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水浒星宿传奇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水浒星宿传奇
车干车袁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277849
注册
2008-5-9
#1
发表于 2013-11-16 21: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水浒星宿传奇
蛮和尚鲁致伤、头陀武克松、黑风暴李葵花三人,行至山前南路由解氏兄弟把守的第一关。解珍见三人深夜来访,以为山寨有何要事,便行至近前道:“三位哥哥为何深夜到访,莫不是山寨有事?”对方也不答话,解珍骤感杀气扑面而来,正欲转身回关,突然被鲁致伤两手抓住举起,解珍被举在空中大喊:“解宝快跑,来者不善!”话音未落,被鲁致伤扯住双腿撕成两半。解宝嚎啕大叫:“杀我哥,我和你们拼了!”手持三股莲花叉朝鲁致伤直奔过来,举叉便刺,蛮和尚鲁致伤用手中的浑铁禅杖一磕,将莲花叉崩飞出去,解宝正待要逃时,头陀武克松与黑风暴李葵花赶上,一刀一斧砍成三截。
三人直奔宛子城,来到了由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二人把守的第二关。鲁智深与武松看见三人杀气腾腾而来,便心生警惕,花和尚横起一条水磨禅杖,武行者掣起一双镔铁戒刀,一左一右挡在关前。三人冲至近前。鲁智深与武松将三人打量一番,顿时一愣,看见这二人行头、装束、兵器与自己一般,另一个与黑旋风李逵相仿,二人心中疑惑,武松厉声问道:“尔等何人?胆敢冒充我等。”武克松抬头直视了武松一眼,两目凶光突显,令天不怕地不怕的武行者不禁毛骨悚然,那目光甚是诡异,又似曾相识。
说时迟那时快,头陀武克松挥双刀朝行者武松劈来,武松猛省,急使一个“玉环步”侧身避开攻击,武克松双刀步步紧逼,武松连续的闪躲,转身稳步后,便举双刀来迎。蛮和尚鲁致伤见武克松战武松不下,挥舞着浑铁禅杖来助战。见他们二并一,恼了花和尚,抄起水磨禅杖来迎,两个和尚,两条禅杖,你一来,我一往,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那边武行者正在力敌二人,原来李葵花见头陀和行者杀得难分难解,便挥舞着双板斧上前助战。
说来也巧,本应与穆弘一起把守山北关隘的李逵突然来了。平日李逵就喜欢到山南关隘找鲁智深、武松饮酒,不想今日打斗被撞个正着。李逵大吼一声:“吽吽!哪里来的鸟人,敢到俺水泊梁山撒野,先吃你黑爷爷三百板斧。”话说这黑旋风李逵平生最好饮酒杀人,一见到打斗就热血沸腾。这些时日山寨太平,手里的两把板斧闲得都快生锈了,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还不得往死里砍。
李葵花见李逵来助战,撇下武松来战李逵,正好三对三厮杀。六人又斗了五十回合,只见一人倒地,身子被刀斩成两段。武松便来助李逵,李葵花战李逵本已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才勉强抵住,又多了一个武行者岂能承受,被李逵一板斧把脑袋劈成两半。
但见那边两个和尚斗得正酣,武松见鲁智深渐渐气力不佳,便上前助战,黑旋风也挥舞双斧杀来,那蛮和尚鲁致伤以一敌三,斗不多时,便力不从心。武松突然起跳,踏上鲁智深的肩膀,借助其身高的优势,使了一招“饿鹰扑食”,双刀凌空俯冲式的劈下来,蛮和尚横举禅杖抵挡双刀,不料黑旋风倒地使了一招“蛮狮滚球”翻滚过去,一地滚斧直砍双腿,蛮和尚一声惨叫,花和尚突起水磨禅杖大吼一声,使了一招“熊罴千钧突”直奔腰身,这蛮和尚又无三头六臂,岂能抵挡住“梁山三猛”上中下三路的合击,顿时毙命。
三人近前一看,这尸身伤口并未出血,只有淡淡的黄汁渗出。但见尸身瞬间化作一棵杨柳树。三人大惊,便行至其他两具尸身想探个究竟,发现尸身已不见,只有两只大虫,一只脑袋被劈成两半,一只身子被斩为两截,三人面面相觑,惊讶不已。
看官你道这是怎样一回事,这三人又是如何来到山前南路关隘的?听我细细道来。那鲁致伤便是鲁智深当年在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之时倒拔的垂杨柳幻化,武克松便是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的那只吊睛白额大虫幻化,李葵花便是李逵在沂岭杀的四虎之一幻化。此三人借着夜色以及装扮,蒙蔽山南水寨守军,夜渡水泊来到山南关隘。解珍解宝二人武艺虽不甚高,但也不至于瞬间毙命,原来是当年在登云山被二人捕杀的大虫阴魂作祟,二人正待要逃时被大虫阴魂抓住双腿索命。那大虫阴魂见同伴被击毙,一溜烟回到伞盖山。
