不免为这特异不同的战斗法所苦。但结果,陈汤还是将之追讨降伏,并于祁连山附近兴筑骊轩城,让他们居住于其中,负责汉帝国的边境警备工作。

这个骊轩城的居民到底是什么来头呢?陈汤在西域之战乃是发生在纪元前三十六年的事,而在经过了两千年后的一九八九年,澳洲的历史学家在兰州大学进行了一场特别演讲,终于将这神秘事件传达于世。根据他的说法,骊轩城的居民乃是罗马帝国的战士。在纪元前五十五年,罗马的执政官克莱斯士率领七个军团往东方进行远征,而在与中世波斯王朝之一的巴尔迪亚军作战时大败,克莱斯士被杀,罗马军亦溃灭。好不容易其中有六千人突破了包围逃出,但他们并没有回到罗马本国,他们的去向成为西洋史上的谜团。看来他们大概是在受波斯军的追击时,往祖国相反的方向——东方——一直前进,最后就进人了匈奴的势力范围中而成为其佣兵部队。目前,骊轩城的遗迹正在进行挖掘调查,看来陈汤与罗马帝国战士们的战斗,在现代的考古学之下,应该很快就能判明了!

此外,虽然并没有列在这次的列表之中,但在十八世纪初,清朝将军也曾经与瑞典军队作战过。这乃是因为在有名的北方战争中,瑞典军的兵士为俄罗斯军队所俘虏,并用在中亚方面与游牧民族准噶尔族的作战。在此,俄罗斯军队打败,瑞典人再度成为准噶尔族的俘虏,并传来了许多工艺及火炮的技术。而当准噶尔族与清军作战时,这支瑞典人部队最终就与清军对上了。听说其中也有再被俘虏而远至北京的瑞典人,只是不知在非己意之下横越欧亚大陆的他们心中做何感想就是了。

         ※       ※       ※

前面说过,这次的列表并不是“圣人君子传”,不过,其中还是出现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人物,那就是第八十六位的王守仁。王守仁,号阳明,也就是“阳明学派”之祖的那个王阳明。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以思想家的身份为日本人所知。其实他是个诚实而有能力的大臣,同时也是代表明代中期的一位军略家。

从小时候起,他就是个孩子王,常玩带兵打仗的游戏,同时也常保护弱小的孩子,拥有相当的人望。长大后,他步向自己的道路,一面任侠,一面热衷于弓术及兵法,也努力于文学,终于在科举中及第而成为官僚。由于他反对污职而亚心名高涨的宦官,在受拷问之后遭流放至西南边境。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以边境知事的身份努力为政,甚至连被捕的盗贼都慕他的名。后来,虐待王守仁的宦官失势,回复了名誉的王守仁便正式开始了其军略家的人生。

要说“武功天下第一”的话,王守仁的武勋倒是没有那么大,不过,在此我们举个例子,那就是他在西历一五一九年平定了骚动整个明帝国的“宁王之乱”。

宁王家乃是明朝有力的皇族,拥有以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的广大领地,亦自夸有七万军队的富强。第五代宁王时,正值武宗正德皇帝沉溺于异常淫乐、荒废国政之际,因而起了篡夺的野心,与官邸的奸臣们互通,立下种种阴谋,最后终于举兵冲向南京,准备以实力夺取天下。

察知其叛乱计划的王守仁,召集了附近的官军,直指南昌城。得知此事的宁王为了不让根据地被夺,慌忙率军返回。王守仁一开始就等这么一着,就这样敌我合计共十四万的大军在鄱阳湖畔展开了冲突。鄱阳湖乃是大于日本最大的琵琶湖六倍的广阔淡水湖,两军就在水上、陆上死斗。官军的将军伍文定本想对敌使用火攻,然而却因风向急变,火焰竟然烧着了自己的胡髭,让人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守仁的作战指挥还是一一中的,在死斗第三日将宁王完全逼至绝地,其所乘的军船亦为火焰和烟雾所包围。

宁王的妃子以美貌和聪明为世所知,她虽早知其夫的野心而数度建言,然而宁王却不听她的话,因而遭到了今日的悲运。在领悟到已经不可能脱逃之后,王妃向其夫带泪一礼说道“今后您就不必再为妾身担心了!”,于是便投身湖中。宁王虽然也想自杀,但却失败而为官军所捕。被带到王守仁面一刖时,宁王流着眼泪希望能够厚葬王妃,王守仁承诺此事,找到了王妃遗体后,便加以郑重厚葬。

由于王守仁的关系,救了明帝国,然而腐败背德的朝廷却无视于他的功绩。正德皇帝周边的奸臣将俘虏的宁王先释放后再把他捉回,欲将平定叛乱的功绩揽在自己身上,而王守仁则冷静对应,勉于真理的追究,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本稿对于思想家的王阳明并不打算加以论断,故在此打住。

         ※       ※       ※

王守仁的情况,是在中央没有信赖、支援关系的情况下建立了大功,像这样的事当然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另外,在南北朝时代,由于有力的皇族或将帅篡夺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皇帝的猜疑心特强,其中还能保有对人之信赖而维持了五十年治世的,大概就是南朝梁武帝了!他虽然笃信佛教,但并不是无抵抗的和平主义,当敌人攻来时,他还是会起而战斗的。

西历五○六年,北朝的北魏发起了号称百万的大军侵人了梁的国境。虽然是号称,实际上大约只有这数字的一半,但毕竟还是压倒性的大军,其目的当然是要统一天下。总帅为有能的皇族中山王元英,而实战的指挥官则是第四十四位的杨大眼,算是当时天下刚勇第一的猛将。而相对的,梁这方面则动员了二十万的军队,总帅则为第四十三位的韦睿。

韦睿是武帝即位几前就有的心腹,建立过不少功绩,但他的身体却较弱。在他的生涯之中,往来战场从来都没有骑过马。他总是连甲胄也不着,一身儒服就乘上了木制的舆轿,由兵士抬着指挥全军。照道理来说,较高的位置总是敌方箭矢集中的所在,然而他却从不害怕,挥舞着竹杖动员军队,以君子风格的智将身份受到兵士们的尊敬。

北方的猛将与南方的智将间激烈冲突的“钟离之战”,可说是南北朝时代约一百七十年间最大的“南北大战”,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可与“赤壁之战”匹敌,战斗的规模更是凌驾其上。只不过这场战役对日本人来说直到今日也没有什么人知道,意欲概述却数字难尽,还是以后等机会吧!(译注:作者另有一书《奔流》即是以钟离之战为背景的故事小说。)

虽然是从如开玩笑般的一句话所开始的企划,但是机会难得,笔者确实是想藉这个机会来介绍所知的名将。下一回的连载会自何时开始虽然尚不得知,但必定会尽快使之实现,并希望能够从韦睿和杨大眼的故事开始与大家分享。而在这次的列表中,在《史记》中有登场的人物共二十二名;在《三国志》中登场的人物共八名。这三十名都是知名度甚高的人物,关于他们的事情,由于在其他地方比较容易见到,因此我也可能就一笔给他带过,反正笔者已经很辛苦地列出了这样的一个列表,冲着这一点,就请各位读者原谅笔者的任性自我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0: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开端

--------------------------------------------------------------------------------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虽然放了一篇“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这乃是收录于《小说中公》一九九五年三月号内的文章,然而实际上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却更早,应该是在一九九五年的元月——假期收假后的事。

在前面也说过,这份企划其实一开始只是与中央公论社的编辑间的玩笑话而已,如果那时我认真讨论的话,那就一定会谈到我下一部作品的确切截稿时间,因而我只有努力地另找话题。正巧在这时谈到在中国发现《百帝图》这么一本书的事,这乃是一本自中国历代的王朝中选择出一百名皇帝,于其画像旁附有短评形式的书籍。谈着谈着,就说到如果把中国历代的名将中也选出百人来加以短评的话,应该也蛮有趣的。于是——现在写在这儿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那时如果我不想再受长篇小说的截稿压力的话,那就只好接受这种短篇形式啦!就像是本金还不出来,所以就只好先还还利息来应应急一样。而也因为这样子,当最后在《小说中公》中发表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就逼得我只有在新年收假之后来决定这最后选出的百人了。

说到这选取嘛,一开始是蛮快乐的事情,等到过了五十人之后,就开始不好玩了——因为候选人太多了嘛!到底应该选谁,又该把谁删去呢?如果选了A而没选B的话,那又是为了什么要选择A呢?由于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理由,因而最后当我决定要选谁时,就越来越痛苦了。

总之,先以之前所写的那篇文章中的条件来评断一番,最后总算在不偏颇任何一个时代的状况下决定出了百人。正确地来说,除了留给读者所自行评断的一人之外,应该为九十九人。在整理了名单之后,如果每篇写个五、六人的话,在页数许可的范围内,每一人的确大概也只能写个一到二页的短秤而已。

最后,虽然我是有在文章里说到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会再介绍那些这次所遗漏的人,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这样写了,以后我当然就有必须要在《小说中公》中介绍他们的义务。这就大概像是在现实中你当然是不能够永远只还利息而已,也算是个教训吧!

很可惜,后来《小说中公》因为某些原因而停刊,我的这份稿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但再怎么说,我总不能因需别人的不幸而暗自欣喜。之后,很意外地,从德间店那儿提出了一个与陈舜臣先生对谈的企划。而这次的对谈,不能说完全以此为基准啦,但至少还是有些参考,就在与陈老师谈论了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之后,在中央公论社的同意下,最后作为资料使用。而另一方面,这本向陈老师请益对谈的书,最后也由德间书店方面出版(注:即《中国名将之条件》一书)。从看完这本书的读者所寄来的信函中提出:虽然其中有提到名将百人,但几乎全部都没有什么论及,更何况是其他人呢!这真的是非常严厉的指责。

因此,这回不管怎么说,对于读者可真是本金利息都得还了。只不过,如果一个一个来写的话,真不知道要写到何时方了,只是趁这个机会,一定要把那些之前也许只提到名字,其他完全只字未提的人做个介绍才可以。

我想,就像司马迁的《史记》所确立的、以传记体的方式来书写这本历史书。简单地来说,就是集结各人物的传记,然后再从中叙述出那个时代的故事。以这个方法来集结可代表中国各时代的名将百人,然后再从中俯瞰中国全体的历史。当然,这样的工程很浩大,不禁让我想到以我的知识及关心所及的范图,是否真能负荷。但因与中央公论社等人之间的讨论,最后还是写出了这本书。

在长时间的前置作业之后,好不容易才将百人——九十九人依时代顺序排列了出来。像是战国时代、南北朝时代等,就以这样的时代为区间,让文章一一地依顺序往前进。

从最后的列表看来,大致是自春秋时代开始,在此之前的时代均加以割爱。这乃是因为关于在此之前的作战——与其说是作战,根本连那些时代本身都有一半为神话传说所支配,实在是难以用明确的史实加以判明。中国有一个黄帝纪元的方式,以西元二○○○年来说,那已经大约为黄帝纪元的四七○○年左右了!而在这即使多少有误差,但也大致相去不远的四千七百年历史之中,其前面的三分之一归属于神话传说领域的要素实在太强,因此还是决定将之省去。

就这样,决定了自春秋时代开始进行这个选取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之企划,然而,说到中国历中上最初的名将,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名叫太公望的人应该不少吧!大公望吕尚,又号姜子牙。由于这次有人数上的限制,加上他在史实上无法判明的事情还不少,因此也只好将其舍去了。

既然决定了要从春秋时代开始,并然在此之前的太公望就不应该算入,否则如果从太公望开始计算的话,那之前当然也有战斗,当然也有让战斗转为有利之人,那这些人又该怎么办?就算是已经是神话世界中人的黄帝,他也有像军师一类的人才呀!关于这点,则几乎连资料都找不到了,因此,我想由春秋时代开始还是有其必要的。
※       ※       ※

吕尚

生殁年不明,又号姜子牙。虽然在灭亡殷商、建立周朝之际为有名之谋臣,但除了两、三项战斗的指挥与献策外,具体的功绩并没有留传下来。惟其为中国传说中有名的军师,在为关羽取代之前乃是中国之武神。从其“姜”这个姓,以及“周”这个文字本来为盾的意思看来,据推测,周可能为西藏系统的战斗民族。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大河的边缘 春秋时代

--------------------------------------------------------------------------------

在春秋时代中,共有四人入选:

一、孙武
  二、伍子胥(名员)
  三、范蠡
  四、赵襄子(名无恤)

其中三人为南方,也就是长江流域之人;一人为北方,也就是黄河流域之人。

关于孙武这个人,可说是相当知名,至少大家也知道他似乎就是写下《孙子》这本书的人。

但实际上,关于这点倒并没有那么明确。根据《史记》上的记载,只知他最有名的事迹,乃是为了证明军律的严正,而斩去了君主宠爱的两名美女而已。

在这个事件中,他为了要让君主认知军队训练的必要性,就命两名美女为队长,带领由其他美女数百人所组成的队伍,并依军令行动。然而不论孙武如何命令,就是只听闻笑声,而没有确实的动作。于是孙武便认为这是队长之罪,而将两名美女叫来斩首。如此一来,其他的人便不敢大意,而能听从孙武的命令行动了。

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虽然可以得知其所注重的乃是军律的严格,但这大概也只是象征的寓言,毕竟连孙武这个人实际上是否存在,在历史上都有很长一段时间表示怀疑。关于这件事,在学界中后来虽然有些有力的学说出现,但找们还是把它当做一则有趣的故事来看就好。

而比较重要的,则是第二位的伍子胥。他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当为人熟知,是个把替父兄报仇当成是一生职志的人。听说台湾的名漫画家郑问老师,在《史记》的登场人物中,最喜欢的人就是伍子胥。只是,伍子胥是个性格非常苛烈的人,对日本人来说,也许是个避之惟恐不及的人物也说不定。

当这个人被国家所放逐的那段日子中,有段期间几乎是空白的,因此也有人认为伍子胥在这段期间内是在写自己的军事理论书,然后以孙子为笔名发表。因为实际上,孙武这个人的实在性尚有所疑问,而伍子胥则没有问题。个人认为,伍子胥如果以这样的形式来著书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话,那倒是个十分有趣的说法。只是,为什么伍子胥要以孙子为笔名呢?那就完全没有提到了。

就在之前,于中国的西安,几乎完整地发现了以竹简书写的《孙子》八十二篇共十四万一千七百零九字。如果此一报导属实的话,那对现今只存留约六千余字的状况来说,如此的大发现应当能对这一段历史提供飞跃性的研究资料才是。

说到伍子胥,他的父亲乃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重臣,由于楚国发生了王位的纷争,因此他的父亲与兄长都被杀死。正确地来说,其实应该是在听闻了父亲被杀的消息后,伍子胥就准备逃难,主张以后再来为父报仇;至于兄长这方面,则是在将此重责大任交给他之后,自己承担了长子的义务,而和父亲一起就死。就这样,伍子胥逃亡出境,后来碰到了吴王——阖闾这名人物。这个人乃是春秋五霸之一,当时是非常英雄的人物。而伍子胥就出仕于他,而与母国楚国展开交战。

由于他具有相当的将才,因此屡次大破楚军,而在最后终于陷落楚的都城时,本为其复仇对象之楚王——也就是那个杀了其父兄的人物——却早已埋身于坟墓之中。气愤的伍子胥就破坏了他的坟墓,把楚王的尸体拿出来加以鞭打。这故事十分地出名,然而就日本人的感觉来说,似乎并不需要做到如此决绝的地步,甚至连当时伍子胥的亲友都如此认为。然而伍子胥为他的复仇花费了他的岁月,还因此说过——“暮而途远”的话,流传至今成为名言,充分表达出了一名一生都只想着复仇之老人的心情。

之后,吴国在与越国的作战中也获得胜利。在此,越国的国王勾践——他在日本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在前往吴国投降之际,伍子胥曾向自己的君主提出应该把这个人给杀了的建议。

此时身为伍子胥君主的,乃是吴王夫差。由于伍子胥自己乃是个花了终身生涯于复仇上的人,因此在攻破越国之后,认为如果让越王勾践继续存活下去的话,将来一定会前来报仇,就像他自己一样。然而,虽然他提出了将之杀死的建议,惟夫差认为越国已为自己的属国,没有再将勾践杀死的必要。于是伍子胥使放话说将来吴一定会为越所灭。这话传到夫差耳中,自然是大大不高兴,而认为其非常高傲。

之后,吴王夫差认为既然自己已经称霸一方,在中国全体中有相当的力量,于是就有了征服北方的打算——吴国本来就位在南方的长江流域,此时为了向北方征服黄河流域而打算出兵——

伍子胥认为不可,此举让夫差在心中认为这家伙日后终会将自己取而代之,因此就下令赐死伍子胥。而伍子胥在接受了这道命令之后,虽然不得不自杀,然在死前挖出了自己的眼睛挂在城门之上,说要亲眼看见吴国的灭亡。

得知此事的夫差认为,伍子胥在临死后还那么自大,就把他的尸体装进袋子流放长江。当地的人因对其怜爱,因此便设立了伍子胥的祠庙。

接下来谈到之后的事情,果然如同伍子胥所预言的,战败的越王勾践确实谋于复仇。当然,一个人的复仇是非常辛苦的,在此,第三位的范蠡出场。

这个人虽然列名于名将之中,但其实若要将之列名于“名宰相列传”也是可以的。他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不但帮助越王勾践订定庞大的复仇计划,而且还为了要分裂吴王夫差与伍子胥,而在暗地里活跃着。最后终于趁着夫差大意之际,以突袭灭亡了吴国。

这时的夫差,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胜算而降伏,越王勾践本想放了他,就像当初他曾经放了自己一样,但为了预防他将来会像自己一样再度前来复仇,所以本来是想把他流放到荒僻的小岛上,而不想要他的性命。不过,范蠡却说道:你到底在想些什么,难道伍子胥的例子还不够吗?

勾践终命夫差自尽,夫差也惟有接受。因为夫差自觉没有颜面到那个世界中去见伍子胥,因而留下了以袖掩面自杀的故事。

范蠡在完成了壮丽的复仇大剧后,本来应该是要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才对的,没想到他却在此时向越王勾践求取休假,最后竟离国而去。根据范蠡自身所言:他的君主乃是可以共同患难,但却不是可共享荣华之人。

在此,如果范蠡自夸于功绩,并求取宰相权力的话,最后必定会受到肃清,看准了这点的他,自然还不如就此离开。范蠡在往北方离去后,展开了他的商贾之旅,由于非常成功,因而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等的富豪,悠然地渡过了他的一生。

当时,曾有和他共渡一生的另一半乃是美女西施的传说。这个西施,在越国本来的身份并不高,应该是庶民之家的女子,然由于其绝世的美貌,因而被范蠡所发现,并送到吴王夫差之处。也就是说,范蠡乃是企图以西施的美貌来使夫差英气不再,果不其然,夫差在有了西施之后,天天都与之宴乐,还为其建造宫殿。这些都成了当时还健在的伍子胥的口实,也让夫差在心中立下总有一天要把那罗嗦的老头子解决掉的决定。这些传说都是在《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历史故事,非常有名。

西施乃是中国四大美女的第一人。所谓的中国四大美女,依古今的顺序乃是西施、王昭君、貂婵、杨贵妃,到底是何时开始有这个称呼,以及其中的貂婵根本就可能是不存在的人物这点看来,这样的人选其实并没有客观的依循。当然并不是说在这四人当中有哪一人并不美,这四人应该都是美女没有错,然而到底是为什么选了这四人,而又是什么人所选的呢?这个就无从得知了。算了,这说不定还比所谓的世界三大美女要来得好些。所谓的世界三大美女,指的乃是克丽奥派特拉(译注:埃及艳后)、杨贵妃、以及小野小町等三人。我想这应该是由日本人所选出来的才是,因为再怎么说,绝对不可能会有知道小野小町的埃及人才是。

如果对春秋时代做一个概观的话,其实这乃是周朝的后半时代。当时周王朝衰败,因而成了群雄割据的状态,就像日本室町时期后半的战国时代一样。周之国都在当时由西方往东迁移而来,这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原因,而是群雄割据下不得不将都城迁移的结果,也因此,周就以国都不同的两个时期分别称为西周和东周。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周国分裂为西周和东周,而是在周的领域中,国都在西的时期称为西周时代,此乃是周的全盛时期。此后周衰败而将国都东移,就称为东周时代。东周时代再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那么,这两个时代又是如何区分的呢?

在春秋时代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晋,晋虽然一时有取得天下之势,然终不免国势衰败、分裂为三,也就是赵、魏、韩等三国。自此之后,就由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了。

关于第四位的赵襄子这名人物,他被称为赵国的始祖。这时他并未被称为王,也就是说,在形式上,赵国亦尚未成立,他乃是晋国重臣之身份。

由于晋国此时已经衰微,重臣之间共分为四股势力,其中的三股乃是之前提到的赵、魏、韩,而第四股、也是最强的势力,乃是知伯。知伯的势力当时非常强大,压倒赵、魏、韩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知伯与韩、魏同盟,准备将对立的赵氏灭亡。而赵氏的指导者,也就是当家的赵襄子,名无恤。关于知伯这个人,根据当时一族的证言,除了具有相当的才能和勇气,同时还是名美男子,是个非常具有英雄风格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具有无尽的贪欲。因此有知伯将来一定会死于贪欲的预言。由于知伯自知自己是个智勇兼备的美男子,因此为人非常高傲,虽说知伯是与韩、魏同盟攻打赵,但其实知伯根本就是把他们视为下属,而未屈服的就只有赵而已,只要将之攻灭之后,整个晋就是知伯的东西,而支配晋全体之后,接下来就是支配中原全土了。

来看看当时攻赵氏城池的情形,虽然这是座难攻不陷之城,但由于地势较低之故,因此可引周围的河水流向此城,就像是日本史上丰臣秀吉攻高松城一般,知伯也计划利用水攻来陷城。他在河上筑结堤防,并引水流至城的周围,而城也因此被孤立在水中。

当然,在赵襄子的城中当时也有不少食客,因此他就派遣能言善道的食客到韩及魏的阵中进行说服:如果这回让赵灭亡的话,那接下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你们也一定会遭到灭亡的,还不如大家一起联手对抗,方可保全。

本来韩与魏就不是高高兴兴地跟随知伯,而是受其威胁的,确实看起来是为了要灭亡赵才利用他们,当赵灭亡后,自己就没有用了。于是他们就接受了说服,在一夜之间切断了堤防,让水自行退去。而不明所以的知伯则受到赵军的突袭,最后终被斩首。



这宣告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战争。大体上,说到春秋时代的两大战争,一就是《吴越春秋》的故事,而另一就是这个赵襄子与知伯间的战争。当然,真要探究的话,春秋时代还有不少其他的战事,只不过这两场战役,也埋下了四人发挥的空间。

关于赵襄子和知伯的战争,之后还有另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就是知伯的食客,也可以说是部下的豫让这个人物。

豫让这个人受到知伯的厚遇,由于感念其思,因此数度企图暗杀赵襄子,然而赵襄子是一个度量非常大的人,他虽然一度捕到了意图姐杀自己的豫让,但却将他释放。赵襄子认为人各为其君主尽其忠诚,因此实在不忍将之杀害。只不过豫让在之后却烧毁、改变了自己的容颜,甚至还喝下毒药破坏咽喉以改变自己的声音,又再度狙杀赵襄子。

当豫让第二次被捕时,赵襄子的部下认为一定要把他杀了。而且,就算让他活着,他也不该继续为知伯尽忠,因为豫让并不是一开始就仕奉知伯,以前也曾仕奉过其他的君主,又为什么没有替之前的君主做些什么,却对最后仕奉的知伯如此尽力呢?在此,豫让回答,以前的君主只是视其为单纯的食客,而知伯却视他为亲友,因此才想要报恩。赵襄子虽然觉得可惜,但还是不得不让他一死。这时,豫让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赵襄子能够赐给他一件自己的衣服。于是赵襄子脱下了上衣给他,由豫让以短剑刺了衣服三剑,代表报了知伯的恩情之后自杀。

这乃是记载在《史记》中“刺客列传”上的故事,知伯、赵襄子和豫让,三人间的关系十分地戏剧化。而豫让这个人,也是刺客的一种典型,不为自己个人的利益,只是单纯地为了报恩,也算是一种独特的悲壮美学。

在此,春秋时代虽然结束,但在春秋时代的名将中,为一般人所知的还有一个叫做司马穰苴的人,这个人乃是春秋时代齐的将军,也属于名家出身。这个名将在防止外国的侵攻方面拥有相当的名声,后来好像是因为遭到他人嫉妒而失志病死的。不管这个人实际如何,他以司马穰苴这个名字著作了一本兵法书,这是一本非常古典的兵法名书。可惜因为人数的关系,没办法将之加人名单之中。毕竟与其说他是名将,倒不如说他是个军事理论家还更贴切,而且,到底这本书是不是他写的都成问题,因此这回还是先将其放弃,先让春秋时代在此告一个段落。

三、亡命者的群像 战国时代

--------------------------------------------------------------------------------

接下来就进入了战国时代,在这个多采多姿的年代中,一共有八人入选。春秋时代有春秋二十列国之称,也就是有二十个大国,其他则还有许多的小国;然而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后,本来是超大国的晋分成了赵、魏、韩三国,最后则有所谓的战国七雄。当时周的王室虽然承续了下来,但是却只剩下形式上的都城而已,统治的范围就仅限于其周围。这还是因为那是为了要保持诸强国间的平衡,因此并没有特别要将之灭亡的必要,而让它继续存活下来。

所谓的战国七雄,也就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等七国。关于这七雄,高中生应该都学习过,如果照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顺序背下来的话,我想就应该比较不会忘了,因为这样刚好大致是依照逆时针的方向,从西方开始绕一圈回来,而大致国力的强盛也是依照这顺序。因此,从这两方面看来,应当算是个不错的记忆方法。



在战国时代的八人之中,最古早的是吴起。提到这个人就不能不提到在中国和日本都很有名的孙吴兵法。孙吴的孙,指的是《孙子》的孙;而吴,指的则是《吴子》,其著作者就是吴起。吴子乃是对吴起的敬称,就像是吴老师一样的感觉,与孔子代表孔老师的意义是相同的。

吴起虽是大家所知《吴子》的作者,但实际上也有将《吴子》这本书说是其弟子所着,或是后人之伪作的说法。大抵上,凡是古典名著大概或多或少都有后人伪作之说。

当我在写作中国的事情时,常倚赖的就是平凡社所出版的《亚洲历史事典》,上头有关了“吴子”的记载,只有著作物解释的《吴子》,而没有吴起这个人。虽说《吴子》这本书给了后世相当大的影响。但其实吴起这个人本身也相当有趣。只不过,后世的人所认为有趣的人,在当时可不一定具有人气,像是日本的织田信长,当时所生的人可能会认为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人。而吴起,似乎也有这样的倾向。

这个人原本属于儒家,也就是孔子的一门,但并不出名。只知道他是曾进到孔子弟子中最孝顺的人物。就在此时,吴起的母亲过世,曾子认为理所当然地吴起应该在家为母亲服丧,然而没想到在塾中却见到了他。因此就问道:为何你没有在为母亲服丧呢?吴起答道:母亲已经死了,因此并不能够再做什么,与之相比,还不如追求学问来得重要。曾子就认为这样子的家伙实在太过分,便破门将他赶走。

重要的是,曾子这个人认为孝顺乃是所有道德的开始,从这点看来,吴起的为人着实十分糟糕。而实际上,吴起不但重物欲,而且还好色,甚至连妻子都杀害,从此应该也是多少可以看出端倪的。

在经过了一番辛苦、到处流浪的生活之后,吴起来到了魏国。在一些战事之中,他逐渐崭露了头角,也以其善辩的长振而得到魏王的信赖。

曾有一次,在与敌军的作战中,有位负伤的兵士由于脚部的伤口恶化开始流脓,没想到吴起居然以自己的口亲自替兵士吸脓,再加以包扎,让所有的兵士们都相当感激,愿意为他而卖命。听说这名兵士的母亲还因此而流泪,叹息着说:这孩子的父亲就是因为感念吴将军的恩德而勇敢战死,看来将来这孩子也一定是会这样战死而成了有名的逸话。

至于吴起自己本身,在死时也是相当壮烈。由于信赖吴起的君主死亡,而根据当时的情形,当君主死亡时,受君主宠爱的人物多会为后继的君王所肃清,特别是吴起的情况,由于他实行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改革,因而受到许多名门的憎恶,在前王的葬式还没有结束之前,就发生了骚动,准备要杀死吴起。数百人的兵士拿着武器追赶而来,让吴起不得不做出已经不可能逃走的觉悟。

那要怎么办呢,他跑到了放置前王遗体的房间,将身体趴在遗体之上,就这样,追来的兵士所放的箭,就把吴起像剌猬一样射死了。而当然,前王的遗体也为箭所射中,因此,杀死吴起的兵士,就因为伤害前王遗体之罪而被捕,最后受到死刑之处分。

也就是说,吴起在死前竟然就向杀死自己的人报了仇,这当然是十分壮烈的死法,也表示着吴起这个人是直到死前都还在玩弄着谋略的。

在《史记》的世界中,提到不少战国时代的战事,而这些在日本也有不少被写成小说,一般的读者可能也较熟知,而这就是战国时代初期吴起的故事。

接下来要说提第六位孙膑的故事。孙膑这个人是实际存在的,也有人认为《孙子》这本书,其实应该是这个人所写的才是。依据近年报研究,认为第一位的孙武有其所写的书物,而第六位的孙膑也有书物留下,因此两者都有兵法书传世。可是,《孙子》这本书之所以能够一直留传至今,其实跟曹操很有关系,因为曹操在研究了《孙子》之后,订下了注释继续留传。如果没有他的话,《孙子》大概也不见得够够留传到现在吧!另有一个较极端的说法,就是《孙子》这本书会不会根本就是曹操听写的呢?实际上,我想曹操倒确实有写这种书的实力才是。

关于孙膑这个人,和之前所谈到的孙武、伍子胥、范蠡等人合在一起,在海音寺潮五朗所写的《孙子》这本书中,倒是将之化为小说中的人物了。

孙膑的膑并不是本名,而是对脚部有残疾的人的称呼,而他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在《史记》上这也是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

在《亚洲历史事典》中,关于孙膑这个人只写了他姓孙,至于本名则未提到,因而无从得知。只知这个人年幼的时候曾和另一名叫庞涓的人一同学习兵法,而他们的老师则是鬼谷子。

这个鬼谷老师是个相当神秘的人物,在此后数百年的故事中也有出现。人当然不可能活到几百岁,所以如果他不是个幻想的人物,就是鬼谷子的名号和兵法乃是个代代相传的流派,至于实际情况如何,那就不晓得了。

这两个人在鬼谷老师的门下均十分优秀而有名,不过也有人开玩笑说那大概是因为弟子只有这两个的缘故。

总之,这两人的将来是十分受到瞩目的,而其中的庞涓更是非常积极度地在各国之间游走,最后来到了魏惠王的身边,其国家战略之观点受到惠王的认同。在当时,如果自己不好好推销自己,不将自己的理论说出去的话,那就无法得到认同。由于庞涓这个人有相当的辩才,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立下了相当的武勋。而这时庞涓就想到了好朋友孙膑。由于我们不知道他的本名,因此就照孙膑这样称呼他吧!

之前,这两人可能曾订下了如果有一方出名的话,就一定要提拔另一个人的誓约,因此庞涓在自己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之后,就想到了之前的约定而将孙膑叫来,并向惠王推荐。孙膑这个人也是很能够表现自己长处的人,因此也得到了惠王的信赖。

就破绽时看来有点像小说或戏剧的题材——庞涓的心中出现了恶魔,他认为,当孙膑获得了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之后,由于孙膑比自己优秀,总有一天会追过并赶走自己的。因此,庞涓就对自己之前把孙膑叫来的事感到十分后悔,而想要把他解决掉。于是就用无实的罪名强加在孙膑身上,把他送进了牢狱。在此孙膑必须选择是要被杀,或者是接受一种叫做“肉刑”的刑罚,也就是把手或是脚切断。

这种刑罚到底是直接把两脚切断,或者只是把骨头打碎,具体的情形我们不知道,总之孙膑从此就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孙膑在牢狱中努力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迫害,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受到了庞涓嫉妒。当了复仇,孙膑费了一番工夫逃出了牢狱,从此不知去向。

之后,孙膑逃离庞涓所仕的魏国,最后亡命来到了齐国,经过了一番运作之后,终于得到齐之有力贵族的后援,而成为齐的军师。当时齐的总司令官为田忌,这人也是个非常有力的贵族,名单上第八位的田单也是这个人的一族。

在齐与魏的作战中,魏的总司令官理作当然地就是庞涓,而以庞涓的眼光看来,应该已经在社会中无地自容的孙膑,竟然以敌军的军师身份出现,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在此,两人便进入了必须竭尽智慧的作战之中——这是在《史记》和小说《孙子》之中的说法,实际上也形容得十分贴切。总之,就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策略,最后孙膑胜过了庞涓。

首先,在庞涓自魏出征攻打其他国家时,孙膑就针对空巢一般的魏都突进,而当庞涓听闻此一消息慌忙回军时,这慌忙而不整的军队就一一地被打败。这时——说过其实庞涓的心理状态真的是非常小说化,他一面因为不知是否会被孙膑打败而不安,在想到对方不知会不会比自己更高竿的情况下,自然就相当地想要显示出自己的优秀。庞涓的心理状态一一被孙膑看在眼里,看来孙膑确实是比庞涓技高一筹。

军队前进下阵地,当然吃饭是必须的大事,这时就得利用灶来进行煮炊,而孙膑就利用操作灶的数量,增增减减来扰乱敌军。庞涓跟着齐军,在计算了灶的数量后,发现灶一天天地减少,就判断齐军每日都有不少逃兵,因而决定进军。然而这正好中了孙膑的策略。

最后,孙膑还在森林中剥下了一棵树的树皮,在呈现白色的树干上写下文字,然后再派军埋伏于附近。当魏军来到此处之时,周围的天色已暗,只有白色的树干上似乎有些文字隐隐浮现。庞涓在发现了这东西之后,举起松明火把准备看清楚上头到底写了些什么时,发现写的竟是“庞涓死于此”五个大字。正在大叫的时候,齐军就以其手中的松明火把为信号万箭齐发,把庞涓如刺猬般地射死。

记得这个场面在《东周英雄传》(郑问著)中也有描画,对庞涓来说当然有点可怜,但这也成了一个名场面。

得报了大仇的孙膑,死于何时并没有资料,自报仇之后,就如同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一般,他自第一线引退,而后我想他大概就是写他的兵法书去了。

以上就是关于战国时代孙膑非常有名的故事,不过,我想应该也有不少人在《孙子》或是《东周英雄传》中读过这个故事了才是。

好了好了,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七位的乐毅和第八位的田单。乐毅是燕的将军,而田单则刚刚提过,和田忌一样是齐有力的贵族及将军。这两个人就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和上杉一样,是敌对的关系,尽了力互相战斗。

我从之前开始,就像流水般地叙述了好几位武将,然而确实在这些人之间到底经过了多少年呢?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依着《史记》的叙述这样一直写下来而已,关于年代的方面还有不少难以确实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关于这两个人,应该要多什么地方开始谈呢?这两人用尽力量的正面冲突,乃是发生在西历纪元前二八四年间的事,至于秦国统一天下,则是六十年之后的事情。

燕和齐这两个国家,大致上是位在中国大陆本土的东北部而将之二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双方之间有着积年的怨恨。乐毅本来虽是出生于魏国,但却在燕昭王的招募下成为其将军。

这个时代的中国,与某个时期的欧洲很像,即使是生于某一国的人,在不见容于本国之后,就离开到名一个国家,并且仕奉这个国家的国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自出生到死都一直出仕同一个国家的人反而少见。也因此,在这个时期向外国挖角的风气很盛,一日不想再待在这个国家,立刻就可以去别在国家寻求支持。不单是武将而已,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如此。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会从一国到一国,因此各地才会学问兴盛、国家也因此而繁荣。

而就像刚刚说过的孙膑一样,年轻时所建立的人脉,与其后的历史可能息息相关;而年轻时的仇怨,以后也可能会演变为国与国的战争。

乐毅在出仕于燕昭王之后,于纪元前二八四年展开了对齐的大举攻势。一举攻占了齐的七十余个城池,大约也就是现在的七十几个县或州的感觉。而在攻下了七十余个城池后,齐只剩下两个城,就快要完蛋了。如果以现代的日本为例的话,四十七个都道府县,就只剩下两个县,其他则全都被某个国家所占据一般,眼看就要亡国了。当时,天下的人也是如此认为,而在燕与齐合并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更强的大国。

就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城池中,一个叫做即墨,在这儿有个叫做田单的人,他和之前所提过的田忌一样,是齐皇家的一员,当然,皇家也会有本流与分支的不同,这个人属于分支,因而虽为皇家出身,然而却没有大的出仕机会,只能够在都城的市场中当个役人。在燕军来攻之后,他就带着他的族人逃离了都城。只是在燕军准备进攻即墨的时候,他却就被民众推举成即墨的防卫司令官。

在此,田单是说了些什么才接受这个任务的呢?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总之他是接受了。而由于他守城的方法十分巧妙,因此燕军包围了许久依然无法拿下这座城池。这时,燕的国王昭王过世,而由惠王即位,是为燕惠王。他和之前提过的魏惠王乃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之前在叙述吴起的时候也曾经提过,当新的国王继位的时候,仕奉旧王的人可能会遭到冷冻,更甚者还可能受到肃清。这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燕惠王并不喜欢乐毅,与其说是感情上的讨厌,还不如说是对在前王时代获得巨大武勋的人物的一种警戒心。

当然,燕的新王即位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田单耳中,在此,田单就派间谍放出流言,说乐毅在将齐几乎完全征服之后,就会自立为齐王,不可能再继续在燕王之下当个听话的官了。

而惠王相信了这个流言。

这乃是传统的一种政治力学,会有这样的流言,就是因为有会相信这种流言的心理。如果想让乐毅失势,不再让他继续拥有进攻的权力的话——之前是因为他有前王可倚靠,然而现在没有了——要做的就是要让这样的流言传出。本来谗言就是想信的人就会相信,于是惠王就免了乐毅的职。

乐毅悄然自战场离去,当然一定会有人前来接替,然而这个人并不有名,也不值得去知道他的名字,燕军还是继续包围着,只不过,总司令官乐毅遭到解任,其他留下的将官士气势必受到动摇,在此田单就运用他的智慧,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计。

他集结了千头以上的牛匹,在夜晚于牛的尾巴上绑上松明及稻草,点上火让其冲向燕军阵地。燕军在休息之际突然遭到夜袭,一看之下,却发现随着动摇地轴般的轰隆重响声之下,居然有不知其真面目的一大群怪物带着火焰杀到,不由得阵脚大乱,而随后则有田单选出的五千余兵士,一举就将燕军击退。在燕军方面,本来就因这场夜袭而十分惊恐,再加上乐毅不在后的不安,有许多人就逃走了,结果在短短时间中,本来为燕军所占领的七十余座城池便一一地为田单所收复。

结果,田单因此战功而受封为贵族,此后过着平稳的人生以至终老。说过来。田单这个人虽是位名将,然却是在一役间成名天下,在那之前之后似乎都没有参加过其后的战役。只是他一战就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的话,齐国早就灭亡,而战国七雄也就变成了六雄。田单在危急之际解救了齐国,光是这生涯中惟一一次的战役,就成了留名历史的名将。

另一方面,着了田单一道的乐毅,自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阵地,此后又怎样了呢?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晃回燕国去的话,一定会被杀的,于是他就亡命前往赵国。由于他是具有实力和名声的人,因此受到赵王的厚遇。而在燕国这一方面,惠王虽然一度将乐毅流放,但在田单将燕攻占的城池又占回去之后,他才发现乐毅的伟大,因而十分后悔,就给乐毅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回来燕国。然而乐毅则郑重地写了一封回信,认为现在他如果回去的话,两边可能都会觉得尴尬,日后可能又会发生杀人或被杀的事情,因此他不喜欢,就拒绝了燕王。此后也老死在赵国之中。

让战国时代更显壮丽的名将对决,就在此合上了幕。

虽说是十分命运般的对决,但实际上在作战时,乐毅是否知道田单这个人,说不定都还是个问题呢!

当时,要是乐毅获胜的话,也许齐就真的就此而亡,而燕则更为强大。战国时代虽是以秦之统一天下做为结束,但秦是位于大陆之西,若是东侧进入燕的支配之下的话,由于东侧的农业生产力等均较高一等,也许秦与燕将会东西分割中国,最后则会进入两国间的最终决战也说不定。只不过,在此之前,齐国都城市中的田单这个小小官吏居然改变了历史就是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九位的廉颇吧!这个人虽为赵的将军,但自古以来就是以老将着称,当然他不可能一出生就很老,只是因为他在有了一定的年岁之后才在战场上活跃,因此给人这样的印象。

在这个人的情况,与其次次地来叙述他战胜的经过,是没有什么意义,他有名的乃是与蔺相如之间的友情。

蔺相如这个人是个政治家,尤其擅长于外交,在赵、乃至于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国际的社会中,都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非常有功绩的人。关于他伟大的事迹,在《史记》中也有不少记载,在此先略过不谈。蔺相如这个人,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状况下,自然并没有建立任何的武勋,他是以外交上的功绩获得了与廉颇并立的地位。然而这却让廉颇感到不快,常常说蔺相如的坏话,然而蔺相如一向置之不理。蔺相如的友人看不下去,就对他说;像他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不闻不问呢?应该要回口才对。然而蔺相如却说:这个国家是因我和廉颇将军两人才能得保的,如果我们两人起争端的话,那会感到欣喜的就只有外国而已。廉颇在听到这段话之后,发觉自己错了,于是低头道歉。并希望与蔺相如成为朋友,这是相当有名的故事。

只是廉颇这个人,也在随着年岁增长之后,被新的国王所疏远,不再看重他。最后就因不爽而亡命他国,虽然历经几个国家,因其之前的名声而受到尊重,但以后并不曾立下足以改变历史的活跃战功。

谈完了廉颇,再来看看接续他的后辈赵奢,这个人当然也有两把刷子,然而他真正为人所乐道者,乃是他与儿子赵括的组合。

该怎么说呢,赵括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够以滔滔理论把对手辩倒,即使是对他父亲赵奢,以经过许多的议论之后,输的也一定是父亲赵奢。赵奢这个人虽然有许多实绩,但也许他的口才并不是很好吧!而赵括就因为这样的情形,即使是名将赵奢在嘴上也不敌的事绩,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名声。甚至将要因此而当上将军。对此,赵括的母亲,也就是赵奢的妻子,来到了国王的面前,希望国王不要通过这样的人事案。国王就问道:你的儿子即将出仕,为什么你反而要来阻止呢?赵括的母亲回答道:这孩子在口头上确实是胜过了父亲,然而那只是桌上的空论,他并不像父亲般具有实力,因此如果儿子当上将军的话,很可能为此误国。但国王并没有许诺她。

因此,赵括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而就像大部分太年轻便出仕的人一样,他并未看重他的部下,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可以去做,因而逐渐失去了人望。

就在此时,等一下就会介绍到的,第十三位的白起这个人领着秦军杀到,赵括虽然率领了四十万的赵军迎击,最后却败得很惨,除了本人在战场上战死之外,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也因白起之故而尽皆被杀。也就是因为这场战役,因而造成赵国的亡国,这也可说是一种命运。

关于赵奢这个人,也因此与其具体地说什么他是如何如何战胜的啦,还不如说说他看透了儿子这样的将来,而成为预防了赵这个国家衰亡的有名人物。但同时也因为如此,如果在五年之后,我再次选择这样的名将百选的话,若是知道了我现在所不知道的非常有名的将军,我想我是一定会将赵奢这个人舍去的。

以《史记》来说,除了具体功绩外,似乎也还蛮喜欢写一些像宁瓣特殊逸事,因此,在说到廉颇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赵奢有建立什么具体功绩这方面反而没有许多的着墨,倒是在其他方面留下了不少故事。像是廉颇的情况是与蔺相如之间的友情,赵奢则是输给了儿子,然后看透了儿子的将来等等。

要正确一点地说,其实在《史记》上是确实有写明的,只不过在身为读者的我的记忆中,却没有留下些什么,因此责任应该是在我身上才是。而同样地,在日本关于《史记》的文章中,不管是关于赵奢还是廉颇,也都不太注意其个别的作战,而是在于这些逸话。

再下来就要谈到第十一位的信陵君。这个人乃是魏的王族,和在日本亦相当有名的孟尝君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各国的王族,无论具体行事如何,总是当时具有人望与势力的人物,而信陵君的情况则是更具有军事方面的优秀才能并为世所知。要说孟尝君有什么样的功绩,可能还得侧头想一想,但是信陵君具有军事上的功绩则是无庸置疑的。由于信陵君是国王的弟弟,因此一开头并不需要做些什么,自然就在贵族的生活中,集结了三千名的食客在其身边。所谓的三千人,倒不一定是具体的数目,只要把它想成是许多许多的意思就行了。

纪元前二五七年,秦的大军包围了赵的城都。赵的城都名叫邯郸,是个非常有名的古代都市。

由于城都一旦陷落,也就代表赵国亡国了,而信陵君的姐姐正是嫁到赵国去的,因此他想要去救出他姐姐。可是信陵君这个人是个贵族,虽然有丰裕的生活,但是却完全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实权,若想要救出姐姐的话,不发动大军与秦相敌又不行。在没有发动大军的权利之下,信陵君经过努力思考,惟有使用一些小伎俩来夺得可发动军队所必要的凭证了。所谓的凭证,指的并不是文书,而是虎符,一种虎形的兵符。他在瞒过负责的人员后,以夺得的虎符发动了十万军力,直赶至邯郸。那此为止,还只是个贵族领军出征的事件而已,然而他却战胜了秦军,由此可知其是个非常具有将才的人。

当然,这是一件任意出的行为,就魏国来说,如果因此而惹怒了秦国怎么办?因此并不希望他回来,信陵君也就这样子在邯郸留下,过了十年平稳的生活。而这一次,他则接到了秦国攻打魏国的战报。当然,信陵君放不下心,他集结了其他的国家,号称五国联合军队,与赵、韩、齐等国的军队一同与之对抗。

信陵群领着联军击破了秦国的军队。当时,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具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其他的国家全都处于时时害怕秦国来攻的状态,而信陵君先是救了赵国,十年之后再救了祖国魏国,于是,其名声自然传遍了天下。

对秦来说,有信陵君这个人在,要灭赵或灭魏就没有那么容易,于是就派出了得意的间谍,前往散发流言,说信陵君将要自立。这样的行为相当奏效,对战国时代各国的国王来说,几乎都是处于随时可能被有力的将军夺取自己国家的恐惧中,因此信陵君自然受到了怀疑。为此,信陵君自动交还了军队,以后就带着他的家人,什么也不做,只是饮酒作乐,而在其死后,魏就被秦所灭亡了。

关于信陵君的事情,在《史记》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就会有人把信陵君当成主角来写成小说才是,这是那么有趣而难以令人放手的题材。

就是这样,谁在哪个时代背景下做出了什么事情,我想,《史记》的日本语版已经有不少译本,读了就应该会知道了。因此之故,我在背景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著墨,我想写的是将主题置于个人的活跃上的人物故事。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第十二位的李牧了。关于这个人,不详细一点叙述是不行的。

这个人乃是赵人,身处于战国末期,也是那个会感到不知何时秦一定会统一天下的时代的人。我个人是从中学生时开始对《史记》感到兴趣的,一共读了好几遍,即使是以《史记》为素材的小说,或是以像名将传记一类的东西在日本也不少,然而就是从来没来看过有那一本是以李牧为主的。正巧我处在一种虽然读过《史记》,但却有不少地方遗忘的时期,因此就买了中国所出的原书来阅读。而在中国所出的历史名将集或评论集中,却一定会见到这个李牧。

可是李牧到底是什么人呢?我立刻动手去翻了《史记》的日本语版。原来李牧这个人并没有怎么与他国进行战争,重要是的,他是当北方匈奴,随时都在伺机寻找南下进攻的机会,而李牧就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获得了大功。

为日本所知的匈奴,乃是北方的骑马民族,他们并不是在汉代就突然出现在北方的,而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就一直窥视着中国本土。

而李牧正是确立了对匈奴侵攻战术的人,他挖掘堑壕、筑建土垒、立起栅栏,因此在匈奴进攻之际,得以削弱其机动力而能进行持久战。

对于像匈奴这种如风一般呼啸而来,然后再呼啸而去的行为来说,只要利用栅栏或土垒来封死他们的机动力,他们也无可奈保,一旦成了持久战之后——匈奴本来就不是军事物资丰富的种族,也因此他们才会想前来中国进行掠夺——等到他们的食粮耗尽,再从后头加以突袭,自然就能予其相当大的打击。

也就是说,李牧乃是确立了农耕民族针对骑马游牧民族之防御战术的人,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后,一般虽说是由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但实际上他乃是利用以前所筑的燕与赵等的城壁,所连结而成这号称万里的长城的。其中,筑成赵之长城的,应该就是李牧。

相对于北方骑马游牧民族的速攻和奇袭,具有如此恒久的,就算是一时的也好,像这样的防御物自然能够建立起持久战的基础,而确立了这个战术的人,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莫大的名声了!然而在日本,他则几乎是完全无名。在名单上从第一位到第十一位的那些人,当然在《史记》上均有所记载,在日本应当或多或少也为人所知,然而李牧这个人却不然。因此,从中国的原书中得知李牧这个人存在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刺激,也就是说,日本人和中国人对中国历史上人物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思考对中国人来说所谓名将的条件,直到今日。对于李牧这个人的存在,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

李牧在对匈奴的作战中获得大功之后,再接下来则是被选为与其他强国作战之指挥官。这时已是战国时代末期,秦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断出兵进击的时期,不过,就算在此时,李牧依旧有两次大破秦军的记录。于是,秦国又再度派出了间谍,说李牧将会拥兵自立的老套,可惜赵的国王依旧相信了,因此李牧就被捕而遭到杀害。这是纪元前二二八年,秦的统一天下也就在不远。

就这样,我关于战国时代的叙述,最后也以李牧告终。

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我曾写出做为名将的条件之一,乃是与北方民族作战获得功绩,如果我不知道李牧这个人的话,大概也不会想出这样的条件吧!

