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第一次华山论剑推测种种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1 1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华山论剑推测种种

【推测一】第一次华山论剑发生在哪一年?

1.1,推算依据

重要前提:

仅以小说中出现过的年号为推算依据,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发生年份与史书记载不一致的,均理解为金老的艺术加工

《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中第一个关于年号的线索出现在第1回:

QUOTE:
光宗传到当今天子庆元皇帝手里,他在临安已坐了五年龙廷(新版删掉后半句)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约合公元1199年

但若以此为推算的起点,则郭靖出生于庆元六年(约合公元1200年),杨过出生于郭靖19岁那一年(约合公元1219年),小龙女跳崖于杨过19岁那一年(约合公元1238年),《神雕侠侣》(以下简称《神》)中风陵夜话的故事发生于16年后(约合公元1254年)

而这一推论显然和《神》33回开头:

QUOTE:
大宋理宗皇帝开庆元年,是为蒙古大汗蒙哥接位后的第九年

的年号线索相互矛盾,因为南宋理宗开庆元年或元宪宗九年,约合公元1259年

由于中间存在长达5年的时间真空,则《射》1回和《神》33回的两个年号判定线索,只能有一个是可信的,在确立其中之一为推算依据前,必须加以取舍

如果再结合三联版《射》40回:

QUOTE:
黄蓉笑道:‘不是要用十二头牛?你生肖属牛,是不是?’郭靖跳了起来,叫道:‘好啊,你绕弯儿骂我。’

可知郭靖属牛

而从南宋理宗开庆元年(约合公元1259年)倒推16+19+19=54年,是南宋宁宗开禧元年(约合公元1205年),这一年,正是乙丑年,即牛年

综上,可以明确郭靖出生于南宋宁宗开禧元年(约合公元1205年),并以此为依据做进一步推算

而新版中删掉了‘他在临安已坐了五年龙廷’一句,也可以理解为金老已经否定了这第一个年号线索


1.2,第二次华山论剑年份

《射》绝大部分剧情(第6-35回)发生于郭靖18岁这一年之中,即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约合公元1223年),而二次论剑发生在一年或两年之后

这里之所以要用一个“或”字,是因为原著中本来就存在前后文相互矛盾的两种记载

说二次论剑发生于一年后(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的记载有(新版均有所改动):

1,裘千仞道:“二十五年一世啊。老的要死,年轻的英雄要出来。屈指再过一年,又是华山论剑之期”——《射》,13回
2,洪七公道:“毒兄,明年岁尽,又是华山论剑之期,你好生将养气力,咱们再打一场大架。”——《射》,19回
3,免得他得窥棒法精要,明年华山二次论剑,便占不到出其不意之利。——《射》,20回

说二次论剑发生于两年后(南宋理宗宝庆元年),虽然没有明确的原文记载,但可以根据:

1,烟雨楼郭黄失散(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八月十五)
2,郭靖寻找黄蓉(‘这一找就是半年,秋去冬来,冬尽春回’)
3,蒙古大军西征(参考撤军过程‘花剌子模与蒙古相距数万里,成吉思汗大军东还,历时甚久’,往返时间应相当)
4,蒙古大军围困撒麻尔罕城时(‘此时甫入寒冬’)
5,郭靖欧阳锋石屋练武(‘两人如此在石屋中一住月余’)
6,蒙古大军东归并修养士卒(‘又过数月,眼见金风肃杀,士饱马腾,成吉思汗又兴南征之念’)
等线索推算出来

综上,认为二次论剑发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或理宗宝庆元年,均有原文可依,但显然理宗宝庆元年(约合公元1225年)更符合故事发展脉络,故可信度更高

而新版对13、19、20回中几句话均已作出修改,也可以理解为金老已将两种说法统一为第二种


1.3,第一次华山论剑年份

第一次华山论剑发生在第二次华山论剑的25年前,即南宋宁宗庆元六年(约合公元1200年)

