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揭示历史的真相——松赞干布迫娶文成公主,文成原来只是小老婆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38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揭示历史的真相——松赞干布迫娶文成公主,文成原来只是小老婆, 文成原来只是小老婆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1
发表于 2013-4-2 1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揭示历史的真相——松赞干布迫娶文成公主,文成原来只是小老婆
揭示历史的真相——松赞干布迫娶文成公主,文成原来只是小老婆
一、兵临城下
623年四月,吐蕃攻陷大唐芳州,这是唐、蕃之间最早的一场战争。不过此战的规模不大,也并未引发两国间的全面冲突,在之后的十余年中,两国相安无事。
吐谷浑王国盘踞于今青海和甘肃一带,之前曾被隋炀帝灭了国,大隋在其地上设立了四个郡县(其中鄯善和且末二郡均已探入今新疆境内),基本扫清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为之后进一步经营西域已经打好了根基。可惜大隋之后将军事重心转向征辽,并因三次远征耗尽国力而亡国,未能继续在西陲进取。趁着隋末大乱,吐谷浑复了国,但到了634年,唐朝出师一万,花费一年时间击败了吐谷浑,并且扶立了亲唐的半傀儡政权,吐谷浑自此又沦为大唐的属国。在夺占吐谷浑后,唐与吐蕃间没有了缓冲区,直接的冲突不可避免。此时的唐帝国已经步入李世民执政的中、后期,李渊开国时唐军在战火中磨砺出的锐气已然消散大半;而吐蕃国主松赞干布颇具才干,吐蕃在兼并诸羌后势力大增,对大唐的态度遂日趋强硬。
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长安,希望与大唐和亲,试图藉此与中原加强往来,从而获取政治、商贸等方面的利益。此时的唐太宗压根儿瞧不起吐蕃这个蛮夷国家,便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松赞干布勃然大怒,出兵痛打受大唐庇护的吐谷浑,向大唐还以颜色。据《新唐书》卷230记载:“吐谷浑不能亢,走青海之阴,尽取其赀畜。”随后吐蕃又“攻党项、白兰羌,破之。”大唐无力庇护自己的藩属,对吐蕃的挑衅行为无可奈何,只好装做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但松赞干布仍不解气,又于638年挥军攻入大唐本土,“顿于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旧唐书》卷207)。
二、刀锋促成的和亲
按《新唐书》中的说法,此次吐蕃出兵达二十万众,这个数字显然是有水分地。据吐蕃史书《世系明鉴》记载:“赞普致书唐主曰:‘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而在《西藏王统记》中亦载:“如若是行,不得公主,我即遣化身军旅五万,杀汝,掳公主,劫掠一切城市而后已。”过去在出兵时,常常夸大己方军队的数量以震摄对手,而从语气上看,松赞干布的这两句话也明显带有恐吓目的,因此这个所谓的“五万兵”,多半是为了向大唐施压而做的虚词,蕃军的实际数量应该还远少于此,至于“二十万”之数,就更是荒唐离谱已极。此时吐蕃刚刚兴起,其人口、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如此规模的军队,唐史中夸大蕃军数目,无非是要藉此来抬高自身罢了。
