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点孙权手下的性质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孙强刘弱,周瑜说话强横,但这不等于刘备就是孙权半个手下.
黄盖的传记记载的那些话可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背景,只能说是赤壁之后,到他死之前.可能是划分荆州之后的事情(公元215)至于黄盖到长沙讨山贼,更说他当武陵太守后的事情,可见他进入长沙的时间模糊.不能断定是孙刘分荆州之前吴人就占有长沙,也不能得出包括桂阳零陵在内的四郡都是吴人所占有.
.三国志由于连年战乱,所参考的史料也比较多,三国自己的记载都参考在内了.如果以黄盖传的记载就认定当时南四郡属于东吴,并推出刘备带点孙权手下的性质的话,那么三国志中恐怕有更多的记载可以用来证明南四郡属于刘备了.别的不说.刘备本传记载他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如果他是有孙权手下的性质,孙权能让他表琦为荆州刺史?这可是明摆说整个荆州应该属于刘琦(实际是刘备派的傀儡,最后死因也存疑).
当然,只要南四郡是刘备为主攻,也可能存在孙权派兵助战的可能(其实是防范刘备独大).如赤壁之战孙刘合作,但三国志中有些传记载的角度是以孙为主或者认为刘起了主要作用,都会简单的表述为孙权打败曹操或者刘备打败曹操,而略过协助的一方友军.而三国志武帝纪就说是刘备和曹操打的赤壁之战.
从诸葛亮传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个记录来看。不完全排除黄盖当时助刘备攻南四郡并占领了部分武陵地区(周泰不是驻兵郡治的).
此外.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借荆州之非一条中解释过:借荆州之说,出自吴人事后之论,而非当日情事也.......夫借者,本我所有之物而假以人也.荆州本刘表地,非吴人旧物,当操南下时.......其时但求敌操,未敢冀得荆州.......亮又曰"将军能与豫州同心破操,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此时早有三分之说,非乞权取荆州而借之者.......迨其后三分之势已定吴人追思赤壁之役,实借吴兵力,遂谓荆州应为吴有,而备据之,始有借荆州之说.
以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态势来说,既然盟友,刘备不能不配合孙权在北线围攻江陵,所以他分张飞带千人助周瑜围攻江陵的曹仁,而周瑜分2000人随刘备从夷陵绕攻江陵后方,迫使曹仁撤回襄樊一线.刘备向南发展,自然也需要取得孙权的同意(哪怕是知会一下,一边南下一边要孙权默认,),不是同意给南四郡刘备,而是同意刘备南下也是联盟打击曹操的表现.孙权分一部分兵协助(或者说监视或者说分一杯羹)南下,并占有武陵的一部或者大部也是可能的.从地理位置看,武陵是在江陵的南方,属于南四郡的北方.
所以我的观点是刘备趁孙权主要精力在北方夺占南郡的时候,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抢南四郡扩大地盘上.孙权也没办法,要是不让刘备抢地盘,刘备没地盘不能生存发展必然翻脸,孙权自己对付不了曹操,更无论背后还有一个横竖都是死只好拼命的刘备了,只能是默认刘备这个盟友抢蛋糕的做法.当然孙权也派了部分人马(如黄盖)从北方前线南下,说是协助也好,就摆明比谁抢的快也好,占了武陵的部分或者全部,甚至包括长沙的北部分,武陵和长沙都是长江南边沿岸一带,零陵桂阳则在最南方,这很能说明问题.刘备同样也不能不认可这一事实.因为大家表面上是盟友,共同抗曹是生存需要.一方都把脚面放到对方的脚底下,对方恐怕不敢踩.当然,荆州长期属于刘表,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号召力大些是自然的.
最后,刘备占了荆南就完全享有战略主动,他和曹操没有直接接壤.孙权占有南郡,却没有战略纵深,等于把手伸到刘备前面替刘备抵抗曹操的攻击,物资兵力,不能从荆州南方得到补充,反而要从吴地顺长江沿线而上支援.还不能放心南郡背后那个刘备的虎视.就只能把南郡等一些地方让给刘备了.刘备是想要,但他不要孙权也要不了,他的力量不能支持那么长的战线.这点大侠们的在讨论东吴长江防线时候就说的够明白了.在孙权一方,赤壁的贡献自己最大,在南郡拼了那么久,还是给刘备拣了便宜占走南四郡,最后连自己已经占有的南郡也不得不让出去,绝对吞不下这口气,就说荆州全部是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