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中心宣布对王濛、刘显伟的处罚决定后,周洋、刘秋宏等人也表示希望退出国家队,作为这支队伍的主教练,你是怎样看待这一幕的呢?
李琰:我听说领导正在做几名队员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留在国家队。其实,坦率地说,面对现在的这种整个队伍几乎乱成一锅粥的状况,作为主教练,我的职责是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再创辉煌,但是,发生了现在这样的事情,我希望这个事情从管理层有很好的解决,让中国短道速滑队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成都商报:从我们目前所获得的信息来看,王濛与王春露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在“丽江事件”的时候便已经埋下了,因为一直以来,王濛都是在顶着外界的压力甚至辱骂来为王春露的言行买单。是这样的么?
李琰:丽江事件发生后,王春露第一时间对媒体说队伍没有喝酒,对中心领导也是这么汇报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她撒的这个谎,让队伍从一开始便陷入被动。队伍回到昆明后,总局要求队员不要再通过微博发表言论,王濛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希望澄清自己没有说过“我是人大代表”的事。这时王春露表示,她力挺王濛发微博,哪怕领队不当了也要力挺她。与此同时,王春露又私下和教练组成员商议,如果中心领导问起,一致表示不知此事。
成都商报:在青岛事件中,有一个细节一直说法不一:王濛说马延君重重地打了她一拳,她的脸就是被马延君这一拳给打肿的;马延君否认自己打过王濛,自己当时只是轻轻推了一下。王濛说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能为我们还原当时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吗?
李琰:当时王濛已经从医院缝完针回来,她的情绪依然非常激动,叫醒了所有的队员,说是要找王春露出来解决问题。王濛踹了马延君的房间,马延君开门后两人发生争执,王濛上去要用脚踹他,他一拳便打在了王濛的脸上。这一幕我是亲眼看见了的。
成都商报:这也是你在中心第一次宣布王濛等6名队员停训、检查的决定时,你认为马延君也应该停训检查的原因吗?
李琰:当时我对中心领导说了三点理由,认为助理教练马延君应该停训。其一、在运动员情绪失控,局面没有得到控制,驻地走廊上满是碎的玻璃,队员们光着脚走来走去随时都有受伤甚至生命危险的情况下,马延君作为助理教练这个时候不是去控制局面,而是跟领队王春露在一起听她倾诉自己对运动员如何如何的好,没有起到助理教练应有的作用;其二、王濛缝针回来后,情绪依然激动,这时他作为助理教练没有化解队员的不良情绪,而是还了一拳,加剧了事态的发展;其三、在我和另一个助理教练及队医陪同王濛和刘显伟前往医院缝针和检查的时,留在酒店的他没有过问受伤运动员的伤情,也没有照顾小队员,而是同领队一起跟刘秋宏、韩佳良、梁文豪等主力谈话,说什么“领队对你们这么好”之类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同样不是一个助理教练应有的行为。比如说,这次青岛事件,我们的助理教练也确实受了一些委屈,但是作为老师,他不应该参与打架中去。
成都商报:那么在你反映了上述问题之后,中心的意见又是怎样的呢?
李琰:中心领导表示:中心会充分听取主教练的意见,但决定要由中心来做。接下来,中心先是安排他到青岛运器材,然后就没让他回来,而是回到老家去了。我一直觉得,如果我们从一开始便将所有的问题都放在桌面上来解决,而不是让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也许现在的这一幕也就可以避免了。
成都商报:刚才我们谈的这些问题确实看上去便是矛盾既突出又明显的,现在让我们来谈一个相当轻松一点的话题:我们都知道2007年亚冬会的时候,王濛曾经公开向你“开火”,但奥运会夺冠后,她却是跪在冰面上向你磕头。在这个过程中,你究竟做了什么,或者说,你又是如何降伏王濛这匹“烈马”的呢?
李琰:老实讲,在王濛的那番炮轰之后,我当时一下子也变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究竟是走还是留,我也挣扎了好半天。因为尽管我的运动员生涯是在中国渡过的,但我的教练经历却是从国外开始的。当时我之所以选择回到祖国,那是因为我真的既想帮中国,又想证明自己。就在我彷徨的时候,我的一个牧师朋友对我说:当你在评价别人如何的时候,你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要懂得用自己的心来点亮别人。于是,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我带着坚定的信念回到了中国,回到了短道速滑队之中。
成都商报:那么你对王濛究竟做了什么呢?
李琰:说起来也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我的做法是“润物细无声”,因为以王濛的性格,急风暴雨似的的做法肯定行不通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她难免都觉得有些别扭,但我想,作为职业教练,我首先应该用心去付出。于是,我处理的原则是: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王濛需要,那么我就会出现在你的旁边。王濛既是一个很聪明的运动员,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再加上大家的目标一致,当她明白我是真心实意为她好的之后,双方的信任也就建立起来了。当时刘秋宏、周洋等队员进队不久,经过一年的磨合后,王濛跟她们也建立了信任,她甚至不止一次地表示:现在看到小队员取得好成绩,感觉比我自己取得好成绩还高兴。
成都商报:说到中国短道速滑队,有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那就是杨占武……
李琰:杨领队是个书生,博士后,他在队中的时候,没有队员怕他,但每一个队员都尊重他。他的门永远都是对队员敞开着的。面对像王濛这样性格比较急躁的队员,他也有自己处理的办法,不在队员着急的时候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引导,让队员冷静下来后,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杨领队在队中呆了2006和2010两届奥运会,可以说,中国短道速滑队所取得的成绩与他的付出是绝对分不开的。当然,有了这样一个既和谐团结又充满良性竞争的团队氛围,我们队员的表现也让人难忘。比如,王濛所拿到的1000米及3000米接力这两块金牌,就是在她连续高烧的情况下取得的,这种意志与拚搏精神,绝对是一般队员所难以做到的。另外,2010年冬奥会,是我们惟一一次没有发配合奖的奥运会,因为每一个人上去,首先考虑的都并不是自己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而是整个队伍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王濛赛前就说:只要我进1500米决赛,一定配合周洋夺冠。这种境界,难道不让人觉得这些孩子的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