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无法避免的土地兼并
性别:男-离线 三国赤壁周郎
(魏君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65
编号 273194
注册 2008-3-31
来自 蓬莱仙境


发表于 2023-11-28 09: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法避免的土地兼并

任何一个新皇朝在建立过程中,都会发生残酷的战争,把一切推倒重来。而在新皇朝建立以后,会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人口大量减少,二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而最初,一切都非常美好。我们假定一个村子有十户人家,五十口人,这个村子有一千亩土地,每户能分到一百亩地。这时,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是二十亩,只要努力种田基本能过上其乐融融的日子,所以开始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  经过五十年的太平日子,村子快速发展到五百口人,但土地的面积却没有增长,依然是一千亩。这时,理论上每个人拥有的土地就变成了两亩。在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古代的大部分农民为什么宁愿被地主剥削也不肯开荒?答案是:因为开荒还不如被地主剥削。
中国是个耕种资源稀缺的国家,在耕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肥沃、接近水源、便于耕种的土地早被开发了。历史上的文明都产于大河流域就是这个道理,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而开荒是个浩大的工程,可不是我们种几盆花那么简单。开垦荒地需要耕牛、工具和大量人力,农民想要依靠单个家庭开垦,需要非常大的支出。古代耕牛非常昂贵。如果没有耕牛,只靠人力,估计荒地还未开垦出来人就已经饿死了。即使以现代的技术,让荒地变成耕地也很困难,而古代农民在没有任何扶持的情况下,需要至少三至六年才能垦荒成功,而且还存在不成功的可能。农民要开垦荒地,首先需要积攒几年的口粮,然后夜以继日地布满荒草、灌木的山坡上一锄头一锄头地刨。
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一直限制着人口增长。太平盛世,人口增长得太快了,但农业技术却停滞不前,要么是缓慢推进。一百亩的土地一百年前产出多少粮食,一百年后依然只能产出多少粮食,而这些粮食对增长了五至十倍的人口无疑是不够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号召时,很多人愿意参加义军。能够耕种的土地是稀缺的,这导致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古代主要的投资品。
而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后,还会发生其他不可预测的变化。比如张三在耕地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石头上,导致往后无法工作,在床上躺了两年。在这两年中,他不仅不能种地,还需要买汤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把自己的一亩地卖给王五。再比如有一年村子里发生水灾,李四的田就在堤口,被洪水冲毁了,颗粒无收,连饭也吃不上。没办法的李四只好卖一亩地给王五换口粮。如此这般,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一千亩地,王五就独占三百亩,其他九户加起来才七百亩。王五有了闲钱,开始请教书先生教儿子学问,而儿子后来又不负众望,考中了举人,又开始考进士。王五于是开始结交官府,和官府的关系越来越好。后来儿子当了官,王五觉得三百亩地已经配不上他的名声,开始和官府勾结,每年拿收成的百分之十的去送礼,县太爷全都笑纳。有了保护伞,王五开始巧取豪夺。今天霸占刘大一块地,明天欺负孙二不识字,在孙二借钱时骗他用地做了抵押。加上有官府罩着,王五也不怕恶事被人识穿。又过了五十年,王五已经不在,但王五的子孙成了当地当之无愧的大户人家,村里的一千亩地,王家已经占了八百亩;有两户共占了两百亩;剩下的七户人家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只好给王家当佃户。王家的后代中,后来发展到连朝廷里都有人当大官,手眼通天,王家便成了村中一霸,从地方官到中央大员,没有王家摆不平的事。这就形成所谓的豪强。王五一家的所作所为就叫土地兼并。
古代的皇帝高高在上,也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当多数农民活不下去时,皇朝也就到头了……土地兼并现象是皇帝最怕的,却没有法子有效解决。在几千年的历史里,中国一直没有形成有序的金融体系,商业税从来没有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明一代,白银几乎取代了铜钱,但本土白银产量有限,大量白银被外贸商人掌握,导致政府对财政的控制减弱。
