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围陈仓辨析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0 10: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6 22:23 发表
有的人说俘斩万计是孤证,还骂别人是垃圾亮黑
对于这种史书没读几本,脾气又不小的人直接上史料比较好
魏太和四年,蜀诸葛亮入攻,帝为骠骑大将军破亮于祁山卤城  
册府元龟125卷  

《通典 卷一百五十四 兵七》:
                           兵机务速
        蜀将诸葛亮伐魏,魏将司马宣王、郭淮等御亮。张郃劝宣王分军往雍、
弇音眉为后镇,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音,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
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擒也。”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
自帅众将芟上邽古携反之麦。诸将皆惧,宣王曰:“亮虑多决少,安营自固,
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睹尘而遁。宣王曰:
“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忌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
与亮相遇。宣王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


太平御览,皇王部二十,宣帝纪
……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
使将牛金轻骑诱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
断水为重围。帝攻之,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看见没?这样晋书还是孤证吗?

您老人家先列举呃出这两本千多年之后出产的“史书”没有参考过晋书再说。当然,你认为这些意儿都是独立著书,是独立史料整出来的,并没有参考晋书而考证出来的。那么自然是可以的。

然后哥们再告诉你,《册府龟元》里甚至能找出诸葛亮空城计对司马懿的记载,你觉得《册府龟元》这千多年后成立的综合史在选择史料上是什么水平?------显然,比号称不求证不严谨只求出彩的《晋书》更牛上一截吧?《晋书》最多也就干干把分豫章这种事情穿越时间冠名给孙策,《册府》这玩意儿倒是开创了直接剽窃小说当历史的先河,堪称牛P大全。这本玩意儿在三国历史专研上充其量只能当成遗漏资料上的注脚,却突然被某些黑子当宝一样对待,我已经无言以对了。(某人之前跟我说过,《册府》也是一本大量引用古书,不做编辑的好书,这意味着什么知道不?直说也无妨,不求真伪皆录)

太平御览就更不消说了。"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它是一部综合性类书,门类繁多,征引赅博,在类书中堪称“空前”"
这种引用性质的综合类书居然都成某些人眼里的宝了,引用类书都能引用成不是孤证的阁下,史书真读了多少本都没用了。

斩甲首三千至少是晋庭出品的正宗货,而且该处战事有王平传内容为辅政,确实发生了司马懿案中道攻亮,张合攻王平,而王平坚定不动。而且没有任何一本史书上有该战司马懿那一线的结果。你找出在任何三国时代或者三国后100年左右时期,诸葛亮南北二围被破的记载来瞧瞧?这事其实在晋书第五次北伐所载司马懿评语就出卖了司马懿,按书说,诸葛亮重围被破,根本就来不及拔寨退走了,而是“霄遁”,那么就应该不会第一次见识诸葛亮布军立寨的水平,怎么会在3年后视察蜀军真正速退所不及处理的蜀军营寨时才飙出了句“天下奇才”出来?

至于其他什么赵云攻克二郡之流的话,在三国志其他任务传记里和华阳国志里都有提及,而汉水这等资料只是作为赵云注脚而已,是孤证,但是至少是当时货。

按阁下的逻辑,《资治通鉴》也引用了你所指明了孤证的那几段内容,是否我可以因此就说----你说那几段根本不是孤证,找真正的孤证出来再说?这种二重标准的玩法能不能不那么明显呢?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10 11: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10 22: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甲首三千是晋庭出产的正宗货!
按照你的力量甲首三千同样是孤证,不要因为极点错误否定整部书
我的意见向来是二者并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1 10: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10 22:39 发表
甲首三千是晋庭出产的正宗货!
按照你的力量甲首三千同样是孤证,不要因为极点错误否定整部书
我的意见向来是二者并存

斩甲首三千字还是在这一事的结果上缺失了而已,整件事情能在别处找到印证的东西----三国志王平传记载此次事件,魏国进攻以不果结束。

再孤证也比晋书的“俘斩万计”要好些。何况汉晋春秋还没有唐书上所描述的“晋书”甄别史料方面是“只求精彩不求真实”来得强,什么时候质疑“俘斩万计”直接当成否定整部晋书了?指出晋书在真实性上的缺点也不是我说的,那是晋书作者房某人同时代的人所说的。

二者并存那只能在有三国时代或者稍后一点的时期有直接辅证出土后才有可能(关键点就在于晋书那一整句攻破南北二围,破军大收斩获压根就连战事的发生辅证都没有,你找得出来,请找去~),后代史跟当代史在孤证的情况下根本想都别想相提并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11 23: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问你知道臧荣绪这个人吗?
只要二者并存,因为时间不同,因为甲首三千是五月份
三国志没有宣帝纪漏掉司马懿的战绩一点都不稀奇
否定俘斩万计的,大多都是出自对丞相的爱,而否定
却拿不出一点证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1 23: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11 23:30 发表

请问你知道臧荣绪这个人吗?
只要二者并存,因为时间不同,因为甲首三千是五月份
三国志没有宣帝纪漏掉司马懿的战绩一点都不稀奇
否定俘斩万计的,大多都是出自对丞相的爱,而否定
却拿不出一点证据。

请问你知道俘斩万计出自哪里了没?藏容这个人跟俘斩万计有什么关系呢?
藏童鞋的晋书成书时代是何时,何种内容尚不知道,书籍内容所载又是如何也无从考究,然后就因为有藏荣二字,整部晋书就问都不问立马升华成无敌真想?

