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9:41:49发表
又来了又来了.
吕后的权力是刘邦所赐的? 诸葛亮有大除异己? 把两个政治环境不同的人拿来比较就是你们的强项.(同样的, 把决策者当透明人也是你们的强项. )
1 吕氏掌权后, 对吕氏有威胁的不是刘章, 是朝中的保守派. 所以除不除刘章结果都会是一样. 如武则天, 干掉不少唐室宗亲, 结果还不被人推翻了?
2 而刘封带罪之时, 诸葛亮仍然只是内政首长, 刘封存在与不存在与诸葛亮根本无关, 他要干的也就跟刘备之时一个样而已. 注意, 此时诸葛亮并未掌权, 除刘封根本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除非诸葛亮知道其后张飞的横死和自己领录尚书事, 否则, 除刘封对诸葛亮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
3 "刘封要活着扮演一个朱虚侯的角色还是绰绰有余的。"
--------你弄清楚诸葛亮当时究竟是在什么位置上没有呢? 按您这举的例子, 刘备还有两个儿子呢. 怎么就是没能对诸葛亮有点影响??
又是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看事情的人.
齐悼惠王子硃虚侯章在京师,以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告兄齐王,令发兵西。章欲与太尉勃、丞相平为内应,以诛诸吕。齐王遂发兵,又诈琅邪王泽发其国兵,并将而西。产、禄等遣大将军灌婴将兵击之。婴至荥阳,使人谕齐王与连和,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当时的刘姓宗室没有人能撼动吕氏在朝中的地位,但首先发难的就是宗室子弟,朝中的老臣是顺其自然的响应了这种诉求。武周登基时李姓宗室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所以朝内相对平稳,而到韦后专政的时候从韦后手里夺权的李隆基仍然是宗室子弟。
所谓刘封在刘备死后对刘禅的不过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没有实质性的表现。因此可以认同这成为除掉刘封的理由。又算不算带着有色眼镜看事情呢?
同样的我说的"刘封要活着扮演一个朱虚侯的角色还是绰绰有余的。"也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要说戴眼镜大家不过扯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