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实用的数码摄影好文章六十六篇,绘画摄影,怡情岁月,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介绍实用的数码摄影好文章六十六篇, 作者:旋转的木马、玻璃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介绍实用的数码摄影好文章六十六篇
作者:旋转的木马、玻璃


1.保留藍天的逆光人像, 怎麼拍 ?
Story ...
一般來講, 在天氣晴朗, 藍天白雲的逆光環境下, 由於「拍攝主體: 人像」和「場景: 藍天白雲」的光差太大, 要同時兼顧兩者的曝光正常, 並不容易。

若是以人像的臉部為測光的依據, 則背景會過曝, 藍天白雲成了一片白色, 沒有細節。

若是以「場景: 藍天白雲」為測光的依據, 則人像的臉部會曝光不足, 甚至成為剪影。

Know How ...

使用 TTL 閃光燈或自動閃光燈來針對主體補光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1. 先針對背景來做測光。然後切換至 M 模式,將光圈、快門值設定在方才的測光結果( 或是鎖定測光值, 亦得考慮快門同步問題 )。

2. 使用TTL 閃光燈或自動閃光燈對準拍攝主體進行補光。

這樣的做法便可以同時兼顧背景和主體的曝光結果了。

DarkRoom...

加強飽和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夜景人像] 之夜拍物語
**夜拍的主要技巧?或許可以這樣說:你得考慮「人像」這個主體和「夜景」的曝光均衡化,再者,得考慮「人像」和「夜景」的色溫均衡化或分隔化。

**把都市的夜晚,想像成是一個大舞台,絢麗的霓虹、街燈、車燈...,就是舞台的燈光,現在,你正在做一場戶外的「舞台攝影」。

**行人會過來圍觀,警察會問:是哪家電視台?更多人議論紛紛的是:是哪個明星?有時,連流浪漢都過來喃喃自語,嘗試向你搭訕,夜拍的狀況,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大光圈這個時候還是迷人的,尤其是那些光影、色彩的組合,讓整張影像看起來像是劇照時...。

**有幾個值得一再挑戰的技巧,而且特別適合夜景-人像來做,它們是:動與靜並呈的畫面、動態攝影的定影以及大氣魄的夜間廣角人像。

**讓人群覺得你們是友善及好玩的, 這樣,他們也樂意和你一起瘋狂,你會發現人人都有表現慾,甚至願意進來當臨時演員。

**要不要按照公式來,讓人像的眼睛裡都有眼神光,這顯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項目。因為這將影響拍攝及畫面的呈現問題。

**夜拍的場景,對於拍攝的畫面呈現及拍攝時?\用的數據,亦有相當的影響,不過,麻煩的是,它要考慮的條件,跟白天的拍攝又有所不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3.黑卡的應用、缺點及模擬
黑卡的應用

黑卡的作用和漸層的 ND (減光鏡) 有點類似,一般而言,在進行風景攝影時, 例如,山間日落之際,山巒和天空之間,有一 EV 值差距;海岸日昇之時,海岸 和天空,也有一 EV 值差距。

尤其是在長時間曝光下,暗部與亮部的曝光差距會更大。若測光以暗部為主, 亮部必然過度曝光,飽和度不足,層次喪失;若測光以亮部為主,暗部會幾乎 變成黑色剪影,紀錄不到暗部的細節。

這個意思是,同一張影像的兩個區域,需要不同的曝光設定。

由此,便衍生出「黑卡」或「漸層減光鏡」的概念。

例如,我們若測出暗部需要 4 秒曝光,層次較佳;而亮部只需要 1 秒曝光, 超過便會損失細節。

那麼在拍攝時,我們可以拿一個張黑色(不反光)的卡紙,在亮部區域上下抖動 ,遮掉約 3 秒的曝光時間,如此,便可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曝光效果,讓暗部及 明部的細節都呈現出來。

一般來講,曝光時間較久時(數秒鐘),會用黑卡來進行,而曝光時間較短時, 黑卡也來不及作業,便會使用漸層的 ND 鏡來做。

黑卡的缺點

傳統黑卡的?\用上,其實是有些困擾的:

1.它是憑經驗計算曝光時間,未必能夠很精準。

2.抖動必須有技巧,否則容易留下黑卡邊緣的成像痕跡。

3.會有某些小區域,曝光可能仍然不夠理想(例如起伏的山巒),這跟場景的 實際情況及?\用經驗仍有關聯。

4.若有多張相片要拍攝,長時間抖動黑卡,不免疲累  

軟體的模擬概念

從黑卡的概念,我們可以得知,用軟體來模擬黑卡,其實是相當容易的:

1.若是亮部和暗部的 EV 值不至於差太多,那麼可以只拍一張相片,以明部為 曝光依據,暗部的細節,可以使用 PI 「相乘倒數」+一個淡入的圖層( 漸層遮罩 ),將暗部細節 叫回來。

2.若是亮部和暗部的 EV 值真的差距太大,那麼需要(架腳架)拍攝兩張作品, 將兩張作品疊起來。

同樣,這個作業也要仰賴「淡入」( 漸層遮罩 )的圖層作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4. 暗房觀念: 後製處理中的前置處理
有時候我會問身邊的朋友, 一張影像, 後製的時間大概會花多久的時間呢 ?

有些人是只做 Resize , 然後加框落款的, 有的是處理了 3 - 10 分鐘, 但也有人一張圖要處理 3 個小時!!

哇!! 三個小時 ? 那已經可以拍完一場外拍了, 但我每個星期都要處理許多相片的情況, 恐怕不允許我花這麼多時間在後製上面.

此處, 我們來想想, 有沒有什麼辦法, 快速地處理大批的相片呢 ?

在我個人的經驗裡, 我將大批相片的處理分成參個階段:

1. 前置處理: 屬於自動化的批次作業, 用來處理去雜訊, 色彩平衡, 調整影像的中間調 ... 等.

2. 人工修片: 我會檢視批次處理完的成果, 是不是比原圖稍好, 若較好, 會使用這張較好的影像為基礎, 進行人工調整處理.

3. 後續作業: 亦是屬於自動化的批次作業, 幫相片加框與落款, 便完成了最後處理.

這樣的處理過程, 不僅會較快速, 而且, 是站在一個良好的基礎上, 再對影像做調整, 便可能達到又快又好的結果。

而在第一階段的「前置處理」上, 我會依照拍攝的成果( 可能在 100- 200 張影像), 歸納 3 -4 組批次作業的指令. 這通常會取決於拍攝的場景, 光線條件.

場景, 光線條件相似的, 前置處理的作業程序也會大致相同, 這樣, 我只要 3- 5 組「快速指令」或是 Action , 就可以把 100- 200 張相片先處理一遍了.

