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说说王安石及其新党集团吧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1-28 14: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2-11-24 16:09 发表
司马光和范纯仁个人认为都算君子,操行也不错,旧党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为什么都反对新法和新党呢?王安石到底是不计名利的君子还是虚伪的小人?

守旧派为何反对新法:这些人以含糊为宽厚,因循为老成,颜习斋曰:“而天下后世,遂群以苟安颓废为君子,而建功立业欲搘柱乾坤者为小人也。岂独荆公之不幸,宋之不幸也哉。”为何当时守旧派会有这么强大的势力呢?这是因为王荆公公开打出“以义理财”的旗帜,这不啻是从根本上公开否定儒家“子罕言利”、“义主利从”的传统经济教条论,因此他便受到儒家传统经济教条的卫道者的极力攻击。守旧派主张节用,反对言利,殊不知节用其实也是另外一种言利。更重要的是神宗即位时国库已经空虚,同时他已经很节俭了,可光靠节用能解决问题吗?以上是概述,下面以司马光、苏辙为例,略分析一下旧党:
1  守旧派害怕自然经济被腐蚀,妄图反对、扼杀商品经济
农业发展,商品流通,货币起着商品流通的中介作用,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结果将是自然经济遭受腐蚀以至瓦解,对于害怕自然经济发生任何不稳定因素的保守派对此极为惶惧。司马光害怕变法,害怕货币流通,影响自然经济的稳定,因此极力訾诋借贷以钱的青苗法与纳免役钱、助役钱的免役法。其实,自然经济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进步,而司马光对于财政、金融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上没有经验,在理论上又不去研究,他作为地主阶级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对自然经济的不稳定忧心忡忡,其实是地主阶级由盛而衰的阶级预感。 他胶柱鼓瑟、师心自用,力图维持现存秩序,维护自然经济,墨守成规,不允许有丝毫微小的改革。他企图不让货币流通和城市生活来改变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认为不是这样,就会使人们“莫安其居”,甚至招致大乱。  他要维护的,是古老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如:“治田畴,……未尝为商贾奇邪之业,一出于田畜而已。”“专以稼穑畜牧致饶给,不事奇邪末业。”可见,司马光轻视工商,轻视商品交换,把货币和城市看作是罪恶之源。他反对封建国家倡导和举行货币借贷,意图防止货币流通的增加,遏制商品交换和发展,并利用政治权力,让经济生活墨守成规,来保持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同时在自然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来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定性,好让人们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中,从而各安其“常分”。这当然只是司马光的一种幻想。自然经济要遭到破坏直至瓦解,乃是事有必至,理固当然,任何想开历史倒车的人都是阻挡不了的。

2 保守派反对免役法,同样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所驱使的。免役法之所以遭到强烈反对,在于这种服役方式是募,而服役的中介是钱,以钱募役,农民对于地主和封建国家的从属关系就会有所削弱。保守派察觉到免役用钱,则有利于商品经济;征役以募,则役非土著,这些对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控制人民都是不利的。再加上官户本身要出钱助役,他们自然会拼命反对免役法了。

