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故道永徽】上古三代篇之一 神话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故道永徽】上古三代篇之一 神话, 换个角度,说不一样的历史
永徽散人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538978
注册
2019-9-26
#1
发表于 2019-9-29 2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故道永徽】上古三代篇之一 神话
前言
印象中,大凡如今之中学历史课本,第一册开篇第一节应该都是远古人猿科考与上古夏朝之神话历史,或是一节,或是分两节,鄙人也忘了。个人对于历史还算有兴趣,有点感觉,在读了六年中等教育之历史教材知识后,对于上古这一段历史之个人感官,是“神话的归神话,考古的归考古”这样一种姑且称为“二元历史观”。《山海经》、三皇五帝是神话,元谋人、大汶口遗迹是科学。从来,只隐约知道二者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之联系,却从未深究过(作为一届中学生,在这样的知识体系里,也很难深究),并不会知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紧密之联系,考古结果之影响更远超三代(夏商周),以至于后来有机会研读非教科书之历史科普物,才彻底颠覆了这种自以为是(或者说带有某种阶级立场)的历史观。此外,传统历史教学容易以中原为中心的单一发展规律与以战国之后形成的中华概念来看待其后的中国史,容易忽略了历史的另一面(当然,从爱国主义来讲,灌输“大中原主义”是一剂良药)。窃于斯想以另一种视角向看官们重新讲述吾国吾民之历史。
啰嗦完了,按照顺序,先讲的是上古三代,三代之历史夹揉着考古学,考古乃枯燥之术,望看官们耐着性子姑且瞅瞅吧。
上古三代篇之一 神话
鄙人没有心思去旧书里翻找自己当年的岳麓版历史教材,只凭记忆约模记得,书里所谈及考古内容大概是北有大汶口、南有河姆渡,绿色小字部分好像还有一个某文化(半坡遗址吧还是),然后还讲到神话中的炎黄、嫘祖、仓颉、巨鹿之战、指南车等等。前二者是比较古老的遗迹,其历史远在三代之前,教材上却并未就此考古发现与三代历史之间有何联系进行阐述,给学生一种彼此不相干之感觉。当然,此二者乃北粟南稻之典型代表,此亦教科书所以选择的重要原因吧。但容我们仔细想想,一个山东大汶口,一个江南河姆渡,都远离华夏政治中心“中原”(可能广义上讲,大汶口还是属于的),从历史承接性上讲,只对此二者介绍绝非最佳。
现在,先讲讲神话。
上古神话,就是三皇五帝。太史公所著《史记》中有《五帝本纪》,但没有《三皇本纪》,“三皇”是后来唐代司马贞补撰的。从时间纵轴来看,三皇在时间上更久远,也就更为缥缈,几接近神话。据《三皇本纪》记载,三皇都不是人,伏羲和女娲是蛇身人首,神农是人身牛首,更近于神。他们的故事可能是从先秦时代就开始流传,而在汉代以后(《史记》编撰完成以后)才得到系统化,所以其中肯定包含着汉代以后之价值观,比如后世王国或王朝对于统治正统性的需要。再说说五帝,《史记》记载五帝皆为姬姓,存在直系或旁系亲属关系,颛顼是黄帝之孙,帝喾是黄帝曾孙,尧是帝喾之子,舜和尧是远亲,这种亲缘关系是存疑的,可能是后世为政者为保持权威而在虚构的,也可能同一部落被的同姓被后人视为亲缘。可以佐证的是舜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如果他们真的有亲密血缘,那就犯了同姓不婚的忌讳。此外,在《山海经》的版本里,舜迎娶尧的两个女儿之前还有一个妻子,并为其生下两个女儿叫宵明、烛光,传说她们夜里通体发光,像两个夜明珠。夜里会发光的那就是月亮了,而月亮的父亲只能是太阳。另外,舜的父亲传说是盲人,那就代表黑暗。太阳产生于黑暗,月亮产生于太阳,这些看似无关的名称、特征,实际上都是有意义的,最终要表达的就是,舜是太阳,舜很伟大。
上述这一支,我们姑且称为“五帝系统”。
《史记》记载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陕西北部),这种说法之史实依据缺乏可信度,从其地理位置接近周王室之出身地来看,不难猜测是为体现周王室正统性之传说,因周王室宣称与黄帝同姓,一直强调着与黄帝同一血统之出身。这种强调统治者正统性之宣传在三代历史中一直存在,春秋时期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待讲到那处再详叙。
