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崇祯实在太蠢太不成熟, 兼罗列明代藩王的一些恶绩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27 17: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司马光 的帖子

根本问题不解决,全歼也不成。

事实上,李自成曾经基本被打垮,剩下的人包括张献忠都被招安。结果是李自成复起进入河南后,顿时又发展壮大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的“流贼”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8-27 18: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时北方基本没救了。

老百姓吃不到饭,当然要造反。你杀一个,会出来十个,杀十个,会出来一百个。

当年李自成被杀得还剩下十八骑跑进商洛山,结果出山后又是数十万人。

你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光杀人顶什么用。

不过南方还是大有可为的。

我一直认为正常情况下,明朝完全是可以划江而治的。而最终失败,完全因为南京缺乏一个公认的、有资格的、有凝聚力的储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27 18: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2-8-27 17:55 发表
根本问题不解决,全歼也不成。

事实上,李自成曾经基本被打垮,剩下的人包括张献忠都被招安。结果是李自成复起进入河南后,顿时又发展壮大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的“流贼”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而是 ...

张献忠招安的时间太短,如果当时把民军全部歼灭,不能保证明朝一定会起死回生,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国内稳定,孙承宗在辽东,挡住皇太极,会给明朝一个缓冲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内,缓解一下矛盾,明朝就有望咸鱼翻身。

用袁之后,又杀袁,皇太极,与民军两线夹攻,明朝一直没得到这个机会来缓口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9999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2-8-27 18: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32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大清是如何解决北方的吃饭问题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27 18: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2-8-27 18:04 发表
大清是如何解决北方的吃饭问题的?

战争,人口锐减,吃饭的问题影响就不大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2-8-27 2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2-8-27 17:51 发表
那时的明朝,换成朱元璋或朱棣这样有魄力与有能力的人,或许还可以。
他最初就不应该用袁崇焕去守辽东,改派孙承宗,还差不多。
民军有好几次可以被全歼的,只可惜,明朝两线作战,总是功亏一篑。如果是孙承宗,辽东应该不会有问题,民军也会被消灭,不过,孙承宗当时年纪也大了些。

袁崇焕孙承宗或者洪承畴都不是圣人,但这几个换了谁守辽,都可以了。不过不应该三天两头的换人……孙承宗还不是被崇祯下课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8-27 22: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同三红英雄所见略同
明朝在北方丢失,自己人窝里斗的情况下一度也打的不错,如果能出一个赵构一样的人才(正好刚听完袁腾飞的《两宋风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2-8-27 23: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好文,事实上在宦官使用方面,崇祯到最后是有所觉悟的,只不过太晚了
===========
崇祯为何厚葬魏忠贤?

魏忠贤到底是忠是奸?如果是忠为什么要杀他还牵连了那么多人,如果是奸为何在李自成快到北京的时候又把这个死人妖挖出来厚葬了?在关键时刻是需要稳定人心的,崇祯此举不是在加速明朝的灭亡吗?事实证明,崇祯的脑子没有毛病。


满意答案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而,十七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每次读《明史》读到这里的时候,笔者总要惊讶一番,沉思一番。惊讶的是,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进的危急时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调兵遣将上,居然还有闲心做一件与御敌守城毫不相干的事情;沉思的是,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绩,并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凭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挡一面,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能够不动声色的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

魏忠贤死后,崇祯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顶个屁用?杨鹤对民风彪悍的起义军实行“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中庸、懦弱、酸腐和无能。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的调整干部,十七年间他竟然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个内阁大学士。这种让人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了皇兄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是不是应该暂时放一放呢?毕竟,国祚永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时,也让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十七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康熙四十年,东林党与满清合作进入蜜月期,魏忠贤墓被康熙下令夷平。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2-8-27 23: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2-8-28 01: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崇祯不是没跑,而是没跑掉。没跑掉的原因很滑稽,他想跑,守城门的太监拒绝开门;他想躲到什么人,好像还是个国公家里去,人家把他象瘟疫一样往外推。逻辑很简单,北京城易主成定局,你跑了我们拿什么向新主邀功?

乱世君王不如狗,从来如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2-8-28 08: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崇祯没有跑,不要造谣。
谣言真的很可怕,搞得大家不知道真假了。
崇祯是个难得的英主,他对于大明王朝是有责任心的。
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层次完全不一样。
作为国家统治者,他考虑的东西可不是大家整天想的吃、喝、赚钱等
杀掉后妃保持皇家尊严,是一种责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2-8-28 08: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时北方长时间旱灾,你说崇祯能怎么办?
朝廷养兵的钱都不够,还能怎么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2-8-28 09: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2-8-27 23:35 发表
凭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
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是不是应该暂时放一放呢?毕竟,国祚永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时,也让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十七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看了此文,我心中的一个观点更清晰了:崇祯在网上的争论中,很多时候就像一个避孕套,用过即扔的工具——崇祯这个皇帝,是英主也好是昏君也好,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他是个黑某某或者吹某某的立论工具而已,立过论即被抛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28 09: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2-8-27 23:35 发表
转一篇好文,事实上在宦官使用方面,崇祯到最后是有所觉悟的,只不过太晚了
===========
崇祯为何厚葬魏忠贤?

