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回顾老杨四十年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回顾老杨四十年, 天涯关于NEIL YOUNG的好帖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1
发表于 2004-12-11 14: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犹大圣徒
从今个儿起,打算将老杨每年的重要活动回顾一遍,主要参考网上资料,欢迎来看。
1969年
算起来老杨正式从事音乐行业已近四十年,但本人的回顾还是从69年开始,因为这一年对于老杨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老扬从bufallo springfield单飞之后,于1969推出了个人首张同名专辑,客观些讲,唱片不能算十分出色,这当然是同他以前的作品相比较而言。 整张专辑虽然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但还是有两首经典流传下来,一首是摇滚的 The Loner ,另一首就是民谣作品:The Old Laughing Lady。这恰好说明了老杨音乐中的两个极端,狂暴与感性。专辑里面,老杨显得踌躇满志,调子是比较低沉的,这和他当时24岁的年纪是很不相符的。
还好,天赐良机。不久,老扬遇上了一只“世界上第三棒的jam band(老杨语)”:crazy horse。四十年来,疯马始终不离老扬左右,成为其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年,以Neil Young & Crazy Horse为名,推出了专辑:Everybody Knows This Is Nowhere。这才是真正伟大的neil young sound。唱片中短小精悍的Cinnamon Girl和可称鸿篇巨著的down by the river和Cowgirl in the Sand,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和以后的crazy horse不同的是,吉他手Danny Whitten在其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曲目中有很多他和老杨对飙吉他的段落,在当时都是比较罕见的。这和75年重组之后的crazy horse有很大区别,替补吉他手frank更多是一个伴奏型的乐手,只会让老杨在前面冲锋陷阵。
这张专辑已经基本上奠定了老扬的巨星位置和今后在摇滚乐领域的发展方向,不夸张得说,也对二十年后另类音乐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在听这张专辑的时候,会有听其他同时期作品完全不同的感觉,同时代的作品,多多少少在演奏演唱、编曲录音方面显得比较陈旧简单,而这张专辑给人十分“现代”的感觉,很难想象这是三十多年前的录音。个人理解,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接触的大都是90年代以后的流行音乐,而这时期的非主流摇滚乐更多的是对六七十年代音乐的回归和模仿,并且很多grunge乐队更是把老扬奉为开山鼻祖,这些音乐听多了,自然不会对老扬的作品陌生了。
下面再说说巡演方面的情况。总体来说,老扬这四十年基本就是巡演的四十年。几乎每一年都要展开大规模的巡演,有时候一年会达到好几出。摇滚乐本来就来自民间,更应该以演出的形式回归大众,而不是闷在录音室里闭门造车。
以下资料来自于 sugar mountain
1969年2月2日到9日,老杨在老家Canada的多伦多,举行了小型的solo tour。这可能是老杨最早的solo tour了。说到solo tour,就是艺人在演出中一人独立完成演奏及演唱部分,一个人连弹带唱几个小时,是很考验艺人的水准和影响力的。所以一般只有非常著名的老艺人才能采用这种方式,中国的就不要想了,估计没人能达到这个水平,现在的欧美年轻艺人也没这个实力。一般演出都是在剧院里进行,现场观众千人左右,因为要考虑演出效果。
老扬在以后曾经多次举办这类演出,在以后的文章里会详细介绍。
从2月12日到17日,老杨和crazy horse在纽约举办了一次mini tour。估计是为以后的大型巡演热身并宣传新专辑。
这一年真是精彩的一年。随后老扬又加入了一个经典的超级组合:csn,这里有他的老战友stephen stills,乐队重命名为CSNY。老扬的加入给乐队带来了活力,如果说以前的csn只是一个水准比较高的民歌组合的话,CSNY由于有了老杨,彻底变成了一只自由纵横于摇滚和民谣领域的传奇性乐队。8月16日开始,CSNY举行了一直到年底的巡演,一共十八场。但主要还是以csn的作品为主,老扬主要负责吉他和和声部分,真正伟大的作品还要在第二年才能问世。但请注意,稍微知道点摇滚乐历史和西方文化的人都会意识到,八月份,69年的八月份,一件历史意义重大的演唱会或称嘻皮活动就要发生了,是的,就是著名的woodstock。CSNY也受邀参加了这次音乐盛会。8月18日,woodstock的第3天,csny出现在了舞台上。他们的表演曲目就是巡演的曲目,不过加入了老扬的两首作品Mr. Soul和Wonderin’。但在同名纪录片电影中,只看到了csn三人的表演,收录进电影的只有他们翻唱joni mitchlle的woodstock。这首歌还将收录在次年他们出版的经典专辑中,这是后话。
这一年,老扬的两只经典乐队悉数登场,内容可以说极为丰富。不过,这只是个开头,精彩的还在后面,更准确来说,这一年的唱片和巡演都更象是次热身,但大方向已定,真正伟大的作品即将登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2
发表于 2004-12-11 14: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眼间,70年代来了。虽说普遍认为,六十年代才是摇滚乐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接下来的十年也同样为摇滚乐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人、作品及流派。作为从woodstock载誉而归的艺人,neil young由于其出色的对摇滚、民谣的良好把握,以及这一年内的精彩表现,成为了这个时代当仁不让的青年代言人,当然,更主要的是他对民主政治的敏感和社会良知,让他走在了其他艺人的前面。
<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DV.jpg align="left">CSNY的巡演在这一年的1月份继续举办,而在3月份,乐队推出了第一张唱片(他们的下一张录音室作品要在18年后才能问世)。这张专辑在整个七十年代都可以说是十分重要具有经典位置的专辑,里面收录了四位巨星分别创作的作品,并具有不同的特点。crosby注重于民谣摇滚,stephen stills爱好的是节奏布鲁斯老摇滚风格,而nash的作品更为流行化。当然,专辑里面最出色的还是老扬的一首helpless,笔者也非常钟爱此曲,优美舒缓的旋律,配上简单隽永的歌词,每次听起来都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在推出这张专辑的同时,老扬带领crazy horse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巡演,巡演的方式比较特别,分为solo tour和electric两个部分,这也是老扬比较经常采用的,上半场是自弹自唱,下半场和乐队合作。巡演中一曲Come On Baby Let‘s Go Downtown是有吉他手Danny Whitten主唱的,老扬只是唱唱和声,这样的作品比较罕见。
这两年的neilyoung,处于多产的巅峰状态。9月19日,neil再下一城,推出了个人唱片《after the goldrush》。<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ATGR.jpg align="right">这是本人一直以来最为钟爱的一张唱片,可以说百听不厌。专辑主要以民谣作品为主:Tell Me Why、Only Love Can Break Your Heart、Don‘t Let It Bring You Down、I Believe In You等都都极好的体现出老扬感性、婉约的一面,专辑的同名歌曲只有钢琴伴奏,很久以来,都有乐迷认为歌词是在描述吸毒后的体验,但是很难想象,一直以来对毒品抱排斥态度的neil会这么大唱颂歌,所以怕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当然,那些期待出现另一首down by the river的摇滚乐迷可能会比较失望,因为里面只有两首歌是和crazy horse合作的摇滚作品,但不能否认,这些民谣的确是太美了,如果说老扬的嗓子唱摇滚还显得力度稍弱的话,那么他的确是唱民谣的好手。听完这张专辑,总是认为,不可能再有更好听的民谣了。这是老扬经典专辑中的经典,即使对老扬音乐不感兴趣的乐迷,也应该有这么一张。
除了发行了两张专辑以为,CSNY的巡演在下半年继续举行,在巡演中,老扬的作品明显增多,可以说乐队的音乐重心也随之而倾斜了。
如果对美国历史有些了解的话,一定很清楚,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可以说对美国民主政治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是的,5月4日,ohio一所大学爆发了学生运动,当局出动了防暴警察,在双方对峙下,四名学生不幸中弹身亡。消息发出,举国震惊。当时的neil young正和其他三位队友在排练准备新的巡演,噩耗传来,深受震撼的neil在极短的时间内写下了传世之作“OHIO”,而且是一挥而就,未作一点修改,直接拿到电台播放,随后引起了轰动。neil young正是因为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而成了当时青年心目中的代言人。以后的作品中,neil young对政治的关注程度,可以说有增无减。
在年末,neil还举行了小型的solo tour,这样这一年中一共举行了三次巡演。非常幸运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发达,本人收集到了这三次巡演中的整场录音,十分精彩和珍贵。在solo tour中,老扬除了演唱以往的作品以外,还加入了一首新歌《old man》,也是老扬民谣部分的代表作品,不过,要到两年之后,这首歌才正式收录到唱片之中。
作者:犹大圣徒 回复日期:2004-11-17 18:25:07
Goin‘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71
经过了头两年音乐的激烈迸发之后,neil young稍微显得沉寂了一些基本上属于一个调理修整的阶段。
这一年,neil young没有发表任何个人或乐队的录音室作品,可能是出于商业考虑和填补档期,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张csny的双唱片live专辑4 Way Street,主要收录70年乐队在纽约的一场演出。但乐队的四名成员都不同意出版这张唱片,原因是这场演出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算不得他们的最佳状态。但唱片还是出了,对音乐家来说,可能违反了他们的意志,但对乐迷来说还是值得庆贺的
