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2, 2:10:30发表
1 三国志原文就填得很明白, 诸葛亮屯田乃是为久驻之基, 还是粮食问题? 屯一次田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收获呢?
2 魏的基地在关中平原,论补给线蜀怎么也比魏要长很多。魏维持的地方花费远大于蜀,但别忘了每年的财政收入也远大于蜀。
嗯, 看来辽东, 并州幽州徐州青州等等侯郡的粮食都是一收了之后就瞬间移动到关中平原, 所以魏的补给线就只是关中平原, 其他地方的补及线一律忽略不计, 更不需要计算魏国在东防西防之中的战争消耗, 更不用去计算魏国又是陇右无谷, 又是连年不收, 又是天下少谷的情况, 魏国玩消耗谁有利?
蜀中可是粮食大大D有. 就怕你不玩消耗.
3 司马懿唯一的一次"战术进攻"就是万骑出动, 结果灰溜溜的跑回来, 其余的, 都是蜀方主动出击, 郭淮根据蜀军的动向向司马懿提议防备个案, 这是战术进攻还是战术防守呢?
1、为什么要搞久驻之基?《三国志》好象是这么说的: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2、赋税这玩意儿在州府可以直接收粮食,哪有辽东还往中央还交粮食的?别混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区别。只有盛产粮食的地方才会负担向中央运送粮食的任务,辽东不是, 并州幽州也不是。再看地理对粮食转运的限制,关中平原有一条渭水,关东的粮食可以通过黄河入渭水到达目的地漕运是古代最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比什么当时发明的性价比都来得高。蜀那边好像除了山路还是山路。
3、别以武功水一战为司马懿是灰溜溜回来的,既然蜀军援军已经搭好桥,魏已经不能一口气吃掉河这边的部队当然是选择撤退。不能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而调整战术的不配称为优秀的统帅。仍然让万骑往上冲那叫盲目,如果投入更多的兵力战斗很可能出现战略决战。由于司马懿在战略上采取的是守势,所以尽量避免出现的结果。而北原是双方同时抢占一块阵地,判定为遭遇战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