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偷心猎人 于 2015-7-12 21:33 发表
原来明粉声称的小冰河时期始于1645年,可1644年明朝就已经灭亡,于是又打了明粉的脸一巴掌
特意把这一段摘抄出来
2. “蒙德极小期”是啥玩意儿?
这是1843年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提出的:1645-1715年,这70年间太阳黑子几乎没有记录,太阳活动衰减到极低状态。
但是,天文界普遍公认太阳黑子周期为11年左右,“蒙德极小期”显然与这一主流认知是相矛盾的。如果它真的存在,那说明太阳黑子周期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复杂,可能只在某个特定阶段才是10-12年。当然,17-18世纪的观测资料很有限,部分科学家试图用其它资料来侧面证明太阳活动,比如极光记录、我国古代的肉眼观测记录、树木年轮中放射性碳分析等等。
总之,蒙德极小期是不是真的发生过?目前尚在争议之中。
从Zharkova教授的发言来看,他是认可蒙德极小期的存在的,并且认为太阳将在2030-2040年再度进入蒙德极小期。
3. 1645年“小冰期”又是啥玩意儿?
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清小冰期”。我以前也写文章介绍过:
公元1550-1770年,全球气温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个时期持续了约220年,正好是从明朝嘉靖29年-清朝乾隆35年。
明清小冰期时,有的年份中京杭大运河南段(吴江-嘉兴)在11月就开始大面积封冻,冰厚3尺多,船只需要有“壮士凿冰”才能每天前行3-4里。江西的柑橘常常被冻死,连贡品也无法保证。华南的广州也开始出现结冰的现象。这些物候学方面的考证来源于竺可桢先生生前所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明清小冰期时温度的整体下降,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缩短、产量减少、价格上扬。随后就是群发性的饥荒和农民起义等社会连锁反应,也促使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南下入侵。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导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的一个外部原因。
……
但是!特别要说明一点:尽管“蒙德极小期”(假如它的确存在的话)与“明清小冰期”在时间上比较吻合,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明清小冰期是由蒙德极小期造成的。也就是说,太阳活动的衰减,到底会不会造成地球气温的整体降低,这还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