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剑气二宗如何区别?《碧血剑》中华山归哪宗?, 同时求证华山派开山始祖——雅雅郡主是也!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阿巽曰:剑气两宗之争是因葵花宝典而其,到了袁承志学的华山武学完全没有了葵花宝典的影子,所以米必要分

我完全赞赏这个观点

所以我讨论这个问题纯粹是好玩,茶余饭后的聊天话题,谁对谁错都米关系,反正无关紧要,大家不妨各抒己见


我们先一起回顾下华山的历史

在神雕结尾,华山第三次论剑(好象第三次米有论的说),那就不算论吧,反正他们最后一次上华山,那时候华山还是无主的武林公地

(阿碧此时候趁大家下山后,拖着三位姐姐,爬啊爬,好不容易熬到华山绝顶,马上立下一块牌子:“根据国际惯例,谁发现谁占领,此地已经被我轩辕帝国占领,首任总督:大姐雅雅郡主大人---------------------落款:轩辕小四绝到此一游)


但是在接下来的《倚天》中华山俨然成为了武林六大门派,虽然出了鲜于通这等败类,但是反两仪刀和鹰蛇生死搏,何等精妙,也不是吃素的。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着实是个迷。(有人问峨眉不也一样吗,呵呵,峨眉有我们人气很高的PPMM小襄儿噢~~你华山有啥,陈抟老睡虫吗?------非也非也,看官难道忘了,我们有首任总督雅雅郡主,难道不比小襄儿更漂亮吗?轩辕帝国众人一起支持的说!)

然后过了N年,姓蔡姓岳两个家伙,弄什么不好,偏偏弄葵花宝典,结果就弄出分裂了。从此就有了剑气二宗



现在第一个问题:令狐冲算哪宗

虽然他是气宗首席大弟子,不过我意愿归他到剑宗,谁叫他从剑宗风老大那学得东西比从气宗那学的多呢(还“气”呢,他的气早米了,如果还有气也就不能吸星了)



第二个问题才是重点:《碧血剑》华山派算哪宗

《笑傲》最后,该挂的都挂了,华山高手只剩下了一个剑宗高手令狐冲(风清扬很委屈的大叫:偶,偶还米挂了,就这么咒偶?-------晕,你也是剑宗的,又不是气宗的,挂不挂不影响我们的讨论,忽略了!说着阿碧长袖一挥,“流云飞袖!”风清扬还米叫完就挂掉了。)

现在已经可以证明,《笑傲》是明中期,《碧血》是明末清初。两本小说的年代实在米多远。

那么为什么到了《碧血》时代,元气大伤的华山却已经隐隐约约成为武林第一大派呢(少林武当联手说:偶不服!不服就不服,出家人还是回去修炼吧,争什么名夺什么利啊!)

100%和令狐冲的“后笑傲时代”分不开的。已经有很多网友证明,穆人清可能是令狐冲的徒孙,君不见穆人清要袁承志拜的风祖师爷了吗?八成是风清扬或者风清扬的老子之类。这可是剑宗一族的哦~

好,我们假设穆人清派是剑宗的,那么,为虾米看不到9剑了呢

原因很简单,资质不够,所以失传了。看那小袁笨样(袁承志大呼,冤枉啊,偶可比阿靖聪明多了!),穆人清作为师傅也聪明不到哪去,(夏雪宜窃喜,忙呼:那我呢,那我呢——晕,你不过就在华山住了几天,你的暂住人口证还米办呢!)



然而,把穆人清归到剑宗有个致命的弱点——他的武功怎么看怎么不像剑宗,都更象气宗。比如说他的看家宝贝华山混元功——更象气宗的紫霞啊。他的几个徒弟,剑法也不见得有何高明。(小袁不服气,拿了把剑冲了出来,我们来比划比划——归辛树大怒:小样,你敢用别派的金蛇剑法来冒充我堂堂华山之术,给我轰出去!)归辛树号称神拳无敌,那么肯定是拳法造诣很深,换句话说,就是剑。。。再说,能够“神拳无敌”,肯定要有很深的气功做底子的。(“米错,偶就是气功底子太强了,最后气太多,才被小宝那家伙给气死了。”归辛树咋死了后,还不忘小宝捏~~~)



