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史籍]华阳国志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在卷首

  《華陽國志》是一部有影響的歷史、地理著作,《四庫全書》入史部載記類,近人則往往將其劃入地方志中,並被譽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方志之一。
  作者常璩(約公元二九一—三六一),東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人。自後漢迄晉世,常氏世代為官,為江原巨族。常璩少年時,得遍讀先世遺書,頗負才名。氐人李氏在四川建立成漢政權以後,注意網羅舊家大族。李期、李壽之世,常璩任成漢史官,獲讀宮中圖籍版檔,曾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漢志》、《蜀志》、《南中志》等書多種。東晉永和三年(三四七),桓溫伐蜀,璩與中書監王嘏等勸李勢降晉。入晉後,因受歧視,不復汲汲仕進,乃懷憤裒削舊作,為《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十二卷,分為兩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漢中志》、《蜀志》、《南中志》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陝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邊境,西起今川西地區,東至長江三峽地區。後九卷是對我國西南地區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記載,從遠古蠶叢、魚鳧的傳說時期起,至東晉咸康五年(三三九)止,其敘述的側重點,則在公孫述、劉焉據蜀時期,三國蜀漢時期和氐李成漢統治時期。

  此書體製完備,資料豐富,考證翔實,文筆富贍。草創始就,即倍受重視。范曄著《後漢書》,裴松之注《三國志》,曾大量採取其文,後來崔鴻著《十六國春秋》、酈道元注《水經》、劉昭注《後漢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無不盡量吸收《華陽國志》的成果。從《隋書?經籍志》開始,歷代書志均加著錄。任乃強先生認為「其開我國地方史志創造之局,有如《史記》之於我國史籍」,是有道理的。

  《華陽國志》版本很多,北宋有元豐呂大防成都刻本,南宋有嘉泰李?邛州刻本,原本均已佚。明清而下,翻刻傳抄者更多,今存之各種本子,有三十種。任乃強先生整理此書,以清廖寅題襟館本為底本,校以現存所有版本(其中包括被任先生本人認為反映了元豐本面貌的何焯校本),參考大量有關典籍,進行校勘、標點、輯補、注釋、附加論述及繪圖。其校、點和補均反覆斟酌,極見功力。其注釋、附論和插圖,對書中所涉及的我國西南地區的地理沿革、歷史事件、人物事跡、民族形成、經濟發展、土風民俗、物產資源、著作學術等方面及古西南地區同內地的關係、古西南地區同印度的文化交流等等,作了詳細的闡述,有不少獨到的見解。由於任先生對西南地區的地理、歷史十分諳熟,而又能?#092;用文字、音韻、訓詁的傳統方法,其所考訂,每能貫通歷史文獻、出土材料和實地情形,娓娓而談,令人信服。在整理《華陽國志》的同時,任先生又綜合各方面的材料,糾正了《漢書》及其顏注、《後漢書》及其李注、劉昭注、《三國志》及其裴注、《水經注》、《晉書》、《資治通鑒》及其胡注的若干謬誤。這些工作,對於研究西南史地,探討西南地區民族發展史和地區經濟發展史等等,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的校勘記,以單行小字夾於正文中間,輯補文字於字下加▲符號,刪去之文字排小一號字,並加圓括弧以表明之,注釋置於整理者所分各章之後。

  應當說明的是,作先生之校勘,偶有未說明所據版本而僅依文理改動者,又其所輯補的文字,除諸書明引為《華陽國志》之原文以外,亦有以他書之有關段落詞句以意補之者。這種做法,同一般遵循的輯校原則有不盡合處。好在校勘記中對校改、增補文字的來歷及其校補理由均有說明,並有統一的標記與原文區別,讀者仍可清楚地看到底本的面目。在注釋中,亦有一些未提供足夠證據而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推斷成份,我們仍依原稿排印,讀者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和作出判斷。在出土文物不斷增多,資料範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對這些問題,將會進一步得出更具說服力的結論。

  本書原稿所附全部地圖均經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劉思源同志重新繪製,謹此說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注】原点子版为校注本,在文中夹杂了大量的考证文字,甚至大大超过原文的字数。现做了适当的节选,只选取原文十二卷,如需完整版本请到中华文化网:
http://www.chinapage.com/big5/history/hygj1.htm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一 巴志

      一
  昔在唐堯,洪水滔天。鯀功無成,聖禹嗣興,導江疏河,百川蠲脩;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稟參伐,俯壤華陽,黑水、江、漢為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惟下中。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狸、織皮。於是四隩既宅,九州攸同,六府孔脩,庶土交正,底財賦,成貢中國。蓋時雍之化,東被西漸矣。

  歷夏、殷、周,九州牧伯率職。周文為伯,西有九國。及武王克商,并徐合青,省梁合雍,而職方氏猶掌其地,辨其土壤,甄其貫利。迄於秦帝。漢興,高祖藉之成業。武帝開拓疆壤,乃改雍曰涼,革梁曰益。故巴、漢、庸、蜀屬益州。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以相國參軍中山耿黼為刺史。元康六年,廣魏梁州,更割雍州之武都、陰平,荊州之新城、上庸、魏興以屬焉。凡統郡十二,縣五十八。

      二
  《洛書》曰:「人皇始出,繼地皇之後,兄弟九人,分理九州,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輔。」華陽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國,則巴蜀矣。其分野,輿鬼、東井。其君,上世未聞。五帝以來,黃帝、高陽之支庶,世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屬梁州。禹娶於塗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視。三過其門而不入室,務在救時。今江州塗山是也,帝禹之廟銘存焉。禹會諸侯於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淩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

      三
  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榖。牲具六畜。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支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給客橙、葵。其藥物之異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貴者,有桃支、靈壽。其名山有塗、籍、靈臺、石書、刊山。其民質直好義。土風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詩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穀,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穀旨酒,可以養母。」其祭祀之詩曰:「惟月孟春,獺祭彼崖。永言孝思,享祀孔嘉。彼黍既潔,彼犧惟澤。蒸命良辰,祖考來格。」其好古樂道之詩曰:「日月明明,亦惟其名。誰能長生,不朽難獲。」又曰:「惟德實寶,富貴何常。我思古人,令問令望。」而其失,在於重遲魯鈍。俗素樸,無造次辨麗之氣。其屬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蠻。

      四
  周之仲世,雖奉王職,與秦、楚、鄧為比。《春秋》魯桓公九年,巴子使韓服告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聘鄧。鄧南鄙攻而奪其幣。巴子怒,伐鄧,敗之。其後巴師、楚師伐申。楚子驚巴師。魯莊公十八年,巴伐楚,克之。魯文公十六年,巴與秦、楚共滅庸。魯哀公十八年,巴人伐楚,敗於鄾。是後,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國分遠,故於盟會希。戰國時,嘗與楚婚。及七國稱王,巴亦稱王。

  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蔓子請師於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藉楚之靈,克弭禍難。?#092;許楚王城。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楚使。〔楚〕王歎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為!」乃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葬其身,亦以上卿禮。

  周顯王時,巴國衰弱。秦惠文王與巴、蜀為好。蜀王弟苴侯私親於巴。巴蜀世戰爭,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救苴、巴。遂伐蜀,滅之。儀貪巴、苴之富,因取巴,執王以歸。置巴、蜀、及漢中郡。分其地為四十一縣。儀城江州。司馬錯自巴涪水,取楚商於地,為黔中郡。

      五
  秦昭襄王時,白虎為害,自黔、蜀、巴、漢患之。秦王乃重募國中:「有能煞虎者邑萬家,金帛稱之。」於是夷朐忍廖仲、藥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於高樓上,射虎。中頭三節。白虎常從群虎,瞋恚,盡搏煞群虎,大呴而死。秦王嘉之曰:「虎歷四郡,害千二百人。一朝患除,功莫大焉。」欲如約,嫌其夷人。乃刻石為盟要:復夷人頃田不租,十妻不算;傷人者,論;煞人雇死,倓錢盟曰:「秦犯夷,輸黃瓏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夷人安之。漢興,亦從高祖定亂,有功。高祖因復之,專以射虎為事。戶歲出賨錢口四十。故世號白虎復夷。一曰板楯蠻。今所謂●頭虎子者也。

  漢高帝滅秦,為漢王,王巴、蜀。閬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說帝,為募發賨民,要與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為長安建章鄉侯。帝將討關東,賨民皆思歸;帝嘉其功而難傷其意,遂聽還巴。謂目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耳。」徙封閬中慈鄉侯。目固辭。乃封渡沔侯。故世謂:「三秦亡秦,范三侯」也。目復〔請〕除民羅、朴、昝、鄂、度、夕、龔七姓不供租賦。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前鋒,陷陣,銳氣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

  天下既定,高帝乃分巴、蜀置廣漢郡。孝武帝又兩割置犍為郡。故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廣」也。

      六
  自時厥後,五教雍和,秀茂挺逸。英偉既多,而風謠旁作。故朝廷有忠貞盡節之臣,鄉黨有主文歌詠之音。巴郡譙君黃,仕成哀之世,為諫議大夫。數進忠言。後違避王莽。又不仕公孫述。述怒,遣使賚藥酒以懼之。君黃笑曰:「吾不省藥乎?」其子瑛,納錢八百萬,得免。國人作詩曰:「肅肅清節士,執德寔固貞。違惡以授命,沒世遺令聲。」巴郡陳紀山,為漢司隸校尉,嚴明正直。西虜獻眩,王庭試之,分公卿以為嬉。紀山獨不視。京師稱之。巴人歌曰:「築室載直梁,國人以貞真。邪娛不揚目,枉行不動身。奸軌辟乎遠,理義協乎民。」巴郡嚴王思,為揚州刺史,惠愛在民。每當遷官,吏民塞路攀轅,詔遂留之。居官十八年卒,百姓若喪考妣。義送者賚錢百萬,欲以贍王思家。其子徐州刺史羽不受。送吏義崇不忍持還,乃散以為食,食行客。巴郡太守汝南應季先善而美之,乃作詩曰:「乘彼西漢,潭潭其淵。君子愷悌,作民二親。沒世遺愛,式鏡後人。」

  漢安帝時,巴郡太守連失道。國人風之曰:「明明上天,下土是觀。帝選元后,求定民安。孰可不念,禍福由人。願君奉詔,惟德日親。」永初中,廣漢、漢中羌反,虐及巴郡。有馬妙祈妻義,王元憒妻姬,趙蔓君妻華夙喪夫,執共姜之節,守一醮之禮,號曰「三貞」。遭亂兵迫匿,懼見拘辱,三人同時自沈於西漢水而沒。死,有黃鳥鳴其亡處,徘徊焉。國人傷之,乃作詩曰:「關關黃鳥,爰集於樹。窈窕淑女,是繡是黼。惟彼繡黼,其心匪石。嗟爾臨川,邈不可獲!」永建中,泰山吳資元約為郡守,屢獲豐年。民歌之曰:「習習晨風動,澍雨潤乎苗。我后卹時務,我民以優饒。」及資遷去,民人思慕,又曰:「望遠忽不見。惆悵嘗徘徊。恩澤實難忘,悠悠心永懷。」

  孝桓帝時,河南李盛仲和為郡守,貪財重賦。國人刺之曰:「狗吠何諠諠,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與。思往從鄰貸,鄰人已言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漢末政衰,牧守自擅,民人思治,作詩曰:「混混濁沼魚,習習激清流。溫溫亂國民,業業仰前脩。」其德操、仁義、文學、政幹,若洛下閎、任文公、馮鴻卿、龐宣孟、玄文和、趙溫柔、龔升侯、楊文義等,播名立事,言行表世者,不勝次載也。

      七
  孝安帝永初三年,涼州羌入漢中,殺太守董炳,擾動巴中。中郎將尹就討之,連年不克。益州諸郡皆起兵禦之。三府舉廣漢王堂為巴郡太守。撥亂致治,進賢達士。貢孝子嚴永,隱士黃錯,名儒陳髦,俊士張璊,皆至大位。益州刺史張喬,表其尤異。徙右扶風。民為立祠。

  孝桓帝以并州刺史泰山但望伯闔為巴郡太守。懃卹民隱。郡文學掾宕渠趙芬,掾弘農馮尤,墊江龔榮、王祈、李溫,臨江嚴就、胡良、文愷,安漢陳禧,閬中黃閶,江州母成、陽譽、喬就、張紹、牟存、平直等,詣望自訟曰:「郡境廣遠,千里給吏。兼將人從,冬往夏還。夏單冬複。惟踰時之役,懷怨曠之思。其憂喪吉凶,不得相見。解緩補綻,下至薪菜之物,無不躬買於市。富者財得自供。貧者無以自久。是以清儉,夭枉不聞。加以水陸D難,山有猛禽;思迫期會,隕身江河,投死虎口。咨嗟之歎,歷世所苦。天之應感,乃遭明府,欲為更新。童兒匹婦,懽喜相賀:『將去遠就近,釋危蒙安。』縣無數十,人無遠邇,恩加未生,澤及來世。巍巍之功,勒於金石。乞以文書付計掾史。人鬼同符,必獲嘉報。芬等幸甚。」望深納之。郡戶曹史枳白望曰:「芬等前後百餘人,歷政訟訴,未蒙感悟。明府?#092;機布政,稽當皇極。為民庶請命救患,德合天地,澤潤河海。開闢以來,今遇慈父。經曰:『奕奕梁山,惟禹甸之。有倬其道,韓侯受命。』比隆等盛,於斯為美。」

  永興二年,三月甲午,望上疏曰:「謹按《巴郡圖經》境界南北四千,東西五千,周萬餘里。屬縣十四。鹽鐵五官,各有丞史。戶四十六萬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萬五千五百三十五。遠縣去郡千二百至千五百里。鄉亭去縣,或三四百,或及千里。土界遐遠,令尉不能窮詰姦凶。時有?#092;發,督郵追案,十日乃到。?#092;已遠逃,蹤跡絕滅。罪錄逮捕,證驗文書,詰訊,即從春至冬,不能究訖。繩憲未加,或遇德令。是以?#092;盜公行,姦宄不絕。郡掾龔榮等,及隴西太守馮含、上谷太守陳弘說:往者,至有劫閬中令楊殷、終津侯姜昊,傷尉蘇鴻、彭亭侯孫魯、雍亭侯陳已、殷侯樂普。又有女服?#092;千有餘人,布散千里,不即發覺,?#092;成乃誅。其水陸覆害,煞郡掾枳謝盛、蹇威、張御,魚復令尹尋,主簿胡直,若此非一。給吏休謁,往還數千。閉囚須報,或有彈劾,動便歷年。吏坐踰科,恐失冬節,侵疑先死。如當移傳,不能待報,輒自刑戮。或長吏忿怒,冤枉弱民,欲赴訴郡官,每憚還往。太守行桑農,不到四縣。刺史行部,不到十縣。郡治江州,時有溫風。遙縣客吏,多有疾病。地勢剛險,皆重屋累居,數有火害。又不相容,結舫水居五百餘家。承三江之會,夏水漲盛,壞散顛溺,死者無數。而江州以東,濱江山險,其人半楚,精敏輕疾。墊江以西,土地平敞,姿態敦重。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敢欲分為二郡:一治臨江。一治安漢。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魚池。鹽鐵足相供給。兩近京師。榮等自欲義出財帛,造立府寺。不費縣官,得百姓懽心。孝武以來,亦分吳蜀諸郡。聖德廣被,民物滋繁。增置郡土,釋民之勞,?#092;聖主之盛業也。臣雖貪大郡以自優暇,不忍小民顒顒蔽隔,謹具以聞。」朝議未許。遂不分郡。分郡之議,始於是矣。

      八
  順桓之世,板楯數反。太守蜀郡趙溫,恩信降服。於是宕渠出九穗之禾,朐忍有連理之木。

  光和二年,板楯復叛,攻害三蜀、漢中,州郡連年苦之。天子欲大出軍。時征役疲弊。問益州計曹,考以方略。益州計曹掾程包對曰:「板楯七姓,以射虎為業,立功先漢。本為義民。復除徭役,但出賨錢,口歲四十。其人勇敢能戰。昔羌數入漢中,郡縣破壞,不絕若線。後得板楯,來虜彌盡。號為神兵。羌人畏忌,傳語種輩,勿復南行。後建和二年,羌復入漢,牧守遑遑。賴板楯破之。若微板楯,則蜀、漢之民為左衽矣。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雖授丹陽精兵,亦倚板楯。近益州之亂,朱龜以并涼勁卒討之,無功;太守李顒以板楯平之。忠功如此,本無惡心。長吏鄉亭,更賦至重;僕役過於奴婢,箠楚隆於囚虜;至乃嫁妻賣子,或自剄割。陳?州郡,牧守不理。去闕庭遙遠,不能自聞。含怨呼天,叩心窮谷。愁於賦役,困於刑酷,邑域相聚,以致叛戾。非有深?#092;至計,僭號不軌。但選明能牧守,益其資穀,安便賞募,從其利隙,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昔中郎將尹就伐羌,擾動益部。百姓諺云:『虜來尚可,尹將殺我!』就徵還後,羌自破退。如臣愚見權之,遣軍不如任之州郡。」天子從之,遣太守曹謙,宣詔降赦。一朝清戢。

      九
  獻帝初平六年,征東中郎將安漢趙穎建議分巴為二郡。穎欲得巴舊名,故白益州牧劉璋,以墊江以上為巴郡,江南龐羲為太守,治安漢。璋更以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巴遂分矣。

  建安六年,魚復蹇胤白璋,爭巴名。璋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改羲為巴西太守。是為三巴。於是涪陵謝本白璋,求【以】〔分置〕丹興、漢髮二縣,以涪陵為郡。璋初以為巴東屬國。後遂為涪陵郡。

      十
  巴郡,舊屬縣十四。郡分後,屬縣七,戶二萬。去洛三千七百八十五里。東接朐忍。西接符縣。南接涪陵。北接安漢、德陽。巴子時雖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平都。後治閬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其畜牧在沮,今東突硤下畜沮是也。又立市於龜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其郡東枳,有明月硤,廣德嶼,及雞鳴硤。故巴亦有三硤。巴楚數相攻伐,故置扞關、陽關及沔關。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甘橘官,今北府城是也。後乃遷還南城。

  劉先主初以江夏費瓘為太守,領江州都督。後都護李嚴更城大城,周迴十六里。欲穿城後山,自汶江通水入巴江,使城為州。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諸葛亮不許。亮將北征,召嚴漢中。故穿山不逮。然造蒼龍、白虎門。別郡縣倉皆有城。嚴子豐代為都督。豐解後,梓潼李福為都督。延熙中,車騎將軍鄧芝為都督,治陽關。十七年,省平都、樂城、常安。

  咸熙元年,但四縣。以鎮西參軍隴西怡思和為太守,領二部守軍。

      十一
  江州縣  郡治。塗山,有禹王祠及塗后祠。北水有銘書,詞云:「漢初,犍為張君為太守,忽得仙道,從此升度。」今民曰張府君祠。縣下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為粉,則膏暉鮮芳;貢粉京師,因名粉水。故世謂「江州墮林粉」也。有荔支園。至熟,二千石常設廚膳,命士大夫共會樹下食之。縣北有稻田,出御米;陂池出蒲蒻藺席。其冠族有波、鈆、【毋】〔母〕、謝、然、蓋、楊、白、上官、程、常,世有大官也。

  枳縣  郡東四百里,治涪陵水會。土地确瘠。時多人士。有章、常、連、黎、牟、陽,郡冠首也。

  臨江縣  枳東四百里。接朐忍。有鹽官,在監塗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門亦家有鹽井。嚴、甘、文、楊、杜為大姓。晉初,文立實作常伯,納言左右。楊宗符稱武陵。甘寧輕俠殺人,在吳為孫氏虎臣也。

  平都縣  蜀延熙時省。大姓殷、呂、蔡氏。

  墊江縣  郡西北內水四百里。有桑蠶牛馬。漢時,龔榮以俊才為荊州刺史。後有龔揚、趙敏,以令德為巴郡太守。淳于長寧雅有美貌。黎、夏、杜,皆大姓也。

  樂城縣  在西州江三百里。延熙十七年省。

  常安縣  亦省。

      十二
  巴東郡,先主入益州,改為江關都尉。建安二十一年,以朐忍、魚復、漢豐、羊渠,及宜都之巫、北井六縣為固陵郡。武陵康立為太守,治故陵溪會。章武元年,朐忍徐慮、魚復蹇機,以失巴名,上表自訟。先主聽復為巴東。南郡輔匡為太守。先主征吳,於夷道還,薨斯郡。以尚書令李嚴為都督,造設圍戍。嚴還江州,征西將軍汝南陳到為都督。到卒官,以征北大將軍南陽宗預為都督。預還,內領軍襄陽羅獻為代。蜀平,獻仍其任,拜淩江將軍,領武陵太守。

  泰始二年,吳大將步闡、唐咨攻獻,獻保城。咨西侵至朐忍。故蜀尚書郎巴郡楊宗告急於洛,未還,獻出擊闡,大破之。闡、咨退,獻遷監軍、假節、安南將軍,封西鄂侯。入朝,加錫御蓋朝服。吳武陵太守孫恢寇南浦,安蠻護軍楊宗討之,退走。獻因表以宗為武陵太守,住南浦;誘卹武陵蠻夷,得三縣初附民。獻卒,以犍為太守天水楊攸為監軍。攸遷涼州刺史,朝議以唐彬及宗為代。武帝問散騎常侍文立曰:「彬、宗孰可用?」立對曰:「彬、宗俱立事績,在西不可失者。然宗才?#092;佳,有酒嗜。彬亦其人,性在財欲。惟陛下裁之。」帝曰:「財欲可足。酒嗜難改。」遂用彬為監軍。加廣武將軍。

  迄吳平後,省羊渠入南浦。太康初,將巫、北井還建平,但五縣。去洛二千五百里。東接建平。南接武陵。西接巴郡。北接上庸。其屬有奴、獽、夷、蜑之蠻。

      十三
  魚復縣  郡治。公孫述更名白帝。章武二年,改曰永安。咸熙初復。有橘官,鹽泉。又有澤水神,天旱,鳴鼓於旁即雨也。巴楚相攻,故置江關,舊在赤甲城,後移在江南岸,對白帝城故基。

  朐忍縣  郡西二百九十里。水道有東陽、下瞿數灘。山有大、小石城勢。故陵郡舊治,有巴鄉名酒、靈壽木橘圃、鹽井、靈龜。湯溪鹽井,粒大者方寸。咸熙元年,獻靈龜於相府。大姓扶、先、徐氏。漢時有扶徐,功在荊州,著名《楚記》。其屬有●頭白虎復夷者也。

  漢豐縣  建安二十一年置。在郡西北彭溪原。

  南浦縣  郡南三百里。晉初置武陵郡,主夷。

  郡與楚接,人多勁勇,少文學,有將帥材。

  〔羊渠縣  漢末置。平吳後省入南浦。〕

  〔巫,北井  還屬建平郡。〕

      十四
  涪陵郡,巴之南鄙。從枳南入,折丹涪水,本與楚商於之地接。秦將司馬錯取楚商於地為黔中郡也。興恆有都尉守之。舊屬縣五。去洛五千一百七十里。東接巴東。南接武陵。西接牂柯。北接巴郡。土地山險、水灘。人多戇勇,多獽蜑之民。縣邑阿黨,鬥訟必死。無蠶桑少文學。無蠶桑。惟出茶、丹、漆、蜜、蠟漢時,赤甲軍常取其民。蜀丞相亮亦發其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遂移家漢中。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之。見玄猿緣其山,芝性好弩,手自射猿,中之。猿子拔其箭,卷木葉塞其創。芝嘆曰:「嘻!吾傷物之性,其將死矣。」乃移其豪徐、藺、謝、范五千家於蜀,為獵射官。分羸弱配督將韓、蔣等,名為助郡軍;遂世掌部曲,為大姓。晉初,移弩士於馮翊蓮勺。其人性質直,雖徙他所,風俗不變。故迄今在蜀、漢、關中、涪陵,及為軍在南中者猶存。山有大龜,其甲可卜;其緣可作釵,世號靈?。

      十五
  涪陵縣  郡治。

  丹興縣  蜀時省。山出名丹。

  漢平縣  延熙十三年置。

  萬寧縣  孝靈帝時置,本名永寧。

  漢髮縣  有鹽井。縣北有獽、蜑,又有蟾夷也。

  〔漢葭縣  省入涪陵。〕

      十六
  巴西郡,屬縣七。去洛二千八百一十五里。東接巴郡。南接廣漢。西接梓潼。北接漢中、西城。土地山原多平,有牛馬桑蠶。其人,自先漢以來,傀偉俶儻,冠冕三巴。及郡分後,叔布、榮始、周群父子、程公弘等,或學兼三才,或精秀奇逸。其次,馬盛衡承伯,才藻清妙;龔德緒兄弟,英氣曄然;黃公衡應權通變;馬德信、王子均、勾孝興、張伯岐建功立事;劉二主之世,稱美荊楚。裟讼葷h以來,范三侯、馮車騎、馬鎮南,皆植斯鄉,故曰「巴有將,蜀有相」也。及晉,譙侯脩文於前,陳君煥炳於後,並遷雙固,倬群穎世。甄在傳記,縉紳之徒,不勝次載焉。

      十七
  閬中縣  郡治。有彭池大澤。名山靈臺,見文緯書讖。大姓有三狐、五馬,蒲、趙、任、黃、嚴也。

  西充國縣  故充國,和帝時置。有鹽井。大姓侯、譙氏。〔漢末分置南充國時改名。〕

  〔南充國縣  漢末置。大姓張氏。〕

  安漢縣  號出人士。大姓陳、范、閻、趙。

  平州縣  〔太康元年置。〕

  其二縣為郡。

      十八
  宕渠郡,蜀先主置。以廣漢王士為太守。郡建九年省。延熙中復置。尋又省永興元年,李雄復置。今遂為郡。長老言:「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盧城。」秦始皇時,有長人二十五丈見宕渠。秦史胡母敬曰:「是後五百年外,必有異人為大人者。」及雄之王,祖世出自宕渠,有識者皆以為應之。先漢以來,士女賢貞。縣民、車騎將軍馮緄、大司農玄賀、大鴻臚龐雄、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於世。緄、溫各葬所在。常以三月,二子之靈還鄉里,水暴漲。郡縣吏民,莫不於水上祭之。其列女節義在《先賢志》。

  宕渠縣  郡治。有鐵官。石蜜,山圖所採也。

  漢昌縣  和帝時置。大姓勾氏。

  宣漢縣  今省。

      十九
  右巴國,凡分為五郡,二十三縣。

  譔曰:巴國,遠世則黃炎帝之支封;在周則宗姬之戚親;故於春秋,班侔秦楚,示甸衛也。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風淳俗厚,世挺名將;斯乃江漢之含靈,山岳之精爽乎?觀其俗,足以知其敦壹矣。昔沙麓崩,卜偃言:「其後當有聖女興。」元城郭公謂王翁孺屬當其時。故有政君。李雄,宕渠之廝伍,略陽之黔首耳。起自流隸,君獲士民;其長人之魄,良有以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二 漢中志

      一
  漢中郡,本庸國地。周匡王二年,巴、秦、楚滅庸,其地分屬秦、巴。六國時,楚強盛,略有其地。後為蜀。恆成爭地。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

  漢有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貢》「流漾為漢」是也。西源出隴西西縣嶓冢山,會白水,經葭萌,入漢。始源曰沔,故曰「漢沔。」在《詩》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其應上昭於天。又曰:「惟天有漢。」其分野,與巴、蜀同占。其地東接南郡。南接於巴。西接武都。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賦貢所出,略侔三蜀。

  漢高帝既克秦,獲子嬰,當王關中。項羽封高帝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帝不悅。丞相蕭何?\曰:「雖王漢之惡,不猶愈於死乎?且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屈於一人之下,則伸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願大王王漢中,撫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帝從之。都南鄭。及高帝東伐,蕭何居守漢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蕭何鎮關中。資其眾,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為漢中守。治西城。屬縣十二。叔既饋以軍饟,又致名材,立宮室。帝嘉之。然以帝業所興,不封藩王。

      二
  自叔之後,世脩文教,有俶儻之士,異人並挺:鄧公抗言於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張騫特以蒙險遠,為孝武開緣邊之地,賓沙越之國,致大宛之馬,入南海之象,而車渠、瑪瑙、珊瑚、琳碧、罽寶、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笻竹、蒟醬,殊方奇玩,盈於市朝。振揚威靈,被於幽裔。遂登九列,杖節、繡衣,剖符博望。谷口子真,秉箕潁之操,湛然岳立,不營不求,德聲邁流。楊王孫應至人之概。自建武以後,群儒脩業。開按圖緯,漢之宰相,當出坤鄉。於是司徒李公,屢登七政。太傅子堅,弈世論道。其珪璋、瑚璉之器,則陳伯臺、李季子、陳申伯之徒,文秀瑋曄。其州牧、郡守,冠蓋相繼,於西州為盛。蓋濟濟焉。

      三
  莽時,公孫述據蜀,跨有漢中。當秦隴之徑,每罹於其害。安帝永初二年,陰平武都羌反,入漢中,煞太守董炳,沒略吏民。四年,羌復來。太守鄭廑出屯褒中,欲與羌戰。主簿段崇陳諫,以為:「但可堅守。來虜乘勝,其鋒不可當。」廑不從。戰,敗績。崇與門下史王宗、原展、及崇子勃、兄子伯生,力戰捍廑,并命。功曹程信素居守,馳來赴難,冒寇殯殮廑。虜遂大盛。天子乃拜巴郡陳禪為漢中太守。虜素憚禪,更來盤結。禪知攻守未可卒平,而年荒民困,乃矯詔赦之。大小咸服。既,誅其亂首。天子善之,徙禪左馮翊太守。程信怨恥,乃結故吏、冠蓋子弟嚴孳、李容、姜濟、陳巴、曹廉、勾矩、劉旌等二十五人,誓志報羌;各募壯士,豫結同死以待寇。太守鄧成,命信為五官〔掾〕,孳等門下官屬。元初二年羌復來。巴郡板楯捄之。信等將其士卒,力奮討。大破之。信被八創,二十五人戰死。自是後,羌不敢南向。五年,天子下詔,褒嘆信、崇等,賜其家穀各千斛,宗、展、孳等家穀各五百斛。列畫東觀。每新太守到,必先存問其家。以羌畏服陳禪,拜禪子澄漢中太守。

      四
  漢末,沛國張陵,學道於蜀鶴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傳其業。衡死,子魯傳其業。魯字公祺,以鬼道見信於益州牧劉焉。魯母有少容,往來焉家。初平中,以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谷道。魯既至,行寬惠,以鬼道教。立義舍,置義米、義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過。過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賈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後行刑。學道永信者,謂之鬼卒。後乃為祭酒。巴、漢夷民多便之。其供,通限出五?米。故世謂之「米道」。扶風蘇固為漢中太守。魯遣其黨張脩攻固。成固人陳調,素游俠,學兵法,固以為門下掾,說固守捍禦寇之術。固不能用。〔寇至,〕踰墻走,投南鄭趙嵩。嵩將俱逃。?\盛。固遣嵩求隱避處。嵩未還,固又令鈐下偵?\。?\得鈐下,遂得煞固。嵩痛憤,杖劍直入,死之。調亦聚其賓客百餘人攻脩,戰死。

  魯既有漢中,數害漢使。焉上書言「米?\斷道。」至劉焉子璋為牧時,魯益驕恣。璋怒,建安五年殺魯母、弟。魯率巴夷王杜濩、朴胡、袁約等叛,為讎敵。魯時使使漢朝,亦慢憍。帝室以亂,不能征,就拜中郎將、漢寧太守。不置長吏,皆以祭酒治民。璋數遣龐羲、李異等討之,不能克,而巴夷日叛;乃以羲為巴西太守禦魯。又遣楊懷、高沛守關頭。請劉先主討魯。先主更襲取璋。

  建安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魯。魯走巴中。先主將迎之。而魯功曹巴西閻圃說魯北降,歸魏武,贊以大事。宜附託杜濩、朴胡委質。不然,西結劉備以歸之。魯勃然曰:「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遂委質魏武。武帝拜魯鎮南將軍,封襄平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時先主東取江州,巴人稽服。魏武以巴夷王杜濩、朴胡、袁約為三巴太守。留征西將軍夏侯淵,及張郃、益州刺史趙顒等守漢中。遷其民於關隴。

      五
  二十四年春,先主進軍攻漢中。至定軍,淵、郃、顒來戰,大為先主所破。將軍黃忠斬淵、顒首。魏武帝復西征先主。先主曰:「孟德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乃歛眾拒險,終不交鋒。魏武積月不能拔,果引軍還。先主遂為漢中王。將還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中。眾皆以必張飛。張飛心亦自許。先主乃以牙門將軍義陽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漢中。卿居之若何?」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若偏將十萬而來,請為大王吞之。」眾壯其言。初,魏武之留淵、郃也,以雞肋示外。外人莫察。惟主簿楊脩知之,故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也。」是後,處蜀、魏界,固險重守。自丞相亮、大司馬琬、大將軍禕,皆鎮漢中。

      六
  蜀平,梁州治沔陽。太康中,武帝孫漢王迪受封,更曰漢國。李雄時郡但六縣。

  南鄭縣  郡治。周貞王十八年,秦厲公城之。有池水,從旱山來入沔。大姓李、鄭、趙氏。

  沔陽縣  州治。有鐵官。有度水。水有二源:一曰清檢,二曰濁檢,并有魚穴。清水出鱮,濁水出鮒,常以二月八月取。蜀丞相諸葛亮葬定軍山。

  褒中縣  孝昭帝元鳳六年置。本都尉治也。山名扶木。有唐公房祠也。

  成固縣  蜀時,以沔陽為漢城,成固為樂城。

  蒲池縣

  西鄉縣

      七
  魏興郡,本漢中西城縣。哀平之世,縣民錫光,字長沖,為交州刺史。徙交阯太守。王莽篡位,拒郡不附。莽方有事海內,未以為意。尋值所在兵起,遂自守。更始即位,正其本官。世祖嘉其忠節,徵拜為大將軍朝侯祭酒,封鹽水侯。後漢中數寇亂,縣土獨存。漢季世別為郡。建安二十四年,劉先主命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伐房陵、上庸。自漢中,又遣副軍中郎將劉封乘沔水會達上庸。以申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達、耽降魏。黃初二年,魏文帝轉儀為魏興太守,封鄖鄉侯。住洵口。蜀平,還治西城。屬縣六。戶萬。去洛一千七百里。土地險隘。其人半楚。風俗略與荊州、沔中同。

  西城縣  郡治。元康元年,封越騎校尉蜀郡何攀為公國也。

  錫縣  〔有錫穴。〕

  安康縣  〔本安陽縣,太康中改。〕

  興晉縣  晉置。

  鄖鄉縣  本名長利縣。縣有鄖關。

  洵陽縣  〔北山〕洵水所出。

      八
  上庸郡,故庸國,楚與巴秦所共滅者也。秦時屬蜀。後屬漢中。漢末為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孟達、劉封征上庸。上庸太守申耽稽服,遣子弟及宗族詣成都。先主拜耽征北將軍,封鄖鄉侯,領郡如故。黃初中,降魏。文帝拜耽懷集將軍,徙居南陽。省上庸,并新城。孟達誅後,復為郡。屬縣五。戶七千。去洛一千七百里。

  上庸縣  郡治。

  北巫縣  安樂鄉,咸熙元年為公國,封劉後主也。

  武陵縣

  安富縣

  微陽縣

      九
  新城郡,本漢中房陵縣也。秦始皇徙呂不韋舍人萬家於房陵,以其隘地也。漢時宗族、大臣有罪,亦多徙此縣。漢末,以為房陵郡。建安二十四年,孟達征房陵,煞太守蒯祺,進平三郡。與劉封不和,封奪達鼓吹。關羽圍樊城,求助於封、達。封、達以新據山郡,未可擾動為辭。羽為吳所破殺。達既忿封,又懼先主見責,遂拜書先主告叛,降魏。魏文帝善達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使襲劉封。封敗走,達據房陵。文帝合三郡為新城郡,以達為太守。蜀丞相諸葛亮將北伐,招達為外援,故貽書曰:「嗟乎,孟子度!邇者,劉封侵凌足下,以傷先帝待士之望。慨然永嘆!每存足下平素之志,豈虛託名載策者哉!」都護李嚴亦與書曰:「吾與孔明,並受遺詔,思得良伴。」吳王孫權亦招之。達遂背魏,通吳、蜀。表請馬、弩於文帝,撫軍司馬宣王以為不可許。帝曰:「吾為天下主,義不先負人。當使吳、蜀知吾心。」乃多與之,過其所求。明帝太和初,達叛魏歸蜀。時宣王屯宛,知其情,乃以書喻之曰:「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達以書與亮曰:「宛去洛八百,去此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閒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辨。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及兵到,達又告亮曰:「吾起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亮以其數反覆,亦不捄。遂為宣王所誅滅。宣王分為三郡。新城屬縣四,戶二萬。去洛一千六百里。

  房陵縣  郡治。有維山,維水所出,東入沔。〔筑水,北入沔。〕

  沶鄉縣

  昌魏縣

  綏陽縣

      十
  右三郡,漢中所分也。在漢中之東,故蜀漢謂之「東三郡」。蜀時為魏,屬荊州。晉元康六年,始還梁州。山水艱阻,有黃金、子午,馬騣建鼓之阻。又有作道,九君摶土作人處。而其記及,《漢中記》不載。又不為李雄所據。璩識其大梗概,未能詳其小委曲也。

      十一
  梓潼郡,本廣漢屬縣也。建安十八年,劉先主自葭萌南攻州牧劉璋,留中郎將南郡霍峻守葭萌城。張魯遣將楊帛誘峻,求共城守。峻曰:「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也。」帛退。劉璋將向存、扶禁由巴閬水攻峻。歲餘,不能克。峻眾才八百人。存眾萬計,更為峻所破敗,退走。成都既定,先主嘉峻功,二十二年,分廣漢置梓潼郡,以峻為太守。屬縣六。戶萬。去洛二千八百三十八里。東接巴西。南接廣漢。西接陰平。北接漢中。土地出金、銀、丹、漆、藥、蜜也。世有雋彥,人侔於巴蜀。

  梓潼縣  郡治。有五婦山,故蜀五丁士所拽蛇崩山處也。有善板祠,一曰惡子。民歲上雷杼十枚。歲盡,不復見,云雷取去。四姓,文、景、雍、鄧者也。

  涪縣  去成都三百五十里。水通於巴。為蜀東北之要。蜀時,大將軍鎮之。有宕田、平稻田。孱水,出孱山。其源有金、銀礦;洗取,火融合之,為金銀。陽泉,出石丹,大司馬蔣琬葬此。大姓楊、杜、李。人士多見《耆舊傳》也。

  晉壽縣  本葭萌城。劉氏更曰漢壽。水通於巴西,又入漢川。有金銀礦,民今歲歲取洗之。蜀亦大將軍鎮之。漆、藥、蜜所出也。大將軍費禕葬北山。大姓葬此者多。

  白水縣  有關尉,故州牧劉璋將楊懷、高沛守也。

  〔昭歡縣〕

  漢德縣  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領〕桑下兵民也。

      十二
  武都郡,本廣漢西部都尉治也。元鼎六年,別為郡。屬縣九。戶五萬餘。今戶萬。去洛一千八百七十八里。東接漢中。南接梓潼。西接天水。北接始平。土地險阻有麻田氐?,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戇。出名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頃險勢,氐?常依之為叛。漢世數征討之。分徙其羌,遠至酒泉、敦煌,其攻戰壘、戍處所亦多。建安二十二年,先主遣將軍雷同、吳蘭平之。為魏將曹洪所破殺。魏益州刺史、天水楊阜治此郡。阜以濱蜀境,移其氐?於汧、雍及天水、略陽。建興七年,丞相諸葛亮遣護軍陳式伐之,遂平武都、陰平二郡。還屬益州。魏將夏侯淵、張郃、徐晃征伐,常由此郡;而蜀丞相亮及魏延、姜維等多從此出秦川;遂荒無留民。其氐?、楊濮屬魏,魏遙置其郡。惟地屬蜀。蜀平,屬雍州,太康六年還梁州。元康六年,氐?齊萬年反。郡罹其寇,晉民流徙入蜀及梁州。

  永嘉初,天水氐?楊茂搜率種人為寇;保據其郡,貢獻長安。愍帝以胡寇方盛,欲懷來戎翟,拜茂搜驃騎將軍、左賢王。劉曜破長安,丞相平昌公上隴,據天水。茂搜數饋獻。平昌公拜茂搜長子難敵征南將軍,少子堅頭龍驤將軍。種眾彊盛。東破梁州。南連李雄。威服羌戎。平昌公為劉曜所破,陳安作?\。于時,并氐?如一國。茂搜死,敵、堅代為主。數歲,劉曜自攻武都。敵、堅南奔雄,至晉壽,遣子為質。又厚賂雄兄晉壽守將稚。曜不獲敵、堅,引還。敵、堅還武都。恃險驕慢,攻走雄陰平太守羅演。演,稚舅也。稚忿恚,白兄含與雄,求征之。雄使含、稚將數千人攻之。時敵妻死,葬於陰平。含、稚徑至下辨,入武街城。以深入無繼,盡為氐?所破煞。敵、堅死,子磐、毅復代為王。咸康四年,敵、從弟初,煞磐、毅兄弟,代為主,迄今。自茂搜父子之結據也,通晉家,及李雄、劉曜、石勒、石虎、張駿,皆稱臣奉貢,受其官號;所向用其官及其年號。

      十三
  下辨縣  郡治。一曰武街。

  武都縣  漢水所出。有天池澤。

  上祿縣

  故道縣

  河池縣  泉街水,入沮,合漢也。

  沮縣  河池水所出東狼谷也。

  平樂縣

  脩城縣

  嘉陵縣

      十四
  陰平郡,本廣漢北部都尉治。永平後,羌虜數反,遂置為郡。屬縣四。戶萬。去洛二千三百四十四里。東接武都。南接梓潼。西接汶山。北接隴西。土地山險。人民剛勇。多氐?。有黑、白水羌,紫羌,胡虜。風俗、所出,與武都略同。

  漢安帝永初二年,羌反,燒郡城。郡人退住白水。會漢陽諸羌反,溢入漢,煞太守。漢陽杜琦,自稱將軍,叛亂。廣漢郡屯葭萌。漢使御史大夫唐喜討琦,進討羌。經年不下。詔賜死。更遣中郎將尹就討羌,亦無功。諸郡太守皆屯涪。元初五年,巴郡板楯軍救漢中。漢中大破羌。羌乃退。郡復治。置助郡都尉。

  劉先主之入漢中也,爭二郡不得。建興七年,諸葛亮始命陳戒平之。魏亦遙置其郡,屬雍州。自景谷有步道,徑江油左儋行出涪。鄧艾從之伐蜀。元康六年,還屬梁州。永嘉末,太守王鑒粗暴,郡民毛深、左騰等逐出之,相率降李雄。晉民盡出蜀,氐羌為楊茂搜所占有。

  陰平縣  郡治。漢曰陰平道也。有白水出徼外,入羌水。

  甸氐縣  有羌水出徼外,入漢。

  平武縣  有關尉。【自景谷有步道,徑江油左儋出涪,鄧艾伐蜀道也】劉主時置義守。

  剛氐縣  涪水所出。有金銀礦。

      十五
  右梁州。

  譔曰:漢沔彪炳,靈光上照。在天鑒為雲漢。於地畫為梁州。而皇劉應之,洪祚悠長。蕭公之云,不亦宜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三 蜀志

      一
  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其地東接於巴,南接於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地稱天府,原曰華陽。故其精靈,則井狼垂耀,江、漢遵流。《河圖括地象》曰:「岷山之精,上為井絡,帝以會昌,神以建福。」《夏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泉源深盛,為四瀆之首,而分為九江。其寶,則有璧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繡、罽、氂、犀、象、氈、毦,丹、黃、空青之饒,滇、獠、賨、僰,僮僕六百之富。

  其卦值坤,故多班綵文章。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星應輿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與秦同分,故多悍勇。在《詩》,文王之化,被乎江漢之域,秦豳同詠,故有夏聲也。其山林澤漁,園囿瓜果,百穀蕃廡,四節代熟。桑、漆、麻、紵靡不有焉。

      二
  有周之世,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

  周失紀綱,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於湔。

  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悅之,納以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巴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巴亦化其教而力農務。迄今巴蜀民農,時先祀杜主君。

      三
  開明位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張獠、僰。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醴,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未有謚列,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赤黃白黑帝也。開明王自夢廓移,乃徙治成都。

  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遺蜀王。王報珍玩之物,物化為土。惠王怒。群臣賀曰:「天承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後,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王悅之,使使請石牛,惠王許之。蜀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笑之,曰:「吾雖牧犢,當得蜀也。」

  武都有一丈夫,化為女子,美而豔,蓋山精也。蜀王納為妃。不習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為《東平》之歌以樂之。無幾,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蓋地數畝,高七丈。上有石鏡。今成都北角武擔是也。後,王悲悼,更作《臾邪歌》、《隴歸之曲》。其親埋作冢者,皆立方石以志其墓。成都縣內有一方折石,圍可六尺,長三丈許。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橋,亦有一折石,如之,長老傳言:五丁士擔土擔也。公孫述時,武擔石折。故治中從事任文公歎曰:「噫!西方智士死。吾其應之。」歲中卒。

  周顯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數以美女進,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同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并將從;而山分為五嶺。直頂上有平石。蜀王痛傷,乃登之。因命曰五婦冢山。川平石上為望婦堠。作思妻臺。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四
  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曰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仇,故蜀王怒,伐苴。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秦惠王方欲?\楚,與群臣議曰:「夫蜀,西僻之國,戎狄為鄰,不如伐楚。」司馬錯、中尉田真黃曰:「蜀有桀紂之亂。其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給軍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以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并矣。」惠王曰:「善!」

  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王遯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逄鄉,死於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馬錯等因取苴與巴焉。

