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篇(中篇连载)6.10更新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311
2/11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篇(中篇连载)6.10更新, 北宋靖康之难探微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31
发表于 2005-2-24 11: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北宋中后叶的这场轰轰烈烈变法运动自宋神宗王安石起至宋徽宗蔡京止,持续了三代四十余年,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对今天仍然有着某种启示作用,这段历史很值得深入探讨。前段时间,由一些学者也写了一些有关北宋变法的文章,但是我看罢之后,总是觉得流于表面化,深度不够,也未能全面的总结出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我水平有限,才疏学浅,但也要讲出自己对这次变法的一些心得体会。关于,北宋变法与亡国之间的关系,我准备留在最后一章去阐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32
发表于 2005-2-24 1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一素兄:
宋的历史上出过昏君,但是没有出现过暴君。宋朝的统治者身上少了一份霸气,而多了一份人文精神。不幸的是这个人文复兴的时代,所处的周边外部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先后崛起)不可避免的要使文明与野蛮发生碰击,而每一次偏体鳞伤的总是宋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33
发表于 2005-2-24 14: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接上)
再说辽天祚帝,自从上京失守后,就在辽国诺大的国土上同金军玩起了“捉迷藏”,四月后旬,天祚帝从上京逃往中京,听到金军即将进攻中京的风吹草动后,吓得惊慌失措,又弃中京,向南入居庸关,逃往燕京。在燕京没呆上两个月,得知中京被金军攻陷,天祚帝日夜忧惧,不知道山那边的金兵什麽时候打过来。他觉得躲在雄关漫道,崇山峻岭之后的燕京,也不“安全”了,逐又开始向西京(云中)方向逃窜。
天祚临行前,命人打点珠玉、珍玩五百余囊,选择骏马二千余匹,作逃跑之用,还恬不知耻的对臣下说:“若女真追来,我有日行五百里的宝马良驹若干,宋朝天子与我结为兄弟,夏国国主是我的外甥,我若投奔两国,仍不失一生富贵”听到这番话的辽人,私下里纷纷议论:哎!辽国真的要亡了!自古那里有天子抛弃军民而自谋身计的呀!”
这段时间,天祚帝身边尽是奸佞之臣,干得糊涂事是一件接一件。天祚帝到燕京后又开始重用一帮不懂军事的汉族大臣,如李处温、康公弼之流,这帮人年老昏聩,唯唯诺诺,当时辽国百姓编了条俏皮话挖苦他们:“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真。”自从辽将耶律章奴拥立魏国王南京留守耶律淳为帝的事泄败后,天祚帝疑神疑鬼对辽朝宗室也开始不信任了,唯独崇信以踢球打猎,纵情声色而取悦他的奸臣萧奉先父子。正当女真攻辽,国难当头之时,萧奉先不以大局为重,还罗织罪名陷害大将耶律余睹,天祚偏听偏信,余睹走投无路,悲愤至极出逃金国。天祚命辽将率精骑追杀余睹,而领兵的将领都怨恨萧奉先,同情耶律余睹,故将士不肯用命,暗中放余睹出逃。
面对辽国奸臣弄权,人心离散,素有契丹才女之称的萧文妃做诗劝谏天祚帝: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而昏庸的天祚帝不思振作,看罢后很不以为然。文妃十分讨厌萧奉先飞扬跋扈的嘴脸,作了一首歌讽刺他一下:
“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蓄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萧奉先知道后,恨死了文妃,便诬陷文妃与妹夫叛将耶律余睹曾在保大元年(1121年)的时候,图谋废黜天祚帝拥立晋王敖鲁斡为帝(天祚帝之子,文妃所生)。天祚帝的疑心病又上来,这回是连妃子与儿子都不信任了,也不详察,便赐死了文妃,软禁了晋王。原来这个萧奉先有个妹子嫁给了天祚为元妃,生了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而文妃与晋王母子二人素有贤名,深得国人之心,奉先深怕晋王与自己的外甥争嗣,处心积虑要将晋王置于死地。他居然编造了一个看上去十分荒诞不经的理由来欺骗天祚帝,说什麽耶律余睹领金军攻辽,是为了立晋王为帝(余睹是晋王的姨父),只要杀了晋王,耶律余睹念头没了,就会退兵。这麽一番莫名其妙的弱智言论,天祚也居然相信,命人将晋王缢死了。晋王天性仁厚,在天祚诸子中颇得人望,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莫不为之流涕,从此辽国上下,人心解体,各怀异心,不复为天祚所用了。
