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史叛将传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13
2/4
‹‹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中国史叛将传, 连载完毕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31
发表于 2003-11-3 19: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韦孝宽
于2003-11-03, 12:54:03发表
好其实一个王朝一旦失去政权,大多数都难以翻身。好像只有汉例外,西汉灭了东汉还能复兴,东汉完了蜀汉还撑了几十年。
瓶子是旧的,酒早就换了新的了.不过是借这个虎皮罢了.统治者早就换了一批放手豪赌获胜的枭雄.两汉行事方式完全不同,不看国号,谁看得出来相同.不过,刘邦的"非刘不王"在那时还很有市场.刘秀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不过是其他姓刘的不如他罢了.思维方式一旦形成,要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高澄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1463
注册
2003-10-15
#32
发表于 2003-11-3 20: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晋书采用了大量笔记小说,有些地方的确看起来可信度不高,有些地方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不过,这本书毕竟是当时最重要的历史资料。没办法!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tty1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7
编号
1741
注册
2003-10-30
#33
发表于 2003-11-4 13: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韦孝宽
于2003-11-03, 18:50:05发表
QUOTE:
原帖由
tty1
于2003-11-03, 17:02:59发表
桓玄非常担心地说:“刘裕是当世的英雄,从前赌博的时曾输得让别人当街打屁股,刘毅从前家里穷得一担米都没有,赌博的时候还敢下百万的赌注,何无忌和刘裕脾气相投,从小就是一块的赌友,三个人都是赤裸裸的赌徒,抱着不输光就通吃的心理造反,怎能说不可怕?
既然自认为在写中国史就不要胡说八道,会降低可信性。
要不我把晋书桓玄传给您原样贴过来?
好啊,转原文更有说服力,我先转一段:
玄曰:“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34
发表于 2003-11-4 19: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您好像理解错了。您想看原文直译,满街都有书卖,我没打算干古文直译的工作。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35
发表于 2003-11-8 14: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击碎江南的瘸猴:侯景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在开城以北、阴山以南设置了六座军镇,由西到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设镇之初,朝廷选拔亲贵为镇将,用高门贵族子弟作兵员,边镇兵将很受尊敬,升迁也很快,是大家趋之若鹜的美差。可是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后,情况立刻改变了。原本的英雄边将,在日渐变得文雅的鲜卑贵族心目中却变成了一帮大老粗,地位骤然下降。镇将的素质逐渐下降,而他们搜刮边镇军民的兴趣却逐渐上升了。六镇军民不堪压迫,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反抗斗争。乱世出英雄,本篇的主角侯景就这样出场了。
侯景(503~552),字万景,小名狗子(从他这样的小名看来,他的字明显是后来发迹后起的)。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少年时就顽劣不羁,横行乡里,是当地著名的恶少。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但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气影响,骁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
北魏末年边镇各族人民大起义飚起,响应者不计其数。侯景与怀有天下之志的怀朔镇队主高欢奸雄识奸雄,惺惺相惜,同图建功立业。528年四月,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发动河阴之变,攫取北魏军政大权。尔朱荣权势熏炙,各地豪强纷纷投奔,侯景亦率私兵归尔朱荣。为开辟前程,又向尔朱荣麾下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由于机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战指挥能力,没多久连慕容绍宗倒要反过来求教他,甚得尔朱荣器重。
六镇起义之火刚被扑灭,河北变民军之火又燃烧起来。528年八月,变民军首领葛荣率军围邺,号称有百万之众。尔朱荣受诏讨葛荣,任侯景为前锋,同率精骑七万,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与葛荣决战。葛荣自诩久历戎阵,威行河北,己众敌寡,胜券在操。他骄傲轻敌,在数十里平野上箕张平推迎战,分散了兵力。尔朱荣与侯景利用了葛荣的严重错误,腹背夹攻,突破薄弱处,大败义军、生擒葛荣。河北起义军从极盛而一战败亡。侯景战功卓著,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崭露头角。
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洛阳时被朝廷所杀,高欢很快就和曾与他约为兄弟的尔朱兆翻了脸,大打出手。533年,高欢消灭了尔朱氏集团,掌握了北魏的大权。侯景见高欢势盛,遂率部依附高欢。534年,因君相矛盾激化,孝武帝元修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北魏孝靖帝),东西魏分立。宇文泰据关中与高氏抗衡,南有萧梁,天下三分之势乃成。侯景从此受到高欢重用,成为东魏重要将领。他悍勇能战,驭军有法,特别注意以厚利抚纳笼络士卒。每战胜后都将所掠财宝分与手下将士,故得部众拥戴。他精于韬略,机诈权变。由于善挟巧诈,作战多捷,侯景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对东魏勇冠一时的猛将高敖曹、彭乐等不屑一顾。
东魏迁都于邺后,高欢置重兵于河北,自居晋阳,全力对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对与梁接境的河南一带鞭长莫及。河南古称“四战之地”,战略地位重要。高欢选中侯景,经略河南。侯景开始苦心经营,534年,攻荆州都督贺拔胜,在荆州连败贺拔胜、独孤信、史宁等西魏骁将。536年,他率领7万大军侵梁楚州,擒获梁刺史桓和,接着乘胜进击。结果从未遇到过敌手的他,这回遭遇了生平少有的奇耻大辱:被南梁传奇式的名将陈庆之率领的1万余兵马打得落花流水,尽弃辎重逃走。他南侵的势头也被这当头一棒压住了很长时间。
因为久居河南,侯景对南朝梁廷腐败状况了解得非常深切。他藐视梁武帝萧衍妄敦戒素、佞佛昏谬,曾夸口说:“我愿请兵横行天下,过江生擒萧衍老头子,让他去当太平寺主。”
537年,高欢大举伐西魏,任侯景为西道大行台,经略关西地区。侯景建议兵多力有余,宜分前后二军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高欢不纳此万全之计,结果于十月在沙苑战败。其后,侯景马上向高欢请劲兵数万,言称追击宇文泰骄胜之兵可获必胜。高欢妃娄氏对丈夫说:“侯景此去即使能击败宇文泰,也肯定不会回来了(指他企图乘机割据关中)。”于是高欢没有采纳侯景的建议。
沙苑战败后,西魏军东进洛阳,河南诸郡多降。为争回此战略要地,538年二月,侯景率卢勇等将西进,攻下南汾州、颍州、豫州。秋七月,侯景与高敖曹围西魏将独孤信于金墉城,宇文泰亲提大军急趋救援。侯景布阵坚固,北据河桥,南依邙山,一战几乎生擒宇文泰。只因西魏援军继至,兵势复振,宇文泰才反败为胜,击斩高敖曹。此次河桥之战中,侯景善于因机制变、因形用权的特长引人注目。战后,高欢对侯景信赖有加,依仗他有如自己的半个身子。
541年秋八月,东魏任侯景为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使领军十万,专制河南。既以备梁、西魏,又使讨叛逆。从此侯景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河南殷实富裕,人口百万,侯景在此经营多年,早与当地豪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初步具备了割据的经济、政治诸条件。如今又获得在朝中仅次于高欢的显赫地位和权力,更是如虎添翼。543年,东西魏在邙山大战,东魏获得大胜。侯景也因用计赚取虎牢城,连收北豫州和洛州,被封为司空;545年改授司徒。侯景官高权重、实力雄厚,因此飞扬跋扈。他轻视高欢之子高澄,说:“高欢在,我不敢怎么样。高欢要是死了,我绝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因被高澄视为肘腋之患,也引起了高欢的疑忌和防范。
547年正月,高欢病危。他对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而且野心勃勃,我死后肯定不能为你所用。在朝中的大臣中,只有慕容绍宗可以和侯景匹敌,我一直不重用他,就是为了留给你去迁升他,让他去对付侯景。” 高欢一死,高澄立刻先发制人,以其父的名义给侯景写了封信,要求他到晋阳来。据说,侯景当初曾与高欢有过约定说:“我领兵在外,须防诈谋,以后您给我写的书信,请加上一个暗号。”但是,高欢在临终时忘记了告诉儿子这件事,以至于侯景接到信后知道有诈,马上反叛。其实当时侯景尾大不掉,一直都受到高欢猜忌,一旦入朝,脱离根本,就威权尽失,性命也难保,即使没有密约暗号这回事,他也不可能入京自投罗网。于是侯景开始据兵反叛。河南诸州也多响应侯景。东魏在上年进攻韦孝宽镇守的玉壁,不但不胜,反而损失了7万多人马,元气大伤,高欢新死也使得朝野振动,侯景反叛又使东魏西、南两面受敌,形势极为严峻。
高澄毕竟是老狐狸高欢的儿子。为尽快平叛,他对侯景许以种种优厚条件诱降,同时遣重兵昼夜兼行,企图包围侯景,一举歼灭之。侯景仓促难敌,急举河南六州降西魏请援。二月,又遣行台郎中丁和上表萧衍,倾河南全境豫、广、颍、洛、阳、西扬、东荆、北荆、襄、东豫、南兖、西兖和齐十三州降梁求援。谋援举地数量的不同,透露出侯景对西魏心存疑虑,投降乃是解急权宜之计;而对南梁则无所顾忌,暗藏险恶用心。梁朝臣们都不同意接受侯景。可是当时已经83岁的梁武帝萧衍却说自己不久前做了个异梦,梦见中原牧守以地降梁。权臣朱异为邀宠,硬把此梦解释为天下统一的征兆。于是老糊涂萧衍以为自己异梦通神,竟然利令智昏,引狼入室,欲藉侯景扩土北进。他纳降,并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五月,东魏韩轨领重兵围侯景于颍川,窘困中侯景再割东荆、鲁阳、长社、北兖四城向西魏请救。宇文泰深谋远虑,既不愿放过此稍纵即逝的东进良机,又审慎冷静地注意防范诡诈的侯景在危机解除后反悔。他决意相机行事,纳降后乘势进取河南。遣兵前往颍川解围,又派荆州刺史王思政抓紧接收七州十二镇。东魏兵退,侯景出屯悬瓠。喘息未定,宇文泰召其入朝,企图虚委重任,实去其权。侯景自然不中圈套,公然宣称:“我以和高澄雁行为耻,又怎么能和大弟(宇文泰)并肩而行?”决计南下,图谋南梁。
萧衍纳降后即派兵运粮应接侯景。547年八月,贞阳侯、大草包萧渊明受命率十万大军屯寒山,与侯景犄角,大举北伐。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大败梁军,俘渊明,再回师进攻侯景。两军于涡阳对垒。侯景命战士皆被短甲、执短刃、入阵砍人胫马足,大败慕容绍宗。绍宗部下、后来的一代名将斛律光狼狈逃走,张恃显落马被擒。绍宗慨叹说:“从未见过像侯景这么难对付的家伙。”于是定计深沟固垒。两军相持数月后,侯军粮尽。548年春正月,侯景部将暴显等降绍宗,侯景4万多人的大军溃散,只能收散卒步骑800逃走。正不知道往哪里去好的时候,突然机会从天而降:南梁的马头(地名,在寿阳西北)戍主(官名)刘神茂一直对南豫州(州治在寿阳)监州事、名将韦睿之子韦黯不满,见侯景到来非常高兴,前去参见并献上了取寿阳的计谋。侯景依计行事,来到寿阳城下,派人去见韦黯,说自己是朝廷的客人,如果不接他入城,魏兵追到,自己有失的话,朝廷必然会怪罪。韦黯信以为真,开门迎接,侯景一进城就夺了韦黯的权,占领了寿阳。韦黯逃走,后来在台城保卫战中病死。正常人听到这种消息,应该是勃然大怒,下令征讨,谁知萧衍却顺势任命侯景为南豫州牧,侯景心中对萧衍的蔑视也就可想而知了。
东魏乘胜收复失地,即利用萧渊明作为筹码,遣使述高澄愿与南梁和好之意,企图离间梁、侯,坐收渔利。此时侯景要兵没兵,要地没地,身价大减。548年二月,梁与东魏间开始协商议和事宜。侯景害怕南北和好后,自己会变成筹码,就上书对萧衍说:“陛下和高氏联合,我将如何自处?”萧衍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出卖他。侯景不太放心,又向萧衍求与南朝高门王、谢结婚,萧衍说:“王、谢门第太高,不如退而求其次,向朱、张以下门第试试。”侯景恨恨地说:“什么门第,总有一天,要把吴中儿女配给奴隶!” 为摸清萧衍真实态度,侯景诈作东魏书信,说愿意以萧渊明交换侯景。萧衍中计,回信说:“你早上送还萧渊明,我晚上送还侯景。”侯景勃然大怒,说:“早就知道这老头心肠薄得很!”心腹谋士王伟劝他:“是坐以待毙还是起大事,该决断了!” 于是侯景决心反梁,把所属各城的居民都招来当兵,并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给将士,大肆进行战备工作。在建康的梁朝廷对仅500里以外发生的事情竟然浑然不知,侯景在寿阳有什么需求,梁朝廷都尽力满足。他要一万匹锦为军人作袍,朱异照发,只是用青布代替锦。他嫌朝廷发的武器不好,请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寿阳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办。养虎已经是一件蠢事,还要不停的激怒它,再给他装上锋利的爪牙,岂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其间合州刺史萧范多次报告侯景企图谋反,萧衍不听。侯景联结羊鸦仁造反,羊鸦仁不从,还绑了侯的使者去建康报告。朱异仍不以为意,说:“侯景只有几百残兵败将,搞不出什么名堂!(数字是对的,不过是过去时而已)”梁朝廷甚至还把自以为脑袋一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寿阳。侯景见状更是肆无忌弹,反而告羊鸦仁诽谤,还威胁说要率兵渡江,给朝廷一个好看。萧衍居然让朱异对侯景的使者说:“寻常穷人家有三五个客人,还招待得很好。朕有一个客人却惹得他生气,这是朕的过错。”还厚加赏赐。
侯景在努力备战的同时,还暗结早就觊觎皇位的梁前太子、临贺王萧正德,密约事成后拥萧正德为帝。萧正德天真地应允了。准备就绪后,八月,侯景以诛奸佞骄贪、蔽主弄权而为时人憎恨的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这三个奸臣为名,在寿阳起兵反梁。萧衍听到侯景造反的消息,拈着胡须,豪迈地笑道:“不妨不妨。待我折根竹鞭,抽他一顿就行了!”派出儿子邵陵王萧纶统大军讨伐。
南梁后期,早已危机四伏。因北魏分裂,无暇顾及江淮,萧衍见边境安宁,经济发展得也不错,竟沉迷佛教,废弛朝纲,多次演出舍身出家的丑剧。士大夫上行下效,争尚空谈,不习武事。萧衍长斋事佛,自奉仁慈,但他的仁慈只对贵族和官吏有效。这些人在他的多方宽纵下,作恶有恃无恐,乃至白天杀人越货,劫道行凶。地方官残害百姓,直至搜刮净尽方肯罢休。545年,梁散骑常侍贺琛痛陈时弊,言户口减落,风俗侈靡,官场腐败,经济凋敝,一刀刺中要害。萧衍恼羞成怒,大喊要他拿出证据来(好像现代的某些国家干部也经常对新闻媒体说这句话,呵呵),最后不了了之。梁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自527年至侯景叛乱的548年中,梁朝农民多次揭竿而起,参加者万人以上的较大规模起义就高达八次。南梁已经危如累卵。侯景起兵,及时准确地利用了南梁社会的尖锐矛盾。他传布檄文,直斥梁朝贵族和官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陈词慷慨激昂,颇具煽动性(应该也是他的智囊王伟琢磨出来的)。且起兵之初约束军纪,不使扰民,故而颇受北兖州等地人民的响应。梁宗室诸王见萧衍年老昏庸,又舍嫡立庶,也不免隐生雄心。侯景南下正好提供了他们借勤王之机,勒兵观变的机会。
