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原创], [讨论]
性别:男-离线 河沟卧虫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5
功绩 187
帖子 227
编号 1799
注册 2003-11-2
来自 南京


发表于 2003-11-6 11: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幼时即读《三国》,每当读至虎牢关之战,总会遥想其时的江南,庐江舒城有两位风流少年一见倾心,惺惺相惜,竟成兄弟之亲。喜欢孙策,是因为《三国》;但喜欢周瑜,却是在了解史实之后。《三国》素来有扬有抑,当然也有因扬而抑,周瑜便是神化诸葛亮的牺牲品;然而这一扬一抑,在我心中却是适得其反,对周瑜却更喜欢了。
    把孙策和周瑜并称为“江东双杰”,不仅是因为二人尽皆青年才俊,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奠定了后来的吴国基业。孙权的吴国能鼎足天下,实是此二人之力。“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很欣赏这个“坐”字;“吾得称帝,皆公瑾之力”,一“皆”字当不过分。
    在我看来,孙策当属少年早成之人。这大概要因为孙坚死的太早,若以年龄来算,孙坚死时止三十七岁,其时孙策当在十五与二十之间。少年丧父,又有高堂弟妹,孙策身上的责任不可谓不重,何况孙策乃将门之后,又有父仇待报。孙策不愧是雄才大略,忍辱负重之人。冢中枯骨袁公路一向不识人才,对孙策却大为心折。但袁术终不能用,而孙策也绝非人下之人。质玉玺而发兵,如蛟龙之入海,似猛虎之归山,自此孙策纵横江东,不可复制,几年之间,南征北战,六郡八十一州初定。江东基业,孙策一手所创。
    孙策初遇周瑜,大喜过望:“吾得公瑾,大事谐矣”。我一直在思索,孙策心中的大事究竟大到什么程度,难道仅仅是平定江东吗?可以肯定的说,平定江东只是孙策的第一步。其后天下大乱,群雄蜂起,孙策既定江东,又岂无心于天下?《三国志》上记有数字,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这几个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孙策之希冀中原争霸的雄心也暴露无疑。
    我个人认为这是东吴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不妨分析孙策的上述战略行动,时值官渡之战,曹操于前线应付袁绍尚力有不逮,孙策此举若得实施,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而此举若成,曹操将两面受敌,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也将是东吴和孙策。
    孙策整兵待发,但就在这个时候,命运和孙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二十六岁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刘备二十六岁时还是织席卖草鞋的平民,而曹操二十六时也不过汉朝的一个官吏。二十六岁,应当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大有可为之时,然天之妒英雄,何其烈哉!
    孙策的勇武,在三国英雄之中,当是可数。“小霸王”的名号,与太史慈的酣斗,都是明证。张纮曾谏他说:“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但孙策本身勇武之人,又“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而”,在这一点上恐怕只有吕布马超可比。但以如此勇武之孙策,却伤于三个鼠辈之手,初听实是玩笑!一个令人无比叹惜的玩笑。
    然而我最为叹惜的,却是东吴的命运。且看孙策的临终遗言,“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可以看出,孙策的愿望是“与天下争衡”,而即若孙策在,东吴就会不断的扩大势力。而孙策若能袭取许昌,迎取汉帝,东吴将不会再偏安一隅,而是纵横中原,即东吴将会迎来自己命运的第一个腾飞。天时耶?人命耶?孙策大志不成而身先逝,东吴在第一个转折点上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孙策对自己死后的东吴命运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对孙权说“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其中的“以保江东”即表明了他的看法。孙策了解孙权,他认为孙权虽然擅长任用人才,但行军打仗却是稍弱,于是他指出了东吴的前途:一个“保”字。关于这一点,孙权是切记于心的,后来鲁肃所说“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孙权之所以闻言大喜,未尝不是其言深合孙策所嘱之故。孙策之死是东吴的第一个转折点,自此江东由扩张转至自保。命运之无奈,英雄志不遂,孙策虽死,心不甘耳!
