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神论欣赏:襄阳无西新论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神论欣赏:襄阳无西新论, 一篇神奇的文章
贾芸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1
发表于 2013-11-30 2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神论欣赏:襄阳无西新论
再论“襄阳无西”
石小生
“襄阳无西”是襄阳说学者在争辩诸葛亮躬耕地问题时经常提及的一个史料,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云:“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对《元和郡县志》这样的记载,“襄阳说”的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指万山是南阳郡、南郡东西分界的界山,表明万山西的隆中地区为南阳郡邓县的属地,并以此否定史书中南阳郡、南郡以汉水南北为界的记载。于是乎,这条史料就成了“襄阳说”认定汉水南岸的隆中属于汉水北岸南阳郡的又一个“铁证”。
当然,“襄阳说”如此理解《元和郡县志》的“襄阳无西”我们无法指责,退一步讲,假设今天位于汉水南岸的隆中的确是属于南阳郡,万山的确是南阳郡与南郡东西分界的界山,那么,这里边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襄阳说”进一步澄清和解释:
第一,我在前边的“闲话”文章里说过,以《元和郡县志》所载”襄阳无西“来论证位于汉水南岸的隆中属于南阳郡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就在《元和郡县志》与上述记载的同一卷(二十一卷)《襄州》条里,李吉甫又说:“(襄州)《禹贡》豫、荆二州之域。于周诸国,则谷、邓、鄾、庐、罗、鄀之地。春秋时地属楚。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今邓州南阳县是也。汉以南为南郡,今荆州是也。后汉建安十三年,魏武帝平荆州,置襄阳郡。”很明显,如果“襄阳无西”是指万山以西的隆中地区归属南阳郡管辖,那么,这两条记载就是相互矛盾的,李吉甫作为一个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在面对这样相互矛盾的记载时,为什么没有加以任何说明?没有肯定一个或者否定一个?而是让这两条相互矛盾的史料同时存在于同一卷之中?
第二,如果说“襄阳无西”是“襄阳说”所解释的万山西为南阳郡邓县,因万山距襄阳城只有十一里,故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那么,襄阳县城北门紧贴汉水,与南阳郡邓县隔汉水南北相望,其间几乎没有任何间距,其界更为“促近”,可为什么“古谚”只提还有十一里辖境的“襄阳无西”,而连一里辖境都没有的襄阳北界却没有人说“襄阳无北”呢?
第三,《元和郡县志》同卷《宜城县》还记载另外一个“古谚:“(宜城)本汉邔县地也。城东临汉江,古谚曰‘邔无东’,言其东逼汉江,其地短促也。”这又是一个与“襄阳无西”很好的比对,如果所谓“襄阳无西”是因为万山以西不属襄阳县管辖而言,那么,“邔无东”的邔县并非向东只管辖到汉江边上,按谭其骧先生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时期的邔县的辖境向东越过汉江一直到绿林山主脊,汉江以东还有近百里的邔县辖境,同时,这一段汉水也不是邔县与南阳郡章陵县或者随县的分界,而是南郡邔县的内河,“东逼汉水”并非“东逼县界”。我们再从邔县周边设县情况来看,邔县距南边的宜城县最为“短促”,如以中间线划分,可能比襄阳城到万山还短促。邔县北与西北与襄阳县、中庐县的距离次之,而东与南阳郡随县距离最远,即便是到东部邔县界的绿林山主脊,距离也比到宜城县治大好几倍。可是,古谚同样说“邔无东”而不说“邔无南”。可见,辖境的远近并非是“邔无东”的原因。
第四,如果说邔县“东逼汉江”就可以称为“无东”,那么,同样“北逼汉江”(南阳郡邓县的樊城与襄阳城隔汉水相望)以及“东逼汉江”(襄阳城距东边汉江的东津只有距万山的一半)的襄阳城为什么不说“襄阳无北”或者“襄阳无东”呢?
