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鲜血与风流——两晋南北朝的是是非非, 第二十四章 混战不休(上) 已上天涯首页,欢迎支持: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15040.shtml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21 07: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章 中兴梦碎(中)

就在西北战事爆发的同时,南方的战事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一位东晋王朝未来的股肱之臣,也在这场战事中展露头角了。这便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

陶侃于公元259年出生在东吴统治下的鄱阳郡,家里并无显赫的身世,父亲在东吴的军队中当一个下级军官。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酷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学的一身本事之余,其名声也逐渐为人传播,终于使他走上了政治的路途。

在官场沉浮将近20年,陶侃几经起落,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因为此时的西晋,九品中正制已推行一段时间,基本上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像这种没有关系背景的愣头青是绝对不可能有大作为的。然而,乱世却给我们侃爷带来了机会。

为了剿灭张昌的叛乱,朝廷委任刘泓做荆州刺史,负责讨灭逆贼。刘泓很早就认识陶侃,可能常在一起吐吐槽侃侃山,对侃爷很是赏识,这次出任刺史,便将赋闲在家的陶侃一并带上,出任军中的先锋。

此时的张昌,刚刚杀了司马歆,正在围攻樊城,陶侃一马当先直入襄阳城中,组织晋军坚决反击。借助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防,陶侃让气势汹汹的张昌连吃了几个败仗,一直坚守到刘泓的主力部队赶到,迫使损兵折将的张昌率军撤退。

刘泓对侃爷的功劳铭记在心,他封陶侃为大都护,领兵对张昌进行穷追猛打,连续苦战多天之后,叛军部众崩溃,张昌本人只身逃窜。至此,这场动静不小的叛乱基本平息了,张昌本人也与第二年(公元304年)的秋天被擒杀(传首京师,同党并夷三族)。陶侃因为军功,也被朝廷正式封为东乡侯,食邑1000户。

张昌叛乱快速平定,却让有人不满意了,这便是正率军南下的成都王司马颖。毕竟,司马颖和他的20万大军从河北跑到湖北,耗费还是巨大的,而他南下的目的,绝不是组团公费旅游的是要通过剿灭叛乱树立威信的。如今,平叛没机会了,成都王也不愿意就此打道回府,他还需要给自己的军队寻找新的目标。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成都王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目标。

原来,就在陶侃平定张昌叛乱的这一会儿工夫里,洛阳和长安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出任河南尹的李含接到了司马颙的密令,要他在洛阳联络部分高级官员,准备除掉司马乂,可惜,李含没注意到,洛阳城中一直有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他,这便是他的仇人皇甫商。皇甫商得到情报后,立刻警告司马乂,长沙王这次再也不能忍耐,直接下令逮捕李含等同伙,一起诛杀。

杀了李含,就等于和司马颙公开反目了。公元3038月,司马颙以讨伐皇甫商为名义,派张方率军7万,朝洛阳进军,同时,派人联络成都王司马颖,共同进军。

乍一看这决定,估计是个人都觉得司马颙不是疯了就是嗑药了。长沙王和成都王是什么关系?亲兄弟!当年的四大护法,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而且,司马乂当政之后,事事都向司马颖咨询(晋书记载“颖悬执朝政,事无巨细,皆就邺咨之。”),然后你现在跟成都王这个当弟弟的说:“去,把你哥揍成意式肉酱面去~”有哪个弟弟会这么去做的?

你别说,还真有:户愚吕弟……

有人嗤笑:“那是漫画里的人物,现实中你能说出一个来么?”

我太能了,司马颖后来就是这么干的!

收到司马颙的来信后,司马颖毫不犹豫,决定率自己的20万大军,讨伐哥哥司马乂。当年户愚吕弟一拳能把哥哥打成一滩鼻涕,就为了两个字:胜利;而如今成都王要向长沙王下手,也是为了两个字:权力。

如果我们稍稍将记忆回拨,就会发现过去的司马颖和现在的他变化有多大。极权之于成都王仿佛毒品一般,在他没有接触以前对其十分恐惧,回避不及;而一旦沾染,又让他欲仙欲死,难以自拔。短短两年的时间,让司马颖完成了由沾染到浸淫的蜕变:在权力魔戒的腐蚀之下,他已然走火入魔。什么亲情、责任,通通被其抛诸脑后;在成都王的眼里,呆在洛阳陪着皇帝的,都是他的敌人。

司马颖的人生目标,已经从当初“保护自家的基业”,变质成如何把“自家的基业”变成“自己的基业”了。

听到了成都王准备进军洛阳的决定,卢志首先站出来表示了反对。他说:“明公当年抛弃权力,辞让荣誉,才收获了今天海内的声望。如果我们不带军队,穿着文官的衣服入朝拜见皇帝,这才是霸业啊!”

司马颖听了没有反应,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此时早就被权力蛊惑的他,甚至已经开始后悔当初听从了卢志的劝告。

眼见卢志说了不管用,另一个参谋邵续也补充说:“明公您和长沙王是亲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如今我们志在天下,岂能先自断臂膀?”

一席话掷地有声,比卢志的言论更有说服力。然而,司马颖还是完全听不进去,他冷冷的说道:“成大事者不必拘小节,在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成都王心意已决。

为了体现自己出兵的分量,司马颖在司马颙的讨伐名单上又加了一个人,诬陷可怜巴巴的羊皇后的父亲专权(羊玄之一向胆小,此番被作为罪魁声讨,没几天竟被吓死了)。檄文是这么说的:“司马乂论功不公平,与羊玄之、皇甫商专擅朝政,杀害忠良,请求诛杀羊玄之、皇甫商,遣送司马乂返回他的封国。”

一般的讨逆檄文都是铿锵有力,指控出一大堆的罪行。然而,这篇檄文很有意思,对司马乂的声讨寥寥无几,也没有诬陷长沙王有什么僭越之举。不是他们不想诬陷,只能说司马乂行为端正,一心维护皇权,连政敌都挑不出毛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23 2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章 中兴梦碎(下)

司马乂收到檄文,看到司马颖的名字不禁一阵阵伤感,司马颙这等贪权小人反对自己本也没有什么,可自己的亲弟弟居然和河间王穿上同一条裤子!拿着檄文,长沙王久久不能回神,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权力的魔戒到底是如何腐化每个人的心灵;他更不敢相信:郑庄公与公叔段、曹丕与曹植的兄弟反目经历,竟也要发生在他们兄弟身上了;他唯一知道的是:一场规模更大的全国混战已经难以避免,西晋中兴的梦想短期内也难以实现了,无论谁胜谁败,都会给后世世人留下无穷的笑柄。

战争已经开始,无论对手是谁,司马乂都不会坐以待毙。

824日,司马衷在司马乂的陪同之下,来到洛阳城西的阵地检阅军队。司马乂很会鼓舞士气,他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巡视一阵之后,大声问道:“各位将士,今天我们要向西讨贼,你们愿意由谁带领你们?”(今日西讨,欲谁为都督乎?)