魏忠贤到底是忠是奸?如果是忠为什么要杀他还牵连了那么多人,如果是奸为何在李自成快到北京 ...

崇祯厚葬魏忠贤.连明史都没记载,不要被误导了。以此事,来证明崇祯的无能,明史岂会不记载?

以崇祯的性格即使他有所醒悟,他也不会这么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28 09: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2-8-27 20:20 发表


袁崇焕孙承宗或者洪承畴都不是圣人,但这几个换了谁守辽,都可以了。不过不应该三天两头的换人……孙承宗还不是被崇祯下课的?

孙承宗能力更强,政治手段更圆滑。他也不会杀掉毛文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2-8-28 09: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种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崇祯也如此,中人之主,有能力,也有缺陷,有功劳,也有败笔.

如果是太平时节,他这些败笔也没什么,但在明末的那个特定的时代,这些败笔却也足够致命了.明室即使割据南方,想要稳定的生存,可能性也不大了,如果换了崇祯,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不过希望却非常渺茫.

明廷的积弱,是一个全面的,由来已久的过程,断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譬如崇祯皇帝尽管说文臣人人可杀,却还是在用他们,原因很简单:如果他真杀了,还有谁能为他办事呢.

糜烂的政治结构,懦弱的文官集团,焦头烂额的财政状况,缺乏战斗力的军队,这些玩意可并不是迁到南方就能解决了的.

这里可以假设一下崇祯南下后面临的局面: 首先文官集团不会有什么变化,顶多杀几个头头,全换了根本不可能;其次明廷比较杰出一点的军事将领,死的死降的降,可用的已经不多了; 再次,南方固然富裕,可是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北方相比.

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2-8-28 09: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2-8-28 09:41 发表

孙承宗能力更强,政治手段更圆滑。他也不会杀掉毛文龙。

老孙再强再圆滑也被崇祯下课了。在崇祯手下,当时辽东那个形势,要么做得了事保不了身(袁),要么保得了身做不了事(孙),要么既保不了身也做不了事(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2-8-28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流贼之乱正是一个解决宗藩问题的大好机会啊

退避到南方后静等多尔衮“留发不留头”

完全有机会收复半壁江山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秋
(桃花谢了有玫瑰)

白衣伯爵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208
帖子 11881
编号 1012
注册 2004-3-16
来自 弈城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8-28 1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2-8-28 09:48 发表
其实这种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崇祯也如此,中人之主,有能力,也有缺陷,有功劳,也有败笔.

如果是太平时节,他这些败笔也没什么,但在明末的那个特定的时代,这些败笔却也足够致命了.明室即使割据南方,想 ...

联大西,退保东南。用郑成功,收台湾。走海路,葫芦岛登陆,辽沈战役挖建奴祖坟,平津战役关门灭关内满狗。然后与闯王淮海决战,胜后传檄定大西,西南和平统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28 10: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2-8-28 09:48 发表


老孙再强再圆滑也被崇祯下课了。在崇祯手下,当时辽东那个形势,要么做得了事保不了身(袁),要么保得了身做不了事(孙),要么既保不了身也做不了事(洪)。

在当时,辽东已不是袁上任时的情形了,而且袁在最初时得到的信任,远高于那时的孙。

孙绝对不会让皇太极围攻北京城的。

如果袁不是犯了政治的低级错误,他应该还会被留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28 11: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我觉得谁来当这个储君也没戏。即使明威宗自己去,还是没戏。

左良玉和四镇拥兵自重,文官党争激烈、张献忠割据西蜀、李自成向南撤退、清兵在吴三桂的带领下不断追击、政治混乱、财政彻底破产......这样的朝廷,谁也管不好,除非另打锣鼓另开张。但这事实上又是不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2-8-28 11: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28 1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司马光 的帖子

政治不得到改变让北方百姓缓口气,就根本没缓口气的机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28 11: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 当阳侯杜元凯 的帖子

那时候已经是最后的挣扎啦。这个“跑”,说的是这以前的事情。
不过这几位还不是想邀功,只是不想惹麻烦而已。要是想邀功,直接上几个家丁放翻,等李自成进京后献上,那是大功一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12-8-28 11: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下课不应该怪崇祯的。袁崇焕死也不能怪崇祯。

崇祯应该是身不由己,扛不住文官的那股压力。

曾国藩有句话:假如大清国有几十位像我这样的人才在全国各地得到任用,满清还是能够重生的。

崇祯时候,缺的是张居正于谦这样的人才。
秦嬴政任法家而有天下。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崇祯是分身乏术啊。加入崇祯能分身就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28 11: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巴卡斯博士 的帖子