看来,对所谓“襄阳无西”或者“邔无东”我们不能仅仅从辖境远近来确认,以辖境的远近来解读“襄阳无西”与历史事实显然是不相符的。所以,所谓“襄阳无西”、“邔无东”必然另有原因。
为了还原这个问题的真相,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襄阳无西”以及“邔无东”并非指辖境的远近,而是另有所指,这其中最大的可能就就是指交通状况而言的。我们可以看一下东汉至隋唐时期的襄阳地区交通状况。
襄阳城是古代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北通京洛,南抵江湖,历代素有“南船北马”之称。到了隋唐时期,襄阳已成为鄂西北的交通枢纽。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襄州的“八到”为:“西北至上都一千二百四十六里。北至东都八百二十五里。东至随州三百五十里。南至江陵府四百七十里。西至房州陆路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东南至郢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均州三百六十里。”这“八到”其实就是唐代襄州(襄阳)通往这八个地方驿道的里程。杜佑《通典》所载的襄州驿道情况与《元和郡县志》大同小异。
我们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代襄阳交通状况的大致情况。由襄阳城向北渡汉水即是贯通中原与江汉平原的宛襄大道,先秦称“夏路”,可通上都长安、东都洛阳,也就是习凿齿《襄阳耆旧记》所云:“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也,通周﹑郑﹑晋﹑卫之道。”向东,由东津渡沔,可通豫州、随州,亦即习凿齿所云:“其东,则从汉津渡[汉,经]江夏出[平]皋关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向南自不待言,京都(长安)通云贵、两广驿道经由襄阳城南下过宜城,可至江陵、郢州(今湖北京山)。《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载:“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山东临汉水,古今大路。”此路应该就是今天的国道207线。
除此之外,襄阳西北至均州(今湖北均县与郧县之间)的驿路也是先渡沔,再沿汉水北岸趋西北的。而襄阳到房州(今湖北房县)的驿路,则是由襄阳城先向西,到万山东转向南,走万山、摩旗山与虎头山、尖山、扁山山之间营盘客运站、麒麟村、张家庄、沈家湾这条山间谷地(即今省道305线)至义清县(今南漳县西旧县铺)、南漳县、永清(今保康县西)至房州的。而水路则是由汉水西北至筑阳,再沿筑水至房州。
除此之外,襄阳正西方向到万山之后,前方在汉代应该就是汉水。据湖北学者考证,当时的汉水河道当偏南,更近今天南岸的山地,汉水紧贴今泥嘴镇南边的牛山东流,遇万山之后向北折转,形成河曲。东汉末蔡邕《汉津赋》“过曼(万)山以北回兮,旋襄阳而南萦;切大别之东山兮,与江湘乎通灵”就是汉水此时期流向的真实写照。此时汉水在万山西折转形成深潭曲隈。而再往西的古代泥嘴应该较现在的泥嘴镇偏南,据襄阳学者考证应该在李岗、翟家垭子一带,人们沿山临水居住,现在那里的河埠头仍清晰可见。而泥嘴之名就是因为以前这里是汉水的河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河水的改道,河床抬高,逐渐淤积成了泥巴嘴子而得名的。可见,今天的泥嘴镇与汉江北岸的牛首镇之间的河滩地在东汉时期应该属于汉水北岸的南阳郡邓县,所谓万山为“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应该指的就是万山汉水西北的这一块地方。另外习凿齿《襄阳记》云:“县西九里有万山,父老传云甫所见游女处,此山之下曲隈是也。”据《襄樊日报》刊登的邵继云先生“实地察看万山以西地形,从万山西北汉水边(原汉水故道)向南延伸,与以西1000多米的千山(现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办公楼位置)向东缓延下降至现襄隆景观大道经过的平坦区域,正好形成一个南北走向的长达1000多米、宽约500米的U形地带,极具山水曲隈或‘汉皋之曲’的地理特征。”由此可见,现今的省道303线(隆中大道)在汉代即是汉水主河道,当时襄阳是无法沿今天的隆中大道西行的。所以,这样的地形必然导致襄阳陆路西行受汉水曲隈以及南岸崇山峻岭的重重阻隔,以至于无路可走。
襄阳西行无路在当时史书也有记载。《后汉书•岑彭传》载:“彭乃潜兵度沔,击其将张扬于阿头山,大破之。从川谷间伐木开道,直袭黎丘。”这个阿头山应该就在今隆中地区一带的丛山中,“伐木开道”表明此处原本无路。当然,“襄阳说”并不认同襄阳西的隆中地区是阿头山,而是认为今天的万山东与万山相连的一个小山丘是阿头山,东距襄阳城九里。我们知道,万山本来就是汉水边上一个很小的山头,而襄阳说认定的阿头山却又是万山东边一个更小、更不起眼的一个小山包。从网友上传的照片上看也就是几层楼高、几栋房子长宽的一个由万山向东倾斜的小山坡。我们且不论这么大的一个地方能否容纳岑彭数万人在此击败张扬,退一步假设阿头山果真在此,那不更可以说明襄阳西行的不可能吗?离襄阳城九里的万山东尚需“从川谷间伐木开道”,可以想见更偏僻、山势更险恶的今隆中地区是何等的交通闭塞、荆棘丛生之地了。顺便在这里请教一下”襄阳说“学者,如果诸葛亮果然“隐居”隆中,那他每次到襄阳城走亲访友时是否也需要在途径所谓“阿头山”的时候“从川谷间伐木开道”乎?
