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封非嫡子爵位,会不会造成非嫡子比嫡子高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12 16: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封非嫡子爵位,会不会造成非嫡子比嫡子高

比如说某人为王,他嫡子肯定是王位继承人,皇帝喜欢他,又封了他其他儿子为王,这样不是就造成了,事实上一段时间内,他其他儿子比嫡子要高吗?

历史上类似的都是怎么处理的?

卫青到有点像这种感觉情况,可是继承长平侯的卫忼小时候封的侯被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5-7-12 16: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种情况

比如张三封的是伯爵,他的儿子功劳很大,可以封侯爵,这同张三不矛盾吧?

如果这个儿子恰好是嫡长子,那他空出的未来伯爵位可以让给其他兄弟的??

以上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夜阑

南诏公主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424
帖子 8173
编号 18557
注册 2004-9-27
家族 幽神幻韵


徐达家啊,大儿子继承魏国公,被朱棣搞死,小儿子勾搭朱棣世袭定国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5-7-12 1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夜阑 的帖子

兰兰说的大儿子是徐辉祖?

《明朝那些事儿》上说的很简单,也不知朱棣的时候他还是不是魏国公?小儿子袭爵是嘛时候的事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武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
帖子 1664
编号 342908
注册 2009-10-12


发表于 2015-7-12 16: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阑姐举例不当

徐达那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7-12 16:03 发表
比如说某人为王,他嫡子肯定是王位继承人,皇帝喜欢他,又封了他其他儿子为王,这样不是就造成了,事实上一段时间内,他其他儿子比嫡子要高吗?

王爵也不一定都是世袭罔替的,若封非嫡长子为王,就不止是在一段时间内比嫡长子要高了。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由父荫获得的封赠,是要遵循长幼的顺序的,但又不是只有爵位可以封,可以给官职,长子封大一点的,其余诸子封小一点的。
如果不是由父荫,是儿子自己立功或者受重用得到的封赐,那比嫡长子高也很正常。但是只要父亲仍然当朝,儿子一般只能获得比父低的爵位。所以父为王,嫡长子为世子,其余诸子又被封王的情况,应该很少出现吧。如果是嫡长子为世子,其余诸子封了个较低的爵位,其地位不会比世子高。比如皇帝家的太子和已封王的皇子,地位自然是太子更高。

楼主没说哪个时期。可以参照曹操诸子,曹植的临淄侯和曹彰的鄢陵侯是在曹操死之前就封了的,但曹丕在成为世子之前是五官中郎将,成为魏王世子的,其位就高于临淄侯和鄢陵侯。即使在成为世子前,五官中郎将似乎也不一定就比封侯的低。

“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止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告子文》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15-7-12 17:0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5-7-12 16: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国公和定国公是两支,魏国公算是袭的中山武宁王爵位,定国公是靖难得爵

荣宁二府的一门两公应该是开国时打出来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武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
帖子 1664
编号 342908
注册 2009-10-12


发表于 2015-7-12 18: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初,赵主曜长子俭,次子胤。胤年十岁,长七尺五寸,汉主聪奇之,谓曜曰:“此儿神气,非义真之比也,当以为嗣。”曜曰:“籓国之嗣,能守祭祀足矣,不敢乱长幼之序。”聪曰:“卿之勋德,当世受专征之任,非他臣之比也,吾当更以一国封义真。”乃封俭为临海王,立胤为世子。


比如这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12 18: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15-7-12 16:55 发表

楼主没说哪个时期。可以参照曹操诸子,曹植的临淄侯和曹彰的鄢陵侯是在曹操死之前就封了的,但曹丕在成为世子之前是五官中郎将,成为魏王世子的,其位就高于临淄侯和鄢陵侯。即使在成为世子前,五官中郎将似乎也不一定就比封侯的低。

如果曹丕不是暗示的世子,只有一个无爵位的五官中郎将,明显比侯爷低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9 feiyue1206 的帖子

