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到底是谁?, 为郭图说两句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18 14: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到底是谁?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认为,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乃是郭图,主要原因就在于官渡时出了个臭主意,不去救淳于琼,而是反攻曹操大营,结果导致乌巢失陷,全军崩溃。
那么郭图这个人到底如何?
还是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

献帝传曰: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讬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鄴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悦,将从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在这里,郭图反对迎立献帝,这又是他的一桩罪,但是且慢,我们看看三国志的记载

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鄴,绍不从。(袁绍传)

这三国志里,为什么会有相反的记载呢?

就我个人观点来看,郭图的确是先劝了袁绍迎立献帝,但是被否决了。在这时,他已经看出了袁绍的本意,所以不再多劝。之后沮授再劝,郭图知道袁绍不是沮授可以劝动的(这从之后的官渡之战时也可以看出),再加上郭图与沮授也有竞争的意思,所以就与淳于琼一起反对了沮授的意见。所以这事不能怪郭图,要怪只能怪袁绍自己,郭图充其量也就是个善迎上意的墙头草。

献帝传曰:绍将南师,沮授、田丰谏曰:「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审配、郭图曰:「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授曰:「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曹氏迎天子安宫许都,今举兵南向,於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瓚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兵,窃为公惧之!」图等曰:「武王伐纣,不曰不义,况兵加曹氏而云无名!且公师武臣(竭)力,将士愤怒,人思自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虑之失也。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亡也。监军之计,计在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绍从之。图等因是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绍疑焉。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遂合而南。

献帝传曰:绍将济河,沮授谏曰:「胜负变化,不可不详。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获,还迎不晚,设其有难,众弗可还。」绍弗从。授临济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不反乎!」遂以疾辞。绍恨之,乃省其所部兵属郭图。

这两段记载同出于献帝传,沮田二人的意见无疑是稳妥的,但郭图和审配的意见也不能算是错。这其间有争宠争权的原因,但也不能不看到,袁绍因为几次对沮授的意见不采纳,已经对他产生了疑虑——从后一段的“绍恨之”可以看出,郭图等人最后谮言能成功,也是因势利导。而且,官渡之战战败,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当时来看,袁绍兴兵也同样胜算很大,不能算是什么错误的意见,只是后人把官渡之战的战败看成了先决因素,这才在田沮二人,和郭审二人间有了后入为主的高下之分。

典略曰:谭得书怅然,登城而泣。既劫于郭图,亦以兵锋累交,遂战不解。

典略说袁谭后来被郭图所裹胁,不得不与袁尚作战,但其时二袁已经势同水火,很难再有什么和解的机会了。而且既然说郭图裹胁了袁谭,那审配又何尝没有裹胁袁尚?

在这里,我的终极意见就出现了,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不是郭图,而是审配!

很久以来,审配以河北义士的面貌一直出现在众人面前,再加上之后死得比较慷慨激昂,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烈士,对他的作为,也一般都报以宽容之意。但是我们从头来看看审配的表现吧。

先看审配之言,他没有像郭图那样劝迎献帝的兴势之言,唯一记载的就是他和郭图一起建议兴兵南征的进言,如果说郭图是失误,那审配也是同样。

再看审配的人际关系,这家伙就没有什么朋友,荀彧说审配专而无谋,说的一点都没错,这家伙除了内斗,就没表现过什么有谋略的地方来。

袁绍在官渡前线,是谁把许攸的家人捉了,导致许攸出降曹操?

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荀彧传)

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许攸又是在前线的,就算许攸的家人有所不法,也得等到这仗打完后再清算,岂能前线打仗,后方就破人之家?在这种时候,依然内斗的,才是罪魁祸首。

有人说郭图也是同样的大敌当前,与张郃内斗。

那么来看看郭图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吧。

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武帝纪)

这一段,颜良恃勇轻出,不等郭图和淳于琼,自己作死,郭图没什么责任。

汉晋春秋曰:郃说绍曰:「公虽连胜,然勿与曹公战也,密遣轻骑钞绝其南,则兵自败矣。」绍不从之。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这一段是说郭图大敌当前窝里斗,导致张高二将降曹,但是我又要说且慢。

