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依据人类考古发掘揭示远古人类的迁徙和融合
性别:未知-离线 yili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7
编号 409745
注册 2011-1-11


发表于 2012-12-15 19: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依据人类考古发掘揭示远古人类的迁徙和融合

依据人类考古发掘揭示远古人类的迁徙和融合

[按语]林河先生与老犹太和人肉肉偿女综合国内外文献,提出中华人种由长江流域走向黄河流域进而走向世界,是以考古发掘人类活动遗存为依据的非常有力的科学研究和假想,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古发掘史料来进一步证实或者证伪假说。所以,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揭示人类迁徙融合发展历史真相的社会科学,应该持客观缜密科学的以人类考古遗存为事实根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态度,其他的逻辑推测神话传说以及DNA检测都必须服从客观存在的事实。
地球50亿年在天体中云游变化,星际的相互撞击影响地壳水文气象的变动,多个版块先后出现动物产生灵长目进化为人类远祖,远远大于只在一个版块出现动物产生灵长目进化为人类远祖的可能。但是多个版块进化为人类远祖因自然环境不同而有先后快慢因而繁荣寂寥之别,因而产生人类远祖最早生存环境最优越的人种,必然遗存人类生产生活文化交流以及部落斗争和融合考古发现最多。那么,这个人类远祖最早生存环境最优越的人种,走向附近地域甚至走向其他版块产生区域性甚至世界影响完全可能;但与此同时其他版块人类远祖也会走向附近地域甚至走向其他版块,产生连续的或者断代的区域性影响和融合也具有可能性。
西方人类起源一个中心的假说是不可信的,因为至今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加以证实;而50亿年地球各个板块迁移和天体变化历史还需要探究,人们至今并没有找到一个支配世界和创造人类的上帝,非洲是人类唯一起源说没有充分系列考古发掘史料证明。中华人种作为进化最早人类远祖之一生存环境最优越,走向附近地域甚至走向其他版块产生区域性甚至世界影响,人类学家根据已有人类远古发掘史料提出假说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和综合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极有科学价值和意义不应存在民族偏见,当然也不应该重蹈西方学者执拗于人类一个起源中心说的泥淖。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serids=&action=


历史就是现实的政治。研究人类文明起源发展史关键是要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方向,要理顺出一个基本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史学框图来,不能主次颠倒、干枝错位。不幸的是今天的人类历史学认识和研究有许多谎言在欺骗着大众,这些谎言大行其道,流行于世,正在成为人们常识性的知识和思维的基本逻辑,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不幸与悲哀,也是人类史学研究必须加以拨乱反正的大事。

    比喻说“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个命题本身是错的,只要事实、史实、科学和考古的验证能证明这命题成立,这样的话,不仅没有什么错,而且是对历史的重大贡献。人们曾抱着欧洲是人类进化中心的观点是因为当时史前考古多集中于这门学科的发祥地法英等欧洲国家;20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家在北非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的法尤姆地区发现了3500万年前的高等灵长类化石,从而形成了人猿起源于非洲的假说;当爪哇直立猿人、北京猿人的发现时同样使“人类起源于亚洲”风靡一时;而当非洲陆续发现了比较系统的300到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时又回到了“人类起源于非洲”命题上来,这些都正常反映了人类起源研究发展的过程,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史实、事实、考古和科学越来越证明“非洲起源”论的无可非议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的研究是越来越向人类发展的本身和真本靠拢;而实际的研究却变了味甚至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任凭想象亚洲(中国)或其它地方的人类消亡不存在了,代之而来的是非洲考古出来的这些几万年或十几万年的人类的突然出现并替代了假设消亡的原始人类或原住人类,这是科学还是臆想?给这一谬论推波助澜的分子遗传假说的最大谬误在于:首先肯定“人类起源于非洲”、“现代人类是从非洲走来”这两个准前题,然后来证明中国人、其它地方的人的基因与非洲相似,就断言其它地方的人是从非洲来的。同样的道理不是也可以断言非洲、欧洲的人是来自中华人种(黄种人)的吗?况且从进化程度来看,白人多毛,黑人猿像,只有中华人种不高不矮,智商最高,进化最为成熟。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仅滇中及邻近地区就从1500万年的开远古猿到800万年的禄丰古猿到间于800万年至400万年间的保山古猿到400万年的蝴蝶古猿到270万年的东方人再到204年的巫山人再到170万年的元谋人,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把非洲南猿的系统性放在中国人猿缜密的进化链面前是显得微不足道的。

    比喻说,人类文明发祥最早的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这一世界史教科书中基本认定了的观点,其实连提出这一观点的西方学者也承认创造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苏美尔人是突然出现的,人种也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是从遥远的东方中亚而来,当然他们不愿意讲是从你中华大地来,更不愿意说就是你中华人种,想来这也可理解。进而述之,古印度、古埃及文明的创造都有突发性,创造者的身分也明显地带有中华色彩,这样的历史不澄清,还是人类的真实历史吗?再回过来说美洲和太平洋中发现的一些古文明,明明连现在的人都是中华人种,但总要做一些无谓的猜测,一会儿来自非洲,一会儿来自天外,故弄玄虚言不由衷。

    比喻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说在中国学术界是铁定的历史观,但随着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考古新发现直接形成了对这一观点的怀疑冲击,如长江流域上万年以上水稻农耕文明遗址的陆续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黄河流域中心论的观点。而历史上因为黄帝战胜末代炎帝、长江流域文明的捍卫者蚩尤后黄河文明逐渐成为6000年后中华文明的正统,才使得央央中华上万几千年的伏羲、神农、炎帝时代的历史化为乌有成为神化,黄河流域一些早期文明由于还晚于了从长江流域迁徙于西亚东北非的早期糯民建立的文明,如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等,由此也使得西方一些不求实学者和国内的疑古派、崇洋媚外者借此胡诌中华民族及文明来自西亚中东北非的口实,其实这也是自造糊涂自作孽。

    比喻说,500年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谎言流遍全球,哪请问,中华先祖于万多年前就从中华本土或陆桥或洋流赴美洲开拓,且大部众赴美洲开拓的历史直到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才停止,以后直到近代都有中华奇士陆续赴美一个时期互有来往,人类历史能让这些道貌岸然的历史误解和谎言掩盖了沉甸甸的史实吗?
    比喻说谈到汉字与英语等西方拼音文字的优劣时,由于近一百多年来西方中心论占主导地位和与之相配套的理论、教育使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的说汉字不如英语等西方文字先进。而事实是,无论拼音文字怎么发展,它的这种线性结构(结板性)、对新事务表达时必须创造新词的累积性(死质性、垃圾性)、表达事务时的繁冗复杂性都表明了其天然的弱质,就是相比中华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已具有六书,即:象形、指示、形声、会意、假借、转注之如此丰富、多功能的由上万年历史积淀发展而来的中华汉语言文字其实是何止相差千万里,但由于近代西方的崛起和全球殖民才使得西方这一由中华象形文字在海外的变体——埃及圣书字(中华古东巴文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线型字母文字反而流遍全球,成为强势语言,这其实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倒退,线型拼音语言文字也是后来并延缓到今天种族充突、不同语言国家纷争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西方历史学者刻意区分文明与文化的概念,什么“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用于专指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这种区分本身就极为荒谬:试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基于基本的常识也是先有了基本的文明,然后才来有相应的文化的发展;你现在生硬的人为的规定石器时代的文明反倒不是文明是文化,而青铜器时代的文明才是所谓的“文明”, 这样,就可以将中华时间上远远早于其它文明的农耕文明排除在了“文明”之外,不管你中华考古发现出万年、万几千年的文明,那都不是“文明”,只是又多了个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已。其实,人类的发展,文明的产生就是从农耕文明开始的,人类由于是从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向四周扩散,所以除长江水稻农耕这块母文明之外,向上发展的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多也是水稻农耕文明或水稻米与其它农作物杂交的农耕文明;印度、中东、北非及地中海沿岸能种水稻则种不宜种才换种了麦黍等其它。总之,这些文明的创造者都来自中华大地,必然带去象形字,而中东西亚一带多露天铜矿,故有了这些地方早期铜的冶炼发展,加上少树多石而垒的石围子,成了西方后来认为的城邦,至于宗教,在文明发祥之初就多产生了,这不就是西方学者强调的什么青铜时代文明产生的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等几个主要概念么? ……

    而之所以这些错误、谬误、偏见并由此产生的后果广为流播扩散,除了近代西方在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崛起和全球扩张侵略外,关键是一个惊天的事实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那就是:地球最后一个冰纪的近二万年左右开始,中华人种——以长江流域稻作农耕文明的创始者糯民(以其原始农作物——糯稻自称)为主体携带作中华上古文明已开始全球开拓,至万年冰纪结束洪水隔绝了美洲、澳洲等大陆与主体大陆的相连,一些文明淹灭于海底成为神秘文明,但中华全球性大规模扩散直到近三千年的殷商时期,而小规模的海外迁移更是延续到公元后许多世纪。人类上古全球文明其实就是中华全球大九州上古文明,这样的文明局面从万五千年左右一直延缓到近5000千年左右的黄帝时代中期。有澳大利亚学者在研究了澳洲的土著民族的来源后感叹:2.5万年前,当欧洲的安德特人在山洞里冻得索索发抖时,中国人已经学会舟楫怒海行舟了。

    就人类起源、文明发祥来说,无论其有多久远,但其物态存储和历史记载及民间流传如神话传说等等多多少少保存了人类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轨迹,问题在于我们后来认识历史的人如何拨开历史的云雾呈现其真本。拿文明发祥来说,虽然在起源是两河流域还是尼罗河畔或是黄河流域或还印度河流域等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分析起来是一致的,上古文明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无论其肤色人种、语言文字、图腾崇拜、宗教祭祀、天文历法、农耕灌溉、建筑艺术等等都具有同源性。如历史上朔到4000千以上的人种基本是中华人种(黄种),如所发现的距今5300年左右的欧洲奥茨冰人,复原后是身着中华皮袄的是中华大巫师酋长,且经过DNA检测表明“奥茨”的基因与阿尔卑斯山区的欧洲后裔极为相似;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是西方公认的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但历史研究表明其来源都在东方,且创造文明的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陶器、壁画等留下的人物也大多呈中华模样;至于各上古文明的诸如象形文字、语言发音、宗教图腾、神话传说等等也与中华惊人的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性用多元论或独立起源论是根本解释不通的,必定有一个总的来源,这个来源究竟在哪里?是哪个文明呢?人类文明的最早源头,一是所发现的文明遗址时代最早,二是文明不是孤立的、突发的断头文明,三是具有连续性扩展性普遍性等。我们先来看看苏美尔人在西亚所创立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也是西方史学界认定为是人类文明的源头,能成立吗?首先,这两大文明距今约5500千年左右,就是将其文明的上限假设到6000~7000千年左右也还是差得太远;当然,这个文明时段相对除中华文明之外的其它文明来说是悠久的了,但相比起中华长江流域短则7000~8000长则上万年甚至上万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来是压根儿不足挂齿的;同时历史研究表明其文明具有突发性,且创造文明者是黄皮肤黑头发从东方而来,语言也与古汉语相似,都有类似中华的象形文字、农耕浇灌、天文地理、崇高祭祀等等等等。而至于其它古文明,则首先在时代上就晚于了这两大文明,自然就不要说了。分析起来,符合上述文明起源条件的只有中华文明。