只看爵位的话确如此,但实际地位要看具体情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8 09: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封王,甚至封爵位都不是随便封的。
要是他其他儿子够得上封爵的资格,自然就比继承他爹单纯的第一顺位爵位继承人要高啦,这个不是根据爵位顺序,而是根据功劳啥的。这个很正常啊。
再是,二楼问的是这个问题吧,比如曾国藩还活着,曾纪泽却立了大功,到了封世袭罔替公爵(他爹是世袭罔替的一等侯爵)的资格,那该怎么办,是吧。
我觉得,公爵的功劳是公爵的,侯爵的承袭权是侯爵儿子的----不能因为人家功劳大,就剥夺人家该有的承袭权啊。

这种情况在我记忆中的史实上没有。如果要我设想----应该是曾纪泽封世袭罔替的公爵,同时承袭他爹世袭罔替的侯爵----换一句话说,曾纪泽如果有两个儿子,如果没有新功的话,一个承袭他爹的公爵,一个承袭他爷爷的侯爵。至于谁承袭哪个位置----我想是爷爷的在先爹的在后,不过可能征求一下曾纪泽的意见。
不过曾纪泽实际上只有一个亲儿子,排名老二,一个过继过来的儿子原来是曾纪鸿的,排名却是老大,三、四儿子早逝。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是老二继承公爵,老大继承侯爵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28 09: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09:51 发表
封王,甚至封爵位都不是随便封的。
要是他其他儿子够得上封爵的资格,自然就比继承他爹单纯的第一顺位爵位继承人要高啦,这个不是根据爵位顺序,而是根据功劳啥的。这个很正常啊。
再是,二楼问的是这个问题吧 ...

因为儿子的功劳封爵不是我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因为朝廷对父亲的喜爱,而封了他儿子爵位,不是他儿子自己挣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28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武三郎 于 2015-7-12 18:00 发表
初,赵主曜长子俭,次子胤。胤年十岁,长七尺五寸,汉主聪奇之,谓曜曰:“此儿神气,非义真之比也,当以为嗣。”曜曰:“籓国之嗣,能守祭祀足矣,不敢乱长幼之序。”聪曰:“卿之勋德,当世受专征之任,非他臣 ...

这个例子也不是太恰当,因为刘俭是嫡长子,不过大约是这个意思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8 10: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feiyue1206 的帖子

没有这种情况。
因为喜爱曾国藩,所以封曾国藩为侯爵,封曾纪泽为公爵?
因为喜爱徐达,所以封徐达为公爵,封徐辉祖为王爵?
绝不可能有的。要是有这种情况,这皇帝还怎么干?......这......这已经不是“滥赏”的问题啦,这个问题更加严重----这会被所有大臣怀疑皇帝的精神是否正常,甚至可能奏明太后,废了他(比如宋光宗)。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0:2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28 10: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0:19 发表
没有这种情况。
因为喜爱曾国藩,所以封曾国藩为侯爵,封曾纪泽为公爵?
因为喜爱徐达,所以封徐达为公爵,封徐辉祖为王爵?
绝不可能有的。要是有这种情况,这皇帝还怎么干?......这......这已经不是“滥赏 ...

回帖前,能不能看看主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8 10: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feiyue1206 的帖子

我对主贴的理解就是我11楼的观点。
我14楼的话是对于12楼的回答。

我认为,你主贴1楼说的跟12楼说的是两回事。
1楼说的是:假如曾纪鸿够封公爵的资格(或者立功,或者被重用),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曾纪鸿该封公爵就封公爵,曾纪泽既然功劳没他弟弟大或者没被重用,就老老实实当他的侯爵第一顺序继承人呗。
(2楼说的是:假如曾纪泽够封公爵的资格,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曾纪泽该封公爵封公爵,该承袭侯爵承袭侯爵,这两个爵位都没曾纪鸿什么事情,不能因为曾纪泽功劳大结果反把人家的侯爵承袭权力给废除啦。)
这两个回答,我一起放在11楼。

12楼说的是:假如曾纪泽本人不够封公爵的资格,皇帝因为喜欢曾国藩所以封曾纪泽公爵,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因为喜欢曾国藩,直接封曾国藩为公爵,为郡王亲王就行呗,或者封曾纪泽为子爵男爵也罢,因为喜欢曾国藩所以曾纪泽的封爵要越过曾国藩----这个思路正常吗?)。如果有,表明皇帝心智失常,大臣可以援引宋光宗的例子把皇帝撵下去(当然可以尊为太上皇)。
这个回答,我放在14楼。