      五
  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置巴、蜀郡,以張若為蜀守。戎伯尚強,乃移秦民萬家實之。三年,分巴、蜀置漢中郡。六年,陳壯反,殺蜀侯通國。秦遣庶長甘茂、張儀、司馬錯復伐蜀。誅陳壯。七年,封〔公〕子惲為蜀侯。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赧王〕五年,儀與若城成都,周迴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迴七里,高六丈。臨邛城,周迴六里,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門置觀樓,射蘭。成都縣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內城營廣府舍,置鹽鐵市官並長、丞。修整里闠,市張列肆,與咸陽同制。其築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養魚,今萬歲池是也。惠王二十七年也。城北又有龍?池,城東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徑通〕,冬夏不竭。其園囿因之。平陽山亦有池澤,蜀王漁畋之地也。

  赧王十四年,蜀侯惲祭山川,獻饋於秦昭襄王,惲後母害其寵,加毒以進王。王將嘗之。後母曰:「饋從二千里來,當試之。」王與近臣,近臣即斃。王大怒,遣司馬錯賜惲劍,使自裁。惲懼,夫婦自殺。秦誅其臣郎中令嬰等二十七人。蜀人葬惲郭外。十五年,王封其子綰為蜀侯。十七年,聞惲無罪冤枉死,使使迎喪入葬郭內。初則炎旱三月,後又霖雨七月,車溺不得行。喪車至城北門,忽陷入地中。因葬焉。蜀人因名北門曰咸陽門。為蜀侯惲立祠。其神有靈,能興雲致雨。水旱?\之。三十年,疑蜀侯綰反,王復誅之。但置蜀守。張若因取笮及楚江南地焉。

      六
  周滅後,秦孝文王以李冰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謂汶山為天彭門;乃至湔氐道。見兩山對如闕,因號天彭闕;髣彿若見神。遂從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沈濆。漢興,數使使者祭之。

  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撿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溉灌三郡,開稻田。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外作石兕五頭以厭水精。穿石兕渠於南江,命曰犀牛里。後轉為耕牛二頭,一在府市市橋門,今所謂石牛門是也。一在淵中。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於玉女房下白沙、郵作三石人,立水中。與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時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會江南安;觸山脅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患之。冰發卒鑿平溷崖,通正水道。或曰:冰鑿崖時,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中,與神鬥。迄今蒙福。僰道有故蜀王兵闌亦有神,作大灘江中。其崖嶄峻,不可鑿;乃積薪燒之。故其處懸崖有赤白五色。冰又作笮通汶井江,徑臨邛。與蒙溪水、白木江會,至武陽天社山下合江。此其渠皆可行舟。又導洛通山洛水,出瀑口,經什邡、雒,別江會新都大渡。

   又有綿水,出紫巖山,經綿竹入洛。合流過資中,會江陽。皆溉灌稻田,膏潤稼穡。是以蜀人稱郫、繁曰膏腴,綿、洛為浸沃也。又識齊水脈,穿廣都鹽井,諸陂池。蜀於是盛有養生之饒焉。

      七
  漢祖自漢中出三秦伐楚,蕭何發蜀、漢米萬船,南,給助軍糧,收其精銳,以補傷疾。雖王有巴蜀,南中不賓也。高祖六年,始分置廣漢郡。高后六年,城僰道,開青衣。

  孝文帝末年,以廬江文翁為蜀守。翁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頃。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後,學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學,選吏子弟就學。遣雋士張叔等十八人東詣博士,受七經,還以教授。學徒鱗萃,蜀學比於齊魯。巴、漢亦立文學。孝景帝嘉之,令天下郡、國皆立文學。因翁倡其教,蜀為之始也。孝武帝皆徵入叔等為博士。叔明天文災異,始作《春秋章句》。官至侍中,揚州刺史。

  元光四年,置蜀西部都尉。元鼎二年,立成都十八郭。於是郡縣多城觀矣。

  建元六年,分蜀、廣漢置犍為郡。元封元年,分犍為置牂柯郡。二年,分牂柯置益州郡。以廣漢西部白馬為武都郡,蜀南部邛為越嶲郡,北部冉、駹為汶山郡,西部笮為沈黎郡,合置二十餘縣。天漢四年,罷沈黎,置兩部都尉:一治旄牛,主外羌;一治青衣,主漢民。

  孝宣帝地節三年,罷汶山郡,置北部都尉。時又穿臨邛蒲江鹽井二十所,增置鹽鐵官。

      八
  蜀自漢興,至于哀平,皇德隆熙,牧守仁明。宣德立教,風雅英偉之士,命世挺生,感於帝思。於是璽書交馳於斜谷之南,玉帛踐乎梁、益之鄉。而西秀彥盛,或龍飛紫闥,允陟璿璣,或盤桓利居,經綸皓素。故司馬相如耀文上京,楊子雲齊聖廣淵,嚴君平經德秉哲,王子淵才高名雋,李仲元湛然岳立,林翁孺訓誥玄遠,何君公謨明弼諧,王延世著勳河平。其次,楊壯、何顯、得意之徒,恂恂焉。斯蓋華岷之靈標,江漢之精華也。故益州刺史王襄悅之,命王褒作《中和頌》,令冑子作《鹿鳴》聲歌之,以上孝宣帝。帝曰:「此盛德之事,朕何以堪之。」即拜為郎。降及建武以後,爰迄靈獻,文化彌純,道德彌臻,趙志伯三遷台衡,子柔兄弟相繼元輔,司空張公宣融皇極,太常仲經為天下材英,廣陵太守張文紀,號天下整理,武陵太守杜伯持,能決天下所疑,王稚子震名華夏,常茂尼流芳京尹。其次,張俊、秦宓,英辯博通,董扶、楊序,究知天文,任定祖訓徒,同風洙泗。其孝悌則有,姜詩感物寤靈,禽堅精動殊俗,隗通石橫中流,吳順赤烏來巢。其忠貞,則王皓隕身不傾,朱遵絆馬必死,王累懸頸州門,張任守節故主。其淑媛,則有元常、紀常、程玦及吳几先絡,郫之二姚,殷氏貞女,趙公夫人。自時厥後,龍宗有鱗,鳳集有翼,搢紳邵右之疇,比肩而進,世載其美。是以四方述作有志者,莫不仰其高風,範其遺則,擅名八區,為世師表矣。其忠臣孝子,烈士貞女,不勝詠述。雖魯之詠洙泗,齊之禮稷下,未足尚也。故「漢徵八士,蜀有四焉」。

      九
  然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國,輒徙其豪俠於蜀;資我豐土,家有鹽銅之利,戶專山川之材,居給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結駟連騎,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設太牢之廚膳,歸女有百兩之徒車,送葬必高墳瓦槨,祭奠而羊豕夕牲,贈襚兼加,賵賻過禮,此其所失。原其由來,染秦化故也。若卓王孫家僮千數,程、鄭各八百人;而?公從禽,巷無行人;簫、鼓歌吹,擊鐘肆懸;富侔公室,豪過田文;漢家食貨,以為稱首。蓋亦地沃土豐,奢侈不期而至也。

      十
  蜀郡,州治。屬縣六。戶,漢廿七萬,晉六萬五千。去洛三千一百二十里。東接廣漢。北接汶山。西接漢嘉。南接犍為。

  州治大城。郡治少城。西南兩江有七橋:直西門郫江上曰沖里橋。西南石牛門曰市橋。其下,石犀所潛淵也。大城南門曰江橋。南渡流江曰萬里橋。西上曰夷里橋。上曰笮橋。又從沖里橋西北折曰長昇橋。郫江上,西有永平橋。長老傳言:李冰造七橋,上應七星。故世祖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星橋間。」城北十里有昇仙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於是江眾多作橋,故蜀立里多以橋為名。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為有五津:始曰白華津;二曰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頭津,劉璋時,召東州民居此,改曰東州頭;五曰江南津。入犍為有漢安橋,玉津,東沮津。

  始文翁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在城南。永初後,堂遇火。太守陳留高瞬更脩立,又增造二石室。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於夷里橋南岸道東邊起文學,有女墻。其道西城,故?\官也。?\江織?\濯其中則鮮明,濯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里也。西又有車官城。其城東、西、南、北,皆有軍營壘城。其郡四出大道,道實二十里有衢。今言十八里者,昔蜀王女未嫁,年二十亡,王哀悼,不忍言二十,故言十八也。王女墓在城北,今王女陌是也。

      十一
  其太守著德垂績者,前漢莫聞。建武以來,有第五倫,廉范叔度,特垂惠愛。百姓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來時我單衣,去時有五?。」其後,漢中趙瑤,自扶風太守來之郡,司空張溫謂曰:「第五伯魚從蜀郡為司空。今掃吾第以待足下。」瑤換廣漢。陳留高?亦播文教。太尉趙公,初為九卿,適子甯還蜀,?命為文學,撰《鄉俗記》。其能屈士如此。廣漢王商,犍為楊洪,皆見詠懷。及晉建西夷府,太守多遷為西夷校尉。亦遷益州刺史。

      十二
  成都縣  郡治。有十二鄉,五部尉。漢戶七萬,晉三萬七千。名難治。順帝時,廣漢馮顥為令。太守京兆劉宣不奉法。顥奏免之。立文學,學徒八百人。實戶口萬八千。開稻田百頃。治績尤異。後有廣漢劉龐為令,大姓恣縱,諸趙倚公,故多犯法,濮陽太守趙子真,父子強橫,龐治其罪,莫不震肅。郫民楊伯侯奢侈,大起冢營。因龐為郫令,伯侯遂徙占成都。龐復為成都,召伯侯教而宥之,豪右敬服。有蜀侯祠。大姓有柳、杜、張、趙、郭、楊氏。富,先有羅裒、?公,後有郭子平。奢豪,楊伯侯兄弟。

  郫縣  郡西北六十里。冠冕大姓何、羅、郭氏。

  繁縣  郡北九十里。有泉水,稻田。三張為甲族。

  江原縣  郡西,渡大江,濱文井江,去郡一百二十里。有青城山,稱江祠。安漢,上、下朱邑出好麻,黃潤細布,有羌筒盛。小亭,有好稻田。東方,常氏為大姓。文井江上有常堤三十里,上有天馬祠。

  臨邛縣  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民實之。有布濮水,從布濮來合火井江。有火井,夜時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光,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以竹筒盛其氣然之,可拽行終日不滅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鹽。家火煮之,得無幾也。有古石山,有石礦,大如蒜子。火燒合之,成流支鐵,甚剛。因置鐵官。有鐵祖廟祠。漢文帝時,以鐵、銅山賜侍郎鄧通。通假民卓王孫,歲取千匹。故王孫貲累巨萬億,鄧通錢亦布天下。王孫女文君,能鼓琴。時有司馬長卿者,臨邛令王吉與之游王孫家,文君因奔長卿。漢世,縣民陳立,歷巴郡、牂柯、天水太守,有異政。陳氏、鄭氏為大姓冠蓋也。

  廣都縣  郡西三十里。元朔二年置。有鹽井、漁田之饒。大豪馮氏,有魚池、鹽井。江有魚漕梁。山有鐵礦。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過水二十里。漢時,縣人朱辰,字元燕,為巴郡太守,甚著德惠。辰卒官,郡獽民北送及墓。獽蜑鼓刀辟踊,感動路人。於是葬所草木頃許皆倣之曲折。迄今蜀人,莫不歎辰之德靈,為之感應。今朱氏為首族也。

  成都市官,本有長,建武十八年省。

  蜀郡,太康末屬王國,改號曰成都內史。王改封,乃復舊。

      十三
  廣漢郡,高帝六年置。屬縣八。漢戶十七萬,晉四萬。去洛三千里。南去成都百二十里。西接汶山。北接梓潼。東接巴郡。南接蜀犍為。本治繩鄉。安帝永初中陰平、漢中羌反,元初二年移涪。後治雒城。王莽改曰新都。公孫述名曰子同。益州以蜀郡、廣漢、犍為為「三蜀」。土地沃美,人士俊乂,一州稱望。漢選蜀郡、廣漢太守,每重德高俊。故前有趙護、第五伯魚,後有蔡、陳,表章禮物,殊於諸郡。其太守著功德者,有劉咸孫寶蔡茂陳寵。茂自郡逕遷司徒。寵亦至三公。而●諷、尹睦、鮮于定、趙瑤皆公望也。薛鴻,輩,卿佐也。許靖亦為上公。何祇、常閎皆有稱。以處州中,益州恆治此郡。

  初平中,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縣城。築闕門,云其地不王。乃留孫脩據之。建安十八年,劉先主自涪攻圍,且一年。軍師龐統中流矢死。先主痛惜,言則涕泣。廣漢太守南陽張存曰:「統雖可惜,違大雅之體。」先主怒曰:「統殺身成仁,非仁者乎。」即免存官。十九年夏,雒城拔。襄陽馬良書詒諸葛亮曰:「承雒城已下,尊兄配業光國,魄兆見矣。」時州或治成都,時復治雒。為蜀淵府。

      十四
  雒縣  郡治。汎鄉有孝子姜詩田宅,姓族。大姓有鐔、李、郭、翟氏。

  綿竹縣  劉焉初所治。綿與雒,各出稻稼,畝收三十斛,有至五十斛。漢時,任定祖以儒學教,號侔洙泗。有多士,秦、杜為首族也。

  什邡縣  山出好茶。楊氏為大姓。美田。有鹽井。

  新都縣  蜀以成都、廣都、新都為三都,號名城。有金堂峽。水通於巴。漢時五倉,名萬安倉。有棗,魚梁。多名士,有楊序、董扶。又有四姓馬、史、汝、鄭者也。

  五城縣  郡東南。有水通於巴。漢時置五倉,發五縣民,尉部主之。後因以為縣。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在縣東二里。其山六屈六起。山出龍骨。云龍升其山,值天門閉,不達,墮死於此。後沒地中。故掘取得龍骨。

  郪縣  有山原田,富國鹽井,濮出好棗。宜君山出麋,尾特好,入貢。大姓,王、李氏。又有高、馬家,世掌部曲。蜀時,高勝、馬秦皆叛,伏誅。

  廣漢縣  有山原田。蜀時,彭羕有俊才。晉世段容號令德;故二姓為甲族也。

  德陽縣  有青石祠。山原肥沃,有澤漁之利。士女貞孝。望山樂水,土地易為生事。車騎將軍鄧芝雅有終焉之思,後遂葬其山。太守夏侯慕時,古濮為功曹。康、古、袁氏為四姓,大族之甲者也。

  劉氏延熙中,分廣漢四縣置東廣漢郡。咸熙初省。泰始末,又分置新都郡。太康省。末年,又置新都王國蜀郡常騫為內史。永嘉末省。

      十五
  犍為郡,孝武建元六年置。時治鄨。其後縣十二,戶十萬。鄨,故犍為地也。鄨有犍山,見《保乾圖》。武帝初,欲開南中,令蜀通僰、青衣道。建元中,僰道令通之,費功無成,百姓愁怨。帝使司馬相如諷諭之。使者唐蒙將南入,以道不通,執令,將斬之。令嘆曰:「忝官益土,恨不見成都市。」蒙即令送成都市而殺之。蒙乃斬石通閣道。故世為諺曰「思都郵,斬令頭」云。後蒙為都尉,治南夷道。元光五年,郡移治南廣。太初四年,益州刺史任安城武陽。孝昭元年,郡治僰道,後遂徙武陽。至晉,屬縣五,戶二萬。去洛三千二百七十里。東接江陽。南接朱提。北接蜀郡。西接漢嘉。王喬升其北山。彭祖家其彭濛。白虎仁於廣德。寶鼎見於江溉。綏和元年,又上寶磬十六。劉向以為美化所降,用立辟雍。士多仁孝,女性貞專。王莽改曰西順,郡人不會。更始都南陽,遠奉貢職。及公孫述有蜀,郡拒守。述伐之。郡功曹朱遵逆戰,眾寡不敵。遵絆馬戰死。遂為述所并。而任君業閉戶,費貽素隱。光武帝嘉之曰:「士大夫之郡也。」

  郡去成都百五十里,渡大江。昔人作大橋,曰漢安橋。長一里半。每秋夏水盛,斷絕。歲歲脩理,百姓苦之。建安二十一年,太守南陽李嚴,乃鑿天社山,尋江通車道,省橋,渡三津,吏民悅之。嚴因更造起府寺,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蜀以〔為〕劉氏瑞應。其太守,漢興以來,鮮有顯者。

      十六
  武陽縣  郡治。有王喬、彭祖祠。蒲江大堰灌郡下。六水門有朱遵祠。山出鐵及白玉。特多大姓,有七楊、五李諸姓十二也。

  南安縣  郡東四百里。治青衣江會。縣溉,有名灘,一曰雷垣,二曰鹽溉。李冰所平也。有橘官社。漢有鹽井。(南安、武陽皆出名茶,多陂池。)西有熊耳峽。南有峨眉山,山去縣八十里。《孔子地圖》言,有仙藥。漢武帝遣使者祭之,欲致其藥,不能得。有四姓,能、宣、謝、審、五。大族:楊、費。又有信士呂孟真,紀至行也。

  僰道縣  在南安東四百里。距郡八百里。高后六年城之,治馬湖江會。水通越嶲,本有僰人,故《秦紀》言僰童之富。漢民多,漸斥徙之。有荔芰、薑、蒟。濱江有兵蘭,李冰所燒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玄黃。魚從楚來,至此而止,畏崖映水也。有韓原素祠。又有孝子隗通,為母汲江膂水,天為出平石生江中。今石在馬湖江。而孝子吳順養母,赤烏巢其門。崩容江,出好磨石。江多魚害。民失在徵巫,好鬼妖。大姓吳、隗。又有楚、石、薛、相者。

  牛鞞縣  受新都江。去郡三百里。元鼎二年置。有陽明鹽井。程、韓氏為冠蓋之族。

  資中縣  受牛鞞江也。先有王延世著勳河平。後有董鈞為漢定禮。王、董、張、趙為四族。二縣在中水,多山田,少種稻之地。

      十七
  江陽郡,本犍為枝江都尉,建安八年置郡。漢安程徵、石謙白州牧劉璋求立郡。璋聽之,以都尉、廣漢成存為太守。屬縣四。戶五千。去洛四千八十里。東接巴郡。南接牂柯。西接犍為。北接廣漢。有荔芰、巴菽、桃枝、蒟、給橙。俗好文刻,少儒學,多樸野,蓋天性也。

  江陽縣  郡治。治江、雒會。有方山蘭祠。江中有大闕、小闕。季春,黃龍堆沒,闕即平。昔云,世祖微時,過江陽,有一子。望氣者曰:「江陽有貴兒氣。」王莽求之,縣人殺之。後世祖為子立祠,謫江陽民不使冠帶者數世。有富世鹽井。又郡下百二十里者,有伯塗魚梁,云伯氏女為塗氏婦,造此梁。四姓,王、孫、程、鄭。八族,又有魏、趙、先、周也。

  漢安縣  郡東五百里。土地雖迫,山水特美好。宜蠶桑,有鹽井。魚池以百數,家家有焉。一郡豐沃。四姓,程、姚、郭、石。八族張、季、李、趙輩。而程、石傑立,郡常秉議論選之。

  符縣  郡東二百里。元鼎二年置。治安樂水會。東接巴樂城。南通平夷、鄨縣。永建元年十二月,縣長趙祉遣吏先尼和拜檄巴郡守,過成湍灘,死。子賢求喪,不得。女絡年二十五,有二子並數歲。迺分金珠,作二?\囊繫兒頭下。至二年二月十五日,女絡乃乘小船,至父沒所,哀哭自沈。見夢告賢曰:「至二十一日與父尸俱出。」至日,父子浮出。縣言郡,太守蕭登高之,上尚書,遣戶曹掾為之立碑。人為語曰:「符有先絡。僰道張帛,求其夫,天下無有其偶者矣。」

  新樂縣  郡西二百八十里。元康五年置。西接僰道。有鹽井。大姓魏、呂氏。

      十八
  汶山郡,本蜀郡北部冉、駹都尉,孝武元封四年置。舊屬縣五。戶二十五萬。去洛三千四百六十三里。東接廣漢。南接蜀郡漢嘉。西接涼州生羌。北接陰平。有六、夷、羌、胡、貲虜、白蘭、蚌峒九種之戎。牛、馬、旄、氈、班罽、青頓、毞毲、羊、羧之屬。特多雜藥,名香。土地剛鹵,不宜五穀,唯種稞麥。多冰寒,盛夏凝凍不釋。夷人冬則避寒入蜀,庸賃自食,夏則避暑反落,歲以為常,故蜀人謂之作氐百石子也。

  宣帝地節三年,武都白馬羌反。使者駱武平之。因慰勞汶山郡。吏及百姓詣武自訟:「一歲再役,更賦至重。邊人貧苦,無以供給。求省郡。」郡建以來四十五年矣。武以狀上,遂省郡,復置北部都尉。孝安延光三年,復立之以為郡。已仍為蜀郡北部都尉。靈帝時再為郡。尋復為都尉。先主定蜀,陳震為都尉,因易郡名為汶山太守。後主延熙十年,平康夷反。衛將軍姜維討平之。維資此郡,屢出兵狄道。晉平蜀,郡人不附。泰始七年,諸屯兵殺其督將以叛。十年,白馬胡叛。刺史皇甫晏討之,至都安,軍叛被殺。後刺史王濬討平之。于時屬縣八,戶一萬六千。元康八年,西夷校尉麴炳討興樂亂羌,大為羌胡所破。群羌皆叛,太守但保都安。永寧元年,刺史羅尚遣牙門將王敦討之。為羌所殺。李雄入成都,汶山太守蘭維隨尚東走。雄棄其地,以都安屬蜀郡。

      十九
  〔汶山縣  郡治。〕〔本汶江道,〕〔蜀改。〕〔汶山在西,有玉輪阪。〕〔濊水、駹水出焉。〕〔故冉駹界邑也。〕〔其王侯頗知文書。而法嚴重。貴婦人,黨母族。死,則燒其尸。〕〔山巖間多石室,深者十餘丈。〕〔有鹽溪。山出鹹石,煎之得鹽。〕

  〔都安縣  本湔氐道。〕〔李冰作堰處。〕〔蜀曰湔縣。有觀阪,後主登之,看汶水之流。〕〔縣東南皆沃野,〕〔有大芋如蹲鴟也。〕

  〔廣陽縣  郡北一百里。〕〔本綿虒道。〕〔北部都尉治。太康初更名。〕〔有玉壘山,出璧玉,湔水所出。〕〔連嶺九峰,通曰岷山。夏含霜雪,昆侖之仲也。〕〔一曰沃焦。安鄉山,直上六里,岷嶺之最高者。遇大雪開泮,望見成都。〕〔山出青珠。〕

  〔廣柔縣  郡西百里。〕〔有石紐鄉,禹所生也。〕〔夷人共營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過,逃其中,不敢追,〕〔云畏禹神;能藏三年,為人所得,則共原之,云禹神靈祐之。〕

  〔蠶陵縣  郡北二百二十里。〕〔本蠶叢邑也。漢武帝元鼎中開為縣。〕〔莽曰步昌。〕〔有蠶陵山。〕

  〔升遷縣  在廣陽西百里。〕〔蜀漢立。〕

  〔平康縣  在郡北三百里。〕〔有岷阜,江水所出之處也。〕〔江初出,未可濫觴。至北部,始百許步。又西百二十餘里至汶山,乃廣二百餘步矣。〕

  〔興樂縣  在郡東北五百里。〕〔蜀開,為白馬縣。晉平蜀,更名。〕

      二十
  〔漢嘉郡,本筰都夷也。〕〔自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是謂西夷。〕〔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元鼎六年通南夷道,邛、筰君長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願為內臣妾,請吏比南夷。〕〔乃拜司馬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副使王然于、壺充國、呂越人,馳四乘之傳,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夷,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臣。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為徼。〕〔及漢誅且蘭、邛君,并殺筰侯,冉、駹皆請臣、置吏。乃以邛都為越嶲郡,筰都為沈犁郡,冉、駹為汶山郡。〕〔沈犁郡,治筰都,去長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領縣二十一。〕〔天漢四年,并蜀郡為西部,置兩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主漢人。〕〔邛來山本名邛筰,邛人、筰人所由來也。〕有九折阪,〔巖阻峻迴,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結,冬則劇寒。〕〔宣帝時,琅邪王吉子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此歎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後以病去。及元帝時,涿郡〔王尊子贛為刺史,至此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叱其馭曰:「驅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尊居部二歲,懷來徼外,蠻夷歸附其威信。〕〔公孫述據蜀,青衣人不附。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為漢嘉郡。〕〔已,復為都尉。〕〔永平中,益州刺史梁國朱輔好立功名,在州數歲,宣示漢德,威懷遠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國,戶百三十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稱為臣僕。輔上疏曰:「臣聞詩云:『彼徂者岐,有夷之行。』傳曰:『岐道雖僻而人不遠。』詩人誦詠,以為符〕〔驗。今白狼王唐菆等慕化歸義,作詩三章。路經邛來大山,零高阪,峭危峻險,百倍岐道。繈負老幼,若歸慈母。遠夷之語,辭意難正。草木異種,鳥獸殊類。有犍為郡掾田恭與之習狎,頗曉其言。臣輒令訊其風俗,譯其辭語。今遣從事史李陵與恭護送詣闕,並上其樂詩。昔在聖帝,舞四夷之樂。今之所上,庶備其一。」明帝嘉之。事下史官錄其歌焉。〕〔時部尉府舍,以部御雜夷,宜炫燿之。乃雕飾城墻,華畫府寺及諸門,作神仙、海靈、窮奇、鑿齒。夷人出入恐懼。騾馬或憚而?趄。〕〔延光二年,旄牛夷叛攻零關,殺長吏。益州刺史張喬與西部都尉擊破之。於是分置蜀郡屬國都尉,領四縣,如太守。〕〔靈帝時,復以蜀郡屬國為漢嘉郡。〕〔四縣戶十一萬。〕〔太康戶一萬三千。〕

      二十一
  〔漢嘉縣  郡治。〕〔故青衣羌國也。〕〔高后六年開為青衣縣。〕〔有蒙山。〕〔青衣水所發。東逕縣,南與沫水會。〕〔沫水從岷山,西來,出靈山下。其山上合下開,水出其間,至縣東與青衣水合,東入於江。〕〔土地多山。〕〔產名茶。〕〔靈山下有靈關,在縣北六十里。有峽,口闊三丈,長二百步。關外即夷邑。〕〔安帝永初二年,青衣道夷邑長令西,與徼外三種夷三十一萬口,齎黃金、旄牛毦舉土內屬。安帝增令田爵,號為奉通邑君。〕〔延光二年,為屬國都尉治。陽嘉二年,改縣名漢嘉。〕〔用建武時郡名也。〕〔自時厥後,人文蔚興。王元泰州里無繼。〕〔樊叔達號為吏師。〕〔向舉為一時表率。〕〔張休、王暉並俊彥稱也。〕

  〔嚴道縣  邛來山,邛水所出,東入青衣。有木官。〕〔秦開邛來道,置郵傳,屬臨邛。〕〔始皇二十五年滅楚,徙嚴王之族以實于此地,漢為縣,故曰嚴道,屬蜀郡。至文帝,又徙淮〕〔南王之族于此。〕〔道通邛筰,至險。有長嶺、若棟、八渡之難,楊母閣之峻。昔楊氏倡造作閣,故名焉。〕〔有銅山,文帝賜鄧通鑄錢處也。〕〔其人士,則李磐圖像府庭,〕〔高頤樹闕?\里。〕〔衛繼仕蜀,至奉車都尉、大尚書。〕

  〔徙陽縣  本斯榆邑。漢武略斯,以為徙縣。〕〔晉改曰徙陽也。〕〔山出丹砂,雄、雌黃、空青、青碧。〕

  〔旄牛縣  在邛來山表,本旄牛王地。邛人筰人入蜀必度此山,甚險難,南人毒之,恆止市於此。〕〔有鮮水、若水〕〔出徼外,南至大莋入繩。〕〔濊水一名洲江,合沫水,自南安入江。〕

  〔晉樂縣〕  

      二十二
  〔越嶲郡,〕【拜越嶲太守,迎者如雲。後蜀郡趙溫,亦著治績】十八字當後移。〔故邛都夷國也。〕〔秦時嘗通為郡縣。〕〔漢武帝復開,〕〔以為邛都縣。無幾而地陷為汙澤,因名為邛池,南人以為陷河,〕〔後復反叛。元鼎六年,漢兵誅邛君,以為越嶲郡。〕〔其土地,平原有稻田。〕〔其人椎髻、耕田,有邑聚。〕〔俗多游蕩,而喜謳歌,略與牂柯相類。豪帥放縱,難得而制。〕

  〔王莽時,郡守枚根調邛人任貴以為軍候。〕〔更始元年,任貴率種人攻殺枚根,自立為邛穀王。〕王莽以任貴為鎮戍大尹守之。〔又降於公孫述。述敗,光武封任貴為邛王,建武十四年,任貴遣使上三年計,天子即授越嶲太守印綬。十九年,武威將軍劉尚擊益州夷,路由越嶲。任貴聞之,疑尚既定南邊,威法必行,己不得自放縱,即聚兵,起營臺,招呼諸君長,多釀毒酒,欲先以勞軍,因襲擊尚。尚知其?\,即分軍先據邛都,遂掩任貴,誅之,徙其家屬於成都。〕

  自建武後,數叛。〔永平元年,姑復夷叛,益州刺史發兵討破之,斬其渠帥,傳首京師。後太守巴郡張翕,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在郡十七年卒,夷人愛慕,如喪父母,蘇祈叟二百餘人,齎牛羊送喪至翕本縣安漢,起墳、祭祀。詔書嘉美,為立祠堂。〕〔安帝元初三年,郡徼外夷大羊等八種,戶三萬一千,口十六萬七千六百二十,慕義內屬。時郡縣賦歛煩數。五年,卷夷大牛種封離等反畔,殺遂久令。明年,永昌、益州及蜀郡夷皆叛應之,眾遂十餘萬,破壞二十餘縣,殺長吏,燔燒邑郭,剽略百姓,骸骨委積,千里無人。詔益州刺史張喬選堪能從事討之。從事楊竦將兵至楪榆,大破之。封離等惶怖,斬其同?\渠帥,詣竦乞降,竦厚加慰納。其餘三十六種皆來降附,諸郡皆平。州中論功,未及上,會竦病創卒,張喬深痛惜之,乃刻石勒銘,圖畫其像。〕〔天子以張翕有遺愛,〕〔翕子璊,方察孝廉,天子起家拜越嶲太守。迎者如雲。〕〔曰:「郎君儀貌類我府君。」後璊頗失其心,有欲叛者,諸夷耆老相曉語曰:「當為先府君故。」遂以得安。〕〔後順桓間,廣漢馮顥為太守,〕〔亦著治績。〕

  章武三年,越嶲叟大帥高定元稱王恣睢,遣都督李承之煞將軍梓潼焦璜,破沒郡土。丞相亮遣越嶲太守龔祿住安上縣,遙領太守。安上去郡八百里徒有郡名而已。建興三年,〔丞相亮南征,復郡治。〕郡夷剛狠皆鴟視。〔軍去後,復殺太守祿叛。延熙初以安南將軍馬忠率將張嶷為〕越嶲太守。嶷將所領之郡。誘殺蘇祈、邑君冬逢及其弟隗渠等,懷集種落,威信允著,諸種漸服。又斬斯都耆帥李承之首,乃手煞焦璜、龔祿者也。又討叛鄙,降夷人,安種落,蠻夷率服。嶷始以郡郛宇頹,更築小?居之。延熙五年乃還舊郡。更城郡城,夷人男女莫不致力。興復七縣。嶷遷後,復頗奸軌,雖有四部斯兒,及七營軍,不足固守。乃置赤甲、北軍二牙門,及斯兒督軍中堅,衛夷徼。

    舊本記此段,訛舛不重敘,姑考事之本末,略加整頓刻之。

      二十三
  邛都縣  郡治,因邛邑名也。邛之初有七部,後為七部營軍。又有四部斯兒。南山出銅,邛河有唪嶲山,又有溫泉穴,冬夏常熱,其溫可湯雞、豚。下流澡洗治疾病。餘多惡水,水神護之,不可污穢及沈亂髮,照●則使人被惡疾,一郡通云然。

  臺登縣  有孫水,一曰白沙江,入馬湖水。山有砮石,火燒成鐵,剛利。《禹貢》「厥賦砮」是也。又有漆,漢末,夷皆有之,張嶷取焉。

  闌縣  故邛人邑,治邛部城。地接零關。

  〔零關道〕  〔有銅山,又有利慈渚。太始九年,黃龍〕〔見於利慈,縣令董玄之率吏民觀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改名護龍縣。〕今省。

  蘇示縣漢末,夷王冬逢及弟隗渠數偝叛。以服諸種,張嶷先殺王。隗渠又叛,遁入西徼,遣親信二人使嶷。嶷知奸計,以重賂使,使殺渠。渠死,夷徼肅清。

  會無縣  【路通寧州。渡瀘得住狼縣】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閉戶,其穴多有碧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有天馬河,天馬日千里,後死於蜀,葬江原小亭,今天馬冢是也。山有天馬祠。民家馬牧山下,或產駿駒,云天馬子也。今有天馬逕,厥跡存焉。河中有銅胎,今以羊祀之,可取,河中見存。土地特產兕牛,東山出青碧。

  大筰縣漢末省也。

  定筰縣  筰,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漢嘉、越嶲曰筰,蜀曰邛,皆夷種也。縣在郡西。渡瀘水,賓剛徼,曰摩沙夷。有鹽池,積薪,以齊水灌而焚之,成鹽。漢末,夷皆錮之,張嶷往爭,夷帥狼岑,槃木王舅,不肯服,嶷禽,撻殺之。厚賞賜,餘類皆安,官迄今有之。

  三縫縣  一曰小會無,音三播。通道寧州。渡瀘,接蜻蛉縣。有長谷石豬坪,中有石豬,子母數千頭。長老傳言:夷昔牧豬於此,一朝豬化為石,迄今夷不敢牧於此。

  卑水縣  去郡三百里。水流通馬湖。

  潛街縣  漢置,晉初省。

  安上縣

  馬湖縣  水通僰道入江。晉初省。

      二十四
  右益州,漢初統郡五。後漸分建,蜀郡及巴【郡】,又分為五郡。〔劉二主時,又自〕廣漢、漢中、犍為、巴西分出六郡。〔武帝〕開益州五郡,〔明帝開永昌郡,丞相亮分置建寧、興古、雲南郡〕,合二十五郡。及寧、荊、梁州建,復增七郡,蜀於是有州四,凡三十二郡,一百九十六縣。州分後,益州凡新舊郡七,縣四十八,戶夷、晉二十四萬。

  譔曰蜀之為邦,天文,則井絡輝其上。地理,則岷、嶓鎮其域。五岳,則華山表其陽。四瀆,則汶江出其徼。故上聖,則大禹生其鄉。媾姻,則黃帝婚其女。顯族,大賢,彭祖育其山。列仙,王喬升其岡。而寶鼎輝光於中流。離龍、仁虎躍乎淵陵。開闢及漢,國富民殷。府腐穀帛,家蘊畜積。《雅》、《頌》之聲,充塞天衢,中穆之詠,侔乎《二南》。蕃衍三州,土廣萬里。方之九區,於斯為盛。固乾坤之靈囿,先王之所經緯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四 南中志

      一
  寧州,晉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諸郡,庲降都督治也。南中在昔,蓋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葉榆、桐師、嶲唐,侯王國以十數,或椎髻耕田,有邑聚,或編髮、左衽隨畜遷徙,莫能相雄長。周之季世,楚頃襄王遣將軍莊蹻泝沅水出且蘭以伐夜郎,植牂柯,繫船於是。且蘭既克,夜郎又降,而秦奪楚黔中地,無路得反,遂留王滇池。蹻,楚莊王苗裔也。以牂柯繫船,因名且蘭為牂柯國。

  有竹王者,興於遯水。先是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閒,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養之。長【養】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為姓。捐所破竹於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與從人嘗止大石上,命作羹,從者白無水,王以劍擊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後漸驕恣,分侯支黨,傳數百年。秦并蜀,通五尺道,置吏主之。漢興,遂不賓。武帝使張騫至大夏國,見邛竹、蜀布,問所從來,曰:「吾賈人從身毒國得之。」身毒國,蜀之西國,今永昌徼外是也,騫以白帝。東越攻南越,大行王恢救之。恢使番陽令唐蒙曉喻南越,南越人食有枸醬,蒙問所從,曰「牂柯來。」蒙亦以白帝,因上書曰:「南越地東西萬里,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竊聞夜郎精兵可得十萬,若浮船牂柯,出其不意,此制越之一奇也。可通夜郎道,為置吏主之。」帝乃拜蒙中郎將,發巴、蜀兵千人,奉幣帛,見夜郎侯,喻以威德,為置吏。旁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為道遠,漢終不能有也,故皆且聽命。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蜀之後園,可置為郡。帝乃拜為中郎將,往喻意,亦皆聽命。蒙卒開僰門通南中,相如持節開越嶲,按道侯韓說開益州。武帝轉拜唐蒙為都尉,開牂柯,以重幣喻告諸種侯王,侯王服從。因斬竹王,置牂柯郡,以吳霸為太守。及置越嶲、朱提、益州郡。後夷濮阻城,咸怨訴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立後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

      二
  昭帝始元元年,益州廉頭、姑繒,牂柯、談指同並等二十四縣民反。水衡都尉呂破奴募吏民及發犍為、蜀郡奔命擊破之。後三歲,姑繒復反。都尉呂破奴擊之,敗績。明年,遣大鴻臚田廣明等,大破之。斬首、捕虜五萬人,獲畜產十餘萬頭。封【其】〔鉤町〕渠帥亡波為鉤町王,以〔其〕助擊反者故也。廣明賜爵邑。

  成帝時,夜郎王興與鉤町王禹,漏臥侯愈,更相攻擊。帝使太中大夫蜀郡張匡持節和解之。鉤町、夜郎王不服,乃刻木作漢使射之。大將軍王鳳薦金城司馬蜀郡陳立為牂柯太守。何霸為中郎將出益州。立既到郡,單至夜郎且同亭召興。興與邑君數十人,率從數千人來見立,立責數,斬興,邑君皆悅服。興妻父翁指,與興子邪務恥,復反。立討〔平〕之。威震南裔。

  王莽定諸王之號,四夷稱王者皆更為侯。王邯怨怒不附,莽諷牂柯大尹周歆詐殺邯。邯弟承,起兵殺歆,州郡擊之,不能服。蠻夷愁擾,盡反,復殺益州大尹程隆。莽遣平蠻將軍馮茂,發巴、蜀、犍為吏士,賦斂取足於民以擊之。茂擊句町,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賦斂民財,什取五,州境虛耗而不克。徵還,下獄死。更遣寧始將軍廉丹,與庸部牧史熊,大發天水、隴西騎士,廣漢、巴、蜀、犍為吏民十萬人,轉輸者合二十萬人擊之。始至,頗斬首數千,其後軍糧前後不相及,士卒飢疫。莽徵丹、熊,丹、熊願調度,必克乃還。復大賦斂。粵嶲蠻夷任貴亦殺太守枚根反。丹等久不能克,益州郡夷棟蠶、若豆等起兵殺太守,姑復夷大牟等亦皆叛,殺略吏人。莽召丹還,更遣大司馬護軍郭興、庸部牧李曄,擊若豆等。又遣國師和仲、曹放助郭興擊鉤町,皆不能克而還。梓潼文齊為益州太守,公孫述時,拒郡不服。光武稱帝以南中有義,封齊成義侯。

  益州西部,金、銀、寶貨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孝明帝初,廣漢鄭純獨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漢歌詠,表薦無數。上自三司,下及卿士,莫不嘆賞。明帝嘉之,因以為永昌郡,拜純太守。章帝時,蜀郡王阜為益州太守,治化尤異:神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烏見,始興文學,漸遷其俗。安帝元初四年,益州、永昌、越嶲諸夷封離等反,眾十餘萬,多所殘破。益州刺史張喬遣從事蜀郡楊竦將兵討之。竦先以詔書告諭,告諭不從,方略滌討。凡殺虜三萬餘人,獲生口千五百人,財物四十餘萬,降、赦夷三十六種,舉劾姦、貪長吏九十人,黃綬六十人。諸郡皆平。竦以傷死,故功不錄。自是後,少寧五十餘年。迄靈帝熹平中,蠻夷復反,擁沒益州太守雍陟。遣御史中丞朱龜,將并、涼勁兵討之,不克。朝議不能征,欲依朱崖故事棄之。太尉掾巴郡李顒獻陳方策,以為可討。帝乃拜顒益州太守,與刺史龐芝伐之,徵龜還。顒將巴郡板楯軍討之,皆破,陟得生出。顒卒後,復叛,梓潼景毅為益州太守,討定之。承喪亂後,民夷困餓,米一?斛千錢,民皆離散。毅至,安集後,米一斛八錢。

      三
  建安十九年,劉先主定蜀,遣安遠將軍、南郡鄧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縣。輕財果毅,夷漢敬其威信。方卒,先主問代於治中從事建寧李恢,對曰:「先零之役,趙充國有言:『莫若老臣。』」先主遂用恢為都督,治平夷縣。先主薨後,越嶲叟帥高定元殺郡將焦璜,舉郡稱王以叛。益州大姓雍闓亦殺太守正昂,更以蜀郡張裔為太守。闓假鬼教曰:「張【裔】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殺【之】不可,縛與吳。」於是執送裔於吳。吳主孫權遙用闓為永昌太守;遣故劉璋子闡為益州刺史,處交、益州際。牂柯郡丞朱提朱褒領太守,恣睢,丞相諸葛亮以初遭大喪,未便加兵,遣越嶲太守巴西龔祿住安上縣,遙領郡;從事蜀郡常頎行部南入;以都護李嚴書曉喻闓。闓答曰:「愚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派分,正朔有三,遠人惶惑,不知所歸。」其傲慢如此。頎至牂柯,收郡主簿考訊姦。褒因殺頎為亂。益州夷復不從闓,闓使建寧孟獲說夷叟曰:「官欲得烏狗三百頭、膺前盡黑,●腦三?,【斷】〔斲〕木構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為然,皆從闓。【斷】〔斲〕木堅剛,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獲以欺夷。

  建興三年春,亮南征。由水路自安上入越嶲。別遣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為太守廣漢王士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定笮、卑水多為壘守。亮欲俟定元軍眾集合,并討之,軍卑水。定元部曲殺雍闓及士】等,孟獲代闓為主。亮既斬定元,馬忠破牂柯,而李恢困於南中。夏五月,亮渡瀘,進征益州。生虜孟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獲對曰:「恨不相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秋,遂平四郡。改益州為建寧,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領交州刺史,移治味縣。分建寧、越嶲置雲南郡,以呂凱為太守。又分建寧、牂柯置興古郡,以馬忠為牂柯太守。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置五部都尉,號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以夷多剛狠,不賓大姓富豪;乃勸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襲官。於是夷人貪貨物,以漸服屬於漢,成夷漢部曲。亮收其俊傑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都督常用重人。

      四
  李恢卒後,以蜀郡太守犍為張翼為都督。翼持法嚴,不得殊俗和。夷帥劉冑反,徵翼,以馬忠為代。忠未至,翼脩攻戰方略、資儲。群下懼。翼曰:「吾方臨戰場,豈可以絀退之故,廢公家之務乎?」忠至,承以滅冑。忠在南,柔遠能邇,甚垂惠愛,官至鎮南大將軍。卒後,南人為之立祠,水旱?\之。以蜀郡張表為代,加安南將軍。又以犍為楊【義】〔羲〕為參軍,副貳之。表後,以南郡閻宇為都督,南郡霍弋為參軍。弋甚善參毗之禮,遂代宇為監軍、安南將軍。撫和異俗,為之立法施教,輕重允當,夷晉安之。及晉世,因仍其任。時交趾不附,假弋節遙領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選用長吏。今官和解夷人及適罰之,皆依弋故事。弋卒,子在襲領其兵,和諸姓。

  晉【以】巴西太守吳靜,在官數年,撫卹失和。軍司鮮于嬰表徵靜還。【嬰】因〔以嬰〕代之。泰始六年,以益州大,分南中四郡為寧州,嬰為刺史。治雲平。咸寧五年,尚書令衛瓘奏兼并州郡,太康五年,罷寧州。置南夷府,以天水李毅為校尉,持節統兵,鎮南中,統五十八部夷族都監行事。每夷供貢南夷府,入牛金旃馬;動以萬計;皆豫作【忿恚】〔念羨〕致校尉官屬。其供郡、縣亦然。南人以為饒。自四姓子弟仕進,必先經都監。

  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無大侯王,如汶山、漢嘉夷也。夷中有桀、黠、能言議屈服種人者,謂之「耆老」,便為主。論議好譬喻物,謂之《夷經》。今南人言論,雖學者,亦半引《夷經》。與夷為姓曰「遑耶。」諸姓為「自有耶」。世亂、犯法,輒依之藏匿。或曰:有為官所法,夷或為執仇。與夷至厚者,謂之「百世遑耶」,恩若骨肉。故南人輕為禍變,恃此也。其俗徵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盟詛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卹;又畫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許致生口直。又與瑞?\、鐵券,今皆存。每刺史、校尉至,齎以呈詣。動亦如之。

      五
  毅後,永昌呂祥為校尉。祥後數年,廣漢李毅從雲南、犍為郡守為校尉。久之,建寧太守巴西杜俊、朱提太守梓潼雍約,懦鈍無治,政以賄成。俊奪大姓鐵官令毛詵、中郎李叡部曲,致詵弟耐罪。朱提大姓太中大夫李猛有才幹,弟為功曹,分當察舉,而【俊】約受都尉雷逢賂,舉逢子炤、孝廉,不禮猛,猛等怨之。太安元年秋,詵、叡【猛】逐俊以叛。猛貽之書曰:「昔魯侯失道,季氏出之。天之愛民,君、師所治。知足下追踵古人,見賢思齊。足下箕帚,枉慚吾郡。」亦逐約,應之作亂。眾各數萬。毅討破之,斬詵首。叡走依遑耶五苓夷帥于陵承。猛箋降曰:「生長遐荒,不達禮教,徒與李雄和光合勢。雖不能營師五丈,略地渭濱;猶冀北斷褒斜,東據永安。退考靈符,晉德長久,?\非狂夫所能干。輒表革面,歸罪有司。」毅惡其言,遂誘殺之。