此次松赞干布挥军伐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迫使唐太宗同意和亲,这样既能获得和亲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又能争回面子,洗雪拒婚之辱。在初期得胜之后,松赞干布态度强硬地遣使威胁李世民:“若不许(公主)行,则兵伐唐都;入蒙见允,则汉藏和好,永息烽烟。”(《西藏王臣记》)而在《新唐书》卷216中,亦有相似记载:“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然而李世民此时尚不准备妥协,非但没有送出公主,反倒紧急从各地抽调军队,又征发东突厥和铁勒各部,集结了五万步骑前往赴援。
松赞干布顿兵于松州城西,呈威压态势,坐待长安回复,而没有立即攻城,力图赶在援军到来前破城,说明他此行的目的并非夺取松州,而是陈兵恐吓。《新唐书》卷230中记载的“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应该指的是劫掠松州地界。虽然《资治通鉴》卷195中记载“吐蕃攻城十馀日”,却应该不过是做做样子,向唐施压,并不会真正卖力攻城,徒增伤亡,这一点从松州主将韩威还主动出城耀武,并对屯于城西的蕃军大举进攻亦能得到证实。松州是西疆重镇,驻军甚多,又是依托于坚城,以逸待劳,占了不少便宜,因此韩威信心满满地主动出击,然而蕃军的战斗力甚强,非松州驻军所能敌。在《新唐书》卷216中,记载了此战的结果:“都督韩威轻出觇贼,反为所败,属羌大扰,皆叛以应贼。”
韩威大败之后,损兵折将,松州一带被羁縻统治多年的羌人早就对大唐不满,此时趁机起事,与蕃军联手,边境局势骤然恶化。就在此时,唐将牛进达统援军前锋到达松州,就在松赞干布还在苦等大唐这个礼仪之邦回信之时,唐军已然不宣而战,牛进达“掩其不备”,“夜袭其营”,斩首千余级(虽然唐军自身的伤亡未载,但当是略占到一些便宜)。如今有一些人刻意夸大歪曲松州之战的过程,说什么牛进达仅以少量军队,便在偷营时将吐蕃全军击溃,蕃军四散奔逃,松州之围遂解,可见唐军战斗力远在蕃军之上云云。其实牛进达所统只是前锋,偷袭占点小便宜还可以,要说能击溃吐蕃全军,显然不合常理。而以中原史官夸功掩败之习,此战若真地大破蕃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唐史中绝无不载之理,但各家史书均只提到在偷营时斩首千余,显然蕃军并无其它损失。在被偷营之后,松赞干布见威胁未果,大唐非但不肯妥协,反倒出动重兵来与自己决战,遂在胜负未决的情况下撤军西返,双方最终未在松州城下展开大战。唐军主力很快便抵达松州,但既未追击,任由蕃军安然退走,又不敢杀入蕃境报复,显然对蕃军亦有所忌。
笔者认为,蕃军此次不战而退,主要有两个原因。吐蕃在此之前四处扩张,连年做战,百姓负担沉重,国内厌战情绪滋生,上下皆欲修养生息,而众多新征服的部落和土地也需要时间来加强控制,因此从松赞干布挥师东侵吐谷浑开始,大臣中就多有劝阻者,以死相谏的就有八人,可见国中罢战的呼声很高(“初东寇也,连岁不解,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新唐书》卷230)。在这种国力已疲,内部不稳的情势下,蕃军主力在敌境中与五万精锐唐军进行决战,实在过于冒险,因此松赞干布最终选择了暂且避让。
其次,松赞干布此次陈兵松州的战略目标并非夺占土地和城池,而是希望通过袭扰边境的手段逼迫大唐答允和亲,进而通过和亲手段来加强与中原的沟通,从而在商贸、技术、物资等各个方面与大唐达成合作,为吐蕃谋得实际利益,因此并不愿与唐朝彻底闹翻。而且此时双方军队的战斗力差不多,就算能在松州决战中取胜,也定然是惨胜,与唐军两败俱伤并不符合吐蕃的国家利益。此时的吐蕃刚刚走上扩张之路,正致力于吞并周边诸羌,自然不愿再结下唐朝这样一个毗邻的大敌。
因此松赞干布既不惜借助武力威胁来达成和亲,却又不愿与唐军主力决战。从诸史料中的细节隐隐可以看出,松赞干布似乎是打着不断袭扰的主意,既避实击虚, 不与唐军正面对决,却也始终不让大唐边境安宁,直至太宗妥协为止。在从松州退兵之后,松赞干布又于640年十月第三次遣禄东赞前往长安求亲,并以此为条件与大唐议和。这其实是在入侵大唐、展示兵威之后,看大唐还敢不敢再次拒绝自己的要求,其实质是一种礼节包装下赤裸裸的武力逼婚,李世民若不答允,蕃军肯定还会再次兴兵犯境。
