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汉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60f96010127zn.html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汉奸”

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汉奸”

岳光寒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主义国家。含有强烈贬义的成语“人面兽心”就来源于《史记·匈奴传》,用来形容这个北方少数民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来是深入人心的民族主义观念,难以改变。所以,中国历史上一旦出现与敌对民族合作的人,即使并不做残害本民族的事,也会被众口唾弃;如果还要助纣为虐,则国人对其人的愤恨就可想而知了。
西汉李陵以劣势兵力苦战匈奴不敌,被擒之后投降,马上享受了叛徒待遇,被夷三族。司马迁为其说了两句公道话,居然也被牵连,惨遭……(此处省略2字)……于是伟大的史记诞生了!其实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力战被擒而投降并不算对不起国家,但国人的舆论仍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
而民国时期的“特号汉奸”兼“民族英雄”张自忠的悲剧更是如此。先是奉命忍辱负重与日本人斡旋被指为“汉奸”,之后又以身殉国成为“民族英雄”,毁誉之间可见不但世事弄人,人亦弄世事。
民族主义情绪在全球化的大潮下虽然已经开始减弱,但还是无法很快抹灭。这几天伦敦奥运,马来西亚歌手梁静茹为马来西亚羽毛球选手不敌中国选手而惋惜,还有不明真相的网友质问梁静茹是不是中国人,令人哭笑不得,也可见某些狭隘民族主义观念从未走远。
历来被定性为“汉奸”或类似称谓的人在史书上和舆论里都很难翻案,除非像张自忠这样一死以证清白。那么盛产“汉奸”的中国历史上有没有逃过大家口水的“汉奸”呢?
答案是有,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汉奸”,不但没有被当作“汉奸”对待,还在两国都享受功臣待遇。

中国历史的一个主题就是中原汉人政权与北方和西方异族政权的敌对与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些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氐、羌、鲜卑、突厥、沙陀、吐谷浑、吐蕃、契丹、党项、女真(满)、蒙古等。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北宋前期,正是汉人建立的北宋政权与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有时也称“契丹”)长期对峙与征战的时期,与耳熟能详的杨家将的故事处于同一时期。
顺带提一下,杨家将在演义小说里有个桥段就是老令公杨业兵败之后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以示不学李陵,绝不投降。然而在历史上,杨业却是中箭受伤被擒,并且在被擒后的表现也并非像革命烈士一样威武不屈,在《宋史》中说是“不食三日而死”,而《辽史》中还记载他对辽将口称“死罪”,似乎有一丝屈服之意。到底是绝食而死还是因为伤重无法进食而死似乎难以考证了。不过无论怎样,笔者都觉得杨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已经战至最后一丝气力,无愧于国家,可以称为英雄,不一定非要像张巡、南霁云以及如今影视作品里的革命烈士一样大骂敌酋而死才算英雄。