全体将士一听让他们自己选择主将,都异口同声的呼喊:“我们愿意跟随嵇绍,奋力杀敌。”(愿嵇侍中戮力前驱,死犹生也。)

嵇绍,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著名琴曲《广陵散》的作者)的儿子,嵇康虽然行止癫狂,但是始终心怀忠诚,由于反对司马家篡权,被司马昭处死。

嵇绍年幼丧父,父亲的横死并未让他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把父亲忠义的血脉一丝不差的继承下来。贾后当政时期,嵇绍多次婉拒贾谧一党的引诱,齐王司马冏诛灭司马伦后,嵇绍作为侍中也曾屡次劝诫齐王收敛行径。

司马乂一直很欣赏嵇绍的忠诚,听说士兵自发的希望有嵇侍中带领他们,长沙王很是高兴,封嵇绍为平西将军,和皇甫商一起率军1万多人负责抵抗河间王的部队。


另外一边,司马颖命令大将牵秀率领成都兵团的先锋,自北向南准备进攻洛阳。

面对北面成都王咄咄逼人的攻势,司马乂不敢再在西线多做停留,只好带着司马衷赶往黄河南岸,准备阻击成都王的军队。

然而,西线先有噩耗传来,河间王手下大将张方,率军突击皇甫商,将司马乂的西线部队打的大败。顺势,张方带领自己的虎狼之师冲入洛阳,纵兵放火劫掠,无恶不作。

洛阳失守,司马乂勃然大怒,他留下部分部队陪同皇帝严守黄河,自己率领主力挥师西进,在洛阳城外遭遇张方的部队,长沙王连续发动多次进攻,将张方击退,重新收复洛阳。

司马乂带主力离开黄河南岸,留在黄河以南的部队抵挡不住成都军团的进攻,只好向后撤退,牵秀遂率军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洛阳。


战争的第一阶段,司马乂处于全面的被动,主要由于准备不足和战线过长,成都王成功渡过黄河后,反倒有利于司马乂一方收紧战线,战争的第二阶段,以王师的反击作为主旋律。

这一次,司马乂集结主力,在洛阳城东和成都军团展开决战。司马衷照例御驾亲征,他虽然不喜欢奔波,但是,在他心里还是很喜爱司马乂的,因为司马乂尊重他,所以,小衷衷自然对于御驾亲征的事情没有半点儿推辞。

有了皇帝督战,王师士气大振。司马乂命手下骑兵在战马两侧捆绑长戟,彼此保持距离直冲成都王的阵地:马蹄过处,铁戟横飞,在成都王的防线之中撕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司马乂亲自鼓动全军,潮水般的冲杀过来。成都王军队大败,死伤67万人;尸首堆积如山,把山间的河水都阻断了。

击溃成都王的军队,司马乂不作休整,立刻率领王师调转枪头,直向西线的张方冲去。河间兵团虽然擅用骑兵,但谁也没见过在马腿上绑长戟这种打法;再加上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河间兵团士气更差,稍一接战就全军溃散,死伤五千余人。

面对大败,张方出色的军事经验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对部下说:“胜败兵家常事,卓越的指挥官可以反败为胜,我们应趁着敌人放松警惕,向前推进,构筑营垒,跟他们打消耗战。”

果然,司马乂得胜回朝,没想到张方竟然逆势向前,稍一疏忽之际,竟然让张方军队在洛阳城西不远处成功构筑营垒。司马颖看张方站稳阵脚,也命令成都兵团再次向洛阳进发。


至此,战争进入第三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在相持过程中,双方各不相让,矛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河间王与长沙王这边。先是张方破坏洛阳城边的水坝,使得洛阳城内严重缺水,磨坊等水利工具均无法运用。司马乂遂发动城内亲王、公爵、三公级官员家中的婢女手捣谷米,供给军营;并调动官员家中的家丁,投入洛阳的城防工作之中。

眼看形势不利,司马乂接受祖逖(闻鸡起舞那位,他的故事后面会整段叙述)的建议,秘密通知被司马颙扣押的原雍州刺史刘沈,要他趁机逃脱,组织军队攻击长安。刘沈接到诏书,逃出长安向四方传达诏书,很多郡县起兵响应,他集结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开始进攻长安。

此外,司马乂还派出皇甫商暗中西行,联络皇甫重,要皇甫重率军配合刘沈共同进攻长安。然而,皇甫商路过长安时,被人发现,司马颙逮捕皇甫商就地斩首。

几个回合下来之后,局面没有改观。从8月份起兵到公元303年的年底,洛阳仍牢牢的掌控在司马乂手中,洛阳城外则是虎视眈眈的成都王和河间王的联军。就在僵持之中,摇摇欲坠的晋王朝翻开了304年的日历,黑暗中,正有一双眼睛,紧紧盯住了权利,盯住了众人的生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28 23: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上)
   
公元304年,恐怕是晋王朝最不愿回首的一年:这一年,中央政权将失去最后的权威,全国的混战已无法阻止;这一年,两个独立于晋的王国正式成立,而其中的一个,将在十余年后为西晋敲响丧钟;这一年,也会被后世历史学家看做是“五胡十六国”(不含吐谷浑其实应为十九国,可能为了顺嘴,历史统称为十六国)时代的开始。
   
   
这一年的纷乱,就先从洛阳城说起吧。

此时的洛阳,在战火的蹂躏之下早已失去了往昔的繁荣;连续四个月的围困,慢慢地榨干了这座曾经兴旺的都城。不光是每日都在发生的交战、阵亡、鲜血和尸体能够让大家陷入抑郁与恐惧,由于包围造成的断水、缺粮等生活问题也在无时无刻的考验着城内所有人的忍耐力与意志力。

有道是烈焰现真金,患难见真心,能检验出一个人本质的往往是逆境。在盛世之时做一个忠臣和贤臣是一件相对来说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主流的价值观就是如此,做一个忠臣和贤臣的成本小、收益大,自然有很多人乐意为之。一旦到了乱世,朝不保夕,人心难料,忠孝礼仪信的成本大大增加,而收益却大不如前且极具风险。这个时候,只有执着于原则和信仰的人才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长沙王就是这样一位执着者。

艰难困苦之际,司马乂仍然尊重皇权,体恤下属;上阵冲锋在前,打饭排队在后,深得广大将士的热爱。就连在朝中的文武百官,对长沙王的人品和举止也是敬佩不已。

依托将士的信赖,坐困孤城的司马乂反客为主,主动出击,连续击破河间成都联军,前后斩杀67万人,把张方和牵秀两个对手打的苦闷不已。畏惧之下,一贯以勇猛著称的张方,已经准备率军撤围了。

可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司马乂万没有想到,一支背后的冷箭葬送了王师全部的希望。

这个人,就是八王之乱的最后终结者,东海王司马越。

论关系,司马越在皇族中的血缘疏远:他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是傻皇帝的一个远房表叔。换到司马衷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太爷爷的兄弟家里的一亲戚,马上都要出五服了。

司马越年轻的时候,名声不错,但由于血缘疏远,只能在中下层厮混。司马炎死后,杨骏和司马亮先后主政,把官职爵位肆意分发,司马越才因此混到了东海王的封爵,但仍远离权力核心。到了司马伦主政的时期,司马越再次赶上“升官”的大潮,先后被任命为侍中和中书令,算是逐渐走入政治决策层。

河间王与成都王联合讨伐长沙王之后,很多留在京城的王爷都纷纷外逃,作为远方亲戚的司马越却没有这么俗套,倒不是因为他和司马乂一样是个坚定的忠臣,而是这位东海王私下里算过一笔账:

如果和其他王爷似的跑路,就算是司马颖打进城来,自己最后也得不着什么好处。但如果现在留下和司马乂并肩作战,这要是最后守住了城打赢了仗,那自己绝对能算是个大功臣啊,这以后再和那帮之前脚底下抹油的站在一起,绝对是鹤立鸡群啊!组织上还能不重用我么,哥发达的日子这就来了!