    中华文农耕文明的最早年代上达2万年以上,如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遗址是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其年代在公元前2.05-1.65 万年之间(年代数据见董立章《三皇五帝史断代》第 512页),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陶器、编织物等。从其连续性扩散性普遍性来说,广东英德牛栏洞、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上山等地上万年稻作遗存的发现更是把长江流域农耕文明推向世界文明源头的有利位置。这一稻作文明向长江下游传播并延伸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南向东南亚并印巴度次大陆,形成后来世界主要的稻做农业区;这一稻作文明向中原向北发展发展因地制宜形成以旱作为主宜稻则稻的农耕模式。随着中华糯民向更大范围的扩展,将农耕文明带到了西亚东北非的两河流域、尼罗河畔并深入到欧洲腹地。



由于中华近代的落伍,“西方中心”论泛起,中华文明“西来说”也随着这种文化背景应运而生。中华文明“西来说”虽然早就受到中华有识之士的驳斥批判,著名爱国学者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常为中国居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末鸣不平,不甘于中国古文明排位于埃及、巴比仑和印度之后,曾大声疾呼“中国乃世界文明之鼻祖”,但当时应者寥寥。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盛气凌人,国内知识界普遍存在对西方的盲崇,两者相对益彰,使得中华文明“西来说”一个时期以来甚嚣尘上,时不时出来折腾一番。中华文明今天面临的民族虚无主义有其深厚的历史的根源。《论语》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在整理古籍时,“述职方以除九丘”、“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 剪裁了他认为不合适的许多上古档案史料,将尧舜时代一直到三代周的历史截断了,更别说以往的历史了。到司马迁时,继承孔丘历史观,不究先秦史籍所载古民族图腾的内涵,怀疑《山海经》、《禹本纪》等史书的真实性,“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将“三皇五帝”史当成了“怪力乱神”的神话。到近代,西方中心论、民族虚无主义大合唱,活生生地要将人类文明的源体、母体进行最大限度的压缩、扭曲、变形、分断、撕裂,而这一过程,有的是学术无知的跟风,有的是要达到种种目的。

英国的崔瑞德(D. Twitchett)与美国的费正清(John K. Fairbank)共同担任主编的《剑桥中国秦汉史》,199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本,书中“总编辑序”说:

当十多年前开始计划编写《剑桥中国史》时,本来当然打算从中国历史的最早时期写起。但是,在我们着手写这部丛书的几年时期中,我们不论对中国史前知识,或是对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大部分时期的知识,都因大量的考古发现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发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自70年代以来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了我们对早期史的看法,而且至今还没有对这些新的证据和传统的文字记载作出任何普遍公认的综合。尽管屡次作出努力,试图计划并写出能够总结我们早期中国知识现状的一卷或几卷著作,但事实证明现在尚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可能有一定持久价值的综合。因此,出于无奈,我们在编写《剑桥中国史》时,就从秦汉这两个最早的帝国政体开始。

几十年来,我们的考古取得了长足发展,显示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源头的考古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但为什么我们的历史界竟是不能对自己的伟大文明的最新成果进行有效的梳理总结呢?以至于西方学者也由于“至今还没有对这些新的证据和传统的文字记载作出任何普遍公认的综合”而“出于无奈,我们在编写《剑桥中国史》时,就从秦汉这两个最早的帝国政体开始”。但几十年来,民间爱国人士、有识之士如当年的梁启超先生般为中华文明所蒙受不应有的境况鸣不平、大声疾呼,以个人的微薄的财力物力人力长期不懈地奋斗!笔者深深为这些高擎起中华文明文化、为真理而战的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脊梁所感染,也深刻认识到对中华文明文化误解的化解其实就是对人类文明文化进程的正本清源,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健康、和谐、进步的繁荣之路而不是继续在弱肉强食的假大空中恶性循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这里,笔者要再次向吉林的宫玉海先生、湖南的林河先生、北京的王大有先生、重庆的史式先生、广东的董立章先生等致力于洗刷中华文明文化污垢、还原中华并人类文明文化史本来面目的仁人志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研究人类起源文明发展史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方向,要理顺出一个基本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史学框图来,不能主次颠倒、干枝错位。不幸的是今天的人类历史学认识和研究并没有随着考古的突破而有相应的进步,过去以西方中心论背景下形成的一些历史认识、命题还在大行其道,流行于世,充斥着人们的头脑;非但如此,这些观念还正在成为人们常识性的知识和思维的基本逻辑,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不幸与悲哀,也是人类史学研究必须加以拨乱反正的大是大非问题。

比喻说“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个命题的提出和研究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只要事实、史实、科学和考古的验证能证明这命题成立,这样的话,不仅没有什么错,而且是对人类历史的重大贡献。人们曾抱着欧洲是人类进化中心的观点是因为当时史前考古多集中于这门学科的发祥地法英等欧洲国家;20世纪60年代西方科学家在北非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的法尤姆地区发现了3500万年前的高等灵长类化石,从而形成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假说;当爪哇直立猿人、北京猿人的发现时同样使“人类起源于亚洲”风靡一时;而当非洲陆续发现了比较系统的300到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时又回到了“人类起源于非洲”命题上来,这些都正常反映了人类起源研究发展的过程,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史实、事实、考古和科学越来越证明“非洲起源”论的无可非议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的研究是越来越向人类发展的真本靠拢;而实际的研究却变了味甚至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任凭想象亚洲(中国)或其它地方的现代人类突然消亡不存在了,代之而来的是非洲考古出来的这些几万年或十几万年的人类的突然出现并替代了假设消亡的原始人类或原住人类,这是科学还是臆想?给这一谬论推波助澜的分子遗传假说的最大谬误在于:首先肯定“人类起源于非洲”、“现代人类是从非洲走来”这两个准前题,然后来证明中国人、其它地方的人的基因与非洲人相似,就断言其它地方的人是从非洲来的。同样的道理不是也可以断言非洲、欧洲的人是来自中华人种(黄种人)的吗?且从进化程度来看,中华人种不高不矮,智商最高,进化最为成熟。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于1977年开始进入人种智商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为105,明显高于其他的人种。研究中脑容量也证实了这一点: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脑容量为1367cc,而撒哈拉地区的非洲人脑容量为1282cc。

    比喻说,人类文明发祥最早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这一世界史教科书中基本认定了的观点,其实连提出这一观点的西方学者也承认创造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苏美尔人是突然出现的,人种也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语言也与汉语相似。进而述之,古印度、古埃及文明的创造都具突发性,创造者的身份也明显地带有中华色彩。美洲、澳洲和海洋岛屿中发现的一些古文明就更不要说了,这由至近代的所谓的土著人都还是中华人种所充分见证。

    比喻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说在中国学术界是基本铁定的历史观,但随着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考古新发现直接形成了对这一观点的怀疑冲击,如长江流域上万年以上水稻农耕文明遗址的相继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黄河流域中心论的观点。而历史上黄帝战胜末代炎帝和长江流域文明的最后捍卫者蚩尤后黄河文明逐渐成为6000年来中华文明的正统,才使得央央中华上万几千年的伏羲、神农、炎帝时代的历史化为乌有成为神化,黄河流域一些早期文明由于还晚于了从长江流域迁徙于西亚东北非的早期糯民(种糯稻的农耕人)建立的农耕文明,如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等,由此也使得西方一些学者和国内的疑古派、媚外者借此谵诌中华民族及文明来自西亚中东北非的口实。

比喻说,500年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谎言流遍全球,而历史的真相表明,中华先祖于万多年前就从中华本土或陆桥或洋流赴美洲开拓,且大部众赴美洲开拓的历史直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才停止,以后直到近代都有中华奇士陆续赴美一个时期互有来往。中国文物在美洲不断的发现,如墨西哥发现的“大齐田人之墓”的墓碑,是中华战国时代的遗迹;在墨西哥发现的中华人模样的泥像和泥塑佛像数百尊,旁边还有以中国绳索贯串的古铜币数十枚;秘鲁北部喜太(Truillo)山洞中发现的祼体美女神铜像上,双手提着的铜牌,两牌各铸“武当山”三汉字,字体介于隶楷之间;东晋的法显高僧和南齐的慧深和尚都到过美洲, 慧深著有《扶桑国记》;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提出的郑和发现美洲早在西方引起关注……

比喻说谈到汉字与英语等西方拼音文字的优劣时,由于近一百多年来西方中心论占主导地位和与之相配套的理论、教育使大多数人会毫不迟疑的说汉字太难不如英语等西方字母文字容易学或先进。而事实是,无论拼音文字怎么发展,它的这种线性结构(结板性)、对新事务表达时必须创造新词(单词)的累积性(死质性、垃圾性)、表达事务时的繁冗复杂性(语序、语法的冗余繁复)都表明了其天然的弱质和难学。中华汉字的前身由最早的几万到万几千年的图画符到八、九千年的早期抽象刻划文(包括早期甲骨文)到比较成熟的几千年的陶文、甲骨文等积奠发展而来,最早的甲骨文出土是距今近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由中华古形象文字衍生出来的字母文字最早的历史只能上朔到距今3500年左右,其史源字母是由中华互人(西方叫腓尼基人)所创,叫腓尼基字母;中华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已具有六书,即:象形、指示、形声、会意、假借、转注,西文与中华如此丰富、多功能的由几万年历史积淀发展而来的语言文字相比何止相差千万里,但由于近代西方的崛起和全球殖民,才使得西方这一由中华象形文字在海外的变体——埃及圣书字、巴比伦楔形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线型字母文字反而流遍全球,成为强势语言,这其实也是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大倒退,线型拼音语言文字也是后来并延续到今天种族冲突、不同语言国家纷争不断的根源之一。

另外,西方历史学者刻意区分文明与文化的概念,什么“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用于专指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这种区分本身就极为荒谬:试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基于基本的常识也是先有了基本的文明,然后才来有相应的基本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你现在生硬的人为的规定石器时代的文明反倒不是文明是文化,而青铜器时代的文明才是所谓的“文明”,以为这样就可以将中华时间上远远早于其它文明的农耕文明排除在了“文明”之外,不管你中华考古发现出万年、万几千年的文明,那都不是“文明”,只是又多了个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已。这种违背历史发展基本逻辑的史学研究也是造成我们对历史真本认识迷途的重要原因,必须加以拨乱反正。

