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马岱 于 2013-5-27 10:22 发表
主角速成是为了情节的需要,在武侠的世界里,均强调内力的重要性,基本上60岁以前都是越老越厉害,主角武功太差,情节上不好处理,为了速成于是千方百计给主角找理由,金庸早期的作品还好一些,后期的作品都有些玄幻的味道了。
关于前后矛盾,有些倒是改出来的,比如说射雕开场曲三说书的一段,本意是为了迎合传统,以说书开场,谁知是制造了一个矛盾,搞出了黄蓉年龄大于郭靖的矛盾来。
岱公在上
个人认为金庸封笔之后那一次十年修订,还是比较到位,很多细节上的重大矛盾都考虑到了。举个例子,《倚天》初版的时候,张无忌甚至会“见龙在田”,这个细节虽然小,但却是一个严重的Bug。因为张氏夫妻显然不会降龙十八掌,唯一可能会使降龙十八掌的就是谢逊。这一个问题若要展开就势必需要修正《倚天》与《天龙》的整个情节。能够注意到这点并果断删掉,说明金庸在重大问题上还是拧的清。
Lance.PS:
刚刚注意到《天龙》的后记,是金庸自己承认倪匡代笔过一节。子不教,父之过。良有以也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5-27 11: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