就这样,带有明显政治投机心理的司马越,决定把宝压在司马乂的身上,东海王司马越成了长沙王司马乂身边为数不多的盟友。

然而,墙头草改不了随风倒的习惯。重压之下,东海王的投机心理再次作祟,暗中又打起了小算盘:看战局,守住洛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这张方要是打进了城,我估计没什么好果子吃…..可现在出去降了,张方也不一定拿正眼瞧咱,除非我能给他带个大礼……什么对他来说算是个大礼呢?……

此时,一个高大的形象在司马越脑海里以礼盒儿的形式浮现了出来。

于是,东海王联络了几个意志不够坚定的将领,指使他们趁机绑了司马乂,直接押赴金墉城看守,而自己转而奔赴城外投降。几个叛将把司马乂送进拘留所后,见到城外疲软的敌军,立刻就后悔了:这要是再坚持坚持,保不齐就胜了……于是哥几个又跟司马越商量:“要不咱们把头儿再从号儿里劫出来,重新抵抗一下?”

东海王一听这话吓坏了:“你们那脑子都是廉租的?要是长沙王出来,能饶了咱们?”

一不做,二不休,司马越索性直接派心腹去通知洛阳城外的河间军团大将张方,让其率军围攻金墉城,赶在其他人之前抢走司马乂。

张方得到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公报私仇的机会:他连夜冲入金墉城,在司马越属下的配合下,成功抢走了长沙王。回到营中,张方燃起了熊熊的烈火,准备将司马乂活活烧死。


司马乂没有畏惧也没有过多的反抗,他躺在火堆之上,仰望着星空,各种过往的经历不断在脑中浮现:

那是一个瑞雪纷飞的冬日,他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和一帮年龄相仿的兄弟们正在皇宫中兴奋的攒雪球、打雪仗,这其中有个孩子王,叫司马玮……

…………

那是一个萧瑟的秋天,父亲司马炎病势日渐沉重,他和司马玮、司马允、司马颖等四人一起跪倒在父皇的床前,聆听他的教诲。父亲嘱咐这四位年轻的王爷,“保护司马衷,正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哥几个哪里知道真正的将来究竟是怎样,仰着的皆是“铁肩担道义”的蓬勃面孔……

…………

那是一个盛夏的时节,他少年得志,英姿雄发,他和司马颖还有司马允刚刚接到皇帝的密旨,正伫立在宫外保护皇帝和皇后,并焦急的等待司马玮胜利的消息。那时候的感觉真好,像守护神一样!有哥几个在,任谁也别想翻天……

…………

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春天,在去给先祖扫墓的路途中,他和司马颖在马车上谈论着朝政。弟弟忧虑地说道:“权力太可怕了,他会扭曲人性,我怕我也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真想躲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兄弟,你怎能如此想!如今的江山,是咱老爸辛苦打下的,您是父亲的亲儿子,陛下的亲弟弟!保护咱家的基业,您责无旁贷!”

“哥哥说的是,我会尽力保护他的,这是我们的使命!”

…………

“弟弟,当初说过的一切,难道你真的都忘了吗……”剧烈的疼痛把司马懿从回忆拉回到现实,火舌贪婪的舔舐着司马乂的身体,油脂已经因为高温而从烧伤的皮肤里冒了出来,滴在地上吱吱作响。

“啊!!!”所有的忍耐最终还是随着全身的神经一同断裂,长沙王的痛苦之声直达营外,连张方的士兵听了都忍不住痛哭流涕。这泪水不是出于可怜,而是出于敬重和惋惜:敬重这位品德高尚的对手,惋惜这位功败垂成的勇士。

司马乂是“八王之乱”中归西的第五王,从公元30212月诛杀齐王司马冏到公元3042月被杀,当权一年零两个月,在八王之中排名第四。

“八王之乱”个人简历


爵位


长沙王(曾被降封为常山王)


姓名


司马乂


身份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的弟弟


当权时间


1年2个月


盟友


司马玮、司马颖


优势


勇猛忠正


昏招


轻信他人


手下败将


司马冏


死亡原因


他杀


凶手


张方


司马乂死后,河间王司马颙抽出主力部队,回师击溃了司马乂一方的刘沈与皇甫重,至此,讨伐长沙王的权力斗争结束了,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截获了权力。

司马颖在部众的簇拥之下,正式进入洛阳。作为胜利者,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秩序:他自己被封为丞相,盟友司马颙则官拜大都督、太宰和雍州牧,成功搅局的黑马司马越也有封赏,被晋升为司空、守尚书令。

安排完这一切之后,司马颖决定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重新回到邺城的老巢去,但为了以后进出方便,他留下奋武将军石超,率军5万负责把守洛阳的十二个城门。

回到邺城之后,司马颖的权力欲和野心极度膨胀,仅仅当个丞相已经不能让他满意了,他又想有更高的追求。不过,比起直白的赵王司马伦,成都王还是懂得饶饶弯子的:他上书皇帝,废去太子司马覃和皇后羊献容(司马颖起兵的借口里就有讨伐羊皇后之父羊玄之这一条,羊玄之已死,成都王也没忘记废掉皇后),并安排河间王司马颙上书,请皇帝封自己做了皇太弟。

绕过这么一个圈子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摇身变成了皇太弟,也就成了未来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且,罢免皇后的行为也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小衷衷在他眼里,只是个连老婆都不能保全的提线木偶。

可怜的羊献荣,刚刚在皇后的位置上坐了一年,就又被人从梦中叫醒,被连夜送入金墉城中居住。这已经是她两次被立之后第二次被废,然而,这位苦命的女人根本想不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磨难在等待着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30 22: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中)


说完了洛阳这边的乱局,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处战乱不休的地方——蜀汉。

前面早早说过,带头大哥李特正率领流民部众在成都城下与益州刺史罗尚对峙。就在中原地区爆发司马颖、司马颙和司马乂混战的时候,益州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此时的李特,已经将罗尚逼到成都城中死守,益州境内的原住民都在大族的带领下向李特归附。但出于对流民的疑虑和担心,他们纷纷就近集结,构筑堡寨自保,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的迷笛音乐节。

李特的部队多是流民为主,本身携带的粮食不多,在长期的对峙中,不如罗尚一方更有持久性,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带头大哥遂安排手下流民到益州境内新归附的各堡寨中谋生果腹。

吃饭问题倒是解决了,但流民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却因为这种寄食而被不断放大。再加上连续的胜利让李特有些骄傲,他拒绝了属下提出的要求各堡寨遣送质子的建议。