通过这次边境冲突 ,尤其是蕃军大破韩威一事,李世民已经充分认识到吐蕃这个边陲之国实力强劲,决计不可轻视。由于太宗一手推行的府兵制无法支撑长期战争,致使唐朝无法承受与吐蕃打持久战的庞大消耗。而偏偏吐蕃地处高原,易守难攻,唐朝的军事进攻能力又不强,因此无力主动攻入蕃境,甚至连短期内给对方造成军事压力都做不到。换言之,帝国的财政状况又不足以长期在西疆屯驻一支重兵,因此吐蕃能够轻易威胁到大唐边境地区的安全,而大唐却对吐蕃完全无可奈何。在这种尴尬处境下,尽管唐太宗对此次和亲非常抵触,但局势逼人,最终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将文成公主乖乖送出。
至此我们已经看清了历史的真相,显而易见,吐蕃这第三次“请婚”,其实质就是礼节包装下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是强行逼婚,可最终却被中原撰史者包装粉饰成了吐蕃“遣使谢罪”,反倒成了臣服讨饶之举,众史官的生花妙笔委实令笔者赞叹不已。然而任凭他们如何舌灿莲花,却也无法否认,李世民在经历了一次吐蕃入寇之后,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被迫改弦更张,献上文成公主,以换取边境安全这一事实。其实李世民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人,他之前敢不顾信义地悔夷男的婚,不过是因为当时的薛延陀已然衰弱;他前两次拒绝松赞干布的求亲,也是因为瞧不起蕃军的战斗力;可一待发现吐蕃的强大难缠,就赶忙改轻慢不屑为讨好拉拢了。
大唐最终被迫同意和亲,显然是怕了吐蕃,表现出一种示弱,只不过一些撰史者死鸭子嘴硬,硬是把示弱说成“示恩”,大玩文字游戏,竟然成功将此事曲解为:吐蕃在大败后遣使谢罪,恳请与大唐结亲,愿意之后永作臣藩,唐朝见其恭顺,心生怜悯,又感其请婚意诚,终于大度地同意赐婚……之后还编出“唐太宗五难使臣”这样的有趣故事在民间流传,以欺瞒百姓,强撑面子。可无论那千奇百怪的说法如何巧言令色,却都无法解释,为何第一次禄东赞赶赴长安时,同样是礼数周到,大唐却不肯和亲,而对方兴兵之后,便立刻改了主意。
三、文成公主竟是小老婆
松赞干布软硬兼施,最终迫使唐太宗送出公主,这不免令大唐所有人感到面上无光,于是史官们在竭力淡化这场和亲的“被迫性”的同时,便唯有大吹文成公主入藏后的地位和影响,试图营造出大唐公主在番邦地位尊崇,众蛮夷皆景仰拜服,欢天喜地沐浴上国天恩的假象。这幕虚假历史在历代均被史官们心照不宣地沿用,建国后更是大行其道。笔者在饱含中国特色的历史传播中淫浸多年,受毒害甚深,直到不久前才知道,原来文成公主竟然不是王妃,只不过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而且是五个小老婆中的寻常一个,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负责伺候松赞干布的起居,实与笔者之前心中那个高高在上、雍容高贵、深受蕃人敬重的“国母”形象大相径庭。
吐蕃国主称为赞普,王妃(正妻)称作觉蒙,松赞干布的觉蒙是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应该是在松赞干布年轻时缔结的婚姻。之后松赞干布又陆续娶了五个小老婆,其中三个是蕃人(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一个来自尼泊尔(墀尊公主),文成公主是最后一个,她的身份是“赞蒙”,吐蕃王室妇人的泛称,与觉蒙有着身份上的显著差距。由于松赞干布出生年月并无确载,因此如今并不清楚他娶文成公主时的年纪,但从文成公主已是他招的第六个女人,以及他在娶了文成公主后仅九年就死去均能看出,当年方十六的文成公主于641年入藏时,他多半已经不年轻了, 应该已有四五十岁的年纪。
四、身在异域的可怜女子