一下引用自旧唐书:
--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于是奏取太子左庶子许敬宗、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刘子翼、前雍州刺史令狐德棻、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等八人,分功撰录,以臧荣绪《晋书》为主,参考诸家,甚为详洽。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唯李淳风深明星历,善于著述,所修《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最可观采

笑,如果诸葛亮的大本营什么时候被攻破都没有别的记载只有一处孤证,还忽视作为同时代同行的评价(按上面所载,除了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外,其他内容都是"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非得撑着个并存,除了说有些固执偏见以外,也没什么好说的。还要坚持说是有些人因为粉亮儿固执的轻视晋书,质疑晋书,那就更加诛心之论了。

斩甲首三千跟破南北二围是没什么冲突,可惜三国志,华阳国志里的李严书诸葛亮粮尽,诸葛亮收书撤退确实板上钉钉的,跟您晋书里的什么破南北二围一点关系都没有,而追击战俘斩万计则配上魏略里张合极力反对追击并中伏惨死的资料。您老人家喜欢哪一处去印证俘斩万计和破二围?真正意义上的大破第一次北伐的魏方描述跟第四次北伐魏方的描述也足够让司马懿那俘斩万计汗颜上一截。

三国志没有宣王单独的记载在魏国里一样没有漏了破孟达和克辽东的事迹,连破重围俘斩万计的蛛丝马迹都没有也一点都不稀奇?拜托,司马懿破东吴荆州军的记载三国志里也找得到,偏偏就破诸葛亮重围俘斩万计找不到一点点线索,不仅仅如此,其他同时代记载连哥影子都没有,你说这是一个一点都不稀奇的事情?

依阁下这逻辑,我也能说诸葛亮空城计把司马懿吓跑没在三国志和其他记载里缺失却收录在册府龟元里一点都不稀奇,是真实得事情得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12 02: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13 10: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臧荣绪《晋书》为主,我说晋书这里的内容是抄臧荣绪的行不行啊?臧荣绪是南北朝人,年代较近吧。
断章取义这可怕,还真以为人家没看过旧唐书
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唯李淳风深明星历,善于著述,所修《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最可观采。【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凡一百三十卷,诏藏于秘府,颁赐加级各有差。
括号里的东西看的懂不?说晋书坏话是在晋书成书之前。
懒得笑话你了,说是孤证,人家拿出来其他史书证明,你又说不能参考晋书,搞笑吗?历代史籍都是编撰,需要独立整理,难道还要求唐朝和宋朝的人穿越回去不成?说难听点汉晋春秋就是一本吹诸葛亮的NC书。如果参考了其他史书也是孤证的话,中国所有的史书统统都是孤证~~
俘斩万计就找不到影子?坚守诏书,以亮退走云云,都被你们无视了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13 1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习凿齿是东晋人,东晋偏安于江南,情形类似于蜀汉,所以他写这玩意以蜀汉为正统、以晋为正统,要东晋朝廷学习蜀汉克复中原,恢复华夷,所以这玩意满纸的荒诞文,极尽诋毁江东孙吴政权和中原曹魏政权的言论,这种偏向度极大的三流史书对三国史有多少可信度和说服力呀?

汉晋春秋同时记载,七擒七纵,吴范于吉斗法,吴普为华佗报仇化身梨树之神.周瑜和鲁肃是小人……已经被证伪的后出师表,姜维也能命令杨仪,司马懿郭淮分不清东西南北……就是一本神话小说~

汉晋春秋就是吹诸葛的一本神话小说,拿野史汉晋春秋来诋毁晋书(24史 正史),它不够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酒魔剑仙
(推倒還是被推倒,這是一個值 ...)

顺平侯
奉国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7
帖子 3551
编号 1414
注册 2003-10-13
家族 轩辕狼党


羊沽教训自己没有的儿子,窝在十万八千里外的颍川就能逼近南寇,犀牛角点灯能照鬼。神话小说什么的,汉晋春秋在晋书面前完全不够看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3 19: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13 10:11 发表



以臧荣绪《晋书》为主,我说晋书这里的内容是抄臧荣绪的行不行啊?臧荣绪是南北朝人,年代较近吧。
断章取义这可怕,还真以为人家没看过旧唐书
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唯李淳风深明星历,善于著述,所修《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最可观采。【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凡一百三十卷,诏藏于秘府,颁赐加级各有差。
括号里的东西看的懂不?说晋书坏话是在晋书成书之前。
懒得笑话你了,说是孤证,人家拿出来其他史书证明,你又说不能参考晋书,搞笑吗?历代史籍都是编撰,需要独立整理,难道还要求唐朝和宋朝的人穿越回去不成?说难听点汉晋春秋就是一本吹诸葛亮的NC书。如果参考了其他史书也是孤证的话,中国所有的史书统统都是孤证~~
俘斩万计就找不到影子?坚守诏书,以亮退走云云,都被你们无视了而已

断章取义了什么?
难道后面部分说了什么反对前面的话?在晋书成书之前?成书之前是怎么知道李淳风所著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得?还是说,由这段话你能读出,是先完成《天文》、《律历》、《五行》三志,然后再完成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

笑话了。括号里的东西看得懂不?看的懂,就是有人看不懂而已

笑话,拿出的历史资料我都已经给你一一照说了。照搬照摘的千多年后史料完全不值一提而已。藏荣是南北朝的人就等于俘斩万计时南北朝的时候的资料?你上哪证明这点?哦~ 自己都不知道就胡乱证明了?

说难听点汉晋春秋就是一本吹诸葛亮的NC书?
----说得难听一点,晋书所采取的资料都是吹司马懿的NC资料如何?您老人家这个不证直接定论的态势,甚至连“疑”都不做一些“疑”了,甚至连一些三国志铭文有所记载的战事都当NC了,这种手法是讨论历史?

