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项梁死后楚军内部的权力斗争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1-25 14: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梁死后楚军内部的权力斗争

项梁死后楚军内部的权力斗争

楚是个大杂烩,什么势力都有,项梁在时还能统一到一块,他死后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肯定是避免不了的。由于项梁是突然战死,而且又他本人估计也不老,所以估计没有明确的继承人。一般来说,可能继承人会有两类,一是他的直系亲属,比如儿子、兄弟、侄子等,另一类就是和他一同起兵的元老或者中间加入楚军的大派系领导人。当时楚军这个大集团成立时间也不算长,而且又是派系林立,所以我估计当时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法取得绝对优势,很可能是某些势力结成一个大一点的联盟,从而取得优势。从史书记载来看,项家应该是个有势力的大家族,而且楚军又是项梁领导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有家族这个纽带,应该比那些外姓将领更容易抱成一团。所以我倾向于认为项梁死后楚军的权力斗争中,项家的势力占据了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通过几个项家重要人物,如项梁的儿子、兄弟形成的领导集团来进行决策和统治的。
项羽在早期楚军中无疑是个表现出众的将领,很能打仗也立了不少功劳,但这并不表示项羽就是楚军中的二号人物,而且他资历尚浅(与家族和同盟军中那些年纪大身份地位高的人相比),不具备有绝对说服力的继承资格(比如说项梁的儿子这种身份),又没有政治头脑,很难想象别人会推他为项家的新领袖。更要命的是项羽的个性,看他以后的作为就可以推测他属于那种老子天下第一,除了项梁谁的帐都不卖,而且又很有野心的人。项梁在时还可以罩着他,项梁死后,这种人物必定是属于首先被扁的,任何一个想继承项梁位子的人肯定会想办法削弱项羽的实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即使是项家的势力占了上风,项羽也一样被排挤打压。
另外一个项家其他人不服项羽的证据,就是鸿门宴中的重要角色-项伯。记得当年学鸿门宴这篇文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项伯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第二个想法就是“要不是项伯坏了事,项羽很可能杀了刘邦,最后统一了中国”,:-)。今天回头细想,自己当年的想法固然可以说是幼稚,但项伯的所作所为真是非常令人怀疑。当时楚汉两军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联军入函谷关就是打过来的,已经是有了直接冲突的,而刘邦还抱着怀王之约没有服低的打算,应该说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势成水火。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项伯想救张良之心可以理解,但见过张良又见刘邦,还约为婚姻,回去又给刘邦说好话,到底是自己家族的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重要还是刘邦这么个外人重要?如果说这些还可以说是项伯以义气为重,息事宁人的话,他在宴会中与项庄对剑保护刘邦就更显得不可思议了。这时刘邦一干人已是砧板上的鱼肉,杀刘邦而保住张良应该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又报答了朋友的救命之恩,两面光鲜的事何乐而不为?当然我们不排除项伯这个人脑子有点不好使,但我更倾向于认为项伯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和项羽根本就是面和心不和,项伯属于项氏家族中排挤项羽的势力中的一员。项羽杀宋义夺兵权,但项伯等项氏家族其他人的对自己私人武装的指挥权项羽无法剥夺,为了避免楚军内部的分裂,项羽不得不继续用这些人;而这些与项羽不同路的项家将领人在屋檐下,由于作战的需要也不得不听项羽的指挥。但明里暗里,这些人总要和项羽作对,那么不让项羽消灭当时名义上仍在楚军序列中的刘邦自然是最好的策略。再看看刘邦灭项羽后,项家仍有很多人被封候(项羽本纪:“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这个猴的称号可真有意思),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也很让人怀疑项氏家族中确实是有不少人不是紧跟着项羽的。
因此我认为,项梁死后楚军内部的权力斗争,应该是以项羽为代表的少壮派军官和以项家其他长辈为代表的元老派之间的斗争。