具体时间则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公元1201年年初)


1.4,小结

以上推测及推测结果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下面的各种推测树立一个时间基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1 1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推测二】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五绝的年龄

2.1,北丐

洪七(一次论剑时还不老,故不称其为‘公’,下同)的年龄推算,是五绝中最困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而在推算洪七年龄之前,我们又先要推算其“参照物”丘处机的年龄

2.1.1,丘处机

三联版对于丘处机年龄的记载有两处,《射》1回“三十余岁”和《神》24回“七十多岁”

新版对于丘处机年龄的记载同样是这两处,只不过双双改为了“三十来岁”和“年近古稀”

根据两处记载的时间跨度为39年(嘉泰四年至淳祐三年),则,无论是三联版还是新版,对丘处机年龄的记载均前后一致,且,新版对丘处机的年龄作出了适当下调

如果根据三联版,则一次论剑时丘处机的年龄可用区间表示为【28,35】

如果根据新版,则一次论剑时丘处机的年龄为26岁(淳祐三年时69岁)

2.1.2,洪七

据三联版《射》12回,洪七公出场时为“中年乞丐”、“他这般年纪,看来比丘道长还小着几岁(新版改为‘也大不了几岁’)”,此时郭靖18岁,即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约合公元1223年)

可知洪七的年龄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比丘处机“小着几岁”或“大不了几岁”

二,“中年”

先来看看洪七公和“参照物”丘处机年龄的关系

如果根据三联版《射》推测,则一次论剑时洪七的年龄应不大于丘处机年龄的上限

如果根据新版《射》推测,则一次论剑时洪七和丘处机的年龄差距应小于十岁

而不论采用以上两种推测方法中的那一种,一次论剑时洪七的年龄上限都不会超过35岁

再来看看何谓“中年”?

在双雕中,“中年”的覆盖范围较广,三十三岁的郭靖,四十五六岁的公孙止,都曾被称为“中年”

而五十来岁的张十五、冯默风却已经被称为“老者”、“老年”

由此可见,在双雕中“中年”和“老年”的分界线,应该在50岁左右

当然,凡事无绝对,在金老另一篇早期作品《碧血剑》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随后又溜下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汉子,瞧打扮似是个商贾”——《碧》,6回

于是,即便一次论剑时洪七已经35岁,23年后再以58岁的“中年”形象出场,那也是合乎金书逻辑的

综上,取一次论剑时洪七的年龄为35岁


2.2,东邪

单以三联版而言,我们只能根据“我爹爹也不老,还不是一般的跟洪七公他们平辈论交”这句话来猜测黄药师的年龄和洪七公差不多

好在新版中,增加了大量关于黄药师年龄的线索,以至于推算黄药师的年龄成为可能

据新版《射》10回:“师母(冯衡)年纪很轻,和我同年,我们两个都属猴”

可知,冯衡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约合公元1188年),戊申年,即猴年

又据三联版《射》19回:“我妈妈(冯衡)绝顶聪明,是以只活到二十岁就亡故了么(新版只修改用词,未改变年龄)”

可知冯衡死于南宋宁宗嘉定元年(约合公元1208年),同年,黄蓉出生,15年后,15岁的黄蓉初遇郭靖,前后文相互验证,年龄完全吻合

仍据新版《射》10回:“(梅超风)这年快十五岁了”、“大师哥(曲灵风)三十岁”、“师父不过大得你(曲灵风)十来岁吧”、“师母年纪很轻,和我同年,我们两个都属猴”

可知黄药师比冯衡年长约30-15+10=25岁

再据新版《神》15回:“黄药师却已年近八十”,时为淳祐二年(约合公元1242年),杨过18岁,黄药师约79岁,前后文相互验证,年龄再次吻合

于是,一次论剑时黄药师的年龄可以初步定为37岁

但据新版《射》10回:“五人之中,师父年纪最小”,黄药师年龄又应小于洪七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将“师父不过大得你(曲灵风)十来岁吧”中的“十来岁”理解为“八岁”