  部永昌從事江陽孫辨,上南中形勢:「七郡斗絕,晉弱夷強。加其土人屈塞。應復寧州,以相鎮慰。」冬十一月丙戌,詔書復置寧州。增統牂柯、益州、朱提,合七郡,毅為刺史。加龍驤將軍,進封成都縣侯。

  太安二年,于陵承詣毅,請恕叡罪,毅許之。叡至,群下以為詵、叡破亂州土,必殺之,毅不得已,許諾。及叡死,于陵承及詵、猛遑耶怒,扇動?\反,奉建寧太守巴西馬義為刺史,燒郡。偽發,毅方疾作,力出軍。初以救義,及聞其情,乃殺義。夷愈強盛,破壞郡縣,沒吏民。會毅疾甚,軍連不利,晉民或入交州,或入永昌、牂柯,半亦為夷所困虜。夷因攻圍州城。毅但疾力固孤城,病篤不能戰討。時李特、李雄作亂益州,而所在有事,救援莫至。毅上疏陳謝:「不能式遏寇虐,疾與事遇,使虜游魂。兵穀既單,器械窮盡,而求救無望,坐待殄斃。若必不垂矜憂,乞請大使,及臣尚存,加臣重罪。若臣已死,必陳屍為戮。」積四年,光熙元年春三月,毅薨。子釗任洛,還赴。到牂柯,路塞。停住交州。文武以毅女秀明達有父才,遂奉領州事。秀初適漢嘉太守廣漢王載。載將家避地在南,故共推之,又以載領南夷龍驤參軍。秀獎勵戰討,食糧已盡,人但焦草、炙鼠為命。秀伺夷怠緩,輒出軍掩破。首尾三年,釗乃得達。丁喪,文武復逼釗領州府事。毅故吏毛孟等詣洛求救,至欲自刎,懷帝乃下交州,使救助之。以釗為平寇將軍,領南夷護軍。遣御史趙濤,贈毅少府,諡曰威侯。交州刺史吾彥,遣子威遠將軍咨以援之。

      六
  朝廷以廣漢太守魏興王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代毅。自永嘉元年受除,四年乃至。遙舉建寧董敏為秀才。郡久無太守,功曹周悅行郡事,輕敏,不下其板。遜至,怒,殺悅。悅弟秦臧長周昺,合夷叟?\:以趙濤父混昔為建寧,有德惠,欲殺遜樹濤。遜誅之,并殺濤。夷晉莫不惶懼。表釗為朱提太守,治南廣,禦李雄。時荒亂後,倉無斗粟,眾無一旅,官民虛竭,繩紀弛廢。遜惡衣菜食,招集民夷。夷徼厭亂,漸亦返善。勞來不怠。數年克復。以五苓夷昔為亂,首圖討之;未有致罪。會夷發夜郎莊王墓。遜因此,遂討滅之。及討惡獠剛夷數千落。威震南方。官至平西、安南將軍,又兼益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封褒中伯。而嚴猛太過,多所誅鋤。犍為太守朱提雷炤、流民陰貢、平樂太守董霸,破牂柯、平夷、南廣,北降李雄。建寧爨量,與益州太守李易、梁水太守董慬,保興古盤南以叛。李雄遣叔父驤破越嶲,伐寧州。遜使督護雲南姚岳距驤於堂螂縣。違遜指授,雖大破之,驤不獲。

  太興四年,遜發病薨。州人推遜中子堅領州事。

  永昌元年,晉朝更用零陵太守南陽尹奉為寧州刺史、南夷校尉,加安西將軍。奉威刑緩鈍,政治不理。咸和八年,遂為雄弟壽所破獲。南中盡為雄所有。惟牂柯謝恕不為壽所用,壽破之。壽去遂復保郡為晉。官至撫夷中郎將、寧州刺史、冠軍將軍。

      七
  牂柯郡,漢武帝元鼎六年開。屬縣,漢十七,戶二萬。及晉,縣四,戶五千。去洛五千六百一十里。郡上值天井,故多雨潦。俗好鬼巫,多禁忌。畬山為田。無蠶桑。頗尚學書。少威儀。多懦怯。寡畜產,雖有僮僕,方諸郡為貧。王莽更名牂柯曰同亭。郡不服。會公孫述據巴蜀,大姓龍、傅、尹、董氏與功曹謝暹保郡,聞世祖在河北,乃遠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貢漢朝。世祖嘉之,號為義郎。明、章之世,毋斂人尹珍,字道真,以生遐裔,未漸庠序,乃遠從汝南許叔重受五經。又師事應世叔學圖緯,通三材。還以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珍以經術選用,歷尚書丞、郎,荊州刺史。平夷傅寶,夜郎尹貢,亦有名德,歷尚書郎、長安令,巴郡太守、彭城相,號南州人士。郡特多阻險,有延江、霧赤、煎水為池衛。少有亂,惟朱褒見誅。其郡守垂功名者,前有吳霸、陳立,後有漢中張亮則、廣漢劉寵、犍為費詩、巴西馬忠,皆著勳烈。晉元帝世,太守建寧孟才以驕暴無恩,郡民王清、范朗逐出之。刺史王遜怒,分鄨半為平夷郡,夜郎以南為夜郎郡。郡但四縣。

  萬壽縣  郡治。有萬壽山。沮,本有鹽井,漢末時,夷民共詛盟不開。今三郡皆無鹽。

  且蘭縣  音沮。漢曰故且蘭。有柱蒲關【也】。有赤霧、煎水,入沅。

  廣談縣

  毋斂縣  有剛水也。

  平夷郡,晉元帝建興元年置。屬縣二。戶千。去建康,水,一萬三千里。

  平夷縣  郡治。有●津,安樂水。山出茶、蜜。

  鄨縣  故犍為郡城也。不狼山,出鄨水,入延。有野生薜,可食。大姓王氏。

  夜郎郡,故夜郎國也。屬縣二。戶千。去建康,水,一萬三千里。〕

  夜郎縣  郡治。有遯水,通鬱林。有竹王三郎祠,甚有靈響。

  談指縣  出丹。不津江,有瘴氣。

      八
  晉寧郡,本滇國也。元鼎初置吏,分屬?柯、越嶲。【漢武帝】元封二年,叟反,遣將軍郭昌討平之。因開為郡,治滇池上,號曰益州。漢屬縣二十四,戶二十萬。晉縣七,戶萬。去洛五千六百里。韓說初開,得牛、馬、羊屬三十萬。漢乃募、徙死罪及奸豪實之。郡土大平敞,原田。皋多長松。有鸚鵡、孔雀、鹽池、田、漁之饒,金、銀、畜產之富。俗奢豪,難撫御,惟文齊、王阜、景毅、李顒及南郡董和為之防檢,後遂為善。蜀建興三年,丞相亮之南征,以郡人李恢領太守,改曰建寧,治味縣。寧州建,分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後太守李易,恢孫也,與梁水太守董慬,建寧爨量共叛。寧州刺史王遜討平之表改益州為晉寧郡。

  滇池縣  郡治,故滇邑也。有澤水,周迴二百餘里。所出深廣,下流?\狹,如倒流,故曰滇池。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或交焉,即生駿駒。俗稱之曰「滇池駒」,日行五百里。有黑水神祠。亦有溫泉,如越嶲溫水。又有白蝟山,山無石,惟有蝟也。

  同勞縣  漢舊縣。

  同安縣

  連然縣  有鹽泉,南中共仰之。

  建伶縣

  毋單縣  漢舊縣,屬?柯郡。建興中度。有丹。

  秦臧縣  漢舊。

      九
  建寧郡治,故庲降都督屯也,南人謂之「屯下」。屬縣晉初十七,分置益州、平樂二郡后,縣十三。戶萬。去洛五千六百三十九里。有五部都尉,四姓及霍家部曲。

  味縣  郡治。有明月社,夷、晉不奉官,則官與共盟於此社也。

  升麻縣  山出好升麻。有塗水。

  同樂縣  大姓爨氏。

  穀昌縣  漢武帝將軍郭昌討夷,平之;因名郭昌,以威夷。孝章時改為穀昌也。

  同瀨縣  談虜山迷水所出,東至談?入溫水。

  雙柏縣  出銀。

  存?縣  雍闓反,結壘於縣山,繫馬柳柱生成林;今夷言「無雍梁林。」梁,夷言馬也。

  昆澤縣  有溫水。

  漏江縣  有漏江。九十里出蠙口。

  談槁縣  有濮獠。

  伶丘縣  主獠。

  脩雲縣

  俞元縣  在河中洲上。南池橋水所出,東至毋單入溫水。懷山出銅。

  平樂郡,元帝建興元年,刺史王遜割建寧之新定、興遷二縣,新立平樂、三沮二縣,合四縣為郡。後太守建寧董霸叛降李雄,郡縣遂省。寧州北屬,雄復為郡,以朱提李壯為太守。

  〔新定縣  郡治。有大澤。

  〔興遷縣〕

  〔平樂縣〕

  〔三沮縣〕

      十
  朱提郡,本犍為南部,孝武帝元封二年置,屬縣四。建武後,省為犍為屬國。至建安二十年,鄧方為都尉,先主因易名太守。屬縣五,戶八千。去洛五千三百里。先有梓潼文齊,初為屬國。穿龍池溉稻田,為民興利,民為立祠。大姓朱、魯、雷、興、仇、遞、高、李,亦有部曲。其民好學,〔地〕濱犍為,號多士人,為寧州冠冕。

  朱提縣  郡治。山出好銀。

  堂螂縣  因山名也。出銀、鉛、白銅、〔銅〕、雜藥。有堂螂附子。

  南秦縣  自僰道、南廣,有八亭,道通平夷。

  漢陽縣  有漢水,入延江。

  南昌縣  故都督治。有鄧安遠城也。

  南廣郡,蜀延熙中置,以蜀郡常竺為太守。蜀朝召竺,入為侍中,巴西令狐衷代之。建武元年省。元帝世,刺史王遜移朱提郡治南廣。太守李釗數破雄,殺其大將樂初。後刺史尹奉卻郡還舊治。及雄定寧州,復置郡,以興古太守朱提李播為太守。屬縣四。戶千。自僰道至朱提,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險難行。步道度三津,亦艱阻。故行人為語曰:「楢溪、赤木,盤蛇七曲。盤羊、烏櫳,氣與天通。看都濩泚,住柱呼尹。庲降賈子,左儋七里。」又有牛叩頭,馬搏〔頰〕阪。其險如此。土地無稻田、蠶桑,多蛇、蛭、虎、狼。俗妖巫,惑禁忌,多神祠。

  南廣縣  郡治。漢武帝太初元年置。有鹽官。

  臨利縣  有土鹽。

  常遷縣

  新興縣

      十一
  永昌郡,古哀牢國。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婦人,名曰沙壺,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魚自給。忽於水中觸一沈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為龍,出謂沙壺曰:「若為我生子,今在乎?」而九子驚走。惟一小子不能去,倍龍坐。龍就而舐之。沙壺與言語,以與龍倍坐,因名曰元隆。沙壺將元隆居龍山下。元隆長大,才武。後九兄曰:「元隆能與龍言,而黠,有智,天所貴也。」共推以為長。時哀牢山下,復有一夫一婦產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皆象之:衣後著十尾,臂、脛刻紋。元隆死,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阻深,生民以來,未嘗通中國也。南中昆明祖之,故諸葛亮為其國譜也。孝武時,通博南山,度蘭滄水、耆溪,置嶲唐、不韋二縣。徙南越相呂嘉子孫宗族實之,因名不韋,以彰其先人之惡。行人歌之曰:「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蘭滄。為他人。」渡蘭滄水以取哀牢地。哀牢轉衰。至世祖建武二十三年,王扈栗遣兵乘箄船南攻鹿茤。鹿茤民弱小,將為所擒,會天大震雷,疾風暴雨,水為逆流,箄船沈沒,溺死者數千人。後扈栗復遣六王攻鹿茤。鹿茤王迎戰,大破哀牢軍,殺其六王。哀牢人埋六王,夜,虎掘而食之。哀牢人驚怖,引去。扈栗懼,謂耆老曰:「哀牢略徼,自古以來,初不如此。今攻鹿茤,輒被天誅。中國有受命之王乎?是何天祐之明也!漢威甚神。」即遣使詣越嶲太守,願率種人歸義奉貢。世祖納之,以為西部屬國。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鼻儋耳種,閩、越濮,鳩獠。其渠帥皆曰王。孝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柳】〔抑〕狼遣子奉獻。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鄭純為太守。屬縣八。戶六萬。去洛六千九百里。寧州之極西南也。有閩濮、鳩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土地沃腴,宜五穀。出銅、錫、黃金、光珠、虎魄、翡翠、孔雀、犀、象、蠶、桑、綿、絹、采帛、文繡。又有貊獸,食鐵;猩猩獸,能言,其血可以染朱罽。有大竹,名濮竹,節相去一尺,受一斛許。有梧桐木,其華柔如絲,民績以為布,幅廣五尺以還,潔白不受污,俗名曰「桐華布」,以覆亡人,然後服之,及賣與人。有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織成,文如綾?\。又有罽、旄、帛、疊、水精靃、琉璃、軻蟲、蚌珠。【宜五穀,出銅錫】太守著名績者,自鄭純後,有蜀郡張化、常員,巴郡沈稚、黎彪,然顯者猶鮮。章武初,郡無太守,值諸郡叛亂,功曹呂凱奉郡丞蜀郡王伉保境六年。丞相亮南征,高其義,表曰:「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以凱為雲南太守,伉為永昌太守,皆封亭侯。李恢遷濮民數千落於雲南、建寧界,以實二郡。凱子祥,太康中獻光珠五百斤,還臨本郡,遷南夷校尉。祥子,元康末為永昌太守。值南夷作亂,閩濮反,乃南移永壽,去故郡千里,遂與州隔絕。呂氏世官領郡,於今三世矣。大姓陳、趙、謝、楊氏。

  不韋縣  故郡治。出鐵。

  比蘇縣  有鹽。

  哀牢縣  故哀牢王邑。

  永壽縣  今郡治

  嶲唐縣  故益州西部都尉治。從徼外來。

  雍鄉縣

  南里縣  有翡翠、孔雀。

  博南縣  西山高四十里,越之,得蘭滄水。有金沙,以水洗取,融之,為黃金。有光珠穴,出光珠。有虎魄,能吸芥。又有珊瑚。

      十二
  雲南郡,蜀建興三年置,屬縣七。晉縣九。分置河陽郡後,縣五。戶萬。去洛六千三百四十三里。本雲山地。有熊倉山,上有神鹿,一身兩頭,食毒草。有上方、下方夷。亦出桐華布孔雀常以六月來翔,月餘而去。土地有稻田、蓄牧,但不蠶桑。

  雲南縣  郡治。咸寧五年,分置雲平縣,為刺史治。後省併。

  葉榆縣  葉榆澤在東,有河洲。

  遂久縣  有繩水。

  弄棟縣  有無血水。

  蜻蛉縣  有鹽官、濮水。禺同山,有碧雞、金馬,光影倏忽,民多見之;有山神。漢宣帝遣諫議大夫蜀郡王褒祭之,欲致雞、馬。褒道病卒,故不宣著。

  其縣二別為郡。

  河陽郡,刺史王遜分雲南置。屬縣四。戶千。

  河陽縣  郡治。在河中源洲上。

  〔姑復縣〕有鹽池澤。本姑繒夷邑也。

  〔永寧縣〕

  〔邪龍縣〕

      十三
  梁水郡,刺史王遜分〔興古〕置。【在興古之盤南】。屬縣七。戶三千。去洛七千里。大興中,爨量保盤南以應李雄。梁水太守董慬附之。雄遣李驤援量。敗還。咸和八年,再遣李壽取寧州。因以量據地置交州。爨深為刺史,治梁水。咸康中,蜀有內難,晉取蜀交州。殘存只數縣。李壽即位,省交州,仍為郡。

  梁水縣  郡治。有振山,出銅。

  賁古縣  山出銀、銅、鉛、錫。

  西隨縣  

  〔毋棳縣〕  

  〔進乘縣〕  

  〔新豐縣〕

  〔建安縣〕

  興古郡,建興三年置,屬縣十一。〔分置梁水、西平郡後,縣七。〕戶四萬。去洛五千八百九十里。多獠、濮。特有瘴氣。自梁水、興古、西平三郡少穀,有桄榔木,可以作?,以牛酥酪食之,人民資以為糧。欲取其木,先當祠祀。

  宛溫縣  郡治。元鼎六年置。有盤江。

  律高縣  西有石空山,出錫。東南有盤町山,出錫。

  鐔封縣  有溫水。

  句町縣  故句町王國也。其置,自濮王。姓毋。漢時受封迄今。

  漢興縣

  勝休縣  有河水。

  都唐縣  故名都夢縣。

  西平郡,刺史王遜時,爨量保盤南,遜出軍攻討,不能克。及遜薨後,寇掠州下,吏民患之。刺史尹奉,重募徼外夷,刺殺量,而誘降李?。盤南平,奉以功進安西將軍,封遷陵伯;乃割興古之盤江、來如、南零三縣合漏臥為郡。

  〔漏臥縣  郡治〕

  〔盤江縣〕

  〔來如縣〕

  〔南零縣〕

  右寧州,統郡十四,縣六十八。

      十四
  咸熙元年,吳交趾郡吏呂興殺太守孫靖,內附魏。魏拜興安南將軍。時南中監軍霍弋,表遣建寧爨谷為交趾太守,率牙門將建寧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熊、李松、王素等,領部曲以援之。谷未至,興已為功曹李統所殺。泰始元年,谷等逕至郡,撫和初附。無幾,谷卒。晉更用馬忠子融代谷。融卒。遣犍為楊稷代之,加綏遠將軍。又進諸牙門皆雜號將軍,封侯。吳交州刺史劉峻、大都督脩則領軍,前後三攻稷,皆為稷所敗。鬱林、九真皆附稷。稷表遣將軍毛炅、董元等攻合浦。戰於古城,大破吳軍,殺峻、則。稷因表炅為鬱林太守,元為九真太守。元病亡,更以益州王素代之。數攻交州諸郡。泰始七年春,吳王孫皓遣大都督薛珝、交州刺史陶璜帥軍,興扶嚴惡夷,合十萬,伐交趾。稷遣炅及將軍建寧孟岳等禦之。戰於封溪。眾寡不敵,炅等敗績。僅以身還交趾,固城自守。破敗之後,眾才千人;并新附可有四千;男女萬餘口。陶璜圍之。杜塞蹊徑。救援不至。雖班糧約食,猶不供繼。至秋七月,城中食盡,病、餓死者大半。交趾人廣野將軍王約,反應陶璜,以梯援外。吳人遂得入城。得稷等,皆囚之。即斬稷長史張登、將軍孟通及炅,并交趾人邵暉等二千餘人。受皓詔:傳稷秣陵。故梏稷及孟幹、爨熊、李松四人於吳。通四遠消息。稷至合浦,發病歐血死。傳首秣陵。棄其屍喪於海。幹、松、熊至吳,將加斬刑;或說皓:「宥免幹等,可以勸邊將。」皓原之。欲徙付臨海郡。初,稷等私誓:不能死節,困辱虜手,若蒙未死,必當思求北歸。稷既路死,幹等恐北路轉遠,以吳人愛蜀側竹弓弩,言能作之。皓轉付部,為弓工。九年,幹自吳逃返洛陽。松、熊為皓所殺。初,晉武帝以稷為交州刺史,大封。半道,稷城陷;或傳降,故不錄。幹至,表狀,乃追贈交州刺史。封松、熊後嗣侯焉。

  古城之戰,毛炅手殺脩則。則子允隨陶璜。璜以炅壯勇,欲赦之。而允必【欲】求殺炅,炅亦不屈於璜。璜怒,乃裸身囚結面縛之,呵曰:「晉兵?\!」炅亦烈聲呵曰:「吳狗!何等為?\?」吳人生割其腹。允割其肝,罵曰:「虜腹。」炅罵不斷曰:「尚欲斬汝孫皓,汝父何死狗也。」吳人斬之。武帝聞而矜哀,即詔炅子襲爵。封諸子三人關內侯。九真太守王素,以交趾敗,與董元、牙門王承等欲還南中,為陶璜別將衛濮所獲。功曹李祚,見交趾民殘害,還,遂率吏民保郡為晉。祚舅黎晃為吳將,攻伐祚,不下;數遣人解喻,〔欲〕降之。祚答曰:「舅自吳將。祚自晉臣。惟力是視矣。」邵暉子【允】胤,先為父使詣洛,拜奉車都尉。比還。暉敗亡。胤依祚固守。求救南中。南中遙為之援。踰時乃拔。南中諸姓,得世有部曲。弋遣之南征。因以功相承也。

      十五
  譔曰:南域處邛笮五夷之表,不毛閩濮之鄉,固九服之外也;而能開土列郡,爰建方州,踰博南,越蘭滄,遠撫西垂,漢武之跡可謂大業。然,要荒之俗,不與華同,安邊撫遠,務在得才。故高祖思猛士作歌,孝文想頗、牧咨嗟。斯靜禦之將,信王者所詳擇也。馬、霍、王、尹,得失之際,足以觀矣。交趾雖異州部,事連南中,故并志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五 公孫述劉二牧志

      一
  先王命史,立典建則,經紀人倫。三材炳煥,品物章矣。然而,有志之士,猶敢議論於鄉校之下,?蕘之人,加之謠誦於林野之中,管闚瞽言,君子有採。所以綜核群善,休風惟照也。公孫述、劉牧二主之廢興存亡,《漢書》、《國志》固以詳矣。統之州部,物有條貫,必申斯篇者。格之前憲:《左氏》,素臣之功,王侯之載籍也,而《八國之語》作焉;《五傳》,淵邃大義,洋洋聖人之微言也,而《八覽之書》興焉。苟在宜稱,雖道同世出,一事【身】〔再〕見,遊精博志,無嫌其繁矣。

      二
  漢十二世孝平皇帝,帝祚短促,國統三絕。孝元后兄子、安漢公、新都侯,魏郡王莽篡盜,稱天子;改天下郡守為卒正;又改蜀郡為導江;遷故中散大夫、茂陵公孫述字子陽為導江卒正,治臨邛。而劉辟起兵廣漢。更始劉聖公在南陽,蜀欲應之。會宗成、垣副、王岑等作亂,述率吏民拒禦之。所在討破,築圍守防遏逸越,斬首萬計,遂據成都,威有巴漢。政治嚴刻,民不為非。更始誅王莽,都關中,為赤眉?\所敗。建武元年,世祖光武皇帝即位河北。述夢人謂己曰:「公孫十二為期。」述以語婦。婦曰:「朝聞道,夕死尚可,何況十二乎?」會夏四月龍出府殿前,以為瑞應,述遂稱皇帝,號大成,建元龍興。以莽尚黃,乃服色尚白;自以興西方,為金行也。以功曹李熊為大司徒,巴郡任滿為大司空,弟恢為太尉,具置百官。造十層赤樓,射蘭。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時世祖方平河北,而【荊邯】延牙、〔田戎〕並歸述,盡有益州。置鐵錢官,廢銅錢,百姓貨賣不行。蜀中童謠曰:「黃牛白腹,五銖當復。」謂莽黃牛,述為白腹。五銖,漢錢,言漢當復也。故主簿李隆、常少數諫述歸帝稱藩。述不納。天水隗囂亦據隴,連述。蜀土清晏。述乃移檄中國,稱引圖緯以惑眾。世祖報曰:「《西狩獲麟讖》曰:『乙子卯金』,即以未歲授劉氏。非西方之守也。『光廢昌帝,立子公孫』,即霍光廢昌邑王立孝宣帝也。黃帝姓公孫,自以土德,君所知也。『漢家九百二十歲,以蒙孫亡,受以丞相,其名當塗高』。高豈君身耶?吾自繼祖而興,不稱受命。求漢之斷,莫過王莽。近張滿作惡,兵圍得之,歎曰:為天文所誤。恐君復誤也。」又使述舊交馬援喻述。述不從。荊邯說述曰:「昔湯以七十里王天下,文王方百里臣諸侯。其次,漢祖敗而復征,傷瘳復戰,故能禽秦亡楚,以弱為強。況今地方數千,杖戟百萬,天下之心,未有所歸。不東出荊門,北陵關隴,與之進取,則王業不全,子孫不久安也。」述悅之。乃出軍荊門、陳倉,欲震盪秦楚。多改易郡縣,分封子弟,淫恣過度。然國富民殷,戶百餘萬。世祖未遑加兵,與述及隗囂書,輒署公孫皇帝。背漢降述,述封為王,厚資給之。十年,世祖命大司馬吳漢與大司徒鄧禹討囂,平隴右。述聞而惡之。城東素有秦時空倉,述更名白帝倉,使人宣言:白帝倉暴出米巨萬。公卿以下及國人就視之,無米。述曰:「倉去此數里,虛妄如此。隗王在數千里外,言破壞,真不然矣。」十一年,世祖命征南大將軍岑彭自荊門泝江征述。〔初,帝〕【又】遣中郎將來歙及述舊交馬援奉詔喻述。隆、少諫令服從。述怒曰:「自古來有降天子乎?」尚書解文卿,大夫鄭文伯初亦諫述,繫之暴室六年。二子幽死。【自】〔至〕是,莫有言者。

  彭破述荊門【關】及【沔】〔陽〕關,徑至彭亡。述使刺客刺殺彭。由是改彭亡曰平無,言無?\也。又使刺客刺殺歙於武都。世祖重遣吳漢與劉尚征述。又遣臧宮從【斜谷道】〔內水〕入。述使妹婿延牙距宮,大司徒謝豐距漢,連戰輒北。漢到城下,軍其江橋及其少城。豐在廣都。牙引還成都,述謂曰:「事當奈何?」牙對曰:「男兒貴死中求生,敗中求成。無愛財物也。」述乃大發金帛,開門募兵,得五千餘人,以配牙。牙告漢戰,因偽遣鼓角麾幟渡市橋,漢兵爭觀。牙因放奇兵擊漢,大破之。漢溺水,緣馬尾至盎底,得出。後宮兵已至北門,述復城守。占書,曰:「虜死城下。」述以為漢等是虜,乃自出戰。述當漢,牙當宮,大戰。牙殺宮兵數百,三合三勝,士卒氣驕。漢益鼓之。自旦至日中,饑不得食,倦不得息,日昃後,述兵敗。漢騎士高午以戟刺述,中頭,即墜馬,叩心者數十。人都知是述,前取其首。牙等悵然還城。吏民窮急,即夜開門出降。漢盡誅公孫氏及牙等諸將帥二十餘人,放兵大掠,多所殘害。是歲,十二年也。

      三
  漢搜求隱逸,旌表忠義:以述臣常少、李隆忠諫,發憤病死,表更遷葬,贈以漢卿官。【屬】蜀郡王皓、王嘉,廣漢李業,刎首死節,表其門閭。犍為朱遵,絆馬死戰,贈以將軍,為之立祠。費貽、任永【君業】、馮信等閉門素隱,公車特徵。文齊守義益州,封為列侯。董鈞習禮明經,貢為博士。程烏、李育本有才幹,擢而用之。於是西土宅心,莫不鳧藻。建武十八年,刺史郡守,撫卹失和,蜀郡史歆,怨吳漢之殘掠蜀也,擁郡自保。世祖以天下始平,民未忘兵,而歆唱之,事宜必克,復遣漢平蜀。多行誅戮。世祖誚讓於漢,漢深陳謝。自是,守藩供職,自建武至乎中平,垂二百載,府盈西南之貨,朝多華岷之士矣。

      四
  漢二十二世孝靈皇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太常竟陵劉焉字君朗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焉內求州牧,以避世難。侍中廣漢董扶私於焉曰:「京都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惑之,意在益州。會刺史河南?儉賦歛繁擾,流言遠聞。而并州殺刺史張懿,涼州殺刺史耿鄙,焉議得行。漢帝將徵儉加刑,以焉為監軍使,尋領益州牧。董扶亦求為蜀西部都尉。太倉令巴郡趙韙,去官從焉來西。中平元年,涼州黃巾逆?\馬相、趙祗等聚眾綿竹,殺縣令李升,募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數千人;遣王饒、趙播等進攻雒城,殺刺史儉;并下蜀郡、犍為。旬月之間,破壞三郡。相自稱天子,眾以萬數。又別破巴郡,殺太守趙【韙】部。州從事賈龍,素領家兵在犍為。乃之青衣,率吏民攻相,破滅之。州界清淨,龍乃選吏卒迎焉。焉既到州,移治綿竹,撫納叛離,務行小惠。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遣張魯斷北道。枉誅大姓巴郡太守王咸、李權等十餘人,以立威刑。〔設〕前、後、左、右部司馬,擬四軍,統兵,位皆二千石。獻帝初平二年,犍為太守任岐,與賈龍惡焉之陰圖異計也,舉兵攻焉,燒成都邑下。焉禦之,東州人多為致力,遂克岐、龍。焉意盛,乃造乘輿車服千餘,僭擬至尊。焉長子範為左中郎將,仲子誕治書御史,季子璋奉車都尉,皆從獻帝在長安,惟叔子別部司馬瑁隨焉。焉聞相者相陳留吳懿妹當大貴,為瑁聘之。荊州牧山陽劉表,上焉有「子夏在西河疑聖人論」。帝遣璋曉諭焉。焉留璋不遣【反】。四年,征西將軍馬騰,自郿與焉、範通?\襲長安。治中從事廣漢王商亟諫,不從。?\泄,範、誕受誅。議郎河南龐羲,以通家,將範、誕諸子入蜀。而天火燒焉車乘蕩盡,延及民家。興平元年,焉徙治成都。既痛二子,又感祅災,疽發背卒。州帳下司馬趙韙、治中從事王商等貪璋溫仁,共表代父。京師大亂,不能更遣,天子除璋監軍使者,領益州牧。以韙為征東中郎將,率眾征劉表。

      五
  璋字季玉,既襲位,懦弱少斷。張魯稍驕於漢中,巴夷杜濩、朴胡、袁約等叛詣魯。璋怒,殺魯母弟,遣和德中郎將龐羲討魯。不克。巴人日叛。乃以羲為巴郡太守,屯閬中禦魯。羲以宜須兵衛,輒召漢昌賨民為兵。或構羲於璋,璋與之情好攜隙。趙韙數進諫,不從,亦恚恨也。建安五年,趙韙起兵數萬,將以攻璋。璋逆擊之。明年,韙破敗。羲懼,遣吏程郁宣旨於郁父漢昌令畿,索益賨兵。畿曰:「郡合部曲,本不為亂。縱有讒【諛】〔●〕,要在盡?\。遂懷異志,非所聞也。」羲令郁重往。畿曰:「我受牧恩,當為盡節。汝自郡吏,宜念效力。不義之事,莫有二意。」羲恨之,使人告曰:「不從太守,家將及禍。」畿曰:「昔樂羊食子,非無父子之恩,大義然也。今雖羹子,畿飲之矣。」羲乃厚謝於璋。璋善畿,遷為江陽太守。十年,璋聞曹公將征荊州,遣中郎將河內陰溥致敬。公表加璋振威將軍,兄瑁平寇將軍。十二年,璋復遣別駕從事蜀郡張肅,送叟兵三百人并雜御物。公辟肅為掾,拜廣漢太守。十三年,仍遣肅弟松為別駕,詣公。公時已定荊州,追劉主,不存禮松;加表望不足,但拜越嶲比蘇令。松以是怨公。會公軍不利,兼以疫病,而劉主尋取荊州。松還,疵毀曹公,勸璋自絕,因說璋曰:「劉豫州,使君之肺腑,更可與通。」時扶風法正字孝直,留客在蜀,不見禮,恨望。松亦以身抱利器,忖璋不足與有為,常與正竊嘆息。松舉正可使交好劉主。璋從之,使正將命。正佯為不得已而行。又遣正同郡孟達將兵助劉主守禦。前後賂遺無限。十六年,璋聞曹公將遣司隸校尉鍾繇伐張魯,有懼心。松進曰:「曹公兵強,無敵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向蜀土,誰能禦之者乎?」璋曰:「吾固憂之,而未有計。」松對曰:「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讎也。善用兵,使之伐魯,魯必破。破魯,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且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則敵攻其外,民叛於內,必敗之道也。」璋然之,復遣法正迎劉主。主簿巴西黃權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待之,則一國不容二君。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璋不聽。從事廣漢王累,倒懸於州門,以死諫璋。璋一無所納。正既宣旨,陰獻策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富,憑天設之險,以此成帝業,猶反手也。」劉主大悅,乃留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將軍關羽、張飛鎮荊州,率萬人泝江西上。璋初敕所在供奉,入境如歸。劉主至巴郡,巴郡嚴顏拊心歎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劉主由巴水達涪。璋往見之。松復令正白劉主曰:「今因此會,便可執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坐定一州也。」軍師中郎將襄陽龐統亦言之。劉主曰:「此大事也。初入他國,恩信未著,不可倉卒。」歡飲百餘日。璋推劉主行大司馬,司隸校尉。劉主推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牧如故。益劉主兵,使伐張魯。又令督白水軍,併三萬餘人,車甲精實。璋還州。劉主次葭萌,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十七年,曹公征吳。吳主孫權呼劉主自救。劉主貽璋書曰:「孫氏與孤,本為唇齒。今樂進在清泥,與關羽相拒。不往赴救,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不足慮也。」求益萬兵及資實。璋但許四千,他物半給。張松書與劉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及己,白璋,露松?\。璋殺松。劉主歎曰:「君矯殺吾內主乎!」嫌隙始構。璋敕諸關守不內劉主。龐統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行,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無素豫,一舉而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數有牋諫璋遣將軍還。將軍遣與相聞,說當東歸,並使速裝。二子既服將軍名,又嘉將軍去,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之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劉主然其中計。即斬懷等,遣將黃忠、卓膺、魏延等勒兵前行。梓潼令南陽王連固城堅守,劉主義之,不逼攻也。進據涪城。〔大會〕,置酒作樂。謂龐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對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也。」劉主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豈非仁也?」統退出。劉主尋請還,謂曰:「向者之談,何誰為失?」統曰:「君臣俱失。」十八年,璋遣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初,劉主之南伐也,廣漢鄭度說璋曰:「左將軍縣軍襲我,眾不滿萬,百姓未附,野穀是資。計莫若驅巴西、梓潼民,內涪川以南,其倉廩野穀,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彼請戰不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禽矣。」先主聞而惡之。法正曰:「璋終不能用,無所憂也。」璋果謂群下曰:「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絀度不用。故劉主所至有資。進攻綿竹。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等督綿竹軍。嚴、觀率眾降,同拜裨將軍。進圍璋子循於雒城。十九年,關羽統荊州事。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泝江,降下巴東。入巴郡。巴郡太守巴西趙筰拒守,飛攻破之。獲將軍嚴顏,謂曰:「大軍至,何以不降,敢逆戰。」顏對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飛怒曰:「牽去斫頭。」顏正色曰:「斫頭便斫,何為怒也。」飛義之,引為賓客。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飛攻巴西。亮定德陽。巴西功曹龔諶迎飛。璋帳下司馬蜀郡張裔距亮,敗於柏下。裔退還。夏,劉主克雒城,與飛等合圍成都。而偏將軍扶風馬超率眾自漢中請降。劉主遣建寧督李恢迎超。超徑至,璋震恐。所署蜀郡太守汝南許靖將踰城出降,璋知,不敢誅。被圍數十日。城中有精兵三萬,穀支二年,眾咸欲力戰。璋曰:「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以璋故也。何以能安!」遂遣張裔奉使詣劉主。主許裔禮其君而安其民。劉主又遣從事中郎涿郡簡雍說璋。璋素雅敬雍,遂與同輿而出,降,吏民莫不歔欷涕泣。劉主復其所佩振威將軍印綬,還其財物。遷璋於南郡之公安。吳主孫權之取荊州也,以璋為益州刺史。劉主東征,璋於吳卒也。

      六
  譔曰,公孫述藉導江之資,值王莽之虐,民莫援者,得跨巴蜀;而欺天罔物,自取滅亡者也。然,妖夢告終,期數有極,奉身歸順,猶可以免。矜愚遂非,何其頑哉。劉焉器非英傑,圖射僥倖。璋才非人雄,據土亂世,其見奪取,陳子以為非不幸也。昔齊侯【?】〔嗤〕晉魯之使,旋蒙易乘之困。魏君賤公叔之侍人,亦受割地之辱。量才懷遠,?\君子之先略也。觀劉璋,曹公之侮慢法正、張松,二憾既徵,同怨相濟,或家國覆亡,或天下三分。古人一饋十起,輟沐揮洗,良有以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六 劉先主志

      一
  先主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後也。勝子真,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因家焉。祖父雄,察孝廉,為東郡范令。父弘。先主幼孤,與母販履、織蓆自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童童如車蓋,人皆異之,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兒戲於樹下,言:“吾必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言!滅吾門也。”年十五,母遣行學,與宗人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子幹。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起曰:“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而瓚深與先主善。瓚年長,先主兄事之。喜狗馬、音樂,美衣服。長七尺五寸,垂臂下膝,顧自見耳。能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善交結,豪俠少年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見而奇之,多與之金,先主由是得合徒眾。河東關羽雲長,同郡張飛益德,並以壯烈,為禦侮。先主與二子寢則同床,食則共器,恩若弟兄。然於稠人廣眾中,侍立終日。中平【元】〔五〕年,從校尉鄒靖討黃巾?\,有功,除安喜尉。求謁督郵,不得,乃入縛執之,杖二百,以綬繫督郵【頭】頸著馬?,【柱】委官亡命。頃之,應大將軍何進募。有功,除下密丞。復為高唐尉。遷為令。瓚為中郎將,表先主為別部司馬。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守平原令。進領平原相。郡民劉平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服其德,告之而去。北海相魯國孔融,為黃巾?\所圍,使太史慈求救於先主。先主曰:“孔文舉聞天下有劉備乎?”以兵救之。廣陵太守下邳陳登元龍,太尉球孫也,有雋才,輕天下士,謂功曹陳矯曰:“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父子;冰清玉潔,有德有言,吾敬華子魚;博聞強志,奇偉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名器盡此。”徐州牧陶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

      二
  徐州牧陶謙病篤,謂別駕東海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卒,竺率州迎先主。先主未許。【廣陵太守下邳】陳登進曰:“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鄙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可以州與之。”登曰:“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濟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術豈憂國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領徐州牧。建安元年,曹公表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先主與袁術相拒,而下邳守將曹豹叛。為呂布所敗,先主失妻子,轉軍海西。麋竺進妹為夫人,及客奴二千,金銀寶貨資之。先主因而獲振。連【合】〔和〕於布,布還其妻子。先主眾萬餘,移軍小沛。布惡之,自攻先主。先主歸曹公。公以為豫州牧,益其軍,使伐布。失利。布將高順復虜先主妻子送布。公使夏侯惇助先主,不能克。三年,公自征布,生禽之。布曰:“使布為明公將騎,天下不足定也。”公有疑色。先主曰:“公待布能如丁建陽、董太師乎?”公頷之。布目先主曰:“大耳兒最叵信者也。”遂殺布。先主還得妻子,從公還許,為左將軍。公禮之甚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又拜關羽、張飛皆中郎將。公?\臣程昱、郭嘉勸公殺先主。公慮失英豪望,不許。袁術自淮南欲經徐州北就袁紹。〔公遣先主率軍要擊之。未至,術死。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受帝衣帶中密詔,當殺公。承先與先主及長水校尉种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以將行,未發。公從容謂先主曰:“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會天震雷,先主曰:“聖人言,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於此也。”公亦悔失言。先主還【沛】解,公使覘之,見其方披?,使廝人為之,不端,正舉杖擊之。公曰:“大耳翁未之覺也。”其夜,先主急東行。昱、嘉復言之。公馳使追之,不及。先主遂殺徐州刺史車冑以叛。留關羽行下邳太守事,身還小沛。而承等?\洩受誅。先主眾數萬,遣從事北海孫乾,自結於袁紹。公遣將軍劉岱、王忠擊之,不克。五年,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妻子及關羽見獲。先主奔青州,刺史袁譚奉迎道路。馳以白父紹。紹身出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公壯羽勇銳,拜偏將軍。初,羽隨先主從公圍呂布於濮陽,時秦宜祿為布求救於張楊。羽啟公:“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公許之。及至城門,復白。公疑其有色,自納之。後先主與公獵,羽欲於獵中殺公。先主為天下惜,不聽。故羽常懷懼。公察其神不安,使將軍張遼以情問之。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要當〕,立效以報曹公。”公聞而義之。是歲,紹征官渡,遣梟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公〔救延〕,使遼、羽為先鋒。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中,斬其首還,紹將莫敵,遂解延圍。公即表封羽漢壽亭侯,重加賞賜。盡封其物,拜書告辭而歸先主。左右欲追之。公曰:“彼各有主。”先主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紹遣將其本兵至汝南。公使將蔡楊擊之。先主謂曰:“吾勢雖不便,汝等百萬來,未如吾何。曹孟德單車來,吾自去。”楊等必戰,為先主所殺。

      三
  公既破紹,自南征汝南。先主遣麋竺、孫乾詣劉表。表郊迎【之】〔先主〕,待以上賓,使屯新野。

  潁川徐〔庶〕元直,致瑯琊諸葛亮曰:“孔明,臥龍也。將軍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先主遂造亮。凡三往。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對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遂能克紹,以弱為強,雖云天時,抑亦人?\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不可與爭鋒也。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國富民殷而不知卹,賢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險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天下孰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與亮情好日密,自以為猶魚得水也。十三年,表卒,少子琮襲位。曹公南征,琮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先主乃知,遂將其眾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人,車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雖擁大眾,被甲者少。曹公軍至,何以禦之?”先主曰:“夫濟大事,以人為本。今人歸吾,何忍棄之。”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以率輕騎五千追先主,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等數十騎走。公盡獲其民眾,急追先主。張飛據水斷橋,橫馬按矛曰:“我張益德也。可來決死。”公徒乃止。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會。而趙雲身抱先主弱子後主,及擁先主甘夫人相及。濟江。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軍柴桑,既服先主大名,又悅亮奇雅,即遣周瑜、程普水軍三萬助先主拒曹公,大破公軍於赤壁,焚其舫舟。公引軍北歸。先主以劉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為荊州刺史。先主南平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先主領荊州牧,治公安。孫權進妹,恩好綢繆。以亮為軍師中郎將,督南三郡事。以關羽為盪寇將軍,領襄陽太守,住江北。張飛為征虜將軍、宜都太守。初,先主之敗東走也,徑往鄂,無土地。關羽責之曰:“早從獵中言,無今日。”先主曰:“安知此不為福也。”及得荊州,復有人眾。

      四
  孫權遣使求共伐蜀。【又曰:雅願以隆,成為一家。諸葛孔明母兄在吳,可令相并。】主簿殷觀曰:“若為吳先驅,大事去矣。今但可贊之,言新據諸郡,未可以動。彼必不越我而有蜀也。”先主乃報曰:“益州不明,得罪左右。庶幾將軍高義,上匡漢朝,下輔宗室。若必尋干戈,備將放髮於山林;未敢聞命。”權果輟計。遷觀別駕。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遂西入益州。

  建安十九年,先主克蜀。蜀中豐富盛樂,置酒大會,饗食三軍。取蜀城中民金銀頒賜將士,還其穀帛。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段萬匹。其餘各有差。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正揚武將軍,蜀郡太守。關羽督荊州事。張飛為巴西太守。馬超平西將軍。不用許靖。法正說曰:“有獲虛譽而無實者,靖也。然其浮名稱播海內,人將謂公輕士。”乃以為長史。龐羲為司馬。李嚴為犍為太守。費觀為巴郡太守。徵益州太守南郡董和為掌軍中郎將,署大司馬府事。〔巴郡〕太守漢嘉王?\為別駕。廣漢彭羕為治中。辟零陵劉巴為西曹掾,廣漢長黃權為偏將軍。於是,亮為股肱,正為?\主,羽、飛、超為爪牙,靖、羲及麋竺、簡雍、孫乾,山陽伊籍為賓友。和、嚴、權本劉璋所授用也;吳懿、費觀,璋之婚親也;彭羕,璋所排擯也;劉巴,【已】所宿恨也;皆處之顯位,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群下勸先主納劉瑁妻。先主嫌其同族。法正曰:“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從之。正既臨郡,睚眥之怨、一餐之惠無不報復。或謂諸葛亮曰:“法正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強,東憚孫權之逼,內慮孫夫人興變於肘腋之下。孝直為輔翼,遂翻飛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法使不得行其志也。”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風。侍婢百人皆仗劍侍立。先主每下車,心常凜凜。正勸先主還之。

      五
  二十年,孫權使報先主,欲得荊州。先主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以荊州相與。”孫權怒,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下公安,令關羽【下】〔向〕益陽。會曹公入漢中,張魯走巴西。黃權進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於是先主與吳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夏】〔州〕。以權為護軍,迎魯。魯已北降曹公。權破公所署三巴太守杜濩、朴胡、袁約等。曹公留征西將軍夏侯淵、益州刺史趙顒及張郃守漢中。公東還,郃數犯掠巴界。先主率張飛等進軍宕渠之蒙頭,拒郃。相持五十餘日。飛從他道邀郃,戰於陽石,遂大破郃軍。郃失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還南鄭也。二十一年,先主還成都。

