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且说诸葛亮对蜀汉人才的摧残(转)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1: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难以制御”的问题,只存在于刘备去世后,如果个性刚猛的刘封不对诸葛亮俯首帖耳,诸葛是难以制服、驾驭这位“皇室成员”的。

万老大真当真是马后炮之王啊,想想当时军权在谁手上,是谁驾驭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2 11: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啾啾于2004-09-22, 10:41:40发表
在下  ...现在手头上没三国志...不然就找出来给你勒...法正这个在下觉得没什么好争的...因为确实是三国志有记载...

你可以告诉我大概在何书何传,我自己去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1: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万兄可以想想诸葛亮啥时候继任张飞的司棣校卫。关羽败汪时又是何人干了尚书令的。

关羽死后两年刘备才登大宝,那时候才立太子,你那个“早立太子”是打哪出来的?(立了太子后刘备就立刻着手准备伐吴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2 11: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0:55:02发表
历史上欺世盗名的海了去,问题是你又怎么知道诸葛亮是欺世盗名的?欺到连一滴损毁他的言论都流传不了也算是恐怖了。君可见关君侯否?封神又如何?找样被N多人找笑柄骂,君可见赵子龙否?封神不也掩盖不了他的本质?  

这种连根据都没有的推测还能让人说什么?  

你还是没有回答他为什么不置史。就这件事情的动机而言,要掩盖某种事情是很合理的推测。
至于重新审视诸葛亮的观点,多了去了,从陈寿就开始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赵云哪里被封了神哦?书里面不过也就是个武艺高强、道德高尚的将领罢了,从没有独当一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2 11: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还有,诸葛亮死后民众欲为他立庙,刘禅不许。
至于说诸葛亮坏话的,好象是刘琰吧~他被杀好象不止因为这个哦,还因为怀疑老婆跟后主通奸而把老婆打了一顿,似乎后者才是主要原因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定赵云

成康侯监察御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369
帖子 3093
编号 7888
注册 2004-5-25
家族 慕容世家


汗,想批诸葛也不是这个批法,照这样下去,张飞的死也是诸葛的过错,彝陵那帮子人也是诸葛造成的!

连诸葛都顾虑“难以制御”,刘备是不是要替能力不知低诸葛多少的阿斗儿子出冷汗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1: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09-22, 11:42:29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0:55:02发表
历史上欺世盗名的海了去,问题是你又怎么知道诸葛亮是欺世盗名的?欺到连一滴损毁他的言论都流传不了也算是恐怖了。君可见关君侯否?封神又如何?找样被N多人找笑柄骂,君可见赵子龙否?封神不也掩盖不了他的本质?  

这种连根据都没有的推测还能让人说什么?  

你还是没有回答他为什么不置史。就这件事情的动机而言,要掩盖某种事情是很合理的推测。
至于重新审视诸葛亮的观点,多了去了,从陈寿就开始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赵云哪里被封了神哦?书里面不过也就是个武艺高强、道德高尚的将领罢了,从没有独当一面

掩盖某种事情的手段不是国不置史,因为私史皆可流川,国不置史有什么用?推测他要掩盖某种事情,却连事情都没找得出来,这推测是“正确”?  

至于重新审视之语,更让我笑破肚皮,原来打从陈寿那时就已经“重新审视”诸葛亮了还是历史上记载的诸葛亮本来就那个样子?  

赵云何时被封神?看看云别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1: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09-22, 11:44:44发表
还有,诸葛亮死后民众欲为他立庙,刘禅不许。
至于说诸葛亮坏话的,好象是刘琰吧~他被杀好象不止因为这个哦,还因为怀疑老婆跟后主通奸而把老婆打了一顿,似乎后者才是主要原因吧

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他妈的诸葛亮死了比他老子刘备死还风光,刘禅不肯就很奇怪啦?

后面那个原因根本就是死罪了,不用等到他骂诸葛亮才斩之。上之德,下岂可有所毁损?主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2 12: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1:50:09发表
掩盖某种事情的手段不是国不置史,因为私史皆可流川,国不置史有什么用?推测他要掩盖某种事情,却连事情都没找得出来,这推测是“正确”?  