下面着重就人类起源、文明发祥、文字发展的问题和西方刻意区分的所谓“文明”、“文化”概念进行一些阐述。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科学论证猿进化成 为人的过程大概发生在几百万年前,那么地球上在几百万年的时候,什么地方地理环境的变化促使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上来生活,从而逐步进化成为人的呢?能引起这样的地理大变化的地方不在非洲、欧洲、美洲、澳洲,唯一的地方就是昆雅(昆仑雅兮雅即亚细亚,亚洲)大陆的青藏高原。四五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冲击昆陆(亚欧)大板块,地带隆起,地质上叫“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南面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西面高寒冷峻的帕米尔高原、西北沙漠荒丘的地理格局。由于这种地理巨变,使得古猿生活区域的主体森林逐步减少,猿从树上下到地来,开始了前后肢 “手”与“脚”的分工;随着地理、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古猿不得不向周边森林地带分散转移,这就是后来以长江黄河流域、云贵高原为主体,放射到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进而到非洲、欧洲等地从千万年前到几百万年前古猿集中的缘由,且非洲的南猿化石比较成系列。说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甚至还有欧洲,其实都是割裂开了古猿向人类进化的结果是由于年轻的青藏高原的“逐步长高”而改变其周边环境促使古猿逐步向东向南的长江黄河流域、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转移并延伸到东北非甚至欧洲这样一个整体链接反应的过程。而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仅滇中及邻近地区就从15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间的开远古猿、禄丰古猿、元谋古猿、保山古猿、蝴蝶古猿到270万年前的东方人到250万年的建始人到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等等,还有后来从上百万年前到几十万年前到十万年前到几万年前到万年前到几千年前的古人类绵延不绝,脉络清晰,环环相扣,组成完整的人类进化链,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起源之所在。且所发现50万年到上万年之间的人类化石往往不止一处,越往后的年代无论化石的发现还是相关的遗址遍布中华大地,这些“地下史料”不得不让什么“十几万年或几万年前非洲人突然来到替代了原有人类或住民”的论调和“非洲起源论”暗然失色。相反,结合分子遗传说论证的各大洲人种基因的相同性正好证明非洲人、欧洲人并其它地方的人的来源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和血脉,那就是中华人种中华血脉。如此说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意义对人类来说才真正是上帝那只造人的“手”——猿进化成 为人的第一推动力。

关于文明发祥的问题。判断人类文明的最早源头,一是所发现的文明遗址时代最早,二是文明不是孤立的、突发的断头文明,三是具有连续性、向周边扩展性等基本特点。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文明,是始发于农耕阶段,换句话说,农耕文明的产生就是人类文明的开始。结合考古成果综合分析,长江流域以湖南道县玉蟾岩(公元前2.05-1.65 万年之间,年代数据见董立章《三皇五帝史断代》第 512页)为人类最早农耕文明遗址,相继发展开来的是江西万年仙人洞(距今1.4万年)、广东英德牛栏洞(距今1.2~0.8万年)、浙江上山(距今1万年)等上万年水稻农耕文明的周边扩散,彰显长江流域水稻农耕文明向周边推移扩散的态势。以长江流域水稻母体农耕文明为基奠,向上发展的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多也是水稻农耕文明或水稻与其他农作物兼营的农耕文明,如距今近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水稻农耕遗址和仰韶文化甘肃庆阳、龙山文化陕西扶风案板等稻粟混作农业文明;印度、中东、北非及地中海沿岸能种水稻则种不宜才换种了麦黍等其他作物,到达美洲的先民也一样。苏美尔人在西亚所创立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距今约5500年,我们假设其文明的上限达7000千年前,即便如此,相比起中华长江流域短则7000~9000年、长则上万年甚至上万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来说是压根儿不足挂齿的。西方历史学者在提出苏美尔人创造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可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时,我泱泱中华大地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近万年的农耕文明遗址还埋在地下;但研究的结果,西方人还是指出了这两个文明的创造具有突发性,创造文明的人也是黄种人,是从遥远的东方来。两大文明无论语言文字、星象占卜、土木(石、金字塔)建筑、烧制陶器、农耕浇灌系统都与中华糯民相似。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在其《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里论述:“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这一点很可奇怪,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说明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而闪米特人其实就是中华石头母亲崇拜的“石(萨)姆”糯民西亚种,也即陕韩方言语种人。同样,古埃及人称尼罗河沿岸的良田为“诺姆”,就如我们今天西南少数民族称其水田为“糯”一样。2005年5月,由国际专家共同组成的10人考察小组对位于尼罗河西岸“国王谷”内赫赫有名的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进行CT扫描,想由此解开这位3000年前古埃及王朝少年法老的神秘死因。放置在CT扫描仪下时,图坦卡蒙的面部轮廓、脚趾、手指都清晰可见,整个扫描过程持续了大约15分钟,共拍下约1700幅扫描图像。中国刑事相貌领域顶尖专家赵文成根据这些材料对图坦卡蒙法老的头像进行了细致的复原工作,期间复原后的样子太像中国小伙子了,使他太不敢相信;于是又回过来仔细检查是不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结果并没有找出原因,又折腾了许久,敲定的模样还是中华人模样。当然,赵老师的惊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到现在还不知道古埃及人就是古中华人。更为佐证的是,2008年2月,考古学家夏登博士偶然发现,在图坦卡蒙KV62号陵墓旁边数米远处,竟然还藏着另一个神秘墓室,考古学家们在此发现了一个藏着7具木棺的神秘墓穴———考古学家们将它命名为KV63号墓室。墓室棺材上都装饰着漂亮的面具,一些棺材里装有用上好棉花做成的枕头。这种用棉花物什等做枕头的习俗在中华是自古相传至今的。

后冰纪结束前,糯民们散布于以夏兮夏(亚细亚、)昆仑(大陆)为主体的世界各大洲,当时海平面平均比现在下降约150米左右,美洲、太平洋诸岛屿直到澳洲都几乎与昆陆(亚洲大陆)相连,欧洲与其说是洲还不如说是昆仑大陆的西角半岛;非洲是比较大的一块大陆,故中华古时视其为海外昆仑。当时海外糯民的分布,非洲多集中在东部北部,中华7000千年的黑陶在5500年后的非洲发现是极好的证明,后来的文明也主要开创在东北非这一带,实际还是与西亚中东文明一体的。这一带现有“肯尼亚”,正是昆仑之名的历史留存, “肯”者古音“昆”,“尼亚”正是“仑”之顺读,代表非洲。美洲文明主要还是伏羲神糯炎帝、黄帝部落直到殷商所为,从欧洲早期的少量农业文明和巨石文化看,糯民小部分深入并到了欧洲腹地并延伸到了崦嵫(英仑)岛。以太平洋为主体的各大洋之诸岛并澳洲建立的文明因后来洪水的上升许多湮没在海底之中,这就是今天看似神秘的海洋文明。

    万年前的最后冰纪结束,海水骤升,对早期的糯民来说是多么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怎么描述都表达不出人类对这种完全无力回天的自然灾难巨变的记忆。多少人多少文明创造葬身水底,在高山深处幸运生存下来惊魂未定的人们逐步向高原转移。几个月的洪水灾难过后,地球变得满目疮痍,人们从高原沿东南地级逐次下来,在这里又回到了“夷甸园”。据《创世纪》记录,“夷(伊)甸园”有四大特征:一是四季如春,鲜花盛开,气候宜人;二是狮子、大象、老虎、孔雀等鸟兽和人类和谐共处;三是有四条大河,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流去,其中一条大河贯穿全境;四是在西部有终年不化的雪山。我相信只要对中国云南稍微熟悉一点,闭着眼睛也可猜出来这是什么地方:甸——滇——云南了。首先,云南四季皆春,气候最为宜人;其次中国的长江以南,古时称为兽方,大象、孔雀等动物和人类和睦相处;再次,金沙江流入云南后转向北流入四川境内,元江向东流入越南成为红河,怒江在流入缅甸之前,向西折流,而澜沧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最后,在云南西部,有高丽贡山、贡嘎雪山、玉龙雪山、碧玉雪山、大雪山等,终年积雪不化。至于在长江流域以南尤其是云南叫甸的地方太多了,真是名副其实的伊甸园——糯夷人耕种的美好田园。今天的彝族自称还是夷族,“彝”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改的。

再分析今天世界的人种分布状况:欧洲基本是白种,地中海沿线有白黄黑相杂现象;非洲基本是黑种,隔海的马达加斯加为黄种;亚洲东亚、东南亚黄种为主体,西亚多白种,南亚黄白相杂;美洲、澳洲及太平洋诸岛原居民为黄种、近代西方殖民占领后形成白民统治的国家。你今天惊诧好像西方白种把个地球占完了似的,其实,只要退回去500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整个美洲大陆、澳洲、太平洋屿岛甚至于印度洋、大西洋岛屿上的土著几乎是中华人种;中华本土及东亚是纯黄种,东南亚除少数印度杂猱人种外也几乎是中华黄种;南亚次大陆人种复杂点,古种中华人种居多,次有黄白杂糅后白民化的雅利安人,总之是黄种、黄白黑杂糅相间;中亚是黄种、黄白杂糅;欧洲以白民为主体了,非洲除东、北非外以黑民为绝对数量,西亚东北非复杂点,有白黄黑杂糅现象。这样看来,你就知道其实500年前还是起源人种或叫原始人种——中华人种无论从数量还是地域上都占绝对地位,这与中华人种上古时代的全球播散大一统基本相符。其实,就拿欧洲白民国家,你细心观察一下,真正金发碧眼的其实也不多,大多为黄白杂糅后的黑头发、蓝眼睛居多的;同样,你仔细观察一下,一个非洲黑民和一个中国长年劳作于田野的老农乍一看也是相似的。

从语言的姓氏来说,欧洲人中俄罗斯人的“斯基”、罗马尼亚的“斯库”、英国人的“斯特”、北欧的“斯克”等等,无一不是中华姓氏之“氏”的保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ili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7
编号 409745
注册 2011-1-11


发表于 2012-12-15 19: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猿→人进化年代表

年代

亚洲

非洲

欧洲

其它洲

55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

名称:亚洲德氏猴;发现时间: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地点:湖南衡东。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当前


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纪中期

名称:中华曙猿;

发现时间:20世纪80年代;

地点:江苏溧阳上黄镇。



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

名称:世纪曙猿;

发现时间:20世纪90年代;

地点:山西垣曲盆地。



中始新世晚期

名称:邦塘巴黑尼亚猿;

时间:20世纪90年代;

地点:缅甸邦塘。



3500万年前的渐新世



名称:埃及猿;发现时间:20世纪60年代初;

地点:埃及开罗西南60英里的法尤母地区。



2300~1800万年前

名称:森林古猿;

发现时间:19世纪50年代

;地点:法国,

后来在亚、非、欧洲陆续发现许多同类的化石。



1500~800万年前

名称:腊玛古猿;

时间:最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

地点:喜马拉雅山南麓西瓦利克山区。

后来,在巴基斯坦、土耳其、肯尼亚、希腊、匈牙利也都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化石资料尤其以云南禄丰最为全面丰富。



自1956年在云南开远发现古猿牙齿化石以来,相继在云南的禄丰、元谋和保山发现了古猿化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了西瓦古猿颅骨两具、腊玛古猿的颅骨3具,上下颌骨(牙床)40多件、牙齿1000多颗。20世80年代以来,对元谋古猿化石产地竹棚村“豹子洞箐”、小河村蝴蝶梁子、房背梁子等地进行发掘,共获得古猿单枚牙齿化石1100多枚,古猿颌骨残段化石10件,少年个体古猿头骨化石一件。世界上任何一个古猿化石地点都没有这样多的发现,为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点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800-400万年前

1992年发现于云南保山县羊邑清水沟煤矿的煤系层中的保山古猿,距今800-400万年,正好介于禄丰古猿与南方古猿之间,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段空白。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分别发现了地猿始祖种和南方古猿湖畔种,将非洲古猿的证据推到440万年前。