  二十二年,蜀郡太守法正進曰:“曹操一舉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淵、郃,身遽北還;非智不逮、力不足,將內有憂逼耳。今筭淵、郃才略,不勝吾將率,舉眾往討,則必可擒。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先主從之。以問儒林校尉巴西周群。群對曰:“當得其地。不得其民。若出偏軍,必不利。”先主遂行。諸葛亮居守,足食足兵也。二十三年,先主急書發兵。軍師亮以問從事犍為楊洪。洪對曰:“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男子當戰,女子當?\。發兵何疑?”亮以法正從行,【白】〔表〕先主,以洪領蜀郡太守。後遂即真。初,洪為犍為太守李嚴功曹,去郡數年,已為蜀郡,嚴故在職。而蜀郡何祗為洪門下書佐,去郡數年,已為廣漢太守,洪故在官。是以西土咸服亮能攬拔英秀也。後洪、祗俱會亮門下,洪謂祗曰:“君馬何駛?”祗對曰:“故吏馬不為駛。明府馬不進耳。”二十四年,先主定漢中,斬夏侯淵。張郃率吏民內徙。先主遣吳蘭、雷同入武都,皆沒。乃舉群茂才。時州後部司馬張裕,亦知占術,謂爭漢中不利,坐漏言,言先主得蜀,寅卯之間當失。漢凶年在庚子。誅。曹公為魏王,王西征,聞法正策,曰:“固知玄德不辨此。”又曰:“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正邪?”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大司馬。以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零陵賴恭為太常,南陽黃權為光祿勳,王?\為少府,武陵廖立為侍中。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皆假節鉞。又以黃忠為後將軍,趙雲翊軍將軍。其餘各進官號。軍師諸葛亮曰:“黃忠名望,本非關張馬超之倫也。今張馬在近,親見其功,猶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先主曰:“吾自解之。”時關羽自江陵圍曹仁於樊城。遣前部司馬犍為費詩拜假節。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曰:“昔蕭、曹與高祖幼舊,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爵,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王與君侯,譬猶一體,禍福同之。愚謂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位之多少也。”羽即受拜。初,羽聞馬超來降,素非知故,書與諸葛亮,問其人材。亮知羽忌前,答曰:“孟起,黥彭之徒,一世之傑,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不如髯之絕倫也。”羽省書忻悅,以示賓客。羽美鬢髭,故亮稱云髯也。羽臂嘗中流矢,每天陰疼痛。醫言矢鋒有毒,須破臂刮毒,患乃可除。羽即伸臂使治。時適會客,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引酒割炙,言笑自若。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又殺魏將龐德,威震華夏。魏王議徙許都,以避其銳。而孫權襲江陵,將軍傅士仁、南郡太守麋芳降吳。羽久不拔城,魏右將軍徐晃救樊。羽退還,遂為孫權所殺。吳盡取荊州,以劉璋為益州牧,住秭歸。是歲,尚書令法正卒,謚曰翼侯。以尚書劉巴為尚書令。

      六
  二十五年春正月,魏武王薨,嗣王丕即位,改元延康。蜀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謚曰「孝愍皇帝」。所在並言眾瑞。故議郎陽泉亭侯劉豹,青衣侯向舉,偏將軍張裔、黃權,大司馬屬陰純,別駕趙莋,治中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群〕等上言:“河洛符驗,孔子所甄。〔《洛書?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洛書?寶號命》曰:天度帝道,備稱皇。”又言:“周群父未亡時,數言西南有黃氣,立數十丈,而景雲祥風從璇璣下,來應之。如《圖》、《書》,必有天子出。方今大王應際而生,與神合契。願速即洪業,以寧海內。”先主未許。冬,魏王丕即皇帝位,改元黃初。漢獻帝遜位,為山陽公。

  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也。春,太傅許靖、安漢將軍麋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權、少府王?\等乃勸先主紹漢絕統,即帝號。先主不許。亮進曰:“昔吳漢、耿弇等勸世祖。世祖辭讓。耿純進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若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其】(求)主,無從公也。世祖感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紹世而起,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先主乃從之。亮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費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便欲自立。愚臣?\不為殿下取也。”朝廷左遷詩部永昌從事。夏四月丙午,先主即帝位,大赦,改元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假節,錄尚書事;許靖為右司徒;張飛車騎將車,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驃騎將軍,領涼州刺史,封斄鄉侯,北督臨沮;偏將軍吳懿為關中都督。進魏延鎮北將軍,李嚴輔漢將軍,襄陽馬良為侍中,楊儀為尚書,蜀郡何宗為鴻臚。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五月辛巳,立皇后吳氏,吳懿妹(劉璋兄瑁妻)也。子禪為皇太子。六月,立子永為魯王,理為梁王。

      七
  先主將東征,以復關羽之恥。命張飛率巴西萬兵,將會江州。飛帳下將張達、范彊殺飛,持其首奔吳。初,飛勇冠三軍,與關羽俱稱萬人敵。羽善待小人而驕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卹小人,是以皆敗。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過差,鞭撻健兒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飛不悟,故敗。先主聞飛營軍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命丞相亮領司隸校尉。秋七月,先主東伐,群臣多諫,不納。廣漢秦宓上陳,天時必無其利。先主怒,縶之於理。孫權送書請和,先主不聽。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軍至秭歸。左、右領軍南郡馮習、陳留吳班自建平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

  二年春正月,先主軍秭歸。吳班、陳式等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將進。黃權諫曰:“吳人悍戰。而水軍【泝】〔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先主連營稍前,軍於夷道猇亭,遣侍中馬良經佷山,安慰五溪蠻夷。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十餘丈。後十數日,與吳人戰,先主敗績。馮習及將張南皆死。先主嘆曰:“吾之敗,天也!”委舟舫,由步道還魚復。將軍義陽傅彤為後殿。兵眾死盡,彤氣益烈。吳將喻令降。彤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從事祭酒程畿獨泝江退。眾曰:“後追以至,宜解舫輕行。”畿曰:“吾在軍,未習為敵之走,況從天子乎?”亦見殺。黃權偏軍孤絕,遂北降魏。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屯南山,〔至秋退巫。〕先主改魚復曰永安。丞相亮聞而歎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使不東行。【既】〔就〕復東行,必不顛危矣。”八月,司徒靖卒。是歲,驃騎將軍馬超亦卒,臨沒上疏曰:“臣宗門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唯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係。深託陛下。”岱官至平北將軍。拜彤子僉左【右】〔中〕郎將。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

  孫權聞先主【在】〔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使太中大夫南陽宗瑋報命。十有一月,先主寢疾。十有二月,漢嘉太守黃元,素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慮有後患,舉郡拒守。

  三年春正月,召丞相亮於成都。【詔】亮省疾於永安。元燒臨邛城。治中從事楊洪啟太子,遣將軍陳曶、鄭綽由青衣水伐元,滅之。二月,亮至永安。先主謂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對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太子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亮與尚書令李嚴並受寄託。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亮表後主曰:“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育無【彊】〔疆〕昊天不弔,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咷,如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太宗,百寮發哀,三日除服。到葬復服。其郡國守、相、令、長、丞、尉,三日除服。”五月,梓宮至成都,謚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八
  譔曰:漢末大亂,雄桀並起。若董卓、呂布、二袁、韓、馬、張楊、劉表之徒,兼州連郡,眾踰萬計,叱吒之間,皆自謂漢祖可踵,桓、文易邁;而魏武神武幹略,戡屠盪盡。於時先主名微人鮮,而能龍興鳳舉,伯豫、君徐,假翼荊楚,翻飛梁益之地,克胤漢祚,而〔與〕吳、魏【與之】鼎峙。非英才命世,孰克如之。然,必以曹氏替漢,宜扶信順以明至公。還乎名號,為義士所非。及其寄死,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陳子以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七 劉後主志

      一
  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太子。甘夫人所生也。襲位時年十七。

  建興元年夏五月,後主即位。尊皇后〔吳氏〕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於〔歲〕,魏黃初四年,吳黃武二年也。

  立皇后張氏,車騎將軍飛女也。封丞相亮武鄉侯。中護軍李嚴假節,加光祿勳,封都鄉侯,督永安事。中軍師、衛尉、魯國劉琰亦都鄉侯。中護軍趙雲為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江州都督費觀,屯騎校尉、丞相長史王連,中部督襄陽向寵,及魏延、吳懿皆封都亭侯。楊洪、王?\等關內侯。南中諸郡並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未便加兵。遣尚書南陽鄧芝固好於吳。吳主孫權曰:“吾?\願與蜀和親。但主幼國小,慮不自存。”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吳有三江之阻,蜀有重險之固。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一時之傑。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峙。大王如臣服於魏,魏則上望大王入朝,其次求太子入侍。若其不從,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吳主大悅,與蜀和報,使聘歲通。芝後累往。權曰:“若滅魏之後,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滅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戰爭方始耳。”權曰:“君之?\懇,乃至於此。”書與亮曰:“丁宏掞張,陰化不【實】〔盡〕,和合二國,惟有鄧芝。”

  二年,丞相亮開府,領益州牧。事無巨細,咸決於亮。亮乃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親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究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乎封域之內,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勸戒明也。辟尚書郎蔣琬及廣漢李邵、巴西馬【勳】〔齊〕為掾,南陽宗預為主簿,皆德舉也。秦宓為別駕,犍為五梁為功曹,梓潼杜微為主簿,皆州俊彥也。而江夏費禕、南郡董允、郭攸之始為侍郎,贊揚日月。吳遣中郎將張溫來聘,報鄧芝也。將返,命百官餞焉。惟秦宓未往,亮累催之。溫問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學士也。”及至,溫問宓曰:“君學乎?”答曰:“五尺童子皆學,何況小人?”溫曰:“天有頭乎,在何方也?”宓曰:“《詩》云:乃眷西顧。知其在西。”又曰:“天有耳乎?”宓曰:“《詩》不云乎:鶴鳴九皋,聲聞於天。若無其耳,何以聽之?”又曰:“天有足乎?”曰:“《詩》不云乎: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若其無足,何以步之?”又曰:“天有姓乎?”曰:“姓劉。”“何以知之?”曰:“其子姓劉。”又曰:“日生於東乎?”曰:“雖生於東,終沒於西。”答問如響之應聲,溫大敬服。宓亦尋遷右中郎將,長水校尉,大司農。

  三年春,長水校尉廖立坐謗訕朝廷,廢為民,改徙汶山。立自荊州,與龐統並見知,而性傲侮。後更冗散怨望,故致黜廢。三月,亮南征四郡,以弘農太守楊儀為參軍,從行,署府事。步兵校尉襄陽向朗為長史,統留府事。秋,南中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冬,亮還,至漢陽,與魏降人李鴻相見,說新城太守孟達委仰於亮無已。亮方北圖,欲招達為外援,謂參軍蔣琬、從事費詩曰:“歸,當有書與子度相聞。”詩曰:“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奉先帝,背叛;反覆之人,何足與書。”亮不答。詩數率意而言,故凌遲於世。十有二月,亮至,群官皆道迎,而亮命侍郎費禕參乘。禕官小年幼,眾士於是莫不易觀。

  四年,永安都護李嚴還督江州,城巴【部】〔郡〕大城。以征西將軍汝南陳到督永安,封亭侯。是歲,魏文帝崩。明帝立。

      二
  五年,魏太和元年也。春,丞相亮將北伐,上疏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咸追先帝之遇,欲報之陛下也。先帝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帥獎三軍,北平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克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於陛下。願陛下託臣以討?\興復。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陛下亦宜自?\,諮諏善道,察納雅言。不宜引喻失誼,以塞忠諫之路也。”又曰:“親賢臣,遠小人,先漢所以興隆。昵小人,疏君子,後漢所以傾覆。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斟酌規益,進盡忠言,則其任也。宮省之事,悉以諮之,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以尚書南陽陳震為【中】〔尚〕書令,治中張裔為留府長史,與參軍蔣琬知居府事。二月,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白〕馬。以鎮北將軍魏延為司馬。

  六年春,丞相亮揚聲言由斜谷道取郿,使鎮東將軍趙雲、中監軍鄧芝據箕谷為疑軍。魏大將軍曹真舉眾當之。亮身率大眾攻祁山。賞罰肅而號令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參軍襄陽馬謖、裨將軍巴西王平及張【休】〔沐〕、李盛、黃襲等在前,違亮節度,為郃所破。平獨斂眾為殿。而雲、芝亦不利。亮拔將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戮謖及【休】〔沐〕盛以謝眾,奪襲兵,貶雲秩。長史向朗以不時臧否,免罷。超遷平參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統【軍】五【年】〔部軍〕。亮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令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臣授任無方。春秋責帥,職臣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辟天水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亮書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稱維曰:“姜伯約西州上士,馬季常、李永南不如也。”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還。魏將王雙追亮。亮合戰,斬雙。

  七年春,丞相亮遣護軍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出將擊式。亮自至建威,淮退,遂平二郡。後主詔策亮曰:“街亭之敗,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抑損。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遯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震凶暴,功勳赫然。復君丞相,君其無辭。”夏四月,吳主孫權稱尊,遣衛尉陳震慶問。吳與蜀約分天下。冬,城漢、樂。

      三
  八年春,丞相亮以參軍楊儀為長史,加綏遠將軍。遷姜維護軍,征西將軍。秋,魏大將軍司馬宣王由西城,征西車騎將軍張郃由子午,大司馬曹真由斜谷,三道將攻漢中。丞相亮軍成固〔赤阪〕。表進江州都護李嚴驃騎將軍,將二萬人赴漢中。嚴初求以五郡為巴州。書告亮,言魏大臣陳群、司馬懿並開府。亮乃加嚴中都護。以嚴子豐為江州都督。大雨,道絕,真等還。丞相亮以當西【北】〔出〕征,因留嚴漢中,署留府事。嚴改名平。丞相司馬魏延、將軍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延遷前軍師、鎮西將軍,封南鄭侯。懿左將軍、高陽鄉侯。徙魯王永為甘陵王,梁王理為安平王,皆以魯、梁在吳分故也。

  九年春,丞相亮復出圍祁山。始以木牛?\。參軍王平守南圍。司馬宣王拒亮,張郃拒平。亮慮糧?\不繼,設三策告都護李平曰:“上計斷其後道。中計與之持久。下計還住黃土。”時宣王等糧亦盡,盛夏雨水。平恐漕?\不給,書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張郃至青封交戰,為亮所殺。秋八月,亮還漢中。平懼亮以?\不辨見責,欲殺督?\領岑述。驚問亮何故來還。又表後主言亮偽退。亮怒,表廢平為民,徙梓潼。奪平子豐兵,以為從事中郎,與長史蔣琬共知居府事。時費禕為司馬也。

  十年春,丞相亮休士勸農。

  車騎將軍劉琰與軍師魏延不和,還成都。秋旱,亮練兵講武。

  十一年,魏青龍元年也。丞相亮治斜谷閣,?\糧谷口。

  十二年春,丞相亮以流馬?\,從斜谷道出武功,據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志不伸,乃分兵屯田,為久住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秋八月,亮疾病,卒於軍,時年五十四。還葬漢中定軍山。塚足容棺,斂以時服。謚曰忠武侯。〔先是〕鎮西大將軍魏延與長史楊儀素不和,亮既恃延勇猛,又惜儀籌畫,不能偏有所廢,常恨恨之,為作《甘戚論》。二子不感。延常舉刃擬儀。儀涕淚交流。惟護軍費禕和解中閒〔間〕,終亮之世,盡其器用。儀欲案亮成規,將喪引退,使延斷後,姜維次之。延怒,舉軍先歸南鄭。各相表反。留府長史蔣琬、侍中董允保儀疑延。延逆欲擊儀。儀遣平北將軍馬岱討滅延。延自以武幹,常求將數萬別行,依韓信故事。亮不許。以亮為怯。及儀將退,使費禕造延。延曰:“公雖亡,吾見在,當率眾擊?\。豈可以一人亡,廢國家大事乎。”使禕報。儀不可。故欲討儀。儀率諸軍還成都。大赦。以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事。初,亮密表後主,以“儀性狷狹,若臣不幸,可以蔣琬代臣。”於是以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以儀為中軍師,司馬費禕為後軍師,征西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鄧芝前軍師、領兗州刺史,張翼前領軍,並典軍政。廖立在汶山,聞亮卒,垂泣曰:“吾終為左衽矣!”李平亦發病死。初,立、平為亮所廢,“安奄沒齒”。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感憤焉。

      四
  十三年,拜尚書令蔣琬為大將軍,領益州刺史。以費禕為尚書令。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琬超登大位,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眾望漸服。侍郎董允兼虎賁中郎將,統宿衛兵。甚盡匡救之理。琬以刺史讓禕及允,皆固辭不受。軍師楊儀,自以年宦在琬前,雖同為參軍、長史,己常征伐勤苦,更處琬下,【書】怨望。書謂費禕曰:“公亡際,吾當舉眾降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耶?”禕表其言。廢徙漢嘉。儀又上書激切,遂行儀重辟。吳以亮之卒也,增巴丘守萬人。蜀亦益白帝軍。右中郎宗預使吳,吳主曰:“東之與西,共為一家,何以益白帝守?”預對曰:“東增巴丘之戍,蜀益白帝之兵,俱事勢宜然,不足以相問也。”

  十四年夏四月,後主西巡,至湔山阪,觀汶川之流。武都氐王符健請降,將軍張尉迎之,過期不〔至〕。大將軍琬憂之。牙門將巴西張嶷曰:“健求附款至,必無返滯。聞健弟狡,不能同功,各將乖離,是以稽耳。”健弟果叛就魏。健率四百家隨尉,居廣都縣。

  十五年,魏景初元年也。夏六月,皇后張氏薨,謚曰敬哀。是歲,車騎將軍吳懿卒。以後典軍、安漢將軍【王平】領漢中太守〔王平〕代懿督漢中事。懿從弟班,漢大將軍何進官屬吳匡之子也,名常亞懿,官至驃騎將軍、持節、鄉侯。時南郡輔匡【光】〔元〕弼、零陵劉邕南和,官亦至鎮南將軍;潁川袁綝、南郡高翔至大將軍,綝征西將軍。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張氏,敬哀皇后妹也。大赦,改元。立子璿為太子,瑤為安定王。以典學從事巴西譙周為太子家令,梓潼李譔為僕射,皆名儒也。冬十二月,大將軍琬出屯漢中,更拜王平以前護軍、署大將軍府事,尚書僕射李福為前監軍、領大將軍司馬。

  延熙二年春三月,進大將軍琬大司馬,開府。辟治中從事犍為楊【義】〔羲〕為東曹掾。【義】〔羲〕性簡,琬與言,時不應答。群吏以為慢。琬曰:“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所戒。【義】〔羲〕欲贊吾是耶,則非本心;欲反吾言也,則顯吾之非;是以嘿然。此【義】〔羲〕之快也。”督農楊敏常毀琬:“作事憒憒。?\非前人也。”或以白琬。琬曰:“吾信不如前人。”主者白:“乞問憒憒狀。”琬曰:“苟其不如,則憒憒矣。復何問也。”後敏坐事下獄,人以為必死。琬心無適莫。是以上下輯睦,歸仰於琬。蜀猶稱治。輔漢將軍姜維領大司馬〔司馬〕。是歲西征,入羌中。是歲魏明帝崩,齊王即位。

  延熙三年,魏正始元年也。〔以〕安南將軍馬忠率〔將張嶷為〕越嶲太守【張嶷】平越嶲郡。

  四年,冬十月,尚書令費禕至漢中,與大司馬琬諮論事計。歲盡還。

  五年,春正月,姜維自漢中還屯涪縣。大司馬琬以丞相亮數入秦川不克,欲順沔東下征三郡。朝臣咸以為不可。安南將軍馬忠自建寧還朝,因至漢中宣詔旨於琬。琬亦連疾動,輟計。遷忠鎮南大將軍,封彭鄉侯。

  六年,大司馬琬上疏曰:“臣既闇弱,加嬰疾疹,奉辭六年,規方無成,夙夜憂慘。今魏跨帶九州,除之未易。如東西掎角,但當蠶食。然吳期二三,連不克果。輒與費禕、馬忠議,以為涼州胡塞之要,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銜持河右。今涪水陸四通,惟急是赴,東北之便,應之不難。”冬十月,琬還鎮涪。以王平為鎮北大將軍,督漢中事。姜維鎮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十有一月,大赦,遷尚書令費禕大將軍、錄尚書事。就遷江州都督鄧芝車騎將軍。

      五
  七年閏月,魏大將軍曹爽、征西將軍夏侯玄征蜀。王平白:與護軍零陵劉敏距興勢圍。以大司馬琬疾病,假大將軍禕節,率軍自成都赴漢中。旌旗啟路,馬人擐甲,羽檄交馳,嚴鼓將發,光祿大夫義陽來敏求共圍棋。禕留意博弈,色守自若。敏曰:“聊試君耳。君信可人,必能辨?\者也。”比至,爽等退。命鎮南將軍馬忠平尚書事。夏四月,安平王卒,子?嗣。秋九月,禕還。大司馬琬以病,【故】〔固〕讓州職於費禕、董允。於是禕加大將軍領益州刺史。允加輔國將軍,守尚書令。允立朝,正色處中,上則匡主,下帥群司。於時蜀人以諸葛亮、蔣、費及允為四相。一號“四英”。宦人黃皓便僻佞慧,畏允,不敢為非。後主欲採擇,允曰:“妃后之數,不可過十二。”允嘗與〔典〕軍【典】義陽胡濟、大將軍禕共期遊宴,命駕將出。郎中襄陽董恢造允脩敬。自以官卑年少,行求索去。允曰:“本所以出者,欲同與好遊談耳。君以已自屈,方展闊積。舍此就彼,非所謂也。”命解驂止駕。允之下士接物,皆此類也。君子以為有周公之德。

  八年秋,皇太后吳氏薨。謚曰穆。冬十有一月,大將軍禕行軍漢中。

  九年,夏六月,禕還成都。秋,大赦。司農孟光眾責禕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之所宜有也。今主上賢仁,百寮稱職,有何旦夕之急,數施非常之恩,以惠奸軌之惡。上犯天時,下違人理,豈具瞻之高美,所望於明德哉?”禕但顧謝焉。初,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荅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備】〔悉〕矣,曾不語赦也。若景升、季王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故亮時,軍旅屢興,〔赦〕不妄下也。自亮沒後,茲制遂虧。蜀初闕三司之位,以待天下賢人。其卿士,皆勳德融茂:太常杜瓊,學通行脩;衛尉陳震,忠惇篤粹;孟光,亮直著聞;皆良幹也。但光好指擿利病。大長秋南陽許慈,普記〔舊文,矜妒成〕性;光祿來敏,舉措不慎,失勢事者指;當世美名,不及特進。太常廣漢鐔承、光祿勳河東裴雋,〔年資皆在其後,而登據上列,蓋以此〕也。其朝臣:尚書巴西司學、義陽胡博,僕射巴西姚?,侍中汝南陳祗,並讚事業。〔左將軍向朗〕以故丞相長史【向朗為左將軍】〔封顯明亭侯,位特進。〕朗自去長史,優遊無事,乃鳩合經籍,開門誘士,講論古義,不預世務。是以上自執事,下及童冠,莫不宗敬焉。冬十有一月,大司馬琬卒,謚曰恭侯。【中】〔尚〕書令董允亦卒。超遷蜀郡太守南陽呂乂為尚書令。進姜維為衛將軍,與大將軍禕並錄尚書事。維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戰,剋之。

  十年,衛將軍姜維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戰,克之。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衛將軍維徙之繁縣。汶山平康夷反,維復討平之。【過見廖立,意氣自若。】維還,假節。

  十一年,鎮北將軍王平卒。以中監軍胡濟為驃騎將軍,假節,領兗州刺史,代平督漢中事。平始出軍武,不大知書,性警朗,有思理,與馬忠並垂事績。平同郡勾扶,亦果壯,亞平,官至右將軍,封宕渠侯。後張翼與襄陽廖化並為大將,故時人為語曰:“前有何、勾,後有張、廖。”平本養外家何氏。後復姓。夏五月,大將軍禕出屯漢中。〔秋,涪陵屬國民夷反,車騎將軍鄧芝往討,平之。〕

  十二年,魏嘉平元年也。魏誅大將軍曹爽,右將軍夏侯霸來降,淵子也,拜車騎將軍。四月,大赦。秋,衛將軍維出雍州,不克。將軍勾安、李韶降魏。

  十三年,衛將軍維復出西平,不克而還。

  十四年夏,大將軍禕還成都。冬,復北住漢壽。大赦。尚書令呂乂卒。以侍中陳祇守尚書令,加鎮軍將軍。

  十五年,吳主孫權薨,子亮立,來【告】赴。〔弔〕(之)如古義也。立子琮為西河王。命大將禕開府。

      六
  十六年,春正月朔,魏降人郭循因賀會,手刃殺大將軍費禕於漢壽。謚曰敬侯。禕當國,名略與蔣琬比,而任業相繼;雖典戎於外,慶賞刑威咸咨於己;承諸葛之成規,因循不革,故能邦家和壹。自禕歿後,閹宦【秉】〔并〕權。衛將軍維自負才兼文武,加練西方風俗,謂自隴以西可制而有,禕常裁制〔之〕,至是無【禕】〔憚〕,屢出師旅,功績不立,政刑失錯矣。四月,維將數萬攻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捄之。維糧盡還。

  十七年,魏正元元年也。春,衛將軍維督中外軍事。大赦。夏六月,維復出隴西。魏狄道長李簡舉縣降。維圍襄武,魏大將徐質捄之。維拔狄道、河【閒】〔關〕、臨洮三縣民入蜀,居於綿竹及繁。是歲,魏帝齊王芳廢,高貴鄉公即位。

  十八年春,衛將軍維復議出征。征西大將軍張翼廷爭,以國小不宜黷武。維不聽,夏,率車騎將軍夏侯霸及翼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數萬。經退保狄道城。翼曰:“可矣!不宜進。或毀此成功,為蛇畫足。”維必進。魏征西將軍陳泰捄狄道。維退駐鍾題。

  十九年,魏甘露元年也。春,進衛將軍姜維為大將軍。秋八月,維復出天水,至上邽,鎮西大將軍胡濟失期不至,大為魏將鄧艾所破,死者眾。士庶由是怨維,而隴以西亦無寧歲。冬,維還,謝過引負,求自貶削。於是以維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立子瓚為新平王,大赦。

  二十年春,大赦。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叛,連吳。魏分關中兵東下。後將軍姜維復從駱谷出長城,軍芒水,與魏大將軍司馬望、鄧艾相持。

  景耀元年,維以誕破,退。還成都,復拜大將軍。史官言景星見。大赦,改元。宦人黃皓與尚書令陳祗相表裏,始預政。皓自黃門丞至今年為奉車騎尉、中常侍。姜維雖班在祗右,權任不如。蜀人無不追思董允者。時兵車久駕,百姓疲弊,太中大夫譙周著《仇國論》,言可為文王,難為漢祖。人莫察焉。征北大將軍宗預自永安徵,拜鎮南將軍,領兗州刺史。以襄陽羅憲為【鎮】〔領〕軍,督永安事。吳大臣廢其主亮,立孫休,來告難,如同盟也。大將軍維議,以為:“漢中錯守諸圍,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退據漢、樂二城,積穀堅壁。聽敵入平,且重關鎮守以禦【大】〔之〕敵攻關不克,野無散穀,千里懸糧,自然疲退。此殄敵之術也。”於是督漢中胡濟卻守漢壽,將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舒】〔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以征西張翼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廣武督廖化為右車騎將軍,領并州刺史。時南郡閻宇為右【衛】大將軍。秋八月丙子,領中護軍陳祗卒。謚曰忠侯。祗在朝,上希主指,下接閹宦,後主甚善焉。以僕射南鄉侯董厥為尚書令。

  三年,魏景初元年也。秋九月,追謚故前將軍關羽曰壯繆侯,車騎將軍張飛曰桓侯,驃騎將軍馬超曰威侯,軍師龐統曰靖侯,後將軍黃忠曰剛侯。是歲,魏帝高貴鄉公卒,常道鄉公即帝位。

  四年,春三月,追謚故鎮軍趙雲曰順平侯。冬十月,大赦。拜丞相亮子武鄉侯瞻中都護、衛將軍。遷董厥輔國大將軍,與瞻輔政。以侍中義陽樊建守尚書令。自瞻、厥用事,黃皓秉權,無能正矯者,惟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而秘書令河南?正與皓比屋周旋,皓從微至著,既不憎正,又不愛之,官不過六百石,常免於憂患。

  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大將軍維惡皓之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者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本羈旅自託,而功效無稱,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誘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皓承白後主。秋,維出侯和,為魏將鄧艾所破,還駐沓中。皓協比閻宇,欲廢維樹宇。故維懼不敢還。

      七
  六年春,魏相國晉文王命征南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益州刺史師纂】五道伐蜀。大將軍姜維表後主,求遣左、右車騎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橋頭。黃皓信巫鬼,謂敵不來,啟後主寢其事。群臣不敢言。夏,艾將入沓中,會將向駱谷,蜀方聞之。遣張翼、董厥為陽安關外助,廖化為維援繼。大赦,改元炎興。化至陰平,聞諸葛緒向建威,故待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陰平。鍾會圍漢樂二城,遣別將攻關。分將蔣舒開門降,都督傅僉奮戰而死。冬,會以漢樂二城不下,徑長驅而前。翼、厥之至漢壽也,維、化亦捨陰平,皆還保劍閣,拒會。會不能剋,糧?\懸遠,議欲還。而鄧艾由陰平、景谷傍入。後主又遣都護諸葛瞻督諸軍拒艾,至【漢】涪,不進。尚書郎黃崇,權子也,勸瞻速行固險,無令敵得入【坪】〔平〕。言至流涕。瞻不從。前鋒已破,艾徑至涪。瞻退保綿竹。艾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封琅琊王。瞻怒,殺艾使,戰於綿竹。瞻軍敗績。瞻臨陣死。崇及羽林督李球、尚書張遵,皆必死,沒命。瞻長子尚歎曰:“父子荷恩,不早斬黃皓,以致敗國殄民,用生何為。”乃驅馬赴魏軍而死。百姓聞艾入【坪】〔平〕,驚迸山野。後主會群臣議,欲南入七郡。或欲奔吳。光祿大夫譙周勸:“降魏,魏必裂土封。”後主從之。遣侍中張紹、駙馬都尉鄧良齎璽綬,奉牋,詣艾降。北地王諶恚憤,殺妻子而後自殺。艾至成都,後主輿櫬、面縛、銜璧迎之。艾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承制拜驃騎將軍,使止其宮。執黃皓,將殺之。受賄而赦之。諸圍守皆奉後主敕令乃下。

  姜維未知後主降,謂且固城。素與執政者不平,欲使其知衛敵之難,而後逞志,乃?由巴西出郪、五城。會被後主手令,乃投戈釋甲詣鍾會,降於涪。軍士莫不奮激,以刃斫石。

  明年,春正月,會構艾,檻車見徵。會圖異計,奇維雄勇,還其節蓋本兵,謂長史杜預曰:“姜伯約比中州名士,夏侯太初、諸葛公休不如也。”鄧艾亦謂蜀人曰:“姜維,雄兒也。”會〔則與〕維【則】出同車,坐同席,將至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恃維牙爪。欲遣維為前將軍伐中國。維既失策,又知會志廣,教會誅北〔來〕諸將。〔欲〕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後主。密書通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魏太后崩,會命〔諸〕將發喪,因欲誅之。諸將半入,而南安太守胡烈等知其?\,燒成都東門,以襲殺會及維、張翼、後主太子璿等。軍眾抄掠,數日乃定。三月,後主舉家東遷洛陽。丁亥,封安樂縣公,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此。弟兄子孫為郡都尉,侯者五十餘人。以譙周全國濟民,封城陽亭侯。秘書令郤正,舍妻子,隨侍後主,相導威儀,封關內侯。於是尚書令樊建、殿中督張通、侍中張紹亦封侯。

  劉氏凡得蜀五十年正,稱尊號四十二年。

      八
  蜀郡太守王崇論後主曰:“昔世祖內資神武之大才,外拔四【屯】〔七〕之奇將,猶勤而獲濟。然乃登天衢,車不輟駕,坐不安席。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何容易哉。後主庸常之君,雖有一亮之經緯,內無?附之?\,外無爪牙之將,焉可包括天下也。”又曰:“鄧艾以疲兵二萬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案道南歸,艾為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迴道之巴,遠至五城。使艾輕進,徑及成都。兵分家滅,己自招之。然以鍾會之知略,稱為子房;姜維陷之莫至,剋揵籌斥相應優劣。惜哉!”愚以為維徒能?\一會,不慮窮兵十萬難為制御,美意播越矣。

  譔曰: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欲以區區之蜀,假已廢之命,北吞強魏,抗衡上國,不亦難哉。似宋襄求霸者乎!然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禕,遵脩弗革,攝乎大國之間,以弱為強,猶可自保。姜維才非亮匹,志繼洪軌,民嫌其勞,家國亦喪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八 大同志

      一
  古者,國無大小,必有記事之史,表成著敗,以明懲勸。稽之前式,州部宜然。自劉氏祚替而金德當陽,天下文明,不及曩世。逮以多故。族祖武平府君,漢嘉杜府君,並作《蜀後志》,書其大同,及其喪亂。然逮在李氏,未相條貫。又其始末,有不詳第。璩往在蜀,櫛沐艱難,備諳諸故事,更敘次顯挺年號,上以彰明德,下以治違亂,庶幾萬分有益國史之廣識焉。

      二
  魏咸熙元年,蜀破之明年也。以東郡袁邵為益州刺史,隴西太守安平牽弘為蜀郡,金城太守天水楊欣為犍為太守。後主既東遷,內移蜀大臣宗預、廖化及諸葛顯等并三萬家於河東及關中,復二十年田租。董厥、樊建並為相國參軍。冬,分州置梁州,遣厥、建兼散騎常侍,使蜀慰勞。

  晉泰始元年春,刺史袁邵以治城,將被徵。故蜀侍郎蜀郡常忌詣相國府陳:「邵撫卹有方。遠國初附,當以漸導化,不宜改易州將,失遐外心。」相國聽留。辟忌為舍人。冬十〔二〕月,晉武帝踐祚。

  二年春,武帝弘納梁益,引援方彥,用故黃金督蜀郡柳隱為西河,巴郡文立為濟陰太守;常忌河內縣令。

  四年,故中軍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結亡命刑徒,得數百人,自稱諸葛都護,起臨邛,轉侵江原。江原方略吏李高閭術縛富送州。刺史童策斬之。初,諸葛瞻與鄧艾戰於綿竹也,時身死失喪,或言生走深逃。瞻親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

  五年,散騎常侍文立表復假故蜀大臣、名勳後五百家不預廝劇,皆依故官號為降。

  六年,分益州南中建寧、雲南、永昌、興古四郡為寧州。

  七年,汶山守兵呂臣等殺其督將以叛。族滅之。初,蜀以汶山西【五郡】〔部〕北逼陰平、武都,故於險要置守,自汶山、龍鶴、冉駹、白馬、匡用五圍,皆置脩屯牙門。晉初,以禦夷徼,因仍其守。

  八年,三蜀地生毛,如白毫,三夕,長七八寸,生數里。【十】〔是〕年,汶山白馬胡恣縱,掠諸種。夏,刺史皇甫晏表出討之。別駕從事〔廣漢〕王紹等固諫,不從。典學從事蜀郡何旅諫曰:「昔周宣王六月北伐者,獫狁孔熾,憂及諸夏故也。今胡夷相殘,戎虜之常,未為大患,而盛夏出軍,水潦將降,必有疾疫,宜須秋冬,圖之未晚。」晏不聽,遂西行。軍〔郫〕城。比【人】〔入〕,麂入營中,軍占以為不祥。晏不悟。胡康水子燒香,言軍出必敗。晏以為沮眾,斬之。夏五月,軍至都安,屯觀阪上。旅復諫曰:「今所安營地名觀阪上,自觀下反上之象。徵不吉。昔漢祖悟柏人以免難,岑彭惡彭亡而不去,遂陷於禍。宜移營他所。」晏不納。其【言】夜,所將中州兵蔡雄、宣班、張儀等以汶山道險,心畏胡之強;〔而〕晏愎諫干時,眾庶所怨;遂引牙門張弘、督張衡等反,殺晏。眾夜亂,不知所為。惟兵曹從事犍為楊倉彎弓力戰,射百餘發,且詈,雄眾擊之,矢盡見殺。【從事廣漢】王紹亦赴之,死。初,晏未出,蜀中傳相告曰:「井中有人。」學士靳普言:「客星入東井。東井,益州之分野,憂刺史,戒客人耳。」又有猛風,是逆風。其日觀卦用事,「若軍西行,【獲】〔護〕觀阪門,人向天井,益可慮也。」故旅懃諫云。卒如其言。弘等遂誣表晏欲率己共反,故殺之,求以免罪。其眾抄掠百姓。廣漢主簿李毅白太守弘農王濬:「宜急救益州禍亂。保晏無惡,必為弘等所枉害。」濬從之。而晏主簿蜀郡何攀,以母喪在家,聞亂,釋?\絰詣洛,訴晏忠孝而弘等惡逆。事得分明。詔書因以濬為益州刺史,加輕車將軍。濬斬弘等。益州平。

      三
  咸寧三年春,刺史濬誅犍為民陳瑞。瑞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魚一頭,不奉他神。貴鮮潔。其死喪、產乳者,不百日不得至道治。其為師者曰祭酒。父母妻子之喪,不得撫殯、入弔,及問乳、病者。〔後〕轉奢靡,作朱衣、素帶、朱幘、進賢冠。瑞自稱天師。徒眾以千百數。濬聞,以為不孝。誅瑞及祭酒袁旌等,焚其傳舍。益州民有奉瑞道者,見官二千石長吏,巴郡太守犍為唐定等,皆免官或除名。蜀中山川神祠皆種松柏。濬以為非禮,皆廢壞燒除,取其松柏為舟船,惟不毀禹王祠及漢武帝祠。又禁民作巫祀。於是蜀無淫祀之俗。教化大行,有木連理、嘉禾、黃龍、甘露之祥。三月,被詔罷屯田兵,大作舟船,為伐吳調。別駕何攀以為佃兵但五六百人,無所辨。宜召諸休兵,借諸郡武吏,并萬餘人造作,歲終可成。濬從之。攀又建議:裁船入山,動數百里,艱難。蜀民冢墓多種松柏,宜什四市取。入山者少。濬令攀典舟船器仗。冬十月,遣攀【使】詣洛,表可征伐狀。因使至襄陽與征南將軍羊祜、荊州刺史宗廷論進取計。

  四年春,漢中郡吏襲祚等?\殺太守姜宗以叛。宗覺,堅守。祚等燒南鄭市及平民屋。族誅。刺史濬當遷大司農,至漢壽,重遣參軍李毅詣洛,與何攀並表求伐吳。

  五年,詔書拜濬龍驤將軍,假節,監梁益二州軍事。除何攀郎中,參軍事。以典軍從事張任、趙明、李高、徐兆為牙門,姚顯、?堅為督,冬當大舉。秋,攀使在洛。安東將軍王渾表孫皓欲北侵。朝議征,卻須六年。攀因表可因今取之。策皓必不自送。帝乃許焉。冬十有二月,濬因自成都帥水陸軍及梁州三水胡七萬人伐吳。臨發,斬牙門將李延,所愛侍將也,以爭騎斬。眾莫不肅。至江州,詔書進濬平東將軍,都督二州,巴東監軍唐彬及平南軍皆受指授。別遣參軍李毅將軍由涪陵入取武陵,會巴陵。

  太康元年春三月,吳平。攀、毅以下功封各有差。以淮南胡羆為益州刺史,濬遷輔國將軍。初,濬將征,問靳普:“今行何如?”普對曰:“客星伏南斗中,而太白歲星在西方。占曰:東方之國破。必如志矣。”普學術,不貪榮貴,卒於布衣。

  三年,更以益、梁州為輕【車】〔州〕,刺史乘傳奏事。以蜀多羌夷,置西夷府,以平吳軍司張【牧】〔收〕為校尉,持節統兵。州別立治。西夷治蜀。各置長史、司馬。

  五年,罷寧州,諸郡還益州。置南夷校尉,持節,如西夷,皆舉秀才、廉、良。

  八年,武帝子成都王穎受封,以蜀郡、廣漢、犍為、汶山十萬戶為王國。易蜀郡太守號為成都內史。

      四
  元康六年,復以梁益州為重州,遷益州刺史栗?為梁州,加材官將軍。揚烈將軍趙廞為益州刺史,加折衝將軍。關中氐及馬蘭羌反,寇天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發梁州及東羌、鎮西討之,不克。益州遣牙門馬玄、尹方捄援之。以鹿車?\成都米給軍糧。

  八年,廞至州。雖崇簡約,而性實奢泰。略陽、天水六郡民李特,及弟庠,閻式、趙肅、何巨、李遠等及氐叟、青叟數萬家,以群土連年軍荒,就穀入漢川,詔書不聽入蜀。益州敕關禁之。而【戶曹】〔侍御史〕李苾開關放入蜀,布散梁州及三蜀界。汶山興樂縣黃石北地盧水胡成豚堅、安角、成明石等,與廣柔、平康文降劉、紫利羌有讎,遂與蚌●羌郅逢等數千騎劫縣令,求助討紫利。太守楊邠撻殺豚堅,而降其餘類,餘類遂叛,殺長吏。冬,西夷校尉西平麴炳表出軍,遣牙門將孫眺為督護,〔率〕萬人征之。戰於常安,大為胡所破。

  九年,炳以敗軍徵還。【晉】夏,用江夏太守陳總為代。胡退散。

  永康元年,詔徵刺史廞為大長秋。遷成都內史中山耿滕為益州刺史、折衝將軍,因廞所服佩。初,廞以晉政衰而趙星黃,占曰:「星黃者王。」陰懷異計。「蜀土四塞,可以自安。」乃傾倉賑施流民,以收眾心。以李特弟庠衛六郡人,勇壯厚卹遇之。流民恃此,專為劫盜。蜀民患之。滕數密表:「流民剛戇,而蜀人懦弱,客主不能相饒,宜移還其本土。不者,與東三郡隘地。觀其情態,漸不可長,將移秦雍之禍於梁益矣。」又言:「倉庫虛竭,無以應鋒鏑之急。必益聖朝西顧之憂。」由是廞惡滕。州被詔書,已遣文武士千餘人迎滕。滕以廞未出州,故在郡。廞募庠黨羅安、王利等劫滕,〔殺傳詔者,〕大敗於【廣漢】宣化亭。【殺傳詔者】滕議欲入州城。功曹陳恂諫曰:「今州郡并治兵,怨搆日深。入城必有大禍。不如安住少城,檄諸縣合村保,以備秦氐。陳西夷行至。且觀其變。不爾,可退住犍為,西渡江原,以防非常。」滕不從。冬十有二月,滕入城,登西門。廞遣親近代茂取滕。茂告之而去。廞又遣兵討滕。滕軍敗績,自投少城死。吏左雄負滕子奇依民宋寧藏。廞購千金,寧不出。廞尋敗,得免。郡吏皆竄走,惟陳恂面縛詣廞,請滕死喪。廞義而不殺也。恂與戶曹掾常敞共備棺冢葬之。廞又遣軍逆陳總。總至江陽,聞廞有異志。主簿趙模進曰:「今州郡不協,必生大變。惟當速行。府是兵要,助順討逆,莫有動者也。」總更緣道遲留。至南安魚涪津,以與廞軍遇。模白總:「散財貨,募士卒距戰。若克州軍,則州可得。不克,順流而退,必無害也。」總不能更,曰:「趙益州忿耿侯,故殺之。與吾無嫌,何為如此。」模曰:「今州起事,必當立威。雖不戰,無益也。」言至垂涕。總不聽。眾弛。總逃草中。模衣總服格戰。廞兵殺模,見非總,乃搜求總殺之。廞自稱大將軍益州牧。以武陽令蜀郡杜淑、別駕張粲、巴西張龜、西夷司馬襲尼、江原令犍為費遠等為左、右長史,司馬,參軍。徙犍為太守李庠為威寇將軍。召臨邛令涪陵許弇為牙門將。召諸王官,莫敢不往。又以廣漢太守張微、汶山太守楊邠、成都令費立為軍祭酒。

  時庠與兄〔特〕、弟流、驤、妹婿李含、天水任回、上官晶、扶風李攀、始平費他、氐符成、隗伯、董勝等四千騎在北門。廞使庠斷北道。庠素東羌良將,曉軍陳,不用麾志,舉矛為行伍。庠勸稱大號漢。庠部下放攪,廞等忌之,遂於會所斬庠,及其兄子弘等十餘人。慮特等為變,又命為督將,安慰其軍。還特庠喪。其夜,特、流徹眾散歸綿竹。廞遣故陰平令張衡、升遷費恕就綏納,皆為特所殺。許弇求為巴東監軍,杜淑、張粲逆不許。弇怒,於州閤下手刃殺淑、粲。即亦殺弇。二子,廞腹心也。

  永寧元年,春正月,廞遣萬餘人斷北道,次綿竹,以長史費遠為繼。前軍宿石亭。特等相合,得七百餘人,夜襲之,因放火,殺廞軍略盡。進〔攻〕成都。城中忷懼。中郎常美與費遠、李苾、張微等夜斬關委廞走。文武散盡,廞獨與妻子乘小船順水至廣都,為下人朱竺所殺。【裒】廞字和叔,本巴西安漢人也。祖世隨張魯內移,家趙。趙王倫器之。歷長安令,天門、武陵太守,來臨州。長子昺在洛,亦見誅。

