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战列舰
太平洋战争期间旧日本海军总共拥有十二艘战列舰,分别是金刚级战列舰4艘、扶桑级战列舰2艘、伊势级战列舰2艘、长门号战列舰2艘和大和级战列舰2艘,其实力相比当时的海军强国亦不逊色。
金刚级战列舰
旧日本陆军中佐田中义一和海军大佐财部彪于1907年共同提出的《明治四十年日本帝国国防方针中》称,为了应对假想敌“俄罗斯、美国、德国和法国”, 海军需要建设由八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组成的八八舰队。但内阁因财政问题仅准许先建造2艘战列舰和1艘装甲巡洋舰,2艘战列舰(河内号与摄津号)于1909年如期开工,但建造装甲巡洋舰的计划却一直拖延没有开工。直到1910年海军大臣斋藤实再次向内阁提交以八八舰队的名义扩充海军军备的提案,1911年3月内阁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议案,其中批准了建造4艘装甲巡洋舰的预算。
有鉴于英国皇家海军第一代超无畏级战列舰猎户座级已经于1909年动工,而日本海军国产的第一代无畏级战列舰河内级在构想和技术上明显落后,因此日本海军决定效仿英国皇家海军正在建造的狮级战列巡洋舰,以引进技术为主要目的,决定将先期已批准预算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工的1号舰金刚号由英国设计建造,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到英国学习新型主力舰的制造技术。
1911年1月17日金刚号由英国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公司开始动工建造,1913年8月16日竣工,同年11月5日回到日本。2号舰比睿、3号舰榛名和4号舰雾岛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在日本船厂自行建造,于1915年全部建成。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标准排水量27,500吨,全长214米,最大航速达到27.5节,续航力达到了8,000海里。相比起原型狮级战列巡洋舰装备的4座双联装343毫米主炮,金刚级不仅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4座双联装356毫米主炮,而且将主炮塔的配置更改为四门向前,四门向后,而英国方面也判定如此的配置的效果较大,所以狮级巡洋战舰后续舰都修改为金刚号的炮塔配置。
在吸取了日德兰大海战中远距离炮战中大口径炮弾呈大角度落下的教训后,不论甲板的全体防御、装甲都普遍薄弱的金刚级,于1923年开始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大改装,改装的要目是改善防御能力,增强水平防护,在主炮炮塔、弹药库、机舱上面增铺装甲板;为了解决水下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增舰体防雷纵壁、舷侧防雷凸出部。改装锅炉,由于锅炉数目减少撤除了三座烟囱中临近舰桥的一个烟囱,前桅桅楼增设舰桥设施;利用3、4号主炮塔之间的空间搭载3架水上飞机。至1931年改装完毕,排水量增加到29,330吨,航速下降到26节,防御能力达到了战列舰级的水平,因此从1934年开始正式改称战列舰。
图片附件: 金刚级.jpg (2011-8-31 19:31, 46.5 K)
1933年8月金刚级开始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装,全面换装重油锅炉与新型涡轮机加强出力,加长舰尾减少航行阻力,并增加续航距离。改建塔式舰桥,裁减副炮,再次提高主炮仰角,同时增强防空火力;加装水上飞机弹射器时就将飞行甲板布置在后面两个炮塔之间,这成为了金刚级的一大特色。1937年改装完毕后,排水量增加到31,720吨的同时最大航速达到30节,成为了高速战列舰。由于日本战列舰大多速度不足,因此有着高航速的金刚级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多次编入机动舰队担任航空母舰护卫任务,虽然在开战时舰龄已近30年,但金刚级在日本所有战列舰中出勤率是最高的,也参加了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大多数大规模海战
图片附件: 金刚级3D图.jpg (2011-8-31 19:31, 53.72 K)
金刚号(こんごう)
