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略迷茫的自酿苦果, ──论夷陵之战的起因及其影响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3 13: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最有影响的三大战役之一。自东吴袭取荆州后,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刘备此时置北方因曹操新丧所造成的微妙局面于不顾,没有趁曹丕篡位之机确立自己的中央政权形象,反而悍然发动伐吴战争,不得不说是个大大的失策。

一、        战争的根源。
史言刘备“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又有“群臣多谏,一不从”,故大都认为刘备骄忿当头,违背联吴攻魏的既定方针。然而,以刘备之才略,时人眼中的评价是很高的,其大举伐吴时年已六旬,且离关羽败亡长达一年半,说他一怒而举国东征未必可信。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战争都是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而服务的。早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就已经为刘备争霸天下做了远景规划,第一步是占据荆益,外结孙权,积蓄国力;第二步是待天下有变,以两路夹击之势北取中原,蜀汉政权也一直按照这个纲领发展的。然而,荆州军的覆灭,导致钳形攻势的一翼顿失,这种情况下,刘备出兵东征,就是为了夺回荆州,贯彻既定的战略方针。

对东吴而言,荆州据扬州上流,关系到吴国的安危存亡,陆抗有:“存则吴存,亡则吴亡”之言,同时荆州在吴国的经济和对外发展上也至关重要,周瑜、鲁肃、甘宁、吕蒙等吴国将帅都有过争取荆州的论述,甚至还筹划实施。同时,魏吴东线的几次劳而无功的较量,特别是逍遥津一役之后,让孙权彻底奠定了争夺荆州的战略方向。

然而,由于曹魏势大,孙刘唇齿而依,尽管夹杂着荆州之争,双方一直保持着脆弱的联盟,夷陵战后,陆逊并不乘胜追击,孙权反而立即遣郑泉请和,刘备也派宗玮使吴,之前尚有“丁厷棪张,阴化不尽”的往来,这些都说明吴蜀两国对联盟的认识,同时也说明这是场有限战争,目的只有一个:争夺荆州。

二、        胜负的原因。
蜀军顺流向东,水陆并进,居高临下,具有许多优势和处于主动地位,初战破敌,节节推进,入吴境五六百里,然而,刘备指挥失当,没有速战速决,从正月相持到五月,期间甚至军还秭归;反观东吴陆逊,步步退却,机动防御,使蜀军战线拉长,久不得利,陷入了兵疲将老、进退维谷的境地,化劣势为优势,最后抓住蜀军“树栅连营七百余里”的弱点,以火攻一举破敌。

再对比交战双方条件,吴据二州半,蜀仅一州,人口相差倍余,且吴立国已久,基础稳固,蜀则有根基不稳之虞;外交上吴向魏称臣,卑辞奉章,能全力以拒,而蜀却要兼顾两头;更关键的是吴新得荆州,人心振奋,荆州得失又关系吴国安危,得以心齐力聚,而刘备新丧关羽,元气大伤,内部意见不一,人心不齐。这些都说明孙吴在战略实力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即使刘备战术得当,只需陆逊从容应对,是难于取胜的。

三、        伐吴的后果。
当然,战争无必然可言,如果形势变异,刘备侥幸获胜也有可能。但不过恢复到关羽之时的军事态势,而联盟破裂,势力间关系趋于紧张,即使在曹魏加兵时,可能会再次短暂携手,但孙权争夺荆州之心永不消亡,这种不稳定的联盟也已经彻底变味。前车之鉴,做为钳形攻势一翼的荆州军在东吴虎视眈眈于旁的情况下,关羽尚无多大作为,此时再因千里之遥二分其兵导致北伐力量削弱,只不过多了个包袱而已。                                         

更为关键的是,长期纠缠于荆州,失取了争夺关中的好时机,在刘备取得益州后的短短六年年,数度于荆益间来回调动兵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使的蜀国的斗争锋芒不是针对曹魏而是针对联盟一方的孙吴,蜀军主力前后有近十万消耗在荆州战场,同时还丧失了关羽、马良、黄权、张南、冯习等优秀将领,以致蜀国由极盛走向极衰,从此一蹶不振。

