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
1. 孙刘联盟的形成、状态、特点和意义:
孙刘联盟中,刘备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赤壁之战之时形成的孙刘联盟,获得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从拥有江夏弹丸之地一举飞跃发展成拥有荆州大部,并以其为根基占领益州后又夺得汉中之地,刘备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而孙权只是保全了吴之地而已,虽然后来刘备因为汉中方向吃紧而把荆州、江夏、长沙、桂阳划给东吴, 引三国志蜀书2节录: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蜀书6:
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刘联盟实际是一个松散的结合体,彼此间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足够的诚意,各自为各自利益而互相利用和勾心斗角。期间双方在围绕荆州的争夺各不相让,每次孙权讨要荆州,刘备多次虚与委蛇,缺乏诚意,孙权早已失去耐心。关羽水淹七军后的傲慢无理使孙刘联盟的破裂雪上加霜。反观刘备死后,孔明在处理吴蜀的联盟方面以诚相待,处理的相当理智和漂亮,自刘禅继位后,吴蜀之间再也没有出现两国交兵的事发生,而都全力对付曹魏。致使三国鼎立的时间大大延长。说明了吴蜀联盟对两国的重要性。
刘备在关羽死后仅一州之地,东吴军力强于蜀国,从志的记载: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慄,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
可以看出吕蒙对荆州收降军将及家属的安抚很得力,否则关羽也不至于兵无战心,败的那么快。很显然吴蜀联盟是吴蜀相互依存抵御强大魏国的必要条件,唇亡齿寒。
2.既然吴蜀联盟对双方如此重要,为何接连发生背盟,首先刘备是有责任的,前面说了,不再赘述,刘备在东吴方面已毫无信义可言,加上关羽的傲慢无理,另外荆州对东吴的战略重要自不待言,袭取荆州也就成了夜思梦想。在孙权得到荆州后,刘备伐吴的战略意图从史料可以看出:引三国志蜀书2节录:
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驻营,自佷山佷,音恆。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鱿亍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音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
吴书2节录:
是岁,刘备帅军来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於是诸县及五谿民皆反为蜀。权以陆逊为督,督硃然、潘璋等以拒之。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从三国志的资料可以看出刘备伐吴的目的:1,向东吴示威。2相机夺回荆州。而从当时的实力来看,东吴招降了一部荆州军,还有关羽擒获的于禁的人马。本身东吴兵力就多于蜀军,且水军实力蜀无法与东吴相比,陆仪既然利用麻痹之计夺取荆州,难道还引不起刘备的重视吗?因此刘备伐吴当属不自量力,刚愎自用,重蹈了关羽轻敌的覆辙。无论荆州能否夺取下来,结果只有一个,双方实力都要大大损耗,而曹魏渔翁得利昭然。假如刘备即使经受巨大损失后夺回荆州,导致吴蜀即使再结成暂时的联盟,也必怀猜忌,彼此相互顾忌,什么出兵宛洛,可能吗?有个东吴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荆州,出兵宛洛,自欺欺人吧?诸葛不会重演关羽的悲剧吧?再说上庸和新城落于曹魏手中,荆州夺回来的价值有多大呢?因此如果没有吴蜀之间信任的联盟存在,出兵宛洛就是空谈。
3.总上所述:在当时的条件和形势下,刘备讨伐东吴是不明智的举动,战略决策是错误的,是感情冲动战胜理智的决策,缺乏全局感的决策。是为小义而丢大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刘备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把匡扶汉室的旗帜丢到了一边。且不说孙刘联盟遭到破坏,使联盟双方实力削弱,而使曹魏有机可乘。而刘备的政治声望也因为讨伐东吴而大打折扣。
“小不忍则乱大谋”,刘备可以以关羽之死修书问责孙权,忍辱负重,重新修盟,建立信任,高举匡扶汉室的旗帜,进军北伐才是英明的决策。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刘备根本不具备灭掉东吴的军事实力,孙武在世也难。而曹丕篡汉,民心尚未归附,刘备此时理智的忍辱负重与东吴联盟去掉后顾之忧,全力北伐乃是难得良机,如果北伐取得关西拢右为根基,避免在荆州与东吴过多纠缠,摔掉包袱,伺机夺取长安,效刘邦向东争天下,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