    孙策所言之“保”字无疑是正确的:孙策初逝,孙权即位,民心未附,而将心不固。当是之时,不动兵戈方是上策。孙权果然不负长兄期望,举贤任能,东吴政权平稳过渡。但孙策若以一“保”字作为东吴的长期方针,却无疑小看了一个人,那便是周瑜。
    周瑜最令人心折的是他的性情和胸怀,当然还有军事才能。“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而最能体现周瑜军事才能的无疑当属赤壁之战。强敌将至,文官束手,而武将摇摆。“天下事,一人而已”,每当读至东吴文官武将分批探访周瑜询求意见时,我都会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作为东吴的头号军事首领,是战是降,周瑜一人决也。“众人辞去,周瑜冷笑不止”,夫居危险多恶之境,必存高远决绝之人!
    赤壁一战,曹操北逃,自此不敢南向。东吴大获全胜,但我并不把赤壁之战看作是东吴命运的转折点,因为东吴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方针,都一直是自“保”,至少在孙权来说是这样。我倒宁愿把赤壁之战看成是周瑜个人人生的转折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和周瑜的个人处境有关的。
    周瑜初从孙策平定江东,虽是功不可没,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功。身无巨功而身居显位,自然会有人怀疑和不服。程普自恃三朝元老,即不把周瑜放在眼里。如果说孙权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么周瑜也需要机会来证实自己的才能。赤壁之战时,周瑜三十二岁。我有时就想,周瑜三十二岁时的军事才能能比他二十四岁时强多少呢(周瑜二十四岁时即名震江东,皆呼“周郎”)?赤壁之战,增加的不是周瑜的军事才能,而是才能以外的东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赤壁之战,却正是周瑜的东风,经此一役,周瑜再无内部之忧。
    我之所以说孙策小看了周瑜,是因为孙策以为周瑜之才只可保东吴。其实纵观江东人物,能保东吴的不在少数,而能扩大东吴的,却只有两个人,除了孙策,只有周瑜。但周瑜和孙策不同,因为身份有别。直到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赤壁之战之后,周瑜提出了第一个战略方针,便是要铲除刘备势力。其实无论周瑜还是孙权,都已看出刘备终非池中之物。但此时二人对东吴的发展态势却是持不同的见解。我之所以不把赤壁之战看作是东吴命运的转折点,就是因为孙权在赤壁之战之后仍是抱着自保的心态的。《三国志》上记载了孙权不除刘备的两个原因,一是害怕北方的曹操,二是害怕很难在短期内除掉刘备。毫无疑问,孙权仍是以自保为上的。而这种自保,也间接造就了后来的三国鼎立。
    而此时的周瑜,却胸怀天下之志。但身为臣子,主上不纳,也是无可奈何。而真正表明周瑜之志的,却是后来他向孙权提出的另一个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可大致概括为“西进取蜀,收张鲁,结援马超,还与孙权据襄阳而制操,北方可图也”。后人来看这个计划,当不禁惊呼:这不就是后来刘备所走的路吗?若有变化,则是马超和张鲁先后败于曹操。可以想象的是,当时东吴的军事实力肯定强于刘备,以周瑜之才,若能率江东之兵而西下,整个西蜀,又能逃脱东吴的手掌心吗?孙权此时也一改一直以来的自保心态,“许之”。于是,周瑜赴巴丘准备。
    我把此时看作是东吴命运的第二个转折点。东吴终于又等到了一个可以扩张自己的关键时刻。
    但是,巴丘。这又是一个令英雄心伤,令后人悲叹的地方。周瑜满腔豪情的来到这个地方,却再也没有离开。周瑜临死之时所慨叹的绝不是什么“既生瑜,何生亮”,而当是“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上天为何不再给周瑜两年时间,如果那样,历史就将不是三国鼎立,而是南北对峙。东吴在第二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竟又一次的失败了。上天对东吴,又是何其的不公!因为,自此以后,东吴再也没有碰到类似的机会。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鲁肃是向来主张鼎足而观和联刘抗曹的。周瑜死后不久,刘备即率军入蜀,三国鼎立之势,已然初定。而东吴自此以后,一直在自保中挣扎。
    孙策,周瑜,江东双杰,两位虽然名扬于世却终大志未酬的英雄,不能不令后人扼腕叹息。然而往事悠悠,尽附笑谈,无论政治政治争衡抑或军事纵横,其实都殊无意味,人生当首重性情。有两句话是关于孙策和周瑜的,我一直较为喜欢。一是孙策自己说的,大概是和周瑜开玩笑,用现代人的话说是“乔公(大乔和小乔的父亲)的两个女儿虽然长的一塌糊涂,但能有你我这样的女婿,也应该很高兴了”,周瑜长的帅众所周知,其实孙策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孙策很幽默;第二句是程普所说的,“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酒,不觉自醉”,程普原本瞧不起周瑜,总认为周瑜太过懦弱,不可为将,如今却是五体投地的佩服,可见周瑜之为人处世。