整體而言, 後製處理中的前置處理的觀念便是, 將場景, 光線條件相似的, 處理目的相同的指令獨立出來, 以達到更快速的後製, 僅供各位參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 商品攝影: 暖色混光的應用
在攝影棚的應用中, 商品會講究質感的呈現, 真實色彩的複製, 尤其是服飾時尚商品, 更是如此, 服飾的紋理、細節, 也都必須展現出來。

在諸多的考量下, 商品攝影的混光做法一般不會用在主光源上, 它只是配角, 依需求而決定光的位置及比例, 並儘量不要影響主體在色彩上的複製性.

此處, 講一個較特別的例子, 在某一次的商品拍攝中, 業主希望商品可以呈現較溫暖的感覺, 因此, 我們開始考量到, 在主體上做混光的必要性.

一開始, 我們整個暗棚的光源都採用閃光燈做為背景燈、髮燈、主燈、副燈.

閃光燈的光質及色溫, 透過數位相機的色溫控制(白平衡), 很容易讓商品的色彩接近於原色.

在加上鎢絲燈後, 我們決定讓原本的 1/125s, f11 , 速度再調整為 1/30s 或 1/15s , 慢速快門的原因便是, 讓持續光源-鎢絲燈, 可以混光進來.
這樣一個『瞬間光源-閃光燈+持續光源-鎢絲燈』的組合, 他們有其不同的色溫, 鎢絲燈的作用很單純是讓場景, 商品的色調溫暖化。好處是, 現場的數位相機, 傳統相機, 都可以得到相近的結果.

當然, 另一方面, 我們也可以在後製作再做調整, 在整個流程中, 數位相機的?\作流程, 看起來還是比傳統相機來得有效率的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6.鐵道商品攝影: 創意構成及解析
有位資深網友 阿杰, 三年以來一直在 20 號倉庫進行人文拍攝, 文建會在去年為他辦了一個個展 , 展現了這個充滿鐵道風情的場景之人、事、情, 這樣一個獨特的地方 , 未來 , 在鐵道建設的考量下 , 20 號倉庫恐怕仍終究要夷為平地, 步入歷史之中 !!

拍攝當天 , 阿杰來找我們敘舊, 特別再把場景的光線變化和我們做一個討論。

這個鐵道 T-shirt 的拍攝, 我想到要以衣架 及 木桿支撐衣服, 並透過拍攝視角的控制 , 營造出衣服就掛在高架電桿上 , 隨風飄曳的感覺 。同時, 為了帶出鐵道的景致, 我也對 T-shirt 稍做裁切, 沒有將其全部納入畫面。


天色漸晚 , 以慢速快門帶入台中站鐵道月台上 , 點點燈光的情景。


另一個稍不同的取景角度。


這張室內商品的拍攝, 利用一個上方斜射的頂光 , 並請芬達以雙手比出 20 的手勢, 在牆面上形成一個 20 的影子, 代表 20 號倉庫 . 在壓克力桌面下方, 還打了一盞白色的螢光燈來增加桌面的質感。


一開始, 我便建議將拍攝的場景移至戶外 , 將拍攝點直接架設在鐵道上 , 拍攝遠方的鐵道曲線及火車, 這個想法可能有些難度, 但是可以特別彰顯出鐵道咖啡館迷人的特色 , 這一系列的影像 , 大多沒有經過額外的後製 , 保留了現場鐵道的原味風情。


要將散景控制至何程度是另一個重要考量, 因為構想中, 是要以咖啡杯帶景 , 又要讓商品成為視覺的中心, 因此, 在景、物的比例分配, 以及不要太糊的散景 , 讓大家可以看到背後鐵道的風貌, 都是重要的。


20 號倉庫鐵道咖啡館重新開幕的當天, 剛好是情人節, 因此, 我請咖啡館特別調製了一對情人杯, 背景也以相交的鐵道做為陪襯。


  另一張帶到月台的作品, 月台是道別、會面的地方, 情人杯的背景配上離聚的月台, 多了一些想像的空間。( 本張影像, 天空的部份再加強了藍色的色調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7.人像攝影: 白色的挑戰
在人像攝影中 , 白色的服飾是很好應用的畫面素材 , 你可以發現在 dcview 的人像外拍活動中 , 相當偏好使用白色的衣服:

1. 從色彩的對比來看, 無論場景是翠綠的草原, 森林, 還是灰黃傾頹的石壁, 藍色的海洋, 暗紅的磚牆... , 白色, 都可以在這些場景跳脫出來, 成為視覺上注目的焦點。

2. 再從視覺觀感上來看, 白色給人夢幻柔美的感覺, 白色的元素, 可以融入一個光線柔美的場景, 也可以在個性較剛硬粗獷的岩壁前 , 形成對比的趣味, 而人像的主題, 尤其是「美少女」人像, 更需要柔美的影像特性, 所以白色的服飾, 便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但是, 大量的使用白色的服飾, 在攝影上也是相當挑戰的.

1. 從最基本的來看, 畫面中 太多的白色 , 會欺騙相機的測光系統, 相機很容易判斷成 Under 的情況, 所以, 你得加點 EV , 讓曝光正補償, 來得到較適當的曝光。

2. 更進一步來看 , 我們以 「Peko 日式風格 攝影特輯 #1..」做為範例, 臉部和衣服的反射光差可能在 1 - 1.5EV 左右。也就是說 , 若以白色衣服為 測光依據, 則人像的皮膚會顯得灰暗, 若以人像的皮膚為測光依據, 則白色的衣服會 Over, 因此喪失了細節。

然而, 在「美少女」人像攝影裡面, 讓皮膚顯得白晰亮麗, 和保存白色衣服的細節, 是同等重要的!!

這是「白色」的應用 , 在攝影上所形成的挑戰, 也是 dcview 人像外拍裡 , 一個技術的環節。

基本上 , 補光只能解決部份的問題 , 因為我們很難「很自然地只補強臉部的皮膚」, 即使可以避開衣服 , 臉部、手部的光線一致化 , 也是一個困難的項目。

全面的補光 , 也是不能解決問題 , 因為當我們將光線同時補在臉部及衣服時 , 並沒有消除兩者反射的光差 , 問題還是回到原點。

因此, 要妥善地解決此問題 , 還是要多方面並進 .

在我們的經驗裡 , 局部補光、加強彩妝以及適當的後製, 將是解決「白色挑戰」的重要因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人像攝影: 後製的不確定與適用性
許多新手總喜歡問, 在人像攝影的領域一定需要後製嗎 ?

嚴格來說, 由於氣候的因素, CCD / CMOS 感測演算的特質, 剛拍得的影像, 較為平板化, 中間調無法彰顯, 或是白平衡沒有合乎需求, 都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一個簡單的曲線調整, 色彩平衡... 馬上就可以讓相片更加的出色, 就好像傳統沖印輸出時, 有經驗的沖印師傅, 還是會幫你調整一下明暗、對比、色調... , 這是一樣的道理。

然而, 到底要經過哪些後製, 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新手該問的是, 哪些場景, 我們該用哪些後製的步驟, 可以讓相片更為出色, 或是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感覺 、想法?