      五
  特、流至成都,殺西夷護軍姜發及襲尼,成都令袁洽,因大抄掠。遣牙門王角、李基詣洛表狀。初,梁州刺史羅尚聞廞反,表:「廞非雄才,又蜀人不願為亂,必無同者,事終無成,敗亡可計日而俟。」惠帝因拜尚平西將軍,假節,領護西夷校尉,益州刺史,給衛節兵一千,梁州兵二千,又配上庸都尉義部千五百人,合四千五百人。遷梓潼太守樂陵徐儉為蜀郡,揚烈將軍隴西辛冉為廣漢太守。【羅】尚又表請牙門將王敦兵七千餘人入蜀。特等聞尚來,甚懼,使弟驤奉迎。【特】厚進寶物。尚以驤為騎督。特、流奉牛酒勞尚於綿竹。王敦說尚曰:「特等隴上塞盜劫?\,宜【軍無後患也】會所殺之。〔軍無後患也。〕」辛冉本趙王倫所用,非資次,召當還,欲〔以〕討廞【以自新】〔自為功〕,亦言之。尚不納。又冉謂特曰:「故人相逢,不吉當凶。」特自猜懼。三月,尚至州治。汶山羌反於都安之天拭山,遣王敦討之。殺數千人,大沒女弱為生口。敦單馬馳,為羌所殺。御史馮該、張昌攝秦、雍州從事,督移還流民,〔當〕徙者萬餘家。而特兄輔素留鄉里,託言迎家,【即】既至蜀,因謂特曰:「中國亂,不足還。」特遣天水閻式累詣尚,求弛領校,權停至秋。並進貨賂於尚、該。許之。及秋,又求至冬。辛冉、李苾以為不可,必欲移之。式為別駕杜弢說逼移利害。弢亦欲寬迸民一年。辛冉、李苾以為不可,尚從之。弢致秀才板出,還家,知計?\不行故也。時有白虹,頭在井里,尾在東山,拖大城上。治中從事巴西馬休問閻式曰:「此何祥也?」式曰:「占言下有萬屍氣。甚迫於城,非佳應。天孽可違乎?平西若能寬迸民,災自消矣。」冉、苾又白尚:「流民前廞亂際,多所枉沒。宜因移,設關以奪取。」秋七月,尚移書梓潼,所在抱關。八月,關皆城。閻式曰:「無寇而城,讎必保之。蜀將亂矣。」九月,遣軍軍綿竹,揚言種麥,實備越逸。冉又購特、流首百匹。特、驤悉更其購云:「能送六郡大姓閻、趙、任、楊、李、上官及氐叟梁、竇、符、隗、董、費等首百匹。」流民本無還意,大驚駭,趣特。冬十月,特、流乃保赤祖,為二營。特稱鎮北、益州,流鎮東,皆大將軍。兄輔驃騎,弟驤驍騎,特長子蕩鎮軍,少子雄前軍,李含西夷校尉,含子國、離及任回、上官晶、李攀、費他皆將軍。以天水任臧、上官惇、楊褒、楊發、楊珪、王達、麴歆,陰平李遠,武都李博,略陽夕斌等參佐,而閻式、何巨、趙肅亦為賓從。其餘皆有官號。辛冉遣護軍曾元攻之,為特所殺。尚遣督護田佐、牙門劉並助冉,復敗。〔特等〕進圍廣漢。尚復遣犍為太守李苾、長史費遠助冉,不能克。冉託罪於綿竹令南郡岐苞,斬之,而潰圍走德陽。特等得廣漢,詐為表奏,稱引梁統推舉竇融故事,以自貴大。尚書檄告喻閻式。式答曰:「辛冉傾巧。【杜景】〔張顯〕狂發。曾元小豎。田佐血氣不治。李叔平無將帥之氣,討羸乏羌,謂可長爾。式前為節下及杜景文論留徙之宜:人懷桑梓,孰不願之。但往初至,隨穀庸賃,一室五分。復值雨潦。乞須冬熟,而不見聽。必窮鹿抵虎。但恐繩之太過,迸民不肯延頸受刃,其憂在後。即聽式言,寬使治嚴,不過去九月,盡集,十月【坐】進道,今達鄉里。何有如此也?雅聽未察,卹彼過言。今辛冉奴亡,叔平長遯,支分勢解,事漸及己。所謂不寤曲突遠薪,而有焦爛之客也。」尚率其民盡渡郫水以南,【尚】阻長圍,自都安至犍為七百里,捍特。特等保廣漢。

      六
  太安元年春,尚牙門夏匡攻李特於立石,失利。征西〔大將軍河間王〕遣督護衙博西征,討特。博次梓潼。晉復拜前廣漢太守張微廣漢太守,據德陽。尚遣督護巴西張龜督四十牙門軍繁城。博方遣參軍蒙紹誘特降。尚貽博書曰:「昔年得李流牋,降心款款。由時威帖,得還為寇。聞特委?\於下吏,而流、驤七八千人來寇日至。姦凶之態,詭譎不測。不可不重以持之也。」博不從,故為特所破於陽沔。梓潼太守張演委倉庫走巴西。巴西郡丞毛植、五官襄班舉郡降特。衙博才兼文武,【征西大將軍】河間王深器之。初為陰平太守,為從事巴郡毛扶所免,怨梁州人。及西征,征西許雄以陽沔之役寇尚未至,聞鶴鳴便退,博欲委罪梁州,託以自不供給。梁州治中表之,博以是得罪。晉乃更用許雄為梁州刺史。八月,特破德陽。流次成都北【上】〔郭〕。李驤在毗橋,尚遣將張興偽降於驤,覘士眾。還以告尚。尚遣叟兵襲驤,破之。流、驤并眾攻尚軍。軍失利,喪其器甲。梁州刺史許雄數遣軍討特。特備險不得進。征西乃遣監軍劉沈將西征,以中國有事,不果。而南夷校尉李毅遣叟兵助尚。〔尚〕軍數挫,特勢日盛。

  二年,春正月朔,特攻尚水上軍。特從盎底渡,黨徒從赤水渡,入郫及水西南。緣江守軍皆散走。太守徐儉逼降。尚保太城。特營少城,而流軍江西之檢上。蜀民先已結村保。特分人就主之。雄書諫特:「收質任,無得分散猛銳。」流亦諫之。特怒曰:「大事以定,但當安民。何緣疑動,而劫害不止。」尚從事蜀郡任叡說尚曰:「侵暴百姓,又分人眾散在諸村,怠忨無備,殆天亡特之秋也。可告諸村,密剋戰日,內外擊之。破特必矣。」尚從之。【從】〔夜〕縋出叡,使宣旨告諸村,期二月十日同時討特。手書隱語曰:「在彼〔揚〕水。」叡先詣特降,究觀虛實。特問城中。叡曰:「米穀已欲盡,但有貨帛耳。」因求省家。特與啟信。諸村悉從叡。叡還報。尚如期出軍討特,諸村亦起,大殺特眾。〔特眾〕破退。追及於繁之官桑,斬特及兄輔〔李〕遠等。【李】流歛餘眾還赤祖。尚【乘】〔雖〕勝,但施遊軍征盪。傳特首洛陽,焚其屍。

      七
  李雄以李離為梓潼太守,眾還赤祖,推流為大將軍大都督。而荊州刺史宋岱水軍三萬助尚,次墊江。前鋒建平太守孫阜,破特德陽守將蹇碩、太守任臧,徑至涪。三月,尚遣督護張龜、何沖、左汜等軍繁城,而綿竹降。涪陵民藥紳、杜阿應尚。〔蕩、雄攻紳。〕尚又遣督護常深軍毗橋,為流、驤禦。深破驤,殺李攀。弟恭復為主。左汜、黃誾攻特北營。營中氐羌因符成、隗伯、石定叛應汜、誾,攻蕩、雄〔軍〕。蕩母羅,擐甲略陳。伯手刃羅,傷目,壯氣益烈。【又】時成、伯戰於內,汜、誾攻其外,自晨至日中,營垂欲破;會流破深,蕩、雄破紳還,適與汜、誾會,大破之。成、伯將其黨突出詣尚。蕩策馬追退軍,為叟長矛所樁,死。羅、雄秘不發喪,以安眾心。【流以特、蕩死而岱、阜並至】恐懼。李含勸流降,流從之。雄與驤諫之,不納。遣子世及含子胡質于阜。李離聞父、舅將降,自梓潼還,欲諫不及。雄與離?\襲阜,曰:「
若功成事濟,當為人主,要三年一更。」雄曰:「與君計雖定,老子不從,若何?」離曰:「當制之,若不可,便行大事。雖君叔,勢不得已。老父在君,夫復何言!」雄乃說六郡人士,激以尚之自侵,懼以共殘蜀民之禍。陳阜可富貴之秋,得以破阜。阜軍死者甚眾,而岱病亡。荊州軍退,轉攻尚。流慚其短,軍事任雄。雄數破尚軍,保太城。夏四月,尚殺隱士劉敞。〔敞〕,故州牧劉璋曾孫也,隱居白鹿山,高尚,皓首未嘗屈志,亦不預世事。尚信祅言殺之。殺之日,雷震人,大雨,城中出水。五月,李流〔請〕降於孫阜,遣子為質。不可。乃舉兵與李離襲阜。阜軍敗績。宋岱病卒墊江,〔荊〕州軍退。〔初〕,〔流以特、蕩死,而岱、阜並至,恐懼。李含勸流降,流從之。雄與驤諫之,不納。遣子世及含子胡質於阜。李離聞父、舅將降,自梓潼還,欲諫不及。雄與離?\襲阜,曰:「若功成事濟,當為人主,要三年一更。」雄曰:「與君計雖定,老子不從,若何?」離曰:「當制〕〔之。若不可,便行大事。雖君叔,〕〔事不得已。老父〕〔在君,夫復何言。」雄乃說六郡人士,激以尚之自侵〕,〔懼以共殘蜀民〕〔之禍,陳〕〔可富貴之利。〕〔得以破阜。阜軍死者甚眾。而岱病亡,荊州軍退。轉攻尚。流慚其短,軍事任雄。雄數破尚軍〕。【雄】逼攻尚,尚保【太】【城】〔成都〕【中】六月,雄從帛羊頹渡,攻殺汶山太守陳【圖】〔?〕,【據】〔趣〕郫城。秋七月朔,雄入郫城,流盡移營據之。三蜀民流迸,南入,東下,野無煙火,鹵掠無處,亦尋飢餓。唯涪陵民千餘家在江西,依青城山處土范賢自守。平西參軍涪陵徐輿求為汶山太守,撫帥江西民,與官掎角討雄。尚不許。輿怨之,求使江西,因叛降雄。雄以為安西將軍。說賢給其軍糧,雄得以振。九月,流病死。雄復稱大將軍、都督、州牧。尚數攻郫。雄使武都朴泰譎尚曰:「李驤與雄,以飢餓孤危,日鬥爭相咎。驤欲將民江西食穀。若潛軍來,我為內應,可得也。」尚以為然,大與金寶,泰曰:「今事故未立,效後取,不晚也。」又求遣人自隨覘伺。尚從之。泰要:發火,遣隗伯諸軍攻郫。驤使【道】設伏〔導〕,以長梯上伯軍。伯軍見火起,皆爭緣梯。雄因放兵擊之,大破尚軍。雄徑追退,夜至城下,稱萬歲,曰:「已得郫城矣。」入少城,尚乃覺,保大城。驤別攻犍為,斷尚?\道。獲太守武陵龔恢。恢往為天水西縣令,任回為吏。回問曰:「識故吏不?」恢曰:「識汝耳。」郡吏星散,惟功曹楊渙侍衛。回謂曰:「卿,義人也。吾力恐不能捄龔君,不能免【也】卿〔也〕。宜早去。」渙曰:「背主求生,何如守義而死。」遂并見殺。以李溥為犍為太守。雄生獲伯,知其傷,〔宜〕死創也。伯女為梁雙妻,為己用,故不殺。閏十二月,尚糧?\不繼,而被攻急,夜退,由牛鞞水東下。留牙門張羅,持城終夜。比雄覺,去以遠。倉卒失節鉞,羅【特】〔持〕從後,得之,并獲資應。雄得成都。梁州刺史許雄,以討?\不進,檻車徵詣詔獄。惟獲軍〔張殷〕與漢國太守杜孟治、都戰帥趙汶,【荊州】〔巴西〕太守〔張燕〕、梓潼〔荊子〕守漢中。

      八
  永興元年,春正月,尚至江陽,〔遣〕軍司辛寶詣洛表狀。詔書權統巴東、巴郡、涪陵三郡,供其軍賦。冬,尚移屯巴郡。遣軍掠蜀中,斬雄從祖冉,獲驤妻昝、子壽兄弟。十二月,雄太尉李離伐漢中,殺都戰帥趙汶。

  〔二年,都督荊州軍事劉弘,?\米三萬斛助尚。〕

  永嘉元年,春,尚施置關戍至漢安、僰道。時益州民流移在荊、湘州及越嶲、?柯。尚【書】〔施〕置郡縣,就民所在。又施〔置〕諸村參軍。三月,關中流民鄧定、訇氐等據成固掠漢中冬辰勢以叛。巴西太守張燕,帥牙門武肇、漢國郡丞宣定遣兵圍之。氐求捄於李雄。夏五月,雄遣李離、李雲、李璜、李鳳入漢中,捄定。杜孟治聞離至,命燕釋圍保州城。初,燕攻定,定眾飢餓,偽降。送金一器與燕。燕納之。居七日,氐至。定還冬辰勢。燕進圍之,不聽孟治言。離至,先攻肇營。營破。次攻定,又破之。燕懼戰,將百騎走。離等大破州軍。牙門蔡松退造孟治曰:「州軍已破,?\眾,不可待也。」孟治怖。護軍欲城守,謂孟治曰:「?\來雖眾,客氣之常。李區區有東南之逼,必不分宿兵於外,不過迎拔定氐耳。」孟治曰:「不然。雄冒稱帝王,縱橫天下,以遣重眾,必取漢中。雖有牢城,士民破膽,不可與待寇也。」乃開門退走。護軍北還。孟治入大桑谷,民數千家,車數千兩,一〔日〕夜行才數十里。而梓潼荊子以父與孟治有隙,合子弟追之,及於谷口。孟治棄子走。荊子獲之,及吏民千餘家。惟漢國功曹毋建荷檐杖曰:「吾雖不肖,一國大夫。國亡不能存,終不屬?\也。」餓死谷中。積十餘日,離等引還。漢中民句方、白落率吏民還守南鄭。

  二年,詔書錄尚討特功,加散騎常侍,都督二州,進爵夷陵侯。長子宇,以佩奉車都尉,拜次子延壽騎都尉。梁州以雄所破壞,晉更以皇甫商為梁州。商不能之官。更用順陽內史江夏張光為刺史,治新城。漢中民逼李鳳寇掠,東走荊沔。

  三年冬,天水訇琦、張金苟,略陽羅羕,殺雄太尉李離,以梓潼降尚。雄太傅驤遣李雲、李璜攻羕,為所破殺。雲、璜,雄從弟也,為司徒司空。十有二月,琦等送離母子於尚。尚斬之,分其室。

  四年,天水文石殺雄太宰李國,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還屬。初,巴西譙登詣鎮南請兵。鎮南無兵,表為揚烈將軍、梓潼內史,義募三巴蜀漢民為兵,克服州郡。先征宕渠,殺雄巴西太守馬脫。還住涪。折衝將軍張羅進據犍為之合水。巴蜀為語曰:「譙登治涪城,文石在巴西,張羅守合水,巴氐那得前。」秋七月,尚薨於巴郡。尚字敬之,一名仲,字敬真,襄陽人也。歷尚書丞、郎,武陵、汝南太守,徙梁州,臨州。詔書除長沙太守【下邳】皮素【泰昆】為益州刺史,兼西夷校尉、揚烈將軍,領義募人及平西將軍。當進治三關。時李驤急攻譙登,素次巴東,敕平西將軍張順、楊顯捄登。尚子宇恚恨。加登糧?\不給,素【至涪】欲治執事,執事懷懼。冬十有二月,素至巴郡,降人天水趙攀、閻蘭等夜殺素。素字泰混,下邳人也。建平都尉暴重殺宇及攀,巴郡亂,不果救登。三府官屬上巴東監軍,冠軍將軍,南陽韓松為刺史,校尉,治巴東。

      九
  五年,春正月,李驤破涪城,獲登。巴西、梓潼復為雄有。荊湘有亂。氐符成、隗文作亂宜都,西上巴東。雄眾攻僰道,走犍為太守魏紀,殺江陽太守姚襲。二月,氐隗文等反於巴東。暴重討之。未下,【重】殺刺史韓松。松字公治,南陽人,魏大司徒暨孫也。〔重〕自領三府事。三月,三府文武與巴東太守吏共囚重及妻子,於宜都殺之。共表巴郡太守張羅【字景治】行三府事。羅治枳,自討隗文於宮圻,破降之。旬月復叛,劫巴郡太守黃龕,託以為主。龕窮急,欲自殺。主簿楊預諫曰:「文之宿惡,江川所知。拘劫明府,誰不危心。虛假之名,孰當信之。可使張將軍知其丹?\。何遽如此?」龕曰:「?\已道斷,何緣得令景治知之。」預乃作龕書遣弟逃氐詣羅。羅曰:「子宣宣?\,吾自明之耳。」隗文聞,怒,囚龕,執預,問遣信狀。龕曰:「不遣也。」文乃考預,一日夜,預不言。文欲殺龕。預死杖下,文義之,赦龕。羅遣軍討之,破還。羅自討之,敗績,身死。羅字景治,河南梁人也。文驅略吏民,西上降雄。巴中無復餘種矣。〔雄〕將任回獲犍為太守魏紀。三府文武共表平西司馬王異行三府事,又領巴郡太守。梁州刺史張光復治漢中。

  六年,龍驤將軍江陽太守【犍為】張啟與廣漢羅琦共殺異。異字彥明,蜀人也。啟復行三府事。羅琦行巴郡太守。啟病亡。啟字進明,犍為人,蜀車騎將軍張翼孫也。三府文武復共表涪陵太守義陽向沈行西夷校尉。吏民南入涪陵。

  建興元年春,沈卒。涪陵多疫癘,蜀郡太守江陽程融、宜都太守犍為楊芬、西夷司馬巴郡常歆,都安令蜀郡常倉弘等共推汶山太守涪陵蘭維為西夷校尉。時中原既亂,江東有事,捄援無所顧望,融等共率吏民北出枳,欲下巴東,遂為雄將李恭、費黑所破獲。五月,梁州刺史張光討王如黨涪陵李?\、巴西王建於盤蛇便作山,疑其欲叛也。?\、建走保枸山,光遣軍攻破,殺之。建女?、楊虎保黃金山以叛。討之。虎夜?營,還趨厄水,去州城四十里住。光遣其子孟萇討之,迭有勝負。光求助於武都氐王楊茂搜。虎亦求捄於茂搜。初,茂搜子難敵遣養子適賈梁州,私買良人子一人。光怒,鞭殺之。難敵以是怨光,曰:「使君初來,大荒之後,兵、民之命,仰我氐活。氐有小罪,不能貰也。」陰?\討光。會光、虎求捄。秋八月,茂搜遣難敵將騎入漢中,外言助光,內實應虎。至州城下,光以牛酒饗勞,遣與孟萇共討虎。孟萇自處前,難敵繼後。與虎戰久,難敵從後擊孟萇,大破,生禽孟萇,殺之。九月,光恚死。州人共推始平太守胡子序領州。冬十月,虎與氐急攻州城。子序不能守,委城退走。氐、虎得州城,發光冢,焚其屍喪。難敵得光鼓吹妓樂,自號刺史。虎領吏民入蜀。漢中民張咸等討難敵。難敵退還。咸復入蜀。於是三州沒為雄矣。

      十
  蜀自太康至於太安,頻怪異:成都北鄉,有人嘗見女子僻入草中,往視,物如人,有身形、頭、目、口,無手足,能動搖,不能言。廣漢有馬生角,長大各半寸。又有驢無皮毛,袒肉,飲食,數日死。繁、什邡、郫、江原生草,高七八尺,莖葉赤,子青如牛角,內史耿滕以為朱草,表美於成都王。元康三年正月中,欻一夜,有火光,地仍震。童謠曰:「郫城堅,盎底穿。郫中細子李特細。」又曰:「江橋頭,闕下市,成都北門十八字及尚在巴郡也,又曰:「巴郡葛,當下美。」【巴郡】皮素之西上〔巴郡〕也。又曰:「有客有客,來侵門陌,其氣欲索。」武平府君云:「譙周言:『【巴】〔己〕沒三十年後,當有異人入蜀,蜀由之亡。』蜀亡之歲,去周三十三年。」又曰:「宋岱不死,則孫阜不【交】〔反〕【市】〔匝〕,三旬之間,流、雄之首懸於轅門。」愚以為宋岱方進,阜見得質,【及】〔乃〕更【推】〔摧〕敗。設岱生在,無所保據矣。杜弢自湘中與柳監軍書曰:「前諸人不能寬李特一年,又不以徐士權為汶山太守,而屯故如此。此謂失之毫釐,差以萬里。」斯言有似。然必【不】以〔不〕杜漸為恨者,流民初西,當承詔書閉關不入;其次,易代趙廞,選宜內遣;平西綿竹之會,聽王敦之計,少可以寧。毫釐之覺,非彼之謂也。

  譔曰:先王規方萬國,必兼親、尊、賢、能,而任宗盟者,蓋內藩王室,外禦叛侮。故元牧有連率之職,奉貢無失職之愆。爰及漢氏,部州必卿佐之才,郡守皆台鼎之望。是以王尊、王【褒】〔襄〕著名前世,【弟】〔第〕五倫、蔡茂,徑登三司。斯作遠之準格,不淩之令範也。自大同後,能言之士,無不以西土張曠為憂,求王皇宗,樹賢建德。於時莫察,視險若夷。缺垣不防,任非其器,啟戎長寇,遂覆三州。《詩》所謂「四國無正,不用其良」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九 李特雄期壽勢志

      一
  李特,字玄休,略陽臨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種黨勁勇,俗好鬼巫。漢末,張魯居漢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值天下大亂,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漢中。魏武定漢中,曾祖父虎與杜〔濩〕、朴胡、〔袁〕約、楊車、李黑等移於略陽北土,復號曰巴【人】〔氐〕。特父慕,為東羌獵將。特兄弟五人:長兄輔,字玄政。次特。特弟庠,字玄序。庠弟流,字玄通。流弟驤,字玄龍。皆銳驍有武幹。特長子蕩,字仲平,好學,有容觀。少子雄,字仲雋。初,特妻羅氏夢雙虹自門升天,一虹中斷。羅曰:“吾二兒,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貴。”雄少時,辛冉相當貴。有劉化者,道術士也,言:“關隴民皆當南移。李氏子中惟仲雋天姿奇異,終為人主。”與叔父庠並以烈氣聞,鄉里人多善之。庠死,人多歸之。既克成都,眾皆飢餓,驤乃將民入郪王城食穀、芋。雄遣信奉迎范賢,欲推戴之。賢不許,更勸雄自立。

  永興元年,冬十月,楊褒、楊珪共勸雄稱王。雄遂稱成都王。〔母羅曰王太后。〕追尊曾祖【虎】庸曰巴郡公,祖父慕隴西王。追謚父特景王,母曰太后。追謚世父輔齊烈王,仲父庠梁武王,仲父流秦文王,兄蕩廣漢壯文公。以叔父驤為太傅,庶兄始為太保,外兄李國為太宰,國弟離為太尉,從弟雲為司徒,璜為司空,閻式為尚書令,褒為僕射,發為侍中,珪為尚書,洪溥為益州刺史,徐輿鎮南,王達軍師,並將軍。具置百官。下赦,【建】〔改〕元【大武】〔建興〕。迎范賢為丞相。從弟置,流子也,以不陪列,誅之。賢既至,尊為〔四時八節〕天地太師,封西山侯,復其部曲,軍征不預,租稅皆入賢家。賢名長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涪陵丹興人也。

  光熙元年,雄稱皇帝,改元晏平,國號大成,追尊父特曰景帝,廟號始祖。母羅為皇太后。

  永嘉三年,羅羕、訇琦等殺李離於梓潼。時閻式去雄依離,并見殺。驤攻不克,時李雲、李璜皆戰死。

  【明】〔四〕年,文碩殺李國,以巴西【梓潼】為晉。平寇將軍李鳳在晉壽。梁州先以為雄所破,不守。而譙登在涪,平西參軍向奮屯【安】漢〔安〕之宜福,張羅屯平無逼雄。雄將張寶,弟全在訇琦中。雄遣寶反為奸,許以代離。寶素凶勇,先殺人,而後奔梓潼,密結心腹。會羅尚遣使慰勞琦。琦等出送其使,寶從後閉城門。琦等奔巴西。雄得梓潼,拜寶為太尉。雄自攻奮。奮走。遣驤攻登。登初將驤子壽,欲以誘驤;被攻急,救援不至,還驤壽。

  五年春,驤獲登。遣李始督李鳳攻巴西,殺文碩。是歲,雄姨弟任小受張羅募,手刃雄頭,雄幾死。改元玉衡。是【後】〔時〕,扶風鄧【芝】〔定〕、楊虎等各率流民前後數千家入蜀。以鳳為征北、梁州,任回鎮南、南夷、寧州,李恭征東、南蠻、荊州,皆大將軍、校尉、刺史。雄、驤勤卹百姓於內,鳳、回、恭招流民於外,【稱】〔並〕有功〔稱〕。氐符成、隗文既降復叛,手傷雄母;及其來也,咸釋其罪,厚加待納,皆以為將。天水陳安舉隴右來降。武都氐王楊茂搜奉貢稱臣。杜弢自湘州使使求援。晉涼州刺史張駿遣信交好。漢嘉夷王沖遣子入質。頃之,朱提【審】〔雷〕炤率民歸降,建寧爨【?】〔量〕蒙險委?#092;。其餘附者日月而至。雄乃虛己受人,寬和政役。遠至邇安。年豐穀登,乃興文教,立學官。其賦,男丁一歲穀三斛,女丁一斛五?,疾病半之。戶調絹不過數丈,綿不過數兩。事少役稀,民多富實。至乃閭門不閉,路無拾遺,獄無滯囚,刑不濫及。但為國威儀無則,官無秩祿,職署委積,班序無別,君子小人,服章不殊,貨賄公行,懲勸不明。行軍無號令,用兵無部伍。其戰,勝不相讓,敗不相救;攻城破邑,動以虜獲為先。故綱紀莫稱。

      二
  李鳳在北,數有戰、降之功。時蕩子稚屯晉壽,害其功。

  大興元年,鳳以巴西叛。驤討之,久駐梓潼不敢進。雄自至涪,驤遂斬鳳。以壽代鳳以知州、征事。

  二年,驤伐越嶲。又分伐朱提。

  三年,獲太守西夷校尉李釗。夏,進伐寧州,大敗於螳蜋,還。初,氐王楊茂搜子難敵、堅頭為劉曜所破,奔晉壽。晉壽守將李稚,蕩第二子也,受其賂遺,不送成都。曜既引還,稚遣難敵兄弟還武都。遂即叛稚。稚悔失計,連白雄求伐氐。雄許之。群臣多諫,雄不從。遣稚兄琀以侍中、中領軍統稚攻難敵,由白水道;【壽】遣〔壽〕稚弟玝由陰平入,二道討氐。難敵等先拒壽、玝。玝、壽不進。而琀、稚逕至下辨;以深入無繼,大為氐所破,稚、琀皆死;死者千餘人。雄深自咎責,以謝百姓。琀,蕩之元子,有名望志尚,雄欲傳以後嗣,甚痛惜之。雄妻任無子,養琀弟班為子。雄自有庶子十五人。群臣上立嗣。雄曰:“孫仲?#092;割有江東,伯符〔基〕兆【基】子止侯爵,《國志》恥之。〔宋〕宣公舍子立弟,君子以為知人。吾將彌縫《國志》之恥,以繼宣公之美。”驤與司徒王達諫,以為不可,雄不從。

  永昌元年,冬,立班為太子。驤泣曰:「亂始於是矣。」

  泰寧元年,越嶲斯叟反,攻圍任回及太守李謙。遣【其】征南費黑救之。

  咸和元年夏,斯叟破。

  二年,謙移郡民於蜀。

  三年冬,驤死,追贈相國,謚曰漢獻王。壽以喪還。拜玝征北、梁州,代壽。以班行撫軍將軍,脩晉壽軍屯。

  五年,拜壽都督中外諸軍大將軍、中護軍、西夷校尉,錄尚書,總統如驤。冬,壽率征南費黑、征東任邵伐巴東,至建平。〔晉〕監軍?丘奧退保宜都。

  六年春,壽還,遣任邵屯巴。雄以子越為車騎將軍,住廣漢。秋,壽伐陰平。〔楊難敵降〕。冬,城涪【陵】。

  七年秋,壽南征寧州,以費黑為司馬,與邵攀等為前軍,由南廣入。又別遣任回子調由越嶲【入】。冬十月,壽、黑至朱提。朱提太守董炳固城。寧州刺史尹奉遣建寧太守霍彪、大姓爨深等助炳。時壽已圍城,欲逆拒之。黑曰:「料城中食少。霍彪等雖至,齎糧不多。宜令人入城,共消其穀。猶嫌其少,何緣拒之?」彪等皆入城。城久不下,壽欲急攻之。黑諫曰:「南〔中〕道險,俗好反亂,宜必待其詐勇已困。但當日月制之,全軍取勝,以求有餘。溷牢之物,何足汲汲也。」壽必欲戰,果不利。乃悉以軍事任黑。

  八年,春正月,炳、彪等出降。威震十三郡。三月,刺史尹奉舉州委質。遷奉於蜀。壽領寧州。南夷初平,威禁甚肅。後轉淩掠民。秋,建寧【州】民毛衍、羅屯等反,殺太守邵攀。?柯太守謝恕舉郡為晉。壽〔討〕破之。

  九年春,分寧州置交州。以霍彪為寧州,【建寧】爨深為交州刺史。封壽建寧王。張駿使參軍傅穎、治中張淳遺雄書,勸去尊號,稱藩於晉。雄引見,謂曰:「吾過為士大夫所推,然本無心於帝王也。貴州將令行河、沙,常所希冀。進思共為晉室元功之臣,退思共為守藩之將,掃除氛埃,以康帝宇。而晉室【淩】〔陵〕遲,德聲不振。引領東望有年月矣。會獲來貺,情鈞闇至,有何已已。」穎、淳以為然。使聘相繼。巴郡?告急,云有東軍。雄曰:「吾常慮石勒跋扈,侵逼瑯琊,以為耿耿。不圖乃能舉軍。使人欣然。」雄之雅談,多如此類。三月,壽還。夏六月癸亥,雄【疾】病〔瘍〕卒,時年六十一。偽謚曰武帝,廟稱太宗。凡自立三十年。冬十二月丙寅,葬成都,墓號安都陵也。

      三
  班字世文,蕩第四子也。少見養於雄。年二十六,立為太子。好學愛士。每觀書傳,謂其師友天水文夔、隴西董融等曰:「吾見周【景】〔靈〕王太子晉、魏太子丕、吳太子登,文章鑒識,超然卓絕,未?不有慚色。何古人之難及乎!」進止周旋,勤於咨問。但性輕躁,失在田獵。甲子襲位。玝來奔喪,勸遣雄子越還江陽,而欲令期代己知北事。班以未葬,不許。遣玝還涪。冬十月癸亥,期、越殺班於臨次。并殺班仲兄領軍〔將軍〕都。弟玝奔晉。期偽謚班曰戾太子。壽追謚曰哀皇帝。子幽、顒,為期所殺。班兄弟五人皆兵死,四人無後。玝在晉,歷巴郡、襄陽、宜都太守,龍驤將軍。永和三年瑥恼魑鳎?渡疥枒鹚酪病?

  期字世?#092;,雄第四子也。母冉,賤。雄妻任養為子。少攻學問,有容觀。雄時,令諸子各募合部曲,多者纔得數百人,而期獨得千餘人。為安東將軍。雄亡,越自江陽來赴喪,兄弟怏怏。既以班非雄所生,又慮玝不利己,與【兄】越密?#092;圖班。太史令韓約上言:「宮室有陰?#092;兵氣,戒在親戚。」班不悟。遂因夜哭,越殺班。期【自】立,以越為相國,與壽並錄尚書事。進壽大都督,徙封漢王,使討玝於涪。封越、建寧王。以仲兄霸為中領軍、鎮南;弟保鎮西、西夷校尉、汶山太守;從【兄】〔父〕始征東,代越;皆大將軍。玝走,即拜壽梁州、知北事。

  咸【熙】〔康〕元年,春正月,立妻閻氏為后,下赦,改元玉恆。秋,以司隸景騫為尚書令,征南費黑為司隸,班舅羅演為僕射。【舅】羅演與漢王相、天水上官澹?#092;襲期,立班子幽。?#092;泄。殺〔演〕、澹,并【誅】班母羅、琀子礹、稚妻昝。

  二年,忌從子載多才藝,託他事誅之。而霸、保皆暴病死。於是大臣自疑,骨肉不相親。而期志益廣,忽慢父時公卿,政刑失錯。

  四年,夏四月,壽自涪還襲期,假以誅越、蹇為言。越請散財募【民】〔士〕格戰。期謂壽不自薄,不許。〔壽〕既誅越,騫,初廢期為邛都縣公,〔至〕五月,乃殺期,【及】誅李始等,【殺】〔及期〕兄弟十餘人。期死時,年二十四。謚曰幽公。

  五年,徙【其】〔期〕妻子於越嶲。勢又使人就越嶲誅其子。

      四
  壽字武考,有幹局,愛尚學義,志度少殊於諸子。雄奇之。自代父為將,志在功名,故東征南伐,每有效事。雄疾病,侍疾左右。左右侍臣造雄顧命,寄託於壽。期之殺班也,李始初欲附壽,圖共討期。壽不敢。始怒,說期取壽。〔期〕憚李玝在北,欲藉壽討之,故不許。壽既受漢封,北伐玝,告以去就利害,假道。故玝得由巴順水東下吳。壽雖代玝鎮涪,歲終當入朝覲,常自危嫌,輒造漢中守將張才急書告方外寇警。咸康二年冬,北入漢中,破走司馬勳。壽見期、越兄弟十餘人,年方壯大而手下有強兵,懼不自全。數聘命高士巴西龔壯。壯雖不應,恐見害,不得已,數見壽。時岷山崩,江水竭,壽緣劉向之言而惡之,每?#092;壯以自安之術。壯之父及叔皆為特所殺,欲假手報讎,未有其由,因說立事:「何如舍小從大,以危易安。開國裂土,長為諸侯。名高桓文,勳流百代矣。」壽從之。因與長史略陽羅恆、巴西解思明共?#092;據成都為晉,稱藩。會養弟攸從成都病還,死道中。乃揚言越藥殺之。又詐造【姝】〔妹〕婿任調書,言期、越當廢壽,以惑群下。群下信之。乃誓文武,許賞城中資財。得數千人。

  〔四年,四月〕,南攻成都。子勢為開門內應,遂獲期、越。誅其宗族十餘人。兵入,擄掠民家,奸淫雄公主及李氏諸婦,多所殘害。數日乃定。恆與思明及李奕、王利等勸壽稱鎮西將軍、益州牧、成都王,以壯為長史,告下。又勸令送期於晉。任調與司馬蔡興、侍中李豔及張烈等勸壽自立。壽亦生心,遂背思明所陳之計,稱漢皇帝。尊父驤曰獻帝,母昝氏曰太后。下赦,改元漢興。以恆為尚書令,思明為廣漢太守,任調鎮北、梁州、知東羌校尉,李奕鎮西、西夷校尉。更代諸郡及卿佐,皆用宿人及己參佐。省交州,以從子權為鎮南、南夷、寧州。於是成都諸李子弟,無復秉兵馬形勢者,雄時舊臣及六郡人,皆斥廢也。秋七月,李奕從兄乾,與大臣合?#092;,欲廢壽。壽懼,使子廣與大臣盟要,為兄弟。進李閎為征東、荊州,移鎮巴郡。八月,天連陰雨,禾稼傷損,百姓飢疫。草莽臣龔壯上封事曰:「臣聞陰德必有陽報。故于公理獄,高門待封。伏惟獻皇帝寬仁厚惠,宥罪甚眾。靈德洪洽,誕鍾陛下。陛下天性忠篤,受遺建節,志齊周、霍,?#092;貫神明。而志緒違理,顛覆顧命。管蔡既興,讒諛滋蔓。大義滅親,撥亂濟危。上指星辰,昭告天地,歃血盟眾,舉國稱藩。天應人悅,白魚登舟,霆震助威,烈風順義。神?#092;允暢,日月光明。而論者未喻,權時定制。淫雨氾濆,垂向百日,禾稼傷損。加之飢疫,百姓愁望。或者天以監示陛下。又,前日之舉,止以救禍。陛下至心,本無大圖。而今久不變,天下之人,誰復分明知陛下本心者哉?且玄宮之讖難知,而盟誓顧違,一旦疆場有急,內外騷動。不可不深思長久之策,永為子孫之計也。愚謂宜遵前盟誓,結援吳會,以親天子。彼必崇重,封國歷世。雖降階一等,永為靈德。宗廟相承,福祉無窮。君臣銘勳於上,生民寧息於下,通天下之高理,弘信慎之美義,垂拱南面,歌詩興禮,上與彭、韋爭美,下與齊、晉抗德,豈不休哉!論者或言:『二州人附晉必榮,六郡人事之不便。』昔豫州入蜀,荊、楚人貴。公孫述時,流民康濟,及漢征蜀,殘民太半。鍾鄧之役,放兵大掠,誰復別楚、蜀者乎?論者或不達安固之基,惜其名位。在昔諸侯,自有卿相,司徒、司空,宋、魯皆然。及漢,藩王亦有丞相。今義歸彼,但當崇重,豈當減削。昔劉氏郡守令長方仕州郡者,國亡主易故也。今日義舉,主榮臣賴,寧可同日而論也?論者又謂,臣當為法正。陛下覆臣如天,養臣如地,恣臣所安。至於名榮,漢、晉不處,臣復何為當侔法正?論者或言:晉家必責質任,及徵兵伐胡,何以應之?案晉不煩尺兵,一國來附,威卷四海,廣地萬里,何任之責?胡之在北,亦此之憂。今平居有東北之虞,縱令徵兵,但援漢川,猶差二門耳。臣託附深重,忘疲病之穢。實感殊遇,冀以微言少補明時。常懼殞歿,不寫愚心,辜負恩顧。謹進悾悾,伏願罪戮。」壽不悅,然拘前言,祕藏之。九月,僕射任顏,雄妻弟也,?#092;反,誅。并殺雄子豹等。

  五年,春二月,晉將伐巴郡,獲李閎。閎,恭子也。初,壽許自牛鞞以東土斷與閎,執政者以為不可,乃止。復不益兵,故覆沒。閎弟豔以是怨故,與朝右有隙。是時,壽疾病。恆、思明等復議奉晉計。尋巴郡破。壽以為附晉,晉當以兵威,故不能自斷。遂輟計。三月,拜李奕鎮東,代閎。夏,建寧太守孟彥率州人縛寧州刺史霍彪於晉,舉建寧為晉。遣右將軍李位都討之。時權在越嶲。秋,又遣尚書廣漢李攄為御史,入南中。攄祖毅,晉故寧州刺史,以向與南人有舊,故遣之。攄從兄演,自越嶲上書,勸壽歸正返本,釋帝稱王。壽怒,殺之。

  六年,三月,李位都克建寧。李閎自建康奔於石虎。壽遣散騎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廣聘趙請閎。虎報書,約分天下。壽大悅。乃大修船艦,繕甲兵,備餱糧。夏六月,壽下書伐吳,以尚書令馬當為六軍都督,假節鉞〕,車騎將軍王韜為參軍。九月,大閱軍士七萬餘人,舟師集成都,鼓譟盈江,壽登城觀之。從臣咸諫。龔壯書曰:“陛下與胡通,孰若與晉通。胡,豺狼國也。設晉既滅,不得不北面事之。若與之爭天下,則強弱勢異。此虞虢之成範,已然之明戒。願陛下熟慮之。”壽乃止。閎從鄴還,盛稱石虎威彊,鄴中殷實,宮觀美麗。言虎虐用刑法,故能控制邦域。壽心欣慕,乃徙旁郡戶三丁以上實成都。興尚方御府,發州郡工巧以充之。廣修宮室。引水入城。治器玩,務於奢侈。人有小過輒殺,以立威。左僕射蔡興切諫,壽以為誹謗,誅之。右僕射李嶷數直言,託他罪下獄,殺之。李奕征牂柯,不克。糧盡,引還。

  七年,以太子勢領大將軍、錄尚書事。

  【晉康帝】建元元年,〔分南中六郡置漢州。〕〔夏四月,壽寢疾。〕〔晉將周撫、曹據襲江陽。〕〔八月〕,壽卒。〔年四十四〕。勢立,〔謚曰昭文皇帝,廟號中宗。葬安昌陵。〕

      五
  〔勢字子仁,壽之長子,李鳳女所生也。〕〔身長七尺九寸,腰帶十四圍,善於俯仰,時人異之。〕〔壽封漢王,立為世子,拜翊軍將軍。壽稱帝,立為太子。至是即位,大赦。〕

  〔建元二年正月,勢〕改元太和,〔尊母閻為皇太后,立妻季氏〕〔為皇后。〕太史令韓皓上言:「熒惑守心,乃宗廟不脩之譴。」勢乃更命祀成始祖、太宗,皆謂之漢。

  勢〔之〕弟大將軍廣,以勢無子,求為太弟。勢不許。馬當、解思明固請許之。勢疑與廣有?#092;,收當、思明,斬之,〔夷三族。遣太保李奕襲廣於涪城,貶廣為臨邛侯〕。廣自殺。思明被收,歎曰:“國之不亡,以我數人在也。今其殆矣。”思明有智略,敢諫諍;馬當素得人心,及其死,士民無不哀之。

  〔二年〕,冬,李奕自晉壽舉兵反,〔蜀人多從之,眾至數萬。勢登城拒戰。奕〕單騎突門,門者射殺〔之〕。眾〔乃〕潰〔散〕。勢大赦境內,改年嘉寧。勢驕淫,不卹國事。〔多居禁中,罕接公卿,疏忌舊臣,信任左右,讒諂並進,刑罰苛濫,由是〕中外離心。至是始從山出,自巴至犍為、梓潼,布滿山谷,〔十餘萬落,不可禁制,〕大為民患。加以飢饉,境內蕭條。

  三年,春二月,桓溫伐蜀。軍至青衣。勢大發兵,遣〔叔父右衛將軍福,從兄鎮南將軍權,前將軍〕昝堅等將之,自山陽趣合水。諸將欲設伏江南,以待晉兵。昝堅不從,引兵自江北鴛鴦碕渡向犍為。溫自將步卒直指成都。〔進遇李權,三戰三捷。李位都詣溫降。〕昝堅至犍為,乃知與溫異道,還,自沙頭津濟。比至,溫已軍於成都之十里陌。堅眾自潰。〔三月,〕勢悉眾出戰於笮橋。〔溫大破之,追至城下,〕〔縱火燒大城諸門。勢眾惶懼,無復固志。〕中書監王嘏、散騎常侍常璩勸勢降。勢〔以問侍中馮孚。孚言:「昔吳漢征蜀,盡誅公孫氏。今晉下書,不赦諸李。雖降,恐無全理。」〕乃夜開東門,〔與昝堅〕走。〔溫入成都,引漢司空譙獻之、散騎常侍常璩等為參軍,舉賢旌善,蜀人悅之。〕〔勢〕至葭萌,使散騎常侍王幼送降文於溫。〔尋輿櫬面縛軍門。溫解縛焚櫬,送勢及叔父福〕〔從兄權,親族十餘人於建康。〕勢至建康,封歸義侯。〔升平五年卒。〕

  桓溫停蜀三旬,漢尚書僕射王誓、鎮東將軍鄧定、平南將軍王潤等既降復叛,溫擊走之。振旅還江陵,留益州刺史周撫鎮彭模。鄧定、隗文等復據成都。秋七月,立故國師范賢子賁為帝。

  〔五年夏四月,撫與龍驤將軍朱燾擊破賁,獲之,益州平。〕

      六
  李氏自起事至亡,六世,四十七年正,僭號四十三年。蜀中亦有怪異:期時,有狗豕交,木冬【華】〔榮〕。勢時,涪陵民樂氏婦頭上生角,長二寸,凡三截之。又有民馬氏婦,妊身,兒脅下生,其母無恙,兒亦長育。有馬生駒一頭,二身相著,六耳,一牡一牝。又有天雨血於江南,數畝許。李漢家舂米,自臼中跳出。遽歛於箕中,又跳出。寫於簟中,又跳出。有猿居鳥巢,至城下。地仍震,又連生毛。其天譴不能詳也。

  譔曰:特流乘釁險害。雄能推亡固存。遭皇極不建,遇其時與。期倡為禍階,而壽、勢終之。《詩》所謂「亂離瘼矣,爰其適歸」者也。長老傳譙周讖曰:「廣漢城北有大?#092;,曰流曰特攻難得。歲在玄宮自相?#092;。」終如其記。先識預睹,何異聖人乎?歷觀前世偽僭之徒,縱毒虔劉,未有如茲。每惟野人《丘墟》之嘆,賈生《過秦》之論,亡國破家,其監不遠矣。

    〔附舊校跋語〕按,常璩《華陽國志目錄》、第九卷及《序志》,皆云:「述《李特雄期壽勢志》。」則【先】〔勢〕固有志也。今諸本皆無之。意其傳寫脫漏,因循不錄,遂失之爾。今本諸《通鑑》所述,參以《載記》所書,續成《勢志》,用補其闕,以俟後之博洽君子云。又,史載散騎常侍常璩實勸勢降桓溫,璩必作《志》者。因續記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十上 先賢士女總讚論

      一
  含和誕氣,人倫資生。必有賢彥,為人經紀,宣德達教,博化篤俗。故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品物煥炳,彝倫攸敘也。益梁,爰在前代,則夏勳配天,而彭祖體地。及至周世,韓服將命,蔓子忠堅。然顯者猶鮮。豈國史簡闕,亦將分以秦楚,希預華同。自漢興以來,迄乎魏晉,多士克生,髦俊蓋世。愷元之疇,感於帝思。於是璽書交馳於斜谷之南,束帛戔戔於梁益之鄉。或迺龍飛紫閣,允陟璿璣。亦有盤桓利居,經綸皓素。其耽懷道術,服膺六藝,弓車之招,旃旌之命,徵名聘德,忠臣孝子,烈士賢女,高劭足以振玄風,貞淑可以方蘋蘩者,奕世載美。是以四方述作,來世志士,莫不仰高軌以咨詠,憲洪猷而儀則;擅名八區,為世師表矣。故《耆舊》之篇,較美《史》、《漢》。而今志,州部區別,未可總而言之。用敢撰約其善,為之述讚。因自注解。甄其洪伐,尋事釋義,略可以知其前言往行矣。