仔细一想,辽人赶上“阿适”(天祚小名)这麽一位“活宝”皇帝,也真是命苦,他宠信宵小,杀妃杀子,昏庸游嬉,排斥忠良,弄得众叛亲离;他不纳谏言,不思御敌,金军打来,就骑马逃跑。立国两百余年,赫赫威名、幅员万里,人口千万的大辽国,基本上毁在这个了无心肝的“阿适”手里了。天祚帝从燕京逃往西京(云中府)后,最不愿听有关女真的军情,一听“女真”就头疼,萧奉先索性什麽都不告诉他。天祚觉得离金军越远越好,还洋洋得意的说:“女真虽然陷我中京,但终不能远离巢穴,越三千里直捣云中也”他为终于发现了一个金军来不了的地方而高兴,看来他的“捉迷藏”还没玩够啊!不过用不了多久,女真大军就要转道西京来找他来了。而此时,辽国上下离心“天下郡县,所失一半”东京道、上京道、中京道八十多州县均被金军攻陷了,而南京道的形势也是岌岌可危,保大二年(1122年)三月间,辽天祚帝逃往夹山后,同外界失去了联系,辽朝南院大臣李处温、宗室耶律大石、辽将萧干等拥立南京留守燕王耶律淳为天锡帝,遥尊远在云中的天祚帝为太上皇,史称“北辽”。至此,辽国一分为二,其灭亡的命运,已是贤愚皆知的事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34
发表于 2005-2-24 15: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
王黼、童贯又从而结怨于二国,败祖宗之盟,失中国之信,创开边隙,使天下危如丝发
。此六贼异名同罪,伏愿陛下擒此六贼,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宋人基本已经安于与辽的和平局面,对宋金海上之盟不满。
当时宋廷对待两国的问题上分成三派:
一是王、童联金灭辽,收复燕云。
二是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
三是联辽抗金。
其实,第一种方案最后被证明是失策的,但后两种方案也只是拖延被灭亡的时间而已,军事力量薄弱、士卒久不教习、国中缺乏良将,与失了势的辽人作战尚且失败。不能战,又无法满足外族的土地、金钱的欲望,谈和也不可能。
记得宋太祖在灭南汉时曾说过:
彼能战,则与之战;不能战,则劝之守;不能守,则喻之降;不能降,则有死之;不能死,则待亡国而已。
150年前南汉主的处境被宋徽宗重新体验了一遍。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马超将军
齐王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35
发表于 2005-2-24 15: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王安石的急进变法虽然本意和动机是好的,但执行到下面反而是百姓的负担更重,变法被层层的官员巧立名目走了样,最后只得中途而废。宋最后只好走回原先老路,地区差异、土地兼并、贫富悬殊越来越大,不难理解后来为什么出现了方腊起义、宋江起义等变乱。
内荡不止,宋廷安有心思对外?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36
发表于 2005-2-24 16: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建昭兄评价的好!
蔡京、童贯等人的联金论,我们也要客观的进行分析。首先徽宗君臣收复燕云失地的初衷是应该予以肯定的。面临金辽开战,金强辽弱的总体形势,遣使访金以探虚实,也无可厚非。但同女真结盟就要慎重的考虑了,北宋在此事上未免失于急切。说实在的女真与北宋这两个国家在价值观、民族性、文化趋向上实在是相差遥远,双方相互不了解对方。强要结盟,只能加重这种摩擦与碰撞,使双方增加不信任感,直至一方败盟。
联金论从目的上讲是积极的,但积极的目的,不见得能转化为良好的结果。如果再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力与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手段去保障的话,这种积极的目的,就是一种最大的冒险与赌博了。宋金“海上之盟”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37
发表于 2005-2-24 16: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将军:
关于北宋变法,我觉得有人曾做过这麽一番评价“祖宗之法,本意惠民;安石之法,本意惠国;蔡京之法,本意惠奸”我决得这句评价,可谓切中要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38
发表于 2005-2-25 10:3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郭药师还是有点本领的,还是宋廷用人不当。
一个燕山府(即幽州)设三个知府,还用契丹降将,是不是对这个特殊的地区要采取“一国两制”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39
发表于 2005-2-25 12: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佐兄好文采!记得王佐兄曾笑谈《帝国政界往事》不过如此,不知此篇是否王佐兄的证据?呵呵~~~
王兄如果方便的话,可否将此文在唐风也连载一下,翘首以盼ing~~~
http://www.tanghistory.com
谢谢啦~~~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40
发表于 2005-2-25 22: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接上)
燕王耶律淳即位后,遣使赴汴京通告,愿与宋朝结好,免除岁币,共同抗金。宋朝知辽国必亡,而此时自己正心怀鬼胎同女真暗中结盟算计辽国呢,故对契丹使节一改常态,以大国自居,敷衍了事,极为冷淡。而几个月后,来朝报聘的金使高庆裔一行却受到了宋廷极高的礼遇,宴请招待,赏赐颇丰,与契丹使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相对比,国家之间的“见人下菜碟”冷暖炎凉也可只知一斑了。这时侯在汴梁的契丹使臣当然不知道宰臣童贯、王黼等人正和宋徽宗密谋如何进攻燕京呢!