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他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四十年,孤零零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大半的青春韶华都埋没在了雪域高原。即使在松赞干布生前的九年中,她的婚姻也决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赞干布共有六个有名分的女人,还有无数没有名分地,又能顾及文成多少?据藏文本《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编年记事》记载:“此后六年,墀松赞赞普升遐(归天),与赞蒙文成公主同居三年耳。”可知松赞干布有六年基本不与文成产生交集。而即使是在随驾的三年中,她也无非是给那个老男人充当性保姆罢了,在这个可怜少女凄苦的一生中,恐怕爱情和甜蜜从来就没有降临过。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九年,却只有三年产生交集,三分之二的时间被冷落遗忘,显然谈不上受宠,在五个小老婆中都未必居前,比起正室尺尊公主自然更是远为不如,据说藏民中甚至还有她受虐待的说法。从她并无子嗣来看,或许在这三年中,她连性保姆都算不上,只是一个被自己男人冷待的侍者。或许在松赞干布眼中,这个来自唐朝的女子不过是一个充斥着政治因素的符号,从来就没有当成过自己的家人。
虽然文成公主当时的陪嫁异常丰厚,不仅有大量财物,还带着大批工匠,给吐蕃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蕃人把她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而乞和的贡物,由此也能看出太宗曾用女人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去过拉萨的人,均能看到大昭寺和小昭寺规模的遥远差距,自然便会明白文成公主在当时的真实处境,松赞干布为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供奉其中;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虽然带着佛家至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却只为其修一个规模远逊的小昭寺来安置,二人地位高下由此便可见一斑。后来金城公主入藏,为吐蕃国主正妻,才将两座像互换,一直持续至今。由此亦能看出,在蕃人心中,正妻与文成公主这样的偏室的地位是有着天壤之别地。
在《西藏王统记》(又名《诸王统史明示》)中,记载了一段文成公主抵蕃后的遭遇,尺尊公主大发淫威,宣称:“我乃先事王,正室大为尊……正室为王后,偏室后之婢……正偏且比试……若试不能敌,勿望近人主……”“于是使公主上下人等,无人服侍,几近一个月……心中实难忍受,召禄东赞来质问……禄东赞回云:我实无力奉送饮食,亦无力谒见赞普,诸事皆由尼后做主,你自行言于彼!言罢径去。”由此记载也能看出,尽管文成公主贵为唐太宗的亲侄女,又赐以公主之名,代表了大唐帝国的脸面,可在更为强大自信的吐蕃帝国眼中,却显然无足轻重。正因如此,当我们翻阅蕃史时,便能发现,松赞干布的丰功伟绩记载详尽,却鲜有提及文成公主者。
五、被歪曲的历史
如今的历史读物每提到唐与吐蕃,率先谈起的就是文成公主和亲一事,而且总是一味吹捧,大加渲染此举如何为两国带来了和平,却对其中蕴涵的“送女子保平安”的屈辱避而不言,更对二十二年后,文成公主尚在之时,吐蕃就再次大举进攻唐朝一事讳莫如深,竭力想营造出一幕假象,似乎本次和亲是唐朝出于博爱精神,积极主动地去扶助周边弱国,搞了一场大快人心的文化输出一样,却对之后唐、蕃间百余年的血战视而不见。然而虽然此次和亲打着“扶助边邻”的旗号,却无法解释为何大唐只“扶助”经常教训自己的吐蕃,却对其它弱小的、不足以威胁到自己的国家视为无物。
为了讨好吐蕃,唐太宗还充实了文成公主的随行队伍,送出了大量中原的技术人才和物资,给吐蕃带去了医药、营造、工技、农桑等多种技艺,此举不啻于养虎贻患,吐蕃因而变得更为富强,迅速成为西陲霸主,其野心也随着实力提高而滋生更甚,后来更是连年攻打大唐,迫得唐帝国一百多年缓不过气来。唐太宗鼠目寸光,只贪图眼前安逸,却不管后人死活,可笑这样一件饮鸩止渴、助敌坐大的愚举,如今却被主流舆论吹捧为促进民族交流的伟大壮举,却无人愿意想一想,吐蕃倒确实在这个环节里收益良多,可唐朝和中原百姓又能在这种“伟大的民族交流”中得到些什么?