高祖本纪记载“项梁死。沛公与项羽方攻陈留,闻项梁死,引兵与吕将军俱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
项梁与章邯作战,他带这支部队肯定是楚军的主力,项梁战败死后,这支部队即使没有被消灭,也应该是被击溃。从史记记载来看,这时项羽刘邦带的“攻陈留”的部队和吕臣带的另一支部队,只怕是当时楚军败后唯一两支兵力强大、建制完整的部队。项吕刘三人领兵驻扎彭城附近,建立起一个防御阵地,从而稳定了局势也稳定了军心。可以说,项吕刘三人以及他们所带的部队,对楚军能迅速从兵败及领导人被杀的不利局面中恢复过来,继而派兵援赵与西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项羽起的作用应该最为重大,毕竟刘邦是副手,而“吕臣军彭城东”处于相对后方的位置,可见其兵力、军队战斗力都比项羽的要差。
可惜,由于项羽已不容于项家其他势力,尽管他有一支完整的军队(估计还收容了不少败兵),他依然在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被夺去了兵权,作为安慰,或者是权力斗争的权衡结果,给了个长安侯的空头爵位。吕臣也被夺了兵权,但他的势力远远不如项羽,所以给他和他老爸加了个空头官位作为补偿。三人中唯一得到好处的似乎是刘邦,虽然这个武安侯并不一定代表什么实权,但他毕竟由项羽的副手一跃成为名义上可以和项羽平起平坐的候爷。

关于怀王在这次权力斗争中起了多大作用,获得了多大权力,在回复yaolei兄的那篇文章时我已讨论过了,但为了文章的完整,这里再贴一下。
所谓立傀儡,应该选的是没有什么才干或没什么实际权力的人,项梁立怀王是听了范增的意见,范增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应该不会随随便便选上熊心,可能熊心这个人才华不外露,但从“为人牧羊”这句来看,应该是没地位没身份的人,也应该不会有什么政治经验的。再看看项梁立怀王,是在“二世之二年六月”,而项梁被杀是在同年九月,一个月后(闰九月)怀王命宋义、项羽援赵。短短四个月间怀王就从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傀儡,发展到了权力大到能夺项羽兵权,进而号令整个楚军的地步,实在是太快了一点。项梁既然是让熊心当傀儡,必定会对他有所提防,不会让他轻易掌权。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某人有多大权力估计是与这个人有多少兵马直接联系起来的,熊心一个处在后方的傀儡,很难相信他能掌握到多少兵权,而没有兵权,他根本不可能“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
怀王没这个能力,但楚军中其他强大的势力,特别项家的其他人,有实力也有动机(整个家族的利益)联合起来争权。但由于楚军内派系实在太多太杂,把项羽排除在外的项氏家族要想取得优势并不容易,于是,联合其他势力,并取得怀王这个名义上的主子的支持会更有把握。所以我推测,项梁死后,项家其他人联合其他势力、勾结怀王,结成一个松散的联盟,成功地取得了对楚军的领导权,而项羽由于太出众,没有人缘又没有政治头脑,被排除在外而夺了兵权。
当然,怀王在这次政治斗争中还是很积极的,他能够到前线去说明他还是有点胆量和气魄的。至于怀王并项羽和吕成的军队自将之,我觉得应该理解为解除了项羽和吕成对他们率领的部分楚军的指挥权,因为如果项羽当时所带的兵全是自己的私人武装的话,谁也夺不了他的兵权。所以怀王从项羽那儿夺去的是支大杂烩部队的指挥权,至于怀王自将之,并不等于怀王就可以指挥他们了,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而已,他们毕竟是比较独立的,投靠谁不是怀王说了就算的(这估计也是为什么后来项羽杀了宋义后能顺利地夺回兵权的原因)。但同时,怀王也应该是得了很多好处的,虽然项羽和吕成的军队不一定全听他的,但乘机吸纳一些小的势力作为自己的武装也是很正常的,估计也是项家等势力与他合作给他的报酬。

