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梅毅新作有感, 买了海天出版社的两部“补完”《真史》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19 10: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读梅毅新作有感

梅毅之前没有写秦汉史和清史,估计是为了“不跟随”,或者是没兴趣吧。前者被炒得太滥,后者则是太苦闷憋屈。
不过以梅毅的为人,喜欢翻案和捡拾被遗忘的片段,那么这两段历史还是有东西可挖。
收到当当的邮包后马上打开,秦汉史翻了下目录就先放在一边了,把清史的第一章《塔山阻击战中七千大明烈士》认真看完,对梅毅的文风又多了几分欣赏。
虽然大量引用了棒子的东西,但其胸怀却实在令广大明粉们汗颜。
梅毅在导读里面对清帝的评价,我认为比较公允,但书的正文中还是以贬为主。被他重点揭批的多尔衮和雍正,显然是在和近期主流的辫子戏做斗争了。
吴三桂独占一章,我觉得是要延续一下《亡天下》的故事,给读者一个交代,顺便给大汉奸再鞭尸一番吧。
肃顺的章节却是有点看头的,清朝的真正汉化其实从道、咸才开始,本人也比较认同这一观点。肃顺为汉人的上位做出巨大贡献,不应埋没,所以梅毅给了他独占一章的地位。
对新疆地区的平定,是清朝对大中国做出的真正功绩,而且也符合当代政治需要。梅毅对此大书特书,暂时还看不出动机何在,以后再细读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19 12: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记错的话,梅毅是在《百家讲坛》说《隋唐英雄传》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19 12: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梅毅是从《华丽血时代》开始,再就是他和当年明月叫板互喷的轶事。
不过梅毅的口才是比石悦好太多了,所以能上百家讲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12-19 13: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汉史东汉部分写的篇幅太少啊。
就剩先秦、三国跟清朝后期(虽然有太平天国跟辛亥革命两部,但毕竟不是正面描写清朝的)了吧。
估计先秦他不想写、三国他不肯写、清朝后期他没法写(因为已经写了两部侧面反映的嘛)。这10本就算全部的内容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12-19 1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赫连勃勃人品不行,但书倒挺合我的口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19 16: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原来三红的口味如此啊。

看完梅毅的书,明月的就看不下去了。

他这套丛书改名叫《帝国真史系列》,先秦不是帝国,他可以有充分的理由不去写。清朝后期呢,我估计他之前写过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偷偷懒也没什么大问题。况且清朝后期从鸦片战争开始也被炒滥了,他就捡出来一个被遗忘的肃顺好好写了写,也算是符合了他喜欢翻案和不随大流的风格吧。

但是东汉部分落笔有点少,确实遗憾,所以我先把秦汉史扔在一边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2-19 16: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dreambe 的帖子

他有写过宋史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2-12-19 17: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两本,说实话思考性的东西太少或者说没有,而且有不少错误(看的好像是明和五胡十六国),不过都好多年前的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12-19 17: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临川介甫 的帖子

写过,好像原名叫《刀锋下的文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1 09: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临川介甫 的帖子

《刀锋上的文明》是五代和宋、辽、金时代的杂史,有关北宋的篇幅比较多,但南宋部分很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1 09: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说梅毅对吴三桂的一些看法和结论

吴三桂,是一个历史上重要人物,但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吴三桂的平凡之处,在于他一生之中经面对多次选择,但他每次都选择了易地而处多数人都会去选的那一项。
相比于作者梅毅,吴三桂肯定不讨好,因为他缺少了特立独行的一面。

吴三桂的一生都是奉行利益至上,而不是什么血性少年或是老奸巨猾。

梅毅从对一些史实的挖掘,否定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推翻了吴三桂先降李自成而后又勾结多尔衮引清军入关的传说。
陈圆圆并非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决裂的关键因素。

吴三桂擒杀永历帝,虽然有愧对大明朝的一丝内疚,但意向绝对是全心全意为满清新主子效忠。
一边永绝后患,不给明朝残余翻盘的机会;一边以功勋卓著换取坐镇云南,想效法明朝沐天波故事。

吴三桂一直都没有自己当皇帝的野心,直到被“不懂事”的康熙逼反。

平南王尚家是三藩造反的最大惹祸精。

吴三桂及其集团是因为无法接受撤藩造成的利益严重受损,这才起兵造反,而不是“撤亦反,不撤亦反”。
康熙在对吴藩的态度上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错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21 12: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dreambe 的帖子

