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时候人质问题的各种不解, 看赵世家武灵王段产生的疑惑
性别:男-离线 南极
(也人方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6
编号 1838
注册 2003-11-6


发表于 2015-2-8 15: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国时候人质问题的各种不解

看《史记》赵世家里面,到武灵王时候,有:

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於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

你说这个赵武灵王还挺忙的,燕国、秦国出事,他老给人送王回去,这一会送了两个名王回去了,一个燕昭王,一个秦昭襄王;这个赵国图啥呢,忙这事,后来在秦昭襄王手里吃大亏了,秦昭襄王也没念赵国的好阿。

然后秦国最后“奋六世之余烈”7个王(帝)里面的好几个都是人质出身,其他六国春秋时候还有人质或者外面转悠后回去有成就的,战国时候似乎没有(有个太子丹,还有其他么我记不清了),就秦国的王子老送外面做人质,最后回来做王还很牛B,这是为啥呢,照理说秦孝公后面一直秦国很牛,在打六国阿,为啥老要有人质在他国呢?另外立王的时候,国内也有王子,为啥还要弄人质回来做王?不怕人质给洗脑了哈?六国也不给人质洗洗脑?天天欺负人质 最后还送回去做秦王 这不是讨打么 难道会这么脑残?想不明白

大家有什么见解,聊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贩
(仙子!请自重……)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9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质子,质的是别的货吧?这是按质约办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住持方丈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33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发表于 2015-2-8 16: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照理应该扶植亲本国的王子回去好控制. .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贩
(仙子!请自重……)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9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质子怎么也不一定比在国内快活吧?特别是有继承权的....质身在外回即得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极
(也人方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6
编号 1838
注册 2003-11-6


发表于 2015-2-8 17: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贩 于 2015-2-8 16:32 发表
质子怎么也不一定比在国内快活吧?特别是有继承权的....质身在外回即得统。

你说的质子、质身?是什么意思?什么区别?不懂。

=================================

秦昭襄王是人质回去继位的,异人是回去后继位的,都好像没有明确继承权之说,回去还是要争的。始皇帝是生在赵国的,异人拖油瓶带回去,也可以算人质。继承权应该都是要回去争的。

快活不快活,应该是不快活的,异人在吕不韦看中之前,好像也没什么钱。安全的问题全看所在国的了,要杀不就杀了。



非常奇怪的就是秦为什么要有人质在他国呢?像触龙说赵太后里面,赵是给人打了,送个人质给他国求发兵。秦老在打别人哈,怎么老有人质在外面,搞不懂。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穎穎
(司徒家的穎穎)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09
编号 486695
注册 2013-7-9


发表于 2015-2-9 13: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宣太后和秦昭王这对母子确实有意思, 宣太后是楚国人, 在位期间玩命伐楚, 甚至永久攻占了楚国郢都. 秦昭王是赵国长大的, 掌权之后立刻调转矛头来对付赵国. 从商鞅变法到秦昭王亲政, 秦国可是从来没动过赵国...

P.S. 顺便鄙视一下蔺相如, 渑池会让秦王丢脸就沾沾自喜, 结果给秦国换来了痛揍楚国的时机. 真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啊...

[ 本帖最后由 穎穎 于 2015-2-9 13: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棉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52
编号 25557
注册 2004-11-24


发表于 2015-2-9 14: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极 于 2015-2-8 17:10 发表


你说的质子、质身?是什么意思?什么区别?不懂。

=================================

秦昭襄王是人质回去继位的,异人是回去后继位的,都好像没有明确继承权之说,回去还是要争的。始皇帝是生在赵国 ...

质子:质子(proton)是一种带 1.6 × 10-19 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直径约 1.6~1.7×10−15 m ,质量是938百万电子伏特/c²(MeV/c²),即1.672621637(83)×10-27千克,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5倍(电子的质量为9.10938215(45)×10-31千克),质子比中子稍轻(中子的质量为1.674927211(84)×10-27千克)。质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原子核中质子数目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它属于何种化学元素。

上面这个解说是现代质子的意思.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有另外的意思.
质:抵压.质身: 是一种行为. 质子: 是一种身份.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极
(也人方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6
编号 1838
注册 2003-11-6