话说这伞盖山上驻扎着一伙强人,为首的是饕餮鬼王梅南生,云南人,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周身如黑炭,食量惊人,凶残无比,使一长柄人面赤铜锤,乘一骑黑马,此马周身无一根杂毛,犹如披着黑缎子一般,乌黑油亮,马头鬃毛横生、蓬松,好似雄狮,名曰:“乌油狻猊”。第二位乃耄耋孤魂秋仲,江夏人,身长七尺,鬓髯如霜,身披浮屠灵衣,手持骷髅法杖,背插摄魂幡,知兵法,明阴阳,识天文地理,通五行八卦。活亡灵梁智,梓潼人,身长七尺,使一根龟背五爪挝。精细魑魅苏林,阆中人,身长七尺,一袭白袍,使一双夺命钩。混沌魍魉潘德愚,建宁人,身长八尺,一身皂裰,使一双阴阳拐。
其余人等我暂且不表,单说那耄耋孤魂秋仲。此人年青时长得一表人才,玉树临风。自幼父母双亡,被途经江夏去襄阳上任的贾县令收养,自幼与贾县令女儿贾若桃两小无猜,相互爱慕,无奈出身贫寒,未敢向贾县令提亲。平日里一心苦读,盼十年寒窗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那时,便能上门提亲,迎娶心爱之人,谁知昏庸的朝廷,官官相护,任人唯亲,由于无钱无势,最终名落孙山,前三甲被一帮官宦纨绔子弟占据。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秋仲回到襄阳后,听说贾县令要将女儿贾若桃嫁给襄阳富豪卢晟,便心急如焚地来见县令。一进门便跪倒在地说道:“贾大人,我与若桃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自知出身贫寒,未敢有非分之想,本想待金榜题名时上门提亲,迎娶若桃,谁知腐败朝廷,任人唯亲,让我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仕途之路虽阻塞,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与若桃结为夫妇,我也顾不得许多了,任何事我都肯干,将来定能让若桃衣食无忧,望大人成全。”贾县令厉声道:“好你个秋仲,此等话你也说得出口,当年见你双亲亡故,将你收养在府中,想不到你尽有此非分之想,你二人从小情同兄妹,若是将此事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快快退下,休再言语。”秋仲本是个面薄之人,刚才那番举动已经是鼓足十分勇气才肯如此,被贾县令这样一顿喝斥,便满面羞愧,倖倖而退。
过了月余,襄阳大富豪卢晟来迎娶贾若桃。那场面声势浩大,但见:四角鸳鸯幡,金车八马拉。踯躅白玉马,流苏金镂鞍。赍钱数十万,皆用青丝穿。锦帛数百匹,皆是西蜀产。从人二三百,络绎登县门。
看了此等场面,秋仲心中既惭愧又懊恼,想着自己日思夜想的心上人,晚上就要与别人洞房了,自己却无能为力,又想着贾县令养育自己多年,也不能埋怨他。心如死灰的他,胸中憋着一股闷气回到家中,写下一纸书,纸上写道“从今以后,天下所有卢姓与贾姓不能结为夫妇,若执意为之,双方便不得善终。”写完后便自尽。
若干年后,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就是因为老婆贾氏与管家李固通奸,陷害其谋反,才被逼上水泊梁山的,贾氏通奸被卢俊义杀,卢俊义最后被奸人所害,果然双方都不得善终,这就是受了秋仲临死的诅咒。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秋仲自尽后,一缕怨魂不散,四处游荡多年,从荆襄飘至西蜀青城山。青城山道观住着一位异人,姓李名意,道号,紫虚上人。此人与中原开封的笋冠仙刘永锡、山东蓬莱岛的越邕越老夫子,江西龙虎山的张道通张天师,河北二仙山的罗清罗真人都是旁门左道之异人。这五人并称中仙、东魔、西煞、南天师、北真人。这李意李上人非一般人物,当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兵讨伐东吴之时,曾向其问卜凶吉。李上人也不答话,用笔在白纸上画兵马器械四十余张,画完后一一扯碎。又画一大人仰卧于地上,旁边一人掘土埋之,上写一“白”字,便飘然离去。刘备当时不悦,骂其狂叟,不足为信。后来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兵败后在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亮,便驾崩。李上人暗示果然应验。刘备当年有三件事触犯了李上人,一、巧取豪夺西蜀刘璋之地盘;二、滥杀忠义之士张任;三、夺取西蜀后未曾亲自登门拜访。想刘璋父子在位时,帮李上人修建道观,常年派人资助道观,香火不断。后来李上人不计前嫌,画图暗示刘备,就是为了阻止其伐吴而造成生灵涂炭,但刘备不信其言,反骂其狂叟,触犯了这个西煞,所以导致兵败人亡。事情过去了近千年,那李意在西蜀一带被老百姓称之为活神仙,老百姓去青城山道观里祷告,无不灵验。李上人其实是一个南瓜修炼成精,实乃妖仙。