有新意

不是说吴三桂云南一省花费清廷就已经不堪重负了,想自己的利益不严重受损那是天方夜谭。所以还是说“撤亦反,不撤亦反”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1 13: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未必非要把老吴弄反了吧?三藩之费半天下,撤是必须的,不过再坚持个十来年把老吴等死了再搞也不迟。
事实证明尚、耿二藩都是软蛋,很容易解决的。

还有一点误解就是吴三桂主动请撤是试探康熙的意思,正好找个机会反了,梅毅说完全是扯淡。尚可喜主动请撤是他真心的想回东北养老,那时候广东还不是什么好地方,上了岁数的北方人住不惯也正常。本来老尚看不过他儿子尚之信,想把他留在广东,自己眼不见心为净。但是康熙却干脆把平南王的封藩都取消了。不知道哪个混蛋幕僚给出的馊主意,让老吴也上折子申请撤藩,不然面子上不好看:人家老尚都这么高觉悟,咱也不能落后吧?但是吴三桂算准了康熙会驳回他的折子再安慰一下,没想到年轻气盛的皇帝还真就给批了!

其实老吴的想法还真就是舒舒服服混到死,然后子孙后代能有个着落。康熙不愿意用那么大话费养三藩,但其实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养下去的,三个老东西已经完蛋两个了,偏偏最牛那个还没事,就不愿意再等一等。
再养吴三桂8年,和打上8年,哪个更费?

[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12-12-21 13: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21 13: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dreambe 的帖子

这就很难说了,除非康熙能确定吴三桂100%不会反。不然,“三藩之费半天下”,岂不是割肉饲鹰?再者,时局是不断变化的,康熙能肯定吴三桂现在不反将来就一定不反?这个赌康熙打不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2-21 15: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了宋的某些篇章,他的观点真的让我觉得很恶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1 15: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临川介甫 的帖子

举一些例子说说啊,《刀锋》我也看过了,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2-21 16: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dreambe 的帖子

连司马光以及对古人道德要求极其严苛的朱熹都对荆公的人品加以肯定(要知道苏轼的德行在朱熹眼中是极差的),梅某连荆公的人品都可以否定,还谈什么王安石变法?!

另外,梅某的文笔也非常一般

我们这有句俗话:手小就别去遮大屁股,我觉得历史爱好者还是别什么史都想来置喙——某些人就是净想着出名、骗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3 12: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介甫先生还是受不了对自己的诋毁啊,不过我觉得梅毅并没有真的诋毁王荆公的人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3 13: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继续再说说后面的章节

看完了吴三桂和雍正两章,真的是有点不爽啊。

梅毅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战争的描写过于主观化和倾向化。不知道是因为本章主角是吴三桂,还是因为他对清廷的厌恶,本章的战争部分完全是从吴方视角来写的,几乎就没有站在清廷一方考虑过问题。

吴三桂从胜到衰的转折点,就是他常驻湖南不思进取开始,梅毅把吴三桂的失败归结为其战略失误,幻想和清廷媾和划江而治,甚至还能迎回儿孙共享天伦之乐。而清廷则利用这大好时机从容调兵遣将,完成对吴军的防御反击部署。在梅毅笔下,清廷宛如小强一般的坚挺,不管多严重的危机来临都不疼不痒,轻描淡写的就化解了。而同样的困境落在三藩身上,却成为困扰一方的大难题,进而直接造成失败的结局。

在梅毅看来,吴三桂是输给了自己,不是输给了康熙。是吴三桂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才给了清军可趁之机。

但我们都知道,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实属逆天翻盘,纵然之前强撤吴藩是犯了冒进的错误,但之后的康熙确实以弱冠之龄从容应对,一步步化解危局,直到柳暗花明,攻守之势易位。但是在梅毅笔下,康熙就只干了三件事:下诏痛斥各路“将二代”统帅积极作战;任用图海和西北三汉将平定王辅臣;死催各路大军急速南下云贵灭掉吴世璠。其他时间里,这位圣祖爷似乎就是凭着惊人的RP在那坐等清军胜利,吴军失败,于是三藩之乱平了。

在说到耿精忠东南闹腾的时候,曾级和台湾的郑经联手反清,但很快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耿郑联盟的破裂被眼光敏锐的康熙帝发现……这大概是梅毅唯一一句对康熙的夸奖了。耿精忠这人也很有趣,似乎之前和吴三桂联手闹得很欢,然后莫名其妙就被康亲王杰书给收拾了,都没看明白是怎么完蛋的。

