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孔融為何說顏良、文醜勇冠三軍?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54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孔融為何說顏良、文醜勇冠三軍?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
发表于 2011-12-18 12: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孔融為何說顏良、文醜勇冠三軍?
若依三國志記載。
孔融曾以袁紹兵多勢大告誡曹操此戰不利。
更直言顏良、文醜乃河北名將,勇冠三軍;但這裡第勇冠三軍是指領軍作戰的能力還是個人武勇?
正史上唯一能佐證顏良大概武勇的,大概就只有一句話,沮授又諫紹:「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我知道理論上絕對是指戰蹟跟領軍才能,但做為騎兵軍頭領,袁軍先鋒,他們個人武藝、體能跟氣力需不需再一定水準之上(要比一般人強上很多)。
我知道這問題有點不得而知,就像趙雲能不能打贏虎豹騎的一名普通兵士一樣。
[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12-18 13:08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吃饭猛喷罗大傻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3
编号
281918
注册
2008-6-12
#2
发表于 2011-12-18 18: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傻子认为这两个厮是被炒作成名将,以此衬托曹操用兵如神。他俩的死对袁军影响不大,袁绍依然敢挺进官渡。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dingbo011
(颓废的懒神)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76
编号
217302
注册
2007-9-18
家族
肉肉门
#3
发表于 2011-12-19 0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孔融是倒曹挺袁党~
他在制造谣言 动摇曹操的军心~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
★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4
发表于 2011-12-19 01: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吃饭猛喷罗大傻 的帖子
颜良被炒做主要是因为死在关羽戟下(三国史话区,就不说“关羽刀下”了)。若是被旁人杀的话,光荣武力评分应该不会高过淳于琼。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1-12-19 01:4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刘过字改之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3
编号
315400
注册
2009-3-21
来自
南赡部洲
家族
幽神幻韵
#5
发表于 2011-12-19 2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成王败寇呗,如果袁绍代替了曹操,颜良至少跟张辽有一笔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6
发表于 2011-12-20 14: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勇冠三军就是指武将武勇。
部队冲阵武将都要冲在前面,所以很多将领都是勇冠三军而为将,一者服众二者不易身亡三者增加冲击力。
关羽刺颜良应该是用矛,然后用环首刀枭首。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镜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58
编号
85812
注册
2006-10-4
#7
发表于 2011-12-20 15: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环首刀是直的。。。也是可以“刺”的。。。
再看看古今刀剑录的记载。。。
关羽用环首刀的可能性也很高。。。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rcxy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3
帖子
5324
编号
8012
注册
2004-5-31
#8
发表于 2011-12-20 1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上作战,考虑环首刀的长度,还是矛、朔更实际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9
发表于 2011-12-20 16: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镜
于 2011-12-20 15:26 发表
环首刀是直的。。。也是可以“刺”的。。。
再看看古今刀剑录的记载。。。
关羽用环首刀的可能性也很高。。。
环首刀主要是砍,挥砍力量大,所以就替代了剑。刺主要是矛。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10
发表于 2011-12-20 16: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镜 的帖子
是的。
而且我怀疑关羽用的就是青龙偃月刀。
这种刀以前的形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这样,而是汉环首刀的形制,但是其柄部特别长。为加大劈砍力度和刀的强度,铸造一条龙伏在刀背上,铜龙叫金龙偃月刀,铁龙叫青龙偃月刀。
上述是口传,算口传历史吧。
现在看来,汉环首刀刀柄已经近一尺长,这几百年,古人未必就不能把刀柄再次加长。根据我用刀的经验,步下刀刀柄两尺仍不妨碍单手使用,而且一旦双手使用,力度将得到极大加强。
汉环首刀为直刀,确实可以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11
发表于 2011-12-20 16: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贾图 的帖子
家师擅长剑,我喜欢刀,而且家传也是刀(不是师传)。
所以,我对这两种东西都多少比较熟悉。
我说一句话,可能不可靠,是口传的,大家听听就成:
古剑其实有一种是单刃的。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单刃剑称为剑的说法。
或者说,刀是剑的一种。
剑最主要的技术是刺。直刀,最主要的技术也是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12
发表于 2011-12-20 16: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经常练习的一种刀,就是直刀,刀身长一米,窄长(而非现行朴刀和春秋刀的板状),刀柄长一米四。这是我自己搞的苗刀加长版,但是刀身与苗刀略有不同。
刀法也与苗刀不太一样,有点双手带的意思。
嗯......这东西确实是我自己弄出来的,刀法其实没啥新意,就是苗刀+双手带+春秋刀中取过来的。
但是,我一直怀疑这东西与古人暗合----宋朝的朴刀是不是就是这个东西?暨南大学马明达教授对朴刀的描述,很像这个东西。
这东西最主要的玩法其实就是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吃饭猛喷罗大傻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3
编号
281918
注册
2008-6-12
#13
发表于 2011-12-20 18: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公据闻使的是双刀,都刻有“万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4
发表于 2011-12-20 18: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颖颖 的帖子
他們兩人好像在與地方土匪或黃巾餘黨時,表現突出。
不然在袁紹跟公孫瓉交戰時,他們還沒入火。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5
发表于 2011-12-20 18: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tiger1970 的帖子
如果可以,蠻想看照片的。
我也是喜歡刀具的人,無論是中國青龍刀、日本武士刀還是草原民族的彎刀。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6
发表于 2011-12-20 18: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0 16:17 发表
家师擅长剑,我喜欢刀,而且家传也是刀(不是师传)。
所以,我对这两种东西都多少比较熟悉。
我说一句话,可能不可靠,是口传的,大家听听就成:
古剑其实有一种是单刃的。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单刃剑称为剑的 ...
應該是,不過先秦時代有吳鉤越劍之說‧鉤又是甚麼?
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刀的雛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7
发表于 2011-12-20 18: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刘过字改之 的帖子
怎麼不是典偉、許褚那角。
顏、文二人雖然會領軍(好像還是負責打野戰),卻沒有像張遼、關羽一般成為獨立局部戰局最高統帥的紀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8
发表于 2011-12-20 18: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吃饭猛喷罗大傻 的帖子
我想那是因為袁軍騎虎難下的緣故。
優勢兵力,主動發動攻勢卻貿然退兵,對士氣影響不是普通地大。
前秦符堅的大軍是怎麼潰敗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小兵1234
(南蠻王)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3
编号
374631
注册
2010-5-10
家族
轩辕丐帮
#19
发表于 2011-12-20 18: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图
于 2011-12-20 14:59 发表
勇冠三军就是指武将武勇。
部队冲阵武将都要冲在前面,所以很多将领都是勇冠三军而为将,一者服众二者不易身亡三者增加冲击力。
关羽刺颜良应该是用矛,然后用环首刀枭首。
可顏、文二人率領的是袁軍的萬餘精銳部隊。
豈是只靠武勇就可服眾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20
发表于 2011-12-21 0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小兵1234 的帖子
也是口头相传的说法。
钩,是一种双刃剑,但是是弯曲的。这种弯曲不是像我们说的那种弯刀那种弯法,而是还要弯。
这个东西是对付盾牌的。我直接砍到盾牌上,因为刃部弯曲,就有一部分刃到了盾牌后面啦。这样,我只要一进步、一探肩,直接就能越过盾牌攻击对方。
这种东西现在保留下来并经过了变形,成为现在的武术中的兵器----双钩。现代实用的双钩也是浑身除了尖,就是刃(只有手握的地方没有攻击性),十分难练。
钩是剑属。这东西比重武器好携带,经常在战船上使用。
钩,不是窦尔敦的新创,而是当时最利于实战的一种兵器。
因为旧时普遍使用单刀+盾牌。这东西,对长武器可以作为“乌龟壳”,在掩护下直接进入长武器死角进攻,对于短兵器,真的是很难进入其防御圈----进入其防御圈的唯一方式是打破刀盾之间的协调,这个必须有相当的功夫----也就是说,两人技术水平相当的话,刀盾一定胜过单刀,更不要说剑。因此,单刀只能倚仗速度和力度,单剑只能倚仗其灵活性来进行攻击。
但是使用钩就不同啦。钩可以完全绕过对方的盾牌防御圈进入对方防御死角,而且这东西又不像长武器那样难以携带。只要一个皮囊,就可以带走。所以这东西是一个很好的兵器。
旧时有钩距这个说法。现在很多人解释不清。我们的说法是:钩,就是钩,右手用;距,就是拐,是用来挡架对方兵器进攻的,所以叫距或者拒。这个拐,在武打片中经常看见,记得李小龙也用过。钩用来破盾牌,距用来挡刀。
现在基本没有钩拐双用的啦,都成了练双钩。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1 08:50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21
发表于 2011-12-21 09: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0 16:17 发表
家师擅长剑,我喜欢刀,而且家传也是刀(不是师传)。
所以,我对这两种东西都多少比较熟悉。
我说一句话,可能不可靠,是口传的,大家听听就成:
古剑其实有一种是单刃的。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单刃剑称为剑的 ...