早在1117年,云中汉儿董才聚众反辽,辽朝发西京与南京诸道兵马会剿。董才带领部下在西京道与南京道接壤的地方(俗称三不管地带)同辽军打起了游击,这支队伍“就像那钢刀插入敌胸膛”周旋与飞狐、灵丘、应、武、朔诸州之间神出鬼没,还北上骚扰奉圣州。宋廷发现了这个游击战高手,便命宋可岚收编董才。董才归宋被朝廷赐姓赵,改名赵诩,很受待见,他自持了解辽军内情,向徽宗陈说,辽军乌合之众,没有什麽了不起,极力鼓动宋朝伐辽。此时,宋朝已有进攻辽国之意了,曾秘密计划将精锐善战的陕西军同河北军互调为攻辽做准备,但从崇宁四年(1105年)开始的宋夏战争一打就是15年,将陕西军马牵制在西北,动弹不得。一直到宣和元年(1119年)五月,夏主上表请和,西北局势才趋于稳定。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间,正当朝廷为收复燕云作军事准备的时候,席卷东南的方腊起义爆发了。宋廷的整个军事部署全被打乱了,朝廷急命童贯率陕西军前往江南平叛,这一打也是半年的时间,一直到1121年4月,方腊兵败被杀,宋朝北伐的计划整整推迟了一年多的时间。冬去春来,时间转眼到了1122年,此时辽国的形势急转直下,西京已被金军攻陷,天祚帝抛弃辎重,率轻骑疾驰逃入夹山避难(内蒙古大青山附近,居传此地很隐蔽,只有辽国宗室知道,外人无法找到。)燕京实际上已成为夹在宋金两国之间,孤悬于外的辽国飞地了。
宋朝君臣见到这一片大好形势,一个个磨拳擦掌,喜形于色认为燕京已是垂手可得了,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四月宋朝正式撕毁了两国之间相互信守120年的澶渊之盟。宋徽宗下诏以收复燕云,恢复汉地,讨伐无道为名对辽国宣战,童贯率十五万宋军从京师出发,以种师道为都统制节制各路宋军。临行前,宋徽宗授与童太师御笔三策作为指导平燕战争的三项基本原则。“如燕人望风投降,上也;燕王纳款称藩,中也;燕人不服,按兵巡边,下也。”闹了半天宋徽宗是想要追求《孙子兵法》里用兵打仗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现实很遗憾偏偏不给宋朝作脸。
童贯到达前线后,派人前往燕京劝降天锡帝耶律淳,被耶律淳所杀。童太师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派人策反辽国易州豪强史成献城投降,被史成逮捕送往燕京砍了脑袋。童贯非常不理解辽国都已经混到这步田地了,怎麽还这麽顽强啊!思来想去还是赏格不够丰厚,承诺不够郑重的缘故。逐命马政之子马扩携带徽宗手诏,以裂土封王为诱饵,抚谕耶律淳纳土归宋,并在边境地区出榜以优厚的待遇,招抚燕民归降。童贯在榜文中极力将宋军美化为“文明之师,正义之师”自称奉旨收复燕云,吊民伐罪,如骚扰百姓,军法从事等等,据说招降赏格高得惊人,如果有人献燕京城来归,即可除授节度使。宋朝节度使虽说没有实权,但确是授予武将的最高头衔,非大功者不能授予。由此可见,宋政府对收复燕云的迫切程度可谓是“望穿秋水”了。俗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涿州当地的大土豪,地方首富刘宗吉暗中就与宋军搭上了线,妄图开城投降,刘大官人的“地下工作”显然做得不到家,辽方已有所察觉,刘大官人仓皇逃入宋朝军中寻求庇护。
宋朝在边境上招降纳叛的种种挑衅行为,终于激怒了燕京的耶律淳。他收拢从辽东逃难到燕京的难民,扩充兵员,并命大将耶律大石、萧干领军至宋辽边境迎战宋军。童贯得知辽军增兵边境,意图对抗,逐命都统制种师道率西路军趋白沟,大将辛兴宗率东路军趋范村。五月二十六日,辽军击溃宋西路军前锋杨可世部,宋军死伤颇多,西路军向雄州方向败退。三十日,辽将萧干大败宋东路军于范村。六月三日,辽军侦知西路军向雄州撤退的消息后,逐发精骑尾随追杀。种师道率西路宋军主力在雄州城外与辽军展开血战,此时,天公也不做美,突然刮起了北风,尘土飞扬,还下起了拳头大小的冰雹。在辽军和雹子的双重打击下,晕头转向,“找不找北”的宋军全线溃散,自雄州(河北雄县)向南直至真定(河北正定),百里之间,尸骨随处可见(多半是逃跑时相互践踏而死的)。幸好辽军只是追至雄州,并没有越境追击,要不然,宋军会死得更难看。