没错啊,你也知道唐,宋的人穿越不回去三国时期了啊终于~~ 你终于明白这点啦?辛苦啊辛苦。那么, 不能回到三国考察的写出来的书,你又连藏荣晋书内容里有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居然不顾一切的把后代史直接树立成真相?晋书这种脑残集中营的货色还能蒙您老人家开怀盛赞,强的。宋人所著的那本书连诸葛亮对司马懿的空城计都能采纳的,可见对于事情的甄别已经到了无复以加的地步了,你拿这本书的那个靠山,我都已经直接问过你感想如何了。

而同样,有资治通鉴收录了的汉晋春秋,在某些人眼里就“吹诸葛亮的东西”而已,我实在很感兴趣的想知道,为啥汉晋春秋和晋书,某人只看立场不看内容和相关史料的吻合度呢?看来某些人诛心之论已经惯得很了,根本改不了这种观点和看法,一上来就说别人没根据,你又何尝又根据?

笑,坚守诏书以亮退走这种只不过是跟晋书所述没太大关系就立马成了晋书成为真实的理由,汉晋春秋连根三国志同一处描述几乎相应的都被称呼吹亮的NC书,屁股坚定的程度我已经看得很清楚,某些人只喜欢坐定立场后,自己吹出一些子虚乌有的“佐证”来证明历史,而对典型非孤证有印证的历史不屑一顾,这就是你所说的讨论该有的态度?

坚守诏和以亮退走关晋书什么事?给晋书印证了什么,您老人家能不用语言解释直接从历史文字里放出来给哥们开开眼界么?莫要是那个陆逊少年时当年炒出来的冷饭噢~ 如果需要你添油加醋来去增加理解力的玩意儿,请你先把你的油和你的醋在史料上的出处给拉出来证明了再说,否则永远只是个还没成立的推论,推论再合理,也不是真相,因为推论的部分理由你没有历史根据谢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厚生唯和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5
编号 305839
注册 2009-1-14


发表于 2011-2-14 00: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8 18:13 发表

什么应该,晋书里白纸黑字写的东西。
有些人说晋书坏话,难道晋书其他地方有错就代表整部书全错?
汉晋春秋里面分不清东西南北,姜维命令杨仪……
晋书里的俘斩万计,三国志中找不到,难道甲首三千 ...

并不是说晋书从头错到尾无一是处,而是说晋书的错误率相当高,可信度自然就低。就“俘斩万计”而言,除部分书钞类以外,历代史家无一采信。晋书可是唐代建国后的门面工程,李世民自己都没认可“俘斩万计”一说,何况其他。

“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 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旧唐书
"古之书事也,令贼臣逆子惧;今之书事也,使忠臣义士羞"----------刘知己
“好引杂说,固多芜秽”--------------王鸣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14 22: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亮退走
退走,荀彧传,
遂以奇兵破 绍,绍退走
这里是安全撤退?凉粉除了否定对自己不利的史料一点本事都没
他们的逻辑无非就是,这本书其他地方有错,所以整部书都是错的。
以后研究魏晋历史,要靠你们来写一本史书了。
【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

是先完成《天文》、《律历》、《五行》三志,然后再完成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
当然是,说晋书坏话的时候晋书还没完全成书。
看清楚括号里的东西,古代写史,至于晋书里面的其他错误,其实是因为五胡乱华,史料遗失所致

什么陆逊少年时?
以亮退走
通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什么的是我自己整理出来的。

一个史书如果被参考,仍然算孤证,全中国的史书都是孤证,房玄龄离的年代远,但是臧荣绪并不是年代很远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奉天翔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8
编号 262594
注册 2008-1-8


发表于 2011-2-14 23: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1-2-9 13:41 发表

那您老找出來啊!陳壽居然連讚賞司馬宣王的詔書都不錄入,他小命還想不想要了?
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己。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为亮仇敌。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適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於井底,游步於牛蹄。自朕即位,三边无事,犹哀怜天下数遭兵革,且欲养四海之耆老,长后生之孤幼,先移风於礼乐,次讲武於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而亮怀李熊愚勇之(智),不思荆邯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盗利祁山。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巴蜀将吏士民诸为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听束手。”
這是街亭詔.
陳倉之戰,明帝诏嘉昭善守,赐爵列侯。
司馬宣王俘斬萬計,沒詔.



笑~~
亮粉的逻辑:陈寿没记载魏国这次大胜的诏书就等于肯定没有诏书,没诏书说明此事不存在

何况就算真的没这个大胜的诏书也不算反常,虽然魏国有俘斩万计亮军的胜利,但在追击过程中损失了国家名将张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战时,算起来也就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的中等胜仗而已,比起一次北伐己方无啥损失击溃蜀军差远了,比二伐以一人挡诸葛亮军数十也是有所不及,所以没这诏书没啥好奇怪的

而n年后单单为司马懿表功的诏书则可以不顾及张合之事:司马懿南擒孟达,西破蜀虏

[ 本帖最后由 奉天翔龙 于 2011-2-14 23: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5 00: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14 22:50 发表

以亮退走
退走,荀彧传,
遂以奇兵破 绍,绍退走
这里是安全撤退?凉粉除了否定对自己不利的史料一点本事都没
他们的逻辑无非就是,这本书其他地方有错,所以整部书都是错的。
以后研究魏晋历史,要靠你们来写一本史书了。
【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

是先完成《天文》、《律历》、《五行》三志,然后再完成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
当然是,说晋书坏话的时候晋书还没完全成书。
看清楚括号里的东西,古代写史,至于晋书里面的其他错误,其实是因为五胡乱华,史料遗失所致

什么陆逊少年时?
以亮退走
通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什么的是我自己整理出来的。

一个史书如果被参考,仍然算孤证,全中国的史书都是孤证,房玄龄离的年代远,但是臧荣绪并不是年代很远的人


牛逼的人不需要牛逼的话
----遂以奇兵绍,绍退走

本文上下文内有破字,自然证明了绍退走时败退。这是书内有的内容


----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
----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
----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这里退走是有损伤的意思?你需要我在三国志里找多少个退没有前面特别说明的破都是安然撤退不?