从而,取一次论剑时黄药师的年龄为35岁(生日比洪七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1 10: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3,老顽童

周伯通并非一次论剑五绝之一,但作为重要“参照物”,推测他的年龄将有助于得到其余三绝的年龄

据三联版《神》25回,赵志敬认为“周师叔祖此时就算未及百龄,也已九十(新版改为‘就算未及九十,也已八十’)”,时为淳祐三年(约合公元1243年)

又据三联版《神》34回,周伯通是“年近百龄(新版改为‘年逾九十’)”、“年近百岁的老翁”,时为开庆元年(约合公元1259年)

前后文相互验证,发现三联版对周伯通的年龄记载存在相互矛盾,而新版已针对这一矛盾作出相应修改

结合两个版本对周伯通年龄的记载,风陵夜话时周伯通年龄可用区间表示为【97,99】

综上,取【97,99】的区间平均值并倒推59年,则一次论剑时周伯通的年龄为39岁

结合新版《射》10回:“(周伯通)年纪比师父(黄药师)大些”,二人年龄差距(4岁)与上述推测吻合


2.4,西毒

据三联版《射》16回:周伯通认为欧阳锋“比我小着好几岁(新版改为‘跟我也差不多’)”

结合两个版本对周伯通、欧阳锋年龄差距的记载,认为欧阳锋年纪略小于周伯通

取一次论剑时欧阳锋的年龄为37岁


2.5,南帝

单以三联版而言,东西南北四绝之中,年龄最容易确定的,反而是出场次数最少的段智兴(一次论剑时尚未出家,故不称其为‘一灯’,下同)

这完全得益于洪七公的一句话:“他已是六十几岁的人了”——三联版《射》,33回

根据这一线索并倒推23年,则一次论剑时段智兴的年龄,可用区间表示为【38,46】

虽然新版已将洪七公的话改为“他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但这一改写只能使区间取值范围变大而并无助于进一步锁定目标

而无论三联版还是新版《射》,一灯都是东西南北四绝中惟一一个出场就是“白眉毛”的人,这一细节似乎也暗示了一灯在四绝当中年龄最大

再结合三联版《神》39回:“众人推让良久,终于推一灯大师为尊,其次是周伯通、黄药师(新版未作出修改)”

可以猜测段、周、黄三人在江湖地位相当的前提下,座次很可能是根据年龄来排序的,也就是说,段智兴的年龄不仅大于黄药师,也大于周伯通

从而,取【38,46】的区间平均值

则,一次论剑时段智兴的年龄为42岁


2.6,中神通

据三联版《神》28回:“只见画中道人手挺长剑,风姿飒爽,不过三十来岁年纪,肖像之旁题着‘活死人’三字”

可知王重阳30来岁时已经出家

又据三联版《射》16回:“周伯通眉飞色舞,说道:‘是啊。我和王师哥交情大得很,他没出家时我们已经是好朋友’”

可知王重阳结识周伯通时还不到30岁(以上两处记载,在新版中均未作出修改)

考虑到王重阳在一次论剑的第二年即去世,他当时的年龄不会太小

再考虑到王重阳和周伯通平辈论交,则二人年龄差距又不会太大

参考《飞狐外传》中14岁胡斐结交赵半山的例子,认为14岁左右的周伯通也有可能结交到王重阳,二人年龄差距约为15岁

综上,取一次论剑时王重阳的年龄为54岁(55岁去世)


2.7,小结

一次论剑时五绝年龄估计值(从长到幼排序)为:

王重阳54岁;段智兴42岁;欧阳锋37岁;洪七35岁;黄药师35岁

附,两个重要“参照物”的年龄估计值为:周伯通39岁;丘处机26岁(有幸近距离围观一次论剑的王处一,年龄应该比丘处机更小,即20出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1 10: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推测三】第一次华山论剑前后的洪七