侯景听说大批梁军前来征讨,与王伟商量,王伟建议放弃寿阳,采取掏心战术,直取建康,获得采纳。九月二十五日,侯景以打猎为名,出寿阳城,十月初三,奇袭攻下谯州,二十日进兵历阳,击斩了名将兰钦之子兰夏礼,迫降太守庄铁。而这一个月间,梁朝大军居然毫无任何行动。十月十三日,梁朝廷才派出王质率3000兵巡江。历阳失守后,萧衍召见都官尚书、名将羊侃,询问方略。羊侃建议派兵扼守采石,阻止侯景渡江,再派萧纶袭击寿阳,使侯景进退失据,部下的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朱异却不知凭什么一口咬定侯景不会渡江,萧衍也迷信天险长江;麻痹轻敌,拒绝这一正确建议,放弃了主动攻击、消灭侯景的最佳战机。
萧衍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他做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效果却比坐以待毙还坏:他派已经和侯景勾结在一起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防守长江。萧正德则征集了几十艘大船,供侯景军渡江。名将陈庆之之子陈昕刚从外地回京师,他担心王质守不住采石,提议自己带兵去换防,萧衍采纳。谁知王质不等陈昕抵达就撤走,侯景得知后马上于十月二十二日率8000余人渡江,陈昕仓促迎战,战败被俘。他誓死不屈,又意图起事,侯景将他杀害,小报了自己当年输给他老子的一箭之仇。陈昕是陈庆之第五个儿子,十二岁就随其父入洛阳作战,其间曾亲自斩杀魏国大将,是当时梁朝的勇将。
侯景轻松越过天险,直扑建康。自从梁建国以来,四十七年中江南承平,罕见兵甲,叛军猝然出现,引起一片慌乱。萧衍不知所措,把军权交给太子萧纲,命羊侃辅佐萧纲。此时整个建康的唯一依靠就是羊侃。羊侃祖父在刘宋时曾随薛安都投北魏,父亲也是北魏官员,但一直教育儿子要回归祖国。羊侃在北魏官至泰山太守,于528年投梁。他文武双全,爱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又善使一条两丈四尺长的两刃矛。问题是,此时没人知道萧正德已经和侯景勾结起来,他仍然担负着防守建康正门宣阳门的任务。两天后,侯军抵建康朱雀桁南,萧正德大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建康守将庾信、王质、萧大春、谢禧等均不战而逃。侯景未遇激战就连下东府城、石头城,于十月二十四日进围台城,开始大举攻城。
台城军民在羊侃和萧纲的指挥下奋力抵抗。侯景大造飞楼、撞车、阶道车等攻城器具,羊侃见招拆招,一一破解。二十六日,侯景用几百只木驴攻城。木驴是一丈多长的六腿木架,上蒙湿牛皮,下藏六名士兵。士兵可以靠驴身掩护城墙,进行破坏城墙的工作。羊侃命令士兵投掷石块,木驴被砸得粉碎,叛军多被打死。侯景改用尖顶木驴,石块打不坏。羊侃就命士兵扎火把,插上箭镞,涂上油和蜡,点火扔下去。这种武器叫“雉尾炬”,箭插到木驴上,一会就把木驴烧成焦炭。侯景造起十多丈高的登城楼,推到城边,命军士从楼上向城中射箭。守军见状都很害怕,羊侃却毫不担心,说:“车子高大沉重,城边的壕沟却填得不牢,到了城边一定翻车。”果然不出他所料。侯景久攻不下,又损失了很多士兵,于是筑长围以断台城内外联络,采取长期围困战术。侯景捉住羊侃的儿子,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不为所动,说:“尽管杀了他!”过几天侯景又把他押来,羊侃说:“我以为你早死了,怎么还在!”取弓箭要射。侯景知道这样没用,反而没有杀他。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丞相,再攻台城。他利用家奴对主人的怨恨心理,宣称凡是家奴来投,一律解放为自由人。又找来一个朱异的家奴,封为仪同三司的高官,让他穿锦袍骑骏马,在城下对朱异大骂:“你做了三十多年官,才混到个中领军;我刚跟随侯王,就当上仪同了!”城中的家奴很快就有千余人逃了出去。
十一月二十三日,萧纶率领的回援兵马在兜了几个大圈子,渡江时又碰上风浪损失了一两成兵马后,才姗姗来迟。两军交锋,萧纶先小胜后大败,数万人马只剩下一千多人,仓皇东撤。此时羊侃又突然病死,终年五十四岁,台城中栋梁倾折。侯景乘机猛攻台城,幸亏城中有一个叫吴景的下级军官,精通对付攻城器具的方法,才顶住了攻势,杀伤了大量叛军。十二月二十三日,侯景停止攻城,引玄武湖水灌城,城中积水极深,形势更加危急。这时各路勤王的军马仍在采取观望态度,萧衍的第七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兵多将广,却在十二月十四日才派出儿子萧方率兵数万出发。
勤王军中还是有忠义之士的。韦睿之子、衡州刺史韦粲知道侯景反叛的消息后,立刻率本部5000人急行军东进。司州刺史、当时著名的勇将柳仲礼是韦粲的表弟,也率万余人马来到建康。年三十夜,韦粲、柳仲礼、羊鸦仁、裴之高等诸军先后赶到,共十余万人,在秦淮河驻扎,推柳仲礼为大都督。549年正月初一,两军在建康郊区的青塘激战。突然天降大雾,韦粲军迷路。侯景见状立刻挥军突击,韦粲力战不退,和儿子韦尼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从弟韦昂一起牺牲(韦睿、陈庆之、兰钦这些南梁名将的儿子都死在侯景之手,侯景堪称名将儿子的克星)。柳仲礼正在吃饭,闻讯马上扔下碗筷,前来救援,与叛军大战,斩首数百级,叛军在秦淮河中淹死千余人。柳仲礼几乎刺中侯景,但是遭敌将偷袭,在肩上被重重砍了一刀,几乎丧命。柳仲礼似乎被这次战斗吓傻了,从此拒不出战。随后萧纶收拾残兵,和萧方、王僧辨等人也来到建康城下,勤王军虽然人数众多,可是没有统一指挥,军心涣散,不敢与侯景对抗,而且军纪极差,使得百姓大失所望。
叛军围城日久,台城内粮食耗尽,军士煮弩弦、皮革制的盔甲、熏鼠捕雀而食。城中饥饿和疫病流行,死者横尸满路,后来仅剩二三千羸弱死守。侯景也渐粮饷不支,又闻梁荆州精锐援军将到,非常恐慌。这时王伟献计:假称求和,以却援足粮,休整兵马,待对方懈怠,再一举击破,获侯景采纳。549年二月,侯景与萧衍歃血为盟停战。萧衍不听傅岐的劝告,接受侯景的戢兵条件,割江右四州之地(南豫、西豫、合州、光州)予侯景,遣诸路援军返师,台城守卫也尽收兵甲。侯景及时补充军粮,缮修器械,休整军队。十余日后,毁盟重新开战,猛攻台城。三月十二夜,叛军攻上台城西北角,永安侯萧确抵挡不住,退回宫中,对萧衍报告:“台城失守。”萧衍躺在床上问:“还能不能打?”萧确说:“没法再打了。”萧衍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有什么遗憾的?”台城陷落,萧衍和太子萧纲都被侯景所获。侯景和萧衍有一段对话。萧衍问侯景:“渡江时有多少人?”侯景答道:“千余人。”又问:“围台城时有多少人?”答道:“十万人。”再问:“现在呢?”侯景骄傲地答道:“四海之内,全都是我所有!”侯景在城中大肆抢掠,江南的士族,尤其是王、谢两家一概受到大规模的屠杀和凌辱。三月十四日,他又用萧衍的名义发诏书命令援军解散,柳仲礼居然奉命率军撤走。侯景懒得对萧衍动刀,只是不给他供应饮食。五月初二,这位笃信佛教的老头饿死,终年86岁,遗言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荷荷”两声。他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价,本来死不足惜,只可怜江南的千万百姓也同时为他的昏庸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五月二十六日,侯景立萧纲为帝(梁简文帝)。
侯景自寿阳起兵,奇袭建康至攻陷台城,历时仅七个月。他率不善水战的少量北军,越过长江,长驱直入,短期内一举摧毁梁朝,实属惊人。他的成功与萧衍昏庸愚蠢密不可分,但也反映出侯景战术灵活,判断准确、工于心计的指挥才能。侯景所以敢以处于劣势的少量军队,大胆攻敌,关键在于善于用奇。他料敌正确,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抓住宗室伪饰勤王、顿兵不战和援军将帅惧战自保、互相猜忌,梁军士气泄沓、没有正面打硬仗的战斗力等有利条件,集精兵锐卒,攻敌要害,速战速决,化弱为强,未战已先胜敌一筹。建康之战充分体现了侯景战术灵活、用兵诡谲的特点。
侯景自为大都督、录尚书事、使持节、大丞相、王如故。掌握梁朝廷大权。他废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六月,干脆杀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萧正德。他准备除梁诸藩后篡位,派叛军东进浙东州郡。549年十二月,侯军攻陷会稽,尽有三吴。550年,侯景自为相国、汉王;十月,别出心裁地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简文帝萧纲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一块肉。
侯景出身行伍,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反覆猜忍、残酷凶狡的性格。他有野心而无政治才能,生性暴戾嗜杀,不能真正收取民心,难于在南方站稳脚跟。故军虽锐勇,不能持久。他初至建康,军令尚严,后来久攻不下,人心渐散,粮草将尽,开始纵兵掠民。城破后,将病人与死尸堆在一起焚烧,惨不忍睹。还在石头城立大舂碓,有人犯了他的法,就投进里面舂死。又禁止低声说话,犯者株连妻族和母族。侯景遣军攻浙东时,公开提倡鼓励诸将烧杀抢掠和屠城,以扬威名,故其将领专务焚掠,杀人如草。没东西可抢时,叛军就掳掠人口,贩卖到北方。南方人民仇恨叛军暴虐,都奋起反抗。
叛军在建康和浙东肆虐,长江中上游萧梁荆、郢、雍、湘、益诸方镇却火并正盛。尤以湘东王萧绎为甚,他联结西魏翦除兄弟子侄,为自立清道。551年闰三月,侯景留王伟守建康,自己率军西向进攻萧绎等梁的亲王军队。从此时起,侯景在战术上犯了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严重错误。荆、郢多为水路,叛军以北方人为主,不善水战;侯景早已尽失民心,脱离建康根本,骤然难于驻足。侯景又轻视梁的荆州精锐,他兵分五千守夏首,再分一万趋巴陵,另有一路指叩江陵。兵分势散,各路又未能有效协同。叛军前锋任约军被萧绎击败,侯景率兵救援,四月,在西阳被长于水战的徐文盛打败。梁军的颓势开始扭转。侯景急遣轻骑三百袭陷郢州,擒刺史萧方诸。徐文盛等军心大乱,奔归江陵。王僧辩受命拒侯景,在巴陵沉船靡旗,伪装将遁。侯景中计,昼夜猛攻巴陵,数旬不克。叛军损失惨重,粮草缺乏,疾疫蔓延,战斗力大损。六月,赤亭大战中,梁将胡僧祐和陆法和击败并生擒任约,断侯景一臂。侯景只得放弃经略江汉,退归建康。梁豫州刺史荀朗在途中邀击,击破侯景后军。梁军士气大振,转入战略反攻。
侯景率领几千残兵回到建康后,和王伟商量要称帝,王伟认为这样可以显示权威,表示赞同。九月,侯景废简文帝萧纲,杀太子萧大器等宗室二十余人,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十月,命王伟以祝寿为名,将萧纲灌醉,然后用土囊压死。十一月,通过传统的加九锡和禅让的方式,废萧栋自立为帝,改元太始,国号汉(一个羯人却以汉为国号,可以和当年刘渊一个匈奴人却以汉为国号交相辉映)。王伟提出要立七庙,侯景不懂,王伟告诉他:“皇帝必须祭祀七代祖宗。”侯景想了半天才说:“我就知道我父亲叫侯标,而且他埋在朔州,灵魂怎么会跑来这里受用?”最后就由王伟帮他的祖宗七代起名了事。
萧绎知道萧纲的死讯后,于552年三月,派梁江州刺史王僧辩、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后来的陈武帝)征讨侯景。梁军一直没遇到什么抵抗,直到三月上旬,抵达姑孰时,才遇到叛军将领侯子鉴,梁军战胜,三月十二日抵达建康城郊外,侯景率军堵塞秦淮河口迎战,陈霸先奋勇当先,渡过北岸,筑起营寨,梁军其他各部也陆续过河。十九日,两军交战,侯景率万余步兵,八百铁骑先后八次猛攻,都不能得逞。此时石头城中的守将开城投降。侯景又亲自率百余骑兵,弃长矛持短刀突击陈霸先军,仍然不能取胜,叛军士气尽失,大批溃散。侯景率部下数十人逃往吴郡。王伟逃往京口,被擒杀。侯景收拾残兵,有船两百艘,兵数千人。四月,他又在松江被击败,只剩一条船,几十个人。他在沪渎下海,准备逃往北方。
当初侯景在建康时,强娶萧衍之女溧阳公主为妻,又霸占羊侃之女为妾,却用羊侃之子羊鹍为官。羊鹍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装得忠心耿耿,经常跟随在左右。他乘侯景睡着的时候,命令水手改变航向,转往京口。侯景睡醒后见状,大惊,这时羊鹍带着几个人冲了进来,指着侯景说:“今天要借你的脑袋取富贵!”侯景本想跳水逃走,可是去路被封,只好跑到船舱里,想用刀砍开船底逃走,被羊鹍赶上,一矛刺了个对穿。身残志坚、一直致力于背叛事业的侯景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羊鹍割开侯景的肚子,塞入大把的盐,以防腐烂,然后将他的尸体送到建康。王僧辩将侯景的首级送给江陵的萧绎,其余部分在建康示众,片刻就被百姓撕得粉碎。侯景之乱至此结束。十一月,萧绎在江陵称帝(梁元帝)。梁朝亲王们的夺位斗争仍在进行,而西魏、北齐也在乘机不断蚕食梁的领土,江南人民的苦难远未结束,不过这些就不是本篇范围以内了。
侯景之乱使得江南经济文化遭到巨大损失。梁都建康所在地扬州和邻近的东扬州向来富庶繁荣,为南朝财政所本,在这次灾难中被摧残殆尽。城市被焚掠后都满目疮痍,残如荒郊。550年江南又旱蝗相继,发生特大饥荒。百姓流入山谷,以草根木实果腹,饿殍遍野。富豪人家有钱没处买食物,只能坐怀金玉饿死。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堆,一二十年后都没能恢复元气。萧梁文人学士丧命者甚多,大量藏书亦于战火中毁佚。南朝文化受到空前浩劫。江南士族大多聚居于建康和扬州,因此在侯景暴风骤雨般的扫荡中被屠戮略尽。皇室萧氏更是难逃灭顶之灾。侥幸身免的士族逃往江陵投靠荆州刺史萧绎,喘息未定,又逢萧绎被宇文泰的西魏军击败,大批被掳入关,沦为仆隶。南朝士族自此一蹶不振。南方土豪酋帅也趁机起兵。他们凭借私人武装,参与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成了后来平定侯景的主力,登上了南朝政治舞台。在侯景作乱的时候,东西魏也没有坐失良机。东魏及取代东魏的北齐乘机不费一矢,坐得全淮。西魏也不甘示弱,先取襄樊,再占益梁,长江上游尽入掌握,在军事、经济力量上优势陡增,为以后北周灭北齐和隋统一南北打下了基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hittite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56
编号
582
注册
2003-9-7
#36
发表于 2003-11-9 01: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河南“四战之地”,好像除了朱温还没有谁据此成大业的,更不要说当时河南对三国的重要性(看看东魏为此投入与付出的)。候景一开始是奇货可居,待价而沽,没想到先投靠的比他还黑,除了一大堆没用的头衔(结果还被收回授予王思政),就出动了王思政数千人(不过换来了东魏两个主帅,赚到了);后来投靠的那位佛爷还不如他。好像鲜卑人的字就是他们的鲜卑名字,如佛狸,黑獭,破胡,贺六浑。孝文之前的那些根本没有汉名,都是后来孝文加上去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37
发表于 2003-11-9 18:1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佛狸,黑獭,破胡,贺六浑
这些名字不知道是不是音译的?比如破胡这个名字,一个胡人用好像很不合适。此外我觉得高欢根本就是个鲜卑人,不是所谓鲜卑化汉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hittite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56
编号
582
注册
2003-9-7
#38
发表于 2003-11-9 2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候瘸子是“羯人”啊,没想到啊,竟然还有活口啊。估计他一死,这一族算是绝种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39
发表于 2003-11-9 21: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冉闵不可能杀完一个种族吧,“羯人”真正消失的原因应该是融合和同化。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40
发表于 2003-12-7 19: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篇、大隋瓷器店里的公牛:杨玄感