在陰天, 許多相機所拍得的相片都會較為平板、陰沈。

這個時候, 加一層「實光」( 強光 )圖層演算, 馬上就會讓相片的對比變的相當強烈, 色彩也更豔麗, 說不定, 你會開始覺得陰天是一個攝影的好時機。

在晴天, 同樣的場景, 同樣的拍攝, 在後製上, 可能就不太適合用強光了。

我們再舉個例子, 站上的外拍, 「麻魚。憂鬱的太陽 特輯」, 因為要表達夢幻的感覺, 因此, 在後製上, 我們加了一個圖層來做高斯模糊。

遇到碧草如茵, 或是牧場風光, 這種柔焦的處理方式, 是相當適合的。

但是在「YUMI 大武崙 攝影特輯 #1」, 由於要表達牆面石材的剛硬, 以與人物的柔美做一對比, 此時, 就不適合加上高斯模糊的圖層的。

事實上, 「YUMI 大武崙 攝影特輯 #1」這一輯, 場景與人物是獨立處理的, 牆面需要加大反差, 彰顯它的色彩與材質, 而人物的處理方向則相反, 要保持柔美的感覺, 不要加大反差, 甚至要做點柔焦, 還要保持白色衣服的細節。

整個來看, 後製上並沒有所謂的標準流程, 我們得判斷相片的調性, 依據氣候, 場景, 欲表達強調的主題..., 來決定如何進行.

因此, 後製的流程是不確定的, 是強調適用性的, 它也充滿了趣味和挑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7/20 YUMI 的大武崙砲台 外拍 , 終於順利完成 , 這場外拍因為 時間的配合關係, 開拍的時間點是中午 12:00 , 是最不利於拍攝的頂光狀況。如何不受到頂光的影響, 獲致良好的拍攝成果 , 便成了當初選點時的重要考量。

7/12 活動組幹部在 完成 Vicky 的平溪線-三貂嶺-嶺腳瀑布外拍後, 正好評議委員 yoyo 從香港回來, 大家便在當晚至 SOGO 附近的咖啡豆子和 yoyo 一聊近況, 隔天, 她又要飛回香港工作了。

7/12 晚上, 和 yoyo 聚會結束時 , 已是 PM 11:00 , 活動幹部決定夜宿九份 , 隔天 早上再一探 金瓜石 以及 大武崙砲台。

7/13 凌晨 , Lance, 胖胖 , 芬達 , Herb 一行 四人 便從台北抵基隆 , 上網片刻後 , 驅車前往九份 投宿民宿 , 抵達九份時已是凌晨 3:00 . AM 6:00, 芬達叫起床, 說是要去拍八斗子的晨景, 大家面面相覷 , 還是決定 9:00 再一起出發勘景.

7/13 AM 9:00, 我們前往金瓜石, 分別對 黃金瀑布, 礦坑的攝影景點做了初步的瞭解和紀錄, 然後再前往大武崙砲台探勘場地.


PM 1:00 左右, 活動組回到新北投捷?#092;站, 辦理 7/13 下午的 Mio 外拍及試鏡活動。

在基隆, 稍具規模的砲台, 總共有12座, 大武崙砲台為「省定二級古蹟」, 位於大武崙山巔,地形居臨下, 在當初, 它所防守的範圍主要是包括由西側海岸進入基隆港的航道及萬里、野柳、金山沿海一帶。


大武崙砲台 茂密的林木分佈以及 傾頹的石牆, 在光線充足r, 形成了迷人的光影效果, 進入砲台區的入口處,是一條充滿林蔭落葉的碎石步道。而砲台內的通道 , 小徑, 也都很容易發揮。

此外, 在砲台的外環道短牆上, 還可以眺覽基隆嶼、外木山澳漁村、八斗子... 等景.


在光線的補強上, 我們初步認為至多利用 2 片反光板 再加一盞逆光補燈應可完成.

而在構圖上, 無論是延伸, 框景, 或是取較大的景, 稍做人帶景的佈局. 都是可行的做法.


7/20 的外拍成果, 也印證了當初的一些想法.

在此, 謹向當初勘景的幹部們, 致上謝意, 大家都辛苦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0.色域的觀念探討
每一種設備都有它呈現色彩的侷限性,也就是說,不管是數位相機、螢幕、印相機...等,其實都無法表達出「可見光」的所有顏色,它們都只是「可見光」的部份集合而已!

特定的設備,所能呈現的色彩範圍及其描述的方法,就是所謂的「色域」。sRGB 是微軟Windows系統(98,98SE,2000,XP...)所提供的標準色域,在設計之初,它主要是針對未來的HDTV以及目前的電視做一考量,也就是針對螢幕的呈現所訂的色彩描述,它的gamma 值訂在2.2,相對於印刷、印相而言,稍顯暗了些(在印刷上,gamma 值普偏訂在1.8)。
每一種設備都有它呈現色彩的侷限性,也就是說,不管是數位相機、螢幕、印相機...等,其實都無法表達出「可見光」的所有顏色,它們都只是「可見光」的部份集合而已!

特定的設備,所能呈現的色彩範圍及其描述的方法,就是所謂的「色域」。sRGB 是微軟Windows系統(98,98SE,2000,XP...)所提供的標準色域,在設計之初,它主要是針對未來的HDTV以及目前的電視做一考量,也就是針對螢幕的呈現所訂的色彩描述,它的gamma 值訂在2.2,相對於印刷、印相而言,稍顯暗了些(在印刷上,gamma 值普偏訂在1.8)。

另一方面,sRGB 的色域也常比數位相機和印表機都還要小,這會造成我們在sRGB系統下處理影像,色域縮減的問題,數位相機業界所發展的PIM I/II 色彩吻合技術,或是EXIF Print(EXIF 2.2),讓影像可以透過一些色彩參數協定,從數位相機直接和印相機通訊,多少可以解決sRGB這個色域較小的問題。

色域的另一個問題面,導源於設備的材質、特性及設定不同,很難讓色彩達到一致化,因此,便衍生出「色彩管理(CMS)」的問題,我們可以依據設備的特性,產生一個描述檔,再透過中介的色彩空間(如CIE LA,「儘量」讓色彩的呈現達成一致化。


( 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螢幕所使用的sRGB標準色域,常常會小於數位相機本身的色域範圍。目前,業界PIM 色彩吻合技術,或是EXIF Print(EXIF 2.2),讓影像可以透過一些色彩參數協定,從數位相機直接和印相機通訊,多少可以解決sRGB這個色域較小的問題。)



( 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螢幕所使用的sRGB標準色域,和CIE LAB色域的比較,由於CIE LAB的色域定義的較為寬廣,所以常常拿來做為中介的色域。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1.翻拍相片的處理觀念
在數位相機普及化之後,許多人家中的掃描器似乎也已束之高閣。此處,我們簡述翻拍相片( 此處指沖洗好的相片, 不是指正、負片 )時,要注意的攝影條件及後續的影像處理觀念。