事实上,在古代皇朝,土地税一直都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征收粮食是维持皇朝运转的关键。如海瑞在淳安县任上的工资是一年八十六石大米。当然并不全部发大米,而是一部分折成银两,一部分折成纸币。中国所有皇朝都会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粮食能不能征收上来的问题。中央集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一户一户地把土地税收上来,但是那是皇朝创立之初。现在过去一百年了,时代变了。村里有两户人家还有耕地,正常缴税;七户已经沦为王家人的佃户,已经没有土地,变成打工人,他们怎么去缴?那么,这个村子大部分税收就要靠王家了。但是,王家的后代考取了功名,可以不用去缴税或者少缴。当然,每个朝代具体情况不一样,像明朝有了功名,只能免徭役,税还是要缴的。可是,王家是当地一霸,他有办法可以不按正常途径去办。现在假设王家的孙子这辈出了个叫王百万的豪强,王百万的堂兄在朝中当大官,他自己每年又给老家县衙多拨款一千两修河堤,县太爷自己就收了五百两。当然,县衙给王家算税收的时候怎么少算就怎么算。王百万开赌坊、开药局、放高利贷……这些,官府一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之,没人敢惹王家。这样一来,王家不缴税,或者缴了很少一部分,所在村子就两户人缴。但是,国家人口越来越多,官吏越来越多,要干活领钱的人越来越多,每年却只能收一千万两的税。于是,越往后,国库越是入不敷出。皇帝很发愁,他也发现问题所在。除了王百万这种豪强,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供养的,比如皇亲国戚一律免税,明朝有藩王,清朝养八旗子弟,这些权贵不但免税,还得花一大笔钱养着。过了一百年,这些皇室子弟已经有三千多成员,霸占了全国百分之十的土地,王百万这种豪强在他们面前也只配当小弟。而皇帝某些至亲儿子,甚得父皇欢心的,或者某个亲兄弟跟皇帝关系很好的,居然可以一年内霸占七万亩地,占了全国百分之三。于是这百分之三的土地就彻底收不上税。这个时候徭役也没人干了,十户人的村子有两户人可以出公差,因为大户人家都可以免徭役,基础建设无法认真落实了。
基础建设搞不下去,洪水、干旱一到,就会酿成更大的灾祸。皇帝要赈灾,不仅没有多余的银子,连多余的粮食也没有了。怎么办?因此,要重新丈量土地,要改革税务体系。但是,皇帝一调查,心里只能发慌。内阁大学士家里有三千亩地,三个村子的人都是他家的佃户;然后,兵部尚书、礼部侍郎家里也是同样差不多的情况……再看看自己的心腹赵公公,每天帮忙出谋划策对付内阁那帮文人,家里也有一千亩地。这些人还不算皇亲国戚,他们能缴税吗?皇帝要改革,肯定就要和朝廷这些人作对啊!这个时候的问题就变成:皇室子弟不缴税;官员形成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土地只嫌少不嫌多,要么不缴税,要么少缴税;自己的心腹不能动他们;前线的将士要封赏、要酬劳,肯定不能让他们缴;豪强、大户通过勾结官府,变着法少缴甚至不缴;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大的一部分都变成了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家奴或者佃户,让他们缴他们能缴吗?
皇帝发现,自己成为最孤独的人,谁都动不了!先从皇亲国戚下手?别傻了,你干掉了自己的叔叔、兄弟、舅舅,内阁大臣难道会觉得你大公无私、被你感动,把自己的土地交出来?那直接动大臣的吧,大臣要出谋划策,动了一个,所有人都会警惕,而且他们官官相护,也不好动。动太监的吧,宫里的人跟你离心离德,你敢搞自己的心腹吗?突然想起天津有个张大户,一个人占了三千亩地,不如先拿他开刀。但圣旨还未颁布,皇帝最喜欢的张婕妤过来了,哭得梨花似雨,一问才知道张大户是她亲戚。那就动河北李大户吧,但是皇后又提醒皇帝,李大户的儿子是在前线戍边的将军,屡立战功,现在朝廷正在用人之时……皇帝现在没办法,铁了心硬来,也要动他们,于是这些大户、权贵还会怎么样呢?变相地加码剥削底层老百姓,甚至不惜让老百姓活不下去,羊毛出在羊身上,夺取百姓的利益去应付朝廷的收税。老百姓本来就没有多大能力去缴税,你现在还要加码,家乡搞不好在闹天灾,没办法生产,哪来的钱,那就只能反了!造反还了得,得派人去镇压呀!于是皇帝又得多给钱给将士平叛,激励他们镇压这些起义。我们不以最坏的想法去想,现在是起义被镇压成功了。这个过程,又死了一大群底层的人,出现过起义的地方还能缴税吗?起码几年之内缴不上来了,再缴搞不好还得起义造反了;或者因为之前的起义已经导致当地十室九空,田地都没人种了,当地都没人了,还缴什么税?这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又开始不安分了,侵扰边庭。传统的问题是:因为税收不到位,将士们的军饷也不到位,将士不卖力,再这样下去要闹兵变了!
皇帝没办法,还得加税,这一加税,村子另外两户就应付不过来了,这税收太贵了,他们缴不起,于是只好找王百万借钱,王百万乐坏了,乘机巧取豪夺,又把剩下两户的土地都兼并了,于是整个村子都是他王家的。而到了皇朝后期,什么天灾、边患、兵变、民变一起来了,开始只是个别地方闹起义,后期变成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到处都有起义,你有能力镇压了一处,另一处的老百姓日子也过不了了,还得造反,皇帝又得派另一拨人去镇压。也不用说得太详细,反正就是哪里出问题哪里都要花大钱。然后,朝廷内部,官员们为了各自利益,搞起党争,这一内耗,还得浪费国家钱粮。这税就越收越少,最后都收不上来。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个别豪强、边将趁机做大,藐视中央,然后逐步取而代之;或者游牧民族因为边庭将士不给力,打进关内,入主中原;或者农民起义越演越大,最后推翻了皇朝。不管哪种情况,或者多种情况一起出现,皇朝的气数也就到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64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3-11-28 11: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這個問題我以前和"不容青史俱成灰"兄討論過
我理解這個是皇權制度下的一個邏輯死結

