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知识补习] 密宗大手印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0 0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密宗大手印是用一只大手去拍人,拍中会让敌人内伤或中毒,留下一个手的印子,称为大手印。真是妙绝!


问问金庸怎么想出来的吧,也许他会回答你:“大手印”吗,你好笨哦,学过国文的小朋友都知道,大手印,那不就是一个大大的手掌留下的印子吗?


真实的大手印其实是这样子滴:“心性的本來面目或稱作「般若波羅密」,或稱作「大手印」,或稱作「大圓滿」,也是「光明心性自然智」的別名。”


简单的说,就是“平常心”






附相关资料:

----------------------------------------------------------------
西藏大手印的思想
林崇安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1期
1994.12出版



                   摘  要


          本文分析西藏佛教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及格魯派對「

      大手印」的看法,此中指出:密宗的大手印與漢地的禪宗思想


      有共通之處,皆以發掘光明的心性做核心,但在技巧上略有不


      同。特別是格魯派以「氣入中脈」、呈現光明心為正規的修法


      ,並且要求正確地觀照所觀的「空性」。





                   一、前言





          大手印在西藏佛學中佔有顯著的地位。西藏佛教有四大宗


      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及格魯派。這四派都有有關大手


      印的教導,其見解並不完全相同,但對大手印的意義,有下列


      共同的看法:「大」指(一)了證法性即自解脫、(二)彼上


      更無可覓善可為法身、(三)界智雙融之無上智、(四)餘諸


      手印悉為權宜,有可逾越,此為究竟,孰莫違逾,故為最勝之


      義;「手」指(一)空智、(二)空樂無分、(三)界智雙融


      、(四)畏敬義,為諸佛等尊手;「印」則謂(一)脫輪迴法


      、(二)顯有一切不逾本元義、(三)輪迴即於自處解脫、(


      四)雙融而從彼無違越之義(註1)。故大手印是一種脫離輪迴


      的甚深法門。以下依據經典,進一步探討西藏各派對大手印的


      看法。





                   二、寧瑪派對大手印的看法





          寧瑪派的祖師蓮華生大士在其著作《密咒道次第寶鬘釋》


      說:





            「教導能修之手印者有四:(一)瓶灌之誓句手印。(


            二)密灌之法手印。(三)般若


      ───────────────────────────


      註01  見《俱生契合深導了義海心要》,阿逸多法自在著,陳


            濟博譯,密乘出版社,1981年。




            智慧灌之事業手印。(四)大樂灌之大手印等以教導也


            。」(註2)


          此處指出大手印是密宗四種灌頂(瓶灌頂、密灌頂、般若


      智慧灌頂及大樂名詞灌頂)中第四級大樂灌頂所修的法門。西


      藏佛教後弘期的龍青巴尊者(1308)在其著作《大圓滿禪定休


      息清淨車解》中說:





            「上師加持自然智,離文言思時可見。


            如是之時所見者,無三時別與非別,


            及前後名波羅蜜,亦是中觀能息苦,


            離戲論及大手印,真實法性大圓漢,


            本盡本住之實性,光明心性自然智,


            安立多名義一體,法爾離思菩提心,


            是為染淨不二空。」(註3)





          此處是說:心性的本來面目或稱作「般若波羅密」,或稱


      作「大手印」,或稱作「大圓滿」,也是「光明心性自然智」


      的別名。


          蔣拱恭楚(1813)在其著作《仰兌》中說:





          「隨諸六識顯現,勿須造作於作意之取拾、整治,於一剎


      那了知自解脫,故名為大手印。於自心,雖隨所顯,輪迴涅槃


      種種不同之相不混雜,即於顯時於剎那明覺之體性上悉皆圓漢


      ,故名為大圓滿。」


          「能知、能受、能見、能修、能行、能識,於一剎那,自


      能認識,無有自境,故名為智慧到彼岸(般若波羅蜜)。」(


      註四)


          由上述可以看出大手印、大圓滿與般若波羅蜜有相同的內


      含,同樣以「明覺」的光明心性做主角,但不可將心體的樂、


      明、無念(或作無擇),當作心的本來面目,若貪著於樂、明


      、無念,仍會輪迴於三有(三界)之內,《密咒道次第寶鬘釋


      》說:





            「貪染於樂者:為欲界之歧途。


            貪染於明者:為色界之歧途。


            貪染於無擇者:為無色界之歧途。」(註5)


      ───────────────────────────


      註02  見《密咒道次第寶鬘釋》,蓮華生大士著,劉銳之上師


            譯,密乘出版社,1985年。


      註03  見《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龍青巴尊者(無垢光


            )著,劉立千譯,自由出版社,1974年。


      註04  見《仰兌》,蔣拱恭楚,羅卓泰耶著,密乘出版社,19


            85年。


      註05  見註二。






                   三、薩迦派的看法





          在薩迦派的《大乘要道密集》中有關大手印的教法有:<新


      譯大手印不共義配教要門>、<新譯大手印頓入要門>、<大手印


      赤引定要門 >、<大手印伽陀支要門>、<大手印纂集心之義類要


      門>、<金瓔珞要門>、<大手印頓入真智要門>、<大手印頓入要


      門>及<心印要門>等等,可知此派對大手印這一法門非常重視。


      在<大手印喻十三種法>及<大手印九喻九法要門>中,指出大手


      印的核心是修鍊「本心」。前者說:





            「一本心大手印如虛空高顯,二如虛空寬博,三如日月


            光明,四如風不可屬當,五如塵極細,六如虹霓之眾色


            ,七如大海底深,八如須彌山堅固,九如蓮花塵不染,


            十如金無遷變,十一如利劍能斷,十二如玉清淨,十三


            如如意珠能遂所求。」





          後者將大手印分成「因(根)」、「道」及「果」三種大


      手印,並以九喻九法來說明:





            「一因大手印有三:(一)本心大手印,自雖本有而不


            了知,如貧女伏藏。(二)本心大手印,與自相隨而不


            能識,如身與面。(三)本心大手印,果雖自具,須藉


            外緣,猶如稻苗。」





            「二道大手印有四:(一)本心大手印既發生已,焚燒


            煩惱,猶如劫火。(二)本心大手印,漸次增盛,猶如


            初月。(三)本心大手印,顯然未見,威力鮮少,如日


            有虧。(四)本心大手印,然雖顯煥,須避外難使得堅


            固,猶如燈明。」





            「三果大手印有二:(一)本心大手印,若得了解,無


            所妨礙,如海與星。(二)本心大手印既親證已,而無


            妄念生諸功德,如如意珠。」





          由此可看出大手印核心所修的「本心」就是佛性、如來藏


      ,此須經修行才能顯露,在<大手印三種法喻>中也標出:





            「因大手印,如至金洲(于金洲中一切草木及玉石等無


            非金色,一切諸法無不容入法界之中,是以大手印中能


            容諸法)。」





            「道大手印,如芥出油(依師要門了無生已,切須勤修


            ,如礦中金若不銷練終不得金。眾生雖有佛種性,若不


            勤修,終不成佛。如芥具油不壓不出;如乳中酥不枰不


            得。修行人亦復如是,若不修習,不證佛果也。)」




            「果大手印如如意珠(珠雖無心而具功用,非如草木無


            功用也。若人伸供而?#092;祝則所求皆得,果大手印亦復如


            是,既證法身雖爾無念,自然出生報化二身,利諸有情


            也。)」。





          此處強調著眾生雖有佛性,必須修行才能成佛。而大手印


      的見解則近乎漢地的禪宗,<大手印頓入要門>說:





            「欲了自性之理者(雖說八萬四千法門,一切諸法攝在


            一心),上不忻求於正覺,下不疑怖於輪迴(俱是一心


            無忻厭故)。于一切法平等理,二執之勤應縱放。不思


            議者說名智,即是真實之具寂。若思其有則非實,若思


            其無則非滅,若思俱是則非二,一切是妄當了知。」





          在修習大手印時也要從基礎下手,因此<大手印四種收心>


      說:





            「念死無常則于世事而收其心。由觀苦海輪迴過失則於


            輪迴而收其心。觀大慈悲二菩提心則于小乘而收其心。


            念諸法空則一切有體執著而收其心。」





            「燈微須避外難風,光盛焚燒山澤時,風不能礙返資助


            。」





          後一句話是說:修習大手印者,心未堅固時,須避外面種


      種障礙;得到堅穩後則所有的障礙,反而有助於修行,此時才


      可以說「煩惱即菩提」。在修習靜慮時,<大手印靜慮八法>中


      說:





            「一如豬懷胎要門之中,修習行人應作集室(安居)。


            二如積柳絮要門之中,縱放身心。三如燕歸巢要門之中


            ,應入禪定。四如秤金衡要門之中,辨驗覺受。五如鳳


            凰飛空要門之中,應遣昏沈。六如船放鳥要門之中,應


            遣掉舉。七如無雲空要門之中,決斷覺受。八寬博如海


            要門之中,應了多法即是一味。」





          在修習大手印時心態上要保持鬆弛,<心印要門>說:





            「當此之時,心無所緣,亦無所思,善惡邪正都莫思量


            。又不思有亦不思空,過去不追,未來不引,現在不思


            。妄念起滅,一切皆無,亦無能緣,能所清淨,如鳥飛


            空而無蹤跡,如海雪消泯絕諸想,如無雲空寂然顯現,


            縱蕩身心,坦然而住,如初生嬰孩飲乳充足,安然而住


            ,無諸思念。不思空有,不思好惡,不思有情,不思正


            覺,不思父母兄弟姐妹,不思彼此,不思忻厭。」





          同樣<大手印頓入真智一決要門>也說:





            「意不思念諸法者,即是法身之禪定。若了明空不二理


            ,即是法身之禪定。若了諸法之理趣,即是法身之禪定


            。若能了達自本心,即是法身之禪定。







            若不隨于幻化境,是大手印之禪定。若不緣於體性者,


            即是大智之禪定。于自本心不修整,即是俱生真智定。


            」


            「真如之理無修治,自心不整應縱放,離此別無有禪定


            ,此外更無超騰者。」(註6)


          此處指出對於本心不要修整,不要起造作的分別心,經由


      「不思空有」,而呈現出「光明的心性」。此與禪宗所說「不


      思善不思惡」而展現出「本來面目」是同一理趣。此處是透過


      「不分別」的技巧,將我執減弱,最後沒有希冀,沒有疑懼下


      ,親見無我的本來面目。





                   四、噶舉派的看法





          噶舉派以「大手印」為其主要的修行法門,岡波巴大師(


      1079)將大手印分為顯密二種。《土觀宗派源流》中指出:





            「顯教的大手印是就心體之上,專一而住,修無分別,


            令成住兮。如是修習安住所緣之心,明明了了,既應尋


            覓此心為在身內,或在身外,或在中間,遍處尋覓,心


            之體性了不可得,爾時決定此心無實,在此無實已成特


            殊的心體之上,專一而住,如是在『非遮之理』中修習


            空性。」


            「關于密教的大手印,是指風息入、住、融于中之後所


            生的大樂光明,這是最有名的《七部修法》、《三種心


            要》中所詮解的中心意義,是一切無上瑜伽續部中的精


            要之法。修大印法時最初應現見此本元心,在此上應引


            風息入,住、融于中。再依仗此力,臍秘密輪處拙火熾


            燃,由此引起溶樂,生起四喜,將本元心轉成大樂之體


            性。此大樂性緣空性境,成無兮別,即此樂空無別妙智


            上,專一而住。依此經歷四種瑜伽次第,則成最勝悉地


            。如是修習樂空雙?#092;,即方便勝慧雙?#092;的大手印,此則


            名為『唯一白法』阿伽陀藥。」





          故知顯教的大手印是直接觀修心性,經由「非遮之理」--


      --否定心的真實存在,由此而了悟心的自性空。密教的大手印


      則利用「拙火定」使大樂光明心呈現,經由四種瑜伽(一.專一


      瑜伽、二.離戲瑜伽、三.一味瑜伽、四.無修瑜伽),達成樂空


      雙?#092;的大手印,以證佛果。


      ───────────────────────────


      註06  以上各段引文見《大乘要道密集》,八思巴國師集,密


            乘出版社,1983年




          《土觀宗派源流》指出修習大手印有頓漸之別:





            「若不能修風息攝入中之道的鈍根,則當暫令其修顯教


            規的大手印。利根又有二種,若于前生或上半世,已淨


            治前面前面的諸道,風息入中已得熟練,即在開始時,


            便可在心的體性上,專注而修,因之引風息入,住、融


            于中,現前體驗到本元之心,此則名為頓悟之人。」


            「(第二種利根的人)若前生或上半世未善淨治前前諸


            道,得到熟練,則應先修共道,受灌頂,修生起和圓滿


            二次第。這樣的人,則名為漸悟之士。」(註7)





          此中「頓悟」之人近於漢地禪宗說的「上上根器」,這一


      類人可以很快證悟本來面目,見性成佛。


          岡波巴大師在《教言廣集零選》中說:





            「一個人如果想『即身成佛』,修習『大手印』法是最


            重要的!所謂大手印者,就是三世一切諸佛的心,那無


            二的智慧!這要到那裡去尋找呢?要到自己的心中去尋


            找。」


            「第一步要了達心之體性,然後要於此心體得熟練,最


            後要於心體得自在。」





          以上是說修行者應從自己的心中去尋找明朗空寂的「俱生


      智慧」,並能於入定出定時同樣熟練,最後得到心的自在,並


      能任?#092;地度化眾生。





            「平常心者:就是這個不為任何法相所摻雜,不被世間


            意識所攪亂,不為沈掉和妄念所鼓動,當下安置於本來


            之處(的自心)。如果能認識它,那就是自明之智慧,


            如果不認識它那就是俱生的無明。認識它就叫做『明體


            』、體性、俱生智、平常心、本元、離戲、光明等。若


            是認識它,就要比深通五明的班智達還要功德大。」(


            註8)





          此處明顯地指出大手印的最終標的是達成「平常心」。這


      與漢地禪宗的下列答完全一致:





            趙州問南泉:「云何是道?」


      ───────────────────────────


      註07  以上各段引文見《土觀宗派源流》,土觀‧羅桑卻集尼


            瑪著,劉立千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


      註08  以上各段見《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內含《教言廣集零


            選》,岡波巴大師著,張澄基譯,法爾出版社,1985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4-12-20 06: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金庸眼里平常心这么有杀伤力啊,难道是说人性本恶或者平凡的生活更容易让人变得软弱和颓废?金庸果然是佛们俗家弟子,多谢廖化先锋的补习,受教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5 04: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64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