光線要均勻,例如,可以使用兩盞或多盞燈,以45度角的方向入射。

避免相片的反光,在光線均勻入射後,我們可以注意光線的角度及強度是否造成了相片表面的反光,此外,現場的雜物也應該儘量清理,並避免放置其它不預期反射光線的物體。

利用高像素翻拍,這樣,可以在後製上,得到較大的彈性。

在後續的影像處理上,我們可以利用:

明亮度與對比處理,例如,左方的相片,在翻拍時,雖然讓光線均勻了,但是最後的情況卻顯得光線過於微弱,這個部份,我們可以在後續用明亮度的調整來彌補這個缺點。

利用增感的技巧進行處理,如果希望保留較佳的暗部細節,那麼,鏡後增感的技巧會比明亮度的調整還佳。

加柔焦,去刮痕、去雜點:讓相片看起來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2.計算影像檔案的大小
影像檔案的大小計算是數位影像裡的一個基本問題,它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乘除?\算而已,但是初學者常還是無法具體回答,此處,我們便稍做解釋。

例如,6MP 等級相機 , 紀錄成像為 3072x2048 Pixels,TIFF 檔大約多大呢?

若 RGB 色頻皆為 8 Bits 記錄( 24 bits 全彩影像 ),因此,檔案大小為 3072x2048 x 8 x3 / 8 = 18MB。

若 RGB 色頻皆為 12 Bits 記錄( 36 bits 全彩影像 ),因此,檔案大小為 3072x2048 x 12 x3 / 8 = 28MB。

我們再來算算 RAW 檔的部份,因為 RAW 檔是擷取影像感測元件的原始資料,以 Mosaic 方式設計的影像感測元件通常只要 8 - 12 bits 即可記錄-

若為 10 Bits 記錄,檔案大小為 3072x2048 x 10 / 8 = 7.8MB。

若為 12 Bits 記錄,檔案大小為 3072x2048 x 12 / 8 = 9MB。

很顯然地,RAW 檔會比 TIFF 檔還要來得小。至於 JPEG 檔的大小,則取決於相片的細節及壓縮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3.「光學模糊」與「高斯模糊」
我看了幾篇在數位暗房裡模擬?\景深的議題,大多數人使用的是「高斯模糊」的方法,然而,逸出景深之外所形成的散景模糊感,基本上和高斯模糊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本文主要是以實際的相片,說明其中的差異。

因相機的鏡頭、光圈葉片設計不同,所形成的模糊感,此處,我們將其稱為「光學模糊」。

這是使用較小的光圈所拍攝的建築物,整個建築物的圓頂都是清楚的。為了彰顯稍待高斯模糊的效果,所以,我在前景放了一個大 LOGO。



下圖是使用高斯模糊所形成的模糊感,包括大區塊的亮點、小區塊的亮點,都會糊在一起,並不彰顯。


而光學模糊則明顯不一樣,圓頂的小亮點現在擴散成漂亮的光暈點,而大區塊的亮點,則擴散得更多,變成交疊的光塊。
除了光點的不同之外,高斯模糊是作用在一整個畫面,而如我們所知,散景是有層次感的,這也是兩者很大的不同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4.攝影, 修圖 , 數位暗房
這個問題, 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挖出來討論一番。
每個人都來闡述一下「攝影」的內涵為何


寫實的角度

然而,「數位暗房」的內涵為何?
從寫實的角度來看,數位暗房有兩個大主題-「接近原貌」及「延伸可能」。
讓影像可以儘量跟原本一樣,以及變的更不一樣,是同等重要的兩大思潮。

簡單的「接近原貌」主題,例如,數位相機的白平衡、影像處理的色彩平衡。
複雜的「接近原貌」主題,例如,色域的轉換,色彩描述檔的製作以及色彩管理。

傳統的、數位的最初拍攝成果均非原貌,透過數位暗房才得以接近原貌。
所以,故宮的複製品得以重現風華,老攝影師得以展現他們要的感覺,攝影文化也得以延續。

但我們得瞭解,不會有「原貌重現」這回事,相機產業再怎麼進步,影像技術再怎麼先進,到了最後,我們只能 降低誤差值。

在攝影的元素中,紀實、構圖、光影、色彩、創意、展現理念... 都是重要的,基於攝影師理念的不同,也從而衍生出攝影不同的風貌。

所以攝影得以貼近時代的需求,同時可以做為一種藝術的形式、時尚的觀念表現、人文關懷的社會工具以及保存 珍貴記憶、紀錄時代的方法。攝影者自然會去各取所需。

由此許多攝影者也會去思索各種新的、不同的表現可能,不管在傳統的、在數位的暗房,都是可以?\用的工具。

傳統的與現代的

「數位暗房」有時也引起傳統攝影者的疑慮,認為那是一種取巧的方式。

從製作方法的角度來看,數位暗房也有兩個大主題-「模仿傳統」及「打破傳統」。

在「模仿傳統] 上,數位技術先是從那些傳統暗房已經在玩的正沖負、黑白風貌、中途曝光、?\板攝影( CYANOTYPES )...等議題,找到類似的方法及出路。而?\板攝影源自 1938 年,是最古老的攝影術之一,現代的 135 傳統相機,都還只是新鮮的玩意兒。

在「打破傳統」的議題上,數位暗房其實是植基於攝影觀念及光影的基礎,這和美工設計領域會有所差別。
也就是說,精通攝影者,反而會在此一領域如魚得水,而不懂攝影者,純粹想從影像設計及合成的角度出發,不 僅耗力費時,在攝影題材的創作面向也受到侷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5.Sony DSC-F717红外线摄影
這些影像是使用 Sony DSC-F717 所拍攝的紅外線相片所製作,
拍攝時,使用的濾鏡為 B+W 093 及 Sony ND8,
接下來,我們將就紅外線攝影的議題做進一步的討論,
在此篇文章中,我們先來看看紅外線的相片之效果。













大部份的 DC 其實都可以接收到紅外線並進行感測成像,我們特別挑選 Sony DSC-F717 / Sony DSC-F707 來進行紅外線攝影的說明,主要還是因為這兩款數位相機擁有夜攝的功能,啟動夜攝時,會將 CCD 前面的 IR cut filter 暫時移位,而一般的 DC ,在 CCD 前面的 IR cut filter ,會濾掉一部份的紅外線,拍攝時,效果較沒有那麼地直接。
1. B+W 093 IR 濾鏡的主要作用是濾掉光線中的可見光,也就是介於 380nm - 780nm 波長範圍的範圍,基本上,CCD 所感測的還是 低於1200nm 波長的近紅外光(near infrared) 。
如下圖,這是 Sony DSC-F717 加上 B+W 093 IR 濾鏡的情況。


這張圖用來說明可見光及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個人覺得如果是 Sony DSC-F717 / DSC-F707 的話,搭配 093 濾鏡效果會比 092 還好,這是因為 IR cut filter 已暫時移位,白天裡紅外線的光量,在大部份的情況已足夠支持曝光時,不致於掉到安全快門以下。