四、        战略的抉择。
隆中对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也对蜀汉政权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其两大战略基石“联吴抗曹”和“跨据荆益”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夷陵之战正是这种政略战略冲突的结果。对此,庞统、法正等人早有认识,他们借鉴历史经验,提出“蚕食雍凉,占领关中,出潼关以争天下”的战略主张,走的是秦汉的老路子。章武元年赵云劝阻刘备东征时也说:“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历史证明,这才是当时唯一正确可行的战略方针。

军事上,如果刘备不是死死缠着荆州不放,在夺得益州后迅速北上,不仅不至于取汉中时的“得地不得民”,而且可趁关中诸将尚未全败与曹操争锋。关羽败亡,此时刘备若是幡然醒悟,以谈判为手段,联合孙权从荆襄和合肥方面出击,自己率主力进军北伐,曹魏新定关中不久,立足未稳,且政权交替,人心惶惶,值此两面守敌,应对不易,蜀军夺取关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样,三分局面将大为改观,各国实力也趋于均衡。

政治上,匡扶汉室一直是刘备政治报负,也是蜀汉的立国之基,而曹丕谋逆篡汉正是其政治大敌。但刘备拘泥关羽之丧败,荆州之得失,把伸张大义的机会白白抛弃,从道义上讲为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蜀汉内部的反对之声就是一个明证。此时只有学学刘邦之分一杯羹,忍一时之屈而求全与吴联盟,从而进军北伐才是英明的决策。

然而,通过一年半的酝酿决策,刘备等高层依然没有看清其政略战略之方向,割舍不下花费了许多心血之荆州,终于在错误的道路上再跨出一步,一错到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3-12-3 14: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即荆州能够夺回并占有,获得一州之地,即使牺牲了孙刘联盟恐怕也还是值得的,因为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联盟毕竟是不牢固的,诸葛亮后来的北伐也得不到孙吴实质性的帮助。但问题是夺回荆州的难度本身难以想像,除了本身打败东吴以外,抵御曹魏的进攻也是一件头疼的问题。关羽之失荆州,不仅在孙吴的处心积虑、蓄谋已久,实施了偷袭,而且在于关羽面对了孙吴和曹魏的两面夹击,在击败关羽之后,曹魏并没有趁势去图谋荆州。恐怕也是考虑到了刘备方可能的复仇,与其自己去占那个敏感三角地带,不如让孙刘去自相残杀。从事后的部署来看,曹魏在荆州和合肥方向均布置了大量军队待机而动。我们假设刘备取得了彝林之战的大胜利,孙吴退守江东,作为曹魏恐怕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它有几个选择,1是从合肥进攻,这一路由于有长江之险,而且东吴的防备准备时间已经很长了,东吴从荆州退兵后,又可以收缩防线,曹魏恐急切不能下;2是从汉中进攻,这一路准备不足,等调兵过去恐怕则丧失时机了;3是南下荆州,从中央突破,这一路最好,东吴刚刚失败,无论是合肥还是荆州方向都无法作什么动作,而且孙吴肯定也乐于曹魏帮自己报仇,从地利来说,曹魏进攻和增援都很方便,而刘备呢,尽管荆州曾经是自己的地盘,但已经过去数年之久,面目早已全非,而且经过战火的荆州需要恢复元气,急需治理,无法承受后方基地的重任。那么刘备率领的疲惫之师,如何能马上抵御曹魏在荆州方向的进攻呢?靠从益州补给前线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等孙吴恢复元气以后,也会待机而动。
可见,刘备夺回并占有荆州几乎没有胜算,不客气的说,比魏延奇袭之计好不了多少,可以说刘备打了一场从开始就没有胜算的战役,如果不能攻下但全身而退,无疑还算不错,可惜刘备又犯了曹操在汉中一样的错误,结果比曹操还惨,全军几乎覆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3-12-5 23: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伐吴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
1.        孙刘联盟的形成、状态、特点和意义:
孙刘联盟中,刘备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赤壁之战之时形成的孙刘联盟,获得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从拥有江夏弹丸之地一举飞跃发展成拥有荆州大部,并以其为根基占领益州后又夺得汉中之地,刘备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而孙权只是保全了吴之地而已,虽然后来刘备因为汉中方向吃紧而把荆州、江夏、长沙、桂阳划给东吴, 引三国志蜀书2节录:

QUOTE: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蜀书6:

QUOTE:
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刘联盟实际是一个松散的结合体,彼此间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足够的诚意,各自为各自利益而互相利用和勾心斗角。期间双方在围绕荆州的争夺各不相让,每次孙权讨要荆州,刘备多次虚与委蛇,缺乏诚意,孙权早已失去耐心。关羽水淹七军后的傲慢无理使孙刘联盟的破裂雪上加霜。反观刘备死后,孔明在处理吴蜀的联盟方面以诚相待,处理的相当理智和漂亮,自刘禅继位后,吴蜀之间再也没有出现两国交兵的事发生,而都全力对付曹魏。致使三国鼎立的时间大大延长。说明了吴蜀联盟对两国的重要性。
刘备在关羽死后仅一州之地,东吴军力强于蜀国,从志的记载:

QUOTE: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慄,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

可以看出吕蒙对荆州收降军将及家属的安抚很得力,否则关羽也不至于兵无战心,败的那么快。很显然吴蜀联盟是吴蜀相互依存抵御强大魏国的必要条件,唇亡齿寒。

2.既然吴蜀联盟对双方如此重要,为何接连发生背盟,首先刘备是有责任的,前面说了,不再赘述,刘备在东吴方面已毫无信义可言,加上关羽的傲慢无理,另外荆州对东吴的战略重要自不待言,袭取荆州也就成了夜思梦想。在孙权得到荆州后,刘备伐吴的战略意图从史料可以看出:引三国志蜀书2节录:

QUOTE:
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驻营,自佷山佷,音恆。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鱿亍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音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

吴书2节录:

QUOTE:
是岁,刘备帅军来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於是诸县及五谿民皆反为蜀。权以陆逊为督,督硃然、潘璋等以拒之。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从三国志的资料可以看出刘备伐吴的目的:1,向东吴示威。2相机夺回荆州。而从当时的实力来看,东吴招降了一部荆州军,还有关羽擒获的于禁的人马。本身东吴兵力就多于蜀军,且水军实力蜀无法与东吴相比,陆仪既然利用麻痹之计夺取荆州,难道还引不起刘备的重视吗?因此刘备伐吴当属不自量力,刚愎自用,重蹈了关羽轻敌的覆辙。无论荆州能否夺取下来,结果只有一个,双方实力都要大大损耗,而曹魏渔翁得利昭然。假如刘备即使经受巨大损失后夺回荆州,导致吴蜀即使再结成暂时的联盟,也必怀猜忌,彼此相互顾忌,什么出兵宛洛,可能吗?有个东吴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荆州,出兵宛洛,自欺欺人吧?诸葛不会重演关羽的悲剧吧?再说上庸和新城落于曹魏手中,荆州夺回来的价值有多大呢?因此如果没有吴蜀之间信任的联盟存在,出兵宛洛就是空谈。
3.总上所述:在当时的条件和形势下,刘备讨伐东吴是不明智的举动,战略决策是错误的,是感情冲动战胜理智的决策,缺乏全局感的决策。是为小义而丢大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刘备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把匡扶汉室的旗帜丢到了一边。且不说孙刘联盟遭到破坏,使联盟双方实力削弱,而使曹魏有机可乘。而刘备的政治声望也因为讨伐东吴而大打折扣。
“小不忍则乱大谋”,刘备可以以关羽之死修书问责孙权,忍辱负重,重新修盟,建立信任,高举匡扶汉室的旗帜,进军北伐才是英明的决策。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刘备根本不具备灭掉东吴的军事实力,孙武在世也难。而曹丕篡汉,民心尚未归附,刘备此时理智的忍辱负重与东吴联盟去掉后顾之忧,全力北伐乃是难得良机,如果北伐取得关西拢右为根基,避免在荆州与东吴过多纠缠,摔掉包袱,伺机夺取长安,效刘邦向东争天下,有何不可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在下认为一切都是关羽和吕蒙所引起的,说这两个人没有长远目光也不为过吧。
至于刘备,他已经很可怜了,有点困兽犹斗的感觉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6 01: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意!
关羽刚而自矜,军事上还行,政治上实在一般;同样,吕蒙的着眼点也是仅限于本国的利益,军事上的需要,本无可厚非,但从政治及外交考虑,不得不说其鹰派作风比起鲁肃的政治眼光差的太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真昼之月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3161
注册 2003-12-10