这样一来,就给了原住民首鼠两端的机会。

罗尚也看出李特的破绽,他利用带头大哥放松警惕的机会,趁夜从城墙上把心腹吊出城外,与各堡寨取得联系,许以未来的高官厚禄,与原住民悄悄达成一致,准备伺机反扑李特。

一切准备妥当,罗尚派军袭击李特大营。各原住民的堡寨也按约定纷纷行动,将李特分散下来的流民部众尽数消灭。带头大哥准备不足,身边人数不多,再加上分散到堡寨的部众无法归队,李氏兄弟虽然勇猛,但激战两天之后,仍难逃一场大败。李特以及其兄长李辅都在乱军中阵亡,李特的儿子李雄、李荡收拾残众向后撤退,与李特的四叔李流、五叔李镶会和。

带头大哥的阵亡,犹如晴天霹雳,流民部众人心惶惶,大有崩溃之势。罗尚毫不手软,再派大军攻击李流,由于恐惧,李流营中部分部众临阵倒戈,流民部众眼看已难以支撑。

就在危急时刻,李氏全家奋力抵抗。连李特的老婆李荡的母亲——罗女士也身披铠甲亲自上阵,在乱军中被砍伤一只眼睛却毫不退让,直接COS成卡卡西继续投入战斗。眼见女流之辈都能如此英勇,流民部众顿时士气大涨,李雄、李荡兄弟几番冲杀之下,竟将晋军击退。

不幸的是,混战之中,李荡被矛刺中身亡。

一场小胜,却不足以改变战场的形势,而李特等人的连续丧命,严重摧毁了流民部众的自信心,更为不利的是,来自外部的晋朝援军正在入川途中。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李流作为家族里目前的长者(李流排行老四,大哥李辅、二哥李特、三哥李庠均已阵亡),对前途失去了希望,他没有选择继续为几位哥哥复仇,而是准备接受晋朝的“招安”。

李镶、李雄等人坚决反对投降,但李流主意已定,他开始接洽罗尚,商量投降事宜。对于李流的请降,罗尚也是十分欢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消灭流民也不是他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几次接触下来,罗尚和李流均逐渐打消了对对方的诚意的怀疑,一场招安大戏,已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了。

然而,李雄等人不愿就此投降,他在流民阵营中聚众陈述:“我们杀了那么多原住民,一旦放下武器,就成了一堆鱼肉,必然会被人宰割。如今,我们只有利用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发动奇袭,去夺取富贵!”一席话,说到不少流民心眼里去了,他们寄居四川,受够了当地人的鄙视,如今,正是用武力为流民争取生存地位的时刻。

有了众人的追随,甚至还有了李流真心投降的掩护,李雄突然对入川的援军发动奇袭,晋军准备不足,加之远道而来立足不稳,一番激战之后被李雄杀的大败而回。紧跟着,李雄再接再厉,击溃罗尚的军队,攻取郫城(现属于成都市,距成都仅有30公里),把罗尚重新赶回成都城内。

一场大胜,重新扭转了局势,并使得李雄声名鹊起,流民部众对这位带头大哥的儿子交口称赞,李流对于此前的懦弱也深感惭愧,加之身体不适(李流很快病逝),李流让出了流民的领导权,由李雄取而代之成了新的领袖。

相比李特,李雄更显得沉稳果决:他一改老父四处游击的流动战术,背头一梳痦子一点,开始建设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将成都周边区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不断对成都施加着压力。

重压之下,罗尚自知大势已去,他留下部将继续守城,自己则趁夜深人静的机会,率部分嫡系部队偷偷溜出城去,一路逃到江阳(今天四川省泸州市),并向朝廷汇报败讯,可惜,司马颖正在忙于新一轮的权力划分,根本无暇顾及四川。

罗尚跑了,留守的部将也不愿意卖命,他们大开城门,迎李雄的部队进入成都。至此,经过李特李雄父子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以流民为主力的他们,终于在四川彻底站稳了脚跟。

公元30410月,李雄在成都正式宣布独立,称成都王(2年后正式称帝,史称成汉或前蜀,一般按照公元304年作为成汉建国的年份),改年号为建兴,废除晋朝颁布的法令,只约定法令七项。此外,李雄任命叔父李镶为太傅,其余兄弟分别位列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职,并追赠老父李特为成都景王。

随着成汉的正式建立,八王之乱所引发的大分裂时代正式揭幕了,自公元304年起直到公元589年,在漫长的二百八十六年间,中国国土上,最少时两个国家并立,最多时出现十一个国家,华夏大地支离破碎,一团混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3 00: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下)

益州的局势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其实和中原的战乱脱不了干系。就在成汉建立的时候,中原正在新一轮的混乱中自顾不暇。

这一次风暴,把成都王司马颖和东海王司马越深深拖入了漩涡之中,顺带手的,也苦了我们可怜的小衷衷。

原来,成都王司马颖当上皇太弟之后,骄傲奢侈,一天比一天严重;亲信弄臣纷纷当权,赏罚有失公允,令全国大失所望。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原来司马颖是只披着羊皮的狼,当年的谦谦风度不过是假装的。

举国弥漫着的对皇太弟的不满气息,很快就被政治嗅觉灵敏的司马越闻到了。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东海王利用朝野对司马颖的失望,趁机联络右卫将军陈眕以及长沙王司马乂的旧部(他可真要脸……),密谋反抗。

公元30471日,成汉建国前3个月,陈眕率军突入洛阳,用皇帝诏书征召三公、文武百官以及禁卫军将士,下令戒严,并讨伐司马颖留在洛阳的部队。奋武将军石超虽有5万大军,但司马越手中高举皇帝的诏书,石超不能抵挡,率军逃回洛阳。

73日,司马越成功驱逐司马颖在洛阳的残存势力之后,大赦天下,恢复羊献容的皇后之位(被废3个月之后,又被请出金墉城,羊后已经经历23立,还不到56立的一半),同时,请皇帝下诏免除司马颖皇太弟的称谓,恢复司马覃的太子之位。

74日,司马越出任大都督一职,并陪同惠帝司马衷,御驾亲征。

出征之前,侍中嵇绍要求陪同皇帝前去,朋友听说,连忙对嵇绍说:

“此去前线,安危难以预料。你的性格我很了解,但看在朋友的份儿上,答应我,一旦遇到危险,跑,越快越好!”

“……哥们儿,你是不是《阿甘正传》看多了?我是去洛阳,不是去越南……”

“都是战火纷飞,又有什么分别?兄弟,你有好马没有?没有的话,我这就为你准备一匹宝马。”

嵇绍听了,严肃的回答:“我堂堂七尺男儿,作臣属陪同御驾,应当护卫圣驾至死不变,我要什么宝马?甭管是X几系的!”