此战辽国虽大获全胜,但内部也是危机重重。这之后,天锡帝耶律淳的突然病故更使燕京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耶律淳的妃子萧后摄政后,迎立天祚的儿子秦王为帝,人心多不服。萧后与主降派大臣李处温意见不和,逐以交通宋人之罪,处死李处温。此举使汉人与奚人更加重了同契丹人之间的隔阂,而此时燕京新拼凑起来的辽军中有大量的汉族与奚族士兵,随时又可能发生哗变。萧后鉴于燕京形势不稳,主动向宋金两国上表称臣以为缓兵之计,但未受理睬。而此时远在夹山,还不甘“寂寞”的辽天祚帝,扬言要率军来燕京平叛,讨伐萧后。(“活宝”阿适别的不行,添乱的事,他是一件接一件。)鉴于燕京政局“戏中有戏”许多脑袋灵活的汉人、奚人知道辽朝的灭亡已是指日可待了,都不想随着辽国殉葬,暗中在寻找出路。对一些喜欢“见风使舵”的人来说,投降宋朝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宋政府“统战”工作做得好,招降纳叛的赏格高,而另一方面南朝“有歌有酒有婵娟”灯红酒绿的醉人生活,对他们也有着强大的诱惑力。这些人中最突出的便是辽朝奚族将领郭药师了(这厮跟黄蓉的老爸“黄老邪”同名不同姓。不过要论起搞“邪”来,这个郭药师比黄药师强)郭药师所率的常胜军八千人为辽军精锐,向来为辽国所倚重。郭药师献涿州降宋的消息,震动了燕京朝野,同时也招来了连锁反应,不久,辽国易州守将高凤也献城降宋了。
由于燕京军心不稳,为掌控形势,大将萧干无法离京平叛,宋朝兵不血刃连得两州,并打开了通往燕京的大门。这一下,可把北宋君臣乐坏了,不仅重赏降将,宋徽宗还将燕京所属六州,一一赐名,好像燕京路已经在其掌握中了,实际上除了易、涿两州外,其他四州尚在辽人手中呢。宋朝从降将郭药师口中,了解到燕京内情,认为辽国小政府此时内忧外困,人心惶惶,燕京兵力空虚,有机可趁。逐命大将刘延庆率军十万,郭药师为向导,参赞军务,再度伐辽。刘延庆自认为是堂堂大国之师,行军漫无纪律,宋军大队人马稀稀拉拉十几里,向着燕京进行武装大旅游。宋军“旅游团”前锋行至良乡,被萧干的伏兵所败,宋军逐壁垒不出,宋辽两军沿卢沟河(永定河)对峙。郭药师对燕京军情了如指掌,像刘延庆献计道:萧干全军不过万人,倾巢而出,全力据我,燕京必然空虚,我愿率本部五千人,倍道而行,夜袭燕京,将军可遣公子光世(刘延庆之子)率兵接应,刘延庆当即同意,派将军高世宣、杨可世与郭药师率精兵六千,乘着夜色的掩护,偷渡卢沟河,晨光微曦之时,攻克迎春门,进入燕京。宋军围攻皇宫,并晓喻萧后投降,萧后临危不惧,紧闭宫门抵抗,并遣飞骑出城告知萧干。萧干率三千精兵回援燕京与宋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辽军杀红了眼,保家卫国,个个死斗,凶猛异常,而刘光世这公子哥儿,也不知道跑那玩去了!未能如期接应,城内的宋军抵挡不住,纷纷溃散,高世宣战死,郭药师拼死突围,城门紧闭不得而出,所部只得弃马缒城而下。一个个破衣剌挲,灰头土脸,把自己搞得跟“土猴儿”似的逃回大本营。宋军知道燕京败讯,人人惊恐,吓的晚上只作噩梦,这才知道辽军确实了得。萧干率军回卢沟河继续同宋军对峙,并遣精骑断宋军粮道,擒获宋军押粮官王渊。十月二十九日晚,辽军举火做佯攻状,卢沟河对岸火光遍野,号角大作。刘延庆以为敌至,心胆俱裂,烧营撤退。可怜宋军小兵哭爹喊妈,叫嚷奔逃,自相践踏,大夜里就一路狂奔,肯定还有刚从“被窝”里钻出来裸奔的!摔到山沟崖涧里的不计其数。辽军一路追杀直至白沟,宋军溃不成军,自熙宁、元丰(神宗年号)以来所贮备的军粮,丢了个精光。
按说北宋调集的伐辽军队,是打过硬仗的陕西军,这支军队自1104年开始,同西夏、吐蕃作战十余年,称得上是宋军中的劲旅,童贯虽为宦官,但也非无能之辈,种师道也算宋军名将,怎麽同辽军一接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呢?