没找出他具体要掩盖什么事情,正是因为国不置史呀!
况且私史哪有国史影响大和记载全面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2: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09-22, 12:03:03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1:50:09发表
掩盖某种事情的手段不是国不置史,因为私史皆可流川,国不置史有什么用?推测他要掩盖某种事情,却连事情都没找得出来,这推测是“正确”?  

没找出他具体要掩盖什么事情,正是因为国不置史呀!
况且私史哪有国史影响大和记载全面呀?

是吗?你现在看的是哪本东西呀?三国志是什么来的?国家记载的历史很好?你是当真没看过吴书和魏书还是什么?难道您以为国置史了就不会有所隐讳?


瞧您说的,刚才还“见不得人”,现在就立刻说不管他想掩盖什么。(正确的推测只是怀疑,在您嘴里就成了“事实”)。


私史传播率是不为国史那么广泛,只是告诉阁下,想掩盖事情国不置史是做不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2 12: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啾啾于2004-09-22, 10:47:27发表
刘封的才能太突出的确会影响到刘禅的地位...例如清朝雍正之八弟胤X(找不到那个字...就是八贤王)和十三弟胤祥...这2个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纯心作乱...一个忠心侍主...前者搞出的乱子都是令帝王头痛不已...也就如曹植,彰之于曹丕...不除不行...再如在下之前所说的...如果刘封这种见同僚于死地而不救的风气一长...那蜀国肯定提前完蛋...

若无野心,才能出众本身是不会影响到刘禅的地位。

胤礽太子当得好好的,康熙还丝毫不打算将废黜之时,胤禩就已经觊觎非分了,一直到死他都在不停地上窜下跳,这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刘封想和刘禅争夺储君的情况显然是不同的,关键的区别就在于野心的有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2 12: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1:41:16发表
万兄可以想想诸葛亮啥时候继任张飞的司棣校卫。关羽败汪时又是何人干了尚书令的。

关羽死后两年刘备才登大宝,那时候才立太子,你那个“早立太子”是打哪出来的?(立了太子后刘备就立刻着手准备伐吴了。)

刘备在政务方面倚重诸葛亮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未雨绸缪”,诸葛亮后来的地位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后主传》:“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

《刘封传》:孟达与刘封书有云:“ 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后一句显系夸张,前一句则系实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便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95
编号 8599
注册 2004-6-24


发表于 2004-9-22 1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没追究刘封失地之罪不代表失地就没罪了,也不代表刘封就不够死罪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2: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4-09-22, 12:22:47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1:41:16发表
万兄可以想想诸葛亮啥时候继任张飞的司棣校卫。关羽败汪时又是何人干了尚书令的。

关羽死后两年刘备才登大宝,那时候才立太子,你那个“早立太子”是打哪出来的?(立了太子后刘备就立刻着手准备伐吴了。)

刘备在政务方面倚重诸葛亮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未雨绸缪”,诸葛亮后来的地位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后主传》:“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

《刘封传》:孟达与刘封书有云:“ 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后一句显系夸张,前一句则系实情。

哼哼,但是当时诸葛亮不能指然军权也是不争的事实。刘封存在更多是在行政上的阻碍还是对皇帝地位的阻碍,这点还不明显?(刘备都极度倚重诸葛亮为政了,刘封能有什么作为?)诸葛亮此时又不为争军权而费心,刘封到底威胁他什么了呢?您该不会以为刘封地位很重吧?另一个最重要的人物,这人是决定性的人物,刘备,如果他不认为刘封对刘禅有威胁,他干嘛要除去?完全把刘备当透明可不是明智和理智的研究问题方法哦

“《刘封传》:孟达与刘封书有云:“ 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后一句显系夸张,前一句则系实情。”----------这就是除去刘封的原因。并非一定要刘封有野心才会对刘禅有威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2 12: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2, 12:25:42发表
刘备没追究刘封失地之罪不代表失地就没罪了,也不代表刘封就不够死罪了。

失地该当何罪与刘封的死没有关系,刘备本无意因此诛杀刘封是很明显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2: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4-09-22, 12:33:39发表
失地该当何罪与刘封的死没有关系,刘备本无意因此诛杀刘封是很明显的。