让我们再看看刘邦在这次楚军内部的权力斗争中的扮演的角色。
先看看刘邦早期的兵力情况。投奔项梁之前有九千人,(汉书“收砀兵,得六千人,与故合九千人”),见了项梁后马上得到了五千人,(“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拔之。”)。项梁给的这五千人只怕不怎么听刘邦的,因为项梁还派了十个五大夫将,应该只是借兵帮他打一战,只怕打完战这五千人马还是要还给项梁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五大夫应该是属于中级军官的爵位,可惜查不到一般五大夫将统率多少人马。但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项梁被杀之前,后来刘邦的重臣如曹参、周勃、夏侯婴这些人,当时也才是赐爵五大夫,而樊哙则是在后来刘邦与项羽一起破李由之后再“攻围东郡”才赐爵五大夫的(见史记汉书中这几人的列传)。这里项梁一下子给了十个这样级别的将领,很让人怀疑项梁的动机,只怕派这些人是去掺沙子的。这也可以理解,当时刘邦与秦军相持不下,投奔项梁是有求于人,项梁自然要乘机掺掺沙子以求更好地控制刘邦。
刘邦投奔项梁后,基本上都是和项羽一起作战,可以猜测,刘邦应该是作为比较独立的派系接受项羽的指挥,他对军队的领导应该仅仅限于起家的那九千人,由于战损和项梁掺沙子的缘故,说不定更少。这也是为什么史记里没有提到刘邦被夺兵权,因为除了自己的私人武装,他根本就没有指挥别的部队的权力。
以刘邦当时并不强大的实力,却得到了和项羽一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很值得回味。
一个解释是刘邦站到了项羽的对立面,和项家其他势力联合起来了,作为权力斗争中胜利的一方获得爵位报酬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项家其他势力作为胜利的一方并没有取得绝对的优势,要不然后来就不会被项羽又把兵权夺回去了。以刘邦的政治眼光,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凭自己微弱的实力无论倒向哪一方都不是明智之举,最好的就是保持中立,争取左右逢源。刘邦几次跟随项羽作战,应该很清楚项羽的实力,此时倒戈不仅影响自己形象,也容易招来项羽的报复。项羽看来是个恩怨及其分明的人,如果刘邦这时踩他一脚,很难相信鸿门宴上项羽会对杀不杀刘邦犹豫不决。
所以我的猜测是刘邦在这次权力斗争中保持了中立(或者说根本就轮不到他参入到权力斗争中来),但出于制约削弱项羽势力的目的,掌权者特地提拔了一些原本在项羽之下的将领,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总而言之,项梁死后楚军中的权力斗争终于告一段落。项家其他势力特别是项羽的长辈排挤项羽,联合一些外姓势力,取得怀王的支持,暂时得到了对楚军的领导权。项羽兵权被夺,但仍然具有相当实力,仍在一边对权力虎视耽耽。刘邦、英布、蒲将军等一些比较独立的将领则保持了一定的中立,其中刘邦等一些原本位于项羽之下的将领得到提拔,以削弱项羽的势力。而怀王通过支持项家其他人,通过夺项羽的兵权吸收了一些小的集团,趁机发展了自己的实力,摆脱了纯傀儡的地位。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8-6-4 12:4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1-25 16: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ongye999于2004-11-25, 3:46:40发表
英雄,你好象少谈了重要的宋义,项羽是从他那里夺回权力的

我在另一篇文章“刘邦西进考证”中简单谈了一下宋义。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25 16: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成升于2004-11-25, 16:17:10发表
请问吕臣为何人

陈胜的手下,起义军首领,组织苍头军,为陈胜报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25 16: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兄弟的好文终于面世,呵呵!
   

  不过我不同意,怀王和项氏联合对付项羽。应该是怀王和别的元老对付项家。
  从鸿门宴看项伯做项羽的左伊可是位高权重,虽然项氏之间有争权但是相对怀王还是统一的。
  比如怀王当时在彭城,令伊有吕清,但是项羽在鸿门宴,项伯是左伊很有可能是对抗怀王的朝廷。

  对,你里面说项羽没有政治头脑也不妥,以后有时间我专门写这样的文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1-25 18: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25, 17:49:28发表
斑竹给个精华吧!

准。

有好文章从来不吝加精!

望tension兄再接再厉。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1-26 01: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两位抬爱,其实我连半瓶子水的水平都不到,对历史通常当故事消遣看的,所以平时都是潜水看文章而已。
都怪yaolei兄写了一堆我感兴趣的文章,  ,把我给拉下水了。
Anyway,欢迎大家拍砖。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1-26 0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意yaolei兄的看法,怀王与楚国元老重臣对项家不满由来已久,让刘邦率军入关中,并约先入关者为王,也是为了打压项家势力,不让项羽成灭秦之功。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以项羽为核心的项家班内部还是很团结的,不会出现吃里扒外的现象。
 
