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法为何会受到如此多的反对,网友文京天也曾做过分析:
一、封建官僚中庸思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小生产保守思想使然。王安石变法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和窜改了封建社会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分配模式,使得一些头脑固化的老官僚从心理上和感情上都接受不了,所以他们竭力起来反对。
二、变法涉及的面很广,因而涉及的人也很广很宽,因而引起的反对声也很多。王安石变法达十几项,有青苗 免役 市易 方田均税、保甲 农田水利等等。不反对青苗法的反免役法,不反对免役法的反市易法,不反对市易法的反方田均税法,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十几项改革措施中只要反对其中的一项就是反对变法。象司马光那样所有变法措施都反对的很少。由于王安石变法面宽 几乎涉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100个人里有一个人反对(即使是其中的一项),10000个人里就有100个人反对,那么10万人100人里呢?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引起好多人的反对呢。
三、由于王安石变法涉及的面很广,因而利益受损害的官僚大户数目就多。青苗法的实施损害了地主和官僚大户的利益,一是使这些人再不能对贫户进行高利贷剥削;二是官僚大户和地主还要多购青苗钱,向国家多付利息。市易法侵害了大商人的利益,因而遭到大商人的反对。方田均税法是按土地的多少和质量(通过丈量土地和考察)向国家交税,因而土地多的大官僚大地主当然激烈反对。免役法规定富户要多交免役钱,因而官僚大户更是极力反对。保甲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个别农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也遭到一些人误解。农田水利法被司马光说成是劳民伤财,也被列在反对之列。新法在实施过程中遭到这些大官僚大地主人的反对,可见其推行的难度了。
四、变法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一些局部和个别的偏差,也使反对派抓住把柄,进而恶意攻击变法、丑化变法。
五、封建时代固有的愚昧迷信意识对变法的压迫。天旱天涝本是常数(自然规律),可愚昧迷信的郑侠非说天旱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并上所谓流民图,说什么只有取消变法,天才会风调雨顺。其实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自然灾害年年有,并不能因为有无变法而左右之。由此可见封建愚昧思想也是使一些人反对变法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临川介甫 于 2012-11-28 14: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