3.1,武功

3.1.1,降龙十八掌

据三联版《射》33回:“老叫化心想:他当日以一阳指和我的降龙十八掌、老毒物的蛤蟆功、黄老邪的劈空掌与弹指神通打成平手”

可知一次论剑时洪七的代表武功为“降龙十八掌”

又据三联版《射》12回:“当年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之时,这套掌法尚未完全练成,但王重阳等言下对这掌法已极为称道。后来他常常叹息,只要早几年致力于此,那么‘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或许不属于全真教主王重阳而属于他了”

可知,对于一次论剑时的洪七来说,还没能练成“降龙十八掌”,同时,上面这段引文也可以理解为,在一次论剑之后几年,洪七才练成了“降龙十八掌”

新版将这段文字修改为:“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鉴于删改部分的正是关于洪七“没练成”的描写,如果以新版为准,则可以认为一次论剑时洪七已经练成了“降龙十八掌”

3.1.2,打狗棒法

和“降龙十八掌”齐名的丐帮另一大标志性绝学是“打狗棒法”,其区别在于“降龙十八掌”可以传给其他人,而“打狗棒法”理论上只能由前任帮主传给继任帮主

据三联版《射》40回:“欧阳锋与他对敌数次,从未见他使过打狗棒法(新版未修改)”

可知,直到二次论剑时,欧阳锋才第一次见到洪七公施展“打狗棒法”,也就是说,洪七在一次论剑时并没施展过“打狗棒法”

又据三联版《射》20回:“洪七公另有一套丐帮号称镇帮之宝的“打狗棒法”,变化精微奇妙,心想此时未落下风,却也不必便掏摸这份看家本领出来,免得他得窥棒法精要,明年(新版改为‘此后’)华山二次论剑,便占不到出其不意之利。”

可知,洪七公在二次论剑之前不肯施展“打狗棒法”的原因是担心“占不到出其不意之利”,也就是说,如果一次论剑时洪七已经会“打狗棒法”并施展出来,那么他将“占到出其不意之利”,但这件可能让自己在论剑时获利的事情事实上并没有发生

所以,一次论剑时洪七很可能还不会“打狗棒法”

3.1.3,其他武功

据三联版《射》12回:“洪七公于三十五岁之前武功甚杂,练过的拳法掌法着实不少,这时尽拣些希奇古怪的拳脚来教黄蓉,其实也只是跟她逗趣,花样虽是百出,说到克敌制胜的威力却远不及那老老实实的十五招‘降龙十八掌’了”

又据三联版《射》28回:“洪七公又有一个脾气,一路功夫传了一人之后,不再传给旁人,是以丐帮诸兄弟所学各自不同,只有黄蓉乖巧伶俐,烹饪手段又高,特别得他欢心,才在长江之滨的姜庙镇上学得了他数十套武功”

可知洪七练过的武功套路有数十种之多(以上两处记载,在新版中均未作出修改)

其中具名者包括“逍遥游”、“伏虎拳”、“莲花掌”、“铜锤手”、“混天功”、“铁帚腿法”等

但由于证据不足,我们无法确定这数十种武功来源于师授抑或自创

同样,我们也无法确定洪七一次论剑是否已经掌握了“满天花雨”的暗器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三十五岁”,刚好等于【推测二】中得出一次论剑时洪七年龄的结论

此二者互相吻合,不仅证明了前文推测的合理性,还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一次论剑对于洪七武学修养有着重大影响:此前趋于驳杂,此后则趋于精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1 1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3.2,身份

可以肯定,一次论剑时的洪七确实是个乞丐,不然不会得名“九指神丐”、“北丐”

但对于他当时是否已经是丐帮帮主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探讨

3.2.1,丐帮帮主的标志

我们知道,双雕时期的历任合法丐帮帮主,都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随身携带“打狗棒”;二,会用“打狗棒法”