下面言归正传,来说今天的正主。
公元1003年,也就是宋真宗咸平六年,也就是辽(契丹)统和二十一年。契丹“数万骑”南侵,越过宋辽边境直指望都(今河北望都县)。宋朝方面镇定高阳关路都部署(河北军区总司令)王超受命负责整个河北前线的防务,驻定州,有便宜行事之权。他随即命令镇州路都部署(镇州军分区司令)桑赞、高阳关路都部署(高阳关军分区司令)周莹率所部向定州集结,准备开赴望都迎击契丹。而周莹以没有诏旨不能轻动为由按兵不动,没有赴援,于是只有桑赞率镇州路都部署司所部前来会合。契丹军围攻望都,王超与桑赞率定州和镇州两个都部署司所部前往救援,他们的副手分别是定州路副都部署王继忠和镇州路副部署李福。
宋军来到望都,在县城以南六里的康村一代列阵迎敌。与以往一样,契丹以骑兵为主,宋军以步兵为主。宋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如契丹军,只能以坚阵抵挡契丹军的冲击。
战斗从“日昳”(又称未时,下午1点到3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乙夜”(也就是二更,晚10点左右),宋军稍占优势,契丹军小却。
第二天黎明,两军再次交战,契丹军的战术与以往无异,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在两翼包抄。
在宋军大阵中,王继忠率部列于东偏,成为契丹军主要攻击对象。他们包抄到王继忠阵的后面,并截断其粮道,宋军马上陷入后勤不继的状态。
这个时候主帅王超和次帅桑赞居然可耻地逗挠观望,继而抛弃友军,自顾退兵。王继忠见契丹军从自己负责的东偏阵突破,自知责无旁贷,马上率领麾下仅有的骑兵驰赴前沿。由于王继忠所服战袍与其他人不同,被契丹人认出这是主将。契丹南府宰相耶律奴瓜马上率重兵合围了数十重。王继忠率骑兵殊死搏斗,且战且行,沿着山脚向北,从骑越战越少,最后到白城全军覆没,被契丹擒获。
战斗结束,这对宋朝来说又是一个比较耻辱的失败。王继忠在宋朝官至云州观察使定州路副都部署,相当于少将军衔的军区副司令,如此高级别将领陷没于敌,实在让朝廷无法不深究。
由于信息不畅,宋廷方面以为王继忠战死,于是给予烈士待遇,追赠大同军节度使(相当于追赠上将军衔),举行高规格葬礼,还把他四个儿子怀节、怀敏、怀德、怀政全部录用为官。同时追究责任,派刘承珪、李允则二人前去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却包庇了主将王超和桑赞,认为镇州副部署李福和拱圣军都指挥使王升率部先退,为这次失败负全责。于是李福削籍流放封州,王升决杖配琼州,都去了岭南海渚不毛之地。
而实际上王继忠不但没有战死,还活得很好。契丹的承天萧太后觉得他是个人才,封他为户部使。这是一个主管财政的官职,看来契丹人比较看重汉人的理财能力,完全忽视了王继忠是个文化层次并不突出的武将。王继忠也没想到投降契丹居然如此受到重用,自然是感激不尽,事事尽心尽力。
够“汉奸”了吧?
这还不算完,萧太后看他家小都在宋朝,而他孤陷异域,为了让他能继续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也是为了拴住他,还给他在契丹另行操办了一场婚事,将契丹开国时期的汉人勋臣康默记一族的某位闺秀嫁给他。这康默记也算是老“汉奸”了,果真是门当户对。
王继忠投降契丹的第二年就发生了著名的澶渊之战,王继忠跟随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统帅的契丹大军进至澶渊,深入宋朝腹地。
宋朝方面也不示弱,在强硬派宰相寇准强烈主张下,力排王钦若等人迁都之议,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澶渊,以老将李继隆、石保吉为主将,双方对峙于澶渊北城。
此时契丹大军已经深入宋朝腹地,但是这个战果并不是靠歼灭宋军主力而取得的,而是绕开宋军在河北战区的主力才达到如此纵深。万一前方战事不利,后方又有由王超率领的镇定高阳关三个都部署司的八万宋朝禁军尚未参战,很有可能落得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面临被关门打狗的惨境。
澶渊之战,包括之后的澶渊媾和,都是一个赌局。一方面是契丹军太后与皇帝举国亲征,敢于不顾后路被截冒险深入,却并未歼灭任何宋军主力,随时可能被前后夹击;一方面澶渊距离宋朝的首都东京开封府只有不到3天的路程,万一宋军不利,则很有可能老巢被端宗庙不保。
宋真宗虽然亲征,却显得对胜利毫无把握,若不是寇准这位铁腕宰相一再坚持,很可能不敢来到前沿。
当宋真宗终于出现在澶渊北城城头的黄罗伞下之时,宋军雷动了,万岁声山响,士气顿时爆棚。
对面的契丹军感受到了这样的气势,也开始对胜利毫无把握了,萧太后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讲和了。