以上文字均数胡乱搞笑,还请大家多多指教,讨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5-31 11: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到了清朝,完全就是华拳门了,完全没有了剑的影子在里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秋
(桃花谢了有玫瑰)

白衣伯爵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208
帖子 11881
编号 1012
注册 2004-3-16
来自 弈城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5-31 1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晕呼呼~
雅雅是华人创始人
那阿碧就是剑宗的开山祖师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匿名拖拉机手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808
编号 36670
注册 2005-4-13


发表于 2005-5-31 1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姓蔡和姓岳的是谁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31, 11:32:06发表
现在已经可以证明,《笑傲》是明中期,《碧血》是明末清初。两本小说的年代实在米多远。

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比如下面的这个:

QUOTE:
《笑傲江湖》是清代的几点证据(作者:寒雪牵魂箫)

《笑傲江湖》的年代争论不外乎明清二朝。佐证是明代的根据很多,但证明是清代的依据也不能说没有。下面便是偶佐证《笑傲江湖》是清代的几点证据

证据一:

林平之道:“其其说穿了也不奇怪。你可知我曾祖远图公,本来是什么人?”岳灵珊道:“不知道。”林平之道:“他本来是个和尚。”岳灵珊道:“原来是出家人。有些武林英雄,在江湖上创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临到老来看破世情,出家为僧,也是有的。”林平之道:“不是。我曾祖不是老了才出家,他是先做和尚,后來再还俗的。”岳灵珊道:“英雄豪杰,少年时做过和尚,也不是沒有。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
(笑傲江湖:复仇)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知道此段对话绝对可以佐证笑傲乃明朝以后。

证据二:
《笑傲江湖》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一幕,也出现了一个证据:书中出现了「湖南省巡抚」五字,由此可以断定,《笑傲江湖》的历史背景,应该是清朝雍正二年以后。
明朝的湖南地区属湖广行省管辖,与湖北尚未分治,清初与明制相同设湖广总督管辖湖广行省。康熙三年,湖广行省一分为二,在设湖北巡抚的同时,将原设在沅州(今湖南省芷江)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雍正二年,正式将偏沅巡抚更名为「湖南巡抚」。两省巡抚均归湖广总督节制。此时湖南才独立建省。
参见《清史稿.志四十三.地理十五.湖南》

证据三:
认为笑傲是明代的人有一个所谓的证据就是日月神教的前身是明教,在此偶作反驳。

在旧版笑傲中,日月神教原叫「朝阳神教」,可以看出,金老一开始就没有要把日月神教与明教牵连在一起的意思。

这里涉及一处民间宗教历史:元朝末年,明教和白莲教相联合,在农民战争 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中军,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又与明教有关。 朱元璋,当时也是白莲教和明教中人。取得天下以后,深知民间秘密教派是朝廷的隐患。洪武初年,采纳了李善长的建议,下诏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 《礼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后,白莲教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继续得到发展,明教以及它的支派弥勒教却逐渐衰落湮没了。其实由于三教教义本质上相同,都“崇尚光明”,都有“明王转世,弥勒降生”的说法,在元末农民起义的相互合作过程中,三教便已经开始逐渐合流了。朱元璋的此举,无疑加速了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的合流。于是在明初,三教合流成一个教派,但仍称为“白莲教”,这在民间宗教史上也称为“三教合流”。只不过此时的“白莲教”,内部已经分裂为八卦教,闻香教,天理教等几十个支派了。也就是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得以存在。------参见《中国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中关于明教,白莲教的名目解释。

明教在明初便已湮没,试问日月神教如何能与明教扯上关联呢?所以说把日月神教与明教牵连在一起是毫无根据的。

第三条比较牵强
但是第一条 第二条理由却很充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匿名拖拉机手于2005-05-31, 12:07:47发表
姓蔡和姓岳的是谁阿?