回来责骂刘封跟他想不想除去刘封没有必然联系。否则何须听诸葛亮之言除去?说刘备不想铲除刘封无疑是一个笑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2 12: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2:32:56发表
哼哼,但是当时诸葛亮不能指然军权也是不争的事实。刘封存在更多是在行政上的阻碍还是对皇帝地位的阻碍,这点还不明显?(刘备都极度倚重诸葛亮为政了,刘封能有什么作为?)诸葛亮此时又不为争军权而费心,刘封到底威胁他什么了呢?您该不会以为刘封地位很重吧?另一个最重要的人物,这人是决定性的人物,刘备,如果他不认为刘封对刘禅有威胁,他干嘛要除去?完全把刘备当透明可不是明智和理智的研究问题方法哦

“《刘封传》:孟达与刘封书有云:“ 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后一句显系夸张,前一句则系实情。”----------这就是除去刘封的原因。

这和染不染指军权没什么关系。再次强调,根据目前能够得到的史书记载,不能证明刘封有觊觎皇位的野心,他手中也没有问鼎皇座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对刘禅有任何威胁,易世之后,刘禅贵为君主,更不存在对刘封“难以制御”的问题。

刘备原本不想杀刘封,其态度的转变是在诸葛亮的言辞之后,否则刘备自己即可借前事将刘封除掉,何须听诸葛进言之后再行杀戮?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那句话是孟达劝刘封降时所说,其中挑拨之义明显的很,怎么成了除掉刘封的原因了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2 12: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2:35:45发表
回来责骂刘封跟他想不想除去刘封没有必然联系。否则何须听诸葛亮之言除去?说刘备不想铲除刘封无疑是一个笑话。

刘备到底是本来就想除掉刘封,还是受诸葛亮的影响才有赐刘封死的举动,史书上又不是没有记载。

封既至,先主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由于诸葛亮的介入,先主开始对刘封的责备也就演变成了杀死刘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3: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 我没说刘备一开始就能下决心杀,但是说其不想杀,后来却听从诸葛亮之言除去这完全是“不想杀”的人所不能做到的,更何况他还是个执掌权力者,杀与不杀。诸葛亮逼不来。也就是说,刘备是认同诸葛亮的说法才除去。

“再次强调,根据目前能够得到的史书记载,不能证明刘封有觊觎皇位的野心,他手中也没有问鼎皇座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对刘禅有任何威胁,易世之后,刘禅贵为君主,更不存在对刘封“难以制御”的问题。”
再次强调,刘封有没有野心不是主要因素,而是他刚强而刘禅暗弱,他构成一个潜在威胁。这种威胁是存在于他本身,即使刘封没野心但是有能力就已经是一个威胁了。说来说去您不过只是认为“刘封没野心所以没威胁”而已。可惜,刘封这么想,但是别人可不会这么想。


2 那句话是孟达劝刘封降时所说,其中挑拨之义明显的很,怎么成了除掉刘封的原因了呢?
挑拨明显不正说到点上了吗?为什么刘备要把刘封扔到上庸去?你刘封怎么想跟你本身有没有威胁是两个概念,有一天黄袍加身的时候也不由得你刘封去想。明白吗?

3 刘备到底是本来就想除掉刘封,还是受诸葛亮的影响才有赐刘封死的举动,史书上又不是没有记载。
嘿,多新鲜啊,刘备哭能说明什么东西?下令的人难道是诸葛亮不成?搞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3: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关于万兄那段“未雨绸缪”的说法,我表示不同意。

1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刘封的存在不会影响诸葛亮本身执政方面的事情,因为这层关系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直信赖,根本不需要经过刘封的什么。而对于军权,除去刘封也完全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除非诸葛亮已经要大权在握了。可惜,当时尚书令和司棣校卫都不是他。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的对象不该是刘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2 13: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2:07:48发表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09-22, 12:03:03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1:50:09发表
掩盖某种事情的手段不是国不置史,因为私史皆可流川,国不置史有什么用?推测他要掩盖某种事情,却连事情都没找得出来,这推测是“正确”?  

没找出他具体要掩盖什么事情,正是因为国不置史呀!
况且私史哪有国史影响大和记载全面呀?