随着589年隋灭陈,自五胡乱华以来近三百年的乱世终于结束了。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天下后励精图治,开皇年间,隋的人口和经济都迅速发展,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但是中国所有的王朝都存在着“第二代瓶颈问题”,秦就是一个例子,而隋也不例外。史上最著名暴君之一的杨广在杨素的帮助下击败大哥杨勇,取得了夺嫡斗争的胜利,成为合法继承人。604年七月,杨坚在极可疑的情况下去世,杨广登上了帝位。本篇的主角,正是杨广登上帝位的大功臣、隋朝数一数二的名将杨素之子杨玄感。
杨玄感(?~61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杨素的长子。他身材魁梧,和父亲一样,长着一部美髯,年轻时显得智力平平,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杨素对自己的遗传基因很有信心,说:“这个孩子绝对不是傻瓜,只不过开智较晚,以后必成大器。”杨玄感年龄稍大后果然努力学习,才学不亚于当时的一流学者,而且擅长骑射和武艺,勇猛过人。凭借父亲的功勋,杨玄感很快就官至柱国,父子同为二品,上朝时并列。杨坚觉得不妥,于是命令降杨玄感一级,杨玄感居然当即拜谢说:“想不到陛下如此开恩,让我在朝堂上都能表达对父亲的尊敬!”(智力明显提升)
杨玄感不久就出任郢州刺史。他刚到任就暗暗布置下耳目,监视属下官员,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杨玄感往往在某些场合突然向当事人提起他的隐私,当事人或大惊失色,或衷心佩服,结果他属下官员没人敢对他隐瞒什么。当地的吏治颇有起色,他也博得了严正有才能的名声,靠政绩和显赫家世一直升到礼部尚书。他很注意结交名士,加上天下有很多人是杨家的门生故吏,所以名声很不错。当时的李密颇不得志,隐居在家读书,一天在外面骑着牛看《汉书》,刚好被杨素看见。杨素和他交谈后对他非常赏识,回家后对杨玄感说:“李密的见识,在我们之上。”(杨素在识人方面是个半仙级人物,对李靖、李密和自己的儿子都看得很准)杨玄感从此对李密倾心结纳。一次二人闲谈,杨玄感问李密:“皇帝多猜忌(此时杨坚已去世,杨广已经即位),隋朝恐怕不能支持很久。如果天下有变,我们两个该怎么定位?”李密说:“率军阵前决胜,我不如你;招揽天下英雄,你不如我。”两人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虽然杨素是拥立杨广的大功臣,可是杨广一直对他又恨又怕。606年杨素去世时,杨广对身边侍卫说:“即使杨素这个老匹夫不死,我总有一天也要灭他的族!”杨玄感知道后心里不安,准备先下手为强,策划了几次废黜杨广的密谋,包括在随军征吐谷浑时企图袭击杨广行宫,虽然都因时机不成熟没有动手,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隋的计划。
613年六月,杨玄感的机会来了:杨广不甘心去年征高丽的失败,调集大军再征高丽。杨玄感奉命在黎阳督运军粮,他敏锐地察觉到当时天下百姓已经对连年不断的沉重赋税和徭役忍无可忍,于是和王仲伯、赵怀义商议起大事,一方面以水路多盗贼为借口,不按时发运远征军的粮草,并派人召回随杨广出征的弟弟杨玄纵、杨石和在长安的李密;另一方面召集人马准备起事。恰逢参与征高丽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准备率水军从东莱入海直取平壤。杨玄感马上派出亲信,冒充远征军使者,声称来护儿造反,杨玄感乘人心浮动之机,进入黎阳县城,大抓壮丁,同时飞报诸郡,以讨伐来护儿叛军为命要求调发军队,前往黎阳会合。杨玄感挑选了5000多名壮丁和3000多名船夫,组成了他的“军队”。他在誓师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直斥杨广的倒行逆施,自称奉杨坚遗诏征讨不肖子,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百姓听了这样的演说,都欢呼雀跃,没几天就组成了十万人的队伍。杨玄感向自己的哥们儿李密询问战略,李密回答:“现在杨广出征,远在辽水之外,离幽州还有千里之遥。远征军南有大海,北有胡戎,只有一条归路,如果你长驱直入蓟城,断其归路,高丽从后夹击,不出十天,杨广的大军必然粮尽溃散,这是上策。关中四方有天险可据,天府之国。你率众直取关中,沿途不理会其他城市,一鼓作气攻下长安,招揽豪杰,安抚百姓,即使杨广回国,关中已经为你所有,你就可以西向缓图天下,这是中策。如果意图突袭东都洛阳,号令四方,洛阳早就做好了准备,短期难以攻下,百日内如果不能破城,各地援兵一到,内外夹攻,你的处境就会很不妙了,这绝对是下策。”历史上常出现这种情况: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以供选择,可是每次决策者都选用下策,这次也不例外。杨玄感听了李密的话后哈哈一笑,说:“你的上策正是下策,如今朝廷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我们能一举攻下,足以动摇杨广的整个基业。而且经过城池而不攻,怎能振奋士气?”于是否决了李密的计谋,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他自己的“上策”,向洛阳进军。途中,杨玄感俘获内史舍人韦福嗣,以其为心腹,军旅大事不再专归李密负责。韦福嗣是战败被俘,不得已而屈从,每次献计都模棱两可。李密看出韦福嗣有二心,便对杨玄感说:“福嗣不是我们的同盟,心怀观望之意。你初起大事,却留奸人在侧,必为其所误。请斩了他。”杨玄感却说:“没到这个地步吧!”李密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便对身边的人说:“杨玄感造反却不想获得胜利,怎么办?我们肯定要做俘虏了!”后来杨玄感西进时,韦福嗣果然逃走。
这时刑部尚书卫玄率领数万兵马,从关中赶来增援洛阳。政府军先派出二万余人进攻,杨玄感采用设伏诈败的方法,全歼政府军前锋。几天后,卫玄率大军赶到,和杨玄感交战,杨玄感在阵前派人大喊:“捉住杨玄感了!”政府军稍稍懈怠,杨玄感乘机率数千骑突击,大破卫玄军,卫玄只带着八千残兵败将逃走(奇怪的计谋,好像一般都是喊出来打击对方士气的,想不到可以这样用)。杨玄感勇猛力大,世人多以项羽比之。他每战都身先士卒,持长矛突阵,而且善抚士卒,士卒都乐于为他效死,所以军队战斗力极强。卫玄聚集败兵再战,在北邙一日十余战,杨玄感军颇占优势,但因其弟杨玄挺中流箭阵亡而稍稍退却。
李子雄因罪降于杨玄感,劝其称帝。杨玄感又问计于李密,李密说:“以前陈胜想自立为王,曹操想求九锡,张耳、荀彧劝阻止,都遭到疏远。我现在想劝你,却怕重蹈二人的覆辙。顺着你的意思阿谀奉承,又不是我的本意。起兵以来,虽然屡战屡胜,可是郡县多有不从的,洛阳仍然守御森严,各地的救兵即将赶到,你应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怎能急着自立为帝!”杨玄感听后笑而纳之。
卫玄虽然屡败,可是却拖住了杨玄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远在辽东的杨广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陈棱进攻据守黎阳的元务本,宇文述、屈突通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叛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杨玄感又问计于李密,李密说:“元弘嗣统强兵于陇右,现在可扬言说他造反,遣使迎接你,乘势入关中。”。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接受了李密、李子雄的人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但此计被弘农太守杨智积识破。叛军行至弘农宫时,杨智积登上城陴大骂杨玄感。杨玄感果然被激怒,加上百姓们都说弘农宫防守薄弱,而且有大量存粮,应该攻取,于是他下令围攻弘农宫。李密劝阻道:“我军凭借谣言入关中,兵贵神速,况且追兵将至,怎能停留!若前不得占据关口,退无所守,大军一旦溃散,怎能自保?”杨玄感不从,结果三天都不能攻下,这才引军西进,但叛军已丧失了最为宝贵的三天时间。当叛军到达阌乡时,被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隋军追上,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内三败。八月初一,杨玄感在董杜原列阵与隋军决战,大败,仅率10余骑逃走。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杨积善自杀未遂,被活捉送往洛阳处死,杨玄感的尸体被肢解后示众三天,然后烧毁,杨玄感的兄弟们全部战死或被擒杀。杨广认为叛贼不配和帝王同姓,于是改杨玄感的姓为“枭”。李子雄被擒杀,李密从乱军中逃走,后来成为推翻隋朝的主要势力瓦岗起义军的领袖。
杨玄感像一头公牛一样闯进了大隋盛世的瓷器店,他的起事虽然失败了,可是却沉重打击了杨广的统治。杨玄感死后,反隋势力像烈火燎原一样发展了起来,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杨广的帝位得于杨素,要说失于杨素之子,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hittite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56
编号
582
注册
2003-9-7
#41
发表于 2003-12-8 18: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玄感之乱是隋灭亡的先兆,由于隋炀帝抑制关陇贵族,在这次叛乱中大量关陇贵族参与其中(而镇压叛乱最为卖力的来护儿是江南人),炀帝对关陇贵族更加抑制,动摇了隋的根基,终于在后来自食其果。圣历三年五月,武则天颁下《杨素子孙不得任职京官敕》,可见杨玄感之乱影响之大。有个问题,杨素一族是弘农杨氏,但是好像也有说是外族的,知道请指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42
发表于 2003-12-8 20:3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2003-12-07, 21:00:03发表
韦兄,最近是不是很忙啊?
这篇怎么写了那么长时间,还以为你忘了呢:)
不是很忙,而是忙得要死,也静不下心来写。
关于杨素是不是弘农杨氏,本版上好像有朋友提过,说杨素是正宗弘农杨氏,杨坚杨广是冒充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fahren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35
编号
2369
注册
2003-11-20
#43
发表于 2003-12-10 21: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两个都是冒充的可能性更大。
孝文下令鲜卑人改姓,很多鲜卑人就忘了自己本来的祖宗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fs7711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2
编号
1488
注册
2003-10-17
#44
发表于 2004-2-26 19: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叶孤城
于2003-12-31, 14:58:45发表
南朝----刘裕.
不可否认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可也是一位厉害的野心家.他篡晋而帝,视为不忠,但鉴于东晋之衰败,尚可原谅,可是他轼杀前君,大屠司马氏族,可是开了中国历史之先河.在他之前,废帝只囚不杀,在他之后,有多少废帝被杀啊.如论君,他是明君,如论臣,他乃大大不忠之叛臣,堪称千古第一叛臣.
记得金大侠曾说过,当政治家,要会“忍”,即忍耐和对敌人的残忍。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轩辕显华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5813
注册
2004-3-4
#45
发表于 2004-3-7 16: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快意恩仇,能顶天立地者即可无愧于世间。
伍子胥生于春秋中后期,这本就是个战乱纷争,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国家的观念比较淡薄,家庭本族的向心力可能大一些;如果我处在那
个时代,又遇上那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叛国。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
死,当时比较看重这个,姬光对他有活命复仇知遇之恩,故而他忠心
的为吴国贡献余生。
个人观点,请多指教。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山过客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5894
注册
2004-3-8
#46
发表于 2004-3-8 20: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高澄
于2003-11-01, 10:47:14发表
事实上,被杀的皇帝亲信也不是史书上说的奸邪小人。史书上对王导的评价实在抬高了。
为什么王敦是羊?最多是披着羊皮的狼?
王敦怎是羊?虎不为过!
要不是阳寿太短,手下草包太多,家兄王导一懦夫像,王焓整一个酒囊饭袋,朝廷早让他给灭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47
发表于 2004-3-13 21: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六篇、终结盛世的猪和蛇:安禄山、史思明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十一月十日,当了42年太平皇帝、已经年过古稀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和贵妃杨玉环同游华清宫时突然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号称20万的叛军势如破竹,河北道诸州县望风而降,空前的世界大帝国正面临着它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本文的主角就是这次危机的制造者:安禄山和史思明。
要谈这次著名的叛乱,首先要谈它的起因。唐帝国在经过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后,天下户口由唐初的38万余户,发展到891万余户。在农业社会,户口就代表着生产力的高低和国力的强弱,唐此时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帝国的版图和势力范围则随着国势强弱不断变化。唐高宗李治时达到最大,国境东尽日本海、西至咸海、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幅员纵横皆过万里。国家统治的中心中原地带是农耕经济区,边疆地区则是游牧经济区,所以在行政制度上也必须区别对待。唐在内地实行州县制,边疆地区则实行在都督府和都护府统领下的羁縻府州制。羁縻府州制是为了安置归顺的游牧部落而设,开元末年,羁縻府州数量已达到内地府州的两倍半多。羁縻府州制不改变归顺部落的组织和风俗习惯,由唐廷册封各部落酋长担任都督、刺史,并准许世袭,各部落不需呈报人口,进贡土特产代替赋税,并可以保留原部落的兵士,自治权相当大,但这些部落对唐朝都必须承担军事征发的义务,每有战事,酋长们都要率领本部兵马,换上唐军旗号出征,由于这些归顺的部族多为游牧民族,擅长骑射,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制度和罗马帝国利用高卢人、色雷斯人等蛮族作为雇佣军颇有相似之处。但是这种形式的统治并不稳固,这些游牧民族大多不愿充任唐廷的炮灰,在670年、678年唐军在大非川和青海两败于吐蕃后,诸蕃部落开始叛乱不断:后突厥复兴、吐蕃逐渐壮大、奚和契丹叛乱,边警不断。这些叛乱使得唐朝一方面失去了大量无需开支的骑兵部队,一方面又必须不停征发兵力来应付不停顿的战事。兵源不足和财政困难成为了唐廷的两大难题,其中兵源的不足最终导致府兵制的废止,中央的军事力量也由此大大削弱了,到742年时中央和内地兵力仅有8万余人。