至于荀彧传,我们也来观看观看上下文是什么----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
所以本志里的绍退走,并非最终结果。跟论功时的退走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因为,自始自终,袁绍大本营没有被曹操攻破过。而晋书里诸葛亮则是大本营被攻破,很显然,三国志里的诸葛亮大本营,也没有被攻破,于是才有退走,而非破走之类的记载。我说的很清楚了,是晋书“帝攻拔其围....俘斩万计”整段话的旁证在其他史料参考例都找不到,而不是退走跟俘斩万计之间的问题。您老人家直接把问题浓缩俘斩万计上,把前面都当真相了,哥还能说你啥呢?

于是,明帝传里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没有半个落于下风的情况,以亮退就居然因为晋书所以诸葛亮的在三国志的退就成了晋书的佐证?----本来要拿去做佐证的反而要用被佐证的资料改过之后再去做佐证,哥佩服马粪党的功底。

可惜呢,三国志是三国志,晋书是晋书,你用晋书更改三国志的“退”意,本来就牵强得离谱了,还当你自己有理了?

是先完成《天文》《律例》 《五行》??笑,【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这括号内什么时候跟三志有时间关系?还是太宗自箸跟前三志唯可观有时间先后顺序?笑话,自己臆测出来的统统都是笑话,拜托,二十年书是整部晋书编辑完成,而不是太宗那几样东西20年编辑完书才成,您老人家的理解果然是牛X得离谱。

直接引用都不叫孤证,果然是宋唐人穿越回三国的坚实拥护者,马粪们的前途大大D。你说一句话,别人引用你这句话,你这句话就不是孤证了,哇哈哈哈。汉晋春秋倒是孤证和脑残货,阁下的本事也就止于此了吧?

我多嘴问一句,臧荣绪跟俘斩万计那一段话又什么关系,哦?其他错误时五胡乱华的史料跌失,偏偏俘斩万计就是臧荣绪的货,您也跟着唐人宋人一起玩穿越了,您的臆测果然是牛到逼一样了。恭喜恭喜。小可能不能斗胆向大神借阅一下臧荣绪的货以让我彻底树立起帝攻拔其围....俘斩万计的无敌真相地位呢?说得那么肯定,别说你没有臧荣绪的货就一口咬定帝攻拔其围....俘斩万计却没有任何牛到逼一样的根据哦~

另外也给您提个事儿----斐松之先生给三国志做注搜罗异志却连半个字儿臧荣绪所著的晋书这类货色都瞧不见半点,就可知臧荣绪童鞋所著的所谓晋书到底是成书于多靠近三国时代了。别以为拉上个臧荣绪就以为多响亮的靠近三国的资料了,更不用说宣王那段上的资料是不是来自臧荣绪所著的书上呢。

再有,连孙策分豫章这种都成了史料跌失造成的,所参考的资料我已经不能用语言形容了,阁下的给力言论我也不能不佩服到顶点了,马粪的脸皮够无敌的。敢再造谣点不?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15 01: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5 00: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而n年后单单为司马懿表功的诏书则可以不顾及张合之事:司马懿南擒孟达,西破蜀虏

以两次御亮跟一次破孟达相提并论就知道西破蜀虏的水分有多大了。过了N年后张合之死的影响已经磨平了才敢提这西破蜀虏,更可知道水分之大简直是天地无极乾坤借法,马粪们的逻辑居然能把这个倒转为可疑不顾及张合之事,嘿。牛擦牛擦。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见识到马粪们的逻辑多强大,张合之死,可以掩盖俘斩万计,而“西破蜀虏”,居然是记载司马懿的俘斩万计之功,而不是魏略里的让诸葛亮“吐血数升”而死之功,咋就这么牛擦呢,我都不好意思再戳这些马粪的逻辑了。

咱看这什么西破XX云云,就是因为对方擎天柱之死还得等到张合之死过了N年才敢提,可见应对蜀军的作战里,司马懿大侠的功劳果然是大大D。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15 0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1-2-15 01: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奉天翔龙 于 2011-2-14 23:29 发表

笑~~
亮粉的逻辑:陈寿没记载魏国这次大胜的诏书就等于肯定没有诏书,没诏书说明此事不存在

何况就算真的没这个大胜的诏书也不算反常,虽然魏国有俘斩万计亮军的胜利,但在追击过程中损失了国家名将张合, ...