年初,neil接着70年末的solo tour继续巡演,一直到2月初才结束。在巡演中,neil加入了很多新写成的曲目,包括著名的 heart of gold和The Needle and the Damage Done。后者是为了纪念刚刚因为吸毒过量而去世的crazy horse主音吉他手danny written,可想而知,这对老扬的打击有多大。所以这首歌和以往作品相比,更加的抑郁和低沉,听来直有让人落泪之感。
巡演结束之后,老扬在nashvill,也就是乡村音乐的发源地之一,开始准备录制新的专辑。这一次,neil组织了一个新的乐队THE STRAY GATORS,其中的成员ben keith将在以后成为老扬的忠实战友。另外参加专辑录制的还有csn的队友。同时,他首次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两首曲目。不过这些歌曲要在第二年才能发表,但所造成的轰动和影响却是从所未有的。
这之后的大半年时间内,neil young的音乐活动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据说是因为当时他的健康状态不太好,遗传所造成的癫痫症一直在困扰着他,所以很长时间内,他只能卧床休息。一直到72年,这种状态也没有十分好的改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3
发表于 2004-12-11 14: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72
72年的2月1日,neil young发行了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Harvest。这是不是他最著名的专辑?不能确定,<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H.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中的heart of gold无疑是他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但说实话,这首简单的民谣作品个人感觉并无出奇之处,的确,它很动听,neil招牌式的口琴以及纤细的唱腔是完美的组合,但是老扬的同类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这首远非最佳作品。但不管怎么样,专辑第一次登上了销量榜前列,成为他卖的最好的唱片;heart of gold也成为他唯一的排行榜冠军歌曲,neil young这时候的音乐生涯,从商业角度来讲,达到了一个巅峰。
专辑里面还是收录了不少经典作品的。除了heart of gold外,还有Old Man、The Needle And The Damage Done、Out On The Weekend等动听的民谣作品;Are You Ready For The Country?乡村味较重,这可能是老扬首次涉猎乡村音乐;A Man Needs A Maid、There‘s A World是和大型交响乐团合作,出来的效果感觉有点怪怪的,可能也算当时一种尝试吧;alabama是比较出色的南方摇滚,更接近上张专辑里面的southern man;words这首歌可能不太引人注意,特殊的是,一直到2000年,也就是专辑发行28年之后,老扬才第一次在演出中表演此曲,在此之前,只有录音室版本。
我个人并不太看好这张专辑,但作为neil的乐迷,这张也算是必收之作。
这一年,neil没有举行任何巡演,只在Crosby and Nash的演出中客串了两场。七月份,在加拿大的一个民谣音乐节上,有一场二十分钟的表演,唱了四首歌。之所以这样平静,也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商业上的成功,让neil感到无所适从;也许是因为他的健康原因。当然还有就是,老扬居然拿出一大部分时间去拍电影了!
上半年,老扬筹拍了一部叫做JOURNEY THROUGH THE PAST的电影,也许是想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新交了一个当电影明星的女朋友。但这部电影拍摄完之后,只做过小范围的发行,只有很少人看过,所以无法得知电影的内容,天知道在里面都有什么。<img src=http://www.bosco.net/~hhighway/pages/album/sm-JTTP.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
11月份,neil young发行了这部电影的soundtrack,而且还是双唱片。但里面的歌曲基本都是旧作,唯一一首新歌就是Soldier,而这首在77年的时候还收入到了精选集:decade之中。所以即使对于最铁杆的乐迷来说,这也只能算是一张可收可不收的唱片。
不好意思上面出现了错误,danny written是72年十一月份去世的。
作者:犹大圣徒 回复日期:2004-11-19 20:00:10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休整,1973年,neil young风云再起,重现江湖。
由于上一年专辑的热卖,相关的巡演顺理成章的展开了。从1月4日一直到4月3日,neil率领The Stray Gators乐队举行了全美巡演。演出中的曲目也是分为两个部分,solo set和乐队部分,和以往相比,乐队部分可能显得不那么摇滚,毕竟The Stray Gators的风格是建立在乡村、蓝草等音乐之上的。除了新专辑中的歌曲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新曲目,但风格更趋向于传统的根源摇滚。
巡演中间,乐队录制了大量现场录音,并从中选取了8首新歌,最终这8首歌集合成了一张专辑,10月15日,neil的第一张个人live唱片推出了。但是和其他现场专辑不同的是,这里面都是新歌。<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TFA.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David Crosby & Graham Nash也出现在两首新歌中,而且在巡演之中,由于中途neil的嗓子突然失声,这两位还加入到乐队中,帮助其完成了近20场演出。
说实话,这张专辑的歌曲都属一般水准,算不上经典作品。但这又是一张非常重要的专辑,对于neil young的音乐生涯来说。因为国外评论一直有这种说话,即这张专辑宣告老扬的“黑暗时代”( "dark period")的来临。之前neil的作品,基本都是温馨优美的民谣和激烈暴躁的摇滚乐,而这张专辑开始,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另一个领域。由于战友的不幸去世,包括好朋友bruce berry,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neil的创作;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harvest这张专辑的极大成功,的确使neil感到了无所适从,到底是成为一个销量千万的商业巨子,还是一个义无反顾的音乐家,这的确是个问题。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情感,这些我们就无从得知了。但有一点很清楚,neil选择的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但却将他的音乐高度再次提升。
这期间,neil制作的电影JOURNEY THROUGH THE PAST进行了首映。
好戏在后头。73年8月份,neil集合了狂马的另外两位成员,加上Ben Keith和Nils Lofgren,组成了一只新乐队The Santa Monica Flyers。乐队很快进行了小型的演出,基本都是新创作的曲目,但风格变化之大恐怕令所有乐迷都吃惊不小。neil那感性而细腻的嗓音不见了,出现在观众面前的neil带着蛤蟆眼镜,穿白色西服,长发垂肩,嗓音扭曲、嘶哑,真仿佛酒醉之后的随意哼唱;大段大段上瘾式吉他solo也没有了,音乐带来的更多是杂乱、无序。很难想象,这样的音乐会出自于那个戴着口琴,唱着heart of gold的neil。音乐整体也加入了类似爵士、布鲁斯等风格,不过都难辨其原貌。当时的neil,也承认商业上的成功使他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过我们也看到他的最终选择。neil绝不会去讨好媚俗的大众,去做万人崇仰的明星。
随后的巡演继续开展,一直到11月末。也是在巡演期间,neil和乐队录制了绝大部分的新歌,但由于歌曲数目上的缺乏,由于唱片公司对这张唱片中音乐的排斥(认为其中的歌曲太阴暗太晦涩,其实主要是考虑商业利益),这张专辑没有及时出版。一直到两年之后,乐迷才得见真容。
不过,虽然专辑未能出版,但neil的创作热情未减,他已经开始着手另一张新专辑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4
发表于 2004-12-11 14: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974年5月16日,neil在纽约举办了一场单场的solo set,也是他当年唯一的一场个人演出。演出中基本都是新专辑中的曲目,这张bootleg的录音并不十分好。
7月10日,这张新专辑on the beach正式出版。应该说,它并没有延续上一张未发表专辑的“另类”风格,但其音乐本质没有变,仍然属于比较个人化的,不太讨巧市场的音乐。而虽然这张唱片一直到不久前才推出它的cd版本,可还是有很多乐迷奉为自己的最爱,当年的lp黑胶碟在网上已经炒到了天价。
<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g200/g298/g29843bh3dn.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本人只有它的mp3压缩版本,听的次数不太多,感觉既没有以往的风格,也没有上一张的颠覆感,还是比较折衷的一张专辑。之所以受不少人的追捧,据说是因为它的歌词占了很重要的部分。本人英语水平较烂,无法领会更多。但明显的是,neil正在寻找更多的音乐途径,以期打破以往自己打造起来的固定模式。这是很正常的,每个有上进心的音乐家都会不失时机的寻找突破。不过这也只能算是个过渡时期,毕竟这张专辑里的作品在以后的时间内已经很少被老扬拿出来演唱了。
唱片还是集合了老扬的众多好友,甚至包括了band中的两位乐手。其中取名为blues的歌就有三首,另外还有一首Motion Pictures (For Carrie),明显是写给他新交往的女朋友的, Carrie Snodgrass,<img src=http://www.thrasherswheat.org/gifs/snodgress.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是加拿大出身的一个女电影明星,似乎还获得过奥斯卡奖,不过去年这位老太太因病去世了。
walk on还是比较熟悉的老扬风格,这是大碟中唯一一首由疯马乐队伴奏的歌。其他的对本人来讲印象都不太深。
在出版了这张新唱片之后,neil又和他的老朋友展开新的合作。csny经过三年之后,举行了重组巡演,并且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但是不幸的是,巡演之后,乐队成员的关系破裂,他们的下一次合作要在86年才实现,而csny的巡演,却要到2000年才再次举行!!!