唐刀源于汉环首刀,倭刀源于唐刀,所以刀身基本很直。小日本的剑法也是唐传过去的双手刀法。
环首刀,也就是直刀的一种。刀最主要的技术是砍,因为砍比刺技术难度低,杀伤范围大,适合农民出生的步卒骑士使用。这就是为什么到了汉代已全部淘汰剑换成刀了,剑仅生产佩剑、宝剑,用于装饰、权力象征、击剑玩乐,不用于实战。
你像抗战时二十九军的砍刀也是环首刀发展而来的,小日本的刺刀连三八式枪身相当于长矛,但近身格斗二十九军不落下风。虽然小日本比二十九军更训练有素,但是刀容易使,格挡开枪身就可以砍胸砍头了。
再举个汉代的例子,飞将军李广幼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可算西汉骑兵典型装备和作战方式了,有了长槊这种远距离刺杀的武器,那刀明显是用来挥砍的。骑兵刺杀用长兵器刺到的范围更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22
发表于 2011-12-21 09: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0 16:05 发表
是的。
而且我怀疑关羽用的就是青龙偃月刀。
这种刀以前的形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这样,而是汉环首刀的形制,但是其柄部特别长。为加大劈砍力度和刀的强度,铸造一条龙伏在刀背上,铜龙叫金龙偃月刀,铁龙叫 ...
三国步兵有用长刀的,虽然不多但是有,比如典韦就擅长用长刀。那必然是环首刀加个柄而成。但是,三国时期没有马蹬,只能装备单纯用来刺的矛和短距离单手挥砍的环首刀,任何长柄挥砍武器都不能够如意使用,要坐不稳甚至摔下来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23
发表于 2011-12-21 09: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0 16:51 发表
我现在经常练习的一种刀,就是直刀,刀身长一米,窄长(而非现行朴刀和春秋刀的板状),刀柄长一米四。这是我自己搞的苗刀加长版,但是刀身与苗刀略有不同。
刀法也与苗刀不太一样,有点双手带的意思。
嗯. ...
宋代朴刀的刀刃有弧度,更方便挥砍,先砍马腿再砍骑兵~
呵呵,我不了解武术,讲的只是些军事方面的东西~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24
发表于 2011-12-21 09: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1-12-20 18:42 发表
如果可以,蠻想看照片的。
我也是喜歡刀具的人,無論是中國青龍刀、日本武士刀還是草原民族的彎刀。
可以搜一下老外拍的“冷钢 刀”,里面有对用最新技术锻造的中国砍刀和日本刀的描述,很过瘾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25
发表于 2011-12-21 09: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1-12-20 18:44 发表
應該是,不過先秦時代有吳鉤越劍之說‧鉤又是甚麼?