400~200万年前

20世纪80年代在元谋蝴蝶梁子发现了400万年前的蝴蝶古猿,填补了从腊玛古猿到智能人的空白,为人类起源于长江流域滇中高原及邻近地区提供了珍贵的关键性的实物证据。20世纪80年代,在云南元谋竹棚发现了270万年前的东方人。

从20世纪60年代来对湖北恩施自治州建始县高坪镇的建始直立人遗址不断的挖掘研究,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建始人”化石又为人类起源于亚洲奠定基础。

  20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发现了300万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如著名的“露西”化石。



图表充分表明人类起源的中心地带是亚洲,核心区域是长江流域。

地球最后冰纪的近两万年左右开始,中华人种——以长江流域稻作农耕文明的创始者糯民(以其原始农作物——糯稻自称)为主体携带着中华上古文明已开始全球开拓,至万年冰纪结束洪水隔绝了美洲、澳洲等大陆与主体昆仑雅(夏)羲雅(亚细亚)大陆的连接,一些文明淹灭于海底成为神秘文明;但中华全球性大规模扩散直到近三千年前的殷商末期,而小规模的海外迁移更是延续到公元后许多世纪。人类上古全球文明就是中华全球伏羲神糯大九洲文明,这样的文明局面从一万五千年前左右一直延续到6000千年前左右的炎黄时代,这就是人类上古文明大都相同相似的缘由。有澳大利亚学者在研究了澳洲的土著民族的来源后感叹:2.5万年前,当欧洲的安德特人在山洞里冻得瑟瑟发抖时,中国人已怒海行舟到达了澳洲。其实,1.2万年前还是地球最后冰纪期,澳洲大陆通过中南半岛、大巽他群岛等岛链几乎与昆仑亚细亚大陆相连。历史上溯到4000年前的人种基本还是中华人种(黄种)。科学家研究表明非洲早期的人类是中棕色的,其实就是黄种;距今5300年左右的欧洲奥茨冰人,复原后是身着中华皮袄的中华大巫师酋长;美洲、大洋洲在近代西方入侵前基本还是黄种人。

排列一下古人类农耕文明遗址,人类文明发祥的基本先后其实就一目了然了:

年代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2~1万年

湖南道县玉蟾岩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2.25~1.85万年,为中华伏羲神糯(农)时代混合期、中华神糯时代早期全部和中期部分;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1.2~1万年,为中华神糯(农)时代中晚期;

浙江浦江上山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1.1~0.9万年,为中华神糯(农)时代中晚期。









1~0.6万年

湖南澧县彭头山稻作农耕文明,距0.92~0.83万年;为中华神糯(农)时代晚期;

湖南石门皂市下层的临澧胡家屋场、澧县黄家岗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0.8~0.7万年,为中华神糯(农)、炎帝混合时代;

浙江河姆渡、跨湖桥、罗家角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0.7万年左右,为炎帝时代。

河南舞阳贾湖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0.85~0.75年,为神糯(农)、炎帝混合时代;

河北武安磁山粟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0.8万年左右,为中华神糯(农)、炎帝混合时代;

裴李岗粟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0.75~0.69万年,为炎帝时代。





从长江流域南下的糯民(后来在印度被叫做“达罗毗荼人”)在恒河流域建立的马哈嘎拉稻作农耕文明,距今0.7万年左右,为炎帝时代。

6000~4000年

四川巫山大溪、上海青浦县崧泽稻作农耕文明遗址,距今5500年左右;长江流域距今5000年以下的农耕文明已经非常普遍,不一一举例。

河南洛阳西高崖遗址、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郑州大河遗址等都有5000年前的稻谷遗存出土。

6000年左右转辗到达西亚的长江流域糯民开创的西亚最早农业文明——苏美尔文明,这些文明后来被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是人类最早文明。

6000年左右转辗达到东北非的长江流域糯民开创的北非最早农业文明——埃及文明,埃及文明后来被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是人类最早文明之一。

5000年左右达到美洲的中华先民建立了美洲的一些早期农业文明。

    表中凸显长江流域文明的原始性、连续性、扩散性的特点,清清楚楚地表明了中华长江流域文明是人类文明发祥地。

关于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西方、日本人研究出的上中古时代的人类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叫“埃斯诺特语言”,这正是糯民的语言,上古世界是以中华糯民的农耕语言为主体的全球性扩散。今天的汉语特别是古汉语、方言和众多的民族语种如黔台语、侗台语、壮侗语、侗傣语、藏缅语、日本语、南业语、印欧语等等都是其继承保留语种。放言之,世界各民族的语言语音几乎都与中华糯语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一些国家的古名族名就由糯语变相而来。如孟加拉(糯)、老挝(糯)、尼(糯)泊尔、伊朗(糯),扶罗(柬埔寨)民族是“高绵”(缸民,“缸”是古“粳”的读音,即由“糯”发展而来的稻种)族,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古为诃罗(糯)国,马来半岛南古为罗(糯)越国,泰国南部古称罗(糯)迦戌国,泰国的另一部分古为罗(糯)钵底国,缅甸西部的阿拉干古为诃利难罗(糯)国,巴基斯坦的部分古为犍陀罗(糯)国,阿富汗的一部分为缚葛罗(糯)国等等。古梵语是印度婆罗门使用的语言,婆罗门语言继承了古印度最早居民尼格利陀人(Negrito)、达荼毗罗人的语言,这些印度半岛早期居民都是从中华南方去印度半岛的糯民。

目前,欧洲语言文字占了地球的一大半,这种状况与500年前哥伦布偶然寻到了中华古老先民住居的美洲后掀起的世界殖民潮紧紧联系在一起,是这场血与火的世界殖民史的直接结果。当西方发现“X”这一符号于70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女神(也就是糯神)像肩头时,宣称发现了“世界第一字”。能怪西方吗?7000年以上的文明对西方来说是太遥远太弥足了。而距今9000年前的中国洞庭湖平原上的彭头山文明文化中出现了“日”、“月”、“X”、“ #”、“∞”、“▽”“△”等字符,其中“X”字符是在女巫佩带的石牌饰物上发现的,这也印证了哈拉夫文化正是中华长江流域糯民奔赴西亚创建的文明。距今近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文字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严格地说,舞阳贾湖古文化还是属于长江流域的淮河支系。

腓尼基人——中华互人——古地中海沿岸的伏羲神糯炎帝共工势力海外支在中华象形文字的变体——圣书字、楔形字的基础上创造的最早的字母文字,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互人为长江流域炎帝系,多以“沪渔”为生,是航海民族,6000年前的“菘泽文化”就是他们劳动生活的遗存。腓尼基字母是后来一切字母文字的基础。

腓尼基字母,本是抽象的中华象形单个字体,后来发展到用本是象形文字的几十个“字”成为“字母”再来组“字”,原本是一个音节一个字对应一个事物的表达方式成为多字多音节对应一个事物的表达方式,从而让“字”复杂化多音节化。尽管后来的字母笔画上尽量简单化,但由于要对所表达对象进行字母组合形成“单字”,这样的“单字”其实就是原来“字”的拼凑,必然使字母文字成为复杂化、垃圾化文字,虽然字母文字(拼音文字)在拼读上有一定的方便,但其本质上是落后文字体系 。

关于文明与文化概念的问题。西方历史学者刻意区分文明与文化的概念,什么“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用于专指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这种区分本身极为荒谬。人类的历史发展基于基本的常识也是先有了基本的文明,然后才来有相应的基本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化是文明的映射。你现在生硬地人为地规定石器时代的文明反倒不是文明是文化,而青铜器时代的文明才是所谓的“文明”,以为这样就可以将中华时间上远远早于其他文明的农耕文明排除在“文明”之外,不管你中华考古出万年、万几千年的文明,那都不是“文明”,而只是又多了个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已。西方中心论者之所以这样炮制“文明”、“文化”的概念,是因为在古地中海沿岸发现了时间比较早点的天然铜、金的应用罢了,原因是这一带有天然铜、金矿裸露于外。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任何一种比较早的文明都可以以自己长于早于其他文明的特点、长处来定义、来规则。比如埃及、印第安文明可以选择金字塔,印度较早点的文明有城市建筑、印章,中华文明就多了:除其他文明的这些特点几乎涵盖外,远远领先的如水稻、陶器、丝织物、玉器、漆器、积石冢(金字塔源头)、建筑、天文历法、象形字、城市、航海、青铜器、铁器、医药、气功、长城......总之,海外这些文明的创造者都来自中华大地,必然带去象形文字;而中东西亚一带多露天铜金矿,以中华上万几千年的玉石打造技巧来加工这些软金属必然得心应手,故有了这些地方早期金铜的利用;加上少树多石而垒的石围子,成了西方后来概念化的城邦;至于宗教,在文明发祥之初就多产生了,这就是西方学者强调的文明产生的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等几个主要概念的来源。

随着今天考古的进展,高超的冶炼技术、最精美的青铜器、人类最早的7000年前的城市、8000年前的大型祭祀场所,都是在中华大地而非别的什么地方被发现。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而长江流域的先民到达西亚两河流域并欧洲的时间也与之相近,又有天然铜的裸露,才使这一带文明的创造中有了较早使用铜的文明骄傲,这也是西方世界所提出的文明标准中,唯一一个还勉强能向中华文明叫板的因子。黄帝与蚩尤作战时代,史记蚩尤铜头铁面,这实际就是告诉我们6000年左右时的长江流域就有了铜铁的冶炼并用于军事作战了。在中华大地,陆续发现了公元前五千年前的人工冶铜的遗物,在敖汉旗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两件方形金属陶制合范,表明6000年前的中华红山文化的创造者们已掌握了铸铜技术。在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黄铜片和黄铜管,年代为公元前4700年左右,黄铜含量达到了28%,黄铜管其含锌量达到了32%。我们知道黄铜是很难冶炼的金属,在世界其他文明里边,很少见,在巴勒斯坦发现的黄铜制品已经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了,西方到了罗马时期,黄铜才开始多被使用。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里边发现的青铜刀,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500年,含锡量7%,是用双合范铸造出来的。中华文明大约在距今5500年迈进青铜时代,距今4500年的四川三星堆的青铜文化已经令人叹为观止。考虑到长江流域如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的青铜器文明的精湛、数量之大,联想到湖南、江西、云南、安徽等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有色重金属之乡,最早发明铜铁武器的战神蚩尤就是长江流域先民的头领,想来许多不解之谜也会洞开了。

说到祭祀场所,湖南怀化洪江高庙遗址,发现距今约8000年前的大型祭祀场所,面积达1000平方米。除了年代久远、规模庞大外,该祭祀场所的结构也颇为新颖,主祭场呈梯形对称结构,一边有两个巨型柱洞,主祭场前面还有人工挖出的呈方形或圆形的人祭坑和牲祭坑。在两个人祭坑里分别发现了一具人体骨架,两具遗骸头部均有被利器猛烈击打的迹象,这是活人做祭品的有力证据。并在牲祭坑中发现了猪、牛、鹿、龟等动物骨骼及骨渣,祭坑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距今7400年前的湖南澧县城头山整座城市有护城河、城墙、水门、旱门、十字街道、卵石大道、桥头等,有排水系统、防洪堤、祭祀建筑等,出土了约6400年前烧成的砖瓦,发现了约5300年前的用烧好的砖瓦铺成10-15厘米厚的长约30米的道路遗址,又发现了约5000年前用烧好的砖瓦作为地基的神殿、王宫遗址,又是后来世界环绕回廊、柱廊式建筑的源头。再审视4500年前左右的古印度马享佐达摩和哈拉巴城市文明,也系砖瓦建筑,有较好的排水系统,有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等等。印度、西方史学界一直惊诧马享佐达摩和哈拉巴这一高度发达的古印度文明的突然出现,是谁创造的?现在对比中华城头山城市文明,这个文明之谜应当能轻易地找到答案。