这虽然是题外话,但也就是因为得知了李牧的存在,所以我才会这么想的。此后,随着我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一次次旅行,之所以会问到当地的人“对于中国人来说,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大抵也都是从知道李牧之后才开始的。

之前我也曾在杂志上看到有名作家的对谈,这位作家曾对中国大陆前来的留学生询问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像是孟尝君、或是晏子等是否知道,结果却是不晓得。他提到如果像这么有名的人都不知道的话,不由得令人慨叹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读到这儿时,我不由得嗯了一声,对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中国人与日本的认识果然不一样,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位作家应该是和我一样,在提问题的时候,方向完全偏差了才是。

为什么没有接着提出“那么你们知道些什么样的人物呢?”这个问题,应在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当然人各有不同,我这么说可能是僭越了,除了日本人所专注的知识之外,应该还有无限有趣的宽广世界才是。如果没能从自当地而来的人获得这样的知识的话,那真是非常可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0: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  高耸的长城  秦时代

--------------------------------------------------------------------------------

严格说起来,秦的名将大多是在战国末期为了统一天下而战,因此战国时代与秦时代实在是难以完全区分。尤其是如果只以从始皇帝死去直到秦灭亡为止列为一个时代的严格划分的话,更是如此,我在此总共只选出了三人,这乃是因为秦时代本身时间就很短暂之故。

首先来看看第十三位的白起,这个人与其说为智将型,将不如说是猛将型来得更为贴切,他非常会作战,在日本也曾当上小说的主角。我记得曾经读过有关他的短篇,只可惜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作者的名字。

从时代上看来,白起比李牧死得还早,因此在排列上可能有些矛盾,在此向各位读者致歉。

白起这号人物凡是出兵作战,尽皆获得胜利,是一名光是率兵突进就能够让敌军害怕战栗的猛将。这个人最有名的事迹,就是纪元前二六○年的长平之战。在此战役中,他将赵的大军全灭。而这时率领赵军的,正是之前提过的赵括。

白起在捕获了四十万俘虏之后,由于也不可能让俘虏继续活着于是就把他们全员都给活埋了。这主要是利用黄土地带的地形,我想大家应该在电视节目中都看过这样的土地才是,在那儿,有许多如山谷一般的大洞,把俘虏赶下去之后,再把土覆上,一次就可能埋掉好几万的人。

白起在此后,当然也由于他是个武勋甚高的将军——因此也遭到君主的怀疑,而从秦都咸阳流放出去,并命其自杀。这时的白起认为自己对国家有功,而且什么罪都没有,因而大叫为何自己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再转念一想,自己当初在长平之战中杀死了那么多降伏的赵兵,今天大概就是要来赎这个罪吧!因此就毅然自杀了。

接下来要谈到第十四位的王翦。

这个王翦在纪元前二二八年灭亡了赵国,接下来还灭亡了燕国和楚国,对于始皇帝的统一天下有着莫大的功绩。令人感到佩服的是,最初的燕和赵乃是北方的国家,而接下来的楚则是属于南方的国家。关于中国,大家应该也很清楚,广大的中国大陆在北方和南方,不论是气候、风土、乃至于地形等都完全不同,即使在北方能够以骑兵为主力而在战争中取胜,但是在南方则不太可能。南方的地形是陆地与河川、湖泊等交杂的环境,因此在战术的运用方面必是全然不同。所以,王翦竟然能在南北两方的作战中都取胜,可见其在用兵方面应当是属于全方位的武将。

这个人也是在年岁较高的时候才开始活跃的。而在他为了灭楚而领军出征之后,他曾数度写信给始皇帝,要始皇帝记得一定要给他约定的奖励。始皇帝则数度告知他会记得,请赶快前往作战的回答。关于此事,无论是熟人还是他的儿子均大为吃惊,明明连作战都还没有开始,为什么会一直想去要奖励呢?而且你这个人也不是欲望那么深的人呀!他回答道:始皇帝——这时还只是秦王——是个疑虑非常深的人,因此如果自己只是一味地讨奖赏的话,他就只会让为自己是个小气的老头,而用不着担心会被其肃清。相反地,如果自己无欲的话,始皇帝一定会想这家伙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因此还不如做个贪心小气的老头来得安心。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实际上,后来王翦在获得了大功之后,确实不曾受到怀疑,而悠然自适地得享天寿。

所以在《史记》中,除了他的功绩和实力之外,也大大地赞誉他能够以聪明的方式下台,是个很优秀的人。

再接着要谈的是,第十五位的蒙恬。

这个人是秦的名将,而且是只要提到始皇帝就一定会出现的人物。他非常受到始皇帝的信赖,特别是在秦必须要对匈奴进行防守,而始皇帝就起用了蒙恬与匈奴作战。在天下统一后,直接指挥进行建设万里长城的,也是蒙恬这个人。

只不过,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作战中就几乎都没有叙述了。而且,他也没有像《孙子》或是《吴子》之类的兵法书著作传世,因此,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背靠着秦国强大的国力,实际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位名将也有人怀疑。换一个方向来看,光是以他深受始皇帝的信赖,说不定就是他可以有成为名将的条件!毕竟始皇帝这个人是非常讨厌无能的部下的,如果无能的话,绝对不可能会受到其信赖的。

蒙恬这个人还有其他的传说,据说毛笔就是由蒙恬所发明。至于实情如何则难以得知,毕竟那是太久远以前的事,可能只是个戏说也说不定。

当然,兴筑长城的命令是始皇帝所下的,然而实际上指挥这项大工程的则是蒙恬。那么,问题就在于是始皇帝自己想到要兴筑长城的呢?或是有谁提出了这意见呢?也许提出这个意见的就是蒙恬本人,只不过实情亦不可考。只不过,始皇帝将自己的长男扶苏交给了蒙恬,从此看来,蒙恬的确是非常得到始皇帝信赖的。在始皇帝死后,由于恶名高涨的宦官赵高的阴谋,扶苏和蒙恬都被逼自杀。由于已知这是一道假的命令,在此时,如果蒙恬能拥扶苏以反抗赵高的话,也许往后的历史会大不相同也说不定。

灼热般的七年 楚汉争霸时代

--------------------------------------------------------------------------------

秦时代结束之后,紧接着就进入了楚汉争霸的时代。在此又是只有三位武将人选,因为楚汉争霸这个时代,自项羽于二十四岁起义叛秦以来,直到他三十一岁死亡为止,总共就只有七年。在这七年之间,历史上的有名人物一一出现,可说是历史的能量相当压缩的状态,也可说是非常热闹的七年。

第十六位的项羽,在此虽然是列入名将传记,但是若要将之列入帝王纪中也无不可。

至于第十七位的张良,在我将之列入名将传的时候,也曾经一时之间认为不太合适。大体上名将的定义,如果不仔细点来考量是不行的。所谓的将,用在动词方面,应该是有“率领”的意思在内,率领兵士与敌作战的,就叫做“将”。而张良这个人,虽然有率领兵士作战的经验,然而却没有成功的例子。也因此,从这点来看,他能不能算是名将就有问题了。只不过,这个人在国家战略之上,是让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人物,在日本也认为他是军师的一个典型。

接下来,是第十八位的韩信。这个人则毫无疑问是位名将。所谓的“多多益善”,这个人是所率领的兵士能够愈多愈好,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拥有相当的自信。在此,张良与韩信,以及另一位萧何——读过《史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另外,最近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也已经出版——我想应当都十分知名才是。而且,高祖刘邦在项羽败亡取得天下之后也曾说过一段话,他说:张良立定战略、韩信指挥军队,而萧何则负责稳固后方,自己就是靠着这三人而取得天下的。这段话真的是非常有名,在日本,只要是提到项羽和刘邦的时代,就几乎都会提到这段话,尤其是写给那些商务阶级所看的历史书中,更是百分百一定会出现。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人,组织是比较容易获得胜利的。但当我在所闻这句话时,想到的却是另一方的个人项羽反而应当更了不起才是!重点是,相对于刘邦、张良、韩信、萧何等的组合,项羽一个人却能与之对抗,能力不是更强吗?只不过这在商场上倒是不适用的。这样说来,大家对于这些人具体的作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才是,我想在这儿就不必再一一加以详述,但我个人倒是比较想在项羽身上多下些工夫。总之,对我个人来说,在这个时代里,项羽这个人是最了不起的,我认为他是个能够代表时代的人物。

那么,书写《史记》的司马迁本人对于项羽又是作何感想呢?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司马迁相当喜欢项羽这号人物。他对项羽身为政治家的情况虽然多做批判,写了他不少不好的地方,看来好像根本不可能喜欢这个人,但其实只要仔细读读《史记》的“项羽本纪”就可以明白,这也是一篇有名的文章。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之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是于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全文甚长,在此节略。像这样的名文、名场面,如果不是很喜欢项羽的话,是不可能这样写出来的。若是讨厌这个人的话,大可写项羽垓下被围,脱出后死亡,此乃恶报等等……就可以做一个交代了。然而他却将项羽之最终心境变化等,详细留下了名闻天下的文章。

在项羽脱出垓下城包围后,他的军队一一被讨灭,到最后只余下二十八骑。然而在此时,项羽依然没有屈服,带领这二十八骑直冲汉军,讨伐了数百人之多,还一度逼退汉军。在此之时,汉军有数万大军,而项羽方面则只有二十八骑,经过一番追逼后,项羽一方居然只损失两骑。

在这样的状况下,根据海音寺潮五郎的指摘,只损失两骑的“只”,一言就表现出司马迁对项羽的感情。本来在此应该是不需要特别写下这种事情的,然而从“将数万的汉军驱散,而细数我方只损失两骑”的这段文字中,充分鲜明地显现出项羽的武勇,以及其战斗之巧妙。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也只有发出:啊,原来如此!而不由得慨叹起来。

总之,在汉语中,文言文的表现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时使用的是“亡其两骑耳”,以一个“耳”字就表现了复杂的心情。而能够从这一个字中读出这些背景的海音寺,我认为他也很厉害,毕竟自汉文的参考书中,也没有一处能够看出司马迁是对项羽寄与同情的文字。就是因为他能够这样写,所以他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当然也许这只是我个人托大的看法,然而为何司马迁要特别点出“只失去两骑”这件事呢?加上“耳”这个字之后,语感就大大不同了!我认为,如果不能够看出这一点的话,自然也就难以理解司马迁的心情了。

大体上来说,项羽这个人自二十四岁起兵,死于三十一岁,从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来,还不是人格成熟悉的年龄,他只是努力释放出自己的才能,直到自己的生涯结束。我想司马迁应当是对其相当爱惜的。而海音寺也明白指出,二十几岁纯情的年轻人,是不可能胜过像刘邦那样五十几岁的老成的。确实,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理由。

在刘邦获得胜利之后,虽然不仅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而获胜,而是因为辅佐的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相当具有才能,不过,能够驱使他们的人却是自己,所以刘邦依然还是有着自大的心情。

“项羽本纪”也依然给予日本人相当大的影响,像是在日本古书的《保元特语》中就可见。在此书中,有个威风出场的源为朝,而源为朝的部下就是二十八骑,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从项羽最后的二十八骑中演化而来的。

随着刘邦的统一天下,像是韩信等的功臣也都遭到肃清,而只让自己一族当上诸王。这里的王,并不是如同西洋史中的国王一般,而比较带有王子的感觉。重点就在于是皇族的男子。而在这个时期,也有着“非刘氏者即非人”的说法,这句话被日本《平家物语》的作者读到后,就写下了“非平氏者即非人”的台词。

就是这样的关系,像是《保元物语》中的源为朝,其人物造型就受到“项羽本纪”相当大的影响,像这种日本文学作品受到汉文学影响的情形并不少见,在此暂且打住。

在这场楚汉争霸的争战中,帮助刘邦的将军尚有他人,但在项羽、张良、韩信的面前,其他的将军似乎就没有出场的必要了。

此较有名的大概就属樊哙了,这个人非常努力。在武田泰淳所着的《史记的世界》中有记载,在读到樊哙的传记时,竟发现他在那一场战役中斩了多少人,在那一场战役中又杀了多少人,都有数字罗列。然而就因为只有这些数字,才能够令人感到他似乎还蛮历害的。不过,若从整体看来,我还是不会把他和韩信并列,如果只能看这种数字的话,那可真是对不起韩信了!

实际上,韩信这个人乃是名将中的名将,无论在战术指挥,还有用兵等方面都非常杰出,只不过在政治判断力上似乎有所欠缺就是了。

总之呢,最后在结果就是刘邦成为汉高祖。本来,刘邦这个名字在《史记》上是没有出现的。在上头只有写道姓为刘,字为季。刘邦这个名字是出现在《汉书》。惟“邦”这个字究竟是否为其本名,已经无从查考。本来,名字不清楚的话,大抵上都是因为其出身较低之故,然而一个开国皇帝如果本名不清的话,似乎并不太好,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适当地安上一个字也说不定。


光荣与寂寥 前汉时代

--------------------------------------------------------------------------------

在此,伟大的汉帝国时代开始了。

第十九位的周亚夫,他的父亲是周勃。在下头的说明中也会提到,周勃这个人仕奉刘邦亦曾立下武勋,乃是汉帝国之重臣。他的个性正直,刘邦曾经说过,把事情交给他是绝对不会错的。基本上,刘邦这个人本身是比较随便的,因此周勃这个人比刘邦要来得正经应该是不会错的。

在此我想到另一件事,也就是和刘邦有关的有名逸事。项羽被打败——这真是有名的故事,在后世也是常常被拿出来谈,不管项羽胜过刘邦多少次,只是在最后一战中失败,就失去了天下。在作战之中,当我方的状况相当恶化的时候,如果想要逃走的话,就会想到项羽和刘邦的故事,反正只要在最后一战中获得胜利就行了!而像现代的职业棒球比赛也是一样,只要在第九回结束之前获得胜利就行了。而拳击赛也是相同,只要最后还站在擂台上的人,就是胜利者。

就在刘邦已不知第几次败给项羽的时候,乘车逃走的途中,这时车子的御者叫做夏侯婴,当时刘邦的孩子也在车子上,而当快要被敌人追上之时,刘邦一心慌,就把孩子往车外放出。然而夏侯婴却把车子停下,将小孩拾起之后继续逃。刘邦生气地说道:我是为了要让重量减轻,所以才把孩子丢弃,为何你又把他给拾回来呢?这样不是更慢了吗?这故事十分有名。

在司马辽太郎所着的《项羽与刘邦》中写道:这并不是非常无道,而是在儒家的伦理中,把双亲看得比小孩子重要之故。极端地来说,小孩子死了还可以再生其他的小孩,但如果刘邦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点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个蛮新鲜的见解。

只不过,这依然是违背了人情,因此夏侯婴才一次又一次地停车把小孩子抬回。在司马迁的《史记》特别将这件事情写出,他并没有对其做判断,我想大概也是要把对于这件事交给读者来判断吧!幸好,后来所有的人都得救,算是一个好的结果。而从这样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刘邦这个人在某些方面似乎也是很难取得天下的,我想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总是会有某些地方是凡人无从了解的。相对地,在项羽这方面,当其感受到激发时,也会将敌人全都杀死,其所代表的意味如果要拿来理解的话,似乎也不是非常正常,而难以肯定接受的。只不过,比较起来,刘邦这个人还是比较给人不好的感觉就是了。

不好意思,我好像离题了,现在要谈的是周亚夫。

周亚夫这个人最初乃是因为父亲身为功臣,所以才出仕的,大概在纪元前一六二年,他继承父亲之位为候,并以将军的身份负责北方的防卫,也就是与匈奴作战。这时,汉文帝——也就是高祖的子孙——在到访阵中的时候,却受到兵士的阻挡而无法进入。总之,兵士们是遵守着就算是皇帝,没事也不能随便进入阵中的军律就对了!文帝倒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十分感佩,称赞他是个真正的将军。

其后,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这乃是吴王、楚王等七王——之前也曾说过,所谓的王指的都是王子,全都是汉皇室的一族这七王领有非常广大的领土,也拥有自己的军队,再加上非常任性,根本就对中央政府的命令置若罔闻。如此一来,景帝就想要缩减他们的领土、削弱他们的势力。这自然造成了他们的不满,于是七国之王联合叛乱,导致汉帝国进入半混乱的状态。

在此,景帝将进言建议削弱七国的人给杀了,希望能够平息吴楚等七国的不满,然而却没有用,因而只好派周亚夫为将军前往平定乱事。周亚夫首先就施行不让敌军团结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将从敌军根据地出发的部队,从中间加以分断,使补给断绝。而当其慌忙回返时,便加以各个击破,让一场本来声势十分浩大的叛乱,在三个月间便遭到平定。

之前,吴楚七国也曾送使者前往匈奴,告知请其一同出兵,共同将汉帝国灭亡,然在匈奴还来不及出动之前,叛乱便已平定,因而并没有成功。

这样的叛乱和在秦朝末年自然发生的全国性大叛乱有所不同,而只是贵族因不愿自己的权势受到削减所起的叛乱,由于这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因而有人认为这也是其不可能成功的原因。

周亚夫虽然建立了非常的武勋,但后来在一些事情上与景帝不合,甚至还被怀疑谋反,最后竟绝食而死,结局非常地悲剧化。

再接下来,则终于进入了武帝的时代。

在此先来看看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直到这个霍去病为止,都是曾在《史记》上出现过的人物,而《史记》的世界,也是在这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后告终。由于《史记》这本书日本人已经相当熟悉,因此在此就不再多言。

现在回到第二十位的李广,这个人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是以率领骑兵活跃的人物。他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加入军队,勇敢无人可以并称。李广同时也是使弓的名人,留下一则“箭立于石”的故事。当时,中国有许多老虎出没,某一天,李广远远见到老虎,于是拉弓射出,没想到老虎却完全没有倒下。大家感到不可思议,于是便靠近察看,才知道那是一块形如老虎的巨石。本来,箭是不可能射在石头上的,然而这时箭却立于石中,因而表示李广这人弓箭威力之强,从此即以勇之名人而出名。

之后,以对匈奴的北方防卫为主,他立下相当的武勋,不但他个人武艺高强,在领军上也有一套,相当受到匈奴的注目,称呼他为飞将军。

李广虽然以匈奴为对象立下不少令人恐慌的大功,惟其后多少也有些失败,还遭到嫉妒。其实,当他来到阵中时,兵士们必定欢声雷动,平常看来虽然轻松,然而一旦进入战斗,却能够带领整合全军,对敌方使出尖锐的攻势大破敌军。当其获胜之后,自是会获得许多的奖赏,然他会将所有的奖赏完全分给兵士,自己则过着贫乏的生活,也因此获得兵士们深厚的信任。

还有一次,当文帝出去狩猎的时候,眼前突然跳出一只大老虎,李广立刻跳出与老虎扭打,最后以短剑将老虎刺死。看到这情景的文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晚生了五十年,若是早五十年出生的话,就能够跟随高祖打天下而成为大诸候了!因而对他感到十分惋惜。

在这儿我想到一件事必须要先提,那就是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这篇文章中,曾经写过两个名将的名件,然而现在我却认为应该要再追加两个条件才行。

之前已经有了A和B,因此接下来就是C。这个C呢,我认为是对部下及兵士仁慈,并受到兵士们的爱慕,获得他们深厚的信赖,甚至愿意为这个人而死。

再接下来的D,我认为是不犯秋毫。在读了中国的历史书后,我发现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掠夺以及虐杀等有害民众的行为。我认为中国的军队其实并不限于中国,只要是军队,就可能会出现掠夺物资,以及虐杀非战斗人员的行为,而D的条件就是不做这些行为。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得到民众的信望,因此C和D两个条件也是不可分的。

而李广之难以再继续出仕,乃是在进入武帝的时代后,在这时,他已经有一定的年岁。武帝这个人是非常喜欢外表华丽的事物的,因此光是年纪大一点,就已经不讨武帝喜欢了。在此,武帝任命自己喜欢的第二十一位的卫青、以及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担任对匈奴作战的指挥官。即使李广身为他们的前辈,依然必须列于其下。就李广来说,当然是老大不高兴的事,而就第二十一位的卫青看来,也相当令人不快——因为军队的秩序因此而产生了混乱——也许卫青本人也并不想这样,但总之事情最后就变得很麻烦。在双方的关系愈行愈远后,李广最后因故就自刎而死。自刎这种死法,指的就是刎首,具体来说,就是将剑横于颈部,然后往前一拉,割断咽喉死去的方法。听说当李广死时,其兵士尽皆为之哭泣。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本叫做《李广传》的书既然是为“传”,那就是以李广为主角的小说。能够成为小说的主角,可见李广是相当受到欢迎的,而在这本书中,卫青和霍去病就成了完全的恶人角色。

关于卫青这个人,他的姐姐乃是一个大美人,由于姐姐进入武帝后宫之故,因此卫青得以出仕。然而,这并不只是因为沾姐姐的光而已,他本身也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

他在年轻时就进入军队,最初虽然是以士官的身份进入,但随着对匈的讨代,他也不断地立下大功。在此,李广因为运气不好,多次移动部队都没有遇到敌人,因而无法战斗,就在郁郁寡欢地归队的当儿,却传回卫青击灭匈奴的消息。跟随李广的人虽然不欢喜卫青,但这倒也不是卫青有什么不对。

就这样,卫青当上了大将军。所谓的大将军,比单纯的元帅更高,应该可说是帝国军的最高司令官,已是可以与宰相匹敌的地位。而从李广一族看来,更是怎么样都不可能喜欢他。有一次,李广的儿子还去殴打卫青。卫青这个人的个性稳重,觉得还是不要与李广多起事端,所以即使被打了也默不作声。

然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愿意沉默。霍去病于十八岁时就以高级士官的身份进入军中,他趁着一次狩猎的时候,就一箭把李广的儿子射杀,如此一来,自然引起了很大的骚动。武帝认为这是事故,并没有追究霍去病的责任,然而也因为这件事情,他在《李广传》中也成了恶人角色。

霍去病这个人跟着卫青的姐姐——也就是霍去病的阿姨——自幼小的时候就在宫廷之中,以大贵族的身份成长,再加上他是个天才型的人物,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每战皆胜,像这样生在贵族之家的天才儿,自然难以理解底下人的心情,因而对兵士们十分冷淡。倒并不是说他故意冷淡,而是说他实在是难以注意和体恤,史书上曾有兵士们因没有补给而空腹,在冷雨中颤抖的时候,而霍去病悠然在帐中过着豪华生活的记载。

然而不可思议地,兵士们倒不十分憎恶他,大概是因为霍去病这个人全身上下毫无邪气的缘故。最后,虽然这个人于二十四岁的少年之际身亡,然而在此之前,他也当上了骠骑将军,也就是元帅的阶级。像这样子年轻时就身亡的天才型人物,自然是相当具有人气,之前在日本还当上了少女漫画的主角,经过非常的美化呢!

和霍去病相比,卫青虽是个较为注意他人的感觉而身段较低的人物,然而却没有霍去病受到欢迎。当然,这种事本来就见仁见智,不过,以司马迁的《史记》上也有记载。

从武帝的眼中看来,霍去病这个年轻人是非常可爱的,因此总是对他提供一些比较容易出头的路走,不过,就算是有人安排,也还是有人会失败的,因此霍去病应该也确实是有些才能。再加上他在极度少年时就死亡,武帝当更当他感到惋惜才是。

谈了这么多,在此也不得不提一提武帝这个人——也就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君主。在一般中国的历史评价中,有所谓“渎武”的说法,指的就是亵渎了武这个字的君主。本来,“武”指的是防卫,以统一天下之后,只要将来犯的敌人击退即可。然而,武帝这个人,之前就说过是个非常喜欢华丽事物、好大喜功的人,因此非常想立下在军事上的功绩,而有着:如果敌人不来犯的话,那我就自己攻过去的想法。为此,他曾出兵朝鲜半岛,结果在当地设下了有名的乐浪郡,扩张了自己的领土。不过,在当时也引起了将军间的纷争,就算是建有大功的将军也遭到处刑。总之,如果只是无谓地想要扩张领土的话,在中国未必是会受到尊敬的。

由于他好大喜功的个性,因此对于立下华丽大功的人他会看重,而那些没有立下什么功绩的人,他就会逐渐疏远。关于这点也反映在国内的政治上,他对于基本的事情不太在意,像是黄河泛滥使得数百万的民众痛苦不堪,他居然能够放着不管二十年以上。也因此,他虽然是将中华帝国的国威辉煌四方的人,但由于渎武的缘故,在其他方面的评判并不佳。而且他还重用酷吏,把所犯的罪不见得该杀的人也杀掉,再加上听信谗言之故,最后竟然连自己的儿子都给杀了。

到了这时候,武帝终于开始反省,自己似乎做了太多杀生之事。随着自己所爱的女性相继去世,他留下了“欢乐至极哀情多”的名诗,而在失去了权力和威望后孤独地度过晚年。

武帝是位英雄般的君主没错,他扩大领土宣扬国威,然而在背后却似乎太过逞强,流了太多无谓的血,在这方面的评价不高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这样的治世,连书写《史记》的司马迁本身,都因为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情而以不敬之罪入狱,爱到宫刑的处分。关于这件事可以参考中岛敦的《李陵》一书。李广的孙子李陵,虽然也十分善战,然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回报。而就在疑为叛敌的事件中,为李陵辩护的司马迁就遭到了很惨的下场。

由这些事件中,我们可知武帝这个人,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功过参半的。

顺道一提,直到霍去病为止的《史记》的世界,也随着司马迁的死亡而结束,之后,也就进入了《汉书》的世界。

而至今所介绍的名将,除了李牧之外,应该都是为日本人所知的人物,因此几乎可说是名人列传了!再怎么说,《史记》不但有日语的翻译版,而取材于《史记》的小说,日本也有不少人曾经写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但问题则自现在才开始。

在很久之前,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吧,文艺春秋曾经出过“大世界史”这系列的书,其中,第三卷的标题乃是《万里长城》,就是诉说中国古代史的一册。这本书已经可以列入名著之中,而其执笔者乃是植村清二。他除了是一位有名的东洋史学者之外,同时也是作家直木三十五的弟弟。

蛮有趣的一点的,这本《万里长城》虽然已是名著,但这位作者自己也说,不管他是正叙也好、倒叙也好,日本对于中国的古代史几乎就不脱《史记》的世界,而对其后的事情则不太关心。他自己倒是希望能够参照《汉书》、以及《后汉书》来介绍《史记》以后的世界,不过,我想这个状况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我知道筑摩书房曾经有出过《汉书》的日本语版,但是我那时候因为没有什么钱,所以迟疑了很久,等我存够了钱想要去买时,却已经绝版了。目前更是完全买不到的状况,不由让我在心中祈愿着筑摩书房能够再出这些书。

就因为这样子,关于日本所知的中国古代史,仍是偏重《史记》的世界,这当然不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责任,基本上,像《史记》这样有趣的史记,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珍稀的,只不过,即使《史记》结束了,然汉王朝并没有结束,历史也不会结束。



好了,再接下来要叙述的是第二十三位的赵充国。这个名叫赵充国的人,比霍去病要小三岁,因此可以把他们视为是同一世代的人。霍去病在日本也相当出名,然而赵充国则不然,其实说起来也蛮可怜的。赵充国亦是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加入军队而且十分活跃,只不过由于霍去病出仕得早,他怎样都追不上。如果依据身为小说家的想象的话,我想霍去病和赵充国应该也曾经在哪个地方碰过头才是。

总之,他加入了御林军,也就是近卫兵,是个使弓的名人,虽然年轻,但个性却很稳重。

其后,他也以其他将军部下的身份到北方出征,与匈奴有过多次的战斗,而他也似乎从这些战斗中学习到不少对匈奴的战术与战略。

而在年岁渐长后,他还是一直担任对匈奴之作战指挥,“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就是赵充国所留下来的。这句话的含意在于:如果身在距离最前线数千公里之遥的汉都长安的话,即使接到了战报,也是委难以了解其实情的,因此必须要自己到前线去看一看才行。当时,大家都认为赵充国的年岁已高,而且又身为朝廷在臣,根本不需要自己前往前线,而在那时,他就是以这句“百闻不如一见”回答的,而在两千年之后,这句话依然相当常用。

他就是这样子指挥着对匈奴的作战,不过,并不光是只会战斗,他还让匈奴不敢轻易进犯,立下了必须要守护为匈奴所压迫之西域诸小国之政策。关于汉帝国军事的计划,可说是大多由其立下并实行的,因而守住了国境的和平。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屯田政策。他让最前线的兵士们在当地开发耕地,以能够在其地永住及固守,也就是让国境地中国化,使得敌人不敢来犯,这个始于赵充国的边境警备方法,之后也成了中国的传统。

在这时其中,几乎没有起过什么叛乱,由于没有往南方出兵的必要,因此大致上是只要压制往匈奴,就能够得保和平了。

接下来要谈的是第二十四位的郑吉,这个人的一生可说是传奇又传奇。郑吉生于江南,也就是长江流域的下游,然而他的人生大半,却是在西域渡过的。根据个人身为小说家的想象,也许就是因为他生于那样的地方,所以才会对那遥远的西域有着憧憬也说不定。因而在赵充国的手下——我想这个人应该曾在赵充国的帐下作战过才是,总之他是个出了西域,以匈奴为对手,为守护西域诸国和平而渡过一生的人。所谓的西域都护在这个地位下,“都”这个字指的不是都城,而是全体的意思——其工作就是守护西域全域。而这样的一个职位,也是从郑吉开始的。

他担任这个职位共十年以上,一直持续守护着西域,最后在前线死亡。其间,虽然也曾数度与匈奴在沙漠作战并获得胜利,但并没有什么关于这方面具体的描述。比较具体的描写,则是在其后第二十五位的陈汤身上。关于这号人物,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之中也有着详细的描述,我想,他应该是在这百人之中品性最糟糕的才是。

不过,在陈汤的时代,汉帝国——在此指的是前汉——几乎快到了结束了边缘。灭亡前汉的乃是王莽这个人物,而在之前,当王莽问道有那个人材能够前往守护西域方面之时,正巧陈汤已经久未升任,正想起用他的时候,没想到陈汤却死了。在某种意味上,也许他反而运气好,因为他如果继续用吊儿郎当的方式来与王莽应对的话,那可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呢!

就这样子,前汉时代结束了,而接下来,则将要进入后汉时代。在此,我必须要先做一个说明,我现在在文章中所写的前汉、后汉,在中国也常会分别称其为西汉、东汉。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前汉的首都乃是位在西方的长安,所以才被称为西汉;而后汉则建都在东侧的洛阳,所以叫做东汉。接下来,由于自称为汉的王朝还有不少,为了避免混淆,故在此做个说明。


得陇望蜀 后汉时代

--------------------------------------------------------------------------------

在开始叙述后汉时代之前,首先要来看看之前也曾提过,篡夺了前汉王朝的王莽。这个王莽在政治上的作为非常糟糕,其原因就在于王莽这人是一个儒教原理主义者,想要把数百年前儒教认为理想之时代的政治搬到现在来做,这种倒退回八百年前的逆行作为,就像是在现代的日本以镰仓时代的政治来施行一样。这样子当然无法做得很好,而使得各地发生了叛乱。

而在这里统一天下的,乃是光武帝刘秀这号人物。关于这个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谈到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过。虽然说有人批评光武帝是很容易就取得天下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至少,和唐的太宗李世民、以及宋的太祖赵匡胤比起来,他绝不会比较轻松。

在他起兵不久,其兄长就为背叛者所杀,接下来又在一次败战中,他的姐姐也被杀死。只剩下刘秀本人和他的妹妹共乘一匹马,很惊险地从敌人的手中逃脱。

接下来谈到第二十六位的邓禹、以及第二十七位的冯异。

光武帝刘秀这个人物,在无名的青年时代,曾经进入都城长安的学校中求取学问。在这时有位比他小七岁的少年,这个人非常聪明,常常和长他七岁的刘秀互相竞争,这个人就是邓禹。

在刘秀起兵之后,他曾以区区的三千骑击破了王莽号称六十万的大军,立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功。而光是在这点,就不能说光武帝是很轻松地获得天下的。

在这场战役后,邓禹赶了数百里的路来到刘秀的跟前,让刘秀非常高兴,就问道:你之所以到我这儿来,是因为友情的关系吗?邓禹回道:并不是。而在此就是有名的“功名垂于竹帛”这句话的出处。因为邓禹认为,只要跟着刘秀,应该就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刘秀笑了笑,就收了他当做参谋。

同时,刘秀还宣言要在三十一岁时再兴汉王朝,即帝位,并且任命邓禹为大司徒。所谓的大司徒,指的就是宰相,而这时的邓禹应该只有二十四岁而已。于此邓禹虽然以参谋和指挥官的身份大为活跃,然并不是每战皆捷,他也有一次很惨的败战记录。只不过他就是一直跟随刘秀,也算可以说是一位大军师。

第二十七位的冯异这个人,本来虽只是个地方上的官吏,但在投入刘秀阵营以后,经过重重的苦战,因而也立下不少功绩。在某一次的战役中,刘秀吃了很惨的败仗,这时他左右一看,发现还跟着他的人,居然只有邓禹和冯异两人。在这边的事情,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大概也有写过。另外,在这儿也另外发生了一个在凄风冷雨之中,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户人家,于是三人就将一碗粥分而食之的故事。

冯异这个人,有着大树将军的异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在作战胜利之后,当其他的将军们都在大吹自己的厉害时,只有他一个人微笑着坐在大树之下闭目休息的缘故。也由于他的个性非常朴实,因此才有了大树将军的名号。

而关于第二十八位的岑彭,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已经写过,所以就麻烦各位读者看看那边就好。

而在这一回百人的名单中,这个人虽然没有入选,但在提到刘秀的名将时,还是必须要来谈一谈吴汉这个人。只不过要谈到后汉的吴汉将军,念起来还蛮拗口的就是了。

这个人无论是担任宰相还是大将军都十分具有能力,在建立的武勋上面,可能比岑彭或冯异还要高,只不过,如果再把这个人加上去的话,那仕奉光武帝的人就入选得太多了!而且,这个人有复仇心太强的缺点,每当他到敌国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烧杀。因此在吴汉占领之后,总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残忍的人而对汉军爆发叛敌,这时就只好交由岑彭来镇压。岑彭这个人,之前也曾经提过,是个秋毫不犯的人,他绝对不会对民众造成危害。因此,当我在取决要将岑彭还是吴汉选入的时候,我选择了岑彭。

只不过,岑彭这个人在为蜀军之刺客所暗杀死之后,为其复仇的却是吴汉,关于这次战役的经过,在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这本书中有所叙述。刘基这个人,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他将历代名将之战争加以搜集成了这一本书。

吴汉这时进攻蜀地,经过八次的大激战后终于获得胜利而将蜀灭亡。这时,他就以替被杀死的同僚岑彭报仇为名,将蜀王杀死,根本不顾光武帝曾说过要留活口的话。吴汉是个非常情诸化的人,不过在力量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接下来的是第二十九位的马援。这个人也是在光武帝手下立下大功的人。

在这时,有所谓的光武二十八将之称,到了日本,也许就成了德川家康二十八将说法的来源。不过,马援却并不是在二十八将里头的人。为什么呢?因为马援这个人的女儿,后来进入了皇室,于是他就成了皇族的人员,而如果把身边的人也放进去的话似乎不太好,因此马援就不算在二十八将里头了。

马援这个人,一直都住在西北边境,本来他的身份并不高,但由于善于经营之故,因此后来成了大牧场的主人。而既然在边境经营牧场的话,就当然会碰到边境的异民族、也就是游牧民族的攻击。在此时,他与之作战而获得胜利,并从中习得了军事方面的知识。

其后,当天下大乱之时,他感到能够统一天下的,应该就是这个人了,所以就成了光武帝的部下。之后则以将军的身份活跃。是以马援的活跃,虽是在光武帝手下,但却是在天下统一之后,其中最有名的,乃是平定发生于交趾(今越南)的大叛乱。当时,越南在秦始皇时,已经被划入中国之领域,由越南方面所见的独立战争,自中国王朝看来却是一种叛乱。

这时的马援虽然年岁已大,但仍十分活跃。当超过六十岁的他还准备前往前线之际,光武帝曾以年事已高为由想要阻止他,没想到他却把一匹狂马牵到光武帝面前,乘上它飞也似地来回奔驰,而光武帝也只能苦笑着说:你果真是瞿铄呀!最后也只好由得他去了。此后,瞿铄这个词,就被和来代表年岁已大但却依然充满活力的人,是相当有名的典故。

在后汉这个时代,或是说光武帝这个人,和前汉武帝是个性完全不同的人,他极力避免无益的军事行动。就算是马援出兵越南这件事,也是因为大家早就认定那是中华帝国领土的一部份,因而才派马援前去镇平叛乱的。如果那里不是自己的领土的话,光武帝是绝对不会出兵的。也就是说,大家必须认识到当时的越南乃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份,也许,在从非常左翼的历史观下所写的历史事典中可能会看到认为光武帝乃是侵略,而越南人则是起而反抗与之作战的说法,但这和近代所谓的侵略之概念是完全不同且不正确的。

也因此,后汉的对外方面看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充满朝气,然而就算如此,却还是能够完全守住国内的和平。光武帝本在统一了天下之后,不但努力于内政的充实,进行了不少改革,同时还严格取缔恶劣的役人。也因此,所谓的西域,在前汉时代虽然已经被视为中国的势力圈,然而光武帝却认为那是外国而不做无谓的动作,自然也就不再向西域出兵。而匈奴就趁机进入,造成了西域的混乱。在光武帝死后,有个叫做耿恭的人,他进入西域立下不少战绩,不过,他最有名的事情却是在被匈奴大军围困,已方受到孤立,连水都没有的时候,他只好向天诉求,结果竟掘土成涌泉,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接下来,这儿可说是联系上了班超的西域大冒险。关于班超这个人,井上靖所著的《异域之人》可说是最有名的,而这个人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事的主角。当他以后汉使者的身份前往楼兰之时,最初虽然受到礼遇,但某一天突然待遇变差——我想大概是饮食的菜变差之类的事情吧!——不过,班超却正确地判断出事有蹊跷,那就是——匈奴的使者出现了。因此对方就受到礼遇,而对我方则变得冷淡。于是,他便定下了计划,以我方极少的人数,对匈奴的使者——带有数百人的军队,从人数看来是根本难以与之为敌的展开了奇袭,并将其击倒。当时,他的部下曾提出希望他不要乱来的建议,然而他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吼了回去,因此才实行了奇袭计划。其后他也率领着军队,在西域诸国中,守护着那些与后汉友好的国家,另一方面则与匈奴作战,在沙漠中渡过其生涯。

大体上,班超这个人的家族,其实并不是那种武勇的家系,反而比较偏向文官的感觉,他的兄长乃是班固,而妹妹叫做班昭,这个班固就是《汉书》的作者。



因此,班超这个人自小就被称为鬼子——家中代代都是与书本为伍,但就只有这个小孩嫌恶每天读书的生活——最后竟然还前往沙漠求发展。当其打倒匈奴使者时,所率领的士兵竟只有区区三十六人,然而在战斗之后,匈奴所遗弃之尸体则超过上百,因而打响名声。

接下来,他在西域也待了不少时间,大概是有二十几年吧!这时后汉的朝廷中曾发生不少的权力斗争,连发明纸的蔡伦都被卷入其中,最后因而自杀。

而如果要说到这个时代其他名将的话,还有窦固这么一个人。这人除了是个大贵族之外,发掘班超的也是这个人。他是在北方和西域作战有功的人,曾越过天山山脉,在远征中获得极大的胜利,虽然不为日本人所知,但确实可说是代表后汉时代的一位名将。再加上他不但有钱,还常常援助穷人,因此也受到相当的赞誉。

至于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就比较没有可称为名将的人了。

在内外平稳地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终于进入了三国志的时代。

在进入三国志的时代前,朝廷内发生了不少权力争端,像是常被提到的官僚派与宦官派的争端,不过,就算内部发生了不少这样的政争,但是在外倒是十分和平的。

从第三十一位的曹操开始,虽然已经进入了三国志的时代,然而他与第三十二位的关羽、第三十三位的周瑜等,在二二○年后汉帝国灭亡以前就已经死亡,因此在这儿被归入于后汉时代的人当中。

这时候再对黄巾之乱做说明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自黄巾之乱起,到后汉灭亡为此的三十多年,基本上是属于曹操的时代。曹操他主导了这个时代,而由于反对他的人各地都有,因而战事不断。

曹操不只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他在文化和艺术上也具有领导地位,虽然是只差一步几乎就可以统一天下的人,但和空间比起来,他更像是支配了时间的人物。曹操十分尊敬光武帝,关于他意图模仿先人的行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也有提到,在征服汉中之时,他曾引有了光武帝“得陇望蜀”的名言。而这句名言,也引领出了后汉时代的最初和最后。

关于黄巾之乱,可说是农民的大叛乱,只不过这却是宗教组织最初就以洛阳为目标所引起的政变。惟因为在事前计划走漏,因此参与计划的人全都被杀,然而这消息的泄漏,也使得全国的暴动一下子就蜂拥而起。

就这样,在中国的王朝末期所发生的农民大叛乱,大体上都是自然发生,然后再延续数年之久。不过,黄巾之乱却在九个月之后便告终,因此与其说是农民的大叛乱,还不如说是政变失败所不得不在积压地蜂起的暴动。

我记得这像是翻译《封神演义》的安能务先生所提出的看法,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只能持续九个月就告终的,应该不能说是农民大叛乱才是。

而关于曹操这个人,之前在叙述《孙子》的时候也曾经提到过,就是因为有了曹操,所以《孙子》才会留传到今日。曹操这个人和项羽相同,也是足以记载于“帝王纪”中的人物,不过在后汉末的战乱时代里,如果要在曹操阵营中举出哪个将军出来的话,倒是有点困难。不管是提谁出来,都一定会有人有异议,因为曹操军团的代表,就是只有曹操一个人,这也是我个人长年阅读《三国志》的想法。

关于第三十三位的周瑜,是个在战役中胜过曹操的人物,其在赤壁之战中领导者的身份更是让他不得不被提及。

在三国志的时代中,关于其他人提到不少,不过在见了这分名单之后,我相信还是一定会有为什么里头没有诸葛孔明这个人的声音吧?

《三国演义》中所设计的虚像,其魔力是十分惊人的,实际上只是一个取天下失败的地方政权的宰相,然而认定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军师的日本人可说是非常之多,关于这件事,乃是由于这个人身为文官之评价较高的缘故,这点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也有写过。

我必须强调一点,千万不能够将史实与杜撰的小说过于混淆。在此,我还是要基于史实为主来描写。诸葛孔明这个人,在刘备本营中指导作战的事实,其实一次也没有发生过。基本上刘备军团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才组织起来的,之后,在刘备本营指挥作战的乃是庞统这个人。这是西历二○八年开始的事情。而在庞统于西历二一四年战死之后,自二一四年到二二○年为止,刘备本营的作战指挥则改为法正。在这两个人死后,刘备这方面就再也没有胜利过了。

当这两个人在世时,由于曾经获得过胜利,因此关于庞统和法正,在正史的《三国志》中也有认为他们是属于谋将或是谋臣之表现。然在孔明这方面,则一次也没有如此提到过。

在西历二二一年时,刘备为了要报杀死关羽之分,而向吴出兵,孔明虽曾阻止,惟未受到采纳。这时孔明就曾叹道,如果法正还在世的话,就应该能够阻止君主了,就算阻止不了,应该也不会失败才是。总之,关于军事行动的方面,法正是比较受到刘备信赖的。

那么,孔明到底做了些什么呢?他在刘备出阵之后,在后方负责巩固根据地,不让后方发生叛乱,同时也负责往前线输送补给物资。

说起来,孔明负责的就是看家的任务。只不过,他做得很完美就是了,除了他自己的人品廉洁、公正无私之外,他的能力也很坚实,因此刘备也才能够放心地出阵。但刘备并不是一个具有将才的人,这点历史也加以证明了。

另外,打败了关羽军队而将之俘虏的吕蒙也是名将之一,当他占领关羽的根据地之时,他严令自己的瓿上不可略夺民众,违令者斩。这点很受到民众欢迎,在正史及《三国演义》中都有写过。

在NHK电视台的“人偶剧三国志”中,为了要逼出城中的关羽,有一段吕蒙将无辜的人一个一个加以杀害的设定,这不仅违背了史实,也和原作不同。为什么吕蒙会变成一个这样恶质的坏人角色呢?我实在也不知应该要如何解释,只能说大概是为了节目高潮所捏造的吧!在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国演义》所描画的虚像,在来到日本之后,竟变成了如此极端的形式。


横行的虚像 三国时代

--------------------------------------------------------------------------------

我想大家大概都知道,在关羽死后,刘备为了替他复仇而出兵,却被第三十五位的陆逊所败。这时,刘备底下的将军大部份均已死亡,因此刘备的军队,也就是蜀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这时的孔明就必须要掌握军队,不过,造成如此状况的关键人物,却是一个叫做魏延的人。

魏延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违逆孔明,最后还因谋反而死,演出的是个非常不好的角色。不过,魏延这个人成为问题人物,是在刘备死亡以后,在刘备生前倒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刘备在四历二一九年当上汉中王这时也是刘备的最盛时期。而这时要任命谁为汉中太守,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的汉中太守,指的就是北方军队司令官,也就是当蜀与魏进入作战时,必定得位在第一线的人物,因此非得要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行。当时,一般都认为应该是由张飞来担任,而张飞本人亦如此认为。只不过,后来担任汉中太守的却是魏延,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魏延这个人在此受到相当高的评价,而他对刘备也有相当的忠诚,只不过,在刘备死后,对于孔明从魏延的角度看来,实在不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也就是说,对于在先帝生前从没有上到过前线的人,他是怎么都无法止住不满的感觉。

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孔明偏心的场面不少,尤其是在对魏延的时候更是明显。本来魏延是在赤壁之战后才跟随刘备的,在他还在某位太守的身边做食客的时候,因刘备军攻击而来,魏延将那位太守杀了,而后降伏成为刘备的部下。这时,在《三国演义》中,孔明曾说过魏延是杀死恩人的糟糕人物,因此最好是把他杀掉,不过,刘备只是随口应应而已,并没有把他给杀了。就这样,这时的孔明已经看出魏延具有谋反之相而提出将之杀死的这件事,就一直成为以后的伏线。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之前其他的人——还有许多将君主杀死后投靠刘备的人物——孔明却什么都没有说就接受了,为何只有在魏延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主张呢!如果是要做为数十年之后谋反的伏线,也未免太前后矛盾了吧?因此我相信这一定是故意安排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经过,孔明进入了与第三十四位司马懿的战斗中。这就是葫芦谷之战,乃是在《三国演义》中,第一○三回内的故事。

他在非常狭隘的山谷中,准备把司马懿引诱而来——这个引诱的任务就是由魏延负责然后现放火让其无法逃生。只要利用秘藏的火药引爆即可引发强大的火势,而在将司马懿烧杀的时候,也可以同时把魏延一起烧死。只不过,这时刚好下起了雨,使得司马懿捡回了一条命。而同时,魏延也得救了,于是——不过,这本来就是虚构的东西,这场战役也不存在于现实之中——魏延非常生气,认为你明知道我还在其中,居然还放火,不是分明就想置我于死地吗?孔明倒是推托道没有这回事,而是部下马岱——喜欢《三国志》的人应该知道他是谁才是——不小心点着了火,这完全是他的失误,就将马岱由将军降为兵士。

依据本文的说明,孔明原本是想将司马懿和魏延一同解决的,没想到却失败了。当我第一次读到马岱最后只好穿着湿衣逃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好过分,我认为在《三国志》中所出的策略,这是最肮脏的手段,在此之后我对孔明——当然是《三国演义》的孔明——就怎么都难有好感了。也因此我对于读了《三国演义》后站在孔明那边的读者,在读了这一段故事后依然能够对其感到尊敬自是感到不可思议。只不过这段故事的有无,依版本而有所不同,因此也有可能是后代的编者所添加的。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在史实上的孔明是绝对没有任何责任的。在《三国演义》中即使是对其偏心,但作者是否具有别的意图,所以才有这一段不公平的策略描写呢?我倒是蛮想知道的。

好了,似乎跑得有些太快了,现在我们回到第三十二位的关羽。关于这个人,我想已经不需要再叙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不过,在此倒必须要说一说为什么关羽被选入,而张飞则没有的理由。

在这一次名将的条件中,我们之前共设定了A、B、C、D等四项,其中的C,也就是珍爱部下,并获得部下深厚信赖这项条件,让张飞落榜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乃是因被部下所怨恨而杀死的。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在仔细分析过后,其实在谈到关羽时不得不谈到张飞,乃是因为他总是和关羽一同行动的缘故。当然张飞是很厉害,这点是大家都没有疑义的,不过,关羽这个人在死后神格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关帝庙的存在。与之相较,张飞这个人虽然在演剧什么之中,是以天真的老粗将军形象而受到欢迎,但要说到是个名将嘛,由于他对部下并不优厚,因此也就只好让他落选了。

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人,在此稍征提一提,那就是赵云。这个人在日本也算十分受到欢迎。

《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大家都知道蜀汉有五虎将军吧!指的乃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以及黄忠等五人,实际上,在历史上是没有“五虎将军”这个称呼的,不过,在正史的《蜀志》中,倒是有着“关张马黄赵传”的文章,传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顺序而共同写成一篇传记。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在虚构的世界中,有了五虎将军这样的称号吧!