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刀的雛型。
吴钩就是刀刃弯度极大的一种刀,因为吴水战多,所以近战时用吴钩明显比剑威力更强~
刀应该还是来源于剑,因为宋以前基本都是直刀,很明显不是来源于吴钩,吴钩春秋就有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26
发表于 2011-12-21 10: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兵1234
于 2011-12-20 18:54 发表
可顏、文二人率領的是袁軍的萬餘精銳部隊。
豈是只靠武勇就可服眾的?
勇冠三军足以服众,这种传统一直到抗战时的张灵甫都是如此~
古时武将大多冲锋陷阵,从士兵或小将开始做起一步步升上来的,比如黄忠、魏延、张辽、乐进、丁奉、潘璋这些,哪个不是靠武勇服众的?你自己不冲让别人冲,自己一仗下来一个敌人没干掉,谁服你?猛将有猛将之道,儒将有儒将之道,不一样的。呵呵,不过你像周瑜这种自己也亲自上阵冲的儒将,也不是没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27
发表于 2011-12-21 1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贾图 的帖子
29军的大刀。这个我专门找过。这东西不是环首刀直接演变,而是宋朝的“手刀”演变的。
事实上,这种形制的大刀,更确切的说是“双手带”演变的。
我查找到了当时的很多大刀术,都是从双手带演变而来的技术。
你说的那个技法“格挡开......砍头”是网上传的很广的一个讹传。这个技术来源于1983年武林杂志的某一期。以后网上有人把这个技术与破锋八刀混合在一起,就成了29军的了。
事实上,这个技术,记得当时那篇文章写的是淞沪抗战,而29军并无使用破锋八刀的记载。这个技术,也不是通用的大刀技术,而是一种短时间训练的应急技术,对战士的身体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力大过人,身高体壮。因为这一轮大刀,必须从下往上瞌开三八式步枪,需要相当的力量。
这个技术对我印象极深----因为我在1983年就下苦功练过。
关于29军的大刀技术,目前有说是破锋八刀的,有说是李尧臣无极刀的,也有说是尹玉章八卦刀的,但都无确凿根据。
从我找到的大刀技术来看,大刀最常用的技术恰恰不是格挡,而是撩击或者削击前手后进一步攻击。
这个动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武术动作。
中国武术,强调进攻。而且越立足于防御性的武术,其进攻能力越强。
中国武术,往往是你打我也打,用进攻来化解进攻。这是中国武术与其他各国武术最大的不同点。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1 10:53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28
发表于 2011-12-21 1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贾图 的帖子
关于宋代朴刀的形制,暨南大学历史系马明达教授----同时也是武术界西北”马家四杰“之一,通备门著名代表人物----专门有考证文章。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29
发表于 2011-12-21 1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贾图 的帖子
嗯......我骑过马,但没骑过光背马,没有感性认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30
发表于 2011-12-21 1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不要强调大刀一定会胜过刺刀。
从技击角度看,刺杀是最省力、杀伤力最大的技术。而大刀的劈砍逊于刺杀(解放军有一段时期步枪配置甚至全部改用刺锥,完全取消了刺刀的砍削功能,而大大强化其刺杀功能)。
在实战角度上,1939年以后,国军制式武器全面改用刺刀。甚至有民众劳军送去一堆大刀而军方无法使用的局面。当然,很多部队因为刺刀不足,因此只能在步枪之外携带大刀以备肉搏,但这不意味着大刀胜过刺刀。
大刀队所以能取得较大战绩的原因,是在于大刀队的装备----毛瑟冲锋手枪(驳壳枪、二十响)和其仿制品(大镜面之类)+长柄手榴弹(一般是仿制德国产品)+大刀。秘密接敌后,手榴弹进行首轮攻击,然后扔光手榴弹也就冲进敌阵,一手执枪,一手大刀,在近距离冲锋中自然无往不胜。
但即使这样,敌我杀伤也是相当的。
大量装备大刀、长矛、梭镖,那是没办法的原因----就算是老套筒,也比这些东西强,但这些东西总比木棍强吧?
抗日战争,是准近代化装备的中国军队+中世纪装备的中国军队对准现代化装备的日本军队的一场死战。我们的先辈,是靠鲜血来打了一场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1-12-21 11:34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54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13: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3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