这原本只是一句豪言壮语,不想之后却一语成谶。看来“好人长命”这四个字,在硝烟袅袅的乱世只是善意的愿景罢了。

司马越通令全国,征召四方兵马,各地军队纷纷云集,抵达前线时,已集结10余万人。司马颖这方也毫不示弱,他本就有强大的军力,此番又在河北地区广泛征兵,军力也十分盛壮。

724日,东海王和成都王的决战在河北地区爆发了。比起司马越临时拼凑的大军,司马颖的部队训练更为有素,又曾经经历过对司马伦、司马乂的多次苦战,战斗力更为强悍。司马颖手下中军大将石超率军发动突击,直奔司马越的中军皇帝的御伞处冲杀过来,司马越不能抵挡,中军的大旗也被成都军团砍翻,全军顿时崩溃。

皇帝司马衷目标显眼(大BOSS一般都好认,电子游戏里都是这个道理),在乱军中难以逃跑。乱战之下,小衷衷被射中三箭,好在盔甲穿的厚,没伤到皮肉;但脸部没有遮挡就稍微惨点,乱军之中被打破了相。皇帝身旁的文武百官和左右侍卫均各自逃命,只剩下嵇绍。只见他身穿正式官服,跳下马背后登上司马衷乘坐的玉辇,用自己的身体阻挡士兵的攻击。士兵抓到他,一把拽下车来,挥刀就要砍去。司马衷连忙大呼住手,语速也比平时快了不少:

“他,他是忠臣,不要杀他!”

士兵哪管这个:“皇太弟只让我们不要冒犯陛下一人,其余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说罢,一刀下去,当场把嵇绍直接砍死,鲜血直接溅到司马衷的衣服之上。

“啊!!!”眼见自己的忠臣死在面前,小衷衷惊恐过度,跌下车来,昏厥不醒。

击溃了司马越,石超连忙赶到御驾处,把司马衷带回大营,好吃好喝暂时供奉上。第二天,司马颖派卢志前来迎接圣驾,进驻邺城,把皇帝司马衷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心。

为了出席庆功大典,成都王的左右准备给司马衷换洗衣服。当侍从推开小衷衷的房门时,只看见一个呆坐在床上的背影,床边放着一件带有血迹的外衣。

“皇上,就要庆功了,您也该换身儿干净的衣服去参加呢。”

司马衷无语。

许是惊魂未定吧,毕竟可能是第一次看见身边的人惨死在眼前,也怪可怜的。想到这儿,侍从轻叹一声,直接去拿那件血衣,不料一只手却突然死死的抓住了已经脏掉的皇袍。

一只曾经被司马威掰得生疼的手。

之前呆坐良久的司马衷幽幽说道:“这上面有嵇绍的血,别洗了,让它一直留在上面吧。”(此嵇侍中血,勿去!)

小衷衷的这句话,不禁让人心中一酸:他还那个养在宫中只知肉糜的皇帝么?

几个亲兄弟之间的倾轧似乎让他懂得了什么,而几次战场经历更让他亲身体验了权力争斗间人性的扭曲与可怕。司马衷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而驽钝的白痴皇帝了;至少,他的情商有了显著的提高。当然,这样的提高对于他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不久之后更加会为他召来杀身之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3 00: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章 狼头大纛(上)

眼看司马颖取胜,一向喜欢观望的司马颙迅速做出表态:他派大将张方率军两万,直奔洛阳杀来;东海王的留守部队面对志愿者兵团无法抵挡,于是洛阳陷落。为了进一步讨好司马颖,张方把刚被司马越恢复名号的皇太子司马覃和皇后羊献容又废了一遍(羊后已经经历33立)。这娘俩也是倒霉,走出金墉城一个月不到,就又被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

这要是两箱奶,估计连保质期都没过呢……

至于东海王司马越,一场惨败之下,他已无处可去,只好向东逃回封国(东海王封地在今天山东省南端的郯城县),准备在自己的窝点里据守。

照理说,像东海王这种丢了军队丢了皇帝又丢了人无奈只能躲回家里的主儿,政治生命按说也应该走到尽头了。然而,也许是天不亡司马越,就在司马颖准备对其进行清算的时候,成都王的大后方却燃起了熊熊战火。

点燃这把火的人,正是晋朝安北将军王浚。

王浚是晋阳(今天山西太原市)人,他老爸叫王沈,之前在第四章出过一回镜,就是当年魏帝曹髦准备向司马昭发起奋力一击之前找来共商大计的三个哥们儿之一。结果我们看到了,王沈和王业手拉着手,扭头就去找昭昭爆料了……正因为此,王沈后来得到了司马家的重用:先封安平侯,后又升至博陵公。

老王家的生活改善了,而王浚却没有成为那种权贵家庭里娇生惯养出来的孩子;这倒不是因为王沈也是一个“狼爸”或“鹰爸”,而是因为小王的来历和一般的小朋友有所不同……

话说王浚的母亲出身贫贱,根本就不是老王明媒正娶的太太。在一次很意外的情况下,这位姑娘受到了老王的勾引,二人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了关系。结果,一夜销魂,却不慎开花结果;十个月后,小王呱呱坠地。没错,他是个私生子,法语讲话叫“Enfant illegitime”。

其实,浪漫的法国人对王浚还有另一种称呼:l’enfant de l’amour,译成汉语就是“爱情之子”。不过,到底有没有爱情就只有老王知道了……

小王对于老王的意义不仅是骨肉,更是自己偷腥留下的生化把柄。所以,爸爸对儿子的态度,就好像大仲马对待7岁前的小仲马的态度一样:总有那么几分厌恶。

待王浚长到15岁的时候,他爹因病去世,除了这位私生子外再没繁衍出任何后代。无奈之下,各位亲戚这才确立王浚为王沈的正式子嗣,继承老王的爵位,开始走上政治仕途。

在仕途中,私生子的晋升还算比较顺利,到贾后倒台的时候,他已官拜宁朔将军、持节、负责幽州(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地区的防务。

幽州地处晋朝的北疆,直接与北方少数民族接壤,与中原地区距离较远。王浚到任之后,对中原地区晋朝王室的内斗采用观望态度,不表态不站队;对少数民族采用和亲策略,私生子把自己的两个不知道是不是私生的女儿分别嫁给了段部和宇文部鲜卑的首领,以此换取对方的支持。

公元301年,三王聚义共同讨伐司马伦,王浚作为一方大员继续隔岸观火,不允许幽州人马前往支援任何一方。为此,司马颖对王浚大为不满;而且由于王浚的势力紧邻自己,更让成都王感到不爽。于是,司马颖安排自己的手下——和演做幽州刺史(此时,和演与王浚的关系就好比北京市长和北京军区司令的关系类似),并让他秘密除去王浚。

和演作为一个文官,自然没能力直接和私生子叫板;因此,他联合乌桓单于审登,打算邀请王浚到蓟城(据说位于如今的北京西南)郊区泡泡露天温泉做做马杀鸡,就在他玩到最high时,由乌桓人将他击杀。

从作案时机的选择上,很像《本能》里的莎朗斯通……

一切计议已定,和演出面邀请王浚出游,私生子不知是计,真以为是去温泉水滑洗凝脂,因此也没带太多小弟,趿拉着人字拖带着两条毛巾就出发了。

然而,当天天公不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把王浚郊游的热情给浇了个透心凉。也就像羊肉片似的跟池子里涮了两下,私生子便要收拾东西打道回府。此时,乌桓的部众本已赶到,不过他们的武器弓弦全部被雨水沾湿,暴雨瓢泼之下锁定目标又非常困难,实在无法发动攻击,最后只好在雨声的掩护下匆匆撤退。