俘斬万計的戰果不大,那想必三國時期此類的戰果必然多如牛毛,還請您老賜示,給小的們開開眼。
兵未极武,丑虏摧破,斩首获生,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司馬宣王的戰績被忽略呀,被忽略。
還有,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明帝)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而就在之前“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明帝居然健忘,生生忘了上次司馬宣王同志是怎麽英勇的俘斩万计,還要特別發詔書指示我們的司馬同志你該怎麽打怎麽打。不知道是明帝腦殘呢,還是他老人家的戰績根本不存在呢?
晉書大牛啊,看看他老人家怎麽貪天功為己有。
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先是胡扯什麽如果諸葛出五丈原,大家都可以坐者看戯。但是幾天之後意識到不對,忙不迭的自抽耳光,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但是事實上呢,他老人家如果沒郭淮同志提醒,讓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不但戰局會惡化,他老人家的大話將和死諸葛走生仲達一樣徒留笑柄。

[ 本帖最后由 kyu 于 2011-2-15 01:1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奉天翔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8
编号 262594
注册 2008-1-8


发表于 2011-2-17 2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1-2-15 01:09 发表

俘斬万計的戰果不大,那想必三國時期此類的戰果必然多如牛毛,還請您老賜示,給小的們開開眼。
兵未极武,丑虏摧破,斩首获生,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司馬宣王的戰績被忽略呀,被忽略。
還有,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明帝)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而就在之前“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明帝居然健忘,生生忘了上次司馬宣王同志是怎麽英勇的俘斩万计,還要特別發詔書指示我們的司馬同志你該怎麽打怎麽打。不知道是明帝腦殘呢,還是他老人家的戰績根本不存在呢?
晉書大牛啊,看看他老人家怎麽貪天功為己有。
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先是胡扯什麽如果諸葛出五丈原,大家都可以坐者看戯。但是幾天之後意識到不對,忙不迭的自抽耳光,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但是事實上呢,他老人家如果沒郭淮同志提醒,讓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不但戰局會惡化,他老人家的大話將和死諸葛走生仲達一樣徒留笑柄。

“斩首获生,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

自顷是啥意思?近两年而已,也就说近两三年来魏国没有这么大的战绩,扯得上司马懿俘斩万计那次的事?

哦,上次俘斩万计这次就非得迎战?“嘉禾三年,权与蜀克期大举”你当东吴是空气还是当魏国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明帝不是后主,下这诏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晋书宣帝纪为传主表功怎么了?三国志诸葛亮传多去了你老咋就不提提呀?诸葛亮传说孙刘联盟主功是诸葛亮,看了鲁肃传才知道诸葛亮不过是沾了点光而已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17 23: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看了鲁肃传才知道诸葛亮不过是沾了点光而已那
---------------------------------------------
笑,看了鲁肃传才知道诸葛亮不过时沾了点光而已那,孙权脑抽了,张昭张子布脑残了。对于一个不过是沾了点光没半点水平表现的诸葛亮居然有以下这么一幕。

袁子曰:张子布荐亮於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实际上,诸葛亮传那段促进联盟的内容是在孙权在柴桑观望成败的时候去觐见的,鲁肃终归是鲁肃,要不要联盟,以什么方式联盟,援助不援助落魄的刘备,不是姓鲁名肃的事,也不是姓鲁名肃去促进孙权答应的事。
所以说,诸葛亮是在结交了鲁肃后,认可了两家定交的事,正式出使孙权,并成功让孙权放心跟刘备合作。这个才是诸葛亮传里强调的功劳。而不是什么捏造狂的“沾了点光”而已。

跟晋书那种夸张得离谱的东西没啥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聖劍,取萬首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407833
注册 2010-12-25


发表于 2011-2-19 11: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了百度三國志吧里那幾個活寶的影子...— —!

真佩服亮黑們,在三國志吧被吧裡諸君圍觀依舊振振有詞,在這裡仍然不減風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聖劍,取萬首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407833
注册 2010-12-25


发表于 2011-2-19 12: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陳壽寫《三國志》,竟然敢河蟹司馬兵圣的輝煌勝績,不怕那頭上那位、司馬兵圣的孫子么?

他陳壽有幾個腦袋可以砍?

至於《晉書》,貌似曾有某君查祿此書,竟然查出數百處錯誤,誒...

連《諸葛亮集》都要“誠惶誠恐”一下,說什麼“敵國之言”

三國里損失上萬的戰鬥,哪一次不是造成大動盪的?不是對戰敗方造成重大影響的?不是在兩個人物傳記上可以聯繫起來的?可那“斬俘萬計”在《三國志》中硬是找不到蛛絲馬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24 00: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1-1-27 22:27 发表
郭冲的事,您老人家不否定,奉为真理,我也无所谓啊,呵呵。

但是《宣帝纪》里将诸葛亮军“俘斩万计”的记载,除了亮粉靠着一颗热爱丞相的红心,死不承认以外,还有什么依据?

晋书?我凭着三国志及三国近代所能考究到的史料去否认晋书部分记载咋D?
我根据你那违反地理常识和一些记载就全盘否认咋D?

至于郭冲那里面的数量,那是按照阁下你的理论应该由你去竖立的真相数字。

需要凭着一颗红心么?以阁下那些放屁一样的理论完全办到了,当然,某人因为地理常识没把郭冲当回事,于是又不因为地理常识和相关史料的悖论而死命坚持晋书的那种精神是什么我就明说了吧-----靠着马粪一样的黑心嘛,这谁都知道的。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24 00:5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25 23: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你想说新丰县吧,不好意思据南齐书记载,是属于上庸郡的,应该是可能攻克的
错误的话,三国志也有,难道整部三国志都是伪书?
三國里損失上萬的戰鬥,哪一次不是造成大動盪的?不是對戰敗方造成重大影響的?不是在兩個人物傳記上可以聯繫起來的?可那“斬俘萬計”在《三國志》中硬是找不到蛛絲馬跡
问题是甲首三千就有?三国志漏掉的战绩多了,赵云攻克两郡,廖化破郭淮手下……没有宣帝纪漏掉很不正常吗?况且三国志中也有佐证,研究司马懿不让参照本传,阁下不觉得有欠公允吗?晋书是唐朝修的史书,那个朝代是很推崇诸葛亮的,就那李世民都没有去掉俘斩万计,可见这条史料的真实性,而否定他的人都拿不出任何证据,只有一颗爱戴丞相的心。

晋书有错没人否认,但是因为其他的错误否定整部晋书吗?否定这里又有任何证据?
根据张合传记载,追击战确实是发生了的。而诸葛亮传也没有写破之,诸如破王双就写了破之,那么这场追击战的胜负到底是如何的呢?宣帝纪,再加上诏书退走奖赏什么的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26 0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25 23:04 发表
你想说新丰县吧,不好意思据南齐书记载,是属于上庸郡的,应该是可能攻克的
错误的话,三国志也有,难道整部三国志都是伪书?
三國里損失上萬的戰鬥,哪一次不是造成大動盪的?不是對戰敗方造成重大影響的?不 ...