吴三桂起兵后,虽然没有恢复大明的国号,但仍然天下群起响应,梅毅认为这说明清朝统治多么不得人心!清初那些能征善战的满人悍将都已不在人世,“将二代”多为纨绔草包,八旗也腐化堕落的没了战斗力,多亏了赵良栋等汉将能征善战,汉军绿营拼死作战不惜代价,这才逐渐扭转局势。康熙御批“汉人逆乱汉兵平,古来岂有满兵助?”梅毅认为是康熙帝让汉人自相残杀当炮灰的险恶用心。看来天下只有梅毅一人是明白人,汉人们都是傻子啊。

等到吴军遭遇财政危机,加重征粮征税盘剥辖地人民,弄得天怒人怨,百姓反而盼望大清“王师”赶快解放他们。看到这里不由得再次感叹一下清廷的小强,本来就不得民心还遇到过类似的困难,人家就是啥事没有啊。

最后说说吴氏政权的覆灭吧,昆明城被清军团团包围,赵良栋率汉军猛攻,眼看城破之际,十六岁的吴世璠身着皇帝服饰登临大殿,从容挥刀自刎。梅毅感叹这个翩翩美少年的悲壮刚烈,甚至以其与明末英雄夏完淳相比。而其父吴应熊却是个怂蛋包,贪恋京城的荣华富贵和满清公主的温柔乡(怀疑),明知父亲即将起兵也不愿意逃回云南,最后向康熙摇尾乞怜求免一死的丑态……

三藩完蛋后,康熙开始对有关人员展开政治清算,原来为了稳定局势而“赦免”的耿精忠被骗到北京凌迟处死,正竭力帮清廷收复广西的尚之信被一纸诏书就地正法……从梅毅笔下,我们只能看到这位“千古一帝”的政治老练和心狠手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23 13: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dreambe 的帖子

兰州的意思是吴三桂完全可能推翻满清的统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3 13: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毒说狠说雍正

梅毅这一章可以说就是在和电视剧《雍正王朝》在唱对台戏,大概是因为他老母亲太喜欢这部剧,造成儿子心中极度不爽。在本章中,梅毅揭批了雍正的阴暗面、低水平和可笑之处,雍正对清朝的正面作用和历史贡献完全一个字都没提。

尽管也没有真凭实据,梅毅一口认定了雍正是杀父夺位,同谋者自然非隆科多莫属。康熙晚年一直身子骨硬朗,连续三年一点病都没有,半个月之前还兴致勃勃的打猎,怎么突然就驾崩了呢?隆科多因为是康熙的亲戚兼亲信,他要下手肯定有的是机会,而且只要弄死了康熙,谁能继位就是隆科多一念之间的事。

隆科多为什么选雍正?除了两人亲缘关系稍微近一点之外,隆科多从自身利益考虑:如果拥立十四阿哥胤禵,那本来就是最大热门,自己的拥戴之功在哪?还不如推一个冷门上位,新君肯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以后好日子是免不了的。但是他就没看清楚这位四爷的为人,不知道他眼睛瞎了呢,还是咱四爷的伪装功夫太强?

雍正对兄弟的残害和对功臣的灭口,跟以前看过的史料大同小异,没什么可说的,只是为了揭批这位爷的阴狠毒辣,梅毅才特地又赘述了一回。

对曾静、张熙师徒的搞笑式操作,倒是蛮有心意的,梅毅是打算借此讽刺一下雍正的低水平和欲盖弥彰。对历史了解不多的读者,这一段还真是蛮有意思的,可惜本人偏偏很了解这一段,梅毅的叙述和观点几乎也正是和我不谋而合,所以也就不多说了。

乾隆的部分写的都是文字狱。乾隆是个什么货色,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慢慢权当消遣着看,也不会有什么感慨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3 14: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KYOKO 的帖子

此事我不敢妄议,但梅毅确实认为吴三桂如果不是在湖南逡巡不前,而是一鼓作气渡江北上,是有可能直捣燕京灭掉清朝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23 14: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康熙平三藩之乱是我最看不懂的事件,一般类似的事件都会有一场甚至多场战略性会战爆发,直接影响战争进程,但是这次没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2-23 15: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嗯 极少有介绍三藩之乱的战役的,太平天国还极其惨烈捏,到三藩反而啥都木有鸟?好歹也打了八年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2-12-23 15: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吴三桂在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内打下了南方六省后,战线拉的太长,有限的兵力分散在各条战线上,重点不明。