3 司马光、苏辙等人反对青苗法放债取利,是为了反对官府以二分之息取代倍称之息,有着鲜明的阶级意图,是私人高利贷反对官府垄断高利贷的斗争。青苗法因其年利率仅为20%,相对减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受私人高利贷倍称之息的盘剥,即所谓“贷不异于民间而息不至于倍称,公私皆利”。甚至连守旧派人物也不得不承认,青苗法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陈舜俞在记述山阴县青苗钱之事时说:“方今小民匮乏,十室八九。应募之人,不召而至,何可胜计!”毕仲游描述农民到州县借贷青苗钱的情况时说:“自散青苗以来,非请即纳,非纳即请,农民憧憧来往于州县。”但这对于被称为“富民之利”的高利贷来说,则在一定程度上被封建官府夺去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正因如此,司马光、苏辙等兼并之家的代言人才一方面坚决反对官府贷放取息,攻击青苗法“强散息钱,胶民求利,取新偿旧,负债岁多”。另一方面却极力鼓吹私人高利贷的贷放。苏辙声称“富民之家取有余以贷不足,虽有倍称之息,而子本之债,官不为理。偿还之日,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州县晏然处曲直之断,而民自相养,盖亦足矣。”司马光不仅如同苏辙那样歌颂私人高利贷放债取息,而且促使封建官府代为催讨“告谕蓄积之家,许令出利借贷与人,候丰熟之日,官中特为理索,不令逋欠。”“若富室有蓄积者,官给印历,听其举贷,量出利息,候丰熟日,官为收索。”
胡寄窗先生评论道:“过去思想家坚决反对私人高利贷者固然不多,而象他这样歌颂私人高利贷甚至连取倍称之息也认为是‘民自相养’的善举的人,也还是史无前例的。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高利贷不仅吸取小生产者的膏血,也使‘富有的土地所有者破产’,所以早就存在憎恶高利贷的思想。在我国,由于封建地主经济的特点,地主阶级既常兼营商业,也常常是高利贷者,而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绝大多数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这就是反对私人高利贷思想并不突出;甚至还出现歌颂私人高利贷思想的客观基础。反青苗法的斗争,除了使官僚大地主集团不受青苗钱的抑配外,也是私人高利贷反对官府垄断高利贷的斗争。”

我不解你为何会有“王安石到底是不计名利的君子还是虚伪的小人?”这样的疑问,我以陆象山《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作为回答:“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以伊周,公之志也;不蕲人之知而声光烨奕,一时巨公名贤为之左次,公之得此,岂偶然哉?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2-11-30 21: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1-28 14: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新法为何会受到如此多的反对,网友文京天也曾做过分析:

QUOTE:
一、封建官僚中庸思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小生产保守思想使然。王安石变法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和窜改了封建社会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分配模式,使得一些头脑固化的老官僚从心理上和感情上都接受不了,所以他们竭力起来反对。

二、变法涉及的面很广,因而涉及的人也很广很宽,因而引起的反对声也很多。王安石变法达十几项,有青苗 免役 市易 方田均税、保甲 农田水利等等。不反对青苗法的反免役法,不反对免役法的反市易法,不反对市易法的反方田均税法,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十几项改革措施中只要反对其中的一项就是反对变法。象司马光那样所有变法措施都反对的很少。由于王安石变法面宽 几乎涉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100个人里有一个人反对(即使是其中的一项),10000个人里就有100个人反对,那么10万人100人里呢?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引起好多人的反对呢。

三、由于王安石变法涉及的面很广,因而利益受损害的官僚大户数目就多。青苗法的实施损害了地主和官僚大户的利益,一是使这些人再不能对贫户进行高利贷剥削;二是官僚大户和地主还要多购青苗钱,向国家多付利息。市易法侵害了大商人的利益,因而遭到大商人的反对。方田均税法是按土地的多少和质量(通过丈量土地和考察)向国家交税,因而土地多的大官僚大地主当然激烈反对。免役法规定富户要多交免役钱,因而官僚大户更是极力反对。保甲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个别农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也遭到一些人误解。农田水利法被司马光说成是劳民伤财,也被列在反对之列。新法在实施过程中遭到这些大官僚大地主人的反对,可见其推行的难度了。

四、变法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一些局部和个别的偏差,也使反对派抓住把柄,进而恶意攻击变法、丑化变法。

五、封建时代固有的愚昧迷信意识对变法的压迫。天旱天涝本是常数(自然规律),可愚昧迷信的郑侠非说天旱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并上所谓流民图,说什么只有取消变法,天才会风调雨顺。其实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自然灾害年年有,并不能因为有无变法而左右之。由此可见封建愚昧思想也是使一些人反对变法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2-11-28 14:3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1-28 14: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2-11-3 10:19 发表
无论庆历新政还是熙宁变法,肯做事的人总会受到各方面攻击,而道德攻击是最常用的手段,所以常说新党都是小人,无非是积毁销骨,像苏洵就直接对王安石人身攻击,然而旧党中冯京外号“锦毛鼠”、文彦博构陷狄青,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旧党把清流和自己绑在同一战车上,借助了清流的名声,本来是清流颇有操守,偷换概念成了旧党都是君子。