同时,唐廷不得不实行新的防御政策,在敌可能入侵的要冲地区设置重兵,任命大将就近指挥。其实在唐初期,为应付大规模边境战争,已经开始设置临时战区,其统帅即所谓某某道行军大总管。这种临时战区制度到李治统治后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已经趋于固定,后来行军道又演变成了边防军区,行军大总管演变成了节度使,开元后期,边疆地区已经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包括:平卢道节度使,治所营州(辽宁朝阳),镇抚室韦、靺鞨,防御契丹,统兵约3.75万,战马5500;范阳道节度使,治所幽州(北京西南),控制奚、契丹,统兵约9.1万,战马6500;朔方道节度使,统兵6.47万,战马1.43万;河东道节度使,治所太原府,统兵5.5万,战马1.4万,与朔方道节度使共同防御漠北的突厥等族;陇右道节度使,治所鄯州(青海乐都),防御吐蕃,统兵7.5万,战马1.6万;河西道节度使,治所凉州(甘肃武威),阻断吐蕃和突厥,统兵7.3万,战马1.94万;安西道节度使,治所龟兹(新疆库车),镇抚西域诸国,统兵2.4万,战马2700;北庭道节度使,治所庭州(新疆吉木萨尔),防御突施骑等部落,统兵2万,战马5000;剑南道节度使,治所益州(四川成都),防御吐蕃,镇抚蛮、獠,统兵3.09万,战马2000;岭南道五府经略使,治所广州,镇抚南方,统兵1.54万。
唐玄宗李隆基追慕李世民,怀有征服四夷的雄心,在节度使的任用上也和以往有了较大变化:第一,节度使任期过长,多年不予调换,如本文主角安禄山就担任了14年平卢道节度使;第二,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兵权开始集中,王忠嗣曾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统兵26.7万余人,安禄山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统兵18.3万余人;第三,重用蕃将,747年时,诸道节度使中,有安禄山(康国人)、安思顺(安国人)、高仙芝(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四个蕃将,此前唐廷对于蕃将虽然百般笼络,但极少让他们担任方面大员;第四,节度使权威过大,除了独掌兵权外,还握有地方财政和民政大权,助长了对中央的离心力。751年,高力士曾经向李隆基表示了自己对边将拥兵过重的忧虑,李隆基没有太在意,而实际上此时哥舒翰和安禄山两人就已经一共拥兵33.15万人,战马5.6万,分别占边疆地区十镇兵、马的67%和70%,而且离都城长安距离都很近,大唐盛世就像一个大火药桶,问题只是谁去引爆它。
引爆火药桶的人,就是安禄山。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相传她因多年不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703年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安禄山之父早亡,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安孝节,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长大以后,身高体胖,性情残忍,狡诈多智,善于揣度人意,开始任互市牙郎(翻译兼经纪人),是个语言天才,史称他懂得九族语言。他在此时结识了同样任互市牙郎的史思明,史思明比安禄山早出生一天,两人结成了铁哥们。史思明(703~761)原名窣于,“思明”是后来李隆基赐的名字。他是宁夷州突厥人,史称他“姿癯露,鸢肩伛背,偾目侧鼻,寡须发,躁健谲狡”。也懂得六族语言。
732年,曾在与吐蕃、突厥、契丹的战斗中立下赫赫功勋的名将张守珪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因盗羊被捕,张守珪下令将他乱棒打死。安禄山大喊道:“大人不想灭奚和契丹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张守珪见其言貌不凡,于是释放他,令其为捉生将。史思明由于有勇有谋,立了不少功劳,也被张守珪封为捉生将。安禄山骁勇过人,又熟谙山川形势和奚和契丹的内情,故每次出击,都能以少胜多,擒获不少契丹人,一次甚至只带几名骑兵就擒获了数十名契丹人,令张守珪大为赞赏,很快就积功升为偏将,又被张守珪收为养子,不到三年就升任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从三品)。史思明由于在安禄山进攻契丹战败时曾经帮助过他,深受安禄山的信任。
736年,安禄山在讨伐契丹时轻敌冒进,导致惨败,依法应当处斩。张守珪爱惜他的勇猛,不忍自己下手,于是将他送到洛阳请朝廷处置。此前安禄山入朝奏事,宰相张九龄对侍中裴光庭说:“搅乱幽州的人,一定是这个鬼子。”这次他上奏说:“司马穰苴出兵,为了严正军纪斩了庄贾;孙武为了严正军纪,也斩了宫女。张守珪军令已下,不应该免安禄山的罪。”李隆基见到安禄山后,也爱惜他体形雄壮、相貌威猛,决定赦免他。张九龄坚持军令如山,又说安禄山有反相。李隆基不高兴,说:“你难道要像晋的王衍见石勒那样,仅仅因为他的样子就断定他难以控制吗(一个极为不吉利的比喻,难道他忘了王衍的判断最后是正确的吗)?”于是只是撤了安禄山的官职,命他以“白衣将领”的身份留在军中立功赎罪。
739年,安禄山的机会来了:张守珪部将假传他的命令进攻奚人,大败。张守珪隐瞒真情,谎报胜利,结果被告发遭贬官,不久背发毒疮去世。安禄山则在740年被重新起用,担任平卢阵兵马使。他善于巴结上司,御史中丞张利贞为河北道采访使时,他极力献媚,重金贿赂。张利贞入朝后极力为他美言,因而授任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安禄山对过往的使者都加以贿赂,使者回朝后一再称赞他,他逐渐受到了李隆基的青睐。742年,唐分平卢为节度,遂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743年正月,安禄山入朝,李隆基大加宠待。为了讨得李隆基的欢心,安禄山谎奏说:“去年七月,营州境内出现了害虫,蚕食禾苗,臣焚香祷告说:‘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忽然来了一大群红头黑鸟,霎时把虫吃得精光。”李隆基居然相信,对他加以重赏,加授骠骑大将军。744年三月,安禄山又受命代替裴宽兼任范阳节度使。礼部尚书席建侯为河北黜陟使,在李隆基面前大力称道安禄山公正无私,裴宽与宰相李林甫也随声附和。三人又都是李隆基所信任的人,由此他对安禄山的宠信已经不可动摇了。
745年,安禄山欲以边功邀宠,屡次侵犯北方的奚与契丹。奚与契丹各自杀死唐和亲的公主,叛唐。安禄山正好又找到了借口,于是进击契丹,残酷镇压。回军又后上奏说:梦见先朝名将李靖、李勣“向臣求食,乃于北郡建祠堂,灵芝又生于祠堂之梁”,以此取悦李隆基。时李林甫恐怕儒臣出将入相,会动摇自己的权位,而蕃人目不识丁,难以入相。为了专宠固位,他奏称儒臣怯弱,不胜武力,而蕃将雄武,多立战功,请求任用蕃将为边帅,正合李隆基的心意,于是对安禄山更加宠信。
747年,安禄山入朝,上奏李隆基说:“臣蕃戎贱臣,受主宠荣过甚,臣无异才为陛下用,愿以此身为陛下死。”玄宗命杨铦、杨锜、贵妃杨玉环与安禄山以兄弟相称,而安禄山见杨玉环宠冠六宫,与她搞好关系对自己十分有利,于是尽管他比杨玉环大18岁,却甘心做她的养子。从此,安禄山侍奉杨玉环如母,因而得以随意出入禁中,有时与她对面而食,有时在宫中通宵达旦,外面流传着不少丑闻。安禄山对太子却另眼相看。一次太子会见安禄山,他见了太子却不肯下拜,左右感到奇怪,问他为何不拜,他故意问:“臣不知太子是什么官?”李隆基解释说:“太子是储君,朕百岁后要传位于他。”安禄山说:“臣愚蠢,只知陛下,不知太子,罪该万死。”这才下拜。
安禄山每次入见时,常常先拜杨玉环,后拜李隆基,李隆基感到奇怪,他回答说:“胡人先母而后父。”安禄山身体特别肥胖,腹垂过膝,自称腹重为三百斤。他每次走路,由左右抬挽其身才能迈步。他乘驿马入朝,每驿中专筑一台为他换马用,称为“大夫换马台”,不然,驿马往往要累死。驿站还专门为他选用骏马,凡驮得五石土袋的马才能使用。鞍前特装一小鞍,以承其腹。李隆基见他如此肥胖,问他的肚子里有什么,他诙谐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赤心!”逗得李隆基哈哈大笑。尽管他身体肥胖蠢笨,但是在李隆基面前跳起胡旋舞来,居然旋转自如,迅捷如风。安禄山不停的装疯卖傻,李隆基却以为他诚实可靠,对他夸奖有加。751年二月,安禄山上奏请求担任河东节度使,获得李隆基批准,至此他一人身兼三镇,拥兵18.35万,战马2.6万匹,已占全国边防镇兵的37%,战马的33%。
其时天下承平岁久,李隆基年时已高,荒废朝政,李林甫独专大权。安禄山认为夺取天下的时机到了。他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其内心则狡黠异常。他历次入朝的所见所闻也使他对李隆基的昏庸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命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师,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马报讯,故范阳虽距京师有数千里之遥,但安禄山对朝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或有应上的笺表,也由刘骆谷代作。他每年除献俘以外,所献杂畜、奇禽、异兽等珍玩之物相望于道,使各郡县疲于递运,他却以之博得李隆基的恩宠。他的长子安庆宗为卫尉少卿,加授秘书监,尚荣义郡主;次子安庆绪为鸿胪少卿、广阳郡太守。
安禄山表面上忠诚无二,暗中却没有停止作谋反的准备。他以防御敌寇为名,在范阳城北筑了雄武城,里面储藏了不少兵器和粮食。他招降纳叛,极力扩充实力。他延用了一批有才学的文臣如高尚、严庄等为幕僚,成为自己的心腹。同时又从行伍中提拔了一些智勇兼备的将校如史思明、安守志、李归仁、蔡希德、崔乾祐、尹子奇、武令珣、田承嗣等为自己的爪牙,委以重任。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还从同罗、奚、契丹降者中选拔精壮八千余人,称为“曳罗河”(壮士之意),又养家僮百余人,人人皆骁勇善战,打起仗来冲锋陷阵,勇不可当。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还派遣商胡去各地贩卖,每年交纳珍货数百万,同时还私下做了数以万计的绯紫袍、鱼袋,以备日后奖赏部下。
751年秋,安禄山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数万进击契丹,并以二千奚兵作向导。军至土护真河(在今内蒙赤峰东),他对部下说:“道虽远,我疾趋贼,乘其不备,破之固矣。”乃下令兵士每人持一条绳,以备捆契丹人之用。于是昼夜急行军三百里,至契丹牙帐,适遇大雨,弓弛矢脱不可用,兵士也疲惫不堪,安禄山拒绝了大将何思德让兵士略为休息的建议,促令进兵,结果被契丹兵打败,奚兵也叛唐,与契丹兵合力夹击唐军,杀伤略尽。安禄山中了流矢,只领数十人走山路而逃,慌乱中又连人带马跌进坑里,安庆绪与孙孝哲好容易才把他拖出来,遂连夜逃奔平卢。752年三月,安禄山调动蕃、汉步骑二十万击契丹,欲雪去秋之耻。他还奏请朝廷命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助战。阿布思部下有同罗精兵数万,人人能征惯战,又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欲借其助战之机兼并其精锐部队。阿布思识破了他包藏的祸心,拒不助战,在别无出路的情况下,他率数万骑兵叛逃漠北。安禄山也按兵不动。第二年,阿布思部被回纥兵击溃,安禄山又用重金诱降了阿布思骑兵,于是安禄山的精兵天下莫及。
752年十一月,担任宰相19年之久的李林甫病死。李林甫出身皇家宗室,为人号称“口蜜腹剑”,他任相后独揽大权,排挤贤能。安禄山自恃恩宠,一开始对李林甫态度傲慢。但是李林甫有一手绝招,他每次与安禄山谈话时,都揣摩其心意,然后突然道破他的想法。安禄山最擅长的就是揣摩对方心意,结果在自己的强项上居然被对方完全压倒,自然惊服。从此他每次见到李林甫心中都感到恐慌,据说冬天和李相见后都经常一身冷汗。每次他的心腹刘骆谷回范阳的时候,安禄山都问:“十郎(李林甫的排行)说了些什么吗?”如果李林甫说的是好话,他就大喜,如果李林甫说:“告诉安禄山要多加检点。”他就大叫:“糟了!我活不成了!”此时传到京城,著名演员李龟年马上在皇家宴会上加以模仿,逗得李隆基大笑。安禄山虽然狡猾,但是比起老谋深算的李林甫还是甘拜下风。李隆基对安禄山一味滥加恩赏,李林甫则对他恩威并施,使他心悦诚服,不敢起异心。李林甫死后,由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继任。杨国忠本事不及李林甫,胡作非为则远远超过他。他入相前,本与安禄山关系十分密切。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玉环姊妹皆出外远迎,视如贵宾。他见安禄山身体肥大,行动不便,每逢上下朝登殿阶时,都要亲自搀扶他,有意讨好安禄山,希望他能作为自己强大的外援。但是,安禄山惧怕阴狠毒辣、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对才能平庸的宰相杨国忠却极其蔑视。杨国忠可能是因为察觉了安禄山的反状,也可能是因为安对自己的蔑视而恼羞成怒,故屡奏安禄山谋反,欲将他置于死地,李隆基不以为然。
宰相杨国忠屡次上告安禄山谋反,起初李隆基并不相信,但后来还是听信了杨国忠,试召安禄山入朝,以观其变。杨国忠原以为安禄山必不敢来京,但安禄山却出人意料地迅即飞驰入京,使得杨国忠很难堪,李隆基也难以相信杨国忠说安禄山谋反的话了。754年正月,安禄山入见李隆基,哭诉说:“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节制,恩出常人。杨国忠妒嫉,欲谋害臣,臣死无日矣。”李隆基好言劝解,并加官尚书左仆射,赐实封通前一千户,又封其一子为三品官,另一子为五品官,奴婢十房,住宅各一所,甚至还想加授安禄山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职务),被杨国忠劝阻。三月一日,安禄山告辞李隆基将回范阳,李隆基亲临望春亭给他饯行。临别时,还把御衣脱下赐给他,同时又派高力士在长安城东的长乐坡再次为他饯行。从此,凡是上言安禄山谋反的人,李隆基皆命执送于安禄山,任其处理,从此再也没人感说安禄山意欲谋反了。
755年正月,安禄山遣副将何千年奏表朝廷,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杨国忠等上奏,认为安禄山以蕃将代汉将明显是要造反,李隆基虽不相信,但是听从了杨国忠加封安禄山带左仆射平章事衔,追赴朝廷的建议,却将起草制书留而未发,暗中遣中使辅璆琳以送柑子为名,去范阳观察安禄山动静。不料璆琳受安禄山贿赂,回来后不据实以报,反大谈安禄山竭忠奉国之事,李隆基信以为真,遂烧掉了制书草稿。安禄山决定反叛后,对朝廷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对朝廷来的使者一般称病不出迎,会见时,也是刀枪林立,戒备森严。
杨国忠屡奏安禄山谋反不成,决定采取更加露骨的做法以激怒安禄山。他让京兆尹包围其住宅,搜求反状,并逮捕了其门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缢杀。禄山闻讯后,心中恐惧。六月,李隆基为安禄山长子安庆宗与荣义郡主完婚,手诏禄山观礼,禄山辞病不至。可是到了七月,安禄山突然上表献马三千匹,每匹有二人护送,并由二十二名蕃将押送。河南尹达奚珣疑禄山其中必有阴谋,建议推迟至冬天再献,并由官府给马夫。这时,李隆基才开始怀疑安禄山别有用心,正巧辅璆琳受贿事泄露,于是借故把他处死,又派中使冯神威持手诏告谕安禄山冬天献马,并说:为卿新作一汤池,十月于华清宫待卿。冯神威至范阳宣旨,安禄山坐在床上微微起动身体,也不下拜,听了诏书后淡淡地说:“圣人安稳。”又说:“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之后即把他置于馆舍,不再见他。冯神威受到如此冷遇,回京后向李隆基哭着说:“几乎不能再见了!”
安禄山虽已决计发动武装叛乱,但并没有立即亮出反唐旗号,他行动仍然十分诡秘,只与他的几个心腹密谋过此事,知其内情的也只有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三人,其他人包括史思明这样的哥们都不知道。从八月起,安禄山常常犒劳士卒,秣马厉兵,似战前的准备工作,不知内情的人还感到十分奇怪。十一月六日,安禄山突然召集大将们举行宴会,在酒酣耳热之时,拿出了事前绘制好的地图给大家看,图上标明了从范阳至洛阳沿线的山川形势、关塞要冲,向将领暗示了他的进军路线。宴会结束时,向每人赏赐了金帛,并授予一张地图。安禄山叛乱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十一月八日,恰巧奏事官从长安回到范阳,安禄山很快伪造了诏书,立即召集诸将,把假诏书展示给诸将看,并说:“有密旨,令禄山将兵入朝讨杨国忠,诸君宜即从军。”诸将听后,面面相觑,没有一人敢有异议。接着,安禄山以贾循和吕知诲留守,高秀岩守大同军,防备太原和朔方的唐军,调动本部兵马,又征调了部分同罗、奚、契丹、室韦人马,总计15万,号称20万,连夜出发。次日凌晨,安禄山出蓟城南,检阅了军队,并举行誓师,以讨杨国忠为名,并于军中张榜说:“有异议煽动军人者,斩及三族!”于是挥师南下,历时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开始了!