为了宣扬此次和亲的积极意义,在一些历史读物中,甚至胡乱宣称什么佛教是唐朝传给吐蕃的,其实吐蕃的佛教来自天竺,松赞干布曾派土弥桑布扎到印度求经,并创制藏文,初译佛经,而唐朝自己的佛教也是唐玄奘去印度求得地,所得尚不及吐蕃,在佛学方面唐朝根本就没有传授吐蕃的资格。
文成公主入藏虽然暂时换来了西部边境的和平,却只能让吐蕃满足于一时。由于吐蕃本就处于上升阶段,又得到唐朝的襄助,因此实力逐年增强,而唐军的战斗力却随着开国兵锋的迟钝而大幅衰退,如果说当初在松州城下双方势均力敌,各有所忌的话,那随着时间流逝,蕃军的战斗力已然渐渐凌驾于唐军之上,对大唐日益轻慢。到了662年前后,吐蕃赞普(国主)芒松芒赞对击败唐帝国已经信心满满,于是在和亲仅二十二年之后,文成公主尚在之时,便再度兴兵,与唐帝国频频发生边境摩擦,并于663年将大唐的属国吐谷浑灭国。此举损害了唐帝国的核心利益,两国自此便在西域、河陇一带展开激烈的战略争夺,并且一打就是一百多年。昭君入塞给汉朝带来了六十多年的和平缓冲时间,文成公主却只能延缓敌人的痛打二十二年,这不能怪这个境遇可怜的女子,她多半已尽了心力,只不过唐帝国过于羸弱,遭人觊觎,而“娘家”弱小的她在番邦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地位和话语权,想帮也是无能为力。
[
本帖最后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3-4-2 10:52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五袋石果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2
发表于 2013-4-2 1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成公主是去做妾,这个不是秘密吧,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
王昭君才是去做妻的。
唐朝和亲要用宗女,只能做妾。汉朝和亲就随便划拉个宫女,去了是正妻。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3
发表于 2013-4-2 11: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懂点历史不容易啊
出个题目,原来文成公主不是唐太宗亲生女儿,那她是谁的女儿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郝伯道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291
帖子
27073
编号
71951
注册
2006-6-9
#4
发表于 2013-4-2 12: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3-4-2 11:30 发表
文成公主是去做妾,这个不是秘密吧,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
俺基本不懂历史
但经常在轩辕逛逛,也知道这么回事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luke1982100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5
发表于 2013-4-2 12: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套一个什么“揭示历史的真相”这种标题了吧
和亲这种事情很难去定义,如果中国皇帝看得上番邦女子的话,愿意和亲的番国恐怕要排队。牺牲一人而换来长久和平并非亏本生意,如果说外嫁的女子可悲,那么战争中家破人亡的P民可悲不?被军队奸虐的女子可悲不?所以和亲是有积极的方面的。
但是和亲也有问题,抛开民族主义来说,和亲多了,准确点说是和平多了,民族的战斗力就会被削弱,当有更强大的外敌出现的时候就难以抵抗。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6
发表于 2013-4-2 12: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luke19821001 的帖子
正解
封建宗族制有其优越性,牺牲一男一女的幸福就能换来整个家族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可咱为嘛只见抨击,不见宣扬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7
发表于 2013-4-2 12: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4-2 11:44 发表
懂点历史不容易啊
出个题目,原来文成公主不是唐太宗亲生女儿,那她是谁的女儿
有考证说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8
发表于 2013-4-2 12: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轮回
于 2013-4-2 12:30 发表
有考证说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
因为是李道宗送去的,所以是李道宗的女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9
发表于 2013-4-2 1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轮回