依据史实,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这四人在生前已是被认定为同格的人物。当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也就是在西历二一九年之时,他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而张飞为右将军。这前后左右当然是同级的陆军大将军,而在此时,赵云则还在二级之下,赵云这个人,大致是担任刘备之亲卫队长这样的功能,而及不上其他四人乃是率领数万军力作战的地位。两年后,当刘备正式即帝位之时,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两人均已为元帅级的待遇,不过这时的赵云却完全没有晋升。只不过,要说实力和功绩的话,赵云和其他四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在正史的《三国志》著成时,其作者陈寿就将赵云与其他四人并列而成一篇传记了。而在成为虚构的《三国演义》时,本来应该在五人最后的赵云就依在关羽与张飞之后,而在马超与黄忠之前了。赵云这个人在生前以其实力来说,虽可说是不过不失,但在死后,其评价倒是不断上升。

关于第三十三位的周瑜,之前也曾提过,这个人乃是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人。赤壁之战如同大家所知,造成了曹操致命性的大败北,不过,我认为实际上倒是没有到这种程度。

关于这段故事,我以前也曾经写过一篇较短的文章,曹操主要的部下可说是没有一个人战死,将之与刘备败于陆逊之际所战死的将军名单拿来一比,立刻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接下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后还修筑的名为铜雀台的大型宫殿,虽然进行了这样大型的土木工程,然而在曹操的统治下,并没有提高税金的记录。因此无论是在个人的资源上,或是在财政上,都可以看出赤壁之战其实并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失败。况且他在之后还是持续地进行军事行动,增加自己的领土。

只不过,失败就是失败,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相信曹操在此外是失败了。也就是说,这乃是政治上的效果,只要大家都相信了,曹操就是失败了。确实在实际的战斗上是对曹操不利,而且还发生了疫病由于和北方的风土完全不同,因此得病的人不少。不论怎么想,由于都不可能再持续战线,因此曹操决定退兵,造成了他的失败。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赤壁之战本身具有相当象征性的意义,其重点在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几乎都是北方进攻,南方防守的南北大战。在这样的战争中,如果南方获胜的话,天下统一就不会成功,而会造成此后持续的分裂状态。赤壁之战也是其中相当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例子。

是故,贝冢茂树博士——他乃是汤川秀树博士的兄长——在岩波新书《中国之历史》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获胜的话,那么天下就会统一,而此后的百年左右应该就会是个和平的时代。然而,相反地,由于孔明及周瑜做了不必要多余的事,所以乱世才会一直持续。只法这,如果他的假设成真的话,《三国演义》就无法成立,而数千万的读者也会因此而失落了。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意图进攻蜀国。他的战略是:如果能够将长江流域统一的话,天下就会南北二分,而足以对抗曹操。假设他成功的话,那真可说是让南北朝时代提早来临一般,只可惜在正式作战前,他就暴毙了。

他暴毙的状况,其实也蛮奇特的。首先是任何人都会怀疑的,是不是刘备的阵营派出刺客来将周瑜暗杀死了呢?因为如果周瑜“天下南北二分之计”实现的话,那么刘备这一方就一定只有被消灭了。是以周瑜的暴毙,最有利的就是刘备。

只不过,如果是刘备将周瑜暗杀掉的话,那么周瑜的君主孙权自然是绝对不可能坐视的。以这种大义的名份,他大可对刘备发起全面攻击。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因此想来也只有病死一途了。不过,如果以小说的方式来做其他想像的话,那倒是还有许多其他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是第三十四位的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是和孔明相对的可怜角色,但是以将军的情况来说,他应该是比孔明更高竿才是,至少他让孔明连一步都无法踏进魏国境内。在孔明死了之后,则是阻止了公孙渊——这是支配魏国的东北部,也就是现在中国的东北地方以至于朝鲜半岛北部一带的大势力。形式上虽为臣服于魏,但实际上根本就是半独立状态。在此司马懿实行了急袭,一击便将之灭亡。虽然好像一句话就将之带过,但以这时的作战指挥看来,可说是形容地非常贴切。总之,这是一场在历史上也不多见的速攻作战。

接下来是第三十五位的陆逊,这个人光是因击破刘备就足以在历史上留名了。这个人的家族也是代代出文人,除了其子陆抗相当有名之外,其孙子陆机则生于接下来的晋代,拥有非常高的文名,可说是背负着吴国的一族。

再接下来的是第三十六位的邓艾,这个人乃是灭亡蜀国的人。他越过了任谁都认为无法越过的险恶山地,突然现身于蜀之盆地,而向成都施以急袭。

在中国大陆国经出版过一份中国历代名将的扑克牌,其中的一张,乃是一位如登山家一般使用绳索从出崖下落的将军,那时我还在想这是谁呀?原来就是邓艾。本来这个人是在魏国担任等同农林大臣地位的人物,然后来转入军事方面,却呈现了天才般的用兵能力。只可惜他在之后因为卷入阴谋而遭杀害。

此外,这个人也有口吃的毛病,在中国,要举口吃的例子时,大概都会想到邓艾。而因为邓艾的奇袭,也造成了三国之中蜀的最早灭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流血之宴 东西两晋时代

--------------------------------------------------------------------------------

其后,虽然已进入了东西两晋时代,但是到第三十七位的杜预、三十八位的王濬这两人为止都在《三国演义》中出过场。只不过,在日本,说到三国志的时代,大体上在孔明死后便已告终,因此不知道杜预及王濬名字的人应该不少才是。

杜预这个人,既是位学者,也是个将军,读了这人的传记后,就会知道他根本就不通晓弓马武艺。就一般的状况来说,像是吕布,应当会写其通晓弓马武艺等才是,然而在提到杜预时,像这样不足以自傲的事特别把它写出来,看起来就更是显出他的特异了。

这个人本来也是和邓艾一般,是致力于政治上的,不过他对边境的农地开发、以及发生洪水时的对应等,都创立不少优秀的对策,因此才还渐出仕。这时,蜀早已经灭亡,只要能够将吴灭亡,就可以取得天下,而杜预就提出了一些应该怎么样才能够亡吴的建言,故被当成军人来进用。杜预在此时也有着“武库”的绰号,也就是说,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十分丰富,就如同是活动的军事图书馆。

在过了中年之后,他虽然已经开始做实战的指挥,但推举他的人乃是羊枯,也是个拥有智略和人望的名将。与吴的陆抗虽为长期对抗的双方,但却是互相敬重的君子之交。这个人在死前就推举了杜预继任其位,而杜预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几乎可说是每战必胜,建立了不少武勋。而且在占领敌地之后,也具有能够安定被占领地人们的政治手腕,甚至还有留下其为占领地居民所倾慕的记载。是以他自然是有着严整军律,绝对不允许有掠夺之类的事情发生,光是这样子,我认为他就值得被归入名将之列了。除此之外,他还建设水路,把荒废的土地改为农地,让占领区的民众更是感谢,可说是另一种意涵的名将。

杜预的兴趣就是追求学问,曾着有非常优秀的著作。也存在当君主问起其兴趣到底在哪时,杜预回答道:只要能够阅读《春秋左氏传》就是一种幸福的佳话。

接下来是第三十八位的王濬,这个人是将吴灭亡、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

在这儿有另一段著名的故事:某一次,当吴的将军在长江中游地带进行巡逻时——大家都知道,长江乃是一条具有相当幅度的河川,是条宽达数公里的大河——突然渔民们兴起了一阵骚动,将军一看河面,只发现河流的颜色从上游起开始逐渐转变,在大感惊奇而仔细察看之后,发现是无数的木屑。大量如刨屑般的木屑不知数百万自长江水面顺流而下,造成长江的水流变色,自然引起渔民的骚动。将军虽然也觉得不可思议,但也不由得脸色大变。这样多的木屑自上游顺流而下,表示在上游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之大船队的建造,因此才会造成木屑顺流走了几千里。将军慌忙赶往都城报告,而都城则立下了在长江的水中布置数十条锁链,当船队从上游而来时,就可以拉锁阻挡的对策。这时的上游——也就是蜀的土地,已为晋军所占领,而建造如此大船队的就是王濬。在船队完成之后,就真的从长江顺流而下,对吴图展开了袭击。

吴国虽然也以刚才说过的锁链想要加以阻挡,只不过后来都为王濬的船队突破,于是吴国遭到了灭亡。

这是发生在西历的二八○年,亦即黄巾之乱的九十六年之后,也就是说,之前的乱世约持续了百年之久,而在此统一天下的,乃是晋武帝,也就是司马炎这名人物。这个人乃是司马懿的孙子,关于这个人,倒是可以想成是在很轻松的情况下统一天下的,因为大体上,辛苦的事情全都由祖父和父亲做完了。不过,司马炎倒是个宽大的人,他对降伏国家的皇帝倒是一个也没有加以杀害,而让其以贵族的身份终老天寿,宽大而优容,在此意味上可说是一位名君。

只不过,在统一天下之后,这个人就失去了政治的目标,而将灭亡国家的后宫全都并人自己的后宫中。大家常听到后宫佳丽三千人的说法,而在晋武帝司马炎的时代,后宫美女竟超过了一万人。司马炎本人也在每日临幸各处的后宫过度操劳而死,留下了不好的记录。

在今日的日本,陪酒坐台的店家都有在入口处摆上一盆盐的风气,这就是从武帝司马炎的时代开始的。由于司马炎他拥有超过一万人以上的美女,因此根本就搞不清楚谁是谁,他干脆就骑着羊拉的车,当羊停在谁的门前时,他就进入谁的房中临幸那名女子。在得知了这样的事情后,大家就把羊所喜欢的盐摆在入口的地方,用以吸引羊儿停下。这在经过了一千八百年后的今日,也以陪酒坐台行业的风气而残留了下来。

在此,虽然写的是东西两晋时代,不过,却是分为西晋和东晋这两者。所谓的西晋,乃是以较西侧的洛阳为都的时代;而东晋则是建都在东侧的建康,也就是今日南京的时代。

在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之后,随着武帝的死亡,天下又再度混乱。继承武帝的乃是被称为惠帝的人,这个人曾数度出现在我所写的文章之中。基本上他的人品并不坏,但却以昏君的状态留名于历史,最初当武帝发表要以之为继承人时,大臣们都不由得叹息地望着王座,心想着这样的王座让给他真是太可惜了。因此,他是一个自年轻时便被归于笨蛋公子之流的人物。

就这样,在他即上帝位之后,正巧发生了大饥荒,当部下对他说人民没有米可以充饥时,他竟然说“那为何不吃肉?”的话,十足是一个昏君。

之后,还发生了所谓的“八王之乱”,一共卷入了八位具有王之称号的皇族。大致上是某位皇族因谋反而被杀,而后,杀人的又再因志横而再被杀,不但造成了大军之间的冲突,也间杂着暗杀和政变,形成了无法无天的时代。而就在惠帝也将被叛军所杀的时候,有个名叫嵇绍的家巨,以身庇护惠帝。在当嵇绍被杀死的时候,他的血喷到了惠帝的衣服上。后来,当在惠帝被救出来之时,家巨们虽想要替其更衣,但惠帝却说这乃是忠实的嵇绍所留下来的血,因此并不想要更衣,如此说来,如果这故事属实的话,那么惠帝这个人本身应该并没有那么昏庸才是。当然,也有只有在危险的时候才突然跳脱昏愚而灵光乍现的说法,但无法如何,这都算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反正最后惠帝也遭到了毒杀,因此也无法了解真正的实情。不过,最重要的问题,乃是在于八王之乱的时候,这八位皇族为了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不惜叫来了北方的匈奴,而造成匈奴势力不断进入。由于晋本身的政治动乱,最后竟造成了大混乱,而其结果就是使得以匈奴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在短期之间极代了晋。最后,残留的皇族之一往南逃,在渡过长江之后,将首都改置到了建康。

这就是东晋的开始。在此时期中,中国也发生了自北往南的民族大迁移。这乃是由是北方已为骑马游牧民族所逐渐侵入,他们虽然勇猛,但也是非常嗜血的民族,因而在各处引起了杀戮。汉民族因无法容忍,就干脆随着朝廷一起往南迁移,甚至在渡过长江后继续南移,造成了江南的人口急增。要支撑一个园家虽然是需要这样的人口,但随着大混乱之际,也发生了不少谋反之举,就在这时,有一名叫荀灌的女子——在《三国志》中有个出场的人物名叫荀彧,他是曹操的军师,而荀灌这个人乃是其第六代的子孙——当她所在的城为叛军所包围而快要陷落的时候,这个荀灌以十三岁的少女之姿,率领兵士骑马脱出城中,到远处去求援,并引援军回来解救了自己的城,这也是十分有名的故事。

在这时,她不只是带了援军回来,她还自己想到要从两个地方引援军回来,当较早前来的援军开始与敌战斗之时,第二批的援军就现身冲击敌人的侧面,于是敌人自然败走。光是一名十三岁的少女居然能够想到这样的计策,当时的人自然赞誉她不愧为军师的子孙。其后,这名少女虽然不知后来如何,但由于荀灌的父亲在平安无事地渡过长江之后出仕于再兴的晋之朝廷,因此推想荀灌应该也是一起渡过长江南行了才是。

就这样子,好不容易才统一的天下,又再度进入了分裂的状态;北方乃是被称为五胡十六国的时代,由于并不是要做历史测验,所以在这儿就不把五胡是哪五胡;而十六国又是哪十六国一一做介绍了。这一阵子,中国为了顾虑少数民族的历史,连五胡这样的说法都较为少用,总之,在北方是一直持续着混乱的状态。而在南方,晋总算是确保了主权,大抵上是合并了三国时代吴与蜀两国的领域,整个长江流域都在东晋的统一之下。

此时,第三十九位的陶侃出现了。这个人本来就是江南之人,一直待在当地。当东晋只剩下天下的南半部份,总算是保住了政权的时候,他在当时发生的各个叛乱中与敌人作战一一获胜,是对东晋非常有功的人。

也因此,他在晚年一直当到了宰相,也就是背负着国家的人,统率东晋全军达四十一年之久。他也以人格高尚而出名,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逸话,总之,他是不会花无谓的时间与军费的人就是了。

此外,陶侃这个人,其实也就是有名的陶渊明之曾祖父。

东晋在总算获得了和平之后,就继续发扬着所谓的六朝文化。六朝指的乃是在江南定都之王朝的总称,包括有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在此开出了文化之花朵,像王羲之也是这时代的人,只是在这一回中,和文学的方面比起来,杀伐之事会谈得较多就是了。

在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安定后,自然也会希望能够恢复北方的故土,这时登场的就是第四十位的祖逖。这个人虽然在中国非常有名,不过在日本应该算是个无名小卒吧!祖逖本来是北方的人,自八王之乱后,看到晋呈现十分糟糕的状态,年轻的祖逖就准备前往长江以南避难,而带了数百人一同离开故乡。然而,后来由于还是希望能够取回北方自己的故乡,因此便当上了东晋的武将。虽说如此,但其实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因此后来还是一直没有办法向北回复旧有的领土。

祖逖虽然在向皇帝请求后多少获得了一些援助,但实际上却是得集结自己以前的部下组成义勇军。在集结了约两千人左右之后,他就往北方出发。首先,必须要渡过长江,在渡河时,他以船的浆击向水面,发誓如果自己不能够回复北方的话,就绝不活着回来,这是中国很有名的故事。而领着两千义勇军的他,乘着混乱之际,以其用兵之巧妙,也一次次地获得了胜利。

在长江之北和黄河以南之间,一直都是持续着混乱的状态,祖逖便在此活跃,将黄河以南完全替东晋恢复,即使敌人很强,他依然在此施行让居民得以安心的政治,于稳固了领土之后才归田。

大致上这是四世纪初的事情。

接下来,在时代推移之中,第四十一位的谢玄就出场了。

要说到谢玄这个人,就有必要先来说一说北方的形势。总之,这时在北方是乱七八糟的状态,就要偶而有个英雄名将出现,但也很快就有接下来的人将之打倒,因此混乱持续不止。在中原之地已叫作苻坚的人物,他将北方做了某个程度的统一,这个人也就是前秦的皇帝。之所以会被称为前秦,就是因为要与另一个叫作后秦的国家相对应的缘故。

这个人是北方的异民族出身,然而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甚至可说是沉溺其中。像这个人一样,本来并非中国人,但却沉溺于中国文化,虽然是别人家的事情,只不过用到沉溺这两个字的话,那就非常严重了。他不但舍弃了自己的名字,也舍弃了民族的传统和语言,反而穿上中国的服装、说着中国话,连汉文都能能自由读写,甚至还可以写出诗来,像这样子,可不能说只是沉溺的初期症状啰。

而这个苻坚,任用一位名叫王猛的人。

王猛为汉人,也是南方的人。为东晋的重臣桓温所发掘,希望他能够成为部下,然而却为所拒。当桓温来访时,王猛竟一面捉着自己衣服上的虱子一面应对的故事尤为有名。这个人在前往北方之后,最后出仕于苻坚。这个王猛在中国也十分有名,以地方政权的宰相之姿,而有着与诸葛孔明并称的名声,非常了不起。

王猛受到苻坚的请托,大概也是因为气味相投的缘故吧!在当上宰相之后,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所进行的制度整饬得了相当的成功。由于他自己也曾率军获得胜利,因此将他列人名将传中其实也无不可,但毕竟其在政治上的业绩较大。尤其是前秦的首都建于长安,他将自长安通往天下的道路加以整备,全部都辟为林荫大道,因此无论是在交通的便利,以及治安的方面上都非常良好,使得前秦几乎将整个北方完全统一。

就这样,王猛就成了五胡十六国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这个叫做苻坚的人,其实有些地方非常具有理想主义,他也不杀降伏的敌人。本来他虽然并不是中国人,但心中却燃烧着非得将全中国统一不可的理想。王猛一直劝他理想和现实乃是不相同的,还留下了千万不能够逞强征服南方的东晋之遗言而亡。

可只惜,符坚急于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无视于王猛的遗言,率了号称百万的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如此一来,自然造成东晋极大的骚动,而在此迎击符坚之大军的,就是第四十一位的谢玄。



谢玄这个人乃是谢安的甥侄,至于谢安,则是被称为支撑东晋的名宰相。在此,谢安命甥侄辈的谢玄出军迎击,然而谢玄的军队只有六万而已,因此,到底要怎样才能够与之对抗呢?谢玄虽向叔父抗议,但就是无法逃过,于是他只好召集部下,以必死的觉悟想办法与百万大军对决。

接下来,就发生了有名的淝水之战,由于是百万对六万的战争,不管怎么想都是百万那一方将会获胜,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不是这样。

谢玄这一边总之就是只有六万,虽然以必死的觉悟挑起了战斗,然而对上的却是有百万大军的苻坚,大家也认为必定是会失败的。

这时符坚所定下的作战计划,乃是故意假装失败,然后诱敌以包围进行完全击灭的战术。只不过,这对百万的大军来说,实在是很难彻底连通实行的计划。

六万的东晋军队带着必死的觉悟突进,而碰到符坚故意后退,准备一举歼灭大意的敌人之际!却发生了奇妙的事情,原来在前秦的百万大军之中,突然各处都可以听到前秦军已经失败了的呼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之前有一些东晋的武将在力尽之前降伏给了前秦,而苻坚也一如以往地当场赦免了他们,并命其加人军队。可是他们并不是真心服从苻坚,总是想着有一天要再归顺回东晋。他们就趁着进个混乱的机会大叫前秦已经失败了,使得军队陷人了混乱。

只不过,光是这样就能够让百万的大军瞬间瓦解,其实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本来,虽然确实地集结了百万军队,但是在统治上不确实也是真的。就算符坚本人有将东晋灭亡统一天下的理想,然而周围的人却不见得这样想,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另一方面,东晋军则是抱着如果失败的话,就只有灭亡一途,因此才带着必死的觉悟,当敌方军生混乱时就趁机一举突击其核心。而不可置信地,突然之间,百万大军就此崩解四散,当符坚发现到情况有异时,敌人早就已经迫近本阵了,符坚只有心慌忙逃逸。接下来的大混乱之中,百万人突然轰一声地同时开始奔逃,而六万的军队则在其后追赶,这真是一幅十分奇妙的光景。

百万大军就这样子完蛋,苻坚所率的军队一次一千、两千地减少,此时发生的就是风声鹤唳的故事,不管是风的声音,还是鹤的叫声,对前秦军来说,都像是敌军的来袭般恐怖,一面害怕、一面哀嚎,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逃回北方。

于是谢玄就带着可喜可贺的胜利凯旋。当然,也不能说他完全是靠运气而得胜,面对百万大军而没有人叛逃,那完全是靠着他的人望与优秀的统率能力。至于他的叔父谢安,则与朋友一同在家中下着围棋,这时急使赶来大叫道:已经获得胜利了!宾客才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谢安这个人就像个安详的老爷爷一般,只是轻松地说道:没有,不过是儿孙辈和敌人做了场战斗而已。在宾客回去后,他才跳起来大叫:太好了!听说这时还撞掉了他的门牙呢!这也是个有名的逸话。

总而言之,来自北方的威胁自此告终。在此,如果苻坚获胜的话,那东晋便将灭亡,而天下也会再次统一,不过,在过度逞强的状态下,就算是一时间能够统一,但一定也还会再度分裂的。至少,在对东晋方面,如果他不是以军事力量想要强硬地将之屈服的话,也不会造成自己那么快崩溃的。

就这样,东晋在第四十一位的谢玄后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继承其历史的南北朝时代,而这些参加了淝水之战的人物,在接下来也还会继续出现。

顺道一提,苻坚这个人在数年后被杀,同时,前秦这个国家也不复存在。关于苻坚这个人,他还有一个“发十万之师得一人半”的故事。所谓的“师”,指的就是军队。这时有一个叫做道安的有名和尚,苻坚虽然很尊敬他,但道安回避战乱而隐居在某个小镇中。当时,苻坚发动十万大军进攻这座小镇,把道安与其弟子一同带到了自己的身前。而所谓的“一人半”,指的乃是其弟子只能算是半个人而已。这在佛教史上虽然被传为美谈,不过,对这些被动员的兵士们来说,实在是件很愚蠢的事。总之,苻坚这个人为了理想或目的,常是个不考虑现实的成本和风险的人,从这则逸话也可以充分看出。

江南之春 南北朝时代

--------------------------------------------------------------------------------

南北朝是个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时代,大致上是在东晋灭亡之后,天下就分为南北两半,而这个时代的特征,说起来应该是贵族文化及佛教文化。尤其是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开始普遍化,就是在这个时代。

东晋遭到篡夺而灭亡之时,也就是南北朝时代的开始。而篡夺东晋的,则是刘裕这个人。

刘裕出生于非常贫穷的家庭,而当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因难产而死,于是父亲就抱着小孩,不知道该要怎么办,甚至还在想要不要把自己的小孩杀掉时,母亲的妹妹——也就是刘裕的阿姨——出现了,刚好她那时也生了自己的小孩,说她可以一起喂乳,千万不要把小孩杀掉,而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听说刘裕在长大以后,在这位阿姨的面前还是一直都无法抬头直视。

基本上,刘裕是个勇敢、而带些粗野的人,每日都生活在打架和赌博中。不过,后来还是当上了地方的官吏。在他于这小公职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出现了一位新的同僚。这位同僚和刘裕不同,算是名门出身,虽然不受重视而被派至此一小职,但他的自视甚高,再加上又不大会做事,总是酒醉吟诗,和刘裕之间的交情非常差。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就这样,刘裕虽然曾在公职工作,但不久就加入了军队,我想在这应该非常适合他的个性才对。当东晋的天下开始逐渐混乱、叛乱事件频传时,他就为了讨伐叛乱而从军,立下了不少武勋,前述的淝水之战他也曾参加战斗。

不知何时起,他认识了一名叫诸葛长民的男子,这个诸葛长民曾说过:如果你是刘的话,那我就是诸葛,就像刘备和诸葛孔明一样,而询问他要不要起事。对于这个问题,刘裕回答道:别说傻话了,我又不是汉室子孙,只不过是贫穷庶民出身,因而并没有与其合伙举事。

不管怎么说,由于军队是看实力的世界,因此刘裕也逐渐出名。而另一方面,那个诸葛长民也趁机出头,只不过,毕竟他并不是孔明,很快他就遭到了刘裕的肃清。对刘裕来说,如孔明一般的人物乃是一位名叫刘穆之的人,他是个有能力的行政官,同时也是富有智略和识见的军师。

好了,在此话题要回到之前曾经提过的桓温这个人。桓温乃是东晋的重臣,在蜀为异民族所占领的时期,他曾发兵攻蜀,使之完全成为东晋的版图,立有莫大的功绩。当恒温进入蜀地之时,曾发生过有名的一段逸话。当时有位认识诸葛孔明的一百几十岁的老人,听说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替他汲过茶,恒温就询问道诸葛孔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回答道:活着的时候虽然并不觉得他是个那么伟大的人物,可是现在看起来,确实是不曾看过像他这样了不起的人。



这个叫做桓温的人,乃是一位具有相当野心的人,之前也曾经说过,他想要收王猛做为部下,意图篡夺东晋建立新的王朝,只不过这个心愿尚未实现即已身亡。

桓温的儿子名叫桓玄,由于他杀死了刘裕的恩人并且发起叛乱,刘裕意图与之对战,然而在桓玄这一方面具有庞大的军力,而刘裕则只有数百人而已,周围的人都认为不会有胜算而建议其停手,没想到刘裕却不听。他说这就像博弈一般,胜负的机率各为五成,而他也在接下来的突击中获得胜利,确实是个相当乱来的人。

而平定叛乱有功的刘裕,也一举成为东晋朝廷中的实力者,甚至在往北边出兵时也获得胜利,立下了相当的武勋。这时,在他的麾下奋战的,有一名叫王镇恶的勇将——镇压罪恶,倒是个十分勇猛的名字——其实,这个人乃是前述的王猛之孙,在前秦灭亡后不久即渡过长江来到南方。

就这样,在蓄积实力之后,刘裕就篡夺了东晋,开始了宋王朝。这个宋被称为南朝宋,或者是加上刘裕的姓而称为刘宋。顺道一提,姓刘而建立的王朝不称为“汉”的,在历史上的就只有这一个。

江南之春 南北朝时代

--------------------------------------------------------------------------------

南北朝是个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时代,大致上是在东晋灭亡之后,天下就分为南北两半,而这个时代的特征,说起来应该是贵族文化及佛教文化。尤其是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开始普遍化,就是在这个时代。

东晋遭到篡夺而灭亡之时,也就是南北朝时代的开始。而篡夺东晋的,则是刘裕这个人。

刘裕出生于非常贫穷的家庭,而当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因难产而死,于是父亲就抱着小孩,不知道该要怎么办,甚至还在想要不要把自己的小孩杀掉时,母亲的妹妹——也就是刘裕的阿姨——出现了,刚好她那时也生了自己的小孩,说她可以一起喂乳,千万不要把小孩杀掉,而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听说刘裕在长大以后,在这位阿姨的面前还是一直都无法抬头直视。

基本上,刘裕是个勇敢、而带些粗野的人,每日都生活在打架和赌博中。不过,后来还是当上了地方的官吏。在他于这小公职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出现了一位新的同僚。这位同僚和刘裕不同,算是名门出身,虽然不受重视而被派至此一小职,但他的自视甚高,再加上又不大会做事,总是酒醉吟诗,和刘裕之间的交情非常差。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就这样,刘裕虽然曾在公职工作,但不久就加入了军队,我想在这应该非常适合他的个性才对。当东晋的天下开始逐渐混乱、叛乱事件频传时,他就为了讨伐叛乱而从军,立下了不少武勋,前述的淝水之战他也曾参加战斗。

不知何时起,他认识了一名叫诸葛长民的男子,这个诸葛长民曾说过:如果你是刘的话,那我就是诸葛,就像刘备和诸葛孔明一样,而询问他要不要起事。对于这个问题,刘裕回答道:别说傻话了,我又不是汉室子孙,只不过是贫穷庶民出身,因而并没有与其合伙举事。

不管怎么说,由于军队是看实力的世界,因此刘裕也逐渐出名。而另一方面,那个诸葛长民也趁机出头,只不过,毕竟他并不是孔明,很快他就遭到了刘裕的肃清。对刘裕来说,如孔明一般的人物乃是一位名叫刘穆之的人,他是个有能力的行政官,同时也是富有智略和识见的军师。

好了,在此话题要回到之前曾经提过的桓温这个人。桓温乃是东晋的重臣,在蜀为异民族所占领的时期,他曾发兵攻蜀,使之完全成为东晋的版图,立有莫大的功绩。当恒温进入蜀地之时,曾发生过有名的一段逸话。当时有位认识诸葛孔明的一百几十岁的老人,听说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替他汲过茶,恒温就询问道诸葛孔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回答道:活着的时候虽然并不觉得他是个那么伟大的人物,可是现在看起来,确实是不曾看过像他这样了不起的人。



这个叫做桓温的人,乃是一位具有相当野心的人,之前也曾经说过,他想要收王猛做为部下,意图篡夺东晋建立新的王朝,只不过这个心愿尚未实现即已身亡。

桓温的儿子名叫桓玄,由于他杀死了刘裕的恩人并且发起叛乱,刘裕意图与之对战,然而在桓玄这一方面具有庞大的军力,而刘裕则只有数百人而已,周围的人都认为不会有胜算而建议其停手,没想到刘裕却不听。他说这就像博弈一般,胜负的机率各为五成,而他也在接下来的突击中获得胜利,确实是个相当乱来的人。

而平定叛乱有功的刘裕,也一举成为东晋朝廷中的实力者,甚至在往北边出兵时也获得胜利,立下了相当的武勋。这时,在他的麾下奋战的,有一名叫王镇恶的勇将——镇压罪恶,倒是个十分勇猛的名字——其实,这个人乃是前述的王猛之孙,在前秦灭亡后不久即渡过长江来到南方。

就这样,在蓄积实力之后,刘裕就篡夺了东晋,开始了宋王朝。这个宋被称为南朝宋,或者是加上刘裕的姓而称为刘宋。顺道一提,姓刘而建立的王朝不称为“汉”的,在历史上的就只有这一个。

再接下来就是第四十二位的檀道济这个人物了。

这个人乃是刘裕的心腹,除了是个非常勇猛的人之外,也非常精于用兵。就勇猛这点而言,可说是张飞再世。不过,在用兵的方面,他和张飞比起来可说是柔软多了,如果对方很强的话,他会故意退却引诱对手,等到对手疲累时再加以攻击。而“三十六计逃为上策”也是出于这个人的作战方法,总之,他是个绝不会做无益之战的人就是了。

当刘裕攻上北方之时,檀道济以先锋之姿而活跃。他虽然是个被称为武将的人,然而却能够严密戒慎军队的杀戮,相当得到人心。接着,在刘裕死后,檀道济也以四位重臣之一的身份支撑着国家。但由于毕竟实力太过强大,为刘裕之后继者文帝所猜疑,最后遭到了肃清。当被肃清之际,被绑着的檀道济还瞪着文帝大叫道:是你以自己的手毁坏万里长城的!

就这样,在檀道济死后,正好北方的敌人次第攻击而来,当首都遭到包围之时,文帝不由得大呼檀将军何在,只可惜,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文帝这个人在国内的政治上虽然也有不少功绩,然而在另一方面,却是个会杀害名将的君主,算是此较可惜的一点。

而宋,也没有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后来就为齐——历史上称为南齐——所取代了。

这个南齐也一样没有延续多久,很快就为梁取而代之。南齐最后之君主乃是个无道之人,除了趁醉斩杀部下外,到了大街上竟然还随便乱杀路人。加上沉溺于美色与酒,最后国家就灭亡了。

当时有一名叫萧衍的贵族,就因为乱来的天子杀害其兄长,而计划了复仇作战,在叛乱后,一举攻入首都而将南齐灭亡。

这个人乃是有名的梁武帝,不过本人倒是自称为文帝就是了。

这个人虽然也是篡夺帝位,不过他将流血抑制到最小的程度,同时施行宽大之政治,在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在南朝,被誉为是最佳的名君。

然而在萧衍即位不到几年,北方的百万大军就攻击而来,当时南北朝的北朝,乃是北魏的王朝时代。

在此之际,第四十三位的韦睿,以及第四十四位的杨大眼登场。关于这两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也曾提过,在此再将它做个总结。

第四十四位的杨大眼这个人,他的武艺高强,可说是南北朝第一人,是知名的猛将。不过,他的用兵也十分精良,再加上他非常照顾兵士,因此书上写道兵士都愿意为其舍命而战。这个人的体能甚高,听说能够在头部绑上三丈——也就是九公尺——长的布跑步,而布的末端甚至不会着地。这让我想到日本忍者的训练。这时的日本乃是处于古坟时代,因此杨大眼的时代可说是早得多,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逸事后来传到日本,就被写入了忍术书籍中呢!

就这样,这个人以北魏的前线指挥官身份,在齐之时数度击破南朝军队,在这时的江南甚至有如果孩子哭泣的话,只要说“杨大眼来了”,哭泣就会止住的说法。

这个杨大眼的妻子名为潘氏,由于身为女性的缘故,因此只知其姓。这个潘氏虽身为女性,但总是穿着甲胄立于战阵,是个女将军般的人物,与杨大眼夫妇两人一同在战场上驱驰。

除了杨大眼以外,北魏的名将还有个于栗碑,在时代上约比杨大眼要早个百年左右。由于他带着黑色的矛,总是立于全军阵头勇战,因而被称为“黑矛将军”。而且,不只是武艺高强,他还曾复兴当时因战乱而荒废的洛阳市街,且曾救济民众,是个把他从百人中剔除十分可惜的人物。

再接下来谈谈第四十三位的韦睿。他在这时已经超过了六十岁,是个有名的老将。虽然相当受到武帝信任,但是之前也曾经提到过,他并不是一名武勇之人,而是智略方面的文将。这个人也非常爱惜部下兵士,在部下兵士全员未进餐之前,自己绝对不吃饭。而当兵士们在淋雨的时候,他也不会搭上帐蓬,总是与大家一起淋雨。就因为这样,所以两军都会愿意为了自己的指挥官而拼命,成了精锐之间的冲突。

而在韦睿的部份,之前也曾经写过,他从不穿甲胄,是以儒家学者的服装就这样乘上木制的轿舆,而且还不拿枪或剑,总是带着一支竹杖,就挥舞着它指挥全军,是个非常投日本人喜好的军师型人物。

在此,北魏派出了号称百万的军队,实际上至少也有其半数,也就是五十万大军;而另一方面,梁这边则只有二十万军队,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来作战才行。而这时在韦睿之下担任副将职务的,乃是曹景宗这名人物。

这个人是非常有趣的人,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将之列人百名的名单中,他从少年的时代即是位使弓的名人,这是发生在他某次在与友人一同前往狞猎时的故事。那时的江南应当是栖息着许多山鹿,而在狞猎时发现了鹿群正打算要射杀的时候,鹿群突然驱奔而来,和我方的马群混在一起,因此如果随便乱射的话,就会射到我方的马。正在感到头痛的时候,曹景宗接连地放出了箭矢,一一地将鹿射倒,因而留下了这则使弓名人的逸事。不过,也由于这时的曹景宗曾说过他是能够区分鹿和马,稍有着自大的小缺点,因此我只有深感可惜地将之删除了。

这个人还有在喝醉后在武帝面前吵嚷的记录,还有一次也是,当武帝召集文人要展开作诗大会时,他要求要让自己加人,文人们使问道:你会作诗吗?他就当场作了一首不错的诗,把大家都吃了一惊。另一方面,他非常喜好女色,在屋子里集结了数百名的美女,说此乃人生乐事,确实是个非常有趣的男子。

不过,这个曹景宗倒是非常尊敬韦睿,不管韦睿说什么他都听从,而二十万的梁军在得到智将和勇将后,就能够如驱使手足般地充分行动了。

在战场上,不逊于赤壁之战的战斗依次发生。有的时候,北魏军在淮河的两岸筑成了巨大的阵营,再将它们以两条巨大的长桥连结,而在一个风暴激烈的日子里,却因受到梁军誓死的攻击而烧毁。

又有的时候,在一夜之间竟于北魏军的面前出现了梁军坚固的阵地,不由得让北魏军吃惊地大呼“神也!”这也是相当有名的故事。这句话应该怎么来解释呢……大概就是“无法置信”的感觉吧?如果用英语来说“Oh!My Cod!”的感觉可能更为贴切。

总之,在激战之末,北魏军败退了,那是因为总司令官逃走的缘故,而为了要庇护总司令官,杨大眼也没办法再有什么作为。如果在此时,北魏获胜的话,那么北魏就可以统一天下。而由于此战役的胜利,梁也因此能够稳固地盘,其后就迎向了其发展期。

在杨大眼部份,于其死后还曾发生了了不起的逸话。前面曾经说过杨大眼有位女将军妻子潘氏,这个潘氏乃是十分奔放的女性,甚至还拥有另外的爱人。这在当时也是十分不好的事情,甚至可以因此而命其自杀。其后,杨大眼准备再婚时,她已经有三个儿子。而当后妻过门之后,后妻又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在杨大眼死后,两位妻子的儿子便形成了对立,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杨大眼的长男——也就是女将军潘氏的长男,他名叫杨华。这个人和母亲长得很像,十足是个美少年,在父亲死时才十七岁。当时北魏的朝廷是由皇太后专政,光是这样也就算了,她还非常喜欢美少年,因此就看上了杨华,准备逼他就范。然而杨华非常不愿意,再加上后妻想要把前妻的孩子除去,让自己所生的儿子来继承家业,于是杨华在父亲的葬礼之后,就和两位弟弟一同挑着父亲的尸体准备亡命到梁去。

这时候,后妻——或者可说是继母——大惊而跳入河中,杨华的弟弟虽欲以箭射之,然杨华说不管怎样,毕竟还是母亲,因而加以阻挡。于是他们便挑着父亲的遗体渡过了长江。

这个杨华后来一直出仕于梁,只不过死的时候带有点悲剧的色彩。他是在有名的侯景之乱时,被卷人其中而死的。

好了,不要再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这时的韦睿尚且健在,不过,他有没有与杨华相会过,那就不知道了。

在杨大眼死后,由于北魏皇太后的专横,政局十分混乱,在经过大混乱之后,就分裂为两个,一个是东魏,另一个则是西魏。

先将西魏放着不谈,而相对的东魏后来则为北齐所取代。

在进入了北齐的时代后,第四十五位的斛律光和第四十六位的兰陵王终于可以出场了。

北齐王朝可以说是从高欢这个人物开始的,这个人乃是东魏的宰相。

这个高欢在死时,继承其位置的乃是长男高澄。而在高澄要继承之际,由于听闻了继承者竟是这个孺子,因此一个名为侯景的人就起而谋反。这时高澄以巧妙的方法平定了叛乱,侯景失败之后,就渡过长江逃往梁。后来,他在梁又引起了叛乱。这部份可以参照个人所著的《长江落日赋》,就可以了解其来龙去脉。

这个高澄虽然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可惜他有酒乱的致命缺陷,只要一喝酒就会变了个人,而十分残忍暴虐。在高澄的时代,东魏王朝依然持续着,而这个高澄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出任了东魏的宰相。比较夸张的是,他竟然以宰相的身份殴打东魏皇帝。后来,高澄遭到暗杀,继任的乃是其弟高洋。

这个高洋也有一些逸话。在他少年的时候,父亲高欢曾经故意打了一个很难解的绳结要他试着解开,而高洋就无言地拔剑将其切成两断。这个应该是亚力山大大帝之哥鲁迪斯绳结的故事,大概是亚力山大的传说在经过数百年传至中国之后,高欢也想让他的儿子试试看的情形吧!

高洋这个人——虽然他的兄长高澄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乃是个勇敢的武将,最后就篡夺了东魏而开始了北齐王朝。不过,就算他武艺高强,还是跟兄长一样有着喝酒乱性的毛病,甚至比兄长更严重。高澄还只是会打人而已,而高洋却是拿剑砍人,是个相当麻烦的人物。在酒醒之后,虽然他又会脸色发青地后悔自己所做的事,但却没有因此而戒酒,算是破灭型的人格。

而高澄的儿子,在父亲被暗杀时还十分年幼,这个人就是兰陵王。

这个兰陵王,除了是个美男子外,听说连声音都很好听,这点在正史上也有记载。此外,他还是位军事天才。有一次,他前往援助遭到包围的己方城池,并突破了敌人的包围网。当他站在城门前大叫开门时,城内的人认为这可能是敌方的计略,己方的人怎么可能来到这种地方而不肯将门打开。这时兰陵王就将头盔脱下,以真面目示人。位于城门之上的兵士一见是兰陵王方才开门将其迎人。这时北齐的兵士们还特别为了夸赞其勇猛而做了“兰陵王入阵乐”这首歌曲,载歌载舞地欢迎他。

在戏剧中,兰陵王因为自己的面孔太美丽,因而感到嫌恶,于是就有他后来覆上面具把自己的面孔隐藏起来的说法。而这点在传入了日本之后,也就成了能剧的形式而流传下来。

关于兰陵王的小说,在日本也曾出版过不少,不过,却没有以之为主角的历史小说。大体来说,都是留下了因自己的面孔太美丽而覆上面具把面孔藏起来的说法,而被使用于有美少年出场的小说中。

在此,和兰陵王一同支撑着北齐的,乃是斛律光。

他的姓为斛律,名为光。是十分罕见的姓氏,这是因为他本来就是西北的异民族出身。这个人无论是担任宰相或是将军都非常优秀的人,同时还是使弓箭的名人。在年轻时,他曾看见比人还大的怪鸟从云间飞过,而以一箭就把它射下,因而有着“落鸟都督”之称。

前面说过兰陵王和斛律光一同支撑着北齐,当时北齐的军队非常强大,无论在何处作战都获得胜利。像是从北方大举来袭的突厥等骑马游牧民族,就完全被其打败。

而这两人最后也同样地为北齐最后的皇帝所妒,正巧当时从敌国传来了谣言。于是,兰陵王遭到毒杀,而斛律光亦被杀害——甚至斛律光全族遭到杀害。本来由两支支柱支撑的东西!在将两支柱子都斩断之后,如同赤裸裸般的北齐就被北周所灭。这时北周的皇帝虽为敌人,也不免为他们感到惋惜,还曾叹息道:如果这两人还健在的话,就算是我们也是无法占领北齐的首都吧!

刚才曾经说过东魏后来被北齐所取代,而西魏则是变成了北周。

建立北周这个国家的——正确地来说,建立的人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叫做宇文泰的人。这个人姓宇文、名泰,所以也是北方的异民族。

这个叫做宇文泰的人,虽然只是建立了地方政权,但还是可称为与曹操或是刘裕等匹敌的英雄。

这个人的容貌在正史上有记载:耳大、手长过膝,与《三国志》中的刘备相似。不过其真实性就难以得知了。

在他的部下中也有许多的人才,像是于谨、李弼、田弘、韦叔裕等都是名将。

田弘是个在一生中负伤百处以上的骁勇善战之人,就在前一阵子,中国大陆与日本所组成的共同调查队发掘到他的墓地。从坟墓中还发现了罗马的硬币,可知当时的北周经由丝路与西方世界交流的情形。

至于韦叔裕这个人则不光是作战,还精于情报战与谋略,曾放出许多的细作(间谍)至北齐获取其国内情报。在北齐放出关于斛律光之流言的也是这个人。

当时,虽说是南北朝,但就像三国志再现般是属于三国鼎立的状态;北为北齐、西为北周,而南方这时梁已经灭亡,取而代之的是陈。



在这三国之中,政治最优的乃是北周。北齐皇帝代代均为会喝酒乱性的杀人狂,而在陈这一边,实行的则是非常软弱的政治。被称为陈后主的人,只会溺于美女、酒、以及诗文之中,对于国政则几乎是完全不顾的。

结果,北周首先就灭亡了北齐,而支配大概了天下的四分之三。不久后,北周又为隋所篡夺。

隋文帝,也就是叫做杨坚的这个人——在这时已经进人了《隋唐演义》的世界——本来乃是北周的重臣。在发动政变后取得了国家。

接下来只要把剩下的陈加以合并的话,天下就将再度成为统一的状态了。这时,非常难以信赖的陈国,却出现了一个独自努力的第四十七位名将萧摩诃。

这个人在南北朝的南朝中,可说是最厉害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关羽再世,而有一次当别人问到听说你是关羽再世是真的还是假的时,他竟默默地一个人突击进敌阵,在与敌将单挑后获得胜利回来,真的是非常厉害。只可惜由于国势衰弱,实在也莫可奈何,再加上又被文弱的君主所疏远,因而也无从支撑国家大局。就这样,在到了西历五八九年时,隋动员了百万大军,准备一举统一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萧摩诃也无心再努力下去,最后陈就因此而灭亡了。

关于陈灭亡时的情景,在《隋唐演义》中有详细的记载。那时陈后主,亦即最后的皇帝,抱着两名美女三人一同藏在井中,当上头要填石将之封闭时,才慌忙大叫这里有人。隋的兵士们欲将之拉出,一拉之下却发现异常地重,才看到原来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人一起。就在这不是很雄壮的情景下,陈遭到了灭亡,而天下也因此而统一。

萧摩诃由于武将的名声而被认同,后来就成了文帝最小儿子汉王的家臣。经过十多年之后,当汉王发动叛乱时,萧摩诃就以首谋者之一的名义遭到处刑。如果他死于陈灭亡之际的话,那他肯定会是一位忠臣,只可惜他却死在不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真是个相当倒霉的人。

而就这样,正式进入了《隋唐演义》的世界。

在南北朝时代,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勇将,只是由于身处分裂之时代,如在一边的国家发动谋反失败的话,就可能会遭到肃清,最后也只有逃到另一个国家去。因而在这个时期,有不少人会来来去去,如果把这些人的故事全都收录的话,那最后一定会变得难以收拾,所以在此我只介绍一个王琳。

这个人本是梁的将军,而当梁灭亡之时,他遵奉在北朝当人质的皇族,持续为梁之再兴而作战。结果,他被代梁而起的陈军所败,并因此而被杀。由于他对朝廷忠实,又得兵士们的信望,因此在他死时,有许多的人都替他感到惋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1: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推往世界帝国的序曲 隋时代

--------------------------------------------------------------------------------

西历五八九年,天下经过两百七十年之久后,又再度统一了。

隋文帝这个人,大致上可以想做是和西晋武帝一样,很轻松地就统一了天下。只不过,文帝这个人在统一天下之后,就一直以政治家的身份而努力,将因连绵战乱而荒废的天下加以安定。实际上,在短短的十年之间,隋就走向了富强,因此可说他确实是一位有能力之政治家。

而在此时辅佐文帝的左右军师,在《隋唐演义》中也有出场,那就是杨素与高颎。

这两人虽然没有被归入百人之内,但均是文武两道并行之人,无论担任宰相或是将军都相当有能力。不过,他们的性格则大大不同,高颎这个人对文帝是直言不忌,非常则直而公正。杨素则比较带些奸雄的气质,他好玩阴谋,也喜于奢侈,但这都只是小方面,气度非常大,还是个风流之人。因此也留下不少与美女之间的逸话。

至于现在要叙述的,则是第四十八位的韩擒虎。就如同他的名字“捕捉老虎”一般,是个相当勇敢的人。

这个人最初在灭亡北齐之战中就十分活跃,而在灭阵之战中,也曾立下不少功绩。

他对那些虽为敌方、但勇敢的对手均十分宽大,同时也因对民众公正而受到欢迎。在这个人死后,还有成为阎罗王替民间说话的传说。

传说中在这个人将死之前,他将家族集结至病房中,此时外头突然跑进一个奇怪的人,伏身在地大呼其为王。就在大家准备把这个疯子赶走的时候,在病床在的韩擒虎笑道:生时为隋之将军,死后则为彼世之王,那不是十分愉快的事吗?说完之后他就死了,因此才有这样的传说。

这个韩擒虎还曾经养育一个失去亲人的小孩,而这小孩也就是第五十一位的李靖。

在此有一件非注意不可的事情,那就是在中国道教的诸神,大家都是在生前就极度受欢迎,而在死后才成为神的。而大体上这些神也都是看其生前是怎么样的人,死后就是什么样的人。也因此,成为阎罗王的人并不只有一个,但都是具有公正、刚直等重要的素质。

接下来谈第四十九位的刘方这个人。这个人在《隋唐演义》中完全没有出场,那他是怎么样的人呢?虽然他对文帝的统一天下也有贡献,但他主要的功绩乃在炀帝时代的海外远征。

本来,刘方是生于北方的人,在隋统一天下成功之后,他当上南方的太守,特别是在西历六○四年他对中南半岛进行了远征,目标乃是占领这个国家。

在此时,他来到相当南方的地方,与敌人的象部队进行作战,获得胜利之后凯旋。只不过,由于南方的水土毕竟不合,他在回师途中身亡。说到前往南方与象部队作战的人嘛,刘方乃是第二位,第一位则是马援。

再来谈到第五十位的张须陀。隋时代也有许多十分著名的名将,我本人也非常喜欢这些人,而想要把他们都写到自己的作品中,不过由于想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在此就以张须陀做代表。

这个人在《隋唐演义》中,也是个不错的角色。

本来张须陀一开始也是位小官,只不过他一直到五十岁左右都没有办法好好出仕,连一个州的太守相当不上,而只不过是个副手的地位。就在这时,发生了饥荒,民众一一死去。此时,官仓中的米粮虽然非常多,但如果要开官仓救人的话,需要皇帝直接许可,因此必须要派使者前往都城,在获得后帝许可后才能开官仓。然而这样往复大约需要十天的时间,在这期间,饿死的人只会不断增加,根本没办法等这么久。于是,张须陀独断地打开了官仓,将其中的米粮配给民众,以防再有人饿死。只是,打开官仓再怎么说都是一条罪状,于是他便遭到了弹劾。没想到炀帝却称许张须陀做的好,而原谅了他。这个炀帝在后来虽然是个有名的暴君,但是他对张须陀的态度倒是非常宽大。

其后,当国内卷起大叛乱之时,张须陀以太守身份将各地群起的叛乱军一一打败。这也是《隋唐演义》中有的故事,当时秦叔宝及罗士信等勇者就位于其下,援助张须陀平定了许多乱事。

也因此,我也真的蛮喜欢像这样的人物,不知道他是在哪里学得战术和武艺才成为勇将的呢?由于这个张须陀正好位于天下的中央部位,因此他能够一一打败四方的乱军,对于隋的持续统一相当有贡献。

关于罗士信这个人,他虽然有在《隋唐演义》中出场,但在正史中还有不同的事迹。当张须陀募集义勇军之时,有个十四岁的少年也前来要求加入,在此张须陀以没有合于你身体的锁甲为由要他回去。而这名少年,也就是罗士信,就愤然地当场穿上了两倍重的锁甲。不但穿上大人的锁甲,而且还穿了两层,让一直站在旁边的张须陀不由得笑出来,说道:我知道了,就把我的马送给你吧!此后罗士信便一直跟在张须陀的身边。

张须陀这个人在平定了许多次叛乱之后,便成了抗隋之人的眼中钉,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个人的话,就难以成就大业,只是总是胜不了他。在此时,有个名叫李密的人物出现,在他的计略之下,张须陀最后战死于沙场上。当时,张须陀的军队为叛军所包围,张须陀虽然成功脱出,如果这时他一个人逃跑的话,应该是可以成功的,然而他却无法放下他的部下,因而再度前往救援。脱出包围之后又再回头,再脱出之后,回头看到部下尚有几个被困在包围之中,他又再度跑回……就这样持续了五、六次,虽然几乎将兵士们完全救出,但自己也因为力尽而亡,让所有的部下和兵士皆不由得流下泪来。

从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张须陀真的是个很爱护部下的人,光从受到部下的爱慕这点看来,就足以将其列进名将之列了。而在张须陀死后,叛乱军立刻就占领了隋帝国的中央部分——炀帝在这时则逃到了南方,与北方的都城再也无法取得联络——就这样,隋再也不是一个天下统一的国家,也因此,虽然有些夸大,但随着张须陀的死,统一帝国的隋也告终了。

人生意气 唐时代(前)

--------------------------------------------------------------------------------

好了,我们继续来看《隋唐演义》的世界吧!隋与唐虽然像是不同的王朝,然而隋炀帝其实和唐的李渊乃是母系的表兄弟,因此其实这也可看做只是同族之同的帝位移动而已。

总之,在这样的乱世中,群雄四处并立,也因此优于武勇的人也存在于各地,当然,也有些人是有意图地选择君主,然而大部分的兵士却只是单纯地跟着军队,而随着这些军队不断改变其君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在各阵营间游走。

在此,第五十一位的李靖登场。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用说是百人了,就算把百人削到只剩十人为止,他也应该还是在十人之中的名将。

这个人如前所述,虽然有一位有力的养父韩擒虎。只是韩擒虎这个人是个不太明白人情世故的人,因此就算他的位置很高,但在隋的朝廷中总是怀才不遇。因此李靖这个人也没有很好的遭遇,在韩擒虎死后,更是失去了后盾,也更难以出仕了。