待续。。。。。。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48
发表于 2004-3-13 22:4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先把当时定的本传入选标准再发一次:
中国史叛将传入选条件:
一、 在离开原主后必须对原主有反戈一击的行动,乱世中正常的跳槽者排除。
二、 反叛时身份必须是武将,农民起义军领袖和背叛的文臣排除在外。
三、 一定的实力、名声和影响。
四、 为体现成王败寇的原则,最后成功成为一代正统君王者,如萧衍、陈霸先、朱温、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赵匡胤等排除在外。
五、 被俘后投降或被迫降者排除在外,这一类人的背叛没有主动性。我们把他们归为“降将”而非“叛将”,比如李陵、吕文焕、洪承畴等人。
六、 所有入选者发动的反叛都没有获得普通百姓的支持。
七、 已经入选韦孝宽版百将传和猛将传者不重复入选,这样就排除了英布、吕布等人。
最终入选者:伍员、王敦、桓玄、侯景、杨玄感、安禄山、史思明、仆固怀恩、田承嗣、刘豫、李全、吴三桂。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49
发表于 2004-3-15 21: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安禄山乘着铁甲战车,率领步骑精锐大举进军,烟尘千里,鼓声震地。事前,安禄山已命其将何千年、高邈等率二十名奚族骑兵,以献射生手为名,于十日抵达太原城下,北京(唐以太原为北京)副留守杨光翙出城迎接,被何千年劫持而去。安禄山责备他依附杨国忠,斩首示众。太原及东受降城先后上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李隆基确认安禄山反叛之后,匆忙召集群臣商议,杨国忠自以为有先见之明,于是得意洋洋,夸口说叛乱不日可平,群臣则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李隆基知道中央无兵可用,于是命特进毕思琛赴东都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赴河东,各自招募数万人以抵御叛军。次日安西节度使、攻灭大勃律的名将封常清入朝,请缨往洛阳抵挡叛军,李隆基大喜,命他往洛阳募兵,加强守备。二十一日,李隆基杀死安禄山留在京城的长子太仆卿安庆宗。安思顺是安禄山同族,但因为曾经上奏安禄山谋反,所以只是解除了他的兵权,命时任朔方右厢兵马使、丰州都督,后来成为唐朝救星的郭子仪接任他朔方节度使的职务,并率朔方军东进讨贼。并命荣王李琬、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正、副元帅,率数万兵出潼关东征,还在各地新设节度使、防御使,以阻止叛军。
可是当时天下承平岁久,以致百姓不识兵革。因此当突然听到范阳起兵的消息,不少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弃城四逃。叛军所过州县,有的望风瓦解,有的开城出降,一路上所向披靡,进兵迅速,至十二月三日即抵达河南道灵昌郡(今河南滑县)的黄河北岸。第二天,过了冰冻的黄河,进入河南道境内。安禄山指挥叛军进攻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上任不几天,守城兵士未经沙场,一听到叛军号角鼓噪之声,吓得立刻土崩瓦解,张介然被俘,兵士降者近万人。安禄山见河南道张贴悬赏购其首的榜文,又听说安庆宗被杀,遂进行了血腥的报复,张介然及上万降卒惨遭杀害,“流血如川”。安禄山乘胜西进荥阳,荥阳太守崔无波登城拒战,守城兵士一听见鼓角声,纷纷“自坠如雨”,于是崔无波及官将全部被擒。安禄山杀了崔无波,留其将武令珣守荥阳,兵锋指向洛阳。封常清奋力抵抗,但其兵士都是新召募的佣人或商贩,未经训练,经叛军铁骑一冲,即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封常清三战败北,只得丢弃洛阳,西奔陕郡。他向高仙芝提议叛军兵锋极锐,不如退保潼关。高仙芝采纳了他的建议,撤回潼关加强守备。安禄山命其将崔乾祐屯兵陕城,窥视潼关,而弘农、临汝、濮阳、济阳和云中等郡相继陷于叛军之手。封常清在潼关三次派人入朝报告军情,李隆基都拒不接见,监军的宦官边令诚(唐朝用宦官监军的丑剧此时才刚刚开始)因高仙芝对他不甚感冒,于是入朝进谗言说:“封常清借口叛军强大,动摇军心;高仙芝无故弃地数百里,而且克扣军粮物资。”李隆基不用经过大脑就勃然大怒,让边令诚带着诏书回潼关,处决二人。边令诚先处决了封常清,然后带着百名持陌刀的武士对高仙芝说:“大夫你也有命。”高仙芝说:“退兵是我的错,说我克扣军粮绝对是诬陷!天、地、三军都在,可以作证!”又对手下兵将说:“我若有罪,你们可以说;我若无罪,请为我喊冤枉。”部下兵将大呼冤枉,吼声震地。高仙芝又看着封常清的尸体说:“您是我举荐的,又代我为节度使,现在一起死,难道不是命吗?”于是毅然就死。两位纵横西域的名将就这样冤死在一个宦官的手下。当时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卧病在长安,李隆基因为他素有威名,而且和安禄山不和(原因比较有趣:哥舒翰向来和安禄山、安思顺关系不好,一次三人同时入朝,在宴会上相遇,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您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大家也算同族,为什么不相亲相爱?”哥舒翰说:“谚语说:‘狐向窟嗥,不祥’,因为忘本。兄既然见爱,我怎敢不尽心。”安禄山却以为哥舒翰讥讽他是胡人,怒骂道:“突厥敢尔!”哥舒翰准备反唇相讥,被高力士劝开,二人从此不和),所以派他接任高仙芝的职务。哥舒翰本来不愿接任,但因君命难违,只好抱病上任。当时潼关聚集了号称20万之众的各地部队,哥舒翰有病不能亲自处理军务,于是命令行军司马田良丘代理,田良丘又命令王思礼统骑兵,李承光统步兵,二人又不和,军令不一。哥舒翰又治军严厉、不恤士卒,潼关兵将士气低落。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35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其时,唐廷从各道征集的兵马尚未赶到长安,京师守备空虚。但是安禄山进入洛阳后,忙于做登基称帝的准备,减弱了攻势,这给唐廷以喘息机会,各道援兵渐渐云集长安,加强了守备。郭子仪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抵达单于都护府后,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了静边军(山西右玉)。十二月十二日,叛将薛忠义率兵反扑,郭子仪派大唐的另一个救星、左兵马使李光弼和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等人分兵进击,大破薛忠义,斩杀叛将周万顷,坑杀叛军骑兵7000余人,获得了唐军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胜利。安禄山起兵之初,叛将何千年曾建议分路出兵:一路由高秀岩攻击朔方,并诱使诸蕃部落攻击关中;一路由李归仁、张通儒取太原、进而取蒲关,夹击关中;一路由安禄山率兵南下渡河攻取洛阳;一路由蔡希德、贾循渡海攻取淄、青诸州,动摇江淮。但安禄山没有采纳这个足以置大唐于死地的计划,此时郭子仪率军东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打通了朔方军与河东军的联系,又堵住了叛军进趋蒲州之路。
756年正月一日,安禄山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元年,设置丞相等朝官,封其子庆绪为晋王,庆和为郑王,达奚珣为左相,张通儒为右相,严庄为御史大夫。定洛阳为都,以范阳为东都。接着他命史思明、蔡希德等攻略河北各地。此前,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与此前诈降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于755年十二月十八日联合起兵,杀死了叛将李钦凑、高邈,活捉了何千年,河北十七郡又先后归顺了唐廷。安禄山率军进攻潼关,行至新安,听说河北形势吃紧,马上返回洛阳,命史思明、蔡希德各率万余人进攻常山,史思明战胜后必然纵兵奸淫掳掠,百姓惨遭荼毒,但是他部下的兵将也因此士气极高。756年正月八日,攻破常山,叛军纵兵屠城,颜杲卿被擒,被送到洛阳后杀害,河北各郡又相继陷落。二月,李光弼、郭子仪先后出兵井陉,连败史思明,斩敌四万人。这是史思明首次遇上毕生的克星李光弼。四月九日,郭、李在常山会师,唐军兵力达到十余万,形成了对河北叛军的优势。四月十一日,郭、李与叛军战于九门,唐将浑瑊(后来也成为唐朝一代名将)于阵中射杀叛将李立节,唐军士气大振,史思明、蔡希德大败而逃。唐军一路追击,史思明被迫退守博陵。史思明集众固守,唐军攻城十日不下。五月,郭、李撤围还常山,史思明率数万人马追赶。郭子仪选骁骑500人,边走边轮番诱战,经过3天抵达行唐,叛军疲惫,只好后退。郭子仪乘机回军反击,击败史思明。安禄山得知河北兵败,即命蔡希德率兵2万还救史思明。又命范阳守将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余人南下配合。史思明收集散亡士卒,与援军合兵5万余人,其中有同罗、曳罗河精骑万人。郭、李进至恒阳,史思明又率军赶到。郭子仪深沟高垒,采取疲敌战术,白天耀兵扬威,夜晚偷袭,使叛军人困马乏。五月二十九日,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出城,与史思明大战于嘉山。唐军大获全胜,斩首4万级,俘获千余人,缴获战马5000匹。史思明跌下马来,披发赤足,拖着断枪,狼狈逃回军营,随即逃往博陵。李光弼乘胜追击,进围博陵,郭子仪则准备北图范阳。唐军声威大振,河北十余郡的地方官吏和军民纷纷起来杀死叛军守将,归顺唐军。叛军由范阳至洛阳的通道再次被切断,叛军往来联络的人,只能轻装简从,偷偷过境,多被唐军俘获。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无不军心动摇。
安禄山命张通晤和杨朝宗向东攻城略地,东平太守嗣吴王李祗、济南太守李随起兵抗拒,单父县尉贾贲率吏民杀张通晤,真源令张巡守雍丘,与叛将令狐潮、李怀仙等数万叛军浴血奋战,巧妙周旋,阻止叛军南下江淮。安禄山命其将武令珣等率兵南下攻略南阳各郡,南阳节度使鲁炅、虢王李巨扼守南阳,屡败叛军,使叛军不得南下江汉。安禄山自己西进潼关受阻,东不过雍丘,南又兵阻南阳,北路也几乎断绝,除了老巢范阳之外,只不过局限于河南西部一隅之地,一时陷入困境,唐军则在度过了一开始的危机后,形势大好。安禄山有些害怕,召来高尚、严庄骂道:“你们几年前劝我造反,说什么可以万全。现在万全何在?你们从现在起别来见我!”高尚、严庄也束手无策,数日不敢面见安禄山。安禄山见形势紧迫,打算弃洛阳,回范阳,全靠从前线回来的田乾真鼓励才没有实行。
另一方面,哥舒翰上任以后,先是公报私仇,以暗通安禄山之名陷害安思顺,李隆基不假思索就处决了安思顺。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礼多次请求他上书请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听。杨国忠恐惧不安,于是开始向李隆基进谗言,怂恿他逼迫哥舒翰出战。李隆基急于取胜,不顾郭子仪和李光弼此前让潼关大军固守的建议,莫名其妙地开始了自杀:突然下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哥舒翰明知后果,可是无法违抗君命,捶胸痛苦,于六月四日被迫出关作战,结果中了叛将崔乾祐的诱敌之计,在灵宝中伏大败,十七八万官军一战土崩瓦解,跌入潼关外壕沟的溃兵居然填满了宽二丈、深一丈的壕沟,逃回关内的唐军仅8000余人。哥舒翰被叛变的部将火拔归仁缚到洛阳,屈服于安禄山的淫威,请缨要写信劝自己的旧部归降安禄山,结果没人予以理睬。安禄山于是将他囚禁,757年他被安庆绪杀害。
六月九日,崔乾祐轻松取下基本已经不设防的潼关,长安已无险可守。李隆基率杨国忠、高力士、杨玉环等仓皇向成都逃走。六月十四日,陈玄礼和高力士因成都是杨国忠的地盘,担心到了那里自己和李隆基会受制于他,于是策划了马嵬事变,杀死了杨国忠,杨玉环也被迫自杀,李隆基留下太子李亨宣慰百姓,李亨于是北上进驻灵武,于七月十三日称帝(唐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继续组织抵抗。
安禄山没想到李隆基会如此之快地逃离长安,他先曾命崔乾祐兵留潼关,十天之后,才命孙孝哲进入长安,并以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使安守志率兵驻扎苑内,以监关中诸将。叛军进入长安以后,以为大功告成,遂日夜纵酒抢掠,不想西出追击,故李隆基才得以安然入蜀,李亨北上也没受到什么阻碍。安禄山命孙孝哲对未逃离长安的皇室成员、百官家属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先于崇仁坊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驸马,剖其腹,用其心脏祭祀安庆宗。凡是杨国忠、高力士之党及禄山平时所厌恶者皆处死,凡八十三人,“或以铁棓揭其脑盖,流血满街”,使人惨不忍睹。接着又杀皇孙及郡、县主二十余人。后来,安禄山听说长安百姓乘乱盗窃府库财物,又命在长安大肆搜索三日,翻箱倒柜,不论是府库财物,还是个人私物,一概搜掠殆尽。同时还令府县追查,株连无穷。又令搜求皇家的歌舞、杂技、舞马、犀牛,把搜掠的宫嫔、乐工、骑士以兵仗护送到洛阳,获得梨园弟子数百人,在东都禁苑凝碧宫奏乐,宴会众伪官。
安禄山派其将高嵩持书信、备缯彩赴西北,以诱降河西、陇右将士,但被大震关使郭英乂所擒获,计未成功。郭子仪、李光弼听说潼关失守,李隆基西逃,遂撤兵守井陉,河北大部分郡县再次落入叛军之手。安禄山派兵攻颍川,太守薛愿、长史庞坚奋力拒守,坚持了一年。十二月,又使叛将阿史那承庆率兵急攻,薛愿等浴血苦战十五日,城破被俘,被执送洛阳。安禄山把他捆在洛水冰上,被活活冻死。
安禄山原患有眼病,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进入洛阳后基本双目失明,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器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757年正月五日夜,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哪里还摸得着?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一命呜呼。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严令宫中保密。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即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安庆绪虽然杀父篡位,但他本性昏暗懦弱,语无伦次,严庄恐诸将不服,不让面见。庆绪每日纵酒为乐,不理政事,称严庄为兄,加授御史大夫、冯翊王,大事基本由严庄决断。
待续。。。。。。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50
发表于 2004-3-15 21: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此前,史思明在河北一直在与李光弼的苦战中,战败退守博陵,被李光弼团团围困,但长安的失陷改变了整个局势。李光弼闻讯后率军撤围西入井陉,还太原。史思明再度攻占常山并占领河北全境。757年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高秀岩自大同、牛廷玠自范阳率兵共10万,会攻太原,这是太原(晋阳)见证过的无数次激烈的攻防战中最为激烈的一次。
当时李光弼所部精兵都已调往朔方,太原所剩只有河北兵5000人,加上缺乏训练的团练兵也不过1万人左右。面对叛军的强大攻势,诸将都惶惧不安,李光弼则指挥若定,组织起了严密的防守。史思明围攻太原月余不下,便选精锐士卒为游兵,让他们进攻城南,再转攻城西,自己则率兵攻城北,而后转攻城东,试图寻找唐军防守漏洞。然而李光弼治军严整,史思明无懈可击。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军在城外叫骂挑战,常冷不防被唐军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斩首,吓得叛军胆颤心惊,走路时都低头看地。叛军用云梯和筑土山攻城,唐军便在城下先挖好地道,使其靠近城墙便塌陷。李光弼为阻止叛军强行攻城,还在城上安装投石机,发射巨石,一发可击毙叛军20余人,史军士卒死于飞石之下者甚众,被迫后退,但围困愈加严密。李光弼为打破叛军围困,以诈降手段,与叛军约期出城投降,暗地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军军营之下,先以撑木支顶。到约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将率数千人出城伪降。叛军不知有诈,正在调动出营时,突然营中地陷,死千余人,顿时一片慌乱。唐军乘机擂鼓呐喊,猛烈冲击,歼灭叛军万余人。太原激战正酣时,安庆绪谋杀了安禄山,夺取帝位,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困太原。二月,李光弼率军出击,大破蔡希德军,歼其7万余人,缴获大量军资器械,蔡希德率残兵仓惶逃走,太原之围遂解,此战也成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守城战例之一。
安庆绪召回史思明后,赐姓他姓安,名荣国,封爵为妫川郡王。叛军攻陷两京后,不停将掠得的珍宝运往范阳,堆积犹如小山丘。史思明见了以后非常眼红,加上自己手握重兵,实力雄厚,又看不起安庆绪,于是起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开始不怎么把安庆绪的号令当一回事,安庆绪也无可奈何。唐军的局势则开始有所好转,四月,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开始率兵攻长安,初战失利。九月,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领兵15万,在长安城南香积寺北与10万安军展开激战,唐军借来的回纥精锐骑兵4000人突然出现,唐军大胜,击斩6万余人,乘胜克复长安。十月,又在新店击败安军15万,收复洛阳。安庆绪率部逃往邺城。十月二十三日,唐肃宗李亨进入长安,百姓出城20里迎接,都流着泪高呼“万岁”,李亨也激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又身穿素服,到被叛军摧毁的太庙废墟之前哭祭三日。十二月初,李隆基也回到长安,二十一日,正式将传国玉玺传给李亨。此前,张巡和许远率众苦守汴河战略要地雍丘和睢阳,与优势叛军前后进行大小400余战,歼其12万余人。最后虽因孤军奋战、粮尽援绝而城陷牺牲,但粉碎了叛军夺取唐廷赖以生存的江淮财赋基地的企图。鲁炅坚守南阳历时一年,南阳失陷后又退保襄阳,挡住了叛军南下襄、邓的道路,确保了唐王朝江汉漕运的畅通。