发表于 2003-12-11 21: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伐吴其实在政治上是没错的,
但是是他的战略目标有问题。
是给于吴军主力沉重的打击?是占领部分领土并要塞化?
还是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吴国?
刘备选择的是第三个,但其实当吴人归还荆州以求和的时候,
他老人家就可以见好就收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11 23: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eraphim于2003-12-11, 8:12:04发表
俺想问个问题:孙权为何一定要斩关羽呢?把它长期监禁不好么?

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裴松之评曰: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然不论是否,孙权忌惮关羽,又有曹操前车之鉴,绝不可能养虎为患的,必杀之无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发表于 2003-12-11 23:3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真昼之月于2003-12-11, 21:56:45发表
刘备伐吴其实在政治上是没错的,
但是是他的战略目标有问题。
是给于吴军主力沉重的打击?是占领部分领土并要塞化?
还是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吴国?
刘备选择的是第三个,但其实当吴人归还荆州以求和的时候,
他老人家就可以见好就收了。

真兄
如果东吴真的送还荆州并求和
刘备肯定就停手了
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而且还是兵不血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3-12-12 09:2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的确,吴国从来没有说过还荆洲以退兵,那也是老罗写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hoenixdaizy

忠英伯
靖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314
帖子 8800
编号 35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3-11 23: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3-12-06, 1:03:24发表
同意!
关羽刚而自矜,军事上还行,政治上实在一般;同样,吕蒙的着眼点也是仅限于本国的利益,军事上的需要,本无可厚非,但从政治及外交考虑,不得不说其鹰派作风比起鲁肃的政治眼光差的太远了。

鲁肃应该把握的很好,该和的时候和,该战的时候战。
几乎不消耗军力取得三郡。
应该说是比较明智的。相比,孙权吕蒙彻底翻脸。

如果刘备实际上如果不为关羽复仇,则有沦为附庸国的危险。这与他的治国策略是相违背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3-13 14: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锋寒兄此篇很好,特别是关于刘备战略选择的论述。
有一个问题不太赞同,讨论一下。
目前均认为刘备东征的目的是要夺回荆州,可实际上刘备的目的不见得如此。
1、史书记载中,没有任何表明刘备东征是要夺回荆州的。
——先主传记载:“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
——陆逊传记载:“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

2、刘备的水军不行,尤其是与东吴相比,而要夺取荆州并保守之,具备强大水军乃必要条件。

3、以刘备当时的兵力即使占领荆州,也无法留下足够人马据守。

因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刘备主要是要为关羽报仇,为新建立的蜀汉政权长面子。其战役的目标是对东吴进行打击,迫使东吴认错并给以一定的赔偿。
锋寒兄前面也提到了“丁厷棪张,阴化不尽”的谈判,我们知道,在东吴偷袭荆州后,双方已经断绝关系,直到刘备东征,孙权求和,才又开始交往、谈判。因此这个丁厷应当就是在本阶段出使东吴,谈判孙权求和条件的。
否则,刘备不会在221年7月打败吴军后就停止推进,在秭归一线停留5个月之久了。因为谁都知道乘胜追击,趁陆逊没有部署好防线进攻荆州。这5个月大致就是刘备派使者与孙权谈判的时间,因而刘备停止进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曲逆侯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6
编号 45968
注册 2005-8-19


发表于 2005-8-21 03: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臣(忘了哪位)权曹丕伐吴,说“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不管刘备能不能干掉陆逊,反正这仗,败了发愁,胜了更发愁,就剩个曹魏笑哈哈。就那10万上下的兵力,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刘备心里竟然没一点数,简直还不如现在的期货投机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8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