不仅如此,隆中再西即是荆山、大巴山的深山区,《元和志》襄州南漳县载:“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才通人径。祖山,在县东北一百八里。吴将朱然、诸葛瑾从柤中乘山险道北出。柤中去襄阳城一百五十里。”这些记载表明隆中以西的山势更为险恶,其交通闭塞之状可想而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开凿由襄阳城西行的驿道。直到民国年间,由隆中到襄阳城的路况尚是:“襄阳西门,旧有小路,沿万山起伏崎岖不平,行者每以为苦。”(见民国•刘骥《襄阳隆中路记》于襄生《隆中志》第161页)若不是蒋介石下令,这种极为不便的交通状况恐怕会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当然,襄阳西无路并非绝对无路,万山至当时的中庐县城泥嘴应该还是有山间小路可通的,但绝不会有能通车马的驿道。在官府和史学家的眼里,这种山间小路不能称之为“道路”,只能称之为“径”。“彳”为“行”之省。“巠”意为“纵向的”、“高低走向的”、“陡直的”。“彳”与“巠”联合起来表示“陡直的山路”。而道路就是指通车马之道路,《周礼•地官》云:“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以汉唐时期的技术条件,在襄阳西部山区修建仅能容车一轨的“涂”也无任何可能。
由此可见,由襄阳城向北(古夏路)、东(东津渡)、南(岘山与汉水之间的古今大路)、西北(走汉水北岸到谷城)、西南(走麒麟村、张家庄、沈家湾这条两山之间的通道到义清、南漳、房州)皆有驿路可通,唯独经万山向西无路可走。所以,“襄阳无西”盖指襄阳“西无路”也。如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襄阳城北逼汉水而且无半点辖境,但襄阳古谚却不说“襄阳无北”的原因了。可以类比的是邔县南北皆有通衢大道,尽管汉水东岸到绿林山主脊与南阳郡交界处还有近百里的邔县辖境,而因“东逼汉水”、东向无路,故只能徒叹“邔无东”矣。
其实,在中国传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情况下,作为历代行政区划最基层的县界划分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人口较为稠密的中原地区,相邻两县之间既无兵丁把守,又无哨卡阻隔,甚至连县界的走向长期以来都是模糊不清的,历代多以村落的归属来确定大致的界限。况且这种归属经常随着政治、经济的需要发生变化。相反,大江大河、高山峡谷等自然地理状况却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其对交通的阻隔首当其冲。无交通就无人民的经济、文化往来,就会产生隔阂、产生心理上的距离和陌生。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各地的方言差别,大江大河以及险峻山脉往往都是明显的界限。在河南省,隔河相望的黄河两岸的方言完全不一样就是一个例证。所以,能在布衣百姓中口口相传的“古谚”“襄阳无西”、“邔无东”,必定是一个对襄阳、邔县百姓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以至于襄阳、邔县百姓对交通便利方向的辖境远近熟视无睹,而仅仅对交通不便的万山西、汉水东耿耿于怀而产生“襄阳无西”、“邔无东”的民谚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对“襄阳无西”、“邔无东”的认识仅仅是吾一孔之见,观点是否成立还需要认真讨论研究。我对襄阳的历史、地理、民俗远不及襄阳学者熟悉,所以,希望襄阳学者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襄阳无西”毕竟是有关襄阳历史一个独具特色的记载,搞清楚其真正含义也是今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写于2013年10月21日)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贾芸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2
发表于 2013-11-30 2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篇神奇的文章。。
他说原记载的襄阳无西言其界近,违背了历史,李吉甫记载有错。
然后就扯出来什么襄阳无西只襄阳无边无路。
这样的神论简单都没有入历史界的门。
神奇的无以复加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6 14: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5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