注:以前写的,大家多多批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3-11-6 15: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孙策确实不大相信孙权的能力,从他托孤张昭一事可见一斑,他告诉张昭如果守不住,就归顺朝廷,如果是孙策自己恐不会有此想法,等到曹操真的南下时,张昭“照章办事”力劝孙权投降,结果未被接受,从此失宠。所以孙权对孙策也是有意见的,自己当皇帝时,只是“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并没有按照常规追谥孙策为皇帝,对孙策的子女也很一般,还逼死了孙策的女婿陆逊。

孙策初遇周瑜,大喜过望:“吾得公瑾,大事谐矣”。这与刘备得孔明时说如鱼得水其实差不多一个意思,对于创业者来说能得到一个宝贵的人才,自然非常高兴,但实际使用未必真如此,周瑜在孙策手下并未建多大功勋,同样在开始阶段诸葛亮的作用亦很平常。而孙策死托孤张昭(周瑜受到了冷落,并非象演义中所写托孤二人),孙权同样也没有很器重周瑜,赤壁时周瑜请兵五万,孙权只给三万(而且是与程普孙瑜分兵带领),后来周瑜提出取蜀,孙权再次拒绝,除了上面文章所说原因之外,孙权认为把握不大,另外怕周瑜成功之后拥兵自重恐也是原因之一。不过周瑜提出的这个战略方针,其可行性确实值得怀疑,在江东还没有稳固时强行取蜀,难度颇大,而且既然看出刘备终非池中之物,却没有看出刘备早有取蜀之意,实为失策,若真强行取蜀,恐怕刘备还会在后面捅刀子,周瑜取蜀希望渺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1-6 16: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此二人确实是东吴最出色的人才,可惜都英年早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就是说嘛,即使论用人,还是孙策强于綠眼球。
洒家认為,小綠一向是压周瑜的,自从孙策死后,周瑜就沒干过什么象样的了,直到赤壁。
而在孙策时代得到重用的子布仔和虞都尉都不怎么好过,子布仔还可以了,文臣之首,无可取代,老虞就慘囉,放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1-2 06: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文,在东吴诸将当中,孙策和周瑜的目光最为远大,不仅仅是守土一方而是以平定天下为目标,孙权实在不想多评论,他本人只适合守土搞内政安定百姓,孙策临终的评价是合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6-1-2 06: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瑜就被人说成除赤壁外没什么拿出手的战绩了。还以讹传讹,真是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吴国大帝。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曹操称之为「猘儿」,谓难与争锋。

郭嘉曰:「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王朗曰:「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周公瑾……。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从这里看,孙策和孙权比就差的太远了!孙策只不过是个大贼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6-01-02, 13:58:06发表
吴国大帝。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曹操称之为「猘儿」,谓难与争锋。

郭嘉曰:「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王朗曰:「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周公瑾……。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从这里看,孙策和孙权比就差的太远了!孙策只不过是个大贼而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孙策从无到有,豈可谓之廢?

从孙策出道到死,不过十來年,陆君把这些许年的评价與一登极之人比,似乎过分了。
而且,所引之事多不為孙权之才功,又报喜藏忧,不提晩年荒旦之事,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村夫于2006-01-02, 15:54:46发表

QUOTE: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6-01-02, 13:58:06发表
吴国大帝。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曹操称之为「猘儿」,谓难与争锋。

郭嘉曰:「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王朗曰:「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周公瑾……。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从这里看,孙策和孙权比就差的太远了!孙策只不过是个大贼而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孙策从无到有,豈可谓之廢?

从孙策出道到死,不过十來年,陆君把这些许年的评价與一登极之人比,似乎过分了。
而且,所引之事多不為孙权之才功,又报喜藏忧,不提晩年荒旦之事,悖。

孙权称帝后的事对我来说是另外一个人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生子当如孙中某的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6-01-02, 16:07:47发表
孙权称帝后的事对我来说是另外一个人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生子当如孙中某的人了

这样的话,君“从这里看,孙策和孙权比就差的太远了!孙策只不过是个大贼而已! ”此言就错了。
陆兄这句是把兩个人作评,如此怎能將一个人的优缺点评论和另一个人的纯优点评论作水平评称呢?如此不是对孙策极為不公嗎?

而且,所谓评论还不是评者的看法嗎?我们自己评价就要自己看事实,他人评价仅為參考,豈能就為标準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6-01-02, 17:01:11发表
哎~~~~~你说孙权转变怎么那么大呢?