再回过头来谈大型建筑的问题,湖南临澧竹马村遗址,距今1.8-1万年,发现了带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筑,是世界高台式建筑的源头。再说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市喀左与凌源、建平三市县交界处,是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早期金字塔)群址,还有一座面积约4万平方米类似城堡或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古国遗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积石冢金字塔式巨型建筑堪匹千余年后的古埃及金字塔。

《山海经·海内北经》:“共工之臣相柳,九首食九山,所欤所尼,尽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臭不可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以为众帝之台。

帝喾台、帝尧台、帝台舜、台二台、台四方。

这记载的史事就是从黄帝到尧舜时代对海外的伏羲神糯炎帝势力进行讨伐,先派大禹之父鲧前去,结果被共工在上相(上埃及)掘开尼罗河水淹杀下来,这才是“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的真相,结果鲧大败被召回殛于羽山。禹继父任前往征伐,大胜后大建祭台以祀,非洲、埃及的大大小小的众多金字塔就是“众帝之台”,是黄帝势力与神糯炎帝势力海外博弈的历史见证。


更有意思的是《山海经·海内北经》还记录:

共工之台在其(指众帝之台)东,隅有一蛇,人面虎色,首冲南。

这正是狮身人面像,原来不是狮身而是蛇身,有老虎斑纹,面向南方。考古发现人面头像发呈红色,由金字塔一角到人面像间有渠道相通,正是蛇身,只是后来坍塌下去了。而共工图腾也正是“人面、蛇身、朱发”。

凯文·孟席斯(Gavin Menzis)在自己最近出版的新书中提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巨匠达芬奇曾做出并详细绘制了各种奇巧新发明,但这些发明实际上是抄袭了中国几个世纪前就已经取得的文明成就。孟席斯解剖说:1430年中国派出的特使先是乘船抵达威尼斯,从威尼斯又转道前往佛罗伦萨,拜访罗马天主教教皇,并向教皇尤金四世转交了天朝皇帝的大量礼品。礼品中包括大量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籍。在这些书籍和文献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此后通过在罗马教廷服役的亲戚,梵蒂冈的部分秘密档案落入达芬奇之手,其中就包括中国赠送的书籍。故而达芬奇的很多发明创造实际是来源于中国。孟席斯确信,正是中国的文明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直接源头。值得指出的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正是在中华这些科技文明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实用的机械制造,这些制造的遗留物成为欧洲考古对象后被进行了不切实际的虚夸,把这些近代的带金属材料的物件说成是什么古希腊罗马文明加以喧嚣,确有混淆视听之嫌。

综观中华文明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从上万几千年的水稻栽培、陶器制作、高台式土木建筑到近万年左右的象形字、天文历法、太极八卦到近8000年前的祭祀场所到7400年前的港口城市(城头山)到六七千年前铜的使用并后来青铜、钢铁的世界领先地位到五六千年前的石砌围墙古国遗址、早期积石塚、丘台(金字塔)文化,无不雄辩地向全世界宣布,无论西方以什么样的标准,中华文明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虽然还是带有西方中心论、优越论的心态,但其对中华文明的最古老性还是没有怀疑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阿拉伯的传说固然极古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俄罗斯历史学者瓦西里耶夫说:“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的,它根植于遥远的古代……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有不少稀世的、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因而似乎可以明显地证明对古代中国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怀疑都是不对的。”(《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郝镇华等译,第366页。)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曾宣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经验最丰富、也是最聪明的民族”。

    中华历史上所说的“万邦”、“万国”正是英语的“万”——world——世界。那么,古代中华全球伏羲神糯(农)大同大九洲世界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呢?

    上古时期的50000~2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有巢氏、燧人氏、盘古氏,是中华巫糯文明发酵萌芽时期;25000~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女娲、伏羲氏、神农、炎帝、黄帝时代,是伏羲神农全球大统大九洲巫傩文明从长江流域向全球传播扩散开拓时期;5000~3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少皞(帝挚)、颛顼(高阳氏)、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夏启、殷商、西周时期,是巫傩文明随着全球大统大九洲的分崩离析而分化组合变异时期。

    中华古代对世界实行“五帝制”管理: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玄帝、中央黄帝。伏羲时把四方管理者写成“龙”,神农炎帝时代写成“火”,黄帝时写成云,少昊时写成“鸟”,帝颛顼时写成“山”,帝喾时为“四正”,尧时写成“四岳”,夏时为“大国”,商时为“五长”、“方伯”。周时则分封爵位,公国分管一方,如鲁国曾代管介葛卢(盖句丽,今朝鲜半岛)、颛臾等;燕国曾代管列(库页岛、北令海峡一带)、倭人(即糯人,大和族祖先)等。上古时代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是“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比喻说少昊(居东方)之后,应由其弟、居西方的昌意的大儿子颛顼接任帝王位。

如果说在伏羲神农炎帝大九洲时代是以文明文化宗祖族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则黄帝以后逐步形成“畿服”管理天下的模式。《国语·周语上》中,“五服”借助祭公谋父之口阐发出来:“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五服”距离以“王畿”中心的远近分为甸、侯、宾、要、荒五个不同区域。《尚书·酒诰》以周王的口吻追述了商人的内、外服制:“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尚书·禹贡》历来被奉为王朝地理的经典之作。《禹贡》包括“九州”和“五服”两项内容。这个海内“九州”(小九洲)依次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在“九州”划定后,又列“五服”,自京师向四面每五百里为一“服”区,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具体规定为,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稭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继此,《周礼·夏官·职方氏》又提出了“九服”制,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 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周礼》《夏官·大司马》及《秋官·大行人》《大司马》中把“九服”改为了“九畿”: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欧洲人对他们自己的来源是讲不清楚的,字母文字的历史记载相对晚且几乎没有什么记录。欧洲人称自己为“印欧”人,而“印欧”二字从音读来说正是“雅安”,也就是雅利安人。印度早期居民是达罗毗荼人,正是来自长江流域的糯民,因为糯民同样到达了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的亚欧地带,西方人又叫他们为地中海高加索人种。而早期印度的原始澳大利亚人种又叫“早期达罗毗荼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一点,无论是印度的“达罗毗荼人”还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或是“地中海高加索人种”,都是中华糯民。西方历史猜测雅利安人大约起源于中亚,其实就是不好说或不愿意说是来自中华;又说雅利安人崇信鬼神、喜好祭祀,这不正是说的长江流域先民的遗风遗俗吗?今天研究西南地区民间风俗不也正是这样论述的吗?比如说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以歌舞来娱神,等等。四川雅安正是古糯民黄白交杂后雅利安人种衍生发展之地名遗存,雅利安人正是白狄支(白民,炎帝后,印欧人种的来源)与同源黄种的混血种,约4000千年前后南下印度。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华白族与其他民族或汉族除了服饰上的区别后,也没有什么不同了,这是因为长期同化后的结果,他们正是留在中华本土的白狄;而西去的白狄、白狄与黄种杂糅后的雅利安人繁衍成为后来的阿拉伯人、欧罗巴人。在欧洲考古发现的早期文明文化也突显中华人种和文明特性,欧洲类似的巨石阵的发现说明欧洲当时是炎帝、黄帝时代重要的天文研究场所。中国历史上载海外“轩辕之国”是黄帝家族在西方的领地,《山海经·大荒西经》曰“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也就是现在欧洲中西部一带。匈牙利人在讲叙述他们的先祖是了不起的英雄,名“阿尔伯特”,也就是“阿尔卑斯”,意大利语Alpi、法语Alpes。阿尔卑斯山古多人熊,“有熊”就是“有罴”,“阿尔伯特”正是“有罴氏”,即“有熊氏”,正是黄帝家族的欧洲势力。

    古希腊罗马的共和制是对尧舜禅让共和制的继承发展。尧时的部落联盟议事会到舜即位后改革为贵族议事机构,这也正是后来希腊罗马贵族元老议事院的模板。舜议事院的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舜根据各人所长,分别委以不同职务:禹担任司空,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后稷主持农业,播种百谷;契为司徒,掌管社会事务和教育职能;皋陶担任“士”,即司法官,掌刑;倕为共工,管理治水、建筑、纺织、皮革、冶炼等事务;益为虞官,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伯夷为秩宗,主管祭祀典礼;夔为典乐,掌管音乐;龙为纳言,专门传达舜的命令和转达下情。舜设官分职,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官员制度,对后来世界的国家官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文王当过西伯,西伯,是管理中华大本营西北直到西亚欧洲的四方酋长之一,与今天的锡伯族、西伯利亚等地名都有着历史渊源。

罗马叫大秦也与把古希腊叫大夏有同样的渊史。《后汉书·西域传》说:“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是说古罗马的人样子长的都是一张长方平正的中华脸,就像中国人一样,这其实道出了罗马的建立者实为中华人。当然,这时代的地中海沿岸的人种开始混杂起来,但白民化的程度并不高。这也是屈原对“西海”、“大夏”、“大秦”文明文化如此熟稔衷曲的缘由。秦始皇姓赢名政,是远古颛顼帝的后裔。《姓纂》对秦姓考据:“颛顼赢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陇西秦亭是也。到始王灭六国,子婴降汉,子孙以国为氏。”古地中海文明的后期(包括古希腊文明)建设者中黄帝势力的主力是颛顼之后的鲧禹启三代,故夏的建立者启将希腊称为大夏合情合理;同样的道理,参与希腊文明发展建设的也有颛顼赢姓之后的伯益家族,颛顼生大业,大业生皋陶,皋陶生伯益,伯益也是大禹时代的贤臣。伯益的后代继希腊文明开创罗马文明,因此秦国的建立者称先祖在地中海的基业罗马文明为大秦也是情理之中。

总之,人猿在中华大地相揖别,人类文明在中华大地发端,又从这块镶嵌着地球最高点的亚细亚传播四方,这一人类历史的真本却被历史的尘埃封存着,而历史的谎言却大行其道,流播全球。中华历史的悲剧在于,将古史当成神话史,就是铁板钉钉有古籍的记载也还要疑义为神话。今天,该是到了破除迷信,揭史谎言,正本清源,还中华并世界历史以本来面目和清白的时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样来划分是比较符合历史的真相的:三皇五帝前的历史是上古史,三皇五帝史是中古史,三代直到近代才是中华民族的大近代史。

搞清人类文明发展史,这是人类应有之责,上古时代就开创了全球文明的中华民族更是责无旁贷。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国内外一切中华“西来论”的人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至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多多少少研究论证了中华文明文化与以古地中海沿岸文明文化为主的众多其他文明文化的相通相似,虽然他们的目的是想以此来证明中华文明甚至于人种是来自古地中海,以此为他们的“西方中心论”张扬;但事物本身的辩证法也在于此,古人类世界确确实实存在一个相通的文明文化源头,这就是活生生的自人类文明发祥以来从未间断引领人类文明直到近代的中华文明文化。认识真理、还原历史的真相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没有近百年来人类历史的误区、人类文明史的错误认识,也就不会有今天中华文明文化这个人类文明的活水源头如红日东升破雾而出。

综观中华文明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从上万几千年的水稻栽培、陶器制作、高台式土木建筑到近万年左右的象形字、天文历法、太极八卦到近8000年前的祭祀场所到7400年前的港口城市(城头山)到六七千年前铜的使用并后来青铜、钢铁的世界领先地位到五六千年前的石砌围墙古国遗址、早期积石塚、丘台(金字塔)文化,无不雄辩地向全世界宣布,无论西方以什么样的标准,中华文明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虽然还是带有西方中心论、优越论的心态,但其对中华文明的最古老性还是没有怀疑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阿拉伯的传说固然极古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俄罗斯历史学者瓦西里耶夫说:“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的,它根植于遥远的古代……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有不少稀世的、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因而似乎可以明显地证明对古代中国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怀疑都是不对的。”(《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郝镇华等译,第366页。)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曾宣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经验最丰富、也是最聪明的民族”。

    中华历史上所说的“万邦”、“万国”正是英语的“万”——world——世界。那么,古代中华全球伏羲神糯(农)大同大九洲世界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呢?