如前面所言,李靖一直到五十岁左右都爬不上去,不过,他曾有一次被请到前面也曾提到过的杨素家中,述说着自己的军事理论。杨素十分佩服,敲着自己的椅子说:卿有朝一日必将坐上此位,认同了他的才能。只可惜在还没有为他做些什么之际,杨素便已死去。根据《隋唐演义》的故事,杨素的小妻对李靖一见钟情,就想跑到李靖那儿,然遭到其拒绝,因而杨素自然也没有要担负李靖未来出仕的义理。就过样,本以为将会终老于田野的李靖正巧遇到了唐高祖李渊对炀帝起了叛旗。李渊本人倒是对于这件事十分磨菇,不过他的儿子李世民——这时方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却赶着父亲的屁股,认为起事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因此就举兵起事。

炀帝对于悦乐之事可说是什么都喜欢,他特别喜欢以奢侈的行列至各地去旅行。除了数万的兵士以外,还有其他的官吏以至于宦官、甚至连女性都要几万人随着他以各种装饰弄得美美的一同前进,因此他的来本身就是一种麻烦。而当炀帝前往北方巡幸时,北方的突厥突然攻击而来,因而受到了包围。由于城池被围困,因此炀帝也没有办法脱逃,随着食粮的减少,突厥的攻击也一刻一刻地加紧,这时部下提出了一道计策。就是在流经城内的河川中将信顺流而下,流出城中,刚好这封信被上个带着马在河边饮水的少年所拾,这位少年就是李世民。在看到了这封信后,得知皇帝处于危机之中,如果能够加以解救的话,就能够获得奖赏,因此李世民就向父亲报告,并组织了援军前往救援。正巧这时突厥的食粮也差不多将尽,且知道隋之援军很快就会从各地赶来,继续待在此地也是无益,于是就退兵而去。

而当李世民率领援军到达后,虽然是拣现成的便宜,但毕竟还是救驾成功,没想到炀帝这个人却早就把要给赏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兵土们就没有获得任何奖励。看到这个情形的李世民,这时就看出这样的皇帝迟早会不行,这也是有名的故事。

就这样,他在十几岁时就随着父亲起兵,在二十几岁时就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二十几岁以实力取得天下的,就只有楚的项羽及李世民两人。而相对于项羽一代就遭灭亡,唐则延续了近三百年,因此说他是空前绝后的霸王也不为过。

接下来回到李靖的故事。就算他之前都非常怀才不遇,但他本来还是打算为隋效忠的,当李渊起来叛乱的时候——姓李的人在此真的出现了很多——他本欲通知炀帝,结果却被发现而被捕。从李渊看来,李靖是个间谍,因此就想要将之处刑。这时李靖大叫道自己乃是隋的臣下,只不过是想要对隋尽忠而已,如果因为这样就要杀他的话,那又何以取得天下呢?听到这段话的李世民,就对父亲说原谅这个人吧!而把李靖留了下来。

不过,在《隋唐演义》中,这个场面却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在我重新读了一下《隋唐演义》后,还发现刚才所提的、李世民在河里拣到求救信而前往援助炀帝的故事,也没有记载于其中。因此,不由得让我有这个作者到底有没有读过正史的疑惑。也许他是读了许多的稗官野史之类的,然后再重新将之建构,不过该不会没有读过正史吧?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李靖成了李世民的部下。根据《隋唐演义》的设定,当时李世民为十七岁,而李靖则刚好比他大三十岁,也就是四十七岁。而李靖在与李世民相遇后,就以独一无二的军师之姿活跃。

接下来的是第五十二位的李绩,这个人可以和李靖并列为唐的两大军师。他和李靖不同,从年轻时就有名望,怎么说呢?原来他自十七岁前就组织叛乱军起来反抗炀帝暴政。只不过,由于他真的太年轻了,因此如果以自己为头的话实在不太好,就以他人为统领,而自己则掌握实权,一次次打败隋军,可说是个令人感到恐怖的少年。

这时,被李绩推为统领的,是一个名为翟让的人物,这也是《隋唐演义》中的世界。

而在此虽然称为李绩,其实他的本名乃是徐世绩。因此在作品中也常被称为徐军师。

顺便一提的是,翟让和徐世绩所起兵的山寨,名为瓦岗寨。既然是堆瓦为岗,那想来也不会是座高大险恶的山地,如今这儿也是河南省的一处重要之地,往东南西北之交通四通八达。在中国民众文学的世界中,与《水浒传》的梁山泊相同,这个所谓的瓦岗寨,也是一种世外天地的象征。

这瓦岗寨的军队,正是让之前曾经提过的隋最后之名将,也就是第五十位的张须陀战死的那支军队,而也因此,瓦岗寨便上举成名。

在这儿,翟让这个人当然是并没有什么作为,实际指导作战的人乃是李密。这个人虽对炀帝发起了叛乱计划,但也因失败而被捕,在护送的途中又巧妙地逃走。后来就在群雄之间来回,伺机取得天下。在《隋唐演义》中,对于这一方面就有详细描述了。

在此,李密就以打倒了张须陀的男子之名声,震惊了天下。于是这座瓦岗寨也不断有一些向往这种乱世非法气节的勇者投靠。于是瓦岗寨就把原来在山上的城寨根据地移往较靠近洛阳的地方,建立了魏这个国家,而李密就成了魏公。

这时,在《隋唐演义》中并没有出场,而是在其他的书中出场的,有所谓魏的五虎将军。这指的就是秦叔宝、单雄信、王伯当、程知节、罗士信等五人,这是《三国志》的书迷们应当会感到欣喜的设定。

其他还有一个文官魏征,因此这时魏国人才的丰富可说是相当了不起。

魏成立之后立刻就包围了洛阳,号称军队三十万,支配着天下的中心地点。这时乃是西历六一八年的事情,而当时李密已有大概会取得天下的感觉了。

只不过,李密本身是个对自己的才能非常有自信的人,他首先把翟让,也就是这一派最初的统领给谋杀了,因而造成人心的离异。根据《隋唐演义》的设定,当时魏征、秦叔宝、以及徐世绩等都对唐持有好意,认为唐总有一天会统一天下。而李密由于看不过去,就把这一帮人都赶了出去。没过多久,李密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所打败,状况非常糟糕,把至今的势力在一日之间完全失去。李密在苦思之后,就无可奈何地投降给了李渊。只不过,李密并不是个可以待在他人之下的人,在经过一个月左右,他就背约逃跑,而在途中因遇到伏兵而被杀害,当时年仅三十七岁。

这时,所谓的魏之将军,由于大举归顺于唐之故,是以对这时的唐来说,尤其是在军队方面,也是一举经过强化。

如果李密这个人能够用心,不要逞强与王世充作战,而保存势力的话,那么历史将会如何转变就令人难以预测了。顺道一提,在日本也有以李密为主角的小说,那就是狩野朝美所着的《隋唐阳炎赋》。

这时的李世民是为秦王,而李渊则为隋的唐国公。因此在李渊即位的时候,就以自己的封地而自称为唐。

而在徐世绩与李密不和之后,就领着自己的军队,还在城的附近徘徊时,李渊就放话希望他能够投降于唐。不过徐世绩说道,就算自己与之不和,但毕竟是李密的部下,因此并不希望在未透过李密的状态下归顺,而让李渊非常感佩。

接下来,在六一九年初,徐世绩终于降唐,这时方才二十六岁。而唐也给予其厚遇,赐予其国姓李,因而改名李世绩。不过也在此就直接改称为李绩,这乃是因为对其君主李世民表示尊敬之故。

就这样,李绩自十几岁起便当上叛军的指导者,在天下有相当的名份,而在三十六岁时,则当上了唐的军师。故他和李靖不同,是个在年轻时就有名声的人。

接下来看到第五十三位的秦叔宝。这个人在年纪上比李绩大个十几岁,在《隋唐演义》中,乃是北齐某将军的儿子,不过是否属实就不知道了。我想也许他根本是个无名的庶民出身也说不定。只不过,他自年轻时就因武勇与孝顺而知名,关于这一点,在《隋唐演义》中也有说明。

一开始,当秦叔宝还只是军队末端的兵士时,他的母亲死去。于是隋之大将军叫做来护儿的——这个人也在《隋唐演义》中有出场——就在秦叔宝母亲的葬礼中特别请使者送上吊唁,此举让大家吃了一惊,就问道:像你这样的一位大将军,为什么要对那样一介无名小兵家的葬体特别派使者去呢?来护儿答道:这个叫做秦叔宝的男子,可不是平凡之人,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因此,在《隋唐演义》中,这个来护儿是个相当不错的角色,以秦叔宝的知音身份一直守护着他。

秦叔宝在张须陀旗下,与罗士信一同与叛乱军作战。由于行动出色,在张须陀死后,就移至李密旗下。只不过,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李密是张须陀的仇人,那为什么还要特别跑去李密那儿呢?关于这样的疑问,在《隋唐演义》中也对这段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所说明,就是设定秦叔宝从很久以前即与李密相识。

在这样的时代中,刚才也曾经说明过,昨日之敌,也许就是明日的己方,离合聚散总是接二连三地发生。总之,在遇到对自己来说真正好的君主之前,大家都是东跑西跑、分分合合的。就算你找到了一位君主打算对他尽忠,可是在君主不行的时候,就不要磨磨蹭蹭,还不如赶快去找下一个更好的君主。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而跟着如兄长般的秦叔宝,罗士信也一样到处游走。

接下来要谈的是第五十四位的尉迟敬德。

像秦叔宝等人,于隋之末期是在山东及河南一带活动,而尉迟敬德则是在更北的山西一带与附近的贼军什么的作战。其后,群雄冲有个刘武周的人得到了力量兴起,而尉迟敬德就进入其下而成为将军。之后,刘武周就与唐展开了作战。刘武周的势力其实相当大,如果当李世民与李密作战时,刘武周从背后突击长安的话,那么唐很可能会因此而灭亡。在收拾了李密之后,李世民就为了征讨刘武周而向北行,这时所率领的包括李绩、秦叔宝,以及程知节、罗士信等,几乎昨日的魏军都被纳入其下的感觉。

而在与刘武周的军队冲突之际,在京剧的标题乃是《秦尉大战》,也就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单挑。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单挑战,大概除此之外也不多了。

总之,他们两个一下换马再战、一下是稍事休息之后再战,战斗持续了数日夜,胜负一直无法分出。其后,刘武周死亡后,李世民还郑重地把刘武周的首级送回尉迟敬德那儿,让他好好地举行葬仪。而尉迟敬德也在君主死后,因感念李世民的恩义,就降伏而成为其部下。

关于这场《秦尉大战》,在《说唐》中,有比《隋唐演义》更精采的描写。

所谓的《说唐》,是比《隋唐演义》更加偏离历史,是如讲古一般,非常充满故事色彩的东西。根据《说唐》,李世民在带领程知节前往前线侦察时,突然遭到尉迟敬德的急袭,在程知节一番奋战之后,两人依然被捕。正当尉迟敬德要夸耀其武略时,程知节道:你不过只是井底之蛙罢了!我还有个大哥秦叔宝,在他面前,你根本就不算什么!尉迟敬德大怒,说对方说谎。程回道:是真的,如果你认为我说谎的话,就让我去把秦叔宝带来。然而尉迟敬德却说,怎么可能让你这么简单地逃掉。因此程知节也只有把年轻的君主——也就是李世民——当做人质留下,说如果自己没回来的话,那君主就任你看是要烧还是要煮,随便处置吧!李世民虽想说这个人怎么这样,但也只有相信程,于是尉迟敬德就把李世民留下,让程知节快马回去迎接秦叔宝。

像这样的故事,其实真的是很有趣,让人一面读一面就想笑。只不过,日本人最初在接触《说唐》之时,我想可能发现不了其中的乐趣,最好是能够先读过《隋唐演义》,在大致了解其背景后再来看《说唐》,就会比较有意思了。

尉迟敬德在出仕于李世民后,就以其武勇而活跃。至于秦叔宝这个人,则由于他在战场上曾经受过很多伤,因此其实他以后就没有那么活跃,而让尉迟敬德取代其第一武将的地位。关于尉迟敬德,在《隋唐演义》中是以神勇来形容,至于秦叔宝就没这么说过了。举个例子来说,在《隋唐演义》的书末介绍中曾说,尉迟敬德的武艺高强,可说在其生涯及战场上,从来没有负过伤。让人感觉似乎带着点神秘的气息。在年龄方面,由于尉迟敬德也较之年轻十岁左右,因此在以后他也一直守护着李世民,甚至还有带着他突破敌军重围的记录,在在显示他的活跃。

不过,这个人却在太宗李世民从高句丽远征归来之后,就突然舍弃了一切的地位而引退,并离开长安住进了乡下的道观,也就是道教的寺院中。在此一面修行仙术,一面欣赏音乐、下围棋,同时还与附近的小孩子们一同游玩,在过了十数年的岁月后,才悠悠地告终其七十四年的生涯。说实在的,像这样不以重臣的职位继续留在岗位,也没有破灭死亡,真的可说是悠然自适的人生了。

再说到同时代的罗士信——他倒是一直和秦叔宝在一起。这个人虽然只比太宗李世民小个一岁,但却在二十岁时死亡。原因是他在与敌作战之中被捕,虽然受到劝降,但因遭其拒绝之故,因此就被处刑。

不管是罗士信、秦叔宝,还是其他的人,隋末的武将们大都曾经换过好几任的君主,这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在遇到可以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他的君主之前,是不会妥协的。罗士信也是曾换过君主流浪过,最后才成了李世民的手下,而在加入了李世民之后,即使敌人劝降,他也不愿答应,因此才被杀死。

日本在中日战争时也有过一段不说中国人的坏话不行的时代,说是中国人可以数度转换君主,和日本人此起来可说是忠义之心甚薄什么的。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中,碰到不合的君主时,家臣还是可以离开的。只是在接续江户时代下来的体制中,却有了如果君不君,臣还是必须要臣的说法,非常的武士道就是将这种观念形式化,因而变得十分伪善。也有人说日本人是“忠臣不事二者”,而中国人则否,基本上,“忠臣不事二君”的说法就是从中国所衍生的,以这样的观点来说中国人的坏话,未免流于滑稽。

之前说过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可是由于他所建立的功绩最多,因此李渊的长男李建成虽然当上了皇太子,然在唐取得天下之后,后继者的问题果然就浮上了台面。在制度上,当然应该是由皇太子继位,一这点并没有疑义。可是由于李世民的功绩较大,再加上在李世民的部下中,有许多非常有力的将军。因此这时身为李建成部下的魏征就曾劝说过:如果你想要平安无事继承皇位的话,就一定要把李世民杀掉。如此一来,就可以用兄弟之争乃是身为次男的李世民无礼的说法,让别人知道皇太子也不是默默地坐以待毙的。

因此这就成了吃人或是被吃,不管哪一方当上了皇帝,而另一方就一定会被杀死的状况,两边针锋相对。从李渊的角度来看,自然不希望儿子们互相杀来杀去,可是如果选了其中一方为后继者的话,那另一方又绝对会叛离,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难以决断之中,发生了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此,发生了兄弟相残的悲惨事件,总之,在此事件之中,与其说是一步,不如说李世民只以半步之差获胜,成功地打倒了其兄长。

于是,李世民接受了父亲的让位——这时候,父亲也到了不让位不行的地步,这对李渊来说也是莫可奈何的事,再怎么说,李世民的功绩最大乃是事实。就这样,李世民即位成为大宗皇帝。

我们现在虽然称其为太宗皇帝,但这和前面也曾经提过的梁武帝的情况相同,乃是历史上的称呼方式。由于这是在其死后才给的名字,因此在其生前是绝不会这样称呼的。这件事在井上柘美子小姐的短篇中,玄宗皇帝出场时也曾提过玄宗乃是死后的庙号,因此在生前是不可能这样称呼的,而唤起了大家的注意。在此,我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做一番提醒,此乃因为我也觉得必须要做这样的事才行。之前,我读到一份写到隋炀帝与日本圣德太子的奇幻小说,里头就有炀帝的臣下向炀帝称呼“炀帝陛下”的场面。在此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前面说过的,“炀帝”乃是死后的谥号,生前是没有这个称呼的;另上个则是“炀帝”这个谥号其实意思是非常不好的,指的乃是为女所溺因而误国的君主,因此如果向炀帝本人称呼“炀帝陛下”的话,这名臣下不当场被砍头才怪呢!

当然,并不会因为有这样的例子,我就说这本小说不行,说实话,我想我自己也还是有不少的错误,只不过没发现罢了。

中国在明代以后,实行一世一元的制度,也就是说,一位皇帝就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以年号来称呼,就非常容易了解了。

在此,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而死后,则被给予了太宗这个庙号。所谓的太宗,一定是给予第二位皇帝的称号。第一位则称为太祖或是高祖之类,只要说到太宗的话,那就一定是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记住了这点之后,我想在历史考试中,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李世民在即位后,赦免了兄长的谋臣魏征并加以重用。魏征这个人也认为在其生涯之中终于遇到了合适的君主,而尽其忠诚。所谓的“人生意气”,就是魏征在叙述其欣喜高歌时所写下的诗词,而这首诗也收于《唐诗选》中,算是首蛮有名的作品。

在太宗即位三年后,他发动了讨伐突厥的大军。

突厥,并不能单纯以骑马民族——也就是中国北方作乱的骑马游牧民族——来看待,当时的突厥帝国几乎支配了几个欧亚大陆的中央部份,其领域甚至可说比唐帝国还要广,连咸海一带都为其领土。因此,只要在北方有这个大敌国存在的一日,就很可能会侵入而来,唐的国境也难以安定。出兵虽然是发生在太宗即位三年之后,然而在此之间也不是说李靖就完全什么事都没有做,恐怕在这三年间,他都一直在研究对突厥作战的战略,以及养成骑兵什么的才是。而在此时,正巧出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

分裂就产生了抗争,而对唐来说,这时也正值整军随时准备出发的状态,于是太宗皇帝就命令李靖出击。这时李靖所率的骑兵队,我想应该可称为中国历中上最强的骑兵部队之一才是。

大体上,光是带领他们的人就很够瞧了!他的副将是李绩,其他则还有程知节与尉迟敬德等,全都是名将。首先,他们一举袭向突厥的根据地,而突厥方面则认为,就算唐要攻过来,由于其是以步兵为主力,因此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没想到十日左右便往其根据地急袭而来,而在一日之间便将其陷落。此时突厥的可汗,也就是他们的王慌忙地逃逸。不过,就算说是逃逸,他还是带着数十万的骑兵部队,准备伺机反击。

在冬季的蒙古高原,也就是敌地之中,李靖以骑马民族为对手,深入其中与其以骑兵战正面相接,却一次次地获得了胜利。甚至还派遣分支部队趁着雾气前进,突然对敌人的后背进行突击,可见其对地理方面也做了一番研究。

就这样,突厥的可汗遭到了逮捕,而突厥帝国就此灭亡。

随便说某人是个骑兵战的天才也许大过妄为,因为在世界历史上,这样的人算是很少见的。可是就李靖来讲,光是从他以骑马游牧民族帝国为对手,深人敌地,正面以骑兵战与之挑战而将其灭亡,我想就可以说李靖真的是个骑兵战的天才了!

话题有点说远了,不过像在日本史中说源义经乃是个骑兵战术的天才,我却觉得那感觉大不相同。义经之所以被这样认为,乃是因为他在一谷的战役中反败为胜的表现,可是那却不应该说是骑兵战术。确实义经会以骑马做为短距离高速移动的方式,可是在到了战场之后,自古以来就是在两边报上名号后就展开单挑作战的。就如熊谷直实与平敦盛所言,是乘马一对一对决,在落地之后还要互斩以分出胜负。这样子根本不能说是骑兵的集团战法,说义经是骑兵战术的天才,其实是抬举他了。义经所做的事,和成吉思汗等的骑兵战术完全不同,这点在数十年前海音寺潮五郎先生便曾指出,只不过由于这说法已经一般化,因此义经为骑马战天才的错误认知才会继续流行下来。

虽然很可惜,但基本上,在日本的历史里并没有骑兵战术的天才。因为并没有这个必要的缘故。因此,当蒙古袭来、第一次接触到骑兵的集团战术之时,日本才会那么慌乱,就是因为不曾见过的缘故。

真的谈得有点过头了,还是赶快在此打住吧!

就这样,李靖建立了灭亡突厥帝国的大功。在此之后,虽然也有与西方异民族为对象的作战,不过大抵上李靖站在第一线的出征,也在此告一段落了。

而在此,更年轻的——这时才三十岁左右的李绩,便取代了其地位而为唐军部的第一把交椅。

说起李绩的功业,第一就是灭亡高句丽一事。高句丽在《隋唐演义》中写作“高丽”,总之就是在经过了约七十年,自唐以前就存在于中国东侧国境的国家。之前隋炀帝曾经三度发动大远征军前往,然而均遭到了失败的命运。除了补给难以连系的问题,高句丽的军队也很强盛,甚至还是在后方发生叛乱,于败死了数十万人之后,竟还可以成功地保卫其国家。

其后,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高句丽的内部发生了战争,大致也就是重臣要除去国王之类的事情,让太宗下了出兵的决心。只不过,由于隋炀帝曾经失败,因此就有人反对,可是,由于有和隋炀帝之比较,太宗的意志反而更坚持。于是,尉迟敬德就是想要阻止其出兵的人,不过太宗并没有听从,因此只有拖着过六十岁的身体继续在战场上立功。这时,秦叔宝已死,而惟一可能劝谏太宗的魏征也死了。

惟一的例外就是李绩,他积极提出为了安定东方国境,就必须要出兵的赞成意见。

于是太宗也展开了三度对高句丽的远征,但是也没有成功。

在途中第五十六位叫做薛仁贵的这个人,曾演出穿着白色武装斩杀高句丽军士,并且将敌人驱散的勇猛场面。关于这故事,有本叫《薛仁贵传》的书,描写薛仁贵与其一族的武勋,创造了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隋唐演义》或《三国志》的故事,在其中有着详尽的描述。

这时对高句丽的远征已经失败。

虽然唐太宗后来在还算在年轻的时候就死亡,但他与李绩还是有三十年以上的亲密友情。这时的太宗皇帝正因挑选后继者失败而非常担心自己死后的事情,而由于李绩的才能自己最清楚,不管是从李绩与朝廷的关系,还是李绩与太宗个人的信赖关系,太宗都相信自己在死后,李绩一定也会对自己的儿子和对自己同样尽忠。可是,在一些小地方他又抱着怀疑,于是就想出自己将李绩贬到地方,然后自己的儿子在即帝位之时,再将李绩给召回,并给予和以前一般的高位的话,那么李绩不就会感念自己儿子的恩惠而对其尽忠了吗的方法。

其实,这行事非常不像太宗,他还不如干脆就握着李绩的手,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说不定还来得好些。然而他却在死前玩弄了这样的手段。在太宗死后,继位的儿子高宗皇帝就依计将李绩召回,并重新给予高的位置,然而这时的李绩大概就因为一些不满的感觉吧,后来在高宗想要将自己父亲的爱人武曌,也就是则天武后纳为皇后的时候,虽然其他的重臣都持反对情况,然李绩却回说那是陛下的家事不便过问,就这样认可了高宗皇帝与武曌的婚事。

当然,也有李绩这个人对于宫廷内的权力斗争等事情毫不关心的说法,但我的看法则是比较偏向他就不管这一切,随便你去的感觉。

其后,李绩又重新演练出了征讨高句丽的新战略,最后获得了成功。

这是相当壮大的一种作战计划,首先是将身为高句丽友好国的百济灭亡,然后再以百济为前线基地,向南往高句丽进攻。另一方面,从西方再以唐之正规军出击,自南与西两方夹击高句丽。这战略最后获得了成功,与中国对抗了七十年的高句丽就这样被灭。这时的李绩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而在功成名就的次年,他就以七十六岁的年纪死亡。

在这时,跟随太宗李世民一起打天下而成功统一天下的战友已经一个都不在,而转移至下一个世代去了。

我想在这儿大概是说得太多了。

总之,说到下一个世代,那就是第五十五位的苏定方和第五十六位的薛仁贵了。

当李绩远征高句丽时,在其下的包括有苏定方、薜仁贵、以及另外一位虽然没有被归入名单中,但我仍想一提的刘仁轨。这个人我本想加入名单中,但毕竟有着人数的限制。他就是在白江口这个地方与日本军作战,而将之全灭的人。白江口在日本史上称为白村江,而由于这次的败战,古代日本就完全失去了伸展大陆势力圈的能力。

在隋的时代中,苏定方这个人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上战场,据说是个非常勇猛果敢的人。在年龄方面,他和李绩并没有相差太多,因此说是下一个世代也有一些不正确。

这个人在李靖灭亡突厥之战中就已经开始加入,其后就以程知节副将的身份,与西方的异民族交战。他并不是一个优等生型的人,常会吹嘘一些有的没的,像是在灭亡百济之时,他就曾经写过当时池中有龙飞出,自己本欲将之捕获,可惜失败的报告书。

其后,他在前往西域方面时,也曾立下不少的武勋。

如果从受人民欢迎的这点来看的话,第五十六位的薛仁贵可说是具压倒性的高票。因此,在《薛仁贵传》中,苏定方这个人就不是什么好角色了,在书中他还曾利用阴谋陷害薛仁贵的孩子们。另一方面,得到非常好的角色设定的是程知节,这个人本来应该是在九十岁左右死亡的,然而在《薛仁贵传》中,他却上直活到一百二十岁,还帮助过薛仁贵的孩子。

在中国来说,秦叔宝与程知节等人,其知名度可不亚于《三国志》中的登场角色唷!

之前曾看到过一则关于《三国志》书评的新闻,说《三国志》在中国大陆的电视上曾经拍成连续剧,曾经有几亿人都曾看过。我想这应该不是完全胡说的。而其他像是《隋唐演义》、《岳飞传》、《杨家将演义》等,也全都拍成了连续剧,相当受到欢迎,只不过日本媒体并没有报导出来就是了。

也因为这样缘故,从结果看来乃是经过非常选择后的情报才流入日本,因此自然也就只有《三国志》受到欢迎,而其他的就全然不知了。在此我希望大家多想一想,而不要只有对结果重要的情报才传入。

关于这个《三国志》,在此再度闲谈一下,当我在某一次受到台湾的出版社邀请前往台湾之时,那出版社的人就非常不可思议地问我说,为什么日本人会那么喜欢《三国志》呢?如果我回答是因为有趣的话,那其他也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呀!只不过日本人是只对《三国志》感到关心就是了。

对中国人来说,《三国志》确实是部有趣的作品,但那也不过只是“其中之一”罢了,而日本人则是根本对其他的作品不屑一顾。

在此我举一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个来到日本的中国人,这个人乃是《平家物语》的书迷,对平家物语中登场的人物,甚至连源义经的家臣之家臣的名字都能够如数家珍,然而对其他的故事或是历史却完全漠不关心,就算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阪本龙马等名人也一无所知。然后,他就说在日本史中最有趣的乃是《平家物语》为背景的源平合战之时代。那么,当一个日本人碰到这样的中国人时、内心又会做何感想呢?会不会觉得很头痛?就像这个样子,自信满满地说:“在中国历史之中,最有趣的就是三国时代。”的日本人又有何根据呢?

对于这种自信满满的人,如果问他:“那么,唐或宋的时代和三国时代比起来,又有哪里不够有趣呢?”的话,那我想他一定也会不知如何做答的。

当然,《三国志》本身是无罪的,而《三国志》很有趣也是事实,因此,会有对《三国志》狂热的人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反过来看,这是不是也是经过炒作后的结果呢?而媒体则又更助长了这样的风气。

在这儿说过有名的笑话,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以后的事。在山东地方的某个镇上,有个上演京剧的地方,当街上的小霸王问道:“演些什么呀?”之时,回答道是关羽的故事。结果小霸王就怒道:“什么?关羽?那家伙不是山西的乡下人吗?这儿可是山东呢!山东也有很伟大的英雄哇!”再回道:“是说秦叔宝吗?”“没错!就演个秦叔宝的故事吧!对了对了,就演‘秦叔宝单挑关羽’的故事好了!”关羽和秦叔宝可是差了四百年之久,要举日本史为例的话,就像是弁庆与加藤清正单挑一样离谱。而在京剧的幕打开后,大家前往观赏时,却发现台上的关羽和秦叔宝打在一起,大家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在中国乃成了说故事的人极佳的有名笑话,然而到了日本大概不会是这么一回事,大家虽然知道关羽,可是对于秦叔宝则是一问三不知。这个笑话是在于秦叔宝的武勇与知名度和关羽匹敌的前提下,才能够让人一听就笑的。

好了,再回到薛仁贵的身上。这个人在此后也是守护唐之边境,而在东方大为活跃的人。就算是把名将百名筛减到十人,我想他也是会留在其中的名人。

尤其是“薛仁贵三箭定江山”的故事更是非常有名。原来在与敌军大战时,薛仁贵以三支箭依次将敌军第一、第二、第三把交椅一一自马上射落,因而造成了敌军的恐慌,于是就一哄而散。

这在中国乃是众人皆知的有名故事,然在这样的实力和功绩之下,这个薛仁贵却没有大大受到封赏,只不过,从他的儿子乃至于孙子,倒是都成了民众眼中的英雄,就像是唐王朝的守护神一样,一直留传到后世。

薛仁贵儿子的妻子,名叫樊梨花,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既强又美丽的女将军。只不过,其真实性如何无法得知,大概是传说、也或者只是文学中的人物吧!她虽然没有被计入百人之内,但依然非常有名,可说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英雄。

说到女英雄,我倒是想到另一个人,大抵也是在这个隋唐时代,有个名叫花木兰的女子。这个人,与其说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倒不如说是文学或传说中人物的感觉,因此这次也将之剔除。对我来说,虽然不知其是否实际存在,但故事中她是代替父亲以男装从军。这个故事也是非常有名,自然也都曾改编为戏剧以及电影等。

在《隋唐演义》中,花木兰虽然也曾登场,但这应是将既成传说加以录下,带有点勉强的感觉,关于这点并本能说做得很成功。当然,像这样一个策马持剑的女英雄,实在非常少见,我个人也觉得蛮可惜的,不过毕竟不能勉强加入。

再接下来的是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他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也曾被我提及。他乃是在印度这样的异国中,率领着尼泊尔异国的军队,与象之大军作战而获得胜利的人。在与陈老师对谈时也曾经说到过,希望能够让这个人以英雄之姿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这个人其实曾经三度前往印度,最初并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时则升为正使,被卷入“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一文中所提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率领了尼泊尔的骑兵大为活跃。其后他还曾经再一次前往,去做什么呢?其实他是去寺庙中参拜。是个立下了大功之后,挥挥双手就回去的人。

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发挥。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句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这个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如今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

关于这个人,我认为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之前,日本曾拍过《释迦》之类的电影,虽然我也曾想说“怎么不拍这个人的电影呢?”之类的问题,但为了怕被人说:那你就出钱来拍好了,也就莫可奈何了。

再接下来是第五十八位的裴行俭这个人,他是从高宗时代开始,活跃于则天武后时代的人,同时也是第五十五位苏定方的弟子。苏定方这个人之前也曾经提过,喜好吹吹牛皮,是个有点怪怪的人,然他在见到了少年时期的裴行俭之后,倒是将自己所知的军事知识全部传授给他。裴行俭这个人是非常正直的人,对于他和好吹牛皮的师父间是怎么样相处的呢,我光是想象都觉得十分有趣。

裴行俭这个人在则天武后,也就是女皇帝武则天掌握权势的时候,曾经写过批判的文书,因此遭到生气的武则天流放。从宫廷中被放逐,命其前往西域。而这个至今以前是以文官的身份活动的人,在到了西域之后,就以苏定方所教的兵法为生,反而大为活跃。

而本来这个人就以书法名人而为世所知。

特别是在此时西藏的势力增强,常常与唐军发生冲突,于是他就一下与西藏军作战,一下是讨伐突厥的残党,立下了相当的武勋。不过,裴行俭最大的功绩却是在救了波斯王子一事上。从大视野的世界观看来,当时乃是伊斯兰帝国的大发展期,以西历来说,大约是在七世纪后半左右,而这也就是发生在六七七年的事情。

在此,往东进的伊斯兰势力,将沙珊朝波斯帝国灭亡。而沙珊朝波斯帝国的王子就带着圣火一同亡命前往唐。所谓的沙珊朝波斯帝国,就是拜火教,他们带着圣火拼命越过沙漠,正当翻越天山山脉要前往唐时,碰到了出击的裴行俭。裴行俭就一路护送他前往长安,因而立下了功绩。

接续裴行俭后,出场的是张仁愿这个人,他经营黄河北方的受降城池,也稳定了边境的守备。在这儿,唐的时代前半已经结束,而接下来终于进人玄宗皇帝的时代,则代表着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开始。

繁花盛开的长安 唐时代(后)

--------------------------------------------------------------------------------

好了,这里是从大唐世界帝国的极盛期所开始的。要说到相关的小说的话,则正是《隋唐演义》的精彩之处。

在提到《隋唐演义》这个名字之际,有一个地方让我有点在意,因此在进入本题之前,也许先将之做一番整理会来得较好些。也就是关于将历史上的人物对读者做介绍时,如果说是在传说、小说、或者是在戏剧之中所描写的事件的话,那都是属于比较虚撰部份的问题。

从结论上看来,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希望能够尽量多花一些篇幅用于描写介绍像这样子的虚撰部分。就算不见得是真实的历史,但也都是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之后,由众多的人所创造出来,方才使得这些人成为民众眼中的英雄的。这同时也证明了在民众的眼中,是如何地接纳了什么样的历史。本来,我写这一本书的目的就是在于“将日本的读者所不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介绍给大家”,也因此,我自然会希望能够让他们尽量发扬出不同面相的光芒,让读者得知他们的魅力。在这样的意图之下,自然是从最初开始就积极地提及那些他们登场于其中的传说、小说、或者是戏剧了。在前面我曾提过像《吴越春秋》、《李广传》、以及《隋唐演义》等,而在这里,则还会有《杨家将演义》以及《岳飞传》等的登场。

只不过,如果是大多数人都已经听闻过其名,而且对虚撰的内容反而更有所感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现实考量上的矛盾情形。像是关于《三国演义》一书,我就认为已经不需要再于这些虚撰的故事之上作文章,反而是将话题集中在于虚撰与实际之间的落差之上。也许因为这样,写出了一些让人看了可能有点不能接受的内容吧!

前言似乎拖得有点长了,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切入正题。

西元七一二年,唐玄宗即位。他的本名叫做李隆基,乃是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同时也是则天武后的孙子。当时的他不过才二十八岁,是个年轻而充满英气的天子。这个人和之前曾经提过的例子——汉武帝,以及之后将会提至的清朝乾隆皇帝有许多相像的地方。除了都是在先人之前所蓄积的业绩之下,创造了华丽非凡的极盛时代之外,他们也都才能丰沛,充满了自信和霸气。不过他们虽然都建立了华丽的政绩,但也都在长时间治世的后半段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失政,以致使得帝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另外,这三人也都有着与美女之间的罗曼史,武帝是卫子夫、玄宗是杨贵妃、而乾隆皇帝则是香妃。这三位美女同时也都死于不幸,也许这就是他们不吉利的共通点吧!

玄宗在帝位和贵妃两者都失去了之后,后来便和身边最后的随待一同渡过寂寞的晚年。这一点在《隋唐演义》之中也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可见玄宗胜过武帝的,大概就是在民众之间受到相当程度的欢迎这一点上吧!

在前面我们也曾经提到过一点,那就是所谓的玄宗这个名字,乃是在死后所给予的称号或谥号,因此在其生前,是绝对不可能会有“我就是玄宗皇帝”这样的自称的。不过,玄宗这个谥号倒是十分少见,几乎可说是举不出其它的例子来。至于像太宗或高宗这样的称号,则可举出相当多的例子。

说到玄宗皇帝在位其间,理所当然地,花都长安自然是热闹非凡,关于其热闹的情状,在许多的历史书中均有加以解说。

也许可说是开玩笑吧,在之前,我曾经读过在日本史中关于江户时代文化的书籍,大体上在日本是于江户时代的中期之际才开始出现有料理店这样的东西的,由于当时在欧洲还没有出现所谓的餐厅,因此它上头就写着世界上最初建立餐厅的乃是日本的江户。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在唐时代的长安就有名为“旗亭”的豪华餐馆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会说出这种话的人,应该是那种认为世界就是由欧洲和日本所构成的人,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把中国列入世界之内,在写下了伦敦和巴黎尚还没有餐厅之后,就不顾其他的地方,管它是中国、印度、还是阿拉伯诸国什么的。

好了,现在我们从第五十九位的高仙芝、以及第六○位的郭子仪开始谈起。这两个人在安史之乱的时候,乃是可区分为明暗两种类型的人。安史之乱是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上一定会提到的重要大事,是唐时代由安禄山和史思明所引起、延续了九年之久的大叛乱。由于其规模实在是相当地巨大,因此直到今日,也是常会被提及的话题。

本来高仙芝这个人,就并非身为汉人,而是高句丽人。也许这样说有一点失礼,但他确实是高句丽被灭亡之后的遗族,而在来到了大唐之后出仕的一个例子。

关于高仙芝的事迹,乃是在于大唐帝国的边境,特别是在担任西方之守护而建立其功勋的。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西元七四七年,他曾率领着一万名士兵越过帕米尔高原西行的事。关于这件事在我于陈舜臣老师的对谈之中也曾经有提到,根据英国的东洋史学家M·A·史坦所言,这乃是超越了罕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以上的壮举。的确,以一万的部队要渡过那样的帕米尔高原,没有独到的指挥统率能力是绝对不可能办得到的。而他自渡过帕米尔高原之后继续西行,让西域七十二国尽皆服属于大唐之下,在历史上可说是非常大的胜利。

在此所提到的都是他好的地方,其实,高仙芝这个人在功名的欲望之上非常地强,在此之后也曾发起过不必要的战斗,那就是对石国的讨伐。

石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大致是现在的塔什干特,是一个绿洲型的国家。他在捕捉其国王之后便将他送往长安,最后和其他的俘虏一同尽数斩首,可说是件非常无益之事。要说这事无意义嘛,也许说他残忍无道还更贴切一些。

国王被杀死之后的石国,就开始谋划对唐的复仇,而由于其单独之力没有办法完成,因此就向阿巴斯朝的伊斯兰帝国求援。在此高仙芝再度越过了天山山脉向西行,与伊斯兰军展开了对决。这场在历史之上留名的大会战,也就是怛罗斯河之战。

这时在唐军之中,有着由土耳其系的少数民族(译注:由于土耳其乃是唐代突厥西行之后所形成,因此此处指的应是突厥系的民族)所组成的部队,他们对高仙芝也有所反感,因此就投向伊斯兰军之中,造成高仙芝的大败。

在这个时候,有许多的中国人为伊斯兰军所俘虏,其中还包括制纸的工匠,这些人一路前往西方,甚至到达了萨马尔甘得。于是,纸的制法就初次地传到了西方的世界。

在这群俘虏之中,有一个名叫杜环的人,被抓到了伊斯兰帝国的根据地,也就是阿拉伯。后来在他回来之后曾留下了有关阿拉伯的贵重记录,可惜目前已经失传。

就这样,这场怛罗斯河之战,造成了不只对阿拉伯世界,甚至连对遥远的欧洲都有非常意义的结果。纸在中国是在后汉时代由一名叫蔡伦的宦官所发明的,一直到这时为止,经过了六百数十年,在欧洲都一直未曾有过纸的使用。而也是因为如此,西方的文化终于能够追上中国——其实正确地来说应该只能说是比较接近了而已。不过,总是比以往在欧洲使用纸莎草或是羊皮纸来得方便,文化的传播度也大不相同。

对了,刚才所提到的杜环,他在去的时候是以俘虏的身份经陆路前往的,然在回来的时候则是搭乘阿拉伯商人的船只,由海路所返回的。至于书的标题,则是叫做《经行记》。

在高仙芝吃了败仗之后,他并没有向朝廷报告,就这样继续过着他的日子。而当时的玄宗皇帝正与杨贵妃每天过着快乐的日子。同样地在南方,杨国忠一党在对南诏国的作战之中也吃了败仗,这件事也并没有告诉玄宗。

大抵上这是西元七五○年左右的事情,那时的玄宗已经即位约四十年左右,早就不若以往那么地看紧政务了。

所谓的南诏国,位于现今云南这个地方,立国的并不是汉民族。它同时受到中国和印度二方面的影响,文化程度甚高。而其第五代的国王阁罗凤这个人更是十分英明,曾三度将杨国忠派来的大军击破,形成了完全拒唐独立的态势。

在作战中,有个名叫郑回的唐朝官吏遭到俘虏,阁罗凤认同他的才能,让他当上了重臣,仿效唐的文化将国家进行全面性建设。

而郑回也不负所托,在南诏除了制订国家制度之外,也导入汉字,并确立了与唐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后,南诏的王族也都赴唐的成都留学。关于阁罗凤和郑回两人的描写,虽然也应该能够写成有趣的小说,但似乎还没有这样的作品出现。

在此之后,安禄山就发动了有名的叛乱,关于当时的事情,在《隋唐演义》、以及井上靖先生所写的《杨贵妃传》之中有着详细的描述。此外,当然陈老师的《小说十八史略》之中亦能够读到相关的故事。

杨贵妃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积极地想要掌握权势的具体行为,然而她的族人除了过着奢侈的生活之外,却也形成自己的派阀而意图稳固自己的政权。

杨国忠这个人,在《隋唐演义》的原文之中,是即使杀了他都还嫌便宜他了的恶党。在财政等等的方面上,他倒并不是完全地无能,惟在个人的感情上一直嚷嚷着安禄山会叛变!安禄山会叛变!结果,安禄山真的被逼得叛变了。这时候杨国忠还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预言成立,真可谓是不要脸至极的说法。

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值西元七五六年的十一月,而在十二月时便攻陷了洛阳,举兵不过短短一个月而已。本来大唐帝国的正规军队号称总数有六十万,其中的十八万由安禄山一个人所掌握,大约占了全军的三成。由于这样的数字实在太过巨大,因此曾经有过削弱其兵权的提案,然而玄宗却没有采取行动。这个时候,玄宗到底是完全信赖安禄山呢,还是因为怕如果处理得不当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因此才一时难以下手呢?这确实是非常微妙。

不管怎样,安禄山在起兵的一个月后攻下了洛阳,而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有一座历史上有名的城寨,叫做“潼关”。如果不通过此处的话,从洛阳是绝对无法到达长安的。潼关就是这样的一个军事、交通要塞,同时也难以攻陷。当时镇守此地的正是高仙芝。高仙芝虽曾一度出击,惟此时同僚封常清因遭到击破而逃回,并提出只能回守潼关的进言。就算还想在其前方进行防御,但其势实在难以阻挡,因此两人便后退回潼关。同时为了防止敌人的追击,还将街道上两旁的大槐树砍倒阻于路中,现在看来的话,实在是非常地可惜。

接下来,安禄山军虽然攻向潼关,但毕竟一时之间难以攻陷,而被一一地击退。可是就在此时,玄宗竟将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起处死。如果就这样让高仙芝和封常清继续守着潼关的话,也许长安就能够平安无事也说不定,可是此时负责监视高仙芝的宦官,一个名叫边令诚的,因为曾贿赂高仙芝还是封常清遭到拒绝,因此便怀恨在心,竟声称两人不战而逃回潼关,而且还将军需物资中饱私囊等等。早已失去判断力的玄宗听信了这番话,于是在潼关便将二人处死。就在两个人将死之际(当然遇敌而后退是事实,但是将军需物资中饱私囊则是冤罪),潼关的兵士们为此大呼冤枉,更有其声响撼动天地之说。

在这两位将军遭到处斩之后,由于潼关不能不守,因此便派了另一位名叫哥舒翰的人前来代替。哥舒是姓,而翰是名,是个相当少见的姓名,此乃由于他为异民族出身之故。结果,守潼关的任务失败,在作战中不幸身亡。

安禄山这个人也不是汉人,而是胡人。就像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一样,哥舒翰也不是汉人,而是北方骑马民族出身。不论是攻的一方还是守的一方,大家都是少数民族的人,连安禄山的部下也都不是汉人。由于他们都是少数民族的将军,因此也有“安禄山的叛乱乃是唐方面主观的说法,其实根本就是受虐的少数民族的革命”的看法。不过从既然连防守的一方也是少数民族出身这一点看来,就应该不能够说是革命了!而且,安禄山并没有受到虐待,反而是受到礼遇而大大出仕呢!我认为这样的看法,只不过是教条式地看待多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关系错误的刻板意见罢了。

在此,关于高仙芝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大体上,唐是一个相当国际化的国家,即使不是汉人,也是能够逐渐出仕的。像是日本人阿倍仲磨吕,就以文官的身份出仕,深受玄宗的信任。另外,在高仙芝担任将军的时候,还曾有位上官看他不顺眼,骂高仙芝是个吃狗肉的高句丽家伙。关于这一点,陈老师认为这正是在唐帝国中还有种族歧视的例证。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我也有不同的意见。

如果高仙芝是汉人的话,当然也就不会被这样说了,然而那位骂高仙芝的上官,也并非汉人,而是西藏人。因此,我认为这是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同仁之间感情的互相排斥,也可能是官场的竞争,甚至是一种嫉妒。陈老师将之举为歧视的例子也不无可能,因为大唐帝国并不是乌托邦,彼此之间还是可能有差别意识,也可能有缺点或是不好的地方,毕竟这是个普通的人类社会,大可不必过度美化。至于前述论点也只是我个人专断的推测罢了。

事实上,高仙芝当上了将军,而那个骂高仙芝的西藏人更在将军之上,应该是大将军之类的吧!从这点看来,倒没有因为民族的关系而不能出仕的事情。举例来说,如果因为是高句丽人,因此就算再怎么有才能也难以出仕,或者只因为是西藏人,所以就算有实力也难以浮上台面,像这样社会制度上的差别可说是并不存在的。以现在日本的官公厅干部中并没有外国籍这一点看来,当时可能还更为开放。不过这不只有日本才如此,近代的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国家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制约而形成的,如此较古代或中世纪的世界更为排他的构架,反而是另一种讽刺。

好了,之前我们也曾经提过将高仙芝和郭子仪分为明暗两者的说法,暗的一方是高仙芝,当然,明的一方就是郭子仪了。

这个人姓郭,名子仪,字也是子仪。在现在的日本,举《三国演义》为例来说,像是刘备玄德、或是诸葛亮孔明之类,把姓、名以及字三者同时加在下起称呼乃是一种误用,如果用这种方法来称呼郭子仪的话,那不就成了郭子仪子仪了吗?从这一点即可说明将姓名与字号一起称呼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了。由于《三国演义》的登场人物全都具有响当当的名字,因此我在此特别提出这一点说明。

在此要多作说明,所谓的字这种东西,基本上就是在本名之外可供人称呼的俗名。一般都是自己取的,根据日本的汉和辞典上头的记载,给自己取字号是二十岁时的事情。也因此,有一些读者写信来告诉我:那你把登场人物中十几岁的人就取了字号,是不是不正确呢?

