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闲说京剧中的关公戏
性别:未知-离线 T〇P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0
编号 455208
注册 2012-1-21


发表于 2012-5-30 22: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闲说京剧中的关公戏

闲说京剧中的关公戏
关公戏是京剧中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以一个人的角色而居为一个行当,唯关公一人而已。虽然有人把赵匡胤、闻仲等也归到红生中,但是均未成体系。现在的红生戏,关公一人而已。关公其人大家都熟悉,就不用说了,他身后经历了一个神化的过程,后来连带他身边的关平和周仓也成了神,这也不必细说。下边聊聊京剧中的关公戏,说到哪算哪好了。
1早期的关公戏
自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而后有汉剧进京与之融合,汉剧比较早进京的有米应先,艺名米喜子,就是以关公戏闻名,擅演《破壁观书》、《古城会》、《战长沙》、《走麦城》等。米喜子收徒程长庚,将所擅关戏尽传之,程长庚是京剧形成时期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奉为京剧鼻祖,他的唱腔古朴苍劲,黄钟大吕,一扫昆曲的柔靡之腔,使京剧开始取得了越来越强的地位。程长庚逝后,他的琴师汪桂芬近水楼台,尽得其技,且有创新,当时目为长庚再世。汪桂芬的传人是王凤卿,梅兰芳年轻的时候提携梅兰芳,后来长期傍梅兰芳演二路老生,即每有演出,梅挂头牌,汪挂二牌,梅演大轴,汪就演压轴,余叔岩复出的时候想傍梅兰芳,也只能挂三牌。以下是汪桂芬传人王凤卿的《华容道》。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ow_isDZS_o/
此时的关戏,还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唱腔表演完全是老生的风格,脸上是揉红,颜色较浅,点七星痣,不穿胖袄。
红生之祖—王鸿寿
真正将关戏发展成一个行当的,是王鸿寿。王鸿寿,艺名三麻子,为了与其义子李吉瑞区别,后人又称之为老三麻子。王鸿寿生于1850年,是安徽怀宁人,据说其父是一名中下级地方官,由于得罪了人,被人陷害满门抄斩,他躲在唱戏的衣箱里逃脱,后来参加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失败后在上海各戏院搭班演出。王鸿寿是徽班出身,后来京剧风靡上海,遂将许多徽班戏改造成京剧,比较出名的有《扫松下书》、《徐策跑城》、《斩经堂》、《雪拥蓝关》等,演来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更是根据《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小说、民间传说等,新编演了自《斩熊虎》、《白猿教刀》开始的大量关戏,贯穿关公一生,将原来的仅有的几出关公戏,扩展到三十余出。独出心裁创造的关公独有的夫子盔、掩心甲,制作了关公独有的青龙刀,创造了关公独有的儒雅的春秋刀法,将关公原来戴的近似于净角的黑满改成黑三,增加了关公的儒雅气质。在唱腔中大量引入徽调,特别是吹腔、高拨子,并吸收花脸唱法改造了原来的老生唱法,增加了关公的威严,为了打破关戏的沉闷,为关公增加了一个马童,将关公的揉红脸改为勾红脸,最终形成了京剧中独有的行当—红生。王鸿寿最后一次演戏,是在北京,戏码为《走麦城》,演完后骑马疮迸裂去世,这一点倒是和谭鑫培有一拼,老谭的最后一出戏,是《洪洋洞》,讲的是杨六郎英雄一世,最后在噩耗中去世,竟为绝响,不久也就一命呜呼了。
王鸿寿关戏的传人主要有三个:周信芳、林树森、李洪春。其中林树森和李洪春主要是以关戏出名的,周信芳则在继承老三麻子的基础上,大胆革新,遂成为横行上海四十余年的麒派京剧的创始人。
先说林树森,长期在南方演出,除上海外,南京、武汉、杭州等地,留下了林三爷伟岸的身影。林树森原本艺名小益芳,是取自他舅舅王益芳。王益芳是一个哑巴,工武生,因不能说话,只能当配角,演二路,但是翻打扑跌,火爆不凡。林树森于1914年拜老三麻子为师,尽得其真传,特别是老徽调戏和关公戏,演起来凝重稳健,加上颀长的身材,能够很好地表现关公的威严气度,人称红生大王。林树森1947年于上海去世。
再说李洪春,李洪春是北京人,从11岁开始在北京搭班唱戏。1919年拜老三麻子王鸿寿为师,长期追随老三麻子左右,尽得其真传。以后长期在北京演出,北方红生戏的路数,尽出李洪春。李洪春根据自己的武生路数,进一步丰富了关公的春秋刀法。根据小说,进一步丰富了关公戏的剧目,如《走范阳》、《破羌兵》等。他演的关公,浑厚威重,人称红生宗师。李洪春桃李满天下,北派红生名家,如高盛麟、李万春、王金璐、李少春等的关公戏,尽出其门下。李洪春于1991年在北京去世,享高寿96岁。现有其子李玉声,颇传其艺。
李玉声:水淹七军
http://www.56.com/u60/v_NTQwNTM3NzY.html
高盛麟:古城会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dqWSVpscQ4/