于 2013-4-2 12:30 发表
有考证说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
尽管文成公主贵为唐太宗的亲侄女
============================
肯定哪里有问题了。百度了下,李道宗只是李渊的堂侄,亲侄都不是,更别说儿子了,那文成公主就不是李二的亲侄女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存在就是合理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635
编号
427214
注册
2011-6-7
#10
发表于 2013-4-2 15: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谁的女儿,总之是以公主的名义送出去的,那她就是公主。
楼主确实一直在黑唐朝,不过唐的表现也确实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11
发表于 2013-4-2 15: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00多年唐是世界的中心,不知有木有其它国家不同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慕容秋
(桃花谢了有玫瑰)
白衣伯爵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208
帖子
11881
编号
1012
注册
2004-3-16
来自
弈城
家族
慕容世家
#12
发表于 2013-4-2 15: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3-4-2 10:44 发表
唐将牛进达统援军前锋到达松州,就在松赞干布还在苦等大唐这个礼仪之邦回信之时,唐军已然不宣而战,牛进达“掩其不备”,“夜袭其营”,斩首千余级
看到个认识的,这不就是铁面判官东路总瓢把子吗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13
发表于 2013-4-2 15: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牛进达正是尤俊达的原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4
发表于 2013-4-2 15: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成之后还有金城,以及那个攻陷了长安,据说是她儿子的赤松德赞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15
发表于 2013-4-2 17: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成入藏带去大量先进技术才是最不可容忍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李敬玄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49
编号
273262
注册
2008-4-1
#16
发表于 2013-4-2 17: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太宗遣李道宗护女入藏,实为勘探藏中形势
楼主连斩首数与实际损失数差距甚大都不知道,大量的“笔者之见”又充满臆测、原创
当是精神上有偏执症或者受雇于某组织,又或者本身是高丽杂种,不足为言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东极青帝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480110
注册
2013-3-16
#17
发表于 2013-4-2 17: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李敬玄
于 2013-4-2 17:28 发表
太宗遣李道宗护女入藏,实为勘探藏中形势
楼主连斩首数与实际损失数差距甚大都不知道,大量的“笔者之见”又充满臆测、原创
当是精神上有偏执症或者受雇于某组织,又或者本身是高丽杂种,不足为言
扑哧。
虽然楼主说的这些都是前人说烂的段子,不过这与文中道理正不正无关。
真要是所谓“勘探藏中形势”,那文成公主这“间谍”做的可真是够烂的,不然没法儿解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是?
=============================================(懒得打字了,直接转)
吐蕃的松赞干布娶小老婆,但是并没有闲着不干事,而是在MGAR STON RTSAN YUL ZUNG(禄东赞)、DAR RGYAL MANG PO RJE(达延芒保杰)以及MCHIMS MANG BZHER NGAN PA (深芒热安巴)等人的协助下,进行了内部资源的整合,尤其重要的是颁布了BKE’YI KHRIM YIG CHEN PO RNAM ARUG(钦定六大/法),分别是:
顶上王座与十万部众法
十万黄金法
赋税及度量衡之法
王国判例为裁定的法律
裁决安多地区官员法
裁决诸侯一般法
王国一般事务法
关于法律的具体条文和内容,咱家以后会在吐蕃崛起里仔细谈,这里不多说了。你只需要知道就是颁布了这一系列法律,整合了吐蕃内部的势力,所以在公元656年吐蕃再次出兵!