一朝富贵與得志,並非常人能自持。

啊,洒家不是在说老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村夫于2006-01-02, 17:04:42发表
一朝富贵與得志,並非常人能自持。

啊,洒家不是在说老毛。  

估计不是得志,而是失望至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6-1-8 20: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坚死的时候,孙策好象是12岁。后来3000兵打下江东,确实强。一个让曹操都不敢正眼视之的人,比孙权强了万倍。个人以为曹操怕孙策是因为他既有吕布之勇,又有用人之能,而且其个人魅力也是非常出色的,江东英豪皆愿为之所用。
所谓生子当如孙中谋,那是和刘表的儿子比较的,两个都是守成的,不过孙权更厉害点而已,丝毫没有说孙权能力多么出色的意思。曹操只会怕创业的人,守业的人只是一个平衡力量的旗子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j1220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11521
注册 2004-7-14


发表于 2006-1-8 21: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权以江南区区之地,动辄御驾亲征,守江南数十年而不堕其武
使曹魏未能取江南寸草之地,这还不算猛的?
看看之后的历代南朝国家的历史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孙权以江南区区之地
那刘禪不是神了?区区四川之地,还主动打魏呢。

动辄御驾亲征
连赤壁、夷陵都非亲征,何來动辄?

守江南数十年而不堕其武
亲征並非沒有,但都是败的,哪來的不堕其武?

使曹魏未能取江南寸草之地,这还不算猛的?
猛得过孙策嗎?从无到有,轉战千里。

看看之后的历代南朝国家的历史吧
跟弱智比起來,洒家算是天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6-1-8 23: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村夫于2006-01-08, 21:27:04发表
孙权以江南区区之地
那刘禪不是神了?区区四川之地,还主动打魏呢。

动辄御驾亲征
连赤壁、夷陵都非亲征,何來动辄?

守江南数十年而不堕其武
亲征並非沒有,但都是败的,哪來的不堕其武?

使曹魏未能取江南寸草之地,这还不算猛的?
猛得过孙策嗎?从无到有,轉战千里。

看看之后的历代南朝国家的历史吧
跟弱智比起來,洒家算是天才了。

说的太好了,顶一个

孙权确实不错,但比起孙策、周瑜而言要差了一些。孙策如果不死,历史恐怕还要多起波折。看看下面这段:“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三国志》”如果孙策不死,则天下大势难料也。而孙权则完全没有这种魄力!

一为开拓之君,一为守成之君,各有所长。孙氏兄弟都是当时之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lxx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1
编号 1687
注册 2003-10-26


发表于 2006-1-9 11: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东吴在赤壁之战后如果要实行扩张战略,消灭刘备,是不可行的。
第一种结果:快速完全的消灭刘备实力,刘备战死。则刘备实力的残余力量可能会投奔曹操,如黄权一般,荆州的曹仁则会趁机袭取东吴,东吴将陷于非常艰难的处境。
第二种结果:刘备被击溃。刘备是典型的善败将军,一般都能顺利逃走。而其核心力量一般也能再次聚拢到他身边。他不可能向北方逃跑。那么逃跑的方向一定是巴蜀。而按刘璋的性格,又是一定会收留他的。而收留了刘备的刘璋,是东吴所不可能战胜的。
因此,按当时的形势,划江而治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周瑜的战略没有执行的空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xlxxg于2006-01-09, 11:58:06发表
东吴在赤壁之战后如果要实行扩张战略,消灭刘备,是不可行的。
第一种结果:快速完全的消灭刘备实力,刘备战死。则刘备实力的残余力量可能会投奔曹操,如黄权一般,荆州的曹仁则会趁机袭取东吴,东吴将陷于非常艰难的处境。
第二种结果:刘备被击溃。刘备是典型的善败将军,一般都能顺利逃走。而其核心力量一般也能再次聚拢到他身边。他不可能向北方逃跑。那么逃跑的方向一定是巴蜀。而按刘璋的性格,又是一定会收留他的。而收留了刘备的刘璋,是东吴所不可能战胜的。
因此,按当时的形势,划江而治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周瑜的战略没有执行的空间。

纯屬个人猜想。

1.怎么看都是投靠西蜀机会比较大。

2.一般都能顺利逃走。而其核心力量一般也能再次聚拢到他身边。
就是说不肯定囉。
另外,不论西蜀有无刘备,东吳都极难战胜。

周瑜的战略並非沒有执行空间,只是很难实施,时机也难掌握。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1 00: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97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