要说天气不适合,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选一个响晴薄日的时候重新来过就是了。但乌桓民风淳朴又很迷信;单于审登觉得一场天气预报里只字未提的大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说明王浚有神灵保佑:不是龙王护体至少也是天庭水利部员工转世,自己是万万惹不起的。

思来想去,为了避免神灵责怪,乌桓单于只好偷偷向王浚告密,把和演的计划和盘托出。


王浚听后着实吓了一跳:好家伙,说去了趟温泉,结果差点儿去了黄泉……不过,私生子很是沉着,他利用乌桓迷信的特点,连忙装作灵魂附体。与格罗索不同,王浚装的不是马尔蒂尼,而是东海龙王。假借龙王之嘴,他要求审登和他一起出兵围攻和演。审登不知有诈,便答应了这位冒牌天神并肩作战的要求。面对着化身神棍的私生子和他忠实的信徒,和演无法抵挡,终被王浚所杀。私生子直接接管了幽州刺史的权力,并自领为幽州牧。

除掉和演,王浚自然知道幕后买凶的便是成都王司马颖。借着此次司马越和司马颖争斗的机会,王浚决定要让成都王也享受一次“马杀鸡”的待遇:他联合了司马越的亲弟弟东赢公司马腾,还有自己的女婿段部鲜卑酋长段务勿尘以及乌桓酋长羯朱,点起北方兵马,带着鲜卑和乌桓的滚滚铁骑,朝着中原便直冲而来。

面对北方来势汹汹的袭击,成都王没太当回事,他还沉浸在击溃东海军团并捕获皇帝的喜悦之中。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司马越的兄弟在为哥哥做绝望的复仇;至于王浚,他实在不觉得一个小仲马式的人物在军事上能有多大的作为。

想到兄弟这个词,成都王端着美酒的手突然止不住颤抖起来,他扭头看了看正在闷头猛吃的司马衷,一时间百感交集,司马玮、司马乂、司马允的面孔又一次浮现在他的眼前。如果此时司马颖手中有一把木吉他,我想他或许会拂动琴弦,轻声哼出几句唱给自己的歌词:“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不过,没等司马颖来得及伤怀,一个士卒便冲了进来,高声报告说:“不好了!王浚和司马腾的叛军突破了我们第一道防线,北中郎将的部队大败!敌人士气大涨,正朝石超将军的第二道防线冲来。”

“什么!王浚小儿竟有这般厉害!”司马颖听了有些不信,站起身来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他们人数不多,但有鲜卑、乌桓部队压阵,我们的步军在平原中无法抵挡!”

“啊?这倒如何是好!列位臣工哪个能有办法消灭逆贼?”

殿中一阵寂静,所有人都把头悄悄低了下去。少数民族骑兵的厉害大家都知道,况且是在华北平原上跟人家过招,胜算微乎其微。

突然,一个雄壮而豪迈的声音传了出来,字字铿锵有力,震得房梁嗡嗡直响:“殿下不必惊慌,我有一策,定可将司马腾、王浚两个宵小的人头,早日挂在城门外的杆子上示众。”(二竖之首,可指日而悬也。)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12-4-9 21:4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9 21: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章 狼头大纛(中)

所有人都忙不迭的抬起头来,却见一位虎背熊腰的大将,正站在厅堂中间朗声说道:“想消灭王浚的部队本也十分容易,只需殿下允许,由我去召集匈奴五部兵马,定可把鲜卑乌桓打个落花流水。”

“匈奴五部的人马能很快召集齐么?”司马颖听了,略有些迟疑,“我打算陪同皇帝返回洛阳,暂时避避锋芒,然后重新号召天下,用朝廷的威力震慑他们。将军以为如何?”

堂下之人不禁摇了摇头,他用手捋了捋自己乌黑间略带赤色的长须,昂首说道:“殿下于国家立有大功,威信远播四方,大家都愿意为您效命;能听从您的指挥,也是匈奴五部的福分,召集他们没有任何困难。至于您,此时如果远去洛阳,很可能会失去威信,不如在邺城坚守,等我率五部兵马为您排忧解难。”

“太好了!能有匈奴来援,我们又何必怕那鲜卑乌桓呢?”听了刚才的赞颂,司马颖心情大好,“即日起,封你为北单于,负责统率匈奴部众。”

两人你一言来我一语,司马衷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若有所思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北单于”意味着什么小衷衷未必清楚,但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又在越俎代庖地替他封赏官职了。果然,司马颖的左右手下立刻把正式的诏书拿过来请司马衷盖章授权;而这种过程,小衷衷已经异常熟练了。然而,这位木偶般的皇帝完全不知道,他这次任命的绝不只是个“北单于”那么简单,未来西晋王朝的掘墓人,已经顺利搭上了最后一班快车。

这位胡须有些发红的人叫做刘渊,字元海,是匈奴左贤王刘豹的儿子。匈奴曾经是中国北方的强大民族,但后来与两汉几番交战,逐渐衰败,到了曹操统治的时期,他把匈奴内迁至汉地,并把他们分为五部,目的是削弱匈奴人的凝聚力。

由于父亲很早搬入内地居住,刘渊从小便在中原长大,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刘渊特别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研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之类的战争书籍;捎带手的,把《史记》、《汉书》以及诸子百家的其他经典也通通诵读了一遍,可以说是不知道刷了多少遍的汉化包……

青年时代,刘渊心怀大志;不光昼夜读书,还经常外出习武,练得一身拳皇街霸般的好本事,由于出身匈奴贵族,遗传基因良好,刘渊长的异常魁梧挺拔,身高将近2米(八尺四寸,三国两晋时期,1尺大概24厘米),胡须长度超过70厘米,当中不少胡须呈赤色(樱木花道头上拉风的地方,到他这儿改下巴上了….当时晋朝的名士都喜欢用相貌评价一个人的运势,好几个相士见到刘渊后都吃惊不已,觉得这个“红胡子”今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到了晋朝建立之初,刘渊作为少数民族送来首都的人质(还记得那个拉皮条打鸟的拓跋沙漠汗么?他和刘渊一样都是来当人质的),留在洛阳居住生活。由于相貌出众且能文能武,他经常成为司马炎的座上宾。要知道,司马炎本就是头发长胳臂长的怪人,因此,长臂猿对这个长着红胡子的大高个儿甚是喜爱。秃发鲜卑造反和西晋准备攻击东吴时,司马炎都曾想派刘渊率领兵马冲锋陷阵。不过,由于汉族大臣的坚决纷纷反对,此事方才作罢,而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更觉得刘渊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曾多次建议司马炎除掉刘渊,也均未被采纳。

后来,杨骏辅政时大肆批发官职,刘渊被封为了五部大都督,正式确立了红胡子在匈奴五部中的领导地位。成都王司马颖执政后,又加封其为宁朔将军,继续负责管理匈奴五部。

面对中原地区的混乱,匈奴人其实早就蠢蠢欲动,也想到中原的繁华大地上分一杯羹。刘渊的叔祖父刘宣,是匈奴五部的右贤王;他召集各部匈奴的领袖,与他们痛陈利害,希望利用司马家互相倾轧的机会,复兴匈奴民族的伟大勋业。经过磋商,他们一致同意由刘渊做大单于,统领全体匈奴人。