你可以说斩甲首三千这件事没记载在三国志上,可张合攻平,司马懿攻亮,无果可是板上钉钉的记载三国上。所以战甲首三千的战事的的确确发生了,至于结果是大还是小,你可以找资料反对斩甲首三千。我可是搬出三国志蜀、魏双方记载,华阳国志记载可以证明诸葛亮南北重围未被攻克过,甚至晋书本身的司马懿叹诸葛亮为天下奇才这一段也一样可以起到辅证的作用。----一个早就攻拔过诸葛亮重围的人,怎么会在下一次战争里对着诸葛亮的营垒才感叹天下奇才?

诸葛亮南北重围被攻克,不仅战果,就连战事的蛛丝马迹都不存在三国志之上,凭阁下一颗黑心,愣是把三国志记载过的战事跟三国志没发生过的南北大营被迫YY成有佐证,诸葛亮南北重围没被攻克而粮尽自撤这事楞是被说成诸葛亮被是被打退的,我觉得这谁都晓得你什么心,黑成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

这跟整部三国志是不是伪书是两回事。至于辨伪,那都是根据三国近代史去修订,也就您这号史料研究者拿个被挤兑的一塌糊涂被历代数落的晋书拿去当资料来修改三国志的结果而已。

您继续呗,新丰县?跟攻克南北重围,俘斩万计是啥关系?我有提过新丰县的啥事?

唐太宗没推翻晋书又怎么了?唐太宗代表真理?还是唐太宗只要喜欢就一定搞得伟光正?恰恰相反,唐太宗是比较能容忍错误的人,所以,他对晋书的资料不加修订,只在批注里发表个人意见。如果你要说唐太宗师本着“历史真相”来修书的,抱歉,那就不会有以藏荣绪晋书为主这句话。这本已经是本屁股决定脑袋的书。

依阁下这种黑心理论来说,晋朝上下这么多皇帝都不对三国志加修饰,那说明了什么?说明三国志对其祖宗的战事描述相当真实么?切~ 这三国志可是有杜预推荐给晋皇帝亲自过目的内容。杜预身为由魏将到晋臣,会不了解他晋朝老祖宗的功绩?到最后居然还用一个唐太宗不改当理由来支持晋书了。那你直接说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粮尽退兵是假的,根本就是诸葛亮重围被破嘛。

三国志华阳国志以及晋书同朝的评价等等都TM不是证据,就你是证据。我还让你去证明唐朝人怎么穿越到三国去认定晋书是真相的呢。你有证明过?还是你有证明过晋书史料来源于三国时代,是婓、陈、孙盛、习等等等等的史学家们和晋皇帝、杜大将军等等等等的晋朝认识联手炮制的掩埋司马懿战事的荒唐故事?你又有证明过什么?只凭一颗黑心把晋书当成伟光正那才叫人跌破眼镜。

诸葛亮传交代射杀张合,魏略交代张合中伏,诏书确定【坚守】追击,三国志、汉晋春秋、晋书里的司马懿第五次北伐追击之小心谨慎的程度,更是对司马懿对诸葛亮围垒发动进攻以及所谓追击战的战果的铁证如山,你懂?你不懂。如果按你那种说法,刘禅的诏书都能拿出来作为诸葛亮三次北伐对魏的丰硕战果了。诏书还能当铁证如山,这说法比吹牛就少了写两个字而已。也就旦凭一颗黑心的才会把所有能沾那么点腥边的内容都凑上来当“铁证”而已。有人专门喜欢拿虚的当辅证,却从来对其他相关记载当空气,真搞笑。这已经足够见证阁下那颗心要有多黑了。还好意思说别人没证据么?玩证据?晋书拿货的牛头不搭马嘴多了去了。

另外,晋书里描绘的张合非死于追击战,根本跟三国志的张合死于追击战,魏略死于追击战中的伏击对不上号。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26 01:0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26 01: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说斩甲首三千这件事没记载在三国志上,可张合攻平,司马懿攻亮,无果可是板上钉钉的记载三国上。所以战甲首三千的战事的的确确发生了
我也可以说说,张合追击是有的,所以俘斩万计的事情的的确确发生了


这两件事不是一件事,而是发生在卤城的两场战斗。
我可不是只想黑诸葛亮,我只是为宣王鸣不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26 01: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斩甲首三千你可以怀疑战果,但是这场战争的的确确发生过,我所强调的说法是这个。

张合有追击过蜀军,而魏略的记载和张合传的记载都指向了一个很明确的地方:张合追击战不成功,中伏。所以俘斩万计跟张合所参与的追击战有鸟关系?

王平传里的记载印证了司马懿两路发兵的行动无果。张合的追击战哪方面证明了战果丰硕?你来YY两下就成了?