此外,无论是曾短期持有“打狗棒”的杨康、霍都,还是会用“打狗棒法”的杨过,都不是合法的丐帮帮主

前文已经论证了洪七很可能不满足条件二,但为了确定他是否满足条件一,我们还需要先来对比两段文字:

“二十年前华山论剑,洪七公与欧阳锋对余人的武功都甚钦佩,知道若凭剑术,难以胜过旁人,此后便均舍剑不用。洪七公改用随身携带的竹棒,这是丐帮中历代帮主相传之物”——三联版《射》,20回

“多年前华山论剑,洪七公、欧阳锋及余人的武功都甚高明,各有称手兵刃。洪七公常用随身携带的竹棒,这是丐帮中历代帮主相传之物”——新版《射》,20回

其中,三联版明确说出洪七是在一次论剑之后才开始使用“打狗棒”作为武器的,也就是说,一次论剑时洪七还没用“打狗棒”作为武器

新版的说法则相对隐晦,我们只知道洪七在一次论剑时“有称手兵刃”且洪七常用“打狗棒”作为武器,当然,这也并不能证明洪七在一次论剑时的“称手兵刃”就是“打狗棒”

综上,丐帮帮主的标志“打狗棒”和标志性绝学“打狗棒法”,对于一次论剑时的洪七来说,均有可能尚未接触

3.2.2,见证人

如前文所述,我们仍无法确定一次论剑时洪七是否已经当上了丐帮帮主

下面,我们将试着给洪七的丐帮帮主身份找一个见证人

他就是已知《射》出场人物中最早领教洪七“打狗棒法”的人——梁子翁

据三联版《射》33回:“梁子翁当年吃过这‘打狗棒法’的苦头,曾给洪七公整治得死去活来,虽然事隔多年,仍是心有余悸。眼见棒是洪七公的打狗棒,棒法是洪七公的打狗棒法,打中的偏偏是自己身子(新版未修改)”

可知,梁子翁既见过洪七随身携带“打狗棒”,也见过洪七施展“打狗棒法”,此时的洪七已经同时满足成为丐帮帮主的两个必要条件了

又据三联版《射》12回:洪七公道:“约莫二十年前,他正在干一件坏事,给我撞见啦(新版未修改)”

可知这件事发生在20年前,即一次论剑3年后,也就是南宋宁宗嘉泰三年(约和公元1203年)

综上,一次论剑之后3年,才能肯定洪七的丐帮帮主身份

虽然仍不能据此来确定一次论剑时洪七的丐帮帮主身份,至少也给下一小节的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

3.2.3,一种可能性的探讨

如上一小节所说,一次论剑之后3年,洪七用“打狗棒法”制服了梁子翁

咱们先来看看“打狗棒法”是什么性质的武功:

1,“洪七公另有一套丐帮号称镇帮之宝的‘打狗棒法’”——20回
2,“用这棒法是我帮的大事”——21回
3,“数百年来,我帮逢到危难关头,帮主亲自出马,往往便仗这打狗棒法除奸杀敌,镇慑群邪”——21回
4,“那打狗棒法名字虽然陋俗,但变化精微,招术奇妙,实是古往今来武学中的第一等功夫,若非如此,焉能作为丐帮帮主历代相传的镇帮之宝?”——21回

显而易见,“打狗棒法”是丐帮的镇帮之宝,施展“打狗棒法”则是丐帮的大事

与之相应的是,纵观洪七公的一生,即便和劲敌欧阳锋多次拼斗到生死关头,他也极少施展“打狗棒法”

于是,问题来了:

洪七公和梁子翁的武功差距有多大?

洪七公收拾梁子翁居然要动用“打狗棒法”?