发表于 2015-2-9 20: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百度知道里看到一段,个人觉得比较合理。但是……他的这个说法史记里面好像没有,不知道从那里来的,难道是《春秋》里面有这些资料?或者其他什么书。

另外,按照这样说法,秦在孝公以后也不是有非常优势,要到昭王后期才算开挂的。

==============================
秦惠王末期,秦惠王幼子嬴稷与惠王之妾芈八子,进入燕国做了单方人质。所谓单方人质,就是燕国不派出人质作为交换,而只有秦国一方向燕国派出人质,以保证秦国不侵犯燕国的盟约效力。显然,这时的秦国,必须依靠与燕国的邦交盟约打破孤立。秦昭王初期,秦国又接受了燕国乐毅提出的合纵破齐战略,出兵助燕攻齐。从总体上说,在秦惠王、秦武王,直至秦昭王中期的数十年之间,秦燕两国的关系,是秦国主动结好燕国,而燕国则摇摆不定,时而加入合纵,时而与秦连横。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秦昭王后期的秦长平大战后,秦国居于超强地位,天下格局为之大变。秦燕两国的关系,也因此而颠倒过来——燕国开始主动结好秦国,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排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可能性。并以秦国牵制赵国,使赵国不能威胁燕国。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秦王嬴政即位初期,也就是吕不韦领政时期,燕国派出了太子丹作为单方人质进入秦国,以保证秦燕盟约的实现。而秦国则派出张唐入燕,做了燕国丞相,掌控了燕国的政事权。
==============================
链接在这里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 4%D7%F6%C8%CB%D6%CA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贩
(仙子!请自重……)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9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没明白你的问题了。。。

质子,就是对条约的附加保证。有互质,有单质。和平、攻守同盟一般是互质,战败和约或借贷就是单质。弱势一方的依附也会单质。
和平友好的互质其实很少,记得是有的。双方为了表达更高层次的善意。往往这种互质,来去自由。告个辞就回去了。

另外往往,就是用来 质约的,往往弱势的一方送质,这质子,能过得多好,起码是个禁止行动范围吧?受不受气就得看朝中势力了。

[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2-9 20:1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极
(也人方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6
编号 1838
注册 2003-11-6


发表于 2015-2-9 20: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穎穎 的帖子

宣太后加兄弟魏冉都是楚国人,到秦后都给秦立功了。
有点像归蝶的情节。
======================
天文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归蝶来到尾张与信长举行婚礼,自此改称浓姬,意思是美浓来的公主。据传说她出嫁临行时,道三曾送给归蝶一把短怀刀,对女儿说:如果信长真是传说那样的大傻瓜,那么就用这把刀杀死他。而浓姬的回答却是:或许这把刀也会刺向父亲呢。
======================

宣太后是正宗给了楚  一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极
(也人方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6
编号 1838
注册 2003-11-6


发表于 2015-2-9 20: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小贩 的帖子

史记里面没看见有互质、单质之类的分别。昨天从百度知道里才看见有这些东西。除了互质、单质,还有不对等质。真复杂。这些是春秋里有麼?

另外秦昭王、异人放出去做人质的时候,应该是不重要的王子,最后能回来做王,算运气很好。引出的问题就是,秦的王位继承,很怪,竞争激烈。宗室、重臣、近臣到底怎么博弈?全无章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2-10 09: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一,当时似乎国的概念轻,家的概念重。
第二,从触龙说赵太后的话可以看出,王子做质子是获得名声积累功业的很好途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棉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52
编号 25557
注册 2004-11-24


发表于 2015-2-10 09: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极 于 2015-2-9 20:23 发表
史记里面没看见有互质、单质之类的分别。昨天从百度知道里才看见有这些东西。除了互质、单质,还有不对等质。真复杂。这些是春秋里有麼?

另外秦昭王、异人放出去做人质的时候,应该是不重要的王子,最后能回 ...

我们为什么去分析 质人 这一事? 无非是从蛛丝马迹间还原当时的社会景观。如果是为了给文化交流,搞文化侵略找依据?这也太高端了吧?临渊羡鱼,不如缘木求鱼?