我理解的对吗?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0: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28 10: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0:34 发表
我对主贴的理解就是我11楼的观点。
我14楼的话是对于12楼的回答。

我认为,你主贴1楼说的跟12楼说的是两回事。
1楼说的是:假如曾纪鸿够封公爵的资格(或者立功,或者被重用),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曾纪鸿该怎么封就怎么封,曾纪泽功劳没他弟弟大或者没被重用,就老老实实当他的小侯爵呗。
(2楼说的是:假如曾纪泽够封公爵的资格,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曾纪泽该封公爵封公爵,该承袭侯爵承袭侯爵,这两个爵位没曾纪鸿什么事情。)
这两个回答,我一起放在11楼。

12楼说的是:假如曾纪泽本人不够封公爵的资格,皇帝因为喜欢曾国藩所以封曾纪泽公爵,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表明皇帝心智失常,大臣可以援引宋光宗的例子把皇帝撵下去(当然可以尊为太上皇)。

我理解的对吗?




QUOTE:
比如说某人为王,他嫡子肯定是王位继承人,皇帝喜欢他,又封了他其他儿子为王,这样不是就造成了,事实上一段时间内,他其他儿子比嫡子要高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8 10: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feiyue1206 的帖子

你说的就是我这个理解吧----

“1楼说的是:假如曾纪鸿够封公爵的资格(或者立功,或者被重用),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曾纪鸿该封公爵就封公爵,曾纪泽既然功劳没他弟弟大或者没被重用,就老老实实当他的侯爵第一顺序继承人呗。”

“12楼说的是:假如曾纪泽本人不够封公爵的资格,皇帝因为喜欢曾国藩所以封曾纪泽公爵,曾国藩的侯爵怎么承袭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因为喜欢曾国藩,直接封曾国藩为公爵,为郡王亲王就行呗,或者封曾纪泽为子爵男爵也罢,因为喜欢曾国藩所以曾纪泽的封爵要越过曾国藩----这个思路正常吗?)。如果有,表明皇帝心智失常,大臣可以援引宋光宗的例子把皇帝撵下去(当然可以尊为太上皇)。”

也就是说:皇帝因为喜欢侯爵曾国藩,所以加封曾纪鸿(而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曾纪泽)同样为侯爵,对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思路啊。
要是喜欢曾纪鸿本人,所以加封曾纪鸿为侯爵,这完全说的通。
因为喜欢曾国藩,所以赏赐加在不该承袭侯爵的曾纪鸿身上,这也说的通。赏个举人身份,赏个轻车都尉世职,都说的过去。但是要是这赏赐加重到跟曾国藩一样大,那就完全说不通啦。朝廷名器,是说给谁就给谁的吗?一点规矩一点法度也没有?特别还是跟他爹曾国藩比较?他爹曾国藩被喜欢,封侯爵,正常;他曾纪鸿因为他爹曾国藩被喜欢,也封侯爵?还越过他哥哥曾纪泽?这不是个正常思路啊。
如果说朝廷太喜欢曾国藩,觉得他死后只有一个儿子能封侯,酬赏还是太薄,这样可以给曾国藩封两个侯爵,将来曾纪泽曾纪鸿各继承一个,没有直接封曾纪鸿的道理。(但事实上,如果朝廷真的觉得一个侯爵太薄想封两个侯爵的话,那就该升为一等公爵啦,不必封两个侯爵。因为你的设想是王爵,已经升无可升,所以我就这样举例子吧,咱们权当当时的最高爵位是侯爵。)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1:0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28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一楼里很明确说的是,“皇帝喜欢他,又封了他其他儿子为王”,怎么能扯得上他儿子有功劳?