而且很奇怪,三藩之乱双方投入的兵力按当时的人口基数来说其实不算多,但是都给各自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
可能跟当时军队已经使用大量火器,对后勤要求增加很多,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并没有明显进步有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靛沧海
(居然还能登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8634
注册 2004-12-23
来自 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12-12-23 16:1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梅毅写的书其实真的不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2-12-23 18: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梅毅对清朝文字狱的总结

以前曾看过柏杨《中国人史纲》中对清朝文字狱的记述,当时触目惊心之余,也颇有些哭笑不得。本以为梅毅重写文字狱也不过是第二个柏杨,但看完之后,梅毅的一些总结和见解还是深有同感,甚至发人深省。

第一节,梅毅将胡中藻诗案的始末记载全文引用,由于这段原文实在枯燥晦涩,连我这等自以为不惧文言之人都险些看不下去了。不待梅毅来解释,只有一种感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乾隆对胡中藻的处置,恰恰不是因为其诗句,而是其政坛背景。胡中藻是鄂尔泰的门生和铁杆拥趸,乾隆要收拾鄂尔泰一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家伙。通过文字狱来收拾胡中藻,不但能达到目的,而且还可以顺便震慑一下文人的那股酸气,可谓一举两得。

顺治、康熙年间,文字狱的受害者可以说基本都是“咎由自取”,其人大都是确实有反清思想言论,所以只能说是政治迫害而非冤狱。从雍正开始,文字狱作为一种打击政敌的手段大加采用,莫须有的文字狱开始大行其道。尽管雍正皇帝玩文字狱的水准确实有点令人作呕,例如那个让金庸先生痛恨不已的“维民所止”,导致乾隆对其父大大不以为然,在即位之初就进行矫枉过正的清算,甚至把文字狱都废止了十多年。但乾隆毕竟是政治手腕炉火纯青的一代皇帝,当他需要用一个理由来收拾某些人时,文字狱也可以成为他得心应手的工具。正如同现在的智能手机,尽管本身不过是一工具,但如果玩得太上瘾,难免会上纲上线走火入魔。

乾隆朝的文字狱,从一开始的政治打击,到后来变成了捕风捉影动辄掀起大狱。乾隆皇帝自己作诗狗屁不通,但他鉴赏别人诗的能力超强,而且精力充沛,以严查文字狱为成就和乐趣。通过文字狱,乾隆还要求满洲官员要时刻警醒,不得怠政敷衍。时不时的抓几件小事来大作文章,正好可以让全国上下从官到民都人人自危,对他大清皇帝半句不敬不满之言都不敢有,甚至连心里想都不敢想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2-12-30 13: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梅毅的书简直没法看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南宫不仁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41
编号 2883
注册 2003-12-4


发表于 2012-12-31 12: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12-19 15:58 发表
赫连勃勃人品不行,但书倒挺合我的口味。

请问人品如何不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2-31 16: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宫不仁 于 2012-12-31 12:46 发表


请问人品如何不好?