关于北宋两次伐辽的失败,显然有其军事不济,虽兵力占优,但整体战斗力尚不如辽军的一面。但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宋军所筹划的这两次北伐,都是仓促兴师,在前期的战争筹备与军事谋划上准备不足,河北地区一百年没打过大仗,突然转为战争体制,几十万大军的军需供给混乱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宋军第一次北伐不能攻其不备,一鼓作气,直捣燕京、而后再乘机招降,分化辽军,反而拥兵边境,坐等燕人归附,自失良机,使自身兵疲将骄,使辽国有了充分的时间完成战争准备,养精蓄锐、鼓舞士气同宋军对抗。童贯在伐辽军事部署上也有失误之处,在华北大平原上分兵两路,分进合击,宋军多步兵善城守,辽军多骑兵善野战,双方在机动力、攻击力上大有区别,这在开阔地形上就表现的更为突出了,况两路宋军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战术配合,往往各自为战。宋军如此部署实际上是拿己方所短克他方所长,走了宋太宗当年伐辽失败的老路,这使得辽军精骑在平原地带,充分的发挥了机动力与攻击力,将北宋两路大军各个击破。
实际上,此时的宋人对辽人怀有一种复杂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知道辽国必然灭亡,在军事形势有利的时候,产生了轻敌思想;而另一方面当遭遇辽军顽强抵抗后,这种轻敌思想又转化为一种畏敌情绪。宋军人数众多,战斗力不如对方,自满轻敌,正所谓骄兵必败,辽军人数虽不如宋军,但战斗力高于宋军,被宋人挤兑急了,拼死作战,正所谓哀兵必胜。总体来看,北宋还是缺少一支能拉出就打,打就打得赢的军队。北宋不仅无精兵可用,也无良将可遣,因此任何战略目标,全变成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白白断送了大好良机,这在第二次伐辽作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刘延庆,刘光世等所谓的高门良将,统军无方,贻误战机,时而骄傲自满,重挫兵威,时而畏敌如虎,自乱军心。因此连郭药师夜袭燕京这麽好的战机,都因为刘光世配合不利,失期不至,被白白断送掉了。由此可见北宋一部分“高官子弟”,所谓的将门之后,久于安逸生活,身上暮气很重,根本不知兵,不会打仗。此等人镇压国内草寇,还游刃有余,用他们对外作战,纯属开“国际”玩笑,事实上后来在抗金战争中率建奇勋的将领,如韩世忠、岳飞、吴磷、吴玠等,都是出身于中下级军官或者是士兵,由此也可看出北宋统治者不知人更不会用人。
可以说北宋伐辽战争中最成功的便是对辽“统战”工作了,招降策反可以说是童太师的拿手“绝活”,想当年他在陕西主抓对夏作战工作时,就对此屡试不爽。辽将高药师的叛变行为,可把北辽小政府害惨了,实际上燕京的辽军号称六七万,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不过萧干、耶律大石,郭药师所部三万人,郭药师降宋一下就拉走了一支八千人的精兵,这使得辽国雪上加霜,以至于萧干大败宋军,也无法继续扩大战果,辽国虽胜仍然向北宋谢表请和,这都是应为燕京兵力空虚的所至。辽国面临宋金两国的战略夹击,在战役上的任何胜利,都不可能改变其最终灭亡的命运了。北宋两次伐辽虽然失败了,但是极大的消耗了辽国的实力,以至于金兵南下,辽朝已拿不出像样的兵力防守长城一线的重要关隘了。有人说,宋朝伐辽军事不济,这固然不错,但岂不知金军之所以轻取燕京,正是借助了宋辽开战之利。而主管北方军事的童贯看不到此点,竟然“引狼入室”暗中邀请金军替北宋攻打燕京,而后再以高价赎买,这实际上干了一件“煮熟了的鸭子飞走了”的蠢事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41
发表于 2005-2-25 22: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能得到萧MM这样的才女的夸奖,太开心了!