《笑傲江湖》第三十章 密议

QUOTE:
令狐冲道:"这两位前辈师兄弟,想来便是岳肃蔡子峰两位华山前辈了?"岳肃是华山气宗之祖,蔡子峰则是剑宗之祖。华山一派分为二宗,那是许多年前之事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QUOTE:
原帖由青石于2005-05-31, 12:13:10发表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31, 11:32:06发表
现在已经可以证明,《笑傲》是明中期,《碧血》是明末清初。两本小说的年代实在米多远。

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比如下面的这个:

QUOTE:
《笑傲江湖》是清代的几点证据(作者:寒雪牵魂箫)

《笑傲江湖》的年代争论不外乎明清二朝。佐证是明代的根据很多,但证明是清代的依据也不能说没有。下面便是偶佐证《笑傲江湖》是清代的几点证据

证据一:

林平之道:“其其说穿了也不奇怪。你可知我曾祖远图公,本来是什么人?”岳灵珊道:“不知道。”林平之道:“他本来是个和尚。”岳灵珊道:“原来是出家人。有些武林英雄,在江湖上创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临到老来看破世情,出家为僧,也是有的。”林平之道:“不是。我曾祖不是老了才出家,他是先做和尚,后來再还俗的。”岳灵珊道:“英雄豪杰,少年时做过和尚,也不是沒有。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
(笑傲江湖:复仇)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知道此段对话绝对可以佐证笑傲乃明朝以后。

证据二:
《笑傲江湖》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一幕,也出现了一个证据:书中出现了「湖南省巡抚」五字,由此可以断定,《笑傲江湖》的历史背景,应该是清朝雍正二年以后。
明朝的湖南地区属湖广行省管辖,与湖北尚未分治,清初与明制相同设湖广总督管辖湖广行省。康熙三年,湖广行省一分为二,在设湖北巡抚的同时,将原设在沅州(今湖南省芷江)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雍正二年,正式将偏沅巡抚更名为「湖南巡抚」。两省巡抚均归湖广总督节制。此时湖南才独立建省。
参见《清史稿.志四十三.地理十五.湖南》

证据三:
认为笑傲是明代的人有一个所谓的证据就是日月神教的前身是明教,在此偶作反驳。

在旧版笑傲中,日月神教原叫「朝阳神教」,可以看出,金老一开始就没有要把日月神教与明教牵连在一起的意思。

这里涉及一处民间宗教历史:元朝末年,明教和白莲教相联合,在农民战争 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中军,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又与明教有关。 朱元璋,当时也是白莲教和明教中人。取得天下以后,深知民间秘密教派是朝廷的隐患。洪武初年,采纳了李善长的建议,下诏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 《礼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后,白莲教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继续得到发展,明教以及它的支派弥勒教却逐渐衰落湮没了。其实由于三教教义本质上相同,都“崇尚光明”,都有“明王转世,弥勒降生”的说法,在元末农民起义的相互合作过程中,三教便已经开始逐渐合流了。朱元璋的此举,无疑加速了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的合流。于是在明初,三教合流成一个教派,但仍称为“白莲教”,这在民间宗教史上也称为“三教合流”。只不过此时的“白莲教”,内部已经分裂为八卦教,闻香教,天理教等几十个支派了。也就是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得以存在。------参见《中国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中关于明教,白莲教的名目解释。

明教在明初便已湮没,试问日月神教如何能与明教扯上关联呢?所以说把日月神教与明教牵连在一起是毫无根据的。

第三条比较牵强
但是第一条 第二条理由却很充分

你知道此文作者寒雪牵魂箫是谁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匿名拖拉机手于2005-05-31, 12:07:47发表
姓蔡和姓岳的是谁阿?

好象叫岳肃,蔡子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关毛于2005-05-31, 12:39:35发表
好象叫岳肃,蔡子峰

我都回答了

毛你看贴不认真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31, 12:34:05发表
你知道此文作者寒雪牵魂箫是谁吗~~

无所谓是谁
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雅雅呢,雅雅大掌门怎么还不来捏

P.S.   大家讨论啊,不要象阿碧一样跑题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会州隐

广平侯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7
功绩 420
帖子 2420
编号 24740
注册 2004-11-17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6-1 12: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华山剑法的传承
金庸最开始也没有想到后来自己还要写华山
他的作品好多都是在写完之后或者写作之中才发现应该与另一作品想联系
而且他也在尽可能的寻找这种联系
有的显得很顺畅,有的则有些牵强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九九