在此说明一下,告诉我这件事的人,在广义上来说应该也是三国志的读者,所以我以三国志为例来回答。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回中,有着“马超,字孟超,年仅十七”的文字叙述,如果是熟渎《三国演义》的人,应该对这句话有所印象吧?关于这一点,陈老师做了以下的说明:有些人甚至在七岁时就取了字号,像这样的场合可能是自己一直没有决定,而可能由塾里的老师或是谁所取的。

在此之后,在宋这个朝代之中,有个著名的人物——文天祥,字宋瑞,乃是由天子所赐。这个人是个大秀才,在二十岁时便考取科举,于是天子为了鼓励他,就给他这样一个字号。从此,他便改掉以前所取的字。由于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字”这个东西,并不限定要到二十岁的时候才由自己取。此外,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字,至于女性,若是文人或诗人的话,则也有取字号的可能。

在取字号时,虽然选择与本名有一些关系的文字的例子不少,但也有许多例外。以三国志为例,像是诸葛亮的名字为“亮”,与他的字孔明中的“明”字都一样是代表光明的意思,因此是有关系的。不过,在向我表示意见的人之中有人提到,张飞的字是翼德,名字中的“飞”和字中的“翼”不是也有所对应吗?然而实际上,张飞的字是益德而非翼德,翼德乃是《三国演义》之中的创作。因此,字与本名也不见得是一定有所关系的。

还有,在中国有着伯仲叔季的顺序,这是一种兄弟的顺序,从上开始依序排列。要以三国志中登场人物来说的话,孙策乃是孙家的长男,而他的字正是伯符,取了“伯”这上一字!而司马懿乃是司马家的次男,他的字仲达,就取了“仲”这一个字。虽说大部份是依照这样的顺序,然而在《隋唐演义》之中登场的秦叔宝,明明身为长男,却取了“叔”这么一个字,因此可知,辞典上所写的毕竟是原则,例外还是存在的。

好了,现在回到正题,郭子仪乃是在安禄山之乱中指挥军队而大获全胜的人,在郭子仪手下有个以副将的身份活跃的人,叫做李光弼。这个人也是位名将,在战术方面上看来,说不定李光弼还来得更为优秀也说不定。我在此选择了郭子仪,乃是因为他在安禄山之乱中,最为活跃而具代表性之故。

其他的有名人物则首推颜真卿,这个人是以书法名家而出名,被称为是继王羲之以来的书法名家。也因为他的书法被用作为练习用的字帖,因此凡是写书法的人,必定会知道这个人的名字。

接着,则还有颜真卿的堂哥颜杲卿,以及张巡等。

这个叫做张巡的人,也是在中国历代名将之评传中一定会出现的人。这个人主要的功绩是守住睢阳,此地为中国南北交通之动脉,是非常重要的据点。如果这个城池落到安禄山军手里的话,安禄山军就能够一举进入长江的下游流域,而可能使得大唐帝国失去其经济的基磐,最后走向灭亡。虽说是这样的一个重大据点,然而张巡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以三、五千的兵士对抗十万敌军,一直死守了二年之久。听说他在这期间之中虽也曾派人前往求援,惟大家因嫉妒张巡的功劳而不愿前往救援。

这个张巡曾使用过许多不同的计略来守城,但也许有人会想,这些会不会是延用《太平记》中楠木正成的那些战法呢?根据记载,他曾以稻草人来欺瞒敌人的耳目,而这件事是发生在早楠木正成六百年之前的事情,因此张巡视绝不可能仿效《太平记》的。

张巡在孤立无援的情势下,持续奋战的结果用尽了食粮,全城均陷入了饥饿之中。这样的情形造成了兵士因营养不是而失明的情况,在敌人前来攻击时几乎可以说连站都站不稳,最后终于失守,而张巡也因此而被杀。张巡的活跃虽然救了大唐,称得上是唐的大恩人,然而张巡并没有立刻受到表彰,说到底就是因为他在失守之前曾经因为饥饿而有过吃人肉的事情。吃人可说是人伦上的大罪,因此自然有人会对是否要对犯这样大罪的人加以表彰有所意见。

而最妙的是,在中国,会把吃人这样的事情,当作是普通的事一样地写出来。当然,在中国会发生这种吃人的事情,一定会是在像这种围城作战而食粮耗尽,或者是在大饥荒的场合,这样的例子在日本也不是没有,中围人对于因为喜好而吃人肉这样的事情还是会感到很怪异的。不过历史上,将吃人肉这样的行为加以美化的例子可说是绝对没有的。

就这样,虽然张巡造成了许多的议论,但平心而论,未将食粮送达,朝廷方面也有责任,而且他也确实对唐有恩,因此最后还是加以表彰。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到今天,说到守城战的代表,还是一定会提到张巡的。

再说到郭子仪这个人,他也有着有趣的故事。当他还没什么名气的时候,军队的食粮曾因失火而被烧掉,他因被问及管理的责任而被押入牢房。就在可能会因重大的过失而被处死的当儿,押解运送途中,碰到了诗人李白。李白在与郭子仪谈话之后,认为这家伙将来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此就向玄宗皇帝求情,这故事在《隋唐演义》之中也有所记载。而后不久,李白因卷入叛乱而在将因反逆罪被杀头的时候,郭子仪就以自己的功绩代之而将其救回,来报答其当初的救命之恩。

郭子仪这个人虽然建立了相当大的功绩,不过却没有因此受到朝廷的猜疑而被赐死,很幸运地渡过他的晚年。甚至,当郭子仪的儿子后来娶了皇帝的女儿,而在夫妻吵架的时候曾脱口而出道:你虽然自以为是皇帝的女儿,但我的父亲如果要做皇帝的话,也不是办不到的,只不过是没有这么做而已!这位公主后来气得跑上朝廷告状,毕竟这样的话还是不能够说出口的,这在别人耳中听来可不得了。我在《隋的时代》中也曾经提到过一个叫做杨素的人,这个人在夫妻吵架的时候也曾脱口而出道:如果你再这么自大的话,等我当上了皇帝,就不让你当皇后了!结果这么说,他的太太因为向别人诉苦,而使得杨素因为这缘故而遭到一时的免职,可见这样的玩笑是绝对开不起的。

而这时的皇帝——也就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儿子的人——听完女儿告状之后,却只是对她说道:“事实正是如此,这件事是你不对。”反而没有对郭子仪的儿子采取任何举动。不过郭子仪听了倒是非常地惶恐,甚至打了自己的儿子好几大板来请罪。

总的来说,郭子仪这个人,是个十分幸运的人,当他从第一线退下来以后就当上宰相,拥有地位和财富,并且受到人们的尊敬,过着幸福的人生。但也因为这个缘故,自然也就不太能够成为小说的题材了。

要说到小说的题材嘛,李泌这个人倒还蛮适合的。这个人乃是玄宗之子——也就是肃宗皇帝的好朋友,在安史之乱时被招揽成为皇帝直属的军师,立下了平乱的大功。他虽因讨厌宫中的权力斗争而曾经隐于山野,但不久后又被召回当宰相,充满着那种会受日本人喜爱的军师风格。

好了,正如大多数人所知,安禄山是被自己的儿子所杀的,而他的儿子则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又再被自己的儿子所杀,而后安史之乱方才结束。

总之,唐帝国是踏上了通往灭亡深渊之路后才又走了回来的,不过,社会却因此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动。对于那些建立了功绩的将军,以及在叛乱之后弃暗投明的将军来说,不给他们一些领地是绝对不行的。正确地说,由于当时并不再是属于封建的时代,而是中央集权的社会,当然不会称之为领地,但他们还是握有一定地域的支配权,在当地独占了可以收取税金、以及征募兵士的权利。当时这样的情况叫做藩镇。重点在于,这已经是一种半独立的地方军事独裁政权,关于其内政,朝廷几乎也已经无力干涉。

这时,就算朝廷的权威依然残存,但也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藩镇的支配者来说,只要在形式上能够实施善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也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藩镇的支配者来说,有种拥民众以养兵的感觉,因此民众自然是叫苦连天了。

这样的情形下,好不容易苟延残喘延续下来的唐帝国,自然不得不对这些藩镇采取行动,于是朝廷便紧紧地握住住江南。江南乃是富庶的泉源,只要这片富庶能够一日流向朝廷,长安便能够继续繁荣,相对地,而唐朝也能够确认其富强的地位,个别的藩镇是没有办法单独与朝廷对抗的。但也因为如此,一些有野心的节度使,便决定要携手共同来对抗朝廷。

在这样的时代之中可做为名将代表的,就是李晟这个人。不好意思,名字相似的人实在太多了,必须要注意加以分辨才行。

这个人乃是第六十一位李朔的父亲。在名将列表的李朔之处特别把他的父亲写出来,就是因为这位父亲李晟也是非常有名的名将之故。只不过在逸话的部份,儿子这边比较来得有趣就是了。

李晟这个人对于朝廷十分地忠诚,曾灭过数个横暴的藩镇。同时他还是个沉默、礼遇兵士的人。对于兵士们若有好的表现,即使是微不足道,他也会给予奖励。能够被称为名将的人,基本上对于兵士一定都是非常地礼遇,甚至能够让兵士们在其手下愿意不惜生命为其作战。说到这一点,似乎张飞就没有做得很好了。

由于李晟建立了那样大的功劳才成为宰相,照理说他的儿子李朔应该能够提早出仕才是,然而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李晟这个人认为自己的儿子什么能耐也没有,自然不能够只凭着父亲的名声而出仕——这在现代的日本似乎并不是如此,不管是政要还是职业棒球选手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也因此李朔一直不能够出仕。然而朝廷倒不这么认为,曾数度想要提拔李朔,只是这一直到身为父亲的李晟死后方才实现。当李晟还在世的时候,李朔一直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不过他倒没有因此而对父亲有所怨怼就是了。

这个叫做李朔的人,后来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将其生涯都投注在打倒强横的藩镇之上。其中最有名的,就属发生在西元八二一六年的战事,这年李朔刚过四十岁。

当时有名叫做吴元济的节度使,其势力非常强大,吴氏一族历经三代,大抵支配了中国东部地方的藩镇,在数十年之间,朝廷的军力根本就一步也踏不进这个范围之中。而吴元济这个人还联合了其他的藩镇,做了许多非常蛮横的事情,像是派刺客到京城长安将宰相暗杀之事。因此也使得朝廷再也不能坐视不管,而命李朔前往讨伐吴元济。惟在我方兵少、敌方兵多的状态下,看起来实在是没有胜算。

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两军依旧对峙——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黄道吉日吧?时至今日,这样的事情还是有的,指的就是好日子。而相对地,不好的日子就称为黑道凶日——在一个降雪的黑道凶日里,李朔命令兵士出征。这时部下们都非常吃惊,一般来说,出征不都是要选吉日来进行的吗?像隋的炀帝要远征高句丽之时,即使准备早已妥当,还是要等到正月一日才出发。当然,现代也许有人对这些根本不以为意,然而像是结婚典礼不也要选好日子,而火葬场在大凶之日甚至会关闭不都也是受到这个的影响吗?连现代都尚且如此,对于距今一千二百年前的人们来说,在黑道凶日出击,不更是件破天荒的事!不过由于李朔这个人深受部下的信赖,即使是在这样大雪纷飞的黑道凶日夜里,就算可能全数灭亡,仍旧愿意为了他这个人而送命。就在全员有了这样的觉悟之后便出发去了。

而相对地在吴元济这一方面,虽然坐拥大军,然而在冬日的大雪期间,都相信绝不可能会被敌方攻击,更何况还是在黑道凶日呢?当他还抱着美女在城内睡觉的时候,于黑夜将明之际,李朔便迫近了城下附近。就在此时,李朔在城外的濠渠中见到了数万只的候鸟歇息其间。一般来说,奇袭的时候应该都是不发一点声音的,然而李朔却对濠沟投石,惊起了这数万只的飞鸟。当时守城的兵士觉得奇怪而前往察看,一看之下发现不过是鸟,便不以为意,没想到李朔的部队竟会趁此时入侵。激战之后,吴元济遭到俘虏,奇策获得了大胜。之后,李朔也曾打倒不少其他横暴的藩镇,当上宰相后不久便过完了他的一生,父子两代均为朝廷尽忠。

另外,在这时间前后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就是唐代一个叫做王式的人。这个王式本来生在学者之家,当时正是裘甫之乱发生之际,那是九世纪后半的事情。当时这个裘甫在今日浙江省的海岸一带发动乱事,并急速地扩展势力,到了已有日益扩大的态势。这时,学者出身的王式当上了讨伐军的司令官。这个人所担心的只是不希望民众被卷入叛乱之中而已。如果等到民众卷入其中的话,那事情就不可收拾了。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好呢?王式赶到了当地,首先便是打开官库,做了隋代的张须陀也曾做过的事,就是将官库中的米粮全部分给贫穷的人民。此外,他还宣布那些因饥饿而加入叛乱的人不加以问罪一事,于是便将民众从叛乱军的核心加以分离,而使得叛乱军变得孤立。在三天八十三次的战斗之后,他留下了八十三战八十三胜的记录,将叛乱完全地镇压了下来。

这个人也曾经说过许多有意思的话,例如他曾经说过出去侦察的兵士最好是选胆小一点的,为什么呢?因为勇敢的兵士很可能会凭恃自己的勇敢而与敌人进行不必要的战斗,而胆小的兵士反而会爱惜自已的生命而平安地回来报告,因此胆小的兵士比较适合。

此外,在这时,有一支名叫维吾尔的少数民族,在国内许多地方过着贫苦的生活。事情之所以变成这样,就是因为唐与维吾尔交恶而发生战争。在边境地带的这些人虽然遭到俘虏,但却不便将他们杀死,然而若是将之送回,又会造成两边关系的恶化,因此也不可行。虽然想要找一块适当的土地让他们居住,但开拓似乎并不顺利,于是就只好让他们贫苦地活着。

王式把这份工集结了起来,对他们说:“如果想要单纯地获得一些好处的话,我倒是可以提供,但如果你们想要做些什么事情以获得正当的报酬的话,那就加入我的军队吧!”于是大部份的维吾尔族就加人了他的军队之中。总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将他从百人之中挑离也实在是蛮可惜的一件事

不过就算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唐在安史之乱后,也总算持续了约一百四十年之久,只是,最后还是发生了黄巢之乱。这场乱事可说是中国史上最大的动乱。

要谈到黄巢的事情,其实也是说来话长,不过这场黄巢之乱,可是造成了唐帝国自北而南一阵大混乱,而且最后还攻进了都城长安之中。

黄巢这个人乃是盐贼出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盐这项物资从汉的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中国朝廷的专卖品,也因此当景气萧条的时候,盐的价格却反而不断地攀高。总之,盐的售价就这样一直上升,甚至到了百倍、千倍的无理价格。可是不管怎么贵,这毕竟是生活的必须物资,只是要买又买不起,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他们自己开辟了一条黑市路径。如此一来,只要花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盐,这对民众来说可是件天大的好事。而另一方面,盐贼也因此赚了很多钱。虽说是半价,不过就算是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也一样是可以赚到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拥有财富的黄巢便发起动乱,将整个中国都给卷了进去。

因此,朝廷也必须奋力对抗,而第六十二位的李克用,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这个名叫李克用的人,本来是骑马民族出身,是个非常勇猛的人。这个人一生下来就瞎了一只眼睛,因此被称为独眼龙。至于日本伊达政宗的独眼龙之称,就是学他而来的。在这一方面,李克用也是比伊达政宗要早了八百年左右。

李克用所率领的军队全部一身黑,包括甲胄、军服、马匹,全部都是一片黑鸦鸦,因此有着鸦军——乌鸦部队的称呼,非常地厉害。当这支部队在地平线现身时,自然是一片黑——如同黑云袭来般地具有迫力。

这时,在另一方面,也就是黄巢这一边发生了内部的分裂,有个叫做朱温的男子背叛了黄巢,而加人了唐那一边。朝廷赐给了他新的名字,叫做朱全忠,因此,有一段时间他被叫做朱全忠。然而从中国所出的书看来,几乎都还是叫他朱温。原来这个人除了一开始背叛黄巢之外,最后也背叛了朝廷,把皇帝和他的兄弟全都给杀了。在将唐灭亡之后,还在长安放火,把都城整个烧毁,是个非常无法无天的人。也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书中,全都是以朱温来称呼,而无法让他使用像全忠这样一个伟大的名字。他在将腐败的宦官一扫而光之后,就将首都由长安移到了开封,之后虽然有推行改革,惟粗暴而残忍的行事过多,终为其子所杀。在那之前,他还曾说过:“随便给我儿子一个没用的职务,跟狗或猪一样就行了!”这实在是蛮讽刺的。

另一方面,李克用这个人,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上看来均是典型的武将,和朱全忠这样的奸雄可说完全不同。怎么说呢?像朱全忠就曾故意不将李克用的功劳照实传达至朝廷之中,有时甚至还对李克用的部队急袭放火,然后在烟雾弥漫之际对乘马逃脱的人放暗箭使对方落马。当李克用觉得情况不对而接近时,竟发现是朱全忠的部下。

就在这两人的抗争过程中,唐灭亡了,接下来就进人了五代十国的时代。

说到在五代十国之中建立诸国的帝王,其实也就是那些在唐末活跃于天下各地的武将们。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如后汉末期的群雄一般具有魅力,就算是各自将之放到帝王纪中来叙述也不会说不过去。不过,在这之间,我要说一个有趣的人,那就是建立前蜀这个国家的王建。

他在少年的时期是一名无赖,做过各式各样的恶事,让故乡的人相当地头痛。后来虽然一度从商,不过还是在进入了军队之后才逐渐崭露头角。他在与黄巢叛乱的战斗期间,三十八岁当上将军,可说是名乱世中的勇者。而若是在平和的世界里,他就只会是一个精力无处发泄的混混罢了。

在西元八八五年的冬天,当强大的贼军进攻长安之际,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倡宗的人——年轻却无能,在无法与贼军对抗的状况下逃到了蜀。大约是和一百三十年前的玄宗采相同路线前往的,而这条路线也就是俗称的“蜀之栈道”。

这时贼军的追击十分猛烈,在逃亡的皇帝一行人后方一路追赶,并开始对栈道放火。冬夜里,自北方而来的强风吹袭着峡谷,乘着这股风势,猛烈的火势几乎将栈道完全卷入,连皇帝身旁的随从也一一地被卷人其中,而掉落至黑暗的谷底之中。年轻的皇帝抱着马背,几乎呈现半昏迷的状态,而救了皇帝的,正是王建。

王建背上背了装着传国玉玺的箱子,左手牵着皇帝的马缰,右手则不断地挥剑斩落燃烧中的木枝,才好不容易在烟雾之中突破重围救出了皇帝。由于他身为皇帝的救命恩人之故,因此得到皇帝莫大的信赖,当皇帝回到长安时,自己便留在蜀地,以一己之力取下了蜀。当唐灭亡之后,他虽曾呼吁各地群雄组织打倒朱全忠的义勇军,只可惜后来未能成事。结果,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号为大蜀,在历史上被称为前蜀,而首都当然也就设于成都。

王建自己本身虽没什么学识,但却十分尊重文化和艺术,也对文人相当礼遇。他除了集结避战乱而来的文人,将蜀建为文化的中心地之外,连他的妻子也以女诗人而闻名,被称为花蕊夫人。王建的墓在死后千年以后被发现,而成了成都贵重的文化遗产。当然,这此事情对日本人而言也是毫不起眼的。不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若是有机会前往成都的话,请一定要到王建的墓地永陵去看一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1: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纷纷扰扰的乱世 五代十国时代

--------------------------------------------------------------------------------

五代十国时期正值西元十世纪。这时也正是从中世纪到近代、从贵族的时代进入庶民时代的过渡期。这样的变化,事实上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就已经开始的,只不过大唐帝国的灭亡算是其中一个相当大的标记。

说到唐时代的最后一段时期,关于李克用这个人可说是最典型的武将。要说其它的才能,尤其是政治上的才能的话,那几乎是没有什么好提的。关于这一点,李克用本人也十分地清楚,因此他相当信任自己手下一个叫做张承业的人,把大部份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

张承业乃是仕奉唐朝的宦官,被称为历史上最忠诚的宦官。自中国大陆方面所出的宦官列传来看,上头所书写的正是“忠诚无比的张承业”。而他确实也是一个可以将“忠诚无比”这样一个形容词加于其身上的人。

这个人为李克用所任用,并和李克用一同为着即将灭亡的唐朝尽一己之力。在年轻的时候,他就曾为了唐朝而卖命。有一次,他为敌人所追,那时正是严冬黄河结冰的时期,虽说是已经结冰,但薄冰还是随时有破裂的危险。没想到他竟然就这样从黄河的冰上渡过,一路逃回朝廷告知所发生的大事。

事实上,这个人确实有着可以担任宰相的能力,当李克用出征的时候,他就负责统治其根据地,有相当良好的治绩。不但可以提供前线补给,甚至还可以在本营之中训练各种不同的作战方式。

当李克用即将过世之时,他把自己的儿子托给了张承业,其子名为李存勖,也就是后唐的应宗。

在此,第六十四位的周德威出现了,这个人乃是李克用的部将,以类型看来,虽是属于猛将那一型的人物,但其用兵也非常地巧妙。

从这个人的传记来看,他曾有好几次和敌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每次都能获得胜利,而且还能活捉敌方大将,可见双方的力量差异。

周德威曾率军与朱全忠的大军对抗,当时敌方的数目八万,而己方则只有一万之数,而且几乎都是骑兵。然而这时的周德威却一直避免与敌对决,只是在帐蓬中睡他的大头觉。这一点让李存勖非常地生气,他认为,我军的骑兵数量甚多,因此想下令速战速决。但周德威只有哼了一声,仍旧按兵不动,因此李存勖便向张承业询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张承业也只对其说道:周德威自有其作战的想法,交给他就不会错了!事实上,周德威确实是一直在观察敌方的动向。原来他发现敌方因为是急袭而来,因此并没有任何的存粮,所以当敌人绝粮而准备退兵时,一定会从山上往平地移动。而当敌人真的开始往平地移动的时候,周德威就以骑兵全军突击,一口气把敌人驱散。这场以少数的骑兵大破多数步兵的战事件,也成了后世有名的战役。

就这样,张承业和周德威的组合成了李存勖的两大支柱。只是后来也曾经发生另一次相类似的情形,周德威一样迟迟不出战,而李存勖则强要其下定要出面迎战。没有办法,周德威只有出击。就在这场战事之中,周德威和他的儿子们一同战死于沙场上,这件事让李存勖十分地后悔,但事已至此,也无力回天了。

后面将会讲述到岳飞在年少时候,曾经在壁上看过一面篇额,上头的文章就是之前李克用写给周德威的书信。从这样的一段逸话之中,也可以得知周德威确实是五代的武将之中相当有名的人。

其后,当李存勖要即帝位的时候,张承业大惊而前往制止。他说道:“如果你现在登上帝位的话,那么便会立刻失去人心。百姓都是抱着我们是为了再建唐朝而作战的想法,而且朱全忠也尚未灭亡,怎么可以现在登上帝位呢!”李存勖瞪了他一眼,答说:“部下们都推举我当皇帝,所以我也不得不这么做。”这番话让张承业也只能垂下肩无言地离去,最后竟绝食而死。

最具有忠诚的宦官,具有既是唐的功臣,同时也是后来后唐之功臣的高评价。

接下来谈到第六十三位的王彦章,这个人乃是朱全忠的部下,也是以猛将之姿而闻名,有着王铁枪的绰号。他总是挥舞着沉重的铁枪冲入敌人之中,就像砍草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把敌人刺倒。他同时也是位射箭的好手,能够在短时间之中连放十八支羽箭,留下了连倒十八人的事迹,这有名的故事在《水浒传》之中也曾作为引用。

就是这个样子,在五代十国的时代中,主要能够逐鹿于中原之地相争的,就是李克用的后唐和朱全忠所建的后梁。王彦章和周德威乃是同一时代的人,也是代表两军的猛将,两人都习于与敌方大将的单挑。我想,如果我将来再写这样的小说的话,也一定要加入一些像这样子单骑前往敌阵单挑的壮烈场面才行。

王彦章这个人当然也是经历多场的奋战、讨伐过不少的敌人,但后来还是在败战之中为李存勖所俘虏。这时的李存勖因对王彦章的武勇有相当高的评价,因此就劝其降伏,愿意加以重用。然而此时王彦章却留下了有名的台词:“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爱惜自己的名节,绝不背叛自己的主君。因此,他就于阵中遭到处斩。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是非常乱世,然而要说到武将的话,那大概也只有这两个人而已。原因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之中也曾经提到过,在这样的时代中有实力的武将,大多会自立为皇帝,因此在整个五代十国之中即使是努力地寻找,我想大概还是只有王彦章和周德威两个人而已吧!

谈到五代十国,在后来中国的小说里,大多会用纷纷扰扰的五代十国这样的形容词,简直可说是乱世的代名词了!在此一个按一个的王朝不断交替,而其周边也建立着无数的国家,是个各自据地为王的时代。

不过,在这个时代之中,商业和农业依然十分地发达。在五代十国之中有个叫做楚的国家,大抵上是以今日的湖南省为领域的小国家,这个国家虽然力量薄弱,但举国上下却努力地生产茶叶,以这些茶叶的输出来支撑整个国家,可说是以茶叶立国,相当地有意思。虽然种茶的人相当地辛苦,但要说武力的话,这个国家几乎完全没有,真可说是非常独特的立国方式。

在当时,群雄辈出,各自成为其国家中具有魅力的国王。楚的建国者为马殷,而在继承了第十代的王位后还能让国家富强丰盛的,则是吴越的钱弘佐;还有以政治家而言实在是不行,但以诗人来说却具有相当地位的南唐李煜,都是独具个性的君主。

五代十国期间一共持续了七十年之久,将之结束的,乃是被称为后周世祖的人,他几乎要一统天下,惟在统一天下的最后阶段,却在三十九岁时英年早世。

在这样的后周世祖身边以武将的身份活跃的,就是不久后即位的宋之太祖赵匡胤。于是,接下来就要进入了宋的时代了。



关于宋代,要研究起来其实有一些冗长,可是我还是必须从头开始说起才行。之前我曾经对那些只有读过三国志而已,就认为三国时期乃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时代的人有一些非难,不过,对于那些从京剧的观点上来看,然后就认为宋是历史上最有趣的时代的人来说,我倒不认为他们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有一本书叫做《京剧剧目辞典》,这是一本将京剧的作品名全部记载于上的一本大辞典。大抵上,这本书是依照各个时代背景来区分其章节的,以汉代为背景的作品有若干,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作品有若干,以唐代、宋代为背景的作品又有若干。其中,以宋的时代为题材的作品乃是全部之中最多的。三国时代有五百一十篇,而宋时代则共有一千二百零一篇。

说起来,讲到宋代,就一定会提到《水浒传》这部作品,此外还有《岳飞传》,以及《杨家将演义》、《三侠五义》,或者是《包公案》——内容描述的是清官包拯的故事。

总之,说到那些一直延续至今都还常被提及的民众眼中的英雄,在这个时代可说是如涌泉一般,因此,在中国各代之中,要说宋代最有趣也是可以的。自黄帝以来具有四千七百年历史的中国,要以某一个特定的时代来和其他的时代比较到底是不是比较有趣当然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若是从前面所述的观点来看的话,有这样的说法也理所当然。

唐代的长安是个繁华之城,其城壁之中又有城壁,在夜晚是不可以随意进出的。可是到了宋的时代,在城壁之中已经可以自由来去,即使在夜闻也是可以通行的。

以百姓的活力与文化方面看来,宋代可说是个非常热闹的朝代。

续出的英雄 宋时代

--------------------------------------------------------------------------------

接下来终于正式地进人了宋的时代。在这儿我也希望能够尽量同时述及同时代的辽和金两个国家。

说起宋这个时代,是在五代十国之后统一了天下而建立的,然而要是从领土这一点来看的话,则大约只有唐代的一半,大抵上,只占有如今中国大陆的万里长城以南地带,也就是中国本土的部份而已。

这时,在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是所谓的契丹族。

关于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拉锯战,当中国衰弱而分裂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便会南下,是一种很单纯的关系。而在五代十国的混乱期间,契丹在北方的势力便一直坐大。之前在隋末的乱世之际,突厥的势力也是一样的情形,一直到唐最盛时期将之击溃为止,而如今也只是类似地情况再现而已。惟一不同的是,宋的军事力量并不若唐一般强大,因此在领土方面就一直无法收复,关系也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

在此,第六十五位的曹彬登场。建立宋的乃是——太祖赵匡胤——所谓的太祖,也是死后的谥号——赵匡胤原先是出仕于五代最后的王朝后周,在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全军的总司令官,是一名优秀的武将。总之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即已意气风发,而由于他是一位能够济弱扶贫的人,在民众眼中确实是具有成为英雄的条件,因此以这个人为主角的小说就有《飞龙传》传世。不管是另称的《飞龙记》或是《飞龙全传》,称呼的方式虽有不同,但在飞龙这一点上倒是一致的——要和日本作比较的话,大概也只有像《太阁记》(译注:太阁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名武将丰臣秀吉)这样的故事足堪比拟了。

曹彬这个人,就是在与赵匡胤同样仕于后周的时期与之相识的。本来,曹彬这个人只不过是个小小官吏而已,与赵匡胤的相识,正是在其担任酒品的管理官时。基本上也不过就是在宴会之上负责出酒的小官罢了。不过,这在宫中的宴会上仍然算是相当重要的一部份。

当时,赵匡胤正巧想要饮酒,于是就跑到曹彬那儿去,要他分一些酒来。而曹彬却说即使是区区的酒,亦仍属国家之物,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任意给予的。他更从自己的口袋掏出钱来告诉赵匡胤说,你就用这些钱去买酒来喝好了。从此,赵匡胤发现即使是向他这样一个小官,也有伟大的节操,因此便想,日后如果自己当道的话,就让他跟着自己吧!而后,曹彬果然当上了大将军。

在中国史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事情,本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最后却因被发掘而大为活跃。只是这样的遭遇以文官来说还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是武将的身份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赵匡胤当上皇帝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名的。后周的世祖皇帝在三十九岁英年早逝,能够继承他王位的儿子自然还是小孩,由于当时乱世尚未完全结束,国家当然不能交给这样的一个幼主,因此这时王朝发生叛变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而最具声望与实力的赵匡胤也就因此为军队所推举,并成了新的皇帝,而幕后推手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像这样子在为兄弟命名时使用共同的文字,对中国人来说是十分常见的。有时也会使用文字的一部份,也就是偏旁的部份。

或许有些赘述,不过还是来谈谈中国人取名字的方法。在日本,德川家康的儿子名为德川信康、织田信长的儿子名为织田信忠、丰臣秀吉的儿子名为丰臣秀赖,以父亲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来替儿子取名乃是十分普遍的情形,当然这在日本并无可议之处,但是在中国,就不太可能发生父亲的名字和儿子的名字有共同的文字出现的情形。我所知道的惟一例外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名家王羲之,他的儿子名叫王献之,两人的尾字相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来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才对,这大概只能够从“之”这个文字本身来加以考量,可惜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虽然认为其中应该有些道理,但实在是不太了解。

赵匡义本人编了这出戏,并命兵士们拿黄袍前来——黄色的衣服基本上是只有身为皇帝的人才能够穿的——趁着赵匡胤因喝醉而熟睡的时候突然将黄袍披盖在其身上。这么一来,赵匡胤自然也就只有登上帝位了,这是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当然,这些事情毋须尽信,赵匡胤这个人本来就不是个会做没有准备之事的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慌慌张张,应该早就有所认知跟想法了。在形式上,赵匡胤还是由幼主让位之后才登基,因此他也十分地尊重皇室遗族,并以贵族的身份地位待之。这就是赵匡胤他伟大的地方,这要是发生在南北朝时代的话,不把之前皇帝的一家子都给杀了才奇怪呢!

在赵匡胤为取得天下而前往攻打强敌南唐之时,其总司令正是曹彬。而其副将,则是一个名叫潘美的人。

当赵匡胤送这两人出征的时候,曾经问过两人对此行的意见,此时曹彬回答说这对他而言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然而潘美却很自以为是地说这不过是小事一件。于是赵匡胤便看着曹彬说道:将大言不惭的副将除去也是大将的工作之一啊。这是另一个了不起的逸话。

就这样,曹彬在成功地渡过长江之后,便将南唐灭亡了。而单就能够成功地渡过长江这件事来说,本身就算是一件壮举了。

关于曹彬这个人——从前面,以我们后来加人的成为名将之条件D来说,他的确是个不害于民的人。在之前蜀为宋军所占领时,其余的将军都曾做过不少放火以及掠夺的事情,惟独曹彬不做这此事。太祖赵匡胤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命其担任南唐征伐军的总司令官的。而在灭亡南唐的时候,曹彬也依然没有做任何的掠夺。

只不过,征战归来的时候,曹彬却带了不少的行李回来,于是便有人以为这是他所掠夺而来的东西,还因此而批评他,这点让太祖相当地生气,经过调查之后,才发现那些行李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财物,全都是一些古书,而留下了这样的一段逸话。

当然,曹彬也有子嗣,而且各有不同的发展,不过最有趣的是其中居然有一个人成了仙人的故事。

在八仙这几位中国有名的仙人之中,有一位名叫曹国舅的人,传说正是曹彬之子。由于这只不过是民间故事而已,自然无从考据其真实性。

曹彬于后来元朝忽必烈灭宋之时还传出了一则相当有名的故事,原来忽必烈曾对部下提出他要向曹彬学习一事,原来他征服江南的军事行动不但可说是完全地成功,而且也没有对当地进行任何的掠夺行动,因此才说是向曹彬学习。

在灭了南唐之后,宋的天下统一大业可说是差不多要实现了剩下的就只有北汉这一个国家而已。

那是位在现今山西省境内一个不算很大的国家,但由于它的后台是契丹,接受他们的援助,因此并不容易轻取。

在好不容易将北汉灭亡,成功地统一天下之后,赵匡胤却突然过世,由其弟赵匡义继位,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秘事件。当赵匡胤卧席在床之际,弟弟赵匡义前来探病,本以为要其他人等回避是因为要密谈要事之类的,没想到赵匡胤却突然举起手边的斧头大叫道:这就是你的意图吧。之后,就在斧头落地而发出声响惊动大家前来察看时,赵匡胤就已经死了。

因此当时也有着是不是弟弟把哥哥给杀了的说法,只不过由于实在是太奇怪了,一点证据也没有。因此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

“斧声烛影千古疑”

所谓的斧声乃是指斧头的声音,而烛影指的则是灯火摇曳的样子。千古疑也就是经过了千年依旧无法解开的谜团。

总之,赵匡义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皇位,成了宋太宗。因为是第二位,所以叫做太宗,天下就在这个人的手上完全地统一了。因为经过后周的世宗、宋的太祖、宋的太宗共三代以至天下统一的事业,宫崎市定博士就拿来和日本的信长、秀吉、家康等三代统一天下的事情比拟。

最后被攻陷的北汉,最初还想要与宋进行对抗,然而实在没有办法获胜,因此最后就降服了。此际北汉的将军中,有着第六十六位的杨业,就是这个人劝说君主向宋投降是较为明智的。

中国卖得最好的小说之一的《杨家将演义》,也就是从这个叫做杨业的人开始的。这本《杨家将演义》也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因此要说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称呼其实也非常地困难。

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与北方的契丹——其国号为辽——进行作战。从其归顺于宋来看,他历经了不少次的战争,而在最后一次出征时,于潘美——之前曾经提及,就是那个在征伐南唐之时大言不惭而被太祖叱骂的人——之下,以副将的身份远征北方。将潘美派到北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对北方的事物几乎完全不了解,却要勉强出征。杨业的反对不但无效,还被硬派出去。抱着一死的决心下出击的杨业终究为敌人所包围,于打倒十数人之后因中枪落马而遭俘。契丹虽然劝其归降,惟其抵死不从,在伤口尚未处理、连饭都没得吃的情况之下,数日后气愤而死。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潘美这个角色在《杨家将演义》中就成了彻底的大恶人。

这杨业一门的所谓杨家将,其后历经五代,一直都在北方与契丹进行作战。而在这延续了好几个世代的故事之中,最有名的要属女英雄穆桂英,她除了是杨业孙子的妻子之外,也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六十八位武将。

在那之前,我们要先来看看第六十七位的耶律休哥。从名字上来看,耶律休哥乃是契丹族,也就是辽国的人。他有着“电帅”的绰号,也就是电击将军的意思(Thunder General)。除了他本身非常地勇敢之外,也表示出他在用兵的速度上也是相当地快速。



这时宋太宗自行领军进行北方的远征,这是发生在西元九七九年的事情。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上大概都会出现一个叫做燕云十六州的地名,这个地方在中国境内北方的领土,大致位于今日的北京稍微北方的一带。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时,契丹自北方南下,而后就一直占据着此地。对于统一天下的未来说,如果不能够收复此地的话,就很难以身为中国正统王朝的身份立足。毕竟这儿还是位于万里长城以南的固有领土,因此不收复不行。

在率领五十万的大军出击之后,宋军竟遭到耶律休哥的正面迎击,而且还被打得惨败。就在即将全军覆没之时,太宗乘着由驴马所拉曳的车子,好不容易才逃出去,保住了一条小命。太宗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在经过了数年之后又再度率军前来,只是结果依然相同,最后还是落得个大败的下场。

总之,耶律休哥这个人好似契丹(辽国)的南国方面军司令官兼宰相一样,只要有这个家伙在的一天,宋就没有办法,收复其北方领土。他不只是军事能力强而已,他对南方国境地带的统治也非常地用心,使得宋即使想使出引发民众叛乱的手段都不成。而也就是如此,在契丹族,也就是辽的历史上,耶律休哥可说是声望最高的名将,甚至和杨大眼一样,有着只要听到耶律休哥的名字,连哭泣的小孩都会止住的说法。

就这样,宋关于北方的攻略即使出大军都依然败退,而仅能成为防战的一方。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努力的,就是杨氏的一族。

穆桂英这个人本来是山贼首领的女儿。杨业的孙子,也就是一个叫做杨宗保的美少年,他在战场之上与穆桂英相会。结果穆桂英便说:好!那我就把他拿下了!而在出击之中将之俘虏带回自己的山寨中。接下来就逼迫杨宗保:怎样?你就和我结婚吧!于是两人就这样结婚,而使得穆桂英也成为杨家将的一员,日后亦大为活跃。除了是历史上的人物同时,她也是虚构世界中的超级女英雄。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首先就一定会提到穆桂英的名字,她就是这样的有名人物。其后,穆桂英还曾有抱着婴儿突破敌阵的事迹,不光是武力高强,同时还能够指挥军事,相当地努力。

对了,第六十六位杨业的太太佘赛花也是一位有名的女将军。不好意思,故事又要倒回去了。话说在杨业为契丹所俘,壮烈牺牲之后,带领杨氏一族的就是这个人,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即使年过百岁,还是能够带着其子孙征战沙场,关于这个部份,在历史上也较难以考证,而多是些稗官野史。

总之,杨氏一族依序出现了几位了不起的女性,以英语来说,就是“Yang Lady Generals”的标题最为人所知,说到“Lady Generals”的话,那可是非常响亮而了不起的说法。在故事的最后,还有着女将军们齐结出阵的场面。当然,这也成为中国和香港电视连续剧的题材,众多女主角——就如同日本赤穗浪士四十七人的女性版一般——同时登场的华丽场面,确实是让人想目睹。

而在这之中也有着许多的故事,大多都成了京剧的题材。前一阵子,在东京天王洲剧场上演的京剧中,也将《杨家将演义》内的一则故事搬上舞台。其戏码就是“四郎探母”,此外,其它有名的故事亦不胜枚举。

在宋这样的一个时代,经济和文化方面可说是极度地繁荣,不过就像之前提过的,在领土方面实在是狭小了许多。惟就算如此,依然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此时期在中国的周边各民族也都非常地活跃,北边为契丹族的辽,西边则是党项族的西夏。这也是井上靖所写的《敦煌》的时代。

杨氏一族就在北抗契丹、西抵西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不少偏离史实的奇幻故事。总而言之,这些都是民众对于他们的赞赏。而其中的穆桂英更成了中国历史上女将军的首位代表,因而被我选人九十九人的名单之中。

接着是第六十九位的狄青。这个人在正史之中被称为宋朝武功最高强的名将。那是在仁宗皇帝的时代。像这样才能出众的人,自然会是小说中的主角,狄青也正是《万花楼演义》的主角。他本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庶民,但在小说之中则说他出生贵族,不过,我想这毕竟还是虚构的。

虽然他是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兵一路到将军而出仕的人,但当其居于下位之时,也曾和其他人一样为了防止逃兵而在额上被刺青。据说这个刺青一直到他成为将军时都还一直留在身上。通常,他都只穿着锁甲而不戴头盔,散乱着头发立于阵头向敌阵突击,非常地勇敢。不过,光是勇敢并不见得能够当上大将军,还是必须要能够有优秀的用兵方式才行。他在四年之间曾参加过二十五次的大型战役,留下了曾受敌人八次箭矢所伤的记录。

他在各地建立了许多的功勋之后,当上了这个时代称之为枢密使的职位。一般来说,中国的国防大臣以前叫做兵部尚书,而这个枢密使的职位却是比兵部尚书更高,也就是担当军事宰相般的极高地位。狄青这个人乃是从小兵一直升到枢密使的,这在宋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中,枢密使一职由武将来出任可是建国当初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像这种大部份都是文官才能达到的地位,却由一个从基层升上的人担任,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只不过他本人似乎对于在朝延之中担任这样的一个军事宰相非常地不能适应,总是想着要上战场。此外,这个人对待部下也十分地公正,能够和部下同甘共苦,让官兵愿意舍命为其战斗。

再来看看他的上司:韩琦和范仲淹这两位当时的重臣。他们虽然身为文官,但也通于军事,是相当有名的人物,而狄青也就是被这两人所提拔的。

狄青这个人物在《杨家将演义》之中也有出场,但却是个不好的角色,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杨家将等人数年皆为国尽忠,但却一直没有获得朝廷善意的回应,而狄青在此是以朝廷的代理人之身份出现,理所当然不会是个好角色。

不过,从《杨家将演义》和《万花楼演义》两本书来看,宋朝最盛时期的两大英雄大致还是勾勒得出来,如果光是偏重一方的话,我想还是会失之偏颇的。说到《万花楼演义》,其实万花楼乃是欺虐狄青的都城高官所建的一座非常雄伟的建筑物,此书就是以此为舞台,由狄青与恶党所共同演出的故事。

狄青可说是仁宗皇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将,而此时文官的代表则为包拯。这个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英雄,虽然和名将传并没有关系,但我想还是有一提的必要。

仁宗皇帝本身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位相当受到欢迎的皇帝,这个人在身世上有个相当大的秘密,不过真要说起来可就有些长了。

而为了要帮助这位仁宗皇帝,从天升降下了两位神仙,一位是文曲星的包拯,而另一位就是武曲星的狄青。在《万花楼演义》有着关于狄青的描写,而包拯方面则有所谓的《七侠五义》。这本又叫做《包公案》,其中的主角正是包拯。所谓的公案,指的就是案件的仲裁记录,而包拯这个人正是一位名留历史的判案专家,绰号包青天。会被称为青天,也就是青天白日的青天,就是表示其光明正大的人格。在香港、台湾也都曾做过以《包青天》为题的电视连续剧。要和日本做比较的话,大概就是像大同越前、或是水户黄门之类代表体制正义的英雄。关于他的小说,在日本倒是可以阅读井上祐美子小姐的《桃花源奇谭》,这并不是井上小姐的随意创作,而是真有其传闻的。同样地,关于狄青,在日本也有一篇短篇的小说,作者同样是井上小姐。这方面可说是井上祐美子的专门,除了前面提到的作品外,连《七侠五义》都是由她所翻译的。由于《包公案》一书乃是由数个短篇所集结而成的,我倒是还没有全部看完。此外,我也在期待有一天她能够把《万花楼演义》也给翻译出来。

以前曾有一部中港合作的电影《秦俑战士》在日本上映。大意是说,一位仕奉秦始皇的剑士,一直被深埋在地下二千年之久,而到了一九三○年代的西安——也就是以前的长安,突然复活以惩戒恶人的故事。虽然蛮有趣的,不过当这名剑士复活的时候,一九三○年代的女主角曾经问过他:既然你睡了二千年,那你知不知道这期间历史上的人物呢?其中提到的,就包括了包拯和岳飞等人。

在我与陈老师的对谈之中也曾经提过,我认为乱世的超级英雄如果要说是岳飞的话,那么和平时代的超级英雄,应该就非包拯莫属了!也许有些日本人会感到愤慨,为什么不是三国志里头的英雄呢?

关于这一点嘛,之后才会正式介绍的岳飞乃是排在第七十一位出场。当时宋朝对中国的百姓来说,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光是从能够成为小说题材的故事看来,就有《飞龙传》、《杨家将演义》、《万花楼演义》、《包公案》及《七侠五义》,以至于之后的《水浒传》等,而这些小说也都一一成为京剧的题材。也因此,若以京剧的基本论点来看,宋代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趣的时代。这当然也是一种极端的看法,不过,要比较出那一个朝代才是最有趣的这件事,本身就不具有什么意义。

在第六十九位的狄青和第七○位的宗泽之间,时间相差约有百年之久,而这正是《水浒传》的时代。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上的繁荣、百姓生活水准的提升,这些都在宋朝全部实现。举例来说,像是料理用的石炭,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普及的。石炭的火力大,能够提供高热,因此也使得中华料理的种类和味道在此时跃升。另外,在城内,也能有一定限度的夜间通行自由。虽然仍有一些矛盾和缺陷,但从整体看来确实可说是个和平与繁荣的时代。也因为这样,后世的民众也对于这时代出现的超级英雄乐观其成。

同时,还有另一个天才般的人物,这个人叫做沈括,他以当官的身份在财政、外交,以及治水等各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政绩。而在科学家的身份上,他则研究化石和地层,是世界上首位发现时代不同地质及气象亦会有所发化的人,较李奥纳多·达文西早了四百年。

只是,这样的繁荣后来突然被硬生生地打断,原因其实要从随着契丹族的辽国开始衰败,新兴的金国出现谈起。

刚才也曾经说过,宋虽致力于北方领土的收复,惟均为辽所败,因此便不得不放弃。在表面上虽然是与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仍却心有不甘,所以当金在远的更北方出现的时候,宋便与金达同盟,提出了共同夹击辽的策略。这就是在《水浒传》中担任恶官的童贯等人所提的。童贯虽是一名宦官,但是身材高大,胡须虽不浓密,却依稀可见,他就是这样一名看来很有活力的人。

在这样的策略下,如果配合得当,当然可以用夹击作战的方式一举灭辽,然而事实上,宋军却为辽所败,而金军则几乎靠一己之力大败辽国。

于是,这下在宋与金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诡异了。本来与金结盟,对宋来说应该是有益的,实则不然。基本上,宋与金结盟,为的就是要收复为辽所夺的北方领土,然而事实上,金在将辽灭亡了之后,是以实力取得这块土地的,因此宋实在是没有立场要求金国归还。而且若是要论武力的话,宋实在无法获胜,于是就策划阴谋,鼓动辽的余党在金叛乱。这件事为金所察知,对他们来说,这当然是该死的背信行为,因此就对宋发动了攻击。

在这之间当然会有着各式各样的政治工作以及外交交涉、调停等行动,然而由于宋朝用了太多的小手段,因此金这方面就决定不再继续交涉,而准备以实力加以降服,开始大举进军,一举破坏了宋的和平与繁荣。结果,宋的首都开封被占领,刚刚才即位的钦宗皇帝、以及其父亲,也就是刚刚才退位的徽宗,两人就一同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荒野。

这么一来,朝廷就不再存在,官兵们也不能做些什么,而开始有了义勇军的编成。在黄河流域渐为金军所占领的状态下,慌张逃亡的人大抵上依着八百年前西晋灭亡时同样的路线开始往南方逃,一一渡过了长江。其中,好不容易渡过长江的钦宗之弟便即位成为高宗皇帝,总算保住了宋王朝的命脉。在历史上,此一时期叫做南宋,首都置于杭州。

就这样,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成了无政府状态,而在其中努力的,就是第七○位的宗泽。



这个名叫宗泽的人是个通过科举考试的文官,一直在各地担任知事一职。虽然他在各地均因善政而深受民众仰慕,但却一直未能受中央政府重用,尽管年岁增长却一直未能出仕。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担任了开封留守一职。其重点就在于高宗即位后,朝廷已经南迁,们又不能说就这样放弃北方,因此就把所有的责任交给宗泽,把他给推上了前线。

金军在俘虏了徽宗和钦宗、离开开封之后,宗泽便趁机进入并加以守备。金军虽回头意图再度攻陷开封,却被宗泽挡了下来。他不光是守护开封而已,还召集全国的义勇军加以整编,意图渡过黄河收复北方的失土。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虽然不为中央政府所接受,但在百姓之间却极受欢迎,同时亦深受义勇军将士们的敬爱,因此义勇军不断集结,甚至达到数十万之众。宋泽将之整编完成,正待渡过黄河之际,由于不能任意行动,因此他便派使者往南向朝廷请求出兵的许可。然而这时逃到南方去的高宗却派人将使者暗杀掉,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

为什么如此呢?从高宗的立场来看,宗泽的势力太大,集结了数十万的义勇军,如果他拥兵自立的话怎么办?结果,宗泽提出了十数次的出兵许可却都遭到漠视。其实,如果宗泽真的是朝廷所怀疑的那种野心分子的话,那他根本就不需要得到什么朝廷的许可,靠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任意行动了。只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十分认真而正直的人,这种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在数次派出使者均被漠视之后,宗泽已经老去,随着事态的绝望而卧病在床。

这是西元一一二八年七月的事情,他在病床上意识不清地大喊着:“渡过黄河。”之后就过世了,享年七十岁。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乃是与诸葛孔明死于五丈原并称的著名场面,只不过日本人不太知道罢了。

这时在宗泽所集结的义勇军之中,有着第七十一位的岳飞,也有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只是在宗泽过世之后,他们也无可奈何,惟有领军回朝。而也就因为如此,宋就永远失去了收复黄河以北领土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七十一位的岳飞、中国历史上最高强、伟大的民族英雄出现了。岳飞当然也有当过小说中的主角,这本书就叫做《岳飞传》,不过,这本书原先的标题乃是《说岳全传》,完整的说法则是《说岳全传通俗演义》。在此,就依俗叫它《岳飞传》吧!

以前我也曾经写过,当我在中国大陆、番港、台湾等地旅行之际,都一定会向当地人询问:对你们而言,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应该是谁呢?关于这个问题,大概百分之百都会提到岳飞。其次再根据各地的民情,像是台湾会回答郑成功。而诸葛孔明的名字,如果我这边不提的话,也许就根本不会提到也说不定。

有副中国大陆所出的“中国历代名将扑克”,将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一一列在扑克牌的花样之上,其中最强的一张,也就是鬼牌,上面的图案就是岳飞。诸葛孔明则是方块七,我本来以为是红心七的,在其它的地方可能有写错过,实际上应该是方块七才对。总之至少数字是对了,就请大家原谅我这小小的错误吧!

接下来,不好意思要顺便作个宣传,这本《岳飞传》即将由我田中芳树来进行编译,大概明年会出书,如果到时大家能读到的话,那我就很庆幸了。

岳飞这个人物出生于贫穷的家庭之中——也有人说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总之不是个有钱人就是了。他自少年时期开始习武,并且参加了武举也就是武官的考试,而后在一面讨伐山贼,一面呼应宗泽的过程中成为义勇军的一员,在大混乱之际来到开封。当时的岳飞只有二十五岁左右,在与宗泽相遇时几乎可说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宗泽在见到岳飞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觉就想教给他许多兵法上的知识,然而岳飞却加以拒绝,他认为与其学了许多理论上的东西,还不如能够临机应变来得重要。一般来说,碰到这样的人应该都会觉得这小子很自大才是,但是宗泽却认为他有他的道理,还任命他为士官,当宗泽死后离开开封之际,岳飞就以前线武将的身份继续和持续南下的金兵抗衡。

是以从中国所出关于历代名将的评价来看,常会有称其为抗金名将的情形,其重点就在于岳飞是持续抵抗金兵侵略的名将,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了。包括第七十一位的岳飞、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以及吴玠、吴璘、刘錡等这些人在内,在历史的虚实之间还是有着落差存在,但光是与侵略中国的北方民族作战这一点上来看,就足以称为英雄了。毕竟他们抵抗了如怒涛一般南下的金军,进而守住中国人的疆土、自尊的。

接着再谈到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这个人一开始也是位无名小卒。当动摇宋朝的方腊之乱开始时,韩世忠便加人了讨伐军,并建立了将叛乱之首方腊俘虏的大功。然而这分功劳却为其上官所霸占,所以韩世忠并未因此事而受到任何的赏赐。

这场方腊之乱在《水浒传》之中也有记载。说到这方腊之乱的叛乱军到底有多强呢?在《水浒传》中登场的梁山泊义贼一百零八人在此亦加入了讨伐军,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皆尽于此战中丧生,强度可见一斑。至于在《水浒传》中最后捕得方腊的乃是花和尚鲁智深,韩世忠无论在史实、还是在虚构的小说中,功劳皆为他人所抢,应该算是蛮不幸的吧!