安庆绪节节败退,其将李归仁率精兵“曳罗河”、同罗及六州蕃兵共3万余人逃往范阳,沿途大肆抢掠。史思明闻讯后派人招抚,“曳罗河”及六州蕃兵愿意归顺,但同罗兵不从。史思明纵兵攻击,同罗兵大败逃走,抢来的人口、牲畜和财物全部被夺走。史思明得到了这支精兵后,部下兵力达到8万余人,控制地区达13个郡,已经远远超过了安庆绪。安庆绪对他极为忌惮,十二月,他派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率5000精兵以征调兵马为名前往范阳,企图寻机除掉史思明,夺其兵马。但是这种水平的阴谋诡计无法瞒过老奸巨猾的史思明,他与手下商议,认为叛军势力已经难以长久,而且又担心安庆绪以燕皇帝之名召集兵马前来进犯,于是决定归降唐廷。
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仍被蒙在鼓里,他们率军来到范阳后,史思明率数万兵马开城列阵相迎。他派人传话,以好言软语骗得阿史那承庆放松戒备,然后将他们请进城饮酒作乐。同时派兵迅速缴了阿史那承庆部队的械,愿留者重赏留用,不愿留者发给钱粮遣散。第二天,史思明囚禁了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然后派部将窦子昂前往长安,宣称以所辖13郡和8万兵马归降,同时传令守大同的高秀岩归顺。李亨闻讯大喜,但河南节度使张镐和李光弼等人都认为史思明是安禄山叛乱的死党,不是真心归顺,必然复叛。李亨没有理会,封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归义王,封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和内侍李思敬一起前往范阳宣诏。
乌承恩之父曾经是史思明的上司,对他有恩。安禄山起兵叛乱时,乌承恩是信都太守,他举郡投降史思明。叛军势力衰落时,乌承恩想立功赎罪,多次暗中游说叛军兵将归顺,有人报告史思明,史思明觉得证据不足,没有追究。不久,乌承恩入长安。李亨委任他为副使,其实已经有让他见机行事的意思。到达范阳后,他在旅馆中和儿子密谋诛杀史思明,被史思明的间谍听到。史思明马上捉住了他们,责问:“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竟然这样对待我?”乌承恩求饶说这都是李光弼的计谋。于是史思明伪造了李光弼给乌承恩的密信、准备杀死的随史思明反叛的范阳将士名册和唐廷赐给阿史那承庆共谋史思明的铁券,然后召集将士官吏,向西大哭:“臣一片赤心,不负国家,为什么竟然要谋杀臣?”下令乱棒打死乌承恩父子,株连被杀者共200余人,囚禁了李思敬,并上报唐廷。李亨授人以柄,极其被动,只好派使者对史思明说:“这不是朝廷和李光弼的意图,是乌承恩一人所为。”但是恰好唐廷处置降敌官员的公告传到范阳,史思明心中更为不安,和部下商量:“陈希烈等人原本身为朝廷重臣,尚且不能免死,何况我们!”部下将士也群情汹涌,于是史思明于758年六月上表唐廷,要求杀掉李光弼,并宣称如果唐廷不照办,他自己就要亲自率兵去太原杀李光弼,其实已经等于公开宣称复叛。当初曾劝史思明归唐的耿仁智因不愿从他复叛被杀。
安庆绪则被郭子仪整治得惨不堪言,十月,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泽潞节度使王思礼九个节度使率兵20余万将安庆绪围困在邺城(即相州)。李亨认为郭子仪和李光弼功绩相当,难以互相统属,于是不设行营元帅,却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作为实际上的统帅,节制诸军。安庆绪向史思明求助,并许诺解围后把大燕皇帝之位让给他。史思明知道安庆绪如果覆灭,自己必然势孤,于是统兵13万,先遣李归仁率步骑1万进驻离邺城60余里的滏阳,遥为声援,然后分兵三路南下。十二月,史思明攻占魏州,屠城,3万余唐军将士及民众被杀害。其后他却按兵不动,759年正月,自称大圣燕王。李光弼看出史思明按兵不动,意在麻痹唐军,企图乘唐军懈怠而进行袭击。建议分兵直逼魏州,迫史思明出战,史思明必不敢出;时间一久,邺城定为唐军攻克,史思明也就容易对付。但被鱼朝恩拒绝。此时安庆绪自洛阳退守邺城已经一年,修固城池,充实储备。唐军自冬至春,攻城四个月都不能下。著名猛将、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亲自率部攻城,为乱箭射中,于正月二十八日死于军中。李嗣业善用陌刀,曾参加过征讨十姓苏禄、小勃律、突骑施的战争,威震西域。
二月,唐军筑堤两重,挖堑三重,堵漳河水灌城。城中河水四溢,叛军粮尽兵疲,但安庆绪仍死守待援。唐军因无统帅,指挥不统一,行动不协调,进退互相观望,又以为邺城危在旦夕,遂产生了松懈情绪。史思明见邺城危急,自魏州率主力援邺,使诸将离城50里分次扎营,击鼓为号,遥相呼应,又每营选精骑500,昼夜轮番抄掠,以疲惫唐军,还派遣部队伪装唐军,劫掠和焚烧唐军运粮车船,致使唐军缺粮,军心动摇。史思明见时机已到,便率军直抵邺城。三月初六,唐军号称步骑60万,列阵于邺城北面的安阳河北。史思明率精兵5万出战,唐军以为是小股游军,漫不在意。史军发起猛烈攻击时,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节度使方率部迎战。战况非常激烈,双方死伤甚众,鲁炅中箭受伤,退出战斗。郭子仪率军继后,未及列阵,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对面不能相认。唐、史两军皆大惊,唐军南撤,史军北奔,双方丢弃甲杖辎重无数。唐军因师老兵疲,军无斗志,一退不可遏止,丢弃甲杖辎重无数。郭子仪退保洛阳,其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而还。
唐朝的宦官掌权始自高力士,只是高力士比较机敏忠诚,所以没有为祸。李亨为太子时,常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陷害,身边可以信任的人只有宦官李辅国和妃子张良娣。即位后自己才能平庸,军中没有威望,所能依靠的也只是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这些宦官。这次不设主帅,却别出心裁地派完全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担任主帅,名义上是担心郭、李不能互相统属,其实是惧怕他们功高权重、无法节制。李亨此举不但使得唐军责任不明、互相观望、无法协同配合,造成大败,更严重的恶果是使唐朝此后宦官当政一发不可收拾。
史思明得知唐军已经撤退后,自沙河收集部众,还屯邺城南。此时安庆绪得到大批粮草,于是和孙孝哲、崔乾祐商议要闭门以据史思明。其他将领则认为史思明兵势强盛,不可背约。史思明即不和安庆绪联系,又不追赶唐军,只是每日在军中置酒慰劳将士。张通儒、高尚向安庆绪请示说:“史王远来救援,应该出城拜谢。”安庆绪命他们先去。史思明耍了个小手腕,一见到二人后就动容流泪,厚礼相待。几天后安庆绪仍不出城,史思明就派人劝诱他。安庆绪不知所措,只好派人上表向史思明称臣,请其入城,愿意献玺让位。史思明看过表文后,一边假惺惺地说:“何至如此?”一边把表文交给部下传看。部下都大呼万岁。然后他写信给安庆绪说表示愿意和他结成兄弟邻邦,和唐鼎足而立,而且不敢接受他向自己称臣,并将安庆绪的表文退回给他。安庆绪大喜,请求史思明和他结盟,史思明同意。安庆绪便率300骑兵出城来到史思明军中,安庆绪拜谢道:“臣不能克尽职责,丢掉了两京,幸亏大王念及和太上皇(安禄山)的情谊,前来救援。大王的恩德,臣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史思明这时突然翻脸,大义凛然地说:“丢失两京不算什么。你身为儿子居然杀父篡位,天理不容!我要为太上皇报仇!”马上命令左右将安庆绪拖出去斩首,安庆绪的四个弟弟和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等人也同时被杀。
史思明略施小计除掉了安庆绪后,整军入城,收编了城内兵马,打开府库赏赐将士。然后派安太清攻取怀州,留下儿子史朝义守邺城,自己返回范阳。四月上旬,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立长子史朝义为怀王。史思明重新控制了河北,叛军内部的混乱形势有所改善,军势更盛,唐军面临着不利的局势。
邺城之战后,鱼朝恩将失败责任权推到了郭子仪的朔方军身上,并不断向李亨进谗言,759年五月二十三日,李亨下诏以李光弼代替郭子仪为副元帅(元帅为广平王李俶,副元帅才是实际上的统帅)。九月,史思明统兵十余万,分兵四路进攻河南,一路进军顺利,直逼洛阳。李光弼手中仅有兵马2万余人,于是决定放弃洛阳,退守河阳。史思明占领洛阳后,于十月四日进攻河阳,凭借优势兵力猛攻。李光弼在军靴中插上一把短刀,激励将士说:“我是国家三公(李光弼此时任司空),不能死于叛军之手,万一战斗失败,各位战死阵前,我就自刎于此。不会只让大家牺牲。”仆固怀恩父子、白孝德、李抱玉、郝廷玉、荔非元礼等唐将奋勇作战,其中白孝德阵斩叛军猛将刘龙仙。唐军最终获胜,生擒叛将徐璜玉、李秦授,智降叛军勇将李日越、高庭晖,歼敌1万余人,俘获8000余人,夺取战马千余匹。史思明与坚守河阳的李光弼对峙一年四个月,屡次出击都被击败。
史思明部下的军队多为胡人骑兵,精于野战却拙于攻城,加上李光弼擅长防御,所以屡战屡败。史思明见不能力取,心生一计,于761年二月派出间谍潜入长安,散布谣言说:“叛军将士多为燕地人,长期在外征战,人人思乡,士气低落。官军此时进攻,必然可以大胜。”鱼朝恩听到这些流言后马上报告李亨,李亨急于取胜,命令李光弼进军收复洛阳。李光弼上书朝廷,指出叛军兵锋尚锐,不可轻率进攻。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刚愎自用,部下多恃功不法,而李光弼治军严整。仆固怀恩害怕李光弼,极力设法摆脱他的管辖,因而附和鱼朝恩,认为洛阳可取。李亨于是相继遣使,催李光弼出兵。李光弼不得已,只好下令李抱玉守河阳,自与仆固怀恩会同鱼朝恩及神策节度使卫伯玉进攻洛阳。李光弼命令仆固怀恩依托邙山据险布阵,但仆固怀恩却布阵于平原。李光弼指出:“据险列阵,可进可退;若在平原列阵,一战不利就会全军覆没。”命仆固怀恩移阵于险要之地,仆固怀恩拒绝。史思明乘唐军列阵未定,突然发起攻击。唐军大败,死伤数千人。李光弼、仆固怀恩渡过黄河,退保闻喜,鱼朝恩、卫伯玉退守陕州,李抱玉弃河阳奔泽州,河阳、怀州相继失陷。
史思明乘胜追击,令史朝义任先锋追击。三月七日,史朝义进至姜子坂,被卫伯玉拦住,连续多次进攻都被击败。史思明召来史朝义及其部将骆悦大骂,几乎要处斩史朝义等人,他叹道:“朝义胆怯,不能成大事!”三月十三日,史思明又派史朝义依山筑三角城,限一日完工。史朝义基本如期完工,只是尚未抹泥。史思明就赶来监工,看见后很生气,史朝义说:“士兵们干了一天很累,休息一下而已。”史思明大骂:“你为了爱惜士兵,宁愿违背我的命令吗!”还骂道:“攻下陕州后就杀掉你这个没有的东西。”史思明平日残忍好杀,部下稍有过错,动辄诛杀全族。史朝义身为长子,常年跟随史思明作战,处事谦和,体恤士卒,颇得军心,却始终得不到史思明的宠爱。原因在于史思明年轻时贫穷,被乡人轻视,但一个姓辛的富家女子偏偏看中了他,声称非他不嫁,史思明对她非常宠爱,称帝后立她为皇后,辛式所生的儿子史朝清也为他所喜爱,常常想杀了史朝义立他为太子。史思明左右侍从经常遭到他的虐待,怀恨在心,就将他的想法透露给了史朝义。史朝义把这件事和史思明所说的话联系起来,心中非常害怕。他的部将骆悦和蔡文景也担心史朝义若被杀会连累到自己,就劝史朝义:“我们和您死到临头了!废长立幼之事自古常有,请您召见宿卫的曹将军(不知道是名叫曹将军还是姓曹的将军)共商大事!”史朝义下不了决心,骆悦等人说:“如果您不同意,我们就去投降唐军,不能再为您效力了。”史朝义只好答应,当晚,骆悦和曹将军带领300士兵,偷偷来到史思明所住的永宁鹿桥驿,闯入营帐,骆悦手下的周子俊一箭射中史思明手臂,史思明问是谁,众人回答:“是怀王(史朝义的封爵)。”史思明说:“我白天失言,有这种结果也不奇怪。但他杀我太早,使我不能到长安。”又三次大呼史朝义的名字,说:“囚禁我就行了,别招杀父之名!”众人将他绑起来,押到柳泉驿缢死,以毯子包裹尸体,送回洛阳。史朝义在洛阳称帝,然后马上传令杀死史朝清、辛氏和数十名不听号令的将领。结果引起范阳叛军之间自相残杀,死数千人。叛军的节度使们大多是安禄山的旧部,和史思明地位相当,不愿居于史朝义之下,没人听从他的号令。叛军的颓势已经无法扭转。762年四月,唐肃宗李亨去世,太子李俶(已更名李豫)即位(即唐代宗)。十月,李豫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与仆固怀恩率唐军和回纥兵攻克洛阳,歼叛军6万,俘2万,乘胜收复河阳、汴州等地。史朝义逃往河北。河北安史部将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唐廷。史朝义在唐军的追击下,于763年正月,窘迫自杀。历时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是一场典型的叛乱,毫无正义性可言。叛军每次破城,都大肆劫掠妇女、财货,男子壮者荷担,老弱则被杀死,还经常进行残酷的屠城,完全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战乱对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经济破坏非常严重,北方大部份地区白骨遍野,人烟断绝,使得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战后,朝廷又因实力不足,被迫授叛军将领为节度使,由此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吐蕃因唐无力西顾,侵扰也日益频繁,致使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唐帝国从此由统一集权走向分裂割据,由强盛走向衰落。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军将帅拥有精锐的军队,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完全没有政治头脑,只知道杀戮和抢掠,甚至每次帝位更替都是通过野蛮血腥的子弑父、君弑臣完成。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帅的卓越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最终取得了代价惨重的胜利。安史之乱不仅仅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本篇结束)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51
发表于 2004-3-15 21: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商周时代没什么值得说的将领吧,春秋战国之前算得上名将的只有姜尚老爷子一人,其他人的事迹大多不可考。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52
发表于 2004-3-16 15:3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七篇、桀骜不驯的猛虎:仆固怀恩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涌现出了许多将才,仆固怀恩是其中佼佼者,他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最后竟然进了史册的《叛臣传》?这就是本文所要讲述的内容。
仆固怀恩(?~765),铁勒族人。646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唐廷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以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后讹传为仆固氏。仆固怀恩是其孙,世袭金微都督,自幼骁勇果敢。安史之乱爆发,他任朔方左武锋使,跟随郭子仪开始了平叛的战斗生涯。754年十一月,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了静边军(山西右玉)。十二月十二日,叛将薛忠义率兵反扑,郭子仪派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等人分兵进击,大破薛忠义,斩杀叛将周万顷,坑杀叛军骑兵7000余人,获得了唐军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胜利。756年,配合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常山、赵郡、沙河、嘉山等地,屡败史思明。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后,他随郭子仪前往灵武,保卫李亨。九月,叛将阿史那从礼引诱各部蕃兵数万人,集结于经略军,准备进攻灵武,仆固怀恩随郭子仪迎击。初战,其子仆固玢战败投降,随后又逃回来。仆固怀恩将其子痛骂一顿后斩首示众。将士们个个敬畏,作战时人人奋勇,大破叛军。李亨因兵力不足,派仆固怀恩和敦煌王李承寀使回纥借兵,仆固怀恩顺利完成了使命。
757年二月,仆固怀恩随郭子仪进取河东,在战斗中和郭子仪之子郭旰一起担任先锋,一路上攻取冯翊、河东,大败叛军猛将崔乾祐,袭取潼关。在进攻永丰仓的战斗中,唐军以郭旰壮烈战死的代价夺下了永丰仓,歼敌万余人。安庆绪派大军来援,两军在潼关前展开激战,唐军战败,损失万余人,李韶光等人牺牲。仆固怀恩退至渭河边,无船可渡,几乎牺牲,急中生智抱着马头浮水而过,逃回河东。
四月,郭子仪率军西渡黄河,经冯翊开赴凤翔,十三日,叛将李归仁率5000精锐骑兵前来截击。郭子仪派仆固怀恩、王仲升、浑释之、陈回光、李国贞五将埋伏在白渠,叛军一到,仆固怀恩等伏兵齐发,几乎全歼这支部队,李归仁凫水逃走。郭子仪率军进击,五月,与李归仁、安守忠、安太清战于清渠,结果战败,退守武功。九月,回纥王子叶护、将军帝得率领的4000精骑来到长安,这支部队是李亨和郭子仪都盼望已久的。擅长指挥骑兵的仆固怀恩奉命率领这支精兵,随唐军元帅广平王李俶(后更名李豫,即唐代宗)和副元帅郭子仪出战。九月二十七日,唐军15万于长安西南的香积寺列阵,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长安的叛军出兵10万迎击。叛将李归仁首先冲锋,唐前军初战不利,向后败退,李嗣业见状,瞪大眼睛怒吼道:“今天不拼命,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他脱去盔甲,手持他著名的大陌刀立于阵前,咆哮着冲锋,手中陌刀到处,连人带马都被挥为几段,一口气砍倒几十名叛军,这才稳住阵脚。然后他率前军排成横队,人人手持陌刀,犹如铁墙般推进,所向披靡。都知兵马使王难得为营救部下,被乱箭射中眼眉,肉皮下垂挡住了视线,他拔出箭头,扯下肉皮,血流满面,仍然拍马舞刀奋战。叛军在战前于东面埋伏了一支轻骑兵,准备突袭唐军,但被唐军侦察到了。李俶立刻命仆固怀恩率领回纥精骑投入战斗,一下子全歼了这支部队。战到酣处,怀恩脱去盔甲,挺矛直冲敌阵,连杀十余人,吓得叛军连连后退。战至正午,郭子仪命令中军和后军从正面全部投入战斗,前军和回纥骑兵分头绕到叛军背后,形成夹击之势,战至傍晚,叛军终于全线崩溃,残兵逃回长安城。唐军此战歼敌6万余人。叛将安守忠、李归仁等见无法再在长安立足,只好仓皇逃走。获胜后,仆固怀恩对李俶说:“叛军一定会弃城逃走。请给我精骑200追击,必能把安守忠、李归仁绑来见您。” 李俶说:“将军已经很疲劳了,不如暂且休息,明天再战。”仆固怀恩说:“安守忠、李归仁都是贼中的勇将,现在一战将他们击败,正是天赐良机,不可放虎归山,否则他们等收集兵马再来战,后悔就晚了!” 李俶始终不同意,仆固怀恩当晚竟然去劝了四五次。第二天早上,果然得到叛军逃走的消息,李俶这才率军进城,百姓列队欢迎,很多人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进城后,回纥王子叶护等要求按照当时和唐廷的肮脏约定(收复京城后,土地和男子归唐所有,金帛和女子归回纥所有),进行抢掠,李俶拜于叶护马前说:“现在刚刚收复长安,如果进行抢掠,那么洛阳的百姓知道后就必然帮助叛军死守。请等收复洛阳后再履行约定!”叶护忙跳下马来,跪地回答:“我立刻率军为殿下夺取洛阳。”这才避免了百姓的一场浩劫。后来收复洛阳后,是郭子仪通过组织百姓用罗锦万匹酬谢回纥,才避免了洛阳惨遭回纥劫掠。长安和洛阳这次是避免了浩劫,可是其他很多城市的百姓则在刚庆祝完光复后马上遭到和叛军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抢掠,实在让人废卷长叹。