是吗?你现在看的是哪本东西呀?三国志是什么来的?国家记载的历史很好?你是当真没看过吴书和魏书还是什么?难道您以为国置史了就不会有所隐讳?


瞧您说的,刚才还“见不得人”,现在就立刻说不管他想掩盖什么。(正确的推测只是怀疑,在您嘴里就成了“事实”)。


私史传播率是不为国史那么广泛,只是告诉阁下,想掩盖事情国不置史是做不到的。 [/quote]
拜武侯所赐,三国志蜀书是篇幅最短的,有很多事都是陈寿凭记忆写出来的,且陈寿此人在蜀国地位并不高,很多高层的内幕他是无从得知的。蜀书杨戏传有杨戏的名臣赞,很多人在蜀书都没有传,陈寿在下注明:其事已不可考。

要掩盖什么,国不置史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可以部分做到,目前不就有许多人从现存的关于蜀汉的史籍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么?虽不敢说百分百正确,但也是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3: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FT,三国志成了陈寿凭记忆写的了。您强,强得无与伦比。

陈寿录入史料极严格,对于不可靠的史料一概不录入他的志里面去,否则,那段云别传打地里冒出来的?还有很多蜀鉴和某某评曰郭冲X事等又是打天上掉下来的?

对啊,那群人太厉害了,能从不完整的史料里看出“端倪”。也是强得无与伦比的一类人。(全都是TMD没证据瞎猜也叫看出“端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香真水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8
编号 15183
注册 2004-8-10


发表于 2004-9-22 14: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4-09-22, 11:13:42发表


前面说过,刘禅的太子身份在杀刘封前就已经确定了,刘封本身并没有多大势力,也看不出来他有任何觊觎帝位的野心,根本谈不上会对刘禅的地位构成威胁,且一旦“易世”,原来作为太子的刘禅就成为皇帝,刘封更没有任何本钱挑战刘禅,丝毫不存在“难以制御”的问题。

“难以制御”的问题,只存在于刘备去世后,如果个性刚猛的刘封不对诸葛亮俯首帖耳,诸葛是难以制服、驾驭这位“皇室成员”的。

正如松风胸所说,如果“刘封本身并没有多大势力,也看不出来他有任何觊觎帝位的野心,根本谈不上会对刘禅的地位构成威胁,且一旦“易世”,原来作为太子的刘禅就成为皇帝,刘封更没有任何本钱挑战刘禅,丝毫不存在“难以制御”的问题。”

也就是说刘封没得本钱和刘禅斗了,就因为刘禅是皇帝?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连皇帝都要听命之的诸葛,刘封再刚猛,又拿啥子本钱能和诸葛斗呢?难道就因为他的皇室身份诸葛才怕的?诸葛一生怕过谁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便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95
编号 8599
注册 2004-6-24


发表于 2004-9-22 15: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陈寿的《三国志》之所以《蜀书》篇幅最短就是因为陈寿编史态度严谨,不会把只凭记忆或是道听途说的东西记进自己的书中,他所记载的都是经过考证而基本无误的东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啾啾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7093
注册 2004-9-5


发表于 2004-9-22 16: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4-09-22, 12:15:26发表
若无野心,才能出众本身是不会影响到刘禅的地位。

胤礽太子当得好好的,康熙还丝毫不打算将废黜之时,胤禩就已经觊觎非分了,一直到死他都在不停地上窜下跳,这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刘封想和刘禅争夺储君的情况显然是不同的,关键的区别就在于野心的有无。

如果一个皇室成员名声高于皇帝又太过于刚强会发生什么事?胤老八和胤十四在康熙在位时就已经让皇帝够头痛勒...(那2个字怎么打?)到勒雍正时更是不得了...当刘禅被立为太子时...众心不都为刘封不平嘛...如果刘禅即位的话...那还得了?这还不对刘禅构成威胁?
再声明一下...如果刘封这种见同僚于死地的风气一长...那蜀汉还拿什么跟魏争?所以杀刘封于国于家都有益...
其实当初真搞不懂刘备为何不立刘封...明显刘封比刘禅有能力多勒...莫非从袁,表那边得到的启示?可是袁,表只是按喜好来立...而刘备应该明白刘禅这种暗弱的个性不适合当皇帝...这不清楚在想什么...
关于法正...根据记忆...三国志在刘定益之后就可以看到...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3:26:52发表
另外关于万兄那段“未雨绸缪”的说法,我表示不同意。