    上古时期的50000~2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有巢氏、燧人氏、盘古氏,是中华巫糯文明发酵萌芽时期;25000~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女娲、伏羲氏、神农、炎帝、黄帝时代,是伏羲神农全球大统大九洲巫傩文明从长江流域向全球传播扩散开拓时期;5000~3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少皞(帝挚)、颛顼(高阳氏)、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夏启、殷商、西周时期,是巫傩文明随着全球大统大九洲的分崩离析而分化组合变异时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ili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7
编号 409745
注册 2011-1-11


发表于 2012-12-15 19: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华古代对世界实行“五帝制”管理: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玄帝、中央黄帝。伏羲时把四方管理者写成“龙”,神农炎帝时代写成“火”,黄帝时写成云,少昊时写成“鸟”,帝颛顼时写成“山”,帝喾时为“四正”,尧时写成“四岳”,夏时为“大国”,商时为“五长”、“方伯”。周时则分封爵位,公国分管一方,如鲁国曾代管介葛卢(盖句丽,今朝鲜半岛)、颛臾等;燕国曾代管列(库页岛、北令海峡一带)、倭人(即糯人,大和族祖先)等。上古时代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是“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比喻说少昊(居东方)之后,应由其弟、居西方的昌意的大儿子颛顼接任帝王位。

如果说在伏羲神农炎帝大九洲时代是以文明文化宗祖族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则黄帝以后逐步形成“畿服”管理天下的模式。《国语·周语上》中,“五服”借助祭公谋父之口阐发出来:“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五服”距离以“王畿”中心的远近分为甸、侯、宾、要、荒五个不同区域。《尚书·酒诰》以周王的口吻追述了商人的内、外服制:“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尚书·禹贡》历来被奉为王朝地理的经典之作。《禹贡》包括“九州”和“五服”两项内容。这个海内“九州”(小九洲)依次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在“九州”划定后,又列“五服”,自京师向四面每五百里为一“服”区,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具体规定为,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稭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继此,《周礼·夏官·职方氏》又提出了“九服”制,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 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周礼》《夏官·大司马》及《秋官·大行人》《大司马》中把“九服”改为了“九畿”: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欧洲人对他们自己的来源是讲不清楚的,字母文字的历史记载相对晚且几乎没有什么记录。欧洲人称自己为“印欧”人,而“印欧”二字从音读来说正是“雅安”,也就是雅利安人。印度早期居民是达罗毗荼人,正是来自长江流域的糯民,因为糯民同样到达了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的亚欧地带,西方人又叫他们为地中海高加索人种。而早期印度的原始澳大利亚人种又叫“早期达罗毗荼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一点,无论是印度的“达罗毗荼人”还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或是“地中海高加索人种”,都是中华糯民。西方历史猜测雅利安人大约起源于中亚,其实就是不好说或不愿意说是来自中华;又说雅利安人崇信鬼神、喜好祭祀,这不正是说的长江流域先民的遗风遗俗吗?今天研究西南地区民间风俗不也正是这样论述的吗?比如说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以歌舞来娱神,等等。四川雅安正是古糯民黄白交杂后雅利安人种衍生发展之地名遗存,雅利安人正是白狄支(白民,炎帝后,印欧人种的来源)与同源黄种的混血种,约4000千年前后南下印度。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华白族与其他民族或汉族除了服饰上的区别后,也没有什么不同了,这是因为长期同化后的结果,他们正是留在中华本土的白狄;而西去的白狄、白狄与黄种杂糅后的雅利安人繁衍成为后来的阿拉伯人、欧罗巴人。在欧洲考古发现的早期文明文化也突显中华人种和文明特性,欧洲类似的巨石阵的发现说明欧洲当时是炎帝、黄帝时代重要的天文研究场所。中国历史上载海外“轩辕之国”是黄帝家族在西方的领地,《山海经·大荒西经》曰“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也就是现在欧洲中西部一带。匈牙利人在讲叙述他们的先祖是了不起的英雄,名“阿尔伯特”,也就是“阿尔卑斯”,意大利语Alpi、法语Alpes。阿尔卑斯山古多人熊,“有熊”就是“有罴”,“阿尔伯特”正是“有罴氏”,即“有熊氏”,正是黄帝家族的欧洲势力。

    古希腊罗马的共和制是对尧舜禅让共和制的继承发展。尧时的部落联盟议事会到舜即位后改革为贵族议事机构,这也正是后来希腊罗马贵族元老议事院的模板。舜议事院的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舜根据各人所长,分别委以不同职务:禹担任司空,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后稷主持农业,播种百谷;契为司徒,掌管社会事务和教育职能;皋陶担任“士”,即司法官,掌刑;倕为共工,管理治水、建筑、纺织、皮革、冶炼等事务;益为虞官,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伯夷为秩宗,主管祭祀典礼;夔为典乐,掌管音乐;龙为纳言,专门传达舜的命令和转达下情。舜设官分职,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官员制度,对后来世界的国家官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文王当过西伯,西伯,是管理中华大本营西北直到西亚欧洲的四方酋长之一,与今天的锡伯族、西伯利亚等地名都有着历史渊源。

对这个所谓的路线图,我想指出其不少不合逻辑的地方:

1、人类生存、生活必然留下痕迹,DNA研究人类起源的结论,从理论上讲必然与相应的人类考古化石、遗迹基本吻合;如果在人类迁徙的路径上,得不到这方面的相应证据,很大程度说明DNA研究本身有大问题或反应研究者研究的方向性错误。这个迁徙图大胆表达了在四、五万年前,古非洲人横穿曼德海峡从也门登陆,大部分又乘风破浪走向印度洋,然后相机去了南亚、澳洲、东南亚、东亚、澳洲、美洲;好象几万年前的古人已经有了先进的海船和航海技术,所以才故意不走陆地要走海洋,这种路线正如他们自己研究出来与实际发现的人类活动的化石、遗迹基本不符。“根据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分析的结果,最早的人类迁移路径是从非洲到澳大利亚,但遗憾的是,在这条线路上,考古学家一直未能发现实物证据。”(《科学家全球采集DNA样本追踪人类迁徙路线》)如果人类首先从非洲走出先到了澳洲,则澳洲必然是人类活动极为重要和频繁的场所,然考古证明,澳洲却正是人类遗存、人类活动最少的洲。中华黄种南线从长江流域经中南半岛、伊朗高原或北线由西伯利亚到西亚再分叉到非洲、欧洲和从白令海峡到美洲及走向东南亚的黄种再渡小节海(当时是大理冰期,水平面比今天平均低了近200米)到澳洲,基本可以由已发现的人类化石和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所佐证。所以,DNA研究如果脱离了实际的考古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不正确甚至于是荒谬的;而如果还带着“西方中心论”的“阳谋”进行“霸道研究”,就是搞乱人类起源研究方向而离人类起源真相越来越远了。

2、自有了DNA研究人类起源以来,实际研究的结果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相差悬殊或完全矛盾。自1987年这个假说提出后,许多遗传学家们做了研究,有的结果支持这一假说,有的不支持。研究结果也得出了不同年代的现代人类起源的所谓“数据”:有的是10万年前,有的是20万年前,有的是29万年前,有的是80万年前。英国学者通过DNA研究宣布,人类的第一个女性祖先于14.3万年前在非洲,而第一位男性祖先于5.9万年前,比女性晚8万年。一会儿西方的这个研究组在他们自诩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说人类从二十几万年前走出非洲,过半年一载又有另一科学家理直气壮在杂志上发表说人类从十几万年前走出非洲,这边还没发表几天新的“成果”说人类是五、六万年走出非洲……想一想这样的研究到底是“科学”研究还是“随意”研究?总之就是霸王学说:从非洲走来!

3、说人类从非洲走向其它洲,但非洲黑人在十几万年或几万年前真的在今天所说的非洲大陆吗?如果连在不在今天所说的非洲大陆都没肯定下来,则臆想出来的人类迁徙路线或所谓的基因树就可能本目倒置、根梢颠倒或紊乱甚至压根儿就不存在。非洲最早文明的古埃及人,是黄种人而不是黑人或白人;同样,西亚两河流域的最早文明创造者苏美尔人也不是黑人或白人,也是黄种人。而现代人类从中华长江流域扩散开来再漫步世界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类化石考古、人类活动遗存发现所证实。结合中华古史综合研究,非洲的黑人和欧洲的白人大约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尧舜时代分别从中华的南部沿海和西北因“流放四凶”即:“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而来,白民从中华西北到西亚成为阿拉伯人,再西去成为欧罗巴人。因此说,西方学者臆造出来的这些“科学”结论和“迁徙路线图”基本就是“摆乌龙”和“莫须有”。

4、自从“假设”现代人类走出非洲到“理直气壮”推测中国等亚欧大陆的原住古人类被走来的非洲人“取代”,衍生出许多 “强行规定”其它陆地的人或“自然消失”或因“冰期冻死”或因其它因素总之就是“被”消失了……但这种因争夺文明文化话语权而死扣“人类非洲起源论”做文章的西方学者自己有时也感觉不好意思再这样做所谓的“科学论证”了,于是这种“非洲人走来直接取代了其它洲的人” 的论调有所收敛,尝试着推出这个理论的“改良版本”、“非洲人走来与其它大陆人相互交融”说,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坦普莱顿《一次次走出非洲》发表在2002年3月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以及他发表于美国《2005体制人类学年鉴》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坦普莱顿表示自己的新发现将推翻最近20年国际上广为流行的“非洲古人类走出后便取代了欧亚的原住民”的观点,说非洲古人曾三次走出非洲,最早的一次距今190万年;坦普莱顿通过基因分析发现走出非洲的直立人与当地人群之间是杂交而不是以前说的毁灭性的完全替代,是有着无所不在的基因交流。印度理工学院的维纳雅克•埃斯瓦兰(Vinayak Eswaran)提出,早期人类走出非洲后,与其他地区的古人类进行交配、繁殖后代,因此在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中,80%都受到了这种交配的影响。又有西方的一些学者通过一系列的数学计算得出: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65亿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生活在几千年前,确切地说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东亚一带,甚至是中国。所以我在《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的第一章“人类从中华走来”中明确表白:“像西方这种‘西皮式’的研究方法,无论其发表在他们认为是多么权威性的刊物或验证为是多么‘合理’的成果,无论它是有利于证明人类起源于中华还是相反,我们都只能是作为了解参考信息;只有那些确实有一定推理、思考价值的结论,我们才予以考虑作为我们推理的根据。”

5、破除“西方中心论”导致的方向性研究错误,这个图正好反应了中华人种向全球的扩散……人类由今天向历史推回去300多年,人类还基本是中华黄种占据亚洲的大部、美洲、澳洲的全部和海洋的大部;4000年前,非洲、欧洲还是中华人种,而黑种、白种还在中华沿海和西北的森林中茹毛饮血。二十多年前发现的距今5300年的奥茨冰人就是中华黄种巫师酋长,西方学者想反驳吗?愿意公布让我们来直接研究这具古尸么?