松州之战也好,文成公主也好,都没有让吐蕃人放弃既定的计划,顶多就是拖了他们两年的事情而已。
公元656年,吐蕃大相MGAR STON RTSAN YUL ZUNG(禄东赞)率军攻打白兰。
初战不利,为白兰所败,后吐蕃增加援军而白兰不敌,吐蕃遂胜。
“又有白兰羌,吐蕃谓之丁零,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胜兵万人,勇战斗,善作兵,俗与党项同。” --新唐书 党项传
因为松赞干布迎娶了Ru yong baz'rgyal mo btsun,因此在短时期内,他没有对党项人动手,而是对曾支持诺喝钵的白兰下了手,最终吞并了他们。
然后才是公元660年,吐蕃在消化了白兰地区以后,又转头过来重新对土谷浑下手,以土谷浑的诺喝钵附唐为藩属破坏了两国中立为理由攻击土谷浑,从公元660年开始进行骚扰,到公元663年,吐蕃在亲吐蕃的土谷浑贵族素和贵的带领下,在黄河边发动最终会战,殴得诺喝钵带着唐朝的弘化公主抛弃部众跑路到凉州去了。
而唐朝呢?对此则不闻不问,全都没看见。
人家都把自己小弟给打成这样了,什么意思都已经写在脸上,结果唐朝还自欺欺人说没事没事。
到了公元667年,吐蕃整合消化了土谷浑白兰等羌,又发兵破了生羌12州,结果唐朝还没动静。
等到公元670年,吐蕃整合了诸羌的势力,一口吞了西域十八州,四镇沦陷了,唐朝才发现情况不对,要派人来讨伐。
结果呢?在一触即溃,在大非川最终决战全军覆没。
这个说明什么问题?
你把这种战略、战役、战术层全出了错的失败拿来和后面斩首吐蕃500级的胜利来抵消?
说句实话,人不是这么丢的吧?
===================================================================
派个公主给人做小三,被你老兄美化成是去做间谍,然后这间谍失职到搞得整个唐代前期西北边政一片糜烂,吐蕃成了有唐一朝最大的边患?你老兄是粉文成还是黑文成呢?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东极青帝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480110
注册
2013-3-16
#18
发表于 2013-4-2 17: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李敬玄
于 2013-4-2 17:28 发表
太宗遣李道宗护女入藏,实为勘探藏中形势
楼主连斩首数与实际损失数差距甚大都不知道,大量的“笔者之见”又充满臆测、原创
当是精神上有偏执症或者受雇于某组织,又或者本身是高丽杂种,不足为言
另外说一句。
真别扣帽子开骂。有什么干货抖出来就是,何必气急败坏到质疑人家的血统呢?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东极青帝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480110
注册
2013-3-16
#19
发表于 2013-4-2 17: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灭了高句丽,让新罗崛起把唐军逐出。
坐观土谷浑灭亡,让吐蕃崛起把唐朝压着殴打。
灭了突骑施,让阿拉伯人(波斯军)胡化中亚。
同样的错误连犯三次也不思悔改,还不提胡化河北河西。
这就是有唐一朝”辉煌“的边政。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晕菜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572
编号
6332
注册
2004-3-29
#20
发表于 2013-4-2 19: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极青帝
于 2013-4-2 17:59 发表
灭了高句丽,让新罗崛起把唐军逐出。
坐观土谷浑灭亡,让吐蕃崛起把唐朝压着殴打。
灭了突骑施,让阿拉伯人(波斯军)胡化中亚。
同样的错误连犯三次也不思悔改,还不提胡化河北河西。
这就是有唐一 ...