韩世忠本为西北边境出身,在方腊之乱时来到长江的下游,也就是所谓的江南一带,在当地与梁红玉相遇。在列表上所见的括弧,注解的就是他的妻子梁红玉。

梁红玉当时在某个城镇之中是个有名的艺伎,不但生得好看,而且气度风格均佳,表演可说是样样在行,韩世忠对她一见钟情。不过,倒并不是在相遇之后两人就在一起的,当时的韩世忠不过是一名地位卑下的士兵,因此他也在等着自己日后的出仕。总之,他们两人后来结婚了。结婚之后,这位文武兼备的奇女子梁红玉从此就在战场上帮助韩世忠而有着非凡的表现。当然,这些故事后来也被改编为京剧,此外,在《岳飞传》中亦有出场。

在当时,所谓的军队,有许多都不再只是由政府所组成,而是由许多的义勇军出身、由义勇军之间所推举的首领来带领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种佣兵集团。也因此,初期的南宋军队可视为是这种佣兵集团的综合体。

而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他们都不只要指挥军队,同时还必须要负责养这二万、三万的兵才行。在这种时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进行掠夺,大部分的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养活他们的部下,不过这些被称为抗金名将的人物却不这么做。岳飞、韩世忠,他们都没有进行掠夺,最多只是接收从敌人手中所夺得的东西。就这样,在岳飞及韩世忠的手下就集结了许多极具个性的将军,后来,岳飞的军团被称为岳家军,而韩世忠这一方则被称为韩家军。

好了,既然有所谓的抗金名将,那么在金国的这一方又是如何呢?采取攻势的金国当然也有不少的名将,其代表则为第七十三位的宗弼。这是他的汉名,本来的名字是兀术,也被称为四太子,意即为金太祖的第四个王子。

这个人还有一位兄长宗望,被称为二太子,虽然也是位以用兵神速而闻名的勇将,可惜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过世了。宗望是位热心的佛教信徒,行事也有不少温和之处,还曾一度想要让徽宗和钦宗回国,不过在此事尚未实现之前他就死了。

宗弼曾数度率军出征,而南宋方面只好迎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年之久。这个宗弼虽然身为名将,但倒不是因为他常胜的缘故,他也吃过败仗,不只曾败给岳飞,也一样曾为韩世忠和吴玠所败。

光从表面上来看,宗弼当然是败得很惨,但是他只有一个人,而南宋这一方面却是同时有多位将军与之对抗。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留下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举例来说,像是韩世忠与宗弼之间最有名的战役就被称为黄天荡之战。当时宗弼率领了十万大军南下,越过了长江,准备一举将高宗俘虏,使南宋灭亡。听到消息的高宗便乘船逃往海上。本来宗弼是想要继续追捕的,可是后来却因为补给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就是因为韩世忠的出击截断了金军的后勤补给之故。

当时韩世忠掌军八千,相对于宗弼的十万大军,竟能够争取四十日以上的缓冲优势。在经过了数度的战斗之后,把宗弼逼回了长江的岸边。正当宗弼想要乘船渡河的时候,长江上又有韩世忠的船队杀到,形成了水面上的激战。这时,梁红玉便乘上船,咚咚地敲着大鼓,以其鼓声指挥全军,算是此战役中最有名的场面。这一段故事不但被改编成为京剧,连电影中都曾经登场过。

这场战役的结果使得宗弼的军队着实吃了败仗,也使得金军不得不在无法渡过长江的情况下退兵。

在此有个重点,那就是当时宋的船只,如渡长江的轮船,就是先进的外轮船(在船体的两侧有着两个外轮,而连结到船的内部,以机械来加以动作)。根据当时的记录,这已经是用人力来转动辘轱,使船能够在水土产生如在平原之上策马前进速度的船只了。至于其大小,则已有四层到五层的构造,可说是数百吨级的巨船。

宗弼就有这样的船只。当然,这不是由他所作的,而是将宋朝之内的所有船只集结而成。

另一方面,在韩世忠这边,由于外轮船几乎全都落入了宗弼的手中,因此就只剩下帆船,只得走走停停地对宗弼进行追击。某一天,江上平静无风,韩世忠的帆船完全无法动弹,宗弼看准了这一点,便乘着外轮船想要强行突破。韩世忠由于船无法行动,只能待其靠近。对金来说,拥有能够自由行动的外轮船自然是压倒性地有利,因此方能成功地突围。

而在吴玠和吴璘——两人乃是兄弟——这方面,其大破宗弼之役称做和尚原之战。由于此地地形之故,宋军将金兵引入了山间,使其进入惟一的山径之后,再从四周的崖上加以攻击,并且将其切断,一路追赶到谷底,大致的经过就是如此。宗弼在吃了败仗后也只能逃,当差点被追兵追上时,听说他还切除髭须改变容貌以便脱逃。这故事在《三国演义》之中也被引用,而写成了曹操被马超追杀时切除髭须逃走的故事。

在这之间,岳飞也建立了不少的武功,一度还差点夺回首都开封,只可惜后来失败。不过,由于他的功勋较韩世忠、吴氏兄弟来得更大,因此高宗还曾赐给他亲笔所写“精忠岳飞”的军旗。

岳飞这个人在背上有着刺青,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似乎是偏向右翼的,不过这毕竟是八百年前的事情。根据《岳飞传》上的记述,这个精忠报国的刺青,乃是由其老母亲手所刺。当时,像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们,也有不少人身上有着刺青,因此可推论当时刺青应该是一件蛮流行的事情。

在这些抗金英雄们的努力下,金国一直没有办法征服中国,就在对立呈现胶着状态之际,出现了一个叫做秦桧的人物。

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恶人。当然,在《岳飞传》中也是个恶人角色——宗弼在《岳飞传》中当然也是敌人的角色,但就算身为敌人且有多次的失败的经历,不过在书中仍有其扶养敌将遗孤的故事。而在秦桧这方面,则是个完全无可救药的恶人角色。在某种意味上,与一开始就是敌人的人物比起来,背叛者还是来得更令人憎恶吧?

这个叫做秦桧的,一开始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扣留在金国,不久之后,其族人都被放了回来,并佯称是在被俘虏的时候将看守的金兵杀死才逃回来的。然而却连下人都能够一起带回,这件事本身就很令人起疑,因此一开始便有秦桧是金国间谍的说法。

不过,由于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因此他很快又再受到高宗重用,并开始高唱和平论。其主张也就是说,当金不断地攻击而来时,就算再努力抵抗,终究是没有办法长久下去,同时又不可能一举北上收复全国的失土,因此就只有和平一途。而实际上,由于南宋在财政的状况上也非常地吃紧,因此和平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秦桧握得了朝廷的实权之后,就开始推动他的和平策略。当然,这时的另一方就成了反对派,而岳飞就是这反对派的急先锋。

秦桧为了要和金能够进行和平交涉,就一定要对这个持反对意见的岳飞有所行动才行,于是他就将岳飞以谋反的罪名打入狱中,在拷问之后便将他杀死。当岳飞在受拷问时,由于这是天大的冤罪,因此他怎么样都不肯认罪,于是秦桧就让岳飞拿着笔、押着他的手命其写下自白书,因而留下了岳飞在墙上写下“天日昭昭”的故事。意思就是说自己乃是无辜遭陷,老天爷会明白他所受的冤屈。

最后,秦桧命令部下在狱中将岳飞杀死。除了绞杀的说法外,也有下毒一说。不管如何,在岳飞死后,岳飞的军队也遭到解散,甚至连岳飞的养子及其心腹等人也都一同为其所杀害。

此时的秦桧,其权力之大,再也无人敢违抗,只有韩世忠例外,他生气地跑到秦桧的面前,质问他有关岳飞谋反的证据何在。

秦桧本来还想辩解,但在其一一追问之下实在是答不出来,最后就只说出三个字“莫须有”。倒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也许可能会有的意思。

这一点让韩世忠更为光火,大叫道:竟然连个证据都没有,而只是“也许可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就将岳飞杀死是吗?然而,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再为岳飞做些什么了。至于这时的高宗皇帝则是装做不知情,让韩世忠也感到非常地厌恶,因此便自朝中引退了。

引退之后的韩世忠在杭州的近郊,西湖的湖边建了一间小屋,然后就在那儿度过了他的晚年。他总是让随侍拿着酒壶,自己带着根钓竿,然后就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在湖边钓鱼。就算有客人来访,他也绝不谈到有关军事的话题。他在西湖边的小屋叫做翠微亭,听说是因为以前岳飞曾说过翠微一地的风景十分优美,因此便以此为名。光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韩世忠的心情了。

就这样子,杀了岳飞的秦桧与金国之间达成了停战的协议。至于和平的条件,就是宋必须对金称臣,每年还必须奉上为数庞大的银两,说明白一点就是讲和的代价,此外还要割让边境地带的领土等等。

刚才也曾经提到过的和尚原这个地名,此乃宋军确保战力的据地之一,然而像这样的地方也被割让给了金军。因为这件事,在朝中也有所非议,只是在岳飞被杀,而其他的反对派也一一遭到放逐或被打入牢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反对声浪了。之后,秦桧就因促成和平的功劳而居于高位,并握有实权。

从整体上看来,秦桧乃是利用和平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从这个所谓的和平之中,秦桧可说是没有任何的损失。即使是被金俘虏而被带到北方去的钦宗就这样在被幽闭之下死于异地,即使像岳飞这种在不久之后,岳飞恢复了名声,百姓们更在岳飞的庙前立超了秦桧的塑像。他的形象以锁缚住,并遭到任由参拜岳飞的人吐口水的下场。

不论如何,宋终究是得到了和平,于是便致力于经济的开发。也曾有高宗皇帝自行下诏繁盛海上贸易的说法。在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下,成为一个丰饶国家。从这一点看来,秦桧的和平策略从政策上来看是没有错的。只是在实行之前,把无辜的人以谋反的污名加以处死则不应该的。然而就算有这样的看法,以当时的秦桧来说,大概也很明白自己会被人怎么说吧!他除了压迫、暗杀反对派之外,还篡改历史书,这正是想要隐瞒自己所做所为的举动。在谈和成立之后,来到南宋的金国使者,还曾经以贵国为了国家竟然愿意杀死重要的将军一事拿来消遣,表示连从金国的立场来看,也都不是一件寻常的事。

岳飞在被杀的时候不过三十多岁,十分悲壮地走向他的末日,而成就了现实上的和平。所有人都感觉到这所谓的和平乃是由岳飞的血所换来的,因此不久之后,岳飞便成了民族英雄的象征。从名将的条件看来,他在爱护部下以及不为害民众等方面皆合格,再加上他也是个调兵遣将的高手,要拿日本史来比较的话,他大概可以跟源义经和真田幸村所综合起来的悲剧英雄相提并论吧!

在日本,以前一说到岳飞也都称其为忠臣,全身充满忠义之名将,只是在中日战争开打之后,由于岳飞乃是抵抗外国侵略的象征,以日本的情况来说实在不宜,因此才开始说岳飞的坏话。当时外务省(译注:日本的外交部)的职员就提出了“支那(指中国)应向秦桧学习”的论文。其重点就在于要与日本缔结和平。然而其根本上的错误,就在于秦桧乃是一个滥杀无辜而出卖国家,并独享乐华富贵的极恶之人,因此就算当时中国方面想与日本缔结和平盟约,也绝不愿将自己比做秦桧,更不用说学习了!也因此,日本政府打错了如意算盘,倒不是说大家不愿和平。

之后,南宋在确保了丰饶的江南之后,一取得和平,在经济上便开始急速地发展。

至于宗弼,则以其金国最有力的皇族身份,在日后仍领导着金国的政治与军事,直到他安然度过晚年——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奇怪,但大致上就是这样的感觉。

其后,两个国家之间维持了约二十年左右的和平,著名的《白蛇传》就是以这个时代背景为舞台的神话故社。也就是在和平成立之后,杭州日益繁荣的时代。

在经过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和平被打破了。在金国方面发生了许多的内部抗争,皇帝遭到杀害,而新皇帝又是一名暴君,历史上被称为海陵王。才能出众却不自律,由于他景仰南方的文化,因此自己就率了六十万的大军,南下意图灭亡宋朝。在突破了长江之后,于长江的南岸再度遭遇到宋集结的二十万兵力,其兵力相差非常悬殊。

这时,指挥军队击退金兵而救了国家的,正是第七十四位的虞允文。

这个虞允文本是文官,在他接任之时,宋军的前卫部队已经吃了败仗,正准备从长江之北收兵退回。当时援军尚未抵达,而虞允文便接任指挥,首先在金兵第一波准备渡过长江之时加以击退。而后,当金的水军以盛大的船队南下而来时,他则在海上迎击,用火攻予以击破。

就在数次的战斗防止了金军南下之后,金国的暴君海陵王——他是那种在财政上极尽奢侈,把看不顺眼的人杀掉,而后再把其妻纳入自己后宫的那种人——由于是自己领军南下的关系,北方遂引发叛乱,新的皇帝即位。知道了这件事的海陵王本来还想继续远征,结果在部下之间却发生了政变,而将海陵王杀死。之后,金国退兵,宋国危机方才解除。

这场由虞允文指挥击退金兵的战役称为采石矶之战,也是历史上的“南北大战”之中最为有名的战争之一。

虞允文这个人后来也有过不少经历,一直到最后当上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也就是宋国家战略的最高负责人。在这个人手下也有不少人活跃着——韩世忠的儿子亦在其中。韩世忠的儿子本来是个文官,他将岳飞的财产遭到恶官侵占一事详细调查,连一枚铜钱也不欠地交还给岳飞的遗族,是个很不错的故事。

在这个时期,金的领土之内还有不断抵抗的武将等有趣的人物。这个人叫做魏胜,他有制造新兵器的才能,像是猛兽形体的战车、火箭矢等,以其许多的发明来抗战。

此外,还有另一名抗金名将,他的名字叫做刘錡。这个人自与金对抗的年代一路走过来,在采石矾之战时,他的年岁已经相当大了。这个人虽曾在战略上国撤退而遭到非难,因而曾被流放到后方一段时期,但当他回到前线时,曾于官舍的墙壁上写下“完颜亮死于此”六个黑色的大字。完颜亮乃是海陵王的本名,当海陵王率军来到此地时,因为见到了这不吉祥的文字,气得将这官厅的墙壁全部以墨涂黑。结果,后来海陵王真的就在此地因政变而亡。于是人人皆非常佩服刘錡的预言居然能够成真。

再来,关于这个时代中的武将,我还想一提的,就是李显忠这号人物。李显忠的命运乖桀,他本来是宋人,而由于自己的出生地为金所占据的缘故,因此曾有一时是不得已而仕于金的,不过,他无论如何都要归顺于宋,因此便计划带着族人一同脱逃。没想到事迹败露,族人皆被杀死,而他则好不容易才能够与部下一同逃离,只是因为通往宋的道路都遭到封锁之故,无奈只得西行投靠西夏。他在成为了西夏的将军之后,还曾带领少数的部下击破五万敌军,建立相当的功绩。

不久之后,西夏与金交恶,当李显忠攻陷金国的某一城池时,在那儿发现了杀死族人的凶手,因此便将其斩首而报了大仇。在终于报了仇,即将前去投靠宋的途中,却因背叛的罪名而遭到西夏军的攻击。他以三百人对抗西夏的二万大军,在将之驱散之后,才好不容易归顺宋。而这时他也以援军的身份将金的将军杀死,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由于环境的关系,这个人从宋、金、西夏,而后再回到宋,虽然出仕不同的国家,但他却一心向宋,因此皇帝方才赐给他显忠这个名字。至于其本名,那我就不知道了。

这样说起来,如果真要仔细找的话,其实要想找出这样可以成为小说主角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西元一二六一年,虞允文在采石矾一战中击退了金军。翌年,也就是一二六二年,有一个年轻人从金脱逃而归顺于宋,这个人叫做辛弃疾。弃疾这个名字和霍去病的去病有着相同的意思,就是远离疾病之意。他一面担任地方上的官吏,一面致力于抗金军队的训练,他所集结的勇猛义军被称为“湖南飞虎军”,相当地有名。同时,他也是一位知名的优秀诗人。

其后,宋与金之间是以缔结和平契约的状态和平共存的,以现在的地图来看,中国大陆的北半边是金、南半边是宋。在某种意味上,金替宋抵挡了北方的威胁,因此宋得以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宋在七十年之间,一直保持着平和的状态,繁荣的程度非常惊人。当时首都杭州的人口高达一百五十万人之多,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日本等地的商船在港口云集,可说是世界上最富裕繁荣的国际都市。

另一方面,金却没有这么顺利,这是因为北边蒙古部族兴起的关系。根据气象学者的说法,在十三世纪时,随着地球寒化的结果,蒙古平原逐渐变成不毛之地,而以前一直各自分裂为政的蒙古部族,也不得不开始统一。总之,我相信是在许多的原因之下,出现了这名叫铁木真的人,并统一全蒙古而成为成吉思汗。

在此,有一个很荒谬的说法,那是自古从日本流传下来的,说源义经就是成吉思汗。提出这说法的人简直是妄想,根本不足采信。其实,成吉思汗的家系十分清楚完整,当然,以游牧民族来说,有关于其出生年份可能并不十分真确,但至少父母的名字是十分清楚的。

源义经就是成吉思汗的说法,基本上就是要把日本给并进大陆的历史之中,追根究,其实就是“蒙古人是不可能征服世界的,有如此伟业的一定是日本人”这类的奇怪思想。首先,正如刚才所言,成吉思汗的家系清楚而完整,不论是父母的名字,还是兄弟的名字,都可以清楚查得,根本没有源义经可以插入的空间。其次,从义经的战法和成吉思汗的战法来看,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在前面时也曾经提到过,其重点就在于骑马的集体战策略,这点与义经的战法完全无关。

接下来,根据那些主张成吉思汗就是义经之说的人所言,成吉思汗以竹叶龙胆纹为旗,与源氏的旗印相同(关于这一点,海音寺潮五郎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了“NO”)。也就是说源氏也有一些流派有所谓的竹叶龙胆纹旗,而成吉思汗的纹章和由村上天皇所分出的村上源氏的纹章十分相近。不过义经乃是由清和天皇所分出的清和源氏之流派,为什么他非得要那么可悲地使用村上源氏的旗印不可呢?这就是最好的证据了。如此一来,之前的说法自然不成立,只是这样的论证并不广为人知,因此才造成了许多人的困惑。

而最为可笑的,则是那种写超自然神秘文章的杂志所提出之说法。上面说成吉思汗在与人谈话的时候,他的会话记录乃是用汉字所写成的。根据那些相信成吉思汗乃是源义经的人所说“既然成吉思汗是蒙古人,那为什么不使用蒙古文字呢?那是因为他是日本人的缘故”。成吉思汗是蒙古的贵族,当然不可能不会读蒙古的文字才对,然而不管成吉思汗是蒙古的贵族还是蒙古的平民,在那当时,他都是不会读蒙古文字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蒙古还没有文字,因此会话的记录当然就只能使用汉字或是维吾尔文字来写成啰!一直到成吉思汗的孙子,也就是忽必烈的时候,才因为觉得这种情形很糟糕,所以创立了蒙古的巴斯巴文字。这一点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上一定会有所提及,也因此,提倡这种异说的人,根本究没有好好地读过世界史的教科书。

关于成吉思汗的部份,由于我认为这并不属于中国的历史,而是属于蒙古的历史之故,因此就不再多提下去了。

至于蒙古南下攻金的想法,则是在成吉思汗的儿子,也就是窝阔台时候的事。那时蒙古就提出了与宋联合夹击金并将之灭亡的计划。大约在一个世纪之前,宋与金合力要灭辽,之后却导致宋受到金压迫的结果,所以这一次,宋就想要与蒙古合力灭金。后来,却也造成了其为蒙古所压迫的后果,关于这一点,从后世来看,总让人有为什么不懂长进的感觉。

金在此时也派使者来到了宋说:“回想自百年前,我国就与宋缔结条约和平共存,如果我国灭亡的话,那么宋不就会直接受到蒙古的威胁了吗?”然而这样的说词并未被宋所接受。说来当时宋的复仇心很强,因此才会愿意与蒙古合力灭金。

就这样,金在两国的夹击之下灭亡了,而在金灭亡之时出现的将军,正是第七十六位的完颜陈和尚。

从这个人年轻时来看,已是蒙古逐渐强盛,而金逐渐衰弱的状态。由于蒙古在人口的数量之比较少,因此在侵略金的时候,必定会将人俘去,甚至是将整个家族全部抓走,并让其从事手工业或是政务。完颜陈和尚也是在小的时候随家族一同被抓去的,因此便一直住在蒙古。可是随着母亲渐渐老去,便一心要回去故乡。有一天,他在让母亲乘上货车之后,就拉着货车脱逃,途中虽然受到追捕,却在他一面躲避之下走了数百公里,好不容易才回到金的领土。

之后,完颜陈和尚便加入了军队,与蒙古军展开了战斗。这个人曾两度领着骑兵与蒙古军作战并获得胜利。当时,虽说金在建国之时军力十分强盛,然而在与宋缔结盟约之后,很快地便削弱下去。

清朝时,赵翼著有一本名为《二十二史札记》的书,这是一本对各朝代的正史加以评论的书籍,在其中就有着“金之兵、强弱不同”一章。金这个国家,在建国时非常地强,然而在亡国之际却非常地弱,因而特别地写了一篇来讨论。不过,虽说已经变弱,然在对蒙古军的作战中也不是没有获胜过,当时这个完颜陈和尚就是以四百个骑兵胜过八千骑的蒙古军,而在正史上留下了数十年不见的好评。

只是,毕竟金与蒙古之间的国力之间有压倒性的差距,光靠完颜陈和尚一个人再怎么努力,还是没有办法挽回颓势。当钓州这个城池陷落、蒙古军进入城中之时,完颜陈和尚就在大混乱开始之前放弃了抗战,隐居在一间小屋里。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想送命所以才躲起来的,当大混乱结束,蒙古军的治安奠定之后他又跑了出来。这时蒙古军的司令官要他报上名字,他说道:“我乃完颜陈和尚,也就是那个曾经二次胜过你们的人。”于是蒙古军的司令官——这在《金史》上并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但我猜想应该是史普台,不过因为没有经过精确的比对,因此不能够确定——就问道:“那你为什么又跑了出来?”完颜陈和尚回答说,“我不愿意在乱军之中,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兵士所杀,但自己并非贪生怕死,所以你现在就杀了我吧!”蒙古军的司令官就说:“如果你是完颜陈和尚的话,那你只要愿意投降,就可以获救。”而力劝他出仕于蒙古,但完颜陈和尚却拒绝了。司令官便说道:“那么,让你受一点苦如何呢?”于是便下令折断他的脚骨。而后再问道:“如何?要不要投降呢?”完颜陈和尚还是不从,最后就被杀死了。

完颜陈和尚乃是金灭亡时期的勇将代表,从他的临终之前来看,会让人觉得怎么不干脆逃走算了,不过,他终究还是一个爱惜自己名声甚于生命的人就是了。

顺序虽然有此而后颠倒,但我还是要来谈谈在灭金之时,参战中的宋军司令官孟珙,陈舜臣老师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关于当时孟珙的作战表现,其勇敢及巧妙的程度,据说是连蒙古军都很感佩的。

所以很快地,当后来宋与蒙古之间的盟约破裂,也就是蒙古成为宋北方的威胁,压迫而来之时,孟珙便担任北方的军司令官,在与蒙古军战斗的十年间,几乎都是靠他一个人在独撑大局。

当金灭亡之时,在金统治下的汉人们,有许多便迁往宋的领土。当时的蒙古军还是十分野蛮的军队,对农民相当地苛刻。而这些逃到南边的人,就由孟珙提供开拓的土地,让他们能够落地生根。

孟珙这个人,要和日本作此较的话,大概是如向上杉谦信一样风格的人,他除了通晓佛理之外,对易经也有所研究,据说在他发动军队之前还一定会先焚香祝祷。

另外,于明治时代在日本所出的《通俗宋元军谈》这本书之中,也有着“孟珙,虽处于衰宋,然其忠义、兵略,则不劣于岳飞。”的记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实际上,他也给人善战的感觉,不管是率领水军还是陆军,对抗蒙古军经常获得胜利,使得蒙古因为孟珙的存在而一直没有办法突破边境。像是在江陵之战的时候,蒙古军的阵营位于陆地,夜晚之时,受到了孟珙从水上而来的奇袭。当时的蒙古军建立了二十四座堡垒,却在一夜之间完全失守,真的是非常活跃。其后,还历经了黄州之战。当黄州这座城在被蒙古的大军围困的时候,他则率领少数的兵主,自己挥舞着长枪突破了蒙古军的重围而解救了黄州城。

因为这样的关系,当这个人存在的时候,蒙古军就一直无法南下。一般来说,不管是在蒙古压倒性的兵力方面,还是关于“宋朝弱兵”什么的说法,在这时都是无法成立的。结果,被称为世界最强的蒙古军,光在灭宋这方面就花了四十年。

孟珙去世是在西元一二四六年的事情,其后,支撑宋朝的梁柱的则是一个叫做赵葵的人。他的父亲赵方、兄长赵范,均是为人所知的北方防卫名将。虽然赵方只是通过科举的文官,但儿子赵葵却一直当上了右丞相,只是他认为自己并不是读书人之故,因此在一年之后就离职了。

到了西元一二五七年时,蒙哥汗终于开始认真并派出了要将宋征服的大军。只是蒙哥汗这个人本身却在出征之中病故,接下来才轮到忽必烈的出场。

忽必烈的即位,倒不是蒙古全体一致同意的,而应该说是实在是在没有其它的办法之下,最后只好让他冠上了大汗的称号。忽必烈这个人,乃是在蒙古非常理解中国文化的人,因此就蒙古的保守派看来,自然是会害怕蒙古的传统是否会因此而被中国的东西所掩盖,因而对他的评论不佳。惟从反面来看,他却是非常受到蒙古所统治的汉人期待的。

西元一二六○年,忽必烈即位,一二七一年时改国号为元。这就是元的世祖皇帝的诞生。而世祖这个称号,当然也是死后的称呼。

自此开始,宋确实感受到了元的压迫,而往灭亡之路前进,惟其间的一二七四年,蒙古发动了攻日的大军,被日本称为元寇。

关于元寇的事情,我有一些想要提出的,事实上,从以前就有关于元寇的两种极端的看法。一个是战前的看法:当时是暴虐无道的蒙古攻击而来,而日本则是以北条时宗为代表,受神风之助的镰仓武士因此才能够将之完全击破。

到了战后却变为:忽必烈是不会做出那样乱来的事情的,本来应该能够相互友好,只是北条时宗那个阿呆完全不知道外交是什么,居然把使者给斩了,因此才会有无谓的牺牲。

我记得NHK之前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节目,当时我也在思考这件事,只是不管如何,对日本来说都没有什么一定的利益就是了。就算忽必烈当时的确是想要与日本友好好了,然而如果接受了:好,那我们就相互友好吧!那是否表示和平就一定会到来呢?其实我觉得也不一定。

基本上,为什么忽必烈会想要和日本友好呢?日本本来与宋的关系是非常良好的,虽然并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不过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均是密接而相结合的。像平清盛的政权,还是在不与宋相接触就没有办法维持的情况下,保持密切关系的。还有,听说宋和日本之间在学者及和尚方面也有着诸多的交流。从忽必烈的眼光看来,他的出兵可能只是为了要将日本与宋的关系切断而已。

再接下来,如果日本接受了忽必烈的请求,两边达成友好协定的话,那么难道到时忽必烈要求日本一同对宋出兵,日本也能够办得到吗?我想不太可能。

关于这一点到底如何?我发觉到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对这一段历史提出见解,但也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不用功的关系,所以才不知道罢了。总之,根据我个人的想象,元攻击高丽,在高丽降伏之后,便强迫其帮助远征日本。从这一点来看,实在是不能保证这次元不会要求日本对宋。若日本回应了忽必烈的请求,之后被强求要对宋出兵的话,那虽然没有对元作战,但却要代之为与宋作战。若是拒绝的话,那么元是否又会攻击而来呢?

这些当然都是假设,只是我这么想而已。对日本来说,本来与宋那么友好,自然就不能够一下就反掌与元联合而与宋对立的,因此也就只有拒绝了。

而在拒绝了之后,元就立刻攻打而来,一般的看法是认为北条时宗的判断过于天真,但我觉得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说起来,中国王朝渡海攻击日本的例子,在之前和之后可说是一遍也没有的。

不管是在唐的最盛期,或是明的最盛期,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不过,就算不认为会受到渡海而来的攻击是普通之事,然而若是说没有预测到就是天真,也实在是很过分。实际上中国的王朝既然位处大陆!自然或多或少会有着膨胀主义的倾向,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像是汉武帝设置乐浪郡,隋炀帝征服高句丽等,这些都是要扩展在陆上的领地。只是,做这种事的帝王,大多会被评为渎武,在评论上绝对是不好的。然而,越过大海出兵这样的想法,在中国的传统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是以,将其国书加以拒绝,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压根就想不到对方会攻击的缘故。

西元一三七七年,到了明代,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南方的苏门答腊,当时与苏门答腊对立的爪洼就在途中偷袭将其使者杀死,而激怒了明的朝廷。可是激怒了又怎么样呢?明朝只是把前来的爪哇使者加以流放,然后禁止与爪洼的贸易而已。至于渡海去攻击爪洼一事,则是想都不曾想过。

所以,虽然说中国的王朝对于渡海攻击上事,并不是绝对没有,不过如果再加上忽必烈本身并不是汉人的这项条件的话,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至于那四百本人所写的历史小说或是假想历史小说中关于唐、宋、明等对于日本领土野心之描述,我想其实应该也只不过是个无理的设定罢了。

无论如何,元确实是一度攻击而来,却因为神风而不得不退兵。在第一次的远征时,威吓的意味应该大于实质,本来应该是只要稍微给日本尝一点苦头就可以退兵吧。毕竟,正面之敌一南宋尚且存在,因此若对日本派遣个几万的军队,从效率上来看还真是一件蛮愚笨的事。

第一次对日本的远征是在西元一二七四年。而在到了一二七六年时,第七十八位的伯颜就领军占据了宋的城都,也就是杭州临安府。

占领的过程不破坏分毫。忽必烈这个人从不好的方面来看是贪欲,而从好的方面来看则是一个对于财政和经济非常关心的人,他实在是不愿意将地上最为繁荣的一个都市加以破坏,希望尽量能够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之下将之取得。

结果确实也如了他的意。由于在来到此处之前已经经过了无数满是鲜血的战役,因此后来当蒙古军压迫而来时,许多的都市干脆就依次开城投降。另外,忽必烈也曾对伯颜说过——这事之前好像也提过要向曹彬学习一事,也就是不需要流无益的血,而伯颜也遵守了。只是,要不要多流无益的血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对方必须不抵抗才行。是以,对于那些自认为已经不行了而开城投降的城池,当然是就尽量不去动它,而那此会抵抗过的,则给予彻底的破坏。

在常州之战中,由于守城的宋军曾有过激烈的抵抗,因此当蒙古大军人城的时候就大肆加以屠杀。当然其中也有着要杀一儆百的意味在内,只是事情做得实在是太过残忍。据说当时蒙古军在将城外的农民抓来杀死之后,还将尸体的油脂取出,然后用聚集起来的油脂当做火攻城壁的材料。在听闻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其他的城池莫不悚栗,因此才决定尽早降服。

到了现代,许多研究蒙古的历史学家对于这常州的屠杀事件还是不太愿意多谈,甚至还有叙述蒙古是在几乎没有什么流血冲突就接收了南宋全土的书籍,这实在是贻笑大方。

对了,伯颜他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百眼”,在发音上是差不多的。

这时宋的皇帝其实只是个五、六岁的小孩,他的祖母,也就是皇太后握有实际的大权。这个祖母是个很迷信的人,当她召来预言者询问这个国家是否守得住时,这名预言者回答,只要具有百眼的男人不攻来的话,那就没有问题。由于实际上人不可能真的有一百只眼睛,因此这位祖母便很安心,怎知当蒙古军攻来时,竟听闻其总帅就叫做百眼,因此不由得脸色发青,留下了这则传说故事。

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于西元一二七六年时杭州开城,形式上宋朝在此时即已灭亡。只是实际上宋尚未全部灭亡就是了。

有些顽强的抗战派就仕奉了皇帝的年幼兄弟之命,从杭州临安府逃出。这就是第七十七位的张世杰,以及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悲壮抵抗的开始。

至于降服的宋帝,则被一路带往北方,来到了现在的北京谒见忽必烈。忽必烈对于降服的宋帝倒没有给予什么残忍的对待,而是将之列于贵族,供养其后半生。只是,一个曾为皇帝的小孩子必须要在忽必烈的面前行跪礼,说来也真是个悲哀的光景。忽必烈的皇后在看了之后不由得流下眼泪,当忽必烈问道是否是因为可怜这些人的缘故时,皇后的回答出乎意料,答道:听闻人世间无有能够持续千年的王朝,谁知道何时我们的子孙是不是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让忽必烈也不由得伥然。

接着,忽必烈对那些顽固的抗战派下令讨伐。只是伯颜在将杭州临安府陷落之后,认为总司令官一职已不再需要,就转回北方去了。

关于这个伯颜,在美国竟有位作家写了本伯颜在其中登场的历史小说。这本书名为《黑蔷薇》,作者则叫做威斯坦。内容叙述中世纪的英格同巴士越过丝路而来到了中国,当时正是伯颜攻陷杭州临安府的时候,因此关于伯颜,里头也有着那是当时世界一流将军的叙述。

这本小说曾被搬上大银幕,而且还是好莱坞电影。担任那名骑士主角的演员为泰罗·鲍瓦,而饰演伯颜将军的,则是欧森·威尔兹。以前曾经在电视上放映过一次,我对那个由欧森·威尔兹穿着蒙古的将军服饰,乘着马在水田之上越过的影象,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由于这部电影实在是少见的珍品,因此在我经过一番努力地寻找录影带后依然不可得。我和陈老师之间还有找到带子一定要让他也看一看的约定呢!

好了,关于第七十七位的张世杰这个人,本来乃是北方出身,后来从军队之中脱走投向宋军,并且当上了将军。

有些说张世杰坏话的人,骂他是从无赖汉窜出来的下等士官,但他毕竟还是为宋起而作战的人。

至于忽必烈这边,他之所以不杀文天祥而将之俘虏,乃是想要让他为自己所用之故。当时降服于元军的人很多,当然忽必烈也会将这些人加以采用,然而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些人乃是因为事态对宋不利,因此才降服的,实际上就如皇后所说,当事态对元不利时,那他们便会舍元而去了。所以,反而那些顽强抵抗的人,人格比较值得信赖。由于忽必烈这么想,所以他也曾对降服的人出言讽刺道:“难道说宰相不好,就是背弃皇帝的理由吗?”。

特别的是文天祥不但是科举合格,也是以前曾经说过的那种能够得到天子赐字的人,因此忽必烈自会想要让这种人能够出仕于自己。在他的计算下,如果连这种人都愿意跟随自己的话,那么不论是以武力抵抗的人,或是在精神上抵抗的人,大家应该都会降服的。

然而文天样还是一直顽强地抵抗,并展开了游击战。只是文天样实在是太为正直,在他的心目中也认为别人都应该是如此,是以也曾好几次地遭到背叛。

他曾一度为元军所俘,幸好后来以计谋逃脱。其后,由于连身份低下的人都对文天样十分尊敬,而不惜生命来跟随他,因此又持续了数年的转战,惟在情势依然不利之下,文天祥再度为元军所俘。

在陆秀夫这一边,则虽然一度扶立幼小的皇帝,惟他后来却因病而死,所以只有再立其弟卫王赵幕为皇帝,而这也正是宋最后的一位皇帝。

这个人在海岸乘上船一面辗转往南逃去,一面躲避元军的追击。当时应当是有着拥大船团以逃向海上的想法才是,于是就想前去倚赖蒲寿庚——这个人的名字看来有点奇特,乃是因为其祖先乃是阿拉伯人之故,同时他也是泉州这个港都的支配者。自唐至宋,泉州这个港口已成了仅次于杭州的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从阿拉伯、波斯、印度各地都有不少外国人前来。当然,这个人也是伊斯兰教徒。总之,泉州这个港口是在他的支配之下,拥有着从大船团到水军、陆军等的力量——所以陆秀夫才会想前来投靠他。然而蒲寿庚却看穿了宋朝气数已尽。而且,不只是忽必烈,在蒙古帝国之中,不管是行政官,还是在商业等方面,其实都是非常重用色目人的。在此所谓的色目人,指的就是各种西方的外国人,其中波斯、阿拉伯等伊斯兰教徒就占了大半,因此蒲寿庚舍弃宋朝,其实是对他非常有利的。

是以,当陆秀夫和张世杰来到的时候,泉州的城门是紧闭的,不但不得其门而人,甚至还把他们赶走。至于当时在泉州的城中,早已有数百名趁早脱逃而来的宋代皇族,蒲寿庚也将他们赶尽杀绝,而后就降服于蒙古。在降服于蒙古之时,他的说法指张世杰这个家伙实在非常自大,态度也十分恶劣,让人相当生气,因此才想要归顺于蒙古。不过,我认为这应该是个借口,只是把它归罪到张世杰的头上罢了。至于宋的皇族,反正不是将之俘来交给元军,就是把他们杀死,从这地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蒲寿庚这个人物的性格。

总之,在此时,蒙古军就取得了庞大的船团。

在此,元的大将张弘范——此人是从父亲那一代便出仕于蒙古的汉人,就领着军队追击陆秀夫和张世杰。

结果,宋朝廷最后停泊船团的地点,就在崖山这个地方。这是个位于现今香港以西大约一百公里左右的岛屿。宋在这儿聚集船团,同时,也让义勇军加入。在崖山这个小岛上,当时共有包括宫女在内约有十万人聚集。

也因为这样,蒙古军并不能够完全无视于他们的存在。宋已经灭亡了,其残党也必须要加以肃清才行。如果就这么放着不管的话那将会成为其精神上的支柱,而可能会造成各地反蒙古的叛军起义也说不定。张世杰和陆秀夫也是这么想,当反蒙古军一齐蜂拥而至时,他们就要成为其核心的武力,也因此他们必须保存实力,因而没有直接出面迎战。

在元军方面,则是要以全力来攻击崖山的。在西元一二七九年的正月,蒙古军大举从海上攻向崖山。这时,负责指挥防御的张世杰将幼小皇帝的乘船置于中央,在周围集结巨大的船只,然后再以锁连结成海上的要塞。虽然蒙古军意图攻进,然而却被阻于大船团之壁下,完全无法靠近。即使利用箭矢攻击,也没有办法射人其中。

对于这种将巨大的船以锁连结的阵仗,一般来说就是要利用火攻,因此蒙古方面便将数百艘小舟上积满薪柴、点上火,然后一齐放出。张世杰料准这一招,早就在最外侧船只的船体外侧涂布了满满的泥,如此一来,火就不会蔓延。另外,当着火的小舟靠近时,他们也准备了非常长的竿子,把小舟——推开。如此一来,乘着潮流的小舟在回头后就反过来往元军的方向靠进,反让元军的数十只船着火,而赶紧弃船。

张世杰这个人出身北方,本来是习于陆战,据闻对于水战是完全不懂,然而此时他却打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胜仗。

这时的张弘范也只有自己率领大军将崖山包围。并曾一度派遣张世杰的族人前去劝降,然而张世杰不为所动。他虽然知道如果自己投降的话,将可以得到荣华富贵,只是这事实在是做不得,于是便令其退下。没多久,张弘范就以大舰队将宋军给重重包围,首先断绝了宋军的水路。当宋军在水上的补给中断数日之后,兵士们逐渐衰弱之时,张弘范就发动了总攻击。

这时,文天祥为张弘范所捕,在张弘范的旗舰之上看着宋灭亡。当时乃是二月天,海面为浓厚的大雾所笼罩,在早就已经无法区分敌我方的状态之下两方开战了。结果,在宋军体力较弱,而张弘范又乘着潮流攻击而来的情况下,末了,宋军终于被迫逼至角落。在当时,占据船只的印记就是将那艘船的帆柱切断,在宋军的帆柱依次倒下之后,元军也步步进逼。

张世杰看到大势已去,就想用少数的船来突破元军的包围网向外逃出。陆秀夫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海上要塞乃是位于最内部的地方,因此就算想要逃也会被前方的船所阻。当时周围的船沉的沉、烧的烧,而元军又已迫近,无能为力的陆秀夫惟有背着幼小的皇帝跳海。见到这一幕的残兵败将、以及官吏、宦官、宫女等,也就跟着纷纷投海自尽了。

这样的结果,造成了海上十万余的尸体漂浮,真的是很凄惨的情况。这件事发生在日本坛之浦之战约略百年之后,造成了坛之浦之战五十倍左右的牺牲,光是想象起来,都能够深觉这是中国史上最悲痛的光景。

在此时,张世杰好不容易突破了包围逃出,却还没有放弃,一面搜寻着宋皇族的生还者,还准备要东山再起。元这边也发现了这件事,并且了解到张世杰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会投降,或是会放弃的人,因此也努力地搜查他的下落,但是一直都找不着。

在这之间,张世杰遇到了暴风,船只即将沉没,就在兵士们认为岌岌可危,准备要弃船逃往陆地上之际,张世杰命所有的兵士离开,自己一个人则留在船上,大叫道:如果上天真的要亡宋的话,那就让这艘船翻覆吧!结果,在巨大的风暴吹袭过后,船还是翻覆了,而张世杰应当也死于其中。

从《十八史略》中的文章来看,“舟覆世杰遂溺宋灭”的短短八个字,可说是充满了悲愁的思绪,中国文字的表现力确实是令人吃惊。而在《宋史》中,则是以“世杰死宋遂灭”来形容。由于张世杰的死,宋就因此而灭亡。在遂灭这两个字之中有着很深的感情。

《宋史》基本上乃是在元时代中所编撰的东西,而且是元朝皇帝所承认的历史书。在这本历史书中,写着因为张世杰的死而使得宋灭亡。在名义上,宋是于西元一二七六年时出降时被灭的,而七九年于崖山灭亡的说法,则是当时人的想法。

就这样,张弘范对文天样说,正如你所见,宋已经灭亡了,你也乖乖地放弃,出仕元朝如何?文天祥当然是加以拒绝。于是张弘范也只有将文天祥带回今日的北京,去与忽必烈会面。

当张弘范从崖山退兵时,还曾在海边的大石头上写下夸耀自己功绩的文字。

十二个文字一共分为三行,写的是:

镇军大将
  军张弘范
  于此灭宋

连张弘范自己也认为是他在这里将宋给灭亡的。因此,一二七六年当时宋帝降服一事,虽说是宋在名义上于此灭亡,但不管是当时的人,或是后世的人看来,都认为宋乃是在一二七九年于崖山灭亡的,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宋灭亡一事对中国人来说乃是一场悲剧,像是身为宋最后一位皇帝的卫王赵禺就是一位年仅五、六岁的少年,由于这少年的周遭全都没有同年纪的玩伴,所以他的朋友就只有一只鸟,无论何时总要在一起。而当少年皇帝为陆秀夫所背、跃入海中时,见了此一情景的那只鸟,据说还带着笼子一起跌跌飞飞地追在后头号泣,留下了凄美的传说。

至于文天祥,他被带到今日的北京去与忽必烈会面。带着他去的就是张弘范,由于他个人也对文天祥十分尊敬,因此一路上也都以礼相待。

接下来开始,就完全地进入元的时代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求回报的忠诚 明时代

--------------------------------------------------------------------------------

就这样子,除了在最北的北方还残留有北元之外,其他的地方则是统一的状态,而朱元璋也开始了他对国内的经营。首先为了要让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因此就随着制度整饬的展开,而同时进行了几次的大肃清,像是胡惟庸之狱、蓝玉之狱等相继发生。所谓的狱,指的就是肃清这件事,而胡惟庸和蓝玉,原本都是朱元璋的重臣。

朱元璋这个人,虽然说是统一天下的英雄,然而要说到他杀的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怎么说呢,他光是在胡惟庸之狱和蓝玉之狱就杀了五万人。总之,稍微有点才能的文官、武官,还有其家族,合起来共有五万余人被杀,史上称为“胡蓝之狱”。

这时的常遇春,早已在三十多岁时因病去逝。而徐达也同样遭到怀疑——徐达这个人喜欢吃鹅肉,朱元璋还曾把鹅肉当做探病时的礼物,然而这鹅肉却有毒,因此就留下了一则即使明知这可能是朱元璋所下的毒,徐达但却依然流着眼泪将鹅肉吃下的故事。此外,他的侄子李文忠也是个文武兼备的名将,他曾对朱元璋提出不要再继续杀人的忠告,只是没想到第二天这个人就突然暴毙了。

在之前也曾经提到过的,由清朝赵翼所写的《二十二史札记》之中,有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兼而有之”的评价,说明朱元璋似乎有着多重的人格,以一介平民的眼中来看,感觉实在是不太好。

朱元璋这个人对农民十分地照顾,然而对知识分子似乎却异常地憎恶。当时有个著名的诗人名叫高青邱,他因为说了朱元璋的坏话而被杀死,和后来中共的文化大革命没什么不同。总之,应该要支撑朝廷的五万人就在短短的时间之内都被杀了,这样的残忍霸道将遗留到千古之后。汉高祖刘邦虽然也曾肃清,可是和朱元璋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

再说另一件事情,洪武帝的长男,也就是皇太子,因为早死的缘故,到了最后要决定继承人的时刻,至于候补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皇太子的孩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另一人则是朱元璋的四男朱棣,他被封为燕王,非常地武勇,一直在北京——当时明的首都乃是南京——担任北方防卫军司令官的职务。他不光是皇帝的儿子而已,同时他也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于一身,曾数度与蒙古军作战皆获胜利。也因为如此,在建国之后没有多久,就有让燕王这般具有实力的人来当皇帝为佳的意见出现,只不过依据礼教的顺序,还有嫡孙这一点来看,才有把帝位交给孙子的看法。

朱元璋对这一点也十分烦恼,在听取了他人的不同意见后,最后决定将孙子立为皇太孙,而决定让其继承。只是,孙子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而朱元璋这个人又生性多疑,简直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最后就把将来可能会对其孙子的帝位造成威胁的人通通都给杀了。之后,就有了朱元璋将五万余人杀掉,然后让自己一族立于其上的说法。就在把人几乎都赶尽杀绝后,朱元璋去世了,而皇太孙就登上帝位,称为建文帝。

以下是幸田露伴的《运命》,以及中国的《女仙外史》之中所描画之故事的世界。

建文帝虽然好不容易才登上帝位,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容易解决。洪武帝有许多的孩子一一在各地封侯,他们都各具势力,而最大的势力还是燕王。因此侧近就对建文帝说,只要这诸方之王——从建文帝看来,这些人都是他的叔父——还存在一天,建文帝就不能安心。而如果不将燕王的势力击溃的话,总有一天他会起可谋反,所以最后一定是要将燕王打倒才行。只是虽说如此,刚开始要向他下手总是有困难,因此就必须先从其他人开始着手。建文帝便依次以各诸候态度不好、或是有谋反意图等等(其实这也只是借口而已)用各种的名目将他们逼死,或是把他们的领地给收回。

在燕王的眼中看来,当然也知道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自己,于是就以无法忍受自己被诬赖谋反为由,而造成后来无法两立的状况,也就是如果不将建文帝打倒,自己就无法生存下去。

在此出场的乃是第八十三位的姚广孝,他的法号为道衍,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和尚。不过,他的父亲则听说是一名医生。总之,他在礼佛的过程中,同时也学习了阴阳术与诗文,是一个相当有名的和尚。因此他也跟着燕王来到了北京,虽然寄身于北京的寺庙之中,但却常接受燕王的咨询,而成了燕王的政治顾问。当然,这个和尚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最后劝燕王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干脆起兵的就是他。

这时朝廷为了监视燕王,就派了一个将军过来,说如果燕王的样子有异的话,就直接将他捉起来杀掉。而燕王则以生了重病而求代遗言的理由把这名将军给找来,然后就把他给杀了,之后随即举兵。虽说是举兵,然当时燕王的兵力其实只有少数的亲卫队八百余人而已,让人有着他不知何以争取天下的感觉。

就在举兵之时,刮起了一阵暴风,把燕王宅邸屋顶的砖瓦吹落了一片,摔碎在地上。就当大家都认为是凶兆而脸色大变时,只有姚广孝一个人说是吉兆。他说:“像这样便宜的瓦片摔碎了,就是老天鼓励我们,要让我们以黄色的瓦——也就是只有皇帝才能够使用的东西采取代的证明。”让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燕王的举兵虽然让朝廷为之一惊,然而其实早就心里有数,所以也准备好了五十万大军来应付。因此就成了五十万对八百之争,一开始根本就无从谈论胜负。当然,燕王也努力地在各处征集兵员,特别是他的弟弟宁王这个人,由于也是负责防卫北方之故,因此手中有不少军队。由于燕王和宁王感情颇佳,所以在借用了宁王一半的军力之后,便开始了南下之举。

这个宁王乃是一个对文化颇有研究的人,虽然个性有点古怪,但他却对中国的戏剧有不少研究,甚至还曾经自己写过戏剧的脚本。他关于戏剧的研究书籍也成了相当重要的文献。

在此发起的这场内战,叫做靖难之役,也是这场连续政变的总称。

这时负责指挥朝廷五十万大军的是一个叫做李景隆的人,他乃是六王之一李文忠的儿子,然都是个才能远不及于父亲的平庸之人。在幸田露伴的《运命》一书中,虽对李文忠赞誉有加,但也说到他的儿子实在不行。总之,是个没有决断力的人,总是让对方有机可趁,最后造成全军覆没。只是朝廷的后台毕竟比较硬,还是能够依次地送上大军,实际上燕王也曾有一度差点丧命。当他被敌人追赶时,周围连一个人都没有,于是燕王也只有在大军快要逼近的时候故意使出险招,他策马跑上一座小山丘,故意举起马鞭,做出向山丘的另一边呼叫己方的动作,朝廷的军队见了他的举动反而不敢靠近。像这样危险的场面听说还不只一次,连燕王的锁甲上都还留有不少被敌将的长枪所刺伤的痕迹。

这时发生了一个很讽刺的现象,那就是朝廷的兵员虽多,然而却没有一个可以统括全军的将军。这样的人才本来应该有的,只是全都被朱元璋给杀了,即使有可以担当部队长的人,但能够担当大将军一职的人就几乎完全找不出来了。因此一次次的战斗下来,燕王的支持者愈来愈多,而朝廷中的背叛者也陆续出现,最后南京——这时并不叫做南京,而是称为应天府,总之就是现在的南京就对了——终于被攻陷了,而建文帝也失去了踪影,消失在战火之中。后来除了有建文帝死于当场的说法之外,也有其实他当时还活着,只是化身为僧侣逃脱的说法,这个说法被当成小说的题材,也就是日本幸田露伴所写的《运命》。

把明初期的历史与日本做一个比较,朱元璋可说是兼具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人的个性,建文帝为秀赖,而燕王则像是德川家康,以分合的局面来看也蛮吻合的。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倒是在于南京这个城市。在历史上,这儿一直是南北朝时期的首都之一,其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则只在明初,以及中华民国初期,而不可思议地,它做为首都的时间都不长。

不知道是谁曾经说过,大阪这块土地,在日本史看来,乃是古时难波京的所在,之后丰臣政权时曾把大阪城列为首都,然而,却总是难以持久。因此若把南京的历史拿来和大阪的历史做比较的话,其实也有着这样有趣的共通点。

后来,燕王终于灭了自己的侄子而当上了皇帝,也就是永乐帝。这个成祖永乐帝以军人的面相看来,确实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如果没有因他登上帝位而被排除的话,他在名将百人之中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人才是。

这时,在建文帝的侧近之中捉到了一个叫做方孝儒的人。这个人乃是之前洪武帝因看重他的学问,所以才任他为孙子建文帝的老师,当时是被誉为儒学大家的人。他为了建文帝提了许多的进策,最后让建文帝不得不和燕王决一死战的,也就是这个人。

因此,当永乐帝抓到方孝儒时,曾说过如果方孝儒愿意出仕于他的话,就原谅他的罪过的话,然而方孝儒却死都不答应。不只这样,当永乐帝要他写自己登基的诏书,而把纸笔拿给他时,方孝儒则大笔一挥,写下了“燕贼篡位”的四个大字。也就是把燕王喻为贼,而这毛贼居然夺下了帝位之意。写完之后,更把笔往永乐帝,让永乐帝大为光火,就把他给杀了。不光是方孝儒一个人,永乐帝还把他的族人、友人,以及其弟子等八百余人全都给杀了,光从胜量下点上来看,将永乐帝与忽必烈对待文天祥的态度拿来一比,就可以看出忽必烈伟大的地方了。

方孝儒这个人是个儒学原理主义者,因此虽然他本身的学问很深,然而辅佐建文帝一事则是相当失败的。结果,除了逼使燕王谋反之外,朝廷也因此溃败,在现实的政治和军事上可说是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说实在的,其实放着他不管也就好了,就算要把他杀了,也犯不着连他的家族和友人也全都牵连。听说姚广孝也曾说过不可以杀方孝儒的建言,只是永乐帝没有听进去就是了。

姚广孝这个人和汉朝的张良一样,并没有亲自率兵作战的经验,而是以军师的身份活跃,随侍永乐帝之侧担任战争的指导。总之,对以八百兵力起兵的燕王来说,能够击破五十万的大军而取得天下,这个人有着十分重大的功绩。

姚广孝这个人在当时虽然是一名和尚,但在永乐帝即位之后,就还俗而回到了姚广孝这个名字,一直以顾问的身份待在永乐帝的身边。不过据说曾有一次,当他返回自己的出身地想要拜访友人的时候,友人就以其为谋反者的同伴之名而不愿意见他,留下了这么一则故事。

建文帝这个人以年纪轻轻地就走到了悲剧性的最终幕,这一点和丰臣秀赖相同,同样地也得到了许多的同情。因此就有着诸如其实他是从火焰之中逃出等等的说法,这一点和秀赖传说也是相同的。在正史的《明史》之外,有着一本名叫《明史纪事本末》的书,在这本书中就清楚地记载着建文帝确实是有自其中逃脱的,而且还有注明何年何月于何处有人见到的详细记述。如果这些全都是虚构的话,那我认为写下这些的人应该相当具有小说家的才能才是。根据上面的记载,流亡的建文帝一直到年岁已大,和历史已经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才被朝廷迎回,最后平稳地度过余生。我想这大概就是民众的愿望吧!