由此说,所谓的DNA支持非洲起源论,首先就是先臆想好了所想要证明的“结果”,然后再千方百计往“结果”上靠,结果还是漏洞百出。当然,DNA研究本身是无所谓对错的,只要操作正常,只要不带霸权色彩(为抢夺文明文化话语权而不惜搞乱研究),在考古的基本上进行综合研究是能事半功倍的。这个图的主要错误和矛盾在于从非洲向亚洲的迁徙,而实际是中华黄种从中华南线、北线汇集西亚和地中海周边;露出马脚更尴尬的就是还得出什么“首先是迁徙到澳洲”这样的大破绽。欧洲人当然不愿意看到中国是人类起源、人类文明的源头这样的实际真相,“无条件”乱推“非洲起源论”,无非就是想通过研究的“主动”带来掌控文明文化话语权的“主动”。而中国的大部分学者自改革开放后又促长了近代以来形成的学术崇洋媚外的心里。当美国人推出DNA研究鼓噪时,“现代人类从非洲走来”又成为今天似乎是大家都已认可的共识了;只是面对中华实实在在的考古发现,如吴新智等学者还是勉强喊出了微弱的不同声音,这就是今天国内外在这一课题下的现实背景。这幅图当然要达到回避人类从中华长江流域走向西亚、中东再分去非洲、欧洲的真相,而从中华去美洲、澳洲的线路也要绘成大多经过海洋而迁徙去,显然也是为了回避亚洲主体的中华,相对正确一点的是从西亚去欧洲的路线。去年已故的林河先生曾拂出这个图表面的阴霾,改制此图以正名:



6、再进一步看看西方这些所谓的科学家在DNA方面困惑后的“科学”思路:因有科学家认为“基因研究的可靠性存在争议,例如科学家们通常只关注占线粒体DNA序列7%的‘控制区’,其他区域的变异情况被忽略了”(现代人类起源:一场化石与基因的较量》),于是思考“从更多的地方采集更多的DNA。为了得到支持遗传分析的证据,科学家开始把目光瞄向与人类相伴而生的生物:细菌、病毒甚至虱子,他们希望能从这些生物的基因中,发现人类迁移的痕迹。”(《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已成为科学家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工具》)果然,他们“DNA” 虱子又得出了符合他们的证据:“德国科学家马克·斯多克在去年发现,可以对两种虱子的DNA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体虱何时从头虱进化而来——因为DNA的进化速度是有规则的。最后,他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考古研究所的同事得出结论:这个虱子进化的分岔点最早发生在11.4万年前。由于新种类虱子的进化是因为有新宿主的出现,因此可以推断,人类祖先就是在那个时候褪掉了体毛、穿上了衣服以蔽体保暖”。(《DNA研究人类起源有新发现》)而事实上,人类后来毛发的脱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食盐的缘故。西方的这种“伪科学”思路下的DNA研究,还不知道要“折腾”出多少可悲可笑的结论,而唯西方马首是瞻的中国学者又将是怎样的去迎合盲崇,人类起源的命题还将怎样的“风雨飘摇”,我心烦忧。

为“一万年”鼓与呼   

  
    流波

  
    提要:本文以最新考古成果和史料为依托,阐述了“一万年”是对中华文明实事求是的“历史首肯”,是荡除“西方中心论”、扬我民族精神的永恒长城。近代以前的中华文明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四大文明古国的排序中国毫无疑问应排在第一。对据中国最新考古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而得出的中华文明从伏羲(盘古)开始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给予了高度认同,中华国家文明史已有了七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不是过去所讲的开始于夏代。

  
    关键词:一万年、中华文明、公元前5341年、伏羲、西方中心论。

  
    “重写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一万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重大历史课题。1997年8月,“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会后,有关学者起草了《重写中华古史建议书》,该建议书已得到了海内外百余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的签名并公开发表,同时向全世界华人发出了呼吁:希望大家来了解这一工作,支持这一工作,都知道中华文明一万年。

  
    “一万年”——这是对中华文明事实求是的历史首肯

  
    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高度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糸,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是比较恰当的。近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中国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考证,充分说明了人类远祖源于中国,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把地球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中国三峡“巫山人”的出现,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了200万年前,且更直接向“人类非洲起源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并为在我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400—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文化遗存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穿洞人“燧火化臊”奔向文明......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人类早期生活的历史画卷。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源最早的国家,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文明。就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来说,西亚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地方局限于所谓的“新月形沃土”地带,时间约在公元前1-0.7万年;相比起来,两河流域、印度就晚了许多。而在我国,北京山顶洞人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万年前后;湖南道县玉蟾岩农业文化遗址,其年代在公元前2.05—1.65万年之间;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洞等史前遗址,通过植硅石和孢粉分析等科学测验,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石标本和距今1—0.9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标本;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0.9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并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我国陶器制作时代最早,工艺最精。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未期及距今1.4—0.9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连续文化堆积中,后者还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陶片,距今1.2—1.1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外几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中国北方距今0.8—0.7万年前的陶器,无论从其制作工艺还是造型、纹饰、彩绘,都远远超出同时代其它有陶文明;而日本、美洲古代陶器的出现其形态特征往往与中国一些时代的陶器极为相似,恰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远古先民极早就来到了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开拓文明。随着文明的进步,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最先饲养的是猪、狗、鸡、牛,不晚于8000年前,“六畜”中的马与羊稍晚,其中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家猪和家鸡的遗存。我国的手工业最早发生,发展最快。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较成熟,独树一帜;漆器业举世无双,堪为绝技;冶铜业与西亚同步,工艺独步于世;天文历法独领风骚,七日星期制的使用远远早于“犹太人”、“巴比伦人”二千年;河南出土的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能吹奏出旋律;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及至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遗址的陶文已十分成熟)......“公元前60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熟练制作,裴李岗文化文字的出现,磁山文化遗址中数十万斤剩余粮食的发现,这些有机联系的现象集中反映着中华远古文明的孕育。结论只能如此:华胥氏时代文明曙光初露,再经数百年的发展,伏羲时代则以国家文明傲视全球。”(2)随着以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为基础的华胥氏超级部落联盟(已具半国家性质)势力的渐衰,而发源于湘江流域后逐渐东进的伏羲部落,与东夷女娲部落联盟后形成巨大族团,大规模从山东、江浙西进北进,于公元前5341年统一中原,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华伏羲奴隶制国家诞生了。它西起关陇,东致大海,南括长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辽,其辽阔版图为一千五百年、二千年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企及。壮哉!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涌现,通过考古学、古文献学、考古年代学、古天文学、古气候学气象学等的综合研究,使我国奴隶制社会各起讫的相近历史年代显露端倪(3):

  
    朝代 帝世 年数 历史年代 备注

  
    伏羲朝 数十世 1260年 公元前5341--4082年 公元前4130 —4082年共工称霸九州

  
    炎帝朝 17世 380年 公元前4081--3702年 公元前3707年涿鹿之战

  
    黄帝朝 18世 400年 公元前3701--3302年

  
    少昊朝 20世 400年 公元前3301--2902年 公元前3007--2902年九黎之乱

  
    颛顼朝 19世 350年 公元前2901--2556年 公元前2780年统一四川

  
    帝喾朝 20世 300年 公元前2555--2256年

  
    帝挚朝 1世 9 公元前2255--2247年

  
    唐朝 2世 73年 公元前2246--2174年 公元前2220--2211年鲧治水

  
    虞朝 2世 27年 公元前2173--2146年 公元前2160--2150年大禹治水

  
    夏朝 13世 470年 公元前2145--1675年 公元前1930年统一巴蜀

  
    商朝 31世 628年 公元前1674--1046年 公元前1520年统一川陕



类文明的母亲河——长江。从几千万年开始的昆仑(陆)大板快——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大陆不断隆起,地球正发生着地理环境的巨变。而到200万年左右,随着印度板块向昆陆板块的挤压增剧,青藏高原的隆起加速,发端于高原的众多河流顺势以奔腾无阻之 势穿越横断山脉向下一级阶梯——云贵高原下切,这种亘古未有的地理大变化才是孕育人类真正的上帝之手。虽然海外昆仑——非洲有了系统的南猿,但非洲始终没有出现让猿进化成人的长期的外部地理环境的“推力”——即西方误认为的“上帝造人之手”。猿进化步入人类殿堂的正是青藏高原隆起后这种 自然推动力后的地理生态大变化:南面喜马拉雅山西东横贯高不可攀,西面葱岭(帕米尔高原)冰寒峭拔,北面干旱少雨风沙茫茫,只有东面成为猿类生存奔赴的天然场所。人类的祖猿从青藏高原越来越少的森林中下得地来长期“劳作”进化,越来越干涸荒漠化的趋势又使得他们本能地沿着河流向东南部的森林湿地前行,也正如那发端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向东南下切一样向下一个阶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这个过程也正是猿 人更进一步从生理上迈向人类的过程。

  
    而原本青藏、云贵并南亚次大陆部分绵延一块,从上几千万年到800万年到500~300万年的灵长类系统连贯,至于200万年后的人类发展在长江流域更是绵延不绝了。而其它地方纵使有可能进化成人类的猿类,但是没有最后这种不可抗拒的地理的变化环境的推动,如非洲大陆,即使有系统的南猿,但茂密丰富的森林资源又怎能使猿下得地来进行长期前肢后肢的分离“劳作”呢?更遑论其它地方虽可能也有人猿担还非常不系统更别说还没有猿进化成人的必然环境了。