金刚号是日本十二艘战列舰最早的一艘,也是最后一艘由外国建造的战舰。金刚号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曾参加对西伯利亚的出兵。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和榛名号同属第一舰队第三战队第二小队支持马来半岛的登陆,并与进入新加坡的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对峙但未有交战的机会,后又被编入机动部队参加了印度洋的出击和中途岛大海战,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攻防战中与榛名号初次炮击亨德森机场飞行场取得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海战作为机动部队的护卫出击,而在莱特湾海战中在萨马耳岛与大和号一起击沉了美军航空母舰甘比亚湾号及三艘驱逐舰。1944年11月21日回航日本时,在台湾海峡被美国潜艇海狮号的鱼雷攻击沉没,是日本战列舰中唯一被潜艇击沈的。战后在盟军的战史中,金刚号是日本海军战列舰中被评为最高特殊功勋的军舰
图片附件: 金刚号.jpg (2011-8-31 19:31, 55.68 K)
比睿号(ひえい)
比睿因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终止第一次改装(因其改装进度最晚),拆去一座主炮塔、部分动力设备,拆除舰体舷侧装甲带,改装成训练舰,后增加观礼设施,在1930年代曾多次担任日本天皇检阅海军的御召舰。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即将期满,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谈判,比睿号开始复原,进行了一次性改装,至1940年初完工,其塔式舰桥结构、外观与另三艘舰不同,在同型舰中是最大的一艘战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比睿号担任由南云忠一机动部队中第三战队的旗舰而参加了珍珠港的攻击任务,又参加了腊包尔的攻略以及印度洋方面的机动作战,1942年参加了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以及南太平洋海战。1942年11月12日,比睿号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被美国海军巡洋舰编队重创,陷入舵机失灵的困境。11月13日,在萨沃岛附近4.6海里处遭受美机空袭而无法挽救,最终打开隔水仓阀门,并由驱逐舰射击鱼雷自沉,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海战中丧失的第一艘战列舰
图片附件: 比睿号.jpg (2011-8-31 19:31, 42.05 K)
榛名号(はるな)
榛名号是由神户川崎造船所建造,与4号舰雾岛号是首次由日本民间造船厂承建的大型舰,曾在昭和天皇即位庆祝的特别观舰式中担任天皇的御召舰,其速度也是姊妹舰中的最高速的30.5节。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和金刚号同属第一舰队第三战队第二小队支持马来半岛的登陆,后来又被编入机动部队参加了印度洋的任务,中途岛大海战中挨了几颗至近弹而损伤,然后进入了所罗门海域和僚舰金刚号一起炮轰瓜达卡那尔岛的美军机场,马里亚那海战中受到损伤,在修复后重归战场,并参加了莱特湾海战,于回国的途中遭到美军机的攻击而损伤,但仍能回归本土,最后被配在吴镇守府作为警备舰而停泊在江田岛。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遭美军飞机轰炸沉没,1946年打捞解体
图片附件: 榛名号.jpg (2011-8-31 19:31, 45.29 K)
雾岛号(きりしま)
雾岛号是由长崎三菱造船所制造的大型舰,与榛名号同日完工,也曾作为天皇的御召舰参加了1930年神户冲特别大演习观舰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与比睿号编入南云忠一的机动部队参加了珍珠港的攻击任务,又参加了腊包尔的攻略以及印度洋方面的机动作战,后又参加了中途岛大海战,1942年参加了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以及南太平洋海战。1942年11月15日,雾岛返回瓜达尔卡纳尔岛炮击亨德森机场,在与美军舰队交战中,雾岛号重创美军南达科他号战列舰(雾岛号两枚主炮炮弹命中了南达科他号),但由于雾岛号打开探照灯照射南达科他号暴露了自己,在八千码的距离上遭到美军另一艘战列舰华盛顿号的打击。雾岛号起火,两座主炮塔被摧毁,舵机受损船舵卡住,水线部被打穿进水导致舰体左倾。15日凌晨3时,雾岛号被放弃后在萨沃岛西南处沉没
图片附件: 雾岛号.jpg (2011-8-31 19:31, 55.09 K)
[ 本帖最后由 alance1981 于 2011-9-11 02: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