QUOTE:
  2006年,天涯煮酒论史出了一个点击率百万、回帖上万的帖子——“明朝那些事儿”,此贴印刷成书后热销,现在已经卖出近百万册,而首发地就是天涯,按道理这本来对天涯社区是大好事,可惜被梅毅弄成了一场大风波。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以其诙谐的文笔,翔实的史料以及有趣的思路,赢得了大量“明矾”支持者。但是,当这个煮酒帖子连载三个月,点击率突破100万的时候,煮酒名人赫连勃勃大王跳出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声称百万点击率是煮酒的耻辱柱,指责作者是“书商的工具”,不但使用了点击率软件,还请了许多托儿在网吧里给他义务顶帖。光是指责还不够,赫连勃勃大王(或其粉丝团)又在当年明月的帖子里弄出了“尸体照片刷屏”“人身攻击”的丑闻。
  为什么梅毅会这样干?有熟悉的人说,那是因为他本人正在写一部《纵欲时代——大明朝的另类历史》,出版合同都签好了,结果天涯横空出世一个“当年明月”,赫连勃勃感到自己落了下风,这是关系到经济利益和写手名望的大事,大王怎么能不着急呢? 搞到最后,虽然赫连勃勃信誓旦旦说《明朝那些事儿》造假了,但始终没有拿出有力证据,他叫嚷的“法律解决”“司法介入”也都没影了。而当年明月在沉重的压力之下,早从天涯转移到了新浪,很快成为去年新浪非虚构类文学博客第一名,《明朝那些事儿》成为2006-07年历史类畅销书。虽然赫连勃勃大王极力挤走了当年明月,把自己的《纵欲时代》纵到天涯社区首页推荐的位置上,但他的书始终没有迈过“十二万册”的门槛,当年明月却在向一百二十万册迈进。
  赫连勃勃大王担任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的版主之后,做了以下三件滥用版主职权事情: 第一,大王本人在煮酒论史发表的任何帖子,大都在第一时间被加红加粗,置于显赫位置。按照煮酒版规惯例,只有出版实体书的帖子才能够加红,只有非常热门、质量很高的帖子才能加粗,但大王的帖子只要出现,无论当时是否已经出版,无论长度、质量如何,甚至在刚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就可以加红加粗。如果有网友提出质疑,赫连勃勃大王一概装聋作哑。这是他滥用版主职权的第一个例证。 第二,大王在煮酒论史严禁一切与《明朝那些事儿》有关的言论,热心读者转载的最新章节屡次被删,发表有关的评论(包括表扬、批评、商榷在内的所有评论)均不得露面,一旦有人发出这样的帖子,轻则删贴警告,重则封禁ID。许多网友保留着“赫连勃勃大王”的封禁记录,有的甚至一语不合,就封永久。 第三,在煮酒论史打压一切可能对他的“天涯第一写手”地位造成威胁的帖子。例如实体书热销一时的“流血的仕途”(李斯的故事),子金山的曹操,某不知名写手的大唐西域记,许多不同写手的太平天国故事等等,都曾遭到赫连勃勃大王的“使用点击率软件”“书商马甲”“毫无内容”“通篇扯淡”等指责。搞到现在成了潜规则——想在煮酒发帖连载获好评,必须先和赫连勃勃大王搞好关系,并不得侵占其“自留地”。例如,大王去年写太平天国时,许多写太平天国的帖子遭到了删除、封帖、转版务处理;今年大王写南明史,许多关于明清交替的历史文章获罪了。



QUOTE:
勃大王的文章,我在明月事件之前,也看过一些(此事之后我就把他从我的阅读量中封杀了),坦率的说,作为历史科普书看,还是值得一看的。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说明月是“翻译官”的话,那勃大王一样也是“翻译官”,我也没见他有什么新观点、新发现啊,还不就是把古人的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总结一下?!
   
    勃大王一直指责明月对历史一知半解,问题是他自己也未必见得客观全面啊!他写的很多历史事件也有至今尚未定论的,他也只写他自己喜欢的那些结论,其他的提都不提,还用一种确定无疑的语气写出来,就好像他自己是上帝一样。。。
   
    而且勃大王在写历史时,也常常带着一种“标新领异”的刻意倾向。——如果某个历史事件有很多说法,那他一定会选择最小众的那个说法来写!
   
    这种思路说白了也就是“搏出位”,显得自己高深莫测、知众人之不知、察众人之未察而已。。。
   
    当然,勃大王是很忌讳别人说他是“翻译官”的,他自己曾经反驳过,如下:
   
    “所谓史书翻译问题,呵呵,不是我看不起尔等这几位,如果寡人不用深刻的功力把史书中真粹的细节给你们钩沉出来,详详细细注明现在的地点、人物、时间换算,我料定尔等根本不知道详详细细的历史内容。
   
    时间方面不讲,古汉语的知识不讲,自隋唐一来那些少数民族人物的名字在各种史书中的不同汉语翻译就会让尔等发晕。
   
    而且,历史的东西好多是死东西,如果不给尔等讲讲细节,开始就余秋雨那样大甩特甩词语或者文化发情或者是装大装逼,连“致仕”都认为是做官,尔等又怎能真正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历史,有时候和小说一样,最吸引人的就是两个字:细节―――惊心动魄、勾人魂魄的、绕梁三日的细节。细节在哪里,就在于寡人的史籍钩沉里面,即尔等所谓的“翻译”古书的功夫里面。寡人不给你钩沉出来,GRANDSONS,光是宋史一书,古汉语五百万字,凭尔等的水平,看得完吗,看得懂吗?尔等知道吗?”
   
    。。。。。。
   
    勃大王这篇文字,别的我就不说了,我只是想说,一个人抱着这样差劲的心态,这么小家子气的心胸,还满身戾气,张口“寡人”闭口“尔等”还他娘的“grandson”。。。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他对待历史和写作又会是什么态度了!
   
    再加上勃大王那点点见不得人的人品——切,说真的,别说你也不过就是个二流写手,单凭你的所作所为,你丫就算下半辈子写出二十四史来本光头也坚决不看!!!!!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2-12-31 17:2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7 14: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41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