这之后不久,契丹在这场赌局中的再一次抓到了烂牌。话说契丹最勇猛的耶律休哥与最狡猾的耶律斜轸两大战神成为历史之后,硕果仅存的大将就是萧挞凛了,这是当年击败过号称无敌的杨业的契丹宿将,如今是萧太后最为倚信的大将。然而这位契丹的军中之魂居然莫名其妙地被宋军秒杀!
萧挞凛是在带领随从往前沿视察敌情的时候被宋军的秘密武器——床子弩射杀的。床子弩是一种机械弩,发射的弩箭威力巨大,如同大炮一样。但这种武器与宋军之后的另一个秘密武器神臂弓相比有个明显缺陷,就是体型笨重。为何会这么巧?宋军能够事先把这样的人间大炮架设在萧挞凛即将出现的地方附近,萧挞凛刚一进入射程就被爆了头。很多宋史专家与宋史爱好者有过考证,认为萧挞凛被射杀绝非巧合,而是宋军情报战线取得的一场重大胜利。而这其中的关键人物赫然包括之前刚刚投降契丹的王继忠!
因为战争进行到如此地步,双方都对胜利没有底气,宋辽之间已经开始有低级别的秘密使节往来,想要开通求和途径。究竟是谁先想求和的,《宋史》中说是契丹先求和,《辽史》中说是宋朝先求和的,双方都很要面子。其实笔者觉得无所谓,反正两边都是想和,谁先求和又有什么好争的?
有人认为,就是在这种低级别的使节交往中,王继忠跟宋使接上了头。由于王继忠受到契丹重用,必然能够接触到一些高端情报,宋使将王继忠提供的情报逐级上报,李继隆、石保吉马上安排设伏,专等萧挞凛中圈套。然而这种考证虽然联系了多处史料,却无法证实,只能作为一种猜测。
而可以证实的是,之后的宋辽媾和中,王继忠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受萧太后之命,给宋真宗写了信,提出讲和之意。正是通过王继忠这条线,宋辽开始开通了高级别使节的交往。而也正是由于媾和活动,宋廷才得知原来王继忠没有战死,而是投降了契丹。
不知是宋廷太急于讲和还是王继忠确实给宋军提供了情报,宋廷完全没有追究王继忠的变节。宋使曹利用在与萧太后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代价换取了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并保证日后各守疆界互不侵犯的誓约。
关于澶渊之盟,史有定论,虽有城下之盟的意味,但并非屈辱和约。
一是名分上,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萧太后确实是宋真宗的长辈,宋真宗也确实比辽圣宗年长,如此称呼毫无问题,双方名分上完全平等。
二是领土上,双方约定各守实际控制的疆界,这就相当于契丹方面放弃了之前主张的三州领土,承认了宋朝对这些本属于契丹领土的主权。
三是岁币,看起来是宋朝吃了大亏,每年都要白给契丹一大笔钱,但其实这笔钱在宋朝方面不过九牛一毛,如果算上因为媾和省下的军费和双方互市取得的利益,宋朝方面其实是大赚。
宋朝和契丹对此结果都比较满意,那么力促此事的王继忠自然就成了双方的功臣。而最不爽的就是宋军中的热血官兵,比如杨延昭,就想要在契丹军退兵的时候截杀。然而宋廷严令各部不许半路截击或追击,毕竟宋辽两国已经对天发了毒誓,如有违反天诛地灭,再秋后算账显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契丹军安全地离开了宋境。
澶渊之盟确实保证了宋辽双方的百年和平,虽然双方一直有类似于美苏冷战一样的摩擦,但并未再动刀兵,直到宋徽宗时期宋朝方面首先破坏盟约,与女真订立海上之盟,命童贯经略幽燕,双方才再次开衅,此时距离澶渊之盟已有118年。
和平果然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宋真宗在弭兵之后所做的事就是拜天书封禅,举国开展邪教活动。契丹人在媾和之后也好不了多少,完全丧失了进取心,军队的战斗力也开始一天天下降,连讨伐小小的西夏也无法取胜,最后被女真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
双方都如此珍视和平、享受和平,那么为双方带来和平的自然都是功臣,宋朝方面曹利用不但媾和成功,还成功地讨价还价,把价码压到三十万,让事先设定谈判底牌是一百万的宋真宗欣喜若狂,曹利用之后火箭一般蹿升,官至枢密使(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
然而这远远比不上契丹方面对王继忠的待遇,王继忠最终居然被契丹人封楚王,改姓国姓耶律,赐名显忠,位极人臣。这可以说是契丹人不像汉人那样爱惜国家名器,汉人绝不轻易将高官显爵授人,好让臣子永远有上升的动力,然而契丹人如此慷慨不能不说是对王继忠特殊的礼遇和恩宠。
这还不算完,宋朝方面对王继忠的变节行为也表现得毫无芥蒂,每次派宋使出使契丹,都要给王继忠单独准备一份赏赐,而契丹方面对宋朝给王继忠的赏赐也毫不干涉。王继忠每次面对宋使都会流泪,表示想回到宋朝,而宋真宗觉得既然两国盟约已成,不能再得寸进尺提出其它要求了,就托宋使给王继忠带话,让他安心在北朝仕官,无须回朝。
王继忠最终在契丹年老致仕,寿终而死,得了个善终,并且他在契丹生的儿子王怀玉也在契丹仕官,至防御使(大约相当于大校/准将军衔)。