把匈奴人的意愿统一后,刘宣派亲信到邺城向刘渊报信,希望红胡子尽快脱身返回并州(今天的山西),带领匈奴人共举大业。为此,刘渊曾向成都王请假说要回去主持族人的葬礼,但由于战事吃紧,司马颖急缺人手,并没有同意刘渊的告假。

这次,借着王浚带兵进攻的机会,刘渊终于连哄带骗的说服司马颖让他返回山西召集匈奴五部兵马,名义上是为了保卫邺城,实际上,红胡子是要举兵造反。可惜司马颖没能看出刘渊的狼子野心,他很傻很天真地以为:这位少数民族的大首领会成为他的救星,带着五部匈奴来供自己驱使。

先是引狼入室,而后纵虎归山,没想到司马颖竟然一次性的把这两个昏招都用全了。

这让我很怀疑,他其实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

返回山西之后,刘宣等尊刘渊为“大单于”;他们通令匈奴五部,大肆征集兵马,仅仅过了20天,便已有超过5万人集结于红胡子的狼头大纛之下,一只可怕的虎狼之师,就此形成了。

也许是在汉族文化下熏陶久了,刘渊还不太好意思直接就和司马颖翻脸,他还安排了五千精锐骑兵,打算去救援司马颖。

可是,邺城的形势在刘渊离开的日子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4-13 2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无止境啊,今天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才知道原来是钟繇(you,第二声),而不是(yao,第二声)。不知有多少淫犯鸟介个乌龙的,公瑾也应该注一下音了。。

ps:还有,百度了下,钟繇230年就挂了。其子钟会谋反被杀的时候已经是264年了,兰州这会再说钟氏因为钟繇是曹魏重臣而被善待,明显属于误导啊,让人以为这时钟繇还在朝廷担任要职。。一家之言

[ 本帖最后由 KYOKO 于 2012-4-13 23: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3 23: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章 狼头大纛(下)

原来,王浚和司马腾的联军在鲜卑乌桓的帮助下,根本就没有给司马颖搬救兵的时间。他们在平棘(今天河北省赵县,邺城以北150公里)附近的洨河(这条河上后来修建了有名的赵州桥)击败由石超率领的成都王主力部队,并一举南下,兵锋直指邺城。

主力被击败的消息传回邺城,顿时人心惶惶,文武官员纷纷逃散,智囊卢志劝司马颖陪同皇帝司马衷,早日前往首都洛阳。当时,邺城之内尚有全副武装的战斗部队一万五千人,足够护卫司马颖等人前往洛阳,卢志彻夜调度,预定天色拂晓时出发。可是,司马颖的老母亲留恋邺城,不愿离开,司马颖也犹豫不决,眼看主将这副孬种的样子,将士再无信心,一万多人的部队顷刻崩溃。

没有了军队撑腰,司马颖不敢再在邺城停留,只好会同卢志带上皇帝,坐着牛车逃向洛阳,出发时,他的身边只剩亲近左右数十人。由于出行紧急,成都王一干人等并未携带路费和粮食,幸亏一个小太监的被套中藏有小金库三千钱,于是,皇帝便学着美国警察向他征用。靠这三千钱,一路街边儿鸡蛋灌饼,才供这几十口人勉强填饱了肚子。

路过温县(司马懿的老家)时,司马颖倒不忘领着鞋子都跑丢的司马衷来给祖先扫墓。上坟总不好光着脚丫子,皇帝只好穿上随从的鞋子,趴在祖爷爷的墓前嚎啕大哭。可惜,司马影帝再也帮不上他的子孙————当年他们父子篡位时,估计早就把人品败光了。

一路颠簸之后,司马颖一行终于赶到洛阳周边,司马颙手下大将张方亲率一万多人的庞大部队赶来迎接。皇帝虽傻且落魄,但群臣见了面,必要的礼数总是不能少的。张方连忙赶到牛车前刚要跪拜,却见车内的司马衷连忙跳下阻止,低着头嘴里不住喃喃道:“别,别拜了……”几经周折后,原先驽钝的小衷衷已经慢慢地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如今落魄之极的自己,确实受不起这一拜了。

司马颖逃跑后,王浚带兵冲入邺城。邺城自袁绍统治时期开始大力营建,后来经过曹氏几代的悉心维护,宫殿气派,城市繁华。来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哪见过如此美丽的花花世界,他们内心深处的原始野性顿时被激发出来。在王浚的纵容之下,鲜卑和乌桓开始了疯狂的抢夺、奸淫和烧杀行径。邺城的天已被染红,邺城的地早已烧焦,曾经的北方重镇,如今已是人间地狱。

金钱和女人抢的差不多了,鲜卑人准备班师了。王浚此时突然发现,少数民族的士兵大多掠有汉族妇女,男人女人混杂在一起,军队已毫无阵型可言,为了避免在撤退路上遭遇周边势力的打击,王浚通令全军:“胆敢有窝藏汉族妇女的,一律斩首。”

在当时,虽然鲜卑和乌桓是王浚部队的主力,但他们对汉人的命令依旧十分听从,于是,害怕军法的异族士兵,连忙把抢来的8000多名妇女推入易水之中溺死。

又是一幕人间惨剧!

日后,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王浚引导异族侵略中原屠杀人民的行径大加痛斥,将其与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并称为千古汉奸。

然而,千古汉奸也好,万古王八也罢。后世人轻描淡写的几句评语,又怎能让我们感受到八千妇女被反绑着拥挤着推入水中时,整个易水河畔弥漫的恐惧与绝望?从这一刻开始,一次又一次惨绝人寰的杀戮即将降临在神州大地之上,降临在汉族与少数民族黎民百姓的身上……


借着王浚和他的虎狼兵士把注意力集中在女人的机会,不少此前在邺城四散的百官陆陆续续的归来,洛阳城内文武百官的阵容,大略齐备。与此前刘渊说的一样,来到洛阳的司马颖已完全被边缘化了,张方手握重兵,牢牢控制朝廷。司马颙知道机会成熟,便安排朝政要员上书皇帝,取消司马颖的皇太弟封号,并请皇帝下诏,任命自己出任国家军委主席(都督中外诸军事)。

为了方便行使权力,司马颙命张方将皇帝司马衷迁至长安,自此,权力的魔戒,正式戴在了河间王司马颙的手上。不过,他对司马颖还算客气,留了他一条小命,继续跟在皇帝身边。

另一边,在山西整顿好军队的刘渊,听说成都王司马颖放弃邺城,丢失权力后,不禁叹息说:“不听我的建议,反而自己逃跑,真是懦夫。不过,我对他有过承诺,不可不救。”

说罢,竟准备调动兵马,攻击鲜卑和乌桓。

看到刘渊的打算,他叔爷爷刘宣急忙出来劝阻:

“大单于,晋朝从来不把我们当做人看,而今他们骨肉残杀,正是上天赐给我们恢复匈奴威名的最好机会。何况,鲜卑和乌桓,本就与我们相似,他们明明可以作为我们的后援,为什么要攻打呢?”