75年,很明显又是neil比较活跃的一年。这一年里,他分别以个人名义和与crazy horse合作,推出了两张唱片,都是可以封为经典的作品。
当然,有一张并非“新”专辑。这就是前面提到的,neil带同crazy horse主要人马,录制的那张非常低沉、阴暗的tonight‘s the night。6月20日,这张唱片正式发行。
<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f500/f590/f59094x93nv.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对于乐迷来说,能够见到这张唱片,几乎可以说是幸运了。而这张唱片,也的确是neil所有作品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了,不夸张的说,还带有较强的实验色彩。对于一直怀疑neil创新性的乐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有力的还击。
唱片以acoustic版本的同名曲开场,以该曲的electric版本结束。不仅在今后的rust never
sleeps、freedom专辑中,同样采取了这种方式,而且也为90年代盛行的unplugged表演埋下了伏笔。
world on a string带些爵士味儿,同其他作品相比,更具亲和力。come on baby let‘s go downtown,直接收录于乐队在70年的现场,看来又是对danny written的一次致敬。mellow my mind、roll another number的根源色彩十分浓厚,neil在其中的演唱可以说是毫无顾忌,甚至倒嗓、走音都不在乎,非常真实的声音。albuquerque有个怪怪的名字,不过确是整张唱片中最动听的一曲,只不过neil故意歪歪斜斜的唱法,可能使其显得不太引人注意,但其民谣本质难以掩盖,笔者更钟爱99年neil在solo tour中表演的此曲,决不亚于同类其他作品。new mama、lookout joe、tired eyes都属于73年time fades away巡演时期的作品,多少带点布鲁斯风格,但在这张专辑里面,都显得很邪。
这是一张比较真实的作品,也是老杨作品中最难让人接受的一张,的确,它显得太阴暗了,邪气很重。但这无疑又是一张伟大的唱片,在70年代摇滚乐日渐被流行文化同化,商业味儿越来越浓之时,neil的音乐绝对是个异类,而tonight‘s the night的诞生,更是个奇迹。
在年中,crazy horse吸收了一名新的主音吉他手:frank,乐队的阵容终于完整。从此,这支三人乐队便成为neil音乐事业上的左膀右臂。而且frank并不像他的前任那么“抢戏”,同neil乃至乐队的配合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
随后,乐队录制了新的专辑《zuma》,这距离上一张crazy horse作品已经有6年之久。
12月10日,专辑发行。同样,这也是一张留下很多经典作品的专辑,其重要性决不亚于上张专辑。像dont‘ cry no tears等曲目,都是非常流畅的摇滚乐,显示了乐队的创作实力;而最为经典的,当然是“cortez the killer”。这又是一首堪称媲美down by the river、cowgirl in the sand的史诗性作品(epic rock),同前两者关注于内心状态不同的是,CTK的政治指向十分明显。它把矛头直接指向当年的西班牙殖民者,对其残害压迫美洲印第安土著的发指行为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控诉。当然,这种揭露并非赤裸裸的,CTK的歌词仍然可以媲美诗歌。<img src=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f600/f655/f65589p4mxj.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And the women all were beautiful And the men stood straight and strong”,neil带着一如既往的热情歌颂印第安原住民。事实上,neil young一直以来都对印第安文化非常关注。“he came dancing cross the water,with his gallon and gun,looking for the new world,in the place in the sun”,殖民者贪婪无耻的形象,的确让人不寒而栗。由于这首曲子影响极大,当时的西班牙军政府对neil的这张专辑进行了禁售,电台也不能播放任何曲目。当然,从音乐角度来讲,该曲更为重要,其中neil的开头一段solo足可以列入吉他教程,成为范本,这也是百大吉他曲之一。在2001年的欧洲巡演中,该曲曾经有一个23分钟的版本,光是前奏solo就有7、8分钟,精彩程度真是语言所不能形容的。
另外一首danger bird也是首非常大气也非常有野心的作品,和CTK一样,都属于慢板的曲子,但张力十足。而且这首作品也很长时间都没有在现场表演,一直到1990年,也就是15年后。
年底,乐队进行了与唱片同名的巡演,但可能场次比较少,这次巡演的bootleg录音在网上一直没有发现。
说回来,在年中的时候,neil和他的老队友stephen stills又合作了几把。因为虽然和csny其他成员关系趋于紧张,但是和stephen的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在第二年,还将有更好的发展。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76
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neil young 并没有停下继续摇滚的脚步,相反由于crazy horse阵容的再次完整,以及新专辑的发行,使neil的音乐重心转移到了重摇滚方面。
除了和疯马的合作之外,在年中,neil找到了buffalo springfield和CSNY时期的老战友stephen stills,共同录制了一张全新大碟long may you run。其实在原计划之中,这本来又是一张CSNY的唱片,但是由于在录音中途,crosby和nash“溜号”(他俩单独发行了一张以 crosby&nsh名义出版的唱片),neil最后在long may you run中删掉了原来两人录制的和声部分,并以stills&young band名义出版了这张唱片。当然crosby和nash对此事比较恼火,他们声明再不与neil、stephen进行任何合作,他们的关系彻底破裂,要和好,得等到十年以后了。
唱片在九月份发行,而这张专辑除了neil和stephen stills以外,都是当时stills个人乐队的成员。创作部分,两人基本是五五开。这张专辑本人无缘一听,不过收集到了之前乐队进行巡演的bootleg录音,也算幸运。从演唱会效果来讲,该乐队的技术功力显然比疯马要差上很多,很多neil的名曲都被改得莫名其妙的,个人不太喜欢出来的效果。不过这张专辑的同名曲的确是非常经典的,很流畅的民谣摇滚风格,是neil音乐民谣中的上佳之作,歌词中带出的那种沧桑感让人动容。这首歌早在74年的那场solo set以及CSNY巡演中就表演过,它的原始版本还将收录到第二年发表的精选大碟中。
前面提到,neil在去年底和crazy horse开展的巡演,持续到了76年初,并且这次最开始并没有在美国本土举行,而是破天荒的到了亚洲-日本,并且一开就是十场,近两个礼拜。好像当时的老牌乐队、艺人都比较喜欢到日本演出,本人估计,可能当时的日本青年刚接触摇滚乐,市场潜力比较大的缘故吧。随后在欧洲的巡演也是比较成功的,这支新阵容的疯马,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年中的stills-young乐队巡演结束后,11月份,neil又率领crazy horse开始了全美的巡演,巡演方式依然是一贯的方式,solo set+electric set,当然这种方式在70年代之后就极少再采用了。
