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失街亭的马谡是一位“匡世奇才”?
性别:男-离线 司马老儿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7
编号 25466
注册 2004-11-23


发表于 2004-11-27 00: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 ,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

  正如毛泽东思想里,包含着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一样,诸葛亮的智谋,很大一部分里包容了马谡的聪明和智慧。“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群体皆曰马谡该杀的时候,参军蒋琬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刘禅更为冷静,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事情的发展,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机关兵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 错位 。

  出任先锋总司令一职,理应由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同魏国名将司马懿的大军对阵,显然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由于魏军来势凶猛,东线老将赵云尚且抵挡不住,马谡失街亭亦势所难免。诸葛亮听不进马谡“不宜远征”的忠告,楞是以弱谋强,即便不失街亭,诸葛亮也不会有大作为。街亭失陷与其说是马谡咎由自取,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战略失误的必然。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追究马谡错位悲剧的社会根源,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失街亭之前,刘备、诸葛亮为了调动将领的积极性,偏爱刺激法。激将法在激励人才自我表现的同时,也助长了将领们不切实际地好大喜功倾向。

  关羽、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为了抢头功,也都有动辄拿人头担保抢签军令状的经历。成事,签订者大捞资本;败事,也没有人认真追究。所以,在一定程度地助长了盲目签订责任状的恶习。受大气候的影响,作为没有一线资历的马谡,比任何蜀将都急于捞取一线的资本,加上马谡同诸葛亮非同一般的关系,错位的马谡“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凭着多年默默无闻地为诸葛亮甘当绿叶这一情份,事前事后的马谡都没有预料到诸葛亮会对自己依法处置。而事实上的诸葛亮,也并非不想从宽处理马谡,只是自己违规拔谡,将军们多有情绪和猜疑。在 斩或留 问题上,众将官不满情绪无疑成了诸葛亮执法的准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其说是执法严明,倒不如说不得已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张心阳说:“在中国官场似有一种‘责文化’就是从部署一项工作任务开始,就言必称‘不成任务,我拿你是问’,‘拿不下城池,就提头来见’。他将一切责任推给下级,而从不检验自己的决策是否周密。”一旦下级圆满完成任务,便是自己英明果断,否则便是下级刚愎自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独裁制度下,人才错位的始作俑者是他的上级。

  事业的成败往往并不取决于人才的得失,而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错位的人,但没有无用的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刘邦在评价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说过:“此三这,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假若诸葛亮真能做到知人善任,各得其所,怕马谡、魏延、李严、杨仪等人才也不会是因错位而落到悲惨凄凉的结局。如果董卓、袁绍、曹爽善待谋士,不搞越俎代庖的话,怕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赵括错位,导致四十七万赵国子弟兵,被杀的被杀,活埋的活埋,重大事故,难道问题的根源仅仅是赵括纸上谈兵缘故吗?!避讳领导重大责任而不追究而专门干“舍卒保帅”的勾当,是我们历史悲剧的悲剧,也我们不断重复历史悲剧的根源。解放后,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接受人民的再教育,难道这么多人错位也应该由知识分子承担吗?!

  马谡该死,罪在错位。假如因为马谡错位,而把他的功绩一笔勾销,显然不是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为何在我们眼里只有失街亭的马谡,而没有智慧过人的马谡呢?!我不禁要问:社会颠倒了,还有历史来评说,那么历史颠倒了,又有谁来评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4-11-27 01: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有名言吗: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没有使用到适合方位的东西。(大致意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4-11-27 01: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谡是个很好的参谋,却不是个合格的主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4-11-27 10: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事情的发展,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这句说的太对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幽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士兵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1923
编号 23580
注册 2004-11-10


发表于 2004-11-27 10: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道扎营死得更快!上了山还得渴几天。
想想十则围之,倍则攻之。凭什么说当道扎营就守得住?

个人认为:杀马谡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完全是政治黑幕的牺牲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高木知之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98
编号 16376
注册 2004-8-26


发表于 2004-11-27 15: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你要看看当时的地势了。要是前面的道路是只能单人独行的,那么是多么理想的防守地势哟。王平的经验还是要强过马谡的理论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幽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士兵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1923
编号 23580
注册 2004-11-10


发表于 2004-11-27 15:2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路总口啊。单行道?

如果真是单行道,王平守就有余了。

经验强过马谡也不一定能胜。我的判断是:王平主将,带哪丁点的兵马当道扎营也会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龙鹰凌渡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43
编号 19944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4-11-27 15: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daizhiyua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0
编号 29320
注册 2005-1-1


发表于 2005-1-9 13: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当道扎营死得更快!上了山还得渴几天。
想想十则围之,倍则攻之。凭什么说当道扎营就守得住?

你知道街亭的地形吗?

QUOTE:
五路总口啊。单行道?

如果真是单行道,王平守就有余了。

经验强过马谡也不一定能胜。我的判断是:王平主将,带哪丁点的兵马当道扎营也会败。

你知道军心涣散的后果吗?你知道什么叫隘口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1-9 14: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拿三国演义写文章,还是放到演义区才合适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1-9 14: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禅那不叫冷静,而是麻木。

马谡之死,个人感觉是他平时太得意,和同僚之间关系没搞好,以至当时没有得力人士为他求情。看了史料,只恨蒋婉口才太差~~揣度诸葛亮也不是真的非杀小马哥不可,可惜没人给他过得去的台阶来下。

政治不是玩SLG,杀与不杀仅在玩家鼠标键盘之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1-9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1-09, 14:29:41发表
看了史料,只恨蒋婉口才太差~~揣度诸葛亮也不是真的非杀小马哥不可,可惜没人给他过得去的台阶来下。

看来要建议兄台重新看看史料了————蒋琬明明是马谡死了以后才跟诸葛亮提反对意见的嘛。

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蒋琬后诣汉中, 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1-9 17: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1-09, 16:20:54发表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1-09, 14:29:41发表
看了史料,只恨蒋婉口才太差~~揣度诸葛亮也不是真的非杀小马哥不可,可惜没人给他过得去的台阶来下。

看来要建议兄台重新看看史料了————蒋琬明明是马谡死了以后才跟诸葛亮提反对意见的嘛。

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蒋琬后诣汉中, 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恩,是我记错了,谢谢提醒~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5-1-9 17: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谡只是一个参谋,论其战略和奇计方面的才能不在诸葛之下,然无实战经验,他的死归于诸葛用人不当。

挥泪斩马谡是演义说法,记得志里好象是说马谡病死在狱中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1-10 11: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5-01-09, 17:58:01发表
马谡只是一个参谋,论其战略和奇计方面的才能不在诸葛之下,然无实战经验,他的死归于诸葛用人不当。

挥泪斩马谡是演义说法,记得志里好象是说马谡病死在狱中的。

大部分都直接说是被杀了,只有谡传说他在狱中“物故”。这个词一般意思是“病死”,但基本上可以认为这里是被诛杀的隐晦说法。古人很喜欢这种笔法。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27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