臣松之案武纪及袁绍传并云袁绍使张郃、高览攻太祖营,郃等闻淳于琼破,遂来降,绍众於是大溃。是则缘郃等降而后绍军坏也。至如此传,为绍军先溃,惧郭图之谮,然后归太祖,为参错不同矣。

在裴松之的注解中,他就已经对汉晋春秋的记载提出了质疑。

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武帝纪)

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破琼等,悉斩之。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袁绍传)

从《武帝纪》来看,围魏救赵一谋,是袁绍自己想出来的,不是郭图所言,而《袁绍传》中的记载,只说乌巢失陷而张高二将来降,并未提及有郭图谮言之事。

再退一步说,就算如汉晋春秋所言,又如何?

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袁绍传)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武帝纪)

淳于琼有一万多兵,曹操才五千人,郭图作出不必全力急救的判断,难道不可以吗?至于说淳于琼能力远不及曹操,诚然,但是看看《三国志》中所写的吧:

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武帝纪)

谁能知道淳于琼会恃勇轻出呢?

如果淳于琼一开始就坚守,形势那就大不一样,郭图又不是神仙,如何能料定淳于琼所为?一旦曹操攻不下乌巢,那他只有退兵,张高二将围攻甚急,曹操又如何回得去?从这方面来说,郭图所言也不是不可取,攻不下曹军大营,也一样能给曹军以大量杀伤。

至于郭图之后对张高二将的谮言,那是衍生之事了,乃是为了自保,相比之下,审配为了争权而排挤他人,更为让人不耻。再者说了,曹操怎么会袭乌巢的?是谁逼走了许攸?

初,绍去董卓出奔,与许攸及纪俱诣冀州,绍以纪聪达有计策,甚亲信之,与共举事。后审配任用,与纪不睦。或有谗配于绍,绍问纪,纪称「配天性烈直,古人之节,不宜疑之」。绍曰:「君不恶之邪?」纪答曰:「先日所争者私情,今所陈者国事。」绍善之,卒不废配。配由是更与纪为亲善。(袁绍传)

从《袁绍传》的记载来看,审配对任何袁绍任用的有才能的人,都要诋毁,如果不是逄纪主动和解,审配那真是连一个朋友都没有。而就是这唯一的朋友,审配最后还要让他去袁谭那里送死,让自己成为袁尚身边唯一的重臣。

而袁绍死后,审逄二人为怕自己失势,主动拥立袁尚的行为,更是令人不齿。

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袁绍传)

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同上)

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郭嘉传)

从《袁绍传》看,袁绍虽然喜欢袁尚,但并没有正式显露过要让袁尚当继承人的位子,《郭嘉》传更是说得明白,袁绍对袁谭和袁尚都很喜欢,根本不存在要废立的事,只是因为郭图逄纪等人争权,才导致二袁势同水火。

郭嘉没有提审配,但是审配也的确是逄纪一党。

但是袁谭是长子,拥立袁谭才是正道,拥立少子袁尚的审逄二人,明显只是为了私欲,哪怕郭图与辛氏兄弟等人也是为了私利,但人选的是正道,就像曹操迎立献帝是为了私利,但不得不说,人走的是正道一样。

审配其人,官渡时不顾大局窝里斗,袁绍死后又因为争权而拥立袁尚,守个邺城又失败,他不是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谁是?

他唯一可称道的就是被俘后没有投降,还讽刺投降的人,但是郭图又何尝投降了?郭图所进之言,在当时看,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错处,说他错了,都是在已知结局的情况下给他扣的帽子。但实际上谁也不是神仙,不能预见到之后的发展会是如何的。

曹操平定河北,所出的告民之令,唯一提到的就是审配——

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可见审配在河北有多招人恨!

审配一辈子的记载,全在内斗,就没看到他建立什么功勋,有过什么贡献。他与苏由守邺城,为什么苏由要投降?难道审配自己没有一点原因?