11月25日,neil young参加了为band乐队解散举行的全明星告别演出,在其中,neil和乐队成员演唱了他的经典曲目:helpless,joni mitchell负责和音部分。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为这场演出拍摄了一部音乐纪录片,十分精彩。02年推出的特别版dvd:last waltez中,花絮部分有一段是演出结尾,群星上阵,临时创作了一段jam,neil在其中担任了吉他部分,并且末尾stephen stills(他并没有参加正式演出)被硬推上了舞台,参与到演奏当中,是十分有趣的段落。
经历了所谓的黑色时期之后,neil又走回到了他擅长的民谣、重摇滚的路子上来,创作灵感也不断激发,新作品层出不穷,一首早已在75年的巡演途中就写成的伟大作品即将面世,不过,新专辑的录制并不太顺利。
相信每一个在翻看neil young的唱片目录的乐迷,都会有这种感受,这的确是一个既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并且十分勤快的艺人。从艺四十年来,几乎,每一年neil都会有新的大碟出版,也会有一连串的巡演同时进行。能够一直保持如此旺盛的摇滚激情,并真正能够付诸实现的,恐怕从整个流行音乐史来看,都是比较少见的。很多出了名的歌手、乐手,有的沉迷于金钱美色、名利双收之中,有的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十年八年也弄不出来一张专辑……也可以说只有像neil这样,才是真正的rock n‘ roll life。
以上是些废话,权作这一次的引子。
1977年5月份,仍然处于创作演出的巅峰状态的neil young一如既往推出他的新唱片:American Stars & Bars。<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ASB.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其实这张专辑的不少曲目都是一两年前便录制完成的,这次属于一次性的大集合。正因为如此,十首歌风格各异,但也还是以民谣和重摇滚为主;但也正因为如此,这张专辑显得比较的凌乱,这也是个人印象中neil最不具整体概念的一张唱片。这里面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不多,homegrown算是略显出色的一首,其他的都没能给笔者留下很深印象。总体看来,似乎这张专辑出得有些浮皮潦草,但是,因为有了一首经典作品的出现,这张专辑看起来还是值得收藏的。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一首真正代表了neil音乐中重型摇滚部分的精华所在的作品,like a hurricane。
这首早在75年的zuma巡演途中就写成的歌曲,同样由crazy horse配合完成。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吉他手frank sampro负责键琴部分,它使整首歌背景更加丰富,在neil激扬的吉他带领下,营造出恢弘无比的音乐景象。从第一个音符开始,聆听者的心情很自然就会随着吉他solo上下翻飞、跌宕起伏,这是完全展示neil young吉他技巧的作品。几大段放肆夸张的solo构成了这首具有七宝楼台式结构的曲子,尽管旋律上只由简单的主歌副歌主歌构成(其实这恰恰是老杨最不擅长使用的做法),还是让人大呼过瘾。LAH的录音室版本就接近十分钟,而在以后的演出中,老杨不断对这首作品加料,同时也是由于吉他演奏技巧的发展,一些70年代不曾或很少出现的回授、延时等效果也被应用进去。在91年那张著名的weld专辑中,neil在歌曲最后加入了长达3、4分钟的吉他回授,总长度:14分钟。而在笔者下载的96年巡演的偷拍录像中,neil在最后更是如施虐般对电吉他连锤带砸,音响效果十分刺激。到了2001年,变本加厉的经常将整首曲子延长到近20分钟,在多次演出中,甚至都是反复扭绞吉他直至弦断来作为结束。的确,像neil这样唱着那么温馨民谣的歌手,有如此表现,怕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
除了电声版本外,可能更多的乐迷对《Unplugged》中那个只用风琴伴奏的版本比较熟悉,但其实,在92年的solo tour中,还有一个木吉他版本,也是比较不错的。
总之,这是一首世不二出的经典作品,是neil重摇滚音乐中集大成者。当然,个人总是认为,这张专辑如果是张单曲唱片的话,没准儿效果会更好。
10月28日,reprise公司特别发行了一套双张的精选大碟:decade。这头一个十年,可能是从buffalo springfield发行第一张唱片开始算起的。除了网罗了出道至今几乎所有的经典曲目外,还有不少以前没有发行过的作品。像down to the wire、sugar mountain(68年的现场录音,这是neil民谣中的代表作品),“dance、dance、dance”改成了“love is rose”,long may you run是由crosby和nash伴唱的版本,LAH不同于专辑中的版本,是重新混音过的,等等,这张精选的确够得上经典,收藏价值极高。<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D.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这也是neil第一次出精选,虽然他本人并不愿意出版这张唱片,他本来已经录制好了另一张专辑,收录了像我们比较熟悉的pocohontas、powerfinger等堪称经典的作品,但由于唱片公司的压力,neil最终放弃了,并且为精选集里面所有的歌曲注写了说明,并且印刷上的都是neil的手写体,里面第一次透露了down by the river和cowgirl in the sand居然是同一天写成的!!!!!当然,那张没有发行的唱片也没有浪费,里面很多的歌曲基本上在后来出的唱片中都收录了,稍微晚的可能算是too far gone,要到12年后,即1989年的freedom,才加入了这首歌。
巡演方面,可能neil专注于录制唱片工作,没有及时展开巡演。不过在年中,neil出人意料的参加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乐队:the ducks里面,充当吉他手。当然,参加这个乐队的也还都算当时乐坛比较响亮的名字,比如Moby Grape的贝斯手Bob Moseley。乐队的巡演也比较特别,没有大型的场地,只是在一些中小型的俱乐部里面。由于网络的发达,这次演出的录音也可以找到,很明显,乐队的风格属于布鲁斯、根源摇滚。由于这也算是一个全明星组合,所以基本上每位成员都在不同的曲目担当主唱,neil除了负责吉他外,也演唱了几首个人作品,只不过数量较少。一直纳闷neil为什么会参加这次巡演,毕竟作为当时的摇滚明星,到这种二流场地充当客串乐手,按常理来讲算比较“跌份”的事,不过想想,好像bob dylan也曾经组织过这类乐队这种巡演,场地也是小俱乐部,可能这也算是一种回归吧;也可能去年的stills&young band的巡演让neil找回了当初当吉他手的感觉,他可能更喜欢站在舞台的左侧,悠闲的弹奏吉他的感觉。其实这点在以后也没有改变,细心的乐迷会发现,即使和crazy horse同台,neil也是站在舞台的左侧,而不是通常的舞台正中央。
这个巡演从7月中旬一直到9月初,不过更令人振奋的是第二年的大规模巡演,那才是真正的经典。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5
发表于 2004-12-11 14: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78
70年代,的确是一个创造经典的年代。对于摇滚乐,当然也包括其他流行音乐乃至更广义上的流行文化艺术,都可以说提供了绝好的发展良机。当然。艺术家们的灵感迸发,除了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来刺激,个人心态也是决定因素之一。虽然我们对艺人的私生活没有兴趣,但有时候他们的作品和个人情感的确有密切联系。
neil young在78年,个人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简单来讲,终于走出了不久前离婚带来的心理阴影。艺术家的心情好了,自然创造出来的音乐都比较欢快一些。这样,老杨背起木吉他,戴上标志性的草帽,一张非常纯粹的民谣专辑诞生了。这就是比较著名的:comes a time。