为宣王鸣不平?轮得到你用个600年后所汇聚成的史料去搞穿越来鸣不平么?鸣不平到还汉晋春秋是鬼扯,晋书是真相,这叫啥鸣不平?黑亮就干脆点承认,简单的一句话,司马懿会对一个轻松就攻破重围,俘斩万计的对手称呼为“天下奇才”?脑子没烧坏吧

至于发生在卤城的两场战斗,这就更笑话了,按晋书所言,诸葛亮是因被攻拔不得不被迫撤退,还撤退得很狼狈,司马懿得以借机展开追击取得俘斩万计的战果。两件事情是有前后因果关系的ok?想不到你一个转身连晋书所记载的事件前因后果也不要了,直接只要保留追击战果就成,足见阁下对于史料辨别的初级程度。以一颗对司马懿红彤彤的心事做不了什么事情的,以一颗对诸葛亮黑呼呼,对司马懿红彤彤的心也办不了什么事情,因为你对史料的理解根本就建立在既定目的至上,哪来客观,哪来的筛选?此果深的晋书之精髓。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26 02:0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2-26 11: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除了军事又不是一无是处,有大败就不是天下奇才?你让曹操情何以堪啊!
张合战死影响主力部队大捷?我可以理解成司马懿和张合一起追击,然后获得了大捷,张合战死。

晋书不是记录战果丰硕?您无视了而已。三国志只是说张合不克,有说宣王不克?
甲首三千发生在五月,俘斩万计这件事是发生在7月,本来就是发生在卤城的两场战斗,我的意见向来是二者并存,难道司马懿被甲首三千过不是天下奇才?
我的理解是司马懿第一次攻卤城,大败而还,第二次是因为蜀军缺粮且有撤退之心,获胜俘斩万计,当然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了。
俺是宣王粉丝,研究宣王难道本传都不能看?研究诸葛亮却可以参照野史,未免有欠公允,仔细对比晋书记录的其他内容,大部分都可以在其他史料中找到,晋书喜欢夸大战果我承认,我也是那句话,俘斩万计,你可以怀疑战果,但是这件事是的的确确发生过的,因为在极为推崇的诸葛亮的唐朝编写的史书,写诸葛亮的败绩还是很可信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2-26 13: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1 诸葛亮除了军事外又不是一无是处,而司马懿恰恰是在参观诸葛亮营围后感叹天下奇才,你让谁情何以堪呢?晋书还说诸葛亮军事被陈寿贬了。你又觉得谁在情何以堪呢?啥叫一无是处?
说的是司马懿在第五次参观了诸葛亮营围后叹息,你扯军事不军事的干嘛去?你是故意混淆概念么?----按晋书第四次北伐描述,诸葛亮围垒早就被司马懿参观过了,何至于在第五次才细细参观诸葛亮的营围留下那句近乎白痴的感叹?

2 张合影响没影响大捷,总要有一个切合点,除了晋书,其他传记里根本没有司马宣王追击的影子。只看见张合追击中伏身死,倒是有很多记载写上了司马懿第五次北伐追击得那个小心翼翼,蜀军一个动作司马懿甚至就立马停止追击。大捷?看得出来什么叫大捷么?

3 晋书战果丰硕怎么了?无视怎么了?我就无视晋书了,我就说他是600年后成书的资料,资料来源不明,满书都是简单错误,根本没有校对过的错误咋了?

4 你个人理解归你个人理解,晋书本身写的跟你个人理解完全是两个样子,我说的前后因果关系式指司马懿攻拔重围后诸葛亮“宵遁”,让司马懿有机可乘追击得了个俘斩万计。跟你在那左拆一句三国志又拼一句晋书根本不是一回事,你要这么拼凑,请你先把你能把两件事拆开单独成立,并且确实是这么拼凑起来的考究证据一并奉上。
你果然是直接把晋书都踢飞了只要保留个俘斩万计。斩甲首三千?哥从来没明确过着一定是个真相。

至于攻诸葛亮大营不克而还的证据很简单。因为诸葛亮围垒没动,因为张合不克而还。如果司马懿攻诸葛亮那边是取胜了,何来轮到王平还坚定不动。何来后面2各月的对持?结果早就很明显。

又来唐朝修的诸葛亮大败记录很真实这种论调,还有别的玩不?已经开始玩唯心论了?那我继续啊~
婓、陈、孙盛、习等等等等的史学家们和晋皇帝、杜大将军等等等等的晋朝人事联手炮制的掩埋司马懿战事的荒唐故事?你又有证明过什么?只凭一颗黑心把晋书当成伟光正那才叫人跌破眼镜。

是唐朝根据《晋书》为主以及一堆只求奇异不求真实的参考资料所修的诸葛亮败史逻辑上可靠,还是三国末期晋朝初期所有人员所写的无司马宣王胜史可靠?你以为拿个唐朝推崇诸葛亮可以当什么饭吃?那也只是你聊以自慰的一种自我说服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2-26 13:1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酒魔剑仙
(推倒還是被推倒,這是一個值 ...)

顺平侯
奉国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7
帖子 3551
编号 1414
注册 2003-10-13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26 11:30 发表
诸葛亮除了军事又不是一无是处,有大败就不是天下奇才?你让曹操情何以堪啊!

嗯,死蚂蚁跑去蜀军营地,没事脑子抽风冒出一句诸葛亮内政天下奇才。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26 11:30 发表
张合战死影响主力部队大捷?我可以理解成司马懿和张合一起追击,然后获得了大捷,张合战死。

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

您老能理解出死蚂蚁和张郃一起追击。这理解能力太强大了。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26 11:30 发表
晋书不是记录战果丰硕?您无视了而已。三国志只是说张合不克,有说宣王不克?