清河公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51
帖子 3806
编号 34710
注册 2005-3-16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6-1 12: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偶觉得应该剑气归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義経と静御前
(一水楼主人)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9
帖子 2541
编号 38846
注册 2005-5-13
来自 燕北幽都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 13: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31, 12:34:05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石于2005-05-31, 12:13:10发表
[quote]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31, 11:32:06发表
现在已经可以证明,《笑傲》是明中期,《碧血》是明末清初。两本小说的年代实在米多远。

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比如下面的这个:

QUOTE:
《笑傲江湖》是清代的几点证据(作者:寒雪牵魂箫)

《笑傲江湖》的年代争论不外乎明清二朝。佐证是明代的根据很多,但证明是清代的依据也不能说没有。下面便是偶佐证《笑傲江湖》是清代的几点证据

证据一:

林平之道:“其其说穿了也不奇怪。你可知我曾祖远图公,本来是什么人?”岳灵珊道:“不知道。”林平之道:“他本来是个和尚。”岳灵珊道:“原来是出家人。有些武林英雄,在江湖上创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临到老来看破世情,出家为僧,也是有的。”林平之道:“不是。我曾祖不是老了才出家,他是先做和尚,后來再还俗的。”岳灵珊道:“英雄豪杰,少年时做过和尚,也不是沒有。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
(笑傲江湖:复仇)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知道此段对话绝对可以佐证笑傲乃明朝以后。

证据二:
《笑傲江湖》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一幕,也出现了一个证据:书中出现了「湖南省巡抚」五字,由此可以断定,《笑傲江湖》的历史背景,应该是清朝雍正二年以后。
明朝的湖南地区属湖广行省管辖,与湖北尚未分治,清初与明制相同设湖广总督管辖湖广行省。康熙三年,湖广行省一分为二,在设湖北巡抚的同时,将原设在沅州(今湖南省芷江)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雍正二年,正式将偏沅巡抚更名为「湖南巡抚」。两省巡抚均归湖广总督节制。此时湖南才独立建省。
参见《清史稿.志四十三.地理十五.湖南》

证据三:
认为笑傲是明代的人有一个所谓的证据就是日月神教的前身是明教,在此偶作反驳。

在旧版笑傲中,日月神教原叫「朝阳神教」,可以看出,金老一开始就没有要把日月神教与明教牵连在一起的意思。

这里涉及一处民间宗教历史:元朝末年,明教和白莲教相联合,在农民战争 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中军,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又与明教有关。 朱元璋,当时也是白莲教和明教中人。取得天下以后,深知民间秘密教派是朝廷的隐患。洪武初年,采纳了李善长的建议,下诏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 《礼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后,白莲教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继续得到发展,明教以及它的支派弥勒教却逐渐衰落湮没了。其实由于三教教义本质上相同,都“崇尚光明”,都有“明王转世,弥勒降生”的说法,在元末农民起义的相互合作过程中,三教便已经开始逐渐合流了。朱元璋的此举,无疑加速了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的合流。于是在明初,三教合流成一个教派,但仍称为“白莲教”,这在民间宗教史上也称为“三教合流”。只不过此时的“白莲教”,内部已经分裂为八卦教,闻香教,天理教等几十个支派了。也就是以各种支派的形式变换名目得以存在。------参见《中国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中关于明教,白莲教的名目解释。

明教在明初便已湮没,试问日月神教如何能与明教扯上关联呢?所以说把日月神教与明教牵连在一起是毫无根据的。

第三条比较牵强
但是第一条 第二条理由却很充分

你知道此文作者寒雪牵魂箫是谁吗~~ [/quote]
反正边城玫女是一定认得~~

难道就是……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放心,此人不久就会出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寥廓江天
(寥廓)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17
编号 34670
注册 2005-3-15


发表于 2005-6-2 18: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混元功,气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欧阳枝敏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5
编号 38082
注册 2005-5-2


发表于 2005-6-3 07: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可以解释:不是从理论上,而是从逻辑上.

