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细致收集四库全书关于诸葛躬耕地的记载, 貌似本坛里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基本上不引用古文了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4-25 22: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细致收集四库全书关于诸葛躬耕地的记载

中国书籍汇编分类之集大成者,四库全书,虽然他有毁书之恶,但是收集书目之全,毋庸置疑。他对史料的分类,则更是一脉相承的标准分类。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我们看看史类分为什么: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载记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其中正史类最为权威,因为他是官方编撰的,官方拥有地方所没有的资料,只是部分受官方胁迫下的讳言,史家早有明论。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史部正史类,是包括注解的,所以不可把裴氏所注相当然的理解为野史,野史家才会这么说。


编年类资以治通鉴为最权威,这是司马光个人素质为大家所折服。地理类书籍以水经注最为权威,但是各类书籍有些错误,史家早有论述。

其它杂史、载记,质量参差不齐,四库全书也有点评。

关于这次诸葛躬耕地之争,我想说的是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除了邓县人李贤自己打自己脸外,其它人都讲的基本一致,只是记载详细与否的问题。

史部:三国志   (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诸葛亮传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裴注:【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

裴注: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李密传   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习凿齿
温弟秘亦有才气,素与凿齿相亲善。凿齿既罢郡归,与秘书曰:
  吾以去五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曰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裴杜之故居,繁王之旧宅,遗事犹存,星列满目。琐琐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资治通鉴  卷第六十五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胡三省注:〔亮從父玄,為豫章太守,將亮之官。會漢朝以朱皓代玄,玄與亮往依劉表。漢晉春秋曰:亮家于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按東坡詩萬山西北古隆中也。故其萬山詩云:「回頭望西北,隱隱龜背起;傳云古隆中,萬樹桑柘美。」


地理类: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水经注没提南阳有个卧龙冈。

元和郡县志  唐•李吉甫   襄阳县,望。郭下。本汉旧县也,属南郡,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魏武帝平荆州,分南郡置襄阳郡,县属焉。後遂不改。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 西”,言其界促近。   
刘琦台,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                           
     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      
《方舆览胜》   独乐山   诸葛亮尝登,于此作《梁父吟》


明一统志卷六十   隆中山獨樂山作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隠于此

獨樂山亮嘗隠于此在府城西北二十八里諸葛亮嘗登此



《大明一统志》卷三十

“卧龙冈在府城西南七里。起至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住,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冈,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


这里仅仅是用孔明来命个名,然后借时人的话来说躬耕地。


明一统志,是河南邓州人李贤等奉旨编制的。他这本书居然把诸葛躬耕于写了两个,自己打自己脸。襄阳隆中这个,有习凿齿、裴松之、李吉甫、司马光等人的书籍做支持。


大清一统志  卷一百六十五  卧龍岡産在南陽縣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亘數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盤繞相傳諸葛草廬在焉          仅说有个草庐
卷一百六十七
流寓三國漢諸葛亮琅邪陽都人漢末避亂寓居南陽躬耕隴畆好為梁父吟每自比管樂建安中昭烈屯新野詣亮凡三徃乃見

这里仅仅是借三国时的地名南阳而来,并不提卧龙冈

卷二百七十

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隆中山東水經注沔水厯孔明舊宅亮語劉禪曰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沛國劉季和鎮襄陽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永平五年習鑿齒又為其宅銘南雍州記隆中諸葛亮故宅堂

隆中山在襄陽縣西二十里諸葛亮家於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縣志山畔為草廬山半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數人下為躬耕田

其它的什么湖广通志,就算了,并不权威。

四库全书之外,有一部重要的著作《读史方舆纪要》,这本早于四库全书,但是由于他是私人作地理志,流传不广,所以并未收录。但是其书价值较高。其书总算提到了卧龙冈,所以也特地列出:
顾祖禹(1631-1692)撰
正文•卷五十一 河南六

卧龙冈,在城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盘绕,相传孔明草庐在其中。

正文•卷七十九 湖广五                           
      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水经注》:沔水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是也。苏轼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亦谓此。今府南十里有卧龙山,又府西南三十里有伏龙山,皆以武侯名也。

由以上所列,正史类、通鉴类、地理类,除李贤自己打自己脸外,皆认为襄阳隆中才是诸葛躬耕地。有些并未言明,比如李兴碑在哪里?但是水经注也已经说明,李兴碑就放在那里。有人提李兴碑中讲的沔阳是哪里?沔阳乃刘禅下诏建立的第一个祭祀庙,所谓正神,故有沔阳之说。作者想说明的是做为碑文的内容,并非采用官方郡县体系来介绍,其位置仅供参考。当以正史、地理志为准。