另外关于楚国内部的权力斗争问题,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怀王与项家不和,有可能要上溯到楚国几百年的贵族体制问题上,这恐怕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项家是西楚军事贵族的代表,而怀王是东楚世袭贵族的核心。在楚国东楚贵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是根红苗正,而项家未免有暴发户之嫌。东楚贵族元老团结在怀王的旗帜之下,从内心深处未必服项家,这就决定了楚国内部东楚元老派与西楚实力派之间的即合作又斗争的微妙关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26 10: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1-26, 2:36:38发表
同意yaolei兄的看法,怀王与楚国元老重臣对项家不满由来已久,让刘邦率军入关中,并约先入关者为王,也是为了打压项家势力,不让项羽成灭秦之功。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以项羽为核心的项家班内部还是很团结的,不会出现吃里扒外的现象。
 
另外关于楚国内部的权力斗争问题,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怀王与项家不和,有可能要上溯到楚国几百年的贵族体制问题上,这恐怕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项家是西楚军事贵族的代表,而怀王是东楚世袭贵族的核心。在楚国东楚贵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是根红苗正,而项家未免有暴发户之嫌。东楚贵族元老团结在怀王的旗帜之下,从内心深处未必服项家,这就决定了楚国内部东楚元老派与西楚实力派之间的即合作又斗争的微妙关系。

昏,怎么会有东西楚之争,兄台讲讲吧!
  
记得项羽祖父项燕曾经离楚王,是不是项家早就有立傀儡的传统。
  楚是后期搬迁到寿春的,不过也不存在东西楚争吧?
项家立彭城给原来的楚国没有多少关系,也就是用下身份号召民心。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1-26 15: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先不要动不动就发昏! 关于楚国东西楚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确实存在的事实。稍微明白春秋战国历史的人,就应该知道西楚是吴越故地,是楚国灭越之后,才并入楚国的。西楚(吴越)与东楚(荆湘)在民风民俗、文化传统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项家是西楚军功贵族,但与楚国贵族世家之间少有渊源。这也就是为什麽项羽日后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将楚国一分为四的原因之一。至于,楚国后期迁都寿春主要是为了避秦兵锋,所以才放弃旧都郢不断东迁、先迁于陈后迁于寿春。这与楚国贵族集团内部的斗争,根本就没有关系,不知你扯上楚国迁都的事想要说明什麽?
至于,项家打出楚怀王的旗号扩充自家实力,恰恰证明了我的论断,像项家这样的西楚军功贵族是不会真正为楚王卖命的,只不过是“拉大旗扯虎皮”暂时利用楚王的威望招兵买马罢了。项家与楚国的关系无非是“急则相保,缓则相图”这之后的许多事件都证明了此点。(例如争兵权、选将西征、怀王被杀等等)说什麽, 西楚军功贵族与东楚世袭贵族融为一体,项家忠于楚国,岂不是笑话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1-26 16: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是这样的,战国末期秦国攻楚,楚国迁都后尽失云梦泽以西的地区,原云梦泽之东的荆楚故地已被称为楚国东地。而吴越两淮后被称为西楚,是相对楚国继续向东迁都寿春后的习惯性称呼。可见东西楚(东地与西地)是战国时期,楚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而已,并非是完全的地理方向上的概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1-26 16: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东西楚(东地与西地)只是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地名俗称。春秋时期楚国没有东西之分,楚被成为荆,故楚王又被成为荆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oap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368
编号 2133
注册 2003-11-14


发表于 2004-11-30 13: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我不是迭戈于2004-11-26, 17:59:26发表
不可能!虽然项梁在洪门宴上确实帮了刘邦一把,但是根据这个来说项梁与项羽不和,理由是不够充分的.