十月十六日,郭子仪与叛军在新店大战,仆固怀恩率领的回纥精骑又一次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唐军大胜,斩俘10万余人。收复洛阳后,仆固怀恩因战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封丰国公,食邑二百户。758年八月,回纥可汗又派来3000骑兵,李亨又把他们交给怀恩指挥。十月,他随郭子仪北渡黄河进击,破叛将安太清,攻下怀州、卫州,在愁思冈击败安庆绪,常任先锋,勇冠军中。
仆固怀恩为人雄重寡言,应对舒缓,然而性情刚强,经常犯上,如果意有不合,即使对主将也敢顶撞。他部下都是蕃、汉精兵,常恃功而横行不法。郭子仪遇事常从宽处理。759年五月二十三日,李亨下诏以李光弼代替郭子仪为副元帅后,仆固怀恩担任他的副将。朔方军习惯了郭子仪的宽厚,不喜欢李光弼的严正治军。李光弼受命时怕事情有变,于夜间率500骑驰入营中,到达后立刻发号施令,第二天军容就焕然一新。但左厢兵马使张用济对此非常不满,想率兵驱逐李光弼,请回郭子仪,但被仆固怀恩和康元宝以“会连累郭公”为由劝阻。李光弼传召张用济,张用济故意迟到,李光弼为整肃军纪将其斩首。接着又传召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心中害怕,提前到达,李光弼请他入帐谈话。不一会,守门人报告李光弼说:“有500蕃兵来到营前。”李光弼大惊。这时仆固怀恩起身来到营门,责备部下说:“告诉你们别来,为什么违抗命令?”李光弼明白他是有备而来,于是随机应变说:“士卒跟随主将,没有过错。”命令拿出酒肉分赏仆固怀恩的士卒。七月,仆固怀恩受封朔方节度副使、太常卿,进爵大宁郡王。他随后一直跟随李光弼作战,参加了河阳之战,进攻怀州,擒获叛将安太清。其子仆固瑒,勇猛善战,经常深入敌阵,叛军对他非常忌惮。安太清的妻子有姿色,仆固瑒将她劫走。李光弼命令仆固瑒交出安妻,他不听,派兵看守。李光弼将她夺回,射杀了七名看守的士兵。仆固怀恩大怒道:“您为叛贼杀官军吗?”761年二月,李亨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命令李光弼进军收复洛阳。李光弼上书朝廷,指出叛军兵锋尚锐,不可轻率进攻。仆固怀恩一直对李光弼的严正军纪既厌烦又害怕,加上他对张用济和仆固瑒的事一直耿耿于怀,想极力设法摆脱李光弼的管辖,因而附和,认为洛阳可取。李亨于是相继遣使,催李光弼出兵。李光弼不得已,只好下令李抱玉守河阳,自与仆固怀恩会同鱼朝恩及神策节度使卫伯玉进攻洛阳。李光弼命令仆固怀恩依托邙山据险布阵,但他却布阵于平原。李光弼指出:“据险列阵,可进可退;若在平原列阵,一战不利就会全军覆没。”命仆固怀恩移阵于险要之地,遭到拒绝。史思明乘唐军列阵未定,突然发起攻击。唐军大败,死伤数千人,河阳、怀州相继失陷。李亨念他以往的功绩,将他召回担任工部尚书。唐代宗李豫(即原来的广平王李俶)即位后,拜他为陇右节度使,未上任,又改封朔方行营节度,辅佐郭子仪。
此前,回纥毘伽阙可汗娶唐宁国公主为妻后,又为小儿子求婚,李亨把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了他。后来这个小儿子继承了汗位,号登里可汗,而怀恩女为可敦(即皇后)。762年九月,登里被史朝义所诱,以为中原无主,有机可乘,率众十万来犯,关中大震。仆固怀恩与其母奉命出使,化解了这次危机,登里还自动请缨去助讨史朝义。于是李豫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为行营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向洛阳进军。十月二十八日,唐军与史朝义在洛阳城外大战,大胜,斩首6万余,俘获2万余。此后回纥兵对洛阳大肆劫掠,火光数日不灭,百姓死伤数以万计。叛军在此战后大势已去,李适和仆固怀恩继续进军,势如破竹,仆固瑒也屡立战功,叛军大多望风而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于763年正月自杀,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战后他以功迁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加封户四百。
李豫此前下诏只杀史朝义,其他人一律赦免。所以叛将薛嵩、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见到仆固怀恩后都对他叩头,表示愿意为他效力。仆固怀恩认为自己功高,而且叛乱已经平定,害怕会就此失势,于是请求朝廷以河北之地封给这四人,自己暗自联结他们作为外援,从此造成了唐朝多年不能平定的四镇之乱。不久,仆固怀恩受封太子少师,奉命送回纥兵返回,回纥兵沿途搜掠财物,州县供给稍有不如意,立刻行凶杀人。当时担任赵城县尉的马燧(后来成为唐朝一代名将)看见这种情况后对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分析说怀恩有反意,应及早提防,李抱玉深以为然。回纥兵经过太原时,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害怕怀恩和回纥兵合谋袭击,于是闭门自守,不犒劳军队。怀恩父子往来经过都吃了闭门羹后,自然大怒,上书报告,也没有得到答复。他率朔方军数万人驻扎在汾州,等待朝廷命令。763年五月初,中使骆奉仙奉命路过太原,辛云京热情接待,并对他陈言怀恩有反状。骆奉仙返京时路过仆固怀恩行营,怀恩当着母亲的面设宴款待他。席间,其母多次责问骆奉仙:“你已经和我儿子结为兄弟,为什么现在又和辛云京接近,两面结交呢?”怀恩在席间乘兴起舞,骆奉仙以缠头彩物相送(唐人饮宴时,如有人起舞,受到礼遇者应该赠给起舞者礼物,即所谓缠头彩物),怀恩正在兴头上,留骆奉仙多住一天,骆奉仙坚持要走,怀恩就把他的坐骑藏了起来。骆奉仙很害怕,认为怀恩要杀他,于是乘夜翻墙逃走。怀恩闻讯大惊,急忙追上来将坐骑奉还。可是误会已经造成,骆奉仙回京后一口咬定仆固怀恩要造反,怀恩也将情况上奏,请求杀掉辛云京和骆奉仙,李豫想息事宁人,没有追究任何人,只是下诏调解,仆固怀恩大失所望。怀恩经过潞州,李抱玉赠给他礼物,怀恩回礼,不久李抱玉又上告说怀恩想私下接纳自己。
朝廷不久又封怀恩为太保,增封五百户,赐以铁券,在凌烟阁上放上他的画像。但仆固怀恩认为自己有大功,现在遭人诬陷,朝廷又不为自己雪冤,就再次上书,言词激烈,把自己的六项功劳反说为六大罪以责问朝廷。九月,李豫派裴遵庆前往河东宣慰,仆固怀恩抱着裴遵庆的脚哭诉,同意入朝。但后来在副将范志诚的劝说下又改变了主意,坚持不愿入朝。御史大夫王翊出使回纥返回,经过河东,怀恩担心他泄露自己和回纥往来之事,就将他扣留下来。十月,吐蕃入侵,攻占长安,李豫撤往陕州,征召怀恩,但他既不奉诏,也不出兵勤王。764年正月,李豫返回长安后,对仆固怀恩的情况大为忧虑,想让颜真卿去劝他入朝。颜真卿回答:“当初陛下在陕州时如果派臣去,臣以《春秋》大义相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前来。现在陛下已经回京,他进不是赴国难,没有理由,退又不愿放弃兵权,肯定不会再来了!现在说仆固怀恩造反的,不过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人。其他人都说他冤枉。怀恩部下将士都是郭子仪旧部,不如以郭子仪代之,对他晓以顺逆之理,一定可以解决问题。”李豫同意。但此时仆固怀恩已经决定反叛,他派儿子仆固瑒进攻辛云宗,被击败,仆固瑒转而攻击榆次。正月二十日,李豫召见郭子仪,命他去解决河东的问题,消息一到河东,怀恩部下将士相互感叹道:“我们跟随仆固怀恩父子行不义之事,有和面目再见汾阳王!” 仆固瑒围攻榆次十余日不下,结果发生兵变被杀。仆固怀恩听到噩耗后去报告母亲,其母责问他:“我早就和你说不能谋反,朝廷对你不薄。现在众心已变,将要殃及我了,怎么办?”提着刀说:“我要为国家杀了你这个叛贼,然后取你的心以谢三军!”怀恩慌忙逃走,仓促率领300骑兵逃往灵武。二月十日,郭子仪抵达汾州,剩下的朔方军全都来归附。群臣闻讯向李豫道贺,李豫并不高兴,说:“我的诚意不能使人相信,致使功臣生变,深感惭愧,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命令用辇车将怀恩之母接到长安,优礼相待,后来其母寿终正寝。李豫又下诏拜怀恩太保兼中书令、大宁郡王,罢免了他其余的官职,招他入朝,怀恩仍不从命。
764年八月,仆固怀恩靠哄骗和利诱,招引回纥、吐蕃联军10万人进扰唐边,郭子仪前往抵御。九月,郭子仪闻吐蕃军进逼邠州,即派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率军万人前去救援。仆固怀恩前军进至宜禄,被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击败。十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军进逼奉天,郭子仪严阵以待,回纥、吐蕃军见无机可乘,遂不战而退。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再次引诱回纥、吐蕃、党项、吐谷浑、奴剌等部联军号称30万,命吐蕃军从北道进攻奉天,党项军从东道进攻同州,吐谷浑、奴刺从西道进攻盩厔,回纥军跟随吐蕃军,仆固怀恩的部众又紧随其后。仆固怀恩在进军途中突然身染急病,只好退兵,初八,行至鸣沙时病死。郭子仪得知剩下的蕃军内部不和,于是单骑入回纥游说,利用他崇高的威望成功劝说回纥与唐言和盟誓,并且转而攻击吐蕃军,获胜。仆固怀恩死后,大将张诏代领其众,被别将徐璜玉所杀;徐璜玉又被范志诚所杀,怀恩部下随后也相继归降唐廷,持续三年的仆固怀恩叛乱终于被平息下来。李豫一直没有在诏书中称仆固怀恩“谋反”,得知他的死讯后恻然道:“怀恩没有谋反,只不过被左右之人所误罢了。”赦免了仆固怀恩所有有功于国家的旧将。十月二十四日,仆固怀恩的侄子仆固名臣率1000骑归顺,和其他仆固怀恩的部将一样获得赦免。769年,李豫还册封怀恩幼女为崇徽公主,出嫁回纥和亲。
仆固怀恩是当时的虎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他家族中战死沙场者有46人之多。他自己每战都奋勇拼杀,女儿也为国家远嫁回纥和亲。他擅长指挥骑兵的本领和回纥精骑是一个完美结合,在战争中后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令叛军闻风丧胆。他的赫赫战功在中兴诸将中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而已。后来反叛,三年中两次引蕃兵大规模进犯,又对国家和百姓犯下了大罪。他的反叛虽有别人诬陷的因素,可是他自己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也确实有许多可以指摘之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用来形容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53
发表于 2004-3-17 02: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仆固怀恩,哎,造化弄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54
发表于 2004-3-17 10: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历代以来,对将领手中军权的控制总是帝王术中重要的一门,可惜叛乱之事却总是不断。恢弘的大唐帝国,毁于三次叛乱手中,惜乎,哀乎!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55
发表于 2004-3-18 14: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八篇、藩镇群雄中的骏马:田承嗣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廷已经精疲力竭,加上屡屡进犯的吐蕃已经成为一个大威胁,所以史朝义自杀后唐廷并没有追究其他的安史旧部,反而就地委任他们为节度使。这些从前的叛将和唐廷在平叛过程中任命的节度使治下领地,即所谓“藩镇”,大的有十余州之地,小的也有三四州。节度使们强迫辖区内所有壮丁从军,仅留老弱耕作,所以一般都能拥兵数万,自己任命文官武将,不缴纳贡赋,俨然独立王国。还结为婚姻,互相表里。节度使的官位一般世袭,兵变使得政权易手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但是基本没有遵奉唐廷号令改任的。
对于这些情况,实力已被大大削弱的唐廷根本无力制止,相反,唐廷在各方面还经常要仰这些藩镇的鼻息。唐廷首先在经济上就非常依赖藩镇,唐德宗李适时,长安经济极感困难,极度依赖漕运,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大力支持了他。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一斗米价格涨到500钱(对比全盛的开元天宝年间,天宝五年,即746年,关中米价仅仅13钱一斗);韩滉的米后,价格下降了五分之四。786年,关中仓廪用尽,唐廷无法为禁军发粮饷,禁军几乎发生兵变。李适正不知所措时,韩滉运米三万斛到达陕州。李适闻讯,喜悦异常,一溜小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到达陕州,我们父子二人得生了!”禁军将士得知后都高呼万岁,危机方才解除。在这种财政状况下,唐廷自然无力组织起一支强大的中央军,所以军事上,也经常要依靠这些藩镇来保卫京师。各地藩镇的林立,严重影响了唐朝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一,大大削弱了朝廷集权,这种情况到唐宪宗李纯时才有了一定改善,但直到唐灭亡时都没能彻底解决。本文的主角,就是藩镇割据的始作俑者之一:田承嗣。
田承嗣(705~779),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田璟,为郑州司马。父田守义,官至安东副都护,以豪侠闻名。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他治军严整,在任兵马使时,安禄山曾在一个大雪天巡视各军营,刚走进田承嗣军营,营内寂静无声,若无一人。但进入营内检阅士籍,又无一人不在营内。因此深受安禄山器重。
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反叛,率15万大军南下,田承嗣为其主将之一。叛军连破蒿城,陷灵昌,下荥阳,势如破竹。在攻占荥阳郡后,安禄山命田承嗣与安忠志、张孝忠三人为前锋,向唐东都洛阳挺进。田承嗣骁勇善战,在洛阳东郊一战,把唐名将封常清新召募的数万唐军打得落花流水,攻占了洛阳。756年正月,安禄山于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然后分兵四处攻略。唐将鲁炅坚守南阳,叛将武令珣久攻不下。757年五月,田承嗣奉命率军攻支援。南阳城已被叛军围困数月,城中兵粮奇缺,一只老鼠即卖400钱,饿死病死不计其数。田承嗣乘其危难之际,一举而攻破南阳。鲁炅突围而出,退守襄阳,田承嗣追击两天,见襄阳难攻,于是回军。接着,他又率军东进,将来瑱围困于颍川。由于来瑱善抚士卒,田承嗣久攻不下。
十月,唐军大力反击,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安庆绪只率300从骑,狼狈逃往邺城(河南南阳),形势急转直下。田承嗣马上见风转舵,遣使者向郭子仪请降,但在还没有得到回复时却又变卦,撤离颍川,与守南阳的武令珣合军,共有数万人,北上驰援邺城。758年十月,唐将郭子仪率兵包围了卫州(河南汲县),安庆绪兵分三路救援,崔乾祐率上军,田承嗣率下军,安庆绪率中军,直奔卫州,都被郭子仪击败,被迫退守邺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军20多万,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759年二月,史思明自范阳率13万大军南下,救援安庆绪。三月,在安阳河北交战。唐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统帅统一指挥,难以协同作战,结果一溃千里,各节度使都逃还本镇。叛军转危为安,声势复振。史思明杀安庆绪,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田承嗣等人都转投到史思明部下。史思明在取得叛军控制权后率兵返回范阳,
九月,史思明再次从范阳率军南下,兵分四路,向唐军发起了强大攻势。田承嗣担任前锋,再次攻下洛阳,受授魏州刺史。760年十一月,史思明派田承嗣攻略淮西,他攻占了睢阳,又受封睢阳节度使。762年十月,回纥再次出兵支援唐军,唐军再次对叛军发动反攻,很快收复了洛阳。史朝义节节败退,逃至卫州。十一月,田承嗣从睢阳率军4万来援。唐将仆固瑒击败史朝义,叛军退至漳水。田承嗣见无船渡河,遂请环车为营,让妇女坐在车内,辎重陈列于车旁,并埋伏了兵士以待唐军。唐军追至漳水,与叛军交战,田承嗣诈败退走,官军争抢财宝,队伍大乱,叛军回头冲杀,伏兵也乘机杀去,唐军措手不及,败退了数十里。史朝义退守莫州,唐军也很快追至城下,多次出战,皆被唐军所败。
763年正月,田承嗣见唐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叛军大势已去,又知道史朝义不肯投降,便欺骗他说:“不如您自己率领精锐回幽州,请李怀仙率兵5万回来救援,里应外合,必可获胜。臣在这里坚守,仆固瑒再强,也无法很快攻下。”史朝义信以为真,依从了田承嗣的建议,感动地握住他的手,以自己的存亡相托,田承嗣也顿首流泪,表示奉命。可是当史朝义前脚刚刚突围出城,他后脚马上召集诸将,声言过去曾对人民犯下大罪,现在非常后悔,不如痛改前非,阵前起义,肯定可以转危为安。将士们一致赞同,遂将史朝义老母及其妻子执送仆固瑒营中,向唐军投降。并多用金帛离间仆固瑒将领。仆固瑒本不愿接受他的投降,因担心部下发生不测之乱,遂约定日期受降。田承嗣怕不能保全自身,便诈称有病不出。仆固瑒想驰入城内擒捉他,他又在身旁排列着许多刀斧手,无从下手。最后他又以重金行贿,仆固瑒才算罢休。叛乱被平定后,田承嗣与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李怀仙、薛嵩等前往唐主将、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仆固怀恩营内谢罪,表示愿执鞭随蹬,以效犬马之劳。仆固怀恩怕平叛结束自己失去作用而不受重视,于是请求朝廷将河北之地封给他们四个,准备暗自联结他们作为外援。田承嗣等人受了招安,摇身一变,又稳稳当起朝廷命官来了。