李上人见到秋仲的孤魂,便用摄魂旛将其收入旛中,带回道观内,将其放出。秋仲倒地便拜道:“神仙,我冤屈无处诉啊!”李上人道:“何处孤魂,尔有何冤屈?”秋仲将自己的遭遇向李上人阐述了一遍。李上人道:“你乃家中独子,自幼父母双亡,可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却为一女子,便断送自己的性命,可为不孝。贾县令见你孤苦伶仃收养了你,虽未将女儿许配给你,但养育你一场,不思图报养育之恩,你却死前立下如此毒咒,可为不义呼!”秋仲磕头泣声道:“经过多年的游荡,我已知错了,现在一心悔改,恳请上人点化。”李上人听完后,掐指一算,感叹道:“罢了!此乃你命中注定,也该你我有这场师徒缘分。”秋仲听后,连续磕三响头,道:“谢师父收留,日后必将报答师父再造之恩。”上人感叹道:“此乃天数,你毋须如此,为师将来有许多事需要你去办。”从此秋仲就在青城山道观里随紫虚上人潜心修炼。
宋真宗驾崩后传位与宋仁宗。宋仁宗乃是上界赤脚大仙转世,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派太白金星化作一老叟揭了黄榜,真宗下旨令其看视太子,老叟接旨后直奔皇宫,见了太子,在太子耳边低声说了八字,“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太子便不啼哭。那老叟不言姓名,化作一阵清风而去。果然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界辅佐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开封府的包拯包青天,武曲星乃是征讨西夏的大元帅狄青。
宋仁宗年间,那时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过了几年快乐的日子。谁知乐极生悲,天下瘟疫盛行,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症。各地州府申奏的文书如雪片似的奏进宫来。
宋仁宗早朝廷议,经过一番议论之后,最终派洪信洪太尉去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来祈禳瘟疫。洪太尉领旨后,辞别天子。率众直奔江西龙虎山,夜宿邮亭,朝行驿站,渴饮饥餐,数日后行至龙虎山脚下,已是天黑,在山脚驻扎一夜,天明上山。
翌日,洪太尉带领众人上山,住持接见,洪太尉说明来由,住持便令其斋戒沐浴,更衣焚香。为了以示诚意,洪太尉须独自一人上山顶草庵去请张天师。
洪太尉辞别众人,独自上山。行至涧边忽然转出一只吊睛白额虎,从涧边跳过来直扑洪太尉,洪太尉吓得魂飞魄散,摔倒在地,闭眼大呼:“吾命休矣!”等其睁开眼这只跳涧虎已消失。定了定神,起身继续前行,行至半山腰,只见一条巨大的白花蛇盘在地上拦住去路,口里吐信,洪太尉转身便跑,突然蛇将其缠住,洪太尉大呼道:“此番命真休矣!”语毕,白花蛇消失得无影无踪。洪太尉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继续前行,快行至山顶,见一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一管铁笛。洪太尉上前问道:“哪里来的道童,你认得我么?”道童也不答话,只顾吹笛。洪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太尉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太尉大惊道:”你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在草庵伏侍天师,听天师说朝中仁宗天子今日会派洪信来宣我去祈禳瘟疫,如今不在庵中,想必是已经乘鹤驾云去也。山内毒虫猛兽极多,恐伤了你性命,你还是下山去吧。“洪太尉道:”你不要说谎。“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