信然!守旧派干将张方平亦非善类,《朱子语类》言:方平尝托某人买妾,其人为出数百千买妾,方平受之而不偿其值,其所为皆此类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sky
(春意思)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94
帖子 8938
编号 16632
注册 2004-8-29


发表于 2012-11-28 16: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啥某些人觉得变法是搞社会主义,变法虽然有国家参与的部分,但恰恰是发展商品经济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2-11-28 18: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sky 于 2012-11-28 16:43 发表
为啥某些人觉得变法是搞社会主义,变法虽然有国家参与的部分,但恰恰是发展商品经济啊。

正是如此!王荆公以水利建设为发展农业的关键;以商促农强调发展商品货币经济;重视摧抑兼并等主张均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免役、青苗、方田均税、科举、保甲、保马等法都为南宋、元、明、清所沿行,荆公正是懂得利用发展商品经济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伟大政治家!

梁任公曰:“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2-11-28 20: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2-11-29 09: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临川介甫:
文章引用洋洋洒洒,资料翔实,实在受教。看惯了八卦的我,惭愧莫名。。。。。
看的出来你是个挺王派,先说下我的观点
1、王安石变法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比如搞社会主义或发展商品经济这一套,其中市易法就是明证,典型的破坏商品经济,搞国家垄断,变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财政危机,长远的看是为了搞定西夏和收复燕云。
2、王安石个人品质无可挑剔,但是并不是毫无功利之心,之前我说王到底是不计名利的君子还是虚伪的小人,开始欧阳修他们的举荐不去,可是韩维施加影响就去了,还让儿子留在京城保持联系,这不能不说是疑点。王没有自己的基本干部,所以只能在变法中寻找那些愿意干能干的同伴,谁对新法执行的到位,理解的透彻谁就上,否则就下,在保证了政令部分畅通外,自身队伍也良莠不齐。
3、说到新法,部分还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有些也被后世沿用,可是部分的确于民不便,青苗法和免疫法执行的并不好,收拾法更是害民。可见王变法的速度太骤。变法的结果不能完全说失败,首先国用足了,军事上也锻炼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可在政治上党派明显化了,而又不能很好的解决,对后来的靖康起了很大的作用。
4、在军事上个人还是很认可的,河湟的收复,蛮夷的平定,比保守派强了许多就是五路和永乐的失利王安石和新党也不是有很大的责任,况且也重创了敌军。
临川介甫你引用了陆九渊梁启超和朱子家训的话,理学家攻击王安石的也不在少数,梁本身就是改革派,难免过度拔高王安石。。。。。
自己也说了这么多,主要想八卦下,旧党的司马光、范纯仁这几位老先生也是无可挑剔的君子,范二的爹也是改革派加君子党,为什么也强烈反对新法呢?吕惠卿和章惇王韶应该怎么看?韩琦富弼呢?平戎策还有以后的海上之盟等等战略上的东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1-29 12: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市易法破坏商品经济太搞笑了

变法之前是商品经济吗?宋朝一直实行的是买扑和榷货结合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还是垄断,不过垄断权在大商人手中,商人富得流油而国库穷的见底——当然,在现代人眼里,民富国穷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搁八百年前三冗压身外忧内患天灾连连的宋朝皇帝眼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之所以市易法出现之后效果极差,无非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遭到大商人们的一致抵抗。

王安石养望三十年是手段,但这手段并没有不光彩的地方,仁宗并不相信他,他当然不会去浪费时间

司马光、范纯仁当然无可挑剔,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出错,只有他们挑别人毛病的份,旧党是整个北方地主商人阶级的总代表,端谁的碗当然替谁说话,这就是文彦博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的出处,谁是士大夫,换句话说,就是官僚资产阶级

吕惠卿章惇王韶曾布的共同点是什么——南人,南方地主商人到北方开拓市场来了,北宋年间的闽浙是什么地方,差不多是现在的广西贵州,老少边穷地区,幸好当时他们有个特产——进士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2-11-29 12: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11-29 14: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市易法并不是只有大商人反对。

当时,商人缺钱,尤其是中小商人。市易法原意是让官府给小商人提供贷款,既打击兼并势力,也为政府聚财。但财政的压力必然使其转变为垄断的官营经济。市易法盘剥了广大商人和消费者,造成整个商业走向衰退。后来,市易法最后完全成了高利贷。