MM办的唐风很好,我常去的,不过一直没有什麽像样的文章奉献给唐风,既然萧斑竹邀请了,那我就去献丑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42
发表于 2005-2-25 23: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mmoit
于2005-02-24, 23:57:06发表
没有郭药师这个叛徒汉奸,北宋还可以推迟灭亡,最恨这家伙
郭药师是奚人,不是汉人,叛变是他的拿手好戏,叛徒他是跑不了的,汉奸好像还不是!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43
发表于 2005-2-25 23: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2005-02-25, 10:33:55发表
郭药师还是有点本领的,还是宋廷用人不当。
一个燕山府(即幽州)设三个知府,还用契丹降将,是不是对这个特殊的地区要采取“一国两制”啊。
郭药师能打仗,手下常胜军也是非常勇悍,但此人是一个见风使舵的滑头,北宋让他防边,
也该说是用人不当。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44
发表于 2005-2-26 11: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刚才删跟帖不小心把王佐兄的误删了,不好意思,幸好不是什么重要帖子。
恭喜王佐兄升迁!
其实郭药师叛变也是对宋廷的失望,张觉叛金归宋,金人向宋要人,宋廷不敢怠慢,只能从命,郭药师也是叛逃来的,不能不感到自危。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45
发表于 2005-2-26 17: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拜读过王佐兄好文。
童贯在辽濒临灭亡之际伐辽,迎战数次被金打败的辽军,在有降将及内应等好形势下,居然两次都大败,寸土未得,可想而知宋军的素质有多么不济!这种素质如何同精锐的金军抗衡。
如果没有长江天堑,南宋也将很快灭亡。
后期韩世忠、岳飞、吴氏父子等抗金良将如何突然走向前台的呢?很期待的说。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46
发表于 2005-2-26 19: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2005-02-26, 11:07:53发表
其实郭药师叛变也是对宋廷的失望,张觉叛金归宋,金人向宋要人,宋廷不敢怠慢,只能从命,郭药师也是叛逃来的,不能不感到自危。
回复建昭兄:
我觉得张觉事件,只不过是郭药师这厮,投降金朝的一个借口罢了。实际上没有张觉事件,像郭药师这样的“三姓家奴”该投降还是要投降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47
发表于 2005-2-28 00: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记得柳七曾有词曰:“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我一不是才子,二不是词人,居然也成了白衣卿相了,哈哈!
一下子写了这麽多,先在贴子上修改润色一下,再继续写。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48
发表于 2005-2-28 17:4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军三次主动伐辽都是惨败,可悲。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49
发表于 2005-2-28 17:5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进攻虽败,但面对辽军来攻却也不含糊。
有满城、雁门、徐河三次大捷,君子馆虽败,也死磕掉辽军上万人,可见以步制骑,进攻虽办法不多,防守却也不难。只要军队有数量,有质量,在加上点斗志,再硬的铁骑也无法长驱直入。
而到了宋徽宗时,军队是既没质量又没斗志,将领平庸软弱,统治者又摇摆不定,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j181818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0
编号
13361
注册
2004-7-25
#50
发表于 2005-2-28 18: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面对排山蹈海呼啸而来的铁骑
我真不知道 我的腿会不会发软。。。。
越来越 景仰岳家军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51
发表于 2005-2-28 18: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徽宗的北伐,像是一个不如流的导演,带着一帮蹩脚的演员,拍出的拙劣闹剧,最后自己都演不下去了,干脆草草收场,白糟践一大堆银子了。
辽朝虽弱,但狼终究是狼,羊想趁着狼快死了,赶快咬狼一口,到头来只能是
自讨苦吃。
赶快去写文章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52
发表于 2005-2-28 18:2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岳家军善于进攻,是因为他们也有一支骑兵生力军——背嵬马军,再加上步军也不是吃干饭的,所以可以步骑配合。否则即使打胜了也追不上,无法扩大战果。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j181818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0
编号
13361
注册
2004-7-25
#53
发表于 2005-2-28 18: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般防御骑兵进攻 都是靠密集长枪阵 所形成的枪林
听说 岳家军 靠的是另一种更大胆的方法
以松散的阵型迎击 骑兵突击
并以砍马腿 为击垮对方攻击的主要手段
想到这里 我的心血澎湃 可腿又再次不争气的发软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勇气?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j181818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0
编号
13361
注册
2004-7-25
#54
发表于 2005-2-28 18: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王佐之才
于2005-02-28, 18:16:19发表
宋徽宗的北伐,像是一个不如流的导演,带着一帮蹩脚的演员,拍出的拙劣闹剧,最后自己都演不下去了,干脆草草收场,白糟践一大堆银子了。
辽朝虽弱,但狼终究是狼,羊想趁着狼快死了,赶快咬狼一口,到头来只能是
自讨苦吃。
赶快去写文章了!
