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连枝步 于 2010-9-13 13:15 发表
在武术界中,徒弟、弟子、传人、学生等称呼的界定:
1、徒弟:行过拜师礼,未必一直和师父在一起,师父对你的称呼是“徒弟”,而你对师父的称呼是“师父”。每逢节日向师父送礼,师父年老你要养活,师父未必教你东西(当然一般是教的)。
2、弟子:没行过拜师礼,一直和师父在一起。师父对你的称呼是“兄弟”,而你对师父的称呼是“师父”。不需要送礼和养活师父,师父未必教你东西(当然一般是教的)。
3、传人:无论行没行过拜师礼,只要师父教你一点真东西,都是传人。师父和你之间的称呼可以根据情况界定。
4、学生:没行过拜师礼,未必一直和师父在一起,师父对你的称呼是“兄弟”,而你对师父的称呼是“老师”。不需要送礼和养活师父,师父未必教你东西。
5、关门徒弟:入门最晚而且师父明确表示不再收徒弟。他直接负责照顾师父的饮食起居和养老送终。师父可以不传授他东西,但事实上,师父一般都传授他所有的东西----一个人要是关门徒弟,说明他掌握的东西最多。
6、关门弟子:这个称呼不准确,应该是“关门徒弟”。
7、开门大徒弟:入门最早的徒弟,而且担负师父的主要生活支出。在师父去世后,他将管理和干涉所有师弟们和师门有关的事情。
8、掌门弟子:这个称呼不准确,应该是“开门大徒弟”。
9、大师兄:即“开门大徒弟”。
为什么和师父在一起的反而不么负责养活师父,不在一起的反而要养?
另外,我觉得师父称呼其弟子叫“兄弟”,这种叫法好囧……
我觉得徒弟、弟子什么的,是各朝各代叫法的影响更大。就好比husband,古代叫“良人”(意思就是说“好人”,其实“好人”在最初的确有点这个意思……)、“丈夫”(意思好像是说男人身高一丈(当时一尺短,不过就算一尺只有0.23米左右,一丈也有2米3吧……另外“丈人”是指的自己老婆的爹,“老丈”指的是路边的老爷爷,别搞错)。
后来希望自己丈夫做官,就出现了“官人”的叫法。
再后来不止希望自己丈夫做官,还希望做宰相/丞相,北宋时候“相”爱称曰“相公”,所以就有了用相公来称呼自己丈夫的叫法了……
类似的就好像“泰山”“岳父”“岳丈”也是来自唐朝封禅以后某人的女婿连升三级的那句“此乃泰山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