如果太陽太強,有時,我們甚至得再加上一個減光鏡,才能避免過度曝光,ND2 可以讓快門慢2倍(-1EV),ND4可以讓快門慢4倍(-2EV) ,ND8 可以讓快門慢8倍(-3EV),下圖是再加上 Sony ND8 的情況。


所謂的夜攝功能,就是 NightShot 模式。進行紅外線攝影時,是使用這兩款數位相機的夜攝
此外,我們建議您將 Sony DSC-F717 / DSC-F707 鏡頭上方的兩個紅外線發射孔貼住,在白天光線充足處,這兩個發射孔所發出的紅外線光量尚不致於干擾拍攝的結果,但是在黃昏時,環境中的紅外線光量亦開始減弱,發射孔的光量便有可能會干擾拍攝的結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6.人像外拍-- 模特兒引導方式整理
本文主要是整理在人像攝影相關活動中,我們常用到的引導及構思方式,有時候,我們向模特兒解釋的較簡單--只有靜態及動態的兩個方式。

但是再從引導及演出的角度來看,它至少還可以再細分成七種方式,茲簡述於下:

1. 靜態的 POSE :最常見的 POSE 引導方式。

靜態的 POSE 先建立在美姿美儀的項目上,讓模特兒有一基本的平面演出儀態基礎,然後搭配場景、色彩要素,來做畫面的構成,模特兒只要注意到 POSE 的基本要求,表情的自然變化,即可勝任。

對於沒有經驗的模特兒,攝影者通常得一個 POSE 一個 POSE 逐一帶領、講解要訣與注意、考量事項。

以目前 dcview 近期的試鏡活動為例,在試鏡時,除了嘗試找出模特兒的特質、給予演出建議、產生可發表的試鏡照之外,也兼具了初階的 POSE 解說要素。

解說的重點是依場景範例來說明身體的重心位置、肢體與場景搭配的考量,POSE 變化的方式,各種 POSE 肢體用力的方式及位置,攝影者構圖的考量... 等。

2. 連續式 POSE:靜態的 POSE 會較單調,若可以就單一的 POSE ,在原本的美姿美儀基礎上,考慮 POSE 的變化性,那麼一個單一的 POSE 可以再衍生出不同的感覺及差異。

例如,一個簡單的撥動頭髮 POSE,便可以再衍生出 10 幾種不同的差異及改變,讓畫面有更多的選擇與變化。

3. 情境揣摩及表演:這是較進階也較困難的演出方式。

因為靜態的 POSE 及 連續式 POSE,思考的重點在於姿體的美妙。模特兒就定位後,表情的豐富化及動作的自然化常流於過於固定與刻板。

許多有經驗的模特兒會在就定位後,就場景來模擬情境、情緒,以力求畫面的自然及變化。目前 DCView 已有幾位模特兒可以做到這樣的演出。

4. 動線式的演出:動線式的演出是就一個較大的場景,以不同的位置及情境,來做一個連續的身體移動及肢體變化。它有點類似舞台上的走秀,但又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模特兒除了要掌握移動的頓點及節奏外,還要就動線來展現肢體及表情的變化。

動線式的演出有時對於舒解模特兒的情緒、帶出更自然的感覺,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動線式的演出有時也需要一點天份,並不是每個模特兒都適合。

動線式的演出由於在拍攝上較具挑戰,因此,安排在一般外拍的比例也就沒有放的那麼重。

5. 動態動作:通常可以再配合道具或特定的場景來做。例如,跳躍的動作、轉身的動作...等。

6. 對談、採訪:應用的層面很廣泛,包括一對一的拍攝,二個模特兒的拍攝,或是以紀錄的手法去拍攝模特兒帶出的事件,都可以使用此方式。

主要的目的通常有參個:a. 更自然的畫面 b. 更具故事性的演出 c. 含人文思維的拍攝.

例如,以 dcview 的青梅竹馬拍攝,是屬於兩個模特兒的演出,其中,男主角會安排一些話題來和女主角對談,拍攝時,模特兒所思考所表現的,其實已經融入對談的情緒中,較容易帶出自然的表現,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安排 POSE。

7. 情節安排:以一個故事的發展,切割成不同的段落,再以不同的場景、服裝及演出,來呈現完整的故事。

你可以把這樣的拍攝想像成是一個「不完整」的劇場,它較鬆散,不一定有完整的對白,在企劃上可能只有做完大綱及情節交代,然後讓模特兒揣摩演出。而拍攝者,同時兼具了導演及攝影兩個角色。

此外,還有其它的方式,可以再營造出不同的拍攝及引導模式,此點,我們在後續的文章再做探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7.白天的人像剪影, 怎麼拍?

Story ...

人像的拍攝,在逆光的環境上,有時也可以純粹的「剪影」來表現人物的輪廓及線條,形成不同的趣味。

所謂的「剪影」,指的便是拍攝主體呈現全黑或近似全黑的暗部,而背景反而是曝光正常的景緻。

我們先來看白天裡的人像剪影拍攝。像這張攝於滬尾砲台的影像,人物處於洞穴出口,主光源自洞穴之外,人像之後射入,形成一逆光的情況。

由於拍攝主體和後面的的場景,曝光值差距在 2 個 EV 以上,我們只要以背後的場景為測光的依據,很容易便可以拍出「剪影」的效果。

Know How ...

1. 將測光模式切換至「點測光」。

2. 以人像後面的場景,例如綠色的樹木,做為測光的依據( 得到一組光圈、快門的組合 ),測光之後,按相機的 AE Lock 鈕,將曝光值鎖定。

3. 然後調整構圖,以方才的曝光組合,進行拍攝。

DarkRoom ...

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8.超傻瓜專欄-- 在綠園道的拍攝
Story ...

Q: 在台中有好多漂亮的綠園道,看,這一片充滿了朝氣的翠綠,溫暖的陽光灑落於林道之間,嗯,趕快拿出我的數位相機,紀錄這一瞬間的幸福感...。

拍完之後,才發現-哇!朋友的頭上也長了一棵樹... ,而且好大的一顆... ,這樣的拍攝會不會有點怪啊!
Story ...

Q: 在台中有好多漂亮的綠園道,看,這一片充滿了朝氣的翠綠,溫暖的陽光灑落於林道之間,嗯,趕快拿出我的數位相機,紀錄這一瞬間的幸福感...。

拍完之後,才發現-哇!朋友的頭上也長了一棵樹... ,而且好大的一顆... ,這樣的拍攝會不會有點怪啊!



A: 的確,頭上長了樹幹或是插了路燈的鋼管,變成了綠園道裡的奇景...,並不是很妥當的做法,一般我們都會注意避開這樣的取景方式。

以上圖來看,你可以請朋友再往前坐一點,便可以避開頭部與樹幹的重合。

或者,改變攝影者的角度、位置,也是一個快速的做法。


這一張圖是從稍低的角度拍攝,避開了頭部的樹幹,並且取得了較誇張的視覺感。

你如果想拍出林道的延伸感,則可以在同樣位置,從較高的位置拍,這樣,就可以看到人物後面延伸漸遠的林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9.如蝴蝶般的眼神光, 怎麼拍?
Story ...

