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水之木 于 2010-6-11 17:29 发表
奉旨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钦此。
这个诏书十分厉害。充分显示了执笔者的水准。
里面要害的有以下几点:
1、把“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的理由弄成“民军起事”。----战争责任问题推掉啦。
2、“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说明清朝要开国会、公决,也就是说清朝主张和平----含义是民军不主张和平......
3、“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注意!这含义是:新国家的统治权是清朝授予的!政体是清朝定的!
4、“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看没看出来?袁世凯是以清朝总理大臣身份被清皇帝任命为临时共和政府负责人!
5、“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就是说:中华民国国号是清朝定的,甚至领土范围也是清朝定的!
6、“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注意!这话的意思是太后和皇帝不是失去位置,而是依然是太后和皇帝,仅仅不管事情而已!而且必须受到“优礼”,见到“郅治之告成”,否则就不会“懿”啦!
总之,这诏书的含义就是:民军挑起战争,人民倾向共和。大清皇帝英明神武,立即命令总理大臣袁世凯组织共和立宪政府,确定国号是中华民国,领土范围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皇帝还是皇帝,可是不管事情啦。但是,要是共和办得不好,别怪皇帝陛下不客气!
----几句话就把中华民国变成大清的衍生品啦......
这拟诏的真厉害。关键是你中华民国承不承认这诏书吧?承认,你处处在法理上受制,不承认,嗯,是你不想和平,不想大清皇帝退位的,别怪我打内战......连退位你都不允许,你这不成心逼人家抵抗到底嘛......
百度:这篇诏书是南通状元张謇的手笔,但“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笔是袁的左右所增加。----毕竟是状元。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19 11:36 编辑 ]