由于政府按照经营收入的多少考核相关官员,决定其仕途升迁,因此,官吏们敲诈勒索,无所不为,强迫贷款,引诱贷款,有的甚至将利率提高到120%。

苏轼就说过,今大姓富家,昔日号为无比户者,皆为市易所破,十无一二矣。其馀自小民以上,大率皆有积欠。

中小商人更不好过。

在元祐元年闰二月将所有纳还市易本钱的商人一律放免息钱和罚钱后,开封欠市易钱户计27,155户,共欠市易钱237万馀贯,其中“大姓”35户,“酒户”27户,共欠l54万馀贯,“小姓”27,093户,共欠83万馀贯,其中欠钱在200贯以下人户为25,353户,共欠46万馀贯。

王安石变法就是与民争利,结果就是导致国富民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2-11-29 16: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2-11-29 12:17 发表
说市易法破坏商品经济太搞笑了

变法之前是商品经济吗?宋朝一直实行的是买扑和榷货结合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还是垄断,不过垄断权在大商人手中,商人富得流油而国库穷的见底——当然,在现代人眼里,民富国穷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搁八百年前三冗压身外忧内患天灾连连的宋朝皇帝眼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之所以市易法出现之后效果极差,无非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遭到大商人们的一致抵抗。

王安石养望三十年是手段,但这手段并没有不光彩的地方,仁宗并不相信他,他当然不会去浪费时间

司马光、范纯仁当然无可挑剔,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出错,只有他们挑别人毛病的份,旧党是整个北方地主商人阶级的总代表,端谁的碗当然替谁说话,这就是文彦博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的出处,谁是士大夫,换句话说,就是官僚资产阶级

吕惠卿章惇王韶曾布的共同点是什么——南人,南方地主商人到北方开拓市场来了,北宋年间的闽浙是什么地方,差不多是现在的广西贵州,老少边穷地区,幸好当时他们有个特产——进士

1、看帖又不仔细,之前有楼上的说变法发展了商品经济。我才用市易法的例子说的。
2、你显然忽略了中小商人,市易法搞国家垄断,把中小商人的活路都搞没了,还不叫破坏?
3、我没有讨论国富民穷的问题,之前就说了,变法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长远来说是为了搞定西夏和收复燕云。
4、你说司马光天天写编书也就算了,范纯仁也叫不做事?
5、神宗都没见过他,凭什么相信他?结交韩维不是手段?
6、蔡氏兄弟也是南人,吕惠卿曾布还是个二五仔。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地域之争,可以评论他们一下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2-11-29 16: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2-11-29 14:26 发表
市易法并不是只有大商人反对。

当时,商人缺钱,尤其是中小商人。市易法原意是让官府给小商人提供贷款,既打击兼并势力,也为政府聚财。但财政的压力必然使其转变为垄断的官营经济。市易法盘剥了广大商人和消 ...

造成高利贷的应该主要是青苗法吧?
对民间造成不便甚至害民的应该是收拾法。。。。
说完全与民争利也不准确,新法的初衷的确是便民,争夺的是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
这下热闹了,司马光和王介甫都来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11-29 16: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2-11-29 16:06 发表


造成高利贷的应该主要是青苗法吧?
对民间造成不便甚至害民的应该是收拾法。。。。
说完全与民争利也不准确,新法的初衷的确是便民,争夺的是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
这下热闹了,司马光和王介甫都来了。。 ...

市易法与青苗法,后来都成高利贷了。

在财政压力下,官方经商最终结果就一定是与民争利。

就如司马光所言,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此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乃桑羊弘欺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岂可据以为实?

虽然经济发展,会出现不加赋而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但经济增长也是有限度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2-11-29 16: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搞市容易法的原意应该有误。
零和理论在当时条件下是有市场的,但是不绝对,明显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是可以不加赋而国用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被掠夺者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300
编号 373239
注册 2010-5-4


发表于 2012-11-29 17: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2-11-29 16:06 发表


造成高利贷的应该主要是青苗法吧?
对民间造成不便甚至害民的应该是收拾法。。。。
说完全与民争利也不准确,新法的初衷的确是便民,争夺的是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
这下热闹了,司马光和王介甫都来了。。 ...