即便是若干年后,即便是初学乍练的黄蓉和杨过,也可以用“打狗棒法”轻松收拾掉梁子翁这一档次的高手(简长老、霍都等)吧

愚钝如我,也只能想到两种相对合理的解释来面对这一事实了

一,20年前,洪七和梁子翁的武功差距并不大,如果不施展“打狗棒法”就收拾不了对方

二,20年前,洪七初学“打狗棒法”,很想找个人来试验新招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无论如何,第一种解释都是难以被接受的,退而求其次,认为洪七此时初学“打狗棒法”

或者换句话说,洪七此时(嘉泰三年)刚当上丐帮帮主

3.2.4,任期

据三联版《射》27回:“洪七公为示公正无私,第一年穿干净衣服,第二年穿污秽衣服,如此逐年轮换,对净衣、污衣两派各无偏颇(新版未修改)”

又据三联版《射》12回:“这人一张长方脸,颏下微须(新版补入‘头发花白’),粗手大脚,身上衣服东一块西一块的打满了补钉,却洗得干干净净”

由嘉定十六年(约合公元1223年)洪七公出场时穿的是干净衣服,可知他正在做“第奇数年”的帮主

而前文推出的嘉泰三年(约合公元1203年),与之相互吻合

丐帮创于唐末(约884年),至开庆元年(约合公元1259年)第21代帮主耶律齐继任前,每一代帮主任期平均值,约为19年

洪七在任计20年,与之再次吻合(他的两个继任者,黄蓉19年、鲁有脚17年)


3.3,小结

在认为前文各种假设均成立的基础上,则思路可以大致理顺如下:

23年前,即庆元六年,洪七参加华山论剑

此时的洪七还不是丐帮帮主,练过“逍遥游”等数十种武功,但威力最大的还是“降龙十八掌”(参考郭靖和乔峰的例子,可能是帮主的弟子或内定继承人吧)

而洪七之所以能代表丐帮来参加华山论剑,说明他当时的武功已经不弱于帮主了,是丐帮第一高手

至于那个前任帮主,我们只知道他姓钱,极有可能就是新版中教洪七‘降龙十八掌’的人。他武功不弱但管理能力不强,还打过洪七几个耳光

20年前,即嘉泰三年(约合公元1203年),洪七继任丐帮帮主

此时的洪七初学“打狗棒法”,正想找个坏人来试验新招,而遇到梁子翁,是洪七的幸运,是那些被采补的处女们的幸运,同时也是梁子翁的不幸

而这自然也就解释了《射》中第一个提到洪七公的王处一不称其为“洪帮主”而只称其为“洪老前辈”的缘故,因为当一次论剑他们相识于华山之巅的时候,洪七还不是帮主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1 1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前写的,但没公开发过,暂时只有这么多,当初还想过推测黄药师等几绝,因为新版修改的原因,放下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火狐天下
(狐狸)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3973
编号 22694
注册 2004-11-7


发表于 2010-10-21 23:3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老牛休走!快继续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2 11: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火狐天下 的帖子

写这个东西的原始目的是想通过压低东西南北四绝的年龄和武功来达到论证王重阳是通过以大欺小才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

提纲就是这个回帖了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p;page=2#pid3034939

后来发现新版的部分修改对一次论剑时四绝的年龄和武功都有所拔高(比如洪七年龄增加了十来岁,降龙十八掌也练成了),从而比单考虑三联版更难达到原始目的

黑老王不成,意兴阑珊,没心思再继续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10-22 13: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喆的生卒年代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吧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中国宋代道士。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2 15: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阿巽 的帖子

但历史上的王重阳和小说中的王重阳不是一回事啊

假如小说中的王重阳也死于1170年,那也赶不上第一次华山论剑了

而书中其他历史人物,如铁木真拖雷等,他们的年龄或多或少也都有些出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10-23 2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绝中两位历史人物——王喆和段智兴的真实生卒与小说不一致,小说中的年号什么的其实也不用太拘泥真实历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4 16: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0-10-23 22:15 发表
五绝中两位历史人物——王喆和段智兴的真实生卒与小说不一致,小说中的年号什么的其实也不用太拘泥真实历史