一楼里也说了卫青的例子,虽然不是我想知道的情况。卫青功劳大、汉武喜欢卫青,三个儿子都封了侯爵(虽然后来都被废了)。刘聪封刘曜儿子的例子也不是太恰当,但是儿子因为父亲受封王爵也是存在的。

其他的儿子比父亲爵位高、儿子因功劳受封,我回帖有涉及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8 1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feiyue1206 的帖子

你主贴说的第一句就是“某人为王”。
换一句话说,就是皇上喜欢老王爷,想一想老王爷死后只有一个孩子能继承王位,太少。所以加封老王爷的另一个孩子为王,这样老王爷死后,他们家就有两个王位了,对吗?
这不就是我12楼说的那种情况吗?不过为说起来清楚,我给改成侯爷啦,用曾国藩他们一家打比方。
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老王爷既然没死,老王爷次子凭什么把位置拉到跟老王爷一样?天下无人能服(除非凭功劳和重用程度,结果这个你给否啦)。要是真要想在老王爷死后这家有两个王位的话,两个王位一起给老王爷就是,不需要在老王爷没死的时候封老王爷的另一个孩子。

我这个理解对吗?

当然,在老王爷死后,老王爷世子顺位继承当了王爷,皇帝再封老王爷次子当王爷,这个还是正常的----反正恩自上出,两个王位都是从老王爷的地位来的。
但老王爷活着的话,老王爷的任何一个儿子都不会因为老王爷的原因受封为王爷,因为这是不正常的思路----这样把老王爷往哪里摆?或者暗示希望老王爷早死?

(假设王没有等级,或者均为亲王,无可再升)

不过前面说乱了责任在我,我把对一楼和二楼的回答一起放在11楼说啦。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1:1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7-28 1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初,赵主曜长子俭,次子胤。胤年十岁,长七尺五寸,汉主聪奇之,谓曜曰:“此儿神气,非义真之比也,当以为嗣。”曜曰:“籓国之嗣,能守祭祀足矣,不敢乱长幼之序。”聪曰:“卿之勋德,当世受专征之任,非他臣之比也,吾当更以一国封义真。”乃封俭为临海王,立胤为世子。

-----
这种情况出现过,父子都是王,还不是儿子自己挣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8 11: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feiyue1206 的帖子

你说的这个情况啊,其实是个刘曜世子因皇帝的干预被废立的事情,而不是因为刘曜的功劳多封了一个王。
这件事的实际是:
刘曜本人是位置较高(或者说有特殊含义)的中山王,为什么说位置较高(或者有特殊含义)?因为他有专征之任。
他的世子是刘俭。
但皇帝刘聪认为刘胤更合适继承刘曜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有专征之任),所以废掉了刘俭改了刘胤,刘胤继承这个中山王以后,“世受专征之任,非他臣之比也”。
而刘俭无罪被废----只是由于他不得皇帝喜欢(或者皇帝觉得与他弟弟刘胤相比他比较无能),所以皇帝闵之,给他一个地位比较低的临海王作为报酬。
正如古代皇帝被废(一般在借口上都是有罪被废)后,一般都是给个爵位来安抚一样。连慈禧给光绪立的大阿哥废后还弄了个入八分的镇国公呢。何况刘俭无罪被废,所以给他个王位,以作安抚。

事实上,从皇帝的话里面已经看出来啦,皇帝废掉刘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会打仗----因为理由就是这个世受专征之任。换一句话说,只要是中山王,就要会打仗。就用这个理由废掉了刘俭----皇帝就认为刘胤比刘俭更有会打仗的潜力,这个大家都没法子。但是刘俭不会打仗,可是人家毕竟是顺位在前啊,要是不考虑这个顺位,那以后不就没规矩了吗?所以格外给个王位做安抚,也是表示遵守规矩----没罪的王爷嫡长子,就该有一个王位。不过这个中山王本身不单纯是一个王位,而是有世代专征之任的,所以你们别人不要以此为例。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8 12:0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1 feiyue1206 的帖子

"胤年十岁,长七尺五寸,汉主聪奇之"
——这也算是自己争的吧,至少是喜欢他爹也喜欢他本人,尽管还没什么功劳。

而你说的仅仅因为喜欢爹,所以封非长子爵位,而且是跟爹同级的爵位,确实有点神经不正常,历史上应该很少见。在比较正统的王朝,而且皇帝也算是个正常人,就干不出这事来。能干出这事的一般是外族、山大王之类的对儒家伦理不怎么鸟的人。