大地主大商人不是民么?

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夺了,经济不受影响么?

你把大公司都夺了,全搞成小作坊,经济是好还是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2-11-29 19: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被掠夺者 于 2012-11-29 17:05 发表

大地主大商人不是民么?

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夺了,经济不受影响么?

你把大公司都夺了,全搞成小作坊,经济是好还是垮?

对你贸然的答复有些无语。。。。。
你最好看过我的回帖再评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突然发现新旧党首都在

下面由临川介甫和司马光PK。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12-3 2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2-12-3 21:16 发表
突然发现新旧党首都在

下面由临川介甫和司马光PK。

有你这个宋史专家在这,哪轮到我这个半吊子卖弄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雪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463638
注册 2012-5-21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2-12-4 19: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苏轼就是被新党内部的小人陷害,造成的乌台诗案。从苏轼的个人经历和坎坷的一生就可以体味出王新法,光的旧派有多么心胸狭窄,党同伐异,结党拉帮,一片乌烟瘴气(起码在结党这方面)。但个人支持王安石的新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临川介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195
编号 403919
注册 2010-11-18


发表于 2013-2-3 20: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了解王安石变法,有几部巨著是一定要看的:
漆侠先生《王安石变法》《宋代经济史》
邓广铭先生《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李华瑞先生《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史仲文先生等主编的《中国全史 》中的《中国宋辽金夏政治史》第七部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运动中的(五)熙宁变法 以及《宋辽金夏经济史》第三部分:危机与变法——北宋中、后期经济(一)积弊与危机(二)王安石变法(三)政争与新法蜕变http://www1.bookan.com.cn/gzcom/ ... 25260138/index.html
侯外庐先生《中国思想通史》第九章第六节 王安石的社会经济思想和熙宁新法
http://read.workercn.cn/Ebooks/T ... 157962/yuedu42.html


还有两部网友写的不错的著作《大宋熙丰遗事》《千古一相王安石》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3-2-11 21: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常山关益德

中大夫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55
帖子 206
编号 51327
注册 2005-10-17


发表于 2013-3-10 15: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河湟地区也是个牧马基地,河湟地区的战马素质比蒙古马好得多,论素质河湟马仅次于大宛马了。拿下后马政还是没什么起色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3-3-11 14: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史》多次修订。很难恢复原貌。
根据各种史料和评史人物的立场
近代学者的评价相对客观,公正。
本人基本观点:
(1)王安石 是一心为公,有大局感的政治家。有些地方超出了时代的局限性。
     青苗法强了经济、保甲法强了军队和未来的军队。
(2)神宗皇帝是位有远大志向的皇帝,到死都维护新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过于年轻,政治经验不足。对于天变过于在乎,讨伐西夏中先赢后输,
     用错了人,毁了种谔的军队。
(3)反对派党魁 司马光 纯代表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甚至私人利益
     根本不顾国家利益,晚年还割让了变法后30万大军血战获得的土地给西夏。
     是民族的罪人。
     另外,蔡京就是他提拔的。间接毁灭了北宋。
(4)吕惠卿是新法2号人物,后来被王安石长子攻击。从此与新党决裂,造成了新党不可挽回的损失。变法失败的关键就在他手里。
     但这个人政治手腕好,对旧党打击承重。如果不是王安石长子的错误,不止于决裂。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3-3-11 14: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苏轼文采不错
但他刚出道的时候完全是旧党的马前卒,根本不考虑小民的痛苦!
又酸又臭,这样的东西太多了。
看上去风度翩翩,实际上对国家民族没有一点好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首席屠宰官
(鲁吹一号)

隐鲁郡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2
帖子 11073
编号 12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13-3-11 15: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3-3-11 14:13 发表
苏轼文采不错
但他刚出道的时候完全是旧党的马前卒,根本不考虑小民的痛苦!
又酸又臭,这样的东西太多了。
看上去风度翩翩,实际上对国家民族没有一点好处!