事实上,明威宗虽然有跑的打算,但确实没有跑。

在历史上,明威宗是直面自己造成的局面、直面自己的责任的。

明威宗是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但是,他确实不是一个好皇帝。
不过,他尽力啦,他尽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努力。
他是一个努力的皇帝。虽然,他做了很多错事。

至于逼迫后妃自尽,杀公主等等,当年明月那句话说的好----有人不理解,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去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2-8-28 11: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秋 于 2012-8-28 10:08 发表


联大西,退保东南。用郑成功,收台湾。走海路,葫芦岛登陆,辽沈战役挖建奴祖坟,平津战役关门灭关内满狗。然后与闯王淮海决战,胜后传檄定大西,西南和平统一

这个不是穿越游戏,"势"才是最要紧的,个人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小.

所谓的"势",你可以看成是趋势,形势,或者说发展的方向. 明自中后期以来的各种弊政,逐渐累积成能量,推动这个"势"的运行,到崇祯时总爆发,根本就是势无可挡.灭掉大西和李闯也没用,自然会有什么大东或张闯取而代之,典型的例子就是杀了高闯王,马上冒个李闯王.

如果崇祯真是个天纵之才,又能上下一心,没准还有那么一点希望,偏偏他不是,而且还外敌环顾,这就无解了: 要抵抗外敌,内部压力就大,这有利于农民军; 要对付农民军,你就不能全力对抗外敌,反过来又壮大了外敌.

农民起义,单靠镇压和军事手段只会火上浇油----------- 兵火过后,民不聊生,只会使更多的人造反. 明末农民军就是这样,朝廷财政吃紧,只能依靠军事手段,最后结果就是你越剿越多.

另一个"势",是明末官场习惯,可以肯定退保东南后郑成功也只是一个P: 他在现代有名,那是因为皇帝挂了,他老子也挂了,如果老皇帝真带着文武大臣南下,论资历论地位,他郑成功就是个酱油党,什么时候轮得上他,崇祯又不是穿越众.而且实力派的互相倾轧必然层出不穷.

历史上看,南方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总体来说是比不上北方军队的,明代也不例外,而且还是屡败之军,军无士气,将帅乏人,军备松弛,拿什么去跟人家打?
唯一的机会不是什么辽沈什么淮海,而是退居南方,李闯占据北方后,跟满清就算是直接对上了,这么一来满清的主要敌人就由崇祯变成了李闯,而李闯的主要敌人由崇祯变成了满清. 要做到这一点,崇祯皇帝就得是个穿越党: 不穿越,不提前布局江南,他拿什么跟人家对峙.

再厉害的君主,也只是借势,造势,没见过逆势的, 时势一起,再牛比的统帅也只是个渣.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2-8-28 11: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28 12: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yi1 于 2012-8-28 11:41 发表
孙下课不应该怪崇祯的。袁崇焕死也不能怪崇祯。

崇祯应该是身不由己,扛不住文官的那股压力。

曾国藩有句话:假如大清国有几十位像我这样的人才在全国各地得到任用,满清还是能够重生的。

崇祯时候,缺 ...

明末无人?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这些都是人才。

崇祯如果扛不住文官的那股压力,就是他的问题,这个别人不能替他承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12-8-28 12: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2-8-28 12:10 发表

明末无人?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这些都是人才。

崇祯如果扛不住文官的那股压力,就是他的问题,这个别人不能替他承担。

这四位人才是需要被管理的。很不幸,这几位,都是军事牛人,都不能管理人才。
张居正于谦,任何一位都能担得起这份重任。这四位,都不成。
为啥,我朝英明,维稳啊。这四位不具备维稳的条件。

老板和总经理不能干同样的事。
崇祯又做老板又做总经理,很不幸角色上相互干扰了。


为了不占楼,来编辑补充一句。
很简单,这四位做不了除了皇帝之外的最大的后台,不能给别人做后台。
张居正于谦可以给别人做后台。于谦自己振臂一呼能守北京,张居正可以保戚继光等。

[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12-8-28 12: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28 12: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sos2290 的帖子

从事实上看,李自成对满洲军队是没有太大的抵抗能力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2-8-28 14: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2-8-28 12:59 发表
从事实上看,李自成对满洲军队是没有太大的抵抗能力的。

这个倒根本就不重要了,无论谁赢,明廷都很划算.

重要的是即使如此,明廷只怕也不可能偏安南方, 我记得当年蒋先生有意退守四川,结果到了重庆时,一大帮子袍哥大爷欢迎,然后他私下感叹四川的党政机构瘫痪,事不可为云云.

崇祯到了南方也好不到那里去,地方实力派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傲娇了, 官员大臣为了实权斗个不亦乐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12-8-28 14: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宋靖康时的官僚无能军队无力,犹有康王南渡得保半壁江山;如果崇祯或者太子南狩,和清军隔江而治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明朝锐气已失,纵然挣扎,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0 08: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85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