封诸子稍低的爵位,长子不封还是很有可能的,如果爹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长子默认就是世子,也不用争此一时。如果爹的爵位是是一代一代往下降等的普通世袭,那一般长子之外的诸子的封爵就要比降等的爵位还低了,否则就是违背了长幼之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5-8-11 09: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主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最适合的情况就是卫青,长子是长平侯世子,其他儿子都因父荫而封侯。现成的侯爵自然比侯爵的继承人地位高。所以可以设想下,卫青的次子‘三子和卫青同为侯爵,是侯爷,卫青的长子只是“小侯爷”。
至于说“父荫”封王,有这种情况吗?有的话也是演义里面的吧,隋唐演义里李渊是唐国公,李渊的表弟封李渊的儿子为西府赵王,不过这位赵王殿下也可以算是自己挣来的爵位。
一个人是可以有超过一个的爵位的,后代继承时,可以打包继承给一个人,也可以奏明今上同意后分别继承给不同的人。这个中外皆然。比如清朝,三等公之下并非是一等候,而是一等候兼一云骑尉,按清朝爵制,应该还可以兼两个云骑尉。
回到主贴,庶子封爵,有可能会造成爵位高于嫡子,时间可能是短期的(到嫡子袭爵为止),也可能是长期的(嫡子即使袭爵仍然低于庶子)。如郭子仪,长子封太原郡公,其他儿子封爵者三分别为赵国公、代国公(尚升平公主)、祁国公,爵位高过长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5-8-11 11: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五袋石果 的帖子

爵位还有食邑的不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8-11 11: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5-8-11 09:56 发表
楼主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最适合的情况就是卫青,长子是长平侯世子,其他儿子都因父荫而封侯。现成的侯爵自然比侯爵的继承人地位高。所以可以设想下,卫青的次子‘三子和卫青同为侯爵,是侯爷,卫青的长子只是“ ...

卫青不合适。因为卫青的儿子都封侯了,没出现这种情况,“长子是长平侯世子,其他儿子都因父荫而封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8-11 11: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5-8-11 09:56 发表
回到主贴,庶子封爵,有可能会造成爵位高于嫡子,时间可能是短期的(到嫡子袭爵为止),也可能是长期的(嫡子即使袭爵仍然低于庶子)。如郭子仪,长子封太原郡公,其他儿子封爵者三分别为赵国公、代国公(尚升平公主)、祁国公,爵位高过长子

简单查了一下,郭子仪的这几个儿子看起来都是因功封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5-8-11 13: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8-11 11:26 发表

卫青不合适。因为卫青的儿子都封侯了,没出现这种情况,“长子是长平侯世子,其他儿子都因父荫而封侯”

在卫青活着时,卫青是长平侯,长子是长平侯世子,没有封侯,其他儿子分别有阴安侯、发干侯等。卫青去世后,由世子袭爵长平侯。
阴安侯和发干侯,绝非因功封侯,都是荫封。长子不是,卫青既然封侯,按照汉律,长子是天然的继承人。没有意外,必然袭爵的。
郭子仪那个,只是其他儿子的爵位高过长子,不过确实可以算是立功挣来的。(代国公郭暧尚公主,长子袭爵,女儿适皇子,虽然没当上皇后却当了太后,三个儿子又尚公主,显贵的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5-8-11 1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5-8-11 13:39 发表


在卫青活着时,卫青是长平侯,长子是长平侯世子,没有封侯,其他儿子分别有阴安侯、发干侯等。卫青去世后,由世子袭爵长平侯。
阴安侯和发干侯,绝非因功封侯,都是荫封。长子不是,卫青既然封侯,按照汉律,长子是天然的继承人。没有意外,必然袭爵的。
郭子仪那个,只是其他儿子的爵位高过长子,不过确实可以算是立功挣来的。(代国公郭暧尚公主,长子袭爵,女儿适皇子,虽然没当上皇后却当了太后,三个儿子又尚公主,显贵的很。)

你搜搜卫伉,你就知道说错了。

三子同日封侯,后来被废了,卫青死,长子卫伉(此时已经无爵位)袭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5-8-11 15: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9 feiyue1206 的帖子

还真是这么回事啊。卫青和他的儿子们居然都封侯了,刘彻也够胡闹的了,按照刘彻的本意,卫青的长平侯,本来是打算传给谁的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7: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75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