皇帝本身帶頭撈利益,做出家天下式的操作,讓國家整體成為自己家族內部可以繼承的私產,那後續的問題就不可以避免了
官員自然覺得撈私產沒啥問題

1. 從道德角度上看,皇帝自己撈了,面對官員撈就沒有反駁的道德基礎

2. 從力量角度上看,皇帝的力量沒有對官員集團形成絕對的優勢,甚至很多權臣,力量可以反壓皇帝
片面講力量,對皇帝自身來說也不是太有利

========

皇帝可以家天下,官員不能置辦財產,在平等的辯論場合下,這邏輯說不通

所以古代帝制面對官員私產經常是採用一種雙標,又不能自圓其說,單純靠祈求對方忍氣吞聲來讓場面過得去
遮遮掩掩,還經常老羞成怒看到官員頂嘴抓去砍了的態度來宣傳這檔子事的
這套不堪一擊的邏輯本身就沒人信服,又沒有可以制止別人這麼做的力量,那當然無法避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64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3-11-28 12: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皇權制度為什麼可以由一個家族繼承國家,大致上有兩個說法
1. 武力說:天子者,兵強馬壯
2. 貢獻管理說:是以一人奉天下/民貴君輕
不論採用那一套說法,豪強官員都可以置辦私產並代代繼承
因為他們事實上就是那個片區的小武力擁用者,小貢獻管理者

古代帝皇非常熱衷研究兩個命題
如何保證自己可以貪,官員不能貪
如何保證自己造反得來的天下不再次被造反

從根本邏輯上來看這就是悖論,只可以用技術手段延長它倒塌的進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72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3-11-28 16: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橙炎陽 的帖子

那么艳阳觉得伯益这种既清廉又有名望,通过禅让得到天下,能不能开创一个更好的制度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72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3-11-28 16: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主要问题在于中央没钱,百姓也没钱,有钱豪强不愿意缴纳财产税,也不敢担责。西方的制度是豪强都封爵封下去,然后开议会让他们讨论出钱给国家。中央的王室内库与地方的议会国库做分割,国王如亨利四世不管怎么穷,国家运转也没多大的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64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3-11-28 17: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斑鸠凉 于 2023-11-28 16:28 发表
那么艳阳觉得伯益这种既清廉又有名望,通过禅让得到天下,能不能开创一个更好的制度呢?

古代的生產力和科技注定了只能走帝制,走共和的成本他們支付不起,所以沒啥好說的,我認為我們歷史中真實存在的制度已經是接近最好的制度了
我理解大部分現代的普通人無法提出更好的制度,反正我不太行

學貫中西古今的高士可能行,但動輒寫得太長的,我又看不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橙炎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645
编号 498420
注册 2014-2-19


发表于 2023-11-28 18: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斑鸠凉 于 2023-11-28 16:43 发表
主要问题在于中央没钱,百姓也没钱,有钱豪强不愿意缴纳财产税,也不敢担责。西方的制度是豪强都封爵封下去,然后开议会让他们讨论出钱给国家。中央的王室内库与地方的议会国库做分割,国王如亨利四世不管怎么穷,国家运转也没多 ...

站當官的立場來看
我理解分封制度在邏輯上更為自洽,至少國王和公爵是按同一套標準行事的
沒有甚麼我能貪,你不能貪的悖論出現
更合乎契約精神

中國古代的明君很多人都崇尚劉邦,趙匡胤,朱元璋之流
電影劇經常宣導的劇情是大伙一起苦哈哈打天下,打到天下了之後功臣良將就應該不問回報,拿一筆錢回鄉養老
這種行為在我看來挺沒有契約精神,而這些明君經常能一臉正經地自己當皇帝,而直接把人家擼成接近百姓,就剩兩個僕人回鄉,甚至殺死

很多影視彈幕還冷嘲熱諷某開國功臣僭越了,或者貪心不足之類的,我覺得挺心疼的


當然,可能會有另一方面的社會問題
歐洲跟中國差不多大的面積和地理,為什麼一直就從來未大一統過呢,是不是因為他們的分封制度文化阻礙了大一統進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5 07: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1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