兄弟,是“项伯”而不是“项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2-1 13: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佐兄的说法有道理,我是根本不知道楚国里面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而且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项羽要叫西楚霸王,这下长见识了。
不过我觉得,当时情况下是谁有军队谁就有权力,从项梁自己起兵来看,项家的势力应该很大,至少项羽项伯这两个史记中记载了的人应该就很有实力,而且当时楚军政治军事中心都在吴越一带,项梁刚死东楚世袭贵族就能勾结怀王夺去项家领军人物项羽的兵权,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同样道理,我也不太同意yaolei兄说的怀王和别的元老对付项家,毕竟如果项家团结起来保证家族利益,其他人没那么容易得手。所以我觉得项梁死后楚军内部的斗争应该是少壮激进派(以项羽为代表)和元老保守派(这里也包括了项家的一些长辈)之间的争斗,援赵军将领的安排很可能就是反应了这种现实:宋义为代表的保守派,项羽为代表的激进派,和范曾为代表的中立者。
另外项梁在鸿门宴中的表现确实很可疑,这种情况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一个稳定的政治集团当中。以项羽的为人,居然还能容忍项梁这种公然和他作对的行为,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项家内部本身就不是团结的,项梁代表的项家元老派有不容忽视的实力,所以项羽才不敢对项梁怎么样。刘邦这种人除功臣是毫不手软,却封了项梁等好几个项家的人为候,仅仅凭投降之功这些人应该是没有资格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桃候:以客从汉王二年从起走陶,以大谒者击布,侯,千户.为淮阴守.项氏亲也,赐姓。这位很早就跟了刘邦,以当时家族观念来看显得非常不可思议,只能认为这位桃候一开始就和项羽不和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2-1 14: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tension于2004-12-01, 13:44:16发表
王佐兄的说法有道理,我是根本不知道楚国里面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而且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项羽要叫西楚霸王,这下长见识了。
不过我觉得,当时情况下是谁有军队谁就有权力,从项梁自己起兵来看,项家的势力应该很大,至少项羽项伯这两个史记中记载了的人应该就很有实力,而且当时楚军政治军事中心都在吴越一带,项梁刚死东楚世袭贵族就能勾结怀王夺去项家领军人物项羽的兵权,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同样道理,我也不太同意yaolei兄说的怀王和别的元老对付项家,毕竟如果项家团结起来保证家族利益,其他人没那么容易得手。所以我觉得项梁死后楚军内部的斗争应该是少壮激进派(以项羽为代表)和元老保守派(这里也包括了项家的一些长辈)之间的争斗,援赵军将领的安排很可能就是反应了这种现实:宋义为代表的保守派,项羽为代表的激进派,和范曾为代表的中立者。
另外项梁在鸿门宴中的表现确实很可疑,这种情况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一个稳定的政治集团当中。以项羽的为人,居然还能容忍项梁这种公然和他作对的行为,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项家内部本身就不是团结的,项梁代表的项家元老派有不容忽视的实力,所以项羽才不敢对项梁怎么样。刘邦这种人除功臣是毫不手软,却封了项梁等好几个项家的人为候,仅仅凭投降之功这些人应该是没有资格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桃候:以客从汉王二年从起走陶,以大谒者击布,侯,千户.为淮阴守.项氏亲也,赐姓。这位很早就跟了刘邦,以当时家族观念来看显得非常不可思议,只能认为这位桃候一开始就和项羽不和了。

我觉得王佐兄说的有点偏僻了,西楚指的是彭城为中心包括今河南,安徽,江苏都部分,这里是项羽家族的老巢。东楚是吴越这些地方,真正楚的地方是现在的湖北,也是项羽封给临江王的地方。
  可以说西,东楚都是项家的势力范围,项家早先封在项城(今河南东部),后来项梁在江苏南部结集了大量势力,一个是发展的地方(彭城),一个是自己大后方(江东),根本不存在东西楚之争,倒是元老派和新兴派之争才是。