刘渊本也不傻,他只是在汉文化下熏陶的多了,还有点儿“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在刘宣的提示下,红胡子顿时醒悟:“对极!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学刘邦、曹操,怎可拘泥于承诺。”

于是,刘渊不再计划救援邺城,而是一门心思开始收罗部众,稳定人心。一时间,不少少数民族和汉人,纷纷归附。

公元304年底,刘渊在离石(今天山西省离石县)正式建国,为了归拢人心,刘渊从昭君出塞开始数起,说匈奴人实际是汉王朝的外甥,如今,正要替汉朝恢复大好江山,因此,以“汉”为国号,称汉帝国,并以刘邦、刘秀、刘备为三祖,以西汉文帝、西汉武帝、西汉宣帝、东汉明帝、东汉章帝为五宗,统一放入皇家祭庙中祭祀。(一个非常滑稽的认祖先的方式,我们权且当做是匈奴人的可爱与天真吧)

继成汉之后,第二个独立王国也正式建立了,由于此后他们更改国号为赵,因此后世历史一般称其为汉赵帝国。

从公元304年底开始,红胡子在身心上彻底脱离汉文化的约束,他和他的后人们高举着狼头大纛,将在中原掀起一场又一场的血雨腥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4-15 14: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句题内话,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以后,他固然要称呼司马师为父亲,那他该称呼司马昭为叔父了?

公瑾老弟。。另辟蹊径,咱以前看的都是说他不想称帝,而是想让他儿子司马炎称帝,兰州介里明显是昭昭未及称帝,而不是他不相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6 2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0 KYOKO 的帖子

我也只是一家之言

他和曹操掌握汉室权力将近20年不同,司马昭掌管大权时间并不长,很难说是他想篡结果没赶上还是他根本就不想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9 2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四章 混战不休(上)

红胡子刘渊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匈奴铁骑在绿草原上恣意横行,而晋朝的王公贵族们对这种边境上的挑衅行为却没有半点儿反应;倒不是因为刘渊的胡子和草原搭在一起在色彩上显得太怯,而是因为这帮人的注意力此时全部集中在了另一个地方。

这便是那枚刚刚从成都王手指上滑落下来的权力魔戒。

戒指落在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随即便在地上打起了转。此时,一只大手按住了正在飞旋的魔戒,并把它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一边将自己粗糙的无名指塞入指环之中,一边从喉咙深处发出了音色失真的呢喃:“宝贝,你是我的!你是我的了!”

千万别多想,这不是《指环王》里的小怪物咕噜姆,而是地处长安的豪强————河间王司马颙。

对于司马颙来说,弄到这枚魔戒可是着实不易。从公元300年贾后倒台开始,不安分的河间王便接过风姐阴毒的衣钵,把一肚子坏水发挥到了极致,阴招是一个接着一个,毒计是一条连着一条:先是在赵王与齐王、成都王的战争中临阵倒戈,把伦秀组合结结实实给晃了一大跟头;接着又撺掇各王起兵讨伐齐王,还差点儿坑了长沙王;最后趁着司马颖落魄失势的机会,司马颙终于将权力的指环据为己有。

当然,河间王不光拿走了东西,还捎带手卷走了人————傻皇帝司马衷。有了这两样,司马颙按理说应该是高枕无忧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一方面,河间王获得的权力让很多人羡慕,却让更多人垂涎;另一方面,河间王带着小衷衷来到长安之后却突然发觉,几经苦难的司马衷已经不再是任人摆弄的提线木偶了。这个曾经的肉糜皇帝,如今已经能够大致分辨出善与恶、忠与奸;劣迹斑斑的司马颙,肯定早已被小衷衷划入到了坏人的行列。对于司马颙的要求,司马衷表现出了各种的不配合:河间王说要发布个诏令,小衷衷就故意把玉玺扔到床底的角落里,然后双手一摊说自己找不到了,等到下人翻箱倒柜找到的时候,新签署的诏令已经赶不上下午来取件的快递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司马颙有些哭笑不得,这个魔戒和这个傀儡在别人手里就可以号令天下,到我手里咋就成了烫手山芋呢?

也就在河间王苦恼的时候,原本已经失魂落魄的东海王司马越,准备重打鼓另开张了。他启用了早先提过的清谈大师王衍,借着他那“信口雌黄”的三寸不烂之舌,软硬兼施、连拐带骗的抢到了徐州地区的管理权。此前,徐州所属的淮河流域和华东地区较少卷入战乱,经济相对发达,以这里为根据地,东海王司马越这摊死灰,竟真的复燃起来。

公元305年夏天,司马越利用河间王携惠帝退守长安的机会,通令全国号召勤王,理由是河间王司马颙劫持皇帝前往长安,所以他们要集结义军,迎接司马衷返回洛阳。

司马越的号召,获得了当时大多数势力的支持。这一方面是因为阴谋家司马颙在圈儿里早已声名狼藉,如果给当时的河间王取一个艺名的话,那绝对非“The Notorious B.I.G.”莫属。另一方面,咱们不得不说,司马越的几个亲兄弟当时也都很给力。

回顾之前西晋的王室动乱,首先卷入的都是和司马衷血缘较近的王爷————比如当年的四大护法。在他们纷纷倒台之后,那些血缘相对疏远的王爷也加入到动乱的行列之中————司马越的兄弟就是如此:由于血缘过于疏远,此前的动乱没他们的份;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得以从残酷的斗争中存活下来。

现在,该是他们走到镁光灯下的时候了。

之前提过的东瀛公司马腾率先响应兄弟的号召,他还拉着盟友“私生子”王浚一起入伙,形成司马越最强有力的盟友。此外,安北将军司马略和平昌公司马模这两个司马越的兄弟也纷纷起兵,给东海王站脚助威。

看到司马越的人气蹿升,部众强盛,还有清谈大师王衍在旁不停吹牛扯淡,其余本想观望的势力,也就墙头草一般纷纷倒向司马越,宣布响应勤王号召。洛阳留守的朝廷官员,为了表示和司马颙划清界限,连忙去金墉城中请出被张方废除的皇后羊献容,请他重登后位。这次,已经是可怜的羊女士第四次被人冠以皇后的名义了。


长安这边,听闻司马越裹挟关东势力准备起兵的消息,河间王司马颙大惊失色。环顾四方,曾经能当做盟友的势力,多半都已被他毒计所害,如今,他已是政坛上的孤家寡人。

虽然没有盟友,不过他却有一员悍将——张方。这次也不例外,司马颙连忙任命张方为大都督,由他亲率10万大军重返洛阳,负责抵抗关东的联军。河间王的势力重掌洛阳之后,刚刚被恢复后位的羊献容可又倒霉了,连皇后的位子还没坐热,她就毫无悬念的被再次废黜。(至此,已经经历了44立)

对羊皇后更为不利的是,由于屡次被当做政治标杆利用,惹得河间王司马颙杀心顿起。为了能斩草除根,他假传圣旨,把可怜巴巴的杨皇后说成了会妖法的魔女,要洛阳的官员逼羊献容自杀。幸亏司隶校尉刘暾(暾,读“吞”音)等人,实在不忍心加害这个倒霉的女子,几番据理力争加上司马颙逐渐无暇顾及,终于保住了羊后的性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7 12: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124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