-------
这种诸葛亮式的意见看起来倒是蛮有意思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东极青帝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480110
注册
2013-3-16
#21
发表于 2013-4-3 1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晕菜
于 2013-4-2 19:52 发表
-------
这种诸葛亮式的意见看起来倒是蛮有意思的
传统中原王朝的边略从来都是“群狼搏虎”,扶持联合弱小部落削弱强大部落,以达成边境上的非统一均势。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隋文帝八路击胡之后长孙晟定下来的“远交而近攻,合弱以离强”。
唐代是恰恰反过来,专挑弱的拍,拍死了就养肥了大的,最后威胁到唐廷安全。这是事后诸葛,还是老人言,自己去想。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2
发表于 2013-4-3 12: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呃~
这个坛子里的都是老鸟,自然觉得是老生常谈
但本文还要发于搜狐之类小白较多的坛子,还是有一定普及常识的作用的。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3-4-2 11:30 发表
文成公主是去做妾,这个不是秘密吧,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
王昭君才是去做妻的。
唐朝和亲要用宗女,只能做妾。汉朝和亲就随便划拉个宫女,去了是正妻。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3
发表于 2013-4-3 12: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安危托妇人,姑且不谈屈辱,也不靠谱。国家的安全,还是要靠武力来维系。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13-4-2 12:13 发表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套一个什么“揭示历史的真相”这种标题了吧
和亲这种事情很难去定义,如果中国皇帝看得上番邦女子的话,愿意和亲的番国恐怕要排队。牺牲一人而换来长久和平并非亏本生意,如果说外嫁的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4
发表于 2013-4-3 12: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她不是江夏王的闺女吧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4-2 13:10 发表
尽管文成公主贵为唐太宗的亲侄女
============================
肯定哪里有问题了。百度了下,李道宗只是李渊的堂侄,亲侄都不是,更别说儿子了,那文成公主就不是李二的亲侄女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5
发表于 2013-4-3 12: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一向是用事实揭破唐朝的欺世骗局
QUOTE:
原帖由
存在就是合理
于 2013-4-2 15:04 发表
不管是谁的女儿,总之是以公主的名义送出去的,那她就是公主。
楼主确实一直在黑唐朝,不过唐的表现也确实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6
发表于 2013-4-3 12: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谁册封的世界中心啊?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4-2 15:08 发表
100多年唐是世界的中心,不知有木有其它国家不同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7
发表于 2013-4-3 1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又或者本身是高丽杂种”
唐粉的素养是越来越次了。
至于阁下认为,和亲的目的是为了派一个被蕃军卫护,万人瞩目的李道宗当间谍,“勘探藏中形势”
我实在是真的很佩服你的创意。
以后还是“不足为言”吧
QUOTE:
原帖由
李敬玄
于 2013-4-2 17:28 发表
太宗遣李道宗护女入藏,实为勘探藏中形势
楼主连斩首数与实际损失数差距甚大都不知道,大量的“笔者之见”又充满臆测、原创
当是精神上有偏执症或者受雇于某组织,又或者本身是高丽杂种,不足为言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28
发表于 2013-4-3 12: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3-4-3 12:20 发表
她不是江夏王的闺女吧
那你说是李世民的亲侄女,可以说她的父亲是李渊的哪个儿子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29
发表于 2013-4-3 13: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那个说错了,他只是李世民的侄女,史料中没说是亲侄女还是远方侄女。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4-3 12:29 发表
那你说是李世民的亲侄女,可以说她的父亲是李渊的哪个儿子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不容青史俱成灰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30
发表于 2013-4-3 13: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能且不自信的王朝,自然只会欺软怕硬,靠虚浮的胜利强自妆点门面。
唐朝不是不想打强的,实在也是打不过,不敢打,可以理解。
QUOTE:
原帖由
东极青帝
于 2013-4-3 11:02 发表
传统中原王朝的边略从来都是“群狼搏虎”,扶持联合弱小部落削弱强大部落,以达成边境上的非统一均势。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隋文帝八路击胡之后长孙晟定下来的“远交而近攻,合弱以离强”。
唐代是恰恰反过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38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1: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31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