反观卧龙岗的记载,在四库全书里也就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两部。一个自己打自己脸 ,一个是仅仅为相传,而且说的是诸葛草庐。

还有一本《大元一统志》四库全书不收录,所以本人就不评论了。

其它的都非历史学家所作,仅仅为诗文,诗文中的南阳,都是诗诸葛的躬耕于南阳这句化来的,并非指卧龙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4-26 16: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翻来覆去的所谓明确诸葛亮襄阳躬耕的历史资料,几乎都是来自于《汉晋春秋》,这属于循环自证,有意义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4-27 15: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4-26 16:46 发表
翻来覆去的所谓明确诸葛亮襄阳躬耕的历史资料,几乎都是来自于《汉晋春秋》,这属于循环自证,有意义么?

哦,水经注呢??也源于汉晋春秋么??

那请问,二十四史的内容,比如秦始统一六国,是不是都源自于司马迁写的史书呢。

你以为古人写成的书籍,既使再多人采用,也是不可信的??

那还有什么可信??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我们看重的是裴注,裴氏在注三国志的时候,做过很多考证。你要是不信,那也没办法。

[ 本帖最后由 贾芸 于 2013-4-27 15: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4-27 15: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4-26 16:46 发表
翻来覆去的所谓明确诸葛亮襄阳躬耕的历史资料,几乎都是来自于《汉晋春秋》,这属于循环自证,有意义么?

忍不住再回一条

元和郡县志  唐•李吉甫   襄阳县,望。郭下。本汉旧县也,属南郡,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魏武帝平荆州,分南郡置襄阳郡,县属焉。後遂不改。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 西”,言其界促近。  

万山是南阳郡邓县与襄阳的分界,这是汉晋春秋里的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太平御览》卷百八十引盛弘之《荆州记》曰:“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

《文选》卷三七《(前)出师表》李善注引《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4-28 11: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芸 于 2013-4-27 15:37 发表



哦,水经注呢??也源于汉晋春秋么??

那请问,二十四史的内容,比如秦始统一六国,是不是都源自于司马迁写的史书呢。

你以为古人写成的书籍,既使再多人采用,也是不可信的??

那还有什么可信 ...

裴注?裴松之公开质疑习凿齿有造假嫌疑你就视如不见了?

再说一遍,裴松之引得注只是用于提供多种不同的说法,增加资料广度,根本不意味着裴松之个人就认为引得注是真实和真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4-29 17: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4-28 11:41 发表

裴注?裴松之公开质疑习凿齿有造假嫌疑你就视如不见了?

再说一遍,裴松之引得注只是用于提供多种不同的说法,增加资料广度,根本不意味着裴松之个人就认为引得注是真实和真理。

那请问裴松之有没有质疑关于亮家在南阳邓县的记载???

请问诸葛亮的躬耕于南阳,与亮家在南阳邓县的记载,有什么冲突??

再请问:水经注为什么和裴松之讲的一样。

再请问,卧龙冈那个有什么记载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4-28 11:41 发表

裴注?裴松之公开质疑习凿齿有造假嫌疑你就视如不见了?

再说一遍,裴松之引得注只是用于提供多种不同的说法,增加资料广度,根本不意味着裴松之个人就认为引得注是真实和真理。

裴注有问题必须拿出证据来 在这个问题上  裴注是唯一的确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3 1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历山学士 的帖子

裴注关于赵云兵败箕谷引得注互相矛盾,自己查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3 19: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3 13:26 发表
裴注关于赵云兵败箕谷引得注互相矛盾,自己查去。

你能找出一本绝对没有错误的历史书么???


关于隆中的记载,不仅仅是习氏、还有水经注。司马光装了两屋子的书都写出了资治通鉴,同样采用了隆中这个话法。你们难道不读资治通鉴么?