<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CAT.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里面的歌曲全部都是简单明快、朗朗上口的民谣作品,甚至连与crazy horse合作的lotta love也是如此。仅从旋律动听程度来讲,甚至要超过了after the goldrush。像goin‘ back、four strong wind等都是非常出色的曲子,但也正因为这么多的民谣放在一起,整张专辑听起来难免有一些平淡,并且在编曲和演唱上,有流行化的趋势,所以这里面没有再诞生一首don‘t let it bring you down之类的经典民谣,也许同名歌曲算稍强一些。它总是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安于现状,是一张缺乏野心的唱片,换句话说,也是一张一味讨好大众的唱片。当然,现在再听这张专辑,还是相当舒服、相当温馨的,只不过和其他经典专辑相比,缺少分量罢了。但对于neil的乐迷来说,这还应该算是一张必收的专辑。
在巡演方面,neil则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他依然马不停蹄的四处巡演。
年初,首先举办了名为 one stop world的solo tour。五天一共十场演出,都是在加州的一个俱乐部里举行的。在演出中,他写出了不少新歌,并且在其中挑选了五首,将会收录进第二年的新唱片中,这里面就包括最经典的mymy,heyhey(out the blue),不过这首歌还要归功于上一年他参与的the duck乐队的巡演,该乐队的成员Jeff Blackburn和他一起创作了这首经典作品。
这之后,neil再次会合crazy horse,举行了至此为止他最为成功、影响力最为广泛、社会评价最高的一次巡演:rust never sleeps。
演出从9月中旬一直到十月底,依然是分为solo set和electric set,几乎网罗了neil民谣、摇滚两方面所有的经典作品。乐队整体状态之佳、配合之默契,达到了一个巅峰。<img src=http://www.thrasherswheat.org/gifs/rust-poster.jpg align=right width=200>这场演出也被后来的滚石杂志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演出之一。笔者收集到了10月23日的这场演出,而在这前一天的演出实况将会收录进唱片和电影之中,这是后话。相对于前两者来说,这个bootleg的曲目是最完整的,效果也还不错,毕竟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乐迷的偷录设备远没有现在这么先进、轻便,据网上描述,好像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以前国内的电台、音像单位也曾使用过的“开盘”,对于md等器材来说,比较庞大且耗电的设备,所以能有这么多场的bootleg流传下来,应该说也是一个奇迹了。
另外比较出色的就是巡演的总体策划,可以说是创意十足。演出不再是简单的私人秀,而是动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打扮成星球大战中外星人的模样,在舞台上进行戏剧化的表演,甚至还会在演出精彩段落时,手舞足蹈的从舞台上穿过。neil的御用调音师larry cragg则穿白大褂,打扮成医生模样。在演出后半场,还会有一个化妆得面目狰狞的男子从天而降,随后被群众演员抬下舞台。这些都使演出更像是一场舞台剧,在当时也算比较有新意的。
大量巡演结束之后,好评如潮。这使得neil下定决心,推出这次演出的live专辑,这将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现场唱片;不仅如此,演出还会制作成电影的形式发行,这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以前老杨还从未尝试过。这也使得我们能在2、30年之后,一睹老杨正当壮年时的风采。当然,这些精彩的影像,要在第二年才会推出。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78
一直都以为, hey hey my my(into the black)、my my hey hey(out of the blue)是neil young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于不熟悉neil或者根本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的朋友,只要把这首歌的这两个不同版本放给他听,相信基本就能了解到neil young的音乐是什么样的音乐了。前者的激烈澎湃和后者的如泣如诉,正是老杨音乐特质的绝佳体现。几十年来,neil young正是凭着这股自由穿梭于民谣与摇滚之间的特立独行,成为流行乐坛不二出的人物。
<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RNS.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79年6月,一张最能体现neil young音乐特点的唱片《rust never sleeps》出版了。这张大碟,一面收录了五首acoustic作品;另一面则是四首重摇滚曲目(甚至带点朋克倾向,毕竟neil young的音乐有一部分也被归到了prog punk前朋克一类之中),其音乐上的两面性表露无疑。
民谣部分,前面已经提过了,是在78年某俱乐部的演出录音中节选出来的。这其中最经典的当然就是my my hey hey(out of the blue)和pocahontas。 my my hey hey彻底抛弃了通常的创作方式,整首歌曲没有明显的主歌副歌,旋律也只有四个小节,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歌词呢,相信稍会点英语的人都看得懂,但效果却是出奇的好,正所谓返朴归真,neil young剥掉了日益商业化的音乐外表,抓住了民谣中最真实最质朴的一面。当然,如果想要理解这首歌的真正意义,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77年,猫王去世了,一度作为摇滚乐的标志人物就此消失;而摇滚乐此时也经历着重大变革,许多经典摇滚乐走入了僵局,朋克音乐已经急不可待的要跳出来改朝换代。作为当时乐坛的一线人物,neil young也面临着如何抉择的问题。king is gone but he‘s not forgotten,this is a story of johnny rotten,既对传统的根源摇滚乐表示尊敬,又对音乐的创新、求变表示出其积极的一面,这就是neil当时的态度。这也是摇滚乐历史上相当具有历史影响意义的作品之一,当然,更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kurt cobain在遗书中引用的那句歌词了,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毫无疑问,kurt也是那些被这首歌中表达出的那种对摇滚乐誓死效忠的精神所鼓舞的无数青年人之一。
pocahontas则又是关注印第安人生存状态,控诉殖民者恶性的歌曲。最经典的那句“marlon brando, pocahontas and me”,现在听起来的确让人唏嘘不已。马龙·白兰度,曾经拒领奥斯卡奖,并安排了一位印第安小姑娘上台发表讲话,主旨就是要反映印第安原住民当时的生活状况,抗议政府、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平待遇。
但另一首thrasher就不这么容易理解了,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供人参考,甚至连“thrasher”指的是什么,国外评论、乐迷间都没有统一说法,最好笑的是有人居然认为thrasher是指滑板族,70年代美国就出现玩滑板的了吗?