神话中,黄帝凭讨伐蚩尤之功绩被推举为首领,暗示着蚩尤这个与五帝系统并存而相对立的强大势力的存在,彼时华北存在着若干区域型政治群体。除皇帝、蚩尤之外,史书还记载有“共工”、“三苗”等势力。所以神话传说时代的世界观我们可以解读为:五帝部落活跃于黄河中游地区至渭河流域(也就是最早的“中原”区域),周边有蚩尤、共工等部,长江流域有三苗,三皇可能是更早时期的部落,因为有黄帝战胜炎帝的故事。炎帝神农即是三皇之一,又是皇帝的手下败将,如果解释为三皇里的神农是那个尝百草的炎帝,而皇帝打败的是神农族群,也就是尝百草的神农氏的后裔,这就解释得通了。也有一种说法是我们乃“炎黄子孙”,所以黄帝和炎帝应该是联盟了。但“黄”部落打败了“炎”部落,部落战胜后一般会把对方收编为己方的奴隶,渐渐地成为同一个部落的人,所以这样的解释下我们还是炎黄子孙。从对待蚩尤部族和炎帝部族的态度不同,可以推测炎黄之战不是灭族战争,可能是起了冲突,后来分出胜负,两者又结盟为一体了。这种各个区域型政治群体构成的世界观至少在商周时代以前就存在,各个区域则分别有各自祖先与母文化。
然尽管东周时期开始有很多文字记史,但多分散且遗失,中国历史系统记叙始于《史记》,后世记史则掺杂着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世界观。三代及之前的时期其实是并不存在大一统,其乃诸多母文化区域之集合,其中一个更为强大,便辐射、同化周边文化,并吸收周边文化,这些强大文化区域依次为夏、商、周三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势力。秦大统一之前,三代始终处于不同文化地域之间之斗争,而非同一文化内之斗争。可以缩小化比喻为古希腊的城邦,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比较厉害,称为盟主,辐射周边小城邦,我们会拿雅典、斯巴达的文化代表古希腊,但不等同于全古希腊。三代及之前的中国相较之则地域更辽阔,可能不同文化之间的人文都有明显的差别,每个文化都下辖着若干个城市,像(或就是)一个个“城市国家”, 城市领导着周围农村;较强大之势力拥有数座紧密联系之城市,并有广袤农村为其提供丰富的物资支持,然后其影响力向周围辐射,慢慢减弱,影响力之外乃其他文化地域之城市国家。当原来之“霸主”衰落时,周围强盛之某部便通过征服战争取而代之,于是另一种文化当道,取代并有效吸收上一代“霸主”(王朝)之文化成果。可以说,夏和商并不是我们历史性想象中的“君王夏桀无道,作为诸侯臣子的商汤起兵犯上,推翻腐朽的前朝”这种大一统王朝思维,而可能就是我们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一个原来强大的动物部落由于经营不善而衰落,旁边一个部落通过血腥战斗取而代之。
上述之其中,蚩尤与共工可能就在斗争中被五帝系统征服而衰落(但其文化可能并未灭绝,被同化的同时也可能反同化而留存),三苗则继续存在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中原文化分庭抗礼,一直延续到东周时期中原和楚国之对抗。由于最终乃中原文化获胜,我们就承继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之华夏文明,当然也吸收了若干被征服之文化。比如,在考古发现,上古黄河中游盛行以父系血缘组织为中心之祖先祭祀,而长江流域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现在,我们最主要的依然是祖先祭祀,但也吸收了太阳神崇拜之理念,只是相比很次要了。
拿西方文明最古老而经典的希腊神话来比较,在希腊神话里,人是被动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原动力都是神的赐予,从火种、文字、车船、医药,连灾难也是潘多拉女神带来的。中国神话里,燧人氏取火、有巢氏造房、神农尝百草、后稷氏创农耕,以及黄帝系统发明衣裳、指南车、养蚕、文字等等,人类是有明显的主动性的。而且,中国神话将神定义为神性和人性的统一,上古天神往往是人面兽身,而且善恶冲突也比希腊文化的神要深刻得多。
“中华”这个有大一统意味的概念,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王朝;近代中华的概念则是以清王朝的国家统治领域为背景而建立的概念。三代时期之“天下”,固然不是秦汉以后那个“天下”,没有一统,其更替亦非后世那样华夏文明圈内之政权更替。
内容还没完,讲完神话就要接着讲讲考古,但由于篇幅问题,怕篇幅长了影响大家伙儿的阅读兴致,今天到此为止。
作者:永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4 02: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3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