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闲扯三国物理学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2004-11-16 22:41:35 作者:知人之颖川司马徽 编辑:征西将军魏延

一,浮力原理
  曹操带一班文武在码头见印度象,突发奇想,想称称此象重量。命文武献策,司马懿经刻苦思索后,得出如下方法:听闻刘玄德老家有大树,可砍掉做秤杆,又办了差,又破了刘备的风水,可谓两全。将杆悬于庙堂大梁上,命许褚,夏侯兄弟等一干生猛海鲜用蛮力将印度象做一个位移,即练了兵又节约搬运人手,两全!可预见此时秤砣不好挂,因太高,故需搭架若干,选同重美女做砝码,置于高台,逐一跳下,即秤了大象众人又饱了眼福,两全!!曹操怒,命乱棒打出,不得重用。许褚在一旁突生一计,大喝:“何必如此劳烦,不消一个时辰,我将象大卸八块,逐一秤之,岂不妙哉?”,曹操大怒,虎痴真白痴也,吾自愧不如。此时只见曹冲跨下赤兔学步车,手持狼牙玉米棒冲至许褚面前当头一棒,曹操喝斥,乳臭小儿不得无理,曹冲对曹操耳语,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用大船秤之。盘古哪!中国浮力原理从此诞生了!

  曹冲秤象无疑是古代中国重大物理学事件之一,之所以将其提到大事件的高度是因为国人终于有了证据表明我们是如何精通浮力原理,如何如何地比阿基米德强,云云。我有点不明,应用层和理论层怎么样比呢?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事。

  二,杠杆原理

  简单说,官渡大战的投石车是个好例子。

  记得有一篇古文,把杠杆的左右还分名称,叫什么标,的,我们的物理学发展不好和符号,表示太复杂有点关系。

  三,李靖岩推论

  靖岩旧作摘要如下:青龙偃月刀,是关羽成名的武器,八十二斤,四十一公斤。赤兔马,腾踏过血染江山万里赤土的良驹,三国速度第一。面对着呼啸而来的关羽,颜良骄矜的挥刀向天,这一次,他有把握及时的架住敌人的来刀,于是,他不动如山,长刀横空,双刀骤然相交……火光爆溅!静……动量守恒有关公式计算:m.v=f.t

  M:青龙刀质量41公斤
  V:赤兔日行千里以每天12小时计1000*500/12*60*60=11米/秒 强
  T:电光火石,计做1秒
  由此导出F约等于451公斤。

  假设赤兔的短程冲刺速度快一倍达到:20米/秒
  关羽的臂力为205个牛顿,则青龙刀加速度为5,关羽挥刀三秒时遇上颜良。
  这时候青龙刀速度为20 5*3=35米/秒
  代入原公式计算F约为1350公斤

  在三国时代没有人能静止不动单凭自己的力量架住两千七百斤的一刀!颜良也不能,尽管他以为可以,尽管他没想到古代也有加速度……于是——刀起,刀架——颜良刀断,关羽刺中。

  可做三国物理学博士论文。李兄高见,有公式证明。最感动我的地方是“T:电光火石,计做1秒”,五体投地中。

  四,武器重量陆狐狸定理

  陆fox旧作摘要如下:首先我们来计算一下张飞那根丈八蛇矛的重量。大家不会怀疑它是纯钢的吧,那就假定其比重是8千克/立方分米好了。根据描写,它有碗口粗细,不妨假定其直径为5厘米吧,否则也就太普通而且没有足够的强度了。论长度,当然没有丈八,但2米长应该有吧。通过计算可得丈八蛇矛的体积为3.93立方分米,重63斤。李元霸两柄大锤重800斤,其实这锤并不大!如果用铜来打造,也就是两个直径为35厘米的铜球。裴元庆锤重300斤,铜制则直径25厘米。岳云锤重80斤,铜制则直径仅15厘米,小西瓜两个,呵呵。

  我想狐狸是算过的,反正我没算,因涉及到球体体积公式,还有一个三次方要乘,佩服啊,算三国物理学硕士论文,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发表于 2004-12-5 19: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飞的丈八蛇矛~~莫非是一丈的十分之八的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mf48

富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4
功绩 441
帖子 2036
编号 1760
注册 2003-10-31




QUOTE:
原帖由袖里乾坤于2004-12-05, 19:18:07发表
张飞的丈八蛇矛~~莫非是一丈的十分之八的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

那张飞身高8尺,蛇矛只与其身等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月猫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8165
注册 2004-6-6


发表于 2004-12-6 1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那时候的尺度虽然和现在不一样,但是比例还是一样的啊

张飞高8尺,武器丈八即18尺

按照现在来说,张飞身高8尺折合2.67m自然是不可能的,古代说八尺男儿,说明那时候8尺是男子的理想身高,折算成现在的1.8m吧,那么丈八就是4m。另外,根据人体的舒适度,一般人手握直径4-5cm的东西是最舒适的,我想张飞不可能为了装拽把武器设置到6cm以上吧,那么姑且定为5cm(因为有4m长),那么,蛇矛的标准重量才是63Kg。