另外一首颇让人琢磨的就是大碟b面的powderfinger了。这是一首流畅华丽的南方摇滚风格的曲子,但也是neil young比较心爱的,几乎每场演出必唱的作品。麻烦就在于它的歌词,其实也很简单,描述的就是一个小男孩,在河边玩的时候,发现沿河来了一艘大船,他怀疑这是来袭击他们的,赶忙告诉了妈妈;然而村子里的壮年男子都不在,这时候他像个小英雄一样扛起枪准备冲上去拼了……歌词到此为止,并没有准确的结局。争论就在于,有人认为:这是反映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个战斗场面,“我”是代表资产阶级一方的一个小男孩;还有的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在玩类似“过家家”的游戏,所有的场面都是他模拟编造的,是在自说自话,描述的是一种“童趣”。个人认为,后者的说法更贴切一些,小的时候,就曾经带着大沿帽、别着木头枪,和小伙伴们爬过一个个“山头”(其实就是小土包),攻陷一个个“堡垒”,这么一想,就不难理解这首歌词了。不过记得好像也曾经有人采访的时候,就歌词提出过疑问,但像几乎所有的音乐家一样,neil young也是拒绝回答此类问题的,只能由乐迷们自己理解了。
说这么多,就是说,这张专辑除了音乐上的创新之外,其内涵之深远,恐怕在neil所有的唱片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值得人去一再研究的。
稍后,<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LR.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79年的11月,另一张live双唱片live rust出版,收录的就是78年的rust never sleeps 巡演。同期推出的还有它的电影版:rust never sleeps,03年该电影的dvd版发行,具体情况笔者另有一文专门碟评,这里不再赘言。
在巡演方面,neil young这一年出人意料的交了白卷,不光没有巡演,连单场的演出也没有。原因嘛,现在无从考证,估计是78年大型巡演造成疲惫,要做一些休整;另外受朋克乐等新型音乐冲击可能也不小,受众市场相对萎缩,当然这些只是笔者猜测。
从after the goldrush到rush never sleeps,这整整十年,是neil young音乐生涯中最辉煌的十年,创造出的经典众多,影响巨大。但随着punk、disco等音乐的兴起,老式的传统摇滚乐受到不小的冲击,很多老牌乐队面临解散,老歌手的生存空间也在缩小,80年代,对于neil young来说,将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十年。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6
发表于 2004-12-11 14: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80
不可否认,6、70年代才是摇滚乐发展的最佳时期,那个时候的作品最真实、原始,最接近它的本来面目。自从进入到八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商业气息使摇滚乐更象是唱片公司批量化的产品,当音乐完全变为一种消费品,那么制造这种消费品的生产者,也就很难把握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尺度。对于那些经典的老牌乐队、艺人来说,80年代的来到,本身就宣布这一个黄金时代的终结。传统摇滚乐已经是步履维艰,新冒出来的朋克乐只是昙花一现,disco的流行祸害了许多乐队的名声,虽然一直有人认为,后朋克、新浪潮以及硬核、碾核、极端金属等在80年代还是生逢其时的,但也不可否认,和传统摇滚乐相比,这些毕竟都属于比较“小众”的音乐,普及面实在狭窄;80年代盛产的是像麦克·积逊、乔治·麦克尔、paul young这样的流行巨星,虽然现在这些音乐听起来也蛮怀旧的,但像我这样的外行也知道,这些绝不是摇滚乐;重金属发展趋势还算好,但80年代末期的pop metal风潮,把一些本来根基不错的乐队也拉下了水,彻底暴露了他们的捞钱本质。
很多乐队在这个十年刚刚开始的1980年,便分崩离析,像black sabbath,ozzy osbourne的出走,基本上宣布了其重金属鼻祖地位的下台;led zepplin,鼓手的去世使乐队彻底解散;老鹰乐队也由于don honley的不羁行为而各奔东西……当然,这一年最大的损失就是约翰·列农的遇刺了。
这样动荡的大环境,每个身处其中的艺人难免都会受到影响。neil young在这一年继续推出他的新专辑,但没有保持住以往的高水准,已经呈现出巅峰期后的疲劳状态。hawks and doves,一张掺杂了乡村、民谣、蓝草等根源化风格的专辑,但整体来说缺少专辑概念,也没有特别出众的曲目。其实这张专辑的录制从78年、79年就开始了,所以总是认为这是一张由以前专辑挑剩下的曲目拼凑而成,出得比较随意。相对于70年代,neil那些高产高质的唱片来说,这张专辑的分量明显不足。
<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HAD.jpg align=left height=160 width=160>也许,由于专辑推出后市场反映相对比较冷淡,80年一整年,neil young没有举行巡演,要知道上一年已经休整了一年,对于一个几乎以巡演为生活方式的摇滚艺人来说,不知道一两年不登舞台表演的感觉是如何的,相信一定不会太好过。不过,在这一年的10月3日举办的Bread And Roses音乐节上,neil young带同他的战友,举办了一个单场演出,曲目基本以新专辑为主。由于hawks and doves直到去年才推出cd版本,所以要想收藏到的确很难,不过还好这场演出的bootleg在网上能够找到,笔者也就有幸能听到这些在以后的演出中几乎没有再表演过的曲目。其实现场听众的反映已经能够体现一些问题,只有在表演homegrown之类老歌的时候,乐迷的情绪才被调动起来,而其他的新歌基本上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应该说80年代的头一年,neil young没有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作品,不过,乐迷还是对第二年的新专辑充满希望的。
作者:犹大圣徒 回复日期:2004-12-1 23:17:13
说实话,网络真是好东西。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呢?当然是有所感慨的。在网络没有普及的过去,乐迷,尤其是国内的乐迷,最大的资料来源还主要停留在常规的音像制品上面,打口磁带、cd甚至是录像带,由于进货渠道的不规范,导致购买这些所谓的洋垃圾,真正变成了一种“收藏”—需要机遇和运气,才能买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现在不同了,网络的普及,使一切都几乎变成了可能。只要你肯去找,总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好东西。
<img src=http://img.tianyablog.com/photo/2004/12/1/316968_80683.jpg align=left>以neil young的国外网站来说,除了一些综合网站之外,甚至还有个人站点,专门发布历年的setlist,也就是每场演出的时间、地点、乐队成员、曲目等资料,真是场场不落,非常详实;更夸张的是一个德国人做的站点,除了这些基本场次的资料以外,居然还统计出每次巡演的详细情况,譬如,巡演一共多少场,平均几天一场,表演曲目最多的是哪天,最少的是哪天,然后再列出曲目名单,每首歌曲表演次数,并且计算出所占比率,最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最早表演是哪一天,最近的一次是哪一天,分析得这么理性化、概念化,恐怕也只有一丝不苟的德国人才能做出来。
还有的站点是专门发布bootleg,也就是常说的靴子腿(私制录音,一般来说neil young是鼓励乐迷制作这些录音的,所以这类资料多如牛毛)的资料,主要是私录唱片的封面、封底及所录制时间。这样再下载录音以后,就可以自己制作成bootleg了。
那么bootleg的音频资料从哪里来呢?个人了解,现在一般主要用三种途径:
1:ftp下载,当然这类是相当少了,一般很难找到。
2:bt下载,有一些关于neil young的网站附带有制作相关种子,但是稳定性不太高,更新还算比较快,而且很多采用的是无压缩方式,除了音频外,还有vcd格式的偷拍录像,效果较差;最近由于dvd的流行,也出现了由乐迷制作的dvd文件下载,不过体积太大,还没有成功下载过。
3:专门软件,furthernet,是一种类似于点对点的下载软件,专门提供乐队、歌手的bootleg下载,速度可以,里面最多的可能要数gratefule dead的录音了,看的人眼花,初步估计不少于七、八十场,我真怀疑是不是能有人全部下载下来。
对于neil这种以巡演为主的艺人,录音室作品有时候不一定能完全体现其真实状态,还是这种现场录音听起来过瘾。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科技水平提高,偷录设备也越来越高档,效果日臻完美。关键是更新速度快,有时候一场演出刚结束不到一个礼拜,就已经能够下载到当天的bootleg,这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位朋友有更多的渠道,欢迎交流一下。
回到正题上来,1981年,neil young显然还没有恢复到的以往状态上来。<img src=http://members.cruzio.com/~tah/covers/sm-R.jpg align=right height=160 width=160>10月份,他重新召集了crazy horse原班人马,制作了一张新专辑:《reactor》专辑。这张专辑笔者没有听过,但是里面的歌曲,在以后的演出中偶尔会拿出来唱,所以基本都还听过,不过从这些歌曲的水准和网上的一些评论来看,整张唱片没有达到以往和疯马合作的高度,属于一张比较泛泛的作品。 这同样也是一张一直没有发行cd版的唱片,直到2003年。
而且这一年,不光没有巡演,连单场演出都没有。不知道这是出于市场的原因,还是老杨个人的原因。总之,这是他异常沉寂的一年。
在接连两张专辑均告失利的情况下,老杨70年代的辉煌不再,迫于压力,他和他的老东家,隶属于华纳唱片公司的reprise唱片公司,解除了合约,并和另一家geffen公司签订了合约。neil young自从69年单飞以后,个人专辑以及和疯马合作的唱片,都是由reprise公司出版,虽然他也成立了自己的broken arrow录音室,但整体策划发行,还是由reprise完成。这次出走,究竟是吉是凶,加盟新唱片公司的第一张唱片能否有所突破,大家都在翘目以待。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82