[ 本帖最后由 棉衣 于 2015-2-10 09:51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穎穎
(司徒家的穎穎)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09
编号 486695
注册 2013-7-9


发表于 2015-2-10 13: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南极 的帖子

宣太后给楚了一刀,秦昭王又给赵了一刀。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穎穎
(司徒家的穎穎)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09
编号 486695
注册 2013-7-9


发表于 2015-2-10 13: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南极 的帖子

他这个说法没错啊。而且,秦燕关系一直到太子丹出逃+荆轲刺秦之前,都是秦对六国中最好的了。

六国之中,最初魏国最强,秦孝公时期经过马陵道(对齐)+河西(对秦)两场败仗,魏国被打残废了。
然后是刚刚灭越的楚国最强,结果从张仪欺楚(惠文王末年)到白起破郢(宣太后执政),基本也被打残废了。
此时最强的应该是齐、赵两国。齐一直很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军力也迅速变强,这是战略决战最关键的时刻。结果一个被乐毅打残废了,一个被白起打残废了。

长平之战后,虽然有信陵君、廉颇、李牧等全力抵抗,但战略层面上已经没有人能阻止秦国统一天下了。而且即便是长平之后,燕国依然不停袭扰赵国,赵国的庞煖基本就一直被牵制着。可见秦燕战略合作,对秦统一天下还是很重要的。太子丹要是跟着燕王喜直接投了,秦燕还真是战国时期的一对好搭档。

[ 本帖最后由 穎穎 于 2015-2-10 14: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极
(也人方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6
编号 1838
注册 2003-11-6


发表于 2015-2-10 19: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tiger1970 的帖子

王子做质子算有生命风险了,为国出力,当然能得声望。

回复 #13 棉衣 的帖子
嗯。从  从蛛丝马迹间还原当时的社会景观 。其实能弄清楚蛛丝马迹也不容易,具体某根丝从那一端连出来,连到那一端去,能弄清楚也很难。比方异人在赵做人质,都知道,但是具体是因为秦赵之间的什么事情去做的人质,秦国送异人出去没送其他人去具体是怎么样博弈的,这些事情都不太清楚哈。如果基础事实都不清楚,那么也学不到什么了,别说临渊羡鱼、缘木求鱼啥的。

回复 #15 穎穎 的帖子
渑池会后,秦去打楚国,赵为啥不去打燕或者齐,占些便宜呢?如果秦赵军事差不多的话,秦能打楚,赵应该也能打燕或者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15-3-3 10: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先谈一下渑池会之前的形势,周赧王初大概是秦、齐、楚三强,三晋、燕弱;
之后楚国先后被秦、齐修理,国力大幅削弱,成为秦、齐两极的形势;
齐先败秦、再吞宋,于周赧王二十九年达到顶峰,成为超强;但随后在次年五国伐齐,致使齐国沦落,再也没有机会称霸了;
这时候其实是秦一家独大了,从周赧王三十三年开始,秦开始对赵作战,直到渑池会前,赵一直被秦国修理,损失城数座、军3万;
赵不亲秦,就会继续被秦咬着追打,而楚国又不来救赵;赵亲秦,秦就去打楚,你是赵国怎么选?要赵国去救楚那是即无心、又无力,除非合纵,可这时候燕国军队还在齐国待着,韩国最弱不提,只有魏、赵不足以对秦产生威胁。
所以真正帮秦国统一的还真是燕国,赵、魏、韩都知道伐齐要浅尝辄止,保持秦齐实力相当,只有燕国报仇心切,彻底把齐国搞残了,而燕国自己又没有能力把齐国消化掉成为新强。弱齐之后,秦国统一之形势已是快慢之别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15-3-3 1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极 于 2015-2-10 19:20 发表
渑池会后,秦去打楚国,赵为啥不去打燕或者齐,占些便宜呢?如果秦赵军事差不多的话,秦能打楚,赵应该也能打燕或者齐。 ...

赵国怎么会不懂这个,当初齐伐秦时,赵就乘机吞灭了中山。可是燕、齐、魏可不是赵国想吃就能吃的(反而是赵国经常被燕国打),何况燕、齐正在打着呢!韩国虽弱,但却是秦国小弟,攻韩和攻秦没什么区别。
完璧归赵里蔺相如就说过“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可知秦赵强弱。

[ 本帖最后由 Liongareth 于 2015-3-3 11:1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7: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7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