不知道上面的狐狸同志是怎么把2m长计算出63Kg的

长矛是长兵器,属于双手武器,那么,握手部位至少要占去0.6-0.8m,也就是说,2m长的蛇矛,实际长度只有1.2-1.4m,按照长剑的标准1m(这个可是标准的1m,不计算握手位置的),蛇矛也不见得比长剑长多少了。。。

想想好了,一个标准身高的男子,捏着只有2m长的武器冲锋陷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月猫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8165
注册 2004-6-6


发表于 2004-12-6 1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铜锤属于短兵器,我们可以设置铜锤总长为1m,握手部位直径5cm,铜锤部位为圆,铜的密度为8.8左右,单个铜锤重200Kg,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铜锤部位的直径R,公式如下:

200=[(0.05/2)*(0.05/2)*3.14*(1-2R)+4/3*3.14*R*R*R]*8800

解这个等式可以得到,R=0.35m,那么直径就是0.7m了,直径2尺多的铜锤,个子真的不算小了。呵呵,不知道狐狸同志的直径35是哪里来的


同样,可以计算出裴元庆和岳云的锤子实际直径分别为50和30mm左右


我想,狐狸同志大概是搞不清楚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uy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3
功绩 85
帖子 704
编号 16224
注册 2004-8-24


发表于 2004-12-6 13: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丈八蛇矛,似乎是一丈零八寸,换算一下大概2.5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月猫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8165
注册 2004-6-6


发表于 2004-12-15 15: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liuyz于2004-12-06, 13:31:42发表
丈八蛇矛,似乎是一丈零八寸,换算一下大概2.5米

古代的尺度,是和现在的尺不一样的,我不知道三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多少,但是绝对不会和现在的一样,不然,那么多的身高八尺九尺的人。。。


另外,就算是一样,那么一丈八寸也是3.36m啊,1丈=3m这个概念可不能弄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04-12-16 2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就没人知道一尺等于现在多少??
24cm左右吧。参见:《文化时空:曹魏骨尺示度值》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30221/161/...21A00391006.htm

丈八就是一丈八尺,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一般的枪大概是丈二,前七后三怀抱二尺。不过张飞的要长点。

另外,大家都按照圆柱型来计算蛇矛的重量??关键是………………蛇矛的柄如果是木头的呢?? - -
当时号称关王刀才是最重的啊(其实是说书人扯谈,三国时候哪有大刀?)



另外,我看到:
————
动量守恒有关公式计算:m.v=f.t

  M:青龙刀质量41公斤
  V:赤兔日行千里以每天12小时计1000*500/12*60*60=11米/秒 强
  T:电光火石,计做1秒
  由此导出F约等于451公斤。

  假设赤兔的短程冲刺速度快一倍达到:20米/秒
  关羽的臂力为205个牛顿,则青龙刀加速度为5,关羽挥刀三秒时遇上颜良。
  这时候青龙刀速度为20 5*3=35米/秒
  代入原公式计算F约为1350公斤
——————

这段的时候我 真的喷了…………“关羽臂力为205牛顿”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
大哥…………g=9.8的时候,1公斤力就有9.8牛,205牛的力气就20公斤多,一个20公斤多臂力的家伙怎么拿的动“82斤”的刀的??
而且用后脑勺想也猜得到,你骑着马,挥起大刀砍下去,是刀相对于马的速度快呢?还是马相对于地的速度快???
而且如果关羽真拿的是大刀,那既然不是直刺的枪,那“刀相对于地的速度就不应该等于刀相对于马的速度加上马相对于于地的速度”,因为两个速度方向不同。
而且如果关羽真拿的是大刀,那既然不是分量完全在锤头的锤子,那直接把“M:青龙刀质量41公斤”代入运算也就不对了。
何况挥刀的动作本来就应该不是平移而是旋转的,里面完全没有考虑力偶…………



反正整个也是一片yy胡言,我就也仅仅大约这么分析几句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04-12-16 2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落月猫于2004-12-15, 15:27:34发表
古代的尺度,是和现在的尺不一样的,我不知道三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多少,但是绝对不会和现在的一样,不然,那么多的身高八尺九尺的人。。。


另外,就算是一样,那么一丈八寸也是3.36m啊,1丈=3m这个概念可不能弄错了

另外,就算是一样,那么一丈八寸也是3.36m啊,1丈=3m这个概念可不能弄错了
————————————
一丈什么时候等于3米了?明明是3尺等于1米,1丈等于10尺也就是3.333米么?!
加上8寸也就是10.8尺/3=3.6米么…………还好意思笑别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04-12-16 20: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后补充一点:
在三国时代没有人能静止不动单凭自己的力量架住两千七百斤的一刀

————————————————————

在春秋时期就有人能抗住城门让整个一只军队通过了。
你觉得是抗一下容易还是抗十几分钟容易?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1 20: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0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