一、鹰蛇功和反两仪剑法均属于剑宗类,可见此时的华山属于剑宗。门徒的武艺特色主要取决于个人,主要看的还是当时的门派代表性武功。

二、令狐乃天纵之才,其后华山崛起与其必然有重要关联。令狐以后,虽然表面上说两宗归一了,实际上还是剑宗当家,不过因气宗已经灭了,所以对门徒修练气宗的并无歧视,所以此后还真失去讨论两宗的意义了。

三、笑傲的官府出场少,无所谓是明还是清。但看日月教如此强大,还真可能是反清高峰期。对明来说既然江山已得,没必要允许一个大教了,大教很难生存。清初因为反清浪潮高,大教存在有其土壤。

当时(后期)华山应该是剑宗,气宗被灭了。但剑宗以后又回归到剑气皆重视的地步。到碧血里,武功已经比明以前大幅度下降,整个武林水准比较低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匿名拖拉机手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808
编号 36670
注册 2005-4-13


发表于 2005-6-3 08: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碧血是明末时期,如果笑傲是清朝,那不是笑傲晚于碧血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关于笑傲,是明朝中期的

至于寒雪的帖子,关于验证是清朝的,纯属给大家开的一个玩笑,不好意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心照不轩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682
编号 30035
注册 2005-1-11


发表于 2005-6-3 09: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寒雪便是你?或是你的师姐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kyshy520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95287
注册 2010-9-8


发表于 2010-9-8 01: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家忘了那个被令狐冲脱了铠甲假扮将军去救尼妈的人了吗。一看装扮就知道不是清朝的武将。是明朝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hicanhui

★★★

Rank: 9Rank: 9Rank: 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84
帖子 2359
编号 88698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10-9-8 08: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看金庸的书比看红楼梦吸引人的多,但实话实说论严谨性金庸作品远远比不上红楼梦。金庸作品的BUG众人皆知,所以你研究其中的一些东西永远是矛盾的。那金庸的作品没有研究价值么?大大的错误。可研究的东西太多,我就说说我印象深刻值得好好学习的两点。
一、对爱情的描写,无论丁典和凌霜华的相知相识还是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的甜蜜之旅写的那么引人入胜。
二、还要高于一的是金老对大场面的描写,点线面俱到,流畅不杂乱。例如光明顶上的”排纷解难当六强“和武当山上的”太极初传柔克刚“俱是巅峰之作。
我觉得研究这些更有意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hicanhui

★★★

Rank: 9Rank: 9Rank: 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84
帖子 2359
编号 88698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10-9-8 08: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就《笑傲江湖》朝代问题我想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如果认为《碧血剑》在《笑傲江湖》之后,那么《笑傲江湖》铁定明朝。《碧血剑》结束时满清才入关,《笑傲江湖》的大侠们会穿梭啊?
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碧血剑》在《笑傲江湖》之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鹿鼎记

第23回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与此图皆可传

(澄观)但见那女郎拳脚越来越乱,心想:“古人说道,武功到于绝指,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难道……难道……”

《鹿鼎记》笃定是清朝,清朝的“前朝”以前即使不是明朝,也不会比明末清初晚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3 14: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欧阳枝敏 于 2005-6-3 07:46 发表
这个我可以解释:不是从理论上,而是从逻辑上.

一、鹰蛇功和反两仪剑法均属于剑宗类,可见此时的华山属于剑宗。门徒的武艺特色主要取决于个人,主要看的还是当时的门派代表性武功。

二、令狐乃天纵之才,其后华 ...

大哥,华山只有“反两仪刀法”,人家是刀宗的-_\\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3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伤云 于 2010-9-8 12:36 发表
鹿鼎记

第23回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与此图皆可传

(澄观)但见那女郎拳脚越来越乱,心想:“古人说道,武功到于绝指,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难道……难道……”

《鹿鼎记》笃定是清朝,清朝的“前朝”以前即使不是明朝,也不会比明末清初晚吧。

最初考证笑傲江湖是明朝的,就是源自这段话,但是其实也有个问题,叫令狐冲的未必3000年一来就只有他一个。

就好比“张三丰”,关于其年代,有宋、元、明、清四种说法。
不过我觉得最说的通的,是《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中的说法:宋徽宗时候,就有个叫“张三丰”,又名“三峰”,住在武当山,传出过一段历史:“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神授拳法,厥明,以单手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
而后来三百年后,武当山又来了个叫张君宝的家伙,此人爱好之一就是“改名”!