1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刘封的存在不会影响诸葛亮本身执政方面的事情,因为这层关系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直信赖,根本不需要经过刘封的什么。而对于军权,除去刘封也完全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除非诸葛亮已经要大权在握了。可惜,当时尚书令和司棣校卫都不是他。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的对象不该是刘封。

当年吕氏掌权时刘章的存在不会影响吕氏本身执政方面的事情,而对于军权,除去刘章也完全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但结果是宗室以刘章为代表与外臣合伙做掉了吕氏一族。

刘封要活着扮演一个朱虚侯的角色还是绰绰有余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22 19: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4-09-22, 18:01:01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2, 13:26:52发表
另外关于万兄那段“未雨绸缪”的说法,我表示不同意。

1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刘封的存在不会影响诸葛亮本身执政方面的事情,因为这层关系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直信赖,根本不需要经过刘封的什么。而对于军权,除去刘封也完全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除非诸葛亮已经要大权在握了。可惜,当时尚书令和司棣校卫都不是他。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的对象不该是刘封。

当年吕氏掌权时刘章的存在不会影响吕氏本身执政方面的事情,而对于军权,除去刘章也完全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但结果是宗室以刘章为代表与外臣合伙做掉了吕氏一族。

刘封要活着扮演一个朱虚侯的角色还是绰绰有余的。

又来了又来了.   

吕后的权力是刘邦所赐的? 诸葛亮有大除异己? 把两个政治环境不同的人拿来比较就是你们的强项.(同样的, 把决策者当透明人也是你们的强项. )

1 吕氏掌权后, 对吕氏有威胁的不是刘章,  是朝中的保守派. 所以除不除刘章结果都会是一样.  如武则天, 干掉不少唐室宗亲, 结果还不被人推翻了?

2 而刘封带罪之时, 诸葛亮仍然只是内政首长, 刘封存在与不存在与诸葛亮根本无关, 他要干的也就跟刘备之时一个样而已. 注意, 此时诸葛亮并未掌权, 除刘封根本起不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除非诸葛亮知道其后张飞的横死和自己领录尚书事, 否则, 除刘封对诸葛亮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

3 "刘封要活着扮演一个朱虚侯的角色还是绰绰有余的。"
--------你弄清楚诸葛亮当时究竟是在什么位置上没有呢? 按您这举的例子, 刘备还有两个儿子呢. 怎么就是没能对诸葛亮有点影响??  
又是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看事情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4-9-22 23: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一定有人转这文章上来哗众取宠一下的,这不果然来了。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姓万的,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刘封干了什么好事————这也能叫“莫须有”。你的玩笑也太过了一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4-9-22 23: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09-22, 11:44:44发表
还有,诸葛亮死后民众欲为他立庙,刘禅不许。
至于说诸葛亮坏话的,好象是刘琰吧~他被杀好象不止因为这个哦,还因为怀疑老婆跟后主通奸而把老婆打了一顿,似乎后者才是主要原因吧

桓兄,不好意思打搅一下。

首先,诸葛亮死后,民众要求为他立庙,两度遭拒绝,这是实情————不过嘛,在刘禅拒绝以前还有人拒绝的,麻烦桓兄重新翻翻资料看看。

另外提醒件事,就是在诸葛亮立庙之事以前,历朝都没有听说过官方公然为一臣子在国内到处立庙的事例, 所以小刘拒绝可以算是情理之中,没什么大问题吧?


至于诸葛亮死后说诸葛亮坏话的是李邈,不是刘琰哦。

李邈在诸葛亮死后,就上疏大吹了一通什么“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之类的东东,结果他没想到刘禅看后大怒,把他给剁了————名副其实的偷鸡不成蚀了米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9-23 07: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4-09-22, 23:27:33发表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姓万的,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刘封干了什么好事————这也能叫“莫须有”。你的玩笑也太过了一点。

刘封被杀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不救关羽,这个史书上白纸黑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5: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74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