      二
  莊平恬泊,皓然沈冥。莊遵,字君平,成都人也。雅性澹泊,學業加妙。專精《大易》,耽於《老》《莊》。常卜筮於市,假蓍龜以教。與人子卜,教以孝。與人弟卜,教以悌。與人臣卜,教以忠。於是風移俗易,上下茲和。日閱得百錢,則閉肆下簾。授《老》《莊》,著《指歸》,為「道書」之宗。楊雄少師之,稱其德。杜陵李強為益州刺史,謂雄曰:「吾真得君平矣。」雄曰:「君但可見,不能屈也。」強以為不然。至州,脩禮交遵。遵見之。強服其清高,而不敢屈也。嘆曰:「楊子雲真知人也。」年九十卒。雄稱之曰:「不慕夷,即由矣。不作苟見,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雖隨和何以加諸。」

  仲元抑抑,邦家儀形。李弘,字仲元,成都人。少讀《五經》,不為章句。處陋巷,淬勵金石之志。威儀容止,邦家師之。以德行為郡功曹,一月而去。子贅,以見辱殺人。太守曰:「賢者之子必不殺人。」放之。贅自以枉語家人。弘遣亡命。太守怒,讓弘。弘對曰:「贅為殺人之?\。明府私弘枉法。君子不誘而誅也。石碏殺厚,《春秋》譏之。孔子稱父子相隱,直在其中。弘實遣贅。」太守無以詰也。州命從事。常以公正,諫爭為志。楊子雲稱之曰:「李仲元為人也,不屈其志,不累其身。不夷不惠,可否之閒。見其貌者,肅如也。觀其行者,穆如也。聞其言者,愀如也。非正不言。非正不行。非正不聽。吾先師之所畏。」

  子雲玄達,煥乎弘聖。 楊雄,字子雲,成都人也。少貧,好道。家無擔石之儲,十金之費,而晏如也。好學,不為章句。初慕司馬相如綺麗之文,多作詞賦。車騎將軍王音,成帝叔舅也,召為門下史。薦待詔。上《甘泉》、《羽獵賦》,遷侍郎,給事黃門。雄既升秘閣,以為:「辭賦可尚,則賈誼升堂,相如入室。武帝讀《大人賦》,飄飄然有淩雲之志;不足以諷諫。」乃輟其業。以經莫大於《易》,故則而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故作《法言》。史莫善於《蒼頡》,故作《訓纂》。箴諫莫美於《虞箴》,故作《州箴》。賦莫弘於《離騷》,故反屈原而廣之。典莫正於《爾雅》,故作《方言》。初與劉歆、王莽、董賢同官,並至三公,雄歷三帝,獨不易官。年七十一卒。自劉向父子、桓譚等深敬服之。其玄淵源懿,後世大儒張衡、崔子玉、宋仲子、王子雍皆為注解。吳郡陸公紀尤善於玄,稱雄聖人。雄子神童烏,七歲預雄《玄》文。年九歲而卒。

  林生清寂,莫得而名。 林閭,字公孺,臨邛人也。善古學。古者,天子有輶車之使,自漢興以來,劉向之徒但聞其官,不詳其職。惟閭與〔莊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風雅,通九州之異同,主海內之音韻,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風俗也。」揚雄聞而師之,因此作《方言》。閭隱遯,世莫聞也。

  氾鄉忠貞,社稷是經。進賢為國,稽考典刑。愛莫助之,身殞朝傾。 何武,字君公,郫人也。初以對策甲科,為郎。歷揚、兗州刺史,司隸校尉,京兆尹,清河、楚、沛太守,廷尉,御史大夫。成帝初具三公,拜大司空,封汜鄉侯。為人忠厚公正,推賢進士。在楚致兩龔;在沛厚兩唐;臨司隸,致茂林何並;居公位,進辛慶忌;皆世名賢。臨州郡,雖無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才雖不及丞相薛宣、翟方進,而正直過之。哀帝即位,以朱博、趙玄為公卿,用事,免官。諫大夫鮑子都亟言訟之。丞相王嘉亦以為慨。帝復徵武為御史大夫,徙前將軍。時大司馬新都侯王莽避帝外家丁,傅氏遜位,亦以列侯見徵。哀帝詔博舉太常,莽從武求舉。武以莽奸人之雄,不許。哀帝崩,王太皇太后,莽姑也,即日引莽入,收大司馬董賢印綬,詔舉大司馬。丞相孔光等逼王氏,皆舉莽。武與左將軍公孫祿?\曰:「莽五父世朝,權傾人主,必危劉氏。」乃舉祿。祿亦舉武。太后不從,用莽為大司馬。莽諷有司劾奏,皆免。武就國。後莽浸盛,遂為宰衡、安漢公。欲圖篡漢,憚武與其叔紅陽侯王立不從,元始三年,因呂寬、吳章事,檻車徵武。武自殺。眾咸冤之。莽欲厭眾心,謚武曰刺侯。子況嗣。平帝崩,莽因居攝。後僭王位。

  叔文播教,變《風》為《雅》。道洽化遷,我實西魯。 張寬,字叔文,成都人也。蜀承秦後,質文刻野。太守文翁遣寬詣博士。東受《七經》,還以教授。於是蜀學比於齊魯。巴、漢亦化之。景帝嘉之,命天下郡國皆立文學。由翁唱其教,蜀為之始也。寬從武帝郊甘泉、泰畤,過橋,見一女子裸浴川中,乳長七尺,曰:「知我者帝後七車。」適得寬車。對曰:「天有星主祠祀,不齊潔,則作女令見。」帝感寤,以為揚州刺史。復別蛇莽之妖。世稱云七車張。作《春秋章句》十五萬言。

  長卿彬彬,文為世矩。 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也。游京師。善屬文。著《子虛賦》而不自名,武帝見而善之,曰:「吾獨不得與此人同世。」楊得意對曰:「臣邑子司馬相如所作也。」召見相如,相如又作《上林賦》。帝悅,以為郎。又上《大人賦》以風諫,制《封禪書》,為漢辭宗。官至中郎將。世之作辭賦者,自楊雄之徒咸則之。

  王淵豔麗,蔚若華圃。 王褒,字子淵,資中人也。以高才文藻侍宣帝。初為益州刺史王襄作《樂職中和頌》。宣帝徵之。上《聖主得賢臣頌》。又上《甘泉》、《洞簫賦》。帝善之,令宮人誦之。為諫大夫,卒。

  子山翰藻,遺篇有序。 楊終,字子山,成都人也。年十三,已能作《雷賦》,通屈原《七諫》章。明帝時,與班固、賈逵並為校書郎,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作《生民詩》。後坐太守徙邊,作《孤憤詩》。章帝東巡又上《符瑞詩》十五章。制《封禪書》。免還鄉里。著《春秋外傳》十二卷,《章句》十五萬言,皆傳於世者。

  少遷猛毅,垂勳三邦。 陳立,字少遷,臨邛人也。成帝時,?柯有亂,大將軍王鳳薦立為太守,克平禍亂。徙守巴郡,秩中二千石,治有尤異。又徙天水太守,為天下最,天子賜黃金四十斤。入為左曹衛將軍、護軍都尉。

  世公賦政,祥瑞來同。 王阜,字世公,成都人也。太守【弟】〔第〕五倫察舉孝廉,為重泉令,有鸞鳥集於文學十餘日。遷益州太守,神馬出滇池河,甘露降,白烏見,民懷之如父母。

  猗歟文父,叡發幼童。德澹會稽,道崇辟雍。 張霸,字伯饒,謚曰文父,成都人也。年數歲,以知禮義。啟母,求就師學。母憐其稚。對曰:「饒能。」故字伯饒也。治《嚴氏春秋》。諸生孫林、劉固、段著等宗之,移家其宇下。為會稽太守,撥亂興治。立文學,學徒以千數,風教大行,道路但聞誦聲。百姓歌詠之。致達名士顧奉、公孫松、畢海、胡母官、萬虞先、王演、李根皆至大位。在郡十年,以有道徵拜議郎。遷侍中。遂授霸五更,尊禮於文學。年老卒,葬河南。

  少府委迡,作卿作師。 趙典,字仲經,成都人也。太尉戒子也。與潁川李膺等並號八俊。三為侍中,自樂,祿俸施貧。方授國師,未拜,病卒。

  何、楊研神,貫奧入微。 何英,字叔俊,郫人也。楊由,字哀侯,成都人也。二子學通經、緯。

  英著《漢德春秋》十五卷。孫汶,字景由,亦深學;初徵,上日食,盜?\起,有效,為謁者;京師旱,請雨,即澍。遷犍為屬國。著《世務論》三十篇,卒。楊由為太守廉范文學,范稱能治。由言:「當有?\發。」頃之,廣柔羌反,寇殺長姚超。鄉人冷豐齎酒侯之,值客未內,由為知其多少。又言:「人當致果,其色赤黃。」果有送甘橘者。大將軍竇憲從太守索《雲氣圖》,由諫莫與,尋憲受誅。其明如此。著書十篇而卒。

  司農明允,國憲是維。 任昉,字文始,成都人也。初為葉令,治奸?\七十餘人。遷梁相,尚書令。清身檢下。大將軍梁冀憚之。出為魏郡,徙平原,歲出租稅百萬。冀誅,復入為尚書令,司隸校尉,遷大司農,卒。弟愷,徐州刺史,亦有治名。昉父循,字伯度,為長沙太守,得其父,時為五官,事在精通也。

  翁君美秀,牧后寤機。 何霸,字翁君,司空武兄也。為郡戶曹。刺史王尊將之官,移諸郡不得遣迎。太守唯。霸白宜往。太守遣霸。尊大怒。霸對曰:「太守遣霸,非脩敬也,以去京師久,遲知朝廷起居耳。」尊遽下車,持節對之。因奇霸容止,辟為別駕。舉秀才,為屬國中郎將。

  弟顯,潁川太守。兄弟五人皆有名。

  伯騫推賢,求善如飢。 柳宗,字伯騫,成都人也。初結九友共學,號九子。及為州郡右職,務在進賢。拔致求次方、張叔遼、王仲曾、殷智孫等,終至牧守。州里為諺曰:「得黃金一笥,不如為伯騫所識。」舉茂才,為美陽令。

  文侯顒卬,極位台衡。 文侯趙戒,字志伯,少府典父也。父定,以游俠稱。戒,順、桓帝之世歷司徒,太尉,登特進。屢居公輔,免憂患於無妄之世。告歸於蜀,薨家。

  太尉頡頏,志振頹綱。 趙謙,字彥信,戒孫也。歷位卿尹,初平元年,為太尉。時董卓秉政,欲遷天子長安。謙與司空荀爽固諫,卓不聽;以為車騎將軍,奉大駕西幸,封洛亭侯。拜司隸校尉。忤卓指免。討白波?\有功,封郫侯,進司徒。免,拜尚書令,太僕。三年薨,謚曰忠侯。

  司徒繼踵,僶俛權橫。 趙溫,字子柔,謙弟。以侍中與帝同輦西遷,封江南亭侯。兄亡。初平四年拜司空。未期,進司徒,當世榮之。時車騎將軍李傕與董承、張濟等爭權,數遷移天子。溫以書切責於傕。天子聞,為寒心。尋曹公入,徙天子都許,政出諸侯,禮待溫,居公位十五年。建安十三年薨。

  猶操道柄,董、李是讓。 讓,責也。董卓、李傕凶擅,謙、溫干之。初,文侯與李固、胡廣議立清河王蒜,而梁冀欲立蠡吾侯。戒脅而從之,使李固枉死。君子以為,卓、傕之惡,甚於梁冀。謙摩卓之牙,溫弄傕之爪,雖逼權勢,以道陳訓,賢其祖遠矣。

  侍中授命,分節亦彰。 常洽,字茂尼,江原人也。自荊州刺史遷京兆尹,侍中,長水校尉。以兵衛大駕西幸。傕等作難,常侍衛天子左右。為傕所煞。

  蠻夷猾擾,倡亂南疆,子恭要傳,醜穢于攘。 楊竦,字子恭,成都人也。元初中,越嶲、永昌夷反,殘破郡縣,眾十萬餘。刺史張喬以竦勇猛,授從事,任平南中。竦先以詔書告喻。不服,乃加誅。煞虜三萬餘人,獲生口千五百人,財物四千萬。降夷三十六種。舉正奸濁長吏九十人,黃綬六十人,南中清平。會被傷,卒。喬舉州弔贈。列畫東觀。

  伯春、孟元,匡正時君。 張充,字伯春,李幾,字孟元,江原人也。充為治中從事。時刺史恃豪,每見從事,布席地坐,己自安高床上。充入閤,不肯進。刺史寤,乃更禮從事。刺史辟公孫特、大姓犍為李威、橋稚充曹,…………時有水災,倫受刺史指,以漢中斗平,不足表聞。幾固爭之。不聽。後刺史至,與倫不平,求郡短,劾倫不言水災。幾對以「詔書:上?異不得由州。」倫遷司空,辟幾掾。

  楊、羅為令,遺愛在民。 楊班,字仲桓,成都人也。羅衡,字仲伯,郫人也。俱師徵士何幼正。班為不韋、茂陵令,治化浹洽。徙西城、閬中令。號時名宰。衡為萬年令,路不拾遺,人家牛馬皆繫道邊曰:「屬羅公。」三府爭辟。拜廣漢長。二縣皆為立祠。

  小伯溫恭,預圖息紛。 陳湛,字小伯,成都人也。歷數縣令,民皆懷服。州辟治中從事。廣漢太守遣子詣州脩歡交。使君欲納。湛諫:「不可失羔羊義。」使君從之。後有言州郡私交者,考之無得,乃明也。

  孟由至孝,遐葉睎風。 禽堅,字孟由,成都人也。父信,為縣史使越嶲,為夷所得,傳賣歷十一種。去時堅方妊六月。生母更嫁。堅壯,乃知父湮沒,鬻力傭賃。得碧珠,以求父。一至南中,三出徼外,周旋萬里,經時六年四月,突瘴毒狼虎,乃至夷中得父。父相見悲感。夷徼哀之。即將父歸,迎母致養。州郡嘉其孝,召功曹,辟從事,列上東觀。太守王商追贈孝廉。令李苾為立碑銘,迄今祠之。

  仲昱免師。仲昱,成都人也。少受學於嚴季后。季后為汶江尉,呼仲昱。仲昱許十月往。會夷反,斷道。仲昱期於往,經度六七,幾死。數年,卒得至汶江,為季后陳策,俱得免難。遠近嘆之。

  叔本慕仁。 任末,字叔本,繁人也。與董奉德俱學京師。奉德病死,推鹿車送其喪。師亡,身病,齎棺赴之。道死。遺令敕子載喪至師門,敘平生之志也。

  伯禽證將。 朱普,字伯禽,廣都人也。為郡功曹。太守與刺史王冀有隙,枉見劾。普詣新都獄,掠笞連月,肌肉腐臭,惡同死人,證太守無事。敕其子曰:「我死,載喪詣闕,使天子知我心。」事得情理,普以烈聞。

  文寺代君。 李磬,字文寺,嚴道人也。為長章表主簿。旄牛夷叛,入攻縣,表倉卒走。鋒刃交至,磬傾身捍表。謂虜曰:「乞煞我,活我君。」虜乃煞之。表得免。太守嘉之,圖象府庭。

  在三義敦,終始可稱。 人生於三,事之若一,君、父、師也。言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普、磬可謂能終始也。

  炎光中微,巨、述僭亂。 炎,火光也。漢以火德王,自高祖至平帝十二世,國嗣三絕。平帝早崩。安漢公王莽字巨君,遂篡天子位,稱新室皇帝。而茂陵公孫述,字子陽,為莽導江卒正,遂僭號於蜀。

  章、王刎首。 章明,字公孺,繁人也。王皓,字子離,江原人也。明為太中大夫。莽篡位,嘆曰:「不以一身事二主。」遂自煞。皓為美陽令,去莽歸蜀。公孫僭號,使使聘之。皓乃自刎,以頭付使者。述慚怒,誅其妻子。

  侯剛哭漢。 剛字直孟,繁人也。為郎。見莽篡位,佯狂,負木斗,守闕號哭。莽使人問之。對曰:「漢祚無窮,吾寧死之,不忍事非主也。」莽追殺之。

  公卿絕脰,亦蹈節貫。 王嘉,字公卿,江原人也。為郎。去莽還,留蜀。公孫述先閉其妻子,使人徵之。嘉聞王皓死,歎曰:「吾後之哉。」亦自煞。述慚,貰其妻子。

  羅生美至,思濟艱難。述方遂非,殘彼貞幹。 羅衍,字伯紀,成都人也。為述郎,說尚書解文卿、鄭文伯,使諫述降漢,為子孫福。解、鄭從之。述怒,閉二子於薄室六年。二子守志不回,遂幽死。衍卒察孝廉,徵博士。

  劉主割據,資我英俊。鴻臚淵通,與道推?\。 何宗,字彥若,郫縣人也。通經緯、天官、推步、圖讖。知劉備應漢九世之?\,讚立先主。為大鴻臚。方授公輔,會卒。

  君肅矯矯,穎類倬群。 何祇,字君肅,宗族人也。初,犍為楊洪為太守李嚴功曹,去郡數年,以為蜀郡,嚴猶在官。祇為洪門下書佐,去郡數年,以為廣漢太守,洪猶在官。是以西土咸服諸葛亮之能攬拔秀異也。祇徙犍為太守,卒。

  輔漢朗捷,服時之懃。 張裔,字君嗣,成都人也。汝南許文休稱其才:「鍾元常輩也。」為輔漢將軍,丞相長史。丞相北征,居府統事,足食足兵。

  太常清密,邃遠鉤深。 杜瓊,字伯瑜,成都人也。師事任定祖,通經緯術藝。為太常。沈默慎密,稱諸生之淳。

  休休眾彥,殊塗同臻。金聲玉振,蜀之球琳。 休休,美也。眾彥,言此四十三人也。《易》曰:「殊塗同歸。」百行齊致,貴於流光顯稱,揚名垂世。此四十三人者,雖立行不同,俱以垂美,如金玉之音器,為世名寶。

  述蜀郡人士。

      三
  敬司穆穆,暢始玄終。 敬司,司馬氏女,五更張霸伯饒妻也。霸前妻有三男一女。敬司產一男。撫教五子,恩愛若一。霸卒,葬河南。敬司與諸子還蜀。疾病,遺令告諸子曰:「舜葬蒼梧,二妃不從,汝父在梁,吾自在蜀,亦各其志。勿違吾也。」遂葬蜀。子光超,稟母教,為聘士也。

  叔紀婉娩,士媛仰風。 叔紀,霸女孫也。適廣漢王遵,至有賢訓,事姑以禮。生子商,海內名士。廣漢周幹、古朴、彭勰、漢中祝龜為作頌曰:「少則為室之孝女。長則為家之賢婦。老則為子之慈親。終溫且惠。秉心塞淵。宜謚曰孝明惠母。」

  公乘氏張,兩髦義崇。 公乘會妻,廣都張氏女也。夫早亡,無子。姑及兄弟欲改嫁之。張誓不許,而言之不止,乃斷髮割耳。養會族子,事姑終身。

  助陳撫孩,節篤分充。 助陳,臨邛陳氏女,犍為楊鳳珪妻也。鳳珪亡,養遺生子守節。兄弟必欲改嫁,乃引刀割咽,宗族駭之,幾死,遂全其義。

  二常煢煢,頹搆再隆。 元常、靡常,江原人也。元常,廣都令常良女,適廣漢便□賓,早亡。元常無子,養賓族子。父母欲嫁,乃祝刀誓志,此下當有脫文。而死。靡常,仲山女,適成都殷仲孫。家遭疫氣死亡,惟靡常在。年十八。收葬諸喪,養遺生子,立義成家。

  紀常哀哀,精感昭融。 紀常,常侍【常】洽女,趙侯謙夫人也。父遇害在長安,其一兄先沒。遣父門生翟登、張順迎喪。時寇?\蜂起,晝夜悲哀。順、登得將喪無恙還,時人皆以紀常精?\所感。

  貢羅誓志。 貢羅,郫羅倩女,景奇妻也。奇早亡,無子。父愍其年壯,以許同郡何詩。貢羅白書誓父,不還家。父使詩白州。州告縣,逼遣之。羅乃訴州。刺史高而許之。

  玹何忘生。 玹何,郫何氏女,成都趙憲妻也。憲早亡,無子。父母欲改嫁。何恚憤自幽,不食,旬日而死。郡縣為立石表。

  昭儀殉身。 昭儀,繁張氏女,廣漢朱叔賢妻也。賢為郡督郵。建安十九年,劉主圍劉璋於成都,賢坐?\外降。璋以昭儀配兵。將見逼,昭儀自殺。三軍莫不哀嘆。

  二姚見靈。 廣柔長郫姚超二女,姚妣、饒,未許嫁,隨父在官。值九種夷反,殺超。獲二女,欲使牧羊,二女誓不辱,乃以衣連腰,自沈水中死。見夢告兄慰曰:「姊妹之喪,當以某日至溉下。」慰寤哀愕。如夢日得喪。郡縣圖象府庭。

  峨峨淑媛,表圖銘旌。 淑,善。媛,婉娩也。言此十二女,皆圖象列傳。述蜀郡列女。

右《蜀郡士女讚》第一 。凡五十五人。(四十三人士,十二人女)。

      四
  【巴郡士女】舊各本全闕《巴郡士女讚》注。廖本補此四字,作陰文。並注一百六十九字云:「舊本自此脫去,乃闕讚之第二也。今僅能知其標題,而無從補其文矣。近人見舊本較張佳胤以來所刻(按,此指吳本及何、王等《漢魏叢書》本)多第十之上、中兩卷,謂為完書,其實不然。又案,卷末云:『二州人士二百四十八人。』今存蜀、廣漢、犍為、漢中、梓潼共一百九十四人。所闕,巴郡士女凡五十四人也。『士一百九十七。』所存者一百五十。所闕,巴郡四十七人士也。『女五十一人。』今存四十四。所闕,巴郡七人女也。姓名必具在《目錄》;而無讚者亦並列,故不可推知。今但考得其凡如此。」顧觀光校勘記亦補有此標目四字,作陽文。並注二十四字云:「此下,宋本亦脫。今依《目錄》補此標題,而以諸書所引逸文附之。」(所附輯逸文七條。見下文。)

附 巴郡士女讚注殘文輯佚

  〔范目〕

  〔洛下閎〕

  任文孫,閬中人……子文公。初,武擔山石折,文公曰:「噫!西方智士死,吾其應之。」遂卒。益部為之諺曰:「任文公,智無雙。」

  徐誦,字子產。少讀書,日不過五十字,誦千遍乃得,終成儒學。……

  譙隆,……為上林令。武帝欲廣上林。隆言:「堯舜至治,廣德,不務林苑。」帝後思其言,徵為侍中。……

  〔譙玄。〕

  〔趙珜。〕

  〔趙宏。〕

  〔嚴遵。〕

  玄賀,字文若,宕渠人也。第五倫命為主簿,袁安辟掾。歷九江、沛郡太守,所在著德,吏民皆涕泣送之。遷大司農,為時名卿。

  龐雄,字宣孟,宕渠人也。始討荊揚亂?\,有功。永初三年,南單于檀與烏丸反。遣。遼東太守耿夔,與雄討之。大破降單于。遷大鴻臚,封都亭侯。

  馮緄,字鴻卿,宕渠人也。父煥,安帝時為幽州刺史。有怨者詐作詔書賜父死。父欲自殺。緄察書非御墨,勸父自上。果無其事。由是知名。……延熹五年,武陵蠻反,荊州駭擾。拜緄車騎將軍,將十餘萬人往討,斬首四千,獲生口十萬。自是之後,不復逆命。

  陳禪,字紀山,安漢人也。拜諫議大夫。西域獻幻伎,天子與公卿觀之。禪獨伏不視。……

  〔楊仁。〕

  〔龔調。〕

  〔趙晏。〕

  〔李顒。〕

  〔然溫。〕

  張翕,字子陽,巴郡安漢人。為陰平郡守,布衣蔬食,儉以化民。自乘二馬之官。久之,一馬死,一馬病。翕曰:「吾將步行矣。」遷越嶲太守。夷漢甚安其惠愛。在官十九年卒,百姓號慕,送葬者千數。天子嗟歎,賜錢十萬,為立祠堂。後太守數煩擾,夷人叛亂。翕子璊,方察孝廉,天子起家拜越嶲太守,迎者如雲。……

  〔趙邵。〕

  〔龔揚。〕

  〔龔榮。〕

  〔李溫。〕

  〔趙芬。〕

  〔曲庾、馮湛,〕皆宕渠人,為縣主簿。黃巾?\入縣,死之。

  郝伯都,閬中人。為郡史。太守每見之,垂泣。伯都請白其故。太守曰:「亡男為人所殺。汝身似之,故悲感。」伯都問其讎所在。太守曰:「臺閣。不可得也。」伯都乃交游京師,與甘春卿為友。共伺讎。春卿為吏所得。伯都乃還首。二人爭死。會赦,得免。

  〔程畿。〕

  〔程祁。〕

  〔嚴顏。〕

  〔周舒、周群。〕

  〔黃權。〕

  〔黃崇。〕

  〔甘寧。〕

  〔馬忠。〕

  王平字子均,宕渠人也。丞相亮征隴西,平以牙門屬馬謖,在前。稷違亮旨,大敗於街亭。眾皆星散。惟平所領不敗,鳴鼓,持重逆兵,得免。其後魏曹爽入漢中,平據興勢以拒之。已而魏軍退,如平策焉。

  〔句扶。〕

  〔張嶷。〕

  〔姚?。〕

  〔馬勳 馬參。〕

  〔龔祿 龔皦。〕

  〔譙?。〕

  〔譙周。〕〔述巴郡人士〕

  〔馬妙祈妻義。〕

  〔趙曼君妻華。〕

  〔王元憒妻姬。〕

  縣吏趙?妻姬。夜,黃巾?\至。?入侍,令鄰人呼姬曰:「?\至矣!可急走。」姬曰:「婦人之義,夜不下堂。況令男女無別乎。」乃與女英自殺舍中。時英方年十三。郡邑嘆之。

  趙萬妻名娥,宕渠人。隨夫之鄉邑避黃巾。寇走。萬欲歸,有足疾,不能行。娥扶之。萬為?\所殺。?\欲污娥。娥不肯。乃以矛擬,怖之。娥自觸刃,貫心達背而死。

  〔耿秉妾行。〕

  〔鮮尼母姜。〕

〔述巴郡列女〕

〔右《巴郡士女讚》第二。  凡五十四人。(四十七人士,七人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十中 廣漢士女

      五
  講學沖邃,洙泗是睎。胤帝紹聖,庶熙疇咨。 楊宣,字君緯,什邡人也。少受學於楚國王子張,天文圖緯於河內鄭子侯。師事楊公叔,能暢鳥言。長於災異。教授弟子以百數。成帝徵拜諫大夫。帝無嗣,宣上封事,勸宜以定陶恭王子為太子。帝從之,出宣為交州牧。太子即位,是為哀帝,拜宣河內太守。徵太倉令。上言宜封周公、孔子後,帝從之,封周公後相如為褒魯侯,孔子後均為褒成侯。又薦遼東王綱、瑯琊徐吉、太原郭越、楚國龔勝等宜讚隆時雍。平帝時,命持節為講學大夫,與劉歆共校書。居攝中卒。門生河南李吉,廣漢嚴象、趙翹等皆作大儒。

  長伯撫遐,聲暢中畿。析虎命邦,綽有餘徽。 鄭純,字長伯,郪人也。為益州西部都尉。處地金銀、琥珀、犀象、翠羽所出,作此官者,皆富及十世,純獨清廉,毫毛不犯。夷漢歌嘆,表聞,三司及京師貴重多薦美之。明帝嘉之,乃改西部為永昌郡,以純為太守。在官十年,卒,列畫頌東觀。

  三老泱泱,實作父師。 楊統,字仲通,新都人也。事華里先生炎高。高戒統曰:「漢九世王出《圖書》,與卿適應之。」建武初,天下求通《內讖》二卷者,不得。永平中,刺史張志舉統方正。司徒魯恭辟掾。與恭共定音律,上《家法章句》及二卷《解說》。遷侍中,光祿大夫。以年老道深,養於辟雍,授几杖,為三老,卒。《內讖》二卷竟未傳。

  平仲淑道,殆乎庶幾。 王祐,字平仲,郪人也。少與雒高士張浮齊名,不應州郡辟命。司隸校尉陳紀山名知人,稱祐天下高士。年四十二卒。弟獲,濩志其遺言,撰《王子》五篇。東觀郎李勝,文章士也,作誄,方之顏子。列畫學官。

  文父明洞,探賾索微。 楊序,字仲桓,統仲子也。道業侔父。三司及公車連徵,辭永建二年,特徵拜侍中,上言四方兵起,及荊、揚六州人民疫、蝗,洛陽大水,宮殿災,三府當免大臣,近戚?\變,皆效驗。大將軍梁冀秉權,自退。歸家修黃老,教授,門徒三千人。本初元年及建和中,特徵聘,不行。年八十三卒。天子痛惜,詔祭。謚曰文父。弟子雒昭約節宰,綿竹寇懽文儀,蜀郡何萇幼正,侯祈升伯,巴郡周舒叔布,及任安、董扶等,皆徵聘辟舉,馳名當世。

  元章玄泊,韜光匿輝。 段翳,字元章,新都人也。明經術,妙占未來。常告大渡津吏曰:「某日,當有諸生二人,荷擔,問翳舍處者,幸為告之。」後竟如其言。又有人從冀州來學,積年,自以精究翳術,辭去。翳為筒,作膏,封頭與之。告曰:「有急,發之。」至葭萌,爭津,吏撾從者頭破,生發筒。筒中有書曰:「到葭萌,爭津,破頭,以膏裹之。」生乃喟然知不及翳,還更精學。翳常隱匿不使人知。門人皆號夫子。

  稚子奕奕,古之愛畏。 王渙,字稚子,郪人也。初為河內溫令,路不拾遺,臥不閉門。民歌之曰:「王稚子,世未有,平徭役,百姓喜。」遷兗州刺史,部中肅清。徵拜侍御史,洛陽令。聰明惠斷,公平廉正,抑強扶弱,化行不犯;發奸擿伏,忽若有神;京華謐靜,權豪畏敬。元興元年卒,百姓痛哭,二縣弔喪,行人商旅,莫不祭之。賈胡左威,遭其清理,制服三年。洛陽民為立祠弦歌祀之。天子悼惜,每下詔書德令,賜後嗣,與卓茂等【為伍】。

  敬伯愷悌,樹德播惠。 王堂,字敬伯,郪人也。初臨巴郡,進賢達士,舉孝子嚴永、隱士黃錯,及張璊、陳髦,皆至大位。民為立祠。徙任右扶風,政教嚴明;帝舅車騎將軍閻顯、大將軍竇憲、中常侍江京等囑託,輒拒之;白鹿見象,不以為祥。徙魯相。又徙汝南守,舉陳蕃為功曹,應嗣為主簿。後蕃至三公,嗣司隸校尉。號知人之鑑。

  叔宰濟濟,以禮進退。 馮顥,字叔宰,郪人也。少師事楊仲桓,及蜀郡張光超。後又事東平虞叔雅。初為謁者,威儀濟濟。為成都令,遷越嶲太守,所在著稱。為梁冀所不善,冀風州,郡迫之。隱居,作《易章句》及《刺奢說》。脩黃老,恬然終日。

  大匠奇暢,妙監玄察。盡言世規,祇以隕越。 翟酺,字子超,雒人也。少事段翳,以明天官為侍中,尚書。常見太史令孫懿,歔欷涕泣曰:「《圖書》有?\臣孫登,將以才智為黃門開路。君表相應之,是以悽愴。」懿憂懼移病。後為京兆尹,光祿大夫,將作大匠。上言:「漢四百年,當有弱主,閉門聽政,數在三百年之間。」薦故太尉龐參、故司徒李郃明通三才,忠正可以輔世。所言每指利疾。權貴誣酺及尚書令高堂芝交搆。免死。著《援神契經說》。卒家。

  司隸聰敏,奮名後葉。 郭賀,字喬卿,雒人也。初為太守黃幸戶曹。幸有事,與漢中太守李榮俱被徵。賀勸幸星行詣詔獄自歸,得免。榮稽留,詔殺之。由是顯名。太守蔡茂命為主簿。茂夢坐大殿極,上,得嘉禾三穗。以問賀。對曰:「明府位當至三公。」旬月,茂遷司徒。表賀明律令,稍遷侍中,尚書僕射,司隸校尉。〔轉〕荊州刺史。〔百姓歌之曰:「厥德仁明郭喬卿。」明帝南巡狩,善其治。徵拜河南尹。卒,天子痛惜,賜錢三十萬。

  鐔、蔡翩翩,交友惟賢。 鐔顯,字子誦,郪人也。蔡弓,字子騫,雒人也。俱攜共學。冬則侍親,春行受業。與張霸、李郃、張皓、陳禪為友,共師司徒魯恭。顯又與王稚子同見察孝於太守陳司空,歷豫州刺史,光祿大夫,侍中,衛尉。弓為廬江太守,徵拜郎。而霸、郃、皓、禪皆至公卿。

  兩李麗采,文藻可觀。 李尤,字伯仁,李勝,字茂通,雒人也。侍中賈逵薦尤有相如、楊雄之才。明帝召詣東觀,作《辟雍》、《德陽》諸觀賦,《懷戎頌》,《百二十銘》,著《政事論》七篇,帝善之,拜諫大夫,樂安相。後與劉珍等共撰《漢紀》。孫充,有文才。勝為東觀郎,著賦、誄、論、頌數十篇。

  憲父懸車。 王稚,字叔起,堂幼子也。屢拒孝廉。公府十五辟,公車徵,及授二千石,徵以太常,終不詣。年八十一卒。門人錄其本行,謚曰憲父。癸未,詔書以安車聘請,會已亡。

  徵君肥遯。 馮信,字季?\,郪人也。郡三察孝廉,州舉茂才,公府十辟,公車再徵,不詣。公孫述時,託目青盲,侍婢姦其前,陽不覺。述敗,卒以年老不出。

  董、任循志,束帛戔戔。 董扶,字茂安;任安,字定祖;俱綿竹人,家居教授,弟子自遠而至。扶初應賢良方正,詣京師,宰府十辟,公車三徵,再舉有道。為侍中。觀漢將亂,求為屬國都尉,還蜀。安察孝及茂才,公府辟,公車徵,皆不詣,卒布衣。弟子杜微、何宗、杜瓊皆名士,至卿佐。

  文表汜博,提攜士彥。 王商,字文表,廣漢人也。博學多聞。州牧劉焉辟為治中。試守蜀郡。荊州牧劉表、大儒南陽宋仲子遠慕其名,皆與交好。許文休稱:「商,中夏王景興輩也。」商勸焉攬奇拔雋,甚善匡捄。薦致名士安漢趙韙及陳實,墊江龔楊、趙敏、黎景,閬中王澹,江州孟彪,皆至州右職,郡守。又為嚴、李立祠,正諸祀典。在官十七年而卒。

  超類拔萃,實惟世信。 劉寵,字世信,綿竹人也。出自孤微。以明《公羊春秋》,上計闕下,見除成都令。政教明肅。時諸縣多難治,乃換寵為郫令。又換郪、安漢,皆垂績。還在成都。遷牂柯太守。初乘一馬之官,布衣疏食,儉以為教,居郡九年,乘之而還。吏人為之立銘。王商、陳實,當世貴士,皆與為友。

  節英亢烈,仰訴鼎臣。 段恭,字節英,雒人也。少周流七十餘郡,求師受學,經三十年,凡事馮翊駱異孫,泰山彥之章,渤海紀叔陽,遂明《天文》二卷。東平虞叔雅,學絕高當世,遂遊於蜀,恭以朋友禮待之。後為上計掾,時有司劾太尉龐參,兼會茂才孝廉。參性忠正亮直,為貴戚所擯,以恚發病,遠近稱冤。恭不能耐其枉,亢疏表參忠直,不當以讒佞傷毀忠正。帝悟,即日召西曹掾問疾,尋羊酒慰勞參忠。

  士遊孝淳,感物悟神。 姜詩,字士遊,雒人也。事母至孝。母欲江水及鯉魚膾。又不能獨食,須鄰母共之。詩常供備。子汲江,溺死,秘言遣學,不使母知。於是有涌泉出於舍側,有江水之香,朝朝出鯉魚二頭,供二母之膳。其泉灌田六頃,施及比鄰。公孫述平後,東精為?\掠害,不敢入詩里。時大荒飢,精致米肉與詩,詩埋之。永平三年察孝廉。明帝詔曰:「大孝入朝,孝廉一切皆平之。」除江陽符長。所居鄉皆為之立祠。

  少林陰德,陽報是甄。 王忳,字少林,新都人也。游學京師,見空舍有一書生困病。忳隱視,奄忽便絕。有金十斤。忳以一斤買棺木,九斤還要下,葬埋之。後為大度亭長。大馬一匹來入亭中,又有繡被一領飛墮其前,人莫識者,郡縣以畀忳。後乘馬到雒縣,馬牽忳入他舍。主人問忳所由得馬。忳具說其狀,并及繡被。主人悵然曰:「卿何陰德而致此?」。忳說昔埋書生事。主人驚曰:「是我子也,姓金名彥,卿乃葬之。不報,天彰卿德!」辟舉茂才,除郿令。宿斄亭。中數有人為鬼所煞。忳上樓,夜半,有女子稱冤曰:「妾,涪令妻也。當之官,宿此,枉為亭長所煞,大小二十口,埋在樓下。奪取財物。」忳曰:「汝何故以恆殺人?」女子曰:「妾不得白日,惟依夜愬。人眠不肯應。恚,故殺之。」初來時,言無衣,忳以衣衣之。言訖,投衣而去。旦,召遊徼詰問,具服,即收同?\十餘人煞之。送涪令喪還鄉里。當世稱之。

  仲魚謙沖。 羊期,字仲魚,郪人也。父甚為交州刺史,卒官。期迎喪,不取官舍一物。郡三察孝廉,公府辟,州別駕,皆不應。太守尹奉,棄刑名,行禮樂,請為功曹。刺史必欲借期自佐,不得已,為別駕,後為太守孫寶、蔡茂、功曹。當欲渡津,津吏滯,停車待之三日。將宿中亭,中有縣吏,引車避之。為野王令。

  雲卿安貧。 朱倉,字雲卿,什邡人也。受學於蜀郡張寧。飧豆飲水以諷誦。同業憐其貧,資給米肉,終不受。著《河洛解》。家貧,恆以步行。為郡功曹。每察孝廉,羞碌碌詣公府試,不就。州辟治中從事。以諷詠自終。

  伯式玄照。 折像,字伯式,雒人也。其先張江,為武威太守,封南陽折侯,因氏焉。父國,為鬱林太守。家貲二億,故奴婢八百人,盡散以施宗族,卹贍親舊,葬死弔喪。事東平虞叔雅,以道教授門人。朋友自遠而至。時人為諺曰:「折氏客誰?朱雲卿,段節英。中有佃子趙仲平。但說天文論五經。」

  孟宗當仁。 杜真,字孟宗,綿竹人。誦書百萬言。兄事翟酺。酺免後,尚書令與司隸校尉枉劾之,復徵詣獄。真上章救之。受掠笞六百,獄中明酺無事。京師壯之。以漢道微,散財施宗族。不應公府辟命,及辟長吏。候迎每交於門,乃斷髮以自絕。

  味道好施,清風邁倫。 讚仲魚以下也。

  漢儒請雨,精感慶雲。 諒輔,字漢儒,新都人。為郡五官掾,時天大旱,請雨,不降。輔出?\祈,乃積薪,祝神曰:「不雨,則欲自焚,為貪叨吏,謝罪百姓。」言終暴雨。

  韓揆義烈。 韓揆,字伯彥,綿竹人也。為令錡裒主簿。值黃巾?\入界,扶裒走入草中。裒遣求隱翳處,未還,裒為?\所得,見害。揆殯殮葬埋訖,詣從事賈龍,求兵討?\。?\破,曰:「本報令君。而苟自活,非忠。」乃自煞。

  喬雲勇震。 左喬雲,綿竹人也。少為左通所養,為子。通坐任徒徒逃。吏欲破通臏。通無壯子,故為吏所侵。喬雲時年十三,喟然憤怒,以銳刀殺吏,解通將走。令出追;初聞,以為壯士;及知是小兒,為之流涕。

  楊寬證將,烈播友人。 楊寬,字叔仲,新都人也。父斌,證令萬世。太守祋諷以忠義狀聞。寬為郡吏,鄉人馬閏,章言太守五方。寬與兄混皆詣獄證之,得理。後方當遷南郡,閏復章之。寬乃發閏私事。閏伏罪。友人汝錕為張明所煞,寬怒,縛明送錕家,使自謝之。

  甯叔執仇。 甯叔,字茂泰,廣漢人。與友人張昌共受業太學。昌為河南大豪呂條所煞。叔煞條,自拘河南獄。順帝義而赦之。

  張復師讎。 張鉗,字子安,廣漢人也。師事犍為謝裒。裒死,負土成墳。服喪三年。裒子為人所煞,鉗復其讎,自拘武陽獄。會赦,免。當世義之。

  賈為士死,分侔虞、朱。 賈栩,字元集,什邡人也。雒孟伯元為父復讎,聞栩名,往投之。雒縣追伯元蹤。栩嘆曰:「士以義遇我,豈可倍哉。煞雒縣吏,必移什邡,負我君。」乃自煞。李勝言之,以方虞卿、魯之朱家。

  郭玉通方,蓋亦所脩。 郭玉,字通直,新都人也。明方術,伎妙用針。作《經方頌說》。官至太醫丞。

  爰迄劉氏,司農含章,爽朗翠粲,觀國之光。 秦宓,字子敕,綿竹人也。初隱遁,不應州郡之命。丞相亮領益州牧,選為別駕中郎將。吳使張溫將反命,亮率百官餞之。溫與宓語,答問若響應聲,辭義雅美。溫大敬服,以為蜀之有宓,猶魯有仲尼也。遷長水校尉,大司農。宓辯帝系,論皇帝、王霸、養龍之說,甚有通理。弟子譙周具傳其業。

  李王四子,並作琳瑯。 李朝,字永南;弟邵,字偉南;郪人也。王士,字義強;從弟甫,字國山;文表諸弟也。先主領牧,朝為別駕。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其文朝所造也。從先主東征,卒於永安。邵篤於行誼,先為州書佐,部從事,後丞相亮府辟西曹掾,治中從事,早卒,亦有文才。兄弟三人號三龍。士歷宕渠、犍為、益州太守。甫善言議,人流美稱。自綿竹令為州右職。並死王事。

  優遊容與,特進太常。 鐔承,字公文,郪人也。歷郡守,州右職,為少府,太常。時費、姜秉政,孟光、來敏皆棲遲,承以和獨立,特進之也。

  從事烈至,諫君刎首。 王累,新都人也。州牧璋,從別駕張松計,遣法正迎先主。主簿黃權諫,不納。累為從事,以諫不入,乃自刎州門,以明不可。

  鄭度進規,忠?\莫受。雖云天時,抑由人咎。 度,綿竹人也。先主自葭萌南攻,說牧璋曰:「左將軍懸軍襲我,野穀是資。急驅巴西、梓潼民內涪水以南。一切燒除野穀,固壘待之。彼請戰,不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當面縛。」先主聞而惡之。璋不納。言雖在天,亦由璋之愚。

  永年負才,自喪世主。 彭羕,字永年,廣漢人,有俊才。劉璋時,坐事為徒。及先主入,自託龐統。為州右職。失主意,左遷江陽太守。恚望。諸葛亮以為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勸先主因事誅之。

  漢南哽哽,天奪其守。 李邈,字漢南,邵兄也。牧璋時為牛鞞長。先主領牧,為從事。正旦,命行酒,得進見。讓先主曰:「振威以將軍宗室肺腑,委以討?\,元功未效,先寇而滅。邈以將軍之取鄙州,甚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將殺之。諸葛亮為請,得免。久之,為犍為太守,丞相參軍,安漢將軍。建興六年,亮西征,馬謖在前,敗績。亮將殺之,邈諫以:「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誅子玉,二世不競。」失亮意,還蜀。十三年,亮卒。後主素服發哀三日。邈上書曰:「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偪,主畏其威,故姦萌生。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歿,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後主怒,下獄,誅之。

  詵詵彥造,或哲或友。昭德音芳,垂名厥後。 總讚此四十六人也。述廣漢人士

       六
  任母治內,子成名賢。 任安母,姚氏也。雍穆閨門。早寡。立義資安,遂成大儒。安教授,每為賑卹其弟子,以慰勉其志。於是安之門生益盈門。

  龐行養姑,婦師之先。 龐行,姜詩妻也,事姑,晝夜紡績以給供養。子汲江溺水死,祕,言遣詣學。常作冬、夏衣投水中,託言寄與子。詩呼妻使為姑舂,應命遲,見遣。不敢遠去,游於外,供給因鄰母致。姑敕還。

  依依義舊,抗疏拜庭,?\感世主,徙女輟刑。 義舊,狄道長姜穆女,綿竹司馬雅妻也。既許婚,父坐事,隨家徙朔方。雅就婚,死,雇人送其喪。尋父母死獨與弟孤居十年。士大夫求,終不肯。乃上疏自訟,求還鄉里。天子愍悼,下朔方使送。遂下詔書,定律令:「女已許嫁,不得從父母徙。」

  紀配斷指,以章厥貞。 紀配,廣漢殷氏女,廖伯妻也。年十六適伯。伯早亡。以己有美色,慮人求己,作詩三章自誓。而求者猶眾。父母將許。乃斷指明情。養子猛終義。太守薛鴻圖象府庭。

  彭、王、進娥,殘體令?\。 彭非,廣漢王輔妻也。王和,新都人,便敬妻也。李進娥,郪人,馮季宰妻也。輔早亡,叔父欲改嫁非,乃詣太守五方,截髮自誓。敬亦早亡,和養孤守義。蜀郡何玉,因媒介求之。兄曉喻以公族可憑。和恚,割其一耳。季宰亦早亡,父母欲改嫁。進娥亦剪髮自誓。各養子終義。

  正流自沈,玉潔冰清。 正流,廣漢李元女、楊文妻也。適文,有一男一女而文沒。以織履為業。父欲改嫁。乃自沈水中。宗族捄之,幾死,得免。太守五方為之圖象。

  相烏、袁福,義不存生。 相烏,德陽人,袁稚妻也。十五適稚。二十稚亡,無子。父母欲改嫁之,便自殺。袁福,亦德陽人,王上妻也。有二子。上以喪親過哀死,福哀感終身。父母欲改嫁,乃自殺。