所以说,审配才是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郭图的危害远不及审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eishuli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8
编号 397670
注册 2010-9-27


发表于 2014-7-18 18: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大的毒瘤是袁绍自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4-7-19 0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现在文献记录来看,可以这么说,至少可以说审配的贡献远远不及沮授。这就是无传的亏。
关于苏由,江陵之战时姚泰欲降魏,但恐怕是与主将朱然有甚么关系的,这结论未必能成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19 14: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郭图、审配、沮授、田丰、逄纪皆无传,大家是平等的,但别人都起码能记下哪怕一点好处来,审配除了死得慷慨,就再无亮点,而且还全是黑点。至于手下叛逃与主将是否有关,的确不能太武断,只是审配人缘不好是事实,除了逄纪,他没有一个朋友,甚至最后连逄纪也有可能是他坑的,而朱然可没有什么人品上的劣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4-7-19 15: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之所以在告民令中单独提审配主要是审配是当时河北的大豪强大地主吧,而且审配守邺城时差点射死曹操?

审配确实专而无谋,只是他在袁尚兵败逃亡情况下还死守邺城月余,且早已断粮多时,可谓毅力超人,而且最后殉城,有古之豫让、田横死节之士遗风,给他增加了光辉的一笔。但是城内百姓饿死那么多都只成全他的个人气节,其实是不值得推崇的,就像后世的史可法一,政治才能有限,军事才华也不值一提,且思想狭隘,唯有忠贞而已,幸亏曹操不像清军来个邺城十日,还在降将崔琰等的劝谏下颁下厚待河北子民的诸多教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19 17: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说来说去,他的亮点还是只有一个殉城。根本就找不出他对袁绍的霸业有过什么正面的作用,郭图起码还出过奉迎天子的计划,成的事没有,坏的事却是很多,而且还都是关键性的

[ 本帖最后由 镇北将军 于 2014-7-19 17:0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步天履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7
编号 468903
注册 2012-9-16


发表于 2014-7-19 22: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许攸家人违法 审配秉公捉拿 许攸阵前投降 责任不在许攸在审配
乌巢失守 责任不在不派增援的郭图 只怪淳于琼猪队友守不住 张合高览中伏 也只能怪他俩战五渣打不过曹操
就你这么个打开天眼上帝看人间的视角 谁都可能是毒瘤 我甚至可以说田丰沮授不像黄权王累一样死谏才是最大毒瘤 也可以说田丰沮授明知道袁绍听不进人言好面子反而激怒袁绍出兵才是最大毒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7-19 2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14-7-19 17:01 发表
说来说去,他的亮点还是只有一个殉城。根本就找不出他对袁绍的霸业有过什么正面的作用,郭图起码还出过奉迎天子的计划,成的事没有,坏的事却是很多,而且还都是关键性的

裴注与后汉书记载与三国志相反,奉迎天子的计划还真未必是郭图出的。袁绍开始稳定冀州的时候,田丰与审配应该有不少的功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20 09: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一步天履 于 2014-7-19 22:44 发表
许攸家人违法 审配秉公捉拿 许攸阵前投降 责任不在许攸在审配
乌巢失守 责任不在不派增援的郭图 只怪淳于琼猪队友守不住 张合高览中伏 也只能怪他俩战五渣打不过曹操
就你这么个打开天眼上帝看人间的视角 谁 ...

审配如果真是秉公捉拿,那也就罢了,可他是为了争权排挤许攸才做的这种事。再退一步来说,即便是许攸家人犯法,可许攸这时在前线,要清算也要等这仗打完吧?审配还有没有大局观了?前面人家在打仗,他后面把人家破了,这不是逼人家走吗?

有人认为许攸跟随袁绍是最早的一批人,比审配要早,所以审配是得到袁绍的暗示或授意才先抓的许攸家人,防止许攸逃走。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许攸当更早,或者同时被袁绍拿下才对,所以这事还是审配自作主张干的较多,袁绍只是因为审配留守大后方,为了大局,暂时没有表态,而这种态度让许攸害怕而逃走了。

另外张高打不赢曹操,是很正常的,他们的投降与郭图无关,并不是中了伏,曹操的兵力也不够再设伏

乌巢失守,你看过三国志是怎么记载的吗?袁绍派轻骑救乌巢,派张高二将带重兵攻曹营。轻骑,是指速度快的轻骑兵,不是指轻微的兵力,而且围魏救赵这事是袁绍自己说的,并不是郭图的意见,你没有仔细看我引用的三国志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20 09: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7-19 22:51 发表

