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讽刺,然后和解:一部片子该如何左右逢源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讽刺,然后和解:一部片子该如何左右逢源

好莱坞的类型片,有着属于各自的主流价值观,几乎所有的好莱坞产品都在遵循着。但这样的电影看多了,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况且,这套价值观的可信度有多高,是值得所有人怀疑的。很多编导都试图跳出、甚至攻击这个框框,这给观众及影评人带来了新鲜感。但是,不是说攻击了这个框框就算完了,影片是否要和框框斗争到底,这是个问题。


迈克的勃起,让“I know this is hard”这句台词有了令人捧腹的双关之意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在攻击美国电影界、话剧界方面,可谓颇为深入。影片的前半段,爱德华•诺顿饰演的影星迈克,抢尽了主角里根的风头。他是方法派表演风格的笃信者(白兰度、德尼罗都是这一派演员),尽一切努力追求舞台上的真实、自然。因此,他对里根用假酒换掉真酒的行为大为恼火,并指责里根的道具枪太假(其实观众是根本看不清枪的真假的),还在表现偷情的一幕中真的勃起了。很显然,他这种作风是颇讨影评人和观众的喜欢的,但他是否就完美无缺了?当然不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迈克盗用了里根的经历,声称他进入表演界是因为雷蒙德•卡佛。这说明他很懂得该怎么玩这个游戏,知道如何去讨评论界的欢心。那么,在此之前他的那些强求一切都要真实的行为,到底是出于表演的需要、还是为了哗众取宠?这很难说清。影片对受大众宠爱的演员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评论家就是要凭着个人好恶、在观看之前就给里根判死刑,里根又能奈何?

迈克的戏份,在他终于在台下也能够勃起后匆匆结束,电影的重心回到了里根身上。焦头烂额的里根,承受着片场、评论界和自己的三重压力。在和评论家迪金森的对话中,对方把话说得赤裸裸,她就是不想让里根成功,并将写出一份最苛刻的评论,断送掉里根的前程。事实上这段拍得比较过火,在真实的演艺界,如果评论家真的敢承认自己不依靠作品内容、完全靠个人好恶去写评论,早就会被人告发、并且声誉扫地了。当然,在这个场景中,导演的意图是在讽刺道貌岸然的评论界,他们因为无法走上舞台,于是怀恨在心,靠给演职员差评来掩饰自己其实更为无能的事实。


里根和女儿在电影结尾时也和解了,光线的笼罩让画面显得颇为反讽

里根的心路也有大段的讽刺,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展开讲述了。重点是,电影是否打算到此为止?显然不是。在高潮部分,里根也学了一把方法演技派的真实,用一把真枪轰掉了自己的鼻子。这个举动轻而易举地感动了所有人,也让迪金森不得不撰文赞扬他。里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和女儿都言归于好了。这个结局可谓颇含深意。在电影的大半篇幅都用于讽刺美国演艺界的假恶丑之后,导演用一个几乎是大团圆的结局,和演艺界达成了和解。

也就是说,打还是要打的,但不管打得多疼,最终都要和主流和解。这正是“鸟人”迎合了奥斯卡评委的诀窍。


“逃离德黑兰”拿好莱坞开涮的段落贯穿全片

两年前本•阿弗莱克导演的影片“逃离德黑兰”,用的也是类似的套路。片中讽刺好莱坞、讽刺中情局的段落,可谓比比皆是:最可怕的地方不是伊朗,而是环球影城;如果你想在好莱坞冒充个大人物,四处夸夸其谈,实际上什么都不做,你会毫无破绽;中情局对形势判断失误,对大使馆人员被俘负有直接责任;美国政府和中情局的工作一塌糊涂,反复无常,差点断送了六个在逃者的性命……这些当然是影片着力描绘的部分,但重点在后头:通过中情局和好莱坞的共同努力,在逃者被成功救回了美国,一下子逆转了这两者在片中大半部分给观众留下的恶劣形象。影片通过这种手段,热情地拥抱了好莱坞和中情局,让片子的立意一下子就被拔高了。于是,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本片击败了具有黑暗内核的“少年派”,捧得最佳电影奖,也就不稀奇了。


星爵的一身痞气,给超级英雄片吹来了一股新鲜的风

再来谈谈这几年霸占了大银幕的超级英雄片。随着它们的兴盛,反超级英雄片也跟着火了起来。去年的“银河护卫队”就是做得最成功的一部,它着力描绘了几个看起来丝毫不像超级英雄的家伙,他们在片中几乎一直是胸无大志、只顾自己的,和我们惯见的超级英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在电影结尾,这几个家伙偏偏又拯救了世界,啊不,是整个银河,这让片子一方面更加讽刺,一方面也拥抱了传统超级英雄片的俗套。而且,全片对超级英雄的讽刺仅仅流于表面,并不打算真正鞭笞。


“海扁王”电影比起原作漫画来要温和许多,都是为了满足观众那颗想成为超级英雄的心

两集“海扁王”也把这个套路搞得熟门熟路。先是要着力批判凡人变超级英雄的妄想,让男主人公四处碰壁;就算他有了一定的名气,遇到真正的坏蛋时也不堪一击。但随着故事发展,废柴男主仍然通过各种机缘巧合,成为了超级英雄。这样的剧情走向,固然削弱了之前的讽刺力度,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这样,影片就无法做到既跳出寻常超级英雄片的俗套、又满足观众的看到主人公成神的愿望。


伍迪•哈里森饰演的没有任何超能力的保卫者,可谓可悲又可怜

相比之下,同为反超级英雄片的“保卫者”,就输在了结构上:只有鞭笞,没有拥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个脑筋不太正常的影迷,一心想成为超级英雄。在经历了一系列现实中的失败和悉心的心理治疗后,他最终……很抱歉,他还是被坏人杀掉了,至死也没有变成超级英雄。贯彻始终的黑暗基调,让本片成为了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是,很遗憾,这种一黑到底的剧情,很难获得观众在情感上的认同,影片最终在票房上惨败。

至此,我想大家都已明白,一部电影该如何做到,既能通过跳出固有的框框来展示新意,又能通过返回框框,和俗套握手言和,来获得观众和评论界的认同。下次,在我们看奥斯卡颁奖的时候,就不会为此而吃惊:为什么获得最佳影片的总是那些开头相当深刻、结尾却略显浅薄的电影呢?为什么那些凌厉、锋锐、从头到尾都无比深刻的电影,总是无法获奖呢?

[ 本帖最后由 菜刀 于 2015-3-29 09: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qia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365503
注册 2010-3-16


发表于 2015-3-29 16: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d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1 23: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7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