注意觀察這張相片模特兒眼睛中的眼神光,可以看到呈現的是兩個對稱的大型光塊,猶如蝴蝶的雙翼一般,因而戲稱為「蝴蝶光」。另外,在傳統的攝影教本中,對於主燈在攝影機正上方的大面積正面光源, 拍攝時在鼻子下形成的陰影,其形狀長得像蝴蝶,亦稱為蝴蝶光。以國外好萊塢的宣傳造攝影裡,便常有這樣習稱?\用。

這當然不是數位暗房後製的效果,而是直接使用攝影棚裡面的大型閃光燈所直接拍得。

相機內建的閃光燈或是一般外部的閃光燈,在眼神光的呈現上,幾乎都無法和「大型棚燈」或「大型反光板」相比。

攝影棚裡的大型閃光燈因為可以加上大面積的柔光罩( 亦稱無影罩 ),投射出大型的光線區塊,除了穩定色溫、光線柔和、出力穩定易控制... 等優點外,在眼神光上也可以有多種玩法。

像這張相片便是使用左右兩個 ET 300W 的棚燈,所打出的效果。

Know How ...

1. 在棚內使用「全手動」模式進行拍攝,將光圈的範圍放在 F8- F11 左右,依大型閃光燈的出力、距離進行光圈的調校。快門則可設定在 1/125s

2. 在模特兒前方左右放置兩個大型棚燈,燈具之間的距離約在 1.5 - 2 公尺左右。

兩個燈具距離越遠,蝴蝶的雙翼越遠;兩個燈具距離越靠近,蝴蝶的雙翼就越靠近。

3. 依需求來考慮是否要設定主燈、副燈,或是純粹將光線打均勻。

DarkRoom ...

臉部局部小柔焦,相片進行銳化(Factor=0.8)。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0.[ 超傻瓜專欄 ]-- 我不是故意忽視妳的存在
Story ...

Q: 自從上回學了半按快門讓相機對焦的基本技巧之後,小妮子我果然也拍了不少清晰美麗的相片,哈,青春不留白,就靠手中這部數位相機了。

只是這天幫朋友拍大頭照時,嗯,還是拍的很清楚-- 呃...不對,是我朋友後面那群人很清楚,相機居然故意忽視了眼前這位楚楚動人的美少女之存在...。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相機也會忌妒紅顏?真神奇 ...( 如下圖 )。


A: 對於傻瓜級的數位相機而言,在尋找對焦的位置時,常會使用「中央對焦」的模式,如果畫面的中央點剛好是後面的人群,很容易就會形成後面的人群清楚,而前面的美眉模糊的窘況。

你只要將畫面下移一點,讓中央點對到你的朋友,便可以讓她進入清楚的對焦範圍.( 如下圖 )。
另一個模糊的可能原因是,妳可能讓相機太靠近她了,相機無法在這麼短的距離合焦,所以判斷錯誤,以致於選擇了後面的人群為對焦處。

所以,妳只要稍稍遠離她,相機自然會「清醒」過來,重新看到眼前的美少女。

目前,許多較新的數位相機,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所以會採用所謂的「近身對焦」判斷,選擇較近的主要被攝體做為對焦的依據,失誤率已可大幅的降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1. [ 超傻瓜專欄 ]-- 看起來更高的拍法?
Q: 我的朋友其實已算是蠻高的了,只是她身邊的男孩總是又高又帥,又風...采十足,看,這張相片我一拍出去,高挑的美眉,在籃球隊高高的帥哥旁邊,馬上變成了小鳥依人狀,唉,我書包裡的那本微積分都還不夠墊腳呢-- 現在終於才深刻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涵義 ...。
A: 想改變雙人拍攝時的高低感覺,可以透過拍攝的角度、人物遠近的安排,便可以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感。


高矮差距較大的人物,在平行拍攝時,感覺較為明顯,但如果由低角或高角拍攝,則不是那麼的明顯,例如下圖,是由低角拍上來,是不是感覺兩人差不多一樣高呢?
另外,你可以將帥哥放在較遠的地方,美女則讓她離鏡頭較近,這樣的空間安排,也可以滿足妳朋友「變高」的成就感。

看起來更高的拍法並不難,多嘗試拍攝的角度,以及人物的空間安排就可以了,嗯,下次就不需要再用微積分課本墊腳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2. 超傻瓜專欄-- 按快門也有訣竅?
Story ...

Q: 我是達莉妹,我跟朋友在戶外照相時,她拍的就很清楚,為什麼我拍的就是很迷濛 ?明明是大白天,拍起來卻像是恐怖片?

A: 其實按快門也是有訣竅的

首先妳要瞭解長在相機頭頂那個圓圓的快門鈕,通常是兩段式的設計,輕輕地半按,相機就會進行所謂的「對焦」或是「合焦」的動作,目的是調整讓妳朋友進入清楚的拍攝範圍,全按時開始拍攝。

妳如果一按就到底,它來不及對焦,拍的結果,妳的朋友就會很迷濛。

這裡講一個「安全快門」的觀念,傻瓜相機的安全快門通常在 1/30s 或是 1/60s ,相機「喀嚓」的瞬間,相機會進行受光( 曝光 ),這個時間如果低於 1/60s ,便很容易因為手的晃動,而讓畫面變的很模糊。

在一開始,應該先找光線明亮、充足的地方拍照,快門就會跳至 1/60s 以上。

其次,注意不要太激動,像是受人之託,拍對方在親親的相片,還是要屏氣凝神,把他們當成雕像就好。

你如果手一直發抖,明明是很溫馨浪漫的鏡頭,也會拍的像是恐怖片一般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3.珍惜即時

及時珍惜

---

【楔子】

「天哪!這麼暗,到底能拍甚麼?」身旁的友人嘴裡嘀咕著,索性將帶來的 DV 收了起來,而我卻仍緊閉著眼睛,期待能更早適應這樣昏暗的環境。

廣場北方有個很明亮的路燈,將它底下附近的事物照的一清二楚。加上附近正巧有個新聞即時採訪車停在燈下,用瓦足的探照燈拍攝著正受訪著民眾。心裡想著:要是那盞路燈和採訪探照燈能立在廣場的正中央,照亮四周,那該有多好!