裴注与后汉书记载与三国志相反,奉迎天子的计划还真未必是郭图出的。袁绍开始稳定冀州的时候,田丰与审配应该有不少的功劳。

应该就是猜测了啊,没有任何材料证明审配有什么功劳,只看到他的内讧记载了。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著的,裴注所引的汉晋春秋,是东晋时著的,其实两个记载同出一源,后汉书只是取了汉晋春秋的记载,而没用三国志的。三国志是陈寿在晋初所著,时代更近,不好说谁更有可能是真相,但起码郭图有过一条比较正面的记载,审配除了死就没了,而这一点郭图也是一样,他也同样没有投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没心没肺扈三娘
(一丈青)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2
编号 176490
注册 2007-6-14
来自 扈家庄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4-7-20 11: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审配是典型的无用的正人君子,看不惯就喷,喷完也没更好的办法,搞破坏一流,这种人我想每个团队都会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4-7-20 15: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许攸会跑或者是本身与曹操还是有联络,家人被抓或许会供出不利自己的证言,不然袁军处优势,回师后再与审配理论还可以,没有需要逃向曹方,令家人更无返身之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4-7-20 23: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7-19 22:51 发表

裴注与后汉书记载与三国志相反,奉迎天子的计划还真未必是郭图出的。袁绍开始稳定冀州的时候,田丰与审配应该有不少的功劳。

笑死。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冀州是逢纪的计策,迎天子是沮授的建议,攻灭公孙瓒是田丰的谋略,劝阻袁绍诸子各据一州还是沮授。袁绍开始稳定冀州的时候有审配什么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4-7-20 23: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镇北将军 的帖子

田丰、沮授原本都是韩馥部下,看问题会比较中立。逢纪、审配、郭图都是袁家老臣,对立嗣问题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也只有沮授这样的外人,会对反对袁绍诸子各据一州的想法。不过说到底还是袁绍自己的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23 00: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4-7-20 15:21 发表
许攸会跑或者是本身与曹操还是有联络,家人被抓或许会供出不利自己的证言,不然袁军处优势,回师后再与审配理论还可以,没有需要逃向曹方,令家人更无返身之日。

这个不太可能,许攸向袁绍献过灭曹方针,而且曹方暗通袁绍的不少,反过来暗通曹操的只怕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夏侯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19
编号 49706
注册 2005-9-25
来自 615848394
家族 轩辕狼党


田丰更刚直,袁绍不能用其计恐怕也跟这个性格有关。为郭图洗白不至如此,郭图身为袁绍身边重臣,他怎么能不了解袁绍麾下武将的性情?就连曹操这边荀彧这帮人把袁绍帐下那些人分析了个遍,郭图作为督军不清楚淳于琼个性实是无能。且颜良、文丑俱也因袁绍御无能而战死。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没心没肺扈三娘
(一丈青)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2
编号 176490
注册 2007-6-14
来自 扈家庄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4-7-23 18: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郭图的作战思路其实没有问题,现在说的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曹操兵少,可以出战兵力不足,最有可能的战略规划是,围点打援,囤粮之所历来险要,淳于琼中人之资,固守待援理论上没有大问题。但是重兵驰援,被其设伏歼灭,再回师击绝境之兵则必破之。只有攻其必救,迅速击破曹营守将,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可惜用人不当,张郃虽是名将,但对战略意图心存疑虑,执行力肯定打折扣,才有后来郭图催促进兵,张郃投敌之事。理应亲领全军猛攻曹营,破釜沉舟,则必破曹军。破曹后,再征集粮草,霸业可成。

[ 本帖最后由 没心没肺扈三娘 于 2014-7-23 18:5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没心没肺扈三娘
(一丈青)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2
编号 176490
注册 2007-6-14
来自 扈家庄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4-7-23 18: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田丰,我只想说情商低的人不能用,最好的谏言是让领导能够采纳的谏言,不是为了自己爽,我是牛人,我说什么就是什么,领导听了是我教导有方,不听领导就是白痴,这种人什么领导都不喜欢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光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496742
注册 2014-1-10


发表于 2014-7-23 19: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夏侯称 于 2014-7-23 02:36 发表
田丰更刚直,袁绍不能用其计恐怕也跟这个性格有关。为郭图洗白不至如此,郭图身为袁绍身边重臣,他怎么能不了解袁绍麾下武将的性情?就连曹操这边荀彧这帮人把袁绍帐下那些人分析了个遍,郭图作为督军不清楚淳于 ...

