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翰林学士 |
级别 | 大将军 |
好贴 | 32 |
功绩 | 2601 |
帖子 | 14340 |
编号 | 70 |
注册 | 2003-9-19 |
来自 | 浦江西畔 |
家族 | 泡泡营 |
| |
| | |
|
|
|
8.人像攝影: 後製的不確定與適用性
許多新手總喜歡問, 在人像攝影的領域一定需要後製嗎 ?
嚴格來說, 由於氣候的因素, CCD / CMOS 感測演算的特質, 剛拍得的影像, 較為平板化, 中間調無法彰顯, 或是白平衡沒有合乎需求, 都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一個簡單的曲線調整, 色彩平衡... 馬上就可以讓相片更加的出色, 就好像傳統沖印輸出時, 有經驗的沖印師傅, 還是會幫你調整一下明暗、對比、色調... , 這是一樣的道理。
然而, 到底要經過哪些後製, 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新手該問的是, 哪些場景, 我們該用哪些後製的步驟, 可以讓相片更為出色, 或是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感覺 、想法?
在陰天, 許多相機所拍得的相片都會較為平板、陰沈。
這個時候, 加一層「實光」( 強光 )圖層演算, 馬上就會讓相片的對比變的相當強烈, 色彩也更豔麗, 說不定, 你會開始覺得陰天是一個攝影的好時機。
在晴天, 同樣的場景, 同樣的拍攝, 在後製上, 可能就不太適合用強光了。
我們再舉個例子, 站上的外拍, 「麻魚。憂鬱的太陽 特輯」, 因為要表達夢幻的感覺, 因此, 在後製上, 我們加了一個圖層來做高斯模糊。
遇到碧草如茵, 或是牧場風光, 這種柔焦的處理方式, 是相當適合的。
但是在「YUMI 大武崙 攝影特輯 #1」, 由於要表達牆面石材的剛硬, 以與人物的柔美做一對比, 此時, 就不適合加上高斯模糊的圖層的。
事實上, 「YUMI 大武崙 攝影特輯 #1」這一輯, 場景與人物是獨立處理的, 牆面需要加大反差, 彰顯它的色彩與材質, 而人物的處理方向則相反, 要保持柔美的感覺, 不要加大反差, 甚至要做點柔焦, 還要保持白色衣服的細節。
整個來看, 後製上並沒有所謂的標準流程, 我們得判斷相片的調性, 依據氣候, 場景, 欲表達強調的主題..., 來決定如何進行.
因此, 後製的流程是不確定的, 是強調適用性的, 它也充滿了趣味和挑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