洪太尉憋着一肚子气下山,见到住持大喝道:“俺乃朝廷高官,你们要俺独自走山路,俺如何受得这般辛苦,差点送了性命,途经山涧,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行至山腰又出来一条白花巨蛇拦住去路,若不是俺福大命大,如何回京复命。定是你们这帮道众戏弄本官。“住持复道:”贫道岂敢戏弄大臣,此乃天师试探太尉之心,本山虽有蛇虎,但并不伤人。“太尉又道:”俺方欲再上山坡,见一个骑着黄牛的道童,吹着铁笛,我问他哪里来,他说都已知晓,说天师早晨已经驾鹤往东京去了,俺才因此回来。“住持道:”可惜太尉错过,那牧童正是天师。“太尉道:”他既是天师,为何这般猥獕?“住持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但道行非凡。他乃世外之人,四方显化,极为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洪太尉道:”俺实乃有眼不识真人,当面错过!“住持道:”太尉请安心,既然祖师去了,待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已完。“太尉见说,方才放心。
次日早膳过后,住持道众等请太尉游山。太尉大喜。众人跟随着,三清殿上供奉着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诸殿看遍,行至右廊后一所去处。只见门上挂着大锁,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的朱印,抬头往上看,是一面红漆金字牌匾,上书四个金字“伏魔之殿“。太尉指着门道:”此殿是何去处?“住持答道:”此乃镇魔之殿,乃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太尉又问道:“如何贴了许多封皮?”住持答道:“每经传一代天师就贴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敢妄开。若走了魔君,非常厉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铜汁灌铸,谁知道里面之事。小道自来本宫三十余年,也只听闻。”洪太尉听了,心中好奇,便道:“你且把门打开,本官倒要看看魔王长甚模样。”住持告道:“太尉,此殿绝不敢开。先祖天师叮咛告诫:今后诸人不许擅开。”太尉笑道:“胡说!你等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镇锁魔王,显耀你们道术。我读遍国子监所藏书籍,何曾见锁魔之法。神鬼之道,处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快与我打开,如若不开,待我回到东京奏明圣上,说尔等假设伏魔殿,蛊惑军民,将尔等发配充军!”住持畏惧太尉权势,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先把封皮揭了,用铁锤打开大锁。众人把门打开,见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太尉叫人取来火把,见中央有一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字“遇洪而开”。洪太尉大喜,便对住持说道:“数百年都有我的姓字在此,分明是要我打开”。便下令要众人将石碑掘开。住持与众人再三劝阻不住。只得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半日方才掘起。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大片青石板。洪太尉叫再掘起来,住持叫苦禀道:“不可再掘。”洪太尉哪里肯听,众人只得把青石板一齐扛起,看时,石板地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的地穴。突然地穴内传出一声巨响,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至半空,化作百十道金光,散落在四面八方。惊得洪太尉目瞪口呆,面如土色。只见住持叫苦不迭。太尉问:“走了何妖魔?”住持道:“太尉不知,此殿当初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镇锁着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若放走了,便祸害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走了他们,怎生是好!他日必为后患。”