无论如何,永乐帝在此统一了天下,不过他毕竟还是觉得这样待在应天府心里实在是不舒服,也许是那种再怎么说这儿也是敌人之地的感觉在作祟吧,因此最后就把都城移到自己原先的根据地北京。正确地说来,是在都城迁来此处之后才有北京的名称的,根据《亚细亚历史事典》,上头写的正是“才称为北京”。而在这之前乃是称为北平。另外,也称作顺天府。

把都城移到本来住惯了的北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这时的北元又开始蠢动。在它们的内部抗争之下,本来势力是已经相当衰微了,然而取而代之的是鞑靼和瓦刺等两个新部族的出现,造成北方的威胁不断。因此才把首都移至北京,由皇帝自己负责北方军事的领导。

那些对于永乐帝将方孝儒给杀死一事有所非难的人,对于皇帝自己担任北方军的总司令官来意图对抗来自北方威胁的这一点上倒是有相当不错的评价。实际上,永乐帝也不只是驻守北京,他也以北京为前进基地数度往蒙古的方向出击,这一点他确实是个气宇壮大的人。

前面也曾提到过元顺帝其实并不是蒙古人的说法,关于永乐帝,其实也有着他并不是汉人的说法。永乐帝对忽必烈相当地崇拜,除了有许多地方看得出来他是努力于以其后继者自居之外,在朱元璋灭元的时候,也曾把蒙古宫廷中的一名美女据为己有。在传说中就有这名美女其实乃是舍身侍奉于朱元璋的说法。永乐帝乃是汉人皇帝之中惟一的一个越过戈壁沙漠进行远征的人,由于有人认为汉人的皇帝是不可能做到这种事情的,因此才会有这种说法。

关于朱元璋这个人,刚才也曾经说过,他是一个会把具有威胁子孙地位可能性的人全部加以除去的人,万一永乐帝具有这种可能性的话,其实根本就不可能会让他生下来,更不可能会有一时——当永乐帝身为燕王的时候——还想让他可能成为自己继承人的想法。事实上,如果这时就让燕王当上皇太子的话,那就根本不可能会有靖难之役的发生了。因此我认为以上的说法也只是好玩罢了。

对了,永乐帝这个人对于大海也是相当有兴趣的,因此在这时就有了第八十四位的郑和)登场。

郑和这个人是一名伊斯兰教徒,从他双亲的那一代开始就居住于云南。当云南地方因明的势力而被平定之际,当时的郑和年纪还小,他就在这时候被俘虏带走,最后成为宦官而开始仕奉于燕王。因此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也曾以武将的身份活跃,不过,大家关于他的记忆,应该还是在于他乃是一名大航海家。

永乐帝命令郑和率领史上最大的舰队出海,其实会做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建文帝有可能逃往海外之故,因此而有着出海乃是要搜寻其下落的说法。与其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不如说这乃是顺便要来得恰当些。我认为本来的意义应该还是在于确保自南宋以来的海上贸易路线才是。

总之,郑和也成了小说的主角,有一本《三宝(保)太监下西洋记》就是他的故事。在这儿,三宝指的是郑和,而太监则是指宦官中比较伟大的人。所谓的三宝本来是宦官的通称,但后来几乎要成了郑和的别名。(编者按:郑和初名马三宝,这里作者指“三宝为宦官的通称”系谬误。)这本书也就是他下西洋的记录。至于所谓的西洋,在这儿指的应该是印度洋,从中国看来,这乃是位于西方的海。

在此,大概是西元一四○五年到一四三三年之间的事情,在这大约三十年间,共有七次航海。在这儿,郑和所率领的船相当地巨大,一只就有那有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船五倍大左右,在在表示着当时中国的航海以及造船技术的进步。这只舰队是以百余艘左右的船舰构成,而带去的人数,包括乘船的士兵、官吏,以及翻译人员、医生、学者等在内,合计有二万数千余。

在今年,关于郑和资料最详尽的日文书终于出版了,那就足《中国支配海的时代》一书——不好意思在这儿举了其他的出版社,这本书乃是新书馆出版——我认为这本书也是对于中国历史有兴趣的人所应该要读的。虽然我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委托,但我还是要来宣传一下,毕竟这是日语书籍中关于郑和最详尽的一本书。不光是郑和而已,书中还把所有中国海上至今出人的事情全都记载了。

只不过,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描绘的是一名长有长髭的武将,也许所要表现的就是郑和吧?可是郑和是一名宦官,因此并不可能会长胡须。当然,像宋朝童贯那样子极度少见的例子还是存在,只是这终究还是日本描绘的画师的一个大错误。其次,书中对道教和佛教没有仔细地加以区别。最近,日本出了一套以水浒传为题材的漫画,然而其中在道教的本山里居然出现了佛教的和尚。道士和和尚不同,既不剃发、也不剃须。我认为如果作家没有在这一方面分辨得很清楚的话,那么对画图的人来说实在是很不公平的。

说到郑和共实行过七次大航海的计划,一直在印度洋出入,最远的一次还到达非洲的东海岸。也许这一点大家并不太知道,不过在非洲东岸的某个港口遗迹挖掘时,有不少的中国古物出土。像是中国的钱币、陶器的碎片等。当时的印度洋除了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之外,再加上中国人,可说是东西交通相当盛行。至于从欧洲来到这儿的瓦斯科·达·格马,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因此,就算把印度洋称为郑和的海,其实也不为过。

在这七次的远征中,他也不断地击退海贼,甚至还在被卷入王位继承的纷争时帮助正统的国王等,因此虽为一航海者,但在名将之中也有相当高的呼声。基本上,他是在西元一四○○年时率领着二万数千余人来到非洲的,光是这样的统率力,就足以称为名将了。

郑和虽然没有前进到欧洲,但在《中国支配海的时代》一书,提出了郑和可能具有发现澳洲的可能性的说法。由于这是由英国人所写的书,说来其立场可能甚为公正。因此,我也有着也许那上天会在澳洲西北部某一个无人的海岸挖掘出作为郑和上陆证据的石碑的梦想。

这在谈到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时也曾经提到过,郑和虽然率领了这样的大舰队进行远征,然而并没有设立里什么殖民地。在海的彼岸建立殖民地这样的想法,在中国几乎是没有的。也因此,忽必烈对日本的远征,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是相当异常的事。忽必烈也曾派舰队前往爪哇,不过也是完全给赶了回来。

在这里我想到一件事情,有一位有名的女性作家在最近所写的关于北条时宗的文章中,提到了世界上惟一击退蒙古军的民族就是日本一事。这个人对西洋的历史非常地熟悉,但恐怕也是一个认为世界就只有由日本和欧洲两者所组成的人吧!蒙古军不但在现在我们所提到的爪哇也遭到了失败,在埃及甚至还败于陆战之上。当时埃及军的指挥官,就是那有名的拜拜尔斯。接下来,蒙古也曾三度派遣大军前往越南,但三次皆失败而回。当时指挥越南军的人,也是越南史上最大的英雄,一个名叫陈兴道的人。蒙古军在于欧洲方面确实是所向无敌的,可是在其他的地方就有不少的失败了。也因此,要说世界上惟一击退蒙苗军的就只有日本人,就是非常可怜的错误了。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还有人这么想,而虽还是一位相当具有学识的人,这点让我觉得非常地失望。

像是这样子的事情,什么世界上第一间餐厅乃是在日本什么的,也都是很糟糕的想法。在给小孩子看的——世界伟人传记全集中也是如此。根据我以前所见的,在全部百卷之中,亚洲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虽然其中有日本人,但其他的亚洲人竟然只有三人:释迦牟尼、甘地、还有成吉思汗。居然一个中国人也没有!此外,把释迦牟尼和成吉思汗并列似乎也有一点怪怪的。举例来说,要是出现了莎士比亚的传记的话,那么有李白或杜甫的传记乃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出现了亚力山大大帝的话,那么出现秦始皇传记的话,就会显得比较平衡。不过,在这传记全集之中如果要出第一个中国人的话,我想了一下,大概还会是诸葛孔明吧!算了,总是比一个都没有要来得好一点。

在郑和死后,不久永乐帝也过世了,于是历史一下子就有了改变。也就是说,因为出海远征很花钱,所以就停手了!对欧洲诸国来说,远征之际是一定会在当地进行掠夺或是殖民地建设、还有猎杀奴隶等等,几乎是把当地的资源全部加以榨取,然后再以之做为远征的经费。像是在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时代的英国,当时的德雷克提督就是以远征乃是金钱的来源这下点来说服女王的。

在中国方面,由于并没有这么做,因此远征自然就只是花钱。而且,还有负责远征的乃是宦官的偏见。因此就停止了出海远征。这时停止了出海远征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然而不可原谅的是将郑和的航海记录、以及技术书等等的全都加以烧毁,这个烧毁一切资料的人叫做刘大夏,他的名字一直留到千年之后。

极端地说,这个人改变了历史。本人据说是位非常认真的官,他为了朝廷不让宦官的权力坐大,也为了避免无益的费用支出而做了这样的考量。无益的费用支出总是会以税赋的方式来打平,最后只会造成人民的麻烦而已。这样的论点当然是正确的,只是把郑和的航海记录以及技术书全都烧毁这件事就很要不得了。

也因此,世界历史的转捩点就在十五世纪。大约一四三三年的时候,郑和的航海结束了。而在一四五○年左右,其航海记录完全遭到烧毁。另一方面,瓦斯科·达·格马发现印度洋的航路,则是在一四九七年,也就是十五世纪末的事。在那之前的一四九二年,还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因此,十五世纪可说是海的支配权由亚洲转移到欧洲的时期。而且和中国人不同,对欧洲人来说,所谓的远征乃是为了掠夺和侵略而实行的,于是之后的世界史,就成了西方对东方的侵略、以及加害的历史了。

很可惜的,“中国支配海的时代”在就此结束,而明这个国家也变得非常保守。

这时开始的,还有万里长城的建设。长城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专门防卫用的,因此建筑这种东西本身没有什么坏处,不过和永乐帝以北京为出击基地向北方和西方出击的做法相比,就显当十分消极而保守了。万里长城之外不出去,海上也不出去,则中国文明自体就成了锁国的状态,虽然国内的商业及民间文化等持续地发展,但对外则不开放。这也使得中国社会往停滞不前的方向而去。是以,郑和的死也代表着将中国对外的窗口加以关闭的意味,具有非常的象征性。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有详加考量的必要,像刘大夏这样的儒教官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基本上儒教在当时已经比原本孔子所倡导时更加地形式化,而从儒教原理主义看来,提供国家利益这件事本身就是反正义的。这在历代都有相当的议论。因为如此一来,随着国家收入的增加,就一定会有朝廷与商人争利的情形出现。而郑和的远征确实是花费了相当的金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如果能够因此而确立海外贸易的路线的话,就长远来说,应该是能够提升利润的。只是提升利润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不应该的事罢了。在儒教的考量里,财政的再建乃在于俭约。重点就在于:并不是要增加收入,而是要减少支出。因此就要把不能提供即时利益的大舰队远征予以取消,用以减少支出。

因为有着这种想法的缘故,即使他们是站在他们所谓的正义之上,然而视野却实在是极度地狭小。毕竟人对于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然而从这样的行为使得全中国停滞,以及视野矮小化这一点来看,刘大夏的所作所为在人类史上还是无法原谅的。

就这样,明进入了非常保守的时代。

接下来是第八十五位的于谦。这个人本来是个文官,而且从事地方官的工作,被称为于青天。表示他如同宋的包拯被称为包青天一般,是个非常光明正大的人,相当地受到民众仰慕。

当时,正是明的第六代皇帝,也就是英宗在位的时候。说起这个人,也有相当曲折离奇的命运。英宗皇帝受到宦官的怂恿,亲自带领了军队去与本来并不需要他亲自出动的战争中的强敌作战。在这时的北方,北元早已烟消云散。大概是由于其内部的不断抗争之故,不知何时便已消失,取而代之的,乃是另一支强大的骑马游牧民族。这支部族被称为瓦刺,其族长则叫做也先汗。

这个人在约十五世纪中的时候,将蒙古高原的东半部加以统一,然后就迫向北京。本来应该是只要能够与明互相贸易往来就可以的,然而当时采取保守姿态的明却断然地加以拒绝。于是他们就马上发挥实力,率领着为数众多的骑兵部队指向北京。说到这里,刚才也提过,没事找事做的英宗就在宦官的怂恿下准备与之对抗。本来虽然没有这样的必要,但最后还是率了五十万的大军进行远征,跟后就留下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事件。

这两支军队一开始老是相互错过,一直都没有遭遇到,直到八月时,确知了明军所在地的也先汗对明军展开了急袭。由于策略得当,让明军吃了大败战。而英宗就在败战之后穿着锁甲晃来晃去,到处又找不到部下,正当不知要怎么办,只能够隐于树荫之下的时候,却被敌方发现了。由于不管怎么看来,他都不像一名地位低下的兵士,因此就将之拿下,而后一问竟发现是明朝皇帝。由于也先汗根本没想到会俘获明帝,因此自然大喜,就以之做为交易的筹码。也就是说,我可以将你们的皇帝归还,只是你们必须要以财宝或领土来交换的意思。由于瓦刺也没有杀害英宗的意思,因此自然认为这场交易一定会成立,没想到结果却不是如此。

当时,于谦取得晋升,成为兵部尚书,也就是国防大臣。这个人当初在担任地方知事的时候,要转任之际,当地的人民竟同声哭泣并希望他不要离开,结果一待就待了十九年之久。他不单是一个好官,也是一个好人。

这时候,除了有要接皇帝回来的意见外,也有认为北京很危险而想要迁都回南京的意见,这些于谦都一一加以斥回,既不答应瓦刺的交易,也不舍弃北京,还任英宗皇帝的弟弟为新的皇帝,建立彻底抗战的机制。

这样一来当然让也先汗觉得很没趣,于是就以攻陷北京为目标,而全面发动总攻击。于谦在之前皇帝所发出的大军早已四散,而北京早就没有什么兵力的情况下,只好召集义勇兵来守城,好不容易总算守住了北京的城壁没有遭到破坏。就在包围战一直持续下,也先汗终于放弃而退兵。也许也先汗是个容易放弃的人吧!他回去之后竟若无其事般地放了英宗回来。只是,表面上是如此,但是明的新皇帝已经登基,因此让英宗回来大概也是等着看明的宫廷之中是否会发生内斗之类的事,所以应该还是有所期待的才是。

总之,在也先汗退兵之后,北京是守住了。而当然,对新皇帝来说,于谦乃是最大的功臣,可是就回来的英宗来说,应该要拿他怎么办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可能再行皇位的交换,英宗已经是退位之身,虽然要说可怜也真的是很可怜,但还是只能够将他禁闭于北京城内。

好了,我们再从新体制的整治这一点来看,由于于谦这个人非常公正严明,因此自然就有不少对其怀恨在心的人。而当新皇帝即位不久便卧病在床的时候,这些对于谦有所怨恨的人就发起了政变,将遭到禁闭的英宗救出,然后再度让其登上帝位。在这事件里,于谦遭到逮捕,并且处了死刑。

英宗虽然一开始并没有要将于谦判处死刑,但最后还是核准了,因此于谦就必须要受死。这时的于谦仰天大叫了二次的“皇天后土、皇天后土”。所谓的皇天后土,大概就是指“如父亲般的天空、如母亲般的大地”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在如父亲般的天空和如母亲般的大地的照览之下,是无罪的意恩。只不过,也是有像于谦这样子伟大的人物在死前是不可能有这样泣言的说法就是了。于谦过世,是西元一四五七年的事情。

不过,不论他究竟有没有哭叫,我个人认为实际上他确实是无罪的。总之,于谦是在这时被杀的,而英宗也就因此复位。后来那些发动复位政变的首谋毕竟是些不怎么样的人,因此后来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而失势或死亡。在那之后过了蛮久的一段时间,于谦才因为无罪,而以救国功臣之实回复了他的名誉。

在这之后,明进入了再没什么够格的名将出现的时期,只是在日本学习世界史时一定会出现一个“北虏南倭”的说法,这指的是北方有骑马民族,而南边则是倭寇——也就是包含日本人在内的海贼。而之后明的历史,就是在朝廷的内部有权力抗争,而外部有北虏南倭的威胁这样的状态下维持着。

最后,终于轮到接下来的第八十六位王守仁出场了。关于这个人在我“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的文章之中曾经写到过。他以王阳明的名号为人所知,是中国的一位大思想家,不过这一点和这一回的人选是没有关系的。重点在于这个人乃是代表明朝中期的军略家。实际上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在文章之中虽然还是都有所述及,不过,光是从王守住这个人的人格来看,就让我个人非常地景仰,因此下面就让我先来说一说他的铁事。

王守住这个人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对行事不正的掌权者相当不齿,并会加以质问。在当时有个非常有力的宦官,由于非常地横行霸道,因此违逆他的王守仁在受到拷问之后还被贬到边疆去。那是个距离首都数千公里远的西南边境,在遥远的旅程之中,跟着他的就只有一个随从而已。等到好不容易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名随从竟因劳累而倒了下来,而王守仁不但让其休息、找大夫为他看病,还自己去汲水,运送餐食,说道:这一路辛苦你了!一直照顾到这名随从完全复元为止。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守仁这个人的人格如何,这是一则我很喜欢的轶事。王守仁在战场上的功绩甚多,要全部说完也蛮花时间的不过他最大的功绩还是在于平定宁王之乱这件事上。这个宁王是从永乐帝的弟弟宁王一系所出的子孙,在明朝来说算是名门,而明最后就是因为这一次的乱事而灭亡的。

再接下来,故事移到有名的第八十七位戚继光。在整个明代之中,如果只能够选出一个人的话,那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戚继光了。他就是独自平定了刚才所说的北虏南倭的人。

只不过,在说到这个戚继光之前,还有一位并未被我选入百人之中的曾铣。这个人大抵是十六世纪前半的人,他是科举及第的文官,但却是负责守护明朝西北边境的人。曾铣这个人善于用兵,同时还是个胸襟开阔的人,当北方的骑马游牧民族攻来时,他便一一加以击退。特别是有一次在面对十万以上的大军欺压而来咐,他依然以他高明的指挥能力来把对方击退。同时,曾铣这个人对行事不正的高官也十分憎恶,最后竟还因为用了军需物资这种的莫须有的罪而被杀,因此我本来是想将他也列入百人列表之中的,但终究因为人数的限制而不得不将之去除。

在明的时代中,因不实之罪而被杀死的忠臣甚多,在气氛上显得较为灰暗。第八十一位的徐达如此,第八十五位的于谦、还有第八十八位的袁崇焕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没有犯下什么罪,而且还立有不少功绩的情况之下被杀的,实在是非常地可惜。算了,事情就是这样,在忠臣此起彼落的时代里,他们的好常不被认同,总之,明被认为是以自己的手而将多数人才杀害的王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了,现在回到第八十七位的戚继光。这个人是在世代都是武将世家中出生的,最初是在东南的海岸地带,以击退倭寇而活跃。他当初是从士兵的训练及防御体制的整备开始,在海岸筑成堡垒,然后在倭寇逼近之时再进行实战的指挥。以一名剑士的身份来说,戚继光的剑术也十分地高超,据说他使的是一套名为龙行剑的剑法。在戚继光之外,还有俞大猷和胡宗宪等,这些人也都是讨伐倭寇的名人,只不过毕竟还是戚继光较为有名,而且也相当受到民众的欢迎。对了,还有一个人叫做徐渭,他是在胡宗宪底下当参谋的,字文长。这个人不光是精于兵法,同时在诗、散文、书、画、戏曲等方面也都可说是一流的人才。只是他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而把妻子给杀掉,被关入牢狱之中,释放之后则在各地流浪直到死亡,可说是一个狂傲的天才。

西元一五五七年,戚继光击溃了海贼的大部队,同时还俘虏了其首领王直。这个叫做王直的人,和当时的许多人相同,既为海贼的首领,同时也是名海上商人,当日本初次有葡萄牙的船只漂流而至之际,根据日本史里的说法,负责担任翻译的就是他。由于王直并不会说日本语,因此当时搭上葡萄牙人船只的他,应该是利用笔谈的方式来与日本人沟通的。

戚继光这个人之所以厉害,乃是在于他在平定了倭寇之后,接下来就来到了西北方的边境。本来至今以前一直都是以海贼为对手的他,这次竟要以骑马民族为对手,然而他还是依次将自蒙古方面南下的骑马民族一一击退。以武将来说,算是全方位的人才,在海上能作战,在陆上也能作战。这个人在对付倭寇时的研究对策后来也传了下来,之后也一直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戚继光因为相当地受到当时明的宰相张居正——这个人也相当地有名,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中一定会提及——的信任,所以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在张居正死了之后,戚继光就不再得到朝廷的支援,并因此而失势,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之下直到这一生结束。

这个戚继光在中国的笑话之中,也以怕老婆俱乐部的成员而为人所知。关于以下的笑话究竟有多少真实性我们并不知道,不过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在戚继光最初平定倭寇的时候,曾经把勇敢的士兵加以集合。他说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勇敢的人呢?是能够打倒老虎的人吗?不是,而是不害怕自己老婆的人。接着,他再对聚集而来的志愿兵说道:在鸣笛之后,会怕老婆的人就在白旗之下集合,而不怕老婆的则继续留在红旗之下。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集结到了白旗之下,原来大家都是会怕老婆的。当时,只有一个人位在红旗之下。于是戚继光便说:哦,原来你就是最厉害的勇者呀!没想到把这个人叫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惟一一个留在红旗之下的兵士刚才其实并没有听清楚指令,而他的妻子告诉他,如果指令听不清楚的时候,就最妤不要乱动。这样的回答让戚继光也不知道该拿他如何是好,不由得感到失望。这就是其中一则最有名的笑话。

说到海贼的话,明代出了不少有名的海贼。在郑和的航海记录遭到烧毁,而整个社会也变得十分封闭的情况之下,还是有不少具有反动精神的男子到大海之上。举例来说的话,林凤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人在西班牙人的记录中是被写做Limahon,于西元一五七四年十一月,他率领大量部队攻击西班牙所占领的菲律宾,准备攻下马尼拉城。在经过九个月的战斗之后,终于断了攻击的念头,再度乘船离去,之后到底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

当戚继光的后援者张居正死掉以后,明朝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什么优异的政治之举,且阴谋续出——有各种不同的阴谋,在此就省略不提了。幸好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也逐渐衰退,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在东北的边境兴起的满族。满族其实就是女真族,也就是那个以前与宋不断相争的金。在衰微三百年之后,出现了一位名叫努尔哈赤的英雄,他不但统一了部族,还急速地扩大其势力。

同样地在这个时代,日本这边的丰臣秀吉则是开始展开对朝鲜的侵略。明乃是朝鲜的君主国,因此就不得不与日本开战。其结果虽然是成功地将日本驱退,但军事上却花费了不少的费用,因此之后东北方面的防备就开始趋于衰弱。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的东北边境已经是个相当危险的场所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第八十八位的袁崇焕。袁崇焕这个人本来也是科举合格的文官,他在明的军队为努尔哈赤所败而全军撤退之时,独自一个人变装越过长城,前往调查努尔哈赤所占领的地区,是个非常大胆的人。在他赌命探查东北边境的地形、详细地了解当地的事情之后,便负责率领东北方面的守备部队。

到了西元一六二五年,发生了有名的宁远城之战。这个地方位于北京东北方,今日辽宁省——也就是中国东北地方的南部——的范围内。当他在守这个地方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大军压迫而来。这个努尔哈赤在一生之中可说从没有战败过,然而就在那之前,袁崇焕从葡萄牙人那儿输人了最新式的大炮。虽然在输入之际曾受到过保守派的阻挠,但最后还是用于宁远城的守备之上。就在无敌的努尔哈赤军以骑兵突进的时候,袁崇焕就发炮加以攻击,努尔哈赤军虽然还是在炮击之下不断地意图反击,但最后还是被击退。而这时努尔哈赤也被大炮的炮弹所伤,因而负了重伤,这也成了努尔哈赤的生涯之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败战。

由于这次的大功,袁崇焕当上了东北方面军事的最高负责人,然而这时明朝又再度出现了问题,当时身为明最后一个皇帝的崇祯帝这个人最初做得还不错。明在这时有一个名为魏忠贤的人,他和唐的张承业相对照,而被称为历史上最恶的宦官。总之,他是个只要有人对自己有所违逆,就会将对方杀死,并使明的朝廷陷入混乱的人。崇祯帝在即位之后,立即就把魏忠贤一派加以捕杀,肃正了冈纪,他在对东北的清军防御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然而这个皇帝虽然很努力,不过却是一个疑神疑鬼的人,当他听到袁崇焕意图谋反的谗言之时,便立刻相信而将袁崇焕杀死,也因此导致了明的灭亡。

当时,国内发生了有名的李自成之乱。这场李自成之乱可说是与唐末的黄巢之乱匹敌的大乱,在李自成的军队杀到北京之后,造成首都北京失守,而崇桢帝最后则自杀。这个皇帝在自杀之前还先斩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感叹道:为何你要生为皇族,而不是生在寻常百姓之家!这位公主后来虽然被救活,但皇帝却上吊死了。当时陪伴着他的,就只有一个小宦官而已,真是可悲!在他自杀的时候,他留下了不管自己怎么样都没有关系,只希望能够不要加害于民的遗书。表现出皇帝起码的自尊。

明在这儿,已经算是灭亡了,而其前后为了明持续抗战的人,还有第八十九位的秦良玉,以及第九十位的郑成功。

第八十九位的秦良玉乃是一名女性,而且还是生于西南边境的人,并非汉民族出身。只不过,在至今历史上有名的女将军之中,她是惟一一个在正史(这儿指《明史》)之内留有名字的人。

在这儿我要提到一本标题为《女将军传》的书,这本由井上祐美子小姐所写的小说,我想应该是日本——恐怕还是全世界——唯一一本以秦良玉为主角的小说了。

秦良玉虽然身为女性,但却智勇兼备,不管是以指挥官来说,还是以一名武将来说,她都是非常优秀的人。她虽对当时明腐败的体制有所不满,但其一生还是都在为明而战。

这时和李自成共同携手的另一名叛乱军的首领张献忠,在今日的四川一带动乱,然而据说他对于秦良玉所在的地方却没有出手。

关于张献忠这个人,留下了一本加做《蜀碧》的记录书。“碧”指的是血,而“蜀”指的则是四川省,也就是四川省的流血记录。重点就在于占领四川省的张献忠杀了不少的人,除了杀死违逆他的人之外,连对他友好的人也一样杀。为什么呢?他认为像这样子的好人,如果再让他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的话,那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可怜了,为了不让他再受苦,所以就只好把他杀掉、他就一边把别人的首级放入盆中,一面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一副杀了几万人也无所谓的样子。不过实情到底如何,那就不知道了。因为这样子的事情毕竟还是太夸张了些,总之感觉起来不太真实。

至少在张献忠刚起兵的时候,还留下了军纪严正、并因此而受到民众支持的记载,关于这一点也许是我所学不足,因此不能够作不负责任的发言。只是如果《蜀碧》中的记载属实的话,那张献忠就真的是一个恐怖的杀人魔。对于一个农民叛乱的首领竟然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我想他也不能够说些什么了。我依稀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还记得里头有说到在读了这本《蜀碧》之后,会有一种歇斯底里般狂笑的感觉,可见这本书的恐怖。

而在女将军之后有种终于登场了的感觉的,就是第九十位的郑成功。对台湾的人来说,只要谈到历史上的英雄,郑成功可是具有和岳飞同等的地位的,好像无论如何都一定会谈到这位国姓爷。这个人的一生连对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学都有所影响。他的母亲是日本人,因此出生地也在于日本,是在今日长崎县的乡下。七岁的时候受到父亲郑芝龙的召唤而渡海到明。

郑芝龙本来也是一名海贼兼海上商人,后来接受明的朝廷之官位,只不过到了这时,明不敌清的情势已然十分明显,因此郑芝龙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后决定降于清。然而身为儿子的郑成功,却无法认同此事。他认为他们受有明朝的恩惠,从此后便进入孤立无援的战斗之中。

战斗在海上展开,曾数度打破清军的攻势,并于其间数次派使者前往日本要求援军。在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之前至少曾派过五次使者前去。当时,如果家光有所动作的话,也许此后的历史会有极大的不同,但结果家光并没有出动。

孤立无援的作战持续着,郑成功最初是以厦门这个港都作为根据地,并且.—度攻上南京,然而却在此失败。逐渐失去了陆上的根据地后,最后便逃往台湾。当时的台湾为荷兰人所占领,建有热兰提亚和普罗文西亚等城堡,郑成功在与占据这些地方的荷兰军作战并加以击溃后,取得了台湾。

其后,他伺机反攻大陆,另外,他也有意图向南转以取得菲律宾的说法,但郑成功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死时才不过二十九岁。在这之间,辗转逃至各地的明朝皇室的生还者一一遭到清军的捕杀,使得希望不断地落空,到了郑成功孙子的时代,终于放弃了反攻而出降于清。而在清这一方面,之后也没有肃清郑氏一族,而是以忠臣的子孙来加以礼遇。

另外,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吴三桂,这个人在崇祯皇帝自杀之时是负责守护万里长城的。在万里长城的最东侧是个叫做山海关的地方,他在这儿拥有数十万的大军——这个山海关正是以难以攻破的要塞而出名——负责防守清军。如果真的要在这儿好好防守的话,应该是不太可能让清军突破的,只是当时的北京却遭到李自成攻陷。如此一来,如果李自成的军队从北京袭击而来的话,那么他不就要遭到前后夹击了吗?因而十分害怕这一点。只不过,以山海关的形势来说,其实就算是受到前后夹击也不见得很容易攻陷的。

在这儿有一个有名的传说。当时在北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女叫做陈圆圆,她乃是吴三桂的爱人。而吴三桂就是接到了李自成将其俘虏,要让她服侍自己的报告——此事的真实性其实根本就无从知道——这一点让吴三桂十分地生气。

于是便立刻决定投降于清,然后一同向北京讨伐李自成。

在吴三桂突入北京之际,李自成早已慌忙逃出北京。李自成这个人以身为农民叛乱的首领来说是非常地优秀,可说是革命起义的英雄,然而自他占领了北京之后,就没有再做过什么好事,因此最后才会被逼至绝路死在野外。

就这样子,清军进入了北京,身为中国王朝之一的清王朝就此诞生。而吴三桂则很有幸地被收为清朝重臣。西元一**四年,当时的吴三桂才三十三岁。

落日的紫禁城 清时代

--------------------------------------------------------------------------------

接下来好不容易进入清的时代,所谓的紫禁城,指的乃是北京城内的皇宫,从明的时代起开始存在,一直到清被灭亡为止,前后约五百年间一直是皇帝权力的根据地。

现在谈到第九十一位的多尔衮。这个人简直可说是具有清的第三代皇帝般的实质地位。他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由于皇位后来传给他的兄长,因此多尔衮并没有登上帝位。一般多以摄政王多尔衮来称呼他,但是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将之记入“帝王纪”之中其实应该也是可以的。

这时,作为清之第三代的皇帝,由于年纪轻,因此就由多尔衮来做其后盾,成为实质上的掌权者,在政治和军事上指挥统治着全中国。第三代的皇帝称为顺治帝,听说也有多尔衮其实与顺治帝的母亲——当时还是位年轻而美丽的女性——有着男女关系的说法。

总之,这个人对降服的吴三桂可说是彻底地利用,他借吴三桂之手将明残存的皇族一一逼到绝路,是个手段非常高强的人。他的身高也很高,听说有一九○公分左右,这乃是当时日本的渔民漂流至中国大陆时见到多尔衮的印象。根据他们的叙述,多尔衮既高且瘦,肤色微黑,同时还是个眼光锐利的人。

此时的吴三桂对明的皇族可说是赶尽杀绝,原本在明的皇室里有些因传教士而改信天主教的人,听说这些人曾向罗马方面派出使者要求援军,不过再怎么说这路程也未免太远,因此自然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最后吴三桂终于在西南边境将明的皇室遗族全都杀死。当时被拉到处刑台的一位的十四岁少年就脾睨着吴三桂大叫道:

“逆贼!我们朝廷难道曾背叛过你吗!?恶人如你就算世人肯原谅,但上天绝不会原谅的,总有一天你也必会遭到灭族的命运!”

听到他的声音的吴三桂则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了一个字:斩!虽说这是一则轶事,但他的预言后来确实应验了。

这时,有个名叫史可法的人,他虽没有被列入百人之中,但也是有名的明朝忠臣。虽然在军事上无法与清军进行对抗,但这个人还是在书面上议论多尔衮。多尔衮这方面倒是认可史可法这名人物,于是就回了封信给他,回答道:并不是我们将明给灭亡的,将明朝灭亡的乃是李自成。而把李自成灭掉的我方则是为明报仇,因此我们是明后继的王朝才是。只不过史可法后来又再继续提出反论,最后清军就在扬州这个城里把史可法给逮捕后杀死了。

攻陷扬州的清将名为多锋,他也是清朝皇族的一员,然当扬州陷城之际,由于屠杀了近十万的市民,因此乃是个恶名昭彰的人。关于清军的屠杀记录在《扬州十日记》中皆有所记载。我记得这本书也收在日本平凡社所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大系之中。

多尔衮在替清完成一统天下之后,没过多久就死了。他死于西元一六五○年,当时才只有三十九岁。在这里有一则玄妙的故事:一般的说法是,多尔衮是病死的,然而却也有传出多尔衮可能是在万里长城附近狩猎时死去的,而且还是被野猪撞死的说法。不可思议的是,明代的永乐帝也是在狩猎的时候被野猪给撞死的,而且,永乐帝和多尔衮还有另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两人皆是视其侄子为无物。永乐帝乃是在将侄子建文帝灭亡之后才登上帝位的,这点之前曾经说过;而多尔衮则是几乎无视于其侄子顺治帝的存在——至少在其幼年的时候是如此——而自己享有如皇帝一般的无上权力。因此,从这两个共通点来看,倒是可以看到民间传说的一些共通之处,算是蛮有趣的一件事。

事实上,顺治帝确实是对多尔衮有所憎恶的。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就以这家伙有篡夺皇位之阴谋为题而将多尔衮从皇族之中除名。不过后来还是有回复其名誉就是了。

而在第九十一位的多尔衮到第九十二位的明亮之间,间隔了一段非常长的时间,一下子就差了一百年左右。其间清朝自顺治帝到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而开始了清的极盛时期。

清王朝的统治和蒙古的情况不同,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由少数的民族来统治多数民族的结构虽然相同,然而以清来说,却努力地完全融入中国。清朝依照历史学家的说法,就像是入赘中国的女婿、或是养子一样。清本来是异族,在人侵了中国本土之后将之占据,不过,他们却逐渐感染上中国文化,而成了中国文化热心的拥护者。除了在发型上面改为辫发这一点是和古来的发型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且,还努力建设,将倾圯的名门加以重建,再度成为富贵之家。只不过,在想法之上也渐渐变得保守,当从异地而来的客人到访时,就以传统为由中而将西洋文化摒除在外。在这方面,如果要将清比喻为中国的养子的话,就有所缺憾了。虽说是非常有能力的养子,却因身为养子的身份而有所自卑,也因此就变得更为保守,总是把家风如何、传统如何什么的挂在口中。其实也不是不好啦,而且身为养子的人也不一定都会这样,不过,既然举了这个例子,那还是要加以说明一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认为像康熙皇帝这样的人在历代的皇帝之中是可以列入前十名的排行榜中的。这个人登上帝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吴三桂起的外来有力诸候一举肃清。这件事史上称为三藩之乱。所谓的三藩本来都是身为明朝将军,后来降于清,具有非常强大的势力,其中之一就是吴三桂——另外二个人因为麻烦的关系,在此就加以省略——总之,在中国的南部,这三藩几乎都是呈现独立的状态一般,清廷的旨意可说是难以及的。

在此,康熙皇帝即位时虽然还是个少年,但也知道不对他们采取行动不行。吴三桂这方面也有所感,因此一度以自己年事已高,而呈上要求引退的信给康熙皇帝,心想康熙皇帝应该会劝留他,然后就能保有很大的面子。然而康熙皇帝却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这项请求,准许引退,还准备将其全员一同带回北京,也许说是要让他享福什么的吧。这让吴三桂非常地不满,看来康熙皇帝真的是要把自己一行人击溃的样子。于是他就联合了另外的二个藩国说:大家既然都被逼到了这个地步,不如一举起来叛乱吧!只是康熙皇帝虽然身为少年,其应对却很得宜,而将三藩之乱一一镇压。

吴三桂揭起反清复明的旗号,对自己也是起而叛乱的事实上,可说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因为和清携手共同将明朝遗族赶尽杀绝的,就是这个吴三桂。因此到了现在这种时候还高喊什么反清复明,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就这样,吴三桂的军队败下阵来,将自己逼到了死亡的地步。只是他死前依然不忘想做皇帝的美梦,在死前一天迸举行了即位典礼,然后没多久就死了。

在三藩之乱平定了之后,在康熙皇帝的手中,天下可说是完全地统一了。康熙皇帝名义上虽是清的第四代皇帝,但事实上几乎可说是为大清帝国的开创局面的人。就像是反客为主感觉。

康熙皇帝在稳固国内的同时,也准备一举解决北方的威胁。再怎么说,北方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依旧壮大中,而后准备伺机入侵中国。

当时,俄罗斯帝国已是在占领了西伯利亚后,准备进军亚洲的状况,因此首先要稳固北方的康熙皇帝便派兵前往黑龙江,而将俄罗斯的军队打败,并和俄罗斯之间取得协定,确定了国界。接下来则是对付在蒙古高原兴起的准噶尔这个部族。当时准噶尔具有非常强大的势力,对清的边境造成了威胁。因此康熙皇帝就自己领军穿越戈壁沙漠,来到蒙古高原而将准噶尔部族击灭,建立了很大的功绩。另一方面,他也出兵西藏以平乱。

因为这样的关系,在康熙皇帝的部下之中虽然也有一些名将,然而和曹操的情形一样,由于主君乃是最为出名,因此其他人的地位相对地就很薄弱了。

从康熙皇帝到他的儿子雍正,以至于他的孙子乾隆的时代,还是有不少的将军出现,要说名字的话是有不少人,不过首推的是阿桂这个人。

其次是岳钟琪,这个人乃是汉人,有人说他是岳飞第十七代的子孙,不过其真实性令人怀疑。

接下来则还有福康安、海兰察、兆惠、萨布素、年羹尧、罗思举、策棱等。

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因此得以进行对尼泊尔的远征、或是大败俄罗斯军、以及远征西域等等,各自建立了不少的功绩。

虽然有这么多具有才能并且建立功绩的人,然而毕竟康熙皇帝实在是太了不起,因此其他人的地位就很薄弱,然不论如何,这时清的国力达到了最盛。在这样的国力背景下编成大军,然后率领这样的大军获得胜利,然后就要被列入于名将之中的话,我认为也没有这么容易。除了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都给列上去之外,硬要我从他们之中选出一个来,我认为也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事,像是罗思举这个人。他本是盗贼出身的猛将,同时还具有文采,关于不少的叛乱和军队的事情,他都有留下贵重的记录。而策棱则虽是蒙古的青年贵族出身,但康熙皇帝在将之发掘之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不过他真正成名,则是在北方的瓦剌族大军入侵之际,获得奇迹般胜利的事迹之后,是个无论在官延恋爱或战场上都很精采的历史小说主角般的人物。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正式地谈到这个叫做明亮的人了,他是乾隆时代的名将。

这个人也远征到很远的地方,南到缅甸、北至黑龙江的阿姆尔河、西达伊犁,此地位于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可说是西北方的尽头,靠近卡萨夫斯坦国境的地方。在中国的历史上,庞大的宗教团体拥兵自重,起而叛乱的例子不少,而这个人则平定了其中的好几个。可说是到过了南边、北边、西边尽头的人。

这个人虽是位富有谋略的名将,然而却似乎与长官和同僚有所不合,总是有所争执。他在战场上建立了大功回来之后,就与朝廷的大臣有所争执,最后自行退朝而遭免职。在他回到故乡后,就在家中画画,由于他画的竹子非常地棒,以画竹子的画家来说,他算是当代第一人。而就在他在家画竹子的时候,不知于何处又起了叛乱,由于其他人都没有办法镇压,因此朝廷就又把明亮给召了出来。他虽然口中说麻烦,但还是不负众望,然后在回到朝廷之后又与其他人吵架、再度离席——他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也因此除了功绩之外,也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人,所以我把他列入了名单之中。

再接下来是第九十三位的杨遇春。到了杨遇春的时代,已是到了十九世纪。当时的清帝国已是烂熟般的状态。在当时,中国人口爆增,本来中国的人口在汉、唐等各王朝的全盛期大约只达到六、七千万人,然而在乾隆帝的治世之下却激增至一亿四千万人,其后也持续地增加。照理说即使到了这样的地步,但因为国土非常广大,所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才是,然而在此之后事情却产生了一点变化。在西历一八○○年时的世界三大都市,也就是伦敦、江户和北京,人口都在百万人左右。巴黎与伊斯坦堡则大约有五十万,而纽约当时则只有六万人口。

杨遇春这个人可说是完全没有碰到过对外的战争,他的一生都在讨伐叛乱。只是这里的叛乱先是甘肃省方面的伊斯兰教徒叛乱,然后是台湾的叛乱,再接下来则是西南部贵州省的叛乱因此,他是一个自北向南然后又往西一直不断活动的人。

这个人自结发——大概同于日本的元服,也就是成人式改变发型——以来,就一直身处军旅生涯,被称为福将,也就是幸运的将军之意。为什么呢?在很久之前曾经讲过唐的尉迟敬德,在他的生涯当中可说是一次都没有受过伤,而杨遇春也是一样,一生在战场上渡过却从未负伤,因此才会被称为福将。在他的生涯之中,参加过的战役高达数百场,而且他还总是举着黑色的旗帜立于阵头作战,因此他的部下也都不吝惜生命为其作战,当时被称为杨家军。

杨遇春在西元一八三五年的时候引退。一直到这个人的时代结束为止,都可说是清帝国的繁盛时代,然在这个人死后就立刻发生了鸦片战争,那是西元一八四○年的事情。

当时,杨姓而优于战术的将军有两位,合称为二杨。其中之一当然是杨遇春,而另一个人则叫做杨芳。这个杨芳当然也是善战,当叛乱发起的时候,虽然他的妻子为叛军所俘,然据说叛军对其妻子倒是没有施加任何的危害。另外他也相当受到兵士的敬爱,因此被认为是个名将。只是因为他活得太久了,这对他来说倒是一种不幸。他在参加鸦片战争的时候,使用相当过时的战术,于是就被当成了笑柄,说起来其实也是蛮可怜的。

就在清即将走入尽头,进入鸦片战争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前面遗忘了的第九十四位的李长庚。这个人的活跃大致是在十九世纪的开端,是一名海上的名将。

这时在清的海岸起了艇盗之乱。所谓的艇盗,指的就是海贼,其首领名叫蔡牵。这次的艇盗之乱乃是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大叛乱,特别是在初期还与南方的越南共同携手,只要一见情势不对,立刻就逃往越南的领海。这在清和明的时期都是一样,由于政府对海上的通商并不是那么热衷,因此想要作海上贸易的人便很容易会加入海贼的阵营中,一旦把他们驱散,很快又会集结在一起,不是逃到越南,就是逃到台湾,然后在当地再煽动叛乱,如神出鬼没一般。而把平定他们的,就是这个李长庚。

李长庚在建造备有大炮的船队后,就以其用来驱散海贼,就在意图继续追捕蔡牵的时候,没想到后方却来了阻碍。原来海贼贿赂官吏,要他们妨碍李长庚,因此一直没有办法彻底地平定。在数次的苦战之后,到了西元一八○七年时终于击破了蔡牵的大船团,把蔡牵等一行人击溃到只剩三艘船的地步。就在好不容易可以擒下的时候,蔡牵的部下突然放了一枪,而被命中的李长庚就这样壮烈地死去。在此后二年,蔡牵终于被捕,大叛乱也随之结束。

在这样的状态下,大叛乱相继不断,其实背后大多有着民众的支持,由此也可知民众对于清朝支配体制腐败的不满,至此已经达到了颠峰。

即使是像明亮这样的人,都还要随着白莲教之乱的移动而难以平定。说起来,这也是一场历史上的大叛乱。白莲教乃是自十二世纪中叶起就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宗教,为了对抗清朝而引发了大型的叛乱,让明亮及杨遇春等都必须为了其讨伐而不断地奔走。就在矛盾不断的累积之下,发生了西元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

而第九十五位的关天培就是在鸦片战争之时有名的将军。

由于鸦片战争十分地有名,因此在这方面的说明我就加以省略,不过关天培乃是一个从清的水军兵士一直升任成为提督的人,他在鸦片战争发生的时候,是负责防守广东一带的。当时那儿有一处名叫虎门的要塞,就在守备的时候遇到了英国军队的全面攻击。面对侵入城内的英军,这个关天培挥着剑一连斩杀了好几个人。而在他被英军一齐射击,中了不少的子弹之后,还是立于城壁前不动。当英军上前查看,才知道他早已死去。像这种如同日本的弁庆一般站着往生的,乃是相当勇敢的故事,只不过面对大炮和铁枪,以一把剑终究是不可能取胜的,而他的牺牲也不过就是冷酷现实的象征而已,因此,与其说是立下了什么样的大功,还不如说他是在鸦片战争——这场历史之上开战目的最龌龊的战争之中与入侵者作战而死的代表,因此才被选上的吧!和他一样的人还有一个名叫陈化成的人。

然后接下来的是第九十六位的僧格林沁。

在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清朝已经是一片的破败,就在政府腐败,以及叛乱不断之下,太平天国之乱开场了。

这里写的是僧格林沁,也有人称桑格林沁,在事典之上两种读音都可以见到,因此我也不大清楚应该使用那一种,但总之,我是采用了较近于汉字的僧格林沁这种称呼。

这个人乃是蒙古的贵族而出仕于清。由于其贵族的出身,代代皆是率领着蒙古骑兵而在清军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在西元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的军队北上冲向北京之时,他就指挥着蒙古的骑兵队而加以击退。这时的太平天国军乃是处于不知何时可将北京攻陷的状态,因此率领蒙古骑兵而将战况一口气加以逆转的僧格林沁,其名自然轰动了天下。

接着,在其后的西元一八五八年之际,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开打了。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亚罗号战争。

这时英国和法国的联军虽然意图攻进北京,但在僧格林沁固守炮台奋战之际,也一度击退了英法的联军。只不过敌军再一度的攻击而来之时,由于火力毕竟有所差异之故,而败退下来。

这时僧格林沁抓到了英国的外交官,而联军以此为由,再度地攻击北京,将圆明园——也就是乾隆帝所建造的、类似凡尔赛宫一般的宫殿中所有的金银财宝、美术品等全部掠夺,然后再放火将之烧毁,屠杀了相当多的人。如果反过来,中国的军队进入凡尔赛宫的话,那会发生什么事我是不知道,但这确实是相当地蛮横残暴。只是在英国或法国的教科书中,对自己的野蛮行为则只字不提,在这一点上,日本的教科书倒是比较公平的。

在另一方面,太平天国之乱规模一直很盛大,因此僧格林沁就出来进行讨伐。然而就算僧格林沁多么地努力,其仰赖的蒙古骑兵还是陆陆续续地出现战死者,而使得数目不断地减少,即使补充,士兵的素质也都不高,因此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结果在西元一八六五年,僧格林沁在与叛乱军的作战之中战死。他是象征着清朝往灭亡深渊迈进的人,虽然很可惜,但就算有勇气,光要以自古传下来的兵法,面对当前的情势可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打倒僧格林沁的叛军指导者乃是一个叫做宋景诗的人,他是游击战的天才。一直到之后的西元一八七一年之际,他才为清军所抓而处刑——应该是这样子没有错,只不过在西元一九○○年时,曾有他偷偷出现于故乡的目击说法。真伪无以得知,但可知的是,他乃是一个为贫苦的农民挺而作战的英雄。

再下面要谈的乃是第九十七位的李秀成,以及第九十八位的石达开,这两个都是太平天国的人。

关于太平天国,已经有陈老师所写、标题就名为《太平天国》的名作,我想大家在阅读了之后就应该能够对当时的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在形式上还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洪秀全这个人信仰的乃是基督教,因此,就算是后来状况变得有点奇怪,但他们建立的还是基督教的结社,而最后这结社就成了叛乱的母体。

除了打倒清朝之外,他们也提倡男女平等,想要做各式各样的改革,然而却没有一项彻底实行。怎么说呢,那种神明附身后发出神示的情形,在西欧的列强看来,实在是不愿承认那是正统的基督教。不过毕竟其全体的领导十分优秀而清军又相当地衰弱,因此一时之间还是占领了中国的南半分,并且进入了南京、以其为首都。洪秀全在此自称为天王,从此就开始堕落,陷溺奢华的生活当中。