宋徽宗如果不是皇帝 那他的名气一定比现在还大
听说 他写的一手好字 在绘画方面也很有成就
可惜 就是 皇帝当不好
有句话说的好 天下惟有皇帝是不能辞职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55
发表于 2005-2-28 18:3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j181818
于2005-02-28, 18:30:06发表
想到这里 我的心血澎湃 可腿又再次不争气的发软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勇气?
这就是战争为什么需要士气的缘故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j181818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0
编号
13361
注册
2004-7-25
#56
发表于 2005-2-28 18: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个普通人 我没有军人那样的勇气
我仔细观察了一些我身边的人
他们和我一样 也没有那样的勇气
我不知道在遥远的宋朝 他们的普通老百姓是否拥有现代军人的勇气
如果他们有 那我就能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现代的人缺少血性了
如果他们没有 我也能明白为什么 宋 被称为 弱宋 的原因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57
发表于 2005-3-2 01: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接上)
北宋的这两次伐辽,就像是一个三流导演,怀揣着一个“差劲儿”剧本,带着一帮没演过戏的蹩脚演员,搞出的一部闹剧。刚开始炒作的满天飞,拍着拍着自己就拍不下去了,不知如何收场?面对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宋徽宗感觉十分头疼。九月三日来京的,金朝外交代表团这时在还在京城呢!总得有个自圆其说的说法儿啊!这时候的宋政府可是“外松内紧”啊!为了欢迎金使的到来,朝廷决定先把前线失利的消息封锁起来,在首都汴京营造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这之后,大宋王朝皇帝兼道教总教主宋徽宗赵佶,在皇宫崇政殿亲切接见了徒孤旦乌歇为首的金国外交代表团一行。
宋徽宗首先对大金皇帝陛下,不远万里派使团访宋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金军攻克西京表示祝贺,为此他将亲自书写国书,以示尊崇大国之意。接下来可就全是胡编烂造的吹嘘了,说什麽:我朝自从听到贵国出兵西京的消息后,马上就予以响应,在四月份就调集大军派童贯挂帅对辽国开战,我方士气高昂与辽军在边境地区多次交战,大获全胜,斩获颇丰(到底是谁斩谁啊!)之所以没有攻占燕京,是因为还不知道贵国具体的出兵日期,所以没敢深入辽境等等。宋徽宗不愧是当了二十五年国家元首的人物,女真话他肯定不会说,瞎话他说的比谁都流利。临了还不忘狡猾的转移一下金人的视线,又和金国使臣聊起了那位成天“漂泊天涯”的辽天祚帝,宋徽宗劝金国斩草除根,尽早将那个契丹昏君“阿适”捉拿归案。
自从上次赵良嗣访辽回朝述职后,宰臣王黼才知道天子御笔里出了问题,平营两州没谈下来。这一次在拟定国书时就要解决这段悬案。宰相王黼亲自上手主抓国书的拟定与解释的工作。宋方在国书中表明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严正立场,庄严的再次重申:
一、所谓的汉地就是自五代以来,陷入辽朝的营、幽、蓟、檀、顺、蔚、应、云、新、沩、濡、武、寰等州的汉地汉民,待收复后宋金两国再重新划定疆界。居庸、古北、松亭、榆关各关隘按条约应该归宋,两国兵马不得侵越过关。
二、金军自古北口进兵燕京,我军自涿州进攻燕京。近日契丹骚扰边境,我方如果乘胜追击,收复燕京,就不需要金国出兵,如果收复不了燕京,金朝应该同我朝共同夹击燕京。
三、西京诸州,待收复燕京后双方再议夹攻,汉地之外的土地任由金军攻占。
赵良嗣再次奉命出使金国,他本拟自海道前往,尚未出海,便闻知金主阿骨打已于十月份前往奉圣州(西京属州)前线了。赵良嗣逐改道井径,经代州出雁门关前往晋见。你说这事儿巧不巧,十月二十九日晚,宋将刘延庆兵败卢沟河而一天后的十一月一日早上,宋使赵良嗣到达阿骨打军中。不知是由于消息闭塞,还是宋朝保密工作做的好。这时金方还不知道宋军两次伐辽失败的事情呢!双方正会谈间,突然传来宋军败讯。阿骨打非常不能理解,纳闷的说道:“辽朝四京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只留下一个燕京让南朝去取,怎麽还取不了?”金人对这个懦弱无能的“盟国”十分看不起。等到看罢宋朝国书后,金方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北宋的小算盘打得好精!既想借金军之手收复燕京,还想依靠外交手段轻取西京,自己不想出力,全都是在利用金方。