其实在整个八十年代,neil young出的每张专辑都有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尤其在跳槽到geffen公司之后,电子乐、山地摇滚、乡村乐、重金属、蓝调等等,几乎包含了流行音乐的各式风格,其跨度之大,恐怕最死硬的歌迷也不大适应得了。但也正是这种大胆的实践,彻底开拓了其音乐视野,同时也说明,一个真正伟大的艺人,是完全能轻松驾驭各种音乐风格的。
82年的12月份,年根岁尾,neil young发行了一张酝酿准备多时的新大碟:trans,亦是他转到新东家之后的第一张唱片,其意义绝不一般。而专辑的风格也让几乎所有的乐评、乐迷大跌眼镜,neil young摒弃了他一贯擅长的民谣摇滚和硬摇滚,投入了电子乐的怀抱。与其说这是其个人的选择,不如更准确说是当时的大势所趋,80年代初,正是disco舞曲音乐方兴未艾的时候,许多老牌歌手、乐队都从其中找到灵感,并将其与自己的一贯风格相结合,当时就连kiss这么纯粹的重金属乐团,都推出了带有明显disco风格的专辑,可见电子舞曲风头之劲。
但neil young显然走的要更远,在专辑不少曲目中,他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声音处理器:“Vocoder”,通过它,人可以发出瓮声瓮气、机器一般的声调;像transfor man中还用到了鼓机、合成器,当然不少曲目还是采用了传统电声乐器伴奏。本人对电子音乐分类不太了解,不过从Sample And Hold来看,基本属于techno一类的风格,当然现在好像这种电子舞曲早就过时了,不过在当时应该说还是比较超前的。
作者:犹大圣徒 回复日期:2004-12-3 22:42:28
另外像“Little Thing Called Love”,"Like An Inca", "Hold On To Your Love", 等曲目更接近于harvest时期作品,因为有ben keith弹奏steel guitar,所以曲子显得蓝草味儿挺浓的。这几首并没有电子化的趋势,它们其实是属于另一张早于trans开始准备的专辑,只不过geffen拒绝出版,所以才将部分曲目放到了这里面来出版。不过这几首原声作品水准极其一般,个人来说不太喜欢。
歌词方面,专辑主要还是表达了对新时代、尤其是电脑时代来临的一种思考,像“computer age”及“Computer Cowboy”,指向就比较明显了。
制作上,neil youn召集了他不同时期的战友,像ben keith、nils logfen是多年的好朋友,bruce palmer是buffalo springfield的贝斯手(今年他刚刚去世),joe 是csny时期的打击乐手,crazy horse也参与了部分录音。应该说这个阵容还是蛮强的,看得出来,对于这次长时间休整之后的出击,neil young本人是极为重视的。
专辑可以说相当大程度上,脱离了以往的模式,给人一种脱胎换骨之感。一些成名已久的艺人,必然要吸收新鲜元素,从而完成艺术上的突破,这是很正常的;不过,neil young这次似乎走得太远了,在艺术和商业两个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想效果,人们还难以接受玩电子音乐的neil young,这在很多人心中都是难以想象的,乐评、乐迷们的反应当然也就比较冷淡,甚至对这种尝试大肆指责。记得在头两年,有人在评出摇滚乐历史上最差的二十张专辑中,还把trans排在其中,可见评论界至今还耿耿于怀。不过老扬不这么认为,他甚至认为这是他做的最好的两张专辑之一(另一张第二年1983年才问世),看来他把歌迷们的想法完全置之一旁了。
这一年,neil young停止了三年之久的巡演,重新开张。这次乐队组成基本是专辑的录制人员,他们先是在美国的几个club举行了小型的演出,随后10月份,乐队杀到了欧洲,展开大规模巡演,并将最后几场选在了当时的西德柏林。不知道当时电子乐在欧洲、尤其在德国是不是很受欢迎,不过好像德国出过几个比较伟大的电子乐队,像kraftwerk。演出之中,新专辑的曲目只占了一小部分,电子部分也只有三、四首歌,更多的是乐队形式的经典曲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还算安慰了本来有些失望的乐迷—起码neil young还没有带着耳麦、在打碟机后面完成整场演出。专辑虽然不太受落,但是巡演还是蛮成功的,毕竟人们已经三年没有看到过neil站在舞台上了。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83
83年7月份,neil young发行了专辑:Everybody‘s Rockin‘。这张专辑第一次舍弃了他一直以来的制作人david brigg,但乐队成员基本还是以前合作过的老伙伴们。笔者目前还没有见过该专辑的任何音像制品,不过下载了一个mp3的完整版本。一遍听下来,不能说是完全失望,但也起码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这里面的音乐风格完全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摇滚、山地摇滚,和他以前的音乐风马牛不相及。不光如此,这也是一张收录了大量翻唱作品的唱片,达到四首之多。无从考究neil何以会录制这样一张唱片,如果trans还是一种对新兴音乐的尝试的话,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回归。
不过和trans相同的是,在Everybody‘s Rockin‘之前,neil young其实还录制了一张民谣摇滚风格的唱片,不过也没有被geffen公司采纳。而在这张唱片出版之后,David Geffen(唱片公司老板)却将neil young告上了法庭,控告其制作没有neil young式的唱片,这可能也要算是摇滚乐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官司之一。
巡演方面,neil在年初的时候,在北美举办了多年没有进行的solo tour,这也是去年trans tour的一个续尾。
新专辑发行的同时,neil young照例举行了相关的巡演,其中有一首Don‘t Take Your Love Away from
Me是非常出色的布鲁斯作品,不过没有收录到唱片之中
八卦:在笔者以前观看过的布鲁斯·维利斯主演的影片:《完美盗贼》中,比利·帕克斯顿化妆抢劫,他一边开车,一边嘟囔,说他这个发式和大鬓角完全效仿neil young的某个造型(明显是83年这张唱片的造型),比较有趣。不过他把那张唱片形容错了,他说是neil young站在大树下面,可那是Everybody Knows This Is Nowhere。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84
自从流行音乐商业化以来,唱片公司、艺人、乐迷这三者就一直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作为消费者来讲,自然希望购买来的音像制品符合自己的欣赏观念,能给个人身心带来欢娱之感;而唱片公司本着资本效益最大化的观念,挣钱是第一位,艺术居其次;而艺人一方,往往身份比较尴尬,一方面,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理念,另一方面又要被唱片公司的经营策略所制约,同时还要面对广大的挑剔的乐迷,所以这种情况下录制出来的唱片,往往有很多都是折衷后的产物。当然,那些一味捞钱、不计后果、欺瞒无知的艺人是不能够有任何个人想法的,他们不过是唱片公司操纵的挣钱机器罢了。真正的艺术家是能够引领大众欣赏口味的领路人,是无限拓展艺术领域的先行者,只有他们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那种羊好放羊、牛好牧牛的投机者怎么能做到呢?在巨大商业压力面前,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如何。
neil young由于在新东家推出的唱片不太叫好也不叫座(尽管这其实都是GEFFEN公司做出的选择),风格上的突变不光让乐迷一时摸不清头脑,连唱片公司也忍无可忍,老板David Geffen居然将他告上了法庭,理由就是:neil young没有制作"neil young"的音乐,这个理由足够可笑了。但也反映出八十年代初,neil young其实一直在做各方面的创新以求达到突破,作为成名已久的艺人,能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已是难能可嘉,但只把商业效益奉为法宝的资本家不这么想。当然,这场官司最后以Geffen败诉告终,没有闹出更大的笑话。
但官司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音乐活动。这一年,neil young没有推出任何一张唱片(即使是现场唱片),这也是他69年推出个人第一张专辑之后,第一次出现了断档期。相信这是每一个乐迷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一个如此高产的艺人,因为这样的原因而不能出版唱片,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
虽然唱片公司可以干涉专辑的制作出版,但不能阻挠老杨对巡回演出的热情。84年2月6日、7日,他和许久没有合作的crazy horse乐队,进行了四场小型的club演出。随后,他又组建了一支新的乐队,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末,进行了全美及加拿大地区的巡演。出人意料的是,这次neil young玩起了比较纯正的乡村音乐。早在《harvest》中的Are You Ready For The Country?,老杨就进行了尝试,但这么大规模的创作演出乡村乐,还是头一次,而且许多以前的名曲,包括old man、helpless等本来属于民谣风格的作品,在演出中的效果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乡村风格十分浓郁,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同样的作品,neil young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正说明了,他所看重的并不是音乐的形式,而是一个能够纵横把握各种风格的艺人的感觉。
官司总有打完的一天,所以,在年末的时候,neil young率领这支The International Harvesters乐队,又开始了一张新专辑的录制,当然,这是完完全全乡村化的一张专辑。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最优停时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139
帖子
878
编号
167
注册
2003-8-26
#7
发表于 2004-12-15 10: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喜欢那首heart of gold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8