大家来看,这位“汉奸”的一生,何其爽也!不但在新主那边受到宠信和重用,在故主那里也荣宠不衰,在两边都享受功臣待遇,虽然也不免受到一些非议,最终历史上却并未留下恶名。
笔者在讲述王继忠的故事之前曾经提到了杨家将,其实王继忠跟演义里的杨家将也不无关系,他就是杨家将故事里流落番邦成为契丹驸马的杨四郎的原型。然而这只是演义故事,历史上的王继忠跟杨家基本可以说是毫无关系,杨业是北汉降将,在宋朝一直受猜忌,连其子杨延昭也因为这个原因始终无法获得重用。而王继忠是宋真宗潜邸出身,可以说是根正苗红,之前没有什么战功就能坐到军区副司令的位置,兵败被擒之后却因祸得福。
可见祖上阴功这东西真是不虚,出身问题永远是大问题。
又可见个人前途跟国家命运联系紧密,两国若不讲和,王继忠岂有如此幸运?
还可见人走好运摔个跟头都捡金子,走背运喝口水就能呛死。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辛弃疾《卜算子》)
介揍是绳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2-8-8 22: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飞黄腾达的郭药师也很幸运,就是名声不好,不过没多少人认识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 zeloti 的帖子

很多变节的都飞黄腾达了,但名声不好的就不算最幸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3_141592653589
(无尽圆周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58
编号 71200
注册 2006-6-3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8-9 00: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文章看,不光是阴德的原因,时势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两国都希望和平的大环境下,叛变者才能两面讨好。要是谈判破裂开打了,王继忠估计也没那么“幸运”了。

[ 本帖最后由 3_141592653589 于 2012-8-9 00:1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汉奸和民族英雄其实都需要运气

中华自古以来英雄善终的几乎都没有吧

怪不得这么多人都抢着弃暗投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灵风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77
编号 55528
注册 2005-12-17


发表于 2012-8-9 07: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忠义的化身”黑旋风李逵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8-9 08: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师又出好贴,看过老师不少作品,在宋史的学究方面,老师确实非常出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ouyangnitian
(欧阳)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85
帖子 6485
编号 281681
注册 2008-6-10


发表于 2012-8-9 08: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非是来砸场子,但是看到这个开头

QUOTE:
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汉奸”

岳光寒

某还是震惊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9 08: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ouyangnitian 于 2012-8-9 08:51 发表
非是来砸场子,但是看到这个开头

某还是震惊了

想起了毛昆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ouyangnitian
(欧阳)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85
帖子 6485
编号 281681
注册 2008-6-10


发表于 2012-8-9 0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一直没有做对不起祖国的事情,好像是不至于遭人恨

这个真是人品好啊,赶上了,赶上这和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9 09: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ouyangnitian 于 2012-8-9 09:28 发表
一直没有做对不起祖国的事情,好像是不至于遭人恨

这个真是人品好啊,赶上了,赶上这和议

吕文焕的名声可不算太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8-9 09: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吕文焕投降后为敌前驱,攻克宋朝多地。

这才是他名声不好的原因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ouyangnitian
(欧阳)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85
帖子 6485
编号 281681
注册 2008-6-10


发表于 2012-8-9 09: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9 司马光 的帖子

嘿嘿,果然毛昆仑了,不过你若按习惯读下来的确感觉很奇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9999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2-8-9 09: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很多宋史专家与宋史爱好者有过考证,认为萧挞凛被射杀绝非巧合,而是宋军情报战线取得的一场重大胜利。

咱想看看这个的论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9 09: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8-9 09:35 发表
吕文焕投降后为敌前驱,攻克宋朝多地。

这才是他名声不好的原因吧。

我记不清了,好象他是招降吧,与张弘范似乎不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8-9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2-8-9 09:50 发表

我记不清了,好象他是招降吧,与张弘范似乎不同。

有招降的,也有打下来的。

其实,同样是投降,你看祖大寿的名声就好得多。

一个人被迫投降是一回事,但反过来为敌前驱又是另一回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8-9 1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2-8-8 22:39 发表
西汉李陵以劣势兵力苦战匈奴不敌,被擒之后投降,马上享受了叛徒待遇,被夷三族。司马迁为其说了两句公道话,居然也被牵连,

要饭的这是瞎扯。

但偶就是不揭穿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8-9 10: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俺来揭穿,一开始家小很淡定,后来武帝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打败了汉朝军队,盛怒之下才夷的三族。至于司马迁受刑,是在李陵被夷三族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irey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89340
注册 2006-10-30


发表于 2012-8-9 1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不太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9 10: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2-8-9 10:29 发表
俺来揭穿,一开始家小很淡定,后来武帝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打败了汉朝军队,盛怒之下才夷的三族。至于司马迁受刑,是在李陵被夷三族之后?