  
    毛主席《贺新郎•咏史》中有“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的诗句,是猿类步入人类殿堂进入石器时代的高度形象概括。从目前所发现的人类进化的材料分析,从5500万年前的湖南衡阳亚洲德氏猴——4500万年前的江苏溧阳中华曙猿——4000万年前的山西垣曲世纪曙猿——3500万年前的埃及法尤姆猿,一幅人类祖猿进化始图已眉清目晰。接下的人类进化链就是:从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亚洲发现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的化石猛增,尤以中国滇中高原发现的材料最为丰富,它们的地层年代为1500万年——250万年前。随着考古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根据世界各地(主要是亚、非、欧三大洲)所发现的大量古猿骨骼化石,科学家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大约1500万年左右,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南部西部形成高耸入云的山脉高原、北部形成少雨的干旱沙漠区,气候地理变化越来越迫使古猿从青藏高原腹地向东部边缘转移,开始播下人类进化的种子。进一步的研究的表明,人类起源于亚洲的范围还要进一步缩小,即青藏高原东部、长江黄河流域,很可能是人类起源最有希望的区域,是人类起源的关健区域。其中又以滇中高原、长江流域中游为最重要的化石猿类包括腊玛古猿、西瓦尔古猿、南方古猿、猩猩、长臂猿等演化发展的区域,已形成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化石材料的丰富宝库,基本系列为:开远腊玛古猿、禄丰腊玛古猿、蝴蝶古猿、东方人、巫山人、元谋人及其以后的各个时代的古人类。这种连续、有序的人猿进化链的形成在此独一无二,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包括非洲难望项背,无法迄及,充分显示了人类起源地的独有特征。到距今5万年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更是己遍地分布。据《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一书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含重庆市)有5处,贵州省有10余处,云南省有10多处,西藏3处,湖北省4处,江西省2处,安徽省共有旧石器地点12处,江苏省3处,而湖南省则多达60处之多。从5~1万年间的原始石棚、棚架、茅棚、窝棚、高台式建筑,如距今5万年左右的长江三峡江陵鸡公山遗址的圆形石棚,到1.8万年前的湘西北临澧竹马村遗址高台式建筑,再到风靡长江流域及以 南的干栏式建筑,如到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时代“干栏式”建筑跨入技术新时代,铆钉技术已十分成熟,长江西南地区“干栏式”民居建筑——俗称掉脚楼沿续至今。

  
    至于说到人类取火化腥,目前最早的还是追溯到长江流域的元谋人了。当历史的尘埃被风吹雨打去,文明的真相便显现在我们的眼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考古发现使长江流域文明进一步大放异彩,其人类起源文明发祥源头显露端倪。重庆市奉节县云雾乡兴隆洞发现了1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时代遗址,出土了鸟形石雕、石哨和有刻画纹的剑齿象牙雕;湖南道县玉蟾洞出土近20000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遗址,伴有原始陶器、原始编织物;在地层堆积跨度为20000-9000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同样发现了野生和人工栽培水稻、陶器;10000-8000年的浙江上山、湖南常德彭头山稻作文化群,灿若星辰。距今8000年左右的湖南怀化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所发现的“乾坤卦象图”、“星象图”,遗址地层出土的大量水陆生动物骨骸,其中部分猪牙床经鉴定已属被驯养的家猪,有的陶罐上还绘制有“火焙鱼”形象,无不印证了《易•系辞传》说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记录的准确无误。

  
    至于神农踪迹更是遍布长江流域,以湖南居多。如祁阳、耒阳、嘉禾、桂阳、汝城、耒山耒水、炎陵、茶陵等与神农氏有关的地名比比皆是。湖南郴州《桂阳州志》引《衡湘稽古录》说:“《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今日之嘉禾县城,古名禾仓堡,即是纪念神农拾嘉谷教耕之事。神糯拾得嘉谷,又思播耕之法,在郴州汝城耒山发明耒耜。耒为柄,耜为铲。西晋谯周《古史考》说“神农作耜”、“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衡湘稽古录》载:“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耒山在郴州汝城县城南五里,即因神农帝在此发明耒耜而得名。湘江上游的耒水因发源于此而得名,耒阳又因城临耒水之阳而得名。《列子•汤问》“楚之南,有炎人国”,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可见,“祝融”一职早期还是辅佐炎帝的,到黄帝完全执掌中央政权后,炎帝司南职责才由祝融完全掌管。到了“三代”后,虽然黄帝势力经营中原已达几千年,长江流域许多科技文化仍然领中华并世界之先河,由长沙马王堆、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所验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远的有燧人、有巢、伏羲、神糯、炎帝纵横驰骋,创造了大九洲全球文明文化一统世界;近有“三代”周朝三位开国帝文王、武王和成王之师的熊鬻、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之师老子、中国第一诗人、世界四大古代诗人之一的爱国主义大诗人屈原,等等。 随着炎帝势力的消弱,黄河势力的进一步迫压,糯民逐渐分化成夷,夷又进一步分化成“百越”、“百濮”,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苗、瑶、壮、土、彝、侗等少数民族,不断潜入深山老林之中,“上峒梅山上山打猎”、“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皇皇始祖从长江走来。炎帝、蚩尤、轩辕族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都是古老伏羲氏族的后裔;神农氏是继伏羲时代后引领人类进入农耕文明的主要文明势力;神农时代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向四周扩散并辗转到世界各地的重要时期,也是古史记录的伏羲神农全球大同大九洲时代。《绎史•黄帝纪》:“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今湖南道县玉蟾岩农耕文明遗址向东北不远正是神龙“斫木为耜,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耒阳”(市),再向西南不远有《拾遗记》所载“神农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的“嘉禾”(县),都印证了古史记载的正确。《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氏族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引领人类步入文明阶段。

  
    炎帝、蚩尤部族以牛为主图腾,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发展开来的主体文明势力,当时势力已覆盖中华本土及海外文明地域。《帝王世纪》曰:“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这个姜水,历史上发生误会,以为是西北一带的小河姜水,其实,“姜”者,“江”也,“姜水”,“江水”也,今长江。《方舆览胜》中记载的黄帝登“熊湘”之地,当为长江中游广大地区,其“熊湘”之山当为今天湘中的大熊山;这一带即是蚩尤势力的老巢,也是轩辕家族的发源地。当神农炎帝晚期,轩辕族强大起来,但蚩尤族做为神农炎帝族的直接继承族裔更具传统权威性,这一点,从黄帝战胜蚩尤后还要假其画像以威镇天下为佐证。《龙鱼河图》载黄帝得玄女兵信神符而擒杀蚩尤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珍服。《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费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赤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微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段记载给了我们一些什么样的的历史信息呢?首先,我们要考虑到,《五帝本纪》是以黄帝为中心的皇家史,记录者为了这个中心而对历史时序进行了一定的角度处理。正常次序的论述应当是“神农之时”,也就是神农时代的晚期,“神农氏世衰”是说神农氏世的宗主继承者炎帝势力衰微,天下诸侯开始相互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炎帝势力又镇服不了,总之是天下开始大乱了。这段信史的整体背景还是非常清楚的,时间是神农时期,当然以黄帝中心论就搞文字游戏说成了是“轩辕之时”,主要的对手是炎帝、蚩尤、黄帝三股势力;历史的真相应该是炎帝、蚩尤代表传统传承势力,轩辕黄帝代表新生力量,轩辕势力战胜炎帝、蚩尤势力表明新生力量战胜传统势力,形成历史的突破:父系力量战胜母系力量。由于这个信史是在轩辕势力代神农掌管天下为黄帝后的角度来记述的,故才有了这些对炎帝、蚩尤势力的或贬或不实之辞,如“蚩尤最为暴”、炎帝族本为帝系宗主地位怎么“炎帝欲侵陵诸侯”呢,明显感觉这段记录的一些逻辑时序的混乱。

  
    南京市 六和(合)区文物保管所所长蔡明义从2001年开始考证黄帝的岳父敕封六和(合)方山的课题,得出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少典,少典氏部落是伏羲神农氏的后代。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后代即为黄帝轩辕氏。据典籍记载,炎帝的第11世孙姜雷联合轩辕共同打败蚩尤,并且将帝位让给轩辕,使他代替炎帝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正式命名为黄帝。黄帝又委任姜雷为左相,封为 六和(合)方山侯,并以地赐姓,从此姜雷更姜姓为方姓,成为方姓始祖。后来,黄帝娶了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的方雷之女嫘祖为正妃,方雷便成为轩辕黄帝的岳父。炎帝和黄帝之间相差11世,这与李学勤研究认为炎帝早于黄帝,其间共历八世时间上虽然有些出入,但大体方向是正确的,是向历史真本的靠拢。历史考证涿鹿、阪泉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观点,说炎黄之战与黄蚩之战实际上即是一次大战,并将大战的主角方炎帝与蚩尤说成是一人。西汉贾谊不止一处说炎黄大战是在“涿鹿之野”,夏曾佑先生在20世纪初撰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亦指出“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争斗涿鹿之野,”有的对照《水经注》和《五帝本纪》分析“蚩尤炎帝殆即一人,涿鹿阪泉亦即一役”的观点。《水经注》关于涿水的记载:“ 涿水出涿鹿山,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也。其水又东北与阪泉合......”。《魏土地记》载:“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汉书•刑法志》说:“涿鹿在上谷,今现有阪泉池、黄帝祠。”晋《太康志》记:“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 据此,有学者认为,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就是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由是也认为所谓赤帝(或炎帝)就是蚩尤。这些研究无可厚非,但得出的结论显然过于简单化。用通俗的话做点总结就是,炎帝、蚩尤、黄帝都是伏羲神农氏族的后裔,是部落、部族、首领的号称,是神农时代晚期重要的文明力量,是以长江流域农耕文明为基础开拓四方并在黄河流域进行政治决战的主要对手。随着历史的进程,生产力的发展,以族姆传承相继的母系社会越来越受到男性的挑战,轩辕势力就是代表父系势力在黄河流域发起了向传统的以长江流域文明文化为基奠的母系社会宗权族制的持久挑战,先后与炎帝、蚩尤较量,终于赢得胜利,这才是炎黄、黄蚩大战的实质内涵。但无论先祖皇帝们怎样的搏弈,他们都流淌着芈(梅)山的血液,都从长江流域走来,走向中华,走向世界。


综观中华文明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从上万几千年的水稻栽培、陶器制作、高台式土木建筑到近万年左右的象形字、天文历法、太极八卦到近8000年前的祭祀场所到7400年前的港口城市(城头山)到六七千年前铜的使用并后来青铜、钢铁的世界领先地位到五六千年前的石砌围墙古国遗址、早期积石塚、丘台(金字塔)文化,无不雄辩地向全世界宣布,无论西方以什么样的标准,中华文明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虽然还是带有西方中心论、优越论的心态,但其对中华文明的最古老性还是没有怀疑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阿拉伯的传说固然极古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俄罗斯历史学者瓦西里耶夫说:“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的,它根植于遥远的古代……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有不少稀世的、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因而似乎可以明显地证明对古代中国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怀疑都是不对的。”(《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郝镇华等译,第366页。)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曾宣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经验最丰富、也是最聪明的民族”。

    中华历史上所说的“万邦”、“万国”正是英语的“万”——world——世界。那么,古代中华全球伏羲神糯(农)大同大九洲世界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呢?

    上古时期的50000~2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有巢氏、燧人氏、盘古氏,是中华巫糯文明发酵萌芽时期;25000~5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女娲、伏羲氏、神农、炎帝、黄帝时代,是伏羲神农全球大统大九洲巫傩文明从长江流域向全球传播扩散开拓时期;5000~3000年前间相对应的是少皞(帝挚)、颛顼(高阳氏)、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夏启、殷商、西周时期,是巫傩文明随着全球大统大九洲的分崩离析而分化组合变异时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宝马银枪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4
编号 424484
注册 2011-5-13


发表于 2012-12-16 12: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楼主辛苦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31 01: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41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