漸漸的,越來越能看清四周的人們,並不是每個人手上都有蠟燭。曾在夏天是兒童戲水天堂的圓形大水塘,乾涸時白天是街頭藝人的表演舞台,而現在成為我們靜坐悼念的廣場。廣場中央有管弦五重奏,正將莫札特的安魂曲填補空氣中的昏暗。夜視已漸漸適應的我,開始試著朝著相機的景觀窗望去,用鏡頭的視角找尋攝影的題材。

「我去附近有 SNG 採訪車那裡去晃晃,說不定可以拍到些有趣的事情。」友人說完後,又重新拾起其期待之心,逕自離開我而去。此時一陣夜風襲來,由於來的突然,手中握有蠟燭的民眾們都沒準備,許多燭火都被吹熄了。

這下子可更暗了。只見身邊的人紛紛拿出打火機,或是借鄰近幸?\燭火未熄的人引火,沒一會光景,全數的蠟燭又回到當初的明亮了。

經過剛剛夜風吹熄不少燭火的昏暗,頓時現在顯得光亮不少。於是開始利用這好時機,正想要開始拍攝按下快門之時,突然眼前一陣青白強光,透過鏡頭直射到我眼睛。原來記者帶著工作人員(一位扛著攝影機,一位掌著探照燈)來到廣場中央,開始採訪民眾。這下子剛剛的夢想可成真了,但是我卻因這突來的光明,眼睛一下子不能適應,看不見周邊的暗處,得又瞎盲一陣子了。

心中有些為之氣結,但後來想來也莞爾。所欲所惡,居然都是同一樣東西。只因時間情境不同,竟然可以差這麼多!

記者似乎得不到太多的回應,索性提早離去。廣場終於回到燭光的包圍,感覺又恢復到平靜。這樣經一風吹熄,一光掩蓋之後,竟開始覺得珍惜了燭光起來,而我猜想正在廣場上的人多少都和我有一樣的感覺。

珍惜所有。在此 9-11 週年?\告感念集會,倍嚐失去之時,體會格外的深。

友人此時興高采烈的回來,向我炫耀著剛剛拍攝到名電視女主播,翻著 DV 液晶螢幕重播欣賞著。我猜他已經拍到他想要拍的東西了。

此時耳畔一陣微風開始吹起,下意識的想起方才的夙風滅火。果然身邊所有的民眾們,尤其是手上握有燭火者,紛紛執起手掌擋風。鏡中的女孩蠟燭豎於地上,身傾向前,逕將雙手環抱起搖曳中的燭火,小心呵護,深怕再次被夙風吹熄。

就在此刻,連忙按下快門,而心裡想著:

我終於拍到心所想要拍攝的題材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4.祈?\中的世界和平

是個夢想

還是希望?

---

【攝影資訊】
■ Nikon D1X, Nikon AF-S NIKKOR 80-200mm 1:2.8D ED, GITZO G2228, ARCA SWISS B1
■ Nikon SPEEDLIGHT SB-80DX (D-TTL, -2.0 Power) + 橙黃色半透明壓克力柔光罩
■ RAW, AdobeRGB, 145mm, 1/10 sec, f/2.8, -1.7 EV, ISO 800, Aperture Priority, Center-Weighted, Slow Sync
■ Nikon Capture 3.5.0, Adobe Photoshop 7.0.1

---

【心得後記】
拍攝於 2002/09/11 晚上八時後,於紐約市格林維治村華盛頓廣場的 9-11 週年悼念活動。前來悼念的民眾大部分席地而坐,自備蠟燭或可取自於志願社工們所準備者。各色人種民族,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男女老幼(包括影像中的伊斯蘭婦女與小男孩)齊聚。由於為數眾多,四處移動很不方便。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坐在地上完成拍攝的任務。現場光相當微弱(若已習於室內一般光源後進入此廣場,眼睛得等候一陣子瞳孔放大些才能看清事物),因此腳架與閃燈輔助甚大。由於人群擁擠,腳架張開角度甚小,完全不延伸腳節,置於身前以坐姿拍攝,以求盡量不影響到其它人為原則。閃燈出力降低,相機閃光同步採 Slow Sync 設定,以得取充分的現場環境光源。並在閃燈源加上橙黃色半透明壓克力柔光罩,以增加主題物亮度,而色光亦能較為自然融入現場色溫。由於成品色調較為單純,後置處理色溫及雜訊並不太複雜,得以順利交付出版。在此跟各位分享經驗,也祝福大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6. 陰天裡的人像, 怎麼拍?
Story ...

許多人認為陰天裡不適合拍攝人像,其實這個觀念不盡然正確。雲層較稀薄的明亮陰天,由於光線散射得相當柔和,反倒是最佳的攝影氣候。

在雲層沈厚的陰暗天,或是氣候變化迅速的陰天,才會真正對攝影者形成較大的技術挑戰。

欲拍好陰天裡的人像,至少要注意到三個重要的因素:曝光考量、白平衡及色彩的?#092;用。

首先,我們注意到陰天裡所拍攝的人像往往較為平板化,利用閃光燈補光時,也容易形成模特兒的臉部較硬調,而背景較主體昏暗。

以曝光上來看,臉部較硬調或背景較主體昏暗的成因,都在於主體的補光太過。
Know How ...

1. 先嘗試不要使用閃光燈,開大光圈及稍慢的快門,快門若無法維持在安全快門,考慮再將 ISO 調高一級( 或是使用腳架 )。

這樣的方式,至少可以讓主體與背景受光較一致。不會產生主體過亮,而背景過暗的情況。

2. 若決定補光,可以利用 a. 將補光燈打在反光板上,再反射至人物的臉部。 b. 閃光燈可用手動控制,注意到補光的強度,不要高於現場的光線( 也就是稍做補光就好,能提高相機一級的數據就不錯了 )。

3. 在陰天拍攝時,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寧願稍稍 Under, 千萬不要 Over,一旦 Over ,色彩馬上顯得平板化,而且,在後製上會較困擾。

( 接下來我們將討論白平衡及色彩?#092;用的問題 )

DarkRoom ...

銳化( Factor=0.8)。



Story ...

延續陰天拍攝的問題,我們對「白平衡」及「色彩」的?\用做一討論。

陰天裡的人像拍攝若想要讓模特兒顯得較亮麗,其實可以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例如,讓模特兒處於較深色系的背景前,在觀感上,膚質會顯得較白、較亮;若讓模特兒處於較?\色系的背景前,在觀感上,膚質會顯得較黯、較沉。

這張圖在場景的探勘、選擇時,便是依據這樣的原則,因為我們在士林官邸拍過很多次了,遇到陰天時,便會儘量考慮場景的色彩因素。

此外,陰天的色溫會偏高,讓相片的色調稍有偏藍的感覺,若您的相機有「陰天」白平衡的項目,便可以利用該項目來調校色溫。

Know How ...

1. 讓模特兒穿著較活潑、鮮麗的衣服,來避免陰天時的灰暗感。

2. 讓模特兒處於較深色系的背景前,膚質會顯得較白、較亮。

3. 儘管是陰天,天空的亮度可能還是會和模特兒的皮膚差個好幾級,在拍攝時,要注意這個因素。

4. 設定在「陰天」白平衡的項目,以避免相片有偏藍的感覺。

DarkRoom ...

僅 Resize,未做銳利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7. 複雜光影下的人像, 怎麼拍?
Story ...