我还真不知道,汉武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打败了汉朝军队。

我记得是公孙贺说李陵投降之后,汉武才这么做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8-9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2-8-9 10:45 发表

我还真不知道,汉武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打败了汉朝军队。

我记得是公孙贺说李陵投降之后,汉武才这么做的。

李陵投降后,汉武帝当然很生气,但并没有迁怒。

直到一年后,汉武帝记起了李陵的好,又钦佩起他来了,说:“李陵这事情啊,当初我是派路博德去接应他的,结果中间被这老东西给耍了。”于是重赏逃回了的李陵散卒,还派公孙敖深入匈奴,想把李陵接回来。

谁知公孙敖这个废柴无功而返,回来给汉武帝说:“李陵这货回不来了,我听说他正在死心塌地给匈奴训练军队呢。”汉武帝一听,大怒,于是就夷了李陵三族。

当然,最后搞清楚了,给匈奴训练军队的那个李将军是另一个汉朝降将,叫李绪。李陵知道这事情后,派人刺杀了李绪。

至于司马迁,确实是在李陵一出事后就倒霉了。不过这事情并不是因为给“汉奸”说话,而是因为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含沙射影骂李广利。

所以要饭的说“被擒之后投降,马上享受了叛徒待遇,被夷三族”云云,纯粹是在扯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assdar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9
编号 88290
注册 2006-10-22


发表于 2012-8-9 1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这么说来汉武帝还真是明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2-8-9 11: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事匈奴单于更给力,杀了自己练兵的将军,不仅没有杀李陵还尚公主,你吗这也太会笼络人心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2-8-9 1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个实话,单凭李陵的诗才(虽然那几首诗还存疑)......也值得笼络人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8-9 11: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俺记得李陵投降的匈奴单于和李绪的匈奴单于是两个人,李陵的那位还因为这事儿给他擦屁股捏,应该是爱惜人才的缘故。不知李陵在匈奴是咋度过的,不打仗、不练兵基本就无用了啊(俺记得只打了一场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2-8-9 11: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KYOKO 的帖子

不,就是同一个单于。

当初李绪投降匈奴后,为匈奴练兵,单于给他的待遇比李陵高,开会的时候,李绪的位置在李陵之上。

但李陵杀李绪后,大阏氏(也就是匈奴的皇后,单于的大老婆)要杀李陵,单于保住了他,把他送到北方,等到大阏氏死后才接回来。

当然,单于这么做也很正常,你想已经死了一个了,何苦再死一个呢。好歹是人才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8-9 11: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8-9 11:41 发表
不,就是同一个单于。

当初李绪投降匈奴后,为匈奴练兵,单于给他的待遇比李陵高,开会的时候,李绪的位置在李陵之上。

但李陵杀李绪后,大阏氏(也就是匈奴的皇后,单于的大老婆)要杀李陵,单于保住了他 ...

李陵因为这个杀李绪,好象李绪有点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2-8-9 09:46 发表

咱想看看这个的论证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还有学者孟宪玉的考证可以到CNKI上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2284d0100bme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2284d0100btdb.html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CNKI的文件转成txt总是有乱码,只把孟宪玉结论转一下吧,仍然有错字


五、结语
    综上所述,萧挞览之死是擅州之战,宋军取得胜利的
标志、)宋军获得辽方军情对他的死亡起到关键作用、)在这
当中,王继忠透露辽方军情,张皓传递辽方军情,周文质利
用获得的辽方军情进行作战犷知彼知己,百战小殆’,、u-i
(+ Y28)因而萧挞览的死,辽军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2-8-11 1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2-8-9 10:57 发表
李陵投降后,汉武帝当然很生气,但并没有迁怒。

直到一年后,汉武帝记起了李陵的好,又钦佩起他来了,说:“李陵这事情啊,当初我是派路博德去接应他的,结果中间被这老东西给耍了。”于是重赏逃回了的李陵散卒,还派公孙敖深入匈奴,想把李陵接回来。

谁知公孙敖这个废柴无功而返,回来给汉武帝说:“李陵这货回不来了,我听说他正在死心塌地给匈奴训练军队呢。”汉武帝一听,大怒,于是就夷了李陵三族。

当然,最后搞清楚了,给匈奴训练军队的那个李将军是另一个汉朝降将,叫李绪。李陵知道这事情后,派人刺杀了李绪。

至于司马迁,确实是在李陵一出事后就倒霉了。不过这事情并不是因为给“汉奸”说话,而是因为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含沙射影骂李广利。

所以要饭的说“被擒之后投降,马上享受了叛徒待遇,被夷三族”云云,纯粹是在扯蛋。

蔡东藩《前汉演义》里描写的,和三红说的这个很接近,看来蔡东藩的这套演义很接近史书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8 15: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3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