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云飞羽--亮亮于2005-05-30, 17:25:12发表
回东海兄:“其实楼主分析了这么一大堆,不如三国志原文关羽的一句话:“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句话其实就足以说明关羽不悦的原因”,那又如何解释“关羽此前已与黄忠同列”的问题。另,如若“关羽只是单纯的针对黄忠”,那么,在刘备入川时、封黄忠为征西将军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不满,他又有么?
“粗通春秋大义的关”,何以见得。
“看不起老兵出身名望素非关、马之伦的黄”。好像只有小马的出身较好吧。
“陈寿的评价不可能是对于他某一件事情的评价,而是终生的评价。陈寿是西蜀旧臣,肯定听过许多故老遗传的逸闻,而三国志以简略为宗,肯定不会都写进去的,而这些逸闻,就概括在这一句评语里。”兄也说了,陈寿也只是“听过”,这既是先由“诉说者”加过一道工,再由陈寿结合[志]中种种,经由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下的结论。可惜陈寿亦只是凡人。
“楼主的什么替赵云抱不平云云,有相当大的臆测成分,而我们所有的推测,都不能离开三志的原文。以上我的观点”。
是有臆测成分(似乎有很多人对“臆测”相当不满)。可俺自然不会随便去想像什么“张飞是张辽的亲兄弟”啥啥的,前提是有能支撑此臆测的疑点和根据。
关羽不肯与黄忠同列,如若刘备支持关羽的意见,其结果会是由别人来出任(当然,也有空着“后将军”的可能。至于哪种可能性较大,则由各位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即“关羽不肯与黄忠同列”(因),而导致“某人”上位(果)。从另一方面看,即是关羽为某人争位。而俺更加入关羽的情感因素,以及[志]中“关张马黄赵”的排序,进一步将这个“某人”推断为赵云。仅此而已。
与云兄商议:
“粗通春秋大义的关”,何以见得。
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看不起老兵出身名望素非关、马之伦的黄”。好像只有小马的出身较好吧。
马出身好,关名气大,“蜀小国,名将唯羽”。(刘晔传)
兄也说了,陈寿也只是“听过”,这既是先由“诉说者”加过一道工,再由陈寿结合[志]中种种,经由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下的结论。可惜陈寿亦只是凡人。
不错,陈寿凡人,可是陈寿毕竟是离关的时代不远,他的话虽然未必完全可信,但是绝对不会是完全无根据,他知道的事实情况,应该比两千年后的我们知道的多的多,陈寿三国志的简洁文风,是众所周知的,我觉得大部分的原因不是资料的多少问题,而是其有严格的取舍标准,不是说知道的事情都要上历史,所以说后边的这个总的评语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另一方面看,即是关羽为某人争位。
或许关要想做更高的官职也说不定,或者干脆关本身就瞧不上黄,只是觉得自己与黄同列有点憋屈而已,当然,都是臆测,因为关并没有指明道姓说为谁谁谁抱怨。
是有臆测成分(似乎有很多人对“臆测”相当不满)。可俺自然不会随便去想像什么“张飞是张辽的亲兄弟”啥啥的,前提是有能支撑此臆测的疑点和根据。
似乎兄的根据不能够确切的证明就是这样,因而猜测永远是猜测。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我们还是不要随便推翻陈寿本身的观点好些。兄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