金方对宋人的不满情绪在积聚着,谈判中突然变得强硬起来。金强宋弱,谈判桌上的形势成了“一边倒”。素有女真“谈判家”之称的蒲家奴口才堪称一流,平时说话就伶牙俐齿的。谈判中他嘴上更不饶人,首先发难道:“去年我国派专使访宋,相约攻辽,我军屯兵等候回音。不知什麽原因,滞留我方使节,在汴京一住就是半年。误了军期不说,还不派使节前来报聘,只令一个军人渡海送来一纸空文,这不是断绝之意是什麽?这段事不说了,再说一段事:既然是夹攻,本国兵马在今年正月到达中京,你方为何不来夹攻?我国自去年十一月出兵,今年正月到达中京,三月到达西京,已是半年,受尽了千辛万苦。贵朝才于五月出兵,慢慢的占稳占奸,还说什麽夹攻?这一段也不说了。贵国皇帝有约在先,去年不遣使就是失信,今年贵方虽出兵,但没有通知我们,也算失约,这咱们也不说了。契丹昏主领着残兵,如果不打下燕京,不仅是我国的心腹之乱,也会祸及南朝。我们皇帝已决定亲自去打燕京,待打下了燕京,给与不给再行商量。”女真“名嘴儿”蒲家奴一连串儿的四五个“不说了”真把赵良嗣给说的一头雾水。
赵良嗣明白了,金人这是“找茬儿”赖账,想在燕京问题上反悔啊!良嗣据理力争抗辨道:“大国所行,指天为信。前年贵国皇帝持着良嗣的手说:我既然已经答应了燕京给南朝,就是我得到了也照样如约,绝不失信。并指天为誓,我想皇帝不会背天!”蒲家奴回避这个问题,微微一笑说出一番“妙语”!差点没把赵良嗣给气晕过去。“我们皇帝特许将燕京交与南朝,每年五十万的岁帛要依契丹旧例。但有一句话要说与使人听听,不要说我们将燕京六州二十四县交予南朝了,就是不交予你们,你们敢不依契丹旧例给我们岁帛?”
通过这番唇枪舌剑的较量,我们不难看出,金方刚打了胜仗,携军事优势,口气强硬,讲的都是“硬道理”;宋方军事不济,连连吃败仗,故在谈判桌前,躲闪腾挪,委屈求全,直不起腰来,讲的都是“软道理”。宋人的“软道理”碰上了金人的“硬道理”就被人家抢白得淅沥哗啦的,变成了“没道理”。这次会谈,金方虽说没有败盟,但已将宋朝的弱然无能彻底看透,从此以后便更轻视宋人了。
(待续)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酒徒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09
编号
15257
注册
2004-8-11
#58
发表于 2005-3-2 02: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加油加油
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援,任凭牙尖嘴利也斗不过对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59
发表于 2005-3-2 11: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似的似的,外交是软力量,军事是硬力量,在战争年代,外交更是依托军事,先有军事胜利而后才有外交胜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60
发表于 2005-3-2 11: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j181818
于2005-02-28, 18:33:19发表
宋徽宗如果不是皇帝 那他的名气一定比现在还大
听说 他写的一手好字 在绘画方面也很有成就
可惜 就是 皇帝当不好
有句话说的好 天下惟有皇帝是不能辞职的。。。。。
宋徽宗的才情以及在艺术上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前年,道君的九子,宋高宗赵构的《养生贴》,被嘉德行,拍出了九千万人民币的高价。宋高宗在书法上的造诣远不及其父,由此可见,徽宗真迹恐怕是价值连城了。宋徽宗这麽一位艺术天才,在治国上确是拙劣,最后自己也落得个客死他乡的凄凉下场。道君已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过失了,后人说他什麽好呀!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311
2/11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5 00: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97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