帝曰:“闻民间殊苦新法。”安石曰:“祈寒暑雨,民犹怨咨,此无庸恤。”帝曰:“岂若并祈寒暑雨之怨亦无邪!”安石不悦,退而属疾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秦帝国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50031
注册 2005-9-29


发表于 2013-3-19 1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文章写得好,就能治理好国家。王氏其实根本不懂战略,民富兵强者霸,国富兵强者亡。北宋的灭亡拗相公和司马牛要付主要责任,其文误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吴下小蒙
(火凤烂尾了,人生还有何意义?)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91
帖子 4637
编号 30730
注册 2005-1-2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3-3-25 0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荆公是个不讲究守规矩的人,他蔑视规则,所以他变法打破了所有的规则,然后他继续蔑视规则,包括他为变法而制定的新规则,所以这个人是个规则破坏者,而不是新世界的建立者。新党变法,以他为旗帜,必然会把变法弄成‘变着法子从老百姓手里掏出钱来装入自己的口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吴下小蒙
(火凤烂尾了,人生还有何意义?)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91
帖子 4637
编号 30730
注册 2005-1-2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3-3-25 06: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荆公是个不讲究守规矩的人,他蔑视规则,所以他变法打破了所有的规则,然后他继续蔑视规则,包括他为变法而制定的新规则,所以这个人是个规则破坏者,而不是新世界的建立者。新党变法,以他为旗帜,必然会把变法弄成‘变着法子从老百姓手里掏出钱来装入自己的口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3-3-25 20: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3-3-11 14:10 发表
《宋史》多次修订。很难恢复原貌。
根据各种史料和评史人物的立场
近代学者的评价相对客观,公正。
本人基本观点:
(1)本人基本观点:
(1)王安石 是一心为公,有大局感的政治家。有些地方超出了时代的局限性。
     青苗法强了经济、保甲法强了军队和未来的军队。
(2)神宗皇帝是位有远大志向的皇帝,到死都维护新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过于年轻,政治经验不足。对于天变过于在乎,讨伐西夏中先赢后输,
     用错了人,毁了种谔的军队。
(3)反对派党魁 司马光 纯代表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甚至私人利益
     根本不顾国家利益,晚年还割让了变法后30万大军血战获得的土地给西夏。
     是民族的罪人。
     另外,蔡京就是他提拔的。间接毁灭了北宋。
(4)吕惠卿是新法2号人物,后来被王安石长子攻击。从此与新党决裂,造成了新党不可挽回的损失。变法失败的关键就在他手里。
     但这个人政治手腕好,对旧党打击承重。如果不是王安石长子的错误,不止于决裂。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这么多年来王的人品基本都是被肯定的。
个人觉得神宗有点自虐,把太多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扛,五路平夏,衙内坑爹啊。。。。。。。
蔡京很难说是司马提拔的吧,只不过首先附议比较加分而已。。。。。。。
觉得吕惠卿有点被黑了,这个人能力还是很强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3-3-25 2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小陆伯言 的帖子

与吕惠卿相比,一代铁血宰相 章惇才叫冤枉呢。
居然被归到了奸臣一类,其实章惇是宋朝的张居正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3-3-26 21: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3-3-25 22:00 发表
与吕惠卿相比,一代铁血宰相 章惇才叫冤枉呢。
居然被归到了奸臣一类,其实章惇是宋朝的张居正啊!

说张居正感觉有点过了,不过强势超过张。
把章惇说为奸臣,我也是不同意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3-3-27 11: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3-3-26 21:36 发表


说张居正感觉有点过了,不过强势超过张。
把章惇说为奸臣,我也是不同意的。。。。。。。。

在政坛上混,整个把人都是正常的。否则也压不住下面这些人
尤其是章惇面临的局势,满朝旧党。不清除怎么开展工作?

可是宋朝的首相有诸多限制(赵普搞得)
没有能够一强到底啊,否则也不至于后来的“靖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陆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发表于 2013-3-28 0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巴卡斯博士 于 2013-3-27 11:38 发表

在政坛上混,整个把人都是正常的。否则也压不住下面这些人
尤其是章惇面临的局势,满朝旧党。不清除怎么开展工作?

可是宋朝的首相有诸多限制(赵普搞得)
没有能够一强到底啊,否则也不至于后来的“靖康”

不是和陈讙有个很著名的对话吗?可惜他没有按着去做,把党争人为的扩大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2 06: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24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