颜良要不是被关羽杀了,也就是一个无能之辈。文丑要不是因为颜良被关羽杀了,更是一个无能之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光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496742
注册 2014-1-10


发表于 2014-7-23 19: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没心没肺扈三娘 于 2014-7-23 18:55 发表
关于田丰,我只想说情商低的人不能用,最好的谏言是让领导能够采纳的谏言,不是为了自己爽,我是牛人,我说什么就是什么,领导听了是我教导有方,不听领导就是白痴,这种人什么领导都不喜欢吧。

田丰是降将,郭图不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23 2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夏侯称 于 2014-7-23 02:36 发表
田丰更刚直,袁绍不能用其计恐怕也跟这个性格有关。为郭图洗白不至如此,郭图身为袁绍身边重臣,他怎么能不了解袁绍麾下武将的性情?就连曹操这边荀彧这帮人把袁绍帐下那些人分析了个遍,郭图作为督军不清楚淳于 ...

曹操了解于禁吗?于禁降后他说的话是什么?再了解一个人,也不可能事事都料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4-7-23 21: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马光 于 2014-7-23 19:17 发表


颜良要不是被关羽杀了,也就是一个无能之辈。文丑要不是因为颜良被关羽杀了,更是一个无能之辈。

的确,翻遍有关于三国的史料,也找不出颜良文丑有什么功绩,夏侯惇至少还有种地呢,这俩货就没看出哪儿牛B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没心没肺扈三娘
(一丈青)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2
编号 176490
注册 2007-6-14
来自 扈家庄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4-7-24 08: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14-7-23 21:14 发表


曹操了解于禁吗?于禁降后他说的话是什么?再了解一个人,也不可能事事都料中。

于禁是心狠手辣之人,从他前期表现来看,战败自保也是意料之中,两次最出名的事迹都是核心都是保自己,为稳固自己阵营斩杀溃兵,为了显示自己忠心杀朋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jerry1016
(汉文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3
编号 79485
注册 2006-8-18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14-7-24 19: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天朝审配这种人确实被推崇,因为大家都只会扣简单的帽子不会动脑子。现实中的那些审配冥顽不灵还自以为独善其身真实叫人绝望。支持楼主的大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58
编号 85812
注册 2006-10-4


发表于 2014-8-2 00: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马光 的帖子

他倆的老闆是失敗者,所以沒啥記載。

至少孔融都評價他們“勇冠三軍”了,說明顏文在中原河北的勇名還是挺出名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月月
(秋の紅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1
编号 496734
注册 2014-1-10
来自 纽约长岛


发表于 2014-8-2 12: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其实我对田丰和沮授更有好感。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4-8-2 13: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于 2014-8-2 00:09 发表
他倆的老闆是失敗者,所以沒啥記載。

至少孔融都評價他們“勇冠三軍”了,說明顏文在中原河北的勇名還是挺出名的。

荀彧也评价此二人一战可擒也,可见二人在耳鼻喉科也是挺出名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dvd
(长者)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99
帖子 7567
编号 276591
注册 2008-4-25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4-8-2 13: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颖颖 的帖子

程昱评价关羽是万人敌,是不是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月月
(秋の紅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1
编号 496734
注册 2014-1-10
来自 纽约长岛


发表于 2014-8-2 13: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其实中后期基本上没有大将可以跟二人一教高下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三国赤壁周郎
(魏君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65
编号 273194
注册 2008-3-31
来自 蓬莱仙境


发表于 2014-8-5 2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至少足兵足食那种活儿和在制定法纪之类的事,应该就是审配负责的。出谋划策不是他的专长,所以他的权力较大,却很少见他有计策提供。但他绝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先不说有没有坑逢纪、陷害许攸,单就拥戴袁尚这件事就明显不是君子。须知儒家最重嫡长子制,这家伙却偏向袁尚,显然不是什么君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7: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82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