从资治通鉴来看,这本是定案,到你们口中却不就不信,不信却也拿不出过硬的反驳理由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3-5-4 13: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史区隆中所在是襄阳城附近是不用争议的,需要讨论只在到底隆中是属于南阳郡或南郡的问题,这是因为隆中与襄阳城都是在汉水南岸才产生的问题,使隆中是属于南阳邓县的讲法受到挑战。按《元和郡县志》来看,隆中在万山之西,属邓县当是无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7 1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暴民 的帖子

隆中所在恰恰为万山东北端,陆上有开阔的平坦地带与襄阳直接相连,因为万山阻隔不便于抵达襄阳纯属谎言,因此从便利性考虑归邓县管理的理由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7 19: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7 12:36 发表
隆中所在恰恰为万山东北端,陆上有开阔的平坦地带与襄阳直接相连,因为万山阻隔不便于抵达襄阳纯属谎言,因此从便利性考虑归邓县管理的理由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他的话可能确实有问题,但是中国的行政辖区本来就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还有飞地呢。邓县不过是管辖区跨了汉江而已。汉江很宽么?跨汉江的县可不少。

南阳郡的山都县就跨汉江。而且山都曾经在水北设县治,不过主要县治在水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3-5-7 22: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7 12:36 发表
隆中所在恰恰为万山东北端,陆上有开阔的平坦地带与襄阳直接相连,因为万山阻隔不便于抵达襄阳纯属谎言,因此从便利性考虑归邓县管理的理由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万山在襄阳城西十里,隆中怎会出现在万山东北端,就是现在的古隆中风景区也是在万山西面而非东北面,现在的陆上有开阔的平坦地带与襄阳直接相连不代表三国时期一样有,万山是襄阳与邓县分界,在万山西面的隆中属邓县就没有问题,出师表的躬耕于南阳也引证了隆中是在南阳郡,亦显示了万山真的是襄阳与邓县分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8 08: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3-5-7 22:54 发表


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万山在襄阳城西十里,隆中怎会出现在万山东北端,就是现在的古隆中风景区也是在万山西面而非东北面,现在的陆上有开阔的平坦地带与襄阳直接相连不代表三国时期一样有,万山是襄阳与邓 ...

在史载邓县管隆中的情况下,他们把隆中算到襄阳里面去,根本没什么依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郭春海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482982
注册 2013-5-6


发表于 2013-5-8 16: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怎么能因为裴注有几个无关紧要的错误就打倒裴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9 1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芸 于 2013-5-8 08:55 发表



在史载邓县管隆中的情况下,他们把隆中算到襄阳里面去,根本没什么依据。

史载南郡与南阳郡以汉水为界,非要把飞地隆中划给江北的南阳依据何在?编出来的什么因为山路阻隔理由糊弄一下不清楚的人可以,但实际地形是隆中至襄阳有偏袒的开阔地带抵达,难道说三国这块平地是山,后来不知名的愚公把山移走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9 1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轮回郭春海 于 2013-5-8 16:59 发表
怎么能因为裴注有几个无关紧要的错误就打倒裴注

谁要打到裴注了?首先弄清一点,裴注不是说裴松之确认他引得注的真实性,说什么裴注就是裴松之认为是真的才是某些人自己脑补的,可惜,裴松之已经自己对自己引得注发出了真实性质疑,将某些人脸打得啪啪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9 23: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9 11:58 发表

史载南郡与南阳郡以汉水为界,非要把飞地隆中划给江北的南阳依据何在?编出来的什么因为山路阻隔理由糊弄一下不清楚的人可以,但实际地形是隆中至襄阳有偏袒的开阔地带抵达,难道说三国这块平地是山,后来不知 ...

这不是飞地,只是跨汉江而治。山都县就跨江。你有意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10 18: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芸 于 2013-5-9 23:04 发表



这不是飞地,只是跨汉江而治。山都县就跨江。你有意见?

史书上只说南阳与南郡以汉水为界,没说南阳与汉中以汉水为界,你有意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10 23: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10 18:16 发表

史书上只说南阳与南郡以汉水为界,没说南阳与汉中以汉水为界,你有意见?

书上说的是大致界线。南阳郡的山都县就跨江而治。邓县为什么不能跨江而治??
而且史料明确记载了。裴注三国、水经注、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有史料证明汉江为大致为界,并非绝对分界。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以某个江为绝对分界的。郡级跨黄河都很正常。县级跨个汉江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11 09: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邓县跨个汉江就为了治理一个陆路里襄阳很近很方便的隆中村,哈哈,好笑啊。

秦置南郡专门留一个飞地隆中村给多年以后制郡的南阳,看来秦负责制郡规划的是穿越众啊,以此保证襄阳说符合“躬耕于南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11 17: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11 09:04 发表
哈哈,邓县跨个汉江就为了治理一个陆路里襄阳很近很方便的隆中村,哈哈,好笑啊。

秦置南郡专门留一个飞地隆中村给多年以后制郡的南阳,看来秦负责制郡规划的是穿越众啊,以此保证襄阳说符合“躬耕于南阳”: ...