追击的本就是张郃,干嘛说了张郃又说死蚂蚁?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26 11:30 发表
甲首三千发生在五月,俘斩万计这件事是发生在7月,本来就是发生在卤城的两场战斗,我的意见向来是二者并存,难道司马懿被甲首三千过不是天下奇才?
我的理解是司马懿第一次攻卤城,大败而还,第二次是因为蜀军缺粮且有撤退之心,获胜俘斩万计,当然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了。/quote]

在晋书里,“俘斩万计”和“帝攻拔其围,亮宵遁。”也不是同一场战斗,追击战也不是发生在卤城。至于司马懿,本来就算不上什么天下奇才。
不知道咋就能理解出死蚂蚁两攻卤城了。


[quote]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2-26 11:30 发表
俺是宣王粉丝,研究宣王难道本传都不能看?研究诸葛亮却可以参照野史,未免有欠公允,仔细对比晋书记录的其他内容,大部分都可以在其他史料中找到,晋书喜欢夸大战果我承认,我也是那句话,俘斩万计,你可以怀疑战果,但是这件事是的的确确发生过的,因为在极为推崇的诸葛亮的唐朝编写的史书,写诸葛亮的败绩还是很可信的.

不是不能看,而是不能看了就当真理。俘斩万计与诸多记载不符,自然不能采信。唐朝就极为推崇诸葛亮?在唐朝写诸葛亮的败绩就可信?这件事就的的确确发生过?那在晋朝成书的汉晋春秋写死蚂蚁败绩岂不是真理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3-2 2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天下奇才是,治军奇才,诸葛亮的确是奇才
能和司马懿打成平手的人不多
俺一向承认甲首三千,只是亮粉死不承认,俘斩万计而已,两者并无冲突
司马宣王使郃追之。
只是魏略一家之言而已,根据晋书司马懿是追了的




在晋书里,“俘斩万计”和“帝攻拔其围,亮宵遁。”也不是同一场战斗,追击战也不是发生在卤城。至于司马懿,本来就算不上什么天下奇才。
不知道咋就能理解出死蚂蚁两攻卤城了。
甲首三千是五月份,这次没有攻破卤城,而俘斩万计是七月,是先破卤城,然后追击获胜,司马懿的确在卤城破过诸葛亮
帝为骠骑大将军破亮于祁山卤城
珊府元龟
还有通典前述以详细

你们这些凉粉除了死不承认,有何证据?
事实就是事实,凉粉不承认不代表没有,正史所载,又没有和三国有任何冲突。为何不能信?难道要你们写出宣帝纪不成?
人家司马懿明明获得了大胜,你们死不承认,不是宣帝黑,又是什么?
帮俺解释下,魏明帝为何要在王双,张合的前车之鉴下坚守诏书,并看做获胜的主要途径?难道魏明帝是傻子?
追击战有别的战果记录没?
俺是宣帝粉,研究司马懿只看宣帝纪
这次追击战果我只看到了一个记录
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aohaidao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1614
注册 2005-1-31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1-3-2 21: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3-2 20:30 发表
这里的天下奇才是,治军奇才,诸葛亮的确是奇才
能和司马懿打成平手的人不多
俺一向承认甲首三千,只是亮粉死不承认,俘斩万计而已,两者并无冲突
司马宣王使郃追之。
只是魏略一家之言而已,根据晋书司马懿 ...

。。。这个这个 你这样子 你们还有辩论的必要了吗?

我还是很喜欢看你们辩论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是司马懿的粉丝只看宣帝纪。。


辩论就此为止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酒魔剑仙
(推倒還是被推倒,這是一個值 ...)

顺平侯
奉国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7
帖子 3551
编号 1414
注册 2003-10-13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3-2 20:30 发表
这里的天下奇才是,治军奇才,诸葛亮的确是奇才
能和司马懿打成平手的人不多
俺一向承认甲首三千,只是亮粉死不承认,俘斩万计而已,两者并无冲突
司马宣王使郃追之。
只是魏略一家之言而已,根据晋书司马懿是追了的

治军不是军事?
司马懿也就虐虐孟达、公孙渊之类的二流角色,真正的名将他赢过谁了?
你承认甲首三千跟我承不承认俘斩万计有啥关系?你当这是菜市口买菜呢,跟我讨价还价?
三国志说了,“(张郃)与亮军交战”,“(诸葛亮)与魏将张郃交战”,你非要按晋书的逻辑把张郃无视了,另整个司马懿追击出来我也没办法。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3-2 20:30 发表
甲首三千是五月份,这次没有攻破卤城,而俘斩万计是七月,是先破卤城,然后追击获胜,司马懿的确在卤城破过诸葛亮
帝为骠骑大将军破亮于祁山卤城
珊府元龟
还有通典前述以详细

魏太和四年,蜀诸葛亮入攻,帝为骠骑大将军破亮于祁山卤城。            ---册府元龟
诸葛亮司马懿集体穿越回去被破卤城,然后再逆穿回来俘斩万计??

通典哪儿写俘斩万计了?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3-2 20:30 发表
你们这些凉粉除了死不承认,有何证据?
事实就是事实,凉粉不承认不代表没有,正史所载,又没有和三国有任何冲突。为何不能信?难道要你们写出宣帝纪不成?
人家司马懿明明获得了大胜,你们死不承认,不是宣帝黑,又是什么?
帮俺解释下,魏明帝为何要在王双,张合的前车之鉴下坚守诏书,并看做获胜的主要途径?难道魏明帝是傻子?
追击战有别的战果记录没?
俺是宣帝粉,研究司马懿只看宣帝纪
这次追击战果我只看到了一个记录
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第五次北伐蜀军退的时候,死蚂蚁咋不来个“全胜之道”?难道死蚂蚁是傻子?
你自己都说了只看宣帝纪,何不更干脆点,直接说“晋书写了的就是真理,晋书没写的就是假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09: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709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