然,历史是历史,小说是小说,除非是严谨的历史小说,那么历史之于小说,最多不过是挂小说的钉子

又或者把小说理解为发生在另一个平行空间之内的历史,那么一切和你我现在宇宙历史中不一致的地方,都可以直接无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10-24 18: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华山论剑,还有个疑问

二十五年之期是谁定下来的,第一期的五绝?按刘兄的推论,除了王重阳,其他四绝都在30岁以上,他们如何那么肯定自己二十五年之后还有兴趣参加第二次论剑——一般定个十年之期也就够长的了,或者二期三期选手全部换人,换二代三代弟子上,但是书中透露的信息明明还是五绝这辈人一开始就准备再接再厉,他们看草根们的论剑如同搞笑,岂不知自己也在故弄玄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5 0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次论剑是由老五绝发起并邀请参与者的,依据有

QUOTE:
他们五人约定在华山论剑,谁的武功天下第一,经书就归谁所有——射,16回



QUOTE:
当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华山绝顶论剑,也曾邀他到场,只是他适有要事,未能赴约——《射》,13回

而书中提到二次论剑时间间隔为二十五年,第一次是出自裘千丈之口

QUOTE:
黄蓉道:“还有二次华山论剑么?”裘千仞道:“二十五年一世啊。老的要死,年轻的英雄要出来。屈指再过一年,又是华山论剑之期——射,13回

第二次则是出自旁白

QUOTE:
二十五年后,王重阳逝世,黄药师等第二次华山论剑,除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外,又有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参与——《神》,40回

这二十五年的期限,想来就是一论五绝定下来的吧(至于为什么是二十五,我可不知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爱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10
编号 33755
注册 2005-3-1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10-10-26 17: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25年,笨牛快去考究
考不出来就把你烤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0-27 08: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个……

烧烤前需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必拔毛,用水和泥裹住生火来烤

待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等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牛毛随泥而落,牛肉红嫩,浓香扑鼻,即可食用

这道菜名为“华山肥牛”,因肉条形如笛子,又名‘玉笛谁家听落梅’,乃洪七公生平绝学,一半得自师授,一半是自行参悟出来

菜名中梅花合五五之数,共有二十五种变化,虽然招数有限,但每一变中均蕴含绝大美味

当年洪七公在华山绝顶论剑之余,便谈酒作剑,说菜当拳,和王重阳等人讲论了一番酒道菜理,诸人言下对这道菜极为称羡,都说明年还来华山论剑品菜

洪七公却摇头道:“这道菜在外边不易吃到,只因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牛’了,要发情之后效力方著。但这牛每隔二十五年才发一次情。我们总要等其发情之后,这才能烤了来吃。”

王重阳等人皆尽称善,都说:“既然如此,下一届华山论剑就定在二十五年之后吧”

————————————————————

胡扯完毕,低调遁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10-31 09:2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考据党犇牛的帖子如果被金庸本人看见,估计得汗下三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1-3 09: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居然才看到这个,居然和我这篇:
http://www.txdx.net/thread-454850-1-1.html
居然发在同一天……天数啊。


不过写的比我好多了……

呃,看完了才发现,这个帖子看过,那就不是写在同一天的人(虽然我那个也写了两天),改掉……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0-11-3 09: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1-3 09: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刘冠章 于 2010-10-27 08:41 发表
那个……

烧烤前需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必拔毛,用水和泥裹住生火来烤

待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等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牛毛随泥而落,牛肉红嫩,浓香扑鼻,即可食用