当时在太平天国的内部都还是非常地团结的,然而随着洪秀全的堕落,内部也开始了权力斗争,各千部之间相互较劲。在此,最高干部之一的第九十八位的石达开曾提出大家不要再继续自相残杀的意见,但却未为众人所接受,甚至连自己都差点难逃被杀的命运,最后只好逃离。之后,虽然相互争斗的事情暂时被放在一边,而石达开也重新出任洪秀全的辅佐工作,乍看之下好像很圆满,但这次则换洪秀全一族看石达开不顺眼,因此就把他流放,由自家族人握有全部的大权。

石达开这个人在死时才只有三十三岁而已,他在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之一,相当地年轻。这个人的父亲虽是汉人,但母亲却是少数民族出身。由于他出身自不错的家庭,因此教养也相当丰富,被认为是太平天国中最佳的战术家,并且。曾数度大破清军。加上他的人格也十分地成熟,具有相当的声望,如果放着他不管的话,那么权威是自然会靠向石达开那一边的。就在这样的危机感之下,石达开遭到了流放,也导致其因相当嫌恶,所以就带着自己的部下脱离了太平天国一事。此后则一直在长江的上游策动军事活动,就在想将某一个地方作为根据地的时候,就又为清廷所阻,不管走到哪里都不顺利,最后被追兵全灭。不过,他在中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依然是具有着与关羽相匹敌的人气。

关于第九十七位李秀成这个人,他是在干部互相斗争、石达开也脱离了之后支撑着人平天国的人。和李秀成一起的,还有另一个名叫陈玉成的人,这个人也相当地年轻,但却十分地勇敢,建立了不少的功绩。当他败于清军之手而被处刑的时候,才不过二十五岁而已。

清朝在借用外来诸国之力的情况下逼迫太平天国,最后终于将首都南京包围,好不容易才将其攻陷。虽然李秀成一直支撑着太平天国政治和战局,然而天王洪秀全却于此时决定放弃而自杀。在南京失守的时候,李秀成抱着洪秀全的儿子逃出,但最后还是被捕。

被捕后李秀成的态度,听陈老师说,其实是非常可怜的,据说他是想摇尾乞怜以换得一条小命的。关于李秀成这个人,在历史上一直没有确定的评价,有一直到最后都支撑着太平天国之英雄的看法,也有最后想以拍马屁而使自己得救的卑鄙小人的看法,不过,要说卑鄙的话,这也有可能是清朝官方的宣传手法。虽然要加以评断并不容易,但最后,还是让人有苟且偷生的感觉。

是以如果严格地探讨,也许当南京失守之时自杀的话,名声反而得以保全也说不定,只不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英雄,这也不过是在最后之际时,暴露出人性最大的弱点罢了。这样看来,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其实是很伟大的,凡人是学不来的。由于我自小的时候所看的世界史故事书中,就有一篇说李秀成这个人乃是支撑太平天国大局直到最后的名将的文章,因此在听闻了这些之后,感觉非常地复杂。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他能够壮烈的死去吧!也或许他是想忍辱负重,意图东山再起也说不定就是了。我想如果我多学习一些,而再发现到其他遭埋没的名将的话,也许会先把李秀成给舍去也说不定,毕竟当时因为这一点,我也曾犹豫了很久。而如果现在要换的话,如果是同为清代人的话,我想我大概会选择策棱,不然像清法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冯子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怎样,终于到了最后的第九十九位,也就是刘永福的时代。

这个人的人生其实也是波涛四起的,他本来是中园南部的贫户所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大多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要工作,而刘永福却是和双亲一同成为流民到处流浪。在这样的放浪生活之中,他从父亲那儿学习武艺,感觉上应该不是单纯的贫民才是,也许是武门的家道中落也说不定。

在他十七岁时,双亲均去世,成了孤独之身,因此他就想要加入太平天国的分支。然而在太平天国之乱当时,他因为过于年轻而地位低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后来就从事盗贼一般的勾当。在这时候,他跟随盗贼的首领前往越南,在越南从事佣兵的工作。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独立建立了一支黑旗军,虽然一方面替越南的王室担任佣兵的工作,但另一方面还是像半山贼一般,有着不确定的性格。

之后,越南受到法国的侵略。当西元一八七三年法国的大军占领河内之时,他就进入更深处的地方,即使当时越南军战败,然而当时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却能与数量较多、火力较强的法军作战,而且还将之击灭,连总司令官的葛鲁尼耶将军也战死其中。

说到这时候的战术,由于法军的火力很强,因此若要从正面迎战是绝不可能获胜的。加上黑旗军这边也只有旧式的铁炮而已,因此采取的战术就是一开始即躲躲藏藏,然后引法军上钩。在将法军从平野逐渐引到山区之后,再以埋伏的军队一口气蜂拥而上,立刻就进入近距离战中,不让对方有展现火力的机会。而这个叫做葛鲁尼耶的将军大概就是在枪也没办法发射的情况下被杀的吧!总之,法军在此被击溃,而且还是连总司令官都战死的大惨败。

因为这样,所以造成了世界轰动,在当时日本的报纸中——大约明治六、七年(译注:西元一八七三、一八七四年)也有所记载。而日本战胜欧洲军队的事却一次也没有。尤其当时乃是萨英战争,也就是日本的萨摩藩输给英军的记忆犹新的时刻,因此在日本的报纸上就以亚洲的军队初次胜过欧洲的军队为题而大喜,将刘永福誉为如同诸葛孔明和楠木正成土般的战术天才。

在此,法军连撤退的余地都没有,而在经过十年后的一八八三年,法国又再度整编大军来到越南。当然,之前也不是说完全地放弃越南而离开就是了,不过,这次则是正式展开对越南的侵略。在此,刘永福再度与这支法军作战,而且又再度将其击败,其司令官李维尼尔战死。这时所使的战法其实还是和第一次一样,这战法和后来的越战可说是完全相同,毕竟要以火力对决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取胜的,因此就必须要利用复杂的丛林地形,然后一口气进入近距离战之中方有可能取胜。

就这样,刘永福成了全亚洲的英雄。然而后来越南却屈伏于法国,在法军的要求之下,将刘永福流放出去。这时无计可施的刘永福只有再回到清。由于他已经是英雄的关系,在回到清后就被任为将军,在清法战争,也就是清朝与法国的战争开打之时,刘永福也在转战各地之中获得胜利。就他个人来说,虽在各地取得了胜利,然而就清法战争全体来说,终究是法国获胜。加上他后来与清的关系也处得不是很好,所以就停手了。

接下来是在西元一八九四年发生的日清战争(译注:中日甲午战争),他当时乃是台湾的防卫司令官。而在日清战争结束之后,由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因此日本军就开始进驻。当时日本军曾要他投降,然而他并不愿意,因此就不断地抵抗。之后,由于清不厌其烦,使得刘永福没有办法只好放弃。其后他一直活着,直到西元一九一五年日本的大限重信内阁向中国提出了那恶名昭彰的二十一条要求为止。当时乃是处于第一次大战,欧美列强对亚洲无暇他顾的时候,而二十一条要求就是趁着这个空隙提出的,内容就是要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的过分要求。在司马辽太郎的演讲之中也提到这是“完全无视于中国的自主权和领土权,如同小偷、强盗般的无理要求”,当时的日本政府所做的就是这样让后世如司马老师一般的日本人想到时,胸口不免一痛的事情。

这时的刘永福已经是七十九岁的高龄,然而他还是非常地生气,还想要组织义勇军来与日本军作战。只是在立下了这个计划,尚未付诸实行的时候,就因年岁已大而死去。在死前,他还说自己的一生从未与中国人作战,他战斗的对象全都是外国人,之后方才没了呼吸。

这个人在思想之上,也许可说是非常健全的国家主义代表,被说是传统的排外主义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他的一生确实都是在欧洲或日本等外国势力的手中保护中国及越南免受侵害,是以确实是可以如此自夸而死的。而他也算是非常长寿,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去世。

自此以后,中国史也已完全地进入了近代史的时代之中,再也没有旧式武将活跃的余地。在近代的军官学校建起后,新的时代就开始了,这是一个充满苦难的重生时代。而在中国的武将之中,活到最后的,我想描写的就是这个刘永福。在这个人之后的都算是军人,也不再有武将的感觉了。

就是这样,本来是从带点开玩笑的想法开始的企划,如今却变成了这样厚厚的书本,我真的非常感激。不过由于我的知识不足,也许对于其中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做了不适当的评价也说不定。不敢说这本书将留传百世,只希望说原先对于中国的历史如同门外汉的读者能够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得到一些不同的感觉,在经过了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后还会再想起来,或是再有不同的感触。我也希望能够多一个人看过这本书,那我就很高兴了。只是,关于中国的历史或人物的相关书籍,虽然有着拿来作为商务上的参考书,然而我认为这本书可能没有这样的功能,只是能够提供一些看历史故事的乐趣,以及能够让读者亲近这群极具个性的角色的作用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1: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补充元朝部分


亚细亚的风暴 元时代

--------------------------------------------------------------------------------

故事进入元的时代,在叙述文天祥的命运之前,在此先对所谓的“正史”做一番整理。

当查阅《亚细亚历史事典第五册》中“正史”这一项目时,有着如下的说明:

“中国以纪传体所书写的历史书,相对于编年体或是所谓的别史、杂史。目前受到政府正式承认的,乃是特定的二十五史。”

所谓的二十五史,就是从《史记》开始,一直到《明史》为止的二十五本史书。关于《清史》的方面,目前似乎还在做资料的搜集整理,因此尚未完成。二十五史全部的书名于本书的册末,主要参考文献的部份有所记载,还请读者参照阅读。在二十五史之中,除去评论不佳的《新元史》,其他的就称为二十四史。如果再除去《旧五代史》的话,则称为二十三史。此外,也有所谓的二十二史或是十七史等的分法。

正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汉书》的作者班固一样,著写史书最初乃是个人的一大事业。而后到了唐代,在皇帝的敕命下编纂了《晋书》等,这种由多数的专家分担执笔的形式,就让著写史书成了国家的事业。其后,新的王朝负责编纂前代的历史书一事,就成了自己乃是继承正统之王朝的表示。

也因为这样的状况,自然就会出现一些是否会将有关新王朝的那些不好的话都加以隐瞒的疑问,关于这个问题倒没有过度怀疑的必要。像是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对元来说应该都是属于恶人,然而在《宋史》之中却都被善以记载。如果将这此事情加以曲解或是篡改的话,那是一定会被抖出来的,因此还不如用心而实在地写会来得好些。毕竟只要对照多本史书,就能够从各方面了解到一个真正的事实,也能够看清一个人物。另外,由于是由多数的人分担写作,因此在同一本书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相互矛盾的情形,这时也应该要互相对照来加以判断。像这样的努力,乃是自正史中受惠的后世之人所理所当然应该要做的事情。

我曾想过,如果能够将中国的二十五史全部翻译成日语版的话,那真是应该感谢的一件事情,只是,从各出版社的出版事业上来看,应该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或许这件事情应该交给文部省(译注:日本类似我国教育部的政府机关)来做,只要运用那些拿来救济不良金融机构资金的百分之一就可以了!日本真是一个几乎都不太愿意投资在文化上的国家。

好了,现在回到文天祥的命运上。在北京,忽必烈曾亲自想要说服文天祥为自己所用,然而文天祥却顽抗不愿意答应,因此就被打入牢中,在酷暑、严寒之中渡过了四年的光阴。由于文天祥一直不愿屈服,最后忽必烈也只有将其处死。在沙暴吹袭的刑场之上,据说文天祥还曾笑言道“我的事终于结束了。”相当地悲壮。

而那首有名的“正气歌”,则是文天祥于死之前在狱中所作的。

文天祥这个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忠臣、义士,可说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这个人的行为能够感动他人,倒不是因为他是个赢家,而是在于他不向强敌屈服,无论受到什么苦都不曾变节、并未因一般的价值观而改变其志向的这一点上。

那些从以前就对文天样反感的人,便认为根本不需要做无谓的抵抗,还不如赶快投降,就不用再流无谓的血了。他们这些有的没的说法,重点就是在批评文天样乃是个自我膨胀的自恋狂,然而要是文天祥只是这种没用的人的话,那么忽必烈也不会一直想要让文天祥出仕于他了!关于这一点,其实在侮辱文天祥的同时,也侮辱了忽必烈。

忽必烈深知文天祥这人的价值,因此才会愿意花上数年的时间说服,一直到最后知道不可行了,方才考虑:好吧,那就让你就死吧!

百姓眼中的英雄如果要说是包拯的话,那么,文天样就可说是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阶级的英雄。所谓的忠,本来就是士大夫的德行,和一般的百姓并没有关系。一般的民众只要能够按时纳税、遵守法律就可以了,当朝廷灭亡的时候,要一同殉死的是士大夫。从这一点看来,在中国历代的王朝之中,士大夫为朝廷殉死的数量也是以宋最多。据说光是在最后的崖山一处就有十万人一同赴义,像这样的例子可说是在宋之前之后都不曾见过,而元朝灭亡时,殉死的人总共也不超过十万人。

由于宋的灭亡,全中国第一次被异民族的王朝统治。在此之前虽然也曾有过像辽或是金这样的国家,或是再更以前的五胡十六国时代,然而最多也只不过是中国的北半部,并非整个中国都被纳入异民族的支配之中。从这一层意义看来,大概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在宋灭亡之时会有十万人以上殉死了,因为宋的灭亡所代表的意义,和其他王朝的灭亡可说是大不相同,是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所残留的最痛苦的一件事。

关于伯颜这个人,在前面一连串的叙述中似乎已经被遗忘,不过这个人在攻陷杭州临安府的时候不过四十岁,还算是相当地年轻。本来他是忽必烈的弟弟夫拉可汗的部下,除了是名美男子外,也教养丰富、能言善道,让忽必烈一眼见到就喜欢他,还曾经让了自己的席位给他。在名单列表中,其名字下括弧里的“八怜氏族”,就是要与另外一个有相同名字的奸臣伯颜作为区分,而特别写下其出身的。由于蒙古人并没有姓,因此就只好以这样的方式来加以分别。

接下是第七十九位的郭侃。这个人在时代上乃是比宋灭亡的时候略早一些,是以忽必烈弟弟——也就是夫拉可汗——的部下身份而参加远征波斯的人。关于这个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的文章之中也曾有所叙述,读者可以对照阅读。总之,他跟着夫拉可汗一同远征波斯,攻陷了其都城巴格达,一直前进到地中海岸,其事迹相当地惊人,是中国的武将中西行最远的人。加上他的用兵非常厉害,因而有着“极西之神人”的称号。他在与波斯、阿拉伯作战之后,由于当时地中海沿岸正值十字军进出之际,因此他也曾与十字军的骑士作战。这点在史书上确实有所记载,并不是幻想神话,而是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只不过,这虽然是在《元史》之上的记述,但是也有人对于《元史》本身到底值不值得信提出了怀疑。

像是蒙古军会不会让汉民族出身的武将来率领部队就是一个问题,不过,光是从张弘范这个怎么看都是汉民族的人所率领的部队让未在崖山之役灭亡这件事来看,应该就能够充分地解答了。

说到郭侃这个人,他虽然是一直远征到地中海沿岸再回到中国的,然而在他回来之后就在也没有那么活跃了,大概在攻陷杭州临安府的时候就过世了。据说他在回到中国之后还曾经出战,他的军律严明,在不加害民众方面也受到相当的赞誉。

总之呢,整个中国被元朝统治,一共过了数十个年头。刚才也曾经说过,这乃是全中国初次被异民族统治。

同样地,之前也曾经说过,忽必烈这个人在财政和经济政策上可说是非常热衷的,他建立了如南宋一般的海上贸易路途,积极地与海外进行交易。在南宋灭亡后,他还强行地进行了第二次对日本的远征。

在这时,他让许多宋降服而来的兵士参加这场远征,形式上是采取志愿募集的,但这倒不可尽信,事实上我想不太可能会有这么多人是因为喜欢才去的。再怎么说,谁都不知道如果不参加会发生什么事,因此应该还是属于强制的性质。

正如大家所知,远征的队伍又再度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而完全覆灭,对于日本的远征也就只好以失败告终。关于蒙古远征日本的理由,虽然有不少专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说不定其实只是因为第一次的远征失败,而就这么不管的话,忽必烈的面子会挂不住的关系吧?



在舰队全部覆灭之后,有数万人以俘虏的身份落入日本手中,其中的蒙古人及高丽人大多被杀,而南宋出身的兵士则全部被赦免。这应该是当时的日本已经有了国际上的认知,南宋的人应该也是讨厌侵略,而且也是因其属于被害者之故,所以才有所区别的。当时的日本与南宋之间的交流已深,也了解其背景,知道他们并不是因为喜欢才这么做的。相对地,蒙古兵则是因为好战,这是一般的认知。至于高丽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在第二次远征之际已是积极地在为蒙古军领路的缘故。只是或许是小国的悲哀,因为如果不听从蒙古的话,也许会遭到不好的对待,因此还不如积极地为其做事吧!



关于这时期的事情,在井上靖先生所着作的《风涛》这本作品中有着详细的记载,看了之后大概就能够对受到大国压迫的小国的悲哀能有真切的感受了。

此外,再从旧南宋领土内所建造的元之军舰,事实上没受到什么重大损害便因浸水而沉没的这一点来看,以南宋的造船技术来说,这样的事情应当不会发生才对,因此这应当也是故意偷工减料的结果吧。这也是旧南宋统领下的人民并不希望对日本进行远征的另一项证明。

在这样的状况下,日本与元之间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往来了呢?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除了两国间有着确实的贸易之外,日本的和尚也会到元这边来学习。两国之间虽然因有过战争而没有正式的外交,但并不是就老死不相往来。因此铁仓幕府认为因为曾发生过那样的事,所以就没有办法回到和以前一样友好的说法,其实也并不正确。就算是没有正式的外交,但是在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上还是得继续进行的。

再说到元朝统治中国,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奇特的状况,但在政治上这并不是极端不好的。对元来说,只要能够纳入旧南宋,也就是江南的富裕就好了,因此并没有特别对其有什么干涉,百姓的生活也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改变。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知识分子。由于科举消失了,因此他们便无法借此获得在朝廷出仕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满的情绪便逐渐地升高。

忽必烈当然对中国的文化有所理解,不过他并不耽溺。而就算把蒙古人和色目人都给加起来,人口大概也只有二百万人左右,相对地旧南宋的人口却有六千万人之多,因而必须要以少数的民族来统治多数的民族。然而这事本身的结构就有所矛盾,因此元朝的统治自然不可能长久,但就算如此,还是必须要以极少数的蒙古人、以及作为其手足来作动的色目人,来统治这些无论在文化上或经济上均高度发展的多数民族。

科举这件事情在当时也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制度,像欧洲当时就正处于惟有贵族才有可能获得出仕机会的状态。只不过,就算是形骸,也比完全破灭要来得好些。以蒙古来说,如果能够确立一种取代科举的制度的话,那当然是最好的,可是结果却没有,因此最后也只能再让科举复活。

科举再度复活的时候,就依据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以及南人的区别——所谓的汉人,指的是旧金国领土内的汉民族;而所谓的南人,指的则是旧南宋国内的人上一而分为四个组别,四组的录取数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光是靠实力来取决的话,那么录取者大概全部都是南人,因此必须要加以区别。此外,蒙古人的考试科日也简单许多,这对统治世界的蒙古帝国来说,其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然而,让科举重新复活这件事情本身,就代表着本来要拿来取代旧有中国制度的元之制度有着相当的破绽。此外,以色目人担任各地方的长官来执行行政工作这件事也有着不同的问题,基本上就算色目人本身能力强好了,然他们并不见得会爱这片土地,就算短时间之内要他们建立绩业,大概也只会造成严重的压榨问题吧

对了,马可·波罗这个人就是在忽必烈的时候来到中国的。关于这件事似乎也有着不同的说法,在欧洲就有人写书提出其实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中国的说法——不过这本书日本应该还没有译本出现就是了。

此一论调的根据在于马可·波罗的书中对于万里长城竟然完全没有提及这一点上,此外,对于缠足这种将女性的双足以布紧缚以阻止其生长的这种习俗也完全没有提到过。只是,万里长城在元代其实应该已在逐渐地腐朽破败中,今日如此雄伟的长城乃是在明代重建的,因此马可·波罗对其毫不关心应当并非不可思议之事。另外,马可·波罗并不会说中国的语言,所以他应该是在色目人的社会之中活动。缠足这件事情乃是中国人专属的习俗,当时也不像在之后明代那么地风行,因此他没有注意到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不过事实上,关于马可·波罗这个人来到中国的汉文资料几乎付之阙如也是事实就是了。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有名的耶律楚材。关于这个人,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的资料中也几乎见不到,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人。

关于蒙古的历史,汉文的资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是一个问题,如果不将数国语言的资料加以对照的话,实在是很难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轮廓。由于汉文的资料全部乃由对蒙古人反感的中国人所写的,因此也有着完全不可信的极端说法,不过如果这么说的话,对于被征服的一方,也就是输家这边的记录完全加以漠视的状况下,要来述说这段历史的话,我认为也是一个问题。

何况在蒙古的统治之下,从科举复活这一类的事情来看,其制度本身就有着破绽。本来元这个王朝是由忽必烈这种极具有能力的个人所建立的,当忽必烈不在时,它就开始趋于衰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正如刚才所言,极少数的蒙古人要来支配大多数在经济、文化上均较优越的中国人,这样的结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此元朝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虽说如此,在忽必烈死后,元朝还继续保有了六十九年的统治局面,我认为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

当时的南方像杭州及泉州等都市,还持续着自宋代以来的高度繁荣,而在北方,则有着大都这个城市的繁盛。所谓的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就是自这个时代开始的。由于其政治都市的属性,可说是经过相当的人工雕琢。除了有许多色目人居住其中外,国际色彩也十分丰富,是个相当具有魅力的都会。只是它在经济上必须要仰赖南方,“以南养北”的结构可说是时至今日依然存在。也因为如此,忽必烈全面地改修大运河,用以强化与南方之间的联系。

没有多久,在元的朝廷之内就卷起了争夺势力的阴谋,暗杀和内乱相继不绝。有一说法是因为当时气候的条件变差,引起天灾不断。因此在研究蒙古的历史学家中就有人提出元乃是灭于人类不可抗力的天灾的说法。只是自古以来并没有哪一个王朝是真正因天灾而灭亡的,反倒是因为对天灾的防范没有作好,失去民心方才灭亡的,而元应该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黄河的洪水连年不绝,因此元朝便派脱脱(这个人是位非常认真的宰相)出马,他在下定决心之后集结了数百万的劳动者,准备进行黄河的大型整治工程。这应当是十分有益的事业才是,只是在工程结束之后,这数百万的劳动者就同时遭到解雇,一下子产生了数百万的失业人口。这些人全都是从事土木工程的人,健壮而有体力,为了要养家活口就只好选择成为盗贼一途。当然并非只有这么一个原因,总之天灾还是继续不断,而元的朝廷则忙于内部的抗争,根本没有办法对应,于是不久之后就酿成了全国性的叛乱。其中,最初自元的统治下脱离的,当然就是江南的部份。

脱脱对此事的反应就是率领大军出击,一时之间虽然将反叛军加以击破,然却遭到嫉妒而因小人谗言,最后被逼到自杀的地步。如此一来,元再也没有足以支撑大局的人才,而只能眼看着叛乱之火不断扩散燎原。

这时候,朱元璋于长江以南登场。这个人正是明太祖、洪武帝。他出身于贫困的农民,自小的时候就以到别人的家中帮佣为生。以下就是他在看管牛只时的故事。当时,一伙年轻的同伴们因为肚子饿到快要死了,于是他就大胆地杀了那只牛,然后将肉分而食之。为此,他遭到牛之主人的处分,不过,那时吃到肉的少年们却都因此而非常感动,发誓要一生跟随着他。第八十一位的徐达,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这个人后来一时之间没有了工作,就以僧侣的身份开始流浪,不久后加入了叛乱军,以实力获得出仕的机会。据说朱元璋这个人的容貌十分地怪异,当叛乱军的首领见到他时也不由得大惊,说这人并不是个普通之人云云。

当朱元璋开始崭露头角之后,以前的同伴们也都一一前来投靠,而逐渐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像徐达是一开始就跟在朱元璋的身边,而当朱元璋往上爬时,第八十二位的常遇春出现了,他要求朱元璋将自己收为部下。常遇春这个人也是曾经做过盗贼的,当别人问他人生的志向为何时,他的回答是领着十万大军横行天下,因此就被取了个常十万的绰号。

从类型上来说,徐达是名智将,而常遇春则是猛将。此外,在朱元璋之下也集结了许多的人才。后来徐达和常遇春皆受封为王,号称二王的两人也正是立下最多汗马功劳的人。

当朱元璋的势力尚未完全成熟时,如果元以全军之势攻击的话,我想历史应该会有所不同才是,但就在元还搞不定内部的抗争之时,朱元璋在长江之南早已建立了稳固的势力。

当时的朱元璋大致占有在长江中游的位置,而在其上游与下游则各自有不同的强敌。上游的敌人为陈友谅,而下游的敌人则是张士诚。这两个人在当初的势力皆较朱元璋强,朱元璋可说是处在不知何时会被这两人攻灭的状态之下。结果一开始,朱元璋就在鄱阳湖的决战之中解决了陈友谅。

这个鄱阳湖乃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大湖,约有日本琵琶湖的六、七倍大,看起来就像海一样,两人便于其上进行大船团的决战。

这时候,陈友谅这边是以锁链将船团连系在一起,因此朱元璋便以火攻之。这场鄱阳湖之战在当时乃是非常有名的战争,在我的想象中,也许《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便把它拿来作为描写赤壁之战时的参考也说不定。总之,以火将以锁链系在一起的船团全部烧尽的作法是相同的。

而朱元璋让陈友谅的有力部下看来似乎要造反,而由陈友谅自己亲手将之除去的计略,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中也有十分类似的地方。

还有,我也曾听闻被认为是《水浒传》作者的施耐庵、以及被认为其弟子的罗贯中等二人,在这时期便是于这一带话动的说法。不管如何,这此事都只有任凭大家的想象了。

在这一场所谓的鄱阳湖之战中,一夜之间就造成了十万余的死伤,真的可说是一场大激战。当时有个名叫张定边的勇将曾经跃上朱元璋的船,就在差一点要将朱元璋的首级给切下的时候,常遇春从隔壁的船射了一箭将之射死,十分地惊险。当朱元璋在将陈友谅给灭了之后,紧接着就回头灭了张士诚,因而统一了江南。关于这段故事也有被改编为京剧,剧名叫做“九江口”,还曾经在日本上演过。

就这样,在统一南方之后,朱元璋正式登上帝位。立国号为明,而成为明太祖洪武帝。在这里,太祖当然还是死后所称的谥号,至于洪武帝的称呼,则是因为他的年号为洪武的关系。自朱元璋以后,中国开始了一世一元的制度,也就是一位皇帝只会有一个年号,因此就以他的年号来称呼这个皇帝,是以称其为洪武帝。

接下来,为了要灭元以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自然就必须送出军队北征。这支北征军的总司令为徐达,而副司令则为常遇春,兵数号称有五十万。随着军队的北上,元军一一地遭到击破。这时,在元这一边死守的人据说不少,不过讽刺的是,这些人全都是科举合格的汉民族文官,却为了元朝而送死

在这儿登场的乃是第八○位的扩廓帖木儿。抱歉在顺序上有一些颠倒就是了。

扩廓帖木儿这个人乃是蒙古的贵族出身,元朝廷内乱之时也在其中,而与其他的蒙古人同志之间相互讨伐。然而到了这个地步,这个人也只有为了屈居弱势的元朝而起来战斗了。只是虽然经过了一番奋战,最后还是为徐达所败,一直被追到黄河岸边,只有乘着水面的浮木渡过黄河脱逃的分。一般来说,这应该不是靠游泳就能够渡过的河流,然他竟能够游泳渡过黄河逃脱,也实在是蛮厉害的。大致上看来,蒙古人是一生下来大概就能够骑马的民族,对于游泳应该不是十分内行的,也因为这个缘故,更显得了不起。

就这样,徐达和常遇春所率领的明军在渡过了黄河之后,以山岚一般的态势迫向了北京——也就是元的大都。

当时在大都的乃是元最后的皇帝——顺帝。顺帝本来还想靠着大都的城壁来与明军一决生死,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打开城门往北边逃亡。是以明军就在不流一滴血的情况下进入了大都。

顺帝这个人非常着迷西藏的佛教,本来这应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他沉迷的却是怪异的西藏佛教,而且还耽溺于酒色,杀死忠臣,是被称为自取灭亡那一型的人。关于这个人也有一些奇妙的轶事,那就是顺帝其实并非蒙古人的说法。

当宋朝——就是杭州临安府——在灭亡之际,当时幼年的皇帝一直逃往北方,结果这个人在成年之后当了和尚,还偷偷地跟一名女子生下了一个小孩,据说这个小孩就是顺帝。这个说法在年代之上似乎有些不合,所以也许是孙子也说不定。总之,这是一个传说,并没有要那么精致地求证的价值。

在此,顺帝——基本上顺帝这个人确实并非前任皇帝的亲生儿子,而是不知从哪里抱来而后当上皇帝的,因此要说其从最初开始就身世奇怪也不是说不通。不过总之他应该还是个蒙古的皇族,只是因为皇帝没有后代所以才过继过来的吧!据说在当顺帝知道自己出生的秘密时,就私下做了一些让元加速灭亡的举动,但是这应当也只是传说,而不是真正的史实,我只是告诉大家有这样的说法就是了。

在普通的考量上,由于当时明军的支配并非十分地稳固,站在顺帝的情况来看,一时先回到根据地的蒙古去避难,然后再伺机夺归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只是明的支配在其后突然急速地稳固了下来,以致于再也没有重新将其夺回的余地。结果,元的朝廷就因为从大都逃出一事而放弃了对中国本土的支配。

再提到蒙古的统治阶层,说他们是为了不流不必要的血而引兵退却,其实也没有这么美好的事,基本上,要说他们是痛快的退却其实也是很怪异的表现。从结果看来,元王朝毕竟还不是中国的王朝,而只不过是外国攻进来的占领军之证据就在于此。就像是强盗强硬地占了别人的家,而当这个家待不下去时,就拍拍屁股走人一般。

不管怎样,明统一天下的大业成功了。像朱元璋这样从南方的长江流域兴起,而后北上统一天下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个例子。

于朱元璋的部下之中,除了徐达和常遇春外,要说到其他的有名人物,第一个要算是李文忠,他也是朱元璋的侄子。接下来还是邓愈、沫英、汤和,以上的四个人也都受到封王,和前述的徐达及常遇春合称“六王”。

这六王有留下他们的画姿,其中李文忠和邓愈在图上还不见髭须,是以年轻男子的姿态描画的。可见他们应是在少年之时即建立了大功,很年轻就当上了高官才是。

再接下去还有冯胜,这个人的外号是常胜将军。虽然他的功绩并不劣于前述的六王,但后来却为不实的罪名所杀。

在这之后,元朝被流放至其本来出身地的蒙古高原,而明朝则管这样的元朝叫做北元,表示其已不再是正统王朝的状态。只是其势力依然存在,还曾有派大军南下的风头,因此徐达便率大军越过戈壁沙漠远征。迎击的依然还是扩廓帖木儿,这时是以胜利收场。实在来说,徐达这个人又不像唐代的李靖,他在骑兵战的部份真的是没有那么擅长,因此就算在以前于中国本土的战斗之中能够对扩廓帖木儿连战连胜,但在远征蒙古之时就反为扩廓帖木儿所败了。

至于元顺帝,则在自大都逃出之后没有多久就死了,因此朱元璋就对扩廓帖木儿还能继续一直不断地对元尽忠作战感到钦佩。当扩廓帖木儿的妹妹被俘虏之后,朱元璋还不论其敌方的身份,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再回到扩廓帖本儿身上,由于他击败了徐达,因此明军也不再前往蒙古的范围,造成了中国本土与蒙古完全地分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1: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总结部分


结语

--------------------------------------------------------------------------------

其实说到底我也只是个会吹擂的小说家,因此当我在看历史的时候,还是会在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历史小说之间,对其中的关联性做各式各样的考量。以前因为工作的需要而买了一本类似现代人名辞典的书,在买回家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相当左翼思想的书。在读到关于日本当代作家那部份时,无论对井上靖、山冈庄八、还是司马辽太郎、海音寺潮五郎等,全都写了不少批评的话。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因为他们总写一些少了百姓的作品,因此才故意非难。“少了百姓”?没错,就是这样的感觉。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只写英雄的事迹,而不写和百姓有关的事情。当然,书里头的情况是这个样子没有错,然而这些人的书却都卖得很好,这就表示他们很受到大众的欢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总之,以商业的角度来看,处世教训意味太浓的作品——这样的东西对我来说也觉得是很难吸收的——大多会将民众心中,希望能够见到英雄出现的心情忽视,因此我认为左翼的历史观一定很难获得多数人的认同。

在内容方面也是,只要挥舞着“少了百姓”四个大字,就能够将各个作家的风格和成绩通通加以全盘否定吗?这种自大的态度才最令人嫌恶。而如果是左翼的独裁政权那就更霸道了,只要用“反革命”三个大字,大概就能够将这些作家全部抹杀吧!

不光是左翼的看法而已,最近和我个人对历史的看法有所不同的,还有“暗黑史观”以及“反日史观”,这些对其他人也有所排挤。我非常不希望看到那种成群结党然后相互攻击,或是要求别人非得相信自己的说法这类的事情,如果这种事继续流行下去的话,那接下来不就又要发生像古代焚书一样的举动了吗?就像那个刘大夏一样。

在这儿我还要提出一点,就算我这回所举的全部都是英雄,然而就以李秀成为例好了,他在最后还是露出了人性的弱点。类似地情形还有韩信,他是一个在战场上判断力如此优异的人,为什么会在离开战场之后竟因太过大意而最后导致身亡呢?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一一讨论的。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帆风顺的,悲剧性的角色也不少。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用的虽然还是名将这个词,但如果再回过头来考虑名将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名将的定义本身就会变得暖昧。只不过,从中国流传至今的小说和历史书来看,名声能够一直流传至今的人,应该都能够满足“不危害民众”,以及“爱惜士兵”这两个条件的人,因此最后大概也只能把范围定义于此了。

无论如何,对武将而言,就是透过“武”这个层面来看中国历史的,因此女性的登场自然稀少,而且征战杀伐描述也很多,但是依然有许多的人想要知道这一方面的故事。很可惜的,因为我个人的不足,因此我想应该还是有许多人物并未因此获得全盘的了解。由于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还是尽可能将那些日本人还不知道的人物列入主题来加以叙述。在从中国的小说和历史中获得乐趣的同时,多少也希望能够提供参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很高兴了。

在百人以外的武将,关于他们是因为何种理由而不得不舍弃这一点,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一文中已经说明过。不过,其中依然有着相当多的遗珠之憾,像是宋的刘錡,这个人我就真的非常想要好好介绍一番。他是个优于战术的人,当金国宗弼的大军来袭时,他曾数度将之击退。最后,当他把城门打开时,宗弼却认为一定有诈,反而就因此退兵了。这样子类似地计谋在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编者按:三国演义中作诸葛孔明的计谋)也曾经用过,两人在这一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战略人才。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之中,有一个叫做刘猛将军的神明。在这里我要先加以说明,中国的神明大多样都是在生前即受到民众之欢迎,或是拥有悲剧性般人生结局的人,就像在日本的管原道真后来成为天神一般。然而刘猛将军这一位神明,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昵?他乃是守护农田免于遭受蝗虫之害的神明。由于他是这么有名的一位神明,因此若真要在姓刘的人当中,如果要找出一个成为其蓝本的人,那会想到的大概就是这个刘錡了。刘錡这个人在战略性的撤退之后,却被冠上了不战而逃的罪名而被处死,因此可说是死得很冤枉。从他悲剧般的死,以及生前极受民众喜爱的这两点看来,会成为神明其实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

接下来还有隋的沈光。这个人乃是隋炀帝时代的武将,当隋炀帝远征高丽之时,他以一介兵士的身份志愿从军,展现了超人的武勇。这个人有着肉飞仙之绰号。重点在于仙人这一部份。仙人是会飞天的,可是肉身是没有办法飞上天的,因此必须要先超脱了之后才可以飞。这个沈光却是个具有肉身亦能飞天的超人,因此才有这样的一个外号。沈光的身体很轻,像是在攻城的时候,虽是从地上二十公尺左右高度的梯子上摔落下去,然他却在空中抓住了系在梯子上的绳子,然后优雅地降落在地上。此外,他还是一名非常聪颖且俊帅的人,即使在街头卖艺也相当地受到欢迎。这个人一直待在炀帝的亲卫队中,而正如大家所知的,炀帝是个政治紊乱、失去民心,造成臣子起而谋反,最后因而被杀的皇帝。这时沈光并不在身边,他是在事后谋反者以十万兵力攻击的时候,只用数百的兵力与之相对抗的。据说他在取下了首谋者之一的首级后,最后还是因为受伤过多而被砍死,当时他才二十八岁。不过,由于沈光的奋战,还是打倒了相当多的敌人。在听闻沈光去世的消息后,扬州——当时炀帝就是下了扬州——街头艺人据说全都因此而号泣。

由于他是这么样的一个豪爽男子,因此我非常地喜欢他,只是由于这次写的并不是快意男儿列传,而是名将列传,而沈光这个人又不曾指挥统率过大军,因此很可惜地,我必须要把他从本文之中割舍。不过,在这样书末杂谈的形式中,我终究还是讲到了他的故事。

此外,也有身为宦官而以武勇驰名的人,像是宋的秦翰、还有前秦的张驰。

根据中国所出版的宦官传里所记载,秦翰生于西元九五二年,十三岁时进入宫中。其容姿和性格皆受到他人的喜爱,然而一旦上了战场,却好像换了个人一样地勇猛无比,就如同北齐的兰陵王那样。在他的生涯中,一共征战四十九回,曾二度大破契丹的军队,立下相当的功名,还曾有七十多次未着甲胄而与敌人作战的经历。当他过世时,据说众多的士兵皆为其哭泣,由此可见其声望。

另一方面,在张驰这边,他所侍奉的则是淝水一战中战败而回的前秦君主苻竖。这个人也是以英勇无比而着称,只是今日关于他的资料可说仅止于此,也许我应该再多学习关于这个人的一些事迹才是。

说到了苻坚,就顺便谈谈另外的一个人——苻融,他乃是苻坚的弟弟。在当时连兄弟之间都会为了权力斗争而互相杀伐的时代之中,苻融和哥哥的感情可说是非常好,而深受彼此信赖。他的天资聪颖,甚至在关于佛教的问题上与道安论战都依然能够取胜,他在谋略和用兵之上也十分优异,逐次立下不少的功劳。此外,他对救济贫穷的人民也相当地热心、且对兵士亦十分厚爱,可说是和王猛共同支撑苻坚的两大人才。

苻坚为了要灭东晋而意图南征时,苻融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说:难道你忘了王猛的遗言了吗?可是苻坚并没有听进去。没有办法,苻融也只好参加南征,并在淝水之战中壮烈战死。对手乃是东晋的谢玄,还有其下的刘裕等,也许他们还曾经与张驰一对一交锋过也说不定呢!

真要说起来,其他还有相当多的例子,真的是没完没了,我想还是在下一次的机会再来介绍吧!希望很快就能够有这个机会。

此外,还有另一件事,其实这是相当厚颜的一种想法:在这一次所举的这么多人当中,未经由日本人的手加以小说化的人物尚有不少。“在中国四千七百年的历史中,如果和他人以同样的时代或是素材来作为写作的背景实在太无聊了!”对于有着这种霸气和企图的人,我希望他们也能够将这些人作为小说的主角。

那么你自己又是如何呢?如果我被问到这问题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会尽我的努力。再怎么说,光是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部把他们写完的。在日本作家中,以李密为主角的就只有狩野朝美小姐,而以秦良玉和狄青为主角的,则只有井上祐美子小姐,在日本都各只有一人。我举这些人,还是因为衷心希望能够有接续他们的作家出现。以往在日本所写的中国历史相关书籍里,印象中就只有和史记及三国志有关的东西。在井上靖、陈舜臣等所谓巨匠的手中,打开了对其他时代和其他素材的大门,接下来却没有什么人跟进,如果好不容易打开的大门却因此而关上的话,那可是菲常遗憾、而且可惜的事情。

对了,我想到另一件事,那就是要在这里对有兴趣的人介绍一下必读的好书。不过其实这书要明年以后才会出版,书名也尚未确定,何况还是其他出版社所出的书——那就是由早稻田大学的冈崎由美教授和土屋文子小姐共同在讲谈社的杂志《历史圣经》上所连载的文章。她们从《杨家将演义》开始,把中国有名且有趣的历史、时代小说一一加以介绍。对于那些“偶而也想读一些三国志以外的东西”的人,这可是必读的文章。另外,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东西,无论创作还是研究,以女性为主的题材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这和男性主性旧有狭隘的世界有所不同。这么说来,其实我也应该要反省一下才是。

今年,司马辽太郎教授已经过世,这在历史小说界,好像话题全都绕着这儿转。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好像和司马老师很熟的样子,在此说声抱歉。不过,司马老师的杰作之一,同时也是我个人满喜欢的作品《关之原》,我认为目前想要在政界生存的人都应该要读这本书。我看完后,深感这样的写作方式,可说是再也已经难以分别其为历史小说、商务教战还是处世学了。

《关之原》为什么会是本杰作呢?我在此说说我的意见。我认为光是从书中石田三成、直江兼续、以及岛左近这三个非常具有魅力的虚构情节来看,能够写出这样的感觉,就已经不是件简单的事了。

说到历史小说的使命,并不是把事实给揭露出来。偶而,会有一些广告说是揭露事实的小说即将出版什么的,其实这是一种矛盾。揭露事实乃是做学问或其他工作者所做的事情,而历史小说的使命——这么说来好像有些自夸,但其存在的意义,乃是在于制作出具有魅力的虚构情节才是,至少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在这层意义下,《三国演义》自然就是部非常伟大的杰作。只是它毕竟还是虚构的,因此反而使得读者对其内容和真正的史实混乱而难以区分了。

在这儿我想到另一件事,我在前面曾经说过,诸葛孔明曾有意将魏延和司马仲达一同烧死的说法,正确地说起来,在被称为《弘治本》的旧版当中是确实有所记载的,而在被称为《毛宗岗本》的新版当中则略去不谈。再怎么说,这样的说法对诸葛孔明的名誉来说都是有所伤害的。

因此才被编者删除。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在岩波文库的《三国演义》第九卷的注释中也有所记载。

话再说回来,石田三成这个人,其实是蛮讨人厌的。怎么说呢,就像是校长喜欢的风纪委员长一般,也许对现任委员的人有些失礼,但我相信其他人应该相当能够了解我的比喻才是。如果要举更失礼的说法的话,那就是假借虎威的狐狸。由于他的背后有着强大权力之人撑腰,因此他就是以其为后盾而能一开始就发挥其能力的类型。像是在千利休切腹事件,或是丰臣秀次一族被杀的事件之中,石田三成都和事件的主体有所关连,而并非像书中所言,是只以正义感来行动的人。

下面也是一则有名的轶事,有一次三成的手杖掉落在地上,刚好经过的德川家康就亲自将手杖拣了起来并递给三成。三成无言地接了过来,然后就走了。站在三成这一边的人认为,是薪棒十九万石的三成在面对薪俸二百五十万石的家康依然不卑不屈,所以三成比较了不起。然而这应该只是三成不识礼仪才对吧!别人帮忙拣起东西,再怎么说也该道声谢谢呀!这并不是所谓三成只是个薪俸十九万石的小诸候的关系,而是因为他的背后有着丰臣秀吉强大的权力撑腰之故,因此家康的家臣就算再咬牙切齿也不能够对三成出手。而这样的三成在司马老师的笔下,却有着虽然不精明,但却有很强的正义感的人,浮现出正面的形象。

再说到直江兼续,要说这个人实际究竟做过了什么,大概就是把上杉百二十万石的俸给减为三十万石的事情吧!也许有人会说他立下了和石田三成协力共同牵制家康,然后从东西分别夹击的功劳,但这战略如果不是当家康在引兵回关原时,由上杉势从背后袭来的话,那可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的。实际上也是如此。因此,当家康退兵、而上杉势就这么目送着其离去之后,事情就这么完结了。是以当关原大战结束之后,直江兼续才会说出:“你明明是发出了‘并非胜败的问题,而是为了正义来讨伐家康!’的宣言的,却以这样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三十万石薪俸。”的话,因此,十五年后,上杉势攻击大阪城,灭了对其有恩的丰臣家。那也是因为家康对于福岛正则有所警戒,而将其抑留在江户,然而对上杉家则没有警戒的缘故。

最后的是岛左近,这个人又做了什么呢?他确实在关原努力奋战,然而却只是地区性的奋战,和全体的胜败可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像大阪夏之阵中的真田幸村,突击家康的本阵之类的事情也从未发生过。

因为这样的缘故,这三个人实际上完全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只是在司马老师的笔下,却造就出了足以与家康匹敌般极具才能和魅力的人物。

我们知道在关原大战后,家康为了要灭亡丰臣家,采取许多毒辣的手段,因此在关原大战的时候,就己经有家康乃是恶人的先入为主观念,然而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件事。虽说丰臣秀吉是最受日本人欢迎的人物之一,然而统一天下后的丰臣政权却是日本史上最恶的政权。第一个原因是进行无益的远征,第二个原因则是课重税,他让农民负担了比江户时代更重的税负。立此案的人乃是五奉行之一的长束正家,而实行的人则是石田三成。接下来第三个原因是弹劾肃清。对于丰臣秀次一家,光是妻妾就高达数十人,而包括小孩在内,也都遭受杀害。一般来说,就算在作战时,幼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一般都会被赦兔。像在大阪之阵后,家康将秀赖所生的男孩子杀死,女的则留下一命让其出家为尼。战时如此,至于平时则是没有如此行事的掌权者的。最后的原因则是大兴无用的土木工程。将以上四者同时并行的,在日本史上就只有丰臣政权了。因此秀吉这个人,恐怕就是日本史上惟一一个具有有如中国隋炀帝暴君般资质的人吧!

在秀吉死后——其前提在于秀赖要继承其业——能够辅佐幼小之秀赖的重臣是谁呢?秀吉必须要从家康或三成之中选择一个。在选择三成之际,其结果就是如同至今所推进的历史演变,认为这很无聊的人,也许会想如果让家康来负责义如何?关原大战其实并不是德川对丰臣的战争,实际上是家康派与三成派的战争。也就是说,东军的诸将,像是福岛正则等,并不是想让家康取得天下,而是如果让三成取得天下的话自己是否可以忍受得了的问题。相对于此,西军的宇喜多秀家也是一样不想让三成取得天下,只是和让家康取得天下比较起来还不如被三成取得来得好,因此才发生了这场战事。

特别是在参加东军的诸将方面,动机应该是出自于“恐惧”,恐惧于石田三成如果取得天下将会如何。像是细川忠兴,他乃是千利休的弟子,也是关白秀次的友人。当秀次一家都被杀光之后,忠兴也差点被三成给肃清,在拜托了家康之后才好不容易得救。因此三成取得天下对忠兴来说就是一个噩梦,为了保命,他只有跟随家康努力地与三成作战才行,而如果胜利的话,则可以成为大诸候,也可说是一举两得。

是以,认为“自三成起的西军乃是为丰臣家而战的正义派。至于东军的诸将则是忘了丰臣家的恩惠,为了利益才跟随家康的!”其实是相当粗糙的看法,何况天下并不是丰臣的私有物。不过当然,家康也不是正义的一方就是了。

但就算如此,以关原大战这场日本史上最大的战争——这说法似乎有点不太谨慎就是了——来说,光是以其为焦点而写的这部作品,就可说如同记念碑般的杰作了。

我实在很离题,居然谈到日本史上来了,如果再说到西洋史的话,那更是没完没了,因此就此打住吧。

所谓的历史小说,重点还是在于创造出具有魅力的想象空间,这一点我一直在重复。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并不想硬要别人都接受这样的想法。就我个人来说,我只希望自己不要犯下一厢情愿地说历史小说乃是虚构的,而自己所写的才是事实的错误就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6-2 2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总算贴完了,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田中在评选时并不是严格按照那个标准来评的,尤其是选李朔而不是李晟,原因居然是"只不过在逸话的部份,儿子这边比较来得有趣就是了。"
       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在很多地方都有错误,不过一个日本小说家,能够知道这么多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2 21: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已经够专业的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除了穆贵英实在搞笑以外,其余的还算过得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宇文不及格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9
编号 12678
注册 2004-7-21


发表于 2005-6-2 22: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夜深人静,正欲细品佳作,奈何眼力不支,只能先顶为敬,俟明日拜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这个日本人还比较谦虚,至少说源义经这个野人并不是骑兵天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武安国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7
编号 38802
注册 2005-5-13


发表于 2005-6-3 08: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良 不应算将吧,参谋而已

南北朝没有陈庆之,遗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司马义都有,为什么没有孔明?都是陈寿那句"非其所长"闹的~~~其实诸葛亮以半数兵力打得司马义不敢露头"畏蜀如虎",蜀国灭亡后司马炎还派人学习诸葛亮的治军方略~~~!
总是以成败论英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中庸

白衣伯爵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98
帖子 3728
编号 6419
注册 2004-4-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4-4 01: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5-6-3 14:14 发表
司马义都有,为什么没有孔明?都是陈寿那句"非其所长"闹的~~~其实诸葛亮以半数兵力打得司马义不敢露头"畏蜀如虎",蜀国灭亡后司马炎还派人学习诸葛亮的治军方略~~~!
总是以成败论英雄 ...

前文已经提了,能文能武的,文过于出色的剔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风划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978
编号 440560
注册 2011-8-27


发表于 2012-4-4 10: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穆桂英这种小说戏剧的YY人物的上榜,令本来严谨的文章大打折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4-6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录鸟,无聊打法时间合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4-8 11: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基本看完,低等级硬伤不要太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温侯销魂枪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266117
注册 2008-2-3


发表于 2012-4-8 19: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诸葛亮?能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浪子天妖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37
帖子 652
编号 290836
注册 2008-8-27


发表于 2012-4-9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选入穆桂英的田中这个名单又来丢人了,一个觉得古代中国就最伟大的日本杂志文学写手,小说里各种搞笑言论,他的话严谨度都要怀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engfl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5
编号 30329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12-5-18 20: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穆桂英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周定乾坤
(常山的明月)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42
编号 420407
注册 2011-4-8
来自 福建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2-5-19 13: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果断收藏,无聊时看着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areast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2
编号 62034
注册 2006-3-12


发表于 2012-5-19 21: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对于一个外国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〇P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0
编号 455208
注册 2012-1-21


发表于 2012-5-19 23: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穆桂英的话为什么没有李元霸高宠陆文龙之类的?还是看中国小说听中国评书看中国戏剧不够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7 12: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7512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