『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除了很会捉迷藏之外,他还有很多其它的本事。
首先他的名字就令人觉得很另类,看过《神雕侠侣》的朋友都知道,他叫张君宝,“三丰”是其别号。实际上,除此之外,他的名号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等等。数量多得几乎可以称得上古今无双了!李连杰在电影中,说他是“疯”了三次,故名“三丰(疯)”。从他给自己取了这么些名字来看,估计这位老兄“疯”的次数恐怕不止三次。

……

但更大的可能,是在三百年之后,武当山真的来了一个叫张君宝的高人。这位高人恰巧也是道士,更巧的是,他还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内家拳高手。这样一来就好办了,因为这位明朝的张君宝先生,同时还拥有一个好习惯和一个坏习惯。

好习惯是他非常仰慕先贤,尤其是三百年前,和自己同宗的那位北宋的打架高手张三丰先生;坏习惯是前面提到过的,他根本不把父母给的名字放在眼里,自己一时兴起就随便另取一个。
这两种好习惯和坏习惯结合在一起,就使得我们的历史书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极其相似的张三丰先生,好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只不过出生时间相隔了三百年! 』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七十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3 14: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刀宗剑宗一说,在当时还有道理,过了百年数朝以后,再扯这个就完全没意义了。



先且不说三个“华山派”是不是一脉相传的同一个门派,毕竟三个华山派中的武功完全没一招一式是一样的。
(比如明初在华山有人开了门派,习惯性叫华山派,然后被人灭门了;过了几百年到了明末,又有人上华山开了个门派,他还叫华山派,不可以么?)
就好像黄药师、杨逍、谢烟客,都会一门叫“弹指神通”的武功,那这门武功难道就一定一模一样?话说电视剧里古龙还会“弹指神功”呢……还有武当、昆仑、仙都都有“两仪剑法”,难道也是一模一样?当然啦,仙都派道统源自武当,而武当在笑傲江湖中就会“两仪剑法”,不过金庸老人家可是在原书中明确写了,仙都派的“两仪剑法”是黄木道人自创的!原文:
『原来闵子华的师父黄木道人性格刚强,于仙都派历代相传、以轻灵见长的灵宝拳、上清拳剑造诣不高,最得意的武功是【自创的一路两仪剑法】,曾向金蛇郎君提及。』
话说就算是同一个黄药师的同名的“旋风扫叶腿”,其实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门武学!何况出自各书的各种武学。

所以作为同人,大可胡扯,比如你说仙都的这个两仪剑法其实还是从武当分家时候参考了武当的两仪剑法改编的,君不见天龙八部中神山上人就这么想过:
『神山上人……自己即使无法从波罗星手中再取其他少林绝技,但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三门绝技的秘诀,总已记在心中,回寺后详加参研,凭着一己的聪明智慧,当可将这三门武功大加变通,要旨虽同,招式外形却可大异,那时便成为清凉寺的三门绝技,而自己便是创建这三门绝技的鼻祖了。』
现在还保留了原来的名字,只是自称“原创”,已经算黄木道人很厚道了。甚至还可以把武当的这个两仪剑法和昆仑的两仪剑法串起来,说是当年张无忌看了华山、武当的正反两仪刀剑,后来学了太极剑以后有所感,觉得太极剑难度系数太高,故而在昆仑两仪剑法的基础上创出一门新的“两仪剑法”,传给武当后人……