第二個「複雜光影」的情況是像這張在文開書院拍攝的相片,模特兒就位於枝葉扶疏處,陽光透過枝葉之間灑落至模特兒的臉上、衣服。

我們同樣可以有幾種技巧來評估此種紛亂的光線,如何決定測光值,此處,先講最簡單的概念。

傳統以點測光測模特兒臉上皮膚的做法在此未必可行,因為,連模特兒的臉上也是光線分佈不均、明暗交映的情況,若用點測光來測,差之毫釐,仍將謬以千里。
Know How ...

首先,你得學會觀察,在準備框取的構圖之內,中灰地帶在哪裡?例如,此張相片中模特兒所舉起纖纖玉手的衣袖。

這樣的觀察必須相當的迅速,然後把「中灰地帶」做為測光的主要依據,其它區域則做為曝光補償的參考。

一個更準的方法,是準備一張灰卡,然後觀察光線的佈局,把灰卡放在光線較均勻處,來做為測光的主要依據。

DarkRoom ...

只有 Resize。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8.人像攝影-- 談小場景的選擇及光線佈局

由於外拍及試鏡的關係,在近兩年來,我已造訪士林官邸超過十次以上。為了讓拍攝的畫面保持新鮮、獨特性,「小場景」的規劃選擇,成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

這個星期,我恰巧有一個機會花了約兩小時的時間幫站上做了一場試鏡,拍攝了兩組因想法、構思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類型試鏡照,在此,我便以之為例,說明在「小場景」的選擇上及光線佈局的基本想法。

主要的差異

在『Vivi 攝影特輯 #1』之中,拍攝的方式較類似一般的網友外拍。

場景的延伸感、人物的眼神光、明亮的肌膚感、逆光時髮絲的呈現、?\景深、美少女大頭照、青春頑皮的感覺... 幾個元素,都已分佈、表現在這個單元中。

在『Vivi 攝影特輯 #2』之中的拍攝,因為拍攝的角度較小,我們會用於小組人員的拍攝上。

其間有什麼差別呢 ?

在特輯 #2 裡,首先,我們不僅?\用了場景的延伸感,也?\用了光線的層次感。

在相片 #1 - #3 中,人物置於廊道的明暗交接處,長長的廊道構成了視覺上的延伸感,而且它的光線是由明至暗再轉成明亮的視覺遠處,做一個漸層的變化。

再看相片 #1 - #3 人像肌膚的呈現,光線的鋪陣並不是讓皮膚均勻地處於明亮處,它仍然有明暗部,有陰影存在。

一般的外拍,考慮到各個角度都要好拍,才會把光線打得平板化。

再來看 相片 #1 - #3 手臂的陰影處及 相片 #3 地上的陰影,它都使得人物的感覺更立體化,但是相片仍然保有柔和的感覺。

許多人會以為要將人像的臉部打的很明亮,頭髮呈現逆光時的髮絲感,再加上明顯的眼神光,這樣,就是成功的光影人像。

但是強打的光常讓一些該有的陰影消失了,相片的雋永感,反而比不上有光線層次、隨環境有所變化、整體感柔和的相片。

第二個不同處,是較重視場景裡背景材質的選擇。

相片 #4 - #8 ,我們分別選擇了淡黃色鐵門及綠色牆面做為背景的色彩素材。

若您想要做一些後製的處理,這裡所應用的色彩,在拉大反差之後,便可以構成相當顯目動人的效果。

為了構成相片的層次、立體感,在相片 #4 是以延伸及?\景深來做,而 相片 #5 則是?\用了肢體及前景來構成趣味性。

在相片 #8 中,我們將門打開,一方面可以構成畫面中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再形成光線的層次感。

接下來,在相片 #9 - #10 之中,你仍然可以注意到我們仍然是選擇光線的明暗交接處做為拍攝的場景,光線仍然有明暗的層次感。

相片 #11 - #13 是一綜合的?\用,光線、陰影不僅有層次的變化,而且,斑駁的牆面也增添了不同的感受。

相片 #14 純粹是以場景來做延伸感,即使是在 相片 #15 的大頭照裡,還是保留了一些空間來交待場景延伸感。

幾個重點

以下是挑選小場景時的幾個重點:

考慮場景的單純化。

找出場景的延伸感、規律性以及光線的層次感。

考慮場景的色彩?\用。

尋找不同的角度及裁切方式。

用景深及肢體營造變化。

光線佈局

或許您會覺得晴天時,陽光射過林蔭,映照在髮稍上閃閃發光,才有所謂的光影。

然而光線在白天時是一直存在的,在陰天,您仍然可以發現場景裡的明暗處,發現光線的層次感。

那些有層次的、富於變化的光線佈局,其實便是廣意的光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30已经合并到前面了,下接31。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31,複雜光影下的人像, 怎麼拍?

Story ...

我們將列舉幾個複雜光影下的人像拍攝考量及做法。包括「高反差」、「紛亂的光影」...等狀況。

首先,我們要提的是「高反差」的部份。

例如,在中午時分左右,約 AM10:00 - PM 3:00 ,在天氣放晴時,我們有時會遇到光比過大的光線環境,例如場景之中有太陽直射的部份與遮蔽的部份。

我們有兩個選擇,將人物放在直射區域或是遮蔽區域。

直射區域-若讓人物直接照射到太陽光,光線會顯然過於強烈、硬調。

遮蔽區域-若將人物請至蔭涼處,由於整體的構圖中,還有光線直射的部份,人像又會顯得過於灰暗。

Know How ...

將人物請至蔭涼的遮蔽區域,然後使用反光板,將光線反射至人像的臉部。

這個做法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臉部與陽光直射區域的光比。

在測光上,我們則是以模特兒的臉部為主,做為測光的依據。

但,我們也要考慮到亮部區域的場景、皮膚,不要過度 Over ,以致喪失了細節。

DarkRoom ...

銳利化( Factor=0.8)。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5 10: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32,背景全黑的相片, 怎麼拍?

Story ...

在自然光線下,如何拍出背景全黑的相片呢?

這個問題和上次我們談的棚內作業,讓人物淡入黑色背景是很類似的,只不過,這一次是自然光的戶外場景,場景之中人物的背後,可能只是光線較昏暗,也有可能還存在一些雜物,而不是一張黑色的布幕,所以,這個黑色的背景效果,完全就要靠光線的掌握能力了。

這張相片是滬尾外拍時所拍,模特兒就站在洞穴的門口,戶外則有陽光斜射。

Know How ...

主要的拍攝要訣還是在加大模特兒與背景之間的光差,將人物擺在受光較強的位置,而背景因為處於室內環境,受光微弱,此時,模特兒的臉部和背景的光差可能在 1EV- 2EV 之間。

我們以矩陣測光,然後 Under 1 -2 EV 的方式進行拍攝,便可以得到背景全黑的相片。

( 曝光的調整,還是要以模特兒的臉部為主要的參考 )

DarkRoom ...

加強對比及彩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5 22: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40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