  汝氏世胄,由婦謙柔。汝敦妻某。敦兄弟共居,有父母時財,嫂心欲得。妻勸送與兄。敦盡讓田宅奴婢與兄,自出別居。後敦耕,得金一器,妻復勸送與兄。夫妻共往。嫂性?嗇,謂欲借貸,甚不悅;及見金,踴躍。兄感悟,即出妻,讓財還弟。弟不受。相讓積年。後並察孝廉,世為冠族。

  思媚列媛,美稱惟休。 總讚十一人也。 述廣漢列女。

右,《廣漢士女讚》第三。 凡五十七人。(四十六人士,十一人女)。

  【犍為士女】

      七
  王延河平,纂禹之功。 王延世,字長叔,資中人也。建始五年,河決東邵,氾濫兗豫四郡三十二縣,沒官民屋舍四萬所。御史大夫尹忠,以不憂職致河決,自煞。漢史案《圖緯》,當有能循禹之功者,在犍、柯之間求之,正得延世。徵拜河堤謁者,治河。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夾船,載小石,沈之。三十六日,隄防成。帝嘉之,改年曰河平,封延世關內侯,拜光祿大夫。仍贈黃金百斤。

  文伯習禮,繼武孫通。 董鈞,字文伯,資中人也。少受業於鴻臚王臨。永平初,議天地宗廟郊祀儀禮,鈞與太常定其制。又定諸侯王喪禮。歷城門校尉,五官中郎將,以儒學貴。稱繼叔孫通。

  張公執憲,克智克聰。極位青紫,實作司空。 張皓,字叔明,武陽人也。以文法聰明,辟大將軍掾。遷尚書僕射,彭城相,進隱士閭丘遷等。徵拜廷尉。延光三年,安帝將廢太子為濟陰王,皓與太常桓焉、太僕來歷爭之。不許。及安帝崩,濟陰得立,〔是〕為順帝,以皓為司空。久之免。復徵為廷尉。清河趙騰,坐謗訕,當誅,所引八十餘人。皓以聖賢明義爭之。咸稱平當。

  子鸞司京,桴鼓不鳴。 趙旂,字子鸞,資中人也。初臨甘陵、弘農郡,甚善治民。徵尚書。遷司隸校尉。時梁冀子弟放恣,旂以法繩之,不敢為非,京師肅清,桴鼓不鳴。

  孟文翹翹,丕顯有成。 楊渙,字孟文,武陽人也。以清秀博雅,歷臺郎、相,稍遷尚書、中郎、司隸校尉,甚有嘉聲美稱。

  伯邳正直,耀祖揚聲。 楊準,字伯邳。孟文孫也。漢安初,郡守太尉李固薦準累世忠直,拜尚書。太傅陳蕃表為河東。入為尚書令。奏書治南陽太守曹麻、潁川太守曹騰、濟南太守孫訓等子弟依託形勢,淫縱。徵廷尉,治罪。訓,梁冀婦家子也。於是親貴憚之。又薦朱禹、盛精、滕延為尚書,陸稠為郡守,皆名士也。桓帝即位,拜河南尹,遷司隸校尉。冀叔父梁忠為執金吾,不朝正初,劾奏之,朝士服其公亮。徙將作大匠。

  翁君將命,迺播其名。 楊莽,字翁君,武陽人,為郡功曹。刺史王尊當之州,移書諸郡,不得遣迎。惟犍為遣莽,蜀郡遣何霸,巴郡遣〕嚴遵。尊大怒。莽前對曰:「使君不使奉迎,謙也。太守承迎,敬也。謙、敬,上下之節,不可廢也。」尊乃欣然請。辟別駕。舉茂才。官至揚州刺史。

  奉君遯世。 費貽,字奉君,南安人也。公孫述時,漆身為厲,佯狂避世。述破,為合浦守。蜀中歌之曰:「節義至仁費奉君,不仕亂世,不避惡名。脩身於蜀,紀名亦足。」後世為大族。

  任公開明。 任永,字君業,僰道人也。長歷數。王莽時託青盲。公孫述時累徵,不詣。子溺井中死,見而不言。妻淫於前,面而不怪。述平,乃曰:「世適平,目即清。」妻自煞。光武徵之,以年老不詣,卒。

  叔和順終。 杜撫,字叔和,資中人也。少師事薛漢,治《五經》。教授門生千人。太守王卿召為功曹。司徒辟,不詣。及聞公免,必往承問。東平憲王為驃騎將軍,辟西曹掾。後罷往時在驃騎府者,遣之。數年乃去。數應三公徵。撫侍送故公。作《詩通議說》。弟子南陽馮良,亦以道學徵聘。

  君橋密精。 趙松,字君橋,武陽人。為童子,數咨問費貽。及知其避世,密與周旋,終不露之也。述平,舉茂才。為上黨太守。

  英英四子,利於居貞。讚費貽以下。

  皇漢弛綱,官人失紀。文紀謇諤,表明臧否。 張綱,字文紀,司空皓子也。在朝,公平廉正,權、宦側目憚之。漢安元年,以光祿大夫持節,與侍中杜喬,循行州郡,考察風俗。出宮垣,埋車,先奏太尉桓焉、司徒劉壽尸祿素餐、不堪其職。出城,又奏司隸校尉趙峻、河南尹梁不疑、汝南太守梁乾等贓污濁亂,檻車送廷尉治罪。天子以乾梁冀叔父,貶秩;免峻等。又奏魯相寇儀。儀自殺。威風大行,郡縣莫不肅懼。還,冀恨之,出為廣陵太守。承叛亂後,懷集撫卹,甚有治化。在官一年卒。子續,尚書。續弟方,為豫州牧。子孫數世至大官。

  白虜狂僭,亂離斯圮。孝仲縶馬,社稷是死。 朱遵,字孝仲,武陽人也。公孫僭號。遵為犍為郡功曹,領軍,拒戰於六水門。眾少,不敵,乃埋車輪,絆馬,誓必死。為述所殺。光武嘉之,追贈復漢將軍。郡縣為立祠。

  建侯弔梁,效志知己。 趙敦,字建侯,武陽人也。初為新都令,德禮宣流。三司及大將軍梁冀累辟,終不詣。冀辟書不絕。後冀自殺,使者監守,人莫敢弔問。敦獨往,弔祭訖,自拘有司。天子赦之。

  叔通敦孝,石生江汜。 隗相,字叔通,僰道人也。養母至孝,母食欲江中正江水。相冬夏汲之。一朝,有橫石生正流中。哀帝世為孝廉,平帝時為郎。

  吳生致養,亦感靈祉。 吳順,字叔和,僰道人也。事母至孝,赤烏巢其門,甘露降其戶。察孝廉,永昌太守。

  劉后初載,實多良才。季休忠亮,經事能治。 楊洪,字季休,武陽人也。先主領牧,為部屬從事。及征漢中,丞相亮表為蜀郡太守。先主疾病永安,召亮東行,漢嘉太守黃元反,後主用其計克元。封關內侯,忠節將軍。後為越騎校尉,領郡如故忠清公直,亮甚信任之。

  德山耽學,道以光時。 五梁,字德山,南安人也。儒學雅尚。州選迎牧。諸葛亮以為功曹,遷五官中郎將。

  烈、武作合,度曠塗夷。惜哉公舉,帥直陵遲。 費詩,字公舉,南安人也。先主領牧,為前部司馬。群臣勸先主稱尊號。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盜,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今大敵未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獲子嬰,猶尚推讓,況未出門,便欲自立耶?」以是左遷部永昌從事。建興三年,從丞相亮南征。魏將李鴻來降,說魏新城太守孟達欲背魏向蜀。亮方北面,欲招達為外援。欲與書。詩進曰:「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事先帝,背叛。反覆之人,何足與書也。」亮嘿然。詩終劉氏之世,官位不盡其才。君子以昭烈之弘曠,武侯之明達,詩吐直言,猶尚淩遲,況庸主昏世,率意直言而望肆效者哉?

  文然簡略,言不詭隨。 楊羲字文然,武陽人也。輔漢將軍張裔薦,為丞相亮主簿。大司馬蔣琬辟東曹掾。歷二郡太守。為射聲校尉。性簡略,未曾以甘言加人。酒後言笑多慢詞,失大將軍姜維意,為維所廢。延熙十八年,作《季漢輔臣讚》。

  車騎怏怏,與國安危。 張翼,字伯恭,文紀孫也。以文武才幹,歷征西、鎮南大將軍,封亭侯。延熙十八年,與大將軍姜維西征,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狄道。經眾死洮水者數萬人。維欲進,翼諫不可。必進。無功。時維屢出隴西,翼常廷爭,以為國小,不宜黷武。不聽。不得已,每怏怏從行。景耀元年,遷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蜀平後死。

  猗猗眾偉,芳烈名垂。方德繹勳,犍之瓊瑰。 總讚此二十一人也。述犍為人士。

      八
  進楊穆穆,先姑是憲。 進,武陽楊氏女,大匠廣漢王堂長子博妻也。博後母文,有母儀之德。進楊則其教為行,閨門雍●。牂柯太守李禕家亦假係,每不和,嘆恨徒富貴,學問不及博家也。

  陽姬請父,厥族蒙援。克諧內愛,訓及秀彥。陽姬,武陽人也。生自寒微。父坐事閉獄,楊渙始為尚書郎,告歸,郡縣敬重之。姬為處女,乃邀道扣渙馬,訟父罪,言辭慷慨,涕泣,渙愍之,告郡縣,為出其父。因奇其才,為子文方聘之。結婚大族,二弟得仕宦,遂世為宦門。後文方為漢中太守,以趙宣為賢,將察孝廉,函封未定,病卒。姬秘不發,先遣孝廉上道,乃發喪。宣得進用,姬之力也。後文方兄子伯邳為司隸校尉,時姬長子穎伯冀州刺史,仲子頍二千石。伯邳以稟叔母教,迎在官舍。每教伯邳政治。伯邳舉茂材,選有二人,欲用老者,嫌以其耄;欲舉五方,而其年幼;以咨叔母。勸舉方。後趙宣為犍為,五方為廣漢,姬尚在,故吏敬之,四時承問不絕。

  周度割體,貞節是全。 周度,僰道人也,相登妻。十九,登亡。中牟令吳厚,因人求之。斷髮以示志。後人猶欲求之,乃自割其鼻。養子早亡,其妻左,亦年十九,遂俱守義。世咸嘆婦姑之貞,專其節操也。

  敬姬沈淵,?\烈邈然。 曹敬姬,南安人也。周紀之妻。名禁,十七出適。十九紀亡,遺生子元餘。服闋,父母以許孫賓,紿母病迎還。知之,自投水。人赴之,氣已絕,一日一夜乃蘇息。送依紀弟居。訓導元餘,號為女學士。年九十卒。

  貞玦王、操,彌久彌刊。 貞玦,字瓊玉,牛鞞程氏女,張惟妻也。十九適惟。未期,惟亡。無子,養兄子悅。供養舅姑,夙夜不怠。資中王沖欲娶玦,玦叔父肱答以女志不可奪。沖為太守李嚴督郵。嚴記縣,遣孝義掾奉羔鴈,宣太守命聘之。玦乃自投水。救援不死。後太守蘇高為立表。太守蜀郡□□遣仁恕掾謚曰「貞玦」。太守章陵劉威又為作頌稱述也。

  韓姜自財,后旌其冤。 韓姜,僰道人,尹仲讓妻也。二十讓亡。服除,資中董臺,因從事王文表弟求姜。不許。臺門生左習、王蘇以為姜可奪,教姜家言母病,迎還韓氏,因逼成婚。姜聞故,自殺。太守巴郡龔楊哀之,殺習、蘇以報姜死。

  謝姬引決,同穴齊窆。謝姬,南安人,武陽儀成妻也。成死,以己年壯無子,將葬,乃預作殯殮具,毒藥,須夫棺入墓,拊棺吞藥而死。遂同葬。縣以表郡。郡言州。州上尚書。天子咨嗟,下書:每大赦,賜家帛四匹,蜀穀二石。

  媛姜匹婦,勉夫濟子。授命囹圄,義踰國士。 趙媛姜,資中人,盛道妻也。建安五年,道坐過,夫婦閉獄。子翔,方年五歲。姜謂道曰:「官有常刑,君不得已矣。妾在後,何益君門戶。君可同翔亡命。妾代君死。可得繼君宗廟。」道依違數日。姜苦言勸之,遂解脫,給衣糧使去,代為應對,度走遠,乃告吏。殺之。後遇赦,父子得還。道雖仕宦,當世痛感,終不更娶。翔亦不仕。

  黃帛求喪,沈身中流;靈精相感,攜夫共浮。 黃帛,僰道人,張貞妻也。貞受《易》於韓子方。去家三十里,船覆死。貞弟求喪,經月不得。帛乃自往沒處躬訪,不得,遂自投水中。大小驚睨。積十四日,持夫手浮出。時人為語曰:「符有先絡,僰道張帛求其夫,天下無有其偶。」縣長韓子冉嘉之,召帛子幸為縣股肱。

  烈哉諸媛,節稱義遒。讚此九女也。 述犍為列女。

右《犍為士女讚》第四。 凡三十人。(二十一人士,九人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十下 漢中士女

      九
  鄭真岳峙,確乎其清。 鄭子真,褒中人也。玄靜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教人也,曰:「忠孝愛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將軍王鳳備禮聘之,不應。家谷口,世號谷口子真。亡,漢中與立祠。

  衛梁泥盤,玄湛淵亭。衛衡,字伯梁,南鄭人也。少師事隱士同郡樊志張,以高行聞。郡九察孝廉,公府、州十辟,公車三徵,不應。董扶、任安從洛還,過見之,曰:「京師,天下之市朝也。足下,猶之人耳。幸其在遠,以虛名屢動徵書。若至中國,則價盡矣。」衡笑曰:「時有險易,道有污隆。若樊季齊、楊仲桓,雖應徵聘,何益於時乎?苟無所佞,則尼、軻栖栖。君平、子真,不屈其志,豈子之徒也哉?吾何虛假之有。」安、扶服之,敬其言也。

  鄧公亢對,忠枉原情。 鄧公,成固人也。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患諸侯強大,建議減削。會吳楚七國?\反,假言誅錯。故吳相袁盎譖帝殺之。拜盎太常,使赦七國。七國遂叛。鄧公為謁者,入言軍事。帝問曰:「七國聞晁錯死,罷兵不?」對曰:「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反積數十年。錯患之,故欲削弱,為萬世策,諸侯憂之;計畫始行,身死東市,諸侯莫憚。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怨,臣竊為陛下不取也。」帝歎息曰:「吾亦恨之。」武帝初,為九卿。

  博望致遠,西南來庭。 張騫,成固人也。為人強大有?\,能涉遠。為武帝開西域五十三國,窮河源,南至絕遠之國。拜校尉,從討匈奴有功,遷衛尉,封博望侯。於是廣漢緣邊之地,通西南之塞,豐絕遠之貨,令帝無求不得,無思不服。至今方外開通,騫之功也。

  子游師生,讒巧所傾。 張猛,字子游,騫孫也,師事光祿勳周堪;以光祿大夫,給事中,侍元帝。帝當廟祭,濟渭、欲御樓船。御史大夫薛廣德當車,免冠:「乞頸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廟祭矣。」帝色不悅。猛進曰:「主聖則臣直。今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故大夫言之。」帝曰:「曉人不當如是也。」後與周堪俱以忠正為幸臣弘恭、石顯所譖毀,乍出乍徵。堪平和。猛卒自殺。

  王孫養性,矯葬厲生。 楊王孫,成固人也。治黃老。家累千金,厚自奉養。臨終,告其子曰:「我死,裸葬,以復吾真。但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從足脫之,以身親土。」其子不忍,見王孫友人祈侯。祈侯書諫之。王孫曰:「厚葬,無益死者也。夫僤財送死,今日入,明日發,此真無異暴骸中原。裹以幣帛,隔以棺槨,含以珠玉,後腐朽,乃得歸土。不可。故吾欲早就真宅。」祈侯無以易。卒裸葬,如其言。

  司徒監使,術暢思精;屢登上司,七政是經。 李郃,字孟節,南鄭人也。少明經術,為郡候吏。和帝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宿郃候舍,郃為出酒夜飲。露坐。郃問曰:「君來時,寧知二使何日發,來耶?」二人怪問之。郃指星言曰:「有二使星入益部。」後一人為漢中太守,命為功曹。察孝,遂馳名。為尚書郎。徙左丞。稍遷至尚書僕射,尚書令。拜司空。又進司徒。清公直亮,當世稱名。順帝世薨。

  炎精下頹,朱明不揚。太尉謇諤,任國救荒。濯日暘谷,將升扶桑。惡直醜正,漢道遂喪。 李固,字子堅,郃子也。陽嘉三年,以對策忠亢拜議郎。大將軍梁商,后父也,表為從事中郎,授荊州刺史。直州部有亂。至州,先友其賢者南陽鄭叔躬、宋孝節,零陵支宜雅,表薦長沙、桂陽太守趙歷、辛巳,奏免江夏、南陽、南郡太守孔疇、高賜、為昆等。州土自然安靜。徙太山太守,克寧盜?\。入為將作大匠。多致海內名士。南陽樊英、江夏黃瓊、廣漢楊序、會稽賀純、陳留楊倫、河南尹存、東平王惲、陳國何臨、清河房植等,皆蒙徵聘。轉大司農。順帝崩,太后臨朝,拜太尉,與后弟大將軍梁冀、太傅趙峻並錄尚書。沖帝崩時,徐、揚有盜?\,太后欲不發喪,須召諸王至。固爭不可。又言:「國家多難,宜立長君。」太后欲專權,乃立樂安王為帝。質帝崩,太后復與【梁】冀?\所立。固與司徒南郡胡廣、司空蜀郡趙戒書與冀,引周勃、霍光立文、宣以安漢之榮,閻、鄧廢立之禍,言:「國統三絕,期?\厄會,興崩之漸,在斯一舉。宜求賢王,親近,不可寢嘿也。」冀得書,召公卿、列侯議所立。三公及鴻臚杜喬僉舉清河王蒜。冀然之,奏御太后。中常侍曹騰私恨蒜,說冀。明日更議,廣、戒從冀。固與喬必爭,「蒜宜立,中興才也。且年長,識義,必有厚將軍。」冀不聽。策免固、喬。歲餘,取下獄;以無事,出之;京師市邑皆稱千萬歲。冀惡其為人所善,更奏繫之。固書與二公曰:「吾欲扶持漢室,使之比隆文、宣,何圖梁將軍迷謬,諸子曲從。以吉物為凶,成事為敗。漢家衰微,從是始矣。將軍亦有不利。吾雖死,上不慚於天,下不愧於人。求義得義,死復何恨。」遂自殺。二公得書,惟自流涕。士民咸哀哭之。桓帝無道,冀尋受誅。漢家遂微,政在閹宦。無不思固也。

  元脩敦重,威惠實亮。 張〔亮〕則,字元脩,南鄭人也。為牂柯太守,威著南土。永昌、越嶲夷?\欲反,畏〔亮〕則,換臨其郡,相諫而止。號曰臥虎。以戍狄勳遷護羌校尉。徵拜扶風,又換臨桂陽,皆平盜?\。巴郡板楯反,拜隆集校尉,鎮漢中。徙涼州刺史。又為魏郡太守。所在稱治。靈帝崩後,大將軍袁紹表為長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遼將軍。

  子雅溫恭,見察文方。 趙宣,字子雅,南鄭人也。出自寒微。以溫良博雅,太守犍為楊文方深器異之,遂察孝廉。官至犍為太守。

  二珪琬琰,三辰懸望。 趙瑤,字元珪,弟琰,字稚珪,宣子也。凡七兄弟,皆以令德著聞。瑤始為緱氏,袁、趙二公相與書曰:「趙瑤在緱氏,猛虎歸跡,百里均耳。升平何難。」遷扶風太守。徙蜀郡。司空張溫謂之曰:「昔第五伯魚從蜀郡為司空。掃吾第以侍足下矣。」瑤曰:「諾!」尋換廣漢,卒。琰始為青州刺史,於廳前置大器,盛水,貴要有托書,悉投於水中,無有所報。部下清肅。徙梁相。徵拜尚書,不就,卒。

  仲卿報友,行義以禮 陳綱,字仲卿,成固人也。少與同郡張宗受學南陽,以母喪歸。宗為安眾劉元所殺,綱免喪,往復之。值元醉臥,還,須醒,乃煞之。自拘有司,會赦,免。三府並辟,舉茂才。拜弘農太守。初至,有兄弟相訟,自責,引退。是後無訟者。在官九年卒。天子痛惜,賜家錢四十萬。

  伯度玄靜,榮辱屑己。 李法,字伯度,南鄭人也。和帝時為侍中,光祿大夫,數亢表:「宦官太盛。椒房太重。史官記事無實錄之才,虛相褒述,必為後笑。」帝怒,免為庶人。恬然,以咎失為己責。久之,徵拜汝南太守,遷司隸校尉,湛然,無自得之容。

  德公在林,懸象垂晷,既沖雲清,荀張儀准。 李燮,字德公,太尉固子也。父死時,二兄亦死。燮為姊所遣,隨父門生王成,亡命徐州。傭酒家。酒家知非常人,以女妻之。延熹二年,梁冀誅。後月經陽道,暈五車。史官上書:「昔有大星升漢,而西捲舌揚芒迫月,熒惑犯帝座。則有大臣枉誅。星在西方,太尉固應之。今暈如之,宜有赦命,錄其遺嗣,以除此異。」於是下赦。燮得返舊。四府並辟。公車徵議郎,與趙元珪、潁川賈偉節、荀慈明,南陽張伯慎為友。伯慎為潁川太守,與慈明交相論言,偉節與焉。京師以為臧否。伯慎問趙元珪曰:「德公所言何?」元珪曰:「無言也。」伯慎追嘆曰:「當如德公。兒輩徒靡沸耳。」慈明亦寤而心變。拜安平相。國王為黃巾所沒,得出,天子復封之。燮以為不可。果敗。遷京兆尹。時人為之語曰:「李德公,父不欲立帝,子不欲立王。」

  伯臺處諫,師言亢盡,末命防萌,妙睹玄揆。 陳雅,字伯臺,成固人也。靈帝時為諫大夫。閹宦用事,上疏曰:「昔孝和帝與中常侍鄭眾?\,誅大將軍竇憲。由是,宦官秉權。安帝幼沖,和熹太后兄大將軍鄧騭輔政。太后適崩,中常侍江京等殺騭。安帝登遐,黃門孫程又殺車騎將軍閻顯。孝桓帝又與中常侍單超等共誅大將軍梁冀。陛下即祚,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尚書令尹勳等欲誅宦官,絕其奸擅,盡忠王室,建萬世策,機事不密,為中常侍朱瑀等所殺,此即陛下所見。今宦官強盛,威傾人主。天下鉗口,莫敢言者。海內怨望。妖孽並作。四方兵起,萬姓辛苦。陛下尚可以安,柰後嗣何?」帝不省納,出為巴郡太守。年七十五卒。臨終,戒其子曰:「期?\推之,天下將大亂。雄夫力爭。無以貨財為意。吾亡,依山薄葬。」亡數歲,靈帝崩,大將軍何進復為黃門所殺。海內果亂,終成三國也。

  孟度郃允。 閻憲,字孟度,成固人也。名知人。為綿竹令,以禮讓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成夜行,得遺物一囊,中有?\二十五匹,求其主,還之,曰:「縣有明君,何敢負其化。」童謠歌曰:「閻尹賦政,既明且昶。去苛去辟,動以禮讓。」遷蜀郡,吏民泣涕,送之以千數。

  季子英瑋。 李歷,字季子,太尉固從弟也。少脩文學,性行清白,與鄭康成、陳元方齊名。弱冠,拜新城令。奉車都尉。

  計君經筭。 程苞,字元道,南鄭人也。光和二年上計吏。時巴郡板楯反,軍旅數起,征伐頻年,天子患之,訪問益州計,考以方略。苞對言:「板楯忠勇,立功先漢,為帝義民。羌入漢中,輒蒙其力。東征南戰,世有功勞。由不料卹,以致叛亂。非有僭盜,能相群殺。大兵臨之,未必卒得。不如但選明能太守,恩信懷服,自然安定矣。」天子從之,卒如其言。後在道卒。

  元靈斐斐。 祝龜,字元靈,南鄭人也。年十五,遠學汝潁及太學,通博蕩達,能屬文。太守張府君奇之,曰:「吾見海內士多矣,無如祝龜者也。」州牧劉焉辟之,不得已行,授葭萌長。撰《漢中耆舊傳》。以著述終。

  禮高殉名。 段崇,字禮高,南鄭人也。太守河間鄭廑命為主簿。永初四年,涼州羌反,溢入漢中。從廑屯褒中。虜東攻。廑欲戰。崇諫不可,願固壘待之。廑不聽,出戰,敗績。崇與門下吏王宗、原展,及子勃,兄子伯生推鋒死戰。眾寡不敵,崇等皆死。羌遂得廑,殺之。

  伯義節死。 程信,字伯義,南鄭人也。時為功曹,居守。馳來赴難。殯殮廑喪,送還鄉里訖,乃結故吏冠蓋子弟二十五人,誓共報羌,各募敢死士以待時。太守鄧成命信為五官。元初二年,虜復來,信等將其同志率先奮討,大破之。信被八創死。天子咨嗟,元初五年,下詔書賜信、崇家穀數千斛。

  四行齊致,在茲六子。 讚閻憲已下也。又有王宗、原展及嚴孳、李容、姜濟、陳巳、曹廉、勾矩、劉旌九人,皆以令義為鄭廑所命。王宗、原展與廑同死。孳、容等七人與信共并命。詔書既賜崇、信家,又賜九子家穀各五百斛。給死事復。

  元侯、趙、陳,蓋亦烈士。 燕邠,字元侯,趙嵩,字伯高,南鄭人也。陳調,字元化,仲卿孫也。邠為刺史郤儉從事,使在葭萌,與從事董馥、張●同行。儉為黃巾?\王饒、趙播等所殺。邠聞故哀慟,說馥?赴難。二人不可。邠歎曰:「使君已死,用生何為。」獨死之。牧劉焉嘉之,為圖象學官。誅馥等。嵩事太守蘇固。固為米?\張脩所疾殺。嵩痛之,杖劍直入脩營,殺十餘人,幾獲脩,死。陳調少尚遊俠。聞固死,聚賓客百餘人攻脩,大破之。進攻脩營,乃與戰,以傷死。

  渙渙龍宗,振振麟趾,文炳彬蔚,漢之表軌。 總讚二十五人也。

述漢中人士。又有陳術,字申伯,作《耆舊傳》者也。失其行事。及錫光等,不列也。

      十
  穆姜溫仁,化繼為親。 穆姜,安眾令程祗妻,司隸校尉李法姊也。祗前妻有四子,興、敦、覲、豫。穆姜生二子,淮、基。祗亡,興等憎惡姜。姜視之愈厚。其資給六子,以長幼為差,衣服、飲食,凡百如之。久,興等感寤,自知失子道,詣南鄭獄受不愛親罪。太守嘉之,復除門戶,常以二月八月社,致肉三十斤,酒、米各二斛六斗。六子相化,皆作令士,五人州、郡察舉。基字稚業,特雋逸,為南郡太守。

  泰瑛嚴明,世範厥訓。 泰瑛,南鄭楊矩妻,大鴻臚劉巨公女也。有四男二女。矩亡,教訓六子,動有法矩。長子元珍,出行,醉,母十日不見之,曰:「我在,汝尚如此,我亡,何以帥群弟子?」元珍叩頭謝過。次子仲珍,白母請客。既至,無賢者。母怒責之。仲珍乃革行,交友賢人。兄弟為名士。泰瑛之教,流於三世。四子才、官,隆於先人。故時人為語曰:「三苗亂止,四珍復起。」

  杜氏之教,父母是遵。 杜泰姬,南鄭人,趙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珪、稚珪,有公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檢耳。若放而不檢,則入惡也。昔西門豹佩韋以自寬,宓子賤帶弦以自急,故能改身之恆,為天下名士。」戒諸女及婦曰:「吾之妊身,在乎正順。及其生也,恩存於撫愛。其長之也,威儀以先後之,體貌以左右之,恭敬以監臨之,懃恪以勸之,孝順以內之,忠信以發之,是以皆成,而無不善。汝曹庶幾勿忘吾法也。」後七子皆辟、命、察舉,牧州、守郡。而漢中太守、南鄭令,多與七子同歲季考、上計,無不脩敬泰姬,執子孫禮。

  禮珪肅穆,言存典韻。 禮珪,成固陳省妻也。楊元珍之女。生二男,長娶張度遼女惠英,少娶荀氏,皆貴家豪富,從婢七八,資財自富。禮珪敕二婦曰:「吾先姑,母師也。常言:『聖賢必勞民者,使之思善。』不勞則逸,逸則不才。吾家不為貧也,所以粗食、急務者,使知苦難,備獨居時。」二婦再拜奉教。從孫奉上微慢,珪抑絕之。感悟革行。遭亂,流行,宗表欲見之,必自嚴飭,從子孫、侍婢,乃引見之,曰:「此先姑法也。」四時祭祀,自親養牲、釀酒。曰:「夫祭,禮之尊也。」年八十九卒。惠英亦有淑訓,母師之行者也。

  文姬叡敏,宗祀獲歆。 文姬,南鄭趙伯英妻,太尉李固女也。父為梁冀所免,兄憲公、季公罷官歸。文姬歎曰:「李氏滅矣!」乃與二兄議:匿弟燮,屬父門生王成亡命涕泣送之,謂成曰:「託君以六尺之孤。若李氏得嗣,君之義名,參於程、杵矣。」久之遇赦,燮得還,行喪。服闋,敕之曰:「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梁冀已族,弟幸濟,豈非天乎?慎勿有一言加梁氏。加梁氏,則連主上,是又掇禍也。」〔燮〕奉行之。

  陳氏二謙,或智或仁。 陳順謙、惠謙,成固人也。順謙適鄧令曹寧,十九寡居,長育遺孤,八十餘卒。兄子陳規著書歎述之。惠謙適張亮則,在扶風官,下吏白重禁嚴防以肅非。元脩訪於惠謙。惠謙曰:「恢弘德教,養廉免恥。五刑三千,蓋亦多矣,又何加也。」兄子伯思〔欲〕學仙道,惠謙戒之曰:「君子疾沒世而不稱,不患年不長也。且夫神仙愚惑,如繫風捕影,非可得也。」伯思乃止。陳伯臺稱云:「女尚書之俊耳。」

  禮脩順姑,恩愛溫潤。 禮脩,趙嵩妻,張氏女也。姑酷惡無道,遇之不以禮,脩終無慍色。及寧父母,父母問之,但引咎,不道姑。姑卒感悟,更慈愛之。鄉人相訓曰:「作婦不當如趙伯高婦乎?使惡姑知變,可謂婦師矣。」後姑病,女來省疾,姑卻之,曰:「我死,固當絕於賢婦手中。」後遭米?\,嵩死,乃碧塗面,亂首,懷刀,託言病。?\不逼也。養遺生女,依父叔,立義終身。

  樹南悼夫,輕死重信。 韓樹南,南鄭人,趙子賤妻也。子賤初為郡功曹。李固之誅,詔書下郡殺固二子憲公、季公。太守知其枉,遇之甚寬。二子託服藥死,具棺器,欲因出逃。子賤畏法,敕更驗實,就殺之。及固小子燮得還,子賤慮燮報仇,賃人刺之。燮覺,告郡,殺子賤。初,樹南諫子賤,子賤不從。及臨死,許共并命。兄、弟、嫂、侍婢視守之。經百餘日,乃紿白兄嫂:「念一死萬不得生,不敢復圖死也。」上下以為信然。無幾時,於幕下自煞。

  祈祈令姬,如玉如金。允矣淑媛,齊德姜任。 總讚此九人也。述漢中列女

右《漢中士女讚》第五。凡三十四人。(二十五人士,九人女)。

      十一
    【梓潼人士】
  鎮遠敦壯,立勳南瀕。 文齊,字子奇,梓潼人也。孝平帝末,以城門校尉為犍為屬國,遷益州太守。造開稻田,民咸賴之。公孫述時,據郡不服。述拘其妻子,許以公侯,招之。不應,乃遣使由交趾貢獻河北。述平,世祖嘉之,徵拜鎮遠將軍,封成義侯。南中咸為立祠。子忳,有令德,為北海太守。

  巨遊玉碎,高風金振。 李業,字巨遊,梓潼人也。少,執志清白,太守劉咸慕其名,召為功曹,十命不詣。咸怒,欲殺之。業徑入獄。咸釋之。公孫述屢聘,不應。述怒,遣鴻臚尹融持毒藥酒逼之。業笑曰:「名不可毀,身可殺,不可辱也。」遂飲藥死。述恥殺善士,賜錢百萬。子翬,逃匿不受,建武中察孝廉,為遂久令。

  文堅亟哉,南面懷民。 景毅,字文堅,梓潼人也。太守丁羽察舉孝廉,司徒舉治劇,為沇陽侯相,高陵令。立文學,以禮讓化民。遷〔侍御史〕【太守,上計】吏民守闕請之,三年不絕。以子顧師事少府李膺,膺誅,自免。久之,拜武都令,遷益州太守。上事吏民涕泣送之。至沮者七百人,白水縣者三百人。值益州亂後,米斗千錢。毅至,恩化暢洽。比去,米斗八錢。鳩鳥巢其聽事,孕育而去。三府表薦,徵拜議郎,自免歸。州牧劉焉表拜都尉。為人廉正,疾淫祠,敕子孫:「惟脩善為?\,仁義為福。」年八十一而卒。

  盛國好學,研頤聖真。 楊充,字盛國,梓潼人也。少好學,求師遂業。受古學於扶風馬季長、呂叔公,南陽朱明叔,潁川白仲職,精研《七經》。其朋友,則潁川荀慈明、李元禮,京兆羅叔景,漢陽孫子夏,山陽王叔茂,皆海內名士。還以教授州里。常言:「《圖緯》空說,去事希略,疑非聖。」不以為教。察孝廉。為郎,卒。

  漢伯肄業,諸生之純。 景鸞,字漢伯,梓潼人也。少與廣漢郝伯宗,蜀郡任叔本,潁川李仲□,渤海孟元叔,遊學七州,遂明經術。還,乃撰《禮略》、《河洛交集》、《風角雜書》、《月令章句》,凡五十萬言。太守□貺命為功曹。察孝廉,舉有道,博士徵,不詣。然上陳時政,言經得失。又戒子孫人紀之禮;及遺令:期死葬,不設衣衿,務在節儉,甚有法度。卒終布衣。

  伯禧效志。 張壽,字伯禧,涪人也。少給縣丞楊放為佐。放為梁?\所得,壽求之,積六年,始知其生存;乃賣家鹽井,得三十萬,市馬五匹,往贖放。道為羌所劫,掠盡。凡往三年。計道遠,不可得數;乃單身詣虜,涕泣自說。虜哀其屢來,遣放隨還。郡召為中候。詔書除巫尉。以身佩印,盡讓所有財物與三弟。復為郡掾,重平賦役,歲出三百五十萬。遷功曹,徙五官掾,卒。

  李餘殘身。 李餘,涪人。父早世。兄夷,煞人亡命。母慎,當死。餘年十三,問人曰:「兄弟相代,能免母不?」人曰:「趣得一人耳。」餘乃詣吏,乞代母死。吏以餘年小,不許。餘因自死。吏以白令。令哀傷,言郡。郡上尚書。天子與以財葬,圖畫府廷。

  寇、王二子,行勇以仁。 寇祺,字宰朝,梓潼人也。與邑子侯蔓俱學涼州。蔓後為渤海王象所殺,祺杖劍至象家,值象病。象謝曰:「君子不掩人無備。安有為友報讎煞病人也。」祺乃還。久之復往,煞象。由是知名。察孝廉。為霸陵令,濟陰相。 王晏,字叔博,涪人也。與廣漢張昌、甯叔受業太學。昌為河南呂條所煞。晏、叔煞條。事在叔解。

  李助多方,以茲立稱。 李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醫術,作《經方頌說》,名齊郭玉。

  章武之興,亦迪才倫。德賢好古,澹心藝文。 李仁,字德賢,涪人也。益部多貴今文,而不崇章句。仁知其不博,乃游學荊州,從司馬德操、宋仲子受古學,以脩文自終也。

  國輔皓然,形動神沈。 杜微,字國輔,涪人也。任安弟子。先主定蜀,常稱聾,闔門不出。建興二年,丞相亮領州牧,選為主簿,輿而致之。亮引見,與書誘勸,欲使以德輔時。微固辭疾篤。亮表拜諫大夫,從其所志。

  思潛游學,休志素林。 尹默,字思潛,涪人也。少與李仁俱受學司馬徽、宋忠等,博通《五經》。專精《左氏春秋》,自劉歆「條例」,鄭眾、賈逵父子、陳元方、服虔注說,略皆誦述,希復案本。以《左傳》授後主。後主立,拜諫議大夫,丞相軍祭酒。子宗,亦為博士耳。

  欽仲朗博,訓詁典墳。 李譔,字欽仲,仁子也。少受父業,又講問尹默,自《五經》、四部,百家諸子,伎藝、筭計,卜數、醫術、弓弩機械之巧,皆致思焉。為太子中庶子,右中郎將。著《古文周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注解》,《太玄指歸》,依則賈、馬,異於鄭玄。與王肅初不相見,而意歸多同。

  孫德果銳,作劉幹臣。 李福,字孫德,涪人也。先主初,為成都令。建興九年遷巴西太守。後為江州都督、揚武將軍。入為尚書僕射,封平陽亭侯。延熙初,以前監軍領大將軍司馬,卒。福同郡梓潼文恭,字仲寶,亦以才幹為牧亮治中從事,丞相參軍。

  衎衎褘彥,玉潤蘭芬。劭名表器,江漢之俊。 總讚十五人也。 述梓潼人士。

      十二
  季姜雍穆,化播二婦。王氏世興,實由賢母。 季姜,梓潼文氏女,將作大匠廣漢王敬堂夫人也。少讀《詩》、《禮》。敬伯前夫人有子博,女紀、流二人。季姜生康、稚、芝,女始、示。凡前後八子,撫育恩愛,親、繼若一。堂祖母性嚴,子孫雖見官二千石,猶杖之。婦跪受罰。【於】堂歷五郡,祖母隨之官。後以年老,不願遠鄉里。姜亦常侍養左右。紀、流出適,分己侍婢給之。博好寫書,姜手為作袞。於是內門相化,動行推讓。博妻犍為楊進,及博子遵婦蜀郡張叔紀,服姑之教,皆有賢訓,號之三母。堂亡,姜敕康、稚、芝婦事楊進如姑,【舅】中外則之,皆成令德。季姜年八十一卒,四男棄官行服,四女亦從官舍交赴,內外冠冕百有餘人,當時榮之。王氏遂世興。

  杜慈專專,父不諒只。 杜慈,涪杜季女,巴郡虞顯妻也。十八適顯。顯亡,無子。季欲改嫁與同縣楊上。慈曰:「受命虞氏。虞氏早亡,妾之不幸。當生事賢姑,死就成室。存亡等,但欲在終供養,亡不有恨。願不易圖。」季知不可言而奪也,乃密?\與強逼迫之。慈縊而死。

  敬楊雪讎,壯踰烈士。 敬楊,涪、郭孟妻,楊文之女也。始生失母,八歲,父為□盛所殺。無宗親,依外祖鄭。行年十七,適孟。孟與盛有舊。盛數往來孟家。敬楊涕泣謂孟曰:「盛凶惡。薄命為女,無男昆。惡讎未報,未嘗一日忘也。雖婦人拘制,然父子恩深,恐卒狂惑,益君禍患。君宜疏之。」孟以告盛。盛不納。漢安元年,盛至孟家,敬楊以大杖打殺盛。將自殺,孟止之,與俱逃。涪令雙勝出追,聞其故而止,安慰二門。會赦得免。中平四年,涪令向遵為立圖,表之。

  惟茲三媛,仁暢義理。邦有斯嬪,以馳遐紀。 總讚三人。述梓潼列女。

右《梓潼郡士女讚》第六。 凡士女十八人(十五人士,三人女)。

      十三
  貳州人士,自漢及魏,二百四十八人而已。後賢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以示來世之君子焉。如其遺脫,及後世可書者,願貽後雋。又,《春秋穀梁傳》首敘曰:「成帝時,議立《三傳》博士,巴郡胥君安獨駮《左傳》不祖聖人。」後漢時,魏郡太守王牧,薦尹方為三公,天子詔尚書郎蜀郡張俊策之。然不詳其行事。

  譔曰:二州人士,自漢及魏,可謂眾矣。何者:世宗多事,則相如麟遊,伯司鳳翔,洛下雲翳,叔文龍驤。在孝宣,則王褒蔚炳,《中和》作詠,屬文《甘泉》,葩為世鏡。在元成,則君公謇謇,心思國病,慮經劉危,直忤王聽。其高者,則莊君味道,易俗移風。仲元端委,居為人宗。若夫秉心塞淵,與物盈沖,則楊子雲也。名重泰山,華夏仰崇,則鄭子真也。不屈其身,志高青雲,則譙玄也。不恥惡君,混道推?\,則楊宣也。降及建武、明、章以來,出者,則能內貫朝揆,外播五教,贊和鼎味,經綸治要,上荅太階,下允民照;處者,則利居槃桓,皓然玄蹈,天爵翫之,人爵則笑,懸車閉肆,夷、惠齊紹。若斯之倫,海內服其英名,洙泗方其煥耀矣。故曰:「漢徵八士,蜀出其四。」又曰:「漢具四義,蜀選其二。」可謂不眾乎?然,巴郡胥君安,以儒學典雅稱於孝成,蜀郡張俊,策問尹方,不出《五經》常議。犍為呂孟,有託孤之節。若茲之類,郡邑往往垂象刊銘,見有苗裔。璩晚生、長亂,故老以沒,莫所咨質,不詳其事,但依《漢書》、《國志》、陳君所載,凡士女二百四十八人而已。後賢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以示來世之好事者。如能詳其遺脫,及有可書,願附於左。其傳志父祖子孫,及有名失事、失官位者,不列。寧州人士亦不列。別為《目錄》,至晉元康末,凡三百九十二人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十一 後賢志

      一
  聞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實而不華。是以史遷之《記》,詳於秦漢;班生之《書》,備乎哀平。皆以世及事邇,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奉聖晉後,俊偉倜儻之士,或脩德〔敷〕讓,行止從時;或播功立事,羽儀上京,策勳王府;甄名史錄,侔於先賢。會遇喪亂軋搆,華夏顛墜,典籍多缺。族祖武平府君,愍其若斯,乃操簡援翰,拾其遺闕。然但言三蜀,巴漢未列;又務在舉善,不必珍異。揆之《耆舊》;竹素宜闡。今更撰次損益,足銘後觀者,凡二十人,綴之斯篇。雖行故墜沒,大較舉其一隅。

  衛尉、散騎常侍文立廣休:
    散騎穆穆,?\感聖君。

  西河太守柳隱休然:
    西河烈烈,秉義居貞。

  漢嘉太守司馬勝之興先:
    漢嘉克讓,謙德之倫。

  郫令、州主簿常勗脩業:
    郫君謇諤,自固厎身。

  江陽太守何隨季業:
    江陽皎皎,命世清淳。

  梓潼太守王化伯遠:
    梓潼矜矜,在險能平。

  太子中庶子陳壽承祚:
    庶子稽古,遷、固並聲。

  漢中太守李宓令伯:
    漢中韙曄,才蓋群生。

  犍為太守杜軫超宗:
    犍為卬卬,友于寔令。

  給事中任熙伯遠:
    給事溫恭,尚德蔑榮。

  中書郎王長文德俊:
    中書淵識,寶道韜明。

  大長秋壽良文淑:
    長秋忠肅,明允篤?\。

  大司農、西城公何攀惠興:
    司農?\籌,思侔良、平。

  少府、成都威侯李毅允剛:
    少府果壯,文武是經。

  衡陽內史楊邠岐之:
    衡陽固節,隱然不傾。

  尚書、三州都督費立建熙:
    尚書準繩,古之遺直。

  湘東太守常騫季慎:
    湘東氾愛,仁以接物。

  武平太守常寬泰恭:
    武平亹亹,冰清玉嶷。

  揚烈將軍、梓潼內史巴西譙登:
    闕讚

  江陽太守江陽侯馥,
    闕讚。

      二
  文立,字廣休,巴郡臨江人也。少遊蜀太學,治《毛詩》、《三禮》,兼通群書。州刺史費禕命為從事。入為尚書郎。復辟大將軍東曹掾。稍遷尚書。蜀並於魏,梁州建,首為別駕從事。咸熙元年,舉秀才,除郎中。晉武帝方欲懷納梁、益,引致俊彥,泰始二年,拜立濟陰太守。武帝立太子,以司徒李胤為太傅,齊王、驃騎為少傅,選立為中庶子。立上疏曰:「伏惟皇太子春秋美茂,盛德日新,始建幼志,誕陟大繇,猶朝日初暉,良寶耀璞;侍從之臣,宜簡俊乂,妙選賢彥,使視觀則睹禮容棣棣之則,聽納當受嘉話駭耳之言,靜應道軌,動有所采;佐清初陽,緝熙天光,其任至重,聖王詳擇,?\非糞朽能可堪任。臣聞之:人臣之道,量力受命,其所不諧,得以?\聞。」帝報曰:「古人稱與田、蘇遊,非舊德乎?」立上:「故蜀大官及盡忠死事者子孫,雖仕郡國;或有不才,同之齊民,為劇。」又上:「諸葛亮、蔣琬、費禕等子孫,流徙中畿,宜見敘用,一則以慰巴蜀民之心,其次傾東吳士人之望。」事皆施行。十年,詔曰:「太子中庶子立,忠貞清實,有思理器幹。前在濟陰,政事脩明。後事東宮,盡輔導之節。昔光武平隴、蜀,皆收其才秀,所以援濟殊方,伸敘幽滯也。其以立為散騎常侍。」累辭,不許。上疏曰:「臣子之心,願從疏以求昵。凡在人情,貪從幽以致明。斯實物性,賢愚所同。臣者何人,能無此懷。?\自審量:邊荒遺燼,犬馬老甚,非左右機納之器。臣雖至愚,處之何顏。」詔曰:「常伯之職,簡才而授。何謙虛也。」立自內侍,獻可替否,多所補納。甄致二州人士,銓衡平當,為士彥所宗。故蜀尚書犍為程瓊,雅有德望,素與立至厚。武帝聞其名,以問立。立對曰:「臣至知其人,但年垂八十,稟性謙退,無復當時之望,不以上聞耳。」瓊聞之,曰:「廣休可謂不黨矣!故吾善夫人也。」西界獻馬,帝問立:「馬何如?」對曰:「乞問太僕。」帝每善其恭慎。遷衛尉,猶兼都職,中朝服其賢雅,為時名卿。連上表:年老,乞求解替,還桑梓。帝不聽。咸寧末卒。帝緣立有懷舊性,乃送葬於蜀,使者護喪事,郡縣脩墳塋。當時榮之。初,安樂思公世子早沒,次子宜嗣,而思公立所愛者。立亟諫之,不納。及愛子立,驕暴。二州人士皆欲表廢。立止之,曰:「彼自暴其一門,不及百姓。當以先公故,得爾也。」後安樂公淫亂無道,何攀與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張寅為書諫責,稱:「當思立言。」凡立章奏,集為十篇;詩、賦、論、頌,亦數十篇。同郡毛楚、楊宗,皆有德美,楚?牂柯,宗武陵太守。