洪太尉听罢,浑身冷汗,颤抖不已,急急收拾行李,下山回京复命,吩咐众人不许说出误走妖魔一事。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只得传位与太祖赵匡胤之孙,立帝号英宗。在位四年,传位与太子,帝号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帝号哲宗。哲宗晏驾后,无有太子,只得传位与端王赵佶,立帝号徽宗。此人就是宠信奸佞,不理朝政,导致后来北宋灭亡被俘,靖康之耻的徽钦二帝之一。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转眼数十年过去了,秋仲在青城山随紫虚上人修炼也学有所成。一日,李上人将秋仲唤到身边:“秋仲,如今宋朝气数将尽,该是你出世的时候到了。”秋仲道:“徒儿不明,请师父明示。”李上人道:“如今山东地界被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所占据,北方大辽有十一曜星官与二十八星宿,江南与西蜀之地亦有众多来历不明的星辰下界,你替为师下山走一遭,务必将众多星辰聚集,日后诸事需要仰仗他们。”秋仲道:“弟子谨遵师命。”李上人道:“来来来,你下山之前,为师赐你三件法宝,第一件乃浮屠灵衣,此衣能让你的魂魄之身不堕轮回;第二件乃摄魂幡,能收罗散落在各地的孤魂野鬼;第三件乃骷髅法杖,此宝能收精伏怪,降妖驱魔。有此三件宝物在身边,定能让你逢凶化吉,事半功倍。”秋仲收下三件宝物,拜谢后,辞别师父下山。
秋仲将白发束起,穿上浮屠灵衣,背插摄魂幡,手持骷髅法杖。诗曰:皓首耄耋是孤魂,浮屠灵衣护其身。降妖伏怪有法杖,招魂收鬼仗神幡。山上修炼数十载,此番重返世间来。天罡地煞早出世,元辰星宿下界来。妖魔精怪遍地生,扰乱赵家稷江山。
秋仲下得山来,行至半路,忽闻前面人声鼎沸,行至近前,见一伙人,怎生打扮?但见:
为首的是一个光头,满脸横肉,体格雄壮,身穿乌金大叶甲,兽皮披风,貔貅腰带,足蹬虎皮战靴,坐骑乌油狻猊马,手持一杆长柄人面赤铜锤,如凶神恶煞一般。身后站着三个同伙,中间的一个七尺以上身材,面色蜡黄,头戴一顶黄布帽,穿一身靛蓝色的衣服,手持一根龟背五爪挝;左边一个也有七尺身材,披头散发,面如白纸,一袭白袍,手握一双夺命钩;右边一个身高八尺左右,面如锅黑,一身皂裰,拿着一副阴阳拐。
对面人群中簇拥着二个骑黑马的,为首的那位,头戴一顶双龙珍珠盔,身穿一件青铜龙鳞甲,外罩一件猩猩血染大红袍,鼍龙腰带,足蹬犀皮战靴,坐骑踏雪乌骓马,手持一杆丈八蛇矛,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另一个面如獬豸,头戴一顶镔铁狮子盔,身穿一件狻猊锁子甲,外罩一件皂袍,蛮狮腰带,足蹬牛皮战靴,坐骑乌云豹,使一双四棱镔铁锏。
只见那光头大汉舞动大锤,拍马向前,那边一人也不搭话,催动胯下马,挺起蛇矛向前应战,但见:锤砸下犹如摩云盖顶,矛抖动好似蟒蛇出洞,摩云盖顶,锤锤不离天灵盖,蟒蛇出洞,矛矛直逼前心窝;狮子拖球,银蛇乱舞,锤来矛架,矛去锤挡,一个犹如马援转世,一个好似张飞重生,棋逢敌手无高下,将遇良才一样能。二人酣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拿双锏那汉子见二人难分高低,拍马舞锏上前助战,这边三人见对方助战,一同涌了上来,五爪挝、夺命钩、阴阳拐三样兵器齐出,那汉子也并不慌张,舞动双锏从容应战,战不多时,一直在远处观战的秋仲发话了,高呼:“各位好汉少歇,请听贫道一言!”那群人交战难分胜负,听见有人喊停战,正好借坡下驴,各自收住手中武器。那光头大汉喝道:“兀那道人,作甚?”秋仲答道:“贫道乃青城山紫虚上人弟子,奉师命下山寻访天下豪杰,时才见诸位身手不凡,恐互斗所伤,才叫住各位。”光头大汉听说是李上人的弟子,便滚鞍下马与另外三位兄弟一起过来见礼,大喜道:“真凑巧,我等四人正要上青城山投拜李上人,不想在此遇见先生,劳烦先生引荐。”秋仲道:“何谈劳烦,各位如此豪杰,此乃大好事啊。”秋仲又对刚才与他们四人交战的两位好汉呼道:“二位身手不凡,亦是英雄豪杰,不如一起上山吧。”那使蛇矛的汉子答道:“多谢先生好意,我等另有志向,恕难从命,望请见谅。”秋仲道:“人各有志,既然二位另有志向,贫道亦不强留,还请二位豪杰留下姓名。”吾乃虬龙杜壆,这是我兄弟獬面怪酆泰。(未完待续)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0 04: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4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