  项家是内部不和(项羽和元老),但是看项伯跟随项羽进关中,位距高位,可知开始是团结对付怀王势力。后来项羽强大了,没有怀王威胁,所以出现项伯拉外援对抗项羽的事情。
   而真正的元老想必是怀王身边的楚的老势力。还有一点,兄弟们都高看了项家势力,从史记看,项家的势力在多路诸侯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大大削弱了。比如项梁的军队,先是收陈婴的,后来合并秦嘉,又派秦嘉部将朱鸡石等独当一面,后来吴芮,英布,蒲将军,龙且,吕家都是实力派,反而这个时候项家处于劣势(就全部来说)
   我们可以看吕清这个义军元老的势力,怀王封为令伊(相当宰相),后来项羽驱逐怀王又封为令伊。可见势力之大,又深厚的影响力。怀王,项羽都要拉拢他。
    所以我认为怀王和他的势力拉拢元老对付项家势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2-2 13: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家世代为将,说项家实力不强只怕有点牵强。另外项家的实力不能仅仅算姓项的人的实力,项梁收那么多人,不会项梁一死就个个都反对项家吧。比如蒲将军,龙且这两人,从后面跟项羽作战的情况看,很难相信项梁死时他们是反对项羽的。英布虽然后来投靠了刘邦,但从巨鹿之战项羽用他和蒲将军作前锋来看,他应该不属于项羽的对立面。另外,吴芮是后来才加入的,而且他不能算楚军中的人,只是一个诸侯而已。还有一个义帝柱国共敖,项羽封为临江王,后来受项羽之命杀了怀王,此人应该算在项家的势力内。
对吕家人我也有不同看法,看起来他们家人当了高官很风光,但当时真正权力是在有军队的人手中,职务高并不说明就有权力,就象三国中汉献帝身边的大臣一样,皇上跟前还能说上话,军阀们打过来只有挨刀的份。之所以我认为怀王不过如此,也是因为怀王没有真正的兵权,项梁刚死时一时没有领头人,大家争得一塌糊涂,怀王可能趁机发展了点势力,但一旦打起战来,自己没兵权谁也指挥不了,傀儡依旧是傀儡。
这样看来,项梁死时项家如果团结的话,史记记载至少有项羽、项伯和几个后来被刘邦封候的人,英布、蒲将军至少是中立,怀王这边就只有一个没怎么带过兵的宋义(吕家人看不出是站哪边,似乎两边都讨好,是个骑墙派,但吕臣的兵权也被夺了),这样看来真看不出怀王有什么优势。(唉,自己都觉得这样数数似乎无赖了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2-2 13: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是骑墙派,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出来给项羽撑腰的,话出回来项羽当时也没有这个影响力。吕家可不要小看,当时彭城两只主力,有一只就是他们的,他们还是陈胜义军的代表。怀王夺权又安慰正是这个道理,军权虽然夺了,但是不可能将领都换了,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他可以把陈胜义军都拉过来,还有英布,吴芮都是他的老关系户。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04-12-2 17: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在这中间,范增扮演什么角色??作为当时项粱的首席军师,兼怀王的贵人,多少还是有点份量的,怎么都有个态度问题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2-2 19: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chuchu1129于2004-12-02, 17:54:50发表
个人认为,在这中间,范增扮演什么角色??作为当时项粱的首席军师,兼怀王的贵人,多少还是有点份量的,怎么都有个态度问题吧?

这个期间范增没有任何行动。从后来看,应该支持项羽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2-4 15: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骑墙和中立不一样,骑墙派是看谁局面好一点就加入谁,中立派是谁也不支持。如果英布、蒲将军在权力斗争中反对项羽,很难想象项羽还会把关系楚军生死的“绝甬道”任务交给他们。
说吕臣军是彭城两支主力之一,有点怀疑。之前项羽在攻城,以当时义军情况,攻城必定使用优势兵力,所以项羽的兵力应该不小。而史记没有记载当时吕臣军在干什么,所以不能否定吕臣军人数不多的可能。另外黥布列传记载“项梁败死定陶,怀王徙都彭城,诸将英布亦皆保聚彭城.”说明项梁的主力被击溃后其他部队陆续到了彭城。
我总觉得吕臣兵权被夺是怀王这一帮人玩的把戏,以整顿败兵维持士气为借口夺项羽兵权,为了掩项羽之口,把自己人吕臣的兵权也夺了,转头又给吕家人升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2-4 15: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吕家是陈胜起义的时候老骨干了,以前势力庞大,后来虽然被打跨,但是威信还在。吕臣还替陈胜报仇又和英布联合击败章邯的军队。势力应该不小。
  项羽以前是个偏师,不会有多少兵力的,何况还是和刘邦合兵。
英布当时应该是中立派。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3-10-18 2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本版正好说到刘项,进来瞄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qingzhiming123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417302
注册 2011-3-13


发表于 2014-9-8 1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多了都是泪啊。项梁死那么早,可怜的项羽被欺负了,项羽绝对统治级别的帅才,当个将军绝对百战百胜,当领导不合适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老查0412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66411
注册 2006-4-17


发表于 2014-9-10 21: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计算项梁死后的政治格局,不该漏掉一个关键人物,陈婴。他是项梁起兵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投靠项家的重要人物,还带了几万人。后被封为上柱国。项羽后来杀宋义,怀王欲伐之,也为陈婴所阻。从后来整个过程来看,位高权重的陈婴应该是项家的支持者,但在项梁死后,他的所作所为却记载很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udnn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455237
注册 2012-1-21


发表于 2014-11-21 02: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是辛苦作者的好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dyuzx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425888
注册 2011-5-25


发表于 2014-11-23 17: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涨姿势啊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7: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92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