不过这也都是“同人”。如果真的作为金庸考证学,广义的基础上,随便一点(或者就说胡扯一点),所有这种有点关系的都可以去牵扯一下,但是最多只能用来帮金庸老人家擦擦屁股(比如在另一个帖子中我说的陈梅是老二老三还是老大老二的问题);但是如果狭义一点,严谨一点,这些都只能作为笑谈,正儿八经的讨论的话,特别是金庸自己没问题的部分,都不能采用这种“猜想”的手法……


~~~~~~~

呃,先且不说这三个华山派是不是一个门派,就算是一个门派,其实也不存在“剑宗”“气宗”的问题,因为这个是一个“历史问题”。
分这个宗,是因为当时的“领导人”之间有了分歧,在当时也就是挺蔡还是挺岳的问题,在后来也是你是岳家弟子还是蔡家弟子的问题,但是当时剑宗被全灭了,后来的弟子都是气宗的,还存在什么这种问题呢。就好像康熙时候他有那么多儿子,然后自然就有了大阿哥党、四阿哥党、十四阿哥党(随便说说),等雍正一即位,自然就只有他自己一党,再过上几百年,你说到同治、宣统那时候,还有分你是大阿哥党还是四阿哥党的么,即使有,也不可能是指的康熙的大阿哥和四阿哥了吧。再比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有分新党旧党,但是到了南宋的时候,还会有这些党派么?
(本来想用我国近现代的例子的,不过一则对政治也不熟悉二则还是不要牵扯敏感问题为好,所以例子据的可能不是很清楚)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4:5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3 15: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4:40 发表
是当时剑宗被全灭了,后来的弟子都是气宗的

???封不平他们算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3 15: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4:27 发表

就好比“张三丰”,关于其年代,有宋、元、明、清四种说法。
不过我觉得最说的通的,是《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中的说法:宋徽宗时候,就有个叫“张三丰”,又名“三峰”,住在武当山,传出过一段历史:“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神授拳法,厥明,以单手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
而后来三百年后,武当山又来了个叫张君宝的家伙,此人爱好之一就是“改名”!

『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除了很会捉迷藏之外,他还有很多其它的本事。
首先他的名字就令人觉得很另类,看过《神雕侠侣》的朋友都知道,他叫张君宝,“三丰”是其别号。实际上,除此之外,他的名号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等等。数量多得几乎可以称得上古今无双了!李连杰在电影中,说他是“疯”了三次,故名“三丰(疯)”。从他给自己取了这么些名字来看,估计这位老兄“疯”的次数恐怕不止三次。

……

但更大的可能,是在三百年之后,武当山真的来了一个叫张君宝的高人。这位高人恰巧也是道士,更巧的是,他还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内家拳高手。这样一来就好办了,因为这位明朝的张君宝先生,同时还拥有一个好习惯和一个坏习惯。

好习惯是他非常仰慕先贤,尤其是三百年前,和自己同宗的那位北宋的打架高手张三丰先生;坏习惯是前面提到过的,他根本不把父母给的名字放在眼里,自己一时兴起就随便另取一个。
这两种好习惯和坏习惯结合在一起,就使得我们的历史书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极其相似的张三丰先生,好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只不过出生时间相隔了三百年! 』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七十七


不是你所说的这样子的。

1、宋“张三峰”仅仅是黄宗羲的记述。
2、明“张三丰”是明史有记载的人物。
3、太极拳传为明张三丰所传。
4、太极拳在上世纪初被高官学习,教授太极拳的人士待遇良好,甚至在政治上都有进言的能力(与高官接近)。
5、因此太极拳成为“显学”。
6、在此基础上,如果谁获得了太极拳创始人直系传人的地位,就等于获得相当的金钱和地位。
7、于是,坚决承认黄宗羲的观点不可动摇,从而导致出现两个张三丰(峰),则是必要的否定张三丰创造太极拳的措施。
8、如果否定张三丰,则能够另立一个创始人。
9、而太极拳教授者既然有良好待遇和地位......

有些话不好说,因此修改一下,不多说啦。看不懂也就算啦。
夏宝峰:"明代沈一贯的《四明文征》卷十六《搏者.张松溪》是目前最早有关张松溪的记载,沈一贯笔下的张松溪很平常,生活中还做过衣工,说不定还是宁波红帮裁缝的先辈。《搏者.张松溪》中记载,沈一贯“尝从其(张松溪)徒问之”,因此资料来源比较可靠。他没有说到内家拳和张三峰,可见《王征南墓志铭》是最早提到内家拳和张三峰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是雍正十三年曹秉仁编的,晚于黄宗羲。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13 15: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3 15: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觉得,两个张三丰并一个,有助于道教宣传其“长生不老”大/法的需要而已……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9 20: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15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