      三
  柳隱,字休然,蜀郡成都人也。少與同郡杜禎、柳伸並知名。隱直?\篤亮,交友居厚,達於從政。數從大將軍姜維征伐,臨事設計,當敵陷陣,勇略冠軍。為牙門將,巴郡太守,騎都尉。遷漢中黃金圍督。景耀六年,魏鎮西將軍鍾會伐蜀,入漢川,圍戍多下。惟隱堅壁不動。會別將攻之,不能克。後主既降,以手令敕隱,乃詣會。晉文帝聞而義之。咸熙元年,內移河東,拜議郎。武帝踐祚,以為西河太守。在官三年,以年老去官。乞骸還蜀。卒於家,時年八十。長子充,連道令。次子初,舉秀才。杜禎,字文然。柳伸,字雅厚。州牧諸葛亮辟為從事。禎,符節令,梁益二州都督。伸,度支。禎子珍,字伯重,略陽護軍。伸,漢嘉、巴東太守。大同後,並舉秀才。珍子【彌】〔弢〕,字景文。伸子純,字偉叔;有名德幹器,舉秀才,巴郡、宜都、建平太守,西夷、長水校尉,巴東監軍。

      四
  司馬勝之,字興先,廣漢綿竹人也。學通《毛詩》,治《三禮》,清尚虛素,性澹榮利。初為郡功曹,甚善綱紀之體。州辟從事,進尚書左選郎,徙祕書郎。時蜀國州書佐望與郡功曹參選,而從事侔臺郎;特重察舉,雖位經朝要,還為秀孝,亦為郡端右。景耀末,郡請察孝廉。大同後,梁州辟別駕從事,舉秀才。歷廣都、新繁令,政理尤異。以清秀徵為散騎侍郎,以宗室禮之。終以疾辭去職。即家拜漢嘉太守,候迎盈門,固讓,不之官。閑居清靜,謙卑自牧。常言:「世人不務求道德,而汲汲於爵祿。若吾者,可少以為有餘榮矣。」訓化鄉閭,以恭敬為先。年六十五,卒於家。子尊、賢、佐,皆有令德。

      五
  常勗,字脩業,蜀郡江原人也。祖父員,牂柯、永昌太守。父高,廣令。從父閎,漢中、廣漢太守。勗少與閎子忌齊名,安貧樂道,志篤墳典。治《毛詩》、《尚書》。涉治群籍,多所通覽。州命辟從事。入為光祿郎中主事。又為尚書左選郎。郡請迎為功曹。時州將董軍政,置從事,職典刑獄;以勗清亮,復為督軍;治訟平當。還察孝廉。除郫令。為政簡而不煩。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破諸葛瞻於綿竹,威振西土,諸縣長吏或望風降下,或委官奔走。勗獨率吏民固城拒守。得後主檄令,乃詣艾,故郫穀帛全完。刺史袁邵嘉勗志節,辟為主簿。勗善儀容,翔集,動為表觀。言論壯烈,州里重之。然交友惟賢,不交下己者,汎愛之恩猶不足。〔從〕邵徵還,道卒。忌字茂通,蜀謁者、黃門侍郎。喪親,以至孝聞。察孝廉,為郎。使吳,稱職。歷長水參軍,什邡、雒令。大同後,刺史邵坐治城被徵。忌詣洛陳訴:「遠國初附,君民始結,不宜改易。」又表:「脩治城池,居安思危,邊將常職。」事皆中情。晉文帝時為相國,辟忌舍人。武帝踐祚,拜騎都尉。除河內州令,名為難治,忌挫折豪勢,風教大興。縣有奸嫂殺兄者,群黨蔽匿,前令莫得,忌皆窮治。入為州都。方議為郡守,會卒。忌為人,信道任數,不從下人。故為貴勢所不善,是以作詩著論,先攻己短。臨喪與樂,歡哀俱至,為士類所稱。忌友人廣漢段宗仲,亦有學行。蜀時,官與忌比。袁邵以為主簿,與忌共理郡事,文帝善之。梁州辟別駕從事,舉秀才。稍遷,官至雲南、建寧太守。

      六
  何隨,字季業,蜀郡郫人也,漢司空武後。世有名德,徵聘入官。隨治《韓詩》、《歐陽尚書》,研精文緯,通星曆。郡命功曹。州辟從事。光祿郎中主事。除安漢令。蜀亡,去官。時巴土飢荒,所在無穀,送吏行乏,輒取道側民芋。隨以綿繫其處,使足所取直。民視芋,見綿,相語曰:「聞何安漢清廉,行過,從者無糧,必能爾耳。」持綿追還之。終不受。因為語曰:「安漢吏取糧,令為之償。」察孝廉。大同後,臺召,不詣。除河間王郎中令,不就。居貧固儉,衣弊蔬食,晝躬耕耨,夕脩講諷。鄉族饋及禮厚皆不納。目不視色,口不語利。著《譚言》十篇,論道德仁讓。有屠牽豬過隨門,豬索斷,失之。強認溷中豬。隨便牽豬與之。屠人出門,尋得其所失豬,謝隨,還豬。遂以乞之。隨家養竹園,人盜其筍,隨偶行見之,恐盜者覺,怖走竹中,傷其手足,挈屐徐步而歸。其仁如此。太康中,即家拜江陽太守,民思其政。年七十一卒官。後州鄉人言議平當者,皆相謂何江陽。至於汶山夷有正直廉讓者,亦號夷中何江陽。杜景文、何興仁皆為作傳。長子觀,字巨忠,清公淑慎,知名州里。察孝廉,西都、南安令,平西長史。張昌作亂荊州,從黨西上,郡守無不望風降下,至江陽。平西將軍羅尚表為安遠護軍,討?\,平殄。除巴郡太守。朝議欲以為寧州刺史,會病卒。次子遊,治中從事。隨時,同郡繁令張崇,清廉推讓,見稱當時。

      七
  王化,字伯遠,廣漢郪人也。漢將作大匠王堂後也。祖父商,字文表,州牧劉璋時為蜀太守,有懿德高名,在《耆舊傳》。父彭,字仲□巴郡太守。化兄弟四人,並有令望。化治《毛詩》、《三禮》、《春秋公羊傳》。郡命功曹,州辟從事,光祿郎中主事,尚書郎。除閬中令,為政清靜。察孝廉。大同後郡端右,復察孝廉。為樂涫令。縣近邊塞,值胡虜反,化率吏民積穀堅守。虜斷道重圍,孤絕七年。伺虜怠惰,出軍討之,民得野掠。大軍至,虜退,以功封關內侯。遷朱提太守。撫和殊俗,得夷晉心。轉任梓潼,復有稱績。為人嚴重,言論方雅,臧否允衷,州里服其?\亮。年七十二,卒官。弟振,字仲遠,亦有德望,廣都令,巴東太守。叔弟岱,字季遠,恪居官次,歷廣陽、作唐令,早亡。少弟崇,字幼遠,學業淵博,雅性洪粹,蜀時東觀郎。大同後,梁州辟別駕,舉秀才,尚書郎。與壽良、李宓、陳壽、李驤、杜烈同入京洛,為二州標俊。五子情好未必能終。惟崇獨以寬和,無所彼此。著《蜀書》,及詩賦之屬數十篇。其書與陳壽頗不同。官至上庸、蜀郡太守。

      八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受學於散騎常侍譙周,治《尚書》、《三傳》,銳精《史》、《漢》。聰警敏識,屬文富豔。初應州命,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大同後,察孝廉。為本郡中正。益部自建武後,蜀郡鄭伯邑、太尉趙彥信,及漢中陳申伯、祝元靈,廣漢王文表,皆以博學洽聞,作《巴蜀耆舊傳》。壽以為不足經遠,乃并巴漢撰為《益部耆舊傳》十篇。散騎常侍文立表呈其《傳》,武帝善之。為著作郎。吳平後,壽乃鳩合三國史,著魏、吳、蜀三書六十五篇,號《三國志》;又著《古國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書監荀勗、令張華深愛之,以班固、史遷不足方也。出為平陽侯相。華又表令次定《諸葛亮故事》,集為二十四篇。時壽良亦集,故頗不同。復入為著作。鎮南將軍杜預表為散騎侍郎,詔曰:「昨適用蜀人壽良具員。且可以為侍御史。」上《官司論》七篇,依據典故,議所因革。又上《釋諱》、《廣國論》。華表令兼中書郎。而壽《魏志》有失勗意,勗不欲其處內,表為長廣太守。繼母遺令不附葬。以是見譏。數歲,除太子中庶子。太子【傳從】〔廢〕〔徙〕後,再兼散騎常侍。惠帝謂司空張華曰:「壽才宜真,不足久兼也。」華表欲登九卿,會受誅,忠賢排擯。壽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當時冤之。兄子符,字長信,亦有文才,繼壽著作佐郎,上廉令。符弟蒞,字叔度,梁州別駕,驃騎將軍齊王辟掾,卒洛下。蒞從弟階,字達之,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寧、興古太守。皆辭章粲麗,馳名當世。凡壽所述作二百餘篇,符、蒞、階各數十篇。二州先達及華夏文士多為作傳,大較如此。時梓潼李驤叔龍,亦雋逸器,知名當世。舉秀才,尚書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辭不就,意在州里。除廣漢太守。初與壽齊望,又相昵友。后與壽情好攜隙,還相誣攻。有識以是短之。亦自列傳。

      九
  李宓,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祖父光,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更行,見養祖母。治《春秋左傳》,博覽《五經》,多所通涉。機警辨捷,辭義響起。事祖母以孝聞。其侍疾,則泣涕側息,日夜不解帶,膳飲湯藥,必過目嘗口。本郡禮命,不應。州辟從事,尚書郎,大將軍主簿,太子洗馬。奉使聘吳。吳主問蜀馬多少。對曰:「官用有餘,民閒自足。」吳主與群臣汎論道義,謂:「寧為人弟。」宓曰:「願為人兄。」吳主曰:「何以為兄?」宓曰:「為兄供養之日長。」吳主及群臣稱之。大同後,征西將軍鄧艾聞其名,請為主簿,及書招欲與相見,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養,拒州郡之命。獨講學,立旌授生。武帝立太子,徵為洗馬。詔書累下,郡縣相逼。宓上疏,疏在本傳。武帝覽之,曰:「宓不空有名也。」嘉其?\款,賜奴婢二人。下郡縣供其祖母奉膳。【及祖母卒,服終,】從尚書郎為河內溫令。敷德陳教,政化嚴明。太傅鉅平侯羊公薨,無子,帝令宗子為世子嗣之,不時赴喪。宓遣戶曹齎移、推轂遣之。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責求供給。吏民患之。宓至,中山王過縣,徵芻茭薪蒸。宓牋引高祖過沛,賓禮老幼。桑梓之供,一無煩擾。「伏惟明王,孝思惟則,動識先戒;本國望風,式歌且舞;誅求煩碎,所未聞命。」後諸王過,不敢煩溫縣。盜?\發河內餘縣,不敢近溫。追?\者不敢經界。隴西王司馬子舒深敬友之。而貴勢之家憚其公直。宓去官,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勢位者,失荀、張指,左遷漢中太守。諸王多以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著《述理論》,論中和仁義,儒學道化之事,凡十篇,安東將軍胡羆與皇甫士安深善之。又與士安論夷齊,及司馬文中、杜超宗、?令先、文廣休等議論往返,言經訓詁,眾人服其理趣。釋河內趙子聲【譏】〔誄〕詩、賦之屬二十餘篇。壽良、李驤與陳承祚相長短,宓公議其得失而切責之。常言:「吾獨立於世,顧景為疇,而不懼者,心無彼此於人故也。」宓六子皆英挺秀逸,號曰六龍。長子賜,字宗碩,州別駕,舉秀才,汶山太守。少與東海王司馬元超友昵,每書詩往返,雅有新聲。少子興,字雋碩,太傅參軍。幼子盛、囗碩,寧浦太守。宓同時,蜀郡高玩,字伯珍,少受學於太常杜瓊,術藝微妙,博聞強識,清尚簡素。少與宓齊名,官位相比。大同後,察孝廉,除曲陽令。單車之縣,移檄縣綱紀不使遣迎。以明三才,徵為太史令,送者亦不出界:朝廷稱之。方論大用,會卒。

      十
  杜軫,字超宗,蜀郡成都人也。父雄,字伯休,安漢、雒令。軫少師譙周,發明高經於譙氏之門。郡命為功曹。鄧艾既破蜀,被徵。鍾會進成都,時太守南陽張府君不肯出官。軫進曰:「征西囚執鎮西,在近,必有所遣。軍亂之際,交害無常。宜避正殿。」府君即出住下舍。會果遣參軍牽弘為太守,數百騎擐甲馳馬入郡。前驅問侯所在。云:「已出。」善之。弘復召為功曹。察孝廉,除建寧令。徙任山陽、新城、池陽,所在有治。入為尚書郎,每升降趍翔廊閣之下,威容可觀,中朝偉之。遷犍為太守,惠愛在民。還為州大中正。軫既才學兼該,而氣量倜儻,武帝雅識之,方用內侍,會卒。時年五十八。弟烈,字仲武,貞幹敏識,平坦和粹,名譽侔軫。察孝廉,歷平康、牛鞞、南鄭、安陽令。王國建,首選為郎中令。遷衡陽太守。兄軫喪,自上求去官,以兄子幼弱,軫喪飄颻,欲扶將靈柩葬舊墳。武帝歎惜軫能用未盡,而嘉烈弟,意轉拜,徙官犍為太守。又轉湘東。少弟良,字幼倫,亦有當世局分。舉秀才,茶陵、新都令,國王郎中令,遷涪陵、建寧太守。兄弟並興,州里以為美譚。軫二子:長子毗,字長基。少子秀,字彥穎。珪璋琬琰,世號「二鳳」。毗舉秀才,大將軍辟掾,太傅參軍,平東長史,尚書郎。稍遷鎮南軍司,益州刺史。秀州主簿,早卒。

      十一
  任熙,字伯遠,蜀郡成都人也。漢大司農任昉後也。世有德彥。父元,字秀明,犍為太守,執金吾。熙治《毛詩》、《京易》,博通《五經》。事親至孝,居喪毀瘠,為州鄉所稱。察孝廉。除南鄭令,以病去官。復授南鄭,不就。轉梓潼令。為政清淨。辭疾告歸,勤農力穡,居室致給。循訓閨門,內則可法。博愛,以謙恭接物。開門待賓,傾懷下士。客無長幼,必有供膳。清談遊講,不妄失言,祗慎著聞。太康中,除越嶲護軍,非其雅好,不往。徵給事中。熙以「侍臣日月左右,贊暉揚光,不可苟私」。終以病辭。而蜀郡令每至官,為之脩謁,歲致羊酒。即家拜朱提太守,固讓,不之官。好述作,詩誄論難皆粲豔。年六十九,卒於家。子蕃,字憲祖。察孝廉,新都令,西夷司馬,涪陵太守。蕃子迪,字叔孤,少與巴西龔壯俱知名,而學業優之,早歿。熙同時,犍為楊彭敬宗,弟逵訓宗,各以德行稱,同察孝廉。彭,比蘇令,甘露降其縣。逵,滇池令,殊俗懷其德。

      十二
  王長文,字德俊,廣漢郪人也。父顒,字伯元,犍為太守。長文天姿聰警,高暢敏識;治《五經》,博綜群籍。弱冠,州三辟書佐。丁時興衰,託疾歸家。大同後,郡功曹。察孝廉,不就,遂陽愚。嘗絳衣絳帽,牽豬過市中乞。人與語,偽不聞。常騎牛周旋。郡守初至,詣門脩敬,至閭。走出,請,終不還。刺史淮南胡羆辟從事祭酒,臥在治。羆出板舉秀才,長文陽發狂疾,步擔走出門。羆累遣教請還,終不顧。還家養母。獨講學。著《無名子》十二篇,依則《論語》。又著《通經》四篇,亦有卦名,擬《易》、《玄》。以為《春秋三傳》,傳經不同,每生訟議,乃據經摭傳,著《春秋三傳》十二篇。又撰《約禮記》,除煩舉要,凡十篇:皆行於時。長文才鑒清妙,汎愛廣納,放蕩闊達,不以細宜廉分為意,亦不好臧否人物,故時人愛而敬之。以母欲祿養,咸寧中,領蜀郡太守。郫有孝子羅偶,事親至孝。二親將亡時,病不能食肉。偶終身不食肉。郡察孝廉。長文追為立表以旌之。宰府辟,三司及撫軍大將軍王濬累辟,不詣。濬薨,以故州將,弔祭。元康初,試守江原令。縣收得盜?\,長文引見誘慰。時適臘晦,皆遣歸家。獄先有繫囚,亦遣之。謂曰:「教化不厚,使汝等如此,長吏之過也。蠟節慶祈,歸就汝上下,善相懽樂。過節來還。當為思他理。」群吏惶遽爭請,不許。尋有赦令,無不感恩。所宥人輟不為惡,曰:「不敢負王君。」將喪去官,民思其政。大將軍梁王肜及諸府並辟,長文曰:「吾從其先命者。」遂應肜招,為從事中書郎。諸王公卿慕其名,咸與之交。賈氏之誅,從肜有功,封關內侯。再為中書郎。愍懷太子死於許下,博士、中書論虞祔之禮。長文議:「虞祭宜還東宮,以繼太子者為主,配食於潁川府君。」皆施行。除洛陽令。長文見肜曰:「主者不庶幾奏長文為洛陽令?」肜笑答曰:「卿乃不庶幾,非主者也。」固辭,不拜。聞益州亂,以《通經》筮,得老蠶緣枯桑之卦。嘆曰:「桑無葉,蠶以卒也。吾蜀人殄於是矣。」拜蜀郡太守,暴疾卒。時年六十四。長文時人蜀郡柳竺、任興,亦博學著聞,俱為州別駕。竺在右職,公亮蹇蹇。刺史盛怒欲殺人,群下請,不聽。竺乃懷縛徑入,頓几上,乃極陳其刑理。刺史從謝,還縛。皆早亡。

      十三
  壽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也。父祖二世犍為太守。良少與犍為張微、費緝並知名,治《春秋三傳》,貫通《五經》,澡身貞素。州從事,散騎、黃門侍郎。大同後,郡主簿,上計史。察孝廉,不就。州辟主簿,治中、別駕,舉才行。刺史皇甫晏貢之三司,遂辟太宰。除霸城令,始平太守,治政著稱。從扶風轉秦國內史。文立卒後,溫令李宓表武帝,言:「二州人士零頹,才彥淩遲,無復廁豫綱紀後進、慰寧遐外者,良公在朝時,二州之望,宜見超升,紹繼立後。」帝徵為黃門侍郎,兼二州都給事中,梁州刺史。遷散騎常侍,大長秋,卒。葬洛北芒山。微字建興,張翼子也。篤志好學,官至廣漢太守。緝字文平,清檢有治幹,舉秀才,歷城令,涪陵太守。遷譙內史。

      十四
  何攀,字惠興,蜀郡郫人,漢司空汜鄉侯武弟潁川太守顯後也。父包,字休楊,察舉秀、孝,皆不行;除瑯琊王中尉,不就。攀兄弟五人,皆知名。攀少夙成,奇姿卓逸。弱冠,郡主簿,上計吏。州辟從事。刺史皇甫晏,稱攀:「王佐才也。」以為主簿。泰始十年,養母歸家。晏為牙門張弘等所害,攀操表徑詣洛訟釋,事得清。刺史王濬復辟主簿,別駕。咸寧三年,濬被詔:罷屯田兵,作船,為伐吳調。攀進曰:「今見佃兵但六百人,計作船六七年財可勝萬人。後者未成,前者已腐,無以輔成國意。宜輒召回守休兵,及諸武吏,并萬餘人造作,歲終可辨。」濬及綱紀疑輒召萬兵,欲先上,須報。攀曰:「官家雖欲伐吳,疑者尚多,卒聞召萬兵,必不見聽。以佃兵作船,船不時成。當輒召,以速為機。設當見卻,功夫已成,勢不得止。」濬善之。議欲入山裁船,動數百里,艱難。攀曰:「今冢墓多種松柏,當什四市取。以速為機。」濬悅之,任攀典舟船器仗。冬,遣攀使洛。攀曰:「聖人之功可成。使人信之,不可必也。夫高祖之大略,猶未察於韓信、婁敬,因蕭何、子房而後用之。今建非常之功,或莫之信。羊公,使君同盟,國家所重。加曩日失策江陵,思有夙駕,宜與相聞。此一助也。」濬曰:「何但羊叔子,亦宗元亮之憂。君至洛,官家未有舉意,便前至襄陽,與羊、宗論之。」攀既至洛,拜表獻策,因至荊州,與刺史宗廷論。宗未許,乃見羊祜。累日,共畫用兵之要。攀曰:「若令青徐循海以趣京下,壽春、揚州直指秣陵,兗、豫踰淮,並據桑浦,則武昌以東、會稽以西,必然駭困。荊州、平南徑造夏口,巴東諸軍圍守西陵,益、梁之眾浮江東下,封樂鄉,要巴丘,則武陵、零、桂、長沙、湘東從風而靡矣。但明信賞,首尾俱會,旌旗耀天,四面雲合,乘勝席捲,傳檄南極,吳會不盡平者未之有也。」羊祜大悅,遂表請伐吳。尋徵濬大司農,至晉壽,詔以濬為龍驤將軍,除攀郎中,參濬軍事。攀頻奉使詣洛,時未婚,司空裴公奇其才,以女妻之。五年秋,攀使在洛。安東將軍王渾表孫皓欲北上,邊戍警戒。朝議征,卻須六年。攀上疏:「策皓必不敢出。宜因今戒嚴掩取,甚易。」中書令張華命宿下舍,設諸難,攀皆通之。又言:「濬性在忠烈,受命必果,宜重其位號。」詔書遷濬平東將軍,督二州事。吳平,封關內侯。濬入拜輔國,攀為司馬。上《論時務》五篇,除滎陽令。進廷尉評。有盜開城門下關者,法據大辟。攀駁之曰:「上關,執信之主。下關,儲備之物。設有開上關,何以加刑?」遂減死。多所議讞。遷散騎侍郎。太傅楊駿?\逆,請眾官。攀與侍中傅祗、侍郎王愷等往。惠帝從楚王瑋、殿中中郎孟觀策,戒嚴,誅駿。駿外已匆匆,攀與祗踰牆,得出侍天子。天子以為翊軍校尉,領熊渠兵,一戰斬駿,社稷用安。封西城公,邑萬戶。策曰:「於戲!在昔先王,光濟厥世,罔不開國列土,建德表功也。故逆臣楊駿,?\危社稷,構兵,飛矢集於殿庭,白刃交於宮闈。攀受命奮討,凶逆速殄。忠烈果毅,朕甚嘉焉。今以魏興之西城為攀封國。錫茲玄社,苴以白茅,永為晉藩輔。往欽哉!敬乃有土,惠康黎元,無或以隳爾顯烈。」又賞絹萬匹。攀固辭,受五千疋。又錫拜弟逢平鄉侯,兄子夔關內侯。遷宣城內史,不就。轉東羌校尉。西虜寇邊,遣長史楊威討之,違攀指授,失利。徵還,領越騎校尉。武庫災,百官皆救火。攀獨以兵衛宮。復賞絹五百匹。領河南尹,遷揚州刺史,假節。在職數年,德教敷宣。征虜將軍石崇表東南有兵氣,不宜用遠人。徵拜大司農。兼三州都。自表以被疾錯忘,不堪銓量人物。讓都職於任熙、費緝。不聽。遷兗州刺史,錫寶劍、赤舄。固辭,不之官。時帝室政衰,多害忠直。又諸王迭起,好結黨徒。攀闔門治疾,不與世務。朝議欲以為公,會薨。時年五十七。天子愍悼,追贈司農印綬,謚曰桓公。遺令敕世子務行恭儉,引荀公曾、諸葛德林為模範。子璋嗣。

      十五
  李毅,字允剛,廣漢郪人也。祖父朝,字永南,州別駕從事。父旦,字欽宗,光祿郎中主事。毅少散達,不治素檢。年二十餘,乃詣郡文學受業,通《詩》、《禮》、訓詁。為學主事。太守弘農王濬臨學講試,問祭酒姬豔曰:「學中有可成進幾百人?」豔對曰:「可有百人。」濬怒曰:「童冠八百,而成者百人。教少何為?」毅對曰:「如豔之言,明府之教盛於孔氏,不為少也。」濬奇之,命為主簿。濬嘗夢得三口刀,人以禾益之,手持,不得。以問郡丞與掾吏,莫能知。毅對曰:「吉祥也。三刀者,州字,而益之。禾持不得,禾旁失者秩字。明府秩當至益州。」濬笑曰:「如卿言,當相以為秀才。」張弘殺益州刺史皇甫晏,誣表晏反。毅白濬曰:「皇甫侯起自諸生,位極方州,反當何求?且廣漢與成都密邇,而統於梁州者,衿益州之領,須防若今日也。益州有禍,乃此郡之憂。加張弘小豎,眾所不與,宜時赴討。」濬欲先上後行。毅曰:「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為賢,何況殺主?\。急,當不拘常宜。」濬從之,發兵,與牙門滿泰等共討弘,斬之。詔書遷濬益州刺史,毅復為州主簿,別駕,舉秀才。及濬伐吳,與何攀並為參軍。吳平,封關內侯。除隴西護軍,以疾去官。徙繁令。遷雲南太守。濬臨薨上表,言攀、毅功。後武帝思濬勳,問毅所在。徙犍為,使持節、南夷校尉。久之,建寧民毛詵、李叡與朱提民李猛共逐太守杜俊、雍約以叛,眾數萬,毅討破之。斬詵、猛首。叡走依五苓夷。【亦叛】。晉朝復置寧州,以毅為刺史,加龍驤將軍,封成都縣侯。夷遂大反,破沒郡縣,攻圍州城。中原亂而李雄寇蜀,救援不至。疾病,薨於窮城。懷帝嘉其忠節,追贈少府,謚曰威侯。毅性通博,居情雅厚,賑卹寒貧,篤於故舊,人咸愛歸之。但好談調,德重猶少。從弟苾,字叔平,修身,砥礪名行。數諫毅:宜自矜嚴。毅笑應之曰:「吾小來不治名素,終杖旄節。故可至九卿。卿清儉履道,卒不失成都令也。」時毅始受南夷,而苾為歷城令。果作成都。遷犍為太守,位官不及毅。毅子釗,世秉儒學,有格望。以父任為謁者。除壽林侯相,不就。為尚書外兵郎。自表赴難。至牂柯,夷斷道,不得進經年。以寧州城中無穀,父疾病未知吉凶,不食穀,惟茹草,迄至喪。官至朱提、越巂太守,西夷校尉。毅女秀,適漢嘉太守新都王載,有才智。父亡後,州文武推領州三年。

  二州當泰清中位,至方州節將者,壽良、何攀及毅。永嘉中,巴西張弈希祖,為荊州刺史,南蠻、長水校尉。蜀郡張峻紹茂,為監南中八郡軍,西夷校尉,使持節。

      十六
  楊邠,字岐之,犍為武陽人也。少好學志古,藻勵名行。州辟主簿、別駕。刺史王濬舉秀才,安漢、雒令,國王中尉。以選為尚書郎。遷汶山太守。值夷復讎,失殊俗和,徙授巴東,轉廣漢。永嘉初,進衡陽內史。遇流民叛亂,攻沒長沙、湘東,邠輒救助。?\眾浸盛,遂破郡城,獲邠。欲以為主,邠不許。?\晝夜持守。邠候其小怠,夜急走。比覺,已去遠。收餘眾軍重安,欲投湘州刺史荀眺,共圖進取。會眺降?\。邠孤軍固城,?\圍之。誓死不移,遂卒城中。時年六十九。元帝為鎮東大將軍,嘉其忠節死義,遣使弔贈,策曰:「惟永嘉七年四月己未,使持節都督江、揚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瑯琊王睿,謹遣板,命前衡陽內史楊君,忠肅貞固,守正不移,雖在危逼,節義可嘉。不幸殞卒孤城,甚悼之。今列上尚書,贈君淮南內史。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邠同郡楊稷文曹,泰始初為交阯太守,平九真、鬱林、日南四郡,斬吳交州刺史劉悛、大將軍脩則。武帝方授交州,會孫皓遣大將薛珝、陶璜十萬人攻稷。被攻八月,救援不至,眾寡不敵,遂為珝、璜所獲。囚稷,欲以送皓。稷毆血死。帝嘉其忠烈歿命,追贈交州刺史。

      十七
  費立,字建熙,犍為南安人也。父揖,字君讓,巴西太守。立學義沖邃,玄靜沈嘿。察孝廉,王國中尉。王年少,好輕行遊觀。立常正色匡諫,及上疏諷喻,辭義劘切,合箴規之體。出為成都令,縣名難治,立蒞之垂績。以性公亮,入為州大中正。除巴西太守,不就。轉梁益寧三州都督,兼尚書。值大駕西幸長安,常與大臣居守在洛,加員外散騎常侍,封關內侯。每準正三州人物,品格褒貶,帥意方規,無復疏親,莫不畏敬。然委曲者多恨其繩墨。數辭諸郡,意在河、泰、汝、潁。久之,朝議欲以為荊州。永嘉五年,與子并沒於胡寇。

  立時,漢國呂淑,字偉德,以清彥辟,州舉秀才。尚書郎,秦國內史,長水校尉,員外散騎常侍,梁州都督。與立同沒胡寇。

      十八
  常騫,字季慎,蜀郡江原人也。祖父竺,字代文,南廣太守,侍中。父偉,字公然,閬中令。騫治《毛詩》、《三禮》,以清尚知名。州辟部從事,主簿。郡請功曹。察孝廉。萍鄉令。以選為國王侍郎。出為綿竹令。國王歸之,復入為郎中令。從王起義有功,封關內侯。遷魏郡太守,加材官將軍。以晉政衰,睹中原不靜,固辭去官。拜新都內史。時蜀亂,民皆流在荊湘,徙湘東太守。疾病,未拜卒。年六十八。騫性汎愛敦敬,友宗族。當官脩理,恕以撫物,好咨問,動必謙讓。州、鄉以為儀範。

  二州清官見述者,先有宜都太守犍為唐定義業,隴西太守巴西馮山、休翊,而後騫云。

      十九
  常寬,字泰恭,騫族弟郫令勗弟子也。父廓,字敬業,以明經著稱,早亡。寬闔門廣學,治《毛詩》、《三禮》、《春秋》、《尚書》,尤耽意《大易》。博涉《史》、《漢》,彊識多聞,而謙虛清素,與俗殊務。郡命功曹及察孝廉,不就。州辟主簿,別駕。舉刺史羅尚秀才,為侍御史。除繁令,隨民縣零陵。以舉,將喪去官。湘州叛亂,乃南入交州。交州刺史陶咸表為長史,固辭,不之職。雖流離交城,衣弊褞袍,冠皮冠,乘牛往來,猶鳩合經籍,研精著述。依孟楊宗、盧師矩著《典言》五篇,撰《蜀後志》,及《後賢傳》。續陳壽《耆舊》,作《梁益篇》。元帝踐祚,嘉其德行潔白,拜武平太守。民悅其政。以榮貴非志,在官三年,去職。尋梁碩作亂,得免難。卒於交州。凡所著述,詩、賦、論、議二十餘篇。子長生,字彭祖,亦有學行。州主簿,資中令,治中從事。早亡。時蜀郡太守巴西黃容,亦好述作,著《家訓》,《梁州巴紀》,《姓族》,《左傳鈔》,凡數十篇。漢嘉太守蜀郡杜龔敬脩,亦著《蜀後志》志趙廞、李特叛亂之事及喪紀禮式,後生有取焉。

      二十
  譙登,字慎明,巴西西充國人,譙周孫也。伯父熙,察孝廉,本部大中正,沔陽令。叔父同,字彥紹,少知名,拒州郡之命。梁州刺史壽良與東羌校尉何攀貢之三司及大將軍幕府。為尚書郎,除錫令。亦有為作傳者。登少以公亮義烈聞。郡命功曹,州辟主簿,別駕從事。領陰平太守。郡五官,素大姓,豪擅,侵淩羌、晉,登誅之,郡中皆肅。後以李特作亂,本郡沒寇,父賢為李雄巴西太守馬脫所殺。乃東詣鎮南劉公請兵。時中原亂,守公三年,不能得兵。表拜揚烈將軍、梓潼內史,使合義募。募巴蜀流士,得二千人。平西羅尚以退住巴郡,登從尚索益軍討雄,不得。乃往攻宕渠,斬脫,食其肝,巴西?\破,復詣尚求軍。尚參佐多以必無利;登憤恚,數淩折之。又加責於尚,尚但下之而已。會羅羕殺雄太尉李離,舉梓潼來降,登逕進涪城。雄自攻登,為登所破。而尚將張羅進屯犍為之合水,文碩殺雄太宰李國,以巴西降。羅遣軍掠廣漢,破雄叔父驤,虜其妻子,募人斫雄頭,?\以向困。而尚本參佐恨登之見矜侮,不供其軍食。益州刺史皮素至巴東,敕平西送故遣將張順、楊顯救登。至墊江,素遇害,順、顯還。雄知登乏食,遣驤致攻。兵窮士餓,誓死不退。眾亦餓死而無去者。永嘉五年,為驤所生得,輿致雄。言辭慷慨,涕泣歔欷,無服降臣折情,雄乃殺之。囚其軍士,皆以為奴虜,畀兵士。而連陰雨百餘日,雄中以登為枉,而所領無辜,怒氣感天。雄下赦,出登軍士湮沒者。初,尚之在成都也,與雄攻戰,郫令犍為張昕欽明,每摧破雄。雄眾憚之。而救助不能并心,為雄所殺。雄常言:「羅尚將均如張昕輩,吾族早無遺矣。」時牙門左汜亦有戰功,尚不能益其兵穀,汜恚恨,以母喪歸。尚累召,不往。尚怒曰:「微左汜,當不滅?\乎?」遂殺之。雄聞汜死,大小相賀。登同郡縣李高,亦有武幹,平吳時,與牙門將處前,獲孫皓,封縣侯,官至金城、鴈門太守。

      二十一
  侯馥,字世明,江陽人也。察孝廉,平西參軍。從至巴,尚薨後,巴郡亂,辟地入牂柯。寧州刺史王遜領平西將軍,復取為參軍。遜議欲遷?柯太守謝恕為涪陵太守,出屯巴郡之把口。表馥為江陽太守,往江陽之沘源,撫卹蠻獠,規復江陽,清通長江。雄征東大將軍李恭已在江陽。馥招降夷獠,脩繕舟艦,為進取調。預白遜請軍,移恕俱出涪陵,「不能自前」。恭舉眾攻馥。眾寡不敵,為恭所破生虜馥,送雄。雄下廷尉責。曰:「事君,有死無貳,其次,破家與國。今縱不死,又無益國,灰沒其分。守心而已,無他顧望。」雄必欲屈之,使馥同郡人張迎曉喻之。馥怒罵迎曰:」卿等國亡不能存,大難不能死,低眉海內,何面目相見也。且王寧州,治亂才也,以吾有桑梓之恥,故遠上尚書,遣吾討?\。受命之日,實忘寢食。但裁船未辨,請軍未至,牽揣不及,為他所先。當滅身隕碎,以謝不及,冀上不負日月,下不愧王侯。吾豈苟生,如卿兒女之人乎?」迎還白雄。雄義而赦之。時雄眾寇所獲犍為太守建寧魏紀,漢國太守梓潼文【●】〔琰〕,巴郡太守巴西黃龕,涪陵太守巴西趙弼,永昌謝俊,牂柯文猛,皆區區稽顙,無如馥者。數年卒。

      二十二
  譔曰:文王多士,才不同用。孔門七十,科揆百行。殊塗貴於一致。若斯諸子,或挺珪璋之質,或苞瑚璉之器,或耽儒墨之業,或韜王佐之略,潛則泥蟠,躍則龍飛,揮翮揚芳,流光遐紀,實西土之珍彥,聖晉之多士也;徒以生處限外,服膺日?\,負荷榮顯,未充其能;假使植幹華宇,振條神區,德行自有長短。然三趙、兩李、張、何之軌,其有及之者乎?譙登、侯馥,忠規奮烈,美志不遂,哀哉!

    【五公】【司空何武   司空趙戒   太尉趙謙   司徒趙溫   司空張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7 18: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卷十二 序志

      一
  巴蜀,厥初開國,載在書籍。或因文緯,或見史記。久遠隱沒,實多疏略。及周之世,侯伯擅威,雖與牧野之師,希同盟要之會。而秦資其富,用兼天下。漢祖階之,奄有四海。【梁益及晉分益為寧。】司馬相如、嚴君平、楊子雲、陽成子玄、鄭伯邑、尹彭城、譙常侍、任給事等,各集傳記以作本紀,略舉其隅。其次聖、稱賢、仁人、志士,言為世範、行為表則者,名注史錄,而陳君承祚別為《耆舊》,始漢及魏,煥乎可觀。然三州土地不復悉載。《地里志》頗言山水,歷代轉久,郡縣分建,地名改易,於以居然;辨物知方,猶未詳備。於時漢晉方隆,官司星列,提封圖簿,歲集司空。故人君學士,蔭高堂、翳帷幕,足綜物土,不必待《本紀》矣。曩遭阨?\,函夏滔湮,李氏據蜀;兵連戰結,三州傾墜,生民殲盡,府庭化為狐狸之窟,城郭蔚為熊羆之宿,宅遊雉鹿,田棲虎豹,平原鮮麥黍之苗,千里蔑雞狗之響,丘城蕪邑,莫有名者。嗟乎三州,近為荒裔!桑梓之域,曠為長野,反側惟之,心若焚灼。懼益遐棄,城陴靡聞;迺考諸舊紀,先宿所傳,并《南裔志》,驗以《漢書》,取其近是,及自所聞,以著於篇。又略言公孫述、《蜀書》、咸熙以來喪亂之事,約取耆舊士女英彥,肇自開闢,終乎永和三年,凡十二篇,號曰《華陽國記》。夫書契有五善:達道義,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勳,而後旌賢能。恨璩才短,少無遠及,不早援翰執素,廣訪博咨;流離困瘵,方資腐帛於顛牆之下,求餘光於灰塵之中,劘滅者多,故有所闕;猶愈於遺忘焉。

      二
  《蜀紀》言:「三皇乘祗車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紂,蜀亦從行。《史記》:周貞王之十六年,秦厲公城南鄭。此谷道之通久矣。而說者以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本紀》既以炳明,而世俗間橫有為蜀傳者,言蜀王、蠶叢之間周迴三千歲。又云:荊人鱉靈死,屍化西上,後為蜀帝。周萇弘之血,變成碧珠。杜宇之魄,化為子鵑。又言:蜀椎髻左衽,未知書,文翁始知書學。案《蜀紀》:「帝居房心,決事參伐。」參伐則蜀分野,言蜀在帝議政之方,帝不議政,則王氣流於西;故周失紀綱,而蜀先王;七國皆王,蜀又稱帝。此則蠶叢自王,杜宇自帝,皆周之叔世,安得三千歲?且太素資始,有生必死。死,終物也。自古以來,未聞死者能更生;當世或遇有之,則為怪異,子所不言,況能為帝王乎?碧珠出不一處,地之相距動數千里,一人之血豈能致此?子鵑鳥,今云是嶲,或曰嶲周,四海有之,何必在蜀?昔唐帝萬國時雍,虞舜光宅八表,大禹功濟九州,后稷封殖天下,井田之制,庠序之教,由來遠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則彭祖本生蜀,為殷太史。夫人為國史,作為聖則,僊自上世,見稱在昔;及周之末,服事於秦,首為郡縣;雖濱戎夷,亦有冠冕,故《
蜀紀》曰「大人之鄉,方大之國」也;至於漢興,反當荒服而無書學乎?《漢書》曰:「郡國之有文學,因文翁始。」若然,翁以前,齊魯當無文學哉?漢末時,漢中祝元靈,性滑稽,用州牧劉焉談調之末,與蜀士燕胥,聊著翰墨,當時以為極歡,後人有以為惑。恐此之類,必起於元靈之由也。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

      三
  綜其理數,或以為西土險固,襟帶易守,世亂先違,道治後服,若吳楚然。故逋逃必萃,奸雄闚覦。蓋帝王者統天理物,必居土中,德膺命?\。非可資能恃險,以干常亂紀。雖饕竊名號,終於絕宗殄祀。何者?天命不可以詐詭而邀,神器不可以僥倖而取也。是以四岳、三塗、陽城、太室,九州之險,而不一姓。冀之北土,馬之所產,古無興國。夫恃險憑危,不階曆數,而能傳國垂世,所未有也。故公孫、劉氏,以敗於前,而諸李踵之,覆亡於後。天人之際,存亡之術,可以為永鑒也。干?\犯曆,破家喪國,可以為京觀也。今齊之《國志》,貫於一揆,同見不臣,所以防狂狡,杜奸萌,以崇《春秋》貶絕之道也。而顯賢能,著治亂,亦以為獎勸也。

      四
  其序曰:

  先王經略,萬國剖分。厥甸巴、梁,式象縣辰。九俊述職、貢賦以均。佐周斃紂,相漢亡秦,實繁其民,世載其俊。述《巴志》第一。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實司群望,表我華陽。炎劉是應,洪祚攸長。述《漢中志》第二。

  井絡啟耀,文昌契符。茫茫禹蹟,畫為九州。功冒普天,率土以休。光靈遐照,慶祚爽流。邦家濟濟,世德球球。述《蜀志》第三。

  蠢爾南域,在彼要荒。漢武德振,蠻貊是攘。開州列郡,幽裔來王。柔遠能邇,實須才良。甄德表失,以明紀綱。述《南中志》第四。

  赤德中微,巨猾干篡。白虜乘釁,致民塗炭。爰迄靈獻,皇極不建,牧后失圖,英雄迭進。覆車齊軌,蒙此艱難。述《公孫述、劉二牧志》第五。

  政去王室,權流三傑。瓜分天壤,宰割民物。舍彼信順,任此智計。大道既隱,詭詐競設。並以豪特,力爭當世。居正慮明,名號絕替。身兼萬乘,籍同列國。述《劉先主志》第六。

  乾坤混始,樹君立王,天工人代,萬邦是望。明不二日,地不重王。苟非其器,窮高必亢。濛濛後主,弗慮弗臧,負乘致寇,世業以喪。述《劉後主志》第七。

  陽升三九,品物始亨。帝紘失振,任非其良。趙倡禍階,亂是用長。羅州播蕩,朱旌莫亢。皮、張不造,戎醜攸行。哀哀黎元,顧瞻靡望。述《大同志》第八。

  素精南飄,天維弛綱。薨薨特流,肆其豺狼。蕩、雄纂承,殲我益梁。牧守顛摧,黔首辛嘗。三州毀曠,悠然以荒。絡結王網,民亦流亡。述《李特雄期壽勢志》第九。

  華嶽降精,江漢吐靈,濟濟多士,命世克生。德為世俊,幹為時貞。略舉士女,表諸賢明。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述《先賢士女總讚論》第十。

  皇皇大晉,下土是覆,化贍教洽,誕茲彥茂。峨峨俊乂,亹亹英秀,如嶽之崇,如蘭之臭。經德秉哲,綽然有裕。述《後賢志》第十一。

  博考行故,總厥舊聞。班序州部,區別山川。憲章成敗,旌昭仁賢。抑絀虛妄,糾正謬言。顯善懲惡,以杜未然。述《序志》第十二。

      五
  譔曰:駟牡騤騤,萬馬龍飛。陶然斯猶,阜會京畿。?獲西狩,鹿從東麋。郇伯勞之。旬不接辰。嘗茲珍嘉,甘心庶幾。忠為令德,一行可師。瑰瑋倜儻,貴韜光暉。據中體正,平揖宣尼。導以禮樂,教洽化齊。木訥剛毅,有威有懷。鏘鏘宮縣,磬筦諧諧。金奏石拊,降福孔皆。綜括道檢,總覽幽微。選賢與能,人遠乎哉。後語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5-7-5 19: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7-05, 10:59:36发表
寒兄用word将其转换为简体字,岂不是更便于阅读与引用吗?供参考。

试过,效果不佳,古籍似乎还是以繁体为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istu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43459
注册 2005-7-16


发表于 2005-7-16 09: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前在书店淘宝的时候淘到了一本。古籍用间繁还不是一样,现在古籍都有完整注释的,以这位说法,看来以后看点秦汉时期古籍,得找小篆版本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4604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