老三麻子最出名的弟子是周信芳。周信芳艺名麒麟童,盖其初次登台时7岁,因取艺名七龄童,后因笔误为麒麟童,因名字响亮,故将错就错,改艺名为麒麟童,后来以一沙哑嗓音红遍大上海,创立了影响各行当甚至各剧种的麒派艺术。周信芳故事很多,这里主要说其红生戏。周信芳于1906年被老三麻子赏识,收为弟子,将其老徽调戏和关公戏传于周信芳。周信芳嗓音苍劲豪迈,做工精湛火爆,善于做戏。他大胆创新,关公戏别具一格,因做工火爆,精于表演,他演的关公戏人称做工老爷。周信芳的几大弟子得其所传,出名的包括高百岁、陈鹤峰、李如春等,皆擅长关公戏。得其指点的还有小王桂卿和小麟童。小王桂卿为周信芳京剧录音配像,与乃师神似。小麟童的关戏火爆不凡,1995年以一出《走麦城》赢得第一届梅兰芳金奖。
周信芳:单刀会,小王桂卿配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yNjI1ODc2.html
小麟童:走麦城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0f-YwHLdko/

除以上源流外,擅演关公戏的还有唐韵笙。唐韵笙嗓音高亢,做工稳重精湛,因长期在东北演出,与周信芳、马连良并称为“南麒北马关外唐”。唐韵笙原名石斌魁,满族,福建人。唐韵笙小时候家庭贫困,为解决生计问题,拜到福建演出的河北梆子演员唐景云为义父,随其巡回演出。先学梆子,后改为京剧。他嗓音高亢,曾长期在上海演出,受汪笑侬影响颇深,我认为他的关公戏也是受王鸿寿影响,虽然没有证据说他拜过王鸿寿。唐韵笙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腔高亢,表演稳重大方,关公戏别具一格,他对关公戏也有不少创新,据说偃月刀上的铃铛就是他加上去的。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唐韵笙长期在东北演出,1971年逝世于沈阳。
汪庆元:关公月下赞貂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LbAJYKFAY/

除红生外,关公戏还有按照净角演的红净戏。红净戏只有一出《临江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〇P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0
编号 455208
注册 2012-1-21


发表于 2012-5-30 23: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会贴图。谁教我下?谢谢了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5-30 23: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影音吧,放水区可惜了,看看那里能不能直接上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2-5-31 0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视频都看不到,但是每次看cctv11看到有二爷我就不换频道了。

我倒觉得关羽适合黑满,黑满也不代表不儒雅啊。黑三适合岳飞这样的温和型儒将,他们的忠义是内敛的。
而关羽带有强烈的雄性气质,说白了就是男人味重一些。他的义气也是奔放豪迈的,千里走单骑这样的英雄气概必然和不怒自威的大汉比较契合。

上传图片可以用外链。
不行的话就上传附件,然后返回编辑你的帖子,用attach 和 /attach插入到你想要得地方。(编辑帖子那里好像有说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〇P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0
编号 455208
注册 2012-1-21


发表于 2012-5-31 05: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又试了一下,视频应该能看到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2-5-31 1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错了……………我表达有误。
我是说我用手机上的论坛没法看视频…
搞得你白忙活一趟……

贴图会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〇P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0
编号 455208
注册 2012-1-21


发表于 2012-7-1 00: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WHITESHIP 于 2012-5-31 00:00 发表
视频都看不到,但是每次看cctv11看到有二爷我就不换频道了。

我倒觉得关羽适合黑满,黑满也不代表不儒雅啊。黑三适合岳飞这样的温和型儒将,他们的忠义是内敛的。
而关羽带有强烈的雄性气质,说白了就是男人 ...

关二爷在传统中的形象就是儒将,君不见一般的关公画都是一手抚须一手拿春秋的,如果是黑满,显不出儒雅。
贴图还是不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6 04: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4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