这道菜名为“华山肥牛”,因肉条形如笛子,又名‘玉笛谁家听落梅’,乃洪七公生平绝学,一半得自师授,一半是自行参悟出来

菜名中梅花合五五之数,共有二十五种变化,虽然招数有限,但每一变中均蕴含绝大美味

当年洪七公在华山绝顶论剑之余,便谈酒作剑,说菜当拳,和王重阳等人讲论了一番酒道菜理,诸人言下对这道菜极为称羡,都说明年还来华山论剑品菜

洪七公却摇头道:“这道菜在外边不易吃到,只因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牛’了,要发情之后效力方著。但这牛每隔二十五年才发一次情。我们总要等其发情之后,这才能烤了来吃。”

王重阳等人皆尽称善,都说:“既然如此,下一届华山论剑就定在二十五年之后吧”

看到这个,让我想到张飞雄同学写三国摘句的那个了,仔细看看除了最后一句都是金庸摘句变体……


【烤前需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必拔毛,用水和泥裹住生火来烤
待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等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牛毛随泥而落,牛肉红嫩,浓香扑鼻,即可食用】
应该是缩自射雕中烤叫化鸡那段(11回最后):
『黄蓉用峨嵋钢刺剖了公鸡肚子,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团泥裹住鸡外,生火烤了起来。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



【这道菜名为“华山肥牛”,因肉条形如笛子,又名‘玉笛谁家听落梅’,乃洪七公生平绝学,一半得自师授,一半是自行参悟出来
菜名中梅花合五五之数,共有二十五种变化,虽然招数有限,但每一变中均蕴含绝大美味】
华山肥牛是老牛自己扯的,“玉笛谁家听落梅”当然是取自原文:
『洪七公道:“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黄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这‘谁家’两字,也有考人一考的意思。七公你考中了,是吃客中的状元。”』
注意“华山肥牛”外面用的是双引号,而“玉笛谁家听落梅”外面用的是单引号,说明老牛是直接拷贝的原文(原文中因为是黄蓉说话中的一句,所以是单引号)。

而一半一半那句,是出自射雕中提及降龙十八掌的时候:『这降龙十八掌乃洪七公生平绝学,一半得自师授,一半是自行参悟出来,虽然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




【当年洪七公在华山绝顶论剑之余,便谈酒作剑,说菜当拳,和王重阳等人讲论了一番酒道菜理,诸人言下对这道菜极为称羡,都说明年还来华山论剑品菜】
除了最后的那句也都是来自射雕中旁人(王处一)提及洪七公时的台词:
『王处一道:“二十余年之前,先师与九指神丐、黄药师等五高人在华山绝顶论剑。洪老前辈武功卓绝,却是极贪口腹之欲,华山绝顶没甚么美食,他甚是无聊,便道谈剑作酒,说拳当菜,和先师及黄药师前辈讲论了一番剑道拳理。当时贫道随侍先师在侧,有幸得闻妙道,好生得益。”』
只是老牛把:“谈剑作酒,说拳当菜”反过来说成了“谈酒作剑,说菜当拳”了

【洪七公却摇头道:“这道菜在外边不易吃到,只因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牛’了,要发情之后效力方著。但这牛每隔二十五年才发一次情。我们总要等其发情之后,这才能烤了来吃。”】
这个却是来自《侠客行》了:
『龙岛主道:“各位远道光临,敝岛无以为敬。这碗腊八粥外边倒还不易喝到,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草’,要开花之后效力方着。但这草隔十年才开一次花。我们总要等其开花之后,这才邀请江湖同道来此同享,屈指算来,这是第四回邀请。请,请,不用客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恐龙3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5
帖子 509
编号 16808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10-11-3 1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章哥v5 圭子v5

我记得原文里有说过王重阳是“英年早逝”的,不过忘记在哪说的了,有了这句话就更加能证明金书里的王和历史那个的生卒年那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10-11-3 11: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只看了洪七公的,章哥V5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11-5 14: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谢金圭子的详细解释

熊老二别无所长,只会抄书而已

以及,章哥……为啥我的第一反应是和海绵宝宝齐名的章鱼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3 06: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75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