唐廷由于无力在征讨这些藩镇,又怕他们再生事端,于是对他们实行了笼络政策,屡屡加官晋爵。田承嗣从763年闰正月受封莫州刺史起,到773年九月为止,十年间,历任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雁门郡王。唐代宗李豫甚至还将其女永乐公主下嫁给田承嗣之子田华,以示恩宠,欲结其心。但田承嗣本性凶顽、反复无常,皇帝的恩宠,只能使他志满而骄,更加肆意妄为。他征收重税,修缮城池、兵甲,强征所有壮丁从军,留下老弱耕作,数年之间拥兵十万之众,还专擅辖地内政治、经济、财政,官吏全部由自己任命,户口不向朝廷通报,而且从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使得魏博镇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他虽表面上自称藩臣,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他还召募军中骠悍的子弟置于部下,作为自己的侍卫,号称牙军。平日对他们骄宠异常,供给丰厚。牙兵“父子世袭,姻党盘互,骄悍不顾法令”。当时有句谚语说:“长安天子,魏府牙军。”这支强悍的牙军,成为田承嗣割据称雄的马前卒。田承嗣还同任河北各藩镇节度使的安、史旧将胶固朋比,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原名张忠志)、相卫节度使薛嵩、卢龙节度使李怀仙等“结为婚姻,互相表里”(至于期间有没有发生红线盗盒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同时还招降纳叛,网罗安、史余党,各人都拥劲卒数万,自治的程度基本上一样。
773年九月,田承嗣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自己管内分别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堂,并尊称为“四圣”。安史之乱,祸国殃民,早已为天下切齿痛恨,但田承嗣却明目张胆地为旧主扬幡招魂,还尊为“圣人”,足见其狼子野心不死。对于这一严重事件,唐代宗李豫并没有大张挞伐,只是让内侍孙知古因出使魏博时,劝他毁掉。之后还应其所请,于十月加田承嗣同平章事,以示褒奖。田承嗣在看出朝廷的虚弱后,他的分裂割据活动开始越演越烈了。
相卫(昭义镇)节度使薛嵩死,朝廷以其弟薛崿知留后。田承嗣诱使昭义镇将吏作乱。775年正月,昭义兵马使裴志清出兵驱逐了薛崿,归附魏博。田承嗣乘机出兵,声言救援,却乘机袭取了相州。战事发生以后,朝廷立即选用与薛嵩同族的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同时还派魏知古赴魏州告谕田承嗣不要越界。田承嗣却拒不奉诏,仍然派大将卢子期攻取洺州,杨光朝攻取卫州。他还诱使卫州刺史薛雄归附自己,薛雄不从,即暗中派人将其妻子老小全部杀害,一举占据相、卫等四州,委派官员,将其精兵良马全部掠回魏州,地盘和实力都得到大大增强。为了名正言顺,他还胁迫魏知古与他一同巡视磁、相二州,而暗中却使其侄田悦劝说诸将割耳剺面,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去魏知古那里去请求以田承嗣为帅,魏知古是砧板上的一块肉,自然不敢追究。
田承嗣武力夺取相、卫四州之地,证明唐廷对藩镇的笼络姑息政策彻底破产,唐廷不得不用武力征讨。四月,唐代宗李豫下诏,宣布田承嗣劫夺州郡、对抗朝廷的罪状,将他贬为永州刺史,仍许一幼男女从行,同时还诏命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幽州节度留后朱滔、昭义节度李承昭、淄青节度李正己等八节度使,合力讨伐田承嗣。本来田承嗣与河北藩帅同为安、史旧将,气味相投,兼以婚姻关系,朋比为奸。但由于他平日一向轻慢李宝臣、李正己,又逢李宝臣之弟李宝正(田承嗣女婿)在魏州打马球时,因马受惊撞死了田承嗣之子田维而被田承嗣所杖杀,由此两镇关系恶化。这时,二李主动请求讨伐田承嗣。再加上朱滔恭顺皇室,因此河北诸藩帅此时都为朝廷效力。
朝廷讨伐田承嗣的诏命下达以后,各藩帅很快行动起来。朱滔、李宝臣与河东节度使薛兼训率军从北面进击,李正己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从其南侧进击,一时大兵压境,魏博军连吃败仗。五月三日,田承嗣将领霍荣国举磁州之地投降,十五日,李正己攻破德州,李忠臣率步骑4万包围了卫州。但田承嗣并不甘心束手待毙,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六月,派其将裴志清进攻冀州,不料裴志清却投降了李宝臣。田承嗣亲自率兵进围冀州,也被李宝臣击败,烧毁了辎重,只得狼狈逃回。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田承嗣见各道兵马渐渐围拢,部将也多叛逃,余下的也多惶恐不安,再难以相持,遂于八月上表,“请束身归朝”。但这只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没过几天,他又派卢子期进犯磁州。九月,李宝臣与李正己合力进围贝州,田承嗣率兵去救。因朝廷对二李两军赏赐各有厚薄,士卒有怨言,恐怕发生事变,二李遂自行撤军。接着,李宝臣与朱滔进攻沧州,因田承嗣堂弟田庭玠固守,一时也未能攻克。
田承嗣虽在北线暂时稳住了阵脚,但在南线形势却十分紧张。卢子期进攻磁州,眼看将破,李宝臣与昭义留后李承昭却突然率援兵赶到,内外攻击,卢子期兵败被俘,斩于长安。与此同时,在河南诸将的攻击下,田悦的军队在陈留也吃了大败仗。这使得田承嗣心里着实恐惧与不安,但这个老奸巨猾的枭雄马上想出一条诡计:首先,尽力与李正己恢复友好关系。他释放了原先被他囚禁的李正己的使者,还对他礼遇有加;然后,他把管内户口、甲兵、谷帛的籍簿送与李正己,说:“我年纪已老,没几天好活了,儿子们没用,侄子田悦也很懦弱。今日所有的东西,不过是为您把守而已,哪足以劳动您的大军!”他跪拜于使者面前,亲自奉予簿书。同时又在大厅里挂起李正已的画像,还对着焚香礼拜。李正己被骗得迷迷糊糊,按兵不动。于是河南诸道兵也不敢前进。田承嗣没有了南顾之忧,腾出手来对付北方。
田承嗣在取悦于李正己、稳住了南线的阵脚以后,又挑拨离间北线藩帅的关系。他得知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乡里在范阳,小时在乡里成长,常欲得到故乡之地,便雕刻一块石头,上刻:“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为侣入幽燕。”暗中使人把它埋在李宝臣故乡之地,又使望气者声称那里有王气,李宝臣派人去挖掘,果然得到一石。之后,田承嗣又令说客劝他说:“您与朱滔共取沧州,得到了,地也归国家,而非您所有。您如果能舍承嗣之罪,我愿把沧州交给您,再和您一起取范阳。您率精骑为前驱,承嗣以步卒相随,岂有不胜之里。”李宝臣也被他说得神魂颠倒,又以此事和石头上的谶语相符,于是和田承嗣通谋取范阳,田承嗣陈兵边境,摆出一副共同进退的姿态。时范阳节度留后朱滔驻军瓦桥,李室臣选精锐骑兵2000,夜间急驰三百多里,直趋瓦桥。因两军平时关系不错,当朱滔军对李宝臣的袭击完全美又准备,仓皇出战,结果大败。李宝臣本想乘胜攻取范阳,但朱滔已使雄武军使刘怦严加守卫,李宝臣不敢贸然进军。田承嗣得知李宝臣中了圈套,两军已经交战,无暇他顾,于是率兵南下,并派使者告诉李宝臣说:“河内有警,没办法跟随您。石上谶文,是我和您开个玩笑罢了!”李宝臣这才如梦初醒,既羞又怒,但悔之已晚,只好退兵。北线的危机也被田承嗣解决了。
唐廷调动了八个藩镇的兵力进讨魏博镇,打了近一年,都没有什么进展。期间田承嗣曾两次上表,请求入朝谢罪;李正己也屡次上表为他说情,请朝廷允许他改过自新。776年二月,唐代宗李豫下诏,赦免其罪,恢复其官爵,准许与家属一起入朝,部下一律不予追究。田承嗣的再次请求入朝,不过是故伎重演,所以在获得朝廷的再次赦免后,仍然逗留不朝。仅过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再次挑起了战端。五月,汴宋留后田神玉卒,都虞候李灵曜杀死兵马使、濮州刺史孟鉴,并勾结田承嗣为外援,欲专擅汴、宋。但朝廷却任命永平节度使李勉兼汴、宋等八州留后,以李灵曜为濮州刺史。李灵曜仗着田承嗣撑腰,拒不奉命。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改命李灵曜为汴宋留后,并派遣使者前往汴宋宣慰。田承嗣为了表示支持李灵曜,不久即出兵攻滑州,击败了永平节度使李勉。九月,朝廷诏命淮西、永平、河阳三城、淮南、淄青五镇出兵讨伐李灵曜。五镇进兵神速,其势难当,李灵曜连战失利。十月,即被诸镇兵围困于汴州城内。田承嗣见李灵曜危在旦夕,即派田悦率兵火速救援。田悦率兵南下,于匡城击败永平、淄青两镇兵,并乘胜向汴州挺进。不料在汴州城北安营后,夜间遭淮西裨将李重倩率轻骑数百袭击,大杀一阵,营内惶恐不安,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河阳三城使马燧乘机进攻,田悦军不战而溃,损失惨重。李灵曜绝望无救,连夜出逃,逃跑中被俘,被送往京师处斩。
田承嗣始终不入朝,再加上助李灵曜作乱,又激怒了朝廷,于是李豫于777年三月再次诏令讨伐,但各路兵马都按兵不动,加上田承嗣又一次上表谢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朝廷又很快恢复田承嗣官爵,还令他不必入朝。这时,田承嗣已据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拥有军队十多万人,成为河北三镇中的最强者。779年二月,田承嗣病死,时年75岁。田承嗣虽有11个儿子,但他更喜爱的是勇冠三军的侄子田悦,临终时命田悦知军事,让诸子辅佐。田悦接过大旗,继续和朝廷对抗。自田承嗣专擅魏博镇以后,四世传袭,49年不奉朝廷号令。直到田承嗣之侄田兴于812年掌握魏博大权后,才不顾其他镇屡次阻挠,坚持亲附中央。田兴本人入朝留住长安,又命兄弟子侄在中央任职,以防他们继袭节度使与中央对抗。但好景不常,史宪诚在822年的一次兵变后,掌握了魏博的军权,魏博再次脱离中央统治,直至唐朝灭亡。
田承嗣是安史之乱中的叛军干将,他骁勇善战,狡诘多谋,反复无常。降唐后,他又是藩镇众枭雄中的佼佼者,悍然劫夺他州郡,与朝廷分庭抗礼,首开河北三镇割据称雄之肇端。他生平桀骜不驯,唯服郭子仪。一次郭子仪派使者到魏博,他对着西边跪拜,然后指着膝盖对使者说:“此膝已经很久没有为别人屈过了,现在特为郭公而拜。”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56
发表于 2004-3-18 18: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第八篇、藩镇群雄中的骏马:田承嗣
呵呵,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听见田承嗣的名字,就是在那个跳舞马的故事里,所以一听到他就想起马,韦兄说他是骏马,我心戚戚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57
发表于 2004-4-2 23:2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九篇、与虎谋皮的羊:刘豫
南宋初年的中国形势,和抗日战争初期颇有相似之处:华北沦陷,侵略者利用大批伪军和中国军队作战。南宋初年担任伪军首领这个不光彩角色的人,就是本文的主角:刘豫。
刘豫(1073~1146),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字彦游,元符进士。1112年拜殿中侍御史,但被言事者揭发他早年有偷盗行为,宋徽宗赵佶没有予以追究。但不久他又多次上奏涉及礼制局的事务,引起赵佶的不满,被降职。1124年出任河北提刑。金军大举入侵时,他弃官逃走。1128年,由熟人枢密使张悫推荐出任济南知府。当时山东到处都是抗金武装和盗贼,局势很不稳定,他要求改到江南任职,被朝廷拒绝。他不得已只得上任,但是已经怀恨在心。不久金军攻济南,济南城中有猛将关胜,善用大刀(不知道是不是水浒中大刀关胜的原型),多次出战击退金军。刘豫竟受了金军利诱,杀害了关胜,出城投降。金军大为满意,封他为京东东、西、淮南安抚使。1129年,完颜宗弼又封刘豫为东平知府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节制河外诸军,封其子刘麟为济南知府,实际上已经将金军控制下的黄河以南所有地盘都交给了他,金将完颜挞懒则屯兵要地,进行监视和支援。
此前,金朝廷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已经把玉玺还给康王赵构,赵构于1127年五月一日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不久他就违背了自己对张邦昌既往不咎的诺言,将其贬官赐死。张邦昌虽然投降侵略者,大节有亏,但是并没有做什么反党反人民的坏事。做傀儡皇帝期间,一直不立年号,不坐殿,不受群臣朝贺,不用皇帝的礼仪,并努力寻访宋朝宗室,对赵构还可说有恩,和《说岳全传》里脸谱化的奸臣颇有不同。金朝廷此时觉得没有做好统治华北的准备,准备继续将这片土地作为缓冲区,并物色一个傀儡进行统治。1130年三月,完颜宗弼完成了对南宋小朝廷的追击,但回军时遭到韩世忠和岳飞的痛击,大败于黄天荡,损失惨重。宗弼回军后,金朝廷开始商议立傀儡的事宜。当时比较合适的人选就是折可求和刘豫二人,刘豫自己也有意于此。完颜挞懒为刘豫保奏,九月,刘豫被册立为大齐皇帝,定都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乐滋滋地当上了傀儡皇帝。金齐以黄河故道为界,齐以父事金。刘豫封张孝纯等为宰相,其弟刘益为北京留守,其子麟为尚书左丞相、诸路兵马大总管。宋朝廷对齐颇为畏惧,居然以敌国之礼相待,在国书称刘豫为大齐皇帝。刘豫的宰相张孝纯等人的家人都在宋,宋朝廷也以礼相待。1132年,刘豫迁都于汴京(今开封),金朝廷又把刚刚攻占的陕西地区交给刘豫。
刘豫对金封自己为傀儡感激涕零,所以他和张邦昌不同,一称帝就公开与宋为敌,大肆搜捕宋宗室,收编了许多流寇和宋廷叛将,不断引诱金军南侵。1133年正月,宋襄阳镇抚使李横率军北攻伪齐,攻占颍昌府,直逼汴京。刘豫向金求救,完颜宗弼亲自率军支援,金齐联军开始反击。宋朝廷对义军出身的李横并不信任,刘光世和韩世忠也只是扬言要支援,却按兵不动。李横孤立无援,一路败退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齐军乘势收复旧地,还顺手占领了襄阳府等六郡之地。伪齐此时达到了自己势力的顶峰,即可以西向攻巴蜀,又可以顺流而下取吴越,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刘豫又配合金军向华北各地迁移屯田军,在各地征乡兵十余万作为“皇子府十三军”,金齐军无恶不作,发掘坟墓,征收重税,使得民不聊生。
1134年五月,赵构命岳飞出师收复襄汉,还在行前恬不知耻地命令岳飞只许收复李横的旧地,如果越界到伪齐领地就“虽立奇功,必加尔罚”。岳飞不到三个月就连败金齐联军,收复六郡。不久岳飞就被封为清远军节度使,年仅三十二岁就成为了南宋第五个建节的武将。刘豫深知对抗南宋是自己唯一的存在价值,九月,他再次南侵,金将讹里朵和挞懒率5万金军支援。赵构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张俊和刘光世也畏敌不前,只有韩世忠在大仪设伏大败金军。金军转向淮西,又被岳飞大败,年底,金太宗完颜晟病危,金军北归,刘豫也孤掌难鸣,也只得退兵。1136年十月,刘豫又征发大军30万进攻两淮,刘麟统领中路军,刘豫之侄刘猊统领东路军,孔彦舟统领西路军,结果被韩世忠、杨沂中击败,仓皇逃走。
刘豫在华北的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抗暴起义此起彼伏,加上对南宋的战争屡战屡败,不但没有起到对金的缓冲屏障作用,反而成为了金的一个累赘包袱,金朝廷基本上对他已经丧失了耐心,而且齐的存在还对金朝廷的集权统治形成了障碍,于是金朝廷起了废刘豫之心。刘豫也嗅到了这股味道,于是就立儿子刘麟为储嗣之事上书试探金朝廷的意思,金熙宗完颜亶冷冰冰地说:“朕会派人咨询河南百姓来决定。”刘豫看到自己被废已经在所难免,向南投宋廷,又怕得到张邦昌一样的下场,只好苟且偷生,听天由命。1137年,金熙宗完颜亶除掉了完颜宗翰和高庆裔,刘豫失去了自己在金朝廷中的靠山,金朝廷指责刘豫“论其德不足以感人,言其威不足以服众”,十一月,下诏废其为蜀王,在汴京设立尚书台,直接对华北进行统治,然后将刘豫一家安置在临潢府。1141年,赐刘豫钱一万贯、田五十顷、牛五十头。1142年,又改封他为曹王,1146年死于流放地。刘豫的儿子刘麟字元瑞,在遭流放后不久又被启用,官至兴平军节度使、上京路转运使、开府仪同三司,封韩国公。
刘豫背叛南宋,当了不到8年的儿皇帝,一度对南宋形成了巨大威胁,但是自己没有过人才能,只是依靠背叛登上高位,人以群分,其下属也多为李成、孔彦舟那样的鼠窃狗偷之辈,结果只能是在失去利用价值后被主子一脚踢开,惨淡收场,成为日后汉奸的典型之一而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58
发表于 2004-4-3 00: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唐史,都对大唐盛世竟然毁于安禄山的手里掩卷而叹。玄宗晚年,也是够昏的。
韦大人高才,佩服。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59
发表于 2004-4-3 08:5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完全是李隆基老头的责任,唐廷中央力量的衰弱基本上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了,老头只不过加速了危机的到来而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60
发表于 2004-4-3 2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还是他不会用人识人不明引起的吧。如果仍能任用姚崇这样的人物为相,即使他再宠爱杨贵妃,再倦政,也不至于会这样吧。
对了,看见韦大人把吴三桂评为狗,狗性忠诚,吴却是一生都在反叛,有些不解。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113
2/4
‹‹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7 12: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6455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