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2-8-27 15:14 发表
跑不掉的。
皇帝搬家可不像我们,一辆马车就走掉啦。
要是走陆路,刘芳亮半路拦截,他的部队一定立即溃散,他的官吏一定立即把他抓起来献给刘芳亮,南方诸总兵就没有敢接应的。
要是走海路----事实上也确实想走海路,关键是从海口飘到南京,这一段时间整个就是无政府状态。而且把此建议提到明面上的时候,已经晚啦,李自成用轻骑在北京到海口之间截杀,即使是太子独自行动,也跑不掉的----何况说个实话,把太子卖给李自成还是保护太子去南京合算,即使是对当时忠诚度比较高的官儿来说都是艰难的思想斗争。
因此,明威宗唯一的办法是借助北京城稳固的城防体系进行坚守,如同于谦做过的那样----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
但是事实上,城还是那座城,官兵已经不是那些官兵啦----大炮不响,火枪不响,官兵与李自成的兵互相交谈,官吏一门心思地想献出城池。
换一句话说,就是对北京的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无所谓;对士兵来说,跟着李自成也许更舒服;对官吏来说,明威宗夫妻父子是奇货可居,可以用来换前程的。
这就是“独夫”啊。
那话怎么说?大致是----兹有“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帝后两口献上,请新皇帝赏收”之类......当时人就这样讽刺当官的(查了一下百度没查到......)。明威宗崩殂时候,固然有愤激语----"文官个个可杀",他也要想想,为啥明英宗的文武都能拼命,而他的文武只知道卖掉他啊......
tiger兄对崇祯的评价很复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