你怎么知道邓县跨江,就为了一个村?你们的脑袋是不是只有隆中,襄阳以西除了隆中这个村就没别的地方了?

邓县跨江而治,山都跨江而治。你把跨江说成为了一个村,只是搞笑了。

==================================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了石小生的那些丢人文章。他先定个调襄阳管辖隆中。然后讲南朝宋土断问题,杜县在襄阳西,隆中在襄阳西,所以隆中置杜县。你知道这多么神奇么?你知道襄阳西有多少村么?从襄阳到万山十里,从万山到隆中十里。隆中再往西还有若干里,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村也不少。他就简单的说,隆中置村县。

跟你说的有类似之处啊。记载了邓县管隆中。那就管隆中一个村。襄阳以西,江汉以南,除了隆中村,就没别的村了。


还有,你知道古代有县有多远么?张衡的家乡西鄂到宛城,书上记载三十里。我们就算西鄂与宛城的分界在两城城址的中间点上,那么西鄂的边境村离宛城也才十五里。隆中离襄阳好歹有二十里。

[ 本帖最后由 贾芸 于 2013-5-11 18: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3-5-11 2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11 09:04 发表
哈哈,邓县跨个汉江就为了治理一个陆路里襄阳很近很方便的隆中村,哈哈,好笑啊。

秦置南郡专门留一个飞地隆中村给多年以后制郡的南阳,看来秦负责制郡规划的是穿越众啊,以此保证襄阳说符合“躬耕于南阳”: ...

隆中并不能称为飞地,是完全与北岸的南阳郡相连,而且划分行治区往往不是用河流两岸来分,一般同一条河流的两岸都是归在同一行政区。可以看看南郡自己都是长江两岸都有属土,荆州的江夏、长沙、武陵、桂阳、零陵都全部不是用某河流分开两岸在不同郡,就是有大河流也可以不把两岸分两郡的情况,如江夏郡就是。因此觉得要用汉水来分南郡和南阳郡本身逻辑上有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13-5-13 12: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芸 于 2013-5-11 17:56 发表



你怎么知道邓县跨江,就为了一个村?你们的脑袋是不是只有隆中,襄阳以西除了隆中这个村就没别的地方了?

邓县跨江而治,山都跨江而治。你把跨江说成为了一个村,只是搞笑了。

=================== ...

哈哈,邓县跨江除了隆中村还管哪了?两个郡以大江分界,偏偏毫无理由的让一个村子隔江划归对岸,唯一的目的只能是让这个村子名义上归对岸。哈哈,秦的官员真有趣啊,配合度太高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13 13: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13-5-13 12:25 发表

哈哈,邓县跨江除了隆中村还管哪了?两个郡以大江分界,偏偏毫无理由的让一个村子隔江划归对岸,唯一的目的只能是让这个村子名义上归对岸。哈哈,秦的官员真有趣啊,配合度太高了

元各郡县志上讲的很清楚。邓县和襄阳,以万山为界,万山以西可不止一个村,好多村呢,反正不归襄阳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13-5-27 15: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争论的好激烈。

其实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汉水在隆中附近有过一次小的改道。
公元304年左右刘弘立碑时,明确说是在“沔之阳”,也就是隆中当时在汉水北岸(阳:山南水北),但是到了200年后写《水经注》时期,就明确记载隆中在汉水南岸了。这就是你们争论的关键。

汉水经常泛滥,有小的改道也很正常。尤其是在隆中这一带多数是平川的地区。
这样来看:隆中在汉晋时期是位于汉水北岸的,属于南阳郡邓县就很合理了,但是其距离南阳郡治很远。到了南北朝时期,汉水在这一带有小的改道,隆中位置没变,河道变了,隆中跑到了汉水南岸了。当然,此时隆中是否还属于邓县管辖呢?不得而知,因为隆中太小了。如果不是后世诸葛亮太有名,这里都不会被记录下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13-5-29 09: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13-5-27 15:01 发表
哈哈,争论的好激烈。

其实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汉水在隆中附近有过一次小的改道。
公元304年左右刘弘立碑时,明确说是在“沔之阳”,也就是隆中当时在汉水北岸(阳:山南水北),但是到了200年后写《水经注》 ...

沔之阳,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人提出过,沔之阳可能是在沔阳祭祀,与观亮宅是两回事。因为李兴的碑文是铭文,不是祭文。铭文可以记载多次事件。不过只是推测而已。


至于阁下说的改道事件,缺少有力的证据,也只推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31 02:3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59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