发表于 2004-12-16 11: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85
人生,需要等待。看了一部叫做《幸福终点站》的电影,汤姆·汉克斯+斯皮尔伯格,一部童话色彩浓郁的小品,纳沃斯基在肯尼迪机场等待了近一年,在他最后迈出机场的同时,他人生的轨迹也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这种等待是值得的。我们忙忙碌碌、奔波生机,也是种等待,只不过等待的目标不同而已。在等待的同时,人需要学会忍耐,需要学会坚持,这样你等来的才是有价值的,才是你梦寐以求的。
再次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费尽周折,终于脱离官司困扰的neil young推出了全新制作的大碟:old way。专辑中的曲目完完全全是乡村音乐,虽然,以前的作品当中不时会掺杂此类风格,但这么纯粹、这么大规模,还是头一次。专辑甚至还不惜余力,请来了乡村乐坛的两位巨人:willie nelson和Waylon Jennings助阵。当然,neil young也的确是玩什么音乐都像模像样的艺人,乡村音乐中的小提琴、口琴等乐器,都被他摆弄的服服帖帖,感觉十分到位。另外这张专辑也找回了以前的老牌制作人david brigg,使专辑多少保持住了以往的水准。但是不可否认,专辑中的作品实在过于类似,缺乏新意,另外按照david geffen的看法来说的话,这恐怕也是一张缺乏“neil young 风格”的neil young的唱片。
而在巡演方面,年初的2月下旬,neil young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澳洲巡演,分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个部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neil居然带了两只随行乐队,除了在头一年新组成的乡村乐队:THE INTERNATIONAL HARVESTERS之外,还有老搭档crazy horse。演出也分为了两大部分,即乡村风格部分和摇滚部分,一般是由疯马收尾。这使演出曲目明显增多,时间也大大加长了。
之后,neil young又带领乐队进行了北美巡演,主要是新专辑的作品,这次巡沿和84年的基本相同,还是以乡村音乐为主。
除了例行巡演之外,还有两个比较大的音乐会,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也可以说在当时全世界都非常轰动。
首先是欧美全明星赈灾义演:live aid,这真是一场马拉松式、巨星云集的演出,并且同时在英国、美国两地进行。phil collins甚至还利用时差,乘机在两地之间往返登台表演。这也是流行音乐界第一次大规模的以社会公益事业参与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也表明,流行音乐并不是简单的娱乐,他也可以背负更加沉重的社会历史责任。neil young作为摇滚乐坛的中流砥柱,同样带领他的乐队出现在美国费城的舞台上,表演了二十分钟,基本都是巡演中的曲目。同时,他还要避免和以前的队友csn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和好。今年,live aid的4 disc dvd已经出版,其中收录了neil young的两首曲目,值得期待。
10月份,另一场大型义演farm aid也开场了。这是一场由Willie Nelson, Neil Young,还有 John Mellencamp为主要发起人,以拯救农田、救助农民为主要主旨的大型音乐会。和live aid的only once不同,farm aid基本坚持了每年一场,一直到今天,并且每年都有不同的当红歌手表演。这也是neil young今后每年都要参加的一个演出,在现场,他常常会穿上写有stop factory farms的红色T恤,以示声援。
通过live aid(救生)和farm aid(援农)这两大义演,证明neil即使在八十年代的发展并不十分顺利,但他的乐坛地位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尽管评论界多有诟病,歌迷们略有微词,但相信没人会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
同时,也可能是这些义演再次激励了老杨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并且也由于自己的小儿子的缘故,他将要举办独自牵头,由众明星参与的大型义演活动,而且,其演出形式也是十分特别的,这就是第二年开始的著名的bridge school benefit。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逝水长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150
帖子
529
编号
4376
注册
2004-1-11
#9
发表于 2004-12-25 19: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rive back(老杨这四十年)之1986
流行音乐到底有没有雅和俗的区分?这恐怕也是个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有的认为,流行音乐本来就是通俗化的大众文化,好坏高低本没有区别,只能是说个人口味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以,很多“**年的第一场雪”、“*只蝴蝶”也能够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一些不为人熟知(或者仅仅在国内而言)的音乐,却被称作是“小众的”,“只是某些人的个别爱好罢了”。这样的一概论观点显然抹煞了艺术家的真实能力,混淆了大众的鉴赏能力。举个例子,如果问巴赫和莫扎特孰高孰低?这恐怕是没有定论的,但如果说莫扎特和克莱德曼相比呢?答案很简单吧。恐怕克莱德曼迷们也不能用所谓的“萝卜白菜”论拿出来解释了吧?当然,能听懂莫扎特的和听懂克莱德曼的怕也不是一类人群,最好的办法就是互不相扰,各玩各的,这样,大家过得都会轻松一些。
回到主题上来。86年的7月份,neil young在参加了几场一般演出(其中包括farm aid 2)之后,录制出版了最新的专辑:《Landing On Water》。同在geffen时期以前的作品相同,这次neil继续尝试不同的音乐形式,但由于和唱片公司的种种龌龊,使neil young急于完成唱片合同后走人,所以这张大碟难免有些敷衍了事。专辑里面的歌曲都显得十分的……怪异,有些重金属的元素,但并不突出,而且除了Hippie Dream一曲还算有些水准(里面的吉他solo实在刺激,非常另类地下的感觉)外,其他的只能算是凑数之作。由于曾经在精选碟内听过Hippie Dream,所以对这张专辑还算抱着很大希望,但当我真正拿到这张唱片后,老实说,它只在我的cd机中旋转了近四十分钟之后,就一直颐养天年。个人感觉,这恐怕要算老杨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作品。如果说trans、old way还能算是各方面的尝试、寻找一种突破的话,《Landing On Water》的确让neil站到了悬崖边上,这样搞下去的话,一世英名怕真是要毁了。
之后,从9月中旬到11月份,neil举行了新专辑出版后的例行巡演,这次,他找回了老伙伴:crazy horse。应该说,这次巡演还是比较“摇滚”的,除了乐队的经典曲目之外。象Sample And Hold、 Computer Age这样的非crazy horse时期作品,在乐队的演绎之下,也象模象样。可能neil本身也对新专辑不太满意,所以整个巡演下来,只有Violent Side,Hippie Dream这两首来自于《Landing On Water》。另外象Prisoners Of Rock ‘n‘ Roll等多首新作品的出现,也让人们对他们的下一张合作唱片充满期待。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有够俗的一句)。neil young和第二任妻子pegi young所生的小儿子天生患有智障,属于残疾儿童。为了救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一所专门收容脑障儿童的学校bridge school成立了,pegi young就是该校校长。1986年的10月13日,在加州的Mountain View剧场,专为该学校筹集善款的全明星演出正式举行。CSNY, Don Henley, Tom Petty, Bruce Springsteen这些大牌歌手都友情参演,neil多年的合作者,当时已经跳到Bruce Springsteen的随行乐队中的Nils Lofgren也表演了几首曲目。同其他演出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完全acoustic的演出,不光歌手单独表演,伴奏乐队也全部使用原声乐器,这绝对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一场演出。作为演出主导者,neil young一般在开场表演两至三首曲目,然后由众艺人接连出场,最后是neil做总结演出。而86年这次的意义还在于,csny这个传奇组合再次团聚,他们上一次合作已经是十年之前了,乐队成员终于尽弃前嫌,言归于好。当然,老杨和老板(Bruce Springsteen=Boss)同台献艺更是少有的绝妙合作。
这样的演出,坚持每年举行一次(87年有过一次中断),每次两场,所邀请到的全都是音乐界的经典大牌和当红人物,并且随着一些音乐风格非常硬朗的乐队的出现(比如metallica、ministry等),使演出更具非同意义,想一想,那些激昂疯狂的曲目,在原声乐器的伴奏下会是什么样子,恐怕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当然,neil未来新专辑的走向依然令人关注,这次,crazy horse在关键时刻再次出现,多多少少把以前已经走的太远了的音乐风格往回拉了一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10
发表于 2004-12-25 20: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老杨的知音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8 06: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221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